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农学概论(第2版)_在线作业_1-3
农学概论试题(含答案)总结
农学概论试题(含答案)总结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总结花芽分化:作物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茎类的分生组织不再分化时,原基和腋芽原基在分化形成花或花序原基的过程。
叶的生长:叶原基发育生长的过程为:顶端生长。
出缘生长。
居间生长1.简述作物的生长发育?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
特点是一个不可逆的数量化过程。
如营养器官(如根、茎、叶)的生长,通常用大小、长短、粗细、轻重和多少来表示。
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也就是作物发生了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本质性变化。
特点是分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质变过程。
如幼穗分化、花芽分化、维管束发育以及气孔分化等。
2. 作物的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各有什么特点?作物以分化形成营养器官为主的生长生殖生长是作物以分化形成生殖器官为主的生长营养生长期是生殖生长的基础营养生长是作物转向生殖生长的必要准备。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是并进的阶段,彼此之间会存在相互影响相互竞争的关系。
3. 种子的概念与区别用来繁殖下一代作物的播种材料。
种子分为三类:胚株发育而形成的种子,如豆类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如水果根茎作物用于繁殖的营养器官如马铃薯块茎*1.光对作物的重要性作物生产所需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光,其次来自不同的人工光源。
光在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包括间接作用和直接作用,间接作用就是作为利用光提供的能量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作为作物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基础。
直接作用是促进作物形态器官建成,如种子萌发,叶芽花芽分化等。
此外,光还会影响作物某些生理代谢过程而影响作物产品品质。
总而言之。
光对作物生产的重要性最终体现在作物群体结构的改变和作物产量和品质改变上。
光和速率:每小时每平方分米的叶片面积吸收CO2的毫克数光补偿点:植物光合作用的同化产物与呼吸作用所消耗的物质达到平衡时所接受的光照强度(光和速率=0).光饱和点: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植物的光合强度随光照度的上升而增加,当光照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强度不再继续提高时的光照度值。
农学概论作业(答案)
农学概论作业(答案)《农学概论》作业第一章绪论简答题:1.简述农学(广义、中义、狭义)的含义。
答:xx:广义的农学包括农业科学的全部领域,主要有农业基础科学、农业工程科学、农业经济学、农业生产科学和农业管理科学等,可以理解为研究农业生产理论和实践的科学。
中义:中义的农学是指农业科学中的农业生产科学,主要包括种植生产、养殖生产、林业生产等方面。
狭义:狭义的农学是指研究农作物生产的科学,即研究农作物尤其是大田作物的生产理论和生产技术。
具体来讲,主要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形成规律、品质形成规律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2.简述农学的特点。
答:1、研究对象的特殊性2、农学技术的实用性3、农学基础的xx3.简述作物生产的特点。
答:1、作物生产具有严格的地域性2、作物生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3、作物生产具有序性4、作物生产具有连续性5、作物生产系统具有复杂性论述分析题:1.试析我国作物生产发展的出路。
(7)答:1.提高作物单产2.减少生产中消耗第三章作物的起源、分类与分布名词解释1.作物:是由野生植物经过人类不断选择、驯化、利用、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栽培植物。
简答题1、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大田作物分为哪些类别?答:1、粮食作物:禾谷类作物、豆类作物、薯类作物2、经济作物: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科作物、嗜好类作物、其他作物3、饲料及绿肥作物2、简述影响作物分布的因素答:作物的生物学特征、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生产技术水平和社会需要等。
3、例举出我国种植业的10个一级区域。
答:1、xx大豆春麦xx甜菜区2、北部xx小杂粮甜菜区3、xx棉麦油烟果区4、xx中下游稻棉油桑茶区5、南方xx双季稻茶柑橘区6、xx双季稻热带作物甘蔗区7、xx稻xx烟草区8、川陕盆地稻xx薯类柑橘xx9、xx绿洲xx甜菜葡萄区10、xx青稞小麦油菜区论述分析题1.试述主要作物的分布及生产概况答:其与作物的起源中心及其传播的区域密切相关,也与作物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适应性密切相关,同一作物在相对一致的自然生态范围的不同地域的栽培历史的长短和种植规模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和变化。
农学概论2
B.偏向较好的亲本
C.补出新的性状而超过双亲
D.以上全不对
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A
3、棉花用人工去雄方法配制杂交种子是因为:()
A.花器大理于人工去雄
第2套
您已经通过该套作业,请参看正确答案
1、选配优良组合最需注意的是:()
A.双亲一般合力要高
B.双亲产量都要高
C.双亲长期要接近
D.以上全不对
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A
2、所谓性状互补就是()
6、诱变育种在诱变处理后从哪一代开始选择()
A.M1代 B.M2、所谓多倍体是指染色体具有:()
A.1X B.2X C.3X以上 D.以上全不对
参考答案:B 您的答案:B
10、同源多倍体:()
A.能繁殖后代 B.不能繁殖后代
C.少理繁殖后代 D. 以上全不对
参考答案:B 您的答案:B
11、植物A(AA)与植物B(BB)杂交再加倍植物(AABB)、其植物AABB是:()
