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人糖尿病流行与控制现状及危险因素研究
我国糖尿病疾病负担研究
我国糖尿病疾病负担研究一、本文概述糖尿病,作为一种日益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已经在我国形成了巨大的疾病负担。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糖尿病的患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国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糖尿病的疾病负担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本文对我国糖尿病的疾病负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本文将首先介绍糖尿病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全球和我国的流行情况,阐述糖尿病对个体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然后,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流行病学数据、临床研究资料以及相关政策文件,从患病率、并发症发生率、医疗费用支出、劳动力损失等多个维度,全面揭示我国糖尿病的疾病负担现状。
本文还将探讨糖尿病的疾病负担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异,以及影响糖尿病疾病负担的主要因素。
本文将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以期为我国糖尿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推动糖尿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降低糖尿病的疾病负担,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
二、糖尿病疾病负担评估方法糖尿病疾病负担的评估是一个多维度、复杂的过程,涉及流行病学、卫生经济学、临床医学等多个领域。
为了全面、准确地评估我国糖尿病的疾病负担,本研究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糖尿病的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等关键数据。
这些数据能够直观地反映糖尿病在我国人群中的分布和流行趋势,为政策制定和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疾病负担测量:采用疾病负担测量指标,如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s)和潜在减寿年数(YLLs)等,从健康损失的角度量化糖尿病对患者和社会的影响。
这些指标能够综合考虑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以及病程中的伤残情况,全面反映疾病的负担情况。
卫生经济学评价:通过卫生经济学评价,分析糖尿病的直接医疗费用、间接经济损失以及社会福利损失等。
这些数据能够揭示糖尿病对患者和社会造成的经济负担,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
临床数据分析:收集和分析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数据,包括病程、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效果等。
中国成人糖尿病患者逾1.1亿50%有吸烟史
的述 评 中 ,香港 中文大学 威 尔士 亲王 医院 国 际
糖尿 病教 育 中心 朱丽 安娜 ・ 陈教授 评论 称 ,该
研 究首 次应 用 了 国际最 新糖 尿病 临床 诊 断标 准
为 ,至今 尚不 明确 吸烟 与糖 尿病 的关联 ,但 这 对 有意 向 了解相 关数 据开 展临 床研究 的科研 人
给研 究提 出 了方 向 ,也应成 为今 后糖尿 病预 防 的重 点工作 ,包 括 吸烟 、生活 方式、教 育普 及 员开放研究资源库。 摘自 文汇报
4 5 万余份 包含 临床信 息 、血 液 、D N A 样本 的数 据 中 ,挖掘 中国代谢 性疾 病 的环 境 与遗 传危 险
宁 光 同 时透 露 ,为 更 好 地 促 进 非 传 染 性 疾
本 次调 查对糖 尿病 的潜 在危 险 因素亦有 涉 因素研究。 诊糖尿 病患 者 为吸烟 者。朱 丽安娜 ・ 陈教授 认 病 研究领 域 的深入合 作与 资源共 享 ,团队还 将
调 查 中 国糖 尿 病患 病情 况 ,揭示 了中 国糖 尿 病 调 查 发 现 ,中 国成 人 2 型 糖 尿 病 知 晓 率 仅 为
防治 的严 峻形势。 本 调 查 覆 盖 了 国 内3 1 个 省 、直 辖 市 及 自
3 0 . 1 % ,以 “ 糖化 血红 蛋 白< 7 . 0 %”作 为糖尿
即为 “ 预防那些可预防 的”。
令 人欣 喜 的是 ,中国 的科研 团 队已涉足糖 尿病 危险 因素 的前瞻 性研 究。 宁光告诉 记者 ,
中国糖尿病的现状调查
中国糖尿病的现状调查关键词:糖尿病、现状、调查糖尿病是一种由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在中国,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和生命的慢性疾病之一。
本文将从中国糖尿病现状调查入手,深入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中国糖尿病现状分析1、患病人数和趋势近年来,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不断增加,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1亿,且每年新增病例数以百万计。
这种增长趋势与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
2、医疗资源分配和医疗水平在医疗资源方面,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丰富,但医疗水平存在差异。
而小城市和欠发达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糖尿病患者往往需要长途跋涉才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此外,部分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对糖尿病的认知和治疗水平还有待提高。
3、治疗方法和药物选择目前,糖尿病治疗主要包括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注射和饮食控制等方法。
然而,部分患者对治疗方法和药物选择存在误区,导致血糖控制不理想。
例如,有些患者过于依赖药物治疗,而忽略了饮食和运动的重要性。
4、教育程度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对糖尿病的影响调查发现,糖尿病患者的教育程度和生活习惯对病情控制具有重要影响。
文化程度较低、缺乏健康意识的患者往往难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此外,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缺乏运动、过度饮酒、吸烟等也会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糖尿病带来的问题探讨1、糖尿病对患者健康带来的危害糖尿病会对患者健康带来多方面的危害,如心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神经系统病变等。
这些并发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2、医疗机构和政府对糖尿病的管理和救助面对严峻的糖尿病形势,医疗机构和政府应采取积极的管理和救助措施。
例如,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糖尿病诊治能力培训、开展糖尿病宣传和教育活动、提供医疗救助等。
然而,目前这些管理和救助措施的实施效果仍需进一步改善。
