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试题(学生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题(学生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题一、课外阅读(2020·山东聊城市·七年级期末)自相矛①盾②楚人有鬻③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④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选自《韩非子·难一》)(注释)①矛:古代兵器,用于刺杀。
②盾:古代作战时防身的武器。
③鬻(yù):卖。
④夫(fú):句首语气词,表示要发表议论。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2)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楚人为什么“弗能应也”?(用原文中的话回答)(2020·四川成都市·七年级期中)阅读下面这则文言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使学为诗。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3.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以.荻画地(用)B.教以书.字(写)C.使学为.诗(作为)D.及.其稍长(等到)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家贫无资。
(2)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
5.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2020·吉林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各题。
韩生料秦王曾国藩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下令猎于北郊。
前日,民皆徙避之。
有韩生者止之曰:“王之爱子病三日矣,王心忧之,必不出。
”已果然。
或问之曰:“吾宿卫王宫且不知王之爱子病也子何以知之?”韩生曰:“吾闻王之爱子好纸鸢①,吾登而望王宫之上,三日不见纸鸢矣,是以知之。
”天下之物,见形可以测微,智者决之,拙者疑焉。
十年(2014-2023)高考语文真题 (全国通用):专题07 文言文阅读(纪事本末类)(学生版)
B.釐负羁参与了接见重耳的活动,为曹君对重耳无礼感到忧心仲仲,他妻子问明原委后,积 极帮他出主意。 C.离开曹国后,重耳一路逃亡到楚国、秦国,秦穆公念在过去晋献公跟自己交好的份上,出 兵护送重耳返回晋国,立重耳为晋君。 D.重耳即位三年后,出兵讨伐曹国,派人威胁曹君要他吊死叔瞻并交出尸体,不然就大开杀 戒,但对釐负羁则给予了特别的关照。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若反国,必诛无礼,则曹其首也。 (2)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加璧其上,夜令人遗公子。 【2022 年】
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楚王大说,宣.言.之于朝廷曰:“不榖得商于之田,方六百里。”群臣闻 见者毕贺,陈轸后见,独不贺。楚王曰:“不榖不须一兵不伤一人而得商于之地六百里寡人自 以为智矣诸士大夫皆贺子独不贺何也”陈轸对曰:“臣见商于之地不可得,而患必至也。”王曰: “何也?”对曰:“夫秦所以重王者,以王有齐也。今地未可得而齐先绝,是楚孤也,秦又何重 孤.国.?且先绝齐,后责地,必受欺于张仪。是西生秦患,北绝齐交,则两国兵必至矣。”楚王 不听,曰:“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楚王使人绝齐。张仪反,秦使人使齐,齐、 秦之交阴.合.。楚因使一将军受地于秦。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 里。”使者反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兴师伐秦。陈轸曰:“伐秦,非计也。王不如因而赂之一名 都,与之伐齐,是我亡于秦而取偿于齐也。”楚王不听,遂举兵伐秦。秦与齐合,楚兵大败于 杜陵。故楚之土壤士民非削弱,仅以救亡者,计失于陈轸,过听于张仪。
一、(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齐助楚攻秦,取曲沃。其后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谓张仪曰:“吾欲伐齐, 齐、楚方欢,子为寡人虑之,奈何?”张仪曰:“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张仪南见楚 王,曰:“今齐王之罪其于敝邑之王甚厚,敝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大王苟能闭关绝齐, 臣请使秦王献商于之地,方六百里。若此,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于之地以为利也,
专题19:桃花源记(学生版)-十年(2013-2022)中考真题集锦之课内文言文(全国通用
专题19:桃花源记一、(2022·四川内江·中考真题)阅读《桃花源记》,完成下面小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下面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欲穷.其林(尽)B.阡陌交通..(交错相通)C.便要.还家(同“邀”,邀请)D.处处志.之(记号)2.下面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B.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C.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其.真无马邪D.闻之.,欣然规往宴酣之.乐,非丝非竹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语言精练、多用短句,文中有些语句盛新图定为成高,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世外桃源”“豁然开朗”等。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垂髫”用借代手法,用“黄发”代指青年,“垂髫”代指孩子。
C.文章既具有奇幻神奇的浪漫色彩,又具有真实感人的写实力量。
二者在文中相得益彰,交融得天衣无缝。
专题14富贵不能淫(学生版)-十年(2013-2022)中考真题集锦之课内文言文
(乙)
周亚夫军细柳
C.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D.以顺为正者策之不以其道(韩愈《马说》)
5.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得志,与民由之。
(2)劫吾以刃而失其志,非勇也。
6.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曲刃钩之直兵摧之婴不革矣
7.【乙】文中的晏子就是【甲】文孟了所说的“大丈夫”,请结合【乙】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述理由。
