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复习详解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分类知识讲解(共四种类型)
①山水画题画诗中所绘之景。
②人物画题画诗中所画之人。
③花鸟画题画诗所状之物。
把握情感
①抒发作者对意象的赞美。
②对画作技艺的品判。
③对画面意境的咏叹。
④借画表心志、寄感慨。
体味技巧
①化静为动。运用联想将画面上静止的景物人物写活写动,画中景物、人物如在读者眼前。
②变无为有。题画诗不仅写画面上有的景物,而且写画面上没有的景物。
④求取荐举入仕的干谒诗:李白写下了大量求取荐举入仕的干谒诗:《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走笔赠独孤驸马》
按身份分
应考士子、出身人、前资官、在朝官员
按方式分
互利法、恳请法、激将法
按风格分
同为干谒诗,朱庆馀温婉,孟浩然恳切,而李白竟能出之于豪迈
把握情感
①对自己才华的昂扬自信;
②积极入仕的急切心情;
(3)常用的抒情方法:①借景抒情,融情入景;②乐景写哀情(反衬)。
链接教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分类讲解
(咏物言志诗)
内容
解说
特点
咏物言志诗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思路:物——情 物——理。
③对推荐者的赞美;
④潇洒旷达,傲视权贵的态度;
⑤贫贱骄人,悲愤难鸣的心情;
⑥命运多舛、出身寒微、无所依托的苦闷。
体味技巧
①比喻。登龙门、折桂喻登第,落羽比喻落第,飞鸟、良马喻己。
②对比。孤鸿燕雀相比,衬托高洁之志;凤凰与蚂蚁相比,显示双方地位悬殊。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归纳梳理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梳理1、鉴赏诗歌的形象(-)人物形象1、 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形象。
如:王昌龄的《出塞》塑造了戍边战士忠心报国,献身边塞的形象。
2、 诗人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一般有下面几种 形象类型。
(与情感类题型具有一定互通性)(1) (2) (3) (4) (5) (6)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3、 分析思路,技法解密(1) (2) (3) (4)4、 答题步骤: 形象集中统一 (1) 概括描述形象特征(思想性格特征+人物身份)。
(2) 找出诗人描写人物的有关诗句,分析形象。
(3) 结合诗歌主旨分析形象的意义。
形象特点多样(1) 特点1+分析+意义(2) 特点1+分析+意义(3) 特点1+分析+意义(二) 景物形象1、 答题思路借助意象,品味意境。
“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情感,“境”是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意”与“境”融合一致所形成的艺术境界就叫“意境”。
2、 答题步骤:(1)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 画面。
(要忠实于原诗,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2)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气氛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表达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方只答“表达了作者感 伤的傲视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友人送别、思念故土的形象。
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
分析描写手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抓住人物特征。
借助意象和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感知形象。
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词句。
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感伤” o(三)事物形象1、分析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借相关语句或关键词来分析物象。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练习(附答案与解析)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练习(附答案与解析)(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题弟侄书堂杜荀鹤【注】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杜荀鹤:晚唐诗人,曾经历黄巢之乱。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先叙侄子虽身处困境却能于世道纷乱之时谨守礼道,勤奋修业。
B.颔联上下两句形成对比,以弟侄静心好学、尚礼的行为反衬了战乱中社会的纷扰。
C.尾联是对弟侄的慰勉之辞,诗人以长辈的身份直抒胸臆,语重心长地鼓励了弟侄。
D.这首诗语言通俗浅近,平易自然,仿佛从诗人心中流出,没有雕琢的痕迹。
2.诗歌颈联情景交融,请简析其妙处。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问题。
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苏轼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注】。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注】湘灵:湘水女神。
作为尧的女儿娥皇女英,二人均为舜妃,舜南巡时死于湘水,成为湘水女神。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凤凰”三句描写了诗人在湖上所见到的美景:雨后凤凰山下,水风清爽,晚霞明艳。
B.“一朵芙蕖”两句紧接其后,既实写水面荷花,又以芙蓉喻弹筝的美人,收到了双关的艺术效果。
C.“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将白鹭人格化,以白鹭有意倾慕来衬托演奏技术的高超。
D.“数峰青”一句回应词的开头“凤凰山下雨初晴”描写的雨过山青的景象,言有尽而味无穷。
2.本词下片是如何来描写音乐的?请作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次韵王定国马上见寄①苏轼昨夜霜风入夹衣,晓来病骨更支离。
疏狂似我人谁顾,坎轲怜君志未移。
但恨不携桃叶女,尚能来趁菊花时。
南台②二谢无人继,直恐君诗胜义熙③。
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点复习(完美版)
实用文档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点复习(完美版)所望实景,映衬一、二句之情,以景寓情,用秋风萧瑟、黄叶飘飞来衬托自己的悲苦。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卒章显志诗人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强烈地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心志。
照应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
一篇文章要有头有尾,前后内容要有内在联系。
前面交待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边要照应的话,前边得先有个交待。
【作用】文章前后才能贯串,使读者容易掌握全文的脉络;使作品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种类】首尾照应,开头与结尾的照应;扣题照应,围绕主题反复照应;伏笔照应,先设伏笔,后予交代的照应。
