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加连减、混合运算—练习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第二单元《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练习课》(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二单元《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练习课》(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二单元《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练习课》(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加减法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练习方法。

2.学生能够用不同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3.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正确完成练习和作业。

教学重点:1.加减法的连加、连减方法。

2.加减法的加减混合方法。

3.练习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2.能够处理加减混合计算。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给出一道加减法混合计算题,并要求学生自己想想怎么解决。

举例:15-4+7=?通过此种方式,让学生自己发散思维,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引导学生逐渐掌握加减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方法。

二、讲解(15分钟)1.连加法和连减法通过例题,在黑板上讲解和演示加法和减法的连加、连减方法,并带领学生进行课堂互动,练习解决加减法的连加、连减问题。

2.加减混合计算与学生一起解决加减混合计算题,讲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步骤与解法,并通过实例帮助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计算的技巧。

三、练习与巩固(25分钟)通过给出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并边做边思考,练习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老师要注意学生的走读进度,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问题,并对错误的题目,及时给出修改和解释,确保学生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

四、课堂小结(5分钟)老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所学知识点和重点,并总结加减法的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计算方法,为下一课的授课打下基础。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加减法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方法,通过课堂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此种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讲解加减混合计算的解法和要点,充分发挥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思考和创造力,提高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此外,老师还要注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尽可能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帮助和解释,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教案1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教案1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教案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掌握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使学生们学会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3、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掌握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
加减混合运算,看图意列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连加
1、看草地上有几只小鸟?(4)
树上几只小鸟?(2)
又飞来了几只小鸟?(3)
2、一共有几只小鸟?
4+2+3=
3、怎样计算呢?
4+3+2=
4+3=7 7+2=9
(二)连减
1、看图(1)有几个南瓜?(9个)
紫色小刺猬拿走几个?(2个)
红色小刺猬拿走几个?(3个)
2、还剩几个?
9-2-3=
3、怎样计算?9-2-3=
9-2=7 7-3=4
(三)加减混合
1、看图(1)有几只鸽子?(6只)
又飞来了几只?(3只)
飞走了几只?(2只)
2、还剩几只?
6+3-2=
6-2+3=
3、怎样计算?6+3-2=
6+3=9 9-2=7
6-2=4 4+3=7
(四)练一练
1、课堂活动第1题
(1)根据学过的知识,填一填,看看谁做的又快又好!
(2)独立看图,说出图意。

2、课堂活动第2题
让学生通过自己看图,根据图意独立写出算式并计算出正确结果,在熟练掌握计算过程的基础上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增强对计算过程的感受。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
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2. 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 计算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分水果等,引导学生发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现象。

-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怎样计算呢?2. 探究新知- 讲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 示例:8 5 - 3 = 10,先计算8 5 = 13,再计算13 - 3 = 10。

- 引导学生尝试计算,总结规律。

3. 实践操作- 分组讨论,每组出一道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题目,其他组计算。

- 教师选取几道题目,全班一起计算,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4. 巩固练习-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

- 强调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 家长协助孩子完成课后练习。

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2. 学生对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如何?3.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是否存在积极性不高的情况?4.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下一节课如何进行针对性教学?六、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检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家长反馈孩子在家讲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方法的情况。

3.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五单元 5.18《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练习课(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五单元 5.18《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练习课(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五单元 5.18《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练习课(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的概念,掌握其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进行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加减混合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3. 练习题目的解答。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提问:大家知道什么是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吗?3. 学生回答后,进行简要总结。

二、讲解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10分钟)1. 讲解连加的概念:连加就是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的运算。

2. 讲解连加的运算方法: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得到它们的和。

3. 讲解连减的概念:连减就是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减的运算。

4. 讲解连减的运算方法: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减,得到它们的差。

5. 通过例题进行讲解和演示。

三、讲解加减混合的概念和运算方法(10分钟)1. 讲解加减混合的概念:加减混合就是将加法和减法运算混合在一起的运算。

2. 讲解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根据题目要求,先进行加法运算,再进行减法运算,或者先进行减法运算,再进行加法运算。

