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在三年级下册的科学研究中,我们研究了许多有趣和有用的知识点。

以下是这一学期中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1.天气变化与季节变化
研究了不同季节的特点和变化,如春天的温暖、夏天的炎热、秋天的凉爽和冬天的寒冷。

了解天气的变化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如雨天的带伞出行、寒冷天气的穿衣保暖等。

2.动物世界
研究了不同动物的特点和生活性,如鱼生活在水中、鸟会飞翔等。

了解了动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关系。

3.植物世界
研究了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方式,如通过种子繁殖、植物的根、茎、叶的功能等。

了解了植物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如植物的药用价值、氧气的
产生等。

4.环境保护
研究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如节约用水、正确处理垃圾、保护植物和动物等。

了解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如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等。

5.健康与安全
研究了保持健康的方法,如良好的饮食惯、适当锻炼身体等。

了解了安全知识,如交通安全、防火安全等。

通过研究这些知识点,我们不仅扩展了对世界的认知,而且培
养了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保持对科学的
好奇心,不断研究并应用所学知识,为构建美好的未来做出贡献。

以上是对部编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的知识点进行的总结,希
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根据PEP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重点概念总结

根据PEP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重点概念总结

根据PEP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重点概
念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PEP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的重点概念。

以下是概述:
1. 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 植物的主要部分包括根、茎、叶和花。

- 植物通过种子和孢子进行繁殖。

2. 动物的生长和变化:
- 动物分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

- 动物通过繁殖、生长和变化来完成生命周期。

3. 物体的性质和分类:
- 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 物体可以根据颜色、形状、大小和用途进行分类。

4. 冬夏季节的变化:
- 冬季天气寒冷,夏季天气炎热。

- 冬夏季节的变化对植物和动物有影响。

5. 水的循环:
- 水可以以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形式存在。

- 水在地球上形成循环,包括蒸发、凝结和降水。

6. 磁性和照明:
- 铁、镍等物质具有磁性。

- 太阳是地球的光源,也提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

7. 生态系统:
-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环境组成。

- 生物之间通过食物链相互依存。

以上是PEP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的重点概念总结。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全册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全册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点整理1. 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

2.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

3. 播种凤仙花的方法: A.选饱满的、没有损伤的种子。

——选种 B.种子埋的深度约为1厘米。

C.要浇适量的水。

4.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5. 书本第8页,研究根的作用实验中,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防止水分不会蒸发到空气中去。

试管中水面降低了,说明水分被根吸收了。

6. 根的作用:A.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

B.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所以把植物从土壤中拔出很难)7. 凤仙花是双子叶植物,它的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

胚由胚根、胚芽和子叶组成。

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的作用是提供营养,植物的长出的第一对叶子称为子叶(也就是种子里面的子叶),子叶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一样。

8. 凤仙花的子叶淡绿色,椭圆形,表面光滑、无明显叶脉。

以后长出来的叶子称为真叶,真叶是凤仙花真正的叶子,椭圆行,边缘锯齿状,淡绿色,有明显的叶脉。

9. 植物叶子平展的,而且交叉生长,是为了能利用到更多的阳光。

10. 叶的作用:绿叶和茎中的叶绿体能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这就是光合作用。

也是密封玻璃罩中的小老鼠没有被憋死的原因。

光合作用的水大部分是由根吸收的。

二氧化碳是叶吸收的。

11. 茎的作用:A.支撑植物,包括叶在空中的伸展。

B.运输水分和养料运输方向: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从上向下,将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2. 茎的高度变化图:画点线图,先找点,再连线。

凤仙花越长越高了。

13. 凤仙花开花的位置在茎上。

花大部分为红色,有些淡粉(接近白色)。

14. 凤仙花组成部分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15. 凤仙花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新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新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游戏里的科学1小车的运动1、推和拉都会产生(),()和()都会使物体运动起来。

推力和拉力也有()和()。

2、用力使小车跑起来,小车跑得快慢与力的()有关。

3、小车过桥时,用力的方向是先向(上),再向(前)。

4、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力的大小)有关,(推力或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5、想办法让小车跑得又快又远:①增大对小车的拉力或推力;②将小车放到接触面平滑的地方;③将小车放到斜坡上。

