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用气象术语
气象知识大全
![气象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fcfbe80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7a.png)
气象知识大全气象知识大全气象是研究大气现象和天气变化的科学。
它包括气象要素、天气、天气现象、气候和气象预报等内容。
对于人类来说,了解气象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天气变化,还可以指导农田经营、城市规划、飞行航行等方面的活动。
下面是一个气象知识的大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 温度:温度是指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程度,用摄氏度(℃)或华氏度(℉)表示。
温度可以影响天气和气候的变化,如高温会导致高空气压,低温会导致低空气压。
2. 湿度: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一般以相对湿度(%)来表示。
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实际水汽含量与该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的比值。
3. 气压:气压是指空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
气压可以通过气压计来测量,常用单位是帕斯卡(Pa)或毫巴(hPa)。
海平面上的标准大气压是1013.25 hPa。
4. 风:风是指大气中气压差所致的气流运动,具有方向和速度。
风的方向根据它吹向的位置命名,如北风、东风等;风的速度可以用米/秒(m/s)或公里/小时(km/h)表示。
5. 降水:降水是指大气中水汽凝结形成的水滴或冰晶以形式下降到地面。
降水形式包括雨、雪、露、霜、雾、冰雹等。
6. 云:云是由大气中悬浮的水汽凝结形成的可见物体。
云的形状和颜色可以给人们提供天气信息,如乌云表示可能有暴雨,白云表示天气晴朗。
7. 天气现象:天气现象是指大气中发生的各种可见的自然现象,如雷电、彩虹、雾霾等。
天气现象不仅是气象学的研究对象,也是对人类生活和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的自然现象。
8. 气候: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在较长时间内的天气情况的统计资料。
气候主要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和风向等因素。
气候可以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等。
9. 气象预报:气象预报是根据气象观测数据和数值模型分析,预测未来天气情况的科学活动。
气象预报可以帮助人们做出合理的安排和决策,如制定合理的农业生产计划、旅游行程等。
10. 气象灾害:气象灾害是由天气现象引起的,给人类带来严重伤害和损失的自然灾害。
常用气象术语
![常用气象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827ee81dbd64783e08122b14.png)
附录1、常用气象术语(1)降水。
降水是指自云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水汽凝结物。
降水有液态和固态两种形式。
液态降水就是通常所说的雨,固态降水有雪、霰、雹等形式。
冻雨则是一种特殊的降水形式。
在空中冻雨的外观与一般雨滴相同,但其内部却是由温度低于0℃的过冷水滴组成的,当冻雨落到温度低于0℃的物体上时,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这就是气象上所说的雨淞。
气象学上经常使用降水等级来描述降水强度,对雪同时还会用积雪深度来描述。
降水量是指降落在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而积聚的深度,以毫米(mm)为计量单位。
雨(雪)量等级和降水量值的对应关系如表1。
表1:降水量(降雨、降雪)等级表(单位:mm)(2)气温。
气温是表征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通常以摄氏度(℃)为单位。
气象学中的气温是指标准观测场内百叶箱中距地面1.5 m高处所测得的大气温度,它与露天或室内测得的温度是完全不同的。
气象中常用的有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平均气温是指某一段时间内,各次观测的气温值的算术平均值;最高气温是指某一时段内气温的最高值;最低气温是指某一时段内气温的最低值。
(3)阴晴。
天气预报中所说的阴晴,是根据空中云量的多少来区分的。
云量是指云遮蔽天空视野的成数。
气象上通常将所能见到的天空划分为10等份,然后对天空中的云量进行估测。
如天空无云,或者有零星云层,但云量不到2/10时称为晴;如天空中低云的云量为1/10~3/10,高云的云量为4/10~5/10时称为少云;如中、低云的云量为4/10~7/10,高云的云量为6/10~10/10时称为多云;低云量在8/10以上时称为阴。
(4)风。
天气预报中所说的风是指标准观测场内风塔上离地10米高处所测得的风向和风速。
风向是指大气气流相对于地表面运动的方向。
气象上把风吹来的方向确定为风的方向。
在陆地上,一般用16个方位来表示风向(具体见右图)。
风速是指空气在水平方向运动的速度,以米/秒(m/s)为计量单位。
气象学名词解释30个
![气象学名词解释30个](https://img.taocdn.com/s3/m/e49f9e7648d7c1c709a1450e.png)
气象学名词解释30个1、天气:是某一地区某一时段的大气状态、大气特征及其变化的总称。
2、气候:是指地球某一地区多年综合大气的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
3、气象学:是研究大气各种现象的成因和演变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科学。
4、干洁大气:除去水汽及其他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液体质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
5、大气污染: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局部、甚至全球范围的大气成分发生对生物界有害的变化成为大气污染。
6、气温直减率:又称气温垂直梯度,指单位高度内气温的变化值。
7、太阳常数:是指地球位于日地平均距离时,在地球大气上界投射到垂直于太阳光线平面上的太阳辐射强度。
8、大气温室效应:大气中各种微尘和二氧化碳成分的存在,犹如温室覆盖的玻璃一样,阻挡了地面向外的辐射,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对地面有保温和增温作用。
这种现象称为大气温室效应。
9、地面有效辐射:是指地面辐射和被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
