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音频编码标准
7种常见的音频格式简析

7种常见的音频格式简析(MP3,WMA,WAV,APE,FLAC,OGG,AAC)MP3全称是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Ⅲ),是当今最为流行的一种数字音频编码和有损压缩格式,在1991年由位于德国埃尔朗根的研究组织Fraunhofer-Gesellschaft的一组工程师发明和标准化的。
它设计用来大幅度地降低音频数据量,而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重放的音质与最初的不压缩音频相比感觉不到很大的下降。
简单地说,MP3就是一种音频压缩技术,由于这种压缩方式的全称叫MPEG Audio Layer3,所以人们把它简称为MP3。
MP3是利用MPEG Audio Layer 3 的技术,将音乐以1:10 甚至1:12 的压缩率,压缩成容量较小的文件。
换句话说,能够在音质丢失很小的情况下把文件压缩到更小的程度,而且还可以较好的保持了原来的音质。
另外,正是因为MP3体积小,音质高的特点使得MP3格式几乎成为网上音乐的代名词。
每分钟音乐的MP3格式只有1MB左右大小,这样每首歌的大小只有3-4兆字节。
使用MP3播放器对MP3文件进行实时的解压缩(解码),这样,高品质的MP3音乐就播放出来了。
● MP3格式特点MP3是一个有损数据压缩格式,它丢弃掉脉冲编码调制(PCM)音频数据中对人类听觉不重要的数据(类似于JPEG是一个有损图像压缩),从而达到了小得多的文件大小(其在较大的压缩率以及基本保持低音频部分不失真的情况下,以牺牲声音文件中12kHz到16kHz的高音频部分来实现小文件)。
MP3音频可以按照不同的位速进行压缩,提供了在数据大小和声音质量之间进行权衡的一个范围。
另外,MP3格式使用了混合的转换机制将时域信号转换成频域信号。
例如,我们平时在网上见到的一些低质的MP3有64kbps,但好的也有320kbps的,两者声音差距也相当明显。
音视频编码格式汇总

一、音频编解码格式*MPEG Audio Layer 1/2*MPEG Audio Layer 3(MP3)*MPEG2 AAC*MPEG4 AAC*Windows Media audeo v1/v2/7/8/9*RealAudio cook/sipro(real media series)*RealAudio AAC/AACPlus(real media series)*QDesign Music 2(apple series)是QDesign 公司开发的用于高保真高压缩率的编码方式,类似于MP3,不过比MP3要先进。
支持流式播放.*Apple MPEG-4 AAC(apple series)*ogg(ogg vorbis音频)*AC3(DVD 专用音频编码)*DTS(DVD 专用音频编码)*APE(monkey’s 音频)*AU(sun 格式)*FLAC(fress lossless 音频)*M4A(mpeg-4音频)(苹果改用的名字,可以改成.mp4)*MP2(mpeg audio layer2音频)*WMA二、视频编解码格式*MPEG1(VCD)*MPEG2(DVD)*MPEG4(divx,xvid)*MPEG4 AVC/h.264*h.261*h.262*h.263*h.263+*h.263++*MPEG-4 v1/v2/v3(微软windows media系列)*Windows Media Video 7/8/9/10*Sorenson Video 3(用于QT5,成标准了)(apple series)*RealVideo G2(real media series)*RealVideo 8/9/10(real media series)*Apple MPEG-4(apple series)*Apple H.264(apple series)*flash video三、音视频文件格式首先要分清楚媒体文件和编码的区别:文件是既包括视频又包括音频、甚至还带有脚本的一个集合,也可以叫容器;文件当中的视频和音频的压缩算法才是具体的编码。
全球流行的六大音频标准和我国_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规范_新天

广 晟 数 码 数 字 音 频 编 解 码 算 法(简称“广晟数码音 频技术,DRA”),是一种同时支持立体声和多声道环绕 声的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是《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 技术规范》的原型。“广晟数码”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
该算法的特点是:采用自适应时频分块(ATFT)方 法,实现对音频信号的最优分解,进行自适应量化国《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规范》 根据上述情况,基于要做出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
音频标准的考虑,2001 年,游余立博士从美国回国后, 在广东中山组建了中山正音数字技术公司,在不到一 年的时间里,开发出“中山正音”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 申请了 12 项国内专利。
2003 年 3 月,他开发出一套全新的“数字音频编 解码算法—DRA”(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算法)。2003 年 11 月用 C++ 开发出 DRA 编码和解码软件,将 DRA 算 法定型。2004 年 1 月,他又在 Motorala DSP 56367 芯 片上,开发出实时 DRA 解码软件。
《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规范》最新的产业化 成果是:已成为国家广电总局的手持移动电视 CMMB 的 首选音频标准。在这个项目中,国家广电总局将发射两 颗卫星,通过卫星发射电视信号,在未来用手机和 PMP 等手持终端可随时随地看电视。
《多声道数字音频编码技术规范》应用的领域目前 主要有两个:一是消费类产品;二是广播电视领域。在产 业化应用方面,该标准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化基础,已在芯 片设计,应用开发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
全球流行的六大音频标准和我国
《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规范》
!新 天
1. 全球流行的六大音频标准 ( 1) 杜比 AC- 3 标准。从某种程度上说,美国杜比公 司的 AC-3 技术标准是目前应用最为普及的音频标准。 它具备单声道、立体声和 5.1 环绕声功能。在数字电 视、DVD 数字视盘机、影院系统等多方面得到广泛应 用。目前,美国 ATSC、欧洲 DVB、澳大利亚等国家数字电 视纷纷采用杜比 AC-3 作为数字电视的伴音标准,使其 应用更为广泛。 ( 2) MPEG- 1 音频技术标准。它是上世纪 80 年代中 期随着 MPEG 技术标准的不断成熟而推出的音频编码 技术标准。其目的是:为数字视频节目伴音,其伴音具备 8 声道(用于多语言重放)。由于其设计的目标适合于多 种语言环境的伴音,特别适用于语言环境复杂的地区。 目前,欧洲 DVB 标准中将 MPEG-1 作为音频伴音标准。 ( 3) MPEG- 2 标准。它是在 MPEG-1 的基础上开发的 一种视频编码,质量远远好于 MPEG-1,是从立体声转 换成了环绕声,所以被应用在 DVD-Video 上。MPEG-2 是 DVD-Video 唯一指定的视频编码。现在大部分 HDTV (高清电视)也采用 MPEG-2 编码,分辨率达到了 1920× 1080。 ( 4) MPEG- 2 AAC 标准。AAC 是 MPEG-2 音频编码技 术标准之一。在 MPEG-2 技术标准中的第七部分进行了 标准化(ISO/IEC+3818-7)。杜比公司从 1998 年开始 管理 ACC 的知识产权,目前 VIA LICENSING 公司负责 管理其知识产权的工作,代理 AT&T、杜比、Fraunhofer IIS 和索尼公司收取相关的知识产权费。 ( 5) DTS 标准。DTS 是英文“Digital theater sys tem”(数字影院多声道系统)的缩写。其系统设计的目 的是给电影院系统提供环绕立体声音频编码技术方 案。目前在美国有超过数万座 DTS 影院,一般认为其环 绕声效果比杜比 AC-3 好。 ( 6) WMA标准。它是微软公司开发的基于互联网络 媒体应用的数字音频压缩算法,广泛应用于互联网中 音频的压缩。由于其具有更低的码率,目前已经成为网 络音频资源的重要标准之一。继微软提出 VC-1 技术标 准后,WMA 成为微软推荐的事实标准之一。 由上可知,全球市场上音频编码的核心技术基本 掌握在美、日、欧等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巨头手中,包括: 美国的杜比、DTS、Lucent、微软、欧洲的飞利浦、Fraun- hofer 和日本的索尼公司等。据统计,目前杜比、DTS 以 及 MPEG 等国外企业组织,每年从我国收取的数字音频
音视频编码压缩标准

