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中公经济师 全国经济专业技术 经济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

中公经济师 全国经济专业技术 经济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

渊圆冤一般来说袁商品的需求与替代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化遥
煤气价格尹 电力需求尹 煤气相对于电来说变得更贵 了袁 消费者会更多地购买相对 便宜的电力遥
图 员原圆 替代品价格对需求的影响
缘援互补品的价格 油尧家用电器和电遥
渊员冤互补品是指使用价值上必须互相补充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商品袁如院汽车和汽 渊圆冤一般来说袁商品的需求与互补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遥
预期

3
经济基础知识渊中级冤
渊二冤各因素如何影响需求
员援消费者的偏好 一般来说袁消费者偏好增强袁将引起需求增加遥 圆援消费者的个人收入 消费者收入一般是指一个社会的人均收入遥 猿援产品价格 一般来说袁消费者收入增加袁将引起需求增加遥 一般来说袁价格和需求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遥 源援替代品的价格 电力遥 渊员冤替代品是指使用价 值相近 袁 可以相互 替代 来满足 人 们同 一需要的商品 袁 如煤气 和
汽油价格尹 汽车需求引 汽油价格上涨袁 用车的成本增 加袁导致汽车的需求量下降
全 国 经 济 专 业 技 术 资 格 考 试 用 书
图 员原猿 互补品价格对需求的影响
远援预期
品的需求变动量分别为 缘园 单位和 愿园 单位袁则在这类商品价格变动的共同作用下袁该月甲商 4

揖经典例题 圆院单选题铱某月内袁甲商品的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同时上升袁引起的甲商
消费者偏好
决定需求的因素包括消费者偏好尧消费者的个人收入尧替代品价格尧互补品价格尧消费者
消费者个人收入 其他渊商品品种尧 质量 尧 广告 宣传尧地理位置尧 季节 尧 国家 政策等冤 全 国 经 济 专 业 技 术 资 格 考 试 用 书
替代品价格
需求
互补品价格
产品价格 最重要的因素 图 员原员 影响需求的因素

经济基础知识点汇总

经济基础知识点汇总

经济基础知识点汇总经济基础知识点汇总一、基本概念1、经济学:研究人类社会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如何分配和利用资源的学科。

2、稀缺性:指资源有限,社会生产能力有限,因此,必须有效利用和分配资源。

3、效率: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收益。

4、公平:指人们之间资源分配的合理性。

5、市场:指通过自由竞争和价格机制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机制。

6、自由市场:指在产品价格、生产计划、利润分配等方面没有政府干预的市场。

7、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总体运行,包括国民收入、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等。

8、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消费者、厂商等)的行为和决策,包括需求理论、供给理论等。

二、核心知识点1、需求与供给: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价格下降,需求增加。

价格上升,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供给减少。

2、市场均衡:当供给等于需求时,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3、弹性理论:描述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概念及影响因素,需求弹性分为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

4、消费者行为:消费者选择最能满足其需求的产品,即实现效用最大化的过程。

5、生产者行为: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6、完全竞争市场:市场中存在大量厂商,产品同质,信息完全,价格由市场决定。

7、垄断市场:市场中只有一个厂商,产品无替代品,价格和产量由厂商自行决定。

8、寡头市场:市场中只有几个厂商,产品存在替代品,价格和产量由厂商协商决定。

9、GDP(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10、失业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但是正在寻找工作的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

11、通货膨胀:总体物价水平上升,通常用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来衡量。

12、财政政策:政府通过财政支出和税收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政策。

13、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利率、货币供应等手段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政策。

三、细节和扩展知识点1、经济学分类: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以及国际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分支。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初级)】考试大纲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初级)】考试大纲

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和法律等相关的原理、方法、技术、规范(规定)等,以及是否具有从事经济专业工作的初步基础知识和能力。

考试内容与要求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1. 社会经济制度。

理解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辨别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的主要阶段,诠释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过程,辨识市场与市场体系的基本功能,理解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辨别社会资源配置基本方式,理解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

2.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诠释货币产生的过程和基本职能,理解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和在商品经济中的主要作用。