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此诗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
“心在天山”与“当年”句相应;“身老苍州”与“关河梦”句相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抒发了词人心酸遗恨的苍凉心情。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析】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线索线索有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线等。
【作用】有利于理顺内容,掌握其结构,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周邦彦《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
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析】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之感。
过渡过渡,是使文章连贯、结构严谨的一种手段。
【作用】“承上启下”,这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结构上的,另一层是内容上的。
结构上就是对整体的把握,增加条理和文章的语言的流畅性。
内容上就是对上面篇幅的总结和对下面篇幅的开头总起作用。
2024届高三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之如何读懂诗歌+课件33张
有一些诗歌的内容和手法都存在反常的现 象,这些是作者整体构思、表达情感和格律 平仄的需要。
1、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2、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3、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4、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请尝试一下用诗家语读懂一首诗
2023年新高考2卷 湖上晚归 林逋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2023年全国乙卷
破阵子
陆游
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履登山 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
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苔纸闲题 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与君同醉醒。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人以“空花”“昨梦”喻指过往的虚无,“看 破”“放轻”宣示自己告别过去。 B词人着屐拄杖、登山穿林,一个远离尘世、悠游自在 的山野隐逸形象跃然纸上。 C.细雨初晴的春日,依然会使人感觉到寒冷,但这并没 有影响词人的轻松自得。 D.词人在最后表示,希望远方友人能与自己同饮共醉, 表达了真挚的思念之情。 [参考答案]D
“诗家语”的五大“变形”
改变词性 颠倒词序句序 互文见义 空白省略 反常搭配
1、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戴锦帽,穿貂裘
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下雨
3、沉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贫贱之家
5、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青翠苍绿的山色
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瞑》 主语后置
起 描之景、事、物。往往有统率全诗、渲染气氛,铺垫意 境等作用。
即承接上句承”句。承接起句而展开,是对“起”
承
句的延续、补充、深化。同时,它往往对后面的内 容起铺垫和蓄势作用
即承接或者递进。转”是接“承”而来,在内容上推
202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汇总+
二、诗歌的语言
炼字题答题技巧: 1.点明特征:点出词性或情感色彩(有时需要解释 词的含义); 2.代词入句:把字词意思放入句中进行解释并展开 联想,描述景象。 3.分析意境:分析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点出字 词的情感或手法的表达效果。
三、诗歌的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 ①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例:“田夫荷锄至, 相见语依依。”(王维《渭川田家》) ②议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例:“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③描写 a.侧面描写。通过描写被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其更鲜明、突出。 b.正面描写。采用各种表现手法直接描写所要描写的对象。
古诗词常见意象及其含义
5.草: (1)生生不息,象征顽强的生命力。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 (2)用草木繁盛反衬荒凉、偏僻,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 (3)报春信使,用来抒发爱春、惜春之情。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 (4)寄托离别愁绪,表达思乡怀人的情感。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 6.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用来寄托离愁别绪,多见于游子思 归,好友相别。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
孤故
帆人
远西
影辞
碧黄
空鹤
尽楼
,,
孤帆远影碧空见花
长三
江月
天下 际扬 流州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汇总
。。
一、诗歌的形象
诗歌的形象分为:人物形象与物象(意象)。
人物形象包括: 1.诗人形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2.主人公形象: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
物象(意象)包括: 1.自然景物形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2.客观事物形象: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梅花》)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的内容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分类及表达技巧;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古代诗歌,提高人文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分类及表达技巧;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比较法、实践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古代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古代诗歌导入,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
