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绝句》教学反思
《绝句》教学反思
精品资料
《绝句》教学反思
我刚刚上完古诗《绝句》,感觉效果不错。
这首诗同学早已经会背,所以在上的时候,在上课的时候,我首先给同学介绍了绝句这种诗歌体裁,并简洁介绍了杜甫。
然后直接从插图入手,请同学们观看一下图上都有哪些景物,并根据肯定的挨次进行描述。
同学很快找出了雪山白鹭翠柳黄鹂小船,并进行了描述,然后我再让同学说说图上都有哪些较醒目的颜色。
同学说完这些以后,我给大家点出这就是诗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那么诗人是怎样描述这个美丽的地方呢,一起来学习。
同学很快就简洁说出了前两句的意思,这时候我就问,黄鹂在叫,白鹭在飞,这说明白什么?令我感到惊喜的是,同学说出了有声,我大大的鼓舞了同学,紧接着又问,那么,黄鹂是黄色的,白鹭是白色的,并有青青的翠柳。
蔚蓝的天,这又是什么呢?同学很快说出了有色,理解了诗人描述的有声有色美景。
后两句的描写,同学略感到困难,通过孩子简洁的描述,我给同学对比窗户画框进行了讲解,同学很快理解了含的意思,并且把诗人观看的角度位置都清晰地说了出来,概括时又精确地说出了动态静态描写,我感觉这节课同学上的特别踏实,我自己也感受到了胜利的喜悦。
- 1 -。
杜甫《绝句》课后教学反思
杜甫《绝句》课后教学反思杜甫《绝句》课后教学反思(精选7篇)杜甫《绝句》课后教学反思1语文教学中的写景诗可谓比比皆是。
诗人多通过景物描写,展现美好风光,或借景生情,或情蕴景中因亲临其境,故诗人之情能自心而发,深得景中之妙处。
而作为读者的学生则置身其外,由于年代久远所造成的距离,以及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的局限,很难引发共鸣。
悟性不够,生活经验不能迁移,联想不及的小读者们,往往只是走马观花,领其皮毛,真是浪费了一首首好诗文,很是可惜。
《绝句》是唐代著名“诗圣”杜甫的一首七言诗。
全诗色彩明快,意境开阔。
在教学时我遵循教学的整体性原则,教学层次由浅入深,步步深入体会诗所表达的意境。
在教学中我还注意通过引导学生抓诗中表示颜色的形容词,如“黄”、“翠”、“白”、“青”等,再结合语言训练,展开画面,使学生体会到画面色彩绚丽鲜明,春天景色的明朗秀丽。
在指导学生理解关键字词的教学过程中,我用简笔画出窗框让学生直观感受“含”字的意思,不仅帮助加深理解句子,而且能使学生在潜意识中领悟到景物描述的生动性,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含”字的妙用,突破了教学难点。
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多层次的诵读挑战赛,放手让他们自由选择目标提高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也达到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学习的目的,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读出对诗的理解。
但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对诗人写诗时的观察顺序(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没有来得及引导学生了解。
今后在教学中,要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时间,有效合理安排每个教学环节,关注后进生每节课学情上多下功夫。
我在与学生交流时,应更多投入情感,用自己的姿体语言和生动的语言来感染学生,让师生间的交流更加自然和谐。
杜甫《绝句》课后教学反思2前两天进行了《绝句》的教学,讲完之后,也有一些自己的反思。
这篇古诗是三年级下册的第一篇古诗,从题材上来看是一首五言绝句,内容也比较简单,是一首赞美春天的古诗。
学生读起来也比较容易理解。
三年级下语文《绝句》教案(通用5篇)教案及反思
三年级下语文《绝句》教案(通用5篇)教案及反思三班级下语文《绝句》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人民老师,常常需要预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教案应当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三班级下语文《绝句》教案(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关怀。
三班级下语文《绝句》教案1一、活动目标:1、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古诗,感受韵律美。
2、理解古诗中关于字词的含义,萌发对祖国的奇妙河山的宠爱。
3、领悟古诗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情愿欣赏古诗,感知古诗语言的美丽,风趣。
二、活动预备:1、幼儿用书19页。
2、挂图《绝句》。
3、语言磁带。
三、活动重点: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古诗,感受韵律美。
四、活动难点:理解古诗中关于字词的含义。
五、活动过程:1、出示挂图,激发幼儿学习爱好。
2、启发幼儿叙述画面内容,学习古诗。
(1)老师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幼儿描述画面内容。
(2)在幼儿叙述的基础上,用古诗的第一句话进行概括,学习相关字词。
3、完整地欣赏古诗。
(1)这四副图连起来就变成了一首美丽的诗,题目叫《绝句》,大家来欣赏一下吧。
(2)播放录音,幼儿欣赏,进一步学习古诗《绝句》。
(3)引导幼儿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4、幼儿和老师一起朗诵古诗。
5、简要介绍古诗的——杜甫。
六、教学反思:学习古诗《绝句》时,我请两位会念的幼儿当小老师,孩子们都学得特殊认真,始终关注两位小老师,没几遍孩子们都会背了。
学会后,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要当小老师,我满意了小伴侣的愿望。
对于孩子来说,老师在他们心目中是多么神圣与宏大,而在实践中他们又有了切身的体会。
此后,孩子们学诗的爱好日益深厚,更主要的是它使自信回到了孩子的脸上体验到了学习的欢乐,作为老师又何乐不为之呢?三班级下语文《绝句》教案2一、教学目标1、会认“绝、鹂”等6个生字,会写“绝、含”等4个生字,把握“行”1个多音字。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绝句》。
3、理解古诗《绝句》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绝句》教学反思
《绝句》教学反思绝句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它以其简洁、精炼的语言风格和意境深远的表达方式而备受推崇。
然而,在绝句的教学中,我们也需要反思一些问题,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准备工作、教学方法、学习动机、评价方式和教学资源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绝句》教学的反思。