音视频编码压缩标准在数字媒体的时代,音视频编码压缩标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人们对高质量音视频内容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些标准成为了保证音视频传输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音视频编码压缩标准,以及它们的应用和优势。
一、视频编码压缩标准1. H.264H.264,也被称为AVC(Advanced Video Coding),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视频编码标准。
它采用了先进的压缩算法,能够在保证视频质量的同时有效地减小文件大小。
H.264广泛应用于在线视频传输、蓝光光盘、视频会议等领域。
与相对较早的MPEG-2相比,H.264在带宽利用率和画质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2. H.265H.265,也被称为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是一种更高效的视频编码标准。
相比于H.264,H.265能够将文件大小减小至约50%的同时保持相同的画质。
这使得H.265成为了4K超高清视频传输的理想选择。
然而,由于H.265的计算复杂度较高,目前它在硬件解码上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二、音频编码压缩标准1. MP3MP3(MPEG Audio Layer-3)是一种常见的音频压缩格式,它能够在保持较高音质的同时将音频文件压缩至较小的大小。
由于MP3格式广泛应用于音乐传输和播放设备,人们可以便捷地享受高质量的音乐。
然而,由于存在版权问题,一些在线音乐平台逐渐转向了无损音频格式。
2. AACAAC(Advanced Audio Coding)是一种高级音频编码格式,它在音质和压缩效率上相较于MP3有一定的提升。
AAC格式在苹果设备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成为了iTunes音乐库中的标准格式。
与MP3相比,AAC在同样的比特率下能够提供更好的音质,这使得它成为了一种理想的音频编码标准。
三、应用与挑战音视频编码压缩标准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线视频平台需要使用高效的视频编码标准,以保证视频的传输质量。
sip 语音编码标准

sip 语音编码标准
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是一种用于建立、修改和终止多媒体会话的协议,它不直接处理语音编码。
SIP通过使用各种媒体传输协议(如RTP)来传输音频、视频等媒体流,而这些协议支持多种语音编码标准。
在音频传输方面,常见的语音编码标准包括:
1. PCM(Pulse Code Modulation):这是最基本的数字音频编码格式,
也称为线性PCM。
它以原始的模拟音频信号采样,每个样本以8位或16
位表示,采样率可以从32kHz到96kHz。
2. :这是ITU-T制定的一种简单的音频压缩标准,用于电话通信。
它包括
两种压缩算法:μ-law和A-law,可以将一个样点的8位PCM信号压缩到
4位或5位。
3. :这是一种更高效的语音压缩标准,主要用于VoIP和无线通信。
它可以将语音信号压缩到8kbit/s左右,同时保持良好的语音质量。
4. AMR(Adaptive Multi-Rate):这是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的语音压缩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信道条件自适应地选择不同的编码速率。
5. EVRC(Enhanced Variable Rate Codec):这是一种用于CDMA网络的语音压缩标准,可以在/s到/s的范围内自适应地选择编码速率。
这些语音编码标准都可以在SIP协议中使用,具体使用哪种标准取决于实际的应用场景和网络条件。
多媒体技术视频与编码标准

多媒体技术视频与编码标准多媒体技术是指以数字技术作为基础,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的集成展示方式。
而编码标准则是为了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将多媒体数据进行压缩和解压缩的一种方法。
多媒体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从电视广播、电影制作到在线视频、游戏、虚拟现实等领域,都离不开多媒体技术的支持。
而编码标准则起到了优化多媒体数据传输和存储的作用,使得多媒体内容能够以更高效、更稳定的方式呈现给用户。
目前,常用的视频编码标准包括MPEG-2、H.264/AVC和HEVC(H.265)。
MPEG-2是最早的数字视频编码标准之一,广泛应用于DVD和数字电视广播。
H.264/AVC是当前最主流的视频编码标准,被广泛应用于在线视频平台和高清电视广播。
而HEVC是最新的视频编码标准,相较于H.264/AVC,具有更好的压缩性能,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视频内容。
在多媒体技术中,音频编码标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常见的音频编码标准包括MP3、AAC和Opus。
MP3是最早流行起来的音频编码标准,它能够在较小的文件大小下保持相对较高的音质。
AAC是一种高级音频编码标准,通常用于音乐和音频流媒体传输。
而Opus是一种适用于各种应用领域的新一代开放式音频编码标准,具有较高的音质和较低的延迟。
在多媒体技术中,还有许多其他编码标准被应用于图像、文字和其他类型的多媒体数据。
例如,JPEG是一种常用的图像编码标准,用于压缩静态图像。
MP4、AVI等是常用的多媒体容器格式,可以包含视频、音频和文本等不同类型的多媒体数据。
总结来说,多媒体技术与编码标准密不可分。
多媒体技术通过利用编码标准对多媒体数据进行压缩和解压缩,实现了高效的传输和存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和编码标准也在不断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观看和体验体验。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电影到电视广播,从网络直播到游戏,多媒体技术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视听娱乐体验。
音频压缩编码原理及标准.

