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建筑电气施工技术5.2接地装置安装

图 5-33 接地干线与接地体的焊接示意图
20
• (二)接地装置的安装 • 1. 接地体的安装 • (1)垂直接地体的安装 • 沟挖好后,应尽快敷设接地体。接地体长度一般为2.5m,按设计位置将接地
体垂直打入地下,当打到接地体露出沟底的长度约150mm~200mm(沟深 0.8m~1m)时,停止打入。然后再打入相邻一根接地体,相邻接地体之间间 距不小于接地体长度的2倍,接地体与建筑物之间距离不能小于1.5米,接地 体应与地面垂直。接地体间连接一般用镀锌扁钢,扁钢规格和数量以及敷设 位置应按设计图规定,扁钢与接地体用焊接方法连接(搭接焊,焊接长度符 合规定)。扁钢应立放,这样既便于焊接,也可减少接地散流电阻。如图534所示。
1
1.5
16
三、施工工艺流程 接地装置安装的工艺流程如图 5-31 所示。
接地装置安装
接地线安装
接地电阻测试
图 5-31 接地装置安装施工工艺流程
17
(1一. )接接地地体装安置装安前装的前准的备准备 1.垂接直地接体地安体装一前般的采准用备镀锌角钢或钢管制作。角钢厚度不小于 4mm,钢管壁厚不小于 3.5mm, 有效垂截直面接积地不体小一于般采48用mm镀2。锌所角用钢材或料钢不管应制有作严。重角锈钢蚀厚,度弯不曲小的于材4料mm必,须钢矫管直壁后厚方不可小使于用3。.5垂mm, 直接有地效体截一面般积采不用小于504m8mm×m25。0mm所×用5m材m料镀不锌应角有钢严或重Ф锈50蚀mm,镀弯锌曲钢的管材制料作必,须长矫度直一后般方为可2使.5用m,。 其下垂端直加接工地成体尖一形般。采用用角50钢mm制×作50时mm,×其5尖mm端镀应锌在角角钢钢或的Ф角50脊mm上镀,锌且钢两管个制斜作边,要长对度称一,般用为钢管 制作2称.时5,m也,用要其钢端下管部端制削加作尖工时,成也如尖要图形端5。部-3用削2 角尖所钢,示制如。水作图平时5-接,32地其所体尖示多端。采应水用在平角接Ф钢地16的体mm角多的脊采镀上用锌,Ф圆且1钢6两m或m个的40斜镀mm边锌×要圆4m对钢m 镀锌或扁40钢mm。×4mm镀锌扁钢。
GB50169-92_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附录C-4 GB50169-92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二章电气装置的接地第一节一般规定第2.1.1条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接地或接零:一、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二、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三、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
四、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
五、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接头盒、终端头和膨胀器的金属外壳和电缆的金属护层、可触及的电缆金属保护管和穿线的钢管。
六、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
,七、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
八、装在配电线路杆上的电力设备。
九、在非沥青地面的居民区内,无避雷线的小接地电流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凝土杆塔。
十、电除尘器的构架。
十一、封闭母线的外壳及其他裸露的金属部分。
十二、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和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
十三、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
十四、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层。
·第2.1.2条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可不接地或不接零:·一、在木质、沥青等不良导电地面的干燥房间内,交流额定电压为380V及以下或直流额定电压为440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的外壳;但当有可能同时触及上述电气设备外壳和已接地的其他物体时,则仍应接地。
.二、在干燥场所,交流额定电压为127V及以下或直流额定电压为1iO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的外壳。
三、安装在配电屏、控制屏和配电装置上的电气测量仪表、继电器和其他低压电器等的外壳,以及当发生绝缘损坏时,在支持物上不会引起危险电压的绝缘子的金属底座等。
四、安装在已接地金属构架上的设备,如穿墙套管等。
五、额定电压为220V及以下的蓄电池室内的金属支架。
六、由发电厂、变电所和工业、企业区域内引出的铁路轨道。
七、与已接地的机床、机座之间有可靠电气接触的电动机和电器的外壳。
第2.1.3条需要接地的直流系统的接地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能与地构成闭合回路且经常流过电流的接地线应沿绝缘垫板敷设,不得与金属管道、建筑物和设备的构件有金属的连接。
防雷接地及接地装置施工工艺

1.1.1 防雷接地及接地装置安装 1.1.1.1 材料要求1所有金属材料均使用镀锌件,如圆钢、角钢、扁钢、钢管、卡子、螺丝、螺栓、垫片等。
2 卡子最好采用顶卡式,且应具有强度,不易变形。
3 引下线甩出女儿墙处采用2根Φ12的镀锌圆钢。
4当设计无要求时,接地装置的材料采用为钢材,热浸镀锌,最小允许规格、尺寸见表3-14。
最小允许规格、尺寸(mm )表3-14种类规格及单位地 上地 下室 内室 外 交流电流回路直流电流回路圆钢直径(mm ) 6 8 10 12 扁 钢截 面(mm 2) 60 100 100 100 厚 度(mm )3 4 4.0 6.0 角钢厚度(mm ) 2.0 2.5 4.0 6.0 钢管壁厚(mm )2.52.53.54.51.1.1.2 焊接要求1连接应采用焊接,焊缝应饱满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不得有夹渣、咬肉、裂纹、虚焊、气孔等缺陷,焊接处的药皮敲净后,刷沥青做防腐处理。
2采用搭接焊时,其焊接长度如下:1) 镀锌扁钢焊接长度不得小于其宽度的2倍,且至少焊三边,煨弯不能太死,直线段不得有明显弯曲,并应立放。
2) 镀锌圆钢焊接长度为其直径的6倍,并应双面施焊。
防雷接地焊接要求:① 双面焊,焊接长度大于6D 。
