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班级建设管理的理念创新与实践
班级管理制度创新实践探索
班级管理制度创新实践探索引言: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良好的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介绍我们班级在管理制度方面进行的一些创新实践。
一、组建班级自治组织我们班级在班委会的基础上,建立了班级自治组织。
通过选举产生的班级自治组织成员可以参与班级日常管理的决策,包括活动策划、课程安排等。
这样的做法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责任心,建立起班级自治的氛围。
二、鼓励学生自治在日常管理中,我们班级鼓励学生自治。
例如,在班级活动的安排上,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讨论和投票决定最终方案。
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自主决策能力。
三、建立奖惩制度为了规范学生的行为表现,我们班级建立了奖惩制度。
表现优秀的学生将得到奖励,例如奖状、荣誉称号等;而不良行为将面临相应的惩罚,包括警告、扣分等。
这样的制度能够激励学生良好表现,建立起良好的班级氛围。
四、开展班级活动我们班级注重开展各类班级活动,如班级晚会、班级联谊等。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增强了班级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此外,我们还组织了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参与到社区服务中,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五、营造良好的班风班纪班级的管理离不开良好的班风班纪。
我们班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觉遵守规则和互相尊重的意识。
通过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学生逐渐形成了自律的习惯,班级秩序良好。
六、建立学习互助小组我们班级建立了学习互助小组,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小组成员可互相讨论问题、共同备考、互相督促等,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七、开展班级评议为了了解学生对班级管理制度的满意度和改进建议,我们班级定期开展班级评议。
通过匿名的方式,学生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班委会将根据评议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和调整。
这种民主化的管理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满意度。
八、定期班级课外活动为了增强班级凝聚力,我们班级定期组织班级课外活动。
班级管理制度创新实践分享
班级管理制度创新实践分享一、引言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良好的班级管理制度是有效发挥班级教育功能的关键。
为了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我们班级探索了一系列创新实践,并获得一定的成效。
本文将对我们班级管理制度的创新实践进行分享。
二、优化班级组织结构在过去,我们班级的组织结构较为简单,只有班干部和普通学生之分。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我们创新了班级组织结构,并成立了各类小组,如学习小组、文艺小组、体育小组等。
每个小组都由一位小组长负责,他们定期召开小组会议,讨论和解决相关问题。
优化的班级组织结构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班级的管理效果。
三、建立班级管理奖惩制度为了规范班级管理行为,我们建立了班级管理奖惩制度。
奖项主要包括班级优秀学生、优秀干部等;而惩罚则涉及违反班级规定、纪律不良等行为。
奖惩制度明确规定了具体的标准和程序,并通过班级评议和公示的方式进行。
这一制度的实施有效促进了班级管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
四、建立班级沟通平台为了加强班级内外的信息传递和沟通,我们建立了班级沟通平台。
该平台包括班级微信群、班级QQ群、班级论坛等多种形式,使得班级内部的交流更加便捷高效。
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了解班级的动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
同时,班级沟通平台也是学生自主活动的重要载体,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五、推行班级任务制度为了提高学生的自治能力和服务意识,我们推行了班级任务制度。
每个学期,班级设立一系列任务,如班级环境整治、社会实践活动等。
每个小组负责一项任务,需要制定计划、分工合作、完成任务并向全班汇报。
这一制度的实施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注重班级文化的建设。
通过一系列文化活动,如班级歌曲创作、班级口号宣传等,我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班级文化。
这种文化凝聚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得班级成员更加团结和融洽。
班级管理范本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班级管理范本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班级管理范本: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班级管理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班级管理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建立班级管理范本,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一、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第一步是鼓励他们独立思考。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以知识传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
然而,这种方式不能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
班级管理范本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引导。
二、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需要在实际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培养和锻炼。
班级管理范本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包括实地考察、课外拓展活动、实验实践等。
通过这些机会,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并应用所学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中发展创新思维。
三、设立创新实践项目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班级管理范本可以设立创新实践项目。
这些项目可以基于学科知识,也可以是与社会实际相关的主题,鼓励学生进行独立调研、设计和实施。
在项目过程中,学生需要动手实践,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思维的同时,还能提升实践操作的能力。
四、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创新往往需要团队的智慧和协作。
班级管理范本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团队活动,锻炼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项目等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并激发团队智慧,共同解决问题。
团队合作的经验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能提升实践能力。
五、赋予学生自主管理责任班级管理范本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管理责任,鼓励他们参与班级事务的决策和组织。
这样的管理方式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激发了他们对班级发展的积极性。
学生可以参与活动策划、班级议事会等,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锻炼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班级管理制度创新与实践
班级管理制度创新与实践一、制度的重要性班级管理制度是组织、规范和促进班级运行的一套规则和规定。
