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太平洋、平安对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发展战略不同
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是中国保险市场两家重要的保险主体。这两家保险公司背
景不同,运作模式不同,因此,发展战略也不同。
中国人寿历史比较长,具有深厚的政府背景,也是在政府的扶持下成长起来的,这也正赋予了中国人寿可以获得别的保险公司不可比拟的垄断资源。同时,中国人寿是中国最大的寿险公司,其子公司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是中国保险行业最大的资产管理者,所管理的资产规模平均每年增加30%,其中投资资产年均增长40%,并保持较高的投资回报。我们预计中国人寿2006-2008 年净利润平均复合增长率在67%左右。
而中国平安则不同。它从一开始就确立了走市场路线,完全依靠市场自身的规则发展至今。中国平安的战略目标是打造以保险、银行、资产管理为核心,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中国平安作为金融深化改革的领头羊,所管理的资产规模平均每年增加25%,其中投资资产年均增长23%,并保持较高的投资回报。由于公司是一家综合金融服务集团,业务涉及保险、银行、资产管理、信托及证券等金融子行业,各个业务平台之间可以共享客户信息,交叉销售可以给公司带来极低的开拓成本,单一客户边际附加值高,可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市场的风险,未来仍可保持较高增长。我们预计中国平安2006-2008 年净利润平均复合增长率在46%左右。
2、财务数据纵横比
从两者的财务数据来看,中国人寿的绝对规模要远远超过中国平安,但是,横向比较保险公司时不能单纯看绝对规模。综合股本因素考虑,中国平安的每股价值要高出中国人寿,给投资者带来的回报也较高。就2005 年的每股收益来看,中国人寿仅为0.19 元(摊薄),而中国平安为0.54 元。每股内含价值人寿为4.26 元,而中国平安为7.81 元;从资产收益率来看,中国平安的10.90%也高于中国人寿的8.61%。但就利润增长速度来看,中国人寿近些年增长速度超过中国平安,尤其是2006 年,我们预计中国人寿的净利润增长率将达到103%,而中国平安为79.12%。
另外,仔细研究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保费收入前十名地区,可以发现有很大不同。中国人寿的主要保费收入来源地区为人口较多和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例如广东、河南、四川等省份;而中国平安的主要保费收入来源地区为经济发达地区,如上海、北京等地。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中国平安在市场化较为发达的地区业务资源投入多,高端客户占比高,导致单个客户的边际利润贡献度较高。而中国人寿在其业务十大来源地区的保费收入,一般能占到当地市场份额的50%左

右,最高的可达60%,由此可见它在这些
地地区的垄断优势十分明显。中国人寿这种广泛的业务布局有助于其分散风险,平滑业绩波动,并且随着中国经济的纵深发展,在未来可为其提供强劲的保费收入来源。
保险公司的应收保费不同于其他行业的应收费用,容易形成坏账。保险公司每天要应对分销机构庞大的应收保费,所以,管理应收保费往往考验一个公司的管理能力。比较而言,中国平安2005 年的应收率在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仅为1%左右;而中国人寿2005 年的应收率超过6%,从这点可以看出平安的应收管理水平较高。
管理费用率衡量的是保险公司的内耗程度。若公司长期支付大量低效率固定成本,则随着业务量的上升,管理费用率势必呈现上升态势。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的成本优势明显,处于行业内较低水平,这说明两者的规模效应都已经能够体现出来,管理的边际费率较低。
相比较,我们认为中国人寿的规模效应更明显一些。近年来,其业务的迅速发
展没有使费用率大幅攀升,反而有所下降,其赔付率、费用率以及综合费用率稳定。
3、股权激励应对市场竞争
长久以来,中国保险行业人才流动频繁,竞争环境恶化是困扰行业发展的两大因素。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保险公司开始重视人才、团队的培养和稳定。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是较早推出股权激励的保险公司,中国平安的方案已于2004年开始实施,而中国人寿的方案还尚未执行。根据公开信息显示,中国平安于2004 年开始执行虚拟期权计划,该等权利以单位方式授予,每个单位代表1 股公司H 股,该计划自2004 年-2008 年每年根据员工的绩效和贡献,经评比并报公司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批准后确定人选,分五次授予。中国人寿激励计划草案为,由激励对象自愿认购股份和公司有条件奖励股份相结合;员工股权激励的激励对象包括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包括外部董事),对公司整体业绩和持续发展有直接影响的一定职级以上的管理骨干等在岗员工,公司认为应当激励的业绩表现突出的优秀员工和其他人员。从中国平安激励计划执行情况来看,实施效果良好,这几年公司保持了高速增长,年均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46%。鉴于此,我们对于中国人寿的股权激励也
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4、人寿股权投资独占鳌头
中国人寿的股权投资较为广泛,而且数额庞大,所投资标的多数为稀缺资源,一般金融机构很难望其项背。
中国人寿投资的已上市公司股权截至到2006 年12 月31 日,账面增值了81.39亿元,如果限售股权流通后,其投资收益计入每

股收益,则按发行后摊薄股本计算,每股收益可增厚0.29 元。2006 年下半年,中国
人寿3.92 亿元投资7000 万股兴业银行,根据兴业银行股价最新情况统计,中国人寿此笔投资获利应超过10 亿元。执行新的会计准则后,中国人寿的这些投资收益若计入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一项,则可大大提升每股的内含价值,约折合每股提升0.32 元,则其每股内含价值可达到9.2 元。中国人寿目前持有广发行20%的股权,兴业银行7000 万股股权,渤海产业基金5%股权,战略入股广深铁路和工商银行,未来还可能收购徽商银行、珠海商业银行的部分股权。这些股权投资一方面可以给其带来股权投资收益;另一方面可以促使中国人寿与商业银行合作更加密切,开展银保业务,增加其保险市场份额。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人寿和平安各自的战略不同,优势不同,具有各自的生存空间。虽然从财务数据来看,中国平安目前的股东回报率较高,但随着中国金融改革的深化,拥有众多垄断资源的中国人寿,在二三线保险市场启动后,未来可能以相当高的速度发展。因此,我们建议在投资保险股票的时候,需要长线投资,以分享中国保险市场高速成长的成.