①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冑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______(2)黔敖左奉食,右执饮______
1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行天下之大道。
(2)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11.【乙】文中的事例能否作为【甲】文“贫贱不能移”的事实论据?请结合选文内容说明理由。
文言文强化练习(双文本)(学生版)
(双文本)(学生版)一、高考真题(一)(2023·全国新高考I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襄子①围.于晋阳中,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
张孟谈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
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
”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
”或曰:仲尼不知善赏矣。
夫善赏罚者,百官不敢侵职,群臣不敢失礼。
上设其法,而下无奸诈之心。
如此,则可谓善赏罚矣。
襄子有君臣亲之泽,操令行禁止之法,而犹有骄侮之臣,是襄子失罚也。
为人臣者,乘事而有功则赏。
今赫仅不骄侮,而襄子赏之,是失赏也。
故曰:仲尼不知善赏。
(节选自《韩非子·难一》)材料二:陈人有武臣,谓子鲋②曰:“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也。
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历远,遏奸劝.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
若韩非者,亦当世之圣人也。
”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
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
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
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
”武臣曰:“诺。
”子鲋曰:“乃者赵、韩共并知氏,赵襄子之行赏,先加具臣..而后有功。
韩非子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
何以明其然?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
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
此先后甚远,而韩非公称之,曾无怍意。
是则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
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诸子久矣。
而子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矇大道而不悟,信诬说..以疑圣,殆非所望也。
”(节选自《孔丛子·答问》)【注】①襄子:赵襄子。
春秋末年,知、赵、韩、魏四家把持晋国国政,称“晋四卿”。
晋阳之战,知氏(荀瑶)联合韩、魏攻赵,反被赵襄子联合韩、魏灭杀。
专题28:湖心亭看雪(学生版)-十年(2013-2022)中考真题集锦之课内文言文(全国通
专题28:湖心亭看雪一、(2022·甘肃兰州·中考真题)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乙】三月一日,偕王生章甫、僧寂子①出游。
时柳梢新翠,山色微岚②,水与堤平,丝管夹岸。
跌坐③古根上,茗饮④以为酒,浪纹树影以为侑⑤,鱼鸟之飞沉,人物之往来,以为戏具。
堤上游人,见三人枯坐树下若痴禅者,皆相视以为笑。
而余等亦窃谓彼筵中人⑥,喧嚣怒诟⑦,山情水意,了不相属⑧,于乐何有也。
(节选自袁宏道《游高梁桥记》)【注】①王生章甫、僧寂子:王生指王参(zhěn),袁氏兄弟的诗友。
寂子,一和尚名,其人不详。
②微岚:山中薄薄的雾气,③跌(fū)坐:双脚交叠而坐。
④茗(níng)饮:饮茶。
⑥侑(yòu):用奏乐或献玉帛劝人饮食。
⑥筵(yán)中人:设席饮酒的人。
⑦诟(gòu):骂。
⑧了不相属(zhǔ):全不相关。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拥.毳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拥:______(2)而余等亦窃谓.彼筵中人谓:______2.下面是前人阅读【甲】文后的两处批注。
你认为这两处批注恰当吗?请选择其中一处,结合句子和批注加以评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批注:景象寒气逼人)(2)湖上影子,惟长提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身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批注:文中有画)3.【甲】文中舟子的话,你觉得适合用怎样的语气朗读?为什么?4.【甲】【乙】两段选文中主人公的“痴行”有多重内涵。
课外文言文阅读(一)学生版
课外文言文阅读(一)【经典例题】(一)慎其所处子曰:“商①也好与贤已者处,赐②也好不若已者。
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
故曰,与善人居,如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③矣。
与不善者居,如入鲍鱼之肆④,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丹之所藏者赤,漆⑤之所藏者黑。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选自《孔子家谱》)注释:①商:卜商,字子夏。
②赐:端木赐,字子贡。
③化:同化,与……趋向一致。
④鲍鱼之肆:指代污浊的环境,也比喻恶人聚集的地方。
鲍鱼,咸鱼;肆,店铺。
⑤漆:墨漆。
思考练习:1.请解释下列画线字的意思(1)故曰,与善人居 (2)与不善人居(3)如入鲍鱼之肆 (4)亦与之化矣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久而不闻其香”与“广起,夺而杀尉”中“而”字的用法相同。
B.“与善人居”和“居五日”中的“居”意思相同。
C.“鲍鱼之肆”代指污浊的环境,也比喻恶人聚集的地方。
D.“丹之所藏者赤”和“漆之所藏者黑”中的“之”用法相同。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译文:(2)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译文:4.根据文义,君子要“慎处”的原因,可用一个八字成语来概括,请写出这个成语。
5.对君子“慎处”的观点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回答。
6.这段文字意在告诫人们什么道理?(用文中原句作答)(二)杀驼破瓮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①。