3、社会影响和家庭负担等因素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糖尿病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对其家庭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预防的专家共识精要
病因和诊断
2型糖尿病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近年来,研 究发现肠道微生物群和慢性炎症反应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诊断2型糖尿病通常基于血糖水平、症状和体征,同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 别、种族、肥胖程度和家族史等因素。除了血糖检测外,还应其他代谢指标如血 脂、血压和尿酸等。
具体实施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专家们提出以下具体实施方法:
1、健康教育:开展广泛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2型糖尿病的认识和重 视程度。通过宣传单、宣传册、网络等多种渠道传播糖尿病的知识和预防措施。
2、健康促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鼓励人们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适量运 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为大众提供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建立 健康的生活方式。
3、胰岛素治疗:当口服药物无法控制血糖时,应考虑使用胰岛素治疗。起 始剂量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并定期调整。
四、随访与监测
1、定期随访:EOT2D患者应定期接受随访,以监测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进 展及药物不良反应。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2、自我监测:鼓励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以更好地了解自身血糖波动情 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并发症监测:EOT2D患者应定期进行并发症筛查,包括心血管疾病、神经 病变、肾脏病变等。对于有家族史的患者,应提前进行相关检查。
五、预防与教育
1、预防: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定期检查,可以有效预防EOT2D的发生和发展。 对于有家族史的患者,应尽早采取预防措施。
2、教育:对患者进行糖尿病教育和心理支持非常重要。教育内容包括饮食 控制、运动锻炼、药物使用、并发症预防等。同时,应患者的心理健康,减轻焦 虑和抑郁症状。
在预防方面,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例 如,保持健康的体重、合理饮食、增加运动量等均有助于改善代谢,预防2型糖 尿病的发生。此外,针对高风险人群,如家族中有2型糖尿病患者或患有代谢综 合征等疾病的人群,应及早采取干预措施,如定期检测血糖、加强健康教育等。
糖尿病流行现状
糖尿病的定义和类型
VS
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病率不断上升,对全球公共卫生造成巨大挑战。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2019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4.63亿,其中中国患者人数最多,达1.298亿。
中国现状
中国糖尿病流行现状严峻,患者人数众多且年轻化趋势明显。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0.9%,其中城市和农村分别为11.3%和10.2%。同时,中国肥胖儿童和青少年比例逐年上升,预示未来糖尿病患病率还将进一步上升。
全球范围
糖尿病流行现状的概述
重要性
糖尿病对全球公共卫生具有重要性。由于糖尿病患者人数众多,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给全球医疗保健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
挑战
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面临诸多挑战。尽管已有许多治疗手段,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率仍然在不断上升。主要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存在缺乏有效的早期筛查和预防措施等问题。
糖尿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糖尿病的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对未来糖尿病研究的展望和挑战
加强糖尿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进一步研究糖尿病的个体差异和不同亚型的特点,实现精准治疗。
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情况,制定相应的糖尿病防控策略和措施。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2023
糖尿病流行现状
引言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糖尿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糖尿病的诊断和管理糖尿病的社会影响和经济负担结论与展望
contents
目录
引言
01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及主要危险因素对糖尿病发病的影响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及主要危险因素对糖尿病发病的影响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问题及其对糖尿病发病的影响,同时分析其他主要危险因素在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超重和肥胖问题在中国成年人中日益严重,而这两种状况与糖尿病之间的关联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流行病学数据,深入剖析超重、肥胖及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等对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影响,旨在为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首先对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现状进行描述,包括超重和肥胖的定义、诊断标准及在中国成年人中的分布情况。
随后,通过文献回顾和数据分析,探讨超重和肥胖对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人群中的差异。
文章还将分析其他主要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等对糖尿病发病的影响,以全面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政府制定糖尿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帮助公众了解超重、肥胖等危险因素对糖尿病的影响,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也为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提供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二、文献综述糖尿病作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在发展中国家,这一现象尤为明显。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这其中,超重和肥胖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近年来,关于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及其对糖尿病发病影响的研究日益增多。