10、地面辐射差额:在单位时间内,单位地面所吸收的辐射与放出的辐射之差,称为地面辐射差额。
11、容积热容量:单位体积的物质,温度变化1摄氏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12、导热率:指物体在单位厚度间,保持单位温度差时,其相对的两个面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流量。
13、导温率:单位容积的物质,通过热传导,由垂直方向获得或失去y焦耳的热量时,温度升高或降低的数值称为导温率,也称热扩散率。
14、温度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温度与最冷月平均温度的差值。
15、温度绝对年较差:一年中极端最高温度和极端最低温度的差值。
16、大气静力稳定度:在静力平衡状态的大气中,空气团在垂直方向上受到外力因子的扰动后,大气层结有使其返回或远离原来平衡位置的趋势或程度。
17、干绝热直减率:在大气静力条件下,干空气或未饱和湿空气做干绝热升降运动而引起空气块的温度随高度的变化率。
18、相对湿度:空气中的实际空气水汽压与同温下饱和时空气水汽压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常用气象术语
![常用气象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8449847ce87101f69e319582.png)
(一)常用气象术语1、时间用语(北京时)白天:08-20时夜间:当日20时-次日08时2、天空状况用语晴天:天空无云,或中、低云云量不到天空面积的1成,或高云云量在4成以下。
多云:天空云量较多,有4-7成的中、低云,或有6-10成的高云。
阴天:天空阴暗,密布云层,或稍有云隙,而仍感到阴暗。
3、降水用语阵雨:是指雨势时大、时小、时停,雨滴下落和停止都很突然的液态降水。
雷阵雨:指降水时伴有雷声或闪电的阵雨。
毛毛雨:指稠密、细小而十分均匀的液态降水,下落情况不易分辨。
迎面有潮湿感,落在水面无波纹,落在干地上只是均匀地润湿地面而无湿斑。
阵雪:开始和停止都较突然、强度变化大的降雪。
雨夹雪:雨滴中同时夹带雪花的降水现象。
积雪:雪覆盖地面出现堆雪情况。
4、降水量降水量——降落在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在水平面上积累的深度。
规定以毫米(mm)为计量单位。
降水分为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
气象学上经常使用雨量等级或雪量等级来描述降水强度,具体见下表(单位mm)。
雨量等级24小时量值雪量等级24小时量值微量降雨(零星小雨)<0.1微量降雪(零星小雪)<0.1小雨0.1~9.9 小雪0.1~2.4中雨10.0~24.9 中雪 2.5~4.9大雨25.0~49.9 大雪 5.0~9.9暴雨50.0~99.9 暴雪10.0~19.9大暴雨100.0~249.9 大暴雪20.0~29.9特大暴雨≥250.0 特大暴雪≥30.05、气温气温——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是指标准观测场内百叶箱中距地面1.5 米高处所测得的温度,单位为℃。
气象上常用的有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平均气温:指某一段时间内,各次观测的气温值的算术平均值,有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等。
最高气温:一般指白天出现的最高气温,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前后。
最低气温:一般指夜间出现的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清晨06时前后。
6、风风——天气预报中所说的风是指标准观测场内风塔上离地10米高处所测得的风向和风速。
气象灾害术语和分级
![气象灾害术语和分级](https://img.taocdn.com/s3/m/8cafab06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e4.png)
气象灾害术语和分级气象灾害术语和分级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涉及到许多不同类型的灾害和不同程度的预警。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气象灾害术语和预警分级:1. 暴雨:指降水强度较大的雨,会对地面造成较大影响。
预警信号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级,分别对应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四个级别。
2. 暴雪:指大量降雪,对交通、农业和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预警信号的级别和暴雨相同。
3. 寒潮:指北方冷空气南下,导致气温急剧下降、风力加大等恶劣天气现象。
预警信号分为蓝色、黄色和橙色三级。
4. 大风:指风力较大的天气现象,可能导致树木倒伏、设施损坏等。
预警信号分为蓝色、黄色和橙色三级。
5. 沙尘暴:指强风携带大量沙尘颗粒,对能见度和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预警信号分为黄色和红色二级。
6. 高温:指温度较高的天气现象,可能导致中暑、火灾等。
预警信号分为黄色和红色二级。
7. 干旱:指长时间无雨或少雨,导致水源枯竭、农作物受损等。
预警信号分为黄色和红色二级。
8. 雷电:指天空中出现强烈的电闪雷鸣,对电力设施和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预警信号分为黄色和红色二级。
9. 冰雹:指降落的冰球,对农作物和设施造成严重损坏。
预警信号分为黄色和红色二级。
10. 霜冻:指地面温度降至冰点以下,对农作物造成损害。
预警信号分为蓝色、黄色和橙色三级。
11. 大雾:指空气中悬浮的水汽凝结成小水滴,导致能见度降低。
预警信号分为黄色和红色二级。
12. 霾:指空气中悬浮的污染物颗粒,导致空气质量变差。
预警信号分为黄色和红色二级。
13. 道路结冰:指路面结冰,对交通造成严重影响。
预警信号分为黄色和红色二级。
这些是气象灾害术语和分级的简要介绍,具体的预警分级可能因地区而异,需要根据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标准进行判断。
气象中的名词解释
![气象中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39fbd0f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91.png)
气象中的名词解释气象是一门研究大气现象和天气变化的学科,涉及到很多专业术语和名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气象预报员使用这些名词来解释天气现象和预测未来的气象变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气象名词的解释,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天气状况以及气象学的基本概念。