2玩滑梯的启示1、当我们在地面上推或拉一个物体的时候,会感到费力,这是因为物体和地面之间有()。

2、玩滑梯时坡度越陡,下滑速度越(),滑梯越光滑,滑下来的速度越()。

3、拉一个身体重的同学滑行,用的力();拉一个身体轻的同学滑行,用的力()。

这说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越(),摩擦力越();物体对地面的压力越(),摩擦力越()。

4、踢出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的速度会越来越慢,最后停止运动,这是因为足球与草地之间有()。

5、给四驱车加上润滑油,可以使车跑得更快,因为这样做(减小)了车轴之间的摩擦力。

6、摩擦的大小与(物体的轻重)(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系。

7、常用的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

8、在冰面上行走时,容易滑倒,因为摩擦力();在水泥路面上行走时,摩擦力相对()。

3跷跷板1、天平是人们根据()制成的。

2、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包括()()()()以及()和()。

3、取用砝码时,不要用手直接拿,要用()夹取。

4、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盘内,将砝码放到天平的()盘内。

4弹簧里的学问1、像弹簧这样,压缩或拉伸时,会产生一种要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力,这就是(弹力)。

2、两手握住弹簧,用力向两边拉,拉得越长,需要的力越()。

拉得越短,需要的力越(),这说明,弹簧形状的变化与弹力的()有关。

3、被压缩或拉伸的弹簧,会产生一种要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力,这就是()。

5、测力计是利用()原理制成的。

6、弹力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并分析这样应用的好处。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一第一章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有些动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我们熟悉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4、播种植物时要注意: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要将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处;种子放在深度(约1厘米)的小坑后再用土盖上;之后浇上适量水放温暖处;已经成株的植物要等土壤差不多干时再浇花,要浇就要要浇透。

5、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每天约5毫米。

)6、在做研究根的作用这个实验时,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为了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

7、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8、凤仙花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是为了(吸收更多的阳光。

)9、植物的叶子和幼小的植物的茎大部分是(绿)色的。

10、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叶子能为植物提供“食物”——养料。

植物的养料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

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了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11、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植物通过叶子里所含的叶绿体,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氧气和养料。

光合作用文字公式是:二氧化碳+水---阳光-→气+养料12、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3、一株凤仙花大概能结出二十来个果实,每个果实可以有十七八粒种子。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最新最全)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最新最全)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最新最全)单元一:动物的生存和保护- 动物的分类: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昆虫等。

- 动物的特征和性:不同动物有不同的特征和性,如毛发、羽毛、鳞片等。

- 动物的生存环境:不同动物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生活在陆地、水中和空中等不同的地方。

- 动物的保护:保护动物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应该爱护动物,不捕杀野生动物,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

单元二:家庭常用的物品- 物品的分类: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可以分为生活用品、研究用品、电器办公用品、交通工具和娱乐用品等。

- 物品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如刷子用来刷牙、泥土用来栽培植物等。

- 物品的合理利用:我们应该合理使用物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单元三:四季景色- 四季的特征:春天温暖,花草繁盛;夏天炎热,植物茂盛;秋天凉爽,果实成熟;冬天寒冷,大地休眠。

- 不同季节的景色: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色,如春天的绿色和花朵、夏天的蓝天和海滩、秋天的丰收和五彩斑斓的叶子、冬天的雪景等。

单元四:生活中的水- 水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之源,人类和动植物都需要水才能生存。

- 水的状态和性质:水可以存在为液态、固态和气态,具有透明、无味、无色等性质。

- 水的用途:水在生活中有很多用途,如饮用、洗涤、种植等。

- 节约用水:我们应该节约用水,不浪费水资源。

单元五:简单的机械- 机械的分类:简单的机械可以分为斜面、轮轴、杠杆和滑轮等。

- 机械的作用和原理:不同的机械有不同的作用和原理,如斜面可以减少力的大小,轮轴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等。

- 日常生活中的机械:我们身边有很多简单的机械,如刷子、剪刀、铅笔刀等。

单元六:物体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用尺子、直尺等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