3. 通过例题进行讲解和演示。

1. 发给学生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引导学生按照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进行计算。

3. 解答学生的疑问,指导学生正确计算。

五、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概念,掌握其运算方法。

2. 学生能够正确解答练习题目,运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进行计算。

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运算技巧。

通过练习题目的解答,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综合练习课》教案(新人教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综合练习课》教案(新人教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综合练习课》教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中的“连加、连减综合练习课”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例题和练习题,掌握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但对于连加、连减的运算还不是很熟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难点: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实际意义,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包括例题、练习题和动画视频等。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小物品,如玩具、水果等,用于创设生活情境。

3.练习题:准备一些连加、连减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如“小明买水果”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小明先买了一个苹果,然后又买了一个香蕉,最后又买了一个橙子,他一共买了几个水果?”。

让学生回答,并解释答案的得出。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连加、连减的例题,如“小明有3个苹果,又得到了2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连加的概念,并解释连加的运算方法。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综合练习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综合练习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综合练习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综合练习课》教材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连加、连减的算式,要求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第二部分是综合练习,通过实际情境,培养学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之后进行,为学生提供了进一步的学习和挑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对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连加、连减的算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情境,培养学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难点: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际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连加、连减的算式和实际情境图片。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小物品,如玩具、水果等,用于展示实际情境。

3.练习题:准备一些连加、连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连加、连减的算式,引导学生回顾加减法的基本运算。

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连加、连减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展示实际情境,如购物、做菜等,让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连加、连减现象。

提问:在这些情境中,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一个实际情境,用连加、连减的方法进行计算。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课教案设计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课教案设计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用笔算的方法,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笔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题,提高计算正确率。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能力,树立多策略解决问题的观念。

3,情感,态度目标1)养成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

2)学会与人合作,善于合作。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笔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题。

2)难点:对一些较为特殊的算式进行巧算。

教学过程:一)导入:1)笔算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我们要注意什么?2)回答了很好。

今天我们用笔算的方法上节《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课。

(揭题)二)游戏环节故事情景:小蝌蚪要找妈妈,遇到红鱼姐姐,红鱼姐姐说:“要过了第一个难题,才会告诉它们。

”1,笔算①28+46+19②51-39+40③81-46-271)学生独立完成2)学生板演,学生批改3)教师评价,集体交流小结:我们正确使用笔算方法,可以提高计算正确率。

小蝌蚪过了一关, 红鱼姐姐告诉它们,它们的妈妈是宽嘴巴,大眼睛,到前面去找吧。

故事情景:小蝌蚪继续往前游,这时候长出两条后腿,遇到鲤鱼妈妈,“妈妈,你是我们的妈妈吗?”“不是的,过了我第二个难题,我会告诉你们。

”2,改错(小组讨论)(从题目要求中,你得到何信息,3题都有错误)(1)3+56=86 (数位没有对齐)3+ 5686(2)43+29+17= (横式没有写答案,没有进位可以巧算)4329+ 177 9(3)85-14-16= 64 (第二步71-16没有退位)85-1471- 1665说说它们分别错在哪?应该怎样更正?(小组讨论)小结:我们计算时要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看清题目计算仔细,态度认真,那么可以提高计算正确率。

小蝌蚪又过了一关,鲤鱼妈妈告诉它们,你们的妈妈是有四条腿,宽嘴巴,大眼睛,到前面去找吧。

故事情景:小蝌蚪继续往前游,这时候长出两条前腿,遇到乌龟妈妈,“妈妈,妈妈,”“我不是你们的妈妈,过了难题三,我会告诉你们。

3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练习课(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3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练习课(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3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练习课(教案)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方法的掌握;2.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1. 连加、连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 加减混合的概念及计算方法;3. 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1.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2. 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1.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的顺序;2. 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连加、连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 引入加减混合的概念。

