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高端离心泵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离心泵原理及应用.
⑵ 质量流量m : kg/h kg/s t/h
m=ρQ ρ液体密度kg/m3。
用的较多
2. 离心泵主要工作参数: 2.2 扬程
输送单位重量的液体从泵入口处(泵进口法兰)到泵出口处 (泵出口法兰),其能量的增值。
常用H表示,单位J/kg、m液柱。 (J=N·m)
2. 离心泵主要工作参数:
特别注意!
一般离心泵转速970 rpm、1450 rpm、2950 rpm; 高速离心泵的转速可达 20000 rpm以上。
2. 离心泵主要工作参数: 2.4 功率
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单位: 1Nm1J1 W
ss
工程单位:1 kW=1000 W
⑴ 有效功率Ne 单位时间内泵输送出去的液体有效能头。
QH
Ne 1000
2. 离心泵主要工作参数:
➢ 流量 Q ➢ 扬程 H ➢ 转速 n ➢ 功率 N ➢ 效率η ➢ 气蚀余量(Δhr)
2. 离心泵主要工作参数: 2.1 流量
即泵在单位时间内排出的液体量,通常用体积单位表示,符号 Q,单位有m3/h,m3/s,l/s等,
⑴ 体积流量Q : m3/h m3/s L/s
1.清理进口管路的异物使进口畅通,或者增加管径 的大小; 2.降低输送介质的温度; 3.降低安装高度; 4.重新选泵,或者对泵的某些部件进行改进,比如 选用耐汽蚀材料等等; 5.使泵体内灌满液体或者在进口增加一缓冲罐就可 以解决.
1. 离心泵工作原理
1.6 液体性质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
1.液体粘度对泵性能的影响:粘度增加,油品的粘 滞力和阻滞作用也增大,流体在叶轮通道中流速 下降,泵的流量和扬程随粘度的增大而下降。 2.饱和蒸汽压对泵的影响:当液体的温度升高,液 体的饱和蒸汽压随之升高,当泵的入口压力一定 时液体容易汽化使泵的效率下降,严重时产生汽 蚀现象。 3.固体颗粒浓度对泵的影响:固体颗粒的浓度增大 泵的扬程和流量及效率均下降,严重时对泵的各 部件冲蚀严重。
离心水泵叶轮的三元流技术原理及应用
离心水泵叶轮的三元流技术原理及应用LI前,节能降耗已成为全国各行各业,特别是高耗能企业的重要任务。
我国已把节能降耗提到了国民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位置。
离心泵是把原动机的机械能通过离心泵叶轮产生的离心力使液体产生动能,从而达到输送液体的LI的,它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因此,通过优化离心泵的性能做好离心泵的节能工作,是节能降耗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1.三元流技术概述我国离心泵多年来一直采用一元流理论设讣离心泵叶轮,它的设计理念是假定进出口流通截面及流道内部任何流通截面的水流分布是均匀的,而流速仅为一个自变量的函数。
据此而设计出叶片的儿何形状,制作出多种模型进行试验,择优选用。
由于离心泵在不同工况下其流量、压力变化范围很大,而这种叶轮的模型只能是有限的数种,因而无法保证优选模型与实际工况一致。
这就导致离心泵叶轮偏离设讣最佳效率点,进而影响泵的实用效率。
我国科学家吴仲华教授创立的si、S2两类流面概念,奠定了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的基础,中科院研究员刘殿魁教授于1986年提出了叶轮机械内“射流-尾迹的完全三元流”的解法。
应用这一计算方法对叶轮流道进行设讣,有效地解决了尾迹区的影响,提高了叶轮的水力效力,同时增大了有效流通面积,提高了离心泵的工作效率。
离心泵的水力效率受水泵叶轮的进口轮径、出口轮径、轮毂比、子午流道的曲率变化、叶型中心线的形状、叶片厚度分布、安装角、进口角、出口角及泵的工作流量、压力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而根据“射流-尾迹三元流动”理论结合离心泵的实际流量、扬程等参数设计制作的高效三元流叶轮,在不变动泵体安装结构的情况下,换装于原泵体内。
以投资最少,见效最快的技改方式,达到节能降耗的H 的。
2.三元流技术原理三元流技术,实质上就是通过使用先进的泵设计软件,结合生产现场实际的运行工况,重新进行泵内水力部件(主要是叶轮)的优化设计。
具体步骤是:先对在用离心泵的流量、压力、电机耗功等进行测试,并提出常年运行的工艺参数要求,作为泵的设计参数;再使用泵设计软件设计出新叶轮,保证可以和原型互换,在不动管路电路、泵体等条件下实现节能或扩大生产能力的H 标。
2014年度高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
2014年度高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通用项目)特等奖1项一等奖10项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完成单位及名次(未注明则为独立完成)1 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吕志涛,薛伟辰,蒋立红,张喜刚,冯大斌,孟少平,朱万旭,程建军,苏如春,贺志启,潘钻峰,王景全,刘钊,郭正兴,冯健东南大学(1),同济大学(2)2 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黄润秋,许强,裴向军,唐川,李为乐,王运生,范宣梅,罗永红,余斌,李渝生,李勇,沈军辉,冯文凯,赵建军,巨能攀成都理工大学3 中成药二次开发核心技术体系创研及其产业化张伯礼,程翼宇,瞿海斌,刘洋,范骁辉,谢雁鸣,高秀梅,张平,刘雳,王毅,张俊华,康立源,胡利民,任明,张艳军天津中医药大学(1),浙江大学(2)4 我国首次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有效防控及集成创新性研究侯云德,王宇,王辰,王永炎,李兰娟,赵铠,李兴旺,杨维中,刘保延,舒跃龙,金奇,高福,胡孔新,梁晓峰,钟南山首都医科大学(2),浙江大学(5)5 我国油气战略通道建设与运行关键技术廖永远,孙波,黄维和,吴宏,黄泽俊,高泽涛,艾慕阳,冯庆善,冯耀荣,张劲军,杨忠文,王旭,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0)王国丽,高顺华,伍 奕6超深井超稠油高效化学降粘技术研发与工业应用刘中云,秦 冰,林 涛,王世洁,郭继香,梁尚斌,韩革华,罗咏涛,肖贤明,李本高,赵海洋,李子甲,任 波,杨祖国,雷 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3) 7极端条件下重要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与维护 陈学东,涂善东,郑津洋,范志超,轩福贞,寿比南,陈永东,谷 文,王 冰,陈志平,韩 冰,杨国义,崔 军,章小浒,李秀杰华东理工大学(2), 浙江大学(3), 浙江工业大学(7)8高端容错计算机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王恩东,胡雷钧,张 东,张 峻,黄家明,夏 军,林楷智,尹宏伟,王守昊,林磊明,乔 鑫,陈彦灵,吴 楠,乔英良,陈继承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 9流域水循环演变机理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王浩,贾仰文,康绍忠,陈吉宁,王建华,曹寅白,陆垂裕,汪 林,周祖昊,刘家宏,甘 泓,仇亚琴,游进军,牛存稳,雷晓辉清华大学(2),中国农业大学(3)10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关键技术及装备王金华,于 斌,康红普,吴永平,王国法,吴兴利,王家臣,杨智文,刘 峰,李国平,毛德兵,雷 煌,梁运涛,宋金旺,王晓东中国矿业大学(北京)(8),中国矿业大学(9)创新团队1项二等奖103项及精准饲养技术创建与应用李建国,曹志军,张晓明,张永根,张振新,刘连超,高丽娜山东农业大学(2),河北农业大学(3),东北农业大学(4)2 高效离心泵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袁寿其,刘厚林,袁建平,孔繁余,谈明高,张金凤,汤跃,王洋,董亮,曾培江苏大学(1)3 微通道管材与换热器制造技术及其应用彭颖红,陈江平,李大永,潘晓勇,唐鼎,施骏业,葛方根,阳洪,葛亚飞,黄国强上海交通大学(1)4 大型超超临界机组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刘吉臻,夏明,朱永芃,潘钢,马骏驰,牛玉广,曾德良,刘长良,陆家铭,周海东华北电力大学(1)5 高密度互连混合集成印制电路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张怀武,何为,胡永栓,王守绪,苏新虹,唐晓莉,周国云,陶志华,钟智勇,朱兴华电子科技大学(1)6 虚拟机运行支撑关键技术与应用管海兵,邵宗有,董振江,顾炯炯,陈海波,戚正伟,李光亚,梁阿磊上海交通大学(1)复旦大学(6)7 铝电解槽高效节能控制技术及推广应用李劼,阳春华,宋威,丁凤其,邹忠,吕晓军,冀树军,闫太网,张红亮,赖延清中南大学(1)北方工业大学(3)西南科技大学(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6)8 移植后白血病复发及移植物抗宿主病新型防治体系建立及应用黄晓军,许兰平,刘开彦,刘代红,赵翔宇,王昱,常英军,张晓辉,陈欢,韩伟北京大学9 多囊卵巢综合征病证结合研究的示范和应用吴效科,尤昭玲,邹伟,俞超芹,连方,梁瑞宁,吴鸿裕,张跃辉,匡洪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1)湖南中医药大学(2)山东中医药大学(4)江西中医药大学(5)香港大学(6)10 广域实时精密定位关键技术与应用施闯,楼益栋,陈向东,刘经南,王国锋,唐卫明,赵栋,李敏,宋伟伟,牛飞武汉大学(1)11 脑组织修复重建和朱剑虹,周良辅,毛颖,复旦大学细胞示踪技术及转化应用吴惺,潘力,赵曜,胡锦,吴雪海,汤海亮,朱侗明12 荔枝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李建国,陈厚彬,黄旭明,欧良喜,谢江辉,吴振先,王惠聪,袁沛元,叶钦海,陈维信华南农业大学(1)13 豫综5号和黄金群玉米种质创制与应用陈彦惠,李玉玲,库丽霞,吴连成,汤继华,梁晓玲,黄玉碧,董永彬,陈恭,王建现河南农业大学(1)四川农业大学(3)14 竹纤维制备关键技术及功能化应用陈礼辉,黄六莲,刘必前,张美云,叶敏,徐永建,赵琳,柯吉熊,张鼎军,郑勇福建农林大学(1)陕西科技大学(2)15 东海区重要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吴常文,程家骅,徐汉祥,戴天元,汤建华,张秋华,俞存根,李圣法,周永东,王伟定浙江海洋学院(1)16 复杂油气储层裂缝定量识别与评价关键技术及工业化应用曾联波,雍学善,乔文孝,李跃纲,狄帮让,苏惠,陶果,安勇,张峰,车小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17 新型香精制备与香气品质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肖作兵,纪红兵,佘远斌,牛云蔚,汪晨辉,谢华,王明凡,刘晓东,张福财,张树林上海应用技术学院(1)中山大学(2)北京工业大学(3)18 新型熔喷非织造材料的关键制备技术及其产业化程博闻,唐世君,陈华泽,刘玉军,邢克琪,康卫民,宋晓艳,庄旭品,刘亚,杨文娟天津工业大学(1)19 超高性能混凝土抗爆材料成套制备技术、结构设计及其应用孙伟,方秦,刘加平,张云升,刘建忠,戎志丹,吴昊,周华新,秦鸿根,陈惠苏东南大学(1)解放军理工大学(2)20 界面性质与光电器件特性关系调控技术及应用许并社,贾虎生,王华,梁建,马淑芳,刘旭光,李天保,曹银花,伍永安太原理工大学(1)北京工业大学(4)21 半导体器件后封装核心装备关键技术陈新,吴宏,高健,高云峰,杨志军,刘冠峰,广东工业大学(1)与应用吴小洪,李克天,陈克胜,程逸良22 高等级中厚钢板连续辊式淬火关键技术、装备及应用王昭东,袁国,王洪,王国栋,沈永耀,王道远,李勇,付天亮,韩毅,王超东北大学(1)23 混流式水轮机水力优化设计的关键技术及应用罗兴锜,吴玉林,覃大清,郭鹏程,张乐福,刘树红,郑小波,廖伟丽,魏显著,高忠信西安理工大学(1)清华大学(2)24 大型电站锅炉混煤燃烧理论方法及全过程优化技术陈刚,向军,张洪刚,沈跃良,张成,胡平凡,袁洪涛,陈前明,高伟,夏季华中科技大学(1)25 服务三农的安全可信金融电子交易关键技术和应用时龙兴,杨军,李杰,王超,卜爱国,曹鹏,胡晨,田有东,单伟伟,刘新宁东南大学(1)26 复杂装备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平台关键技术王建民,孙家广,周翔,张力,刘英博,闻立杰,王朝坤,莫欣农,刘永红,张钰旻清华大学(1)27 维哈柯文软件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蒋同海,吾守尔.