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A
5、雄性不育系因花粉败育,不能强实,要繁殖不育系种子需要:()
A.用保持系来授粉
B.用恢复系来授粉
C.用一花粉正常的品种给它授粉
D.以上全不对
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A
A.同源多倍体 B.异源多倍体 C.同源异源多倍体 D. 以上全不对
参考答案:B 您的答案:B
12、目前市场上的无籽西瓜是:()
A.同源多倍体 B.异源多倍体 C.远绿杂交种 D. 以上全不对
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A
13、单倍体育种的最大优点是:()
农学概论1
B.连作
C.间作
D.套作
B
按照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把作物分为( )。
A.长日照作物
B.短日照作物
C.暗期作物
D.中性作物
E.定日照作物
A;B;D;E
光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是通过()来实现的。
A.光照强度B.日照长度
C.光谱成分D.光合作用E.光合速率
A;B;C
农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大田作物B.农业
(3)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地膜覆盖期间土壤表层避免或减缓了雨水和灌溉水的冲击和淋洗,同时因中耕、除草等田间作业次数的减少,避免了人畜的碾压和践踏,从而使土壤结构仍保持播前土壤整地时良好的松软状态。此外,由于膜下地温的变化,膜内水汽不断发生胀缩运动,使土粒间空隙变大,土壤变得疏松透气,土壤物理性状得到改善。
地膜覆盖对棉花的影响表现为“四早”,即早出苗、早现蕾、早开花、早吐絮。由于棉花是无限生长作物,地膜覆盖棉花打顶时间与露地棉一致,但增加了单株果枝数;地膜覆盖改善了棉花的水肥条件,减少了蕾铃脱落,提高了有效铃数;地膜覆盖吐絮时间早,从吐絮到下霜为棉花的吐絮成熟期,地膜覆盖延长了棉花的吐絮时间,提高了棉花的单株成铃数;地膜覆盖改变了棉花的“三桃”比例,增加了伏前桃和伏桃,几乎没有霜后花,提高了棉花的铃重和纤维品质,使得棉花既高产又优质。
水分 、温度、氧气
作物的有性繁殖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常异花授粉
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氮、磷、钾
作物生长发育的温度三基点包括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和_________温度。
最适
农学概论
农学概论(第2版)_在线作业_1交卷时间2019-07-05 14:35:37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5道小题,总分值25分)1.杂交后代再与亲本之一杂交,称为()。
(5分)A顶交B复交C单交D回交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D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5.2 作物的育种目标与选择方法2.全年收获作物的总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为()。
(5分)A叶面积指数B复种指数C收获指数D叶龄指数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B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7.3 复种的概念、作用、效益原理及技术3.作物生长发育对温度高低和日照长短的反应特性被称为()。
(5分)A温光反应特性B温度反应特性C光照反应特性D温度日照反应特性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B回答错误展开解析知识点4.1 作物器官的生长发育及生长发育特性4.1975年由泽文和茹可夫斯基共同编写的《栽培植物及其变异中心检索》确定的地理基因起源中心有()个。
(5分)A12B15C14D13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A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2.1 作物的起源5.小麦属于()。
(5分)A高温短日作物B低温短日作物C低温长日作物D高温长日作物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C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4.1 作物器官的生长发育及生长发育特性二、多选题(每题5分,共5道小题,总分值25分)1.以下属四碳植物的为()。
(5分)A玉米B高粱C小麦D水稻E甘蔗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ADE回答错误展开解析知识点2.2 作物的分类方法2.作物生产设施化的意义包括()。
(5分)A增强环境控制能力B促进可持续发展C提高工业化生产水平D实现集约、高效经营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ACD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8.2 作物生产设施化类型及意义3.作物传播的动力包括()。
(5分)A人类活动B自体传播C自然界中的风力、水流等力量D动物传播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ABCD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2.1 作物的起源4.作物生产发展的目标包括哪几个方面?()(5分)A生产率目标B经济高效目标C食品安全目标D可持续性目标E营养安全目标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ABCDE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1.2 世界与中国作物生产概况5.作物对温度要求的三基点是指()。
农业概论作业2答案
《农业概论》作业2一、是非题(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人们对种植业的理论和技术研究较早,逐渐形成了包括作物学、园艺学、植物保护学和环境学四个方面的科学体系。
×2. 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综合。
√3. 生长在空旷地上的单株树木也称为林木。
×4. 对森林的科学的认识应当是把它看作是以乔木树种(建群种)为主体的完整、复杂的生态系统。
√5. 养殖业的最重要作用是将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植物化学能,转化为人类可利用的能量。
