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课堂教学中讨论论文
教学相关讨论发言稿范文
教学相关讨论发言稿范文
今天我们围绕教学相关的话题展开讨论。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最重要的联系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首先,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不应该一味地灌输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个性化教学。
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接受能力都不同,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合适的指导和帮助,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此外,教学中也需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热爱和求知欲。
综上所述,教学是一个复杂而又多方面的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技能,这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谢谢大家。
例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反思论文
例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反思摘要:教师的反思能力决定着他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在工作中开展研究的能力。
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为“研究型教师”。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反思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5-098-01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动力。
教学中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反思,是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现对此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和做法:一、从课堂是否高效进行反思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这一重大转变对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重视学生的学法,使其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如何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建立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师生共同研究、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学生的能力是在自我活动和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发展的,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优秀的教师也无法代替。
为此,教师应充分掌握学生的学情,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智慧,启发学生思维,给以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并及时反馈信息,师生、生生合作以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
2、创设一个令人身心愉快的环境人才的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把学生当作知识的仓库,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让他们自动地去开发知识的宝库,自我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改造社会的能力。
为此,在教学设计中我深入钻研教材,从教材、教学条件和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过程,构建一个优良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情感的教学环境,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动”起来,创造一个愉快的气氛,使学生提高兴奋度,增强求知欲,让学生积极思考。
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提高学生能力课堂教学的每个行为都应以学生学会什么为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感知、理解、运用、深化,指导学生围绕学习重点,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相互交换信息,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策略的指导下,教师提供学习目标,引起注意和兴趣,呈现各种刺激、各种音频、视频,激励回忆,讨论总结、练习作业、反馈信息、迁移应用、实验操作等,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参与,配合协调,在长期的自我实践和锻炼中学会思考,学会应用,如此长期的培养。
例谈创新技巧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论文
例谈创新技巧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教学中把创造性思维中常见的一些技巧和方法与课程内容以及学生思维特点等实际情况相结合,把这些思维的技巧和方法渗透在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并注意与教学的艺术(特别是引导的艺术)相结合,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一定会得到切实的加强与发展。
关键词:创新能力;技法渗透;引导;激励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2-007-001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
”并强调:教育在培训创新精神和培养出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
由于物理学科的特点,物理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有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一、创新的基本理论和常见技巧“创新”是指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全新的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的过程。
当然,对于学生,“创新”也包括对学生个体是前所未闻、前所未见的精神的或物质的产品。
常见的创新技法有组合法、设问法、逆向异想法、信息交合法、类比法、移植法、聚散法、联想法等等多种形式。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单独应用、渗透这些方法、技巧或者把它们加以综合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从而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
