川汉铁路遗迹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关于考古遗址保护利用调研报告

关于考古遗址保护利用调研报告

关于考古遗址保护利用调研报告一、引言考古遗址是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对于了解历史、研究人类文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考古遗址的保护和利用面临诸多挑战。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考古遗址,本次调研报告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

二、考古遗址保护的重要性1.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考古遗址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它们可以保留历史记忆,传承人类文明。

2. 研究人类历史:考古遗址提供了研究人类历史的重要资料,保护它们有助于深入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演变。

3. 促进旅游业发展:许多考古遗址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保护和利用它们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增长。

三、考古遗址保护存在的问题1. 自然环境破坏:一些考古遗址受到自然环境的破坏,如风化、水蚀等,需要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2. 人为因素破坏:一些考古遗址受到盗掘、破坏等人为因素的影响,需要加强监管和法律保护。

3. 资金和技术不足:考古遗址保护需要大量资金和技术支持,一些地方存在资金不足和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

4. 利益冲突:考古遗址保护和当地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需要找到平衡点,实现双赢。

四、考古遗址保护利用的对策和建议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考古遗址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加大对盗掘和破坏行为的打击力度。

2. 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健全考古遗址保护的监管机构和体系,加强对考古遗址的日常巡查和保护措施的落实。

3. 增加投入:加大对考古遗址保护的资金投入,提高保护设施和技术设备的水平,提升保护能力。

4. 教育宣传: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考古遗址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的氛围。

5. 科学利用: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考古遗址资源,开展科学考古研究和文化旅游开发,实现保护和利用的双重目标。

五、国内外考古遗址保护利用的案例分析1. 秦始皇陵兵马俑:通过对兵马俑的保护和修复,使其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为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川汉铁路遗迹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

川汉铁路遗迹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

川汉铁路遗迹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报告题目:川汉铁路遗迹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报告日期:2022年xx月xx日调研目的:1. 了解川汉铁路的历史和重要性;2. 调查川汉铁路遗迹的保护现状;3. 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保护建议。

调研方法:1. 文献研究:查阅相关历史资料、研究报告和新闻报道;2. 实地调研:走访川汉铁路沿线,对遗迹进行考察和拍摄。

一、川汉铁路概况川汉铁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自筹资金、自动修筑的铁路,于1891年开始修建,于1897年建成通车。

川汉铁路的建设标志着中国铁路事业的开端,对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川汉铁路遗迹保护现状1. 铁路线路:川汉铁路的线路大部分仍然保留在使用中,其中部分段落已进行了改建和扩容,但仍可看到原始的铁路路基和桥梁遗迹。

2. 车站建筑:部分车站建筑仍然保留,但多数经历了翻新和改建,原有建筑风貌已经改变。

3. 桥梁和隧道:沿线的桥梁和隧道数量众多,其中一些保存较好,但也有一些因为年久失修而存在安全隐患。

4. 铁路设备:沿线可以看到少量历史悠久的铁路设备,如铁轨、道岔等,但多数已被现代化设备取代。

三、保护存在的问题和挑战1. 缺乏整体保护规划:川汉铁路遗迹目前缺乏整体保护规划,未能形成保护体系和保护标准,导致保护工作缺乏统一性和针对性。

2. 修缮和改建不当:部分车站建筑和遗迹在修缮和改建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历史和文化价值,破坏了其原有的风貌和特点。

3. 安全隐患:部分桥梁和隧道因为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可能会对行车安全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影响。

4. 缺乏资金支持:川汉铁路遗迹保护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目前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四、保护建议1. 制定保护规划:建立川汉铁路遗迹的整体保护规划,明确保护目标和措施,确保保护工作有序进行。

2. 加强修缮和改建监督:对正在进行修缮和改建的车站建筑和遗迹,加强监督力度,确保修缮和改建符合保护要求。

铁路调研报告4篇

铁路调研报告4篇

铁路调研报告4篇铁路调研报告川汉铁路遗迹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铁路局青工思想现状调研报告关于铁路站场安全三严三实调研报告范文总投资162.8亿元的铁路计划于今年8月1日货运通车,10月1客运通车,作为境内没有铁路通过及铁路站场的,为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我们认为如何就近连接铁路站场,实现我县客货与铁路站场互通,是促进我市铁路站场经济充分发挥的首要工作。

5月19日,县政府组织县人大、政协、发改、经贸、交通、建设、旅游、外贸等部门赴、三门两地铁路站场进行调研,并对两地站场的建设情况进行深入了解。

一、铁路站场的作用一方面,发挥客货中转、运送、补给作用。

铁路运输最基本的任务是安全、迅速、经济、合理的运送旅客和货物,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在完成上述任务时,铁路站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辐射作用。

在工业产品、农副产品运输、劳务输送和旅游产业中展示作为,充分发挥铁路运输的辐射优势。

货运方面,主动与现代物流接轨,自觉将自己纳入现代物流体系,加强与公路、水运的联手,在现代物流中寻求“多赢”效果。

客运方面,充分发挥低价、准时、快速、安全的特性,大量开行朝发夕至、夕发朝至列车,为旅客出行提供越来越便利的条件。

二、实现“三通”是确保铁路站场经济效益充分发挥的保障1、高速公路与铁路站场互通当今社会,高速公路已经逐渐成为主要公路运输方式之一,实施高速公路与铁路站场互通,对扩大铁路站场经济辐射范围,提高铁路站场使用效率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2、国道、省道与铁路站场互通国道、省道是公路运输的根本,是连接城市间的纽带,更是大多数人民群众的首选运输方式,为充分发挥铁路站场的作用,更广泛的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实现铁路使用价值,实施国道、省道与铁路站场间互通意义重大。

3、沿海港口与铁路站场互通市作为省第四大港口城市,如何开发一港六区,提升港口开发建设速度,实施沿海港口与铁路站场互通,对充分实现水路、铁路、公路运输互补、提升铁路站场使用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充分发挥铁路站场集散功能有促进作用,也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海上”的有效举措。

