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现状
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综述

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综述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和基础设施中的材料。
它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因为它的强度和耐久性能良好。
然而,长期以来,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混凝土耐久性能否得到保证,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一直是建筑材料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混凝土耐久性的定义混凝土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外界环境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后,能否维持其设计功能和安全性的能力。
混凝土的耐久性可以在其寿命期间内保持其设计功能、性能和美观性。
混凝土耐久性与混凝土的质量、使用条件、环境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三、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影响因素1.混凝土本身的质量,包括配合比、水泥的品种和用量、骨料的品种和粒径等因素;2.使用条件,包括荷载、温度、湿度、化学物质等影响;3.环境因素,包括大气环境、土壤环境、水环境等;4.结构设计和施工质量。
四、混凝土耐久性的评价指标混凝土耐久性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强度衰减率;2.龟裂程度;3.碳化深度;4.氯离子渗透深度;5.硫酸盐侵蚀深度;6.碳酸盐侵蚀深度;7.钢筋锈蚀率;8.表面开裂率;9.变形率;10.耐久性指数。
五、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的方法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1.实验方法,包括室内模拟试验和现场试验;2.计算方法,包括数值模拟和结构可靠性分析。
六、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的现状1.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问题: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问题;2.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方法:实验方法和计算方法;3.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成果:针对混凝土耐久性问题,国内外学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丰硕;4.混凝土耐久性的未来研究方向:深入研究混凝土耐久性影响因素、研究混凝土的损伤演化规律、研究混凝土修复技术等方面。
七、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的案例1.混凝土碳化研究案例:通过实验验证,得出了混凝土碳化深度与时间关系曲线,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2.混凝土氯离子侵蚀研究案例:通过实验和计算,得出了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深度与时间关系曲线,为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评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3.混凝土修复技术研究案例:研究了多种混凝土修复技术,通过对比实验,得出了不同修复技术的优缺点,为混凝土结构的维修提供了技术支持。
水泥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分析

水泥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分析水泥混凝土结构作为传统的建筑结构材料,其使用量很大。
水泥混凝土结构具有承载力高、重量轻、易加工等优点,且具有较好的耐久性。
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水泥混凝土结构也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内部力学变化的影响,从而导致水泥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下降。
本文将对水泥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进行分析。
一、水泥混凝土结构的现状分析目前的建筑结构中,水泥混凝土结构的应用非常普遍。
这些建筑包括民用住宅、商业、工厂、桥梁、隧道以及广场等应用。
因为水泥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优异,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在水泥混凝土结构的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建筑物使用的时间较长,但由于建筑物原材料的问题、施工质量等原因,相应的水泥混凝土结构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耐久性大大降低。
二、水泥混凝土结构所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水泥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年限越长,所受的环境因素就越多。
一些常见的环境因素包括:1. 大气腐蚀在有污染的环境中,水泥混凝土结构更容易受到大气腐蚀的影响,从而导致水泥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降低。
2. 土壤腐蚀在土壤中,水泥混凝土结构的钢筋更容易受到腐蚀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导致水泥混凝土结构的损坏。
3. 高温和低温在高温环境中,水泥混凝土结构的温度会升高,导致混凝土膨胀,从而产生应力。
而在低温环境中,水泥混凝土结构则会受到冻融循环所带来的影响。
三、内部因素对水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影响水泥混凝土结构内部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影响其耐久性:1. 水泥混凝土结构的龄期在一定的规范范围内,水泥混凝土结构的龄期会直接影响其质量和耐久性。
假如水泥混凝土结构的龄期过短,那么水泥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抗裂性将会变差。
2. 应力状态的变化由于水泥混凝土结构自身的变形和应力分布的不均匀,会造成结构内部应力状态的变化,一些应力状态会超出水泥混凝土结构的承受范围,结果易导致结构开裂或破坏。
四、水泥混凝土结构的改进方案为了降低水泥混凝土结构的脆弱性和提高其耐久性,一些改进方案已经得到了广泛采用:1. 合理的建筑设计和材料选择合理的建筑设计和材料选择不仅能够增加水泥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抗裂性,也会降低其受到环境因素和内力变化的影响。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摘要】混凝土结构是土建工程中广泛采用的结构形式,但由于在其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腐蚀和损伤,经常达不到预定的使用年限,由此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进行深入的研究意义重大。