- 重量的测量:用天平等工具测量物体的重量。

- 容积的测量:用等工具测量物体的容积。

- 时间的测量:用钟表等工具测量时间的长短。

单元七:生活中的光- 光的特性:光可以传播,可以反射,可以折射,可以产生阴影。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变化与恒常- 什么是物体的属性?- 物体的哪些属性可以改变,哪些不能改变?- 什么是物体的状态?- 物体的状态可以如何改变?第二章力及其作用- 什么是力?- 力的作用有哪些?- 如何感受力的作用?- 怎样运用力?第三章磁力- 什么是磁性?- 什么是磁铁?- 磁铁有哪些性质?- 磁铁的使用有哪些规律?第四章光的传播- 光是什么?- 光的传播有哪些特点?- 怎样利用阳光观察物体?- 怎样利用光源做实验?第五章神奇的电- 什么是电?- 什么是导体和绝缘体?- 什么是电流?- 应该注意哪些电的安全问题?第六章植物的生长- 植物生长的特点有哪些?- 植物的哪些部位可以进行观察?- 植物的哪些要素对生长影响较大?- 如何使植物生长得更好?第七章动物的生长- 动物有哪些生长特点?- 哪些动物有生命周期?- 动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动物的哪些器官是重要的?第八章季节和天气- 我们有几季?- 不同季节有哪些不同的天气?- 如何观测天气?- 如何保护环境?第九章化学小实验- 实验室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常见的实验器材有哪些?- 如何制作实验?第十章身边的机械- 什么是机械?- 常见的机械有哪些?- 如何制作简单机械?- 如何维护机械?总结本册科学书是按照小学三年级课标编写的,主要内容包括变化与恒常、力及其作用、磁力、光的传播、神奇的电、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长、季节和天气、化学小实验和身边的机械等多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身边的世界,提高科学素养。

三年级下册人教版科学总复习

三年级下册人教版科学总复习

三年级下册人教版科学总复习1. 介绍本文档是针对三年级下册人教版科学的总复内容的汇总。

通过复,学生可以回顾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并为期末考试做好准备。

2. 复内容- 第一单元:植物- 植物的生长过程- 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第二单元:动物- 动物的特征和分类- 动物的生殖和生长- 动物的保护和环境- 第三单元:物质变化- 固体、液体和气体- 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过程- 物质的分离和混合- 第四单元:光- 光的传播和反射- 光的颜色和世界- 光的利用和保护- 第五单元:电- 电的产生和电流- 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电的应用和安全- 第六单元:地球与太阳- 地球的运动和季节变化-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太阳的能量和利用3. 复方法- 温故知新:回顾每个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和概念,确保基础知识的掌握。

- 制作笔记卡片:将重要的概念和公式制作成卡片,方便随时查阅和复。

- 做练题:通过做题,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考试模拟:参加模拟考试,了解自己在各个单元上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进行复强化。

4. 复计划- 第一周:复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知识点,并完成相关题。

- 第二周:复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的知识点,并完成相关题。

- 第三周:复第五单元和第六单元的知识点,并完成相关题。

- 第四周:进行全面综合复,并进行模拟考试。

5. 注意事项- 复期间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饮水。

- 遇到困难或不理解的地方,及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 不要拖延复,每天都坚持一定的复时间,保证复任务的完成。

6. 总结通过本次科学总复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为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做好准备。

祝大家学习进步!。

人教三年级下科学复习资料

人教三年级下科学复习资料

人教三年级下科学复习资料科学是一门追求真理的学科,它要求学生具备探究和实验的能力和方法,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让学生理解自然的法则,感受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下面是人教三年级下科学的复习资料,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第一章果蔬的成长和利用学习果蔬的成长和利用,首先要了解果蔬的生长习性。

果蔬需要阳光、水分、空气和适当的温度,才能健康地成长。

除了食用外,果蔬还可以制成各种各样的食品和饮料。

例如,苹果可以制成果汁,樱桃可以腌制成蜜饯。

学习果蔬的利用,我们还要了解果蔬的不同部位对应的不同营养成分。

例如,蔬菜的叶子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而根部和茎部则富含淀粉和纤维素。

我们在食用果蔬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部分,以获得最佳的营养价值。

第二章动物的生活和繁殖学习动物的生活和繁殖,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了解它们的习性和特点。

例如,我们可以观察鸟类的卵、蛹、孵化和成长的过程,了解它们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

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动物的反应和行为,从而了解它们的感觉,例如,观察蚯蚓对光线的反应,了解它们的触觉和视觉。

动物的生育和繁殖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例如,哺乳动物的繁殖要经过怀孕、分娩和哺乳等过程,这些过程需要母亲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和配合。

