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区民用建筑近期市政能源规划指标编制说明
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供热节能减排管理建立供热节能减排管理机制的通知-

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供热节能减排管理建立供热节能减排管理机制的通知正文:---------------------------------------------------------------------------------------------------------------------------------------------------- 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供热节能减排管理建立供热节能减排管理机制的通知各区县市政管委,各供热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和建设部、北京市有关实施方案的要求,实现“十一五”时期供热事业发展和节能减排目标,落实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现就我市加强供热节能减排管理,建立供热节能减排管理机制通知如下:一、发挥供热主管部门节能减排管理的主导作用(一)各级供热主管部门要按照全市节能工作的统一部署,承担供热节能减排职责,健全节能减排管理机构,实行分口分级管理,依靠市场中介运作,逐步形成全市统一协调的节能减排管理体制和管理网络。
(二)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下属北京市锅炉供暖节能中心,负责全市供热节能减排的日常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供热行业管理优势,组织开展各项供热节能减排工作。
(三)各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节能减排激励性政策,积极引导并推进供热系统节能减排改造,建立供热节能减排激励和约束机制。
二、明确并强化供热单位节能减排的主体责任(一)各供热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供热节能减排第一责任人,承担并履行供热节能减排的义务和责任。
各供热单位要加大供热节能减排改造力度,明确本单位节能减排目标,进行全面的能耗检查和能耗检测,制定供热节能减排的计划和措施方案,按时完成供热系统节能减排改造任务。
(二)各级政府机构要率先垂范,按照全市的节能工作部署,带头完成供热系统节能和热计量改造任务,实行用热定额管理,提高运行效率,降低供热能耗。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的通知-京政发[2002]22号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的通知-京政发[2002]22号](https://img.taocdn.com/s3/m/d694683a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62.png)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的通知正文:----------------------------------------------------------------------------------------------------------------------------------------------------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的通知(京政发[2002]22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为适应城市住宅商品化进程,确保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配置,提供适宜的居住环境,不断满足居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修订了《北京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并已经第130次市长办公会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
此次修订的指标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京政发〔1994〕72号文件同时废止。
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市规划委负责协调解决。
北京市人民政府二00二年八月五日北京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一、总则(一)本指标适用于北京旧城以外地区新建改建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以下简称配套公建)的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
乡镇居住区配套公建可参照本指标执行。
危旧房改造区、历史文化保护区等特殊地区居住区配套公建应因地制宜,具体研究。
(二)本指标所指居住区人口规模一般为4万至6万人左右,居住小区人口规模一般为1万至2万人左右。
每户平均居住人口2.8人,平均每户(套)商品住宅建筑面积按实际建筑面积标准计算。
(三)居住区配套公建的配置水平,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
在符合规定配套公建面积总指标的条件下,可根据规划组织结构类型统一安排、合理布置配套公建。
按配套指标配建的配套公建建成后,不得改变使用性质。
(四)居住区配套公建分类:按使用性质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行政管理和市政公用等八类配套公建。
北京市政府、北京市规划局关于北京市城市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审批程序暂行办法-[87]城规发字第226号
![北京市政府、北京市规划局关于北京市城市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审批程序暂行办法-[87]城规发字第226号](https://img.taocdn.com/s3/m/06c6524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4.png)
北京市政府、北京市规划局关于北京市城市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审批程序暂行办法正文:---------------------------------------------------------------------------------------------------------------------------------------------------- 北京市城市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审批程序暂行办法(1987年9月10日(87)城规发字第226号)第一条为使城市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审批工作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北京市城市建设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北京市城市建设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管理范围内的城市建设工程(以下简称建设工程),都必须按下列程序申报审批。
一、确定建设地址;二、核发建设用地许可证;三、确定规划设计条件;四、审定设计方案;五、核发建设工程许可证。