本文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阐述以及混凝土耐久性损伤的影响因素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损伤机理和成因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总结阐述。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损伤机理混凝土结构是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制成的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结构形式。
这种结构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隧道、矿井以及水利、港口等工程。
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大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提前失效,达不到预定的服役年限;这其中有的是由于结构设计的抗力不足造成的,有的是由于使用荷载的不利变化引起的,但更多的是由于结构的耐久性不足导致的;特别是一些处于特殊使用环境中的建(构)筑物,如沿海及近海地区的混凝土结构,由于海洋环境对混凝土的腐蚀,导致钢筋锈蚀而使结构发生早期损坏,丧失了结构的耐久性能,这已成为实际工程中的重要问题。
早期损坏的结构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进行维修补强,甚至造成停工停产的巨大经济损失。
耐久性失效是导致混凝土结构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谓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结构在自然环境、使用环境及材料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在设计要求的目标使用期内,不需要花费大量资金加固处理而保持其安全、使用功能和外观要求的能力。
引起结构耐久性失效的原因存在于结构的设计、施工及维护的各个环节。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混凝土的耐久性并没有完全的发挥,随着建筑物使用时间的加长、环境污染的加剧、使用不当以及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和工艺的应用,导致了大量混凝土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碳化、开裂、变形、酥松、露筋、蜂窝、空洞、剥落等破坏现象。
在过分追经济效益的现在,这种问题更值得关注。
我国混凝土结构量大面广,随着环境的变迁和功要求的提高,耐久性问题越来越突出,是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
混凝土结构材料耐久性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混凝土结构材料耐久性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混凝土结构材料的耐久性一直是建筑行业研究的重点内容,也是社会关注的广泛话题。
在文章中,结合自身经验,从研究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意义出发,剖析了钢筋锈蚀、碱-骨料反应以及碳化反应等三个方面的耐久性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混凝土结构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分别是结构耐久性的研究将深入材料层次、材料的破坏与耐久性的模型将被建立以及其相关研究将纳入高校教育的议程,与同行共勉。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材料;耐久性1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研究意义在土木工程的设计中,混凝土结构是最基本的结构形式,也是二十一世纪的常用结构之一。
调查研究表明,由于对材料耐久性的忽视,导致工程事故频频发生,由此产生的维修费用更是令人瞠目。
如今仅在厂房研究方面,由于对材料耐久性研究不足,造成流动损失将近16%,占到了固定资产的大部分比例。
因此,对于混凝土结构材料耐久性的研究可以发现结构的不稳定因素,并且在第一时间寻求解决方案,避免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
此外,对于结构材料耐久性的分析,可以有效评估建筑体系的安全系数以及由此产生的费用,从而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保障材料最优化以及造价最优化,防患于未然。
2 混凝土结构材料耐久性的研究现状2.1 钢筋锈蚀钢筋的锈蚀是影响材料耐久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当钢筋处于碱性环境时,其表面会形成一层保护膜,简称钝化膜。
钝化膜的作用是为了保护钢筋不会受到二次侵蚀。
在混凝土的水化反应中,钝化膜的主要成分之一是氢氧化钙。
但是,当混凝土中碱性物质与周围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时,混凝土就会逐渐由碱性变为中性。
在中性环境中,钝化膜的性质发生了一定的转变,相对显得不够稳定。
当混凝土进一步呈现出酸性特征时,钢筋会因为钝化膜被破坏而出现锈蚀,尤其是当钢筋处于潮湿的环境中,会进一步加剧钢筋的锈蚀过程。
钢筋的锈蚀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其中以前者为主,这是由于钢筋表面形成的大量小电池而导致的,化学上称之为微电池。
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现状综述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现状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现状
目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评估方法的不完善是一个 关键问题。现有的评估方法主要基于经验和实验室测试,难以准确预测混凝土结 构的耐久性。此外,设计规范和标准的不完备也影响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提升。 在实际应用中,对混凝土结构的维护和管理也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导致结构的耐 久性受到影响。
2.3.1钢筋锈蚀
其中,电化学防护技术通过向混凝土中引入金属离子或极化剂,改变钢筋的 电化学状态,以减缓锈蚀速率。钝化剂涂层则在钢筋表面形成保护膜,防止水分 和氧气渗透,从而延缓锈蚀过程。改性混凝土则通过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原材 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渗透性,以达到抗腐蚀的目的。然而,钢筋锈蚀的 机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如何准确评估和控制钢筋锈蚀仍然是研究的热点和难 点。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关键问题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关键问题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关键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混凝土结构的劣化机理:混凝土结构的劣化是指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性能的 降低。研究劣化机理有助于了解结构的耐久性,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其使用 寿命。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关键问题