② 焊接点光滑平整无咬肉、加渣、漏焊现象,清除药皮,银粉防腐。
3)镀锌圆钢与镀锌圆钢焊接,焊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
4)镀锌扁钢与镀锌钢管(或角钢)焊接时,为了连接可靠,除应在接触部位两侧进行焊接外,还应将扁钢本身弯成弧形(或直角)与钢管(或角钢)焊接。
5)扁钢接地线做T型焊接时,暗敷设时可扭弯搭接焊接或采用T型焊接加辅助焊片,以保证其搭焊长度,明敷设时采用90度立弯搭接焊接。
6)每种焊接方法应保证同一工程焊接处的搭接长度一致,尤其在明装做法时,更应严格要求。
1.1.1.3接地装置1人工接地体1)应选用角钢或圆钢,长度不小于2.5m,相互之间间距不应小于5m,其顶部应做成尖角;2)埋设时应挖深为0.8~1m,宽为0.5m的沟,沟上宽下窄,打桩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接地角钢或圆钢打劈。
接地装置安装工艺标准

接地装置安装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建筑物的防雷接地体及接地干线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2.1.1主材:钢材有扁钢、角钢、圆钢、钢管等,使用时应采用热镀锌。
产品应有材质检验证明及产品出厂合格证。
2.1.2 辅材:有镀锌铅丝、螺栓、垫圈、支架,电焊条、氧气、乙炔、预埋铁件、塑料管、油漆(红与白)、防腐漆、银粉、黑色油漆等。
2.2 主要机具:电锤、冲击钻、电焊机、气焊工具、手锤、钢锯、压力案、铁锹、铁镐、大锤、桶,线坠、卷尺、紧线器等。
2.3 作业条件:2.3.1 接地体作业条件:按设计位置清理好场地;基础底板筋与柱筋连接处已绑扎完;桩基内钢筋与柱筋连接处已绑扎好。
2.3.2 接地干线作业条件:支架安装完;保护管已预埋;土建抹灰完毕。
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3.1.1人工接地体安装:接地体加工→挖沟→安装接地体→接地体间的扁钢敷设→核验接地体。
3.1.2自然基础接地体安装:基础或工程桩及承台自然接地体→接地体钢筋连接及色标→核验接地体。
3.1.3 接地干线安装:1) 室外接地干线敷设:接地干线制作→挖沟、埋设。
2) 室内明敷:预留孔与埋设支持件→支持件固定→接地干线安装。
3.2 人工接地体安装3.2.1 接地体加工:根据设计要求的数量、材料规格进行加工,材料一般采用钢管和角钢切割,长度不应小于2.5m。
如采用钢管打入地下应根据土质加工成一定的形状,遇松软土壤时,可切成斜面形,为了避免打入时受力不均使管了歪斜,也可加工成扁尖形,遇土质很硬时,可加工工成锥形。
如选用角钢时,应采用不小于40×40×4mm的角钢,切割长度不应小于2.5m, 角钢的一端应加工成尖头形状。
3.2.2 挖沟:根据设计图要求,对接地体(网)的线路进行测量弹线,在此线路上挖掘深为0.8~1m、宽为0.5m的沟,沟上部稍宽,底部渐窄,沟底如有石子应清除。
3.2.3 安装接地体:沟挖好后,应立即安装接地体和敷设接地扁钢,防止沟边坍塌。
防雷接地工程施工规范最新

一、概述防雷接地工程是保障建筑物、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工程,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规范防雷接地工程施工,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安全运行,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特制定本规范。
二、施工准备1. 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方案、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措施。
2. 施工单位应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规范、工艺和质量要求。
3. 施工单位应配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和检测仪器,确保施工质量。
4. 施工单位应按照工程设计要求,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和工具。
三、施工工艺1. 接地装置安装(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接地体的位置和尺寸,并做好标记。
(2)开挖接地体沟槽,沟槽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宽度应大于接地体直径的3倍。
(3)将接地体按照设计要求放置于沟槽中,确保接地体与土壤接触良好。
(4)回填土,分层夯实,确保接地体稳定。
2. 防雷引下线及避雷带安装(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防雷引下线和避雷带的位置和尺寸,并做好标记。
(2)在建筑物外墙或屋面安装防雷引下线和避雷带,确保其与建筑物连接牢固。
(3)检查防雷引下线和避雷带的接地电阻,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3. 接地体连接(1)将接地体与防雷引下线、避雷带连接,连接处应使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确保连接牢固。
(2)检查接地体连接处的接地电阻,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四、施工质量验收1. 施工单位应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对防雷接地工程进行自检。
2. 施工单位应组织有关人员对防雷接地工程进行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
3. 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提交验收报告。
五、安全措施1. 施工单位应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等安全规范,制定安全措施。
2. 施工人员应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3. 施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安全。
六、附则1.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的防雷接地工程施工。
2. 本规范由XX市XX局负责解释。