3. 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过程,辨别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诠释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必然性和基本途径。

4. 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根本任务和目的,辨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基础。

理解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存在原因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模式,诠释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和类型,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内容。

6. 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理解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和特点,诠释社会主义产业结构的基本构成,辨别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形式,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树立并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新发展理念。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理解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和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辨别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方式和手段,理解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及其综合协调的基本要求。

8.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

理解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趋势,诠释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与机遇,理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涉外经济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辨别我国涉外经济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工业技术经济学知识点总结1

工业技术经济学知识点总结1

第二章现金流量构成与资金等值计算1.现金流量把各个时间点上实际发生的这种资金流出或资金流入成为现金流量。

投资、成本、销售收入、税金和利润等经济量是构成经济系统现金流量的基本要素,也是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最重要的基础数据。

2.投资狭义的投资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为实现某种预定的生产、经营目标而预先垫支的资金。

总投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建设期的借款利息)+(投资方向调节税)①建设投资的构成)存货——②流动资产的构成短期投资3.费用和成本④经营成本、沉没成本、机会成本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与摊销费-借款利息支出。

折旧与摊销既不属于现金流出也不属于现金流入,我们已将投资当作支出,若再将折旧作为支出,就重复计算了费用;借款利息是企业实际的现金流出,但在评价工业项目全部投资的经济效果时,并不考虑资金来源问题,也不将借款利息计入现金流量。

沉没成本——以往发生的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

当前决策多要考虑的是未来可能发生的费用及所能带来的收益,不考虑以往发生的费用。

机会成本——将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有限资源置于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收益。

在其所放弃的机会中最佳的机会可能带来的收益,就是将这种资源置于特定用途的机会成本。

在技术经济分析中,沉没成本不会在现金流量中出现,机会成本则会以各种方式影响现金流量。

5.资金的时间价值取决于①投资收益率②通货膨胀因素③风险因素。

①单利与复利:单利计息指仅用本金计算利息,利息不再生利息,如我国国库券的利息;复利指利滚利,如商业银行的贷款。

技术经济分析一般采用复利。

复利计息又分间断复利和连续复利,一般采用间断复利。

②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名义利率=每一计息周期的利率×每年的计息周期数,若按单利计算,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一致;但若按复利计算,名义利率(r)与实际利率(i)的换算公式为:当m=1时,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当m>1时,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当m∞时,即按连续复利计算时,i与r的关系为:6.现金流量图①横轴是时间轴,等分为若干间隔,每一间隔代表一个时间单位,通常是“年”;②垂直线代表流入或流出系统的现金流量,箭头向下表示现金流出,向上表示现金流入;③垂直线的长度根据现金流量的大小按比例画出;④需注明每一笔现金流量的金额。

科技经济知识点总结

科技经济知识点总结

科技经济知识点总结一、科技经济的概念科技经济是指科学技术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以及科学技术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

通常情况下,科技经济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互为因果。

二、科技的作用1. 提高生产效率科技的发展能够使生产效率提高,提高了单个劳动者的生产水平,能够以更少的资源,更短的时间生产更多的产品,从而增加了整个社会的生产总量。

2. 优化生产方式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更加高效的生产方式,例如自动化、智能化工厂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人力成本,优化了生产结构。

3. 促进创新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创新的实施。

新技术的应用和发明能够满足新需求,促进产品的不断改进和市场的扩大。

4. 降低成本科技的发展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例如,新材料的使用可以减少原材料的使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5. 拓展市场科技的发展可以拓宽市场范围。

例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全球范围的市场拓展,通过在线销售可以将产品卖到世界各地。

6. 促进可持续发展科技的发展运用生产方式和产品结构变化,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7. 改善生活科技发展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例如医疗科技的进步提高了生活水平,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三、科技经济的重要性科技经济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家的整体实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1、对产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科技经济的发展是产业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新兴科技的发展会使得对传统产业的改进和升级,并促进新产业的发展。

2、对经济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科技经济的发展,会推进政府对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的要求。

高新技术产业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促使了经济结构的调整。

3、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支撑作用科技经济的发展,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

4、对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性支持高新技术产业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科技投入的提高,将会对国家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支撑作用。