斯拉木,李晓,吐尔根.依布拉音,周喜,努尔麦麦提.尤鲁瓦斯,张岩,王磊,代红,董军新疆大学(1)28 地铁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成套技术及应用丁烈云,朱宏平,刘玉华,骆汉宾,李勇军,邓庆绪,李小青,刘卡丁,邓利明,周诚华中科技大学(1)东北大学(5)29 混凝土结构耐火关键技术及应用吴波,郑文忠,惠云玲,王孔藩,查晓雄,王英,王帆,侯晓萌,曾令可,刘栋栋哈尔滨工业大学(1)华南理工大学(2)北京建筑大学(5)30 复杂河网多目标水力调控关键技术与应用唐洪武,王船海,肖洋,何华松,郑金海,王玲玲,顾正华,虞邦义,张蔚,程绪水河海大学(1),浙江大学(3)31 汽车制动与ABS多工况整车智能检测技术及装备开发马建,赵祥模,高建国,王建,陈南峰,刘东平,徐志刚,宋新民,周兵,郝茹茹长安大学(1)32 基于路感跟踪的高性能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季学武,刘亚辉,姜殿鑫,陆海峰,吕荣华,卢琼波,艾涛,肖凌云,高家兵,石建伟清华大学(1)33 隧道与地下工程重大突涌水灾害治理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李术才,张庆松,李利平,孙亮,张春生,俞文生,路为,仇文革,张霄,崔金声山东大学(1)西南交通大学(5)34 中国游泳运动训练的关键技术突破与创新陆一帆,杨红春,郑闽生,程燕,贾蕾,闫会萍,温宇红,马云,蔡有志,许琦北京体育大学(1)上海体育学院(4)35 有色冶炼含砷固废治理与清洁利用技术柴立元,蔡练兵,闵小波,高长春,梁彦杰,郑雅杰,余刚,宋修明,杨志辉,张传福中南大学(1)36 污泥搅动型间接热干化和复合循环流化床清洁焚烧集成技术严建华,池涌,王飞,俞保云,金余其,俞敏人,黄群星,何德强,李晓东,陆胜勇浙江大学(1)37 水与废水强化处理的造粒混凝技术研发及其在西北缺水地区的应用王晓昌,金鹏康,陈荣,王继武,毛怀新,陈军,张建锋,袁宏林,李志华,王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38 农村污水生态处理技术体系与集成示范徐祖信,李怀正,张辰,王晟,叶建锋,金伟,谭学军,尹海龙,杜晓丽,徐大勇同济大学(1)39 生产性粉尘的致病规律与预防对策陈卫红,邬堂春,杨磊,谢立亚,陈杰,陈镜琼,余德新,刘跃伟,何钦成,楼介治华中科技大学(1)香港中文大学(2)中国医科大学(3)40 多功能分子成像肿瘤诊疗关键技术及应用申宝忠,崔大祥,鞠佃文,倪健,孙夕林,徐万海,吴丽娜,黄涛,王凯,王可铮哈尔滨医科大学(1)上海交通大学(2)复旦大学(3)南京医科大学(4)41 调肝启枢化浊法防治糖脂代谢紊乱性疾病基础与应用研究郭姣,李楚源,雷燕,贝伟剑,荣向路,苏政权,王德勤,唐富天,唐春萍,何伟广东药学院(1)广州中医药大学(3)42 阿卡波糖原料和制剂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郑裕国,李邦良,何璧梅,孙敏,吴晖,王远山,王亚军,周鲁谨,姚忠立,张颖浙江工业大学(1)成都学院(2)43 下一代网络与业务国家试验床创新技术研究及应用汪斌强,刘勤让,伊鹏,张风雨,于婧,黄万伟,王晶,申涓,陈一骄,扈红超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1)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浙江大学(3)清华大学(4)浙江工商大学(5)44 星地融合广域高精度位置服务关键技术邓中亮,吕子平,罗圣美,高利佳,施浒立,姜德荣,徐连明,刘雯,李卫宁,余彦培北京邮电大学(1)45 防治农作物病毒病及媒介昆虫新农药研制与应用宋宝安,郭荣,季玉祥,李卫国,金林红,陈卓,王凯学,吕建平,金星,郑和斌贵州大学(1)46 南海及周边地区遥感综合监测与决策支持分析李满春,吴士存,苏奋振,刘永学,程亮,周成虎,赵焕庭,毛志华,沈固朝,李飞雪南京大学(1)47 终末期肾病肾脏替代治疗关键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陈江华,吴建永,寿张飞,方红,袁静,张萍,黄洪锋,姜虹,张晓辉,彭文翰浙江大学48 西瓜优异抗病种质创制与京欣系列新品种选育及推广许勇,宫国义,张海英,郭绍贵,贾长才,李海真,丁海凤,任毅,孙宏贺,王绍辉北京农学院(3)49 小麦种质资源重要育种性状的评价与创新利用李立会,李杏普,蔡士宾,吉万全,李斯深,安调过,郑有良,王洪刚,余懋群,李秀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4)山东农业大学(5)四川农业大学(7)50 杨树高产优质高效工业资源材新品种培育与应用苏晓华,潘惠新,黄秦军,沈应柏,姜岳忠,王胜东,于一苏,赵自成,王福森,付贵生南京林业大学(2)北京林业大学(3)51 非耕地工业油料植物高产新品种选育及高值化利用技术李昌珠,夏建陵,王光明,叶锋,蒋丽娟,王昌禄,肖志红,马锦林,聂小安,张良波天津科技大学(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5)52 大恒肉鸡培育与育种技术体系建立及应用蒋小松,朱庆,杜华锐,李晴云,刘益平,李小成,杨朝武,张增荣,万昭军,赵小玲四川农业大学(2)53 大型复杂储层高精度测井处理解释系统CIFLog及其工业化应用李宁,王才志,刘乃震,赵路子,王宏建,杨景海,伍东,武宏亮,石玉江,伍丽红东北石油大学(6)西南石油大学(7)54 辣椒天然产物高值化提取分离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卢庆国,张卫明,张泽生,曹雁平,连运河,赵伯涛,陈运霞,李凤飞,韩文杰,高伟天津科技大学(3),北京工商大学(4)55 高耐性酵母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俞学锋,曾晓雁,陈雄,肖冬光,李知洪,张翠英,李志军,李祥友,陈叶福,王志天津科技大学(2)湖北工业大学(3)华中科技大学(4)56 高效能棉纺精梳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任家智,苏善珍,崔世忠,高卫东,张立彬,谢春萍,张一风,马驰,钱建新,贾国欣中原工学院(2)江南大学(3)河南工程学院(5)57 新一代高性能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成套技术梁红文,张红星,张爱民,李望明,周立新,夏金魁,戴立平,高正明,韩丙勇,邬智勇四川大学(2)北京化工大学(3)58 百万吨级精对苯二甲酸(PTA)装置成套技术开发与应用周华堂,罗文德,姚瑞奎,许贤文,李利军,汪英枝,马海洪,王丽军,肖海峰,郑宝山浙江大学(3),天津大学(4)59 新型阴极结构铝电解槽重大节能技术的开发应用冯乃祥,顾松青,刘风琴,彭建平,王耀武,张廷安,席灿明,王绍鹏,田应甫,冯少峰东北大学(2)60 高性能细晶粒钢筋的规模化生产及应用关键技术岳清瑞,杨忠民,王晓锋,朱建国,程志军,陈洁,陈华斌,马德志,钱冠龙,朱启柱同济大学(7)61 先进铁素体不锈钢关键制造技术与系列品种开发李晓波,范光伟,姜周华,李建民,苏杰,于跃斌,刘洪涛,邵继南,徐书峰,刘亮东北大学(2)62 先进短流程高品质特殊钢制造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毛新平,张超,韩斌,柴毅忠,高吉祥,赵刚,孙新军,吴健鹏,谭文,汪水泽武汉科技大学(2)63 高端重载齿轮传动装置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刘建国,秦大同,王长路,刘伟辉,朱才朝,何爱民,刘忠明,李华斌,袁包钢,石万凯重庆大学(2)64 高水压浅覆土复杂地形地质超大直径长江盾构隧道成套工程技术肖明清,王守慧,沙明元,韩风险,郭信君,何川,钱春香,韩向阳,王华伟,朱伟西南交通大学(4)东南大学(5)河海大学(6)北京交通大学(7)65 大跨度钢结构防火防腐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李国强,侯兆新,李风,楼国彪,王东林,左禹,刘洪亮,王国建,张泽江,张剑同济大学(2)北京化工大学(5)66 拆除工程精确爆破理论研究与关键技术应用郑炳旭,张英才,张志毅,龙源,李战军,刘殿书,宋锦泉,蔡宝卷,齐世福,魏晓林解放军理工大学野战工程学院(2)河南理工大学(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5)67 超高心墙堆石坝关键技术及应用张宗亮,马洪琪,艾永平,袁友仁,张丙印,陈祖煜,迟世春,冯业林,速宝玉,李国英清华大学(3)河海大学(5)大连理工大学(6)68 国家高速公路网运行监管与服务关键技术及应用王笑京,杨琪,李爱民,秦勇,张可,董雷宏,李丁,沈鸿飞,周正兵,张明月北京交通大学(2)中山大学(3)69 粉沙质海岸泥沙运动规律研究及工程应用赵冲久,季则舟,杨华,孙林云,张庆河,章始红,侯志强,冯仲武,张华庆,于建海天津大学(4)70 痕量分析用试剂纯化及检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李红梅,张庆合,戴新华,黄挺,全灿,冯钰锜,周涛,马康,陈大舟,何雅娟武汉大学(2)71 重型柴油车污染排放控制高效SCR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贺泓,王树汾,潘吉庆,资新运,刘洋,苏大辉,余运波,郭庆波,刘福东,李腾英军事交通学院(4)72 电袋复合除尘技术及产业化黄炜,修海明,林宏,宋蔷,吴江华,陈奎续,邓晓东,朱召平,郑奎照,阙昶兴清华大学(2)73 干旱内陆河流域生态恢复的水调控机理、关键技术及应用冯起,邓铭江,海米提•依米提,李元红,赵文智,田永祯,司建华,龙爱华,杜虎林,陈仁升新疆师范大学(4)74 基于磁絮凝磁分离技术的超高速水质净化系统及规模化应用张统,倪明亮,李志颖,杨志峰,侯军祥,董春宏,周勉,王守中,裴元生,肖茗心北京师范大学(3)75 脑梗死血管学特征谱的新发现与血运重建治疗的新策略刘新峰,刘国庆,梁慧康,徐格林,史兆荣,樊新颖,朱武生,马敏敏,殷勤,张仁良北京大学(2)香港中文大学(3)76 