2、混凝土结构的寿命预测:预测混凝土结构的寿命是评估其耐久性的重要手 段。通过研究影响结构寿命的因素,可以更好地预测其耐久性,并为结构的维护 和管理提供指导。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受损原因及其 影响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受损原因及其影响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受损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碳化:混凝土碳化是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混凝土中的碱性物质发生化学 反应,导致混凝土碱度降低,从而削弱了其对钢筋的钝化保护作用。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受损原因及其影响
2、氯离子侵蚀: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渗透会导致钢筋的腐蚀,进而引发混凝 土开裂和剥落。
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能研究现状分析

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能研究现状分析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其耐久性能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
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能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寿命和经济效益。
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能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
本文将从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能研究现状入手,探讨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二、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能研究现状1.国内外研究现状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能研究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热点问题。
在国外,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对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能研究非常重视。
在国内,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能研究也逐渐得到了关注。
国内学者主要从混凝土的配合比、外加剂的使用、混凝土的制备工艺、环境因素等角度研究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能。
2.研究方法目前,研究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能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实验研究法:通过实验手段,对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能进行研究,如抗渗、抗冻、耐久性等。
(2)数值模拟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能进行预测和分析。
(3)实际工程观测法:通过对已建成的混凝土结构进行观测和数据分析,研究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能。
三、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能及其影响因素1.混凝土的抗渗性混凝土的抗渗性是混凝土材料耐久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混凝土的抗渗性与混凝土的强度、孔隙率、水胶比等因素有关。
2.混凝土的抗冻性混凝土的抗冻性是指混凝土在冻融循环过程中的抗裂能力。
混凝土的抗冻性与混凝土的强度、孔隙率、空气含量、水胶比等因素有关。
3.混凝土的耐久性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所能保持的性能。
混凝土的耐久性与混凝土的强度、孔隙率、水胶比、外加剂的使用、制备工艺等因素有关。
4.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是指混凝土中的碱性物质与骨料中的硅酸盐反应,导致混凝土膨胀、龟裂、剥落等现象。
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与混凝土中的碱含量、骨料中的硅酸盐含量等因素有关。
四、结论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能是建筑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现状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现状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材料,其优势在于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
然而,由于环境因素和使用条件的影响,混凝土结构可能出现耐久性问题,如开裂、腐蚀和损坏等。
因此,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进行研究和改进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材料选择与配合比设计、防护措施、检测与监测技术以及维修与加固方法。
首先,材料选择与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选用合适的材料和优化的配合比设计,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例如,使用高性能混凝土和掺合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透性和耐久性。
其次,防护措施也是保障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一项重要工作。
常见的防护措施包括涂层保护、防水处理和防腐蚀处理等。
涂层保护可以通过形成一层保护层,防止外界侵蚀物质对混凝土的侵蚀。
防水处理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防止水分侵入混凝土内部。
而防腐蚀处理可以通过阻断氧气、水分和盐离子的侵入,减少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损害。
第三,检测与监测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前探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
目前,常见的检测与监测技术包括超声波检测、电化学测试、红外热成像和无损检测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评估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耐久性,并提供修复和加固的参考依据。