2. 课堂讲授:介绍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分类及表达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几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引导学生掌握鉴赏方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鉴赏心得。
5. 比较鉴赏:组织学生进行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提高鉴赏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所学内容,强化重点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一课时: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与分类介绍古代诗歌的起源与发展历程阐述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格律、韵律、意象、情感等讲解古代诗歌的分类:近体诗、古体诗、词、曲等2. 第二课时: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分析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举例说明各种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中的应用3. 第三课时: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鉴赏步骤:理解、品味、感悟讲解如何分析古代诗歌的意象、情感、主旨等4. 第四课时: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组织学生进行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提高鉴赏能力分析几组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异同5. 第五课时:古代诗歌的综合鉴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一首古代诗歌进行全面的鉴赏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互相交流学习七、教学资源与手段1.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古代诗歌的相关内容2. 教学素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作为教学案例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古代诗歌鉴赏实例4. 教学视频:播放相关的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诗歌八、教学环境与条件2.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教学设备齐全3. 学习材料: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古代诗歌鉴赏材料九、教学策略与措施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让学生掌握鉴赏方法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3. 比较鉴赏:引导学生进行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提高鉴赏能力4.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进行古代诗歌的鉴赏实践,巩固所学知识十、教学反馈与调整1. 课堂提问:教师应及时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2.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鉴赏能力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4. 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十一、教学拓展与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古代诗歌的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024年高三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读懂诗家语精品课件
【语序倒装】
A.主谓倒装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正确的语序是:晴川汉阳树历历,鹦鹉洲芳草萋萋。 分析:“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 象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
天初逢扬州席上见赠》) 译文:沉船的旁边千帆竞发,病树的前头万树茂盛。
名—形
3、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译文: 山光使飞鸟怡然自乐,潭影令人心坦荡空灵。
形—使动
读懂诗家语 ——空白省略
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苏轼 《水调歌头》)
译文: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
|—
——
合乎押韵和对仗的要求
平仄不符合
昼卧 陆游
忽忽见春尽,徂年那更还。
|—
—|
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
—|
|—
转化词类 还原语序 补充省略 整合句意
牛刀小试:
次北固山下
唐代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译文
旅行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 恰好把帆儿高悬。
能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2.领会深层含义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读懂诗歌突破口
02 读懂“诗家语“
“诗家语”:是作者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和诗歌格律的要 求对诗歌的语言所做的变形处理。
古诗词特点:
凝练含蓄 言简意赅
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归纳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归纳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一﹚鉴赏人物形象
1.抒情主人公形象
2.诗中人物形象
(二)鉴赏事物形象
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2. 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
(三)鉴赏景物形象
二、鉴赏诗歌的语言
(一)诗歌的“炼字”艺术
1.动词
2.形容词
(二)诗歌的诗眼
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一)修辞手法
1.比喻
2.比拟
3.夸张
4.借代(其他提一下,不举例)
(二)表达方式
1.抒情方式
(1)直接抒情
(2)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托
物言志)
2.描写技巧
(1)虚实相生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3)动静结合
(4)细节描写
(三)表现手法
1.衬托
2.对比
3.象征
4.比兴
5.渲染
6.烘托
7.用典
(四)鉴赏构思立意技巧
1.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
2.以小见大
3.以景结情
四、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一)送别抒怀诗
(二)羁旅思乡诗
(三)山水田园诗
(四)怀古咏史诗
(五)民生疾苦诗。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意象、象征、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