川汉铁路遗迹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

川汉铁路遗迹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

川汉铁路遗迹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一、位于我区川汉铁路主要遗迹及遗迹保护情况川汉铁路是清朝末年方案建设,但最终未能全部建成的一条铁路线。

詹天佑为该铁路总工程师。

按当时的勘测和划段共划分为三段,即宜昌——万县,万县——重庆,重庆——成都,最先开工宜昌——万县这一段。

19某某年,川汉铁路挂牌,19某某年12月28日举行开工典礼,指挥中心设在宜昌城郊一片宽敞地,该地后由此而被命名为铁路坝。

19某某年5月,清朝政府宣布将铁路收为国有而引发保路运动,川汉铁路宜万段在修通17.5公里之后就被搁置起来。

这17.5公里,即从宜昌到我区黄花镇的上风垭。

保路运动直接导致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故而有历史学家称“一条铁路断送了一个王朝〞。

〔一〕我区尚存的川汉铁路主要遗迹情况1、上风垭山峒该洞是川汉铁路穿过上风垭这座山的隧道入口,位于现宜黄路上风垭转角处。

史料记载,此隧道竣工于19某某年夏天,距今1某某年。

当时还铺有铁轨,通行过送料车,是川汉铁路已铺铁轨之终点。

隧洞整体建筑保存完好,圆顶如穹,石壁坚挺,洞里尚存一段可以入内观看。

洞口出处有装饰性混凝土建筑,对称而立,威武挺拔。

中间题刻主题为“上风垭山峒〞五个大字,上款有“宣统二年六月〞字样,下款落“秀山李稷勋题〞,并有两枚印章刻文:一曰“李稷勋印〞、一曰“戊戌传胪〞。

现铁轨已不复存在,近处一农户去除洞内淤泥,从中取水洗车之用。

2、上风垭隧道通风口与上风垭山峒相隔约500米左右,用凿好的规那么性石头垒起来的一个圆形出口,直径约3米。

该通风口与上风垭隧道相通。

附近村民从通风口进入过隧道,现旁边一预制场也在这通风口取水用。

保存完好。

3、上风垭隧道出口位于上风垭与刘家坡接壤的山上,现已塌陷,残缺的建筑物兀立在杂草丛林之中。

4、黄花火车站位于黄花镇镇政府附近,在路边一排民居的后面。

车站建筑面积379平方米,墙体敦厚,脚基坚实,整体建筑略带西式风格。

原有五个拱形门,一大四小,对称排列,现左边两个已改为方形门,屋顶为硬山式,应该不是原来的风格。

加强文物保护工作调研报告

加强文物保护工作调研报告

加强文物保护工作调研报告
一、概述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文物保护工作愈发重要。

为了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对文物保护工作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目的
1.了解当前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2.探讨文物保护工作中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3.提出改进文物保护工作的建议和措施。

三、调研内容
1.现状分析
通过调研了解了当前文物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发现存在的问题包括保护力度不够、人才不足、资金不足等。

2.面临的挑战
调研中发现,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包括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压力、自然灾害的威胁、非法盗掘和贩卖文物的情况等。

3.改进建议
为了解决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1)加大保护力度:增加文物保护工作的投入,加强对重点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提高文物保护的效果。

(2)加强人才培养:加强对文物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3)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文物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4)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推进文物保护工作。

四、结论
通过调研,我们对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和措施。

希望这些调研结果能够为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汉中历史保护工作总结汇报

汉中历史保护工作总结汇报

汉中历史保护工作总结汇报汉中历史保护工作总结汇报自古以来,汉中作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积淀。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我们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历史保护工作。

经过全体工作人员不懈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现将过去一年历史保护工作的情况进行总结汇报。

一、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日益增强在过去一年中,我们通过举办各类历史文化知识讲座、座谈会等形式,加强了全体员工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专门的培训,提高了员工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这些工作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历史建筑保护成果显著我们针对汉中市内历史建筑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评估,并制定了保护计划。

通过加强对历史建筑的维修和保养,使其恢复了原有的风貌和历史价值。

同时,我们还修复了一些受损的历史建筑,以确保其能够继续为后世留下珍贵的历史印记。

三、历史文物保护取得突破我们对汉中地区的历史文物进行了系统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

通过对文物进行细致的分析和鉴定,我们不仅进一步了解了这些文物的历史背景和价值,还对其进行了修复和保护。

此外,我们还积极倡导文物保护的意识,促使大众参与到文物保护工作中来。

四、历史遗址保护工作取得新突破为了保护历史遗址,我们积极开展了勘探和挖掘工作。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发现了一些重要的历史遗址,丰富了对汉中历史的认识。

同时,我们还规划和建设了一些历史遗址和文化景区,以方便大众了解和参观。

五、历史文化教育普及工作扩大范围为了推广历史文化教育,我们加大了对学校、社区和旅游景区的宣传力度。

通过举办展览、讲座和活动,我们向更多的人传达了历史文化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

同时,我们还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体验活动,让人们亲身感受和体验历史文化的魅力。

总的来说,通过过去一年的努力,我们在汉中历史保护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汉中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团队协作,提高专业素质,完善管理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并与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推动汉中历史保护工作的发展。

见证川汉铁路遗存保护利用

见证川汉铁路遗存保护利用

见证川汉铁路遗存保护利用作者:陈华洲来源:《湖北政协》 2019年第12期陈华洲时光荏苒,2019年是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我情定政协也已八个春秋。

我的政协情最早、最深缘结于川汉铁路遗存保护利用,一次发言,数年坚守,满怀激情,一路见证。

为川汉铁路遗址保护建言2010年12月,宜万铁路建成通车,几代中国人建设川汉铁路的残梦一朝梦圆。

2012年12月,在宜昌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召开前夕,我从市政协提案委领受了《关于建设川汉铁路纪念园的建议》一文撰写与大会发言的重任,深感压力巨大。

为写好发言材料,我四处请教市有关专家,大量搜集詹天佑、李稷勋等历史人物的资料。

定稿后,为讲好普通话,我在稿上标注拼音,反复练习,确保在规定时间发好言,确保与会委员听得清。

2013年1月,在宜昌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我作了《关于建设川汉铁路纪念园的建议》大会发言。