离散余弦变换(DCT)
将原信号沿负方向延拓定义域,并合理选择对称坐标轴, 使其正、负轴对称,这样信号变为实轴对称的偶函数,DFT 变换后仅有余弦项而不存在正弦项,运算量大为减小。 原本的N个样本,经过对称后变为2N个 2N为抽取的样本值总数,为DCT变换的块长度。 例:采样为48KHz的PCM样值进行DCT变换,窗长分别为 21.33ms(相当于1024个样值),5.33ms(相当于256个样 值),则频率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分别为?
时域编码
结合声音幅度的出现概率来选取量化比特数进行 编码,在满足一定的量化噪声下压缩数码率,从 而降低比特率。
频域编码
利用人耳听觉的声掩蔽特性,在满足一定量化噪 声下来压缩码率 采用滤波和变化,在频域内将其能量较小的分量 忽略,从而实现降低比特率
子带编码:通过带通滤波器分成许多频带子带,分析每 个子带取样的能量,依据心理声学模型来编码 变换编码:变换到频域,根据心理声学模型对变换系数 进行量化和编码
对某频率的声音信号的拾取会采用中心频率接近此频率 的带通滤波器,因此,只有通过该带通滤波器的那部分 噪声才会对该信号产生影响
临界带宽——描述人耳的滤波特性
如果在一频带内噪声的功率等于该纯音的功率,且这时, 纯音刚好能被听到(临界状态),此纯音附近的窄带噪 声带宽的宽度便称为临界带宽 通常认为20Hz~20KHz内有24个临界频带
首先用一组带通滤波器把输入的音频信号分成若干个连 续的子带,然后对每个子带中的音频信号单独编码,在 接收端将各子带单独译码,然后组合、还原成音频信号。 对每个子带的采样值分配不同的比特数。低频分配较多 量化比特,高频分配较少量化比特。利用声音信号的频 谱特点及人耳的感知模型。
嵌入式系统音频处理与编解码考试

嵌入式系统音频处理与编解码考试(答案见尾页)一、选择题1. 嵌入式系统音频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声音质量B. 降低噪音C. 实现实时音频传输D. 节省存储空间2. 在嵌入式系统中,音频数据处理通常发生在哪个层次?A. 应用层B. 操作系统层C. 硬件层D. 网络层3. 音频编解码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将模拟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B. 将数字音频信号压缩为更小的文件大小C. 将数字音频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D. 将压缩的数字音频信号还原为原始数据4. 常见的音频编码标准有哪些?A. MP3B. WAVC. AACD. MIDI5. 在嵌入式系统音频处理中,如何实现音频的实时播放?A. 使用硬件加速器B. 使用高性能处理器C. 使用专门的音频播放软件D. 使用外部音频设备6. 如何判断一个音频文件是否是MPEG-格式的?A. 文件扩展名为.mpegB. 文件扩展名为.mp3C. 文件包含MP3标签D. 文件大小小于1MB7. 在嵌入式系统音频处理中,如何处理音频的降噪?A. 使用高通滤波器B. 使用低通滤波器C. 对音频信号进行平均处理D. 使用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8. 嵌入式系统音频编解码器的性能通常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A. 处理速度B. 存储空间C. 电池寿命D. 系统功耗9. 在嵌入式系统音频处理中,如何实现音频的均衡处理?A. 调整音频信号的增益B. 改变音频信号的频率响应C. 对音频信号进行混响处理D. 使用专门的均衡软件模块10. 如何在嵌入式系统中实现高效的音频同步?A. 使用硬件定时器B. 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同步机制C. 对音频数据进行时间戳标记D. 使用专门的音频同步协议11. 嵌入式系统中的音频处理通常涉及哪些硬件组件?A. CPUB. GPUC. ADC(模数转换器)D. DAC(数模转换器)E. 没有额外的硬件组件12. 下列哪个是音频编解码器的基本功能?A. 音频数据压缩B. 音频数据加密C. 音频数据传输D. 音频数据存储13. 在嵌入式系统中,常用的音频编码标准有哪些?A. MP3B. AACC. FLACD. ALACE. 以上都是14. 音频数据处理通常在哪个层次进行?A. 应用层B. 系统层C. 设备驱动层D. 物理层15. 嵌入式系统中的音频播放通常需要哪些软件模块?A. 音频播放库B. 音频驱动程序C. 音频处理算法D. 用户界面E. 以上都是16. 在嵌入式系统音频处理中,如何确保音频数据的实时性?A. 使用高速的CPU和内存B. 采用多线程处理C. 使用专门的音频处理芯片D. 优化音频传输路径17. 下列哪种音频处理技术主要用于提升音频质量?A. 降噪B. 增益控制C. 音频编解码D. 音频混合18. 在嵌入式系统音频编解码中,如何平衡音质和压缩率?A. 选择压缩率较低的编解码器B. 选择压缩率较高的编解码器C. 音质和压缩率之间进行权衡D. 使用硬件加速19. 在嵌入式系统音频处理中,如何处理不同采样率的音频数据?A. 需要进行转换B. 可以直接处理C. 不需要处理D. 根据需要进行转换20. 在嵌入式系统中,音频处理通常涉及哪些硬件组件?A. CPUB. GPUC. ADC(模数转换器)D. 扬声器21. 下列哪种音频编解码器不是常见的音频编码标准?A. MP3B. AACC. WAVD. JPEG22. 音频编解码器在嵌入式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A. 将模拟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B. 将数字音频信号压缩为更小的文件大小C. 实时播放音频D. 音频信号放大23. 嵌入式系统中的音频处理软件通常需要具备哪些特性?A. 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B. 优化的算法以减少计算资源消耗C. 易于使用的接口以便于集成到其他系统中D. 良好的跨平台兼容性24. 在嵌入式系统音频处理中,如何确保音频信号的实时传输?A. 使用高速USB连接B. 采用低功耗的编解码器C. 使用高质量的ADC和DACD. 对音频数据进行时间戳标记25. 嵌入式系统中的音频处理是否需要考虑声音的失真和噪声?A. 是的,非常重要B. 不需要,因为人耳对失真不敏感C. 只需要考虑低音部分D. 只需要考虑高音部分26. 在选择合适的音频编解码器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A. 编码效率B. 解码速度C. 带宽要求D. 成本预算27. 嵌入式系统中的音频处理是否总是需要实时处理?A. 是的,对于交互式应用至关重要B. 不一定,取决于应用需求C. 从不,只需要进行离线处理D. 只在音频编辑软件中需要28. 在设计嵌入式系统的音频处理模块时,应该如何优化电源管理?A. 使用高功耗的编解码器B. 减少编解码器的精度C. 优化编解码器的运行时钟D. 关闭未使用的编解码器功能29. 嵌入式系统中最基本的音频处理技术是:A. 音频采集B. 音频滤波C. 音频编码D. 音频解码30. 在嵌入式系统中,通常使用哪种类型的ADC(模数转换器)来处理音频信号?A. 8位ADCB. 16位ADCC. 32位ADCD. 64位ADC31. 音频编解码器的主要功能是将模拟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其转换过程主要由以下哪个部分完成?A. 采样B. 量化C. 编码D. 解码32. 在音频编解码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常见的音频编码标准?A. MP3B. AACC. WAVD. MIDI33. 嵌入式系统中的音频播放通常需要实时性,因此音频数据处理和编解码算法需要具备哪种特性?A. 高效性B. 硬件友好性C. 易用性D. 标准化34. 以下哪种音频处理技术主要用于提升音频质量,减少噪声和失真?A. 音频压缩B. 音频均衡C. 音频降噪D. 音频增强35. 在嵌入式系统音频处理中,经常需要对音频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因此对CPU的要求较高。
fdkaac编码参数

