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合集下载

第3章数据链路层-1

第3章数据链路层-1

g1
g2
gr-1
R0
R1
Rr-1
信息输入端
图3.5 CRC码的编码电路
码字输出端 输出开关
3.2 差错检测与校正(续)
常用的检错码 ----循环冗余码
大于r+1的突发错误
• 若具体取r=16,则能检测出所有双错、奇数位错、突 发长度小于等于16的突发错以及1-2-15(约为99.997%) 的突发长度为17的突发错和1-2-16(约为99.998%)的
突发长度大于等于18的突发错
3.2 差错检测与校正(续)
常用的检错码 ----循环冗余码
除以G(x)的运算易于用移位寄存器和半 加器来实现
3.2 差错检测与校正(续)
传输差错的特性
➢ 噪声分类:
• 信道所固有的,持续存在的随机热噪声 • 由于外界特定的短暂原因所造成的冲击噪声
➢ 噪声比较:
• 随机错通常较少 • 冲击噪声的幅度可以相当大 ,它是传输中产生差错
的重要原因
3.2 差错检测与校正(续)
传输差错的特性
➢ 衡量一个信道质量的重要参数是误码率:
*是要求同学了解的,这些内容在本电子教案中并未讲解而是要求同学自己阅读教材。
3.1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 基本功能:
• 将物理层提供的原始的传送比特流的可能出错的物理连 接改造成为逻辑上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 最基本的服务就是将源机器网络层来的数据可靠地传输 到相邻节点的目标机网络层
• 要完成许多特定的功能 ☆ 主要有如何将比特组合成帧(frame); ☆ 处理传输中出现的差错; ☆ 调节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不至于使较慢的接收方不能 承受,以及数据链路层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 称之为链路管理。

osi七层模型各层的功能

osi七层模型各层的功能

OSI 七层模型各层的功能。

OSI 七层模型各层的功能。

第七层:应用层数据用户接口,提供用户程序“接口”。

第六层:表示层数据数据的表现形式,特定功能的实现,如数据加密。

第五层:会话层数据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之间建立会话关系,如WINDOWS第四层:传输层段实现网络不同主机上用户进程之间的数与不可靠的传输,传输层的错误检测,流量控制等。

第三层:网络层包提供逻辑地址(IP)、选路,数据从源端到目的端的传输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帧将上层数据封装成帧,用MAC 地址访问媒介,错误检测与修正。

第一层:物理层比特流设备之间比特流的传输,物理接口,电气特性等。

下面是对OSI 七层模型各层功能的详细解释:OSI 七层模型OSI 七层模型称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 七层模型是一种框架性的设计方法OSI 七层模型通过七个层次化的结构模型使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网络之间实现可靠的通讯,因此其最主要的功能使就是帮助不同类型的主机实现数据传输物理层:O S I 模型的最低层或第一层,该层包括物理连网媒介,如电缆连线连接器。

物理层的协议产生并检测电压络接口卡,你就建立了计算机连网的基础。

换言之,你提供了一个物理层。

尽管物理层不提供纠错服务,但它能够设定数据传输速率并监测数据出错率。

网络物理问题,如电线断开,将影响物理层。

以便发送和接收携带数据的信号。

在你的桌面P C 上插入网数据链路层:O S I 模型的第二层,它控制网络层与物理层之间的通信。

它的主要功能是如何在不可靠的物理线路上进行数据的可靠传递。

为了保证传输,从网络层接收到的数据被分割成特定的可被物理层传输的帧。

帧是用来移动数据的结构包,它不仅包括原始数据,还包括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网络地址以及纠错和控制信息。

其中的地址确定了帧将发送到何处,而纠错和控制信息则确保帧无差错到达。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独立于网络和它的节点和所采用的物理层类型,它也不关心是否正在运行Wo r d 、E x c e l 或使用I n t e r n e t 。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第二版)》第4章__数据链路层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第二版)》第4章__数据链路层

码多项式的运算: 二进制码多项式的加减运算:

二进制码多项式的加减运算实际上是逻辑上的 异或运算。 循环码的性质:在循环码中,n-k次码多项式 有一个而且仅有一个,称这个多项式为生成多 项式G(X)。在循环码中,所有的码多项式能 被生成多项式G(X)整除。
(1)编码方法

由信息码元和监督码元一起构成循环码,首先 把信息序列分为等长的k位序列段,每一个信 息段附加r位监督码元,构成长度为n=k+r的循 环码。循环码用(n,k)表示。它可以用一个n1次多项式来表示。n位循环码的格式如图4-2 所示:
(2)举例分析



例4.2 如信息码元为1101,生成多项式 G(X)= X+ X+1,编一个(7,4)循 环码。 A(X)=1101 向左移3位的1101000 除 1011的余数为1,则余数多项式R(X) =001。 在做除法过程中,被除数减除数是做逻 辑运算。