二、创新技巧在教学中的实践与渗透下面,就以初中物理《热机》(人教版为“内燃机”)为例,介绍教学的主要进程,谈谈这些创新技法的具体应用,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
[教学流程]在上课之前,把热机模型的各部分,用纸蒙起来,上课时,根据需要逐一展示。
这样就可以不断更新教学情景,维持学生探究热情和兴趣。
根据初三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决定由化学课上的氢气爆鸣实验的实验装置开始引导,引导学生探索、发现。
首先,用投影片投影这一实验的情景(也可实验做一下),引导学生:(1)这一实验的能量转化关系如何?(2)既然是内能转化成机械能,那么,我们能不能加以利用呢?像这样“呼”的一声冲上天,恐怕利用不起来,想想,有没有办法使我们的这个铁罐子不飞上天呢?[技巧渗透]在这里渗透缺点逆用法。
例谈教学中渗透“先学后教”论文
例谈教学中渗透“先学后教”长期以来,传统课堂教学一般采用五段式即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巩固复习、布置作业。
如何在课堂中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在课堂上体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让学生的学习更轻松,学习效果更好。
下面我就以牛津小学英语4b《unit8 in class》这节课为例,谈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笔者结合4b《unit8 in class》这一节课,谈谈在教学中渗透“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后的几点心得和体会。
一、对“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新型课堂的认识我在备课前的第一步,就是查阅大量的关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资料,学习理论知识。
通过学习,我通过表格来总结一下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以学定教”的新型课堂的区别。
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先学后教,以学定教”1、预设前置作业,体现“先学”。
先学,不是学生漫无目的地学,而是在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完成练习。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先学及预习,听录音跟读。
虽然教师提出了先学的要求,但是对于学生先学的效果无法考证。
所以在本堂课中,我具体的提出了预习的要求,设置了一项前置作业。
设计前置作业时我考虑到了三个方面:首先要紧紧围绕上课重难点。
unit 8 in class的重点句型是祈使句及祈使句的否定句,所以第一题是要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动词和动词短语,为课堂上学生的操练和运用做铺垫。
第二题是让学生听录音,然后让学生针对列出的单词,看看自己学会了多少。
其次是要求简单,操作性强。
学生对于复杂的回家作业可能会有厌倦的情绪,所以布置的回家作业要让学生易于理解,能轻松完成。
所以在设计题目时,我要求学生把会读的打“√”,不会读的圈一圈。
这样学生操作起来比较简便,而且老师在课堂回馈时更清晰。
第三,激励评价机制。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
采用自己评价及小组评价打星的方式,给学生评定成绩,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提高。
幼儿园课堂教学论文(5篇)
幼儿园课堂教学论文(5篇)幼儿园课堂教学论文(5篇)幼儿园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关键词】农村幼儿园;老师教学;学问讲解;课堂提问;课堂互动为促进农村幼儿园教育进展和教学水平提高,增加老师教学水平是关键。
但调查发觉,目前许多农村幼儿园的老师,没有通过专业教育教学理论学问学习就开头从事教学活动,或者没有参与实习直接走上教学岗位,或者只是经过短暂的职业培训,课堂组织力量和教学水平不高,难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进展规划纲要(2021―2021)》颁布以来,为农村幼儿园老师教学供应指导。
作为任课老师,应当重视该项工作,关注老师的教学行为,提高农村幼儿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农村幼儿的健康欢乐成长。
一、农村幼儿园老师教学讨论设计为把握农村幼儿园老师教学基本状况,依据教学理论,组织调查和访谈活动。
从而为改进教学存在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供应启示。
1.讨论的理论基础在调查和访谈讨论过程中,为有效把握农村幼儿园老师教学基本状况,运用相关理论进行透视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需要以这些理论为讨论武器,对相关问题进行透视,并分析指出农村幼儿园老师教学存在的不足,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和完善建议,从而更好指导教学工作,本文的讨论工作主要应用以下理论学问。
(1)学科教学论。
学科教学论是教学讨论中常常需要用到的理论,详细是指讨论如何使有关课程与教学的一般理论跟学科教学实际状况相结合,来指导学科教学实践。
并且在学科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讨论有关的一般理论,对一般理论进行整合、补充、进展和完善,其核心是以实践为目的的理性设计。
它与教育科学、心理科学、行为科学、社会学、现代信息技术联系亲密,对老师教学活动开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和借鉴价值。
因此,农村幼儿园老师教学过程中,需要发挥学科教学论的指导作用,从而更为全面的分析指出存在的不足,然后依据该理论要求和教学目标提出完善对策,更好指导农村幼儿园老师教学工作。
(2)农村幼儿园老师教学法。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5篇)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1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人们对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也在逐步加深。
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性教学?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的解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1. 什么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一个由外部的实在世界、内部的心理世界以及行为世界三个层面所构成的结构系统。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
2.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夸美纽斯说:“……假如没有一个学生违背本人的意志,被迫去学习任何学科,我们就不会有发生厌恶和智力受到抑制的情形了,每一个人都会顺着他的自然的倾向去发展。
”有效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有效教学”主要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内(时间、精力、努力),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带来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教学。