接地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接地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一、前言接地工程是电气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关系到整个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接地工程施工需要按照严格的工艺标准进行,以确保接地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接地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施工操作,保障工程质量,提高安全水平,保障电气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二、接地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的内容接地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2. 接地装置的材料和设备3. 接地装置的施工工艺4. 接地系统的调试和验收下面将依次对这些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三、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检查和评估,对施工材料和设备进行检测和验收,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安全教育,确保施工前的安全隐患得到排除。
2. 施工现场环境的检查和评估包括对地质和地形的了解,确保施工现场没有地质灾害的隐患,同时要确保施工现场通风良好,没有有害气体的存在。
3. 施工材料和设备的检测和验收要求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确保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可靠。
4. 施工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教育要求全面,包括对施工操作规程的培训,对安全防护用具的使用教育,对施工现场安全规定的宣传等。
四、接地装置的材料和设备1. 接地装置的材料主要包括接地线、接地棒、接地网、接地极等,这些材料的选择要符合国家标准,同时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用。
2. 接地装置的设备主要包括接地电阻测试仪、接地极安装机、接地线卷绕机等,这些设备的操作要求严格按照相关规程进行,保证施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接地装置的施工工艺1. 接地装置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接地极的安装、接地网的铺设、接地线的安装等,这些工艺的操作必须按照相关规程进行,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可靠性。
2. 接地极的安装要求根据相关标准进行选择合适的施工位置,确保接地极的埋深和固定牢固。
3. 接地网的铺设要求要均匀、紧凑,连接牢固,确保接地效果良好。
4. 接地线的安装要求要符合相关标准,确保接地线的质量和可靠性。
GB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接地装置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第1.0.3条接地装置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第1.0.4条采用的器材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
第1.0.5条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本规范和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的规定。
第1.0.6条接地装置的安装应配合建筑工程的施工,隐蔽部分必须在覆盖前会同有关单位做好中间检查及验收记录。
第1.0.7条接地装置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电气装置的接地第一节一般规定第2.1.1条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接地或接零:一、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二、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三、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
四、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
五、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接头盒、终端头和膨胀器的金属外壳和电缆的金属护层、可触及的电缆金属保护管和穿线的钢管。
六、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
七、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
八、装在配电线路杆上的电力设备。
九、在非沥青地面的居民区内,无避雷线的小接地电流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凝土杆塔。
十、电除尘器的构架。
十一、封闭母线的外壳及其他裸露的金属部分。
十二、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和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
十三、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
十四、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层。
第2.1.2条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可不接地或不接零:一、在木质、沥青等不良导电地面的干燥房间内,交流额定电压为380V及以下或直流额定电压为440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的外壳;但当有可能同时触及上述电气设备外壳和已接地的其他物体时,则仍应接地。
22、防雷及接地安装工艺标准(322-1998)

图3-84
1椊拥靥澹?椬匀坏仄海?椊拥乜ㄗ雍附哟?