一、准备工作1.1 教师的准备教师在进行《绝句》教学前,首先应该对绝句的特点和形式进行深入了解,熟悉各个时期的绝句代表作品,以便能够准确地传授给学生。
此外,教师还应该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如绝句的课件、诗集等,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绝句的魅力。
1.2 学生的准备学生在学习《绝句》之前,应该对绝句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如绝句的定义、结构和常见的修辞手法等。
此外,学生还应该积极阅读和欣赏一些经典的绝句作品,培养对绝句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1.3 教学环境的准备在进行《绝句》教学时,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室应该肃静、整洁,以便学生能够专心致志地学习和欣赏绝句。
此外,教室中还可以摆放一些与绝句相关的文化艺术品,如绘画、书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法2.1 多媒体教学在《绝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不同时期的绝句作品及其特点。
这样可以生动形象地介绍绝句的历史背景和艺术风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互动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预讨论和思量。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自己的观点。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批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绝句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3 课外拓展除了课堂教学,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与绝句相关的活动,如写绝句比赛、诗歌朗诵会等。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绝句的兴趣和参预度,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学习动机3.1 创设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将学生置身于绝句的创作环境中。
《绝句》教学反思
《绝句》教学反思绝句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它以简洁、精练的文字表达情感和思想。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对《绝句》进行反思,以提高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了解绝句的起源和特点1.1 绝句的起源:绝句起源于唐代,是一种四行诗,每行五、七个字,共十六个字。
1.2 绝句的特点:绝句以简炼、精确的语言表达情感,往往通过意象和比喻来传递思想和感受。
1.3 绝句的形式:绝句的形式固定,但内容可以多样化,既可以表达个人的情感,也可以反映社会的现象和问题。
二、培养学生对绝句的兴趣和欣赏能力2.1 创设情境:通过介绍绝句的背景和历史,激发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兴趣,增加他们对绝句的好奇心。
2.2 分析诗句:引导学生子细阅读绝句,分析其中的意象、比喻和修辞手法,匡助他们理解诗句的深层含义。
2.3 比较鉴赏:引导学生比较不同诗人的绝句作品,分析其风格和主题,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引导学生创作绝句3.1 摹仿练习:让学生摹仿经典绝句的形式和风格,创作自己的绝句作品,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3.2 主题创作:给学生提供一些主题,如自然、爱情、友谊等,引导他们用绝句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3 互相分享: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绝句作品,鼓励他们相互欣赏和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拓展绝句的教学内容4.1 绝句与其他诗体的比较:引导学生比较绝句与其他诗体,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和特点。
4.2 绝句与现代诗歌的联系:引导学生分析现代诗歌中的绝句元素,如简洁的语言和意象的运用,匡助他们理解和欣赏现代诗歌。
4.3 绝句的演变和传承:介绍绝句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让学生了解绝句的演变和传承,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五、评价绝句教学的效果5.1 学生的反馈:采集学生对绝句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于绝句的理解和欣赏程度,以及对于教学方法的评价。
《绝句》教学反思_4
《绝句》教学反思《绝句》教学反思1《绝句》是唐朝诗人杜甫闲居成都草堂时所作。
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的春景。
这首诗色彩明快,意境开阔。
全诗每句一景,声形色,近景、远景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绚丽多彩、开阔生动的画卷。
描写有动有静,鸣啼的黄莺,飞翔的白鹭是动景,千年积雪,停泊行舟是静景,动静相间,和谐完美。
这明快开朗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欢快激扬的思想感情。
全诗对仗工整,语言凝练,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教学中,跟上首诗对照学生能够迅速找到“三千尺”、“落九天”、“千秋雪”、“万里船”中的这些数字,知道这些数字都是虚指,它们分别是指……待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后,引领学生认识诗歌中的对仗,感受诗歌的美(学生此时马上联想到春节的春联都是对仗的)。
最后点拨朗读技巧,延长语气,读好重音,读好古诗特有的乐感和韵味。
《绝句》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
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
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