平安号称投资国家重点项目等等,而且有大批的投资专家帮忙投资股票、期货等收益高的项目。作为一家实力雄厚的金融集团,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它早已做好风险对冲、正在有备无患地进行证券交易。他们的投资收益至少不会低于自己吹嘘的8%~15%。因为巴菲特在美国这样没有投机机会的市场,收益率还能达到30%。

平安投资收益如此高,对客户宣称的投资收益如此丰厚,但对外界投资散户宣称的年利润却很低。这一双簧既让发现投资收益率不高的保险客户无话可说,又让炒股不赚的散户哑巴吃黄连。平安会计报表上的净资产收益率只有2%,而且净资产只占总资产的很小的比例。平安分给客户的投资收益虽然口头上5%多,其实扣除初始费用等之后,也就是百分之三点几,顶多百分之四,和银行存款差不多,甚至还略低。“利差益、死差异、费差异”号称保险公司收入三大来源,很多人都知道,却很少有人体会到“利差益”的巨大威力。6万块钱分期存到平安,第十个年头现金价值只有6~7万(因为要扣除10800元初始费用),存20年大约能得到也就是10~13万元,存30年能得到15~24万元。但平安拿这些钱来投资,收益率就算是最最最低的9%(再低就跑不赢经济增长了!),到第10年存满6万的时候平安能得到本息大约10万元,到第20年本息23.7万元,到第30年56.04万元——平安赚多

少? 何况有些保险一交就是二三十年,三四十年之后才能完全取出,平安赚多少?

有人以此作为险资推高发行价的理
由,这样并不公平。至少从2011年来看,这一理由太过牵强。

理财周报整理数据显示,今年上市的新股询价过程中,保险资金账户给出了691个报价,其中高于最终发行价的只有190个,刚好等于发行价的有41个账户,而低于发行价的多达460个。很明显,大部分险资并没有在询价过程把发行价抬高。

资本追逐利润,国寿、平安和太平洋保险手握着大把的资金,自然不会忽略新股这块蛋糕。但即便同是打新,三巨头也都有着各自的“范儿”,策略上表现出迥异的风格。

平安资产账户给出了36个报价,无一低于最终发行价。相较之下,国寿则要“吝啬”得多,41个报价都低于发行价。相比国寿和平安,太平洋资产给出了高达165个报价,在数量以绝对优势“压倒”二者。

平安托管幸福人寿资金:打新不差钱

2011年平安资产管理公司在新股询价过程中,没有一个报价低于发行价,36个报价全部有效。是巧合,还是平安资产打新“不差钱”?

新股二级市场表现已经远没有之前收益那么高,破发屡屡出现,各家机构在给出报价时更加谨慎。在这方面平安资产的勇气依旧。

东方铁塔询价过程中,平安资产报价70.58元/股,冠绝所有险资报价。最终东方铁塔发行价39.49元/股,溢价率近80%,平安资产的“慷慨”让人惊叹。

报价如此离谱,难道是平安资产的股票研究团队对于新股估价出现严重偏差,接纳这些高估价的账户管理者又有着怎样的投资风格呢?

平安资产某工作人员告诉理财周报记者,“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都是固定统一的研究平台,平安的研究团队并没有什么问题。”

理财周报记者发现,平安36个报价的账户都属于受托幸福人寿分红和万能险产品账户。或许这并不是巧合。

“中小保险公司资金托管给我们后,都会设立各自的专户,根据双方在签订托管协议时对于收益性等方面的约定,每个专户会有不同的投资策略。”上述平安资管人士说。

另一平安资产风险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委托方把资金委托给平安资管后,不参与资金具体运用,投资策略是专户管理人在对方授权范围内自行决定。”

北京某大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平安资产总是给出高报价,有两种可能。一是体现出委托人的意思,二是确实看好这些股票,不想错过这些新股上市带来的投资收益。”

然而

平安资产“看好”的这些新股上市后表现并不令人满意。2011年以来,平安资产受托管理幸福人寿产品有21个账户获配新股,各新股上市首日收益加总后,反而亏损了
29.98万元。

与平安资产在新股估价中“鹤立鸡群”相比,国寿资产给出的报价显得更为谨慎。

国寿谨慎报价“羞答答”

2011年上市的公司中,国寿传统险、分红险等账户在新股询价中给出了41个报价,其中包括华锐风电等热门的个股询价,可见国寿新股投资积极性并不弱于平安资产。

但是报价环节,国寿显得尤为低调。理财周报记者发现,2011年国寿的新股估价竟然无一例外地都低于这些股票的发行价,41个报价全部属于无效报价,颇有一番“打酱油”的味道。

新华资产基金投资部总经理更想把国寿的报价理解为他们对于这些新股的合理预期,“新股表现不好,收益不如从前,风险会自然地驱使大家把估价降下来。”

相比平安资产在所报价股票上表现出来的“势在必得”,国寿显得更为理性,宁可缺席新股申购也不把报价提高。

以华锐风电为例,公司最终发行价定在90元,当时不少机构都认为这一价格定得过高。国寿两个账户给出的报价都是70元,虽然最终未能申购,但也成功避免了华锐风电首日破发的尴尬。

国寿打新策略虽然保守,但是在此种行情下得到不少机构的赞同。多位基金经理告诉理财周报基金版记者,“我们更认可国寿的打新策略。”

当然对于近来有着“新股恐高症”的国寿投资团队来说,可能错失某些新股上的高收益,但同时在风险管控上显然比其他险资做得更好。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国寿受托管理资产达到1.58万亿元,并以占全行业35%的受托管理资产,实现了占全行业40%以上的投资收益。

相较于平安和国寿,太平洋资产在新股报价上并无鲜明特色,但是其参与打新的数量绝对让另外两大巨头“黯然失色”。

太保打新浮亏6449万垫底,仍淡定

2011年太平洋资管在打新上可谓出师不利,截至目前浮亏约6449万元,所有打新机构中浮亏最多。主要是拜华锐风电所赐, 华锐风电上市不到三日,就让太保亏损超过一亿,至今仍陷泥潭。

除了华锐风电,今年太保打新被套的还有司尔特。然而这些挫折似乎并没有影响太保对于新股的热情,2月份和3月份仍频频加入打新大军。

根据理财周报记者统计,在2011年上市的新股申购中,太保一共给出了165个报价,参与了华锐风电、新都化工、鸿路钢构、亚太科技、风范股份、司尔特、杰

赛科技、博威合金、中化岩土、大智慧、广电电气、尚荣医疗、惠博普、张化机、森马服饰、江南水务、洽洽食品、顺荣股份、世纪游轮、三江购物、亚威股份、徐家汇、宝泰隆20只新股的申报。


过虽然太保参与打新数量绝对领先,但是在报价上并不冒进。165个报价,只有31个高于发行价,这些报价中几乎一半是给了尚荣医疗,而尚荣医疗上市后表现也完全符合太保的预期。