这些研究主要从流行病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角度探讨了超重和肥胖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超重和肥胖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明显高于正常体重人群。
生理学研究表明,超重和肥胖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进而引发糖尿病。
分子生物学研究则深入探讨了超重和肥胖影响糖尿病发病的分子机制,如基因表达、信号通路等。
除了超重和肥胖外,糖尿病的发病还受到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
糖尿病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糖尿病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糖尿病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糖尿病的流行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有些国家投巨资,并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研究。
世界著名的两大实验:美国DCCT(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研究历时10年;英国UKPDS (United Kingdom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研究历时20年。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发现,初诊入选时糖尿病患者已有下列并发症:心脏病8%,单眼的微血管瘤或者较严重的视网膜病变37%,微量白蛋白尿18%,临床蛋白尿4%,跟腱反射消失13%,高血压或已接受降压治疗39%。
结果证明,以药物干预治疗,严格控制血糖可使糖尿病并发症总危险度下降12%,视网膜病变下降21%,白内障减少24%,尿微量白蛋白的发生率下降33%,微血管病变降低25%。
但并不能减少对大血管并发症病变的危险性。
常规(单纯靠药物)治疗方法无一能够阻止大血管并发症的进程。
仅靠药物干预治疗,不能达到满意控制糖尿病,这一结果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的关注。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进行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药物干预治疗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中等规律性运动)可使糖耐量低减(IGT)和空腹血糖受损(IFG)者向糖尿病转变率降低58%,而采用药物(二甲双胍)干预治疗可使IGT 、IFG 向糖尿病转变率降低31%。
可见,要想提高治疗糖尿病效果,必须采取饮食、运动、药物综合治疗。
芬兰是糖尿病高发国家之一。
由于受遗传因素和生活方式的共同影响,全国有7%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
1998年,公民保健所在芬兰5个城市实施为期3年的糖尿病防治计划,结果发现,接受严格的饮食和运动治疗,其糖尿病发病率比不采取严格的饮食和运动治疗者降低50% 。
根据我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初诊2型糖尿病伴并发症率分别为:高血压(HT)34.2-54.2%;冠心病(CHD)9.32-38%;脑血管病(CDV)5.23-11.04%;糖尿病肾病(DN)19.1-54.70%;视网膜病变(DR)16.6-63.5%。
糖尿病流行病学近50年来的进展
糖尿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结词
糖尿病危险因素研究不断深入,发现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与糖尿病发病相关。
详细描述
近年来,科学家们对糖尿病危险因素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除了遗传因素外,肥胖、不健康饮食、 缺乏运动、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被证实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此外,心理压力、睡眠质量等 因素也逐渐被纳入研究范围。
国内现状
中国是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最多的国 家,且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需引 起高度重视。
糖尿病的危害与影响
急性并发症
经济负担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包括低血糖、高血 糖、酮症酸中毒等,严重时可危及生 命。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给患者和社 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视网膜病变 等,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和寿命 缩短。
了解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变化趋 势对于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至 关重要。
研究目的
01
评估近50年来糖尿病流行病学的发展和变化,包括发病率、患 病率、死亡率等方面的数据。
02
分析不同地区和国家糖尿病流行病学特征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为制定全球和地区性的糖尿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03
02 糖尿病流行病学概述
糖尿病预防与控制策略的演变
总结词
糖尿病预防与控制策略不断演变,从单纯的 药物治疗向综合性的生活方式干预转变。
详细描述
早期的糖尿病预防与控制策略主要依靠药物 治疗和传统的医学手段。近年来,随着人们 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预防与控制 策略逐渐转向综合性的生活方式干预,包括 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 等。这些非药物治疗手段在预防和控制糖尿 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被广泛推广和应用
我国一半成人是糖尿病“后备军”吸烟是重要因素
我国一半成人是糖尿病“后备军”吸烟是重要因素*导读: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根据中国科学家最新的调查,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接近11.6%,糖尿病前期率为50.1%。
换言之,中国约有1.139亿糖尿病患者,且半数成年人徘徊在糖尿病边缘。
……专家提醒:如果不进行生活方式干预,三分之一“后备军”会最终发展为糖尿病调查显示: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其中一半为男性烟民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根据中国科学家最新的调查,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接近11.6%,糖尿病前期率为50.1%。