了解这些生物过程,不仅可以促进我们对自然环境的理解,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动物资源。

第三章人类的生长和发育学习人类的生长和发育,我们需要掌握人类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

我们需要了解人类的身体构造,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和特点。

例如,我们需要了解人类呼吸系统的构造和功能,从而了解呼吸对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对于人类的生长和发育,我们还需要了解人类的生理特点。

例如,我们需要了解人类的骨骼、肌肉、产生、内分泌等机能的发展特征,以及人类发育和生长与心理和社会环境的关系。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和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从而更好地利用和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

总结人教三年级下科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然界的法则和规律。

三年级科学下册素材 全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素材 全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

第一课土壤里有什么1.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空气、和水分等物质的混合物,是植物生长的乐园,因为它能为植物提供养料和水。

2.把土壤放入水中时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有空气。

3.加热土壤,我们观察到土壤的颜色变浅并且有白汽冒出,说明土壤中有水分;继续加热,会有烟冒出,并闻到糊臭味,说明土壤里有腐殖质。

4.土壤是地球上大部分生命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是地球陆地生命的营养库。

第二课比较不同的土壤1.土壤按质地分,可以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三种类型。

2.沙质土是由大量的沙粒和少量的黏粒混合而成,特点是:疏松不易黏结,通气、透水性能好;易干旱,养分易流失。

适合西瓜、仙人掌、花生、土豆等生长。

3.黏质土黏粒含量多、沙粒含量少,特点是:质地黏重,湿时黏,干时硬;保水、保肥性能好,通气、透水性能差。

适合水稻、芦苇等植物生长。

4.壤土的沙粒和黏粒含量介于沙质土和黏质土之间,富含腐殖质,特点是:不太疏松也不太黏,通气、透水,保水、保肥。

大部分植物都适合生长在壤土中。

第三课岩石与矿物1.介绍岩石应该从岩石的颜色、光泽、花纹、条痕、软硬、组成颗粒等方面的进行。

2.花岗岩的主要特征:颜色多为浅肉红色、浅灰色或灰白色,颗粒较粗,很坚硬。

3.砾岩的主要特征:多为白色、灰色或黄褐色,颗粒明显且粗细均匀,坚硬。

4.页岩的主要特征:有灰色、黄色、黑色等各种颜色,颗粒较细,薄片状,较软。

5.石灰岩的主要特征:多为白色、灰色或黑灰色,颗粒细,呈致密块状,硬度不大。

6.大理岩的主要特征:纯白色或有花纹,颗粒较粗,晶莹润泽,较软,容易雕刻。

7.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能够提取有价值矿物的岩石称为矿石。

从矿石中可以提炼出金属和非金属。

第四课播种发芽1.凤仙花种子的特征:小颗粒,呈球形,直径1到3毫米,棕褐色。

2.播种凤仙花的方法:①挑选颗粒饱满、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②选一个合适的花盆,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

花盆底部铺沙石,沙石上盖疏松肥沃土壤。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总复习知识点资料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总复习知识点资料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及知识点一单元复习资料一、运动和位置1. 河水奔流,鸟儿飞翔,运动员跑步,车辆行驶,卫星. . . . . 这些运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另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

3. 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运动。

4. 如果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位置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运动的。

5. 如果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静止的。

6. 在生活中,我们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7. 在生活中,我们一般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来描述方向。

8. 在地图中的方向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

9. 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例如:汽车的行驶,是以路旁的房屋、树木作为参照物的。

10.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例如:在行驶的火车中,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但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是运动的。

11.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意思是人随着小竹排在江中前进,如果以小竹排为参照物,人是不动的,就会感觉魏巍青山在后退。

12. 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

13. "生地日行八万里. 温天通看下何”的意思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坐地”的人是静止的;以地心为参照物,人随着地球自转一周,相对于地心行的路程是八万里;地球在天空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一干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

二、各种各样的运动1. 物体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

2. 集裴箱的运动方式叫做平移。

3. 一个物体从一个点移动到另一个点的过程(物体的各个点没有变化)叫做平移。

4. 钟表指针的运动方式叫做旋转。

5. 一个物体围绕者一个中心沿圆形轨迹运动,就叫做转动。

6. 一个物体反复来回时所做的运动叫做摆动。

7. 钟摆的运动、秋千的运动是摆动。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复习下册重难点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复习下册重难点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复习要点一、《植物新生命的开始》1.植物在它们的新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长成一棵植物。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二、《种植我们的植物》4.播种方法: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选种要挑选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5.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需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多项工作。