最后,维修与加固方法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维修与加固方法通常包括修补、补强和防护处理等。
修补可以通过填充和修复混凝土结构的损坏部位,恢复其正常使用功能。
补强可以通过加固结构的受力部位,提高其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防护处理可以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预防外界侵蚀物质对混凝土的侵蚀。
总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研究涉及多个领域,包括材料选择与配合比设计、防护措施、检测与监测技术以及维修与加固方法。
通过不断深入研究和改进,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钢筋混凝土耐久性定义及现状

钢筋混凝土耐久性定义及现状关键信息项:1、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定义2、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因素3、目前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现状4、提高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5、钢筋混凝土耐久性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11 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定义钢筋混凝土耐久性是指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预定的使用年限内,在正常维护条件下,抵抗各种环境因素的作用,保持其预定的安全性、适用性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
耐久性设计的目的是确保结构在其设计使用年限内,能够满足预定的功能要求,而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维修或重建。
111 耐久性涵盖的方面耐久性包括抗渗性、抗冻性、抗侵蚀性、抗碳化性、抗碱骨料反应性以及钢筋的锈蚀等多个方面。
这些性能的综合表现决定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12 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因素影响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众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1 材料因素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和配合比直接影响其耐久性。
例如,水泥的品种和强度等级、骨料的种类和级配、水灰比的大小等。
低质量的原材料和不合理的配合比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结构疏松,孔隙率增大,从而降低其抗渗性和抗侵蚀性。
122 环境因素环境条件对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至关重要。
例如,在潮湿、寒冷的环境中,混凝土容易遭受冻融破坏;在沿海地区,混凝土结构会受到海水侵蚀和氯离子渗透的影响;在工业环境中,混凝土可能会受到化学物质的侵蚀。
123 施工因素施工质量对钢筋混凝土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
施工过程中的振捣不密实、养护不当、模板拆除过早等问题都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裂缝和孔隙,从而降低其耐久性。
124 设计因素结构的设计不合理也会影响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
例如,结构的配筋不足、保护层厚度不够、构件的截面尺寸过小等都会加速钢筋的锈蚀和混凝土的劣化。
13 目前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对其耐久性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国内外学者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131 耐久性评估方法的研究建立了多种耐久性评估模型和方法,如基于概率的评估方法、基于经验的评估方法和基于性能的评估方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现状
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结合了钢筋抗拉与混凝土抗压的优点,表现出良好的受力性能,成为应用最普遍最广泛的结构形式,近年对水工结构、港工结构、桥梁结构、建筑结构的大量工程调查显示,钢筋混凝土结构表现出了严重的耐久性问题,许多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往往达不到设计使用年限就需要进行加固修复,其中耐久性的降低是一大影响因素。
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的日益突出,引起了世界各国对加强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的重视。
耐久性是指在确定的环境和维修、使用条件下,构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保持适用性、安全性的能力。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其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腐蚀和损伤,降低了构件的耐久性和结构的可靠度,导致工程的实际使用寿命往往短于设计使用年限。
影响耐久性的因素,混凝土的碳化,钢筋锈蚀,混凝土的冻融,碱-骨料反应等。
我国在钢筋混凝土耐久性问题上尚缺少全国性的系统资料,但从一些调查资料和发表的有关文献来看,钢筋混凝土耐久性问题也是极其严重的。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调查表明,我国现役工业建筑物损坏严重,其结构的使用寿命一般不能保证50年,多数在25-30年左右就必须进行大修或加固。
1994年铁路部门的统计表明,我国铁路存在有病害的钢筋混凝土桥2675座,其中的722座发生裂损;仅使用20年的北京西直门立交桥,由于长期在冬季使用化冰盐,部分梁柱锈蚀严重,现己拆除重建。
从发达国家所取得的经验来看,钢筋混凝土耐久性问题造成的损失己是惊人的。
美国标准局(NBS)1975年的调查表明,美国每年因腐蚀造成的各种损失为700多亿美元,蚀破坏的修复费,1998年度就需要2500亿美元。
英国为解决海洋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腐蚀与防护问题和修复已损伤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每年耗资将近200亿英镑,而日本引以为自豪的新干线,在运行10年后也出现大面积的混凝土开裂、剥蚀现象,日本运输省曾检查了其103座混凝土港口码头,发现使用20年以上的都有大量的顺筋裂缝,目前日本每年用于房屋结构维修的费用就达400亿日元。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降低首先起源于材料性能劣化,继而引起混凝土构件强度、刚度衰减,最后影响整个结构安全。
由于客观条件,很多研究基于一般假设,如先钢筋锈蚀后加载试验,忽略荷载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劣化影响。
在实际工程中绝大多数混凝土结构经受荷载和环境因素同时作用,混凝土在承受荷载时,混凝土本身力学性能退化;同时对钢筋保护作用降低,加速钢筋锈蚀,有效钢筋截面面积减小致使构件承载力降低,钢筋与混凝土黏结性能退化使得钢筋塑性不能充分发挥,降低结构延性。