利用无防水底板钢筋或深基础做接地体:按设计图尺寸位置要求,标好位置,将底板钢筋搭接焊好。再将柱主筋(不少于2根)底部与底板筋搭接焊好,并在室外地面以下将主施焊好连接板,消除药皮,并将两根主筋用色漆做好标记,以便于引出和检查。应及时请质检部门进行隐检,同时做好隐检记录。
3.4.2 利用柱形桩基及平台钢筋做好接地体,按设计图尺寸位置,找好桩基组数位置,把每组桩基四角钢筋搭接封焊,再与柱主筋(不少于2根)焊好,并在室外地面以下,将主筋预埋好接地连接板,清除药皮,并将两根主筋用色漆做好标记,便于引出和检查,并应及时请质检部门进行隐检,同时做好隐检记录。
3.5 接地干线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3.5.5 接地干线敷设应平直,水平度与垂直度允许偏差2/1000,但全长不得超过10 mm。
3.5.6 转角处接地干线弯曲中径不得小于扁钢厚度的2倍。
3.5.7 接地干线应刷黑色油漆,油漆应均匀无遗漏,但断接卡子及接地端子等处不得刷油漆。
3.6 接地干线安装:
图3-82 图3-83
3.3.4 接地体间的扇钢敷设:
扁钢敷设前应调直,然后将扁钢放置于沟内,依次将扁钢与接地体用电焊(气焊)焊接。扁钢应侧放而不可放平,侧放时散流电阻较小。扁钢与钢管连接的位置距接地体最高点约100mm。焊接时应将扁钢拉直,焊好后清除药皮,刷沥青做防腐处理,并将接地线引出至需要位置,留有足够的连接长度,以待使用见图3-84所示。
3.6.2.2 支持件固定:
根据设计要求先在砖墙(或加气混凝土墙、空心砖墙)上确定坐标轴线位置,然后随砌墙将预制成50mm×50mm的方木样板放火墙内,待墙砌好后将方木样板剔出,然后将支持件放入孔内,同时洒水淋湿孔洞,再用水泥砂浆将支持件埋牢,待凝固后使用。现浇混凝土墙上固定支架,先根据设计图要求弹线定位,钻孔,支架做燕尾埋入孔中,找平正,用水泥砂浆进行固定。
接地装置安装技术

接地装置安装工程文帮接地装置安装1.1 一般规定1.1.1 接地装置安装工程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1.1.2 接地装置安装应按以下程序进行:1 建筑物基础接地体:底板钢筋敷设完成,按设计要求做接地施工,经检查确认,才能支模或浇捣混凝土;2 人工接地体:按设计要求位置开挖沟槽,经检查确认,才能打入接地极和敷设地下接地干线;3 接地模块:按设计位置开挖模块坑,并将地下接地干线引到模块上,经检查确认,才能相互焊接;4 装置隐蔽:检查验收合格,才能覆土回填。
1.1.3 接地装置宜采用钢材。
接地装置的导体截面应符合热稳定和机械强度的要求,大中型发电厂、110kV及以上变电所或腐蚀性较强场所的接地装置应采用热镀锌钢材,或适当加大面积。
1.1.4 在地下不得采用裸铝导体作为接地体或接地线。
1.1.5 利用化学方法降低土壤电阻率时,采用的降阻剂应符合下列要求:1 材料的选择应符合设计要求。
2 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并有合格证件。
3 严格按照生产厂家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操作工艺施工。
1.1.6 锤击接地体时,应严格控制接地体的垂直度,使其与地面保持垂直,以防止接地体与土之间产生缝隙,增加接地电阻,而影响接地体的散流效果。
1.1.7 埋置深度。
打入深度以接地体顶端面距自然地面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无具体规定时,不宜小于600mm,垂直接地体埋置深度以2500mm左右为宜。
防止接地体受机械损伤及受到腐蚀。
1.1.8 接地体植入接地体沟时,两垂直接地体之间的间距不宜小于接地体长度的2倍。
接地体通常不小于两根,相互间的距离以2500~3000mm为宜。
1.1.9 在多岩石地区,接地体可以水平敷设,埋设深度通常不小于600mm。
在地下的接地体严禁涂刷防腐涂料。
1.2 施工准备1.2.1 技术准备1 按照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
2 按施工图设计接地装置的位置进行放线、确定线路,经复核符合设计要求。
接地装置施工安装工艺标准

培训,经工艺评定合格后持证上岗)。 4、接地线搭接长度不小于接地扁钢宽度的 2 倍,且不少于三面焊接。焊逢应成
型美观,无焊渣、药皮,防腐漆涂刷均匀完整,防腐漆端线整齐。 5、接地体引出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装置连接(焊接)部位外侧 100 毫米内应做
防腐处理。 6、接地线在穿过墙壁、楼板和地坪处应加装适宜的钢管或其他坚固的保护套,
两端压接镀锡铜鼻子的铜 绞线跨接, 跨接线的最小面积不小于 4 平方毫米。 (2) 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 两端不跨接接地线时,连接 板每端应有不少于 2 个防松
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螺栓固定。 20、每个电气装置的接地应以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相连接,禁止在一个接地 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 21、重要的电气设备和设备构应有两根与主接地网不同地点连接的接地引下线。 22、电缆保护管出线端需要接地的应在穿电缆前焊接接地镀锌螺栓,接地螺栓的 安装不能防碍金属软管卡套的安装,镀锌螺栓的焊接方位应统一,防松垫圈 和螺帽应齐全,焊接部位油漆应完整。 23、仪表盘、接线盒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但人 体有可能接触到危险电压的 裸露金属部件应做保护接地。 24、断线卡或接地检查井的施工,应便于检查 拆卸、复装,观感应良好。 四、对接地装置施工观感质量的要求 1、对电气设备、电气架构、桥架等接地干线
观感良好,标识漆的涂刷应完整、清晰光亮,无滴流、毛刺,标识漆宜选用 磁漆。 16、接地线在引向建筑物的入口处应应涂刷白色底漆并涂以黑色接地标识。 17、接至电气设备上的接地线,应使用镀锌螺 栓连接(采用设备自带接地螺栓为宜); 用镀锌螺栓连接时应设防松帽或防松垫 片;螺栓接触面积应符合 国家标准----“母线装置 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 的规定处理; 接地线的布设应美观,固定牢固,无串联 情况,不防碍设备的运行巡视和操作。 18、电缆桥架、支吊架应全线不间断敷设接 地线,接地线的位置不 能影响电缆敷设的排 列和桥架的固定件的安装;电缆桥架全 长小于 30 米时,不应少于 2 处与接地 干线相连;电缆桥架全长大于 30 米时, 应每隔 20—30 米增加与接地干线的连 接点;电缆桥架的起始端和终点端应于 接地网可靠连接。 19、金属电缆桥架的接地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电缆桥架连接部位宜采用