√6. 特种经济动物就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特种用途的动物. ×7. 中国主要出口农产品为大宗农产品和水产品。
×8. 农业产业化经营一般经历由松散型到半紧密型、再到紧密型的逐步发展过程。
√9. 农业科学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分别叫做农业科学进化和农业科学革命。
√10. 科学是改造自然,技术是认识自然。
×二、填空1. 高产、稳产、优质、早熟和适应性强,是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性状的共同要求,而具体要求则因地、因时、因作物而异。
2. 世界种植作物的面积依次为小麦、水稻和玉米。
3. 林业的经营对象是森林,包括自然界保存的未经人类活动显著影响的人工林、原始林经采伐或破坏后自然恢复起来的天然次森林以及人工营造的原始天然林。
4. 森林的种类包括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殊用途林等五大林种。
5. 根据国际饲料分类原则,可将饲料分为8大类,即添加剂、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粗饲料和青绿饲料。
6. 海水养殖的主要种类有贝类、藻类、虾类、鱼类等。
7. 中国农业合作经济的指导原则可以概括为民办、民营、民受益。
8. 农业合作经济是农民为了共同的经济目标,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实行自主经营、民主管理、共负盈亏的农业经济形式。
9. 新阶段农业科技工作的方针:推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农业现代化,加速农业主要注重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加速实现技术跨越。
农学概论第三章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1.简述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及在农业中的应用。
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光周期透导,才能从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的特性,称为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具体及现为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3个方面。
因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发育进程,导致生育期缩短或延长的特性,称为作物感光性或光周期反应。
因温应高低的影响而改变发育进程,导致生育期缩短或延长的特性称为感温性。
即使处在适于发育的温亚和光周期条件下,也必须有最低限度的营养生长,才能进行幼穗(花芽)分化,这种特性称为作物的基本营养生长性。
根据作物温光反应所需温度和日长,可将作物温光反应归为典型的两大类:以小麦、油菜为代表的低温长日型和以水稻为代表的高温短日型。
小麦、油菜在苗期需要一定的低温条件,并感受长日照,才能进行幼穗分化,一定的低温和长日照条件会促进幼穗分化,生育期缩短;否则则停留在营养生长阶段,生育期延长,甚至不能抽穗结实。
根据小麦、油菜对低温反应的强弱,可分为冬性、半冬性和春性类型;根据对长日照反应的强弱,可分为反应迟饨、反应中等和反应缴感型。
高温和短日照会加速水稻生育进程,促进幼穗分化,缩短生育期。
根据水稻对短日反应的不同,可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3种类型,早稻和中稻对短日反应不敏感,在全年各个季节种植都能正常成熟;晚稻对短日照很敏感,严格要求在短日照条件下才能通过光照阶段,抽穗结实。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作物对日照长度有特殊的要求,例如甘蔗只有在一定的日照长度下才能开花;也有些作物对日照长短反应不敏感,例如玉米。
由于作物的温光反应类型不同,即使同一个品种在不同的生态地区,生育期表现长短不同,例如长日照作物的小麦北种南移,生育期变长;短日照作物的水稻北种南移,生育期变短。
因此在作物引种时,从温光生态环境相近的地区进行引种,易于成功。
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对栽培实践也有一定指导意义。
2.什么叫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二者之间关系如何?营养生长: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生长,叫做营养生长。
农业概论作业1答案
《农业概论》作业1一、是非题(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农业生产中,一般劳动时间要比生产时间长。
×2.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物质生产部门,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3.在世界各国的生产和经济统计中,农业的主体都是种植业和畜牧业两大部门。
√4. 根据生产类型和学科属性相结合的原则,农业可以划分为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两大类。
×5. 在众多制约农业布局的因素中,土地因素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
×6. 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气候变暖为唯一特征的显著变化,这种变暖是由人类活动的影响引起的。
×7. 农业的出现是铁器时代人类伟大的进步。
×8.近代农业阶段生产工具以农业机械为主,生产技术以投入大量化学农用物质为特征。
√9.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正确处理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问题,是农业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前提。
√10.按照农业资源的属性来分,可以分为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经济资源。
√二、填空1. 农业的本质或农业生产最根本的特性就是经济经济再生产过程与自然再生产过程的有机交织。
2. 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质量、位置和数量都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