《人民政协报》刊发《宜昌市政协建言推动川汉铁路遗址保护》一文,进行了详细报道。

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后,我提交的第102号同名提案被重点督办。

宜昌市政协主席有关领导带领我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到市住建委等部门进行沟通,考察场地。

这项工作多次受到党委政府有关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

实地调研川汉铁路起止点2013年7月,我出席在青海西宁召开的全国第十五次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经验交流会,原计划7 月22 日前往成都参观川汉铁路起点。

当天7时45分,由于甘肃定西发生6.6级地震,导致西宁至成都列车全线受阻。

为了直观感受川汉铁路起点遗存,我执着地在西宁车站耐心等候,这一等就是一天一夜!好不容易盼来通车的消息,列车开动后我才知道,受地震影响,车速很慢,且时开时停,等我到达成都时,已经是三天后了。

我径直来到人民公园,参观“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

那老式蒸汽机火车浮雕首先映入眼帘,使我的心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在纪念馆,我找到《四川川汉铁路公司大事纪略》等,细心摘录下来。

当天,我在满满的收获和沉思中匆匆赶上返回宜昌的列车。

宜昌川汉铁路遗留问题考略

宜昌川汉铁路遗留问题考略
3 .宜 昌川汉铁 路 遗 留工 人遣 散情 况 1 0月 2 O日 ( 八 月二 十九 日)驻宜 昌的 英 国和 德 国领 事 、海关 税 务司 、 “ 山马 ”号军舰 舰 长 、川
汉 铁路 的驻宜 总理 胡峻 说 : “ 从美 洲延 华人 之 留学
铁 路 工程 技术 者 ,日陆耀 庭 、 日胡 栋朝 ,先 后返 国 受 川聘 ,勘 视 路线 ,一 自成都 ,一 自宜 昌,上下迥 迥 ,分 功 ( 工 )校 绩 。’ ’【 】
未 能窥 其 全 豹 ,所 存 者 亦 散漫 无 稽 ,难 得 提 纲 挈 领。”【 7 J 和詹 天佑一 同修川汉 铁路 的邱鼎 汾也指 出: “ 因川汉 文卷 ,与詹 督办 故后 ,业 已交部 归档 。”咧 这 些是 川 汉铁路 的文 档 资料 处理情 况 。
设过 程 问题 ,笔 者有 专 文给 予考 证 。 【 3 】 这里 只 是对
数逾三万 。” [ 4 1 《 兴山县交通志》记载兴山境内
部 分 路基 涵洞 至今 遗迹 还在 ,但 《 宜 昌市 志 》却记
载 川汉 铁路 : “ 宜 昌至 万县 耗 8 0 4万余 元 ,最终 成
为废墟 。”[ 5 1 6 1 1 废墟也算遗址 ,事实上川汉铁路遗
宜 昌川汉铁 路遗 留问题考 略
黄权 生
( 三峡大学 文学 与传 媒学 院 ,湖北 宜 昌 4 4 3 0 0 2 ) 摘 要:百年前在 宜昌开工 的川汉铁路建设所 留 物质 、资金 、 人 力 、物力等遗 留的处理 ,为辛亥革命 的成 功 创造 了条件。百年前的川汉铁路 ,留下 了宝贵 的物质 文化 财富,是 中华民族 宝贵的文化遗产 。
以李 稷 勋 为 首 的川 汉 铁 路 人 处 理 清 末 川汉 铁 路 后 续事 宜给 予探 讨 ,希 望 以此 看川汉 铁 路在 辛亥 革 命 的重 要地 位 ,进 而让 学界 和政 府关 心 川汉铁 路 遗址 的保 护 。

川汉铁路遗迹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文档

川汉铁路遗迹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文档

川汉铁路遗迹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文档Investigation report document of heritage protection of Sichuan Han Railway编订:JinTai College川汉铁路遗迹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文档小泰温馨提示:调研报告是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求出发,经常深入到社会第一线,不断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本文档根据调研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XX年1月18日,根据区委刘洪福书记的批示,区政协组织专班通过走访座谈、实地查看等形式,对市政协主席李亚隆批示的市传统文化研究会简报“建议将川汉铁路幸存黄花车站立即保护起来”、“建议收藏百年前川汉铁路所遗灌装水泥实物”等川汉铁路遗迹保护情况进行了调研。

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位于我区川汉铁路主要遗迹及遗迹保护情况川汉铁路是清朝末年计划建设,但最终未能全部建成的一条铁路线。

詹天佑为该铁路总工程师。

按当时的勘测和划段共划分为三段,即宜昌——万县,万县——重庆,重庆——成都,最先开工宜昌——万县这一段。

19XX年,川汉铁路挂牌,19XX年12月28日举行开工典礼,指挥中心设在宜昌城郊一片宽敞地,该地后由此而被命名为铁路坝。

19XX年5月,清朝政府宣布将铁路收为国有而引发保路运动,川汉铁路宜万段在修通17.5公里之后就被搁置起来。

这17.5公里,即从宜昌到我区黄花镇的上风垭。

保路运动直接导致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故而有历史学家称“一条铁路断送了一个王朝”。

(一)我区尚存的川汉铁路主要遗迹情况1、上风垭山峒该洞是川汉铁路穿过上风垭这座山的隧道入口,位于现宜黄路上风垭转角处。

史料记载,此隧道竣工于19XX年夏天,距今1XX年。

宜昌川汉铁路遗留问题考略

宜昌川汉铁路遗留问题考略

宜昌川汉铁路遗留问题考略作者:黄权生来源:《三峡论坛》2017年第01期摘要:百年前在宜昌开工的川汉铁路建设所留物质、资金、人力、物力等遗留的处理,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创造了条件。

百年前的川汉铁路,留下了宝贵的物质文化财富,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关键词:川汉铁路;李稷勋;遗址(留);遗产中图分类号:U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7)01-0009-07一、引子川汉铁路是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一条铁路。