国家标准-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接地装置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第1.0.3条接地装置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第1.0.4条采用的器材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
第1.0.5条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本规范和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的规定。
第1.0.6条接地装置的安装应配合建筑工程的施工,隐蔽部分必须在覆盖前会同有关单位做好中间检查及验收记录。
第1.0.7条接地装置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电气装置的接地第一节一般规定第2.1.1条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接地或接零:一、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二、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三、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
四、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
五、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接头盒、终端头和膨胀器的金属外壳和电缆的金属护层、可触及的电缆金属保护管和穿线的钢管。
六、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
七、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
八、装在配电线路杆上的电力设备。
九、在非沥青地面的居民区内,无避雷线的小接地电流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凝土杆塔。
十、电除尘器的构架。
十一、封闭母线的外壳及其他裸露的金属部分。
十二、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和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
十三、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
十四、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层。
第2.1.2条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可不接地或不接零:一、在木质、沥青等不良导电地面的干燥房间内,交流额定电压为380V及以下或直流额定电压为440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的外壳;但当有可能同时触及上述电气设备外壳和已接地的其他物体时,则仍应接地。
gb5016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1 总则1.0.1 为保证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接地装置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1.0.3 接地装置的安装应由工程施工单位按已批准的设计要求施工,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和监理单位应有专人负责监督。
1.0.4 接地装置施工采用的器材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
1.0.5 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本规范和现行有关安全标准的规定。
11.0.6 接地装置的安装应配合建筑工程的施工;隐蔽部分必须在覆盖前会同有关单位作好中间检查及验收记录。
1.0.7 各种电气装置与主接地网的连接必须可靠,接地装置的焊接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第3.4.2条的规定,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规定,扩建接地网与原接地网应为多点连接。
1.0.8 接地装置验收测试应在土建完工后尽快安排进行;对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的接地装置,在接地电阻难以满足要求时,应由设计确定采取相应措施,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1.0.9 接地装置的施工及验收,除应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的规定。
22 术语和定义2.0.1接地体(极)grounding conductor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体(极)。
接地体分为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
2.0.2自然接地体natural earthing electrode可利用作为接地用的直接与大地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井管、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基础、金属管道和设备等,称为自然接地体。
2.0.3接地线grounding conductor电力设备、杆塔的接地螺栓与接地体或零线连接用的在正常情况下不载流的金属导体,称为接3地线。