例4.3 某一个数据通信系统采用CRC校验方式, 其中:生成多项式G(X)= X4+X+1, 发送端要 发送的信息序列为10110,求:(1)校验码及 校验码多项式;(2)发送端经过循环冗余编 码后要发送的比特序列; 解:生成多项式为G(X)= X4+X+1,生成多项 式的比特序列是:10011,为4阶,所以将发送 端要发送的信息序列10110左移四位,得到 XRD(X)为:101100000
4.2.3差错控制方式




差错控制编码一类是检错码(如奇偶校验)、另一类 是纠错码。根据检错码和纠错码的结构的不同形成了 不同的差错控制方式 (1)利用检错码 (2)利用纠错码 在数据通信过程中,利用差错控制编码进行系统传输的 差错控制的基本工作方式分成四类:自动请求重发 (ARQ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前向纠错 (FEC,Forword ErrorCorrection),混合纠错(HEC, Hybrid Error correction),信息反馈(IRQ, Information Repeat Request)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数据链路层是OSI模型中的第二层,主要负责将网络层传输的数据分割成适合物理层传输的帧,并确保帧在物理介质上可靠地传输。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封装:数据链路层将网络层接收到的数据包封装成帧。

帧由帧起始标识、地址、控制、信息字段、帧检查序列和帧结束标识等组成。

封装过程包括添加帧起始标识和帧结束标识、插入地址和控制字段、添加帧检验序列等。

2. 帧同步:数据链路层通过帧同步来实现数据的分割和标识。

通过在帧的数据部分中插入控制字符和帧标识字符,接收方能够根据这些字符来确定帧的边界,确保正确的接收。

3. 数据链路管理:数据链路层在物理链路上进行数据传输和管理。

它负责处理发送和接收过程中的错误、帧丢失等问题。

对于发送方,数据链路层通过错误检测和纠正技术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例如使用循环冗余校验(CRC)。

对于接收方,数据链路层通过接收错误检测和纠正技术来处理传输中可能发生的错误。

4. 流量控制:数据链路层通过流量控制来管理发送和接收数据的速率。

它通过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通信来控制和调整数据的发送速率,以避免发送方过快而导致接收方无法处理的情况。

流量控制可以通过令牌桶算法、滑动窗口协议等来实现。

5. 差错控制:数据链路层通过差错控制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差错控制技术包括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校验(CRC)、前向纠错码等。

这些技术能够检测和纠正数据传输中的错误,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6. 访问控制:数据链路层通过访问控制来解决多个设备共享同一物理链路资源的问题。

它定义了一些协议和算法来管理和控制设备对物理链路的访问。

常见的访问控制技术有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和以太网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等。

综上所述,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是将网络层传输的数据封装成可靠的帧,并通过帧同步、数据链路管理、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和访问控制等技术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和共享。

它在物理层和网络层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是实现网络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3章 数据链路层

第3章 数据链路层

协议思想:协调、控制接收方、发送方的速度。
发送方 接收方
DATA0
协 议 算 法
ACK
发出一帧; 等待; 直到收到ACK 才发送下一帧
DATA1 ACK DATA2 ACK
等待; 将收到的数据帧 上交主机; 发送应答信息; 转到第一步
两种情况的对比(传输均无差错)
不需要流量控制
A B
需要流量控制
A B
停止等待协议的要点


实用的 CRC 检验器都是用硬件完成的。 CRC 检验器能够自动丢弃检测到的出错 帧。因此所谓的“丢弃出错帧”,对上 层软件或用户来说都是感觉不到的。 发送端对出错的数据帧进行重传是自动 进行的,因而这种差错控制体制常简称 为 ARQ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直译是自动重传请求,但意思是自动请 求重传。
是否接收到正确的数据帧?如何告诉发送方? 能及时处理接收到的数据帧吗?
?传输过程: 会出错吗?会丢失数据帧吗? !解决这些问题,是链路层的主要任务。 !针对这些问题所制定的通信规程就是数据链路层的通信协议。
3.3.1 完全理想化的数据传输
发送方 主 机 A AP1 接收方 AP2 主 机 B 高层
帧的编号问题



任何一个编号系统的序号所占用的比特数一定 是有限的。因此,经过一段时间后,发送序号 就会重复。 序号占用的比特数越少,数据传输的额外开销 就越小。 对于停止等待协议,由于每发送一个数据帧就 停止等待,因此用一个比特来编号就够了。