清末,该铁路引起了四川保路运动,进而引发了辛亥革命,被誉为“一条铁路搞倒了一个王朝”。

清末,宜昌到秭归曾正式动工修建的川汉铁路没有被历史遗忘,残存的遗址得到有效保护。

就残存的遗址而言,有涵洞、桥梁、桥桩、路基、车站、公事房等。

当然曾通车的路段当时已经被拆毁。

如《宜昌县志》记载:“宣统年间,筑铁路15公里,路轨前铺后拆。

”民间“一条路搞倒了一个王朝”虽然有些夸大川汉铁路的历史作用,但从侧面也反映清末川汉铁路的历史地位是非常高的,另外整个铁路经过百年风雨,大量的遗址至今犹存。

如《兴山县交通志》记载:“兴山境内部分路基涵洞至今遗迹尚在。

”针对川汉铁路遗址及其铁路建设过程问题,笔者有专文给予考证。

这里只是对以李稷勋为首的川汉铁路人处理清末川汉铁路后续事宜给予探讨,希望以此看川汉铁路在辛亥革命的重要地位,进而让学界和政府关心川汉铁路遗址的保护。

二、川汉铁路遗留问题处理略考《中国铁路史》一书认为川汉铁路只是象征性动工,应该说是川汉铁路只在宜昌到秭归工段动过工,《血泪碑》指出“大工初议自汉口始,旋改至宜昌,因金铁大木机体之器,避峡潭险,冀省烦费,故工场悬寄鄂境。

”而“自东湖(今宜昌)、历兴山、抵归州,越三百里,版锸相属,受役之夫,数逾三万。

”《兴山县交通志》记载兴山境内部分路基涵洞至今遗迹还在,但《宜昌市志》却记载川汉铁路:“宜昌至万县耗804万余元,最终成为废墟。

”废墟也算遗址,事实上川汉铁路遗址经过百年洗礼,完好程度超过人们的想象。

川汉铁路遗址维护状况的调查报告

川汉铁路遗址维护状况的调查报告

川汉铁路遗址维护状况的调查报告XX年1月18日,依据市委刘洪福镇长的批复,区市政协机构领导小组根据走访调查研讨、现场查询等方式,对市政协主席李亚隆批复的市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会简讯“提议将川汉铁路活下来红花地铁站马上维护起來”、“提议个人收藏近百年前川汉铁路所遗罐装混凝土商品”等川汉铁路遗址维护状况开展了调查。

现将工作方案以下:一、坐落于我区川汉铁路关键遗址及遗址维护状况川汉铁路是清末民初方案基本建设,但最后无法所有完工的一条交通线。

詹天佑为该铁路线高级工程师。

按那时候的勘察和划段共区划为三段,即宜都——万县,万县——重庆市,重庆市——成都市,最开始动工宜都——万县这一段。

19XX年,川汉铁路挂牌上市,19XX年12月28日举办开工典礼,指挥系统建在宜都市郊一片宽阔地,该市后从而而被取名为铁路线坝。

19XX年5月,清代政府部门公布将铁路线收服国有制而引起保路运动,川汉铁路宜万段在全线通车17.5公里以后就被闲置起來。

这17.5公里,即从宜都到我区黄花镇的优势垭。

保路运动立即造成了武昌起义的暴发,因此有史学家称“一条铁路线赌上了一个皇朝”。

(一)我区犹存的川汉铁路关键遗址状况1、优势垭山峒该洞是川汉铁路越过优势垭这座山的隧道施工通道,坐落于现宜黄道上风垭拐角处。

历史资料记述,此隧道施工完工于19XX年夏季,距今1XX年。

那时候还铺有火车轨道,行驶过给料车,是川汉铁路已铺火车轨道之终点站。

隧洞总体工程建筑储存完好无损,园顶如穹,崖壁挺立,洞里犹存一段能够入内收看。

洞边来源有装饰艺术混泥土工程建筑,对称性三十而立,威风凛凛高挺。

正中间题刻主题风格为“优势垭山峒”五个粗字,上款有“宣统二年六月”字眼,放款落“秀山李稷勋题”,并有两颗图章刻文:一曰“李稷勋印”、一曰“戊戌传胪”。

现火车轨道已荡然无存,近点一农民消除洞内污泥,从这当中采水洗车店的用处。

2、优势垭隧道施工通风孔与优势垭山峒间隔约500米长,用凿好的形状知觉石块垒起來的一个圆形出入口,直径大约3米。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川汉铁路遗存保护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川汉铁路遗存保护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川汉铁路遗存保护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字号】宜府办文〔2015〕46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川汉铁路遗存保护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宜府办文〔2015〕46号川汉铁路遗存保护利用实施方案市文化局目前,我市共发现川汉铁路遗存30余处。

这些遗存是宜昌的历史记忆,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教育、旅游价值。

为充分保护利用川汉铁路遗存,增强广大市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扩大宜昌城市文化影响力,服务现代化特大城市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目标坚持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加强川汉铁路遗存保护,防止人为破坏。

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川汉铁路在全省、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充分发掘川汉铁路遗存的文化、教育、旅游价值,真正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二、工作任务及要求川汉铁路遗存的保护利用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充分认识遗存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创新工作方法,分阶段、有计划地持久开展保护利用工作。

对川汉铁路遗存的保护利用主要包括对遗存的有效保护、对遗存的广泛宣传、对遗存的开发利用三大部分。

具体工作任务及要求如下:(一)近期工作任务(2016年年底前)1.统一挂牌保护,公布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川汉铁路遗存保护的通知》要求,对夷陵区、兴山县的川汉铁路遗存统一竖立标牌,划定保护范围,落实保护责任人。

(牵头单位:市文化局,参与单位:夷陵区政府、兴山县政府)(2)将夷陵区、兴山县的川汉铁路遗存公布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重点加强保护。

(牵头单位:市文化局,参与单位:夷陵区政府、兴山县政府)2保护利用相结合,发挥文物活作用(1)对夷陵区黄家场川汉铁路火车站旧址进行维修,恢复原貌,并将其作为川汉铁路遗址展览馆对外开放。