1. 天气天气指的是地球大气中短时间内的各种气象现象。
它包括温度、湿度、降水、云量、风力等多个因素的组合。
天气的变化是由大气中的气体、水分和能量传输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
2. 温度温度是衡量物体热量高低的物理量。
在气象学中,温度是指空气的热量。
一般用摄氏度或华氏度来表示。
温度的高低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它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穿着、出行和室内生活环境。
3. 湿度湿度是空气中水分含量的度量。
它与空气中的水汽的含量有关。
湿度可以通过相对湿度(空气中水汽的含量与饱和水汽含量的比值)来表示。
湿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舒适度和健康状况,高湿度常常带来闷热的感觉。
4. 降水降水是指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水,包括雨、雪、露水、雾等形式。
降水的形式和强度对人们的活动和生产有很大的影响,降水量的多少也是气候的重要指标之一。
5. 风力风力指的是大气中空气流动的力量。
风力通常用风速来量化,单位是米每秒。
风力的强弱决定了风的影响范围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强风可能引起树木倒伏、交通受阻等问题,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
6. 气压气压是指大气对单位面积上施加的垂直力。
气压常用帕斯卡(Pascal)或毫巴(Millibar)来表示。
高气压通常意味着晴朗的天气,而低气压常常意味着多云或降水的天气。
气压还是气象预报中重要的参考因素。
7. 云量云量是指天空中云层的覆盖程度。
它可以用分数(如八分之一、四分之一)或者百分比来表示,表示天空被云层遮蔽的程度。
云量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到日照、降水等天气情况。
8. 零下温度零下温度就是低于零度的温度。
它通常以摄氏度为单位,表示气温低于冰点的情况。
天气预报中的常用名词术语
![天气预报中的常用名词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4b290fd9a58da0116c17490c.png)
常见的天气符号和天气预报中的常用名词、术语及释义
晴:天空云量不足3成。
阴:天空云量占9成或以上。
雾:近地面空中浮游大量微小的水滴或冰晶,水平能见度下降到1公里以内,影响交通运输。
小雨:日降水量不足10毫米。
大雨:日降水量25.0-49.9毫米。
雷阵雨:忽下忽停并伴有电闪雷鸣的阵性降水。
冰雹:小雹核随着积雨云中激烈的垂直运动,反复上升凝结下降融化,成长为透明层相间的小冰块降落,对农作物有影响。
冻雨:雨滴冻结在低于0℃的物体表面的地面上,又称雨淞(由雾滴冻结的,称雾淞),常坠断电线,使路面结冰,影响通信、供电、交通等。
雨夹雪:近地面气温略高于0℃,湿雪或雨和雪同时下降。
小雪:日降雪量(融化成水)不足2.5毫米。
中雪:日降雪量(融化成水)2.6-4.9毫米。
大雪:日降雪量(融化成水)达到或超过5.0毫米。
霜冻:温度低于0℃的地面和物体表面上有水汽凝结成白色结晶的是白霜,水汽含量少没结霜称黑霜对农作物都有冻害,称霜冻。
低压槽和高压脊:呈波动状的高空西风气流上,波谷对应着低压槽,槽前暖空气活跃,多雨雪天气,槽后冷空气控制,多大风降温天气;波峰与高压脊对应,天空晴朗。
冷锋和暖锋:冷锋即冷空气的前锋,在冷、暖气团交界处、冷空气向暖空气推进。
冷锋上多风雨激烈的天气,锋后多大风降温天气;反之为暖锋,锋上多阴雨天气、锋后转多云和晴天,气温回升。
大风:用风矢表示,有风向杆和风羽组成。
风向杆指风的来向,有8个方位。
风羽由3,4个短划和三角表示大风的风力,垂直在风向杆末端的右侧(北半球)。
气象小知识100条
![气象小知识100条](https://img.taocdn.com/s3/m/7f1d3f78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26.png)
气象小知识100条1. 气象学是研究大气现象和过程的科学。
2. 天气是指短时间内大气的状态和现象,如温度、湿度、风速等。
3. 气候是指长时间内(通常为30年)大气状态和现象的统计特征。
4. 气压是大气对地球表面的压力,单位是帕斯卡(Pa)。
5. 低气压区域通常伴随着多云和降水天气。
6. 高气压区域通常伴随着晴朗和干燥的天气。
7. 风是大气中气体的水平运动。
8. 风速是指风的速度,单位是米/秒(m/s)。
9. 风向是指风从哪个方向吹来,用16个方位表示。
10. 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1. 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含量与饱和水汽含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12. 降水是指大气中的水分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的现象。
13. 降雨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水在地面上积累的水层厚度,单位是毫米(mm)。
14. 雷暴是一种伴有雷电、强风和降水的天气现象。
15. 闪电是雷暴中电荷在云层或云层与地面之间迅速放电的现象。
16. 彩虹是阳光经过雨滴折射和反射形成的彩色光圈。
17. 霜冻是指气温降至0℃以下,导致地面和植物表面结冰的现象。
18. 雾霾是由大量细小颗粒物(如灰尘、烟雾等)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低能见度现象。
19. 气象卫星是通过遥感技术观测大气现象的人造卫星。
20. 天气预报是根据气象数据和模型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状况。
21. 气象站是观测和记录气象数据的设施。
22. 气象雷达是利用无线电波探测大气中降水粒子分布的设备。
23. 气象气球是携带气象仪器升至高空的气球,用于收集大气数据。
24. 气象飞机是携带气象仪器在空中收集大气数据的飞机。
25. 气象船是携带气象仪器在海上收集大气数据的船只。
26. 气候变化是指地球气候系统长期变化的现象。
27. 全球变暖是指地球表面温度持续上升的现象。
28. 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吸收和释放热量,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现象。
29. 臭氧层是大气中一层富含臭氧的气体层,位于平流层。
气象专业常见术语
![气象专业常见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c5cf697aa26925c52cc5bf7d.png)
高温指某站日最高温度达到35℃以上温度。
空间天气学空间天气学是把太阳大气、行星际和地球的磁层、电离层和中高层大气作为一个有机系统,按空间灾害性天气事件过程的时序因果链关系配置空间、地面的监测体系,了解空间灾害性天气过程的变化规律的学科。