药物成瘾机制及综合干预模式研究与应用李锦,郝伟,周文华,崔彩莲,杨征,李建华,刘志民,赵敏,韩济生,苏瑞斌北京大学(3),中南大学(4)77 中药注射剂全面质量控制及在清开灵、舒血宁、参麦注射液中的应用李振江,陈钟,罗国安,刘军锋,杨辉华,李军山,姜海,梁琼麟,霍会斌,谢媛媛清华大学(2)78 新型直立式聚丙烯医用输液袋制造技术与产业化刘革新,程志鹏,谭鸿波,万阳浴,赵长生,刘文军,陈得光,王利春,卫俊才,袁媛四川大学(2)79 新型天然蒽醌化合物农用杀菌剂的创制及其应用喻大昭,倪汉文,赵清,顾宝根,梁桂梅,张帅,王少南,杨立军,杨小军,张宏军中国农业大学(2)80 重要植物病原物分子检测技术、种类鉴定及其在口岸检疫中应用陈剑平,陈炯,陈先锋,顾建锋,段维军,郑红英,闻伟刚,程晔,崔俊霞,张慧丽宁波大学(3)81 青藏高原青稞与牧王保海,王文峰,张礼生,西藏大学(6)草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发及应用巩爱岐,陈红印,覃荣,王翠玲,李新苗,李晓忠,扎罗82 农业旱涝灾害遥感监测技术唐华俊,黄诗峰,霍治国,黄敬峰,陈仲新,吴文斌,杨鹏,李召良,刘海启,李正国浙江大学(5)83 黄淮地区农田地力提升与大面积均衡增产技术及其应用张佳宝,黄绍敏,林先贵,曹志洪,孙笑梅,刘建立,谭金芳,张月平,丁维新,马政华河南农业大学(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6)84 花生品质生理生态与标准化优质栽培技术体系万书波,王才斌,李向东,王铭伦,单世华,郭峰,张正,郭洪海,张智猛,陈殿绪山东农业大学(2)青岛农业大学(3)85 超级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及区域化集成应用朱德峰,张洪程,潘晓华,邹应斌,侯立刚,黄庆,郑家国,吴文革,陈惠哲,霍中洋扬州大学(2)江西农业大学(3)湖南农业大学(4)86 滴灌水肥一体化专用肥料及配套技术研发与应用尹飞虎,陈云,李光永,关新元,尹强,王军,任奎东,柴付军,黄兴法,樊庆鲁中国农业大学(2)87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更新技术体系与工程应用陈军,王东华,商瑶玲,刘建军,廖安平,赵仁亮,肖平,于庆国,倪文辉,潘励武汉大学(5)88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国家平台构建、关键技术与应用服务孙九林,诸云强,闾国年,李晓波,杨雅萍,王卷乐,朱建钢,吴立宗,廖顺宝,曹彦荣南京师范大学(5)天津理工大学(6)89 胶东金矿理论技术创新与深部找矿突破宋明春,邓军,吕古贤,崔书学,徐军祥,伊丕厚,杨立强,周明岭,姜洪利,刘长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3)90 生态脆弱区煤炭现代开采地下水和地表生态保护关键技术顾大钊,翟桂武,张建民,孟召平,杨俊哲,毕银丽,陈苏社,杜文凤,李全生,贺安民中国矿业大学(北京)(4)91 宁东特大型整装煤王俭,李玉民,周光华,中国矿业大学(2)田高效开发利用及深加工关键技术樊永宁,关清安,郭菊娥,李光明,张忠富,赵林,刘洪涛西安科技大学(3)西安交通大学(5)92 弱磁性矿石高效强磁选关键技术及装备熊大和,黄万抚,曾文清,贺政权,刘向民,叶和江,王键敏,李建设,曾晓燕,王兆元江西理工大学(2)93 大型铁矿山露天井下协同开采及风险防控关键技术与应用邵安林,吴立新,任凤玉,陈忠辉,郑炳旭,王恩德,徐白山,汪云甲,付建飞,马旭峰东北大学(2)中国矿业大学(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4)辽宁科技大学(6)北京科技大学(7)94 专家解答腰椎间盘突出症董健,李熙雷,周晓岗,殷潇凡,车武,姜允琦,王会仁,林红,陈农,周健(复旦大学)95 听伯伯讲银杏的故事曹福亮,祝遵凌,邵权熙,郁万文,卫欣,周吉林,顾炜江,周统建,何增明,张武军(南京林业大学)96 百层高楼结构关键建造技术创新与应用叶浩文,毛志兵,杨玮,令狐延,冯乃谦,方小丹,赵宏,刘巍,张晶波,向小英华南理工大学(4)97 中药材生产立地条件与土壤微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郭兰萍,黄璐琦,虞云龙,陈保冬,王文全,崔秀明,刘大会,陈乃富,韩邦兴,杨光浙江大学(2)北京中医药大学(4)昆明理工大学(5)皖西学院(7)98 抗精神病新药奥氮平及其制剂的研制和应用岑均达,钟慧娟,王广基,吕爱锋,洪文华,赵军军,孙长安,肖军,陈亭亭,陈刚胜中国药科大学(3)99 提高肝癌外科疗效的关键技术体系的创新和应用沈锋,谢渭芬,蔡建强,周伟平,吴孟超,叶胜龙,吴东,周俭,胡冰,刘景丰第二军医大学(1)复旦大学(4)福建医科大学(5)中山大学(6)100 肝胆胰腹腔镜手术技术体系及应用刘荣,胡三元,秦鸣放,黄志强,安力春,胡明根,张光永,赵宏志,赵国栋,许勇山东大学(2)101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新防治技术的建立及应用王宁利,徐亮,王怀洲,杨迪亚,王亚星,陈伟伟,胡爱莲,任若瑾,贾力蕴,卢清君首都医科大学102 白内障复明手术体系的创建及其应用刘奕志,林顺潮,何明光,李绍珍,陈伟蓉,罗莉霞,程冰,郑丹莹,黄文勇,吴明星中山大学103 原发恶性骨肿瘤的规范化切除及功能重建的系列研究郭卫,杨荣利,汤小东,燕太强,杨毅,姬涛,李大森,唐顺,曲华毅,董森北京大学。
离心泵兼顾效率和汽蚀性能的理论分析与设计
羹
sj a hy№。 eu iz
离心泵兼顾效率和汽蚀性 能 的理论 分析 与设 计
秦小建 朱 建 彬
( 国 铝 业 中 州 分 公 司氧 化 铝 J , 南 焦 作 4 4 7) 中 河 5 14
摘 要: 从离心泵效率和抗汽蚀性能两者互为兼顾 的观 点出发, 分析了离心泵叶轮几何参 数与泵效率 、 蚀性能之 间的定性关系 , 汽 结合 设计 经验和实例, 出了1 轮主要几何参数 的取值 范围。 提 1 r
叶 轮 旋 转 角速 度 ( s : : 叶 轮外 径 ( ; 为流 道 水 力 摩擦 损 r )D 为 / m)
g== ・一 … —V 篙=V L 、,z J /三 J 了A ㈤. _ 5 l
} 。 。 . 。 上 _ 。 。,
失 系数 : 为沿 程 阻力 系数 ; R为 叶 轮流 道模 拟 圆管 水 力 半径 ( ; m) 为 叶片 出口角 ( ) K 。 ; 为叶 轮 出 口轴 面速 度 系数 ; 为 设计扬 程 ( : 叶片数 ; 。 叶片 进 口边平 均 直径 ( : k 叶轮流 道扩 m) Z为 D为 m) K 为
数。
其 巾 b D 、 分别 为常 规 设 计 中叶轮 的出 口宽度 和 进 口直 径 。 O 4 设 计 实 例
表 l 中列 举 了应 用上 述 分析 及 设 计方 法 设 计 的几 种 比转 速 离
心 泵 的 、 D 、 6、 。Z几个 几 何 参数 值 及 试验 数 据 ,括 号 内数 值 分 别 为 相 同 流 量 、 扬 程 和 比 转 速 下 G / 3 0— 9 B T1o 7 l中 的 效 率 值 禾I
() 2
() 3
入 口相 对速 度 : 为泵流 量 ; 为容积 效 率 。 Q 其余 符 号意 义 同前 。 当 加 大 时 , 然 。 降 , P H 数 值 变 小 , 改 善泵 汽 蚀 显 下 NS r 对 性 能有好 处 。
浅析离心泵叶轮切割定律及应用
浅析离心泵叶轮切割定律及应用摘要:阐述离心泵叶轮切割定律。
通过对某炼油装置常一线离心泵的实际运行情况分析,发现常一线泵出口阀门开度极小,节流严重,导致机泵效率偏低。
为扩大该离心泵的使用范围,运用叶轮切割定律,对叶轮进行切割改造,将叶轮外径由368mm切割为330mm。
改造后,在满足工艺系统要求的使用性能的条件下,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关键词:离心泵叶轮切割应用前言某炼油厂常压装置常一线离心泵,近年来由于装置产品调整,常一线已无产品出装置,单纯作为回流泵使用。
此泵现有性能参数已经高于工艺所需要性能参数,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调整该机泵性能参数,扩大使用范围,一般采用叶轮切割或者改变转速来满足使用要求。
对于已有的固定转速机泵,因电机转速恒定,改变转速需要增加变频调速装置,实施起来成本较高,而且增加变频器改变转速,影响电机风扇散热。
对于要求降低机泵的流量及扬程的,但工况稳定,无需频繁进行流量调节,采用叶轮切割就更加简单易行。
因此对常一线泵采用叶轮切割来调整流量和和扬程。
1.离心泵叶轮直径对特性曲线的影响转速固定的离心泵,有且仅有一条扬程-流量特性曲线。
离心泵特性曲线上的每一点都对应着一个工况,离心泵在最高效率点工况运行是最理想的。
但是考虑到用户需要的离心泵使用性能参数千差万别,不一定都在效率最高工况运行。
通常以效率下降5%~8%为界,离心泵在此范围内运行,效率下降不多,此段称为离心泵的工作范围[1]。
当离心泵转速固定时,离心泵的流量主要跟流体介质在叶轮进口处的几何参数有关,叶轮的进口直径、叶片进口安装角不变,离心泵的流量就基本确定。
但是由于叶轮切割前后,叶轮与蜗壳之间的间隙增大,这个间隙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离心泵的效率。
其主要原因是间隙增大,导致滞留在蜗壳中的流体介质增加了,导致流量减小,效率降低。
图1:离心泵叶轮切割前后叶轮与蜗壳之间间隙为了扩大离心泵的工作范围,可以采用切割离心泵叶轮外径的方法,将工作范围由一条线变为一个面,如图2中的ABCD。
流体力学在泵的设计中的应用
流体力学在泵的设计中的应用一、引言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泵作为一种用来输送流体的机械装置,在各个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流体力学作为一门研究流体运动规律与现象的学科,为泵的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
本文将深入探讨流体力学在泵的设计中的应用,通过解析流体力学原理以及相关的数学模型,来阐述其在泵的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与实际应用。
二、流体力学基础1. 流体力学概述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在静止和运动条件下的力学规律的学科。
它主要包括流体静力学和流体动力学两个方面。
流体静力学研究静止流体的力学性质,而流体动力学研究流体的运动规律。
2. 流体力学原理流体力学的核心原理包括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即质量在流体运动中守恒;动量守恒定律即动量在流体运动中守恒;能量守恒定律即能量在流体运动中守恒。
三、1. 流体力学分析在泵的设计过程中,流体力学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可以确定泵的工作原理、流量、压力等关键参数。
这些参数的合理选择和优化,对于泵的性能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2. 流动分析流体力学中的流动分析对于泵的设计和优化至关重要。
在泵的工作过程中,流体的流动速度、流线和涡旋的形成等现象对于泵的性能具有决定性作用。
通过流动分析,可以确定流体在泵内的运动规律,从而优化泵的内部结构和流道设计,提高泵的效率和稳定性。
3. 叶轮设计叶轮作为泵的核心部件,其设计与流体力学密切相关。
通过流体力学原理和数学模型,可以确定叶轮叶片的形状、数量、角度等关键参数,以实现最佳的能量转换和流体输送效果。