保护文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材料3篇( word 版)

保护文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材料3篇( word 版)

保护文物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3篇【篇一】为了促进全区文物保护工作,10月16日,区政协组织部分文化艺术界委员和民主党派委员组成调研组,对秦延德故居、下双大庙、明长城遗址、白塔寺、四十里堡西路红军纪念馆等主要文物古迹点进行了实地考察。

通过采取现场查看、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方式,对文物保护情况进行了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及主要成效历史悠久,文物古迹遗存丰富。

目前全区共有文物保护单XX位(点)349处,其中国家级10处,省级34处,县级148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157处。

区政府及文物保护有关部门和单位认真贯彻实施《文物保护法》,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工作力度,我区的文物保护事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主要取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效:(一)文物保护宣传工作不断深入。

区文体局及有关职能部门、乡镇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宣传工作,结合“文化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文化下乡”等活动,印发与宣传保护文物的法律法规,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文体局编纂出版了《武威市文物志》、《凉州区文物菁华》、《走进长城》文物专著,编辑发行了《西路军史料汇编》、《西路军河西浴血》、《文物保护法律法规选编》。

通过宣传,增进了全区人民对凉州区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的了解,提高了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广大人民群众对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的认识,文物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

(二)文物日常管理工作逐步加强。

一是区政府颁布了《凉州区长城保护管理办法》,加强了长城遗址保护工作力度。

二是开展了文物调查和文物单位数据库建设,完成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任务、区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资料分类、整理和充实完善工作,建立了所有文物保护单位的规范档案,划定了2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工作逐步展开,区文体局上报区政府公布了66处县级保护单位,全区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有保护管理机构、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保护档案)工作持续推进。

铁路调研报告

铁路调研报告

铁路调研报告总投资162.8亿元的铁路计划于今年8月1日货运通车,10月1客运通车,作为境内没有铁路通过及铁路站场的,为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我们认为如何就近连接铁路站场,实现我县客货与铁路站场互通,是促进我市铁路站场经济充分发挥的首要工作。

5月19日,县政府组织县人大、政协、发改、经贸、交通、建设、旅游、外贸等部门赴、三门两地铁路站场进行调研,并对两地站场的建设情况进行深入了解。

一、铁路站场的作用一方面,发挥客货中转、运送、补给作用。

铁路运输最基本的任务是安全、迅速、经济、合理的运送旅客和货物,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在完成上述任务时,铁路站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辐射作用。

在工业产品、农副产品运输、劳务输送和旅游产业中展示作为,充分发挥铁路运输的辐射优势。

货运方面,主动与现代物流接轨,自觉将自己纳入现代物流体系,加强与公路、水运的联手,在现代物流中寻求“多赢”效果。

客运方面,充分发挥低价、准时、快速、安全的特性,大量开行朝发夕至、夕发朝至列车,为旅客出行提供越来越便利的条件。

二、实现”三通”是确保铁路站场经济效益充分发挥的保障1、高速公路与铁路站场互通当今社会,高速公路已经逐渐成为主要公路运输方式之一,实施高速公路与铁路站场互通,对扩大铁路站场经济辐射范围,提高铁路站场使用效率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2、国道、省道与铁路站场互通国道、省道是公路运输的根本,是连接城市间的纽带,更是大多数人民群众的首选运输方式,为充分发挥铁路站场的作用,更广泛的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实现铁路使用价值,实施国道、省道与铁路站场间互通意义重大。

3、沿海港口与铁路站场互通市作为省第四大港口城市,如何开发一港六区,提升港口开发建设速度,实施沿海港口与铁路站场互通,对充分实现水路、铁路、公路运输互补、提升铁路站场使用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充分发挥铁路站场集散功能有促进作用,也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海上”的有效举措。

川汉铁路遗迹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

川汉铁路遗迹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

川汉铁路遗迹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09-03XX年1月18日,根据区委刘洪福书记的批示,区政协组织专班通过走访座谈、实地查看等形式,对市政协主席李亚隆批示的市传统文化研究会简报“建议将川汉铁路幸存黄花车站立即保护起来”、“建议收藏百年前川汉铁路所遗灌装水泥实物”等川汉铁路遗迹保护情况进行了调研。

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位于我区川汉铁路主要遗迹及遗迹保护情况川汉铁路是清朝末年计划建设,但最终未能全部建成的一条铁路线。

詹天佑为该铁路总工程师。

按当时的勘测和划段共划分为三段,即宜昌——万县,万县——重庆,重庆——成都,最先开工宜昌——万县这一段。

19XX年,川汉铁路挂牌,19XX年12月28日举行开工典礼,指挥中心设在宜昌城郊一片宽敞地,该地后由此而被命名为铁路坝。

19XX年5月,清朝政府宣布将铁路收为国有而引发保路运动,川汉铁路宜万段在修通17.5公里之后就被搁置起来。

这17.5公里,即从宜昌到我区黄花镇的上风垭。

保路运动直接导致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故而有历史学家称“一条铁路断送了一个王朝”。

(一)我区尚存的川汉铁路主要遗迹情况1、上风垭山峒该洞是川汉铁路穿过上风垭这座山的隧道入口,位于现宜黄路上风垭转角处。

史料记载,此隧道竣工于19XX年夏天,距今1XX年。

当时还铺有铁轨,通行过送料车,是川汉铁路已铺铁轨之终点。

隧洞整体建筑保存完好,圆顶如穹,石壁坚挺,洞里尚存一段可以入内观看。

洞口出处有装饰性混凝土建筑,对称而立,威武挺拔。

中间题刻主题为“上风垭山峒”五个大字,上款有“宣统二年六月”字样,下款落“秀山李稷勋题”,并有两枚印章刻文:一曰“李稷勋印”、一曰“戊戌传胪”。

现铁轨已不复存在,近处一农户清除洞内淤泥,从中取水洗车之用。

2、上风垭隧道通风口与上风垭山峒相隔约500米左右,用凿好的规则性石头垒起来的一个圆形出口,直径约3米。

该通风口与上风垭隧道相通。

附近村民从通风口进入过隧道,现旁边一预制场也在这通风口取水用。

调研报告:关于全市抗战遗址保护工作的调查和思考

调研报告:关于全市抗战遗址保护工作的调查和思考

调研报告:关于全市抗战遗址保护工作的调查和思考抗日战争遗址是抗战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抗战文化精神的物质载体。