骆驼入头瓮中食谷②,首不得出③。
既④不得出,其人以为忧⑤。
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
”即用其语,以刀斩头。
既杀驼,而复破瓮。
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
(选自《百喻经》)注释:①先瓮(wènɡ)中盛谷:先在瓮中装进谷子。
②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骆驼将头伸入瓮中吃谷子。
③首不得出:(骆驼的)头不能够缩出。
④既:已经。
⑤其人以为忧:那个人为此事发愁。
其,指示代词,那个。
以为忧为(这件事)发愁。
专题17愚公移山(学生版)-十年(2013-2022)中考真题集锦之课内文言文
C.【甲】文“夸娥氏”,神话中的大力神;【乙】文“盂”,古代一种装酒食的敞口器具。
D.【甲】文的“甚矣,汝之不惠”为倒装句;【乙】文的“孔子不能决也”为被动句。
19.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A.故事交代太行、王屋二山的占地面积、高度,体现了愚公移山面临的巨大困难。
B.文章写妻子和智叟都嘲笑并且阻止愚公,是为了反衬出愚公移山的坚定决心。
C.文章以“智叟”来称呼鼠目寸光、自以为是的,反差强烈,极具讽刺意味。
D.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四、(2021·湖南永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乙】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①,问其故。
第25课 文言文二则(分层练习)(学生版)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五四制
第25课文言文二则1.下列加点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见两小儿辩斗(辩论,争论)B.日初出沧沧凉凉(寒冷)C.及日中则如盘盂(到,到了)D.孰为汝多知乎(认为)2.文中“汤”字在读“tāng”的读音时,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有以下几种解释:①沸水,热水。
②温泉。
③带汁水的菜肴。
④中药汤剂。
⑤姓。
在本文中“汤”的意思符合第项(填序号),据此可以推测“赴汤蹈火”的意思可能是。
3.根据节奏正确朗读有助于文意理解,请对下面句子的节奏划分进行判断。
正确打“√”,错误打“×”。
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②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③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4.根据本文内容,完成下面填空。
a.依据文意,用自己的语言完成①﹣④的内容填空。
b.想象小儿说话时的语气、动作、神态等,将⑤﹣⑥补充完整。
5.两小儿不仅善于观察,而且表述还有理有据。
一个小孩从角度举例,一个小孩从角度举例。
两个小孩笑着对孔子说:“孰为汝多知乎?”孔子不怕两小儿笑话,没有不懂装懂,正如他曾经告诫弟子的:“。
”6.《两小儿辩日》一文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只要,,即使是小孩子也能有独特的发现。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A.时孙权曾致巨象致:得到B.太祖欲知其斤重欲:想要C.咸莫能出其理咸:都D.则校可知矣校:通“较”,比较8.请将句子处需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置象大船上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
9.下列故事,不属于表现孩子聪慧是( )A.司马光砸缸B.曹冲称象C.道旁苦李D.刻舟求剑10.与“有若成人之智”中“之”字意思相同的是()A.访之群下B.置象大船之上C.称物以载之11.曹冲所称的象是哪里来的?以下答案正确的是()A.曹操带来的B.孙权送的C.曹操的手下群臣送来的D.时孙权送来的(一)文言文阅读两小儿辩日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②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高考文言文真题汇编1+2018年至2022年全国三卷甲卷)学生版
真题汇编1——文言文(近5年全国三卷/甲卷)(一)2018年全国三卷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使者以白陵使韩琦,琦曰:“范纯礼岂不知此?将必有说。
”他日,众质之,纯礼曰:“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使之奉常时用乎。
”琦是其对。
还朝,用为三司盐铁判官,以比部员外郎出知遂州。
沪南有边事,调度苛棘,纯礼一以静待之,辨其可具者,不取于民。
民图像与庐,而奉之如神,名曰:“范公庵”。
草场火,民情疑怖,守吏惕息俟诛。
纯礼曰:“草湿则生火,何足怪!”但使密偿之。
库吏盗丝多罪至死,纯礼曰:“以棼然之丝而杀之,吾不忍也。
”听其家趣买以赎,命释其株连者。
除户部郎中,京西转运副使,徽宗立,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
前尹以刻深为治,纯礼曰:“宽猛相济,圣人之训。
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由是一切以宽处之。
中旨鞫享泽村民谋逆,纯礼审其故,此民入戏场观优,归途见匠者作桶,取而戴于首曰:“与刘先主如何?”遂为匠擒。
明日入对,徽宗问何以处之,对曰:“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
以不应为杖之,足矣。
”曰:“何以戒后人?”曰:“正欲外间知陛下刑宪不滥,足以为训尔。
”徽宗从之。
纯礼沉毅刚正,曾布惮之,激驸马都尉王诜曰:“上欲除君承旨,范右丞不可。
”诜怒。
会诜馆辽使,纯礼主宴,诜诬其辄斥御名,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颍昌府,提举崇福宫。
五年,复左朝议大夫,提举鸿庆宫。
卒,年七十六。
(节选自《宋史:范纯礼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B、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C、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D、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3分)A、陵寝是帝王死后安葬的陵墓,陵墓建成后,还需设置守陵奉祀的官员以及禁卫。
湖南长沙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1篇(学生)
湖南长沙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竹鸡之性,遇其侍①必斗。
捕之者扫落叶为城,置媒②其中,而隐身于后操罔③焉。
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
无得脱者,盖目既闭那么不复见人。
鹏鸽性好洁,猎人于茂林间净扫地,稍散谷于上,禽往来行游,且步且啄,那么以小④竿取之。