优化的叶轮设计能够提高泵的效率、降低能耗,同时减少涡流损失和振动噪音。
4. 液力学分析液力学是流体力学与机械工程相结合的学科,研究液体流体在流动过程中与固体表面的相互作用。
在泵的设计中,液力学分析主要针对泵的叶轮、导叶等部件与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评估流体对泵的动力与负载的传递方式,以及泵的密封和泄露等问题。
is离心泵课程设计
is离心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离心泵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参数;2. 掌握离心泵的选型、安装、调试及维护方法;3. 理解离心泵在工程应用中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阅读离心泵的型号、性能参数表,并进行初步的选型;2. 能够熟练操作离心泵,完成安装、调试及简单故障排除;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工程中离心泵的运行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泵类设备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正确使用和维护设备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沟通与交流技巧。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离心泵的相关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安全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为我国泵类设备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离心泵的基本概念:泵的定义、分类及离心泵的应用领域;教材章节:第一章 泵的基础知识,第1节 泵的定义与分类。
2. 离心泵的结构与原理:泵体、叶轮、轴、轴承、密封装置等主要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教材章节:第一章 泵的基础知识,第2节 离心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3. 离心泵的性能参数:流量、扬程、功率、效率等参数的定义及相互关系;教材章节:第二章 离心泵的性能,第1节 离心泵性能参数的定义。
4. 离心泵的选型与安装: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离心泵型号,掌握泵的安装方法及注意事项;教材章节:第三章 离心泵的选型与安装,第1节 离心泵选型方法,第2节 离心泵的安装。
5. 离心泵的调试与维护:掌握离心泵的调试步骤,了解日常维护保养方法,预防故障发生;教材章节:第四章 离心泵的运行与维护,第1节 离心泵的调试,第2节 离心泵的维护与保养。
6. 离心泵故障分析与排除:分析常见故障原因,掌握故障排除方法;教材章节:第四章 离心泵的运行与维护,第3节 离心泵故障分析与排除。
离心泵轴向力研究
离心泵轴向力研究离心泵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化工、环境工程等领域。
它通过转子的旋转,将液体通过叶轮的离心力送往出口,并产生一定的压力。
然而,在泵的运行中,除了产生流量和压力之外,还会产生一种称为轴向力的力。
轴向力是指沿泵轴方向的力。
它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泵内部的流体动力学原理。
当泵转子旋转时,液体通过叶轮产生了离心力,将其推向出口端。
然而,由于液体的流动速度不均匀,会产生一部分流体在叶轮一侧聚集而形成流道。
这种流道会导致叶轮的偏心,进而产生一个沿轴向的力。
这个力就是轴向力。
轴向力的存在会对离心泵的运行和维护带来一些问题。
首先,轴向力会导致泵轴的弯曲和振动。
当轴向力过大时,可能会使泵轴产生塑性变形,甚至断裂,导致泵的性能下降甚至无法工作。
其次,轴向力还会影响轴承的寿命。
由于轴向力的作用,轴承承受的载荷增加,摩擦也会增大,导致轴承的磨损和损坏,从而减少泵的使用寿命。
因此,轴向力的研究对于离心泵的设计和运行至关重要。
研究者们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探索轴向力的产生机制和作用规律,以便寻找减小轴向力的方法。
其中,流体动力学模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流体动力学模拟是通过计算机辅助软件,模拟和分析液体在流动条件下的动力学行为。
通过在计算模型中引入物理方程和流体参数,可以模拟出液体在泵内部的流动情况,并计算出各个位置的压力、速度等参数。
利用流体动力学模拟,可以研究轴向力的大小、分布情况以及随着各种参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研究人员还可以通过实验手段进行轴向力的研究。
实验可以采用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两种方法。
直接测量法是指在实验设备中直接设置测量轴向力的传感器,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
间接测量法是通过测量其他相关参数,如流体压力、叶轮力矩等,进而计算出轴向力的大小。
除了研究轴向力的产生机制和作用规律,研究人员还致力于寻找减小轴向力的方法。
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调整叶轮的结构和叶片角度、增加叶轮后盖板和前盖板的数量、改变泵出口的设计等。
1-6-离心泵的相似原理及其应用
c2 c 2 不变量 Fr gL gL
佛鲁德相似准 数
1-6 离心泵的相似原理及其应用
一、相似原理的基础知识
(2)黏滞力起主要作用
L 线性尺寸: L L
'
D2' D1' b1' b2' D' L D2 D1 b1 b2 D
' 对应角度: A A 1A ' 1A
阻塞系数:
'
2 A ' 2 A
尺寸缩放系数
叶片数目: Z ' Z
1-6 离心泵的相似原理及其应用
叶轮的几何相似和运动相似用图
1-6 离心泵的相似原理及其应用
二、相似原理在离心泵中的应用
(3)动力相似 两泵对应点上同名力之比相等、方向相同。
Fg'
' F' Fp Fi ' Fc' f Fg F Fp Fi Fc
有 故
F F' FL Ne 2 2 ' '2 '2 2 L c Lc mc
1-6
离心泵的相似原理及其应用
二、相似原理在离心泵中的应用
(3)通用性能曲线
自学
1-6
离心泵的相似原理及其应用
二、相似原理在离心泵中的应用 4.离心泵的比转数 相似定律分别表示几何相似泵的相似工况性能参数Q、 H、N和n之间的相似关系。 为表征叶片泵运转性能与叶轮几何特征的综合性能 参数Q、H、n,以便于分类设计,选择和系列研究,引入 比转数ns。
高校获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通用项目特等奖1项
附件5高校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通用项目)特等奖1项一等奖10项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完成单位及名次(未注明则为独立完成)1 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吕志涛,薛伟辰,蒋立红,张喜刚,冯大斌,孟少平,朱万旭,程建军,苏如春,贺志启,潘钻峰,王景全,刘钊,郭正兴,冯健东南大学(1),同济大学(2)2 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黄润秋,许强,裴向军,唐川,李为乐,王运生,范宣梅,罗永红,余斌,李渝生,李勇,沈军辉,冯文凯,赵建军,巨能攀成都理工大学3 中成药二次开发核心技术体系创研及其产业化张伯礼,程翼宇,瞿海斌,刘洋,范骁辉,谢雁鸣,高秀梅,张平,刘雳,王毅,张俊华,康立源,胡利民,任明,张艳军天津中医药大学(1),浙江大学(2)4 我国首次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有效防控及集成创新性研究侯云德,王宇,王辰,王永炎,李兰娟,赵铠,李兴旺,杨维中,刘保延,舒跃龙,金奇,高福,胡孔新,梁晓峰,钟南山首都医科大学(2),浙江大学(5)5 我国油气战略通道建设与运行关键技术廖永远,孙波,黄维和,吴宏,黄泽俊,高泽涛,艾慕阳,冯庆善,冯耀荣,张劲军,杨忠文,王旭,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0)王国丽,高顺华,伍 奕6超深井超稠油高效化学降粘技术研发与工业应用刘中云,秦 冰,林 涛,王世洁,郭继香,梁尚斌,韩革华,罗咏涛,肖贤明,李本高,赵海洋,李子甲,任 波,杨祖国,雷 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3) 7极端条件下重要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与维护 陈学东,涂善东,郑津洋,范志超,轩福贞,寿比南,陈永东,谷 文,王 冰,陈志平,韩 冰,杨国义,崔 军,章小浒,李秀杰华东理工大学(2), 浙江大学(3), 浙江工业大学(7)8高端容错计算机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王恩东,胡雷钧,张 东,张 峻,黄家明,夏 军,林楷智,尹宏伟,王守昊,林磊明,乔 鑫,陈彦灵,吴 楠,乔英良,陈继承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 9流域水循环演变机理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王浩,贾仰文,康绍忠,陈吉宁,王建华,曹寅白,陆垂裕,汪 林,周祖昊,刘家宏,甘 泓,仇亚琴,游进军,牛存稳,雷晓辉清华大学(2),中国农业大学(3)10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关键技术及装备王金华,于 斌,康红普,吴永平,王国法,吴兴利,王家臣,杨智文,刘 峰,李国平,毛德兵,雷 煌,梁运涛,宋金旺,王晓东中国矿业大学(北京)(8),中国矿业大学(9)创新团队1项二等奖103项及精准饲养技术创建与应用李建国,曹志军,张晓明,张永根,张振新,刘连超,高丽娜山东农业大学(2),河北农业大学(3),东北农业大学(4)2 高效离心泵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袁寿其,刘厚林,袁建平,孔繁余,谈明高,张金凤,汤跃,王洋,董亮,曾培江苏大学(1)3 微通道管材与换热器制造技术及其应用彭颖红,陈江平,李大永,潘晓勇,唐鼎,施骏业,葛方根,阳洪,葛亚飞,黄国强上海交通大学(1)4 大型超超临界机组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刘吉臻,夏明,朱永芃,潘钢,马骏驰,牛玉广,曾德良,刘长良,陆家铭,周海东华北电力大学(1)5 高密度互连混合集成印制电路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张怀武,何为,胡永栓,王守绪,苏新虹,唐晓莉,周国云,陶志华,钟智勇,朱兴华电子科技大学(1)6 虚拟机运行支撑关键技术与应用管海兵,邵宗有,董振江,顾炯炯,陈海波,戚正伟,李光亚,梁阿磊上海交通大学(1)复旦大学(6)7 