市政工程,除市政厂、站和园林绿化等工程按前款规定的程序办理外,其它工程按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程序办理。
以上程序视建设工程繁简、难易等具体情况,可简化或合并执行。
第三条确定建设地址,按下列规定办理:一、建设单位持计划部门和主管部门批准建设项目的文件(以下简称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和建设地址申请书,向城市规划管理机关申请确定建设地址。
重要或复杂的建设工程的建设地址申请书,应附有规划设计单位编制的建设工程选址研究报告或建设工程规划方案。
二、城市规划管理机关提出建设地址建议方案,由建设单位按照城市规划管理机关的要求向有关部门征询意见。
三、不需申请建设用地的建设工程,由城市规划管理机关确定建设地址后,向建设单位发确定建设地址通知书。
需要申请建设用地的建设工程,由建设单位向城市规划管理机关申领建设用地许可证。
第四条核发建设用地许可证,按下列规定办理:一、建设单位向城市规划管理机关提交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申请建设用地的文件,由城市规划管理机关会同土地管理机关审核同意,按规定分别报经市、区、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发给建设用地许可证。
北京市建筑节能计算文件

北京市建筑节能计算文件一、计算范围和对象1.1计算范围: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所有新建建筑、建筑改造和扩建工程。
1.2计算对象:对于新建建筑,包括建筑的整体能耗和能源利用情况等;对于建筑改造和扩建工程,包括改造和扩建部分的能耗和能源利用情况等。
二、建筑节能计算方法2.1能耗计算方法:建筑能耗计算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同时结合北京市的气候特点进行调整。
2.2能源利用情况计算方法:对于建筑能源的利用情况,应根据建筑结构、材料、设备等进行综合评估和计算。
三、计算指标和标准3.1能耗限额标准: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和建筑用途,制定相应的能耗限额标准,包括总能耗和单位面积能耗等。
3.2能耗评估指标:对于建筑的能源利用情况,制定相应的评估指标,包括能源利用效率、室内环境质量等。
3.3节能措施和技术标准:制定一系列建筑节能的措施和技术标准,包括建筑隔热、采光、通风等方面的要求。
四、计算报告和审核4.1计算报告编制:建设单位应出具建筑节能计算报告,详细说明建筑的能耗计算和能源利用情况等。
五、监督检查和处罚5.1监督检查:建设单位应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建筑节能的监督检查,包括现场检查和数据核实等。
5.2处罚措施:对于未按要求进行节能计算的建设单位,相关部门应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罚款、停工等。
六、附则6.1文件修订:根据实际需要,相关部门可对本文件进行修订和完善。
6.2文件执行:本文件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并适用于北京市所有建筑节能计算工作。
通过制定北京市建筑节能计算文件,可以规范建筑节能计算的方法和要求,提高建筑节能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同时,合理控制建筑能耗,减少能源消耗,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浅议商业用电增容

浅议商业用电增容摘要:由于负荷过大引起的暂短性停电一直困扰着广大商户。
笔者从大唐不夜城A地块的用电增容,分析业态变化给电气线路带来的二次改造的不便,借此与同行分享解决方法。
关键词:商业业态用电指标电气线路改造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各项事业的兴旺发达,城市用地的日益紧张,促使建筑物朝着高层化,密集化方向发展;更是随着商业地产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麦当劳,肯德基,咖啡厅,KTV,酒吧,茶艺等用电密集型商业形态的出现,严重者直接会导致原有供电线路瘫痪。
不可否认,《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要点》已明确指出:一般商业单位面积负荷密度为40~80W/ m2;变压器装置指标为:60~120V A/ m2;大中型商业单位面积负荷密度为60~120W/ m2;变压器装置指标为:90~180V A/ m2;而在1997年首规委《北京市区民用建筑近期市政能源规划指标的通知》规定:一般商业单位面积负荷密度为40~80W/ m2;中小型商业单位面积负荷密度为80~150W/ m2;(一般推荐为80~100W/ m2)中小型商业单位面积负荷密度为100~200W/ m2;(一般推荐为100~120W/ m2)据悉,在电气设计过程中,各位同行一般按70-120 W/m2供电。
这种供电模式能否满足现有商业的需求呢?笔者曾在大唐不夜城项目部担任过电气主管,期间,遇到这样一个难题,该项目的A地块的约建筑面积有约一万平米,设计了两台630KV A的变压器;与此项目签约的商家有肯德基,中国银行,百富烤霸,味千拉面等;所提单位用电负荷详见下表:与原设计中商业按80W/ m2相比,用电缺口大;根据国家规范及电气技术措施以及节能的角度出发,设计显然是合理的。
然而,就现有的商业的业态来看,又不尽合理;这种业态变化导致电气设计从变配电站到终端的开关电气都随之改变。
例如:原来给肯德基供电的线路总负荷是80KW考虑的,需用系数为0.8,计算电流为是122A,现场开关为125A/3,电缆为YJV-1KV-4X50+1X25 SC50;经与设计师商讨,决定将此回路的开关改为600A/3,电缆改用2-YJV-1KV-4X185+1X95 SC100以满足商户需要。
北京市地方标准《民用建筑能耗指标》

北京市地方标准《民用建筑能耗指标》质量技术监督局北京市医院后勤管理质控中心昨天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 1413-2017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17年6月29日发布,同年10月1日实施ICS 27.010,F 01,备案号:56035-2017前言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范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节能环保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霞、张玉梅、刘力、佟立志、徐淼、晋文、谢琳娜、唐泊洋、闫硕、李舟、王圣典、冉霞、张然、刘宇。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民用建筑采暖耗热量、电力消耗、生活用气量及综合能耗指标的现行值和民用建筑采暖耗热量、电力消耗及生活用气量的目标值。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民用建筑能评阶段的能耗指标。
改建、扩建项目可参照执行。
2标准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民用建筑能耗energy consumption for civil buildings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使用过程中由外部输入的能源,包括维持建筑环境的用能(如供暖、制冷、通风、空调和照明等)和各类建筑内活动(如办公、炊事等)的用能。
3.2 采暖耗热量heat consumption for space heating采暖耗热量指为建筑空间提供热量(包括加湿),以达到适宜的室内温湿度环境而消耗的热量。
3.3 电力消耗power consumption维持建筑物运行所消耗的电能和室内设备所消耗的电能,包括制冷设备、通风设备、照明设备、电梯、给排水设备及室内设备等的电能消耗。