鹿行草莽中,畏人见其迹,但循一径,无问远近也。
村民结绳为环,置其所行处,鹿足一挂,*那么倒悬于枝上,乃生获之。
江南多土蜂,人不能识其穴,往往以长纸带黏于肉,蜂见之必衔入穴,乃蹑寻得之,薰取其子。
虫鸟之智,自谓周身矣,如人之不仁何?[注解]①倍:同类。
②媒:媒介物。
这里指用来诱感竹鸡的鸟。
③罔:同“网”,捕猎的工具。
④%jie:同“洁”。
10.对文中加点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在古代,“城”的本意是“都邑四周的墙垣”,由此可以推测文中的“城”为“围墙” 之意。
B.成语“循序渐进”中“循”是“顺着”“按照”的意思,以此推断,“但循一径”中的“循”也可以解释为“顺着”“按照”。
C.“往往以长纸带黏于肉”和“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以〃的含义是一样的,都是“拿”的意思。
D.“乃蹑寻得之”中的“蹑”有“放轻(脚步)” “跟踪”等义项,依据前后语境,此处应选“跟踪”之义。
1L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B.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C.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D.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共6分)(1)禽往来行游,且步且啄(3分)(2)虫鸟之智,自谓周身矣,如人之不仁何?(3分).请结合本文及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人类应该怎样正确处理与自然的关系。
(4分)【链接材料】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七上文言文阅读试题-学生用卷
七上文言文阅读试题一、文言文阅读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解释下面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吾日三省吾身③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人不知而不愠(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颜回身处“陋巷”,对此,他的态度如何?(用原文回答)这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如果从文中选出一个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选哪一句,请说明理由。
2.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②尊君在不③君与家君期日中④太丘舍去(2)翻译下列句子。
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用“/”为下列句子标出停顿。
①太丘舍去②去后乃至(4)面对友人“过中不至”竟还“对子骂父”,元方以“”和“”来回击。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统编版)34《狼》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学生版+解析)
《狼》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学生版)【2024·湖北咸宁·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中,意将隧入以攻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股,以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以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A)。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以与犬相安。
稍长以颇驯竟忘为狼。
一日,主人昼寝厅事①,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
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未觉,将啮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乃杀而取革。
此事从侄虞惇言。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B)。
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②(C)!(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①厅事:住所的堂屋。
②贻患:留下祸患。
1.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2.请将“矣”“耳”“耶”还原到文中括号内。
A.( ) B.( ) C.( )3.请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限两处)。
稍长以颇驯竟忘为狼4.请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5.请从甲文中摘录一句话,评价乙文中“二狼伺未觉,将啮喉”的行为。
6.甲乙两文中都有“杀狼”的情节,乙文写得简略,甲文则较详细。
请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说说甲文描写杀狼的情节好在哪里?7.【2024·山东济南·一模】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甲】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
初三语文 中考文言文专项练习(学生版)
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 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政治家、文学家
(人名)。
(2) 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 前人之述备矣
3 薄暮冥冥
4 至若春和景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本文第二段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描写了“岳阳楼之大观”,请找出相应语句并准确地抄录 下来。
4 拓展阅读 阅读《小石潭记》《龙井题名记》,回答问题。 【甲】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 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 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 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 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3) 翻译下列句子。
1 不足为外人道也。
D. 属予作文以记之