2.0.4接地装置grounding connection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和,称为接地装置。
2.0.5接地grounded将电力系统或建筑物电气装置、设施过电压保护装置用接地线与接地体连接,称为接地。
国家标准-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接地装置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第1.0.3条接地装置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第1.0.4条采用的器材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
第1.0.5条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本规范和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的规定。
第1.0.6条接地装置的安装应配合建筑工程的施工,隐蔽部分必须在覆盖前会同有关单位做好中间检查及验收记录。
第1.0.7条接地装置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电气装置的接地第一节一般规定第2.1.1条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接地或接零:一、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二、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三、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
四、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
五、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接头盒、终端头和膨胀器的金属外壳和电缆的金属护层、可触及的电缆金属保护管和穿线的钢管。
六、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
七、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
八、装在配电线路杆上的电力设备。
九、在非沥青地面的居民区内,无避雷线的小接地电流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凝土杆塔。
十、电除尘器的构架。
十一、封闭母线的外壳及其他裸露的金属部分。
十二、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和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
十三、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
十四、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层。
第2.1.2条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可不接地或不接零:一、在木质、沥青等不良导电地面的干燥房间内,交流额定电压为380V及以下或直流额定电压为440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的外壳;但当有可能同时触及上述电气设备外壳和已接地的其他物体时,则仍应接地。
变配电室接地装置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变配电室接地装置安装施工工艺标准版本:第1版 文件编号:JI-JS-QB0602-06-2004 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变配电室接地装置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2.1材料准备:2.1.1 材料进场须查验:(1)技术文件:按批查验产品合格证或镀锌厂出具的镀锌质量证明书。
(2)外观检查:1) 镀锌层覆盖完整、表面无锈斑,金具配件齐全,无砂眼。
2) 电焊条包装完整,拆包抽检,焊条尾部无锈斑等现象。
3) 接地模板应完好无损。
(3)检测:对镀锌质量有异议时,按批抽样送有资质的试验室检测。
2.1.2主要材料:使用时镀锌钢材时,采用冷镀锌还是热镀锌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1)接地模板、镀锌扁钢、角钢、圆钢、钢管、铜质板材、铜质导线等; (2)镀锌铁丝、镀锌螺栓、垫圈、弹簧垫圈等。
2.1.3其它材料:(1)电焊条、氧气、乙炔、沥青漆、黄油漆、绿油漆、水泥、砂子等。
(2)塑料膨胀管、膨胀螺栓、焊锡、焊锡膏、砂纸等。
2.2 作业条件:2.2.1 施工管理人员、作业工人已到位,责任明确。
2.2.2 施工图纸完善,施工方案已经编制并通过审定,施工技术已作交底。
2.2.3 机械设备及工序要求:(1)主要机具:1) 钢卷尺、手锤、铁锹、十字铁镐、大锤、夯桶、钢锯条、锉刀、工具袋;2) 电锤、电焊机、电焊工具、常用电工工具等。
(2)工序要求:1) 建筑物基础接地体工序要求:a 底板钢筋敷设完成。
b 主板筋与柱筋连接处已绑扎完。
c 桩基内钢筋与柱筋连接已绑完。
2) 人工接地体安装工序要求:a 按设计位置沟槽开挖完成。
b 接地极预制完毕、接地干线等已运到现场。
3) 接地模块安装工序要求:a 模块坑开挖完成。
b 接地干线已找出,引线准备就绪。
4)接地干线工序要求:a 支架安装完毕。
b 保护管已预埋。
c 土建抹灰完毕。
3 施工操作工艺3.1 建筑物基础接地体安装工艺流程:备料 → 接地焊接 → 查验、隐蔽3.1.1备料:按设计要求准备镀锌扁钢、圆钢、钢板、铜质板材、铜质导线等。
接地装置工程施工方案

本项目为某科技有限公司110KV变电站全厂接地装置安装工程,主要包括110KV开关站、二次设备室、10KV开关室。
接地装置安装由电气专业公司负责施工。
二、施工内容1. 接地网敷设(1)根据设计要求,采用镀锌扁钢6082000米,镀锌扁钢808800米进行接地网敷设。
(2)接地网敷设应按照设计要求,将扁钢接地网连接成环网,并确保连接牢固。
(3)接地网敷设完成后,对连接点进行防腐处理。
2. 接地极安装(1)采用角钢接地极63636根进行接地极安装。