一个比特可表示 0 和 1 两种不同的序号。
帧的发送序号
时间
重传时间

重传时间的作用是:数据帧发送完毕后若经过了这样长的时 间还没有收到确认帧,就重传这个数据帧。 为方便起见,我们设重传时间为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
10Mbps的以太网采用 的以太网采用Manchester编码,每一位数 编码, 的以太网采用 编码 据需要两次跳变; 据需要两次跳变; 需要20M波特的信号速率 波特的信号速率; 需要 波特的信号速率 物理媒体上的码元传输速率是20M波特。 波特。 物理媒体上的码元传输速率是 波特
个站连接到以太网上, 3-28、有10个站连接到以太网上,试计算以下三 28、 个站连接到以太网上 种情况下每一个站所能得到的带宽? 种情况下每一个站所能得到的带宽? 个站都连接到1个 (1)10个站都连接到 个10Mbps以太网集线器 ) 个站都连接到 以太网集线器 个站都连接到1个 (2)10个站都连接到 个100Mbps以太网集线器 ) 个站都连接到 以太网集线器 个站都连接到1个 (3)10个站都连接到 个10Mbps以太网交换机 ) 个站都连接到 以太网交换机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个站共享10Mbps (1)10个站共享 ) 个站共享 个站共享100Mbps (2)10个站共享 ) 个站共享 (3)每个站独占 )每个站独占10Mbps
(1)若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位的最后一个 1 变成了 0,问接 ) , 收端能否发现? 收端能否发现? (2)若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位的最后两个 1 都变成了 0,问 ) , 接收端能否发现? ) (1)能 )
的以太网在物理媒体上 3-16、数据速率为10Mbps的以太网在物理媒体上 16、数据速率为 的以太网在 的码元传输速率是多少波特? 的码元传输速率是多少波特?
3-06 用户到 ISP 的链路使用 PPP 协议
已向因特网管理机构 申请到一批 IP 地址 用 户 接入网 ISP 至因特网
PPP 协议
3-06 PPP 协议不具备的功能
• 纠错 • 流量控制 • 序号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第五版(习题答案)——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第五版(习题答案)——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1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解答:所谓链路就是从一个结点到相邻结点的一段物理线路,而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换结点。

在进行数据通信时,两个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路径往往要经过许多段这样的链路。

可见链路只是一条路径的组成部分。

数据链路则是另一个概念。

这是因为当需要在一条线路上传送数据时,除了必须有一条物理线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通信协议来控制这些数据的传输(这将在后面几节讨论)。

若把实现这些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加到链路上,就构成了数据链路。

这样的数据链路就不再是简单的物理链路而是个逻辑链路了。

“电路接通了”仅仅是物理线路接通了通信双方可以在上面发送和接收0/1比特了,而“数据链路接通了”表明在该物理线路接通的基础上通信双方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实体已达成了一致并做好了在该链路上发送和接收数据帧的准备(可能互相要协商某些数据链路层参数)。

3-2 数据链路层包括哪些主要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解答:数据链路层的链路控制的主要功能包括: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可选功能包括可靠传输、流量控制等。

在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的优点是通过点到点的差错检测和重传能及时纠正相邻结点间传输数据的差错。

若在数据链路层不实现可靠传输由高层如运输层通过端到端的差错检测和重传来纠正这些差错会产生很大的重传时延。

但是在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并不能保证端到端数据传输的可靠,如由于网络拥塞导致路由器丢弃分组等。

因此,即使数据链路层是可靠的,在高层如运输层仍然有必要实现端到端可靠传输。

如果相邻结点间传输数据的差错率非常低,则在数据链路层重复实现可靠传输就会给各结点增加过多不必要的负担。

3-3 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解答:网络适配器的作用就是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功能。

适配器接收和发送各种帧时不使用计算机的CPU 。

简述数据链路层功能

简述数据链路层功能

简述数据链路层功能
数据链路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二层,在计算机网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点:
1. 封装数据帧:数据链路层将从上层传来的数据添加首部和尾部,封装成数据帧。

数据帧包括了目的地址、源地址、控制信息、数据等内容,用于在物理层进行传输。

2. 控制帧同步:数据链路层通过控制帧同步,保证了数据帧的正确传输。

控制帧同步包括了帧起始符、帧结束符、帧同步字段等内容。

3. 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数据链路层通过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保证了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差错控制包括了纠错和检错,可以检测和纠正因信道干扰等原因所引起的误码。

流量控制则是通过发送和接收端的协调,保证了数据的平稳传输。

4. 寻址和访问控制:数据链路层通过MAC地址实现了寻址和访问控制。

MAC地址是唯一标识网络设备的硬件地址,通过MAC地址可以确定数据帧的接收方和发送方。

总的来说,数据链路层是实现网络中数据传输的基础,通过封装数据帧、控制帧同步、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寻址和访问控制等功能,保证了数据在物理层的正确传输。

- 1 -。

简述数据链路层功能

简述数据链路层功能

简述数据链路层功能数据链路层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的一层,位于物理层之上,负责在物理连接上传输数据帧。

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和错误检测与纠正。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封装与解封装:在数据链路层中,数据被封装成数据帧进行传输。

数据链路层将上层传来的数据进行分组,并在每个数据帧中添加必要的控制信息,如帧起始标志、帧长度和校验码等。

接收端根据这些控制信息对数据帧进行解封装,提取出有效数据。

2. 数据帧传输:数据链路层负责将封装好的数据帧通过物理介质传输到接收端。

在进行数据传输时,数据链路层需要处理物理介质的特性,如传输速率、传输距离和传输介质的可靠性等。

它通过使用各种传输介质和传输技术,如以太网、无线局域网等,来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

3. 媒体访问控制:在共享介质的网络中,多个主机同时访问网络时可能会发生碰撞。

数据链路层通过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来解决这个问题。

MAC协议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静态分配和动态分配。

静态分配方式是预先为每个主机分配固定的时间片,轮流使用介质来避免碰撞;动态分配方式则是通过竞争机制来决定哪个主机可以访问介质。

4. 错误检测与纠正:数据链路层在传输数据帧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噪声、干扰和传输错误的影响。