本标准将电力消耗分为照明耗电量、空调耗电量和其他用能设备耗电量,其中,其他用能设备是指民用建筑内除空调系统和照明外的所有用能设备,主要包括电梯、通风、给排水系统和维持室内基本功能的设备等。
京政容发【2010】98北京市居住建筑供热计量管理办法(试行)

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居住建筑供热计量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京政容发〔2010〕98号各区县市政市容委、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委、规划分局、财政局、质监局,各有关单位:为推进我市供热计量改革,现将《北京市居住建筑供热计量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附件:北京市居住建筑供热计量管理办法(试行)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一日抄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总后勤部基建营房部营房土地管理局,市政府办公厅及各委、办、局,各区县人民政府。
北京市居住建筑供热计量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推进本市供热计量改革,提高社会节能意识,促进节能减排,建设绿色北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北京市供热采暖管理办法》、《民用建筑供热计量管理办法》和《北京市推进供热计量改革综合工作方案》等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居住建筑开发、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监理、供热节能与建筑节能改造的单位和居住建筑供热单位、热用户,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市新建居住建筑和具备供热计量条件的既有居住建筑应当实行供热计量收费。
不具备供热计量条件的既有居住建筑,分步骤实施建筑节能及热计量改造并实行供热计量收费。
第四条新建居住建筑和实施建筑节能改造的居住建筑应当严格按照本市有关建筑设计规范、技术导则、标准等要求进行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确保供热系统安装热计量装置和室内温控装置,具有实现供热量自动控制和能耗统计功能,具备分户供热计量收费的条件。
第五条新建居住建筑的计量装置设备购置、安装、检定等费用应当纳入房屋建造成本。
既有二步、三步节能居住建筑,实施热计量改造的设备购置、安装、检定等改造费用由财政和供热单位按照一定比例分担,改造费用的具体使用管理办法由市财政会同市市政市容委研究制定。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公布第一批北京市级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机构的公告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公布第一批北京市级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机构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公布日期】2008.11.28
•【字号】京建材〔2008〕765号
•【施行日期】2008.11.2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
正文
关于公布第一批北京市级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机构的公告
根据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和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联合印发的《关于试行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制度的通知》(京建材〔2008〕564号),经过申报、评审及公示等程序,评出本市第一批6家民用建
自公告日起,以上机构可在各自授权测评范围内,按照《关于试行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制度的通知》(京建材〔2008〕564号)的规定,在北京市开展民用建筑能效测评业务。
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审定的华北区国家级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机构,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机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可在本市开展民
用建筑综合能效测评业务。
特此公告。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二〇〇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实行指标管理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实行指标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94.12.23•【字号】京政发[1994]72号•【施行日期】1994.12.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实行指标管理的通知(京政发[1994]72号1994年12月23日)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为使本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配套建设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住宅商品化的发展,适应广大群众生活方式与消费需求变化的需要,更好地贯彻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根据市政府领导同志要求,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组织有关部门修订了《北京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现印发给你们,自1995年1月1日起实行。
这次确定的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凡是进行商业性经营的,要按有偿使用原则执行。
市政府京政发[1985]149号文件同时废止。
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市城乡规划委员会负责解释。
附件:一、北京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表一、表二)(略)二、非规模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三、北京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的编制说明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附件二:非规模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非规模居住区是指居住人口0.7万人以下的小区和居住人口15万人以上不足3万人的居住区。
居住人口5万人以上的居住地区要考虑设置地区级公共服务设施。
一、非规模居住区按以下规定配建公共服务设施:(一)居住人口3000-5000人的居住组团。