3.中国现行统计口径将农业划分为农、林、牧、渔四个部门。
4. 国民经济的部门划分常用方法: 产品部门划分、国民经济行业划分和三次产业划分三种方法5.作物的五大生活因子包括光、温、水、养分和空气等。
6. 作物的五大生活因子包括光、温、水、养分和空气等7. 世界农业发展史进程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等三个基本历史发展阶段。
8. 现代农业阶段生产工具以生物工程技术的利用、机械化为主要特征,农业生产技术将以智能化为特征。
9.按照用途来分,农业资源可分为种植业资源、林业资源、畜牧业资源和渔业资源四大类。
10. 农业区划的基础理论包括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等三、名词解释1. 农业生产答: 是人类有意识地利用动植物生长机能以获得生活所必需的食物和其他物质资料的经济活动。
农学概论作业答案
《农学概论》作业答案第一章绪论简答题:1.广义的农学包括农业科学的全部领域,主要有农业基础科学、农业工程科学、农业经济科学、农业生产科学和农业管理科学等,可以理解为研究农业生产理论和实践的科学。
中义的农学是指农业科学中的农业生产科学,主要包括种植业生产、养殖业生产、林业生产等方面。
狭义的农学是指研究农作物生产的科学,即研究农作物尤其是大田作物的生产理论和生产技术。
2.(1)研究对象的特殊性(2)农学技术的实用性(3)农学基础的广泛性3.(1)作物生产具有严格的地域性(2)作物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3)作物生产具有有序性(4)作物生产具有连续性(5)作物生产系统具有复杂性论述分析题:1.在于不断提高作物的生产效率,即提高作物单产和减少生产中的消耗。
(1)提高作物单产。
一是要增加投入改善作物的生活条件,缩小现实产量与潜在产量的差距。
二是培育高产新品种,提高作物的产量潜力。
三是加大管理力度,不断提高作物的管理水平。
(2)减少生产中消耗。
第三章作物的起源、分类与分布名词解释1、指由野生植物经过人类不断选择、驯化、利用、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栽培植物.简答题1、大田作物(不包含园林学科领域)分为3部分9个类别。
(1)粮食作物:①禾谷类作物。
②豆类作物。
③薯类作物。
(2) 经济作物:①纤维作物。
②油料作物。
③糖料作物。
④嗜好类作物。
⑤其他作物。
(3) 饲料及绿肥作物。
2、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生产技术水平和社会需求等。
3、(1)东北大豆春麦玉米甜菜区(2)北部高原小杂粮甜菜区(3)黄淮海棉麦油烟果区(4)长江中下游稻棉油桑茶区(5)南方丘陵双季稻茶柑橘区(6)华南双季稻热带作物甘蔗区(7)云贵高原稻玉米烟草区(8)川陕盆地稻玉米薯类柑橘桑区(9)西北绿洲麦棉甜菜葡萄区(10)青藏高原青稞小麦油菜区论述分析题1.(1)禾谷类作物主要有稻谷、麦类、玉米等。
亚洲的谷物面积占世界总谷物面积的47%~48%,欧、非、北美洲约占15%~19%。
农业概论(第2版)_在线作业_1
农业概论(第2版)_在线作业_1交卷时间:2016-01-26 17:45:07一、单选题1.(5分)我国90%以上的农林牧渔业分布在以下的年降雨量等值线以东()。
∙ A. 500mm∙ B. 1000mm∙ C. 300mm∙ D. 750mm得分:0知识点:农业概论(第2版)展开解析答案A解析2.(5分)农产品市场流通运作的一般原则不包括()。
∙ A. 计划经济原则∙ B. 竞争原则∙ C. 价格原则∙ D. 供求原则得分:0知识点:农业概论(第2版)展开解析答案A解析3.(5分)按总人口计,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约为()。
∙ A. 800公斤∙ B. 200公斤∙ C. 600公斤∙ D. 400公斤得分:0知识点:农业概论(第2版)展开解析答案D解析4.(5分)猪的料肉(活重)比约为()。
∙ A. 10:1∙ B. 4:1∙ C. 2:1∙ D. 7:1得分:0知识点:农业概论(第2版)展开解析答案B解析5.(5分)当前中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A. 基础地位∙ B. 优先发展∙ C. 日渐衰落得分:0知识点:农业概论(第2版)展开解析答案A解析6.(5分)我国当前城镇化程度约为()。
∙ A. 10%∙ B. 60%∙ C. 25%∙ D. 40%得分:0知识点:农业概论(第2版)展开解析答案D解析7.(5分)地球上谷物生产最多的是()。
∙ A. 北美洲∙ B. 大洋洲∙ C. 欧洲∙ D. 亚洲得分:0知识点:农业概论(第2版)展开解析答案D解析8.(5分)农作制(系统)是一种()。
∙ A. 自然生态系统∙ B. 自我循环系统∙ C. 人工开放系统得分:0知识点:农业概论(第2版)展开解析答案C解析9.(5分)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增加具有()。
∙ A. 无限性∙ B. 有限性∙ C. 相对有限性得分:0。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农学概论作业答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农学概论作业答案第一套1.农学的研究对象是园艺作物。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2.农学的性质包括三个方面,即农学是一门应用科学、综合学科和生态学科。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3.作物生产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即人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农业的基础产业、农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4.上世纪60年代后世界作物单产的显著提高主要是由于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5.世界谷物贸易量中,玉米的贸易量所占份额最大。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6.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以与畜牧业的发展,我国粮食生产在种植业和农业中的比重和地位会日益下降。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7.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A.1/10C.1/5D.1/4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8.作物生产发展的目标包括哪几个方面?()A.生产率目标B.可持续性目标C.食品安全目标D.营养安全目标E.经济高效目标参考答案:A, B, C, D, E您的答案:A, B, C, D, E9.栽培作物与野生植物相比()。