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唯一尺度。
3.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做才能使课堂有效呢3.1深钻教材,备好课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备课。
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
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以说备好课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
”这就要求老师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来为每一堂课做准备。
那么如何才能备好课呢?备教材:教师在备课时要参阅教师用书,明确这节课的重点和目标。
思考如何用巧妙、直观的方法,层层突破,轻易地化解难点,让学生理解接受。
备学生:教师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已有的知识经验,预见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和反应,想出解决的对策。
备教案:教师在教案中充分考虑到学生可能提出哪些问题?教师应该怎样去回答、去解决?3.2上好课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
《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例谈》论文
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例谈对数学问题的猜想,实际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和本质时的一种策略,是建立在事实和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推想。
学生在猜想过程中,新旧知识的碰撞会激发智慧的火花,思维会有很大的跳跃性,提高数感,发展推理能力,锻炼数学思维。
纵观数学发展历史,很多著名的数学结论都是从猜想开始的。
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猜想,发表独特见解,创新探索地学习数学。
【案例】在教学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课堂教学上,教师刚出示了例1:“2.953保留两位小数,它的近似数是多少?”,一些学生就迫不及待地举手回答:生1:老师,是3.00。
生2:不,应该是2.95。
生3:我觉得应该是3.10……课堂气氛瞬即热烈起来了。
我本想让学生从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迁移思考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但学生猜想的答案让我意识到,如果在这时我打断学生的争辩再按照原本的教学设计进行引导,对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于是我让不同意见的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猜想过程:“说说你是怎样想到这个答案呢?”生4:因为2.953接近3,所以2.953≈3,但因为要保留两位小数,所以根据小数的性质,2.953≈3.00。
生5:因为2.953要保留两位小数,所以我认为应该看小数部份的第三位,千分位上是3,不满5,要舍去,所以2.953≈2.95。
生6:因为2.953接近3,但是要保留两位小数,十分位和百分位上的数都满5了,要向前一位进1,所以2.953≈3.10。
听完发言后,我再让同学们根据他们的猜想过程,结合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去认真地思考、讨论,哪一个猜想的方法是正确的。
同学提出了不少的疑问:生7:要保留两位小数,为什么要把它们先看成整数呢?生8:运用四舍五入方法求整数近似数的时候,要看省略尾数左起的第一位。
那么求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数,应该看哪一位呢?……在同学的质疑和思辩中,学生们逐渐对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清晰起来了,其实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与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相似,要看省略尾数左起的第一位,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出。
数学课课堂教学激趣例谈论文
数学课课堂教学激趣例谈【摘要】职业教育是技能教育为主导的,培养适用型人才,在这一教育思想指导下,部分学生对文化课不重视,特别是数学课更是被“忽视”,因此,中职数学教师应加强课堂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和兴趣。
【关键词】情境引入启趣;研讨释疑引趣;教学实验激趣;自制教具提趣;创设游戏唤趣【中图分类号】g424《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理论联系实际的变换教学方法,能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形象且充满生机与活力,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怎样创设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曾做过如下尝试。
一、情境引入启趣强调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改革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数学教学必须紧紧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感兴趣的事物,让其从中感悟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领略数学的无穷魅力。
如:数学课本中的《幂函数》很枯燥,为让学生掌握幂函数的概念,我举小雨滴成雾的自然现象,引入情境,启发学生去感悟。
大雾天,海陆空的交通运输都受到影响。
雾是大量小水滴在空气中悬浮而形成的,小水滴我什么不掉下来呢?自然是因为它小,水滴大到一定程度肯定会掉下来的,那就是下雨。
小就不受地心引力了吗?同样高度下落的1kg重的和5kg中的球,不是同时落地吗?但是,要想看见一片羽毛和一枚硬币同时落地,就得在真空的玻璃管里进行试验,因为这是空气的阻力起了作用,大水滴受到空气阻力更大,为什么反而能掉下来呢?我们近似地把水滴看成小球,用球的直径x来刻画它的大小,当x变小时,水滴所受的重力和空气的阻力都变小,但程度不同,水滴所受的重力和质量成正比,也就是和体积成正比,和x3成正比;但它所受的空气阻力却和表面积成正比即和x2成正比。
这样一来,当直径从1mm变小到0.1mm时,水滴所受的重力减小到1‰,而阻力减小到1﹪,相对来说,阻力与重力的比值增加到10倍。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论文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论文•相关推荐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论文(精选7篇)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
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论文篇1摘要:寻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中学教师教学活动中的根本目标,有效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而让学生有兴趣是课堂有效性的前提,有收获是课堂有效性的体现。