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
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
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
第三句写西岭的积雪,是远景。
“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
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
“泊”,停泊着,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路途的遥远。
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自己也很喜欢这首诗,本月的明日之星就选择了这首诗,但上下来却发现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整个教学设计的环节欠合理,朗读指导也没到位,互动环节也没互动好。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教学设计七【附反思】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教学设计七【附反思】《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教学设计七【附反思】    一、设计意图   《绝句》是唐朝诗人杜甫闲居成都草堂时所作。
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的春景。
    这首诗色彩明快,意境开阔。
全诗每句一景,声形色,近景、远景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绚丽多彩、开阔生动的画卷。
描写有动有静,鸣啼的黄莺,飞翔的白鹭是动景,千年积雪,停泊行舟是静景,动静相间,和谐完美。
这明快开朗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欢快激扬的思想感情。
全诗对仗工整,语言凝练,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通过激趣引题、整体感知、想象作画、感情朗读、课外延伸等五个环节由浅入深,层层展开,引导学生领会诗意、体味诗境,受到美的熏陶。
在教学中注重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地想,自由地画,尽情地读,轻松地评,任意地写,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想象飞起来,语言活起来。
    二、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弄清诗句含义,展开想象,作画配诗,感受诗人的心境。
    3、了解古诗对仗工整的特点。
    三、学习重、难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验诗人作诗时欢快的心情。
幼儿园中班教案《绝句》含反思(通用)
幼儿园中班教案《绝句》含反思(通用)幼儿园中班教学方案《绝句》带反思中班教学方案《绝句》包括对适用于中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的反思,让孩子们理解古代诗歌中单词的含义,发芽祖国漂亮的河流和山脉的爱情,了解内容了解古诗,学会有节奏地背诵古诗,感受节奏与美感,理解古诗的含义和哲学,让我们来看看幼儿园0010010的反思性教学方案。
首先,活动目标1.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会有节奏地背诵古诗,感受美的节奏。
2.理解古诗词的含义,发掘祖国漂亮的河流和山脉的喜爱。
3.了解古代诗歌的含义和哲学。
4.我情愿观赏古代诗歌,并理解古代诗歌的漂亮和爱好。
二,活动的预备1. 19页儿童读物。
2.挂图《绝句》。
3.语言磁带。
三,活动重点学会有节奏地背诵古代诗歌并感受美的节奏。
第四,活动困难了解古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
五,活动过程1.出示一张挂图,以激发孩子对学习的爱好。
2.激发孩子讲故事和学习古代诗歌。
(1)老师通过提问来启发孩子描述图片的内容。
(2)依据孩子们的叙述,总结古诗的第一句话并学习相关单词。
3.完全观赏古代诗歌。
(1)四个人物连接在一起成为一首漂亮的诗。
标题是《绝句》。
让我们享受它。
(2)播放录音,观赏孩子,并进一步讨论古代诗歌《绝句》。
(3)引导孩子了解古代诗歌的内容和心情。
4.儿童和老师一起朗诵旧诗。
5,古诗杜甫简介。
六,教学反思当我学习古代诗歌《绝句》时,我问两个会读这些孩子的小孩是年轻的老师。
孩子们很仔细,总是留意两位“小老师”。
孩子们将被备份几次。
学习之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成为“小老师”,我满意了孩子们的愿望。
对于孩子们来说,老师的思想多么神圣和宏大,在实践中他们有个人的阅历。
从那时起,儿童对学习诗歌的爱好变得越来越剧烈。
更重要的是,它使自信重新回到了孩子的脸上,并体验了学习的乐趣。
为什么不当老师呢?肖克科绝句,也称为短句,断句,短句和诗歌,属于近距离诗歌的一种形式。
家庭之间的解释不全都,有些人认为“对法律的拦截”是唱歌的一半。
古诗《绝句》的教学反思
古诗《绝句》的教学反思古诗《绝句》的教学反思1教完了《绝句》这首古诗,我看到了我教学时的一些优点和缺点。
本课的优点:课堂思路较清晰;教学目标完成较好,学生认识了九个生字,并且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古诗;通过观察图片来理解诗句的含义,非常直观、形象,学生能够很容易地明白诗句意思;教学过程中,读的较为充分(学生的自读,纠正发音;老师范读;学生打节拍地读;理解诗句后的熟读;感悟诗境后的美读。
本课的不足: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兴致不高,一堂课下来,回答问题的学生局限于几位;对于学生的评价太过单调,没有针对性;指导学生朗读时,指导的’不到位,学生只是读出了诗的节奏,而没有做到有感情地读古诗;感悟诗境时,引导的过于简单,原本设计的让学生找出诗句中的几种“事物”,进一步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黄、翠、白、青”来体会“诗句中蕴含的丰富色彩,进而感受春景的魅力之处”,由于紧张的缘故,也疏忽了对学生的引导,导致学生感悟不深刻,没有感受到如此美丽的春景给人们带来的那种勃勃生机。
虽然课堂留下了遗憾,但是“我参与,我幸福”。
经历了,就是一种幸福,就是人生中一笔巨大的财富!感谢评委老师给了我这样一次难得的机会,让我认识到自己的许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一定继续努力,完善自我,让我的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进步,在他们的学习生涯中,做一个更为合格的引导者!古诗《绝句》的教学反思2美术作品里的败笔会使作品黯然失色,课堂上语文老师绘画的败笔却能使课堂变得更美。
下面这节课就是最好的例子。