A.人类利用的器官变得巨大和生长迅速B.产品有用成分大大改进和提高C.成熟期一致,生长整齐D.传播手段退化E.休眠性减弱或缩短参考答案:A, B, C, D, E您的答案:A, B, C, D, E10.通过研究作物的起源,可以建立“基因库”,利用有用的基因改造现有的作物并选育新品种为人类所利用。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11.通过研究作物的起源了解作物起源地的生态地理条件,可以达到人为控制作物生长的目的。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12.1975年由泽文和茹可夫斯基共同编写的《栽培植物与其变异中心检索》确定的地理基因起源中心有()个。
农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农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1.什么是农学?农学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农学是研究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
具体说来,就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品形成规律、品质形成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并采取恰当的农业技术措施,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科学。
性质:1.农学是以自然科学为主,并与社会科学紧密联系的一门应用学科。
2.农学是一门服务于种植业的一门综合性学科3.农学是一门一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态学科。
特点:生物性复杂性应用性2.试述作物生产的特点和地位.严格的地域性强烈的季节性生产的连续性3.研究作物的地理起源有何意义?4.按用途和植物系统相结合的方法,作物是如何分类的并举例1、粮食作物(1)禾谷类作物属禾本科,主要作物有稻、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玉米、高梁、粟、黍(稷)、薏苡等。
一般将稻谷、小麦以外的禾谷类作物称为粗粮。
(2)豆类作物属豆科,主要作物有大豆、蚕豆、豌豆、绿豆、红小豆(赤豆)、饭豆等。
除大豆以外的几种作物又称杂豆类作物。
(3)薯类作物或称为根茎类作物植物学上的科属不一。
主要有甘薯、马铃薯、木薯、豆薯、山药(薯蓣)、菊芋、芋、蕉藕等。
2、经济作物或称工业原料作物4)纤维作物包括粒用纤维、韧皮纤维和叶用纤维三大类。
主要有棉花、黄麻、红麻、苎麻、亚麻、大麻、蕉麻、龙舌兰麻、苘麻等。
(5)油料作物主要作物有油菜、花生、芝麻、向日葵、胡麻、苏子、红花、油茶、油棕、油椰、甘蓝等食用油料作物和蓖麻、油桐等工业用油料作物。
此外,大豆也可列为油料作物。
(6)糖料作物主要有甘蔗、甜菜等。
(7)嗜好类作物主要有烟草、茶叶、咖啡、可可、(8其他作物)香料作物(如薄荷、留兰香等)、编织原料作物(如席草、芦苇)等。
3、饲料及绿肥作物(9)饲料及绿肥作物主要有苜蓿、苕子、紫云英、草木樨、水葫芦、水浮莲、红萍、绿萍、三叶草、田菁等。
4、药用作物(10)药用作物主要作物有三七、天麻、人参、黄连、贝母、枸杞、白术、白芍、何首乌、五味子、灵芝等。
农大农学概论作业答案
第1套您已经通过该套作业,请参看正确答案1、农学的研究对象是:()A.大田作物B.农业C.种植业D. 园艺作物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 A 您的答案:您的答案:A A2、目前我国人民穿用的纺织品原料主要是:()A.化学纤维B.棉麻C.丝、毛D.以上全不对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 B 您的答案:您的答案:B B3、我国配合饲料中粮的比重()A.85%B.70%C.65%D.50%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 A 您的答案:您的答案:A A4、我国目前轻工业原料来自农业的有:() A.40% B.70% C.50% D.60%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 B 您的答案:您的答案:B B5、目前世界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是:()A.某些地区粮产量太低B.人口膨胀C.畜牧业发展D.粮田面积减少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 B 您的答案:您的答案:B B6、近几十年经验证明品种改良在粮食增产中所起的作用有:() A.10% B.20% C.30% D.40%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 C 您的答案:您的答案:C C7、目前我国种植的作物及其品种,从外国引进约占()A.大部分B.一半左右C.少部分D.没有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 A 您的答案:您的答案:A A8、要取得引种成功必须()A.同纬度间B.同海拔高度C.同纬度、同海拔高度D.无纬度和海拔高度限制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 C 您的答案:您的答案:C C9、短日照作物向南方引种容易出现:() A.生育期变长,产量变高 B.生育期变短,产量变高 C.生育期变短,产量变低 D.生育期变长,产量变低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C C 您的答案:您的答案:C C10、北京地区冬小麦是长日照作物,向吉林地区引种,请判断() A.可以,产量无变化 B.不可以 C.可以,产量变低 D.可以,产量变高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 B 您的答案:您的答案:B B第2套您已经通过该套作业,请参看正确答案1、选配优良组合最需注意的是:() A.双亲一般合力要高 B.双亲产量都要高 C.双亲长期要接近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 A 您的答案:您的答案:A A2、所谓性状互补就是() A.使杂种一代呈双亲中间性状 B.偏向较好的亲本 C.补出新的性状而超过双亲 D.以上全不对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 A 您的答案:您的答案:A A3、棉花用人工去雄方法配制杂交种子是因为:() A.花器大理于人工去雄 B.人工杂交-孕花可得大量种子 C.杂种一代播种于大田,用种量特少 D.以上全不对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 A 您的答案:您的答案:A A4、自交不亲和系要繁殖种子,需在开花前适当时间剥蕾授粉,才可以自交结实。
(整理)农学概论(第2版)_在线作业_4.