(2)接地极埋设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一般为0.8米。
(3)接地极与接地网连接处应进行焊接,确保连接牢固。
(4)接地极焊接完成后,对焊接处进行防腐处理。
3. 接地电阻测试(1)按照《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的要求,对接地装置进行接地电阻测试。
(2)测试仪器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专用接地电阻测试仪。
(3)测试时,应确保测试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测试数据应符合设计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应进行整改。
三、施工工艺1. 施工准备(1)熟悉设计图纸,了解接地装置的设计要求。
(2)组织施工人员学习相关技术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
(3)准备施工所需材料、设备、工具。
2. 施工步骤(1)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接地网敷设位置。
(2)敷设接地网,确保连接牢固。
(3)埋设接地极,确保埋设深度满足设计要求。
(4)对接地极与接地网连接处进行焊接。
(5)对接地装置进行接地电阻测试。
(6)根据测试结果,对不符合要求的接地装置进行整改。
四、安全措施1. 施工人员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2. 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3. 施工过程中,确保施工设备、工具的正常运行。
4. 施工结束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现场整洁。
五、质量保证1.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2. 对施工材料、设备、工具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接地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接地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本节适用于10kV架空线路接地工程施工。
2 引用标准GB50173—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DL/ 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Q/DSG11105-2008《南方电网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第4部分:配网工程Q/G D1 1123.8-2009《广东电网公司配网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第二部分:电气工程分册,第一篇,架空线路安装工程《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DL/T5161.1~5161.17-20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3 设计要求3.1 线路接地范围10kV线路钢管杆、铁塔均设接地装置,居民区、交叉跨越及变电站出线段的钢筋混凝土杆以及装在线路杆塔上的电力设备均应接地。
3.2接地电阻杆塔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杆塔上断路器、负荷开关和、避雷器等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3.3接地装置的敷设(1)水平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不小于0.6m。
(2)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小于5m(3)在与公路、铁路或管道等交叉及其他可能使接地线遭受损伤处,均应用管子或角钢等加以保护。
3.4 接地装置的连接(1)接地装置连接前,清除连接部位的铁锈及其附着物。
(2)接地体的连接采用搭接焊时,符合下列规定:a)扁钢的搭接长度为其宽度的2倍,四面施焊。
b)圆钢的搭接长度为其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
c)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
d)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时,除在其接触部位两侧进行焊接外,并焊以由钢带弯成的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
3.5 接地装置与钢管杆、铁塔接地孔或砼杆横担用螺栓连接,便于解开测量接地电阻。
4施工工艺要点(1)接地体、接地线采用热浸镀锌钢材。
(2)地下焊接点采用防腐油漆防止焊点腐蚀。
地上焊接点采取防锈漆防止焊点锈蚀并采用耐候饰面漆涂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地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物防雷接地、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重复接地及屏蔽接地装置安装工程。
2 引用标准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3 施工准备
3.1 所用材料的质量、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3.2 镀锌钢材有扁钢、角钢、圆钢、钢管等,使用时应采用热镀锌材料,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
产品应有材质检验证明及产品出厂合格证。
3.3 镀锌铁丝、螺栓、平垫圈、弹簧垫圈等辅料均应为热镀锌制品。
3.4 电焊条、防锈漆等均应有产品合格证。
3.5 当设计采用新型接地模块时,供货商应提供试验报告、产品合格证及有关技术说明。
3.6 按设计位置清理好场地。