按居住小区指标配置托幼园所、卫生站、综合便民店、居委会、综合服务站、自行车存车处、居民汽车场(库)及必要的市政站点,酌情安排第三产业设施。
总指标.建筑面积每千八1300-1500平方米;(二)居住人口1.5万-3万人之间的居住区。
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调整的技术管理要求

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调整的技术管理要求(试行)1、总则2、“控规”的执行3、“控规”指标调整的原则4、“控规”指标调整论证报告的内容要求5、“控规”指标调整论证报告的成果1总则1.1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是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和细化,通过对各类用地的土地使用性质和建筑容量等的规划(量化)控制,强化了城市政治、文化中心的性质,优化了土地配置,完善了城市功能,保证了城市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
1.2为严格执行和不断完善控规,适应城市建设的发展,规范调整控规的行为,特制定本技术管理意见。
1.3本规定适用于《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划范围,市区其他地区陆续被批准的控规,例如,《北京市区绿化隔离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各边缘集团已编制并被批准的控规,应按此要求执行。
返回2“控规”的执行2.1对行政办公用地、公益性公共设施用地和城市重要地段公共建筑用地,应按“控规”严格执行。
特别是天安门广场周围、东西长安街两侧、南北中轴线两侧的行政办公、文化设施用地,以及城市体育中心等用地不得改变土地使用性质;其它地区的文化、体育用地原则上不得改变土地使用性质。
2.2教育科研设施用地基本保持现有规模。
对于市区西北部地区,应以现有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核心,逐步建成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基地。
教育科研设施用地原则上不应改变土地使用性质;2.3商务中心区和商业中心用地(包括8个市级商业中心和47个地区级商业中心)应主要用于商务办公、金融、商业服务业、旅馆及相应的文化娱乐等设施的建设;2.4仓储区用地应严格控制,不应随意改变土地使用性质;2.5基础设施场站用地不得改变用地性质,并应与地段的开发建设统一规划、同步实施;2.6红线(道路)、绿线(公共绿地和生产防护绿地)、蓝线(河湖、水系)、紫线(铁路)必须严格控制,不得侵占;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控制范围中的各类用地与道路红线控制,应按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规划执行。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的通知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公布日期】2006.03.31•【字号】市规发[2006]384号•【施行日期】2006.06.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的通知(市规发〔2006〕384号)各相关单位:为贯彻科学发展观,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经市政府同意,我委对《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的通知》(京政发〔2002〕22号)中的指标进行修订,重新制定了《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以下简称《指标》)。
本《指标》是指导规划设计人员编制本市居住地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或规划设计方案的技术规范,适用于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以外城镇地区新建改建居住地区的规划设计工作。
本《指标》已于2006年1月25日经市政府专题会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自2006年6月1日起执行。
我委将依据有关规划设计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居住地区规划设计中执行本《指标》情况的监督管理,并请有关部门按照本《指标》要求做好相关工作。
附件:《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二OO六年三月三十一日《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文本1 总则1.1为保证居住公共服务设施合理设置,提供适宜的居住生活环境,不断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指标。
1.2本指标适用于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以外城镇地区新建改建居住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
特殊地区因地制宜,具体研究。
1.3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应贯彻可持续发展和节约用地的原则。
使用性质相近或可兼容的公共服务设施尽量综合设置。
1.4居住人口规模和用地范围,应依据城市规划确定。
本指标按居住人口规模(或建设规模)分四级。
每户平均居住人口计算值为2.8人,每户(套)住宅建筑面积按实际建筑面积标准计算。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国家标准《城镇燃气工程专项规划标准(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国家标准《城镇燃气工程专项规划标准(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
通知
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24.06.06
•【分类】征求意见稿
正文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国家标准《城镇燃气工程专
项
规划标准(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关于开展<城镇燃气工程专项规划标准>(GB/T 51098-2015)全面修订工作的函》(建司局函标〔2021〕128号),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单位修订了国家标准《城镇燃气工程专项规划标准》(见附件)。
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有关单位和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1.电子邮箱:**************************。
2.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4年7月10日。
附件:城镇燃气工程专项规划标准(修订征求意见稿)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2024年6月6日。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公示拟纳入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支持新能源供热项目清单的通知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公示拟纳入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支持新能源供热项目清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3.11.02