今天上午,我和孩子们共同学习杜甫的一首古诗《绝句》,才刚把诗句理解完,就有孩子提议:老师,这首诗那么优美,让咱们把它画成一幅画吧?说实在的,这个提议我在备课的过程中也设计了,本想在学生学完和背熟古诗后才进行的。
但又一想,既然是孩子们提出的,我何不随了他们的意呢?于是我便让他们根据理解把这首诗“画”出来,孩子们这回可兴奋了,齐刷刷地拿出纸笔认真画起来。
《绝句》教学反思
《绝句》教学反思《绝句》一课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佳作,从这首诗中可以领略到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以及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唐朝社会的风貌。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意识到我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一、课堂导入需加强在开始讲解《绝句》时,我过于直接地引入了话题,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应该运用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或者文化背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讲述杜甫的生平事迹或者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这样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教学方法单一在教授《绝句》时,我主要采用了解释和朗读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可以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大意,但过于单调,缺乏创新。
我应该尝试运用多媒体手段,如PPT展示、图片、视频等,以更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诗歌的意境,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三、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我过于强调自己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和思考。
我应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比如让他们朗读诗歌、分享自己的感悟等,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知识拓展不够深入在讲解《绝句》时,我对于杜甫的创作风格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只是做了简单的介绍,没有进行深入的拓展和挖掘。
我应该进一步介绍杜甫的诗歌风格以及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杜甫的创作环境和思想内涵。
五、课堂互动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没有及时回答学生的疑问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我应该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同时也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六、评价方式需多样化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我主要采用了传统的考试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但过于单一,缺乏全面性。
我应该尝试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等,这样能够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包括对教材的理解、教学方法的掌握等。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绝句》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绝句》含反思1、教学背景本次教学活动是一次大班语言教学活动,本次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通过学习绝句诗,能够了解诗歌的格式和特点,培养幼儿学习诗歌的兴趣,增强幼儿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2、教学目标•了解诗歌的格式和特点;•能说出绝句诗的基本特征;•掌握《绝句》这首诗的诗意;•能够模仿基本的绝句体诗歌写作;•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培养对生活的感悟和表达能力。
3、教学过程时间内容5分钟回顾前面的教学10分钟讲诗歌的基本特点10分钟讲解《绝句》的意思和写作技巧30分钟幼儿参与学习《绝句》的写作10分钟课后反思,分享教学心得3.1、回顾前面的教学在上一次的教学课堂,我们通过唱歌的方式来培养幼儿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让幼儿了解了如何用歌曲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今天我们将学习另一种表达方式——诗歌。
3.2、讲诗歌的基本特点老师向幼儿讲解诗歌的基本特点,如诗歌的格律,韵脚和意象等。
3.3、讲解《绝句》的意思和写作技巧老师向幼儿讲解了《绝句》这首诗的意思和写作技巧。
通过讲解,幼儿了解了《绝句》作为绝句体诗歌的一种典型形式,其格律为五言绝句,即每句五个字,分别由两个带有韵脚的句子构成。
同时,幼儿也了解了《绝句》这首诗的诗意,同时也学习到小学生版《绝句》的诗歌。
3.4、幼儿参与学习《绝句》的写作老师指导幼儿通过模仿《绝句》这首诗的写作方法,自己写出一首属于自己的绝句诗。
老师提供一些教学规范,如诗歌的格律,韵脚等,让幼儿能够在规范的框架下自由创作。
同时,老师鼓励幼儿去观察自然、感受生活,以此为灵感创作诗歌。
3.5、课后反思,分享教学心得在本次教学结束后,老师会引导幼儿进行课后反思,回顾从学习诗歌的基本特点到创作绝句诗的全程,发现自己在学习和创作中的不足之处,以及可以改进的地方。
4、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通过讲解和实践的方式,幼儿对诗歌的格式和特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通过实际创作绝句诗歌,增强了幼儿的兴趣。
《绝句》教案(优秀5篇)
《绝句》教案(优秀5篇)绝句教案篇一一、活动目标:1、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古诗,感受韵律美。
2、理解古诗中有关字词的含义,萌发对祖国的美好河山的喜爱。