换言之,中国约有1.139亿糖尿病患者,且半数成年人徘徊在糖尿病边缘。
专家表示,我国的糖尿病病人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多。
这些有糖尿病前期的人群,如不立刻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有1/3会最终走向糖尿病。
过半中国成年人是糖尿病高危人群2013年9月4日,《美国医学会杂志》发布了一篇文章,根据2010年中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糖尿病总患病率是11.6%,其中男性12.10%,女性11.0%。
这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成人的糖尿病前期患病率是50.1%,其中男性是52.1%,女性是48.1%。
老年人群、城市居民、生活在经济发达地区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更高。
在糖尿病患者中,仅有25.8%的患者接受了治疗。
在已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只有39.7%的患者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
这篇名为《中国成人糖尿病流行与控制现状》的论文,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宁光教授研究团队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赵文华研究员团队共同完成。
调查覆盖了国内3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98658名18岁及以上成人,这也是目前国内关于糖尿病的最新的大规模流行病调查。
大约一半患者是抽烟男性在这份调查当中,还有一个关注点是:在糖尿病患病人群中,大约50%是抽烟男性。
国际上多项研究证实,吸烟可以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据了解,烟叶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主要有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等。
中国糖尿病流行现状
中国糖尿病流行现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糖尿病已经成为了中国最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
糖尿病的流行不仅对个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现状以及对策。
一、糖尿病的患病率增长迅猛据统计,中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
根据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已经达到了11.6%,而到202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上升至16.2%。
这意味着中国将有超过2亿人患有糖尿病,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数字。
导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群体中患糖尿病的比例高于其他年龄段。
其次,中国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粗粮蔬菜摄入减少,而高糖高脂的食物摄入增加,这导致了肥胖的普遍发生。
此外,现代生活方式的变化,如缺乏锻炼、长时间坐着等,也为糖尿病的发病提供了土壤。
二、糖尿病带来的挑战中国糖尿病的高发水平不仅给患者个体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高糖尿病患病率意味着医疗资源的巨大消耗。
糖尿病患者需要接受长期的治疗和管理,医疗机构的压力不断增加。
其次,糖尿病是伴随许多合并症的,包括心血管疾病、肾病、失明等,这些疾病不仅给个体造成了巨大痛苦,也加重了社会医疗负担。
最后,糖尿病给个体的家庭和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困扰,由于糖尿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饮食控制,这给患者的家庭财务和生活带来了重大负担。
三、糖尿病防控的现状与对策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糖尿病问题,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加大了对糖尿病防控的宣传力度,提倡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
其次,加强了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推动糖尿病的早期筛查和管理。
此外,不少志愿者组织和社会机构也参与到糖尿病防控工作中,广泛开展义诊、健康教育等活动,为患者提供诊疗和支持。
糖尿病流行现状及诊治进展课件
性别因素
女性在妊娠期间患糖尿病的风 险较高,男性患病率相对较低 ,但总体上男女患病率相近。
糖尿病的病理机制
01
02
03
胰岛素分泌不足
部分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 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无 法正常代谢。
胰岛素抵抗
部分患者体内存在胰岛素 抵抗现象,即胰岛素作用 减弱,无法有效降低血糖。
糖代谢紊乱
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 无法正常调节血糖水平, 导致血糖持续升高。
糖尿病的分类与特点
1型糖尿病
多发于青少年,由于胰岛素分 泌不足导致,需要依赖胰岛素
治疗。
2型糖尿病
多发于中老年人,由于胰岛素 抵抗或分泌不足导致,可通过 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
女性在妊娠期间特有的糖尿病 类型,多数患者产后可恢复, 但需关注远期糖尿病风险。
通过教育患者和医护人员,提高 对糖尿病的认识和管理水平,促
进患者的自我管理和控制。
糖尿病管理APP
利用移动医疗技术,开发多种糖 尿病管理APP,帮助患者实现自 我监测、记录和数据分析,提高
管理效果。
05
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
糖尿病的预防策略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 平衡等。
THANKS
特殊类型糖尿病
由其他疾病或因素引起的糖尿 病,如胰腺炎、内分泌疾病等 ,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03
糖尿病的诊断与监测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餐后2小时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
随机血糖
随机血糖≥11.1mmol/L。
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7.0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中国糖尿病流行现状
中国糖尿病流行现状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都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而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巨大人口数量的国家,糖尿病的流行情况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现状,并分析其主要原因和对策。
一、糖尿病患病率的增长趋势近年来,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2019年中国成年人患糖尿病的比例已达到11.2%,相当于约1.3亿人口。