农学概论(第2版)_在线作业_4交卷时间:2016-08-09 15:06:33一、单选题1.(5分)迄今为止,已经过确认的作物必需的元素有()种。
∙ A. 14∙ B. 18∙ C. 16∙ D. 12纠错得分:5知识点:3.6 营养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展开解析答案C解析2.(5分)净种子占试样重量的百分率为()。
∙ A. 千粒重∙ B. 发芽率∙ C. 发芽势∙ D. 种子净度纠错得分:5知识点:5.3 引种、系统育种、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展开解析答案D解析3.(5分)全世界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在粮食作物中居()。
∙ A. 第三位∙ B. 第四位∙ C. 第二位∙ D. 第一位纠错得分:5知识点:2.2 作物的分类方法展开解析答案C解析4.(5分)生产上所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九二0”,其学名叫()。
∙ A. 赤霉酸(GA3)∙ B. 吲哚乙酸(IAA)∙ C. 2,4—D∙ D. 萘乙酸(NAA)纠错得分:5知识点:6.6 杂草、病虫的危害和防治及化学调控技术展开解析答案A解析5.(5分)一个地区能否复种,除了具备一定的热量条件,还要满足一定的水分条件,一般而言,大于()mm可以实现多种作物的一年两熟或三熟。
∙ A. 900∙ B. 600∙ C. 1000∙ D. 800纠错得分:0知识点:7.3 复种的概念、作用、效益原理及技术展开解析答案C解析二、多选题1.(5分)以下属非侵染性病害的有()。
∙ A. 干旱∙ B. 高温灼烧∙ C. 线虫危害∙ D. 营养失调∙ E. 低温冻害纠错得分:0知识点:6.6 杂草、病虫的危害和防治及化学调控技术展开解析答案D,B,E解析2.(5分)灌溉方法一般分为哪四大类?()∙ A. 地面灌溉∙ B. 滴灌∙ C. 微灌∙ D. 喷灌∙ E. 地下灌溉纠错得分:0知识点:6.4 灌溉制度与灌水方法展开解析答案A,D,E解析3.(5分)良种在生产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A. 改进品质∙ B. 适应性广∙ C. 增强抗逆性∙ D. 改进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 E. 提高产量纠错得分:5知识点:5.1 品种的概念、特征及良种在生产中的作用展开解析答案E,A,B解析4.(5分)种子休眠的原因有()。
农学概论
1.农学与作物生产1.1 农学的概念、地位和特点1.1.1 农学的概念和范畴† 农学:研究作物生产理论、提高作物生产技术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是农业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 农学与农业科学:农学是最古老的农业科学学科;早期的农业科学知识(1815年前)集中体现在农学。
现代农学是农业科学的一个分支(由整体变成部分)。
1.1.2 农学的地位与作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1)农业是人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2)农业是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3)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是出口换汇的重要物资。
† 农业的含义:广义的概念:指农、林、牧、副、渔业总称。
狭义的概念:指作物种植业。
† 农业生产结构:农业内部各业的组成及其比重。
† 种植业结构:种植业内部各业的组成及其比重。
† 农学的地位与作用:农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大田作物;大田作物是种植业的主体; 种植业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农学对种植业乃至农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1.3 农学的性质和特点† 农学的性质:农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经济社会科学间的为发展种植业服务的兼顾作物生产和环境安全的一门综合交叉的应用生态学科。
† 农业的经济再生产过程:构成一定生产关系的人,利用一定的劳动工具,生产人类生活所需产品的过程。
† 农业的自然再生产过程: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和微生物分解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 农学的特点:除具有探索性、创造性、精确性外,还具有生物性、复杂性和实用性等特点。
农业的自然再生产过程植物生产肥料饲料养分养料养料动物生产微生物分解饲料1.2 人口增长的历史与趋势† 人口再生产类型:(1)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高低);(2)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高低高);(3)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低低)† 我国人口的增长过程解放前: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解放后-1974: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1974年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人口高峰期:21世纪30年代,总量将达16亿。
农业概论第版 在线作业
农业概论(第2版)_在线作业_ 2交卷时间:2016-01-26 17:51:30一、单选题1.(5分)太阳光不是()。
• A. 无限要素• B. 不可储要素• C. 可再生要素• D. 自然要素得分:0知识点:农业概论(第2版)展开解析答案A解析2.(5分)中国农业资源的主要问题不包括()。
• A. 水体污染• B. 农村劳力缺乏• C. 旱涝• D. 水土流失得分:0知识点:农业概论(第2版)展开解析答案B解析3.(5分)中国农业起源于()。
