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 经济基础知识考试技巧必读篇
2014最新中级经济师 经济基础知识 高频考点汇总 考前背诵版
最新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高频考点汇总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第一部分经济学(二)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最高限价与保护价格措施(掌握)最高限价保护价格定义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也叫支持价格或最低限价,就是由政府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上进行。
目标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
措施类型属于政府对价格的干预措施与均衡价格的关系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
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产生的影响实施最高限价,往往出现供不应求现象,造成短缺。
往往出现供过于求现象保障措施必须有强有力的行政措施或分配措施,如凭票供应。
需建立政府的收购和储备系统。
注意事项只宜短期、在局部地区实行,不应长期化。
只宜在少数产品上实行,主要是农产品。
掌握无差异曲线的特征:(1)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
离原点越近,代表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低。
(2)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偏好的可传递性(3)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
这是由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
4.寡头垄断市场的含义和特征寡头垄断是指少数几个企业控制一个行业供给的市场结构。
主要特征是:(1)在一个行业中,只有很少几个企业进行生产(2)它们所生产的产品有一定的差别或者完全无差别(3)他们对价格有很大程度的控制(4)进入这一行业比较困难在西方发达国家,寡头垄断市场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如汽车工业、钢铁工业等。
三、完全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一)完全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行业的需求曲线。
这与完全竞争市场不同的。
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
(二)完全垄断企业的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即平均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是重合的;但边际收益曲线位于平均收益曲线的下方,而且比平均收益曲线陡峭。
(三)完全垄断企业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的基本原则(掌握)完全垄断企业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的基本原则:MR=MC。
201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 经济基础知识 各章节考点总结 个人学习笔记 掌握必过 重点彩色标示 (13章-35章)
(2)储备资产流动性结构的确定
3、外汇储备的积极管理
是指在满足外汇储备资产所需要的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以多余外汇储备单独成立专门的投资机构,拓 汇储备投资渠道,延长外汇储备资产投资期限,以提高外汇储备投资收益水平。
对外汇储备进行积极管理,最大限度的获取收益成为国际储备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国际储备投资战略更 转向追求高收益的中长期投资。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
2、2005年7月21日,在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的指导下,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行以市场供 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一、国际储备的含义与构成 1、国际储备的含义:
一国货币当局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稳定本国货币汇率和应付紧急支付等目的所持有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 。 (1)货币性黄金:货币当局作为金 融资产而持有的黄金。 (2)外汇储备:货币当局持有的对 外流动性资产,主要是银行存款和国 库券等。
第二十章
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
5分
1、汇率制度的含义 2、汇率制度的划分 (1)固定汇率制度:各国 货币受汇率平价的制约,市 场汇率只能围绕平价在很小 的幅度内上下波动的汇率制 度。历史上曾出现两种固定 汇率制度,即:
汇率制度是指各国对本国货币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做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 传统上,国际汇率制度分为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两种类型。
199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照汇率弹性从小到大,将各国汇率制度分为:无单独法定货币、货币当局安排、传统盯住安排、水平区间 、爬行盯住、发行区间、事先不公布汇率目标的管理浮动、独立浮动。 二、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因素 (1)经济开放程度 (2)经济规模 1、决定一个国家汇率制度 的因素有: (3)国内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及其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程度 (4)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域分布 (5)相对的通货膨胀率 2、经济开放程度越高、经济规模越小、进出口集中在某几种商品或某一国家的国家,一般倾向于固定汇率制度。
2014中级经济师考试 建筑专业 考点总结背诵版 掌握必过
中级经济师考试建筑专业考点总结背诵版掌握必过第一章资金时间价值与投资方案选择单一投资方案的评价方法:1、数额法(基准收益率、净现值、净年值、净将来值、数额法);2、比率法(内部收益率);3、期间法(投资回收期)。
内部收益率指标的使用范围:1、各投资方案净收益类型不同的情况;2、有多个内部收益率的情况。
互斥方案选择的方法:1、净现值、净年值、净将来值;2、差额法;3、追加投资收益率法;4、投资回收期法。
第二章建筑工程技术经济方法预测方法:1、定性预测(专家调查、德尔菲);2、定量预测(简单平均、移动平均、加权移动平均)。
决策的步骤:1、确定决策目标;2、拟定可供选择的方案;3、比较可供选择的方案,从中选优。
决策的类型:1、确定型决策;2、风险型决策;3、非确定型决策。