良好的班级管理制度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律、团结和合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秩序井然的学习环境。
因此,我们需要对班级管理制度进行创新与实践。
二、加强班级监督班级监督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可以通过引入班级监督员的角色来加强对学生的监督。
班级监督员由学生互选产生,负责监督班级学习、纪律和卫生等方面的情况。
他们可以定期举行班会,对学生进行管理与教育,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三、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主动性是班级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比如,鼓励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策划与组织,给予他们一定的权力和责任,让他们能够体验到主动管理的乐趣和成就感。
四、开展班级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我们可以将班级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项任务,并通过合作完成。
同时,教师可以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取得优异成绩。
五、建立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的基础,它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和自豪感。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班级活动、制作班级标识等方式来建立班级文化。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班级文化来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行为、价值观和道德观。
六、加强家校合作家校合作是成功的班级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定期与家长进行交流,让他们了解班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意义。
此外,可以邀请家长参与班级活动,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七、建立学生自治组织学生自治组织是学生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
我们可以设立学生自治会,由学生亲自管理和组织。
通过自治组织,学生可以参与班级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培养他们的领导才能和责任感。
八、优化班级评奖制度班级评奖制度是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和积极参与活动的一种形式。
我们可以优化评奖制度,设立不同层次的奖项,综合考虑学习成绩、品德表现、协作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因素,给予学生全方位的认可和激励。
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2023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的逐步改善,班级管理也得到了更多的创新和实践。
在这个时代,我们的班级管理不仅仅是简单的管理,更是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下面将介绍一些班级管理的创新和实践。
一、班级智慧化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应用,班级智慧化成为了教育界的一大趋势。
班级智慧化系统可以实现班级信息化管理、教师和学生交互、资源共享等,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在班级内部,学生上课时,老师可以通过智能教学板进行教学,自动点名,评定学生成绩等。
同时,班主任和家长可以通过APP实时了解学校和班级情况,及时协调和处理学生的问题,合理安排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班级智慧化系统可以有效提高班级管理水平,方便教师管理班级,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班级社会化除了班级智慧化,班级社会化也是一种新的管理方式。
传统班级管理方式注重的是班主任的管理和规范,而班级社会化则更强调同学之间的互动和协作。
班级社会化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班级事务和活动。
比如,在班级内部开展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开展课余活动,既增加了同学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另外,班级社会化还可以通过举办班级志愿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促进班级的纪律性、协作性和向心力。
三、班级数字化除了班级智慧化和班级社会化,班级数字化也是一个重要的趋势。
数字化班级管理可以提高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效率,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
数字化班级管理可以通过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台账,对学生的个人信息、学习成绩、课内外表现等进行全方位记录和评价,对学生发展轨迹进行跟踪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成长问题。
数字化班级管理还可以通过开展网络课程、数字化作业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未来的班级管理中,班级智慧化、班级社会化和班级数字化将会得到更多的应用和完善。
班级管理不仅仅是规范、管理,更是教育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在现代教育中,班级是学生们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环境,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提高班级管理水平,教育界不断探索创新的方法和策略,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变革和学生的个体差异。
本文将探讨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分享一些相关经验和策略。
一、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在班级管理中,师生关系的建立是重中之重。
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信机制,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
同时,教师也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学生将更有动力参与学习,并且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二、创建积极的学习氛围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离不开积极的学习氛围的营造。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组织学术讲座、开展学科竞赛等。
同时,教师也应该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表现,鼓励他们进一步努力。
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将更主动地投入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三、倡导互助合作合作学习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和项目合作,让学生在互助合作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通过互助合作,学生将培养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意识,为未来的竞争和挑战做好准备。
四、个性化管理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个性化的管理策略。
例如,对于喜欢表演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参与话剧社团;对于喜欢绘画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美术资源和机会。
通过个性化管理,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培养和发展。