• A. 10万年前• B. 5000年前• C. 7000年前• D. 1万年前得分:0知识点:农业概论(第2版)展开解析答案C解析4.(5分)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在()。
• A. 东南沿海区• B. 中部平原区• C. 西北区• D. 西南区得分:0知识点:农业概论(第2版)展开解析答案B解析5.(5分)世界上粮食出口最多的是()。
• A. 北美洲• B. 欧洲• C. 南美洲• D. 大洋洲得分:0知识点:农业概论(第2版)展开解析答案A解析6.(5分)耕地的性质是()。
• A. 纯自然要素• B. 纯人工要素• C. 自然基础上的人工要素得分:0知识点:农业概论(第2版)展开解析答案C解析7.(5分)随着农业投入的增加经济效益将出现()。
• A. 报酬递增• B. 先增后减• C. 先减后增• D. 报酬递减得分:0知识点:农业概论(第2版)展开解析答案B解析8.(5分)按总人口计,我国人均耕地约为()。
• A. 0.05公顷• B. 0.5公顷• C. 0.2公顷• D. 0.1公顷得分:0知识点:农业概论(第2版)展开解析答案D解析9.(5分)一般发展中国家农业科技贡献率约为()。
• A. 50%-60% • B. 70%-80% • C. 20%-30%• D. 5%-10%得分:0知识点:农业概论(第2版)展开解析答案C解析10.(5分)关于20世纪后半叶中国农业生产指数的增长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学概论(第2版)_在线作业_1 交卷时间:2016-09-20 13:18:34一、单选题1.(5分)杂交后代再与亲本之一杂交,称为()。
• A. 单交• B. 回交• C. 顶交• D. 复交纠错得分:5知识点:5.2 作物的育种目标与选择方法展开解析答案B解析2.(5分)全年收获作物的总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为()。
• A. 收获指数• B. 叶龄指数• C. 叶面积指数• D. 复种指数纠错得分:5知识点:7.3 复种的概念、作用、效益原理及技术展开解析答案D解析3.(5分)作物生长发育对温度高低和日照长短的反应特性被称为()。
• A. 温度日照反应特性• B. 光照反应特性• C. 温度反应特性• D. 温光反应特性纠错得分:5知识点:4.1 作物器官的生长发育及生长发育特性展开解析答案D解析4.(5分)1975年由泽文和茹可夫斯基共同编写的《栽培植物及其变异中心检索》确定的地理基因起源中心有()个。
• A. 14• B. 12• C. 13• D. 15纠错得分:5知识点:2.1 作物的起源展开解析答案B解析5.(5分)小麦属于()。
• A. 高温长日作物• B. 低温长日作物• C. 低温短日作物• D. 高温短日作物纠错得分:5知识点:4.1 作物器官的生长发育及生长发育特性展开解析答案B解析二、多选题1.(5分)以下属四碳植物的为()。
• A. 水稻• B. 小麦• C. 高粱• D. 玉米• E. 甘蔗纠错得分:0知识点:2.2 作物的分类方法展开解析答案C,D,E解析2.(5分)作物生产设施化的意义包括()。
• A. 增强环境控制能力• B. 提高工业化生产水平• C. 实现集约、高效经营• D. 促进可持续发展纠错得分:5知识点:8.2 作物生产设施化类型及意义展开解析答案A,B,C解析3.(5分)作物传播的动力包括()。
• A. 自然界中的风力、水流等力量• B. 人类活动• C. 动物传播• D. 自体传播纠错得分:5知识点:2.1 作物的起源展开解析答案D,A,C,B解析4.(5分)作物生产发展的目标包括哪几个方面?()• A. 经济高效目标• B. 可持续性目标• C. 生产率目标• D. 食品安全目标• E. 营养安全目标纠错得分:5知识点:1.2 世界与中国作物生产概况展开解析答案C,B,D,E,A解析5.(5分)作物对温度要求的三基点是指()。
• A. 最冷点• B. 最高点• C. 最适点• D. 最热点• E. 最低点纠错得分:5知识点:3.2 温度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1.(5分)使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被大量消耗,而另一些则得不到有效利用,从而造成土壤肥力的偏耗。
()••纠错得分:5知识点:7.5 轮作与连作概念、生产意义及连作技术展开解析答案正确解析2.(5分)C4作物光合作用的CO2补偿点低,光呼吸作用也低。
()••纠错得分:5知识点:2.2 作物的分类方法展开解析答案正确解析3.(5分)大量施用氮肥会降低果蔬品质和耐贮存性。
()••纠错得分:5知识点:3.6 营养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展开解析答案正确解析4.(5分)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众多的生态因子中总有一、两个因子起着主导性的、决定性的作用,而其它因子则处于比较次要的地位。
()••纠错得分:5知识点:3.7 农田生态系统答案正确解析5.(5分)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谷子生产国,占全世界谷子产量的90%以上。
()••纠错得分:5知识点:2.2 作物的分类方法展开解析答案正确解析6.(5分)燕麦原为谷类作物的田间杂草,9000多年前才被驯化为作物。
()••纠错得分:5知识点:2.2 作物的分类方法展开解析答案正确解析7.(5分)生态保护制度不是农作制的组成部分。
()••纠错得分:5知识点:7.6 农作制的概念、功能及农作制区划的意义及原则展开解析答案错误解析8.(5分)大豆、油菜、花生和芝麻为世界四大油料作物。
()••纠错得分:5知识点:2.2 作物的分类方法答案错误解析9.(5分)黑麦在种植结构调整和发展农区畜牧业中有较大潜力。
()••纠错得分:5知识点:2.2 作物的分类方法展开解析答案正确解析10.(5分)上世纪60年代后世界作物单产的显著提高主要是由于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
()••纠错得分:5知识点:1.2 世界与中国作物生产概况答案正确农学概论(第2版)_在线作业_2交卷时间:2016-10-12 21:24:49一、单选题1.(5分)本品种粒数占检验总粒数的百分比是()。
• A. 种子净度• B. 发芽势• C. 发芽率• D. 种子纯度纠错得分:5知识点:5.3 引种、系统育种、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展开解析解析2.(5分)一复合肥料标识为20─10─10,则其意指()。