混凝土结构经受荷载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荷载与环境等各因素产生的交互作用使得实际服役混凝土结构破坏过程复杂。
研究荷载与环境综合作用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对实际工程更具有意义。
混凝土结构在荷载与一般大气环境综合作用下,荷载对混凝土碳化影响不容忽视,混凝土碳化与荷载大小(应力水平)和荷载形式(拉、压应力)等有关。
当荷载应力抑制混凝土内部微裂缝发展时,混凝土碳化减缓; 而当荷载应力扩展混凝土内部微裂缝时,混凝土碳化加速。
荷载与特定大气环境( 如人工气候环境、盐雾大气环境、海洋大气环境等) 综合作用下构件耐久性研究成果甚少。
张俊芝等试验研究了人工气候环境下承受荷载作用混凝土梁受压
区钢筋初始锈蚀时间,结果表明随着混凝土受压区压应力增长,受压钢筋初始锈蚀时间延长。
虞爱平等试验研究了大气盐雾环境下承受持续荷载作用钢筋混凝土梁裂缝、挠度和承载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持续荷载与盐雾大气环境(含Cl-、CO2等) 耦合作用下梁劣化随着荷载增加,劣化速度加快;在给定加载水平时,随着梁锈蚀率增加,其刚度降低。
由于荷载作用大小、形式多样,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复杂多变,荷载与环境综合作用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尽管已经取得很多研究成果,但总体来讲,这方面研究从内容深度和广度、以及试验方法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重点研究:
(1) 混凝土的碳化模型、氯离子扩散模型研究立足于实际结构工作状态,通过试验研究,建立、验证和完善模型的适用性,以便能较好地评定混凝土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2) 结构混凝土研究基于实际工作状态,除继续研究正常使用状态荷载水平与环境耦合研究外,尚须进行极限承载力荷载水平与环境耦合的耐久性研究。
(3)荷载与环境耦合作用引起的应力水平和荷载裂缝对结构耐久性影响有待进一步的试验研究和验证。
通过对南疆地区盐渍土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现状调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可得以下主要结论:
(1)南疆地区在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现状不容乐观,混凝土腐蚀、保护层剥落、钢筋锈蚀、构件开裂和鼓胀隆起是主要的病害,使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及服役期间的安全性受到严重威胁。
(2)南疆地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损伤劣化主要是由恶劣的气候条件、盐渍土腐蚀和盐水侵蚀、冻融破坏、干湿循环、钢筋锈蚀和盐渍土地基的盐胀、冻胀作用等引起。
(3)通过采取增厚混凝土表面沥青胶泥防腐涂层厚度或使用环氧树脂防腐涂料、提高混凝土密实度、使用钢筋阻绣剂、采用强夯法、设置止水带或敷设防渗膜等工程措施,可最大限度地减小或者消除盐渍土腐蚀和盐水侵蚀以及盐渍土地基的盐胀和冻胀作用,切实提高本地区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能。
(4)南疆地区部分在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损伤已影响到结构安全性,开展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损伤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刻不容缓。
当今我国重大基础工程建设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高速推进已引起混凝土科学与工程界的倍加关注,大量水泥和混凝土材料的耗用不仅给我国的环境保护和资源紧张带来了挑战,同时也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的巨大推动力。
如不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延长工程的服役寿命,必将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到社会可持续发展,并将为工程的安全服役带来威胁。
在此基础上就该混凝土耐久性设计、评估和寿命预测的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提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材料本身的劣化是使结构耐久性变差的内在因素,需从材料退化的机理出发研究结构的性能退化。
(2)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悬殊,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也不相同,故需协调、联合相关单位或研究机构建立混凝土耐久性数据库。
(3)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成因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且各因素间有耦合效应,应加强基于多因素交叉影响下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试验研究。
(4)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基于全生命周期理念(SLCC)的耐久性设计理论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动态评估与寿命预测体系。
高性能混凝土由于水胶比较低,硬化后混凝土结构更加密实,在抗冻性、抗渗性等耐久性指标方面明显优于普通混凝土,但是抗碳化能力有所下降。
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是解决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不足的有效手段。
针对当前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不足的现状,通过添加阻锈剂、对钢筋进行涂层、对高性能混凝土涂装涂层、电化学防护法等方法可进一步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
参考文献
[1] 王浩,田帅,宋启会. 谈国外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现状[J]. 科技风. 2014(07): 160-163.
[2] 王成葛,广华,侯建国,黎亮,万瑞霞. 南疆地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7: 1-11.
[3] 焦俊婷. 荷载与环境综合作用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进展[J]. 混凝土. 2015(08): 35-38.
[4] 陈安亮,徐曦. 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初探[J]. 混凝土世界. 2017(1): 86-89.
[5] 皮孙志,王水清.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1(7):33-34.
[6] 左江波,綦春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的新进展[J].混凝土.2011(8):51-53.
[7] 张晓,汪潇,郭勇志.影响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及改善措施[J].建筑技术.2015(46):29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