关键词:有效性教学目标有效教学互动兴趣效率老师的抱怨:“这类问题明明已经讲过许多遍,还是很多人不懂,更谈不上运用。
略加条件改变,就束手无策,真让人难以理解。
”学生的抱怨:“老师讲的时候听得明白,上课也认真做了笔记,但到自己做题时还是不会正确分析,找不到突破口,该怎么办?”常规的课堂教学在目前的教学中存在严重的效率不高的问题。
因此对于在一线教学的我们来说,如何改变课堂教学激情不高、课堂教学气氛不浓的局面,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思考并在实践的层面上必须解决的问题。
而首先要解决的是:向课堂教学要效益、要成效。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有效地组织学生学习的学习活动。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关注课堂,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有限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努力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
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确立有效的教学目标一堂课、一道题到底能教给学生一些什么东西,什么才是这堂课、这道题的真正重心所在。
比如在教学中,我们看到学生的运算能力很差,其原因就在于学生以前和平时的练习较少。
例谈化学教学中利用认知冲突提高课堂有效教学论文
例谈化学教学中利用认知冲突提高课堂有效教学摘要:化学教学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认知内驱力,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可利用实验现象、新旧知识的联系、常规思维、典型例题等设置认知冲突,提高课堂有效教学。
关键词:认知冲突;有效教学;途径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6-136-02在以往的常规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上课听得懂,但作业不会做的低效性课堂教学。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为我们一线教师思考、探讨、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的解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学业上有收获,懂了、会了,产生兴趣了,问题就是这么简单明了。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也在不断的探索,通过与同行们的交流及阅读相关学术研究报告,也摸索出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若干方法。
本文就我在《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中,如何通过设置认知冲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举例说明。
所谓认知冲突就是当个体意识到个人认知结构与环境或是个人认知结构内部不同成分之间的不一致所形成的状态。
比如说海水,如果不知道的人,会觉得如果在海上航行缺乏水的话渴了就喝海水,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
因为海水中的盐分使我们身体不能继续保持平衡,如果我们口渴就喝海水,我们就会越来越渴,这就是所谓的认知冲突。
一、利用实验现象制造认知冲突。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所展示的物质世界的神奇变化与鲜明直观的化学现象能有效提供激情矛盾的新刺激。
利用实验现象制造认知冲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研究和分析获得感性信息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从而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探究化学规律。
因此,通过化学实验制造认知冲突,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切合实际的才是最好的——从一个案例谈课堂活动教学论文
切合实际的才是最好的——从一个案例谈课堂活动【摘要】在初中阶段,打好数学基础是为以后的学习做铺垫。
初中数学教学应该具有教学目标“适度”、教学方法“切合实际”、教学评价“适宜”。
初中数学切合实际学习才能突出学生的主动、能动的数学活动过程,提高数学问题运用的综合素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索的能力,让学生接受式学习、维持性学习转变为实践型学习、探索型学习,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切合实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初中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的认识客观世界,它应该从实际方面的促进“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变化过程。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展开,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动口表达来参与数学思维的活动。
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才能不断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在数学课堂上切合实际教学方法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切合实际情况,创设具体情景,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运用消元思想。
数学教学的实质就是数学活动。
教师、教材包括一切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必须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用来创新思维和创造性学习。
比如:学生所熟悉的实际生活案例故事《曹冲称象》,问同学们知道图片的什么?数学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
问题情景:一个苹果和一个梨的质量合计200g,这个苹果的质量加上一个10g的砝码恰好与这个梨的质量相等,问苹果和梨的质量各是多少g?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探讨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合作讨论——归纳——展示”这一过程最后得出结论:解方程的基本思路是“消元”,主要步骤是:变形---代入消元---求解---回代---写解。
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教育教学论文 浅谈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浅谈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摘要:新课改犹如春风袭来,减负势在必行。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立足课堂,所以优质高效的课堂让学生翘首以待,让教师不断追求践行。
我粗浅地认为高效课堂就是教学方式的改革。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做好课前、课中的充分准备,转变角色和教学观念,运用灵活的方法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真正做到优质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关键词:高效课堂; 教学方式; 教师; 学生新的教学理念、教育思想冲击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效课堂给我们解决了容量大多、时间少的问题。