• A. N20%、P2O510%、K2O10%• B. CO220%、H2O10%、O210%• C. N20%、P10%、K10%• D. C20%、H10%、O210%纠错得分:5知识点:6.5 施肥的基本原则、影响因素及施肥技术展开解析答案A解析3.(5分)在前季作物的生长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称为()。
• A. 混作• B. 轮作• C. 间作• D. 套作纠错得分:5知识点:7.4 间、混、套作概念、效益原理及技术展开解析答案D解析4.(5分)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 A. 1/4• B. 1/5• C. 1/10• D. 1/6纠错得分:5知识点:1.2 世界与中国作物生产概况展开解析答案A解析5.(5分)土壤是由固体(相)、液体(相)和气体(相)三相物质组成的复合物。
其中,固体部分主要由矿物质和有机质组成,约占土壤组成的()。
• A. 30%• B. 40%• C. 50%• D. 60%纠错得分:5知识点:3.5 土壤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展开解析答案C解析二、多选题1.(5分)种子处理包括哪些方法?()• A. 浸种催芽• B. 种子包衣• C. 药剂拌种• D. 浸种• E. 晒种纠错得分:5知识点:6.2 良种选用、种子处理、播期与播种技术展开解析答案E,D,C,A解析2.(5分)土壤有机质包括()。
• A. 铁• B. 纤维素• C. 镁• D. 淀粉• E. 脂肪纠错得分:5知识点:3.5 土壤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展开解析答案B,D,E解析3.(5分)杂草的生物学特点有()。
• A. 生长繁茂• B. 拟态性强• C. 适应性强• D. 种子生命力强、寿命长纠错得分:5知识点:6.6 杂草、病虫的危害和防治及化学调控技术展开解析答案C,B,D解析4.(5分)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而复杂的现象,其优势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A. 抗逆性强• B. 适应范围广• C. 生长势强• D. 产量高• E. 优质纠错得分:5知识点:5.2 作物的育种目标与选择方法展开解析答案C,D,A解析5.(5分)我国油菜种植优势区域包括()。
• A. 长江下游优势区• B. 北方油菜优势区• C. 长江中游优势区• D. 长江上游优势区纠错得分:5知识点:2.2 作物的分类方法展开解析答案D,C,A,B解析三、判断1.(5分)种子发芽要求水分、温度和空气三个因素的适度配合,三者缺一不可。
()••纠错得分:5知识点:4.1 作物器官的生长发育及生长发育特性展开解析答案正确解析2.(5分)大多数作物的磷营养临界期都在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时期。
()••纠错得分:5知识点:3.6 营养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展开解析答案错误解析3.(5分)世界谷物贸易量中,玉米的贸易量所占份额最大。
()••纠错得分:5知识点:1.2 世界与中国作物生产概况展开解析答案错误解析4.(5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畜牧业的发展,我国粮食生产在种植业和农业中的比重和地位会日益下降。
()••纠错得分:5知识点:1.2 世界与中国作物生产概况展开解析答案错误解析5.(5分)我国北方春玉米区热量条件不够稳定,个别年份低温冷害对玉米生产的威胁很大。
()••纠错得分:5知识点:2.2 作物的分类方法展开解析答案正确解析6.(5分)最大的燕麦生产国是中国。
()••纠错得分:5知识点:2.2 作物的分类方法展开解析答案错误解析7.(5分)狭义的作物主要指大田作物,或称庄稼。
()••纠错得分:5知识点:2.2 作物的分类方法展开解析答案正确解析8.(5分)一般情况下,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成正比。
()••纠错得分:5知识点:3.1 光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展开解析答案正确解析9.(5分)提高田间CO2浓度比较现实的措施是增施有机肥或者是秸秆还田。
()••纠错得分:5知识点:3.4 空气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展开解析答案正确解析10.(5分)通过研究作物的起源,可以建立“基因库”,利用有用的基因改造现有的作物并选育新品种为人类所利用。
()••纠错得分:5知识点:2.1 作物的起源展开解析答案正确农学概论(第2版)_在线作业_3交卷时间:2016-10-07 09:44:21一、单选题1.(5分)在我国一般以年均温度()℃以下为一年一熟区。
• A. 8• B. 16-18• C. 8-12• D. 12-16纠错得分:5知识点:7.3 复种的概念、作用、效益原理及技术展开解析答案A解析2.(5分)在同一块田地上,连年种植同一作物或同一复种方式,称为()。
• A. 间作• B. 套作• C. 轮作• D. 连作纠错得分:5知识点:7.5 轮作与连作概念、生产意义及连作技术展开解析答案D解析3.(5分)在作物生产智能化的技术体系中,()是农业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
• A. 农机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技术• B. 农业专家系统• C. 遥感技术• D. 数据库技术纠错得分:5知识点:8.4 作物生产智能化含义及技术体系展开解析答案D解析4.(5分)双子叶植物的叶片不包括()。
• A. 托叶• B. 叶片• C. 叶舌• D. 叶柄纠错得分:5知识点:4.1 作物器官的生长发育及生长发育特性展开解析答案C解析5.(5分)在作物生长期内施入的肥料为()。
• A. 基肥• B. 种肥• C. 追肥• D. 面肥纠错得分:5知识点:6.5 施肥的基本原则、影响因素及施肥技术展开解析答案C解析二、多选题1.(5分)害虫的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具体说来,主要哪些防治方法?()• A. 植物检疫• B. 农业防治• C. 生物防治• D. 物理机械防治• E. 化学防治纠错得分:5知识点:6.6 杂草、病虫的危害和防治及化学调控技术展开解析答案A,B,E,D解析2.(5分)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