北京某中小保险公司资管部投资经理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太保在华锐风电上的损失没有影响其打新热情,可能是因为这是之前已经确定的整年投资策略,风格可能贯穿全年。”

中国银监会和中国保监会分别在去年11月和今年4月推出了银保新规则,对保险公司人员驻银行网点销售保单做出限制,这对保险公司的寿险业务构成较大负面影响。

截至昨日(8月29日),A股上市三大保险巨头:中国平安(37.07,-0.11,-0.30%)(601318)、中国人寿(18.39,-0.09,-0.49%) (601628)和中国太保(19.27,0.01,0.05%)(601601)的2011年上半年成绩单已全部亮相。这是银保渠道收紧以来,三大上市公司首个半年报,从中可以窥见其寿险业务受到的冲击。中报显示,偿付能力下降已成为三大保险巨头面临的共同难题。中国人寿的偿付能力充足率由2010年年底的211.99%下降到164.21%;平安寿险偿付能力为158.1%;太平洋寿险的偿付能力由241%下降至192%。

三大保险巨头寿险业务的其他业绩指标表现如何?《每日经济新闻》将选取其半年报中寿险业务的5大指标,为读者详细解读。

寿险净利润:国寿降28% 太保增44.7%

从中报看,三大巨头的成绩单可谓有喜有忧。

中国人寿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29.64亿元,是三大巨头中净利润唯一同比下滑的。其去年同期净利润为180.34亿元,同比下降了28.1%。中国人寿认为,业绩下滑主要是受资本市场波动导致的投资收益率下降和资产减值损失增加的影响,以及受“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基准收益率曲线”下行导致的传统险准备金计提增加的影响。

中国平安的净利润为127.57亿,同比增长32.7%;其中,平安寿险实现利润67.62亿,去年同期净利润为65.51亿,今年较上年同期增长3.2%。中国平安称,利润增幅较低主要是受投资收益波动和准备金增提的影响。

中国太保上半年净利润58.16亿,同比增长44.7%,其中太平洋寿险业务实现净利润27.93亿,同比增长28.5%。

国内三大保险巨头中,仅中国人寿净利润同比下降近三成,而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的净利润同比都是增长的。

寿险已赚保费:平安增27.2% 国

寿增6.1%

今年上半年,中国人寿已赚保费1948.49亿,去年同期1835.89亿,同比增长6.1%。

中国平安旗下的平安人寿今年上半年已赚保费739.57亿,去年同期538.22亿,同比增长27.2%。

太平洋寿险今年上半已经赚保费530.8亿,去年同期该
公司已赚净保费469.18亿,同比增长13.1%。

在己赚保费上,平安人寿处于领先地位。

寿险偿付能力:国寿164% 平安158%

中国人寿的偿付能力由2010年年底的211.9%下降到164%,中国人寿称,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资本市场波动、上年度股息分配以及公司业务发展影响。该公司正准备通过发行不超过300亿次级债的方式来提高偿付能力。中国人寿高管称,次级债发行完成后,大概将提高偿付能力40个百分点左右。同时该公司高管还称,发行300亿次级债仅是开始,以后会根据实际发展需要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

平安人寿的偿付能力已经下降到158.1%,平安集团高层在中报发布会上表示,公司会关注发次级债和注资等方式提高公司的偿付能力。

太平洋寿险的偿付能力为192%,而去年底太保寿险的偿付能力为241%,太保称,上半年盈利、向股东分红以及投资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和保险业务发展引起偿付能力下降。

寿险投资收益率:中国人寿4.5%最高

中国人寿称今年上半年总投资收益率为4.50%,而该公司去年同期的投资收益为5.06%,稍微有所下滑,不过,尽管如此,中国人寿的投资收益仍是三家公司中最高的。

中国平安的寿险业务净投资收益由2010年上半年的113.75亿增加25.5%至2011年同期142.79亿,总投资收益率由去年同期的3.8%上升至2011年同期的4.3%。主要原因是投资资产规模增长使固定到期日投资利息收入增加,同时,权益投资分红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

太平洋称,截至今年6月底,投资资产规模达4905.13亿,较上年末增长12.6%,上半年累计实现投资收益108.28亿,同比增长16.9%,总投资收益率4.4%,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去年同期的总投资收益率为4.3%。

寿险营销员:国寿66.2万 平安47.46万

截至今年六月底,中国人寿的保险营销员总数66.2万人,银行保险渠道销售代理网点9.6万个。该公司去年同期保险营销员总数达73.6万人;银行保险渠道销售代理网点达9.7万个。营销员同比减少7.4万人。

中国人寿高管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从去年到今年公司已经淘汰了9万多产能低的营销员,同时下一步会着手将县级公司转变为纯销售公司,将在县级公司的出单、核保等岗位集中到省公司。

不过,相比中

国人寿,平安人寿营销员数量呈现正增长,平安人寿净增营销员6.2万人,与国寿在人力上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半年报显示,中国平安今年上半年寿险人力规模达47.46万,而去年同期平安拥有41.2万个人寿险代理人,同比增长15.3%。太平洋保险称,今年上半年营销员总数达28.2万人,
而去年同期的营销员总数为25.2万人,同比增长11.9%。

其中,中国人寿今年前8个月实现保费收入约237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277亿元同比增长了约4.1%。
中国太保两家子公司太平洋人寿保险、太平洋财产保险,今年前8个月保费收入分别为669亿元、415亿元,与去年同期的612亿元、348亿元相比较,同比增幅分别达到9.3%、19.3%。
中国平安四家控股子公司平安人寿保险、平安财产保险、平安健康保险以及平安养老保险,今年前8个月分别实现保费收入约861.74亿元、539.14亿元、0.77亿元、36.32亿元,同比增幅分别达到33.2%、35.8%、83.3%、23.5%。
...
查看原文:/money/insurance/bxdt/20110915/0826********.shtml

“保险三巨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太平洋保险2010年年报均已亮相,平安当期业绩增长最快。不过,业绩增长并不能代表险企的发展潜力。今天,本刊就三家公司首年期缴保费、投资收益等重要发展潜力指标逐一进行比较。

年报显示,截至去年底,国寿总资产为14105.79 亿元,同比增长 15%;平安总资产为11716.3亿元,同比增长25.2%;太保总资产为4757.11亿元,同比增长19.8%。