这一比例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二、主要原因分析1. 营养结构改变: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高糖、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逐渐成为主流,导致肥胖和糖尿病的风险增加。
2. 缺乏体育锻炼: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缺乏体育锻炼,长时间坐着或久坐不动成为常态。
缺乏运动导致身体能量消耗不足,引发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生。
3. 遗传和环境因素:研究表明,个体的遗传因素与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密切相关。
同时,环境因素如污染、压力等也可能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三、应对措施和挑战1. 健康教育和宣传:加强关于糖尿病的预防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
倡导健康的饮食结构和积极的生活方式,促进全民健康。
2. 家庭和社区管理:家庭和社区作为最基本的单位,应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和照顾。
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和医疗服务,帮助患者管控疾病。
3. 医疗资源和科研投入:加大对糖尿病医疗资源的投入,改善糖尿病患者就医的条件。
同时,加强糖尿病的科研力量,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和疾病管理方法。
4. 政策支持和合作机制:制定并完善相关的糖尿病防控政策,加强政府部门和各方力量的合作。
建立健全的糖尿病防治网络,全面推动糖尿病防控工作的开展。
四、结语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现状不容忽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通过加强健康教育、优化饮食结构、增加运动、科学管理和医疗资源投入等多方面的努力,我们有望获得抑制糖尿病流行的成功。
(字数:482)。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脑血管
1.8
12.6
12.2
心血管
4.0
17.1
15.9
糖尿病足
2.6
5.2
5.0
眼部病变
20.5
35.7
34.3
肾脏病变
22.5
34.7
33.6
神经病变
61.8
60.3
诊断标准出处:方圻主编《现代内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版
我国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特点
• 我国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病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糖尿病患者发病率和致死率最
糖尿病 2.02 2.51 3.21
IGT 2.95 3.20 4.72
糖尿病分层标化患病率
分层 省会城市 中小城市 富裕县城镇 富裕县农村 贫困县城镇 贫困县农村 1996年资料
DM 4.58 3.37 3.29 2.65 2.83 1.71
IGT 5.78 4.29 5.74 5.02 4.11 3.14
高、危害最大的慢性并发症 • 肾脏、眼底等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及糖尿病神经并发症
已与发达国家相差无几 •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
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我国糖尿病住院病人大血管病变现状
• 高血压患病率增高的倍数与国外相似,而冠心病及脑卒 中的患病率增高的倍数则远远高于国外资料
• 可能是由于在我国,大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缺乏简 便易行的流行病检测手段,难以进行人群普查,表中所 列的总人群百分比较实际为低。本研究为住院病人,糖 尿病相关大血管病变的检出率较高
• 逐步建立三级防治网
–以三级医院为中心,二级医院为骨干,辐射 到社区
–条件好的医院开展多学科协作,减少致残和 死亡
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现状和危险因素分析
6、其他因素: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异常疾病也可能增加患糖尿病 前期的风险。此外,吸烟、饮酒、压力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对血糖水平产生不 良影响。
二、危险因素对糖尿病前期人群 的影响
1、血糖: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遗传因素、饮食和运动等会影响血糖水 平。这些因素通过影响胰岛素分泌和敏感性,以及调节血糖的代谢途径,导致血 糖升高。
3、性别和年龄调查
女性糖尿病的患病率高于男性,且随着年龄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 上升趋势。女性在绝经后,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上升。此 外,年龄的增长也会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结论
糖尿病对个人和社会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控制血糖, 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这不仅给患者带来经济和心理上的负担,也给社会带来巨 大的医疗支出。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来降低糖尿病的患病率。
参考内容二
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水平升高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状态。了解糖尿 病前期人群的危险因素对于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将 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危险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这些因素对血糖、血脂、血 压等指标的影响
,以及可能存在的心理和社会影响。最后,我们将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为 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提供参考。
3、遗传因素:糖尿病前期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家族中有糖尿病史的人群, 特别是直系亲属中有糖尿病的患者,患上糖尿病前期的风险较高。
4、饮食: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糖尿病前期的重要危险因素。摄入高热量、 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会导致肥胖和胰岛素抵抗,进而引起血糖升高。
5、运动:缺乏运动或身体活动也是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危险因素之一。运动 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体重,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糖尿病病人危险因素调查
糖尿病病人危险因素调查摘要:目的:通过对新泰市社区居民糖尿病患者的知晓率,患病率及治疗率与控制率的调查研究,了解关于该病的危险因素。
方法:在新泰市区的10个社区内随机抽取300例居民并进行糖尿病的相关调查。
结果:糖尿病的知晓率为55.3%,患病率为13.7%,治疗率为43.2%,控制率则为7.9%。