在减负的课改形势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势必落到课堂上来,优质高效性的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共同的追求目标。
“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这高度概括了高效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那什么才是我们所追求的高效课堂呢?我认为高效课堂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获得较大容量的真正有效的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锤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要让学生像在超市里选购东西一样,我们的准备是丰富多彩的,他们参与是积极主动的。
高效课堂绝不是只图眼前热闹的应景之举,而是实实在在的求真务实的活动。
“让学生动起来”不再是一句高呼的口号,丰富多彩的课堂形式,使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热闹,充满活力!高效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的改革。
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应从角色、观念上转变,更要做好课前、课中等方面工作的改变,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那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仍是我们在不断实践和摸索的课题。
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教师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
教师要吃透课标,钻研教材,认真备课。
备课是教师积累知识和业务再提高的过程,提高备课实效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打造高效课堂之关键。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一、引言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作为科学教育的基础,对于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二、教学目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包括:1.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2. 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科学探究。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过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自然现象: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如天气、季节变化、动植物等。
2. 物质科学:让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相互作用,如溶解、燃烧、磁性等。
3. 生命科学: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特征和多样性,如细胞、遗传、生态系统等。
4. 地球与宇宙:让学生了解地球的结构、地貌和宇宙的奥秘,如地球的圈层结构、行星运动等。
四、教学方法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科学现象,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2. 实验教学法:通过科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五、结论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一、引言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作为科学教育的基础,对于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例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论文
例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多媒体由于具有形象性、直观性、信息容量大、声文图像并茂等特点,可产生用常规教学手段根本无法实现的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恰当运用,适时创设动态的、生活化的情景,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一、创设动态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几何知识多是以抽象的图形、符号为表现形式,小学生对抽象的图形、符号往往不感兴趣,课堂上无意注意占优势。
根据这一特点,在几何知识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让“静”的知识“动”起来,通过直观的图像、鲜艳的色彩、逼真的音响,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创设动态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对几何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运用多媒体演示小动物骑自行车比赛一幕(音乐伴奏),小熊骑的自行车车轮是正方形的,小猴骑的自行车车轮是椭圆形的,狐狸骑的自行车车轮是三角形的,而小兔骑的自行车车轮是圆形的。
一声令下,小动物们乐滋滋地骑着各自设计的自行车出发了。
只见小熊、小猴和狐狸的车子都颠得一上一下,学生见了哈哈大笑。
而小兔骑在车上,平稳地前进。
谁设计的自行车最合理呢?为什么?此时,同学们思维异常活跃,争着发表各自的意见。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欲望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努力尝试让数学走出书本,走出教室,融进生活,融进活动,在数学的课堂中运用生活的案例,在生活的场景中应用数学的知识,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乐意地投入到数学问题的解决之中。
例如,在教学《购房中的数学问题》时,教师先运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展示优美的环境和一幢幢漂亮的住房,让学生尽情地去欣赏,紧接着,问:同学们,你们谁家想买一套这样的房子呢?这下,同学们可来劲啦!,纷纷发言。
看来购房之前要考虑房屋情况、家庭情况、付款方式等许多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谈课堂教学中的讨论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课堂讨论就是针对课标要求,以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学习方式。
关键词:讨论;课堂环节;指导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3315(2011)1-089-001