3、领会古诗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愿意欣赏古诗,感知古诗语言的优美,风趣。
二、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19页。
2、挂图《绝句》。
3、语言磁带。
三、活动重点: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古诗,感受韵律美。
四、活动难点:理解古诗中有关字词的含义。
五、活动过程:1、出示挂图,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启发幼儿讲述画面内容,学习古诗。
(1)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幼儿描述画面内容。
(2)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用古诗的第一句话进行概括,学习相关字词。
3、完整地欣赏古诗。
(1)这四副图连起来就变成了一首优美的诗,题目叫《绝句》,大家来欣赏一下吧。
(2)播放录音,幼儿欣赏,进一步学习古诗《绝句》。
(3)引导幼儿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4、幼儿和老师一起朗诵古诗。
5、简要介绍古诗的作者--杜甫。
六、教学反思:学习古诗《绝句》时,我请两位会念的幼儿当小老师,孩子们都学得特别认真,始终关注两位小老师,没几遍孩子们都会背了。
学会后,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要当小老师,我满足了小朋友的愿望。
对于孩子来说,老师在他们心目中是多么神圣与伟大,而在实践中他们又有了切身的体会。
此后,孩子们学诗的兴趣日益浓厚,更主要的是它使自信回到了孩子的脸上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作为老师又何乐不为之呢?《绝句》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会认5个字,注意多音字“见”。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
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朗读古诗,熟读成诵,在朗读中感受诗所描写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1.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草原去看看。
(课件出示:大草原图片并配乐)2.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3.师:天蓝蓝,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画卷呀!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语来形容它、赞美它。
《绝句》教学反思
《绝句》教学反思引言概述:《绝句》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其简练、精炼的语言风格深受人们喜爱。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教授学生写绝句,引导他们领会其中的艺术魅力,是每位语文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绝句》的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1 确定教学目标:在教学《绝句》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即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1.2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参与制定目标,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1.3 分层次设定目标: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能力,可以分层次设定不同的目标,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2.1 确定教学内容: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合理选择。
2.2 注重经典案例:在教学《绝句》时,要选取一些经典的《绝句》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其特点和魅力。
2.3 引导学生创作:除了传统的教学内容外,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绝句的创作,培养其写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3.1 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在教学《绝句》时,可以结合讲解、示范、讨论、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绝句》的写作技巧。
3.2 创设情境引导: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提供素材等方式,引导学生产生写绝句的灵感,激发其写作兴趣。
3.3 鼓励学生表现: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表扬学生的优秀作品,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评价的方法4.1 多元化评价方式:在教学《绝句》时,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书面作业、口头表达、课堂表现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4.2 引导学生自评: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帮助他们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4.3 定期反馈:定期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及时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学生的进步。
五、教学效果的评估5.1 学生学习情况调查:可以通过学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绝句》教学的反馈和评价。
《绝句》教学反思
《绝句》教学反思