•【字号】京发改〔2023〕1467号
•【施行日期】2023.11.0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能源及能源工业综合规定
正文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公示拟纳入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支持新能源供热项目清单的通知
京发改〔2023〕1467号各有关单位:
按照《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0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新能源供热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京发改〔2023〕1309号)、《关于公开征集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支持新能源供热项目的通知》(京发改〔2023〕1329号)要求,经公开征集并评估,现对拟纳入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支持新能源供热项目清单(详见附件)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2023年11月3日—2023年11月9日(5个工作日)。
如有异议,可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进行反馈。
特此通知。
附件:拟纳入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支供热项目清单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11月2日
附件。
房地产开发水电配套管理

建筑电气安装时,各层户表箱表前开关由制造厂家安装(要求C45N/2P),表后开关及电表由供电部门安装。申请手续如下:
?由业扩处工程科签发“装表送电联络票”(见式样)
?持票到所在地区供电局营业站办理手续:与营业站签订“电费结算方式协议”(见式样)到所在地银行办理“同城特约委托收款,付款授权书”(见式样)
?每一栋楼分若干单位,设供电π接柜到配电柜,每一π接柜的配电容量为200KW,供4000m2建筑面积,(50W/m2×4000m2=200KW)
?每座配电室容量最大为2×1000KVA=2000KVA,可供4000m2(4万m2)建筑面积。(50W/m2×40000m2=2000KW)
?消防箱的安装设计:最好嵌入式安装,但不管暗装、明装,其电线管配线安装应采用暗配管。
?电讯及有线电视系统设计:
应在委托建筑设计同时,委托电信局、有线电视局专业设计部门作电讯、有线电视的专业设计,并与建筑设计院的电气设计相配合,由建筑电气设计完成楼内配线设计。
1.关于供、配电部分与建筑设计院的联络、协调:
供电设计是由供电局系统的电力设计单位负责,从小区配电室到居民楼的π接柜。
建筑设计院负责从居民楼π接柜进线予埋钢管、π接室土建、和π接柜出线与光、力配电柜相连,到各户配电
?对π接柜室要求:
一般在居民楼地下一层(多层建筑除外)辟出单独小室为π接柜室(光、力π接柜可位于同一室,左光,右力。),室内要求防火、防水,地面高出10cm,防火门向外开,加挂锁(锁由供电管理部门统一配),室内不得有水、暖、煤气管,窗户要用不大于8×8mm孔铁丝网封闭,以防小动物、昆虫飞入,室内辅绝缘橡胶垫,重复接地扁钢引入到地面上,门上喷写“π接室重地,闲人免入”字样。
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

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在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全国的建筑节能工作由北向南相继推进开展。
我国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节能工作起步较晚,适应该地区的建筑节能技术相对滞后,仍需要在探索中总结经验。
下文是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欢迎阅读!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民用建筑节能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民用建筑节能,是指在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规划、设计、建造、使用、改造等活动中,按照有关标准和规定,采用符合节能要求的建筑材料、设备、技术、工艺和管理措施,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降低能源消耗。
第三条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工作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调节、社会参与的原则,通过提高节能技术标准,加强节能管理,实现节约能源、改善环境、社会受益。
第四条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的综合统筹、监督、协调工作,具体负责民用建筑建造、使用、改造方面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民用建筑规划、设计方面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市政市容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民用建筑供热方面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发改、财政、统计、农村工作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负责民用建筑节能的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区、县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民用建筑节能管理的组织领导工作。
第五条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编制本市民用建筑节能专项规划,民用建筑节能专项规划的主要指标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市和区县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专项规划制定民用建筑节能年度工作计划。
第六条新建民用建筑、实施节能改造的既有民用建筑的建筑节能责任由建设单位承担。