2 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
(4) 通读甲乙两文,完成(1)-(2)小题。 1 甲、乙两文写再寻“桃花源”,各有怎样的结果?请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2 对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苏轼认为“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你对《桃花源 记》有何看法?请简要说说。
中考文言文专项练习
1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孙权劝学 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 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假期文言文练习 学生版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
沈约孤贫,笃志好学,昼夜不释卷。
母恐其以劳生疾,常遣减油灭火。
而昼之所读,夜辄诵之。
遂博通群籍,善属文。
济阳蔡兴宗闻其才而善之,及为郢洲,引为安西外兵参军,兼记室。
兴宗常谓其诸子曰:“沈记室人伦师表,宜善师之。
节选自《南史·沈约传》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昼夜不释.卷()宜善师.之()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昼之所读,夜辄诵之。
10.请根据选文概括沈约成才的自身原因。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
狂泉昔有一国,国有一水,号曰“狂泉”。
国人饮此水,无一不狂。
唯国君穿井而汲,故无恙。
国人既并狂,反谓国君之不狂为狂。
于是聚谋,共执国君,疗其狂疾,火艾、针、药莫不毕具。
国君不任其苦,于是到泉所酌水饮之,饮毕便狂。
君臣大小,其狂若一,国人乃欣然。
8. 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1)独得无恙.()(2)饮毕.便狂()9.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国人既并狂,反谓国君之不狂为狂。
10.找出文中表明“众乃欣然”的原因的语句。
11.本文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三、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马价十倍有人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日立于市。
人莫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一旦而马价十倍。
10.解释加点的字词(1)比.三日立市比.(2)臣有骏马欲.卖之欲.11.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12.理解文意,从“伯乐还而视之”到“马价十倍”这一现象中,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三、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司马光好学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
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①息矣;独下帷绝编,迨②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
或在马上,或终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释】①游:游玩②迨:等到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温公尝言尝:(2)患记问不若人患:11.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小学生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小学生文言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哪一项是正确的文言文表达?A. 吾欲往观之B. 我要去看一看C. 我想去看一下D. 我要去观看答案:A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哪部经典?A. 《诗经》B. 《论语》C. 《孟子》D. 《大学》答案:B3. “温故而知新”中的“温故”是什么意思?A. 复习旧知识B. 重温旧事C. 温暖过去D. 温习旧书答案:A二、填空题1. “三人行,______。
”(《论语》)答案:必有我师焉2. “______,可以为师矣。
”(《论语》)答案:温故而知新3. “不愤不启,______。
”(《论语》)答案:不悱不发三、翻译题1. 将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答案: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2. 将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答案:孔子说:“知道的人不如喜欢的人,喜欢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
”四、简答题1. 请简述《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不希望别人对自己做的事情,就不要去对别人做。
它强调了一种推己及人,尊重他人的道德原则。
2.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句话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理念?答案:这句话体现了孔子认为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一个人应该不断地学习,不感到厌烦;同时,在教导他人时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
这反映了孔子倡导的终身学习和耐心教导的教育理念。
专题11:文言文(课内+课外)对比阅读练习-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全国通用)(学生版)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全国通用)专题11:文言文(课内+课外)对比阅读练习一、(2024·上海·中考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庆历末,妖贼王则盗据甘陵,贾魏公镇北门,仓卒遣将引兵还城,未有破贼之计。
公日夜忧思,有指使马遂者白公曰:“坚城深池,不可力取,愿得公一言。
”公壮其言,遣行。
见贼偶坐,为陈朝廷恩信:“尔能束身出城,公为尔请于朝,亦不失富贵。
若守迷自固,天子遣一将,提兵数千,不日城陷。
”辞甚激切,贼不答。
遂度终不能听,遂急击贼仆地,扼其喉几死。
1.甲文选自《____________》一书。