绝句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形式,它以四句诗的形式表达情感和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传授学生绝句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还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体验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生反馈和教学反思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教学目标:
1.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绝句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1.2 学生能够准确运用绝句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1.3 学生能够通过绝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二、教学方法:
2.1 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经典绝句作品,了解其创作背景和艺术特点;
2.2 分析绝句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摹仿创作;
2.3 组织学生进行绝句创作比赛,通过比赛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学生反馈:
3.1 学生通过阅读经典绝句作品,对绝句的艺术价值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3.2 学生通过摹仿创作,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3 学生通过绝句创作比赛,增强了对绝句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了创作潜力。
四、教学反思:
4.1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他们欣赏和理解绝句的艺术价值;
4.2 教师应灵便运用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3 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和改进。
综上所述,通过对《绝句》教学的反思,我们可以看到,在教学中,除了传授知识和技巧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惟独通过深入理解和体验,学生才干真正掌握绝句的精髓,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情感和思想。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绝句创作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和个性。
《绝句》教学反思
《绝句》教学反思引言概述:《绝句》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短小精悍的诗歌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学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教授学生写作绝句,引导他们理解和欣赏绝句的魅力,是每位语文教师都需要思考和反思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绝句》教学进行反思和探讨。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1 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在教学《绝句》时,教师应该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包括了解绝句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掌握写作绝句的方法和技巧、理解绝句的意境和情感表达等。
只有明确了学习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
1.2 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针对不同年级和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该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如初中生可以通过学习《绝句》来提高写作能力和审美情趣,高中生则可以通过深入研读名家绝句来拓展文学视野和提高文学素养。
1.3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目标在教学《绝句》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水平,灵活调整教学目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教学中有所收获和进步。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2.1 选取经典的绝句作品在教学《绝句》时,教师应该选取一些经典的绝句作品进行讲解和解读,让学生通过欣赏名家作品来感受绝句的魅力和韵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2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除了学习名家绝句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绝句创作,让他们通过实际动手写作来理解绝句的写作技巧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2.3 结合实际情境进行教学在教学《绝句》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境和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写作绝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和贴近学生的生活。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3.1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绝句》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图片、音频、视频等,来呈现绝句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通过视听感受来理解和欣赏绝句的艺术魅力。