AAC(Advanced Audio Coding)是一种音频压缩编码标准,FDKAAC 是AAC的一种实现方式,它基于固定点数运算来降低运算复杂度和耗电。
对于AAC编码,参数设置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AAC编码参数:
1. 采样率(Sampling Rate):音频信号每秒采样的次数,常见的采样率包括44100Hz、48000Hz等。
2. 声道数(Channels):音频信号的通道数量,常见的声道数包括立体声(双通道)、单声道(一通道)等。
3. 音频对象类型(Audio Object Type):AAC支持多种音频对象类型,每种类型对应不同的音频编码方式和压缩比。
常见的音频对象类型包括AAC_LC、HE_AAC等。
4. 比特率(Bitrate):音频编码的比特率越高,音质越好,但文件大小也会相应增加。
常见的比特率包括128kbps、192kbps、320kbps等。
5. 编码模式(Coding Mode):AAC支持多种编码模式,包括CBR (恒定比特率)和VBR(可变比特率)。
6. 封装格式(Packaging Format):AAC编码后的数据需要封装成特定的格式才能播放,常见的封装格式包括ADTS(Advanced ADTS Transport Stream)和LATM(LOAS AAC Transport Multiplex)等。
对于FDKAAC编码,参数设置与AAC类似,但FDKAAC是基于固定点数运算的实现方式,因此需要注意一些特殊的参数设置,如量化精度、运算精度等。
具体的参数设置可以参考FDKAAC的文档或相关教程。
电脑音频编码格式介绍选择适合你的格式

电脑音频编码格式介绍选择适合你的格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脑音频编码格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音频编码格式的选择对于我们使用电脑、手机、平板等设备来播放音频文件所产生的影响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电脑音频编码格式并分享一些选择适合个人需求的技巧。
一、无损音频编码格式1. WAV(Waveform Audio File Format)WAV是一种无损音频编码格式,它以其高音质和对音频数据的准确性而闻名。
WAV文件通常较大,因为它们没有经过任何压缩处理,但其音质优秀。
尤其适合那些追求高保真音质的专业音频工作者。
2. FLAC(Free Lossless Audio Codec)FLAC是一种免费的无损音频编码格式,其压缩率较高,能够将音频文件压缩至原始文件大小的一半或更小。
FLAC文件不损失音频质量,但同时也保留了足够的空间,可供音频编辑和后期处理使用。
对于音频发烧友以及需要经常编辑音频文件的个人用户而言,FLAC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有损音频编码格式1. MP3(MPEG Audio Layer-3)MP3是一种有损音频编码格式,它选择性地删除人耳听觉上不敏感的音频内容,从而实现了对音频文件的压缩。
MP3文件较小,适合用于网络传输和存储,同时也在各种设备上广泛使用。
然而,由于其压缩算法的特性,MP3会损失一些细节和音频质量。
2. AAC(Advanced Audio Coding)AAC是一种高效的有损音频编码格式,它提供了更好的音频质量和更低的比特率(音频数据传输速率)。
与MP3相比,AAC在相同比特率下能够提供更好的音质。
由于其优质的音频表现,AAC已成为许多移动设备和音频播放器的首选格式。
三、选择适合个人需求的音频编码格式的技巧1. 根据存储空间进行选择如果您拥有较大的存储空间并且追求最高的音频质量,无损音频编码格式如WAV或FLAC是较好的选择。
如果您的存储空间有限,可以考虑使用有损音频编码格式如MP3或AAC来节省空间。
mpeg编码标准三大部分