二、新课1. 讲解加减混合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 讲解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3. 示例讲解。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3. 学生交流讨论,互相检查答案。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3. 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完成课后练习题;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例、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计算顺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解答学生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备注:本教案根据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编写,适用于我国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在数学教学中,运算定律的掌握和应用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关键。

运算定律包括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这些定律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运算定律的灵活运用,学生可以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交换律指的是加法或乘法中,两个数相加(或相乘)的顺序可以交换,结果不变。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2. 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3.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练习题或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概念。

2. 讲解计算方法(1)连加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3 4 2 = 9,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连减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8 - 2 - 3 = 3,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3)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5 3 - 2 = 6,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3. 练习计算(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计算方法。

(2)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纠正错误。

4. 解决实际问题(1)提出问题:小明有5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3个苹果,他吃掉了2个苹果,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2)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得出答案:6个苹果。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2)拓展: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册上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题。

2. 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与家长分享。

七、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

2. 针对不同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个别辅导。

3. 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课》教学设计(含教学评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课》教学设计(含教学评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课》教学设计(含教学评析)一. 教材分析《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以及掌握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例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但对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还比较陌生。

学生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些运算的规则和方法。

此外,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操作也有一定的基础,这将为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提供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掌握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建立自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掌握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和实际例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和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以及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

3.交流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包含图片、例题、练习题等,以便进行教学展示。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际例题,用于创设情境和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题,如购物场景、食谱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连加、连减的概念。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综合练习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综合练习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综合练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掌握连加、连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能够运用连加、连减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教材:《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具:纸张、铅笔、橡皮、计算器•课前准备:复习教材相关知识,准备好练习题和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向学生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连加、连减综合练习课》。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复习连加和连减的基本概念。

2.讲解–通过示范和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及相关规则。

–演示一些具体的计算例题,引导学生理解。

3.练习–分发练习册或工作纸,让学生进行练习。

提供一些简单到复杂的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互动讨论–让学生将自己的解题思路分享出来,进行互动讨论。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思考,提高解题的灵活性和效率。

5.实践应用–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连加、连减的方法解决,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6.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难点,梳理学习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点。

四、课堂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实际问题解决,评估学生对连加、连减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提问、思考和解答问题的积极性,注重学生的参与和讨论。

五、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多做相关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提供有关连加、连减的趣味游戏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习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希望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

《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练习课教学设计一等奖

《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练习课教学设计一等奖

《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练习课教学设计一等奖《《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练习课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练习课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巩固估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题卡课时安排1教学过程一、计算。

48+32-1639-13+4796-34-3587-32+4556+21+2193-69+25二、跳绳比赛。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总数小聪243090292994小亮2630(1)前两次比赛结束时,小聪共跳下,小明共跳下,小亮共跳下。

(2)第三次比赛,小聪跳下,小明跳下。

(3)小亮获得第二名,他三次跳的总数可能是多少?他第三次可能跳了多少下?三、皮球每个15元,飞机每架38元,汽车每辆27元,坦克每辆12元小红有50元,小明有40元钱。

(1)小红能买什么?剩多少元?(2)小明能买什么?剩多少元?四、小组活动。

在横行或竖列中,哪三个数连减等于3?把它们涂上颜色。

53613938301611282124841070129872944373311532、《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练习课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能从情景图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知识。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知识。

教具准备:情境图。

学具准备:无。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由“纪念品”的话题引入师:同学们,我们前面已经参观了各种展览和管区。

妈妈决定带小红买几种纪念品带回去,他们出现了一点小问题,我们一起帮帮他们好吗?二、讲授新课1、观察信息(出示信息窗口5)我们先一起看看都有那几种标本?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说出每种标本的价钱。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前言这份教案是为一年级下册数学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为“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

本教案适用于青岛版数学课本,旨在让学生们掌握基本的数学计算技能,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能够熟练进行简单的加减计算;•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组合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和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加减计算的基本概念•加法:将两个或多个数值相加得到最终结果,如:2 + 3 = 5;•减法:从一个数值中减去另一个数值得到最终结果,如:5 - 2 = 3。