5、对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促进作用科技的发展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2023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基础知识(中级) 考试大纲

2023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基础知识(中级) 考试大纲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基础知识(中级)考试大纲---------------------------------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是否理解和掌握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法律等相关的原理、方法、技术、规范(规定)等,以及是否具有从事经济专业工作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考试内容与要求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1.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

2. 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理解市场需求、市场供给与均衡价格,运用均衡价格模型分析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和市场价格之间关系,掌握市场价格形成的基础。

3. 生产和成本理论。

理解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掌握生产者的组织形式、企业形成的相关理论,辨别成本函数的基本形式和短期成本函数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4. 市场结构理论。

理解市场结构的分类及其依据,掌握市场结构和生产者决策理论,辨别不同类型市场结构及其生产者行为。

5. 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理解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掌握生产要素市场理论基本内容,理解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决定方式。

6. 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理解资源最优配置的标准和帕累托最优状态,掌握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的基本理论,解释市场垄断、公共物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辨别政府干预市场的方式和措施。

7.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理解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辨别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掌握消费、储蓄、投资、总需求和总供给等宏观经济基本理论,理解消费、储蓄、投资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

8.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理解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掌握我国经济新发展理念、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的特征,掌握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特征,掌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含义和特征。

2020年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初级)大纲

2020年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初级)大纲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初级)考试大纲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和法律等相关的原理、方法、技术、规范(规定)等,以及是否具有从事经济专业工作的初步基础知识和能力。

考试内容与要求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1. 社会经济制度。

理解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辨别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的主要阶段,诠释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过程,辨识市场与市场体系的基本功能,理解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辨别社会资源配置基本方式,理解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

2.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诠释货币产生的过程和基本职能,理解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和在商品经济中的主要作用。

3. 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过程,辨别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诠释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必然性和基本途径。

4. 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根本任务和目的,辨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基础。

理解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存在原因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模式,诠释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和类型,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内容。

6. 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理解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和特点,诠释社会主义产业结构的基本构成,辨别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形式,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树立并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新发展理念。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理解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和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辨别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方式和手段,理解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及其综合协调的基本要求。

8.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

理解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趋势,诠释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与机遇,理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涉外经济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辨别我国涉外经济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技术经济学》第1章

《技术经济学》第1章
(3)经济发展是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material basis)
1998年R&D经费占GDP的比重 日本: 2.913% 人均968.9美元/人年 美国: 2.679% 人均842.5美元/人年 中国: 0.693% 人均5.3美元/人年 2011年我国R&D经费支出8610亿元,占 GDP的1.83%。十二五末预计达到2.2%。
如产业的发展速度与总体规模;产业发展 的专业化、协作化、联合化;产品结构、 技术结构与规模结构;产业的技术扩散与 转移;产业的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新技 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开发利用与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等。
(3)微观层面的研究内容 如技术发展与创新战略;产品研发、升
级换代的规划与方案;技术选择、技术开发 与技术整合;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与工艺革 新;信息化建设等。
2.纵向方面的研究内容 从纵向来划分,技术经济学涉及具体四个层面的研究内容。 (1)宏观层面的研究内容 如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比例、效果;投资方向、结构、效
果与最优规模;生产力合理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资源合 理开发和综合利用;能源结构与综合开发利用;发展经济 与保护环境及生态平衡等。
(2)中观层面的研究内容
2.电力工业的出现。1856年,沃纳.西门子运用法拉第在1830年发现的电 学理论,设计出第一台电动机和发电机。但22年里,电气工业并未出现,因 为缺少麦克斯韦电磁学理论。麦克斯韦理论出现后,爱迪生于1878年发明 了电灯。
电灯取代煤气灯。
(3)科学技术的渗透效应(Penetrating Effect )
(2)科学技术的变革效应(Transform Impact) ①推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
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的演进。 产业内部结构的演进。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第一章 知识产权基础-第1节知识产权概述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第一章 知识产权基础-第1节知识产权概述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第一章知识产权基础一、本章考情概况(一)本章共计17个知识点,主要涉及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一般不会考到不定项选择题。

