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
关于医学心理学表述

医学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医学领域中与心理学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学科,它探讨了患者的心理过程、行为和心理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以下是关于医学心理学的一些表述:
1. 定义: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医学实践中患者和医疗服务相关人员的心理过程、行为以及心理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2. 目的:
-通过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医学心理学旨在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促进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3. 患者心理过程的研究:
-关注患者在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反应,研究其情绪、应对机制、信念和态度等,以更好地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
4. 患者-医生沟通:
-研究患者与医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了解沟通的质量对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5. 心理健康与患病关系:
-探讨心理健康与患病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心理因素在患病、康复和疾病预防中的作用。
6. 疼痛管理:
-研究患者疼痛的心理机制,发展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提高疼痛管理的效果。
7. 心理健康干预:
-提供心理健康干预,帮助患者应对疾病、手术和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困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8. 慢性病管理:
-在慢性病管理中发挥作用,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9. 病后康复:
-关注患者在病后康复阶段的心理需求,帮助其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和身体状
况。
10. 团队合作:
-与医疗团队紧密合作,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包括心理社会支持。
总体而言,医学心理学在医学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深入研究患者的心理状态,为提高医疗服务的效果和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提供支持。
医学心理学

(一)观察法
1、自然观察法 是在不加任何人为干涉的自然情境中对人进行观察的方法 如:对MBD 日常行为的观察 优点:简便、不使被观察者产生紧张等反应,材料来源接近 生活实际。 缺点:费时、费力、结果有偶然性 2、控制观察法 是在预先控制观察的情境和条件下进行,结果带有一定规律 性、必然性。 优点:快、所得资料易作横向比较分析 缺点:易对被试者影响,不易获真实情况(六)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
2、横向研究 横向研究是对相匹配的实验组和对照 组被试者在同一时间内进行分析、比较, 或对相同背景的几组被试者分别采用不 同的心理干予以对各组被试之间反应的 差异做出分析研究。 在临床常被采用。
第六节 医学心理学的相关学科
1、普通心理学:基础学科、医学心理学来源于此,如 心理现象、认知、意志、人格。 2、健康心理学:把心理知识用于预防保健,防止疾病 发生。 3、心理生理学:研究心理变化和行为活动对生理的影 响,是医学心理学的主要基础分支学科。 4、心身医学:研究心身疾病的发生,发病机制,诊断、 治疗、预防。 5、变态心理学(病理心理学):研究行为偏离,揭示 异常心理种类、产生原因、发病机制及演变规律。
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产 生的动因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指建立在系 统观和整体观之上的医学模式 把人看成多层次、完整的连续体,综 合考虑致病原因。
产生背景及动因
1、疾病谱的改变 心脑血管病、肿瘤、意外死亡已取代传染 病,成为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 率的前三位疾病,而这些病由生物、心 理、社会多因素引起,仅靠药物、理疗、 手术已不能满足治疗的需要。
医学心理学简单介绍

医学心理学简单介绍医学心理学简单介绍: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 )是一门从医学的观点研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精神障碍和人的身心疾病及其相关问题的一门应用学科。
在英国被称为的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与在美国被称为的精神医学(Psychiatry)同义,与临床心理学(Clinical Psychology)近义,但各种学科名称所强调的侧重点或研究的历史取向有所不同。
医学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应用到医疗实践中的产物,是医学与心理学结合的边缘学科。
它既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性质,包括基本理论、实际应用技术和客观实验等内容。
医学心理学兼有心理学和医学的特点,它研究和解决人类在健康或患病以及二者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一切心理问题,即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
如怎样克服过度焦虑,如何消除抑郁,医生与病人如何建立和谐的关系,等等。
现代医学心理学强调从整体上认识和掌握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问题,主张把人看作是自然机体与社会实体相统一的存在物,是物质运动与精神活动相结合的统一体。
心理学错觉图人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生物有机体,而且也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从事着劳动、过着社会生活的社会成员。
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与疾病,不仅与自身的躯体因素有关,而且也与人的心理活动和社会因素有密切联系。
临床实践和心理学研究证明,有害的物质因素能够引起人的躯体疾病与心理疾病,有害的心理因素也能引起人的身心疾病(例如药物、酒精和其他精神活性物质等)能够治疗人的身心疾病,而良好的心理因素与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或作为身心疾病的治疗手段。
医学心理学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着更大的实践意义。
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探索心理因素对健康与疾病的作用方式、途径与机制,更全面地阐明人类躯体疾病与心理疾病的本质,协助医学揭示人类维护健康、战胜疾病的规律,寻找与丰富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与预防的更全面、更有效的方法,提高医疗水平,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医学心理学名词解释