铝电解槽高效节能控制技术及推广应用李劼,阳春华,宋威,丁凤其,邹忠,吕晓军,冀树军,闫太网,张红亮,赖延清中南大学(1)北方工业大学(3)西南科技大学(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6)8 移植后白血病复发及移植物抗宿主病新型防治体系建立及应用黄晓军,许兰平,刘开彦,刘代红,赵翔宇,王昱,常英军,张晓辉,陈欢,韩伟北京大学9 多囊卵巢综合征病证结合研究的示范和应用吴效科,尤昭玲,邹伟,俞超芹,连方,梁瑞宁,吴鸿裕,张跃辉,匡洪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1)湖南中医药大学(2)山东中医药大学(4)江西中医药大学(5)香港大学(6)10 广域实时精密定位关键技术与应用施闯,楼益栋,陈向东,刘经南,王国锋,唐卫明,赵栋,李敏,宋伟伟,牛飞武汉大学(1)11 脑组织修复重建和朱剑虹,周良辅,毛颖,复旦大学细胞示踪技术及转化应用吴惺,潘力,赵曜,胡锦,吴雪海,汤海亮,朱侗明12 荔枝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李建国,陈厚彬,黄旭明,欧良喜,谢江辉,吴振先,王惠聪,袁沛元,叶钦海,陈维信华南农业大学(1)13 豫综5号和黄金群玉米种质创制与应用陈彦惠,李玉玲,库丽霞,吴连成,汤继华,梁晓玲,黄玉碧,董永彬,陈恭,王建现河南农业大学(1)四川农业大学(3)14 竹纤维制备关键技术及功能化应用陈礼辉,黄六莲,刘必前,张美云,叶敏,徐永建,赵琳,柯吉熊,张鼎军,郑勇福建农林大学(1)陕西科技大学(2)15 东海区重要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吴常文,程家骅,徐汉祥,戴天元,汤建华,张秋华,俞存根,李圣法,周永东,王伟定浙江海洋学院(1)16 复杂油气储层裂缝定量识别与评价关键技术及工业化应用曾联波,雍学善,乔文孝,李跃纲,狄帮让,苏惠,陶果,安勇,张峰,车小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17 新型香精制备与香气品质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肖作兵,纪红兵,佘远斌,牛云蔚,汪晨辉,谢华,王明凡,刘晓东,张福财,张树林上海应用技术学院(1)中山大学(2)北京工业大学(3)18 新型熔喷非织造材料的关键制备技术及其产业化程博闻,唐世君,陈华泽,刘玉军,邢克琪,康卫民,宋晓艳,庄旭品,刘亚,杨文娟天津工业大学(1)19 超高性能混凝土抗爆材料成套制备技术、结构设计及其应用孙伟,方秦,刘加平,张云升,刘建忠,戎志丹,吴昊,周华新,秦鸿根,陈惠苏东南大学(1)解放军理工大学(2)20 界面性质与光电器件特性关系调控技术及应用许并社,贾虎生,王华,梁建,马淑芳,刘旭光,李天保,曹银花,伍永安太原理工大学(1)北京工业大学(4)21 半导体器件后封装核心装备关键技术陈新,吴宏,高健,高云峰,杨志军,刘冠峰,广东工业大学(1)与应用吴小洪,李克天,陈克胜,程逸良22 高等级中厚钢板连续辊式淬火关键技术、装备及应用王昭东,袁国,王洪,王国栋,沈永耀,王道远,李勇,付天亮,韩毅,王超东北大学(1)23 混流式水轮机水力优化设计的关键技术及应用罗兴锜,吴玉林,覃大清,郭鹏程,张乐福,刘树红,郑小波,廖伟丽,魏显著,高忠信西安理工大学(1)清华大学(2)24 大型电站锅炉混煤燃烧理论方法及全过程优化技术陈刚,向军,张洪刚,沈跃良,张成,胡平凡,袁洪涛,陈前明,高伟,夏季华中科技大学(1)25 服务三农的安全可信金融电子交易关键技术和应用时龙兴,杨军,李杰,王超,卜爱国,曹鹏,胡晨,田有东,单伟伟,刘新宁东南大学(1)26 复杂装备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平台关键技术王建民,孙家广,周翔,张力,刘英博,闻立杰,王朝坤,莫欣农,刘永红,张钰旻清华大学(1)27 维哈柯文软件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蒋同海,吾守尔.斯拉木,李晓,吐尔根.依布拉音,周喜,努尔麦麦提.尤鲁瓦斯,张岩,王磊,代红,董军新疆大学(1)28 地铁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成套技术及应用丁烈云,朱宏平,刘玉华,骆汉宾,李勇军,邓庆绪,李小青,刘卡丁,邓利明,周诚华中科技大学(1)东北大学(5)29 混凝土结构耐火关键技术及应用吴波,郑文忠,惠云玲,王孔藩,查晓雄,王英,王帆,侯晓萌,曾令可,刘栋栋哈尔滨工业大学(1)华南理工大学(2)北京建筑大学(5)30 复杂河网多目标水力调控关键技术与应用唐洪武,王船海,肖洋,何华松,郑金海,王玲玲,顾正华,虞邦义,张蔚,程绪水河海大学(1),浙江大学(3)31 汽车制动与ABS多工况整车智能检测技术及装备开发马建,赵祥模,高建国,王建,陈南峰,刘东平,徐志刚,宋新民,周兵,郝茹茹长安大学(1)32 基于路感跟踪的高性能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季学武,刘亚辉,姜殿鑫,陆海峰,吕荣华,卢琼波,艾涛,肖凌云,高家兵,石建伟清华大学(1)33 隧道与地下工程重大突涌水灾害治理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李术才,张庆松,李利平,孙亮,张春生,俞文生,路为,仇文革,张霄,崔金声山东大学(1)西南交通大学(5)34 中国游泳运动训练的关键技术突破与创新陆一帆,杨红春,郑闽生,程燕,贾蕾,闫会萍,温宇红,马云,蔡有志,许琦北京体育大学(1)上海体育学院(4)35 有色冶炼含砷固废治理与清洁利用技术柴立元,蔡练兵,闵小波,高长春,梁彦杰,郑雅杰,余刚,宋修明,杨志辉,张传福中南大学(1)36 污泥搅动型间接热干化和复合循环流化床清洁焚烧集成技术严建华,池涌,王飞,俞保云,金余其,俞敏人,黄群星,何德强,李晓东,陆胜勇浙江大学(1)37 水与废水强化处理的造粒混凝技术研发及其在西北缺水地区的应用王晓昌,金鹏康,陈荣,王继武,毛怀新,陈军,张建锋,袁宏林,李志华,王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38 农村污水生态处理技术体系与集成示范徐祖信,李怀正,张辰,王晟,叶建锋,金伟,谭学军,尹海龙,杜晓丽,徐大勇同济大学(1)39 生产性粉尘的致病规律与预防对策陈卫红,邬堂春,杨磊,谢立亚,陈杰,陈镜琼,余德新,刘跃伟,何钦成,楼介治华中科技大学(1)香港中文大学(2)中国医科大学(3)40 多功能分子成像肿瘤诊疗关键技术及应用申宝忠,崔大祥,鞠佃文,倪健,孙夕林,徐万海,吴丽娜,黄涛,王凯,王可铮哈尔滨医科大学(1)上海交通大学(2)复旦大学(3)南京医科大学(4)41 调肝启枢化浊法防治糖脂代谢紊乱性疾病基础与应用研究郭姣,李楚源,雷燕,贝伟剑,荣向路,苏政权,王德勤,唐富天,唐春萍,何伟广东药学院(1)广州中医药大学(3)42 阿卡波糖原料和制剂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郑裕国,李邦良,何璧梅,孙敏,吴晖,王远山,王亚军,周鲁谨,姚忠立,张颖浙江工业大学(1)成都学院(2)43 下一代网络与业务国家试验床创新技术研究及应用汪斌强,刘勤让,伊鹏,张风雨,于婧,黄万伟,王晶,申涓,陈一骄,扈红超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1)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浙江大学(3)清华大学(4)浙江工商大学(5)44 星地融合广域高精度位置服务关键技术邓中亮,吕子平,罗圣美,高利佳,施浒立,姜德荣,徐连明,刘雯,李卫宁,余彦培北京邮电大学(1)45 防治农作物病毒病及媒介昆虫新农药研制与应用宋宝安,郭荣,季玉祥,李卫国,金林红,陈卓,王凯学,吕建平,金星,郑和斌贵州大学(1)46 南海及周边地区遥感综合监测与决策支持分析李满春,吴士存,苏奋振,刘永学,程亮,周成虎,赵焕庭,毛志华,沈固朝,李飞雪南京大学(1)47 终末期肾病肾脏替代治疗关键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陈江华,吴建永,寿张飞,方红,袁静,张萍,黄洪锋,姜虹,张晓辉,彭文翰浙江大学48 西瓜优异抗病种质创制与京欣系列新品种选育及推广许勇,宫国义,张海英,郭绍贵,贾长才,李海真,丁海凤,任毅,孙宏贺,王绍辉北京农学院(3)49 小麦种质资源重要育种性状的评价与创新利用李立会,李杏普,蔡士宾,吉万全,李斯深,安调过,郑有良,王洪刚,余懋群,李秀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4)山东农业大学(5)四川农业大学(7)50 杨树高产优质高效工业资源材新品种培育与应用苏晓华,潘惠新,黄秦军,沈应柏,姜岳忠,王胜东,于一苏,赵自成,王福森,付贵生南京林业大学(2)北京林业大学(3)51 非耕地工业油料植物高产新品种选育及高值化利用技术李昌珠,夏建陵,王光明,叶锋,蒋丽娟,王昌禄,肖志红,马锦林,聂小安,张良波天津科技大学(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5)52 大恒肉鸡培育与育种技术体系建立及应用蒋小松,朱庆,杜华锐,李晴云,刘益平,李小成,杨朝武,张增荣,万昭军,赵小玲四川农业大学(2)53 大型复杂储层高精度测井处理解释系统CIFLog及其工业化应用李宁,王才志,刘乃震,赵路子,王宏建,杨景海,伍东,武宏亮,石玉江,伍丽红东北石油大学(6)西南石油大学(7)54 辣椒天然产物高值化提取分离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卢庆国,张卫明,张泽生,曹雁平,连运河,赵伯涛,陈运霞,李凤飞,韩文杰,高伟天津科技大学(3),北京工商大学(4)55 高耐性酵母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俞学锋,曾晓雁,陈雄,肖冬光,李知洪,张翠英,李志军,李祥友,陈叶福,王志天津科技大学(2)湖北工业大学(3)华中科技大学(4)56 高效能棉纺精梳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任家智,苏善珍,崔世忠,高卫东,张立彬,谢春萍,张一风,马驰,钱建新,贾国欣中原工学院(2)江南大学(3)河南工程学院(5)57 新一代高性能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成套技术梁红文,张红星,张爱民,李望明,周立新,夏金魁,戴立平,高正明,韩丙勇,邬智勇四川大学(2)北京化工大学(3)58 百万吨级精对苯二甲酸(PTA)装置成套技术开发与应用周华堂,罗文德,姚瑞奎,许贤文,李利军,汪英枝,马海洪,王丽军,肖海峰,郑宝山浙江大学(3),天津大学(4)59 新型阴极结构铝电解槽重大节能技术的开发应用冯乃祥,顾松青,刘风琴,彭建平,王耀武,张廷安,席灿明,王绍鹏,田应甫,冯少峰东北大学(2)60 高性能细晶粒钢筋的规模化生产及应用关键技术岳清瑞,杨忠民,王晓锋,朱建国,程志军,陈洁,陈华斌,马德志,钱冠龙,朱启柱同济大学(7)61 先进铁素体不锈钢关键制造技术与系列品种开发李晓波,范光伟,姜周华,李建民,苏杰,于跃斌,刘洪涛,邵继南,徐书峰,刘亮东北大学(2)62 先进短流程高品质特殊钢制造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毛新平,张超,韩斌,柴毅忠,高吉祥,赵刚,孙新军,吴健鹏,谭文,汪水泽武汉科技大学(2)63 高端重载齿轮传动装置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刘建国,秦大同,王长路,刘伟辉,朱才朝,何爱民,刘忠明,李华斌,袁包钢,石万凯重庆大学(2)64 