为了弘扬抗战精神,进一步做好抗战文化遗产工作,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组织有关人员针对我市的抗战遗址保护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抗战遗址保护工作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市在抗战遗址保护工作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 进行了抗战遗址普查工作。

抗战遗址是革命遗址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全国革命遗址普查工作实施方案》,2010年,我市进行了革命遗址普查工作。

普查结果,我市的主要抗战遗址,有战场遗址30个,有抗日组织机构遗址118个,有烈士纪念遗址56个,有日伪据点遗址1人,有惨案遗址12个,有抗日人物故居遗址2个,有抗日文化遗址1个。

2. 修建修缮了抗战烈士安葬纪念设施。

我市是太行太岳革命老区,向来重视抗战烈士安葬纪念设施。

目前,我市登记在册的有名有姓的烈士11634名,这些烈士大部分都是抗日英烈;此外,还有许多无名烈士,抗日战争时期牺牲在我市城乡各地。

一是零散烈士墓的迁葬修缮。

2012年至2017年,我市共普查上报零散烈士墓1264座,零散烈士纪念设施226个,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5015万元,市级配套专项资金319万元,县级配套专项资金346万元。

截止目前,全市有11座零散烈士墓迁葬到了原有陵园,308座零散烈士墓迁葬到了新建陵园,181座零散烈士墓迁葬到了散葬群,738座烈士墓与他人签订了委托保护管理协议,完成总任务数的98%;还有少数烈士墓,没有迁葬修缮好。

二是烈士纪念设施的修建修缮。

到目前为止,解放以来,我市修建的烈士陵园,有省级和市级烈士陵园各1处,有县级烈士陵园4处。

除了这六处烈士陵园外,在全市各地,还散落着大大小小205处烈士亭、烈士塔和烈士碑等烈士纪念设施,这些纪念设施,基本进行了修缮保护,占总数的90%。

市政府、原村乡政府和牛山煤矿共同筹资,对窑则头村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十七师抗日阵亡烈士纪念碑进行了修缮,以崭新的面貌接待了中国革命军第十七师抗日老兵及其后代代表的来访。

铁路护路调研报告

铁路护路调研报告

铁路护路调研报告铁路护路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铁路作为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其运行安全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而铁路线路保护作为铁路运行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需经过深入调研和分析,以完善其运行机制和提升效果。

二、调研内容及方法本次调研主要围绕铁路护路的现状、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展开。

我们采用了实地走访、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详细了解了铁路护路管理的情况,并收集调查数据。

三、调研结果1.现状分析通过调研了解到目前铁路护路工作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护路责任不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划分不够清晰;二是护路力量不足,护路人员数量不够,难以做到全面保护;三是护路设备滞后,技术手段不充分,无法满足现代铁路线路保护的需求。

2.问题分析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发现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一是护路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关政策文件缺失;二是缺乏专门的护路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机构,导致人员和技术素质不高;三是投入不足,护路设备更新换代速度缓慢,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线路保护需求。

3.解决方案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一是加强护路管理制度建设,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二是加大对护路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三是增加投入,提高护路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

四、建议1.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和合作,进一步提升护路力量,确保铁路线路的安全运行。

2.加强与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护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升铁路线路护路能力。

3.建立健全线路保护的长效机制,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不断提升护路工作的水平和效能。

五、结论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我国铁路护路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由于护路责任不明确、护路力量不足和护路设备滞后等原因所导致。

为此,我们提出了加强护路管理制度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和增加投入等解决方案,并建议加强与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合作,打造长效线路保护机制。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相信可以有效提升我国铁路护路工作的水平和效果,进一步确保铁路线路的安全运行。

重要遗址调研报告

重要遗址调研报告

重要遗址调研报告重要遗址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为了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了解和研究历史遗址的重要性,我们组织了一次对重要遗址的调研。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深入了解重要遗址的价值和保护现状,并提出建议和措施,以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二、调研内容和方法我们选择了我国广泛存在的重要遗址进行调研,主要包括古城墙、古建筑、古道和古森林等。

通过采取实地考察、采集资料和访谈等方法,收集了大量的调研材料。

三、重要遗址的价值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重要遗址的深远意义。

首先是历史价值,这些遗址是我国历史的见证,记录了我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演变。

其次是艺术价值,这些遗址包含了丰富多样的建筑和艺术元素,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此外,重要遗址还具有科学价值,通过研究这些遗址,我们可以了解到过去的社会环境和人类的生活方式。

四、重要遗址的保护现状尽管重要遗址的价值不容忽视,但目前我国的重要遗址保护情况依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人为因素的破坏,由于经济发展或其他原因,一些重要遗址没有得到及时保护,导致遗址的完整性和原始性受到损害。

其次是自然因素的侵蚀,气候变化、地质灾害等也对遗址的保存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五、重要遗址保护的建议和措施为了保护重要遗址,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和措施:1. 加强立法和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法规和规章,明确重要遗址的保护责任和机构设置,加大对相关工作的资金投入。

2. 提高公众意识,通过展览、讲座等形式,向公众普及重要遗址的保护意义和方法,增强群众参与意识。

3. 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强对重要遗址的巡查和监测,严厉打击破坏行为,并加大处罚力度。

4. 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投入更多资源进行遗址的保护和修复工作,通过科技手段提高保护效果。

5. 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的保护经验和技术手段,通过国际合作推动我国重要遗址的保护水平。

六、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重要遗址保护的意义和现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游在黄花】我在黄花找文物