2.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3.记忆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4.想象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5.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15、会谈法可以分为________和结构式会谈。
16、 气质可以分为多血质、________胆汁质及_______。
17、意志的前提是_____________。
18、心理健康的研究角度有,病理学、_________与“文化学”。
19、与意志自觉性相反的特点是_______与___________。
6.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7.意志
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8.人格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9.动机
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作为现代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0、根据测验方法,心理测验可以分为:________、操作法和________。
在整个记忆活动中,无论是对事物的记忆、保持和回忆,都是凭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来进行的。
11、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包括:调查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行为学习理论
强调人的正常的和病态的行为包括外显行为及其伴随的心身反应,都可通过学习过程而形成。学习是支配人的行为和影响心身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对行为学习各环节进行干预,就可以矫正问题行为,进而治疗和预防疾病。
医学心理学基础知识

02
心理现象及心理实质
心理现象概述
心理现象的定义
心理现象是指个体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 面的心理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特征和 行为表现。
心理现象的分类
心理现象可分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等 几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其独特的心理活动和表现 。
心理现象的研究方法
心理现象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 调查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 了解心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感知觉和意识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感知觉为意识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意识又能够影 响我们对感知觉信息的处理和理解。这种相互作用使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并做出合理的决策。
04
记忆与学习
记忆概念、过程及影响因素
记忆概念
记忆是大脑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涉及感知、思维、情感和行动等多个 方面。
记忆过程
包括编码、存储和提取三个阶段。编码是将感知到的信息转化为神经信号的过程;存储 是将编码后的信息保存在大脑中;提取是将存储的信息从大脑中检索出来的过程。
影响因素
年龄、健康状况、情绪、注意力、睡眠、饮食、药物使用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记忆过程 。
学习类型、理论及应用
学习类型
根据学习方式和内容的不同 ,学习可分为认知学习、情 感学习和技能学习等类型。
与其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借鉴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病理变化 。
与医学的关系
医学心理学是医学与心理学的交 叉学科,以医学为基础,探讨心 理社会因素对人体健康与疾病的 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与其他相关学科的
关系
医学心理学还与社会学、教育学 、法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共同探 讨人类身心健康的问题。
医学心理学

1.医学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与疾病和健康关系的学科,是根据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既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也重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2.心理现象:心理过程(认知、情感、意志过程)和人格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人格结构的核心)3.医学心理学方法学的主要特点:基础理论的多样性、心理因素的主观性、研究对象的多科学属性4.医学心理学的量化方法:描述、序量法、间接定量、直接定量5.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诊断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晤谈法、问卷法)、心理测量法、个案法、实验法和相关研究法6.最早使用医学心理学一次命名其著作:Lotze RH洛采—弗洛伊德?主要理论流派1.精神分析学说:精神分析理论的产生来源于临床观察,弗洛伊德将观察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和解释,形成了有关心理结构和功能的一系列思想,主要内容包括潜意识,人格结构,性心理发展理论,防御机制理论和心理障碍的心理病理学理论等。
意识:与言语密切相关,是心理活动中与现实联系的那部分,能被自我意识所知觉。
潜意识:个体无法直接感知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主要内容是不被外部现实、道德、理智所接受的各种本能冲动、需求和欲望,或明显导致精神痛苦的过去事件。
前意识:当前意识不到但随时可能意识到的那些心理要素,即意识边界以外的某些心理内容,一旦注意的焦点扫描到那里,前意识的内容就可被意识到了,此时前意识转变为意识。
本我:存在于潜意识深处,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代表人们生物性的本能冲动,主要是性本能和攻击本能,其中,性本能对人格发展尤为重要。
自我:在婴儿期由本我产生,是与外部世界交往的唯一源泉,是人格中最重要的部分,自我的一部分是意识的,也有一部分处于潜意识水平。
超我:类似于良心与道德,具有良知、理性等含义,大部分属与意识的。
性心理发展理论: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自我防御机制:压抑、反向作用、置换作用、退行、投射、升华1压抑:最基本,包含在其他机制中。
医学心理学课件(全)

07
医学心理学在临床实践中 的应用
医学心理学在各类患者中的应用
慢性病患者
医学心理学可以帮助慢性病患者 应对长期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如焦虑、抑郁等,提高患者的心
理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
急性病患者
对于急性病患者,医学心理学可 以协助患者缓解因疾病突发带来 的恐惧、不安等情绪,促进患者
的康复进程。
疼痛患者
与其他学科关系
与医学的关系
医学心理学是医学的分支学科,与临 床医学、预防医学等紧密相关,为医 学提供心理学理论和方法。
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医学心理学还与神经科学、社会学、 教育学等多学科交叉,共同探讨人类 身心健康问题。
与心理学的关系
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应用领域之一, 借鉴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心理 活动与生理活动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健 康和疾病中的表现。
02
心理现象与心理实质
心理现象概述
1 2
心理现象的定义 心理现象是指个体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 心理活动及其表现。
心理现象的分类 心理现象可分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等。
3
心理现象的研究方法 心理现象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 法等。
心理实质探讨
心理实质的定义
01
心理实质是指心理现象的本质和核心,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
提问技巧
医生应有针对性地提问,引导患者详 细描述病情和感受,以便更准确地了 解患者情况。
解释技巧
医生应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医学 术语和复杂概念,确保患者能够充分 理解。
非语言沟通
医生应注意自己的仪表、姿态和表情 等非语言信息,传递出积极、专业和 可信的形象。
提高医患沟通效果途径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
医学心理学