首年期缴保费

平安增幅最大

保险三巨头保费收入具有可比性的则为寿险业务。截至去年底,国寿、平安寿险和太保寿险的规模保费同比分别增长15.6%、20.3%和41.7%。从渠道来看,国寿与平安业务主要依托个人营销而获得,其中平安的交叉销售对其寿险业务发展也功不可没,而太保寿险的保费入账有赖于银保和个险“双驱动”。不过,规模保费并不能完全表明险企业务发展能力的强弱。

事实上,首年期缴保费则是险企业务持续发展的主要指标。国寿、平安寿险和太保寿险的首年期缴保费同比分别增长31.3%、45.5%、32.5%,新业务价值都有不同程度提升,如国寿一年新业务价值为198.39 亿元,同比增长12%,平安寿险一年新业务价值为155.07亿元,同比增长31.4%,太保寿险一年新业务价值为61亿元,同比增长22%。

尽管首年期缴收入不菲,但去年保险三巨头寿险业务在市场中占比由2009年的60.7%下滑至55.6%,其中国寿和平安寿险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1.7%和15.1%,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而太保寿险的占有率为8.8%,

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

分红险占比

太保最高

在寿险市场,分红险可谓一险独大。在国寿年报中并没有披露分红险的保费收入,不过所列举的鸿盈两全保险等4款拳头分红险的业务收入已达到1713.9亿元,占公司总保费收入的53.9%。太保寿险,分红险保费收入为684.34 亿元,同比增长57.6%,分红险保费在寿险总
保费中占比高达77.9%。保险三巨头中,仅有平安寿险的分红险、万能险较为均衡发展,保费收入分别为696.96亿元、662.94亿元。

平安年报显示,在平安寿险销售额排名前五位的产品中,万能险占据第四位,入围的分红险为平安富贵人生两全保险(分红型),保费规模197.29亿元。

投资

国寿收益率降幅最小

在保险三巨头中,国寿、平安和太保的净利润分别为336.26亿元、179.38亿元、85.57亿元,同比增幅为2.3%、23.9%、16.3%。净利润说明险企的盈利状况,而衡量其投资能力的指标则是投资收益率。

去年,国寿总投资收益682.8亿元,收益率为 5.11%,同比下降0.67个百分点;平安总投资收益292.72亿元,收益率为4.9%,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太保总投资收益209.02 亿元,总投资收益率为5.3%,同比下降一个百分点。

投资收益与投资资产的配置数额、调仓时机不无关系。总体来看,由于去年资本市场波动较大,保险三巨头的权益类投资较为谨慎,如国寿投资占比14.66%,平安投资占比为9.8%,太保投资占比为11.89%,相比而言国寿的投资表现较为激进。

分红

平安派现最慷慨

年报还显示,截至去年底,国寿每股收益1.19元,同比增长2.3%;平安每股收益2.30元,同比增长21.7%;太保每股收益1元,同比增5.3%。从每股收益额和增幅来看平安均排在首位。

保险三巨头均披露了今年将进行现金股息派发,国寿拟向全体股东派发0.4元/股(含税),共计113.06 亿元;平安派发0.4元/股(含税),共计30.6亿元;太保派发0.35元/股(含税),共计30.1亿元。此外,平安还于去年中期派发0.15元/股(含税).


【摘要】:当前降息周期下,谁的保障合适。下面是3种分红险(“国寿鸿康保险计划”、平安鑫盛终身寿险、太平洋岁岁登高终身寿险)的对比。

“当前降息周期下,分红保障型产品由于与资本市场挂钩较小,固定收益部分和保险保 障能够得到保证,又能获得一定的红利分配,因此颇受市场青睐。

近期,中国平安推出一款形态简单、功能专一的保障型产品——“平安鑫盛终身寿险(分红型)”,针对0-55周岁人群,提供身故等保障。这款分红险与另外两家保险巨头国寿

、太保热销的两款分红险,“国寿鸿康保险计划”、“太平洋 (601099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岁岁登高终身寿险(分红型)”有无优劣之分呢?

谁的保障合适

分红险首先是保险,其次才考虑投资功能。这三款产品均是保障型分红险产品,与传统保险产品功能一致,侧重给予投保人提供灾害保障,分红只是附带功能。保险专家建议,在当前降息周期,侧重保障需
求的人可选择一些保险期较长、保障功能较强的保障型分红险产品。那么,三款产品的保障有哪些异同呢?

“国寿鸿康保险计划”是一款由中国人寿推出的两全型重疾分红保险,由国寿鸿康两全保险和国寿鸿康附加提前给付重大疾病保险组成,它针对18-50周岁人群,保障期限为20年,保至70周岁,提供12种重大疾病的保障。虽然这款产品保障疾病种类并不多,但是涵盖了重大疾病的基本保障范围,比较适合年轻人投保,因为保障越多保费越高;而年近50周岁的人群,如果身体健康也比较适合。

中国平安的“平安鑫盛终身寿险(分红型)”是一款单纯的终身寿险,没有重大疾病的保障功能,但它可以附加“平安附加鑫盛提前给付重大疾病保险”。附加之后的保险组合提供30种重大疾病的保障,除行业规范的25种疾病外,还包括严重多发性硬化症、严重的1型糖尿病、侵蚀性葡萄胎、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重度的肾功能衰竭、严重的原发性心肌病。这款产品提供的疾病保障比较全面,还额外包括了5项重大疾病的保障,适合各类人群投保,尤其适合中年人。

“太平洋岁岁登高终身寿险(分红型)”是太平洋人寿推出的一款保额分红型产品,针对0-65周岁人群,提供终身保障。与平安鑫盛终身寿险类似,这款产品也没有重疾保障功能,可以附加“岁岁登高重大疾病保险”,获得25种重大疾病的保障。此外,该险具有年金转换功能,即客户投保满2年后,若年龄在55至75周岁之间,可通过申请减保,将减少的保险金额所对应的现金价值全部或部分转换为年金,保障退休生活。

保障比较:

从可以提供的疾病保障种类来看,“平安鑫盛终身寿险(分红型)”及“平安附加鑫盛提前给付重大疾病保险”最全面,可以为各类人群提供保障。

谁的保费划算

“国寿鸿康保险计划”的交费期限为10年,交费方式分为趸交、年交、半年交和月交,保费较低(30岁女性,保10万元,10年交,保费3100元/年)。这款产品保费特设月交方式,比起一年一次性交一大笔钱,投保人负担更轻些。


“平安鑫盛终身寿险(分红型)”提供了10年交、15年交、20交、30交等多种交费

方式,可以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调节资金运用的方式。该产品保费适中(30岁女性,保10万,10年交,保费6350/年)。