决策的方法:1、风险型决策(期望值标准、合理性标准);2、非确定型决策(最大最小收益值法_小中取大、最大最大收益值法_大中取大、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不确定性分析主要包括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盈亏平衡点值与预测值的变差率越大说明该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化对经济评价指标值的影响越小。
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分析(确定价值工程对象)→综合(功能分析)→评价(制定改进方案)。
收集情报→功能定义→功能整理→功能成本分析→功能评价→制造→初步评价→具体化提案。
价值工程对象选择的原则:1、设计方面(结构复杂、体大量重、材料昂贵、性能较差的);2、施工生产方面(产量较大、工艺复杂、原材料消耗高、成品率低的);3、销售方面(用户意见多、竞争能力差、未投入市场的新产品、需扩大销路的老产品);4、成本方面(高于同类产品或高于功能相近产品的)。
价值工程对象选择的方法:1、ABC分析法(排列图法、帕累托分析法);2、经验分析法(因素分析法);3、强制确定法(定量)。
收集价值工程情报的要求:1、目的性;2、时间性;3、准确性;4、完整性;5、经济性。
功能分析是价值工程的核心,分类如下:分类依据功能性质功能重要程度用户需求角度功能标准分类使用功能(动态)美学功能(静态)基本功能辅助功能必要功能(使用、美学、基本、辅助)不必要功能(过剩、多余、重复)过剩功能不足功能功能整理的目的:发现不必要的功能,确认功能定义的准确性,明确功能领域。
201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 经济基础知识 重要考点 背诵版本
第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狭义的资源是指自然资源;广义的资源是指经济资源或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等。
2、资源配置的方式主要有:市场方式和计划方式3、计划经济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信息条件、激励条件、偏好条件。
4、市场经济的规定性和构成要素:1)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配置的基本机制;2)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3)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主要是通过经济政策来调节经济运行;4)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在一整套法律法规体系的约束下进行的。
5、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条件:规范的市场主体;完善的市场体系;规范的市场运行规则;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的结合8、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9、我国现阶段所有制可以分为:公有制、私有制和混合所有制 10、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11、全民所有制采取了国家所有制的实现形式 12、集体所有制的特征:1)财产所有权所包含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项权利基本上都集中在集体单位内部;2)集体经济单位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劳动者收入的多少完全取决于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状况;3)集体经济单位的领导人由本单位的劳动者经过了主选举产生。
13、集体所有制的另一种存在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4、私有制包括:劳动者个体所有制、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15、混合所有制的重要形式:股份制16、财产的组织形式包括:独资、合资和各类资本的相互融合等形式,在企业形态上体现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股份制企业 17、产权主要是指财产权和财产权利,是以财产所有权为主全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总和,包括所有权及其衍生的占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处置权和让渡权等权利,包括物权(对物的所有权及其相关权利)、债权(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权利)、股权(对股份、股票等财产的所有权及其相关权利)和知识产权及其他无形财产权等。
2014年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精讲讲义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一、市场需求
(一)需求的含义
1.需求的定义: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构成要素:①购买欲望;②支付能力。
2.市场需求的定义: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三)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1.需求函数:在假定价格之外的其他各种因素不变情况下,需求函数表明某商品的消费者随价格变化愿意购买的数量:Q d=Q d(p)。
2.需求规律: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化。
【特例】如钻石的价格和其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是正方向变化。
3.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4.变动:
二、市场供给
(一)供给的含义和影响供给的因素
1.供给的定义:某一时间内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2.市场供给的定义: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二)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线
1.供给规律:一般情况下,供给与价格之间呈正向变化关系。
2.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3.区别
三、均衡价格
(一)均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
1.均衡价格: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
2.特点:任何市场上供求平衡都是偶然的、暂时的、相对的。
(二)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
四、弹性
(一)需求价格弹性
1.定义: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变动率)/价格的相对变动(变动率)
【注意】E d为负数,为简便起见,取其绝对值。
2.公式。
201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 经济基础知识 各章节考点总结 个人学习笔记 掌握必过 重点彩色标示 (1章-6章)
(2)决定总供给的其他因素:技术进步、工资水平变动、能源及原材料价格变动等。另外预期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 3、总供给曲线