2. 能够分析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解释其作用和效果。
3. 提高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培养对文学艺术的感悟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表达技巧的定义和分类。
2. 各种表达技巧的用法和作用。
3. 分析具体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进行鉴赏。
三、教学重点:1. 诗歌表达技巧的分类和用法。
2. 分析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解释其作用和效果。
四、教学难点:1. 对诗歌表达技巧的理解和运用。
2. 分析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准确解释其作用和效果。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诗歌材料,包括诗人和作品介绍、诗歌全文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和学习。
教案示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一些著名的古代诗歌,引起学生对诗歌表达技巧的兴趣,并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二、诗歌表达技巧的定义和分类(10分钟)1. 教师介绍诗歌表达技巧的定义,即诗人用语言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师讲解各种表达技巧的分类,例如意象、象征、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
三、各种表达技巧的用法和作用(15分钟)1. 教师举例说明各种表达技巧的用法和作用,并结合具体诗歌进行分析。
2.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理解和记录。
四、分析具体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进行鉴赏(10分钟)1. 教师选择一首具体的诗歌,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表达技巧。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理解。
3.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诗歌。
五、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相关的作业,例如分析一首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并写出一篇短文进行鉴赏。
六、教学过程: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诗歌表达技巧的定义和分类,以及各种表达技巧的用法和作用。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阅读各类题型解法
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阅读各类题型解法命题角度(一) 形象类考 点思考 角 度典 题 示 例人物形象 1.分析人物形象外在形象:身份、职业、习惯、相貌、年龄等;内在形象①(对家人)品质:例句+结合刻画人物手法+个性;②(在工作上)品质:例句+刻画人物手法+个性;③(在生活上)品质:例句+刻画人物手法+个性;④(对朋友、上级、下属等)品质:例句+刻画人物手法+个性;⑤(对国家)品质:例句+刻画人物手法+个性。
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
【双调】大德歌·夏关汉卿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
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
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戴石榴花。
本曲刻画了一位怎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独守闺中而思念情人的思妇:因情人远在天涯,“困坐”“数对”两句表现出思妇万般慵懒、无所事事,好似有摆不脱、丢不开之苦。
②爱怨交加的思妇: “俏冤家”三个字传神至极,把爱与恨交织在一起;表面上埋怨“绿杨”,骨子里却怨恨爱人不知早归,不珍惜爱情。
一个“偏”字,把少妇爱极而怨深的感情反映得淋漓尽致。
③孤独寂寞,形容憔悴的思妇:最后“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戴石榴花”两句借用汉代张敞为妻画眉的典故,将躁动不安的苦思托现出来,表现出少妇难以言状的复杂心理。
2.分析人物性格①(对家人)品质:例句+结合刻画人物手法+个性;②(在工作上)品质:例句+刻画人物手法+个性;③(在生活上)品质:例句+刻画人物手法+个性;(2017年全国卷I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④(对朋友、上级、下属等)品质:例句+刻画人物手法+个性;⑤(对国家)品质:例句+刻画人物手法+个性。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6分)【参考答案】①(对家人)对兄弟重情重义:“云海”交代了二人的处境即天各一方,“相望”说明二人情深义重;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②(对生活)乐观、旷达、洒脱:第二句化用了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之句,从标题看出苏辙又将远赴契丹,面对此情此景,“那因”二字道出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哪里会因离别而泪沾双襟!③(对国家)爱国情怀、识大体:弟弟“远适”是为了“要使天骄识凤麟”,希望苏辙能够为国争光。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歌鉴赏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Click here to add a title
(2)抒情手法: 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乐景写哀情、 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怀 (借古讽今)。 (3)描写方法: ①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②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由虚到实、由实到虚。
首联(律) 起—首句(绝)—写景或写事 作用: 1、点明点题,总领全诗;2、铺垫下文,渲染烘托; 3,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4、奠定基调,渲染氛围 5、抒发情感 颔联 承—(“起”而续)—补充说明,延伸,深化 作用:1、结构上:承上启下,传递逢合;2、为下文做铺垫。
诗歌的结构——起承转合
颈联 转—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 思路转换。前面铺蓄势已足,陡然一转变开生面,让诗歌顿生 波涛。 作用:1、表达方式的转折;(先叙事,后转折)2、虚实结合; 3、写作对象的转折;4、抑扬的转折;5、点面的结合(转一般 在第三句,但也有例句)
表现手法:衬托、渲染、对照、用典、想象、联想、象征、抑扬
结构技能: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卒章显志、首尾呼应、铺垫照应 描写手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白描、点面结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抒情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豪情壮志:建功立业、忧国忧民、忠君报国 愤世嫉俗:壮志难酬、怀才不遇、厌恶官场、鄙弃权贵 悲思愁绪:思乡念亲、羁旅之苦、仕途不顺、壮志难酬、 怀才不遇 欢快喜悦
怎么分析关键词呢?