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测单位、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等单位及其相关人员,按照规定承担设计、施工、监理、检测、施工图审查等方面的建筑节能责任。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发布《容积率指标计算规则》的通知-市规发[2006]851号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发布《容积率指标计算规则》的通知-市规发[2006]851号](https://img.taocdn.com/s3/m/97b825c9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3.png)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发布《容积率指标计算规则》的通知正文:----------------------------------------------------------------------------------------------------------------------------------------------------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关于发布《容积率指标计算规则》的通知(市规发〔2006〕851号)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为解决建筑容积率计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市规划委制定了《容积率指标计算规则》,现予发布,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二00六年七月十日附件:容积率指标计算规则一、容积率系指一定地块内,地上总建筑面积计算值与总建设用地面积的商。
地上总建筑面积计算值为建设用地内各栋建筑物地上建筑面积计算值之和;地下有经营性面积的,其经营面积不纳入计算容积率的建筑面积。
一般情况下,建筑面积计算值按照《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的规定执行;遇有特殊情况,按照本规则下列规定执行。
二、当住宅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4.9米(2.7米+2.2米)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当住宅建筑层高大于7.6米(2.7米×2+2.2米)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
三、当办公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5.5米(3.3米+2.2米)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当办公建筑层高大于8.8米(3.3米×2+2.2米)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
四、当普通商业建筑标准层层高大于6.1米(3.9米+2.2米)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2倍计算;当普通商业建筑层高大于10米(3.9米×2+2.2米)时,不论层内是否有隔层,建筑面积的计算值按该层水平投影面积的3倍计算。
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256号

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256号《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已经2014年6月3日市人民政府第4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8月1日起施行。
市长王安顺2014年6月24日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民用建筑节能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民用建筑节能,是指在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规划、设计、建造、使用、改造等活动中,按照有关标准和规定,采用符合节能要求的建筑材料、设备、技术、工艺和管理措施,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降低能源消耗。
第三条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工作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调节、社会参与的原则,通过提高节能技术标准,加强节能管理,实现节约能源、改善环境、社会受益。
第四条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的综合统筹、监督、协调工作,具体负责民用建筑建造、使用、改造方面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民用建筑规划、设计方面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市政市容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民用建筑供热方面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发改、财政、统计、农村工作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负责民用建筑节能的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区、县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民用建筑节能管理的组织领导工作。
第五条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编制本市民用建筑节能专项规划,民用建筑节能专项规划的主要指标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市和区县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专项规划制定民用建筑节能年度工作计划。
第六条新建民用建筑、实施节能改造的既有民用建筑的建筑节能责任由建设单位承担。
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检测单位、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等单位及其相关人员,按照规定承担设计、施工、监理、检测、施工图审查等方面的建筑节能责任。
北京建筑节能设计计算文编制要求内容

北京建筑节能设计计算文编制要求内容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也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
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建筑能源消耗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了提高建筑节能水平,北京市制定了建筑节能设计计算文编制要求,以确保建筑在设计阶段就能够充分考虑节能的各个方面。
一、文编制的目的和背景文编制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建筑行业在设计阶段就能够充分考虑节能的各个方面,从而提高建筑的节能水平。
背景是北京市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要求建筑行业在节能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文编制的基本原则文编制要求基于以下基本原则进行编制:1.环境友好性:建筑节能设计计算必须符合环境友好的原则,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2.经济可行性:建筑节能设计计算必须符合经济可行的原则,即在节能投资和节能效益之间找到平衡。
3.可操作性:建筑节能设计计算必须符合可操作的原则,即能够提供清晰、准确和实用的计算方法和指导。
三、文编制的内容文编制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文编制要求明确规定建筑节能设计的标准和要求,包括建筑能耗限额、节能设计指标等。