除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每天记录一次根的长度之外,从芽出土开始,每周还应测量一次凤仙花植株的高度,观察叶的形状和数量,并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6.怎么才能看到种子的变化过程呢?答:1.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

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中间(不同的方向都放置种子)。

3.往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7.种植了凤仙花以后,我们可以用文字、图画和照片等方式写观察日记。

三、《我们先看到了根》8.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根的生长方向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没有关系。

9.我们给凤仙花浇水时,一般可以往凤仙花周围的土壤上浇水。

10.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1.为什么不容易将萌发的植物幼苗移到花盆中?答:植物的根因其根毛插入土壤中,所以往外移植时不是很容易。

12.实验:研究植物根的作用实验材料:有水的试管、带根的植物、植物油实验步骤:1.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2.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3.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4.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试管中的水位下降了,水变少了。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重点归纳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重点归纳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重点归纳
本文档旨在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学科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复和回顾知识点。

1. 第一单元:太阳能与生活
- 研究太阳对地球的照射和作用;
- 了解太阳能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 探索太阳能在水、电、风等方面的应用。

2. 第二单元:水的重要性
- 认识水的特性和重要性;
- 研究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 探索水的循环过程和饮用水的净化方法。

3. 第三单元:夏天里的水
- 了解夏天的特点和高温天气下的水需求;
- 研究合理利用水资源和注意节约用水;
- 探索夏天热量传递和散热的原理。

4. 第四单元:力的作用
- 认识力的概念和特点;
- 研究运用力的原理进行工作;
- 探索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效果。

5. 第五单元:物体的浮沉
- 了解浮力的原理和影响物体浮沉的因素;- 研究探索物体浮沉与物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分析实际生活中物体浮沉的原因和应用。

6. 第六单元:空气的压力
- 认识大气压力的存在和特点;
- 研究探索大气压力对物体的影响;
- 探究大气压力与气象现象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文档的归纳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人教版三
年级下册科学学科的理解,更好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祝学习顺利!。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中,涵盖了许多有趣而有益的科学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主要的科学知识点,包括天文学、地理学、物质与变化、生物学等方面。

首先,我们来谈谈天文学方面的知识。

在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中,学生会学习到关于太阳和月亮的知识。

他们将了解到太阳是我们的星空中最大的天体,它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也是支撑生命存在的关键因素。

此外,他们还会了解到月亮是太阳系中的天体,它通过反射太阳光线而产生明亮的光芒。

他们还将学习到有关日食和月食的知识,了解这些天文现象的成因。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地理学方面的知识点。

在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中,学生会学习到有关地球的知识。

他们将了解到地球是一个球体,它由陆地和水域组成。

他们还会学习到地球的四季变化以及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

此外,他们还会了解到地球是我们居住的星球,它是一个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将对地球的奇妙之处有更深入的了解。

再来,我们看看关于物质与变化的知识点。

在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中,学生会学习到关于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知识。

他们将了解到物质是组成一切事物的基本单位,它可以有不同的性质和状态。

他们还会学习到物质可以经历物态变化,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的转变。

此外,他们还会了解到溶解、蒸发等常见的物质变化过程。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将对物质世界有更深入的认识。

最后,让我们来谈谈生物学方面的知识点。

在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中,学生会学习到关于生物的知识。

他们将了解到植物和动物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生物。

他们将学习到不同植物和动物的特征和分类。

此外,他们还会学习到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光合作用,以及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食物链。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将对生物世界有更全面的了解。

综上所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涵盖了许多有趣而有益的科学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将对天文学、地理学、物质与变化以及生物学等方面有更深入的认识。

这些知识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三年级下册全部知识点

科学三年级下册全部知识点

科学三年级下册全部知识点科学三年级下册的知识点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生物、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等。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生物科学1. 植物的生长: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如阳光、水分、空气和土壤。

2. 动物的生命周期:学习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包括昆虫、哺乳动物和鸟类。

3. 生态系统: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角色。

物理科学1. 力和运动:介绍力的基本概念,如推力和拉力,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物体的运动。