1.解释字义。结合具体语境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含义,包括表 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2.描画画面。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合理想象和联想,把需 要赏析的字放入原句中结合诗句描述画面,要注意字不离句。 3.分析作用。点出该字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 表达效果,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这一点 是答题的重点环节,一定要答得具体全面,要有全局观,做到 句不离篇。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梳理
古代诗歌鉴赏学问点梳理古代诗歌鉴赏学问点梳理考纲要求:1、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察。
2、古典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的鉴赏。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复习要点1.了解古典诗歌中的形象的类型;2.把握鉴赏古典诗歌中形象的方法。
什么是诗歌的形象?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制造出来的生动详细的、寄寓的生活抱负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一)人物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仆人公即诗人自己,或者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1.仆人公形象即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形象。
《静女》: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热闹痴情、淳朴忠厚,女青年美丽活泼、伶俐俏皮;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悲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氓》刻画了勤劳和善而又糊涂刚烈的女仆人公形象;《孔雀东南飞》:刻画的同封建家长制作斗争的刘兰芝、焦仲卿等。
王昌龄的《出塞》塑造了戍边战士忠心报国,献身边塞的形象。
2.诗人形象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仆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是在诗中的“代言人”。
在古代诗歌中,一般有下面几种形象类型。
(1)傲视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快乐颜”表现了李白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塑造了一个不慕权贵、豪放潇洒、傲岸不羁的形象。
形象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仆人公)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呈现的是悠游拘束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宠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季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宠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12全国卷)
❖
思远人
❖
晏几道
❖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 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 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 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 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 染离别的悲凉、凄清的气氛,抒写了对远方行人绵 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 炼字型答题点: 一、点出此字是什么意思,作者运用了什么 修辞。
❖ 二、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或点出此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三、有什么艺术效果,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炼字型设题变式
❖ 1.这一联(这首诗)中最生动传神(奇妙) 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 多病所需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 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试作简要分析。
❖ 参考答案:这首诗语言风格自然清新,如“堂上 燕”、“水中鸥”,意象浅近,;“老妻画纸为棋
局,稚子敲针做钓钩”,口语化,自然质朴。作者
❖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 参考答案:“网”是“网住”之意,“网”字使用了拟人的 手法, 诗人描写了丝丝小雨急切地想要把春天网住的情景, 想象新奇,非常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
❖ (2012湖北卷)
❖
❖
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岛
❖
❖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意境型答题点:
❖ 一、点出诗人选取了什么意象,或描绘诗中 展现的图景画面。 二、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特点。
❖ 三、分析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样思想感情。
意境型设题变式
❖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 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3.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任意选能 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
❖示秬秸❖Fra bibliotek张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遶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
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上五更声欲绝。
❖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 注释: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 曾官太常寺少卿。
❖ 答案要点:1.对比:以“有声”和“无影”对比,近写听觉, 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2.对偶:以“折 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 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 次分明),意境深阔、淡雅(或幽静)。
❖
❖ (2012全国卷)
❖
落叶
❖
修睦
❖ 2 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 简要分析。
❖ 参考答案:要点一:平实,没有华丽辞藻,明白如话,通俗 浅显。举例:"捧盘出户","市楼东西"等等,均无修饰之语。
❖
江村
❖
杜甫
❖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做钓钩。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 参考答案:(2)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 同构成鲜明对比,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
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
技巧型答题点
❖
一、明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 二、结合诗句阐释怎样使用了这种手法。
三、指出这种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 情,收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技巧型设题变式
❖ 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 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
或手法)。 ❖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4.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 并作赏析。
❖
第四类:语言型
(2011北京卷)
❖ 4.分析“某某”意象的内涵。
❖
第三类:技巧型
❖ (2011福建卷)
❖
晓至湖上
❖
[清] 厉鹗
❖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
❖ 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 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 析。
❖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 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藏”、“透”二字作简要 赏析。
❖ 参考答案:“藏”字,意思是“掩盖、隐藏”之意,运用拟 人的手法,描绘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的边塞雪景, 写景生动,颇有画意,烘托了主人公地处偏僻之地的清廉形 象。“透”是“透过”的意思,诗人通过对动词的锤炼,极 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言简义丰地描 绘出了主人公衣着单薄、简朴的清官形象。
❖ 3.请赏析某首诗或某句诗中某字的妙处。 ❖ 4.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
第二类:意境型
❖ (2012湖南卷)
❖
度破讷沙(其二)
❖
李益
❖
❖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 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
❖ 请从意境的角度,赏析全诗。
❖
具边塞特色的意象,渲染出了大漠辽远、天气寒冷、大雁南 飞的苍凉、雄壮的意境,表现出了战胜归来的喜悦、豪迈和 隐隐的乡思。后两句写天色大亮、日出东南、沙漠冷寂、铁 衣生寒,渲染了雄阔、苍凉的气氛,表现了军容的整肃和军 旅生活的艰辛,整首诗营造出了苍劲、雄健、壮美的意境, 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坚毅的情怀。
古代诗歌鉴赏 复习小结
学习目标
❖一、根据古代诗歌鉴赏规律, 确定答题点
❖二、运用准确的鉴赏术语,正 确做出答案
❖三、熟悉并识记古代诗歌鉴赏 常用的设题方式及变式
第一类:炼字型
❖ (2008全国卷)
春日即事
❖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 落花狼藉近黄昏。
❖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 宿鸟声中自掩门。
❖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 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 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 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