高水压浅覆土复杂地形地质超大直径长江盾构隧道成套工程技术肖明清,王守慧,沙明元,韩风险,郭信君,何川,钱春香,韩向阳,王华伟,朱伟西南交通大学(4)东南大学(5)河海大学(6)北京交通大学(7)65 大跨度钢结构防火防腐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李国强,侯兆新,李风,楼国彪,王东林,左禹,刘洪亮,王国建,张泽江,张剑同济大学(2)北京化工大学(5)66 拆除工程精确爆破理论研究与关键技术应用郑炳旭,张英才,张志毅,龙源,李战军,刘殿书,宋锦泉,蔡宝卷,齐世福,魏晓林解放军理工大学野战工程学院(2)河南理工大学(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5)67 超高心墙堆石坝关键技术及应用张宗亮,马洪琪,艾永平,袁友仁,张丙印,陈祖煜,迟世春,冯业林,速宝玉,李国英清华大学(3)河海大学(5)大连理工大学(6)68 国家高速公路网运行监管与服务关键技术及应用王笑京,杨琪,李爱民,秦勇,张可,董雷宏,李丁,沈鸿飞,周正兵,张明月北京交通大学(2)中山大学(3)69 粉沙质海岸泥沙运动规律研究及工程应用赵冲久,季则舟,杨华,孙林云,张庆河,章始红,侯志强,冯仲武,张华庆,于建海天津大学(4)70 痕量分析用试剂纯化及检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李红梅,张庆合,戴新华,黄挺,全灿,冯钰锜,周涛,马康,陈大舟,何雅娟武汉大学(2)71 重型柴油车污染排放控制高效SCR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贺泓,王树汾,潘吉庆,资新运,刘洋,苏大辉,余运波,郭庆波,刘福东,李腾英军事交通学院(4)72 电袋复合除尘技术及产业化黄炜,修海明,林宏,宋蔷,吴江华,陈奎续,邓晓东,朱召平,郑奎照,阙昶兴清华大学(2)73 干旱内陆河流域生态恢复的水调控机理、关键技术及应用冯起,邓铭江,海米提•依米提,李元红,赵文智,田永祯,司建华,龙爱华,杜虎林,陈仁升新疆师范大学(4)74 基于磁絮凝磁分离技术的超高速水质净化系统及规模化应用张统,倪明亮,李志颖,杨志峰,侯军祥,董春宏,周勉,王守中,裴元生,肖茗心北京师范大学(3)75 脑梗死血管学特征谱的新发现与血运重建治疗的新策略刘新峰,刘国庆,梁慧康,徐格林,史兆荣,樊新颖,朱武生,马敏敏,殷勤,张仁良北京大学(2)香港中文大学(3)76 药物成瘾机制及综合干预模式研究与应用李锦,郝伟,周文华,崔彩莲,杨征,李建华,刘志民,赵敏,韩济生,苏瑞斌北京大学(3),中南大学(4)77 中药注射剂全面质量控制及在清开灵、舒血宁、参麦注射液中的应用李振江,陈钟,罗国安,刘军锋,杨辉华,李军山,姜海,梁琼麟,霍会斌,谢媛媛清华大学(2)78 新型直立式聚丙烯医用输液袋制造技术与产业化刘革新,程志鹏,谭鸿波,万阳浴,赵长生,刘文军,陈得光,王利春,卫俊才,袁媛四川大学(2)79 新型天然蒽醌化合物农用杀菌剂的创制及其应用喻大昭,倪汉文,赵清,顾宝根,梁桂梅,张帅,王少南,杨立军,杨小军,张宏军中国农业大学(2)80 重要植物病原物分子检测技术、种类鉴定及其在口岸检疫中应用陈剑平,陈炯,陈先锋,顾建锋,段维军,郑红英,闻伟刚,程晔,崔俊霞,张慧丽宁波大学(3)81 青藏高原青稞与牧王保海,王文峰,张礼生,西藏大学(6)草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发及应用巩爱岐,陈红印,覃荣,王翠玲,李新苗,李晓忠,扎罗82 农业旱涝灾害遥感监测技术唐华俊,黄诗峰,霍治国,黄敬峰,陈仲新,吴文斌,杨鹏,李召良,刘海启,李正国浙江大学(5)83 黄淮地区农田地力提升与大面积均衡增产技术及其应用张佳宝,黄绍敏,林先贵,曹志洪,孙笑梅,刘建立,谭金芳,张月平,丁维新,马政华河南农业大学(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6)84 花生品质生理生态与标准化优质栽培技术体系万书波,王才斌,李向东,王铭伦,单世华,郭峰,张正,郭洪海,张智猛,陈殿绪山东农业大学(2)青岛农业大学(3)85 超级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及区域化集成应用朱德峰,张洪程,潘晓华,邹应斌,侯立刚,黄庆,郑家国,吴文革,陈惠哲,霍中洋扬州大学(2)江西农业大学(3)湖南农业大学(4)86 滴灌水肥一体化专用肥料及配套技术研发与应用尹飞虎,陈云,李光永,关新元,尹强,王军,任奎东,柴付军,黄兴法,樊庆鲁中国农业大学(2)87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更新技术体系与工程应用陈军,王东华,商瑶玲,刘建军,廖安平,赵仁亮,肖平,于庆国,倪文辉,潘励武汉大学(5)88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国家平台构建、关键技术与应用服务孙九林,诸云强,闾国年,李晓波,杨雅萍,王卷乐,朱建钢,吴立宗,廖顺宝,曹彦荣南京师范大学(5)天津理工大学(6)89 胶东金矿理论技术创新与深部找矿突破宋明春,邓军,吕古贤,崔书学,徐军祥,伊丕厚,杨立强,周明岭,姜洪利,刘长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3)90 生态脆弱区煤炭现代开采地下水和地表生态保护关键技术顾大钊,翟桂武,张建民,孟召平,杨俊哲,毕银丽,陈苏社,杜文凤,李全生,贺安民中国矿业大学(北京)(4)91 宁东特大型整装煤王俭,李玉民,周光华,中国矿业大学(2)田高效开发利用及深加工关键技术樊永宁,关清安,郭菊娥,李光明,张忠富,赵林,刘洪涛西安科技大学(3)西安交通大学(5)92 弱磁性矿石高效强磁选关键技术及装备熊大和,黄万抚,曾文清,贺政权,刘向民,叶和江,王键敏,李建设,曾晓燕,王兆元江西理工大学(2)93 大型铁矿山露天井下协同开采及风险防控关键技术与应用邵安林,吴立新,任凤玉,陈忠辉,郑炳旭,王恩德,徐白山,汪云甲,付建飞,马旭峰东北大学(2)中国矿业大学(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4)辽宁科技大学(6)北京科技大学(7)94 专家解答腰椎间盘突出症董健,李熙雷,周晓岗,殷潇凡,车武,姜允琦,王会仁,林红,陈农,周健(复旦大学)95 听伯伯讲银杏的故事曹福亮,祝遵凌,邵权熙,郁万文,卫欣,周吉林,顾炜江,周统建,何增明,张武军(南京林业大学)96 百层高楼结构关键建造技术创新与应用叶浩文,毛志兵,杨玮,令狐延,冯乃谦,方小丹,赵宏,刘巍,张晶波,向小英华南理工大学(4)97 中药材生产立地条件与土壤微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郭兰萍,黄璐琦,虞云龙,陈保冬,王文全,崔秀明,刘大会,陈乃富,韩邦兴,杨光浙江大学(2)北京中医药大学(4)昆明理工大学(5)皖西学院(7)98 抗精神病新药奥氮平及其制剂的研制和应用岑均达,钟慧娟,王广基,吕爱锋,洪文华,赵军军,孙长安,肖军,陈亭亭,陈刚胜中国药科大学(3)99 提高肝癌外科疗效的关键技术体系的创新和应用沈锋,谢渭芬,蔡建强,周伟平,吴孟超,叶胜龙,吴东,周俭,胡冰,刘景丰第二军医大学(1)复旦大学(4)福建医科大学(5)中山大学(6)100 肝胆胰腹腔镜手术技术体系及应用刘荣,胡三元,秦鸣放,黄志强,安力春,胡明根,张光永,赵宏志,赵国栋,许勇山东大学(2)101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新防治技术的建立及应用王宁利,徐亮,王怀洲,杨迪亚,王亚星,陈伟伟,胡爱莲,任若瑾,贾力蕴,卢清君首都医科大学102 白内障复明手术体系的创建及其应用刘奕志,林顺潮,何明光,李绍珍,陈伟蓉,罗莉霞,程冰,郑丹莹,黄文勇,吴明星中山大学103 原发恶性骨肿瘤的规范化切除及功能重建的系列研究郭卫,杨荣利,汤小东,燕太强,杨毅,姬涛,李大森,唐顺,曲华毅,董森北京大学。
离心水泵叶轮的三元流技术原理及应用
离心水泵叶轮的三元流技术原理及应用目前, 节能降耗已成为全国各行各业, 特别是高耗能企业的重要任务。
我国已把节能降耗提到了国民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位置。
离心泵是把原动机的机械能通过离心泵叶轮产生的离心力使液体产生动能, 从而达到输送液体的目的, 它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因此, 通过优化离心泵的性能做好离心泵的节能工作, 是节能降耗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1.三元流技术概述我国离心泵多年来一直采用一元流理论设计离心泵叶轮, 它的设计理念是假定进出口流通截面及流道内部任何流通截面的水流分布是均匀的, 而流速仅为一个自变量的函数。
据此而设计出叶片的几何形状, 制作出多种模型进行试验, 择优选用。
由于离心泵在不同工况下其流量、压力变化范围很大, 而这种叶轮的模型只能是有限的数种, 因而无法保证优选模型与实际工况一致。
这就导致离心泵叶轮偏离设计最佳效率点, 进而影响泵的实用效率。
我国科学家吴仲华教授创立的 S1、S2两类流面概念, 奠定了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的基础, 中科院研究员刘殿魁教授于 1986年提出了叶轮机械内“射流-尾迹的完全三元流”的解法。
应用这一计算方法对叶轮流道进行设计, 有效地解决了尾迹区的影响, 提高了叶轮的水力效力, 同时增大了有效流通面积, 提高了离心泵的工作效率。
离心泵的水力效率受水泵叶轮的进口轮径、出口轮径、轮毂比、子午流道的曲率变化、叶型中心线的形状、叶片厚度分布、安装角、进口角、出口角及泵的工作流量、压力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而根据“射流-尾迹三元流动”理论结合离心泵的实际流量、扬程等参数设计制作的高效三元流叶轮, 在不变动泵体安装结构的情况下, 换装于原泵体内。
以投资最少, 见效最快的技改方式, 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2.三元流技术原理三元流技术, 实质上就是通过使用先进的泵设计软件,结合生产现场实际的运行工况, 重新进行泵内水力部件(主要是叶轮 )的优化设计。
具体步骤是: 先对在用离心泵的流量、压力、电机耗功等进行测试, 并提出常年运行的工艺参数要求, 作为泵的设计参数;再使用泵设计软件设计出新叶轮, 保证可以和原型互换, 在不动管路电路、泵体等条件下实现节能或扩大生产能力的目标。
离心式渣浆泵的设计理论研究与应用
般 建立在单 相流理论 的基础之上 , 而 这 种 叶轮 的 进 口容 易堆 积堵 塞 , 水 流 速 度相 对更 轴 承 两 端 进 行 迷 宫 密 封 。 理 论 并 不适 合渣 浆 泵 中 所 抽送 的 固 液混 合 大 , 而 固 相颗 粒 在 叶轮 出 口处 对 水 流产 生抽 物 料的两相 流体特性 , 因 此 设 计 出 的 渣 浆 吸 , 固相颗 粒的 速度 相对 更大 。 根 据以 上原理 泵轴封泄露比较严重 , 效率低、 磨 损严 重 且 进行 一 系列的 数学 推导 可以 得到 如下设 计参
寿 命短 。 虽 然 采 用 部 分 关 键 参 数 经 验 取 值 数 , 叶轮 轴面 投影 如图2 所示。 的 方法 可 以 在 一 定程 度上 克 服 单 相 流理 论 的缺 陷 , 但 是 对 渣 浆 泵 的性 能 改 进 效 果 并
不 明显。
D =O. 0 7 0 m , D. =0. 0 6 6 m, D, =0. 2 0 0 m,
1 设计理论
其 中D 一 般取 D , 的1 . 0 5 ~1 . 2 O 倍, 具 体 渣 浆 泵 的 计 算 机 辅 助 化 设 计 也是 研 究方 向