3.7 底板筋与柱筋连接处已绑扎完。
3.8 桩基内钢筋与柱筋连接处已绑扎完。
3.9 主要机具:常用电工工具、钢锯、锯条、铁锹、铁镐、大锤、夯桶、电焊机、电焊工具等。
4 操作工艺
4.1 人工接地装置安装:
4.1.1 工艺流程:
接地极(体)加工(接地模块制备)→测量弹线定位→挖沟→安装接地极(体)→接地干线敷设、连接→防腐处理→检测验收→回填土
4.1.2 人工接地极(体)安装符合以下规定:
4.1.2.1 人工接地极(体)的最小尺寸应符合下表2要求:
4.1.2.2 接地体的埋设深度其顶部不应小于0.6m,角钢及钢管接地体应垂直配置。
4.1.2.3 垂直接地体长度不应小于2.5m,其相互之间间距一般不应小于5m。
4.1.2.4 接地体埋设位置距建筑物不宜小于1.5m;遇在垃圾灰渣等埋设接地体时,应换土,并分层夯实。
4.1.2.5 当接地装置必须埋设在距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通道下深度小于1m时,应采取均压带做法或在其上方敷设50-90mm厚度沥青层,其宽度应超过接地装置2m。
4.1.2.6 接地体(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处焊缝应饱满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不得有夹渣、咬肉、裂纹、虚焊、气孔等缺陷,焊接处的药皮敲净后,刷沥青做防腐处理。
4.1.2.7 采用搭接焊时,其焊接长度如下:
1)镀锌扁钢不小于其宽度的2倍,不少于三面施焊。
(当扁钢宽度不同时,搭接长度以宽的为准)。
敷设前扁钢需调直,煨弯不得过死,直线段上不应有明显弯曲,并应立放。
2)镀锌圆钢焊接长度为其直径的6倍并应双面施焊(当直径不同时,搭接长度以直径大的为准)。
3)镀锌圆钢与镀锌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
图1图2
4.1.3.5
应少于2
4.1.3.6 核验接地体(线):
接地体连接完毕后,应及时请质检部门进行隐检接地体材质、位置、焊接质量、接地体(线)的截面规格等均应符合设计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分层夯实。
{将接地电阻摇测数值乘以土壤季节系数作为测试结果填写在隐检记录上,土壤季节系数见表1(该表只作参考,不作强制规定)}。
表1
注:φ1-测量前数天下过较长时间的雨,土壤很潮湿时用之;
φ2-测量时土壤较潮湿,具有中等含水量时用之;
φ3-测量时土壤干燥或测量前降雨不大时用之。
4.2 自然基础接地装置安装:
4.2.1 工艺流程:
确定连接钢筋组数、位置及连接方法→接地体连接→干线敷设、预留及标志→验收
4.2.2 接地干线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4.2.2.1 接地干线穿墙时,应加套管保护,跨越伸缩缝时,应做煨弯补偿。
4.2.2.2 接地干线应按设计要求位置设有为测量接地电阻而预备的测试点(断接卡子),一般采用暗盒装入,且必须设置在地面以上,同时加装盒盖并做上接地标记。
4.2.3 自然基础接地体安装:
4.2.3.1 利用无防水底板钢筋或深基础做接地体:按设计图尺寸位置要求,标好位置,将底板钢筋搭接焊好。
再将柱主筋(每处不少于2根)底部与底板筋搭接焊好,并在室外地面以下将该处2根主筋焊接连通,清除焊渣,并将两根主筋做好标记,以便于引出和检查。
应及时请质检部门进行隐检,同时作好隐检记录。
4.2.3.2 利用柱形桩基及平台钢筋做接地体:按设计图尺寸位置,找好桩基组数位置,把每组桩基四角钢筋搭接封焊,再与柱主筋(每处不少于2根)焊好,甩出备用外接点,清除焊渣,并将两根主筋做好标记,便于引出和检查,并应及时请质检部门进行隐检,同时做好隐检记录。
5 质量控制
5.1 接地装置埋深或间隔距离不够。
按设计要求执行。
5.2 焊接面不够,焊渣清理不干净,防腐处理不好,焊接面按质量要求进行纠正,将焊渣敲净,做好防腐处理。
5.3 利用基础、梁柱钢筋搭接面积不够,应严格按质量要求去做。
6 质量标准
6.1 主控项目
6.1.1 人工接地装置或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的接地装置必须在地面以上按设计要求位置设测试点。
6.1.2 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6.1.3 防雷接地的人工接地装置的接地干线埋设,经人行通道处理地深度不应小于1m,且应采取均压措施或在其上方铺设卵石或沥青地面。
6.1.4 接地模块顶面埋深不应小于0.6m,接地模块间距不应小于模块长度的3-5倍。
接地模块埋设基坑,一般为模块外形尺寸的1.2-1.4倍,且在开挖深度内详细记录地层情况。
6.1.5 接地模块应垂直或水平就位,不应倾斜设置,保持与原土层接触良好。
6.2 一般项目
6.2.1 当设计无要求时,接地装置顶面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6m。
圆钢、角钢及钢管接地极应垂直埋入地下,间距不应小于5m。
接地装置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6.2.1.1 扁钢与扁钢搭接为扁钢宽度的2倍,不少于三面施焊;
6.2.1.2 圆钢与圆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
6.2.1.3 圆钢与扁钢搭接为圆钢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
6.2.1.4 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紧贴角钢外侧两面,或紧贴3/4钢管表面,上下两侧施焊;
6.2.1.5 除埋设在混凝土中焊接接头外,有防腐措施。
6.2.2 当设计无要求时,接地装置的材料采用为钢材,热浸镀锌处理,最小允许规格、尺寸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6.2.3 接地模块应集中引线,用干线把接地模块并联焊接成一个环路,干线的材质与接地模块焊接点的材质应相同,钢制的采用热浸镀锌扁钢,引出线不少于2处。
7 成品保护
7.1 槽沟挖好后及时设置安装接地装置。
7.2 接地装置在安装时应避免破坏焊接处以外部位的镀锌层。
7.3 及时做好焊接处的防腐处理,在来不及回填时应做好接地装置的临时防护和覆盖。
7.4 回填时防止砸、碾、拉、剐导致接地装置断裂、移位和镀锌层损坏。
7.5 及时做好主筋引下线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