2.建筑节能设计计算方法:文编制要求提供清晰、准确和实用的建筑节能设计计算方法,包括建筑外墙保温设计、建筑系统能耗计算等。
3.能源管理措施:文编制要求明确规定建筑节能设计中的能源管理措施,包括能源供给和分配,节能设备和控制系统的使用等。
4.建筑节能材料:文编制要求指导建筑行业选择节能材料,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使用节能材料。
5.隔热和隔音措施:文编制要求明确规定建筑节能设计中的隔热和隔音措施,保持建筑内部温度的稳定性。
6.室内环境设计:文编制要求明确规定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室内环境设计,包括采光、通风和空气质量等。
四、文编制的适用范围文编制适用于北京市所有的新建建筑项目,包括住宅、商业和公共建筑等。
五、文编制的执行和监督文编制要求相关建筑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节能设计计算,并提交计算报告。
北京市民用建筑能耗指标

北京市民用建筑能耗指标1.引言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和经济中心,人口众多,建筑物数量庞大,建筑能耗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详细介绍北京市民用建筑能耗指标的背景、目标和实施情况。
通过了解这些指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北京市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2.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北京市的能源消耗量不断增长。
然而,高能耗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负担。
因此,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北京市制定了民用建筑能耗指标。
3.目标北京市民用建筑能耗指标的目标是通过减少建筑能耗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具体目标包括:-减少建筑物的总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新建建筑和现有建筑的能源效率标准4.实施情况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北京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广和实施建筑能耗指标,其中包括:-制定并更新建筑能效标准,要求新建建筑物符合更严格的能源效率要求。
-进行宣传和培训,提高市民和建筑业从业人员对建筑能耗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建立能源监测和数据分析系统,实时监测建筑的能耗情况,并通过数据分析提供改进建议。
-支持和鼓励建筑业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如智能控制系统、高效照明和供暖设备等。
-开展能耗评估和认证工作,对达到一定能源效率标准的建筑进行认证和评定。
5.成果与展望北京市民用建筑能耗指标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随着指标的执行,市民用建筑的能耗逐渐减少,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节能减排的目标逐步得到实现。
然而,在面临日益增长的建筑需求和人口压力的同时,仍然需要继续努力改进和完善建筑能耗指标。
未来,北京市将继续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加强技术研究和创新,提高建筑能源利用的效率,为市民提供更加宜居和环保的居住环境。
结论北京市民用建筑能耗指标是北京市在节能减排领域的一项重要举措。
通过制定和实施这些指标,北京市不仅可以减少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能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然而,为了实现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城市发展,仍需持续努力和创新。
_建筑工程造价估算资料.doc

32-7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参考资料32-7-1 建筑工程造价估算资料32-7-1-1 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见表32-15。
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表32-15注:以上指标为目前北京市规划参考指标。
32-7-1-2 北京市民用建筑近期市政能源规划指标北京市民用建筑近期市政能源规划指标,见表32-16。
北京市区民用建筑近期市政能源规划指标 表32-16注:本资料摘自(97)首规办规字第127号关于印发《北京市区民用建筑近期市政能源规划指标》的通知。
32-7-1-3 城乡住宅建筑设计面积标准城乡住宅建筑设计面积标准,见表32-17。
城市示范小区住宅设计标准(建设部建议参考指标) 表32-1732-7-1-4 北京市建筑工程造价构成及取费全国未完全统一,内容基本一致,费率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均为竞争性,高低均可调整。
以下以2001年北京市建设工程预算定额(土建工程)为例进行介绍。
一、工程直接费(执行定额量、市场价)二、现场管理费(参考费率、可调整)1.临时设施费(表32-18)临时设施费表32-182.现场经费(表32-19)现场经费表32-19三、企业管理费(表32-20)。
企业管理费表32-20四、其他费用(表32-21)其他费用 表32-2132-7-1-5 土建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参考造价指标北京市1996年建设工程概算定额为基价调整的2002年一季度的工程造价(已含各项取费),见表32-22。
土建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参考造价指标 表32-2232-7-1-6 混凝土单价表(表32-23)混凝土单价表表32-23情感语录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区民用建筑近期市政能源规划指标编制说明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在对《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批复中明确提出的“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通过不懈努力,将北京建成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和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国际城市”的要求,北京市城乡规划委员会组织市规划局、规划院及市公用局、供电局、电信局、自来水公司、煤气公司、天然气公司、热力公司、市政管理和等市政能源设施主管部门,通过典型调查,现状分析,参照国内国外其它城市相应指标,并考虑未来发展,编制完成了《市区民用建筑近期市政能源规划指标》。
本《指标》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其中居住建筑包括普通住宅和高级住宅;公共建筑包括公科研类建筑、商业类建筑、宾馆饭店、医院、大专院校、中小学校和幼园所)规定了供水、排水、供电、供热、供气、电信等民用建筑的市政能源规划指标。