2. 连加、连减•连加:在数列中,将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相加得到最终结果,如:1 + 2 + 3 + 4 = 10;•连减:在数列中,将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相减得到最终结果,如:10 - 2 - 3 - 5 = 0。

3. 加减混合练习•在一个数学问题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如:7 + 3 - 4 = 6。

教学过程1. 自我介绍教师首先向学生们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并让学生们自我介绍,大家可以互相认识。

2. 讲解加减计算的基本概念教师讲解加减的基本概念,并带领学生们一起进行简单的计算练习,让学生们了解加减运算的具体过程。

3. 连加、连减基本概念的讲解教师讲解连加、连减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实例演示怎样进行连加、连减运算,鼓励学生们积极尝试、勇于发言。

4. 加减混合练习让学生们进行具有困难程度的加减混合练习,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调整习题,提高练习效果。

教学流程图graph TD;A[自我介绍] --> B[讲解加减计算基本概念]B --> C[连加、连减基本概念的讲解]C --> D[加减混合练习]教学效果评价通过测试和针对学生的讲解,判断学生是否熟练掌握加减运算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的方法。

做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成果。

总结本教案主要是为一年级下册数学课程设计的一份教案,旨在让学生们掌握基本的数学计算技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组合能力,并增强他们的自信和对数学的兴趣。

《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 教学设计

《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 教学设计

《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它们的运算顺序。

2、能够正确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算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教学难点理解运算顺序的合理性,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比如小明去超市买东西,先买了一个书包 35 元,又买了一本笔记本 5 元,最后买了一支铅笔 2 元,问一共花了多少钱?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5 + 5 + 2,从而引出连加的概念。

(二)讲授新课1、连加(1)结合上述情境中的算式 35 + 5 +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

(2)先计算 35 + 5 = 40,再计算 40 + 2 = 42。

(3)强调计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连减同样创设情境,比如小红有 20 个苹果,先给了弟弟 5 个,又给了妹妹 3 个,还剩下多少个?列出算式:20 5 3。

(1)让学生自主尝试计算。

(2)先计算 20 5 = 15,再计算 15 3 = 12。

(3)明确连减的计算顺序也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3、加减混合例如,小明有 18 颗糖,吃了 5 颗,妈妈又给了他 3 颗,现在小明有几颗糖?列式为:18 5 + 3。

(1)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发现既有加法又有减法。

(2)计算时,先算 18 5 = 13,再算 13 + 3 = 16。

(3)再次强调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三)巩固练习1、出示一些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算式,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计算,然后同桌互相检查。

2、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班级人数变化等,让学生列式并计算。

(四)课堂小结1、回顾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和计算顺序。

2、强调在计算过程中要认真仔细,按照顺序进行计算。

小学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通用11篇)

小学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通用11篇)

小学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小学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通用11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材第35页【教材分析】这部分教材的编排主要是对本单元所学过的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法笔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相应的用数学解决问题进行整理和复习。

【学情分析】学习完这一单元,学生对于两位数加、减法笔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相应的用数学解决问题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小问题。

因此,复习笔算时,教师注意先让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比较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作为复习笔算的准备。

接着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最后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两步式题。

【教学目标】1、通过对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的整理与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2、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通过学生比一比、看一看、说一说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难点:提高发现问题、分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口算题卡等【教学流程】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复习整理→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知识↓ ↓巩固应用→通过练习巩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游泳吗?(喜欢)游泳是一个很好的健身运动,老师也非常喜欢。

老师的家就住在维多利亚度假村附近,所以也经常去游泳。

(出示游泳池情境图)看!他们游得多快活呀!出示问题:游泳池里原来有41个人,上来18个人后,又下去16个人,现在游泳池里有多少个人?学生尝试独立计算。

第二单元《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练习课》(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二单元《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练习课》(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练习课》年级:二年级上册科目: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加减混合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应用。