2. 简单机械:学习杠杆、滑轮和斜面等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

3. 能量转换:了解能量的不同形式,如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

化学科学1. 物质的状态:区分固体、液体和气体,并了解它们之间的转换过程。

2. 化学反应:介绍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如合成反应和分解反应。

3. 元素和化合物:学习元素周期表的基础知识,以及化合物是如何由不同元素组成的。

地球科学1. 地球的结构: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2. 天气和气候:学习天气现象和气候类型的基本知识。

3. 岩石和矿物:区分不同类型的岩石和矿物,了解它们的形成过程。

科学探究方法1. 观察和记录:学习如何观察自然现象,并记录观察结果。

2. 实验设计:了解如何设计简单的科学实验来测试假设。

3. 数据分析:学习如何分析实验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

科学态度和价值观1. 好奇心:鼓励学生对科学现象保持好奇心。

2. 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质疑和验证信息。

3. 合作精神:在科学探究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这些知识点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科学世界的框架,帮助他们建立起对自然现象的基本认识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常见材料1、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用(材料)制成的。

2、石油、木头、棉花都是(天然材料),天然材料还有(沙子)、(石头)、(粘土)等。

像(玻璃)这种由天然材料加工成的材料叫(人造材料),人造材料还有(陶瓷)、(橡胶)、(塑料)等。

3、玻璃是怎样加工的?答:玻璃是用含石英的沙子、石灰石、纯碱等混合后,在高温炉中融化,经过成型、冷却后制成的。

4、塑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人造材料)。

塑料还可以代替(钢铁)作(建筑材料)。

5、塑料具有(加工容易)、(不怕水)、(不易变形)、(不生锈)、(轻便透明)等优点。

但塑料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6、塑料杯遇到热水会(变软)。

7、一只手戴塑料手套,另一只手戴棉布手套,两只手的感觉一样吗?答:不一样。

塑料手套不透气,手掌湿润;棉布手套透气,手掌干燥。

8、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合金,具有更优良的性能,如(铝合金)、(钛合金)等应用于日常生活及航天等领域。

一种(复合玻璃),强度很大,子弹都穿不透,用于(军事)、(国防)等领域。

9、最近,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晶粒微小、强度却很高的(纳米材料)。

10、新材料有哪些?(合金、复合玻璃、合成纤维、纳米材料、变色材料等)11、利用新材料有哪些发明?(防弹衣、变色眼镜、防弹玻璃柜、“记忆”眼镜架、人造钻石、变色勺等)12、减少“白色污染”的建议:(1)减少使用塑料袋。

(2)塑料制品回收再利用。

(3)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

第二单元声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停止振动)物体也就停止发声了。

2、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介质)。

(固体)传声最快。

(气体)最慢。

3、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在月球上听不到对方发出的声音,他们只能依靠(特殊装置)传递信息。

4、做小鼓:用有圆形口的容器做(鼓身),选择不同的材料如(橡胶薄膜)、(塑料薄膜)或(牛皮纸)做(鼓面),用橡皮筋和胶带将它绷紧在鼓身上。

5、声音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强弱)有关;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复习资料(整理好的)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复习资料(整理好的)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复习资料(整理好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复资料第一单元:动物和植物- 动物特征:有的有毛发,有的有羽毛,有的有鳞片,有的没有腿等。

- 动物分类: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等。

- 植物特点:有的有根、茎、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可以生长繁殖等。

第二单元:生活物质与能源- 生活物质:空气、水、土壤、光、能量等。

- 水的性质:无色无味,可溶解物质,可以变成固态、液态和气态。

- 空气的特点:透明无色,可以占据空间,可以被压缩等。

- 光的传播:光沿直线传播,光可以被反射、折射等。

第三单元:生物与生物的关系- 食物链:植物是一级消费者,食草动物是二级消费者,肉食动物是三级消费者等。

- 相互依赖:生物之间存在食物链和食物网,相互依存,保持生态平衡。

- 环保意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共同创建美丽的家园。

第四单元: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三态可以相互转化。

- 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伴随着物质的颜色、气味、温度等发生明显变化。

- 溶液的制备:溶质可以在溶剂中溶解,形成溶液。

第五单元:力与运动- 力的种类:推力、拉力、摩擦力、浮力、重力等。

- 运动的方式: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等。

- 力的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形状、方向等。

- 安全意识:运动中要保持安全,注意力的使用和紧急情况的应对。

第六单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 节约资源:合理使用水、电、纸张等资源,降低浪费。