【游在黄花】我在黄花找文物

【游在黄花】我在黄花找文物川汉铁路是清末提出兴建的一条重要铁路线路,是连接湖北、四川两省,贯通长江中上游地区的重要铁路动脉。

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唯有今川渝境内原"川汉铁路"线路段未能建成。

川汉铁路经黄花镇境内,南起黄花场社区上风垭,北至杨家河村七里峡,共31公里,到1912年陆续停工。

境内已打通上风垭山峒,建成有黄家场、张家口两个火车站,另有6个桥墩。

目前,上风垭山峒遗址、黄家场火车站已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今天,小编带领大家一起找寻属于黄花的“川汉记忆”。

川汉铁路遗址简介光绪29年(公元1903年),清政府决定修建川汉铁路。

光绪31年(1905年),宜昌至万县段率先动工,6000民工沿线呈布,开始了艰苦卓越的修筑工作,很快人力就逾过三万,可是事情并没按人们想象的那样发展,美国和德国将川汉铁路建设权揽到各自的怀里,宜昌至万县300千米由美国人承建。

1911年5月,“保路运动”开始,同年9月,川汉铁路陷入瘫痪。

1913年,宜昌铁路坝至晓峰大峡谷已经建成的几十千米的铁路全部撤毁。

遗址简述牌为此,最后一任铁路经理李稷勋1915年痛心疾首,眼含泪水,写下了《四川商办川汉铁路宜昌工场志痛碑文》,刻石于东山,4400字,详述了川汉铁路修建的起因、勘探、修筑以及清政府丧权辱国出卖铁路的经过,以示志痛,又称“血泪碑”。

可惜,后来毁于战火。

《志痛碑文》:天费康中国,媾孽于铁路,而蜀先告灾,有清末季,政柄庞歧,初以铁路许人民得用私财,趣兴缮,号曰商办公司,各省公司,宜昌工事绝艰,若隧洞,若桥梁,若斜坡,若弯线,皆国内它路所未有也。

盖穹山盘亘,涧谷丛沓,仰蹑青天,下瞰无底,将一切堑之,堙而平之,不惟苦于措置,且乖事实,则易堑而隧,不堙而桥,非乐为其难,扦于势也。

故宜万路线距离才逾六百里,凡为隧洞无虑什百,深一万数千尺或二万尺;溪桥无虑什百,长者五六千尺,高者二三右尺;斜坡之差比,大抵以四十尺高一尺为常率;弯线这弧角,大抵六百尺之半径为桓例,无所谓砥与矢之平直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汉铁路遗迹保护情况调研报告Investigation report on heritage protection of Sichuan Han Rail way汇报人:JinTai College川汉铁路遗迹保护情况调研报告前言:调研报告是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求出发,经常深入到社会第一线,不断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本文档根据调研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一、位于我区川汉铁路主要遗迹及遗迹保护情况川汉铁路是清朝末年计划建设,但最终未能全部建成的一条铁路线。

詹天佑为该铁路总工程师。

按当时的勘测和划段共划分为三段,即宜昌——万县,万县——重庆,重庆——成都,最先开工宜昌——万县这一段。

19XX年,川汉铁路挂牌,19XX年12月28日举行开工典礼,指挥中心设在宜昌城郊一片宽敞地,该地后由此而被命名为铁路坝。

19XX年5月,清朝政府宣布将铁路收为国有而引发保路运动,川汉铁路宜万段在修通17.5公里之后就被搁置起来。

这17.5公里,即从宜昌到我区黄花镇的上风垭。

保路运动直接导致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故而有历史学家称“一条铁路断送了一个王朝”。

(一)我区尚存的川汉铁路主要遗迹情况1、上风垭山峒该洞是川汉铁路穿过上风垭这座山的隧道入口,位于现宜黄路上风垭转角处。

史料记载,此隧道竣工于19XX年夏天,距今1XX年。

当时还铺有铁轨,通行过送料车,是川汉铁路已铺铁轨之终点。

隧洞整体建筑保存完好,圆顶如穹,石壁坚挺,洞里尚存一段可以入内观看。

洞口出处有装饰性混凝土建筑,对称而立,威武挺拔。

中间题刻主题为“上风垭山峒”五个大字,上款有“宣统二年六月”字样,下款落“秀山李稷勋题”,并有两枚印章刻文:一曰“李稷勋印”、一曰“戊戌传胪”。

现铁轨已不复存在,近处一农户清除洞内淤泥,从中取水洗车之用。

2、上风垭隧道通风口与上风垭山峒相隔约500米左右,用凿好的规则性石头垒起来的一个圆形出口,直径约3米。

该通风口与上风垭隧道相通。

附近村民从通风口进入过隧道,现旁边一预制场也在这通风口取水用。

保存完好。

3、上风垭隧道出口位于上风垭与刘家坡接壤的山上,现已塌陷,残缺的建筑物兀立在杂草丛林之中。

4、黄花火车站位于黄花镇镇政府附近,在路边一排民居的后面。

车站建筑面积379平方米,墙体敦厚,脚基坚实,整体建筑略带西式风格。

原有五个拱形门,一大四小,对称排列,现左边两个已改为方形门,屋顶为硬山式,应该不是原来的风格。

上世纪五十年代搞统购统销,废弃了四十余年的老车站人们把它改造为粮站,现上面书有“黄花粮站”四个字。

屋顶土房子部分系后来作为粮站所加,但原状改动不大。

产权为黄花粮管所。

现弃之未用,大门紧锁,屋外堆满啤酒瓶。

5、张家口火车站原系晓峰乡政府驻地。

90年代,小峰乡政府将火车站拆建为两层楼的房子做党成校,现为私人办的幼儿园。

新建的房子基脚仍为原火车站的基脚。

6、黄金卡火车站位于小溪塔七里岗路“东湖花园”一带,现房子已被拆除,只是在铁路旁的一片空旷之地。

7、灌装水泥实物在张家口火车站不远处的一块菜地旁,原摆放有8个当年水泥灌装的遗物。

这些水泥桶柱,本是用铁皮圆桶装载的,但现铁皮锈蚀剥落不知踪影,而水泥遇水后凝结的圆柱物质却顽强地存活下来,尽管表面有些石化,仍可看出这是水泥的凝固物。

1个水泥桶柱已经断裂。

8、过水涵洞位于新坪村大棺木岩下的过水涵洞,宽约9米,保存完好。

涵洞上面现老百姓栽种的有柑橘树。

村民反映,南边村这样的涵洞还有几处。

9、桥墩新坪村八组有桥墩2个,黄花场村现传树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旁有桥墩4个。