mpeg编码标准三大部分MPEG编码标准包括MPEG-视频、MPEG音频、视频音频同步三大部分。
拓展资料:MPEG格式,它的英文全称为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即运动图像专家组格式,家里常看的VCD、SVCD、DVD就是这种格式。
MPEG格式,它的英文全称为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即运动图像专家组格式,家里常看的VCD、SVCD、DVD就是这种格式。
MPEG文件格式是运动图像压缩算法的国际标准,它采用了有损压缩方法减少运动图像中的冗余信息,说的更加明白一点就是MPEG 的压缩方法依据是相邻两幅画面绝大多数是相同的,把后续图像中和前面图像有冗余的部分去除,从而达到压缩的目的(其最大压缩比可达到200:1)。
目前MPEG格式有三个压缩标准,分别是MPEG-1、MPEG-2、和MPEG-4,另外,MPEG-7与MPEG-21仍处在研发阶段。
MPEG-1:制定于1992年,它是针对1.5Mbps以下数据传输率的数字存储媒体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编码而设计的国际标准。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见到的VCD制作格式。
使用MPEG-1的压缩算法,可以把一部120分钟长的电影压缩到1.2GB左右大小。
这种视频格式的文件扩展名包括.mpg、.mlv、.mpe、.mpeg及VCD光盘中的.dat文件等。
MPEG-2:制定于1994年,设计目标为高级工业标准的图像质量以及更高的传输率。
这种格式主要应用在DVD/SVCD的制作(压缩)方面,同时在一些HDTV(高清晰电视广播)和一些高要求视频编辑、处理上面也有相当的应用。
使用MPEG-2的压缩算法,可以把一部120分钟长的电影压缩到4到8GB的大小。
这种视频格式的文件扩展名包括.mpg、.mpe、.mpeg、.m2v及DVD光盘上的.vob文件等。
MPEG-4:制定于1998年,MPEG-4是为了播放流式媒体的高质量视频而专门设计的,它可利用很窄的带度,通过帧重建技术,压缩和传输数据,以求使用最少的数据获得最佳的图像质量。
编码格式和码率

编码格式和码率是数字媒体领域中两个关键概念,它们在音频和视频领域中特别重要。
编码格式(Codec):1. 定义:编码格式是一种规定,用于将原始数据(如音频或视频)转换为数字信号的特定方法。
它决定了如何压缩、存储和传输数据。
2. 常见的音频编码格式:- MP3(MPEG Audio Layer III)- AAC(Advanced Audio Codec)- Ogg Vorbis- WMA(Windows Media Audio)3. 常见的视频编码格式:- H.264(AVC,Advanced Video Coding)- H.265(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 VP9- AV14. 选择编码格式的考虑因素:- 压缩效率- 文件大小- 视频/音频质量- 平台兼容性码率(Bitrate):1. 定义:码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传输或处理的比特数,通常以每秒的比特数(bps,bits per second)表示。
它表示了压缩后的文件大小或传输速率。
2. 音频码率示例:- 高质量音乐流可能具有较高的码率,如320 kbps。
- 标准音乐流可能在128-192 kbps之间。
- 电话音频通常在8-64 kbps。
3. 视频码率示例:- 高清视频通常在数千kbps至数兆bps之间。
- 标清视频可能在数百kbps至数千kbps之间。
- 视频流服务根据分辨率和质量调整码率。
4. 选择码率的考虑因素:- 媒体质量需求- 存储空间- 网络带宽- 设备兼容性在选择编码格式和码率时,需要平衡文件大小、传输效率和媒体质量,以满足特定应用的需求。
音频编码格式的选择和转换

音频编码格式的选择和转换音频编码格式在数字音频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决定了音频文件的质量、大小和兼容性。
选择适合的音频编码格式并进行必要的转换对于存储、传输和播放音频文件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音频编码格式的选择和转换的相关问题。
一、音频编码格式的选择1. 音频编码格式的概述音频编码格式是将模拟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的算法和标准。
常见的音频编码格式有MP3、AAC、WAV、FLAC等。
不同的编码格式在音质、文件大小和兼容性方面存在差异。
2. 音频质量和文件大小的权衡选择适当的音频编码格式需要在音质和文件大小之间进行权衡。
有损音频编码格式如MP3和AAC能够将文件大小减小到相对较小的程度,但会损失一部分音频质量。
无损音频编码格式如WAV和FLAC则保留了较高的音频质量,但文件大小较大。
3. 兼容性考虑选择的音频编码格式还应考虑兼容性。
在选择时,需要确保所选的格式能够在不同的播放设备和平台上得到兼容和支持。
常见的通用音频编码格式如MP3和AAC通常能够在大多数设备上播放。
4. 应用场景的特殊需求在特定的应用场景下,可能需要选择特殊的音频编码格式来满足特殊需求。
例如,在专业音频制作领域可能需要无损编码格式来保留最高的音频质量,而在网络流媒体传输领域则需要有损编码格式以减小文件大小。
二、音频编码格式的转换1. 转换工具和方法音频编码格式的转换可以借助专业的转换工具来完成。
常见的音频编辑软件如Adobe Audition、Audacity等都提供了音频格式的转换功能。
通过这些工具,用户可以将音频文件从一种编码格式转换为另一种编码格式。
2. 转换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进行音频编码格式转换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文件的原始质量:转换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原始文件的质量,避免进一步损失音频质量。
- 转换后的文件大小:转换后的文件大小应符合使用需求,避免过大或过小。
- 格式兼容性:确保转换后的文件能够在目标设备和平台上正常播放。
常用的声音格式

常用的声音格式
常用的声音格式包括以下几种:
1. WAV:WAV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声音文件格式,也叫波形声音文件,是最早的数字音频格式之一。
该格式的音频文件通常比较大,主要用于存储长时间、大容量的声音片段,但由于该格式是未经压缩的,所以也广泛应用于通信、网络和多媒体等领域。
2. MP3:MP3是一种音频压缩技术,其全称是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简称为MP3。
该格式使用了混合音频编码技术,将音频数据压缩后存储在较小的文件中,同时保持了相当不错的音质。
3. AAC:AAC(Advanced Audio Coding)是一种音频编码格式,它是MPEG-2标准所定义的一种音频编码技术。
该格式支持多声道,提供比MP3更好的音质和更小的文件大小。
AAC被广泛应用于网络流媒体、移动设备和CD/DVD生产等方面。
4. FLAC:FLAC(Free Lossless Audio Codec)是一种无损音频压缩格式,其设计目标是生成无损音乐文件。
FLAC文件大小相对于WAV文件较小,同时保留了原始音频的质量。
FLAC广泛应用于数字音乐播放器、CD/DVD制作和网络传输等领域。
5. WMA:WMA(Windows Media Audio)是一种音频编码格式,由微软公司开发。
WMA支持多种比特率和采样率,并具有一些高级功能,如数字版权管理(DRM)。
WMA文件通常比MP3文件小,但音质相似。
以上是常用的声音格式,每种格式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音频格式。
各种主流音频视频编码