五、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界也在积极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来提升班级管理的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在线教学平台等工具,进行教学和管理的创新。
同时,利用教育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将使班级的管理更加高效和便捷。
班级管理创新实践分享
班级管理创新实践分享一、构建和谐的班级氛围一个和谐温暖的班级氛围是促进学生积极发展的重要条件。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构建和谐的班级氛围。
首先,在班级建设初期,教师可以组织班级会议,为学生讲解班级规则和管理制度,共同约定班级的共同目标和规范。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事务,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责任心。
二、探索灵活多样的课堂管理方法传统的课堂管理模式往往过于死板,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教师在课堂管理中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
例如,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互相激励和帮助,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班级管理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主管理能力。
教师在管理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班级事务,让他们有机会体验和锻炼自主决策、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担任班级职务,负责班级活动和事务,让他们学会自己管理和组织班级。
四、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班级管理的有效与否与家庭的支持密切相关。
教师应该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情况和需求,及时反馈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和进展。
同时,教师还应该倡导家长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推行班级荣誉制度班级荣誉制度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向上。
教师可以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班级评比制度,鼓励学生在学习、品德、纪律等方面争创佳绩。
同时,在班级活动中,教师还可以推行集体奖惩制度,促进班级团结和学生的自我管理。
六、开展志愿者活动志愿者活动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的有效途径。
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学生能够感受到帮助他人和奉献社会的快乐,提高自身的社交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志愿者团队,定期开展社区服务、义务劳动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七、促进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班级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通过班级口号、班级歌曲、班级标语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意识。
班级管理理念与实践文章2500字
班级管理理念与实践文章2500字在当今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的时代,班级管理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念和实践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班级管理理念与实践,以期为实现和谐校园的目标做出贡献。
一、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在班级管理中,应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差异,理解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通过组织各类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展现自己的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在实施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策略时,教师需要首先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这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谈,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
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实施个性化教学。
这意味着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例如,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高级的学习材料;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辅导和支持。
通过组织各类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展现自己的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
这些活动可以是学术性的,如科学竞赛、写作比赛等;也可以是实践性的,如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这包括提供适合学生的学习资源,如教材、习题等;提供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个别辅导等。
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进步,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总的来说,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差异,理解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二、民主管理,培养自主能力班级管理应实行民主管理,让学生参与到班级决策中来。
浅析班集体建设的创新实践
浅析班集体建设的创新实践班集体建设是学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在班集体建设中,关键是如何创新实践,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本文将从班级管理、团队合作和个性发展等方面进行浅析,探讨班集体建设的创新实践。
一、班级管理班集体建设的基础是班级管理,好的班级管理能够有效地促进班集体建设的开展。
在班级管理方面,我们需要创新实践,不断探索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管理模式。
要注重班级文化的建设。
班级文化是班集体建设的灵魂,有利于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班级文化的氛围,从而真正融入到班级集体中去。
要注重班级规章制度的建立。
班级规章制度是对学生行为的规范和引导,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
我们可以通过学生参与式管理,让学生自主参与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从而更好地推动班级管理的创新实践。
要注重班级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们可以通过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心理咨询服务等形式,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班级管理的创新实践。
二、团队合作团队合作是班集体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领导力。
在团队合作方面,我们需要创新实践,引导学生形成优秀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要注重团队建设的培养。
团队建设是团队合作的前提,有助于提高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和配合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团队拓展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团队合作的创新实践。