(二)本章考查考生对知识产权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难点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的性质、知识产权管理、国际保护原则。

二、本章教材结构1第一节知识产权制度概述一、本节知识点(一)【知识点】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重要程度★)。

(二)【知识点】知识产权的性质与特征(重要程度★★★)。

(三)【知识点】知识产权政策法律体系(重要程度★)。

二、本节内容精讲(一)知识产权的概念与范围1、概念: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商誉依法享有的权利。

2、客体范围(1)广义:包括专利权、著作权及其邻接权、商标权、商号权、商业秘密权、地理标志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权利。

(2)狭义:三个部分两个类别保护范围著作权(含邻接权)文学产权保护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创作者和传播者的权利。

专利权工业产权保护工业、商业、农业、林业和其他产业中具有实用经济意义的无形财产权利。

商标权3、本部分知识点相关例题精讲【例题•多选】狭义上的知识产权包括()。

A.著作权B.与著作权有关邻接权C.专利权D.商号权E.商标权【答案】ABCE【解析】狭义的知识产权,即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含邻接权)、专利权、商标权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例题•多选】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产权可以分为两个类别()。

A.文学产权B.著作权C.与著作权有关邻接权D.工业产权E.专利权【答案】AD【解析】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含邻接权)、专利权、商标权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可以分为两个类别:一类是文学产权,包括著作权及与著作权有关的邻接权;另一类是工业产权,主要是专利权和商标权。

(二)知识产权的性质与特征1、知识产权的性质(1)知识产权是一种民事权利。

私权各国立法及《TRIPs协定》一致认可。

私权与公权是相对而言的立法分类。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经济基础知识考试试题答案附后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经济基础知识考试试题答案附后
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配置资源的核心机制是 ;
A.利益机制 B.供求机制 C.价格机制 D.竞争机制
6.—个完善的市场体系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市场中商品和要素的市场价值,这体现出其具有 功能;
A.信息传递 B.社会评价 C.利益调整 D.资源配置 7.在现代企业制度的财产关系中,法人财产权指的是 ;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 作用的经济体制;
A.统治性 B.决定性 C.辅助性 D.基础性
4.下列关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相互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市场经济一定是商品经济 B.市场经济一定不是商品经济 C.商品经济一定是市场经济 D.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A.自发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B.人为的不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C.自发的不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D.人为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36.根据“格雷欣法则”,当市场上流通两种法定金属货币时,最终可能会使市场上
A.劣币泛滥 B.良币充斥市场 C.劣币被收藏、融化或输出 D.金本位制度崩溃
37.市场营销的研究对象是以 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
A.管理过程学派 B.社会系统学派 C.行为科学学派 D.管理科学学派
49.根据决策条件确定性的差异,决策可以划分为确定型、 和不确定型决策;
A.程序型 B.半确定型 C.偶然型 D.风险型
50.人类行为模式理论指出,人类的行为根源于 ;
A.学习 B.需要 C.动机 D.理想
51.组织是为实现一定目标,经由分工协作而组成的具有特定职责、职权关系的 ;
A.商业信用 B.国家信用 C.银行信用 D.消费信用
28.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内容是规定 ;

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经济基础知识》张宁 基础精讲 第16章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经济基础知识》张宁 基础精讲 第16章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第十六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货币需求一、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1、货币需求:经济主体在既定收入和财富范围内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数量、派生于人们对商品的需求(2008);2、货币需求量:一定时期内经济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

二、传统货币数量说1、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1)MV=PT(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物价水平×商品劳务交易量);(2)PM有直接关系,M最活跃因素、P主要被动因素。

2、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说(1)π=K×Y/M(货币价值=愿意持有货币的比重×总收入/货币供给量);(2)庇古认为货币的价值由货币供求数量关系决定。

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2009)1、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被称作流动性偏好理论。

2、流动性偏好即货币需求由三个动机决定:(1)交易动机(2009单选):由于收入和支出时间不一致,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2)预防动机:为应付各种紧急情况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3)投机动机:由于利率不确定,预期需要持有货币以便从中获利的动机。

3、交易性动机和预防性动机构成交易性需求,是国民收入增函数;投机动机构成投机性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