图5—5 形状恒常性 (资料来源:Atkinson,1983.)
错觉
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回产生的某种固有 倾向性的歪曲知觉,包括几何错觉、形状 错觉、方位错觉等。
二、记忆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memory)是指个体在头脑中积累和 是指个体在头脑中积累和 记忆 保持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保持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二)思维的过程与形式 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 分析与综合、 分析与综合 括 三种基本形式 :概念、判断、推理 总之,任何思维活动都是分析、综合、比 较、抽象和概括这些过程协同活动的结果, 并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表现出来。
三)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问题是指一定的、未解决的目标。个体 运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 心理活动阶段,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就是 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的具体心理过程分为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四个阶段。
二、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情绪的分类
《礼记》七情说:喜、怒、哀、惧、爱、恶和憩。 生物进化观:基本情绪;复合情绪 伊扎德:复合情绪分三类,一是基本情绪的混 合,如兴趣—愉快;恐惧—害羞等;二是基本 情绪和内驱力的结合,如性驱力—兴趣—享乐、 疼痛—恐惧—怒等;三是基本情绪与认知的结 合,如活力—兴趣—愤怒、多疑—恐惧—内疚 等。
第二章 认识过程
• 一、什么是认识过程? 认识过程(cognitive process)是指个 体对来自环境的信息,通过感觉器官 加以选择、接受,在神经通路和脑中 进行编码、储存,确定其意义,并运 用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等过程。 等过程。
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区别: 区别 ①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具有情景性、 激动性和暂时性的特点。 ②情感指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 的感情,它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 性和持久性。 联系: 联系 ①历史上统称为感情。 ②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医学医学心理学

THANKS
感谢观看
实践方向
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为提高心理健 康服务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05
医学心理学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医学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
文化差异对疾病认知的影响
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疾病的认知、解释和应对方式是否 存在差异。
跨文化心理评估
研究如何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准确的心理评估,制定适应 不同文化的评估工具和程序。
行为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
通过逐渐暴露患者于恐惧 或焦虑的刺激,帮助其逐 渐适应并克服恐惧或焦虑 。
厌恶疗法
通过给予患者一些不愉快 的刺激,如轻微的电击或 注射药物,以消除不良行 为或瘾癖。
松弛疗法
通过教授患者一些放松技 巧,如深呼吸、渐进性肌 肉松弛等,以缓解紧张和 焦虑。
认知疗法
理性情绪疗法
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其非 理性信念和思维模式,以减轻
认知心理学理论
总结词
认知心理学理论强调人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解 释和认知过程对行为的影响。
详细描述
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受到他们对 客观现实的认知和理解的影响。这个理论关 注个体如何获取、储存、处理和使用信息, 以及这些认知过程如何影响个体的情感和行 为。它认为认知过程是有意识的,可以通过 自我观察和实验来研究。
理治疗。
03
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的法律责任与权益
分析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在提供服务时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和权益,为相
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提供参考。
06
医学心理学案例研究
案例一:抑郁症的心理治疗
要点一
总结词
抑郁症的心理治疗是医学心理学中重要的案例之一。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整理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整理一、医学心理学概述。
1. 定义。
- 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与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2. 研究范围。
- 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 研究心身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机制。
- 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 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
- 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
二、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 观察法。
- 定义: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和分析,探讨心理行为规律的一种方法。
- 类型。
- 自然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中对个体的行为进行直接观察、记录和分析。
例如,观察患者在病房中的日常行为。
- 控制观察法:在预先设置的情境中进行观察。
例如,在特定的实验房间内观察被试者对某种刺激的反应。
2. 调查法。
- 定义:通过晤谈或问卷等方式获得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的方法。
- 类型。
- 晤谈法:通过与被调查者面对面的交谈来获取信息。
晤谈时要注意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问清晰、避免诱导性问题。
- 问卷法:通过书面形式,让被调查者填写问卷来收集资料。
问卷设计要合理,包括问题的内容、顺序、措辞等方面。
3. 实验法。
- 定义:在控制的条件下,观察、测量和记录个体行为的一种研究方法。
- 类型。
- 实验室实验:在实验室环境中严格控制各种变量,对被试者进行实验研究。
例如,研究不同噪音强度对人的注意力的影响。
- 现场实验:在实际生活场景中进行实验,对变量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
例如,在学校环境中研究某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4. 心理测量法。
- 定义: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能力、人格及心理健康等心理特性和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
- 常用心理测验。
- 智力测验:如韦氏智力量表,用于评估个体的智力水平。
- 人格测验:如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等,用于了解个体的人格特征。
医学心理学