要注重合作项目的设计。
合作项目的设计是团队合作的关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任课教师、班主任、学生会等多方合作,设计各种具有挑战性的合作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从而更好地推动团队合作的创新实践。
班级管理创新模式的实践及其研究
班级管理创新模式的实践及其研究班级管理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广泛关注的问题,如何有效地管理班级,提高班级的整体学习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一直是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中,通常由班主任负责班级管理工作,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和教师也在探索新的班级管理创新模式。
一种创新的班级管理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班级管理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班级管理不再是由班主任单独负责,而是将责任下放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通过团队合作和自治来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这种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自我管理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整体班级凝聚力和学习效果。
在实践中推行学生主体的班级管理模式,可以采取多种举措。
首先,可以通过班级会议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
班级会议可以定期召开,讨论班级的各项事务,如班级规章制度、班级文化建设等。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共同商议解决问题,通过民主决策的方式推动班级管理工作的进行。
其次,可以建立班级委员会或小组,由学生担任相应职位,负责班级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
例如,可以设立学习委员、卫生委员、纪律委员等,分工合作,共同协调班级内部各项事务。
此外,可以制定奖励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另外,在学生主体的班级管理模式中,也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效能。
通过建立班级管理的微信群或学习平台,班级成员之间可以进行实时沟通和信息交流,提高组织协调效率。
学生可以通过在线提交作业、共享学习资料等方式,提高学习效果并促进相互学习。
学生主体的班级管理模式的实施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引导。
教师应当充当学生的指导者和示范者,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班级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学生主体的班级管理模式的实践表明,这种模式对班级管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首先,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班级管理理念与实践文章
班级管理理念与实践文章
班级管理理念与实践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研究习惯和道德规范,以及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
因此,班级管理不仅要有明确的理念,而且还要付诸实践。
首先,班级管理的理念是要营造一个和谐的研究环境,以促进学生的研究和发展。
因此,班主任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和行为,培养学生的礼貌和文明,促进学生研究的良好氛围。
另外,班主任还要激励学生参与校园活动,增强学生社会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其次,班级管理的实践要着重于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以创造良好的研究环境。
首先,班主任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促进学生的研究发展。
班主任要经常与学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生活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给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研究环境。
此外,班主任还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奖惩制度,以激励学生研究,建立良好的研究习惯,提高研究效率。
最后,班级管理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班主任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活动,如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班主任还要经常组织班会,让学生了解班级动态,增强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建立和谐的班级氛围。
总之,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班主任要有明确的班级管理理念,并付诸实践,以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促进学生的研究发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研究积极性,从而促进整个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
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有效解决问题
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有效解决问题。
一、全员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的基石。
每一个班级都应该有自己的文化,这不仅可以加强班级凝聚力,还能够提高班级的整体素质。
传统的班级文化建设往往是由班主任或学生干部牵头,缺乏全员参与,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因此,在2023年,班级管理的创新和实践应该包括全员参与班级文化建设。
例如,在新学期开始之前,可以为每个小组分配一个主题,让每个小组设计自己的小组标志、口号等,并为主题设计评选机制,让全员参与和协作完成班级文化的建设。
二、拓展与创新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另一渠道,也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课外活动往往是平淡无奇的,缺乏吸引力,更无法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
针对这一情况,班级管理需要在2023年进行创新和实践,拓展和创新课外活动。
需要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进行活动创新,安排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如集中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艺展演等,让活动更具个性化和实践性。
可以与学校交流合作,利用校内外资源,拓展新的活动形式。
比如利用学校的自然环境、科技实验室、体育馆等资源,拓展海外教育、模拟公司等特色活动,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学习体验和锻炼机会。
三、建立班级智慧平台班级管理的创新和实践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支持和推动。
在2023年,可以建立班级智慧平台,为班级教学、管理和交流提供更方便、高效、便捷的办法。
班级智慧平台可以包括以下功能:1)教师发布信件、作业、考试、查阅成绩等;2)学生讨论发言、提交作业、参加考试、查阅成绩等;3)家长查看学生进度、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4)班长/学生干部发布班级活动、记录会议、组织志愿服务等。
这样的智慧平台不仅使班级管理更加透明化、公开化和高效化,还可以方便地统计班级内部情况,方便班主任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案。
四、加强班级合作教学合作教学是新的教改目标,也是提高班级管理效果的一个重要办法。
在班级合作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担任一个角色,有自己的任务和责任,还要和其他同学合作完成一些任务,这样不仅可以练习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班级管理制度的优化与创新实践与经验分享