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数据链路层会使用一些错误检测与纠正的技术。

常用的技术包括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校验(CRC)和海明码等。

通过这些技术,接收端可以检测出传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错误,并进行纠正。

5. 流量控制与数据帧的确认:数据链路层还负责控制数据的流量,以防止发送方发送过多的数据导致接收方无法处理。

为了实现流量控制,数据链路层使用了滑动窗口协议。

发送方会根据接收方的反馈信息,动态地调整发送窗口的大小,以控制数据的发送速率。

同时,接收方会发送确认帧来告知发送方已接收到的数据帧,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6. 链路管理与地址解析:数据链路层还负责链路的建立与释放,以及链路的管理。

六、数据链路层功能与协议

六、数据链路层功能与协议

六、数据链路层功能与协议1、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向⽹络层提供服务。

作⽤:加强物理层传输原始⽐特流的功能,将物理层提供的可能出错的物理连接改造成逻辑上⽆差错的数据链路。

让它对⽹络层表现为⼀条⽆差错的链路。

1.1、为⽹络层提供的服务1.1.1、⽆确认的⽆连接的服务:源机器发送数据帧之前不⽤先建⽴链路连接,⽬的机器收到数据帧后也不要发回确认。

对丢失的帧,数据链路层不负责重发⽽交给上层处理,⽤来实时通信或者误码率较低的通信信道。

以太⽹就是这种机制服务1.1.2、有确认⽆连接的服务:源机器发送数据帧不需要建⽴链路连接,但是⽬的机器收到数据帧后必须发回确认。

源机器在所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收到确认信号,就会重新传丢失的帧。

⽤来提⾼传输的可靠性。

这种服务常⽤在误码率⾼的通信信道,⽐如⽆线通信。

1.1.3、有确认的⾯向连接的服务:帧传输分为三个过程:建⽴数据链路,传输帧,释放数据链路。

这种服务⽤语通信要求,可靠性,实时性较⾼的情况下。

注:有连接就⼀定要有确认1.2数据链路层的链路管理1.2.1、数据链路层,连接的建⽴,维持,释放,三个过程叫做链路管理,主要还是⾯向连接的服务两个⼯作栈之间进⾏传输信息的时候,必须将⽹络层的分组(package)封装成帧(Frame),然后⽤帧的格式进⾏传送。

在数据的前后分别加上帧头和帧尾,就构成了帧。

1.2.2、帧头和帧尾的作⽤:确定帧的界限,也就是帧定界。

HDLC标准帧格式:前后都有标志位F(01111110)透明传输:不管所传数据是什么样的⽐特组合,都可以在连路上传送1.3、流量控制由于发送⽅和接收⽅的⼯作速率和缓存空间的差异,可能出现发送⽅发送能⼒⼤于接收⽅的能⼒。

如果不对链路上的信息流量限制,前⾯来不及接收的帧就会被后⾯不断发送的帧淹没,造成帧的丢失⽽出错。

流量控制:就是限制发送⽅的数据流量,使其发送速率不超过接收速率。

其实流量控制其它层也提供这个功能,只不过控制的对象不同⽽已。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重点内容(⼀)数据链路层的功能(⼆)组帧(三)差错控制1、检错编码2、纠错编码(四)流量控制与可靠传输机制1、流量控制、可靠传输与滑动窗⼝机制2、停⽌-等待协议3、后退N帧协议(GBN)4、选择重传协议(SR)⼀、使⽤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1、数据链路和帧链路是⼀条⽆源的点到点的物理线路段,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换结点数据链路除了物理线路外,还必须有通信协议来控制这些数据的传输。

若把实现这些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加到链路上,就构成了数据链路常常在两个对等的数据链路层之间有⼀个数字管道,⽽在这条数字管道上传输的数据是帧2、基本问题(功能)(1)封装成帧封装成帧就是在⼀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部和尾部,这样就构成了⼀个帧。

接收端在收到物理层上交的⽐特流,就能根据⾸部和尾部的标记,从收到的⽐特流区别帧的开始和结束(⾸部和尾部还夹杂着控制信息)数据链路帧的特点数据部分的前⾯和后⾯分别添加上⾸部和尾部,构成⼀个完整的帧。

帧是数据链路层的数据传送单元。

⾸部和尾部还包括许多必要的控制信息每⼀种链路层协议都规定了所能传送的帧的数据部分长度上限——最⼤传送单元MTU⼀个控制字符SOH放在⼀个帧的最前⾯,表⽰帧的⾸部开始。

另⼀个控制字符EOT表⽰帧的结束(⼀般情况下,⾸部和尾部的长度加起来⼀般⼩于原始报⽂的长度)(2)透明传输“在数据链路层透明传输数据”表⽰⽆论什么样的⽐特组合的数据都能够通过这个数据链路层链路采⽤字节填充法,来确保上⽅情况的发⽣(3)差错检测传输错误的⽐特占所传输⽐特总数的⽐率称为误码率BER。