❖ 重视心身关系:1病因学 :生活方式---疾病关系 2目的:处理心理学问题 改善生活质量 3研究的进展:多层次 多学科
局限:人类心理复杂性与生物解释的局限性矛盾
❖其他理论
❖ 一 人本主义理论: 1代表人物 马斯洛(maslow A,1908---1970)
罗杰斯(Rogers CR,1902---1987) 潜能说 :潜能与环境矛盾说 自我论 :心理健康论 实际我与理想我
三 知觉的基本特性
❖ 知觉的选择性 ❖ 知觉的整体性 ❖ 知觉的理解性 ❖ 知觉的恒常性
对象和背景
四 观察与观察效果 五 感知与医学临床
二记忆
❖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识记、保持、 再认、和重现的过程
❖ 1记忆过程 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识记 个体获取经验,记住事物的过程无意
识记与有意识记 保持 再认与再现
历史与现状
❖ 1、国外医学心理学史 1879年冯特在德国建立第一个心理物理实
验室 1900年freud s创建心理动力学派 watson JB sinnerBF 行为心理学派 1930年美国成立心身医学会,创办心身医
学会及心身医学杂志
1950年人本主义心理学 ROGERS C来访 者中心
1976年行为行为医学
1978健康心理学
2、内容:冯特---结构主义--- 弗洛伊德--格式塔---Watson JB—心身医学---人本主 义---行为医学---健康心理学
❖ 国内: 1979年医学心理学委员会 1980年医学心理学培训班 1985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1990年行为医学会 1993年心身学会
医学模式及转变
情感过程
❖ 情感过程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 持的态度在内心中所产生的体验和伴随的心 身变化 情绪与生理需要满足感有关 情绪具有情景性 情绪比情感强烈
2024版01医学心理学(一)

思维决定语言的表达形式和内容。有什么样的思维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表达。同时,思维的发展也推动了语言的 发展。随着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入和思维水平的提高,语言的表达形式和内容也会更加丰富和准确。
06
情感与意志
Chapter
情感概述
1 2
情感的定义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 态度体验。
意识的概念与功能
监控功能
意识能够监控自身的认知、情感 和行为状态,以及周围环境的变 化。
调节功能
意识能够调节自身的认知、情感 和行为,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需 求。
意识的概念
意识是指个体对自我和环境的觉 知状态,包括对自身认知、情感 和行为的觉察以及对周围环境的 感知和理解。
整合功能
意识能够将不同的心理过程整合 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心理活 动整体。
个性心理
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 理特征和自我意识系统, 是个体心理的独特性表现。
心理状态
指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 的心理活动状态,如注意、 记忆、思维等。
心理实质的探讨
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活动与大脑的功能密切相关,是 大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心理活动不仅受客观现实的制约,还 能主动地改造客观现实,具有主观能 动性。
表征功能
意识能够表征和解释自身和周围 环境的状态和意义。
04
记忆与学习
Chapter
记忆概述
记忆的定义
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 记、保持和再现(回忆和 再认)的心理过程。
记忆的作用
记忆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具 有重要的作用,它是感知 觉、思维、情感和意志等 心理过和时间, 可以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医学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免疫学原理及应用
心理免疫学是研究心理因素和免疫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 科学。
它发现心理因素可以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影响身 体健康。
心理免疫学在医学、心理学和免疫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 应用价值,如在心理治疗、疾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发挥 重要作用。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关系探讨
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之间存在密 切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医学心理学将在心理评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实 现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服务。
全球化与跨文化研究
医学心理学将加强跨国和跨文化研究,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下心理问题的共性和差异,为 制定更具普适性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THANKS
感谢观看
常见精神障碍案例分析
抑郁症案例
患者长期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睡眠障 碍等,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逐渐缓
解症状。
精神分裂症案例
患者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严重影 响社会功能,需长期药物治疗和康复
训练。
焦虑症案例
患者过度担心、紧张不安,伴有心悸 、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通过认知行 为疗法等心理治疗改善病情。
约。
心理健康问题可能导致身体疾病 的发生和发展,如焦虑、抑郁等 情绪障碍与心血管疾病、消化系
统疾病等的关系密切。
保持心理健康对维护身体健康具 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心理状态有 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疾病
康复和预防疾病复发。
03
认知过程与情感调节机制
Chapter
认知过程概述及影响因素分析
认知过程定义
社会支持网络
建立健全的社会支持网络 ,提供情感支持、信息支 持和实际帮助,以减轻心 理压力,促进心理健康。
心理干预策略选择依据
《医学心理学》课件