3.2 启发式教学教师在教学《绝句》时,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提问、讨论、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小学三年级语文《绝句》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绝句》是诗⼈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绝句》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绝句》知识点 原⽂: 两个黄鹂鸣翠柳, ⼀⾏⽩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船。
译⽂: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队整齐的⽩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万⾥外的东吴远⾏⽽来的船只。
注释: (1)西岭:西岭雪⼭。
(2)千秋雪:指西岭雪⼭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3)泊:停泊。
(4)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带。
(5)万⾥船:不远万⾥开来的船只。
(6)“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诗的内容。
这种形式便于⽤来写⼀景⼀物,抒发作者⼀瞬间的感受。
诗⼈偶有所见,触发了内⼼的激情,信⼿把诗⼈⾃⼰的感受写下来,⼀时不去拟题,便⽤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
杜甫⽤这⼀形式写了⼀组诗,共四⾸,⽤“绝句”为总题。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其中的⼀⾸。
诗歌以⾃然美景,透⼀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
前两句,以“黄”衬“翠”,以“⽩”衬“青”,⾊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机初发的⽓息。
⾸句写黄鹂居柳上⽽鸣,与下句写⽩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上,由近⽽远。
“窗含西岭千秋雪”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种湿润的感受。
末句更进⼀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情——说船来⾃“东吴”,此句表战乱平定,交通恢复,诗⼈睹物⽣情,想念故乡。
【篇⼆】⼩学三年级语⽂《绝句》教案 ⼀、教学⽬标: 1、学会本课⽣字“鹂”“鹭”,能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门泊”、“万⾥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绝句》。
3、借助贴图,难词质疑,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对春天的喜爱的感情,培养审美情趣。
4、通过本课学习,激起学⽣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并提⾼鉴赏能⼒,同时引发学⽣萌动诗情,动⼿尝试写⼀写关于春天的诗。
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教学反思哎呀,说到这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的教学,我可得好好说道说道。
先来讲讲《绝句》吧。
教这首诗的时候,我一开始觉得小朋友们应该能很快理解,毕竟画面感挺强的。
可谁知道,他们对“迟日江山丽”里“迟日”的意思,那叫一个迷糊。
我就问他们:“你们想想,春天的太阳是不是慢慢悠悠地升起来的呀?这‘迟日’就是说春天的太阳慢慢的,懒洋洋的。
”也许是我解释得还不够生动,好多孩子还是一脸懵。
我觉得吧,可能是我没找对方法,应该多给他们讲讲春天的景象,让他们自己去感受那种慢慢变暖、阳光柔和的感觉。
再说《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里的“蒌蒿满地芦芽短”,孩子们对蒌蒿和芦芽的样子不太清楚。
我就在黑板上画了个大概,还找了些图片给他们看。
可是,我发现光这样还是不够,他们可能还是没有真正记住。
也许下次我应该带点实物来,让他们亲手摸摸,看看,这样印象不就深刻了嘛!还有《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这一句理解起来也有点难度。
我给他们讲梅子成熟的季节,通常是多雨的,可这里却是天天晴天,多特别呀!但他们好像还是不太能体会那种反差。
我就在想,是不是我讲得太枯燥了,没有把那种惊喜的感觉传递给他们?教这三首古诗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有时候太着急了,总想一下子就让孩子们都明白。
可他们毕竟还是小娃娃呀,理解能力有限。
我是不是应该多给他们点时间思考,多让他们自己说说想法呢?还有啊,我让他们背诵的时候,有些孩子背得磕磕绊绊,我就有点着急上火。
可回头一想,我小时候背诗不也这样嘛!也许我得更耐心点,多鼓励鼓励他们。
另外,在讲解诗意的时候,我发现有的孩子眼睛都开始发呆了。
是不是我讲得太无趣啦?我是不是应该像讲故事一样,把古诗里的情景说得更有趣更好玩呢?比如说,把鸭子想象成一群调皮的小朋友,在水里欢快地玩耍。
这一次的教学,让我深深觉得,教古诗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我得不断改进方法,找到更适合孩子们的路子。
可能下次我得准备更多好玩的东西,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古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绝句》教学反思
《绝句》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杜甫的《绝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小诗。
整首诗虽只有28个字,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韵味无穷的美。
小编收集了
《绝句》课后反思,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杜甫的《绝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小诗。
整首诗虽只有28个字,但字里行间却
洋溢着韵味无穷的美。
古诗不仅色彩美——黄鹂、白鹭、翠柳、青天,四种景物四种颜色,将眼前的景物描绘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令人心旷神怡。
而且结构美——第一句“两个”黄鹂,写“点”,
是近写;第二句“一行”白鹭,写“线”,是远写;第三句“千秋”雪,写“面”,表明了时间;第四句“万里”船,展现了空间。
对仗运用得恰到好处,耐人寻味。
理解诗句的意思,按照传统的方式,先理解字词意思,再理解句子意思。
如果学生理
解上有问题,我先创设了一个情境,引导理解。
比如教学第三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时诗人杜甫往远处一看,又被什么景色吸引住了?