空间天气学的应用目标是减轻和避免空间灾害性天气对高科技技术系统所造成的昂贵损失,为航天、通信、国防等部门提供区域性和全球性的背景与时变的环境模式;为重要空间和地面活动提供空间天气预报、效应预测和决策依据;为效应分析和防护措施提供依据;为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人工控制空间天气探索可能途径,以及有关空间政策的制定等。
降水量“降水量”这个气象术语,在日常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或电台广播的气象节目中每天都可以听到。
那么降水量的含义是什么呢?从空中降下的雨、雪、冰雹等,气象部门统称为“降水现象”。
一定时间内,降落到水平面上,假定无渗漏,不流失,也不蒸发,累积起来的水的深度,称为降水量(以毫米为计算单位)。
按气象观测规范定,气象站在有降水的情况下,每个六小时观测一次。
6小时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6小时降水量;24小时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24小时降水量;一个旬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旬降水量……一年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年降水量”。
把一个地方多年的年降水量平均起来,就称为这个地方的“平均年雨量”。
例如,北京的平均年雨量是644.2毫米,上海的平均年雨量是1123.7毫米。
能见度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所能看清楚目标轮廓的最大水平距离,一般用公里或米表示。
目标物的能见度,与大气透明度和目标物同背景的亮度对比有关。
当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良好时,能见度就好;反之,当空气混浊,特别是有雾、霾、烟、风沙及降水时,能见度就差。
在大气透明度不变的条件下,如果目标物同背景的亮度对比较大,则能见距离较远;相反,则能见距离较近。
军队中广泛采用的迷彩色装备和服装,就是应用了目标物同背景的亮度对比越小能见度越这一原理,以便自己尽可能不被敌人发现。
气象用语专业词汇
![气象用语专业词汇](https://img.taocdn.com/s3/m/f6e33d2e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eb.png)
气象用语专业词汇气象用语专业词汇1、气候种类山地气候mountain climate 恒风constant wind 微风breeze冬季季风气候winter monsoon climate 逆风headwind 台风typhoon季风气候monsoon climate 高气压high-pressure 锋面frontal edge亚热带气候sub-tropical climate 气团air mass 热浪heat wave 高原气候plateau climate 闪电lightning 雾fog海滨气候littoral climate 凉cool 霜frost极地气候polar climate 雪堆snowdrift 露dew热带气候tropical climate 寒冷chilly 3、风的名称温带沙漠气候temperate desert climate 间歇雨intermittent rain 无风calm温带干燥气候temperate arid climate 大雨heavy rain 轻风light breeze热带季风气候tropical monsson climate 信风trade wind 微风gentle breeze大陆气候continental climate 天气预报weather forecast 和风moderate breeze沙漠气候desert climate 甘霖welcome rain 清风fresh breeze 沿海气候coastal climate 冰柱icicle 强风strong breeze高地气候highland climate 西北风northwester 疾风near gale 海洋气候marine climate 地形雨local rains 大风gale森林气候forest climate 狂风squall 烈风strong gale温带气候temperate climate 雨季rainy season 狂风storm湿润气候humid climate 雨点raindrops 暴风violent storm温带草原气候temperate grassy climate 东北信风northeasttrades 飓风hurricane 热带雨林气候tropical rainy climate 东南风southeaster 台风typhoon热带海洋气候tropical marine climate 风级wind scale 龙卷风tornado2、气象用语虹rainbow 4、浪的名称小雨light rain 阵雨shower 平静calm毛毛雨drizzle,fine rain 疾风gusty wind 微波rippled反常天气freakish weather 气旋cyclone 微浪smooth wavelets 北风north wind 气压barometric pressure 细浪light seas冰ice 阴天cloudy day 小浪moderate seas冰点freezing point 雪花snow flake 中浪rough seas西南风southwester 晴clear 大浪very rough seas冷峰cold front 顺风favorable wind 强浪high seas低气压low-pressure 闷热天气muggy weather 巨浪very high seas雨量rainfall 雹hail 狂浪monster waves东北风northeaster 雷thunder 5、自然灾害东风east wind 滂沱大雨downpour 火山地震volcanic earthquake炎热scorching heat 暖锋warm front 海啸tidal wave风眼eye of a storm 零度zero 山崩landslide零度以下subzero。
天气预报常用名词
![天气预报常用名词](https://img.taocdn.com/s3/m/d4fdfaa5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e3.png)
天气预报常用名词1. 气压:大气对地球表面的压力。
气压的变化会影响天气的变化,通常高压区会有较好的天气,而低压区则容易出现恶劣天气。
2. 气温:空气中的温度。
气温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们的舒适度和生活环境。
天气预报中通常会预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3. 湿度:空气中水分子的含量。
湿度较高时,人们会感觉到闷热和潮湿;湿度较低时,人们会感觉到干燥。
湿度对农业、交通等也有影响。
4. 风速:风的速度。
风速的大小会影响风力等级,进而影响天气的变化。
例如,强风可能会引发沙尘暴、台风等恶劣天气。
5. 风向:风的来向。
风向的变化会影响天气系统的运动,进而影响天气的变化。
例如,东南风通常会带来暖湿气流,而西北风则会带来干冷气流。
6. 降水量:在一定时间内,某一地区降水的总量。
降水量的多少会影响农业、水资源等方面的发展。
7. 云量:天空中被云层覆盖的程度。
云量的变化会影响太阳辐射的强度,进而影响气温和天气的变化。
8. 能见度:在特定条件下,人眼能够看到的最大距离。