例如,误码率为10的负⼗次⽅时,表⽰平均每传送10的⼗次⽅个⽐特就会出现⼀个⽐特的差错在计算机⽹络传输数据时,必须采⽤各种差错检测措施。

⽬的在数据链路层⼴泛使⽤了循环冗余校验技术(CRC)CRC①在发送端,先把数据划分组,假定每组k个⽐特。

现假定待传送的数据M=1010001101(k=10)。

CRC运算就是在数据M的后⾯添加供差错检验⽤的冗余吗,然后构成⼀个帧发送出去,⼀共发送(k+n)位设n=5,P=110101(P是除数),模2运算的结果是:Q=1101010110余数R=01110将余数R作为冗余码添加在数据M的后⾯发送出去,即发送的数据是101000110101110,或2的n次⽅乘以M+R在数据后⾯添加上的冗余码称为帧检验序列FCS循环冗余检验CRC和帧检验序列FCS并不等同CRC是⼀种常⽤的检错⽅法,⽽FCS是添加在数据后⾯的冗余码FCS可以⽤CRC这种⽅法得出,但CRC并⾮⽤来获得到FCS的唯⼀⽅法②在接收端把接收到的数据以帧为单位进⾏CRC检验:把收到的每⼀个帧都除以同样的除数P(摸2运算),然后检验得到的余数R③在接收端对收到的每⼀帧经过CRC检验后,有以下两种情况:(a)若得出的余数R=0,则判定这个帧没有差错,就接受(b)若余数R≠0,则判定这个帧有差错,(但⽆法确定究竟是哪⼀位或哪⼏位出现了差错),就丢弃仅⽤循环冗余检验CRC差错检测技术只能做到⽆差错接受“⽆差错接受”是指:“凡是接受的帧(不包括丢弃的帧),我们都能以⾮常接近于1的概率认为这些帧在传输过程中没有产⽣差错”。

计算机网络_第3章习题解答

计算机网络_第3章习题解答

第三章习题解答3.1简述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答:数据链路层是在物理层提供的比特流传送服务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控制和管理,构成透明的、相对无差错的数据链路,向网络层提供可靠、有效的数据帧传送的服务。

其主要功能包括:链路管理,帧定界,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数据和控制信息的识别,透明传输,寻址。

3.2 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电路,数据链路,主站,从站,复合站。

答:数据电路是一条点到点的,由传输信道及其两端的DCE构成的物理电路段,中间没有交换节点。

数据电路又称为物理链路,或简称为链路。

数据链路是在数据电路的基础上增加传输控制的功能构成的。

一般来说,通信的收发双方只有建立了一条数据链路,通信才能够有效地进行。

在链路中,所连接的节点称为“站”。

发送命令或信息的站称为“主站”,在通信过程中一般起控制作用;接收数据或命令并做出响应的站称为“从站”,在通信过程中处于受控地位。

同时具有主站和从站功能的,能够发出命令和响应信息的站称为复合站。

3.3 数据链路层流量控制的作用和主要功能是什么?答:流量控制简称“流控”,是协调链路两端的发送站、接收站之间的数据流量,以保证双方的数据发送和接收达到平衡的一种技术。

在计算机网络中,由于接收方往往需要对接收的信息进行识别和处理,需要较多的时间,通常发送方的发送速率要大于接收方的接收能力。

当接收方的接收处理能力小于发送方的发送能力时,必须限制发送方的发送速率,否则会造成数据的丢失。

流量控制就是一种反馈机制,接收方随时向发送方报告自己的接收情况,限制发送方的发送速率。

保证接收方能够正常、有序地接收数据。

3.4 在停止-等待协议中,确认帧是否需要序号?为什么?答:在停止-等待协议中,由于每次只确认一个已经发送的帧,确认帧可以不需要序号。

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会出现问题。

如果发送方在超时重发一个帧后又收到了迟到的确认,就不能确定该应答是对哪一个帧的确认,并可能导致随后的传送过程重新差错。

3.5 解释为什么要从停止-等待协议发展到连续ARQ协议。

第03章数据链路层

第03章数据链路层
停止等待协议的优点是简单,但缺点是信道利用率太低。
B
t
A
t TD
RTT TD + RTT + TA
TD U TD RTT T A
14
2. 连续ARQ协议
连续ARQ协议的工作原理就是在发送完一个数据
帧后,不是停下来等待确认帧,而是可以连续再发送 若干个数据帧。如果这时收到了接收端发来的确认帧,
34
数据链路层的两个子层
为了使数据链路层能更好地适应多种局域网标准, 802 委员会就将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拆成两个子层: 逻辑链路控制 LLC (Logical Link Control)子层 媒体接入控制 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子层。 与接入到传输媒体有关的内容都放在 MAC子层,而 LLC 子层则与传输媒体无关,不管采用何种传输媒体对 LLC 子层来说都是透明的。