(1)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从长期看,总供给变动与价格总水平无关,长期总供给只取决于 以及经济体制等因素。 (2)短期总供给曲线:一般应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总需求曲线与短期供给曲线相交的总产出为均衡总产出,价格为均衡价格总水平。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上,一个国家或生产者愿意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总量。
(1)决定总供给的基本因素是价格和成本。
(2)决定总供给的其他因素:技术进步、工资水平变动、能源及原材料价格变动等。另外预期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1)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从长期看,总供给变动与价格总水平无关,长期总供给只取决于劳动、资本与技术, 以及经济体制等因素。 (2)短期总供给曲线:一般应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三、总供求模型 从长期看影响价格总水平的是总需求。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某一给定的价格水平上,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种经济主体愿意购买的产品总量。 反向变化:利率上升会引起企业投资和居民购买住宅和耐用消费品的数量的减少,从而使总需求减少。反之亦然。 反向变化:税收的减少会增加企业和居民的收入,导致总需求增加,反之亦然。 反向变化:价格总水平下降,导致总需求上升,反之亦然 同向变化:货币供给量增加,会导致总需求增加,反之亦然 同向变化:政府购买增加,会促使总需求增加,反之亦然。 同向变化: 如果企业对未来的利润预期是增长的则会扩大投资,如果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是增长的,也会增加消费,这 都导致总需求增加。 1、 向右下方倾斜 2、 价格总水平对消费、投资和出口需求的影响 (1)对消费的影响:价格总水平下降↓,会使居民的实际购买力提高,其消费需求会增加↑。(财富效应:由价格总水 平的变动引起居民收入及财富的实际购买力的反向变动,从而导致总需求变动的现象。) (2)对投资的影响:价格总水平上升↑,会使人民的货币交易需求增加,并进而导致利率上升,增加投资成本,使投资 需求减少↓,而且也会使居民住宅投资和消费需求减少。(利率效应:由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引起利率变化并进而与投资 、消费及总需求的反方向变化的现象。) (3)对出口的影响: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价格总水平上升↑使国内产品价格升高,进口产品相应便宜,进而导致进口增 加、出口减少↓;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价格总水平上升,会使利率上升,从而吸引国外资本流入,给本国货币带来升值的 压力,从而使得进口产品价格相对便宜,出口需求相应下降。(出口效应:由价格总水平通过汇率变动影响出口需求的 变化并与总需求成反方向变化的现象)
2014中级经济基础知识重点浓缩汇总-统计学更新
2014中级经济基础知识重点汇总第四部分统计第二十一章统计与统计数据⒈统计学是关于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和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⒉描述统计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⒊变量是研究对象的属性或特征,它是相对于常数而言的。
常数只有一个固定取值,变量可以有两个或更多个可能的取值。
定量变量、定性变量。
数据是对变量进行测量、观测的结果。
数据可以是数值、文字或者图像等形式⒋集中趋势是指一组数据向某一中心值靠拢的程度,它反映了一组数据中心点的位置所在。
集中趋势的测度也就是寻找数据水平的代表值或中心值。
⒌均值也就是平均数,就是数据组中所有数值的总和除以该组数值的个数。
⒍中位数。
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位置居中的数值叫做中位数。
⒎方差是数据组中各数值与其均值离差平方的平均数。
是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离散程度测度值。
方差越小,说明数据值与均值的平均距离越小,均值的代表性越好。
⒏标准差:方差的平方根,不仅能度量数值与均值的平均距离,还与原始数值具有相同的计量单位。
⒐观测数据,通过直接调查或测量而收集的数据。
观测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施加任何人为控制因素的条件下得到的。
实验数据, 通过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以及其所处的实验环境收集到的数据。
⒑一手数据,来源于直接的调查和科学实验的数据,对使用者来说这是数据的直接来源。
其来源主要有:调查或观察;实验。
二手数据来源于别人的调查或实验的数据。
对使用者来说这是数据的间接来源。
⒒统计调查过程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调查是一种有计划、有方法、有程序的活动;二是调查的结果表现为搜集到的数据。
⒓按调查对象的范围不同,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前者,全面统计报表和普查;后者非全面统计报表、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
⒔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前者,观察总体现象在一定时期内的数量变化,说明现象的发展过程,目的是为了解社会现象在一段时期的总量。
备战2014中级经济师 经济基础知识重点总结 缩印版 共6页
备战2014中级经济师—公共基础要点总结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确定开始,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我国具有特殊的含义表明了我国现阶段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说明我国实现的社会主义还不成熟、不完善。
3、在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形式全民所有制、集体公有制。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5、市场经济的存在和正常运行必须具体必须具备:市场主体具有自主性,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健全的市场机制,规范的市场运作规则,间接的宏观调体系6、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一切经济活动都被直接或间接地纳入市场关系之中,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在一整套法律法规体系的约束下进行的。