认知理论
详细描述
认知理论关注个体如何获取、存储、 处理和运用信息,以及如何影响其行 为和情感反应。这些心理活动在人的 认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结词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个体的认知出现 矛盾或不协调时,会产生心理上的紧 张或不适感,进而促使其寻求新的认 知来消除这种不协调状态。
详细描述
认知失调理论是认知理论中的一个重 要分支,它认为个体的认知系统是一 个整体,当个体面临新的信息或情境 时,会努力保持其内部认知的一致性 。当出现认知不协调时,个体会产生 一种心理上的紧张或不适感,进而促 使其采取行动来消除这种不协调状态 。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心理生理学理论关注心理活动与生理 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心理 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该理论认为 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之间存在密切的 联系,如情绪状态、应激反应等都会 影响身体健康状况。
要点三
总结词
心理生理学理论认为情绪状态对身体 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如焦虑、抑郁等 负面情绪可能导致身体疾病的发生。
心理治疗
针对心理疾病患者,采用特定的心理 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人本主 义疗法等,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缓解症状。
心理评估与诊断
心理评估
通过一系列标准化评估工具和方法, 对个体的心理状态、能力、性格等方 面进行全面的评估,为诊断提供依据 。
心理诊断
根据评估结果,对个体的心理状态进 行分类和诊断,确定其是否存在心理 障碍或疾病。
人工智能在医学心理学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心理评估中的应用
01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提高评估的准
确性和效率。
人工智能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02
通过机器学习等技术,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治疗方案,提
医学心理学考试题含答案

医学心理学考试题含答案1.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答: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以及心理干预在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中的应用的学科。
2. 心理应激与哪些疾病有密切关系?答:心理应激与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肿瘤以及精神疾病等有密切关系。
3. 什么是心理评估?答:心理评估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对个体的心理特征、心理状态和心理问题进行系统的测量和评价的过程。
4. 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有哪些?答: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系统家庭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等。
5. 什么是心理干预?答:心理干预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技术,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问题进行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的过程。
6. 医学心理学在临床医疗中的作用是什么?答:医学心理学在临床医疗中的作用包括: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疾病和心理状态,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干预,改善其心理状况,促进康复;提高医务人员的心理素质和沟通能力,改善医患关系。
7. 什么是心身疾病?答:心身疾病是指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身体疾病,如高血压、胃溃疡、哮喘等。
这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个体的心理状态和应对方式密切相关。
8. 什么是心理应激?答:心理应激是指个体在面对外界压力或挑战时,所产生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适度的心理应激可以提高个体的适应能力,但过度的心理应激则可能导致心理和生理问题。
9. 什么是心理防御机制?答: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在面对内心的冲突和焦虑时,无意识地采取的一些自我保护的心理策略,如否认、投射、合理化等。
这些机制有助于减轻个体的心理痛苦,但过度依赖则可能导致心理问题。
10. 什么是心理康复?答:心理康复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技术,帮助患者恢复或提高其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的过程。
心理康复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疾病带来的挑战,提高生活质量。
以上是医学心理学考试题含答案的完整内容,涵盖了医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方法和临床应用等方面。
医学心理学专业介绍

社会心理学
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相互作 用中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及变化 规律。
认知心理学
研究人类认知过程的学科,包 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 认知活动。
发展心理学
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 、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 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学
科。
实践教学环节
临床实习
在临床实习中,学生将接触到真实的心理 问题案例,学习如何进行心理评估、诊断
医疗卫生领域就业机会
医院心理咨询师
在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中,为患者提 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患者应对疾 病带来的心理困扰。
临床心理评估师
康复治疗师
在康复中心或疗养院中,为患者进行 心理康复治疗,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为医生提供诊 断依据和治疗建议。
心理健康服务市场需求
1 2 3
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熟练运用统计和测量技术,对心理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跨学科研究能力
具备跨学科研究能力,能够与其他学科领域进行合作和交流,共 同推进医学心理学的发展。
CHAPTER 03
教育培养目标
知识结构要求
掌握医学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01
包括心理学基础、心理评估与测量、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
熟悉医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CHAPTER 06
专业挑战与对策建议
学科交叉融合挑战
挑战
医学心理学涉及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要求从业 者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对策
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育和培训,鼓励学生选修相关课程,提高 跨学科整合能力。
重要性
跨学科融合有助于更全面、深入地理解患者心理问题,提高诊疗效果 。
医学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
2、医学模式:是指一定时期内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总体认识,并成为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
3、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
4、个案法:是对某现象的个例进行详细深入的调查研究的一种方法。
四、简答题1、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①心、身统一的观点②社会对个体影响的观点③认知评价的观点④主动适应与调节的观点⑤情绪因素作用过的观点⑥个性特征作用的观点2、心理的实质①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功能②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③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五、论述题西方近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有构造主义心理学、功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完形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皮亚杰学派、认知心理学。
其中,行为主义心理学是1913年产生于美国的一个学派,创始人华生提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应是人的意识,而应是人和动物的行为或对现实的顺应。
他把刺激反应作为解释行为的公式。
否认遗传和本能,导致了他的环境决定论。
精神分析产生于1900年,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
他主张把无意识作为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主要对象,并提出人格结构的理论、人的性欲理论等。
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创本质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和马斯洛,他们主张心理学必须说明人的本质,研究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他们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只研究行为,也反对精神分析并自称为心理学的“第三阵营”。
第二章感觉和知觉一、名词解释1、感觉: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
3、感觉的相互作用:指一种感觉在其他感觉的影响下发生感受性的变化。
4、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5、知觉的整体性: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有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6、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医学心理学