各种主流音频/视频编码格式介绍1、PCM编码PCM 脉冲编码调制是Pulse Code Modulation的缩写。
前面的文字我们提到了PCM大致的工作流程,我们不需要关心PCM最终编码采用的是什么计算方式,我们只需要知道PCM编码的音频流的优点和缺点就可以了。
PCM编码的最大的优点就是音质好,最大的缺点就是体积大。
我们常见的Audio CD就采用了PCM编码,一张光盘的容量只能容纳72分钟的音乐信息。
2、WA VE这是由微软开发的早期的音频文件格式,符合PIFF Resource Interchange File Format规范。
所有的WA V都有一个文件头,这个文件头音频流的编码参数。
WA V对音频流的编码没有硬性规定,除了PCM之外,还有几乎所有支持ACM规范的编码都可以为WA V的音频流进行编码。
WA V也可以使用多种音频编码来压缩其音频流,不过我们常见的都是音频流被PCM编码处理的WA V,但这不表示WA V只能使用PCM编码,MP3编码同样也可以运用在WA V中,和A VI一样,只要安装好了相应的Decode,就可以欣赏这些WA V了。
在Windows平台下,基于PCM编码的WA V是被支持得最好的音频格式,所有音频软件都能完美支持,由于本身可以达到较高的音质的要求,因此,WA V也是音乐编辑创作的首选格式,适合保存音乐素材。
因此,基于PCM编码的WA V被作为了一种中介的格式,常常使用在其他编码的相互转换之中,例如MP3转换成WMA。
3、MP3编码MP3作为目前最为普及的音频压缩格式,为大家所大量接受,各种与MP3相关的软件产品层出不穷,而且更多的硬件产品也开始支持MP3,我们能够买到的VCD/DVD播放机都很多都能够支持MP3,还有更多的便携的MP3播放器等等,虽然几大音乐商极其反感这种开放的格式,但也无法阻止这种音频压缩的格式的生存与流传。
MP3发展已经有10个年头了,他是MPEG(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3的简称,是MPEG1的衍生编码方案,1993年由德国Fraunhofer IIS研究院和汤姆生公司合作发展成功。
音频编解码标准

音频编解码标准汇总PCM编码(原始数字音频信号流)类型:Audio制定者:ITU-T所需频宽:1411.2 Kbps特性:音源信息完整,但冗余度过大优点:音源信息保存完整,音质好缺点:信息量大,体积大,冗余度过大应用领域:voip版税方式:Free备注:在计算机应用中,能够达到最高保真水平的就是PCM编码,被广泛用于素材保存及音乐欣赏,CD、DVD以及我们常见的 WAV文件中均有应用。
因此,PCM约定俗成了无损编码,因为PCM代表了数字音频中最佳的保真水准,并不意味着PCM就能够确保信号绝对保真,PCM 也只能做到最大程度的无限接近。
要算一个PCM音频流的码率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采样率值×采样大小值×声道数 bps。
一个采样率为44.1KHz,采样大小为16bit,双声道的PCM 编码的WAV文件,它的数据速率则为44.1K×16×2 =1411.2 Kbps。
我们常见的Audio CD 就采用了PCM编码,一张光盘的容量只能容纳72分钟的音乐信息。
WMA(Windows Media Audio)类型:Audio制定者:微软公司所需频宽:320~112kbps(压缩10~12倍)特性:当Bitrate小于128K时,WMA几乎在同级别的所有有损编码格式中表现得最出色,但似乎128k是WMA一个槛,当Bitrate再往上提升时,不会有太多的音质改变。
优点:当Bitrate小于128K时,WMA最为出色且编码后得到的音频文件很小。
缺点:当Bitrate大于128K时,WMA音质损失过大。
WMA标准不开放,由微软掌握。
应用领域:voip版税方式:按个收取备注:WMA的全称是Windows Media Audio,它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与MP3格式齐名的一种新的音频格式。
由于WMA在压缩比和音质方面都超过了MP3,更是远胜于RA(Real Audio),即使在较低的采样频率下也能产生较好的音质,再加上WMA有微软的Windows Media Player 做其强大的后盾,所以一经推出就赢得一片喝彩。
音频编码和解码的格式和标准

音频编码和解码的格式和标准音频编码(Audio Coding)和解码(Audio Decoding)是将音频信号通过数字化处理转换成数字音频数据,并且再将数字音频数据还原为模拟音频信号的过程。
为了实现音频的高保真传输和存储,音频编码和解码的格式和标准被广泛应用于音频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应用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音频编码和解码涉及的格式和标准。
一、音频编码格式1. PCM编码(脉冲编码调制)PCM编码是将模拟音频信号通过脉冲编码调制转换为数字音频数据的一种编码格式。
PCM编码对音频信号进行采样,并以固定的码率表示采样值,提供了高保真的音频质量,被广泛应用于CD、DVD等媒体存储格式中。
2. ADPCM编码(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编码是一种基于脉冲编码调制的压缩音频编码格式。
它通过对连续采样值之间的差异进行编码,从而减小了数据的传输量,提高了存储和传输效率。
ADPCM编码常用于语音通信和实时音频传输领域。
3. MP3编码(MPEG音频层3)MP3编码是一种基于MPEG音频压缩标准的音频编码格式。
MP3编码利用了人耳对声音频率和响度的不敏感性,通过保留重要信号的同时舍弃不重要的信号,实现了非常高的音频压缩比率。
MP3编码已被广泛应用于音乐播放器、流媒体服务等领域。
4. AAC编码(Advanced Audio Coding)AAC编码是一种高效的音频编码格式,它在保留高音质的同时,相较于MP3编码,具有更高的压缩效率。
AAC编码多用于数字音频广播、数字电视、移动通信和音乐流媒体等场景。
二、音频解码格式音频解码格式与编码格式相对应,用于将数字音频数据解码为模拟音频信号。
1. PCM解码PCM解码将PCM格式的数字音频数据转换为模拟音频信号。
解码过程将采样值转换为模拟连续波形信号,并通过数字到模拟转换器输出。
2. ADPCM解码ADPCM解码将ADPCM编码的数字音频数据恢复为模拟音频信号。
解码过程通过解码器对差分编码的数据进行恢复,得到原始的PCM码流,然后再进行解压缩得到模拟音频信号。
音频编码标准