2.下列对词语含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1)故不为苟.得也( )A.暂且B.假如C.随便D.已忘(2)遂度.终不能听( )A.度过B.揣测C.测量D.准则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下列对第一段划线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交代了战争发生的时间和地点B.表现出了战争胶着C.引出下文马遂前去与敌军谈判D.突出贾魏公的无能5.甲文用论证方法来论证观点,乙文马遂的行为符合甲文中的论点。
6.你认为乙文中马遂用“富贵”来与敌军谈判,是否有损他的形象?说说你的理由。
二、(2024·山东威海·中考真题)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文言阅读练习(学生版)
文言阅读练习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子楚,秦诸庶孽孙①,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
吕不韦贾邯郸②,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乃往见子楚,说曰:“秦王老矣,安国君得为太子。
窃闻安国君受幸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能立嫡嗣者独华阳夫人耳。
今子兄弟二十余人,子又居中,不甚见幸,久质诸侯,即大王薨,安国君立为王,则子毋几得与长子及诸子旦暮在前者争为太子矣。
”子楚曰:“然。
为之奈何?”吕不韦曰:“子贫,客于此,非有以奉献于亲及结宾客也。
不韦虽贫,请以千金为子西游,事安国君及华阳夫人,立子为嫡嗣。
”子楚乃顿首曰:“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
”吕不韦乃以五百金与子楚,为进用,结宾客;而复以五百金买奇物玩好,自奉而西游秦,而皆以其物献华阳夫人。
因言子楚贤智,结诸侯宾客遍天下,常曰“楚也以夫人为天,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
华阳夫人大喜,刻玉符,约以为嫡嗣。
安国君及夫人因厚馈遗.子楚,而请吕不韦傅之,子楚以此名誉盛于诸侯。
秦昭王五十年,子楚与吕不韦谋,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遂以得归。
秦昭王五十六年,薨,太子安国君立为王,子楚为太子。
秦王立一年,薨,太子子楚代立,是为庄襄王。
庄襄王元年,以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
庄襄王即位三年,薨,太子政立为王,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
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
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
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
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
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这事,号曰《吕氏春秋》。
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取材于《史记·吕不韦列传》)注释:①秦庶孽孙:秦国王室中不是正妻所生,而是姬妾所生的子孙。
②邯郸:赵国都城。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质.于诸侯质:(到别国)作抵押B.因厚馈遗.子楚遗:遗留,使……留上C.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行:做,这里是“使用”D .亦招致.士 致:招引,使……到来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悬千金其.上 安国君及夫人因.厚馈遗子楚 其.孰能讥之乎 相如因.持璧却立 非有以奉献于.亲及结宾客也 请以千金为.子西游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尊吕不韦为.相国8.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 .与长子及诸子旦暮在(王)前者争为太子矣B .非有(金)以奉献于亲及结宾客也C .遂以得归(守者吏)D .布(于)咸阳市门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吕不韦善于投机的一组是( ) ①车乘进用不饶 ②曰“此奇货可居”③吕不韦乃以五百金与子楚 ④因言子楚贤智,结诸侯宾客遍天下 ⑤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 ⑥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A .①③④B .②④⑥C .①⑤⑥D .②③⑤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吕不韦认为,处境窘困的子楚若被立为嫡嗣,就能彻底改变他们的命运。
高考文言文阅读文本(学生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2018年全国卷Ⅰ)阅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
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
父为郭氾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
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
举孝廉,除郎中。
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
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迁广平太守。
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
曹爽辅政,引为司马。
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祚..,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
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
其为人所重如是。
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
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高二文言文训练三(学生版)
于休烈,河南人也。
至性贞悫,机鉴敏悟。
自幼好学,善属文..。
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
转比部员外郎,郎中。
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
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
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曰:“君举必书,良史也。