行为疗法的类型
操作法(奖励法,惩罚法,行为塑造法,标记奖励法)
应答性(系统脱敏,厌恶疗法,发泄疗法)
替代学习疗法(示范法,自信训练法,行为契约法,习惯转换法)
自我调节技术(放松功、瑜珈,放松训练,自主训练,呼吸训练,生物反馈)
(2)由于实验法中严格控制了变量和条件,与现实生活总不免有一定的差距,在推广应用实验结论时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观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
观察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和分析,研究其中的心理行为规律。它通常是在自然条件下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它常常是在所研究的题目不适合于实验室内,以人为方式控制条件下进行时使用的。
(2)可重复性(通过控制,使某种心理和行为在同样条件下重复发生,其他研究者可重复和核对其结果)
(3)结论的因果性(可以系统地变化条件,观察实验条件的变化引起心理行为的改变,从而推测条件变化与观察行为的因果关系)。
实验步骤:
1、选择实验组和对照组
2、实施实验(实验组)
3、结果整理与分析
实验法类型:
1.实验室实验法
五、个案法
个案是医学心理学工作和研究的基本和主要的信息来源,包括家庭史、疾病史、教育背景史、职业和婚姻史、人格发展和形成历程,以及现在的心理状态等,属个体研究。
特征:
(1)将回忆以往事件和查阅有关记录得来的信息重新组织。
(2)属纵向研究或称追踪研究。长期地、全面地系统描述。个案史收集的广度和深度以及侧重点因研究目的和理论基础不同而异。
②形成假说:通过对详尽的个案报告的分析和归类而形成新的假说;
③印证理论:有关理论具有一般性、概念化特点。通过临床法的研究,使它在个案中得到印证。
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医学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与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规律,并研究如何预防、控制心理危险因素导致的疾病及利用心理保护因素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医学心理学的范围是什么?①基础研究。
其目的是探索和创建医学心理学的学科理论体系。
②实践应用。
其目的在于运用医学心理学理论指导医学实践。
③教学任务。
其目的是普及医学心理学知识。
3、医学心理学关于健康和疾病的观点是什么?①强调心身统一的观点。
一个完整的个体应包括心、身两个部分,两者相互影响;但是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心身则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反应的。
②个体与社会保持和谐的观点。
一个完整的个体不仅是生物圈里的人,而且也是社会圈的人。
③认知与评价的观点。
心理因素影响健康或导致疾病,不完全取决于该因素的性质和强度,还取决于个体对外界刺激的认知和评价,有时后者占主导地位。
④主动适应与自我调节的观点。
个体在与外界环境接触中,心理的主动适应和自我调节是个体与环境保持相对和谐、抵御疾病和保护健康的主要因素。
⑤情绪因素作用的观点。
情绪是精神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心理活动和社会实践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其作用是通过对行为的调节使机体与外界环境适应。
⑥个性特征作用的观点。
个体在成长发育过程中,逐渐对外界事物形成一个特定的反应模式,构成相对稳定的个性特点,使个体在与周围的人和事的交往中,保持着动态平衡。
第二章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医学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①客观性原则:遵循客观性原则就是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即根据心理现象的本来面貌来研究心理的本性、规律、机制和事实。
②发展性原则:在医学心理学研究中,不而且要看到其发展、变化的特征。
③系统性原则:必须从各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去认识整体,着重研究各个过程、状态之间相互联系及其整合机制。
④理论与实际结合原则:必须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存在的实际,不仅要遵循相关理论及其方法,还要结合国情实际和民族特征进行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新医学模式是DA. 行为医学模式B.生物医学模C.社会-心理医学模式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E.以上都不是第二章个体心理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认识过程内容(B)A. 感觉 B .气质 C .知觉D .记忆E .想象2.下列哪一项是人格心理特征(A)A. 能力B.需要C.动机D.象E.思维3.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外观、触摸苹果光滑果皮等引起的心理活动是(C)A. 知觉B.思维C.感觉D.象E.感受性4.