班级管理制度的优化与创新实践与经验分享在学校教育中,班级管理制度的优化与创新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良好的班级管理制度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班级凝聚力,培养学生的自律和合作能力。
本文将分享一些针对班级管理制度的优化与创新实践和经验。
1.培养师生互动的沟通机制一个良好的师生沟通机制是班级管理的基础。
教师可以采用开放式的交流方式,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教师也应尽量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互相了解彼此的需求和期望。
例如,可以设立定期的班会时间,以便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班级事务和管理问题。
2.建立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塑造班级氛围和价值观的重要因素。
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和社团组织,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此外,班级文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礼貌和纪律意识,以及相互尊重和关爱的价值观。
例如,可以举办班级座谈会,讨论班级的文化建设和规范。
3.打造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每个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兴趣和特长,因此,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设置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和活动,同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4.强化班级纪律管理班级纪律管理是班级管理的重要方面。
通过建立明确的纪律规范和奖惩机制,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责任感。
教师应对纪律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公正地进行奖惩,并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和反思。
此外,可以通过组织班级活动和班级竞赛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纪律意识和参与度。
5.积极引导班级参与社会实践班级管理不仅局限于课堂内外的学习活动,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教师可以与社会资源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
通过以上实践与经验分享,我们可以看到优化与创新的班级管理制度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班主任工作成果总结
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班主任工作成果总结一、引言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肩负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维护班级秩序和营造良好氛围的重要职责。
在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如何创新班级管理方式,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性和学生综合素质,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课题。
本文以笔者担任班主任期间的创新与实践为背景,总结工作经验,为同行提供借鉴。
二、具体措施和方法1.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
为此,笔者在班级管理中注重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积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调整管理策略,确保班级管理工作与学生需求相匹配。
2.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班级管理的基石,是保障班级秩序和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
在制定规章制度时,笔者注重与学生共同讨论、协商,确保规章制度既符合学校要求,又符合学生实际需求。
同时,规章制度的执行必须公正、公开、公平,让学生心服口服。
通过合理的规章制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自律精神。
3.开展多样化的班级活动多样化的班级活动有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在组织班级活动时,笔者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教育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此外,笔者还注重利用节假日和纪念日等特殊日子,组织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增强班级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有效的沟通渠道是班级管理的重要保障,有助于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维护班级秩序。
在班级管理中,笔者注重建立多种沟通渠道,如班会、家长会、微信群等,鼓励学生、家长和教师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此外,笔者还注重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管理策略,提高班级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实践成果与反思经过一段时间的创新与实践,笔者所在的班级在纪律、学风、凝聚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浅析班集体建设的创新实践
浅析班集体建设的创新实践班级集体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助互爱的良好品质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班级建设往往存在一些固有的问题,比如固化的管理模式、缺乏创新的活动形式、学生参与度不高等。
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实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引导式引领班级自主建设在传统的班集体建设中,往往是班主任和老师主导的。
老师们不断进行思想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强调纪律性和组织性,忽略了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班级建设中进行了引导式引领,即从班级内部组织中选拔几名品学兼优、积极向上的同学组成“班干部”,负责班集体建设工作的规划、组织和执行。
他们依托学生会,组织各项班级建设活动,推动集体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使班级活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主题式活动打破单一化模式传统的班级集体建设活动往往是围绕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单一主题开展的,活动形式相对单一,参与度低,让同学们感到枯燥乏味。
我们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比如“活力体育日”、“创意文化周”、“志愿者服务月”等系列主题活动,吸引了学生们的积极参与。
在活动中运用多种形式,如体育比赛、文化表演、志愿者活动等,让同学们在参与中感受到快乐与收获,激发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除了主题活动之外,我们班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
比如组织学生开展“同学情书交流”、“学习心得分享会”、“班级合唱比赛”等活动,让同学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同时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为进一步加强班级凝聚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采用激励机制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在传统的班级建设中,往往是通过规则管理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而忽略了积极激励的作用。