根据 两相 流 理 论 进 行 渣 浆 泵 设 计 的 核 取 值 与 渣 浆 泵 的 大 小 有 关 , 0 一般取3 0 。 ~
口宽 度 b , 隔 舌 安 放 角 e, 涡 室 第 VI I I 断 面 液 混 合 物 流 下 的 渣 浆 泵 设 计 还有 待 进 一 步
面积 F
加 强研 究 。 另外 , 随 着计 算 机 技 术 的 发 展 , 之一 , 对 未 来 高性 能 、 强 耐 磨 耐 腐蚀 的 渣 浆 泵 的 开 发 设 计 开 辟 了一 条新 的道 路 。
XDS400-350-340型单级双吸高效节能离心泵的研制
张元华曾宪荣周文天陈沿维何鹏达州市农业机械研究推广站,四川达州摘要:本文介绍了XDS400-350-340型单级双吸高效节能离心泵的泵体与叶轮等主要零部件在水力与结构上的一系列优化设计和创新特点。
通过测试表明,该泵高效率节能、无过载、检修方便、泵系统配套具有节资性,适宜浅丘山区农田排灌与城镇供水等行业使用。
关键词:离心泵;设计;研制;节能在浅丘山区农田排灌与城镇供水等行业用泵选型时,常遇到要求泵的性能参数为流量1300~2000m3/h、扬程15~25m,经常选不到适合的泵型。
在国内,泵的产品规格一般是按照系列型谱标准来设计制造的,φ350mm口径以上的单级双吸离心泵就直接是φ500mm口径系列单级双吸离心泵了,缺乏φ400mm口径系列的单级双吸离心泵产品。
比较接近要求参数的泵就是500S22型单级双吸清水离心泵产品,该泵正型设计性能参数为:流量2020m3/h,扬程22m,转速970r/min,效率84.0%,气蚀余量5.2m,轴功率144.1kW,配套动力185.0kW。
该泵为φ500mm口径大中型泵,设计转速偏低,泵体积偏大,较为笨重,单泵头质量达1558kg,与之配套的输水管路直径相应也为φ500mm,间接导致泵系统投资成本偏高。
因此,达州市农业机械研究推广站与四川新达泵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设计研制了XDS400-350-340型单级双吸高效节能离心泵产品,并成功推向市场。
1设计指标与结构创新1.1设计指标XDS400-350-340型单级双吸高效节能离心泵的设计点性能指标为:流量1700m3/h,扬程20m,转速1480r/min,效率86.0%,气蚀余量6.7m,轴功率107.7kW,配套动力132.0kW。
1.2主要结构创新1.2.1泵体结构创新设计[1~2]1)泵采用1480r/min的高速设计,泵体与叶轮结构尺寸减小,泵总体重量比国内近似参数泵500S22AG质量减轻约30%。
2)设置泵体喉部活动插件,可以避免相同口径泵体配不同叶轮重复开模。
1200s56离心泵重量_理论说明以及概述
1200s56离心泵重量理论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探讨1200s56离心泵的重量问题,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和详细研究。
离心泵作为一种常用且重要的工程设备,其性能特征与重量直接相关。
因此,深入了解离心泵重量对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降低其重量至关重要。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将可以更好地理解离心泵的工作原理、重量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来减轻离心泵的重量。
1.2 文章结构文章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目的和概述,然后进入主体部分,按顺序包括理论说明、1200s56离心泵重量详细分析、结论和建议以及结束语。
其中,理论说明部分将阐述离心泵的工作原理、重量对性能的影响以及质量与强度之间的关系;而1200s56离心泵重量详细分析将针对设计参数与重量关系、材料选择对重量影响以及实际应用中的调整方法进行深入研究;结论和建议部分将总结主要发现和结果,并提出减轻离心泵重量的建议和措施;最后,结束语部分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对全文进行总结。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离心泵重量问题进行详细分析,为相关工程领域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
在文章中,我们将探讨1200s56离心泵的工作原理、重量对性能的影响、质量与强度之间的关系,并具体分析设计参数与重量关系、材料选择对重量影响以及实际应用中的调整方法等内容。
通过这些研究和分析,我们期望能够得出一些有价值且可行的减轻离心泵重量的建议和措施,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并展望可能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2. 理论说明2.1 离心泵工作原理离心泵是一种常见的流体机械设备,它利用离心力将液体从进口处吸入,并通过转子的旋转将液体加速,然后经过出口排出。
其工作原理基于离心力和动能转换的原理。
当泵转子旋转时,液体被抛离轴线,形成一个低压区域,在此处造成液体的吸入效应。
随着转子的旋转速度增加,液体加速并向离心方向移动。
最后,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液体被推向出口。
2.2 重量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离心泵的重量对其性能有着直接影响。
石油化工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石油化工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1. 引言1.1 概述石油化工离心泵作为石油化工行业中一种重要的流体输送设备,其能效问题日益引起关注。
随着全球对于能源资源的稀缺性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提高石油化工离心泵的能效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本文旨在探讨石油化工离心泵的能效限定值以及能效等级划分,并提供相关优化方法和技术措施,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指导。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即引言、石油化工离心泵能效限定值、石油化工离心泵能效等级划分、提高石油化工离心泵能效的方法与技术措施以及结论与展望。
在引言部分,将通过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来介绍本文的整体内容安排,并对研究背景进行简要说明。
1.3 目的本文主要目的是系统地总结和归纳当前关于石油化工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为行业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能效限定值的阐述与分析,希望能确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能效标准体系,推动石油化工离心泵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持续发展。
同时,本文还将介绍提高石油化工离心泵能效的方法与技术措施,并探讨未来发展的前景和研究方向,以促进该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 石油化工离心泵能效限定值2.1 能效定义与计算方法石油化工离心泵的能效定义是指单位能量输入所产生的流体排出功率。
通常使用以下的计算方法来确定石油化工离心泵的能效:Efficiency (%) = (Output Power / Input Power) x 100其中,输出功率是指石油化工离心泵所产生的流体输出功率,输入功率是指供电给石油化工离心泵所需的总装置功率。
2.2 相关规定及标准为了促进石油化工离心泵行业的发展并提高其能效水平,一些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相关规定和标准。
例如,在欧盟,有Ecodesign Directive(2009/125/EC)和Energy-related Products Directive(ErP)等法规要求产品符合特定的能效要求。
离心泵叶片的参数化设计及其优化研究
离心泵叶片的参数化设计及其优化研究一、本文概述离心泵作为一种常见的流体输送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城市供水等领域。
叶片作为离心泵的核心部件,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泵的性能和效率。
因此,对离心泵叶片的参数化设计及其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离心泵叶片的参数化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一套高效、精准的叶片设计方法。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叶片设计的优化策略,以提高离心泵的性能和效率。
本文的研究内容涵盖了离心泵叶片的几何参数、流体动力学特性、优化设计方法等多个方面,旨在为离心泵的设计制造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本文将对离心泵叶片的几何参数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包括叶片的形状、尺寸、安装角度等。
通过对这些参数进行参数化描述,建立起叶片设计的数学模型,为后续的优化设计提供基础。
本文将深入研究离心泵叶片的流体动力学特性,包括流场分布、压力分布、速度分布等。
通过对这些特性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揭示叶片设计对泵性能的影响机制,为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将探讨离心泵叶片的优化设计方法。
通过采用先进的优化算法和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对叶片设计进行迭代优化,以达到提高泵性能和效率的目的。
还将对优化后的叶片设计进行实验验证,以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对离心泵叶片的参数化设计及其优化进行深入研究,旨在建立一套高效、精准的叶片设计方法,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化策略。
本文的研究成果将对离心泵的设计制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望推动离心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二、离心泵叶片参数化设计离心泵叶片的参数化设计是一个涉及多个复杂因素和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问题。