能见度受气象条件(如雾、雨、雪等)和大气污染物的影响。
9. 紫外线指数:表示紫外线辐射强度的指标。
紫外线指数较高时,人们需要注意防晒措施,以免受到紫外线的伤害。
10. 空气质量:表示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指标。
空气质量的好坏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环境。
11. 气象灾害:由极端气象条件引发的自然灾害,如台风、暴雨、干旱、沙尘暴等。
气象灾害会对人们的生活、经济和社会产生严重影响。
12. 气候类型:根据地理位置、海拔高度、洋流等因素,将地球上的气候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
13. 气象观测:通过各种仪器和方法,对大气中的物理量(如气温、湿度、气压等)和天气现象(如降水、风、云等)进行观测和记录的过程。
14. 气象预报:根据气象观测数据和气象学原理,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的过程。
气象预报通常包括短期预报(1-3天)、中期预报(4-7天)和长期预报(7天以上)。
气象术语
![气象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749ee008581b6bd97f19ea70.png)
天气预报中的常用名词、术语及释义晴:天空云量不足3成。
阴:天空云量占9成或以上。
雾:近地面空中浮游大量微小的水滴或冰晶,水平能见度下降到1公里以内,影响交通运输。
小雨:日降水量不足10毫米。
大雨:日降水量25.0-49.9毫米。
雷阵雨:忽下忽停并伴有电闪雷鸣的阵性降水。
冰雹:小雹核随着积雨云中激烈的垂直运动,反复上升凝结下降融化,成长为透明层相间的小冰块降落,对农作物有影响。
冻雨:雨滴冻结在低于0℃的物体表面的地面上,又称雨淞(由雾滴冻结的,称雾淞),常坠断电线,使路面结冰,影响通信、供电、交通等。
雨夹雪:近地面气温略高于0℃,湿雪或雨和雪同时下降。
小雪:日降雪量(融化成水)不足2.5毫米。
中雪:日降雪量(融化成水)2.6-4.9毫米。
大雪:日降雪量(融化成水)达到或超过5.0毫米。
霜冻:温度低于0℃的地面和物体表面上有水汽凝结成白色结晶的是白霜,水汽含量少没结霜称黑霜对农作物都有冻害,称霜冻。
低压槽和高压脊:呈波动状的高空西风气流上,波谷对应着低压槽,槽前暖空气活跃,多雨雪天气,槽后冷空气控制,多大风降温天气;波峰与高压脊对应,天空晴朗。
冷锋和暖锋:冷锋即冷空气的前锋,在冷、暖气团交界处、冷空气向暖空气推进。
冷锋上多风雨激烈的天气,锋后多大风降温天气;反之为暖锋,锋上多阴雨天气、锋后转多云和晴天,气温回升。
大风:用风矢表示,有风向杆和风羽组成。
风向杆指风的来向,有8个方位。
风羽由3,4个短划和三角表示大风的风力,垂直在风向杆末端的右侧(北半球)。
气象术语1.时间的划分:天气预报中所说的白天,指当地标准时间8点至20点,其中17点至20点叫做傍晚;20点以后到第二天的8点叫做夜间。
2.天气状况(阴晴的划分):晴是指全天内天空中云量低于3成(即30%);多云是天空中有4-7成的中、低云或6-10成的高云时的天空状况;少云是天空中有1-3成的中、低云或4-5成的高云时的天空状况;阴是天空阴暗,密布云层,或天空虽有云隙而仍感到阴暗(总云量8成以上),偶尔从云缝中可见到微弱阳光的天气现象。
气象术语的含义
![气象术语的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0e11132365ce0508763213f9.png)
气象术语的含义:低压、降水、温度、湿度、气压、气压的单位、风向、风力、台风、热带风暴、日照、辐射。
在同一高度上中心气压低于四周的大气涡旋,称为“低气压”简称为低压...
在任何表面的单位面积上空气分子运动所产生的压力叫气压。
温度是指用温度计对一个物体的热的程度或冷的程度的度量。
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体积的空气里含有的水汽越少,则空气越干燥;水汽越多,
则空气越潮湿。
空气的干湿程度叫做“湿度”
风向(wind direction) 气象上把风吹来的方向确定为风的方向。
风力fēnglì(1) [wind-force]∶风的力量,
辐射Radiation1、自然现象定义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温度零度以上,都以电磁波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称为辐射。
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个类别。
在气象学上,按世界气象组织定义: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速达到12级(即每秒32.7米或以上)称为飓风(hurricane)或本地近义字(local synonym),飓风的名称使用在北大西洋及东太平洋;而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国际日期线以西,东经100度以东)使用的近义字是台风(typhoon)。
日照英文名称:sunshine 定义:一天内太阳直射光线照射地面的时间。
以小时为单位。
低压:指低的大气压。
湿度分为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
绝对湿度是指每立方米的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质量。
相对湿度是指水蒸气在空气中达到饱和的程度。
热带风暴(Tropical storm)是热带气旋的一种,其中心附近持续风力为每小时63-87公里,即烈风程度的风力。
气象术语大全
![气象术语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161af47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db.png)
气象术语大全
气象术语大全如下:
1.热带气旋: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
2.高压脊:天气图上高压向某个方向伸出去的一部分,略呈“U”型或“n”型的高压区域就叫作高压脊。
3.气团:同一时段,占据广大空间的大团空气内,水平方向上的物理属性比较均匀,在垂直方向上的各种物理属性分布比较相似,天气特点也大致相同,气象要素变化不太剧烈,这种大团空气称为气团。
4.锋面:两个性质不同的气团之间有狭窄而又倾斜的过渡带,带内气象要素和天气变化剧烈,气象上称此过渡带为锋面,与地面交界线称为锋线,锋面上方为暖气团,下方为冷气团。
5.冷锋:冷空气势力强,向暖空气控制的地方移动,这条锋面称冷锋。
6.暖锋:暖空气势力强,向冷空气控制的地方移动,这条锋面称暖锋。
7.静止锋:冷、暖空气双方势力相差不多,相互很少推移,好像“静止”似的,这种锋面称静止锋。
气象学名词解释
![气象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82f71d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5b.png)
气象学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太阳辐射——太阳时刻不断地向周围空间放射巨大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能,简称太阳辐射。