⾳频编码标准应该很多⼈像我⼀样搞不清楚⾳频编码标准的,记下来备不时之需。
G711- 64kbits/s PCM语⾔编码技术,经过G711编码后语⾔已经可以在公共电话⽹络上或PBX上做为数字语⾔传输。
G726-描述在40、32、24、16kbits/s速率上的ADPCM编码,如果PBX或公⽤电话⽹络有ADPCM功能,ADCPCM语⾔可以在这两个⽹络与分组语⾳⽹络间相互转换。
G728-描述了CELP语⾳压缩的16kbits/s的低延迟版本。
G729-描述了可以将语⾳编码⾄8kbits/s流的CELP压缩技术,这个标准有两个版本G729和G729A,在计算复杂度上差别很⼤,两种都可以提供与32kbits/s ADPCM⼀样都语⾳质量。
G723.1-描述了⼀种可以⽤于在低速率下压缩话⾳和其他多媒体⾳频信号都压缩技术,是H324标准家族中都⼀部分。
速率有5.3和6.3kbit/s。
6.3是基于MP-MLQ技术,可以提供更⾼的质量。
5.3基于CELP,可以提供很好的质量,⽽且可以为系统设计者提供更多都⾃由。
iLBC(因特⽹低⽐特率编解码,internet low birate code),可以在ip上提供健壮都语⾳通信的免费语⾳编解码。
这个编解码是给窄带语⾳设计的。
如果编码帧的长度是30ms,那么该编解码其的有效荷载为13.33kbit/s,如果长度是20ms,那么有效荷载为15.20kbit/s。
当ip包丢失或延迟时,可能会丢帧,iLBC编解码器可以平滑地过度语⾳质量。
该编解码器的基本质量要⾼于G729A,在分组丢失时更健壮⼀些。
分组电缆协会和许多⼚商都已采⽤iLBC作为⾸选编解码器。
它也被⽤于许多PC-to-Phone应⽤。
如skype,google talk, Yahoo Messenger 语⾳和MSN Messenge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音频编码标准在自然界中人类能够听到的所有声音都称之为音频,它可能包括噪音、声音被录制下来以后,无论是说话声、歌声、乐器都可以通过数字音乐软件处理。
把它制作成CD,这时候所有的声音没有改变,因为CD本来就是音频文件的一种类型。
而音频只是储存在计算机里的声音。
演讲和音乐,如果有计算机加上相应的音频卡,我们可以把所有的声音录制下来,声音的声学特性,音的高低都可以用计算机硬盘文件的方式储存下来。
反过来,我们也可以把储存下来的音频文件通过一定的音频程序播放,还原以前录下的声音。
自然界中的声音非常复杂,波形极其复杂,通常我们采用的是脉冲代码调制编码,即PCM编码。
PCM通过抽样、量化、编码三个步骤将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编码。
然而,3G网络带来了移动多媒体业务的蓬勃发展,视频、音频编解码标准是多媒体应用的基础性标准,但其种类较多,有繁花渐欲迷人眼之感。
那么常见的编码技术就是我们必须知道的,下面我们介绍一下最常见的编码技术。
1.PCMPCM 脉冲编码调制是Pulse Code Modulation的缩写。
PCM编码的最大的优点就是音质好,最大的缺点就是体积大。
我们常见的Audio CD就采用了PCM编码,一张光盘的容量只能容纳72分钟的音乐信息。
2.W A VWA V是Microsoft Windows本身提供的音频格式,由于Windows本身的影响力,这个格式已经成为了事实上的通用音频格式。
实际上是Apple电脑的AIFF格式的克隆。
通常我们使用W A V格式都是用来保存一些没有压缩的音频,但实际上W A V格式的设计是非常灵活(非常复杂)的,该格式本身与任何媒体数据都不冲突,换句话说,只要有软件支持,你甚至可以在W A V格式里面存放图像。
之所以能这样,是因为W A V文件里面存放的每一块数据都有自己独立的标识,通过这些标识可以告诉用户究竟这是什么数据。
在WINDOWS 平台上通过ACM(Audio Compression Manager)结构及相应的驱动程序(通常称为CODEC,编码/解码器),可以在W A V文件中存放超过20种的压缩格式,比如ADPCM、GSM、CCITT G.711、G.723等等,当然也包括MP3格式。
虽然W A V文件可以存放压缩音频甚至MP3,但由于它本身的结构注定了它的用途是存放音频数据并用作进一步的处理,而不是像MP3那样用于聆听。
目前所有的音频播放软件和编辑软件都支持这一格式,并将该格式作为默认文件保存格式之一。
这些软件包括:Sound Forge, Cool Edit Pro, 等等。
3.MP3MP3它的全称是MPEG(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3,1993年由德国夫朗和费研究院和法国汤姆生公司合作发展成功。
刚出现时它的编码技术并不完善,它更像一个编码标准框架,留待人们去完善。
这个比喻相信大家都会同意。
MP3是Fraunhofer-IIS研究的研究成果。
MP3是第一个实用的有损音频压缩编码。
在MP3出现之前,一般的音频编码即使以有损方式进行压缩能达到4:1的压缩比例已经非常不错了。
但是,MP3可以实现12:1的压缩比例,这使得MP3迅速地流行起来。
MP3之所以能够达到如此高的压缩比例同时又能保持相当不错的音质是因为利用了知觉音频编码技术,也就是利用了人耳的特性,削减音乐中人耳听不到的成分,同时尝试尽可能地维持原来的声音质量。
由于MP3是世界上第一个有损压缩的编码方案,所以可以说所有的播放软件都支持它,否则就根本没有生命力。
在制作方面,也曾经产生了许多第三方的编码工具。
不过随着后来Fraunhofer-IIS宣布对编码器征收版税之后很多都消失了。
目前属于开放源代码并且免费的编码器是LAME (Lame Ain't MP3 Encoder,)。
这个工具蔥x] 系难顾跻糁首詈玫腗P3压缩工具。
另外,几乎所有的音频编辑工具都支持打开和保存MP3文件。
5.Real Media互联网大行其道之后,Real Media 出现了。
这种文件格式几乎成了网络流媒体的代名词。
RA、RMA这两个文件类型就是Real Media里面向音频方面的。
它是由Real Networks 公司发明的,特点是可以在非常低的带宽下(低达28.8kbps)提供足够好的音质让用户能在线聆听。
网络流媒体的道理其实非常简单,简单说就是将原来连续不断的音频分割成一个一个带有顺序标记的小数据包,将这些小数据包通过网络进行传递,在接收的时候再将这些数据包重新按顺序组织起来播放。
如果网络质量太差,有些数据包收不到或者延缓了到达,它就跳过这些数据包不播放,以保证用户在聆听的内容是基本连续的。