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曰:“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
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
休烈奏曰:“《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
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
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重加购赏。
”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
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
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
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
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
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
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
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
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
儒者之荣,少有其比。
(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幼好学,善属文属文:撰写文章。
B.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践祚:帝王即位。
C.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励精:专心致志。
D.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荡覆:动荡倾覆。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休烈忠诚机敏,谨遵职业操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曹冲称象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①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②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③。
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
称物以载之,则校④可知矣。
”太祖悦,即施行焉⑤。
注释:①智意:知识和判断能力。
②太祖:曹操。
③出其理:想出称象的办法。
④校(jiào):比较。
⑤施行焉:按这个办法做。
1、解释文中的加点字:
(1) 智意所及.(2) 有若.成人之智
(3) 咸莫.能出其理(4) 太祖欲.知其斤重
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1) ① 而刻其水痕所至
②曲肱而枕之
(3) ①置象大船之上
②访之群下(2) ①太祖欲知其斤重
②其一犬坐于前
(4) ①称物以载之
②可以为师矣
3、翻译画线句子:
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
4、“太祖大悦”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任末好学
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
不惧险阻。
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③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④,削荆⑤为笔,刻树汁为墨。
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⑥自照。
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门徒悦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⑧之。
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①任末:人名。
②笈:书箱。
③或:有时。
④庵:茅草小屋。
⑤荆:灌木名。
⑥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
⑦悦:敬佩、喜欢。
⑧易:交换。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①负笈从师②或依林木之下
③门徒悦其勤学④暗则缚麻蒿自照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削荆为笔为人谋而不忠乎
B、夜则映星月而读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C、则何以成常以净衣易之
D、题其衣裳回也不改其乐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②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4、是怎样的信念支撑任末一生苦读?(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5、这篇短文给你什么启示?
文言文练习(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人有亡斧者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人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 ,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者也。
俄而掘其沟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皆无似窃斧者也。
注:①颜色:此指脸上的表情。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A、人有亡.斧者
B、意.其邻人之子
C、视.其行步
D、俄而
..掘其沟而得其斧
二、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人有亡斧者.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B、意其邻人之.子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言语,窃斧也.回也.不改其乐
D、俄而掘其沟而.得其斧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三、翻译下列句子。
俄而掘其沟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皆无似窃斧者也。
四、丢斧头的人对“其临之子”前后鲜明的看法反映了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