2、蒸发速率——单位时间从单位面积上蒸发的水量。
3、辐射通量——单位时间通过任意面积上的辐射能量。
4、空气绝热变化——一块空气在没有热量收支时,由于环境气压的变化,引起气块体积改变而导致温度变化称为空气绝热变化。
5、水汽压——空气中由水汽所产生的分压强。
6、降水——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水汽凝结物。
7、天气——一定地区短时间内大气状况(风、云、雨、雪、冷、暖、晴、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
8、小气候——任何一个地区内,由于其下垫面性质的不同,从而在小范围内形成的与大气候不同特点的气候称为小气候。
9、水平气压梯度力——因地球自转使空气质点运动方向发生改变的力称为水平地转偏向力。
10、生物学零度——维持生物生长发育的生物学下限温度。
11、季风——由于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产生的以年为周期在大陆与海洋之间大范围地区盛行的随季节而改变的风称为季风。
12、大气温室效应——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的存在,其选择吸收作用犹如温室覆盖的玻璃一样,阻挡了地面向外的辐射,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对地面有保温和增温作用。
13、太阳光能利用率——单位面积上作物产量燃烧所放出的热能与作物生长期中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的百分比。
14、干绝热变化——干空气或未饱和的湿空气,在绝热上升或绝热下降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称为干绝热变化。
15、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下饱和水汽压的比值。
16、气旋——是中心气压比四周低的水平旋涡。
17、雾——当近地气层的温度下降到露点温度以下,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冰晶,弥漫在空气中,使能见度<1km的现象。
18、梯度风——自由大气中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达到相互平衡时的风称为梯度风。
19、气候系统——指包括大气圈、水圈、陆地表面、冰雪圈和生物圈在内的,能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的统一的物理系统。
气象专业常见术语
![气象专业常见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dbebb50e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49.png)
高温指某站日最高温度达到35℃以上温度。
空间天气学空间天气学是把太阳大气、行星际和地球的磁层、电离层和中高层大气作为一个有机系统,按空间灾害性天气事件过程的时序因果链关系配置空间、地面的监测体系,了解空间灾害性天气过程的变化规律的学科。
空间天气学的应用目标是减轻和避免空间灾害性天气对高科技技术系统所造成的昂贵损失,为航天、通信、国防等部门提供区域性和全球性的背景与时变的环境模式;为重要空间和地面活动提供空间天气预报、效应预测和决策依据;为效应分析和防护措施提供依据;为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人工控制空间天气探索可能途径,以及有关空间政策的制定等。
降水量“降水量”这个气象术语,在日常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或电台广播的气象节目中每天都可以听到。
那么降水量的含义是什么呢? 从空中降下的雨、雪、冰雹等,气象部门统称为“降水现象”。
一定时间内,降落到水平面上,假定无渗漏,不流失,也不蒸发,累积起来的水的深度,称为降水量(以毫米为计算单位)。
按气象观测规范定,气象站在有降水的情况下,每个六小时观测一次。
6小时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6小时降水量;24小时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24小时降水量;一个旬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旬降水量……一年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年降水量”。
把一个地方多年的年降水量平均起来,就称为这个地方的“平均年雨量”。
例如,北京的平均年雨量是644.2毫米,上海的平均年雨量是1123.7毫米。
能见度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所能看清楚目标轮廓的最大水平距离,一般用公里或米表示。
目标物的能见度,与大气透明度和目标物同背景的亮度对比有关。
当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良好时,能见度就好;反之,当空气混浊,特别是有雾、霾、烟、风沙及降水时,能见度就差。
在大气透明度不变的条件下,如果目标物同背景的亮度对比较大,则能见距离较远;相反,则能见距离较近。
军队中广泛采用的迷彩色装备和服装,就是应用了目标物同背景的亮度对比越小能见度越这一原理,以便自己尽可能不被敌人发现。
气象名词
![气象名词](https://img.taocdn.com/s3/m/1d0ee435ee06eff9aef807cf.png)
气象名词东南西北阴晴雨雪雷电风气寒热温凉干湿冷暖光水火锋雹霜露雾冻雹晕虹流金水土大气大洋大陆大雨大暑大雪大寒小满小暑小雪小寒上限D层干燥干旱干风土星木星E层天候天电天响天气山崩水气水分云区水象云团云层云海云量云向云状云高云核云滴日气日射日照日冕日晕日华日界日蚀火山火星风向风速风害水星风场风浪风时风蚀长波长浪气象气压气温气候气团立夏立秋立春立冬冻害白虹台风白露龙卷平衡水害地象地震地轴处暑北极北风南极南风东风西风乱流赤道赤潮正压失控红潮波龄波浪波长波动波向波高波陡高度高潮高温高压中层热层空气空间反射折射衍射海水海冰海潮海浪海风海区海波海啸海流海雾海流雨量雨水雨凇雨雪雨季雨情雨滴谷雨流失急流狂浪狂风狂热狂涛梅雨层云积云积冰积雪积尘吊云热量热岛热带热风冷峰极光冷害冷冻冷风短波宇宙吸收幻日芒种纬度总量岁差连阴曲面涡旋幻景观测洪水周期黄道季风黑子绢云湍流焚风酷暑酷热卷云强风强雨惊至盐风盐尘盐雪雷暴雪晶雪冰雪害雪崩雪花清明雷害雷雨雷电雷暴结露冻结崖崩崖溃浓雾暖冬暖流暖气暖峰寒潮寒风寒暑寒冷寒冬寒气寒流寒露寒潮寒带寒热寒冬寒风斜压夏至春风春雷春寒春雨春分春汛秋风秋分秋季秋冬秋霜冬至雾淞球电雾虹落雷光环光象内晕外晕潮风潮流潮水潮汐潮位柱虹高潮生光蜃景闪冕酸雨沉降霖雨暴雨耀斑普斑湿度霜降微尘覆雪冰拨辐射潜热蒸发高压脊低压槽拉尼那静止锋锢囚锋切变线东风波东风带西风带信风带台风槽加热法吸湿法催化剂反气旋切变线偏东风偏西风大气圈岩石圈冰雪圈压强值逸散层摩擦层空气层天气图正环流摩擦力地转风等压线梯度风热成风冷平流暖平流对流层平流层水气量日射量外气层热成层中间层对流层分子量臭氧层电离层均质层珠母云夜光云大气光子午面云放射显热流潜热流热平衡透射率反射率反照率低压带高压带无风带高纬度低纬度中纬度强风带行星波超长波泛灵论柯氏力风向鸡气团论暴风论寒暑表气压表等压线距