“太平洋岁岁登高终身寿险(分红型)”交费期限分为10年和20年,交费方式为年交,保费适中(30岁女性,保10万,缴费3500元左右/年)。

保费比较:

很显然,以30岁女性为例,“国寿鸿康保险计划”的保费最低,“太平洋岁岁登高终身寿险(分红型)”的保费可与其一较高下;而“平安鑫盛
终身寿险(分红型)”的保费则相对较高。

谁的分红可靠

分红与寿险公司业绩紧连,在购买分红险前,务必要看保险公司的收益水平。一旦你买了分红险,那么你的分红收入便与寿险公司的经营利益直接挂钩了。

首先,分红保险的红利是来自于保险公司的总盈余,所以一家公司的总体投资收益情况,或直接取决于该产品的分红状况。

这三款产品的“东家”是保险业的三巨头,从今年公布的年报来看,在分红派息方面,三家公司表现各异,中国人寿拟派发股利每股人民币0.23元,与去年相比缩大幅缩水;中国平安不派股息;而中国太保 (601601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则决定去去年行情较好时的水平保持一致,每股派人民币0.30元。中金公司日前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预测,中国平安2009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可能达到1295.4%,中国太保则为321.2%,中国人寿的增幅最小,为85.9%。

受到资本市场剧烈波动的影响,保险“三剑客”在去年纷纷调整了资产配置,权益型投资所占比例均低于8%。其中中国人寿股权投资占比为7.98%,中国平安权益类投资为7.8%,而中国太保权益类投资占比则仅为4.7%。三家公司的固定收益类投资均超过80%。

此外,年报显示,中国人寿2008年内含价值2400.87亿元,同比下滑4.94%;平安2008年内含价值为1228.5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跌18.26%;中国太保2008年内含价值为699.78亿元,同比下降6%。中金公司预测,中国人寿2009年每股内含价值为10.41元,同比上升22.61%,中国平安同比上涨22.11%,中国太保涨幅为12.54%。

2008年三家保险公司业务状况

保险公司 总营业收入 净利润 总投资收益 总投资收益率

中国人寿 2955.79亿元 100.68亿元 306.83亿元 3.46%

中国平安 1293.83亿元 8.73亿元 -78.99亿元 -1.7%

太平洋保险 978.35亿元 13.39亿元 84.08亿元 2.9%


其次,你买了分红保险后,能获得多少公司经营利益,还与各保险公司的分配体系密切相关。目前,按分红的方式不同,主要有现金分红和保额分红。

现金分红的方式是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寿险公司根据当年度的可分配盈余分配。同时,红利分配

还随产品、投保年龄、性别和保单年限的不同而不同;现金分红险可以提取分红利息,有一定的灵活性,较为透明,适合用于家庭的理财规划。“国寿鸿康保险计划”和“平安鑫盛终身寿险(分红型)”就采用这种分红方式。

而保额分红,以增加保单现有保额的形式分配红利,投保人只有在发生保险事故、期满或退保时才能真正拿到所分配的红利。如果你想获得红利收入,唯一选择就是增加保单的保险金额,并且只能在保单期满或终止时才可获
利。保额分红险的短期收益有优势,但其领取不如现金分红灵活,这种分配方法更适合家庭用来规避风险。“太平洋岁岁登高终身寿险(分红型)”采用的分红方式就是保额分红,即从客户投保之日起,保险金额将随着年度红利的分配而增加,同时保险金额复利递增。

现金分红的红利性质比较灵活,但是投资收益率不如保额分红。如果对未来预期并不乐观,只是将分红型保险作为一种投资或规避利率风险的方式,则可以选择现金分红的产品。

分红比较:

从保险公司业绩来看,国寿优势明显;从红利分配方式来看,现金分红虽然投资收益不如保额分红,但比较灵活,可留存也可取出,容易变现,可以随时领取现金红利。

结论:

“国寿鸿康保险计划”虽然提供的保障不是最全面的,但也可以满足投保人的需求,其较低的保费和国寿稳定领先的营业状况,也是其出彩的地方。

11月2日,中国太保(601601)、中国平安(601318)、中国人寿(601628)分别上涨3.73%、2.19%和2.46%,连续跑赢大盘。

"之前由于股债双杀,市场担忧三大保险股的浮亏会影响业绩表现,所以大幅杀跌,现在则属于超跌反弹。"深圳一位保险研究员表示。

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人寿其他综合损失项为380.72亿元,太保为98.1亿元,平安为175.82亿元。这对三家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招商证券表示,受投资浮亏拖累,平安偿付能力充足率预计下降22个百分点到176%左右。

记者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三季报重仓股调查发现,国寿在三季度的持仓市值反而有所增加,而在具体个股方面,平安和国寿都重仓以银行为主的金融股。

国寿抄底

面对不佳市况及并不太理想的总收益率,"三巨头"的投资策略亦出现分歧。

对于险资而言,三季度是最煎熬的日子。在这期间,市场出现了罕见的"股债双杀"格局,上证指数应声下跌14.5%。

保险"三巨头"的累计浮亏亦顺势增加。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

,中国人寿其他综合损失项为380.72亿元,太保为98.1亿元,平安为175.82亿元。其中,中国平安在季报中明确表示,由于第三季度股票市场大幅下挫,给其净利润及其他综合收益带来负面影响。

国泰君安认为,在总投资收益率(年化)方面,国寿为4.1%,而平安和太保的测算结果都是3.7%。

"国寿的总收益率在去年为5.11%,而前年则为5.78%,相较之下今年表现相对逊色。"金元证券保险研究员曾强表示。

面对如此市况及总收益率,"三巨头"的投资策略亦出现分歧。

记者根据数据统计,扣除中国人寿集
团对中国人寿持股市值后,在三季度末,虽然大盘下跌剧烈且个股普跌,国寿的持股市值却达到744.29亿元,较二季度末的727.97亿元上升2.24%。

"个股普跌,但国寿持仓市值反而增加,说明其应该是在下跌的过程中逆势加仓。"上海一位保险研究员认为。

与之相反,平安的持仓市值下降5.25%,太保更是大幅下降19.76%。

不过,在记者采访中,众多券商人士均认为,四季度险资的投资会轻松许多。

以债券为例,"近一个月以来,中债指数反弹幅度达1%,在债券市场这是个相当大的涨幅。部分企业债的反弹幅度更高,例如08康美债自10月份以来上涨了1.77%。"北京某券商固定收益部人士表示。