本《指标》适用于近期编制北京市区范围内的新开发建设区、旧城改造区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及市政能源专业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并为市政公用设施管理部门及有关领导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现将本指标分类及使用问题做如下说明。
一、建筑类型的说明(一)居住建筑1. 普通建筑普通住宅按《北京市“九五”住宅建设标准》平均每套建筑面积为58-72平方米。
2. 高级住宅高级住宅一般指高档住宅、公寓和别墅,人均建筑面积40平方米以上,各种配套设施完善。
(二)公共建筑1. 办公、科研类建筑办公、科研类建筑一般指机关、事业、科研单位的建筑。
2. 商业类建筑商业类建筑一般指百货商场、菜市场和便民商店,不包括服务及餐饮业类建筑。
3. 饭店、宾馆饭店、宾馆一般指星级饭店、宾馆和普通招待所。
4. 医院医院指综合医院和一般专科医院。
5. 大专院校大专院校一般指综合性大学和专科学院,学校内设学生宿舍。
6. 中小学校中小学校包括中专、中学和小学,中小学一般无学生宿舍,中专设学生宿舍。
7. 托幼园所托幼园所包括托儿所和幼儿园,分日托和全托两类。
二、指标使用说明(一)供水指标供水指标为年平均日指标。
1. 普通住宅用水一般为厨房、卫生间及洗浴用水。
供水指标采用6.5升(平方米·日)。
2. 高级住宅用水除厨房、卫生间及洗浴用水外,还包括庭院绿化和洗车用水。
一般高级住宅供水指标采用7升/(平方米·日),涉外公寓和别墅供水指标采用10升/(平方米·日)。
3. 办公、科研类建筑用水一般为卫生间、浴室、食堂绿化、空调冷却和洗车用水。
办公类建筑供水指标采用10升/(平方米·日),科研类建筑供水指标采用15升/(平方米·日)。
4. 商业类建筑用水一般为卫生间、浴室、食堂、庭院绿化、空计冷却和洗车用水。
一般商店供水指标采用7升/(平方米·日)。
大型商场供水指标采用16升/(平方米·日)。
5. 饭店、宾馆用水除卫生间、浴室和食堂、庭院绿化、空调冷却和洗车用水外,还包括洗衣房和游泳池用水。
一般宾馆、招待所供水指标采用17升/(平方米·日),高档星级饭店供水指标采用20升/(平方米·日)。
6. 医院用水除卫生间、浴室和食堂、庭院绿化、空调冷却和洗车用水外,还包括洗衣房用水。
一般医院供水指标采用14升/(平方米·日),大型综合医院供水指标采用18升/(平方米·日)。
7. 大专院校用水一般为卫生间、浴室、食堂、庭院绿化和洗车用水。
大专院校供水指标采用15升/(平方米·日)。
8. 中小学用水一般为卫生间、浴室、食堂、庭院绿化和洗车用水。
中小学供水指标采用6升/(平方米·日),中专供水指标采用10升/(平方米·日)。
9. 托幼园所用水一般为卫生间、浴室、食堂、庭院绿化和洗车用水。
托幼园所中日托园所供水指标采用6升/(平方米·日),全托园所供水指标采用10升/(平方米·日)。
10. 道路浇洒供水指标采用3-4.5升/(平方米(道路面积)·日)。
11. 绿化供水指标采用1.5-2升/(平方米(绿地面积)·日)。
(二)污水量指标污水量指标由供水指标乘以污水排除率而得,住宅和饭店、宾馆的污水排除率为0.95,其它类型民用建筑污水排除率为0.9。
污水量指标按年平均日计算。
同一类型建筑污水量指标选用方法同供水指标。
(三)雨水排除指标雨水排除径流系数指标为规划区综合径流系数,居住区雨不排除径流系数为0.55-0.65,商业区雨水排除径流系数为0.65-0.8。
建筑密集、铺装面积大的规划小区采用指标上限,反之采用指标下限。
(四)供电指标供电指标包括照明、家用电器、办公设备、建筑配套设施用电负荷,不含以电为能源的采暖设备用电负荷。
1. 普通住宅中一般家用电器(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电熨斗等)的普及率为100%,空调的普及率为50%,电饭锅、电热水壶、微波炉和电热淋浴器的普及率为30%。
普通住宅供电指标采用30-40瓦/平方米。
2. 高级住宅一般家用电器及空调的普及率为100%。
高级住宅供电指标采用40-50瓦/平方米。
3. 办公、科研类建筑中一般办公楼供电指标采用50瓦/平方米,大型、高档办公楼、用电设备较多的科研类建筑供电指标采用80瓦/平方米。
4. 商业建筑中一般商店供电指标采用60-120瓦/平方米,中小百货商场供电指标采用80-150瓦/平方米,大型百货商场设置集中空调和自动扶梯,其供电指标采用100-200瓦/平方米。
5. 按吸收式制冷饭店、宾馆的供电指标采用40-60瓦/平方米,按压缩式制冷的供电指标采用60-80瓦/平方米。
6. 一般专科医院供电指标采用50瓦/平方米,大型综合医院供电指标采用80瓦/平方米。
7. 大专院校供电指标采用30-50瓦/平方米。
8. 中小学供电指标采用15-30瓦/平方米。
9. 托幼园供电指标采用15-30瓦/平方米。
(五)供热指标供热指标是以室外设计温度为-9℃和不同建筑室内需达到的温度而制定的。
供热指标包括建筑冬季采暖热指标和全年生活热水热指标,指标中考虑了二次热网热损失。
1. 普通住宅室内设计温度为18℃,采暖供热指标采用58瓦/平方米(50千卡/(平方米·时)),生活热水供热指标采用5.8瓦/平方米(5千卡/(平方米·时))。
2. 高级住宅室内设计温度为22℃,采暖供热指标采用93瓦/平方米(80千卡/(平方米·时)),生活热水供热指标采用11.6瓦/平方米(10千卡/(平方米·时))。
3. 科研、办公类建筑室内设计温度为18℃,采暖供热指标采用58瓦/平方米(50千卡/(平方米·时)),生活热水供热指标采用5.8瓦/平方米(5千卡/(平方米·时))。
4. 商业类建筑室内设计温度为18℃,采暖供热指标(含通风供热指标)采用93瓦/平方米(80千卡/(平方米·时)),生活热水供热指标采用5.8瓦/平方米(5千卡/平方米·时)。
5. 饭店、宾馆室内设计温度为22℃,采暖供热指标(含通风供热指标)采用93瓦/平方米(80千卡/(平方米·时)),生活热水供热指标采用17.4瓦/平方米(15千瓦、卡/(平方米·时))。
6. 医院室内设计温度为20℃,采暖供热指标采用76瓦/平方米(65千瓦/(平方米·时)),生活热水供热指标采用11.6瓦/平方米(10千瓦/(平方米·时))。
7. 大专院校大专院校室内设计温度为18℃,采暖供热指标采用58瓦/平方米(50千卡/(平方米·时)),生活热水供热指标采用5.8瓦/平方米(5千瓦/(平方米·时))。
8. 中小学中小学室内设计温度为18℃,采暖供热指标采用58瓦/平方米(50千卡/(平方米·时)),生活热水供热指标(指住宿制学校)采用5.8瓦/平方米(5千卡/(平方米·时))。
9. 托幼园所托幼园所室内设计温度为20℃,采暖供热指标采用76瓦/平方米(65千卡/(平方米·时)),生活热水供热指标(指全托园所)采用11.6瓦/平方米(10千卡/(平方米·时))。
(六)供气指标供气指标为高月平均指标,以人工煤气为标准气源,共低位发热量为16720千焦/标准立方米(4000千卡/标准立方米)。
如实际供气气源为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可由其热值换算供气量。
供气指标中不含以烯气为能源的采暖设备用气指标。
1. 普通住宅供气指标采用2.2立方米/(户·日)。
2. 高级住宅供气指标采用2.2立方米/(户·日)。
3. 办公\科研类建筑供气指标采用0.02立方米/(平方米·日)。
4. 商业类建筑供气指标采用0.03立方米/(平方米·日)。
5. 饭店、宾馆类建筑共气指标采用0.06立方米/(平方米·日)。
6. 医院供气指标采用0.02立方米/(平方米·日)。
7. 大专院校供气指标采用0.02立方米/(平方米·日)。
8. 中小学供气指标采用0.02立方米/(平方米·日)。
9. 托幼园所供气指标采用0。
04立方米/(平方米·日)。
(七)电信指标电信指标指各类建筑每万平方米所需电话机部数,包括分机。
1. 普通住宅电信指标为154部/万平方米。
2. 高级住宅电信指标为100部/万平方米。
3. 办公、科研类建筑电信指标为500部/万平方米。
4. 商业类建筑电信指标为200部/万平方米。
5. 饭店、宾馆电信指标为333部/万平方米。
6. 医院电信指标为143部/万平方米。
7. 大专院校电信指标为100部/万平方米。
8. 中小学电信指标为25-33部/万平方米。
9. 托幼园所电信指标为25部/万平方米。
北京市民用建筑近期能源规划指标表(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