9
接收端对收到的每一帧进行 CRC 检验
接收端对收到的每一帧进行 CRC 检验后,可能出现 两种情况: (1) 若得出的余数 R = 0,则判定这个帧没有差错, 就接受(accept)。 (2) 若余数 R 0,则判定这个帧有差错,就丢弃。


这种检测方法并不能确定究竟是哪一个或哪几个比特出现 了差错。 只要经过严格的挑选,并使用位数足够多的除数 P,那么 出现检测不到的差错的概率就很小很小。
(4)每收到对一个帧的确认,发送窗口就向前(即 向右方)滑动一个帧的位置。
19
20
接收窗口的规则很简单,归纳如下: (1)只有当收到的帧的序号与接收窗口一致时才 能接收该帧。否则,就丢弃它。 (2)每收到一个序号正确的帧,接收窗口就向前 (即向右方)滑动一个帧的位置。同时向发送端发送对该 帧的确认。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数据链路层是OSI模型中的第二层,位于物理层和网络层之间。

它的主要功能是在物理层提供的物理连接上建立可靠的数据传输通路,以及实现数据的分组、传输和接收。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封装与分帧:数据链路层通过封装网络层的数据,在数据包前添加数据链路层的首部和尾部,形成帧。

同时,数据链路层还负责将较长的数据分割成适当大小的数据帧,以便在物理层进行传输。

2. 物理寻址:数据链路层通过在帧首部中添加源和目的物理地址,实现数据在网络中的定位和传输。

每个网络节点都有唯一的物理地址,可使用该地址将数据帧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个节点。

3. 媒体访问控制:在广播网络中,多个主机共享同一物理链路,数据链路层负责实施媒体访问控制方法,用于协调多个主机对共享媒体的访问,以避免发生冲突和碰撞。

4. 数据帧的传输和接收:数据链路层通过发送数据帧将数据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个节点,并在接收端将接收到的数据帧进行解封装,提取出原始数据,并将其发送给上层的网络层。

5. 差错检测与纠正:数据链路层负责对接收到的数据帧进行差错检测,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常用的差错检测方法
包括循环冗余校验(CRC)和奇偶校验等。

6. 流量控制与可靠传输:数据链路层通过采用流量控制和可靠传输机制,确保发送方发送的数据不会超过接收方的处理能力,并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顺序性。

数据链路层作为传输数据的基本单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通过建立可靠的数据传输通路和提供数据的分组、传输和接收等功能,保证了上层协议的正常工作,并实现了数据在网络中的有效传输。

链路层的功能

链路层的功能

链路层的功能链路:两个结点之间的物理通道,链路的传输介质分为有线链路和⽆线链路,主要有双绞线,光纤,微波。

数据链路:两个结点之间的逻辑通路,把实现数据数据传输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加到链路上就构成数据链路。

结点:路由器,主机帧:链路层的数据协议单元。

封装⽹络层的数据报数据链路层负责从⼀个结点搬运数据报到另⼀个结点。

功能⼀:为⽹络层提供服务。

主要作⽤是加强物理层传输原始⽐特流的功能,使得物理层提供的可能出错的物理连接在数据链路层的加持下,改造成逻辑上⽆差错的链路。

对物理层的数据负责起来。

可以给⽹络层提供的服务有以下三种:①⽆确认⽆连接服务:主要⽤于实时通信。

只是为了快⽽快。

正如字⾯意思,⽬的主机收到数据后也不会发送确认信号,源主机也不会专门建⽴⼀个链路的连接。

即使帧丢失,数据链路层也不会负责重发。

误码率⽐较低②有确认⽆连接服务:仍然不会建⽴⼀条连接。

但是收到数据后会发给发送主机⼀个确认。

发送端要是没有收到确认信号,就会发送下⼀个。

适合误码率⽐较低的通信信道,⽐如⽆线信道。

③有确认⾯向连接服务:最安全,最可靠。

建⽴连接再发送下⼀个帧,直到收到确认信号,继续发送下⼀个信号。

有连接⼀定是有确认的,所以不存在⽆连接⾯向连接服务。

功能⼆:在⾯向连接时,负责连接的建⽴、维持、释放功能三:组帧给⽹络层传输下来的IP数据报前后分别添加帧⾸部和帧尾部。

接收端可以根据帧的⾸部和尾部的标记,就可以识别出这⼀段帧的开始和结束⾸部和尾部含有⾮常多重要的信息,差错控制信息,流量控制信息,物理地址信息,还有就是帧定界信息。

帧同步:接收⽅能够从接受的⼆进制⽐特流中识别出帧的起始和终⽌组帧:发送⽅添加帧⾸部尾部信息不同数据链路层协议,最⼤传输单元MTU的长度不同。

但是发送的时候还是都要遵守帧的数据部分要⼩于帧的MTU透明传输:不管所传数据是什么样⼦的⽐特组合,随便发,都能传输。

不存在传不了的。

好像看不见传输的内容⼀样(按道理逻辑讲,数据链路层是能看到传输的⽐特,毕竟经过数据链路层 ,⽆奈数据链路层透明传输!!)发送端组帧过程有四种⽅法:①字符(字节)计数法有帧都⽆法帧同步!!不常⽤。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1、将数据包封装为帧;2、对等层通信,将帧交付给另一个节点的数据链路层;3、差错检测和流量控制.数据链路层传送的是帧。