我们班在集体建设中采用了激励机制,对班干部、优秀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的同学进行奖励,鼓励他们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激发更多同学的积极性。
班级管理:创新与实践
班级管理:创新与实践班级管理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领域,对于任何一个学校来说,班级管理都至关重要。
在这个时代,创新和实践是班级管理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探讨班级管理的创新和实践。
一、创新创新是班级管理的一个关键途径。
传统的班级管理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权威和学生的自觉。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也不断提高,这就需要班级管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发展。
1.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班级管理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
学生应该被看作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性格、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班级管理应该注重挖掘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2. 引入新的管理模式传统的班级管理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权威和学生的自觉。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也不断提高,这就需要班级管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发展。
新型班级管理模式包括:班级社区制、走班制、主题型班级等。
这些模式主要注重班级的共同建设,帮助学生建立社区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社区活动、参与主题选修等方式,增强自己的责任感。
3. 利用技术手段进行管理班级管理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优化。
例如,学校可以利用学生数据库系统,对学生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为班级管理提供支持。
还可以通过班牌、班级网站等手段,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二、实践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创新与实践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
1. 坚持以学生为本班级管理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服务。
学生是班级的主体,也是班级管理的最受益者,所以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
2. 坚持创新创新是班级管理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班级管理更加科学、有效。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管理,构建全新的班级管理模式,为班级管理带来改革。
另外,也可以通过汲取社会上优秀管理思想,进行实践创新,帮助班级管理更加科学有效。
高校班级建设管理的理念创新与实践
高校班级建设管理的理念创新与实践【摘要】班级是高校的基本教学组织和基本育人单位;是大学生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集体和基础平台;班级的日常管理者是班主任。
班主任的基本职责是:坚持科学的育人观,面向全体学生,服务全体学生;加强班委会、团支部等学生组织的全面建设,加强学生骨干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班集体的团队组织作用;对班级工作实施全面管理、指导和服务。
【关键词】班级建设;理念创新;实践目前,如何进一步深化高校的班级建设和管理问题,已受到广大学生思政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笔者结合近年来从事高校学生管理及班主任工作的实际体验,拟对这一课题作以若干思考与探讨。
一.坚持育人为本,创新班级建设管理的理念与体制1.确立整合班级全体骨干力量的队伍建设新理念以班级为基础,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班集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力量;整合凝聚全班学生干部队伍,努力发挥学生骨干在班级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坚持育人为本,培养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与素质等,既是高校班级管理的重要理念,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原则。
高校班级中的学生干部具有多元性的特点:其中既有班委会、团支部的组成人员;也有班、团小组组长和学生宿舍的寝室长;还包括有班内一部分在学校或院(系)等学生组织(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学生楼寓管理组织等)任职的干部。
这些学生干部虽然职务不同,但都属该班学生干部中的一员,都是学生群体里的骨干力量。
班主任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将他们纳入该班的全体学生干部序列实行统一管理和原则指导。
譬如可以实施学生干部任职情况通报制:即班主任对各类学生干部的任职岗位和职务变动情况在班内作适时的通报。
建立班级全体学生干部例会制:由班主任定期召集全体学生干部会议,通报班级重大事项,部署班级重点工作;举办学生干部学习会,加强对全体骨干的教育和培训。
建立学生干部交叉任职制:即根据实际需要,对部分干部实行不同层次之间的职务交叉兼任。
班级管理制度创新实践总结
班级管理制度创新实践总结一、引言班级管理制度是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团队合作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总结我们班级在管理制度创新实践中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二、学生自治管理学生自治管理是我们班级的管理制度创新之一。
我们班级成立了学生自治委员会,委员会由学生代表组成,负责和老师一起制定班级管理规定,并监督执行。
通过学生自治,我们班级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增强了学生对班级事务的主动性。
三、积极奖励机制为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我们班级建立了一套积极奖励机制。
每个学期,我们会评选出班级“优秀学生”、“优秀卫生员”和“优秀班干部”等,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和表彰。
这种积极奖励机制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了良好的班级氛围。
四、沟通交流平台为了加强班级内外的沟通和交流,我们班级建立了一个专门的沟通交流平台。
学生和老师可以在平台上发布通知、交流心得、解答问题等。
这个平台方便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促进了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提高了班级管理效率。
五、经济管理制度经济管理制度是我们班级管理的重要方面,通过建立班费制度和经济管理小组,我们班级成功实现了经济管理的规范化和透明化。
班费的使用情况会在班级会议上向学生公示,学生可以参与决策和监督。
这种制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资源的有限性,学会节约和合理使用。
六、班级卫生与环境管理班级卫生与环境管理是培养学生责任心和环保意识的重要途径。
我们班级建立了一套卫生与环境管理制度,包括每人承担一定的卫生责任、定期开展环保主题活动等。
通过这些举措,我们培养了学生的自觉参与卫生和环保工作的习惯,营造了一个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
七、班级活动组织班级活动组织是班级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我们班级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能力,每学期定期组织各类班级活动,例如班级聚餐、户外拓展、志愿服务等。
这些活动既拉近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又增强了学生对班级活动的参与度。
浅析班集体建设的创新实践
浅析班集体建设的创新实践班级集体建设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班级集体建设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传统的班级集体建设方式已经逐渐失去其活力和吸引力。