据说,其他地方还有类似的桥墩。

(二)我区对川汉铁路遗迹保护情况多年来,我区致力于川汉铁路的遗迹文物保护工作。

一是对上风垭山峒和新坪村的2个桥墩,捆绑申报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XX年3月获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时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XX年,区文物保护部门将此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未获批准。

在即将动工兴建的小溪塔至黄花一级路的改造建设时,区交通部门为保护上风垭山峒不受损害,已决定绕道而行。

二是对可移动的8个灌装水泥实物,区文物部门已于XX年12月24日将其运至黄陵庙保存。

市传统文化研究会总第3期简报中所反映只有5个了,这是不属实的。

文中所述的当事人秦德标老人说,是他自己看错了。

三是区文物部门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对川汉铁路的部分遗迹做了普查,保存有普查资料。

四是积极向上呼吁。

早在兴建夷陵广场之时,我区政协就建议在该广场兴建川汉铁路纪念园;XX年,又以社情民意的形式向省、市政协呼吁《川汉铁路遗迹应进行抢救性的保护》。

二、保护川汉铁路遗迹的重要意义1、川汉铁路显现了夷陵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和影响撼天动地的辛亥革命,起源于川汉铁路的路权保卫战,由此引发了中国社会从此走向民主共和的根本变革。

而川汉铁路主建工场在宜昌夷陵。

夷陵既是整个事件的发源地,又是保路运动的第一战场。

所以说,整个辛亥革命的进程中,夷陵处在一个显著而重要的位置。

2、川汉铁路是夷陵近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川汉铁路虽然半路夭折,但其指挥部设在宜昌,最先开工修成的铁路在夷陵,这无疑使它成为宜昌夷陵近代史上一道耀眼的光芒。

现存遗迹,就是这光芒的一部分。

3、川汉铁路遗迹是我们珍贵而独有的历史文化财富川汉铁路遗迹,历经百年,尚存不多。

它是历史的见证,是全国罕见的铁路工程建设遗址之一,由于其不可取代,不会再生,因而弥足珍贵,无疑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遗产意义。

保护好这些遗迹,就是在保护我区的历史文化财富。

三、保护川汉铁路遗迹的建议川汉铁路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

它经过百年沧桑之后,不可再生的遗迹现今状况令人堪忧。

特别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上风垭山峒,如果再不进行抢救性的保护,将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为此建议:(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文物保护意识在夷陵留下的大量川汉铁路的实物遗存,是弥足珍贵的历史实物见证,是夷陵近代历史的亮点和骄傲,是弘扬夷陵地方特色文化的生动教材。

这些遗迹在夷陵,作为地方政府、地方人民,应以积极主动的态度,保护好、利用好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除了各级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之外,还应对不可移动的遗迹的周边村民,宣讲保护这些遗迹的重要意义,宣讲文物保护法,使这些村民自觉成为文物的守护神。

(二)组织专班,对川汉铁路遗迹做一次全面的摸底调查虽然区文物部门已有部分川汉铁路遗迹的普查资料,但那种普查是按区域不分类别的普查,所以就川汉铁路遗迹的情况掌握的并不够详尽。

建议如市传统文化研究会建议的那样,组织专班对我区境内的川汉铁路沿线遗址,进行一次全面的走访摸底调查活动,并将调查情况建档备案。

这项调查,要通过走访知情老人、实地查看等多种形式,一是要全面详尽收录遗迹情况,二是要有多角度的图片资料,三是要有客观的各个遗迹情况的介绍,如大小、原材料、用途等。

(三)加大文物保护申报力度,对已经批准的必须挂牌保护在专项调查的基础上,对川汉铁路遗迹要分类别逐级申报。

除上风垭山峒外,其他遗迹目前均未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

建议先将黄花火车站、上风垭隧道通风口等列入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然后逐级向市、省级申报。

一旦申报成功,必须挂牌保护。

上风垭山峒在XX年就已经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在我们1月18日现场查看时没有挂牌。

对可移动的遗迹如灌装水泥实物,现已集中保管,可在将来市修建的川汉铁路纪念园展示,或在我区修建的文化类公园展示。

(四)创新管理方式,明确监管责任主体全区文物保护监管的主体,毫无疑问是区文物保护部门。

区文物保护部门应创新管理方式,与不可移动的川汉铁路遗迹所在的黄花镇及相关村签订协议,明确其监管责任。

各遗迹所有权单位如黄花火车站的所有权现为黄花粮管所,要制定保护措施,落实责任人,并不得随意改变其结构。

对遗迹已是农户的,如新坪村的过水涵洞,就要到户宣传文物保护法,并明确其管理责任。

遇到情况,当地责任人应迅速向文物部门报告。

(五)抢救保护好、开发利用好上风垭山峒等文物在所有的川汉铁路遗迹中,上风垭山峒是目前唯一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虽整体保存完好,但毕竟已过百年,现已有裂口,字迹也开始斑驳。

建议请专家现场查看,对字迹进行拓片,对裂口进行修复,以防日久失修导致坍塌。

同时,该山峒旁的路基已在塌陷,建议及时修复,以防影响到山峒的保护。

上风垭山峒与隧道通风口相通,并和火车站、桥墩、过水涵洞等都在到三峡大瀑布、情人泉旅游的线路上。

为此我们认为,把其开发利用为一个旅游项目还是可行的。

在隧道前立詹天佑雕像,游客穿越时空,从山峒口进入100多年前的铁路隧道,然后爬梯从隧道通风口出来,再游黄花火车站、三峡大瀑布等。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