他认为,保险资金相当大一部分配置在债券市场,而部分债券明显被低估。"例如企业债和其他信用产品的利差拉得太大,一旦市场转向,机会还是比较大的,就像前期铁道债一样。"他说。

持股策略迥异

相比太保的多方出击,平安和国寿选择重兵囤积金融股。

统计显示,从上市公司三季报十大流通股股东情况来看,以行业分类分析,三家保险巨头对制造业都颇为青睐,但具体策略又有差异。

例如,太保在其持仓市值前十位的股票中,选择多方出击策略,投资领域涉及交通运输、农业、建筑、制造、零售、金融等。

其中,太保的最大一笔投资是大秦铁路,"太平洋人寿公司-分红-个人分红产品"持有该股票14484.01万股,且在三季度增持103.86万股,持股市值占比达到10.7%。不过在三季度,大秦铁路股价下跌11.48%。

而太保第二大的投资,中国建筑在三季度也经历了一番剧烈杀跌,下跌16.13%。

就目前来看,打新华锐风电也是太保今年的投资败笔之一。

华锐风电三季报的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太保占据前七席,持股总量为1448.27万股。华锐风电在今年1月13日登陆A股市场,发行价高达90元/股,上

市首日即破发。截至三季度末,该股复权后从最高点下跌了50.21%。

与太保相比,平安、国寿在三季度则受累于低估值的金融股。

平安持股市值的前十位中,金融股占据9席。除深发展A外,平安还持有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人寿、华泰证券、建设银行等金融蓝筹股。

与此同时,平安还在三季度增持了三大银行,分别为农业银行51612.83万股,工商银行9003.26万股,建设银行17229.51万股。即使扣除对深发展A的持股,平安持有的金融股市值仍然占其总盘子的59.82%。

而国寿持股市值的前20位中,有9家是金融股,且以银行为主。例如"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
005L-CT001沪"持有工商银行45453.89万股,三季度增持了3499.98万股。此外,国寿还增持了浦发银行2985.3868万股,中国银行1837.89万股。

重兵囤积,自然期待反弹。长期低估值的金融股,其股价在四季度似乎悄然逆转。

受汇金增持影响,10月以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分别上涨了9.09%、9.39%、11.31%和5.96%。
----------------------------------------------------------------------------------------------------------------------------
从长线投资看人寿平安之争!
实在很气愤某些别人有用心的人扁低人寿.
从下面的表格,从中可以看出人寿和平安在竞争优势项目的差异.这不是一般的差异,因为这些投资项目影响着保险公司的收益.\\
还有人寿的南方电网投资,,320亿巨资入股南方电网据国寿提供的材料披露,此次中国人寿以320亿元收购南方电网192亿股份,约占南方电网总股本的32%.此次入股为财务投资。320亿买192亿股,每股股价在1.66元,超级低价,南方电网我认为将是人寿投资净利润最大的一笔,如果南方电网上市了的话,可就不是几十亿的增值,而是近千亿的增值,虽然现在是集团的名义收购的,但是人寿集团整体上市是不可避免的,这笔巨大的股权投资,将会是人寿整体上市的一大亮点,当然我这些都是建立在长线投资的角度,还有工行的39亿股,如果从长线角度出发,人寿如下表的这些投资回报是相当惊人的.还有它的主业发展,如果以现在的股本计算,未来5-10年人寿的每股PE达到5-8元是可以预见的,
5年10倍是我的目标,短线波动不用考虑,50元以下的人寿只要股数不讲价钱.5年平安会有10倍吗?大家去看看它们的这几年的净利增长就清楚了.
龙头就是龙头,不会因一时的休息就变成小鸟.
再给大家几条长线利好消息:
中国人寿收购中诚信托 借此可拥有证券,信托,期货牌照.
中国人寿整体上市
中国人寿借收购某商业银行而成为

拥有自已的银行.借此可拥有银行牌照.
任何一条都可以提高人寿的长线价值.当人寿也成为真正的全牌照的混业金融巨头后,这是在不久的时间可以预见的,你平安不就是牌照多嘛,当人寿都拥有了,还拿什么跟人寿比?
以下为附表
重点推荐:保险收购银行股权资料汇编
【2006.11.24 17:25】 来源:和讯保险
作者:茹珊珊 何宜文






编者按:2006年 ,政府机构先后推出“国十条”等法规,鼓励保险资金直接或间接投资资本市场,政策的利好使得险资渐趋活跃,随着工行、中行的上市,中国人寿、平安保险两保险巨鳄涉足银行股权。为此,我们做如下资料汇编,内容如失准或偏颇,请您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目录:
保险公司与银行股权交叉一览

工商银行首次公开发行A股定价、网下发行结果及网上中签率公告
中国银行首次公开发行A股战略投资和网下发行结果
银行股权投资重要法规梳理
保险公司与银行股权交叉一览表
中国人寿 平安保险
中国银行
( A 股 &H 股) 中国人寿(H 股):
认购中行 H 股股份总金额达 23.5 亿港元,共获配 78842 万股 H 股 ( 其中中国人寿集团公司和中国人寿股份公司各入股 11.75 亿港元、 39421 万股 ) ,不仅是保险行业入股最多、也是中行全部 12 家基础投资者中入股最多的一家。
中国人寿成为中行上市最大的基础投资者
借道中行上市 保险资金集体突围预演 QDII
再搭银行股 IPO 专列 国寿平安获购中行股票
中国人寿(A股):
A股战略投资斥资6.8亿获配2.2亿股,网下配售1.98亿股,两种方式合计4.18亿股
平安保险(A股):
A股战略投资斥资2.8亿获配0.9亿股
A股详见: 中国银行首次公开发行A股战略投资和网下发行结果 平安保险(H 股):
2006 年 5 月 30 日 ,中国银行 在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称,平安保险 (2318.HK) 获配售 47305.2 万股H股。
中国人寿成为中行上市最大的基础投资者
借道中行上市 保险资金集体突围预演 QDII
再搭银行股 IPO 专列 国寿平安获购中行股票

平安保险(A股):
A股战略投资斥资2.8亿获配0.9亿股
A股详见: 中国银行首次公开发行A股战略投资和网下发行结果
工商银行
(进行时) 2006.10.26 ,中国人寿发公告称,中国人寿已经认购工商银行 H 股约 6.51 亿股以及工行 A 股 12.8 亿股,占工行股本总额约 0.57836% ,认购价总额约为 59.3 亿港元。

中人寿资产管理公司在此次网下配售中共获配 5.05 亿股 A 股。
工行 2006.10.26 在联交所公告了新股上市分配结果。中国人寿集团认购到了 14.33224 亿 H 股,中国人寿保险股份公司认购到了 6.51465