盲人可以利用触觉阅读盲文,这是感觉的(E A. 联想B.适应C.对比D.象E.补偿5.错觉是指(A)A. 人脑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B.神经症病人的知觉C.幻觉D.人的一种心理缺陷E.一种病态知觉6.用红笔划出书中的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D)特征A. 恒常性B.整体性C.理解性D.选择性E.以上都不是7.当人们在交谈中提到“黄山”时,头脑中重现迎松的形象,这是(A)A. 表象B.回忆 C .重现D.想象E.再现8.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现象是(CA. 空想B.理想C.幻想D.梦想E.灵感9.有人想修炼成仙的想象是BA. 幻想B.空想C.理想D.梦想E.灵感10.判断情绪性质最简便的方法是(D)A. 自我报告B.测量生理指标C.析人格特征D.观察外显行为E.向同事亲友了解11.以下哪一情绪有益于健康(E)A. 愤怒B.恐惧C.悔恨D.喜悦兴奋E.以上都不是12.个体被善或恶的社会现象所激起的情感状态,称之为(B)A. 美感B.道德感C.理智感D.成就感E.责任感13.七情致病以下哪一项是错的(C)A. 怒伤肝B.喜伤心C.忧悲伤D.恐伤肾E.思伤脾14.人在悲伤是,生理上出现(A)A.泪腺分泌增加,消化系统活动受抑制B.心跳加快,面色变红C.消化腺分泌加强,消化活动增强D.呼吸加快,血压升高E.血液循环加速,皮肤潮红出汗15.(C)是意志过程不可缺少的因素A. 克服困难B.自觉确定目的C.和B D.不随意动作E.B 和16.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是一种(A)A. 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突D.多重趋避冲突E.以上不是17. 人格也称(B)A.性格B.个性C.能力D.气质E.风度18. 引起动机的内在心理条件是(A)A.需要B.思维C.感D.性格E.气质19. 气质类型在社会上评价(D)A.都是好的B.都是坏的C.有有坏D.无好坏之分E.以上都不是20. 性格属于下列哪种心理现象(E)A.认识过程B.情感过程C.意过程D.人格心理倾向E.人格心特征21. 容易使个体产生挫折体验的因素是(C)A.心理调整能力强B.个体容忍性强C.抱负水平高D.良好的认知水平E.其他因素第三章心理卫生1.个体的心理健康主要从以下哪一项表现出来(AA. 人与人的交往B.智力水平较高C.优秀的思维能力D.情绪的活跃开朗 E .坚强的意志品质2.儿童会将哭闹行为作为达到要求的手段,此时我应该(C)A. 满足其需要B.不理睬他C.心教育D.转移其注意力E.加禁止3.青少年时期是心理上的断乳期,对待这个时期的童家长应(B)A. 事事过问,样样安排B.在尊重他选择的基础上,加强引导教育C.放手,让其自行决定D.严加管教以防意外E.以上都不是4.从心理卫生角度看,老年人以下哪一条是不适宜(E)A. 适度运动B.豁达开朗C.活规律D.积极交往E.尽量多休息5.心理健康者情绪不应具有哪个特点(D)A.经常保持良好的心境B.适度地情绪发C.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D.情绪变化迅速E.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第四章心理应激1.导致个体产生心理应激反应最直接的因素是(E)A. 生理刺激B.心理刺激C.社会文化刺激D.心理疾病E.个体对各种刺激的认识2.“SRRS”量表中提出,一年内LCU累计超300表示(D)A. 预示来年平安B.预示来年患病概率20% C.预示来年患病概率为50%D.预示来年患病概率为70% E.预示来患病概率为80%3.配偶死亡在生活事件心理应激评定量表中LCU为(A)A.100 B.73 C.65D.45 E.394.应激的情绪反应不包括(A)A.兴奋B.恐惧C.愤怒D.郁E.焦虑5.“掩耳摇铃”“眼不见为净”的心理表现是(BA. 压抑作用B.否定作用C.反向作用D.退行作用E.幻想作用6.张海迪身残志坚,没有沉湎于自己的不幸,而奋力拼搏,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这种心理现是(B)A. 潜抑作用B.升华作用C.默作用D.合理化作用E.向作用7.某学生对一次考试失败引起的精神痛苦进行调整,称其为(A)A. 情绪关注应对B.问题关注应对C.过程应对D.特质应对E.上都不是8.与健康和疾病关系最直接的应激心理反应是(C)A. 认知改变B.个性改变C.情绪反应D.社会适应能力下降E.以上都不是9.应激生理反应的神经机制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调(D)A.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B.下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C.下丘脑-经垂体轴D.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E.下丘脑-腺垂体-性腺轴10.心理防御机制来自以下理论(E)A. 行为学习理论B.心理应激理论C.认知理论D.人本主义理论E.精神分析理论11.有些人在遭到挫折后蒙头大睡,装病不起,像孩一样,成人的这种表现称为(C)B.攻击B.退缩C.退行D.固执E.否认12.压抑、易激怒、好高骛远是(A)病人的人特征A.高血压B.心脏病C.溃疡病D.支气管哮喘E.癌症13.以下哪一组个性特征易得溃疡病(D)A.好竞争、易激动、敌意B.易冲动、求全责备、刻板C.过分依赖、幼稚、敏感而懦弱D.向、压抑、被动依赖、竞争性强E.被动依赖、缺乏自信、优柔寡断14. 