- 环境保护:减少垃圾、回收利用,保持环境清洁等。

第七单元:天气和季节- 四季变化:春、夏、秋、冬的不同特点和气候变化。

- 天气变化: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

- 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天气的变化会对人们的穿着、饮食、外出活动等产生影响。

第八单元:太阳系和月亮- 太阳系的特点:太阳系由太阳、八大行星和一些卫星组成。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复习超级完整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复习超级完整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基础知识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一.基础知识整理1.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后代,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3456789在土101112.刚出土的凤仙花的叶是子叶,它给种子的萌发提供养料,之后,会萎缩脱落,它与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同的。

13.植物的叶在茎上交叉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14.植物的绿叶可以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植物从根部吸收的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氧气和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这样的过程叫植物的光合作用。

15.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叶子上的养料通过茎是从上往下运输的,根部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是从下往上运输的。

16.植物的茎内有许多的小管子,所以有运输的作用。

植物的茎有垂直于地面生长,也有匍匐在地面生长,也有攀援物体向上生长,也有缠绕物体向上生长。

(P20)17.凤仙花快开花的时候,植株长高的速度减慢。

18.凤仙花的花朵像蝴蝶一样,轻轻挑开凋谢变干了的花瓣,里面能看见果实。

19出202122根、茎、231.2.3.Array 4.5.6.第二单元一.基础知识整理1.蚕卵是有生命的,蚕是从卵开始它的生命。

蚕卵的颜色有淡黄色、绿色、黑色等。

蚕卵很小,它跟芝麻差不多大。

它的形状是扁圆形的。

2.保存蚕卵的合理方法是冷藏,保存桑叶新鲜的方法是用保鲜袋装好并冷藏。

3.蚕卵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才能孵出小蚕。

刚孵出的小蚕像蚂蚁一样,所以叫蚁蚕。

蚁蚕很小很软,要用毛笔或者羽毛刷到桑叶上。

4.为了让蚕有足够的氧气呼吸,在养蚕的盒盖上扎小孔。

5.要让小蚕吃饱吃好,桑叶要又嫩又新鲜、并保持干燥,还要切碎或条喂养。

6.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

7.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喷洒杀虫剂。

8.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必备知识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P2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种皮等各不相同。

P33.播种凤仙花的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P44.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的方向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P75.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P86.阳光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P11绿叶7.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P118. 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绿色植物的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养料。

P129. 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运输水分的方向是从下向上,运输养料的方向是从上向下。

P1310.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过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P1511.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

P1712.我们发现随着凤仙花的生长,凤仙花发育出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P1813.我们发现凤仙花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P1814.凤仙花的茎是直立茎,牵牛花的茎是缠绕茎,葡萄的茎是攀缘茎,红薯的茎是匍匐茎。

P20补充:1. 凤仙花种子萌发时,最先出土的第一对“叶子”是子叶。

第一对“叶子”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同的。

2. 种子萌发的条件是:水分、温度和空气。

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水分、温度和空气等3. 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光合作用是植物绿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出养料,并释放氧气。

4. 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体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时期的茎生长速度也不同。

生长初期茎的生长速度较快,中期生长速度最快,后期较慢,最后几乎停滞。

5.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植物的花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

花谢后结果,果实是由花发育来的。

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等6. 凤仙花的植株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组成的。

叶缘有小锯齿,叶柄肉质多汁。

果实呈纺锤形,有白色茸毛,成熟时果皮能裂开,颜色由绿色变成黄褐色。

种子是球形的,呈褐色。

7.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人也要经历这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不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繁殖方式各不相同,寿命的长短也不相同。

P358.人和其他动物一样,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15岁以下称为儿童,16岁至35岁称青年,36岁至60岁称中年,60岁以上称老年。

9. 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10. 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变态。

根据发育过程中是否有蛹期可以把绝大多数昆虫分为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两大类。

常见的昆虫中,蜜蜂、蚂蚁、苍蝇、蚊子、跳蚤、蝴蝶、蛾子,以及各种甲虫都是完全变态的。

而蝗虫、蟋蟀、螳螂、蜻蜓、蝉、蟑螂、蚜虫、虱子等都是不完全变态的。

还有青蛙和蟾蜍也属于变态的。

11.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不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繁殖方式各不相同,寿命的长短也不相同。