亿股,合计共购得约 20.85 亿股。而为此,两公司共付出了 64 亿元的代价。
中国人寿此次耗资近 120 亿元,购得约 39 亿股( A+H )工行股份。
国寿公告: 59.3 亿港元认购工行 A 股和 H 股
国寿公告:
工行 H 股未获 “ 一人一手 ” 中国人寿成赢家( 10.27 )
工行上市:初估年利 30 亿 八保险公司入股
详见: 工商银行首次公开发行A股定价、网下发行结果及网上中签率公告 平安保险之平安寿险, 于 2006 年 10 月 16 日 与工商银行就认购工商银行 A 股签署了 A 股配售协议,约定按工商银行中国公开发售的最终人民币定价认购工商银行 A 股,总对价为人民币 11 亿元。
平安发布公告确认认购工商银行 11 亿元 A 股
工行 H 股:平安意料落选 国寿增持 20 亿元
详见: 工商银行首次公开发行A股
定价、网下发行结果及网上中签率公告

建设银行
( H 股) 至 2005 年中国人寿通过 IPO 筹集到的外汇资产价值达 31 亿美元,但因人民币的小幅升值,而损失了 5 亿人民币。
2005 年 11 月, 建行 在 香港 上市。 国寿 最终获得 特批 ,动用 2.5 亿美元认购 4 亿股 建行 H 股。 国寿 今年 4 月底将 建行 股份悉数抛售, 套现 13 亿港元,用于认购中行股份, 半年内回报率高达 38 % .
保监会特事特办 国寿一级市场抢食建行
中人寿卖出建行股票 将斥3亿美元投向中行 2005 年 1 月 10 日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已批准中国平安保险 ( 集团 ) 股份有限公司外汇资金境外运用,额度为 17.5 亿美元。
国寿平安试水建行 我保险资金将扬帆海外( 2005.11 )


招商银行
( H 股) 招商银 行 计划发行 24.2 亿股股票,筹资 25 亿美元,该行在香港上市的日期预定为 2006 年 9 月 21 日
9月险资新增近400亿重点参与招行H股发行 .
农业银行
(参与股改意向)
(进行时) 1 、 人寿保险董事长杨超 6 月 29 日 称,希望与中国农业银行尝试在股权方面的合作。
2 、目前农行引入中国人寿作为战略投资者的合作正处于探讨阶段,正在研究制订相应的方案。
3 、作为 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仅余未完成股改的银行,有消息称, 农行目前正在进行股改,也在积极地引入战略投资者,但选择面很广。
中国人寿洽购农行 杨明生称正研究制定相关方案
保险资金将可投资银行股权 农业银行成必争之地
增加“血源"农行股改借险资实现突破 .
深发展
(投资意向) . 深发展“零对价”股改方案刚刚被否,新桥入主深发展时曾向 深圳市 政府承诺将持有深发展 5 年。据透露平安集团入主深圳商业银行已基本成定局,平安再入主深发展可

能性非常小。
平安保险集团有意入主深发展?( 2006.7 )
深发展今日( 2006.10.13 )发布澄清公告称:公司不时接到潜在 投资 者向公司投资的意向,但公司除通用电气外并未与任何其他投资者达成协议。
深发展未与平安保险达成投资协议( 2006.10.13 )
广发行
2006 年 11 月 16 日 ,广发行与花旗、国寿签署了战略投资与合作协议。 中国人寿与花旗集团、IBM信贷、国家电网、中信信托、普华投资等组成的竞购财团出资242.67亿元,认购重组后的广发行约85.6%的股份。其中国寿出资56.7亿元人民币。中国人寿和花旗集团及国家电网分别持有 20% 的股份。
广发行与花旗、国寿团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中国人寿接手中粮集团( COFCO )转让的 10% 股权后,拟持股比例由原来的 20% 增至 30% ,超过花旗集团,将成为广发行最大单
一股东。
30%的持股国寿将成广发行最大单一股东
竞购广发行:中国人寿和平安的银行鏖战
广发行“花”落花旗 重组序幕才开启
争夺广发行股权:保险业两巨头短兵相接56.7亿入股广发行 国寿获四名董事提名权 继收购了福建亚洲银行(后更名为平安银行)后,平安正计划收购并控股广东发展银行。
觊觎全国牌照联手汇丰 平安集团欲收广发银行
1 、平安下大决心收购全国性银行,主要是为了实施并完成其金融控股集团战略。
2 、借福建亚洲银行(平安银行)的壳,与汇丰联手收购广发行,收购成功后,广发行也将更名为平安银行。
3 、市场传播最普遍的价格是,花旗集团、法国兴业银行与平安保险三家财团分别以 241 亿元、 235 亿元和 226 亿元角逐广发行 85% 股权。
新规无碍平安保险竞购广东发展银行
花旗竞得广发行 平安和法兴领衔团队落选
广发行竞购尘埃落定 花旗击败平安等胜出
竞购广发行:中国人寿和平安的银行鏖战
兴业银行
(参股) 1 、中国人寿于 2006 年 8 月通过股权拍卖方式,以每股 5.6 元共计 3.92 亿元 认购了 7000 万股兴业银行股票,占比为 1.75% 。 主要通过其旗下的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完成。
2 、在投资银行股权方面,中国人寿此前主要参与建行、中行等上市商业银行的股权投资。据推算,加上此次中国人寿以 3.92 亿人民币购买兴业银行 7000 万股,中国人寿投资上市银行股权应超过 50 亿元。
中国人寿3.9亿元拍得7000万股兴业银行( 2006.8.14 ) .
深圳商业银行
( 收购控股 ) . 1 、平安保险于 2006 年 8 月收购深圳商业银行 89.24 %股权 ,出资人民币 49 亿元 。
2 、平安集团已控股平安银行 ( 原福建亚洲银行 ) ,但由于种种政策原因,平

安银行终究改变不了“外资银行”的身份,而这并没有熄灭平安高层追求保险资金进入商业银行的强烈欲望。平安收购深商行也实现了平安银行因其外资身份而未能发行信用卡的夙愿。
保监会原则同意中国平安入股深圳商业银行