教学重点:1.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

2. 解决实际问题时,正确运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展示例题和练习题。

2. 学生准备计算器、草稿纸、铅笔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加法、减法知识,为新课做好铺垫。

2. 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那么大家知道什么是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吗?二、新课讲解1. 讲解连加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出连加的计算方法。

2. 讲解连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出连减的计算方法。

3. 讲解加减混合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出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解题心得。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

2.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五、作业布置1. 请同学们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家长签字,检查孩子的计算过程和答案。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要加强课堂管理,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为学生学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打下坚实基础。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练习课(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练习课(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3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练习课(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高兴分享我的一份教案,这是一堂针对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练习课,主要涉及3个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本节课主要涉及第37页至第39页的内容,包括3个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练习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3个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3个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些运算的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练习题和答案。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让学生们理解3个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概念。

例如,假设我有3个苹果,我又买了2个苹果,然后我又吃掉了1个苹果,请问我现在有多少个苹果?2. 例题讲解:我通过PPT展示一些典型的3个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例题,并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3. 随堂练习:我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完成,然后我会挑选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评价。

4. 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设计了一些有趣的板书,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3个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规律。

题目1:小明有2个苹果,他又买了3个苹果,然后他又吃掉了1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答案:小明现在有4个苹果。

题目2:小红有5个糖果,她又得到了3个糖果,然后她又吃掉了2个糖果,请问小红现在有多少个糖果?答案:小红现在有6个糖果。

题目3:妈妈买了3个苹果,又买了2个苹果,然后又卖掉了1个苹果,请问妈妈现在有多少个苹果?答案:妈妈现在有4个苹果。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我还将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拓展延伸,例如,让学生们思考如何将3个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规律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教案)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教案)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数字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2. 学生能够通过运算练习,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需要准备黑板、彩色粉笔、计算器等教学工具。

2. 教师需要准备一些简单易懂的算术题目,以便进行现场实践。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运算题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和运算能力,为后面的教学做好准备。

(3)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对课程目标进行介绍。

2. 新知探究(1)教师可以将课堂板书与课件相结合,逐步深化学生对数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理解。

(2)教师可以通过举一些实例,帮助学生理解背后的数学思维和运算规律,让学生学会认真观察题目、分析问题、推理解答。

3. 提高运算能力(1)教师可以适时地布置一些针对线性运算、四则运算等简单的算术题目,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动手操作的技术能力。

(2)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用口算完成这些题目,强调灵活应用口算,培养快速敏捷的计算习惯。

4. 巩固新知(1)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活动,运用课程所学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运算技巧,解决一些复杂的算术题目,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教师还可以运用心理学思维导图和逻辑推理等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算思维和运算规律。

5. 课后作业(1)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小的题目作为课后作业,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和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2)同时,教师也可以在作业中加入一些急诊问题,让学生在不同场合下,掌握灵活运用数字的能力。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仅可以熟练地进行数字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还可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学生可以通过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取得更加出色的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加连减、混合运算—练习课》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五第8题——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的、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

2.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宣布本节课练习内容,板书课题: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练习课。

[设计意图]课前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复习回忆
1.回忆知识点。

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这一单元中,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指名学生口答,进行全班集体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口答归纳。

2.回忆疑难点。

师:你认为本单元前面的知识点中,你感到最困难而又没掌握好知识是什么?学习过程中,你还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
指名学生回答。

老师可以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适当的讲解,如学生提到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当个位不够减时,应从十位退一后再减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算理。

[设计意图]回顾所学知识点,形成有条理的知识体系。

三.指导练习。

1.第一关:计算接力题.
2、第二关。

先让学生看懂题目的意思,然后独立完成计算,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和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
生掌握计算方法。

3.第三关。

练习五第11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小组竞赛。

4.第四关。

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订正时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比的。

5.第五关。

练习五第9题、第13题。

出示表格后,让学生说说从表格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学生提问题,教师把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进行归纳,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两个问题列式解答。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练习的熟练度。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五.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