我们需要创新班级集体建设的实践,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创新理念的导入要创新班集体建设的实践,必须首先导入创新的理念。
传统的班级集体建设更注重学生的纪律性和认同感,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学生探索全新的班级集体建设方式。
通过导入创新的理念,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二、建立学生自治机制为了创新班级集体建设的实践,我们应该建立学生自治机制,让学生参与班级集体建设的决策和管理。
传统的班级集体建设常常是由老师主导,学生缺乏参与感和决策权,容易产生被动和消极的情绪。
现在,我们可以尝试建立学生自治机制,每个班级都设立学生代表会,让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决策和管理活动。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凝聚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推行班级主题活动为了创新班级集体建设的实践,我们可以推行班级主题活动,通过不同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不同的文化、情感、情境的冲击,促进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的发展。
比如可以组织“主题读书月”、“主题运动节”、“主题联欢会”等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感受到快乐、友爱、协作、共享的班级氛围,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情感认同。
四、开展班级文化创建创新班级集体建设的实践,还可以开展班级文化创建活动。
传统的班级集体建设往往忽视了班级文化的创建,缺乏对班级文化的培养和传承。
现在,我们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文化的创建活动,可以通过班级文化墙、班级文化节、班级文化游戏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和认同班级的文化,传承班级的精神,促进学生成为班级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
班级管理制度创新实践
班级管理制度创新实践一、加强班级建设班级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班级建设至关重要。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
1. 班级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可以组织班级团建活动,开展文艺展示,举办义工活动等。
2. 班级荣誉制度:建立奖惩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和课堂表现,同时对违纪行为进行惩罚。
制定明确的荣誉标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引入学生自治机制学生自治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在班级管理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入学生自治机制。
1. 班委会选举: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班级代表,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决策和执行过程。
班委会负责班级事务的组织和协调,学生可以通过参与选举和竞选,锻炼自己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学生议事会:定期组织班级会议,让学生就班级管理和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学生通过讨论和协商,参与决策,推动班级管理工作的改进。
三、建立班级纪律规范班级纪律规范的建立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行为准则,加强班级管理。
1. 班级规章制度:制定班级行为规范,明确学生在班级内的要求和责任。
例如,规定学生上课应遵守纪律,尊重师长和同学,禁止欺凌和作弊行为等。
2. 班级考勤制度:建立班级考勤制度,强化学生的出勤意识和时间观念。
可以通过签到、记录和奖惩等方式进行管理,督促学生按时参加班级活动和课堂学习。
四、班级活动促进教育班级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班级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学科竞赛:组织班级学科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可以设置奖项,鼓励学生参与,同时提高学生的学科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
2. 社会实践:组织班级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成长能力。
可以选择参观企业、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形式,开拓学生的视野。
五、加强家校合作家校合作是班级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与家长保持沟通和协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班级建设管理的理念创新与实践白鹰内容提要:当前,各地高校正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大学生的学生思政教育;广大高校学生思政工作者在班级建设和管理实践中,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素质教育”的管理理念,悉心探索班级的发展规律,努力取得了十分喜人的育人成效;本文试就如何进一步深化高校班级的建设理念、管理体制、工作机制,以及班团活动等方面的创新与实践,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班级建设管理理念机制方法形式内容创新实践班级是高校的基本教学组织和基本育人单位;是大学生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集体和基础平台;班级的日常管理者是班主任。
班主任的基本职责是:坚持科学的育人观,面向全体学生,服务全体学生;加强班委会、团支部等学生组织的全面建设,加强学生骨干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班集体的团队组织作用;对班级工作实施全面管理、指导和服务。
目前,如何进一步深化高校的班级建设和管理问题,已受到广大学生思政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笔者结合高校学生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的具体实践,对这一课题作以思考与探讨。
一.坚持育人为本,创新班级建设管理的理念与体制1.确立整合班级全体骨干力量的队伍建设新理念以班级为基础,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班集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力量;整合凝聚全班学生干部队伍,努力发挥学生骨干在班级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坚持育人为本,培养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与素质等,既是高校班级管理的重要理念,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原则。
高校班级中的学生干部具有多元性的特点:其中既有班委会、团支部的组成人员;也有班、团小组组长和学生宿舍的寝室长;还包括有班内一部分在学校或院(系)等学生组织(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学生楼寓管理组织等)任职的干部。
这些学生干部虽然职务不同,但都属该班学生干部中的一员,都是学生群体里的骨干力量。
班主任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将他们纳入该班的全体学生干部序列实行统一管理和原则指导。
譬如可以实施学生干部任职情况通报制:即班主任对各类学生干部的任职岗位和职务变动情况在班内作适时的通报。
建立班级全体学生干部例会制:由班主任定期召集全体学生干部会议,通报班级重大事项,部署班级重点工作;举办学生干部学习会,加强对全体骨干的教育和培训。
建立学生干部交叉任职制:即根据实际需要,对部分干部实行不同层次之间的职务交叉兼任。
目的是既让校、系学生干部及时了解、支持和参与班级的工作,促使其更好地联系群众,在班级中更好地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又使全班学生及时了解校、系干部的任职情况,便于大家配合支持他们的工作;同时让参加例会的班团小组组长、寝室长,及时得到班主任、班委会、团支部的工作指导与支持,以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心,促进组、室工作的开展。