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说话训练,结合《补充》上的练习,通过出示挂图激发灵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古诗教学必须具有鲜明的形象,使学生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才能入情入境。
学生表达的比较到位,基本没有偏离古诗的意思。
杜甫的《绝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小诗。
整首诗虽只有28个字,但字里行间却
洋溢着韵味无穷的美。
诗人展开语言的调色板,选用缤纷的色彩,将眼前的景物描绘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使它产生了诱人的魅力。
黄鹂、白鹭、翠柳、青天,四种景物四种颜色,黄绿相间,白蓝辉映,读来怎不令人心旷神怡?怎不令人心情舒畅?
这首诗巧妙地将数字运用于形象思维领域,既使诗在结构上浑然一体,又获得了独特
的艺术魅力,给人一种神思驰骋的时空美。
第一句“两个”黄鹂,写“点”,是近写;第二句“一行”白鹭,写“线”,是远写;第三句“千秋”雪,写“面”,表明了时间;第四句“万里”船,展现了
空间。
简短四句诗,点、线、面相互交织;远、近、时、空彼此对照,构成了这首诗内在的结构美,耐人寻味。
这首诗描写的是公元759年春末夏初成都浣花溪旁杜甫草堂前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作者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
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由近及远,由低及高,写的是动景,草堂
周围翠绿的柳树上成对的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由远及近,写的是静景,作者身在草堂凭
窗远眺西面的雪峰上千年不化的积雪,低头瞥见门外停着的来自万里之外的东吴的船只,
不禁喜上心头。
短短四句诗,却描写了诸多景物,远近结合,动静交错。
色彩明丽,有条
不紊,勾画出一幅春意盎然,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色的画面,抒发了诗在教学第一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人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和愉悦的情感。
但是作为二年级的学生不需要对古诗了解得多么透彻,理解得多么深刻,只要求能有
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并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就可以了。
理解诗句的意思我给学生设计了两
个梯度:这首诗的前两句意思浅显,所以在教学设计时让学生自己来说,后两句意思学生
比较难以表达,所以以老师的讲解为主。
整首诗四句话的理解,我都是创设了一个情境让
学生去感悟和体会。
如:在教学第一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读着这首诗,我们一起跟
着大诗人杜甫去他的家乡四川成都草堂看看吧。
此时正是阳春三月,天气晴好,微风徐徐。
一日清晨,杜甫正在窗前研读诗文,忽然听见窗外鸟叫的声音,他往窗外一看,看见了什么?在教学第二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我们再随着杜甫的眼睛往高远的蓝天看看,又
看见了什么?在教学第三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读了这两行诗,我们仿佛都沉浸在一
片美好的春色之中,到处生机勃勃,春意融融。
这时诗人杜甫往远处一看,又被什么景色
吸引住了?在教学第四句时我是这样设计情境的:这时诗人又低头一看,门外的江面上停
着一艘艘船。
猜猜哪个字是“停”的意思?这些船都是从遥远的东吴行驶而来的。
哪个词说明这些船行驶的路途很遥远?我们的眼睛始终跟随着大诗人杜甫的眼睛去观察,去体会,仿
佛自己置身于其中。
挖掘文本的空白点,然后进行说话或写话训练,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常用的方法之一。
刚研读文本时,没发现有什么空白点,但随着研读的深入,发现文本的空白点还是有的,如第一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里就含有说话训练点,这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不
就是在歌颂美好的春天吗?于是在学生理解了这句诗的意思后我设计了学生想像说话:两
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飞来飞去,跳来跳去,嘴里不停地鸣叫着,好像在说——。
课后,听课老师向我提了条非常好的建议:在背诵这个环节中,如果让学生跟着情境
背诵,把原来的配音去掉,那这个意境就更美了。
是啊,如果把这个课件的利用率再如果
一步,效果会更好。
真是一个人的力量小,集体的力量大无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