封装成帧(framing)就是在一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确定帧的界限,构成帧。

首部和尾部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进行帧定界。

以太网的帧是数据链路层的封装,网络层的数据包被加上帧头和帧尾成为可以被数据链路层识别的数据帧(成帧)。

虽然帧头和帧尾所用的字节数是固定不变的,但依被封装的数据包大小的不同,以太网的长度也在变化,其范围是64~1518字节(不算8字节的前导字),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起始字段地址字段长度和类型字段数据字段帧校验序列字段透明传输与转义: 发送端的数据链路层在数据中出现控制字符“SOH”或“EOT"的前面插入一个转义字符“ESC"(其十六进制编码是 1B)。

字节填充(byte stuffing)/字符填充(character stuffing):接收端的数据链路层在将数据送往网络层之前删除插入的转义字符。

如果转义字符也出现数据当中,那么应在转义字符前面插入一个转义字符。

当接收端收到连续的两个转义字符时,就删除其中前面的一个。

常用的冗余检验技术有:奇偶检验、方块检验和循环冗余检验。

奇校验:通过附加奇偶校验位,使所传输的信息中1的个数为奇数。

偶校验:通过附加奇偶校验位,使所传输的信息中1的个数为偶数。

循环冗余校验(CRC,Cyclical Redundancy Check):将所传输的除以一个预先设定的除数,所得的余数作为冗余比特,附加在要发送的数据的末尾。

这样实际传输的就能够被预先设定的除数整除。

当整个数据发送到接收方后,接收方利用同一个除数去除接收到的数据。

如果余数为0,则传输正确,否则有误。

运算规则:加法、减法均为异或运算,加法不进位,减法不借位。

在数据的末尾加上r个0,r等于除数的位数减1;使用二进制除法,所得的余数为循环冗余校验码(以上除法用的是模2除法,不考虑减法借位,即0-0=0、0-1=1、1—0=1、1-1=0);将循环冗余校验码替换数据末尾的r个0,得到整个传输的数据例如:假设待传送数据M=1010001101,选择某生成多项式P=110101,求CRC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AC:M1
PC2
MAC:M2
PC3
MAC:M3
PC4
MAC:M4
目的MAC地址 发送端口号
M1
E0/3
M2
E0/5
M3
E0/7
M4
E0/16
MAC地址学习
• 最初交换机的MAC地址表为空
目的MAC地址 发送端口号
E0/3
E0/7
E0/5
E0/16
PC1
MAC:M1
PC2
MAC:M2
PC3
MAC:M3
00e0.fc01.2345 Rom Ram
• MAC地址有48位,华为产品前3个字节 是0x00E0FC。
802.3 帧
64到1518字节
字节 7
16 62
2 or 3
4
PRE SFD DA SA LEN LLC 控制信息 DATA PAD CRC
LLC 帧
PRE: 先导字节, 7个10101010 SFD: 帧开始标志, 10101011 DA: 目的 MAC地址 SA: 源MAC地址 LEN: LLC帧长度 DATA: 数据字段 PAD: 填充字段 CRC: 校验字段
• IEEE802标准涵盖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WAN数据链路层标准
• WAN服务通常由电信运营商提供 • WAN数据链路层标准包括:
– HDLC – PPP – X.25 – Frame Relay
课程内容
数据链路层简介 局域网介绍 数据链路层设备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
LAN数据链路层
• 分为两个子层:
DTE
DTE
PSE
PSE
DCE
PSN
DTE
• DTE 数据终端设备(Data Terminal) • DCE 数据电路终端设备(Data Circuit-terminating
Equipment) • PSE 分组交换设备(Packet Switching Equipment) • PSN 分组交换网(Packet Switching Network)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路由器
主机B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广域网的数据传输方式
PPP
点到点型
HDLC
广域网
电路交换
ISDN
分组交换
X.25 帧中继
广域网数据传输方式
点到点方式 分组交换方式
课程内容
广域网介绍 HDLC协议 PPP协议 X.25协议 帧中继协议
帧中继的特点
• 帧中继协议以帧的形式传递数据信息 • 帧中继传送数据基于虚电路 • 采用物理层和链路层两级结构 • 在链路层完成统计复用、帧透明传输和错误检测,但不
提供发现错误后的重传操作 • 预约的最大帧长度至少要达到1600字节/帧,适合封装局
域网的数据单元 • 提供一套合理的带宽管理和防止拥塞的机制 • 帧中继采用面向连接的交换技术
X.25
DCE
DTE
•X.25 协议是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 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规程。
•其主要功能是描述如何在 DTE 和 DCE 之间建立 虚电路、传输分组、建立链路、传输数据、拆除 链路、拆除虚电路,同时进行差错控制、流量控 制、情况统计等。
X.25网络模型
PSE
DCE
DCE
PPP协议简介 接入服务器
PSTN/ ISDN
PPP协议的封装
PPP
• PPP协议是在SLIP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PPP协议提供点到点链路传输 • 物理层可以是同步电路或异步电路
PPP协议组成
NCP提供对多种 网络协议的支持
TCP/IP NOVELL IPX
PPP协议的封装
LCP用于创建和维护链路
X.25的虚电路
• 统计时分复用 • SVC(交换虚电路)和PVC(永久虚电路) • 一个接口最多可以配置4095条虚电路
课程内容
广域网介绍 HDLC协议 PPP协议 X.25协议 帧中继协议
帧中继协议栈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帧中继 物理层
帧中继协议是在X.25分组交换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分组交换技术
B
C
A向B发送时, C向D不能发送, 否则产生冲突
D
HUB级连
• Hub限制的网络的可扩展性
HUB
HUB
A向B发送时,
HUB
同 一
E向D不能发送