其结果是有利于班主任加强对全体学生干部的考察培养,以便做到统筹管理、分类指导,全面、客观、公正地做好学生党建和各类评优、推优等工作。
实践中,这些班级管理理念与方法均颇具实效,对于充分提升高校班级全体学生干部的能力与素质,促进他们更好地团结、带领全班学生加强班集体的建设,不断增强班级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2.建立健全班团小组基础组织的班级管理新体制高校班级不仅建有班委会和团支部,而且应健全其基础组织——班小组和团小组,这既是进一步完善班团组织建设的基本管理体制,也是夯实班团工作基础的重要措施。
班、团小组是班团组织系统中最小的基础单位。
一个班级的班团小组是否健全,是否团结和谐,是否运行正常,是否具有生机和活力,反映了班级的整体建设成效和管理水平。
实践证明:班级建立班、团小组,有利于划小班级的基本管理单位,健全组织系统,夯实育人基础;有利于增强小组成员的团组归属感与团队荣誉感;有利于引入竞争机制,开展各类竞赛型系列的班团活动,促进班级工作的有效开展,从而全面加强高校班集体的建设和管理。
组建班、团小组应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在班主任指导下,由班委会、团支部集体决定。
班、团的组别名称可分设,而组成人员及主要负责人可以合二为一。
班级一般可设4-6个小组;每组以8-10人为宜。
分组时,一般应兼顾男女生比例、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住宿生与走读生等诸多因素的相对平衡;同寝室的成员一般适宜划在同一小组,其他方面的因素可作为调节考虑。
科学、合理、公平分组的积极意义是:班、团小组在组建时就让各组的人员素质相对平衡,即有目的的使各小组一开始就尽量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为今后班级工作和活动的全面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坚持德育为先,创新班级学生思政工作的机制与方法传统的学生思政工作偏重于教育灌输、纪律约束的方式,而面对当代的大学生,传统工作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
怎样才能‚坚持德育为先,创新学生思政工作的机制‛;如何‚引导大学生在班集体中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摆正民主与集中,个人与集体,自由与纪律的相互关系‛;怎样促使大学生努力实现‘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的基本育人目标‛等等,已成了当前高校班级建设和管理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要进一步提高高校班级管理的能效和水平,就应在启迪、引导学生的民主意识,维护学生的民主权利方面;在建立、拓展学生的民主管理渠道,使‚民主集中制‛原则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得到正确的运用方面;在创新、激活班级思政工作机制与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创新。
创新高校班级思政工作机制,应该找准符合高校班级实际的切入点。
比如针对现在大学生竞争、参与意识强的特点,就可选择‚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个体民主参与班集体建设和管理‛作为思政工作的切入点。
激活高校班级思政工作机制,需要确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原则,并作为班级各项工作的突破口,以充分调动广大学生民主参与班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
‚公平‛即要求机会均等,班主任对全体学生应做到一视同仁、平等相待,给每一个学生个体的成长发展以公平、均等的机会;‚公正‛即要求教育者做到时时、事事出于公心,办事公道、说话公正、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公开‛即要求班级实行班务公开和团务公开,使得全体学生在公开的班务、团务中,及时地最大限度地获得知情权,行使参与权,以全面履行一个大学生和青年团员的基本民主权利。
完善高校班级思政工作机制,要求广大的高校思政工作者,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大胆创新、勇于实践。
在班级的建设中充分发扬民主,积极推行班务、团务公开,建立健全班团工作定期研究、通报、公示、公告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
如可实行‚班级工作周点评‛制,即由班主任或班级主要负责人,每周以召开全班短会的形式,及时通报与点评班级一周来开展的主要工作及有关事项;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良倾向;明确下阶段工作任务等。
这种点评式的班级短会,往往以其‚重点突出、鲜活生动、及时公开、扬优抑劣‛的特色而受到大学生的欢迎。
建立‚班级工作月公告‛制。
即由班委会、团支部将每个月的班级主要工作(活动)的安排在月初用书面形式进行公布。
‚月公告‛制度既可强化班级工作的计划性,并起到告示全班、动员全体的作用;还具有强化民主监督,促进班级工作目标的实现与完成;以及提升学生干部工作能力,提高班、团组织威信等诸多效能。
开设‚班级工作公告栏‛。
‚公告栏‛是班级建设的重要园地,是班团工作的信息窗口,是班务、团务公开的公示载体。
‚公告栏‛可将班级需要公示、公告的重要事项予以及时的公布,诸如学期考试成绩优秀榜、课堂考勤纪律汇总表、班级月工作(活动)安排表、班级(小组)各项竞赛活动评比榜、寝室卫生评比榜、各类评优公示榜、班费使用情况通报等等。
在深化高校班级建设、管理的科学实践中,坚持探索和运用‚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原则,必将有效地拓宽学生的民主管理渠道,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群体关心班级建设,参与班级管理,维护班级形象与荣誉,促进大家团结协力地创建文明、和谐的高校班集体。
三.坚持素质教育,创新班级班团活动的形式与内容新时期高校班级建设和管理必须拓展思路、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通过开展各类班团活动,坚持和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千方百计做好‚育人‛这篇大文章。
班主任在指导班级开展班团活动时,要根据学校、院(系)的学生思政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及阶段性工作部署,结合班级实际,提出班级学期(月度)班团活动的指导性意见;悉心提炼班团活动主题和意义;丰富创新班团活动的形式与内容。
班团活动应该集思想性、新颖性、品位性、实效性为一体;吸引大学生的广泛参与;努力实现寓教于乐,寓教于主题鲜明,形式丰富,有特色与新意的系列主题活动之中。
班级开展班团活动需具有整体性、阶段性、系列性和多样性的特性。
整体性即指班级班团活动的计划制定及方案设计,既要按照学校、院(系)的总体规划(计划)的意见要求,又要符合班级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整体布局要科学、合理。
阶段性是指班团活动主题内容的确定应符合各个时间段的客观要求,即要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按照各个班级所处的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和特点作出相宜的安排。
系列性是指班团活动主题内容的确定,须突出系统性和主题性。
要根据素质教育的原则,充分挖掘活动内涵、提炼主题意义,创新设计系统的、特色鲜明的班团活动主题系列,注重活动的品位和实效,努力打造班级主题活动的品牌体系。
多样性包含了班团活动应在形式、内容、方法、时空、举办组织等方面体现多样化和创新性。
比如在形式上,既有思政教育型的系列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又有知识技能型的各种知识、技能系列竞赛活动;还可举办文体活动型的各类文娱、体育系列比赛活动等。
在内容上,可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遵纪守法、道德修养等思想性教育主题予以系统安排;也可将文明礼仪、爱心奉献、形象塑造、人际交往等素养性美育内容作为必要补充等。
同时,班团活动的设计还应符合新颖性、实用性、趣味性、激励性等方面的要求,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贴近学生、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
班团活动通常以班级内部举办为主;有些活动也可跨班、跨系的联合举办;或者可邀请部分班外的师生共同参与,以进一步加强班际联谊、交流互补、开阔视野、扩大影响。
通过丰富多彩的班团活动,能够引导和营造学生主动学习、勤奋学习、创新学习的良好氛围,有效优化高校的育人环境。
学生是班团活动的主体,通过经常性的班团活动,能使他们得到多方面的实践体验和锻炼,从而培养提升学生的各种素质和技能;班团小组是班团活动的基础组织和中坚力量,要注重发挥班团小组承上启下的团队核心作用和竞赛激励作用;班团负责人既是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也是参与者,应而要努力发挥自身的带头示范作用。
班主任应高度重视班级的班团活动工作,在活动计划制定、方案确定、过程参与、成效点评等方面予以精心指导,并且通过悉心探索班团活动的内在规律,总结提炼班团活动的实践经验,培育创建有特色、有影响、有活力、广受大学生喜爱与欢迎的校园班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