7、构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环节包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塑造出充满活力的微观经济主体,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完善的宏观调体系,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8、个体所有制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主要依靠个体劳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产品和收入归劳动者所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从属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9、典型的集体所有制的基本特征是:财产所有权基本上集中在集体单位内部;集体经济单位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劳动者收入完全取决于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状况;集体单位的领导人由本单位劳动者民主选举产生。
10、如果产权的所有者对他所拥有的权利具有排他的使用权、收入的独享权、自由的转让权,那么他所拥有的产权就是完整的,否则就是产权的残缺。
2014年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总需求和总供给 (1)
第四节总需求和总供给(一)总需求1.总需求的含义和影响因素总需求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某一给定的价格水平上,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种经济主体愿意购买的产品总量。
影响总需求的因素主要有:(1)利率。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率上升会引起企业投资和居民购买住宅和耐用消费品的数量的减少,从而使总需求减少。
而利率下降则会导致企业投资和居民购买住宅和耐用消费品数量的增加,从而使总需求增加。
(2)货币供给量。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量增加,会导致总需求增加,货币供给量减少,则会导致总需求减少。
(3)政府购买。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政府购买增加,会促使总需求增加;反之,则会使总需求减少。
(4)税收。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税收减少会增加企业和居民的收入,从而导致总需求增加,反之,则会使总需求减少。
(5)预期。
包括企业对利润的预期、居民对收入的预期。
如果企业对未来的利润预期是增长的,则会扩大投资。
如果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是增长的,也会增加消费。
这都会导致总需求增加。
反之,如果企业和居民对未来利润和收入的预期是悲观的,则会使总需求减少。
(6)价格总水平。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总水平下降,会导致总需求上升,而价格总水平上升,则会导致总需求下降。
2.总需求曲线在宏观经济学中,为了说明价格总水平的决定,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分析价格总水平与总需求的关系,就形成了总需求曲线AD,如图6—2所示。
图6_2总需求曲线图6—2中,纵轴P为价格总水平,横轴Y为总需求。
说明了价格总水平对总需求的影响作用。
图6—2表明,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总需求扩大,当价格总水平上升时,总需求减少,价格总水平和总需求成反方向变动。
对于图6—2显示的总需求曲线具有向右下方倾斜的特征,可以通过分析价格总水平对总需求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影响,即价格总水平对消费、投资和出口的需求的影响来说明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从价格总水平与消费的关系来看,价格总水平下降,就会使居民持有的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提高,而价格总水平上升,就会使居民持有的货币的实际购买力降低。
2014年新版中级经济基础知识要点汇总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要点汇总第一部分 经济学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a)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价格条件下, 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 数量2.影响需求变动的基本因素:消费者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产品价格、替代品的价格、 互补品的价格、预期、其他因素3.4.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4.5.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5.6.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预期、相关产品的价格、其 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6.7.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7.8.需求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 比的比率8.9.通常可以把需求价格弹性分为三种:1)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 弹性大于1时,叫做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2)当需求变量百分数等于价格变动百分数, 需求弹性等于1时,叫做需求单一弹性;3)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 弹性小于1时,叫做需求缺乏弹性;9.10.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的重要性、商品用途的多 少、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10.11.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 供给弹性的大小、供给弹性还受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 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11.12.消费者收入变动与需求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化。
价格与需求之间的这种呈反向变化的关 系,就叫需求规律。
12.13.供给与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化关系。
价格与供给之间的这种呈同向变化的关系,就叫 供给规律。
13.1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价格降低,供给将减少。
供给曲线是一条从左下方向 右上方倾斜的曲线14.15.市场需求不变,供给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市场 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201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 经济基础知识 各章节考点总结 个人学习笔记 掌握必过 重点彩色标示(7章-12章)
,求出技术进步率。