经统计可知,体重指数,胸腹围,是否患有高血压,每天平均进食用淀粉的量及是否具有糖尿病家族史是该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糖尿病的患病率相对较高,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较低,且诱发该病的危险因素较多,故需加强相关管理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综合干预及治理,以便于改善患者的现状。
关键词:社区居民糖尿病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241-01随着现代居民生活理念及方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据相关卫生部门的调查研究显示,现在糖尿病的患病率在我国内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约每天新增3100例,总患病人数大约接近4200万人,仅次于印度,故该病已成为了一个引起人民及相关部门极大关注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不仅对我国人民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而且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也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为了给糖尿病的治疗及防控提供相关依据,以便于减少关于糖尿病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特对新泰市10个社区的居民进行糖尿病相关的调查,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对象及诊断标准。
1.1.1以新泰市社区为基本单位,利用rand函数将筛选出的50岁以上的居民进行随机排序,并以分层抽样的方式选取300名居民作为样本,即调查对象。
1.1.2诊断标准。
参照2000年who标准,有糖尿病的相关临床症状,且随机血糖浓度≥11.1mmol/l,或空腹时血糖浓度≥7.0mmol/l;同时为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可重复一次加以确认。
1.2方法。
此次调查共分为3部分,即询问调查,膳食成分调查及医学体检。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前言................................................................................................................................................................................ 21 糖尿病的现状与流行趋势 .................................................................................................................................... 22 糖尿病的危害性 .................................................................................................................................................... 53 糖尿病的定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自然病程 ............................................................................................ 84 糖尿病的诊断及分型 ........................................................................................................................................ 105 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 126 肥胖病................................................................................................................................................................ 137 代谢综合征........................................................................................................................................................ 158 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及干预 ................................................................................................................. 179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 1910 糖尿病的管理和教育 .................................................................................................................................... 2111 糖尿病的治疗 ................................................................................................................................................ 2412 特殊情况下糖尿病的管理 ............................................................................................................................ 3113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防治 ............................................................................................................................ 3414 糖尿病慢性合并症与伴发病 ........................................................................................................................ 3715 糖尿病心理障碍及治疗 ................................................................................................................................ 5816 戒烟................................................................................................................................................................ 6117 糖尿病患者的旅游、婚姻、驾驶和就学、就业 ........................................................................................ 62前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在呈快速上升趋势,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另一个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及治疗现状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及治疗现状1、疾病背景及流行病学1型糖尿病(T1DM)特指因胰岛β细胞破坏而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具有酮症倾向的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依赖胰岛素维持生命。