心身疾病的治疗应注意突出(B)A.对症下药B.心身同治C.纠错误认知D.树立患者治疗信心E.以上都不是第五章心理变态1.人格障碍不应称为(C)A.变态人格B.病态人格C.超常格D.精神人格E.异常人格2.人格障碍的首要原因是(B)A.遗传因素B.儿童被抛弃和忽视C.病理生理因素D.不合理教养E.伙伴的影响3.神经症共同特征为(E)B.起病多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B.病前有一定的人格基础C.症状主要表现为睡眠障碍、精神疲劳、烦躁等D.病程大多迁延E.以上均4神经衰弱的临床表现有(E)C.衰弱症状易疲劳B.情感的控制力降低C.兴奋症状易回忆联想D.入睡障碍E.以上均是5患者常感到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紧张和恐惧,惶惶不安,忧心忡忡,但具体说不出怕什么或究竟会发生什么不幸,这是哪种神经症所具有的核心症状(AA.焦虑症B.恐怖症C.癔症强迫症E.神经衰弱第六章心理评估1.智力的高级表现是(A)A.创造能力B.记忆能力C.观察能力D.想象力E.注意力2.智力分布呈常态分布就是指(B)A.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上没有明显的个别差异B.智力中等的人占多数C.智力超常的人占多数D.智力低常人占多数E.智力中等的人占少数3.一般把天才儿童智商的最低临界线定为(C)A.110 B.120 C.130D.140 E.1504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包括几个分测验(B)A.10个B.11个C.12D.13个E.14个5.EPQ的四个量表分是(D)A.E、M、P、L B.E、NQ、L C.E、N、P、FD.E、N、P、L E.E、NP、K6对EPQ不正确的描述是(E)A.实施简便B.运用广泛C.映信息相对较少D.人格维度概念清楚E.对人格描述十分详细1.以下是SCL-90部分症状维度,但其中一项不括在症状维度之内(C)A.躯体化B.强迫观念和行为C.眠D.精神质E.抑郁第七章心理咨询1.专题心理咨询一般较适用于(A)A.外地要求咨询者B.需要个人保密的咨询者C.公众关心的一些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D.急性情绪现象E.女性咨询者2.心理咨询主要解决人们的(D)A.神经症B.心身疾病C.精神病性障碍D.心理困惑和不适E.疼3.心理咨询的对象是(A)A.有心理困惑的正常人B.心身很健康的人C.有幻觉的人D.勉强求助的人E.思想觉悟不高的人4.心理咨询中起关键作用的是(E)A.咨询者的技能B.咨询室的条件C.来访者的职业D.咨询者的年龄和性别E.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5.相对而言,团体咨询不具有(D)的特点A.咨询面广B.咨询成本低C.难以兼顾每个个体的特殊性D.保密性好E.对具有相似问题的访者同时进行咨询6.心理咨询初期阶段收集信息的核心内容是(E)A.来访者的基本情况B.来访者的庭背景C.来访者的学校或工作背景D.来访者的社区背景E.来访者的理问题第八章心理治疗1.心理治疗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是(B)A.针对性地解决问题B.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C.严格的保密措施D.综合性的手段E.灵活地变更疗程序2.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是(D)A.探索问题、心理测验、治疗行动、疗效评和结束巩固B.建立关系、分析认识、治疗行动、疗效评价和结束巩固C.建立关系、探索问题、心理测验、治疗行动和疗效评价D.探索问题、分析认识、治疗行动、疗效评价和结束巩固E.建立关系、分析认识、心理测验、治疗行动和结束巩固3.精神分析疗法中,要求病人毫无保留地诉说他想要说的一切的做法称为(C)A.发泄B.了解潜意识C.自联想D.解释E.移情4.精神分析疗法中,病人将仇恨、愤怒、敌视等指向医生,这是(D)A.发泄B.自由联想C.正移情D.负移情E.精神病态5.精神分析治疗的病人出现联想困难、突然停止话题或反复陈述或要求终止治疗,表明病人处于(AA.抗拒B.负移情C.正移情D.发泄E.压抑6.与中国的认知领悟疗法相关的内容是(E)A.理论来自认知心理学B.病因是幼性心理的症结C.采用厌恶疗法D.采用自由联想的方法治疗E.中国者钟友彬提出7.首次就将恐高症患者带到15层的楼顶,属于以哪种心理治疗方法(C)A.系统脱敏疗法B.厌恶疗法C.满罐疗法D.放松疗法E.认疗法8.在吮指癖小儿的手指上涂抹苦味剂属于(A)A.厌恶疗法B.满罐疗法C.系统脱敏疗法D.暗示疗法E.认知法9.下列心理治疗不属于行为治疗的是(B)A.系统脱敏疗法B.暗示疗法C.满罐疗法D.标记奖励疗法E.厌恶疗法10.认知治疗重视的是(D)A.个体适应不良的行为B.个体潜意识的冲突C.个体意识的冲突D.个体对现实事件的评价E.个体童年创伤经历11.催眠治疗不适宜应用于(C)A.焦虑症B.心身疾病C.危机预D.性功能障碍E.恐怖症第九章病人心理1.手术前病人的心理特点包括(E)A.焦虑和恐惧感B.害怕疼痛C.担手术发生意外D.怕致残E.以上都是2.对手术后病人,医生无需(C)A.及时告知手术成功B.缓解其疼痛C.介绍手术过程D.帮助他们克服忧郁反应E.鼓励并助其早期活动3.冠心病患者身上备有“救心丹”药有特别安全感这属于(A)A.药物名称的心理影响B.药物作用对心理影响C.药物的心理效应D.用药方法对心理影响E.药物的剂型心理影响4.康复器具使用不当影响康复心理属于(B)影A.社会因素B.医源因素C.情D.人格E.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