素投入数量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扣除之后,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
增加率)-(资本产出弹性×资本增长率)
4.资本的效率,也就是投资效益,是指单位资本投入数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资本的效率提高就会带来经济增长,反之,资本效率 量所能产生的GDP,一般用GDP与资本总额的比率来表 示,也可以用生产单位GDP需要投入的资本数量表示。 (三)经济增长因素分解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把经济增长率按照劳动和劳动生产率两项 因素进行分解。 1.两因素分解法 假定经济增长取决于两个因素,工作小时数(即劳动时间)的 增加率和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即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
就可以带来经济的增长。
带来经济增长,反之,资本效率下降就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
经济增长率=工作小时数的增加率+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
生产率等三个因素进行分解,计算这三项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率)+(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 GA--------技术进步率或全要素生产率 α ---t时期的劳动份额 β ---t时期的资本份额
3.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但经济增长并不简单的等同于 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不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就会出现增长失调,从而制约发展的不良局面。 (二)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
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主要有:劳动的投入数量和劳动生产率、资本投入数
但经济增长并不简单的等同于经济发展,不重视质量和效益,不重视经济、
量和劳动生产率、资本投入数量和资本效率
劳动数量越多,生产的产品就可能越多,经济增长速度就越高。
动者投入的劳动时间的多少。
济增长速度就越高。资本的投入数量也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最重要的是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师考试基础内容必读篇
把握答题全局
《经济基础知识》考试的时间是150分钟,考场上要合理分配。
建议采用这样的答题策略:单选题控制在60分钟内;多选题控制在70分钟内;最后20分钟检查和填涂答题卡。
在答题时要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依次答题。
千万不要为一道难题钻牛角尖,浪费过多的时间。
掌握答题技巧
1、单选题
通常单选题的难度不是很大,一个题目有四个备选项,挑出一个正确答案。
如果有把握确定正确答案,可以直接挑选,如果无法确定正确答案,可以用排除法(将没有见过的选项以及不合常理的选项排除)。
如果遇到确实不会的题目,要合理的猜测,可以联系相关知识猜测。
即使一无所知,单选题也不能空着,可以猜测一个选项。
2、多选题
多选题难度较大,涉及知识点较全面,多选题每一个题目有五个备选项,每个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的,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每个选项得0.5分,根据上述判分标准,可以遵循谨慎性原则,将选项中有把握的选出来。
这种题目考核的面较广。
可以采用排除法、比较法或推理法对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分析、判断。
通常,如果选项中有两个相反的说法,可能其中会有一个不是答案。
了解考试内容特点及应对策略
考试特点:
1、紧扣大纲、全面考核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教材包括六大部分,这六部分分值比例相差不大,试题分布较平均。
2、难度不大,重复考题考点较多
经济师考试虽然属于全国性质的考试,但相对同等级别的考试而言,难度不大,侧重对教材知识点的把握,展开或延伸的考核内容非常少。
大约95%的题目都是教材上的原文,能否通过考试的关键就看考点记没记住。
针对此特点,在复习备考的时候可以结合历年考题和课后练习题来理解记忆教材上相关的考点。
还要注意单纯看课后题、历年考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全面的去把握教材上的考点,研究每个考点可能会如何出题,如何能够记忆下来。
因为毕竟还有将近50%多的题目是新的考点。
对于基础复习可使用《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经济基础知识》(初级或中级)《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经济基础知识-历年真题及名师密押》(初级或中级)微博也是一个不错的学习环境:在微博查找中输入:经济师考试用书,就能找到。
针对以上的分析,为了顺利通过2014年经济师考试,考生注意以下几点
(一)制定复习计划
(二)学习科目的搭配
例如:《中级经济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与实务》两门课程有交叉的知识点,对于这些交叉的知识点可以两门一起来学习,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注意听课、看书和做题的结合
由于上班族听课的时间有限,每讲涉及的内容可能会较多,所以听课之前应适当进行预习,先大概看看教材的内容。
听课之后再对教材的知识进行复习,复习之后再做一些典型题目进行强化。
(四)保持良好的心态
考试就是在考验毅力和信心,所以心态是很关键的。
要放松心情(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乐观、自信。
(五)学会记忆:
经济师的考试本身难度不大,基本都是教材上的原话,关键是知识点很多,内容较杂,很难记忆。
所以大家应该学会记忆。
1、注意集中记忆时只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排除杂念和外界干扰,大脑皮层就会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而不容易遗忘。
如果精神涣散,一心二用,就会大大降低记忆效率。
2、理解记忆,理解是记忆的基础。
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牢记得久。
仅靠死记硬背,则不容易记得住。
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能做到理解和背诵相结合,记忆效果会更好。
3、过度学习即对学习材料在记住的基础上,多记几遍,达到熟记、牢记的程度
4、学习一段时间后,必须学会整理知识,想想在这一阶段我学会了什么、学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清楚。
每个人都有个遗忘曲线,及时的整理知识,就不会把以前的知识忘却,考试复习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5、多种手段根据情况,灵活运用分类记忆、图表记忆、缩短记忆及编提纲、作笔记、卡片等记忆方法,这些均能增强记忆力。
6、视听结合可以同时利用语言功能和视、听觉器官的功能,来强化记忆,提高记忆效率。
比单一默读效果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