“讨论”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就课堂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探讨、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以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同时这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随着素质教育的层层推进,这一方法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重视及学生们的欢迎。
下面就围绕课堂教学的几个环节谈谈自己是如何运用讨论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
一、导入新课时讨论,明确学习目标
每一堂课的教学教师总有一定的目标,这一目标往往也是学生的学习目标。
为了让学生在新课伊始就有一个明确的学习方向,有必要让学生通过讨论明确学习目标。
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由于学生前一课刚学过《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初步掌握了有关面积问题的基本框架,因此我在导入新课时,立即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你们认为我们将要学习哪些内容?学生凭借前一课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展开热烈的讨论,意见很快地集中于三点:1、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
怎样的?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3、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这样,通过讨论,由学生自己给自己提出了学习方向,颇具亲切感,教师亦能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
二、进行新课时讨论,突出教学重点
1.在知识生长之处讨论
数学知识的最大特点是系统性较强,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准备,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拓展。
教师如能抓住这种新知识的生长点和理解的关键处设置问题,及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不仅能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新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通分及同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我在引入新课后即板书两道例题:1/3+1/4和1/2-1/3,引导学生讨论:1、这两道题能不能用分子直接相加、减的方法做?为什么?2、只要解决了什么问题就可以相加、减了?安排这样的讨论,学生讨论的内容清楚了,要求明确了,那么,学生在讨论中才能真正做到有感而发、有话可说,真正理解了通分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中必不可少的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于学生疑惑之时讨论
在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立刻做出了回答,但这样的回答未经深思熟虑,因为学生并没有真正弄懂问题的实质所在。
此时,教师不要急于评价他们的回答,而要找到学
生回答中值得肯定的理解,引导其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组织开展讨论,促使他们对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求平均数的实际问题时,出示题目:同学们参加植树,第一组有10人,平均每人植树6棵,第二组有10人,平均每人植树8棵,这两组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这时绝大多数同学列式为:“(6×10+8×lo)÷(10+10)=7(棵)”。
这时有位同学提出疑问:能不能用“(6+8)÷2”来计算?我并没有直接给学生下结论,而是让学生展开讨论,从而明白,只有当两个份数相同时,才可以用两个数相加除以2,进而引申为当三个份数相同时,才可以用三个数相加除以3……至此,通过学生独立的思考、小组的讨论,学生对于求平均数的实际问题的解题关键有了透彻的理解。
三、扩展练习中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1.于概念易混之处讨论
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由于思维能力的差异,思考问题的广度、深度有别,因而对某一概念和结论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这时教师应倡导学生讲道理、谈观点、说想法,让学生在分析、比较、争论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如《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课,在得出公式进行巩固练习时,不妨出示以下判断题“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以加深学生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
受刚才新知学习思维定势的影响,几位性急的学生马上作了否定的结果。
我再次引导学生讨论新授中的思考题,从而明确:三角形必须在和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
的情况下,它的面积才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于学生思维发散之时讨论
当某一问题有多种思路或解法时,应组织学生讨论。
学生会积极发表不同的意见,对有独到见解的学生要及时表扬鼓励。
经常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会使学生广开思路,萌发创造性思维,还能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在新知、巩固两环节结束后,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架起数学和生活的桥梁,我拿出一块橡皮泥,让学生想想议议:有什么办法能求出这块橡皮泥的体积呢?在小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想出了好多解决问题的办法,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四、课堂小结时讨论,揭示新知本质
课堂小结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往往起着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的作用,它通常是一些概念结论、法则及运用知识时的注意点。
课堂小结的方法很多,但有时可以让学生在相互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将能透彻地揭示新知的本质。
如在《素数、合数》课结束时,引导学生讨论素数、合数与奇数、偶数的区别,学生在讨论中分清了素数、合数与奇数、偶数的本质区别是对自然数采用了不同的标准分类,这样,学生就不会在分类时把1划错范围或遗忘,也不会把素数、合数与奇数、偶数混为一体。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积极鼓励、适度引导学生讨论,并给予学生讨论的时间和空间,明确讨论的内
容,提出讨论的要求,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积极投入课堂教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