平线气候学位温论高空风大风线极风论凝结核冰晶核云力学电子流大气电辐射能大气层大气场云物理能见度热对流中间层色球层太阳风上升区下沉区海陆风山谷风局地风布拉风热成层外气层生物圈示踪物重力波惯性波贸易风风气场降水量蒸发量角动量生成量效位能温度场强制波自由波超长波前进波气压场斜压波正压波逆温层过渡层混合层稳定层低气压高气压雹线型带纹型海陆凤山谷风局地风龙卷风海龙卷陆龙卷接地层最冷月最暖月西岸雪大气候小气候降水量积水量微气候小冰期间冰期量子化定量化气压表气压计温度表温度计百叶箱通风筒干湿表风向仪风速表雨量器量雪器雪深计云幂灯透射表投光器受光器日射表辐射表日照计探空仪卷积云卷层云娟积云娟层云高积云高层云雨层云层积云积雨云碎积云浓积云能见度蒸发量雷雨云山帽云滑升云爬山云瀑布云悬状云强风轴曙暮辉急流轴等压线晴间阴晴转阴晴转雨阴间睛阴转晴阴转雨雨间阴雨转晴雨转阴云物理曙暮光热力图绝热图地转风大气电火山雷沙漠雷水平虹反射虹防风林防雾林暴风雪群速度碎沿浪人工降雨人工消雾人工消云人工防雹大气结构大气环流大气现象大气科学大气污染热带云团温带气旋锋面气旋北方气旋江淮气旋东海气旋东北低压蒙古气旋准静止锋厄尔尼诺东北信风东南信风太阳辐射地转偏差均质气层高层大气极峰急流间接环流对流层顶太阳大气一周预报天气预报暴风警报气象观察测高公式气压梯度等偏差线高空观察地面观察不连续面温度分布焚风现象气旋理论测风气球上升气流国际云图高山观察海洋气象动力气象异常气象环境公害空气污染绝对湿度相对湿度烟雾情报长期预报放射污染防灾措施延长预报气象卫星气象雷达气象火箭气象教育气象灾害航空气象农业气象水文气象产业气象热带气象高空气象静止气象气象中枢原始大气一次大气二次大气有效温度太阳常数中层大气高层大气标准大气北极气团变性气团赤道气团大气湍流大气扩散开尔文波波动尺度云团尺度积云尺度东风波动埃克曼层温室效应冰川时代地质时代武木冰川历史时代地质时代阳伞效应系留气球雷诺应力涡动应力人工防霜冻大气粘性力大气涡动论大气边界层大陆性气候大气绝热图气压梯度力江淮切变线温带反气旋极地东风带副热带高压非均质气层冷锋式切变暖锋式切变柯里奥利力哈得来环流费雷尔环流质量分析仪电子微探针中尺度扰动海洋性气候热带低气压热带辐合带高层建筑风地转偏向力圣爱尔摩火拉尼那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气象名词2(一)气象用语1、世界时和北京时世界时,亦称“格林尼治平时”。
天气预报专业术语
![天气预报专业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1c17dedc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bd.png)
天气预报专业术语
1. 大气压强:指大气对于单位面积的压力,常用单位为帕斯卡或百帕。
2. 降水:大气中水汽凝结形成水滴或冰晶等落至地面的现象。
3. 气压变化:指气压随时间或空间的变化情况。
4. 湿度:指大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通常用相对湿度来表示。
5. 温度:指物体的热量程度,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来表示。
6. 风向:风的吹向方向,通常用八方位来表示。
8. 天气状况:指某一时刻在某地的天气现象,常用晴、阴、雨、雪、雷电等状态来表示。
9. 气象观测:通过实验仪器对天气参数进行测量和记录的过程。
10. 预报误差:指天气预报与实际天气发展情况之间的偏差。
11. 气象学:研究大气及其现象的一门科学。
12. 台风:超大型气旋风暴,是在热带水域形成并经过成长的,通常伴随着大风、暴雨等危害。
13. 气象灾害:自然界中因气象要素引起的一系列灾害,如洪涝、旱灾、台风、暴风雨等。
14. 天气变化:气象要素的变化导致天气条件的变化,通常与气压、温度、湿度等参数有关。
15. 预警信号:由气象部门发布对于可能出现的天气灾害或不利天气情况发出的警告信号。
16. 天气预报:根据气象观测数据及气象模型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进行判断和预测的过程。
17. 气象要素:指影响天气条件的主要因素,如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力、降水等。
18. 天气系统:指自然界中形成的各种大气系统,如气旋、锋面、高压、低压等。
19. 气象信号:由气象部门发布的指示临近天气变化情况的信号,通常包括天气变化及其危害的预警等信息。
20. 气象预报员:从事气象预报和分析工作的专业人员。
气象学名词解释
![气象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a6db62daaea998fcc220ec5.png)
气象学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大气圈:是因重力关系而围绕着地球的一层混合气体,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2.干空气:干洁空气是指大气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微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简称干空气。
3.气温:在气象学上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是在植有草皮的观测场中离地面1.5米高的百叶箱中的温度表上测得的4.气压: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即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的重量。
5.大气能见度: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视力正常的人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或辨认出目标物的最大距离级别(0~9级,相应距离为50~50000米)能见度的大小反应了大气的混浊现象,反映出大气中杂质的多少。
6.降水:降水是指大气中降落至地面的液态或固态水的通称。
如雨、雪等。
是清除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机制之一。
7.太阳高度角:对于地球上的某个地点,是指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专业上讲太阳高度角是指某地太阳光线与通过该地与地心相连的地表切线的夹角。
8.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
9.大气气溶胶:指均匀分散于大气中的固体微粒和液体微粒所构成的稳定混合体系,其中的微粒统称为气溶胶粒子。
10.绝对湿度:在标准状态下(0℃,760mmHg),每立方米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重量,即水蒸汽的体积密度,一般用mg/L作指标。
11.相对湿度:绝对湿度与该温度下的饱和状态水蒸气含量之比,用百分数表达。
12.露点温度:空气在水汽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
13.大气痕量气体:大气中浓度低于10-6的气体。
14.酸雨: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者其他形式的降水。