12.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今后还将发生变化。

人在生命的不同年龄阶段,身体的特点各不相同。

13.人和动物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

人和动物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1. 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

蚕卵是有生命的。

蚕卵是扁圆形的,像芝麻那么大。

蚕卵的颜色变化:淡黄色--玫瑰红色—紫黑色。

快要孵化出蚕宝宝的蚕卵颜色是紫黑色的。

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就是动物的生命周期。

2. 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阶段。

蚕是蚕的生命周期中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

所以蚕的一生为:卵--幼虫—蛹—成虫。

然后从卵开始又产生一个新的循环。

3. 蚕宝宝的外形特征:形态是圆筒形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小,两侧各分布着6只黑褐色的单眼,下方具咀嚼式口器,下唇中间有1个小孔,为吐丝孔。

胸部三对足,能协助口器把持桑叶。

腹部五对足,帮助身体运动。

后端的背侧有一个突起,称尾角。

身体两侧有小黑点是蚕的呼吸器官(气门),蜕皮之前,蚕不吃食物,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一样,这样的现象叫做“眠”4. 蚕蛹的体形粗短,身体呈纺锤形,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部很小,长有黑色的眼睛,眼睛下面有一对触角的原始体。

胸部长有胸足。

腹足、尾足消失。

胸部、腹部都有环节。

胸部背面有一盾片,从盾片生出两对翅。

鼓鼓的腹部长有9个环节,从第2个-7个腹节两侧都有发达的气门。

体色呈褐色。

5. 蚕蛾全身披着白色鳞毛,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着眼睛和1对触角,口器退化。

胸部长着两对翅和三对足。

由于两对翅较小,已失去飞翔能力,腹部已无腹足,末端体节演化为外生殖器。

6. 雌蛾和雄蛾的区别:雌蛾体大,触角灰色,腹部肥大,翅短小,爬行慢;雄蛾体小,触角黑色,腹部狭长,翅大,爬行较快,翅振动飞快,腹部后端稍突起,翅稍举起。

7. 蚕到了五龄末期体现出老熟的特征:先是排出的粪便由硬变软,由墨绿色变成叶绿色;食欲减退,食桑量下降;前部消化管空虚,胸部呈透明状;继而完全停食,体躯缩短,腹部也趋向透明,蚕体头胸部昂起,口吐丝缕,左右上下摆动寻找营茧场所。

8. 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9. 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变态。

常见的昆虫中,蜜蜂、蚂蚁、苍蝇、蚊子、跳蚤、蝴蝶、蛾子、甲虫、蝗虫、蟋蟀、螳螂、蜻蜓、蝉、蟑螂、蚜虫、虱子等都属于变态的。

还有青蛙和蟾蜍也属于变态的。

10.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不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繁殖方式各不相同,寿命的长短也不相同。

11.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今后还将发生变化。

人在生命的不同年龄阶段,身体的特点各不相同。

12.人和动物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

人和动物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第三单元温度和温度计1.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它的单位通常用摄氏度(℃)表示。

要比较准确地知道物体点的冷热程度,可以借助于温度计进行测量。

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柱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2. 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

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3. 体温计的刻度一般在35℃--42℃之间,每一摄氏度细分成10个小格,所以温度计上的每一刻度表示0.1℃.人的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超过这个温度就是发热。

4. 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体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5. 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6. 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

当环境温度低于0摄氏度,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当环境温度高于0摄氏度,冰的温度升至0摄氏度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冰水混合在一起,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摄氏度,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7. 为何盛冰的玻璃杯外壁有水珠:因为玻璃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杯壁,凝结成看得见得小水滴。

8. 水的三种状态(液态、固态和气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我们无法看见。

(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冰的温度上升变成水的过程叫融化。

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一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存在。

9. 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使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

第四单元磁铁1. 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

1元硬币为钢芯镀镍,能被磁铁吸引。

P672. 有时候,磁铁隔着一些物体(非铁物质)也能吸铁。

P683. 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P694. 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

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P715. 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两个磁极的作用是相互的。

当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6. 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两三个环形磁铁吸在一起磁力会增强;相斥着结合在一起磁力会减弱。

P747.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示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

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制成了“司南”。

P758. 钢针经过磁铁沿一个方向摩擦可以变成磁针。

P789. 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磁铁同极相斥的磁力悬浮起来的。

P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