平安银行
(原福建亚洲银行)
(收购控股) . 1 、平安保险以旗下子公司平安信托的名义与汇丰控股联合收购了 “ 福建亚洲银行 ” ,得到了银行准入牌照。
2 、双方各动用不超过 2000 万美元的现金收购福建亚洲银行 100% 的股份,组建而成的一家合资银行,并于 2004 年 3 月底正式挂牌。目前,平安增持其股份达到 73% ,汇丰 ( 平安集团的第一大股东,持股 19.9%) 则持股 27% 。
3 、平安集团已控股平安银行 ( 原福建亚洲银行 ) ,但由于种种政策原因,平安银行终究改变不了“外资银行”的身份,且更名为 “ 平安银行 ” 的福建亚洲
银行规模太小。
平安银行已悄然挂牌营业 前身是原福建亚洲银行
收编福建亚洲银行 平安提速金融控股
民生银行
(战略投资意向) 民生银行在 2006 年 7 月曾公告,宣布该行准备通过定向增发不超过 35 亿股新股的方式来补充资本金,对象是不超过 10 名的机构投资者。
有消息称,在民生银行商讨定向增发的现场,曾有中人寿的身影出现。目前( 2006.11 )中人寿以 1.4 亿股位居该行流通股首位。
“淘金”银行中人“淘金”银行中人寿细绘银行业投资地图 民生银行在 2006 年 7 月曾公告,宣布该行准备通过定向增发不超过 35 亿股新股的方式来补充资本金,对象是不超过 10 名的机构投资者。

据透露,平安保险于近期向保监会分别递交了购买民生银行股份材料,还待保监会相关部门的批准。
递交申请 平安或将赶赴民生浦发增发盛宴
光大银行
(战略投资意向) . 1 、国家有关部门对光大银行的重组已有初步意见,之后光大银行将会着手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以及筹备上市。
2 、光大银行原本已经锁定渣打银行为策略性股东,但由于光大银行本身的重组迟迟没有获得监管层批准,使得渣打银行入股光大银行一事一直处于暂停状态。
3 、光大银行是继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商业银行、东莞商业银行、烟台恒丰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之后,第 6 家与平安保险有并购传闻的国内银行。
传平安保险洽购光大银行 渣打洽三年却无进展( 06.6 )
光大控股否认平安保险正洽购光大银行( 06.6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参股意向) . 平安银行有意参股筹备中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05.8 )

交通银行 ( H 股) . 平安保险曾投资交通银行 H 股

海商业银行 (投资意向) 有消息称,国寿收购广发行20%股权后,也在与珠海商业银行商谈收购股份。
国寿:要购徽商银行和珠海商业银行股权 (2006.11) 有消息说,除深商行之外,珠海商业银行被平安圈为进军目标的商业银行。
东莞商业银行 (投资意向) . 与平安保险有并购传闻的国内银行
烟台恒丰银行 (投资意向) . 与平安保险有并购传闻的国内银行
中信银行 有媒体称,中人寿对正在酝酿上市的中信银行也颇有兴趣。中国人寿曾宣布入股中信银行。
“淘金”银行中人寿细绘银行业投资地图 . .
浦发行 . . . 平安 2006 年 11 月 20 日 公告称,平安集团以及平安寿险、平安产险成功认购了 1.37 亿股浦发增发的 A 股;此外,三者还获得 705.7 万股的配售 A 股。共斥资 19.74 亿元增持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1.447 亿股股权。此次认购成功后,平安保险集团将持有 2.15 亿浦发银行 A 股,持股比例将达
到扩大总股本后 43.55 亿股总额的 4.94% (此前 1.8% ),超过花旗银行 ( 持股 3.78%) 。据资产值计算,平安保险此次认购浦发银行股的账面值总共约 209.49 亿元。
平安保险公告:认购浦发行 1.377 亿 A 股
平安19.7亿增持浦发行 或为混业埋伏笔
递交申请 平安或将赶赴民生浦发增发盛宴
失手广发行 平保斥资近 20 亿增持浦发行
徽商银行 国寿集团计划投资徽商银行10%左右的股权,但不会成为第一大股东,国寿将作为财务投资者进入。 (10月下旬)
根据目前投资者承诺的入股情况,徽商银行针对内资的增资或将募集高达12亿元的资本金。 徽商银行在完成国内增资之后,将引进外资8亿-10亿元,以45亿元的资本金目标计算,外资股份未来占比将达到17.78%-22.2%。
作为财务投资者 国寿洽购徽商银行10%股权
(2006.11)
国寿:要购徽商银行和珠海商业银行股权


工商银行首次公开发行A股定价、网下发行结果及网上中签率公告( 10.23 )
来源:上证所中国工商银行公告
A 股战略投资:
公司 到帐金额(人民币亿) 获配股数(股) 退款金额(人民币)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 20.0 641,025,000 2,000.00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0.0 641,025,000 2,000.00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0.0 641,025,000 2,000.00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1.0 352,564,000 320.00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5.0 160,256,000 1,280.00
太平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5.0 160,256,000 1,280.00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5.0 160,256,000 1,280.00
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 5.0 160,256,000 1,280.00
华泰财险保险股份有限公

司 2.0 64,102,000 1,760.00

网下配售结果:
配售对象名称 获配股数(股) 退款金额(人民币)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365,800 176,698,704.00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39,257,000 2,061,518,160.00
泰康资产管理公司-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 26,975,480 1,416,556,502.40
泰康资产管理公司-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传统分红 6,730,600 353,400,528.00
泰康资产管理公司-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个人分红 20,189,800 1,060,207,824.00
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154,472 113,086,047.36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71,895,560 3,775,525,852.80
中国财产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794,664 94,240,648.32
受托管理中国人寿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自营产品 1,794,664 94,240,648.32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万能险产品 358,912 18,880,194.56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人寿保
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个人分红 168,241,000 8,835,088,080.00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团体分红 168,241,000 8,835,088,080.00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传统普保产品 168,241,000 8,835,088,080.00

中国银行首次公开发行A股战略投资和网下发行结果:
来源:上证所中国银行公告
A股战略投资配售结果:
公司名称 到账金额(亿元) 或配股数(股) 退款金额 (元)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 3.0 97,420,000 1,840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3.8 123,376,000 1,920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8 90,909,000 280
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 2.8 90,909,000 280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8 90,909,000 280

A股网下配售结果:
投资者名称 或配股数(股) 退款金额 (元)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 55,810,360 318,425.42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 17,023,692 9,709,798.56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3 216,922 123,726.68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4 15,538,245 8,862,546.00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 9,902,979 5,648,359.64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 3,300,993 1,882,785.52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3 3,300,993 1,882,785.52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4 1,886,281 1,075,877.88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5 943,140 537,940.48
华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受托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 1,499,593 855,325.24
华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受托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 10,468,863 5,971,122.08
中国再保险(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