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学案附带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天的怀念》学案
【学习目标】
1.能够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秋天”的故事中,理解“母爱”的内涵。
【学习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在“秋天”的故事中,理解“母爱”的内涵。
第一课时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史铁生
1951年,1月4日生于北京。从小跟奶奶生活
1964年,毕业于东城区王大人胡同小学。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1969年,上山下乡运动展开,自愿到陕北延安农村插队。
1969年,4月因腰腿病返京治病,6月回村,生产队关照让其担任饲养员,放牛喂牛。
1971年,9月史铁生腰疼加重,回北京治病。
1972年,1月5日住北京友谊医院,一年有半,治疗结束之时即轮椅生涯开始之日。
1974年,到某街道工厂做工。
1981年,因患肾病回家疗养。后从事写作。
1998年,被确诊为尿毒症,需隔日透析以维持生命,其经费主要由中国作家协会和北京市政府负担。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去世。根据遗愿,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器官捐献给医学研究,12月31日凌晨6时许,其肝脏移植给天津的一位病人。
史铁生, 作家。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后主要从事文学创作,曾为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代表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96年11月,史铁生的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浙江《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五万元)。
2.写作背景
《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对于残疾人命运的关注。他在21岁的时候,高位截瘫,在那一年,他的母亲也去世了。后来,在他的许多文章里都写到了他的母亲,纵观他的成长之路,其实是母亲用生命代价铺就的。《秋天的怀念》便是怀念母亲的文章。
3.文体知识
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真情。
【自主学习】
(一)积累词语
1、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初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读准字音,并勾画出不理解的字、词。(方法提示:圈画、积累文中的生词、难字,特别关注字词的读音与解释。)
A字音、字形:(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瘫痪(tān) 憔悴(qiáo) 侍弄(shì) 捶打(chuí) 絮叨(xù)仿膳(shàn)
诀别(jué)暴怒(bào)恢复(huī)
B词义:(记忆并补充)
(1)侍弄:经营照管。
(2)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3)暴怒无常:形容人很容易发怒,而且很没规律。
(4)喜出外望: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5)诀别: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6)淡雅:素静典雅。
(7)沉寂:十分寂静。
(8)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里啰嗦。
(9)央求:恳求。
(10)泼泼洒洒:水泼洒的样子。文中形容花开得茂盛。
(11)翻来覆去:指来回翻身。形容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任选以上6个词语,写成一段话。要求:语句通顺,意思表达清晰即可,字数不限。
略。
【合作探究】
1、文中哪些地方写到了秋天?为什么要选择秋天这个季节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明确:1.天上的北归的雁阵;北海的菊花开了。
从北归的雁阵和菊花可以看出史铁生写的这篇课文写的是秋天,菊花是在秋天盛开。
2.因为秋天是一个伤感的季节,而且母亲总想带我去看菊花,舒缓我的心情,她也是在秋天离开我的,所以史铁生选择了秋天这个季节。
2、母亲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印在心底,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请大家找一找是哪一句话?
明确:好好儿活。
3、儿子如何不好好活,母亲才说出了这样的话?
【明确】1.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2.“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3.“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师小结:瘫痪后的史铁生无法接受年轻的自己将一辈子坐在轮椅上,他的脾气开始变得暴怒无常,不愿意出门,也不愿意听到看到充满活力的声音和事物,甚至萌生了不想再活下去的念头。这样的史铁生不想再好好活。
导入链接史铁生简介并补充:
他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一个原本有大好前途的年轻人,却因病失去双腿,从此再也不能行走,也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也失去了自己的前途。但是他不应该把气撒到妈妈的身上。
史铁生简介补充: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后主要从事文学创作,曾为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96年11月,史铁生的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浙江《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五万元)。
4、面对这样一个暴躁儿子,母亲的回应是什么?找出文中原句并赏析。
【明确】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分析:这个句子中有几个重点词语可以勾画:悄悄、躲、偷偷、又、悄悄、红红的,因为我瘫痪后,脾气不好,不想再好好地活,所以看我发脾气后,母亲不敢再来激怒我,只能悄悄地躲到外面去,但也不敢离我太远,担心我会想不开,做出不该做的事情,所以偷偷地听我的动静,恢复沉寂后,母亲又悄悄地进来,想安慰我,可是从她红红的眼睛可以看出母亲看到我发脾气时,是非常担心我的,但又不能表现在我的面前,只能偷偷地抹眼泪。这些词语表现出了母亲的焦急以及母亲对我的担心。
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分析:这个句子中的重点词语有:扑、抓、忍住,这三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担心我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立马扑身过来抓住我的手,但又不敢哭得太大声而影响我的心情,只能忍住自己的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表面上写的是劝慰“我”,不使我失去生活的勇气,但实际上母亲说的是“俩”,母亲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病,但为了让儿子好好活着,先自己好好活着。对于母亲这些话外话的意思,“我”因为自己的原因,根本就没有想过,直到后来妹妹告诉我,我才知道。
3.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挡”这个词可以看出母亲担心坐在窗前的我突然想不开,这里的母亲就像一扇门,想挡住儿子郁闷烦躁的思绪。
✍“总是”一词,表现母亲时时把带“我”出去当作一件重要的事,而根据我身体的实际,除了看花,母亲没有办法想出第二种更让我觉得可以干的事情来。
✍“絮絮叨叨”一词,表现了母亲因为儿子的答应而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以下的很多话,都是不知所措的表现,以至于说漏了嘴。“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一句,一方面表达了母亲过分的快乐,另一方面更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爱已经无所不在,竟然连在说话方面的用词都注意到了,所谓“爱之深”。
4.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分析:“憔悴”在这里已经暗示了母亲当时身体不好,可是她求了孩子无数次,得到的却总是冰冷的拒绝,那么母亲憔悴的不仅是身体,更是心灵。有一句话说的是“哀莫大于心死”,可母亲的心是哀而不死。
“央求”这个词可以看出母亲知道自己活不长了,希望尽快帮助儿子走出困境,,体现了母爱的急切。
5.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分析:母亲听到“我”的回答后非常意外,没想到求了那么多次,这次我竟然答应了,所以不知所措,表现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终于想起应该要去准备一下。
【当堂训练】
将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注音抄写三遍。
【学习反思】
《秋天的怀念》学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在“秋天”的故事中,理解“母爱”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