T1DM具有以下特点:年龄通常小于30岁;“三多一少”症状明显;常以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起病。
T1DM约占糖尿病患者的5%,多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起病。
在儿童及青少年患者中,T1DM所占比例约为80-90%。
目前,中国是全球1型糖尿病发病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中国研究课题组2010至2013年在全国13个地区进行了T1DM流行病学研究,覆盖了全年龄段T1DM和10%的全国总人口,结果显示全年龄段T1DM 发病率为1.01/10万人年[1]。
2型糖尿病多在35~40 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 以上。
病理特点为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或外周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引起以糖代谢紊乱为主,包括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种全身性疾病。
2型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不如1型糖尿病明显,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可能性低[2],发生心、脑、肾血管动脉硬化性病变的几率比1型糖尿病更高,更易合并血脂异常、高血压、高尿酸、多囊卵巢综合征、冠心病等等[3]。
糖尿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2019年全球糖尿病患病率约为9.3%(4.63亿人),预计2045年将增加至10.9%(7亿人)[4]。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仍在上升,2015至2017年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达到11.2%2。
2、疾病治疗现状二甲双胍为T2DM患者的一线用药和药物联合中的基本用药。
磺脲类药物、格列奈类药物、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TZD)、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DPP4i)、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和胰岛素是主要联合用药。
(1)治疗药物1型糖尿病必须必需使用胰岛素治疗,口服药效果欠佳。
2型糖尿病则往往可以应用口服降糖药降糖,达到很好的效果,主要治疗药物见表1。
糖尿病的流行病研究
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危害巨大,可导致肾衰竭、失明、足部坏疽等多种严重的并发症,并导致高死亡率。
在全球范围内,每10秒就有一个人死于糖尿病并发症,同时在这10秒内又有2个人罹患糖尿病,每30秒就有一个人因糖尿病而截肢,每年患糖尿病的人数增加700万,每年死于糖尿病的人数远远高于死于艾滋病的人数。
且最新的研究发现发达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仍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城市仍高于农村。
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统计,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 2.85亿,估计到2030年全球将有5亿人患糖尿病。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1980年全国14个省市30万人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患病率为0.67%。
在不到30年后的2008年,全国14个省市进行了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糖尿病患者已经超过7 000万。
2010年我国成人糖尿病总数达9 240万,相比于1980年增加超过了15倍,我国已超越印度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在患病率如此高的群体中,患者对糖尿病的知晓率却仅为44.0%,青年人的知晓率更是远远低于中老年人。
在我国患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占90.0%以上,1型糖尿病约占5.0%,其他类型糖尿病仅占0.7%,城市妊娠糖尿病的患第一章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资料病率接近5.0%。
在2007~2008年的调查中,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我国男性患病风险比女性增加26%,而文化程度为大学以下的人群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57%。
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体重指数(BMI)约25 kg/m2,在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中,单纯餐后血糖升高者占近50%。
老年人(65岁以上)患糖尿病的危险性是20~40岁人群的10倍。
2008年对我国18个城市16 286名妊娠女性的筛查结果表明,妊娠糖尿病的患病率为 4.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CDS)慢性并发症调查组报告,在三级甲等医院中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患病率分别为:高血压34.2%,脑血管病12.6%,心血管病17.1%,下肢血管病5.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成人糖尿病流行与控制现状及危险因素研究
发表时间:2019-04-11T11:00:58.890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2月4期作者:黄俭美唐知音
[导读] 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
黄俭美唐知音
(柳州市人民医院;广西柳州545006)
【摘要】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
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资料表明,糖尿病的患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以及对总体健康的危害程度,已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第3位,糖尿病造成的死亡,也居当今世界死亡原因的第5位。
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应引起政府、医务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旨在对糖尿病的流行现状和预防对策作一概述。
【关键词】糖尿病;流行现状;预防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4-0236-01
引言:糖尿病这一代谢性疾病已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危害,中国的糖尿病流行趋势严峻,如不加干预,后果不堪设想。
合理的干预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的发生,降低糖尿病给社会和个体带来的危害。