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促成了网络上的又一个传奇。
由于Real Media是从极差的网络环境下发展过来的,所以Real Media的音质并不怎样,包括在高比特率的时候,甚至差于MP3。
特别是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Real Networks公司只顾着往Real Media里面加入各种各样的新特性比如广告插播什么的,而忽略了随着网络速度的提升和宽带网的普及,用户对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后来Real Networks通过与SONY 公司合作,利用SONY的ATRAC技术,也就是MD的压缩技术)实现高比特率的高保真压缩,但这些举措始终都带给用户一个姗姗来迟的感觉。
由于Real Media的用途是在线聆听,并不适于编辑,所以相应的处理软件并不多。
一些主流软件可以支持Real Media的读/写,可以实现直接剪辑的软件是Real Networks自己提供的捆绑在Real Media Encoder编码器中的Real Media Editor。
但功能非常有限。
这一点与现在的Windows Media相比是两个世界。
6.WMA即Windows Media Audio,任何事情都少不了Microsoft的份。
在意识到网络流媒体之于互联网的重要性之后,Microsoft立马就推出了Windows Media与Real Media相抗衡,同时开始对其他音频压缩技术说不:一律不提供直接支持。
到了Windows XP版本还把原来提供的MP3压缩功能都拿掉了。
Windows Media Audio(/windows/windowsmedia)也是一种网络流媒体技术,本质上跟Real Media是相同的。
但Real Media是有限开放的技术,比如rtsp(Real Time Stream Protocol实时流协议)这样的网络传输协议是提交到网络工作组RFC网络协议集的其中一个(编号RFC2326),而Windows Media则没有公开任何技术细节,据称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版权保护,因此要完全封闭,还创造出一种名为mms(Multi-Media Stream多媒体流)的传输协议。
7.MIDIMIDI技术本来不是为了电脑发明的。
该技术最初应用在电子乐器上用来记录乐手的弹奏,以便以后重播。
不过随着在电脑里面引入了支持MIDI合成的声音卡之后MIDI才正式地成为了一种音频格式。
有很多人都误以为MIDI是用来记谱的,这是错的。
MIDI的内容除了乐谱之外还记录了每个音符的弹奏方法,所以有些MIDI文件播放起来不好听,而某些则有良好的效果。
MIDI本身也有两个版本,General MIDI和General MIDI 2。
在MIDI上还衍生了许多第三方的非标准技术,比如非常著名的:X-MIDI(或者叫XG),这是由日本YAMAHA公司(/)发明的,在原有的MIDI具有128种乐器的基础上扩充到了512种,并增加了更多的演奏控制,配合Y AMAHA自己的波表播放软件或支持X-MIDI的硬件可以还原出非常动听和接近真实乐器效果的音乐。
另外就是为了弥补MIDI 中通过声音合成得到的乐器声音始终比不上真实乐器声音这一缺点而由General MIDIAssociation(MIDI规范的国际组织,/)推出的DLS(Downloadable Sound)技术,该技术通过给MIDI文件附带上真实乐器的录音(采样)而使MIDI文件能营造出接近真实乐器效果的声音,不过该技术的主要问题是带上乐器采样之后的MIDI文件实在是太大了,通常情况下都有4兆字节以上(这样的大小用户当然是去找MP3了),影响了该技术的普及。
由于MIDI具有的优点和特殊性,因此可以相信这是一种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会继续存在的技术。
普通的MIDI文件许多播放器都支持,但要达到好的效果就必须安装软波表,比如曾经很出名的WinGroove、Roland Virtual Sound Canvas和Y AMAHA S-YXG Player。
随着Microsoft与Roland(/)合作在DirectX里面增加了DirectMusic之后软波表就变成了Windows系统的标准配置了。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X-MIDI格式来说必须使用Y AMAHA自己推出的播放器才能得到良好的播放效果。
比如当年曾经卖得很火的使用YAMAHA YMF724/740做芯片的声音卡便带有X-MIDI的播放器S-YXG100。
如果要对MIDI文件进行编辑,可以使用的比较出名的软件是Cake Walk Pro和Sonar8.OGG V orbis开放源代码的OGG V orbis(/ 或/),作为开放源码向专利技术下的第一封战书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在经历了一些变故之后,OGG V orbis 终于在2002年7月释出了1.0版本。
由于开放源码的东西向来都缺少[x]手为其摇旗呐喊,所以国内并不是有很多的人了解OGG Vorbis。
OGG V orbis 是一种音频压缩格式,类似于MP3等现有的通过有损压缩算法进行音频压缩的音乐格式。
但有一点不同的是,OGG V orbis 格式是完全免费、开放源码且没有专利限制的。
V orbis 是这种音频压缩机制的名字,而OGG 则是一个计划的名字,该计划意图设计一个完全开放源码的多媒体系统。
开放源代码能为用户在经济上带来收益,这一点很多人都知道了,但不能忘记的是OGG Vorbis的技术也不是盖的。
OGG Vorbis文件的扩展名是.OGG。
这种文件的设计格式是非常灵活的。
它的最大特点是在文件格式已经固定下来后还能对音质进行明显的调节和新算法。
现在创建的OGG文件可以在未来的任何播放器上播放,因此,这种文件格式可以不断地进行大小和音质的改良,而不影响旧有的编码器或播放器。
在压缩技术上,OGG Vorbis的最主要特点是使用了VBR (可变比特率)和ABR(平均比特率)方式进行编码。
与MP3的CBR(固定比特率)相比可以达到更好的音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