A
B
C
D
E
F
不能发送
以太网交换机数据帧的转发
• 以太网交换机冲突域局限于交换机一
个端口上
一个冲突域
一个冲突域
一个冲突域
10M 10M交换机B
100M交换机A
• Inverse ARP 自动发现目的路由器的网络地址, 从而简化了帧中继的配置
HCLC简介
• 面向比特的规程HDLC:高级数据链路 控制
• 有三种常用操作方式:
– 正常响应方式NRM – 异步响应方式ARM – 异步平衡方式ABM
HDLC帧格式
标志
地址
控制
信息
帧校验 标志
• 面向比特 • 透明传输-零比特填充法 • 运行于同步串行线路
课程内容
广域网介绍 HDLC协议 PPP协议 X.25协议 帧中继协议
用户名找到为该用户指定的虚拟接口模板 •协商参数包括:MRRU、SSNHF、终端描述符 •用于绑定的标志有两个:用户名和终端描述符
PPPoE简介
• PPPoE提供以太网用户宽带远程接入 • PPPoE可实现对以太网用户的控制、
认证和计费等功能 • PPPoE运行在网络层和以太网数据链
路层之间
课程内容
10M 10M
100M
pc12
100M 100M HUB
10M 10M
10M
Pc1
Pc2
Pc10
一个冲突域
100M
Pc11 一个冲突域
课程内容
数据链路层简介 局域网介绍 数据链路层设备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
MAC地址表
• 交换机内部都有一张MAC地址表
E0/3 E0/5
E0/7 E0/16
PC1
用于网络发现的Inverse ARP
DLCI 48 172.16.11.2 Router B
DCE FR DCE
DLCI 66 172.16.11.3
Router A
Switch 通知 DLCI 48 Switch 通知 DLCI 66
Router B 向DCLI 66 通知 IP 172.16.11.2 Router A向DLCI 48通知 IP 172.16.11.3
CHAP 验证
被验证方
主验证方
主机名+随机报文 主机名+加密后报文
通过 / 拒绝
•CHAP是三次握手验证协议,不发送口令,主验 证方首先发起验证请求,安全性比PAP高。
MultiLink PPP简介
ppp ppp
Bundle interface
ppp ppp
•在LCP阶段协商是否使用MP •然后对PPP进行验证,得到对方的用户名,根据
学习目标
学习完本课程,您应该能够:
• 描述HDLC工作原理 • 描述PPP工作原理 • 描述帧中继工作原理
课程内容
广域网介绍 HDLC协议 PPP协议 X.25协议 帧中继协议
主机A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广域网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WAN
路由器
• PPP协议主要由链路控制协议(LCP)、网络控制协议 族(NCPs)和用于网络安全方面的验证协议族(PAP 和CHAP)组成。
PPP协议栈
网络 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 层
IP IPX 其他网络协议
IPCP IPXCP 其他 NCP 网络控制协议 验证;其他选项 LCP
物理介质(同步 / 异步)
PPP协商流程
• DLCI:数据链路连接标识 • DLCI只具有本地意义 • 帧中继UNI接口最多可支持1024条虚电路
帧中继DLCI的分配
DLCI 48
Network Address 172.16.11.3
172.16.11.2
172.16.11.3
Token Ring
Frame Relay switch
• 从帧中继网络服务商处得到分配的DLCIs • 每个DLCI只有本地意义 • 映射对端的网络地址到DLCIs
帧中继网络
• DTE和DCE间的接口成为用户-网络接口(UNI) • 网络和网络间接口称为NNI • 帧中继虚电路用数据链路连接标识DLCI来区分 • LMI用于建立和维护DTE和DCE之间的连接
LAN
DCE
FR
DTE
DTE
DCE
LAN
数据链路连接标识DLCI
DLCI 22
DLCI 32
Frame Relay switch
帧同步功能
• 帧同步是指能够从接收到的比特流中明确地区分出数据帧的起 始与终止的地方
• 常见帧同步的方法有: • 字节计数法 • 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符法 • 比特填充的首尾定界符法 • 违法编码法
差错控制
• 常见差错控制的方法有:
– 检错重发 (CRC) – 超时重发 (Timeout)
E-mail已经发出
• LLC:Logical Link Control
• MAC:Media Access Control
MAC与802.2 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