15.臭氧洞:臭氧的柱浓度小于200 D.U.左右,也即臭氧的浓度较发生前减少超过30%的区域称之为臭氧洞。
一常用气象术语
![一常用气象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31d00475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ae.png)
能见度
d 垂直能见度〔Vertical Visibility〕:
观测的垂直视程。〔当天空模糊且垂直能见度
可观测到时编报 VVhshshs〕
e光学能见度MOR〔Meteorological Range〕:
Optical
指色温为2700K时白炽灯发出的平行光束被大 气吸取和散射后,光束衰减到5%的距离。一 般AWOS设置的MOR最大值是3000米,当 MOR值低于3000米越小时,根本能代表跑道 能见度。
•
高度处的气压。
• b 场面气压QFE— 指飞机着陆地区〔跑道上〕最高点的气压。
• c 修正海平面气压QNH— 指场面气压按国际标准大气条件
•
订正到海平面的气压。
• d 海平面气压QFF— 通常指本站气压订正到海平面高度处的
•
气压。
• e 标准大气压— 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海平面的气压。
•
1标准大气压=1013.25hpa =760mmHg
比较常见,称江淮准静止锋。 b 冷 锋 冷气团起主导作用并向暖气团方向推
进。 c 暖 锋 暖气团起主导作用并向冷气团方向推
进。
过冷却
液体的温度下降到该物质固态的冻结 点以下而不冻结的现象。如冻降水FZRA。
寒潮
极地或寒带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中低纬 度的侵袭活动。
中国规定寒潮的标准是: 24小时内气温下降10度以上,最低
飞行能见度、地面能见度、标准能见度、倾斜能
跑道视程
RVR〔Runway Visual Range〕 在跑道中线,航空器上的飞行员能看到
跑道面上的标志或跑道边界灯或中线灯的距离 。 CAAC规定,RVR只采应仪器测量。
在《机场运行最低标准制定与实施规定》 〔民航局令第20号〕中规定,当飞机起飞离场 时,能见度低于800米的天气条件均以RVR为 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跑道能见度(Runway Visibility)指从跑道的 一端沿跑道方向可以辨认跑道本身或接近跑道 的目标物(夜间为指定的跑道边灯)的最大距 离。
1标准大气压=1013.25hpa =760mmHg CAAC按照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三建议,传播到本机场以 外的天气报告中使用修正海平面气压QNH,以hpa为单位,小数 部分不报。 例 观测到修正海平面气压是1004.9hpa,则报告Q1004。
气象卫星
极轨卫星(h:350—1500KM) 静止卫星(h:35860KM) 产品:图象产品、定量产品、图形和分析产品 云图有三种:可见光云图、红外云图、水汽图
12级或以上 2,强热带风暴—最大风力10~11级 3,热带风暴—最大风力8~9级 4,热带低压—最大风力6-7级
低空风切变
500米以下风向和或风速在空间一定 距离上的突变。如发生在跑道上,对飞 机起降有很大威胁 。
当局地环流较强,在500米以下沿起 飞或着陆进近航线或机场全部跑道的起 飞、进近航线,存在对飞行有显著影响 的风切变时,观测报中要有编报。
标准等压面
用以表示和分析大气状况的等压面 (1000 、925 、850、700、500、400、 300、250、150、100hpa) (等压面---地球大气中气压值相同的曲面 )
等值线
坐标平面中,气象要素值相等各点的 连线。如等压线、等温线 、等高线。
天气预报图表的分析大多都是等值线 的分析
能见度
d 垂直能见度(Vertical Visibility): 观测的垂直视程。(当天空模糊且垂直能见度 可观测到时编报 VVhshshs)
e 光 学 能 见 度 MOR ( Meteorological Optical Range): 指色温为2700K时白炽灯发出的平行光束被大 气吸收和散射后,光束衰减到5%的距离。一 般 AWOS 设 置 的 MOR 最 大 值 是 3000 米 , 当 MOR值低于3000米越小时,基本能代表跑道 能见度。
对流
气象上垂直方向的大气运动。由此产生的天气现象:
•雷 暴 •龙 卷 • 下击暴流
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性天气 从积雨云中伸下的猛烈旋转的漏斗状云柱 一般在地面或近地面引起辐散型灾害性大风 的强烈下沉气流。常出现在雷暴云区,带有 突发性和破坏性,是飞行活动的一大危害。
锋面
不同热力性质的两种气团之间的狭窄过度带。 a 静止锋 移动缓慢而呈准静止状态。一般江淮
气象卫星探测在天气分析预报盖、火情、沙尘暴等。
沙尘暴监测
火灾监测
FY-2B 红外通道图像
2000/8/4/04Z
汇报完毕
谢谢
气压
a 本站气压— 指气象台(站)气压表(或气压传感器)所在 高度处的气压。
b 场面气压QFE— 指飞机着陆地区(跑道上)最高点的气压。 c 修正海平面气压QNH— 指场面气压按国际标准大气条件
订正到海平面的气压。 d 海平面气压QFF— 通常指本站气压订正到海平面高度处的
气压。 e 标准大气压— 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海平面的气压。
• 飞行能见度、地面能见度、标准能见度、倾斜能见度、 最小能见度
跑道视程
RVR(Runway Visual Range) 在跑道中线,航空器上的飞行员能看到
跑道面上的标志或跑道边界灯或中线灯的距离 。 CAAC规定,RVR只采应仪器测量。
在《机场运行最低标准制定与实施规定》(民航局 令第20号)中规定,当飞机起飞离场时,能见度低于
800米的天气条件均以RVR为准。
雾
辐射雾---夜间地面辐射冷却,近地面气层 的温度降低到露点以下,即水汽达到饱 和,冷却凝结而形成的雾。
平流雾---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逐渐冷 却而形成的雾。
蒸发雾:水温高于气温,暖水面蒸发的水汽冷却。 雨 雾:锋上云层降下的雨滴在冷空气中蒸发,使冷空气达饱和。 上坡雾:潮湿空气沿山坡滑升过程中绝热冷却而形成雾。
气温降至5度以下。
高空急流
位于对流层上层或平流层中。有很 大的风速水平切变和垂直切变。风速下 限为30m/s,云系为卷云,位于急流轴右 边。急流内颠簸强烈。
能见度
a 有效能见度(Effective Visibility)指观测点四 周一半以上的视野内都能达到的最大水平距离。 目前中国民航观测和报告的就是有效能见度。
大气环流
大范围的大气运行现象。水平尺度几 千公里以上,垂直尺度可达10KM以上, 时间尺度2天以上。
热带气旋
起源于热带和亚热带水域、伴有对流发生 和明显的气旋性风向环流的非锋面性天气尺度 气旋。 国际上根据中心附近地面最大风力分四个强度 等级: 1,台风 (西北太平洋)飓风(北大西洋)——最大风力
比较常见,称江淮准静止锋。 b 冷 锋 冷气团起主导作用并向暖气团方向推
进。 c 暖 锋 暖气团起主导作用并向冷气团方向推
进。
过冷却
液体的温度下降到该物质固态的冻结 点以下而不冻结的现象。如冻降水FZRA。
寒潮
极地或寒带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中低纬 度的侵袭活动。
中国规定寒潮的标准是: 24小时内气温下降10度以上,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