积极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1.我国糖尿病患病现状
近30年,我国大陆地区糖尿病患病率呈井喷式增长,1979年至1980年中国大陆地区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仅为0.67%(全国14省市30万人流行病调查数据),1994年至1995年全国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已达2.5%(全国19省市21万人流行病调查数据)。
2007年至2008年,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杨文英教授牵头组织的全国14个省市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得出结果显示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中国成人糖尿病总数达9240万,其中农村4310万,城市4930万左右。
2013年IDF推测中国大陆地区糖尿病患病人数达9840万,中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2013年发表在JAMA上的文章显示,2010年由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组织的流行病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达到11.6%,糖尿病前期达50.1%,推测中国大陆地区成人糖尿病患病总人数达1.13亿,糖尿病前期总人数达4.934亿。
我国糖尿病患者中主要为2型糖尿病,约占总数的90%,1型糖尿病在我国约为5%,特殊类型糖尿病不足1%,城市妊娠期糖尿病接近5%。
我国糖尿病流行的其他特点包括:经济发达地区高于不发达地区,城市高于农村,1994年至1995年的流调资料显示大城市糖尿病患病率是农村的3倍;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流行病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未诊断的糖尿病达60%,2010年为70%,而2013年IDF 推测世界平均状况未诊断的糖尿病为46%;男性、低教育水平是糖尿病的易患因素,2007年至2008年的数据显示,男性糖尿病患病风险比女性增加26%,而文化程度大学以下的人群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57%;我国糖尿病患者肥胖和超重程度低于欧美国家,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BMI约在25kg/m2,明显低于西方国家平均BMI30kg/m2的水平;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比例高,新诊断糖尿病患者中单纯餐后血糖升高者占近50%。
虽然临床上儿童2型糖尿病人数在增加,但国内目前尚无儿童及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全国性流行病学统计资料,2002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调查显示,5~17岁儿童、青少年糖尿病(不分型)标化患病率为1.9/1000,无性别差异,中国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患病率已接近美国等发达国家,糖尿病低龄化趋势应引起重视。
2.影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的因素
近30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环境也发生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状况。
导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增加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第一,膳食结构改变: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大陆居民谷类食物摄入量逐年减少(1982年为689.2g/d,至2002年为402.1g/d),脂肪摄入却逐年增加(1982年为48.1g/d,2002年为76.2g/d);摄入食物能量密度高,纤维素低。
据欧美等国经验,这种膳食变化将促进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
第二,生活方式改变:体力活动减少,如从事体力活动的工作减少或工作强度降低,静坐时间增加(长时间坐在电脑及电视前),出行方式改变(主要交通工具已从自行车变为汽车),农业现代化使从事农业劳动的强度大幅减少,以及农业人口进入城市工作劳动强度也大幅度降低。
同时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长期处于应激环境。
第三,农村人口城市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进程明显加快,中国城镇人口的比例2000年为36.2%,至2010年已达49.68%。
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伴随的是生活条件的改善与膳食结构的改变,体力活动减少,必然导致糖尿病患病率的增加。
3.糖尿病防治的对策
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主要措施是生活方式干预,通过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适当控制饮食、加强运动锻炼、控制体质量等),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定期检查血糖,密切关注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病、血脂紊乱等)并适当治疗。
对肥胖或超重者目标BMI 达到或接近24kg/m2,或体质量至少减少5%~10%,每日饮食总热量至少减少400~500kcal,饱和脂肪酸摄入占总脂肪酸摄入的30%以下,体力活动增加到250~300min/周生活方式干预可使糖尿病相对风险降低28%~63%,最具代表性研究也是最早的生活方式干预试验是为期6年的我国大庆研究,可使IGT人群糖尿病患病风险降低42%。
大庆研究的23年随访结果2014年发表在Lancet上,显示生活方式干预可显著降低IGT人群糖尿病患病风险,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
药物干预研究,包括二甲双胍(DPP研究,3年,风险降低31%)、阿卡波糖(STP-NIDDM研究,3年,风险降低25%)、奥利司他(XENDOS研究,4年,风险降低37%)、曲格列酮(DPP研究,3年,风险降低75%)和罗格列酮(DREAM研究,3年,风险降低60%),研究时间1~4年不等,糖尿病相对风险降低26%~75%。
但是药物干预2型糖尿病缺乏长期有效性和卫生经济学的证据,因而药物干预尚未在各国的临床指南中被广泛推荐,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目前也不推荐使用药物干预的手段预防糖尿病。
结论:
简而言之,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年化和医疗诊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已成为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第3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
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已达11.6%,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形势非常严峻。
在我国1亿多糖尿病患者之中,近60%未被诊断,而被诊断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60%~70%的患者血糖控制不达标,加强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
十分重要[1]。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