L=L1(Y)+L2(i)4、流动性陷阱:利率降到某一低点,货币需求无限增大,利率过低流动性偏好具有绝对性。

四、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说(2007)影响人们持有实际货币的因素1、财富总额:与所需货币成正比;2、财富构成: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之比,与人力财富成正比;3、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金融资产收益率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因此与货币持有量成反比。

4、其他因素一、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1、货币供给分析(1)货币供给:一国或者货币区的银行系统向经济主体供给货币满足货币需求过程。

(2)货币供给量:非银行部门持有货币资产数量,即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货币供给数量=流通中的货币量。

(3)货币供给分析货币供给机制:侧重于货币创造过程;货币供给决定:侧重于分析决定货币供应量的因素。

经济基础知识点汇总2024

经济基础知识点汇总2024

【经济基础知识点汇总】引言概述:经济基础知识是经济学学科中最基础和重要的知识要点,它是理解经济现象、分析经济问题的基础。

本文将系统总结经济基础知识,包括供求关系、市场结构、生产要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等五个大点,每个大点又包含多个小点详细阐述,旨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和掌握经济基础知识,提升对经济运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一、供求关系:1.需求的定义和影响因素:需求的概念、价格、收入、替代品和互补品对需求的影响。

2.供给的定义和影响因素:供给的概念、生产成本、技术进步、生产要素市场和其他相关因素对供给的影响。

3.均衡价格和数量:供求曲线的交汇点确定的均衡价格和数量。

4.价格变动对供求的影响:价格上涨和下跌对供求的影响。

5.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需求和供给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二、市场结构:1.完全竞争市场:特点、价格和产量决定、进入和退出市场的自由和效率。

2.垄断市场:特点、垄断力量形成的原因、垄断者的定价行为和效率问题。

3.垄断竞争市场:特点、产品差异化、入市和退出的自由、定价行为和效率。

4.寡头垄断市场:特点、寡头市场势力形成的原因、定价行为和效率问题。

5.不完全竞争市场:特点、定价行为和效率问题。

三、生产要素:1.劳动力:劳动力的概念、劳动力市场、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劳动力移动和培训问题。

2.资本:资本的概念、资本市场、资本的供给和需求、资本的投资和融资问题。

3.土地:土地的概念、土地市场、土地的供给和需求、土地的利用和保护问题。

4.创新:创新的概念、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创新的推动因素和政策支持。

5.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的概念、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影响。

四、经济增长:1.经济增长的含义和计量:经济增长的概念、GDP和GNP的计量方法、人均收入和人均生产率的计算。

2.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资本积累、劳动力增长、技术进步和制度环境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3.经济增长的模型:经济增长的代表性模型,如哈罗德-多马模型和新古典增长模型。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经济基础知识初级考试试题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经济基础知识初级考试试题
B.人为的不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C.自发的不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D.人为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36.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的投票权和借款数量取决于 ..
A.成员国缴纳的份额
B.特别提款权
C.外汇储备
D.一般提款权
37.需要是指人们在想要达成某一目的时感觉到某种 的状态..
A.满足
B.知晓
C.匮缺
D.矛盾
E.固定性
79.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收制度基本构成要素的有 ..
C.矩阵制
D.模拟分权制
55.组织是为实现一定目标;经由分工协作而组成的具有特定职责、职权关系的 ..
A.系统
B.层次
C.职位
D.机制
56.依据控制要 的原则;管理人员没有必要把握实际工作的每一个细节..
A.与计划相适应
B.具有客观性
C.具有整体性
D.抓住关键点
57.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的是 ..
A.附和合同
B.商议合同
C.定式合同
D.标准合同
6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 年..
A.1
B.2
C.3
D.4
61.依我国有关规定;抽奖式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为人民币 元;超过此限额的属于不正当奖售行为..
A.1000
B.2000
A.某市交通局限定小轿车使用者只能购买某一品牌的净化器
B.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处罚达成价格同盟的企业
C.政府及其所属部门限制外地商品进人本地市场
D.政府及其所属部门限制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
58.下列各法律中;不属于经济法的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