在进行参数化设计时,我们需充分理解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流体动力学特性,并结合现代设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以实现高效、精确的叶片设计。
叶片的几何参数是参数化设计的核心。
这些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叶片的进口角、出口角、叶片数、叶片厚度、叶片安装角等。
这些参数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泵的性能,如流量、扬程、效率等。
课程设计离心泵压力定值控制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离心泵压力定值控制系统设计1.被控对象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1.1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离心泵是一种常用的流体输送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离心力将液体从进口处抽入泵体,然后通过旋转叶轮产生的离心力将液体向出口处输送。
离心泵的工作效率高,能够输送各种不同的液体,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2 离心泵的结构离心泵主要由泵体、叶轮、轴承和密封装置等组成。
泵体是离心泵的主体部分,通常采用铸铁或不锈钢制造。
叶轮是离心泵的核心部件,其形状和数量会影响到泵的性能。
轴承和密封装置则是离心泵的关键部件,对于泵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
2.控制系统方案设计2.1 控制方案的选择针对离心泵的控制,可以采用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两种方案。
开环控制是指根据经验和理论计算得到的控制参数来控制泵的运行,但是由于无法对泵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因此容易出现误差。
闭环控制则是在开环控制的基础上增加了反馈环节,可以对泵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从而提高控制精度。
2.2 被控参数与控制参数的选择在离心泵的控制中,被控参数主要包括流量、压力和温度等,而控制参数则包括电机转速和阀门开度等。
在选择被控参数和控制参数时,需要考虑到泵的特性和工作条件,以及控制系统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2.3 被控对象的特性分析离心泵的特性主要包括流量-扬程曲线、效率曲线和功率曲线等。
在控制系统设计中,需要对这些特性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定最佳的控制方案和参数选择。
3.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的选用过程检测控制仪表是离心泵控制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其作用是实时监测和控制被控参数和控制参数的变化。
在选用过程检测控制仪表时,需要考虑到其精度、可靠性和适用性等因素,以保证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被控对象是指需要进行控制的物理系统或过程。
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是控制系统设计的重要依据。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介绍一些常见的被控对象及其特点。
2.压力控制系统概述压力控制系统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
离心泵叶轮流动特性的仿真与实验研究
离心泵叶轮流动特性的仿真与实验研究离心泵叶轮是离心泵的核心部件,其流动特性的仿真与实验研究对于离心泵的性能优化和设计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探讨离心泵叶轮的流动特性。
一、离心泵叶轮流动特性的理论仿真离心泵叶轮的理论仿真基于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方程进行建模和求解。
其中,雷诺平均N-S方程和可压缩流动的动能方程是求解离心泵叶轮流动特性的基本方程。
通过建立离心泵叶轮内部流场的网格模型,并采用有限体积法对方程进行离散求解,可以获得离心泵叶轮的速度分布、压力分布和涡量等流动特性参数。
离心泵叶轮的流动特性仿真研究可以通过改变叶轮的叶片数目、叶片形状、叶片出口角度等参数,来分析和优化离心泵叶轮的性能。
例如,通过仿真可以得出在一定转速下,叶片数目增加会提高离心泵的扬程和效率,但叶片出口角度的变化对扬程和效率的影响较小。
通过理论仿真可以得出具体的数值结果,并为实验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离心泵叶轮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离心泵叶轮的实验研究可以通过建立物理实验平台来进行。
实验平台通常由电机、离心泵、测量设备和数据采集系统组成。
通过改变离心泵叶轮的工况参数,例如转速、流量和进口压力等,可以获得离心泵叶轮的性能曲线和流动特性。
在离心泵叶轮实验过程中,常常需要测量叶轮内部的流速、压力和涡量等参数。
通过在叶轮内部设置传感器或者使用PIV技术进行测量,可以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
实验研究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叶轮内部的流动情况,验证理论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并且为离心泵叶轮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实验依据。
三、仿真与实验结果的对比与分析将理论仿真和实验研究得到的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可以评价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并验证实验结果。
通过对比不同工况下的扬程、效率和压力分布等参数,可以得出仿真与实验之间的差异和误差。
进一步分析差异的原因,有助于优化仿真模型和改进实验方法,提高研究可靠性和准确性。
离心泵叶轮流动特性的仿真与实验研究对离心泵的设计与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种高端离心泵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一、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于流体机械(泵)技术领域。
离心泵是海水淡化、石油化工流程的核心流体输送装备,其耗电量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0%。
目前我国常规离心泵产品已实现产业化,然而在高温(850℃)、低温(-196℃)、高压等极端工况使用的特种离心泵产品在设计方法、可靠性等方面与国外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涉及海水淡化高压泵、高温光热发电熔盐泵、LNG深冷潜液泵等高端离心泵产品仍属于“卡脖子技术”。
项目组在“十一五”、“十二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长期坚持自主科技创新,产学研用多方协作,服务国家海水淡化、绿色能源发展等国家战略工程和国民经济建设,从离心泵高低温介质内流数值方法的基础研究出发,攻克极端工况水力设计、转子系统可靠性等关键技术难题,自主创建了水力优化设计和强度校核软件平台,实现了特种高端离心泵的国产化和工程应用。
主要科技创新如下:①提出了考虑热效应的空化模型,突破了热敏低温流体汽化潜热引起的饱和蒸汽压变化及湍动能引起的空化预测难题,为低温热敏介质离心泵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建立了离心泵目标函数与设计变量之间的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形成了特种离心泵多学科优化平台,大幅提高了离心泵的水力性能和诱导轮空化性能。
②发明了叶轮自身平衡轴向力的多级离心泵结构,创新研制了中间接管和出液管分离的双管结构、新型重载轴承结构和润滑冷却系统,解决了多级叶轮水力自动平衡、泵体和接管受热膨胀不均开裂、流体激振诱导转子系统偏心不稳定运行等一系列难题。
③提出了水力部件高、低温工况配合间隙的准确计算方法,研究了各零部件之间最佳配合方式,解决了导流壳和叶轮、轴和轴承受热膨胀、冷收缩不均引起的抱死故障,大幅提高了高温熔盐泵和低温潜液泵的运行可靠性及使用寿命。
④研制了多种结构形式的高温熔盐泵,自主掌握了400~850℃范围高温机组关键技术,应用于中科院第四代核能MSR熔盐堆实验项目、青海德令哈50MW太阳能光热发电示范项目;研制了国内首套国产化400℃高温纯镍熔融碱泵、750℃海绵钛高温熔渣泵,在新疆天业、山东滨化、攀钢钛业等单位成功应用。
研制了SLP、DWQY等系列低温潜液泵产品,解决了LNG潜液泵机组系列化和大型化关键技术难题,替代了进口产品;研制了系列高效海水淡化高压泵产品,成功应用于浙江舟山、大唐黄岛海水淡化工程示范工程,经鉴定,高压泵效率指标超过国外同类产品。
本项目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2件,登记软件著作权4项,发表学术论文60篇,制订行业标准4部。
通过建立极端工况特种离心泵的基础理论方法,突破极
端工况特种离心泵核心技术难题,实现了关键装备国产化,在引领我国特种高端离心泵技术进步和企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1. 江苏大学:项目牵头单位,负责特种高端离心泵系列产品设计理论、内流测试平台建立、数值模拟和高效水力模型及可靠性研发。
2. 山东双轮股份有限公司:产学研合作单位,负责海水淡化高压泵及增压泵的试制和工程应用。
3.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产学研合作单位,负责海水淡化高压泵及能量回收装置系统集成和工程应用。
4. 北京理工大学:产学研合作单位,负责低温空化数值模拟和可视化实验研究。
5. 江苏飞跃机泵集团有限公司:产学研合作单位,负责研制了400~850℃范围高温机组高温熔盐泵、高温纯镍熔融碱泵、高温熔渣泵产品等产品研制和推广应用。
6. 湖州三井低温设备有限公司:产学研合作单位,负责研制了SLP、DWQY等系列低温潜液泵产品和工程应用。
7. 新界泵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学研合作单位,负责高压多级泵的研发和产业化。
三、推广应用情况
高温熔盐泵在中科院第四代核能MSR熔盐堆实验项目应用;国内首套国产化400℃高温纯镍熔融碱泵在新疆天业、山东滨化、内蒙古原龙化工等粒碱装置上应用良好;海绵钛750℃高温熔渣泵产品在攀钢钛业、云南新立等单位应用;太阳能光热发电750℃高温熔盐泵产品在青海德令哈50MW工程项目示范应用。
SLP、DWQY等系列低温潜液泵产品,替代了进口产品,在中海油黄石交通新能源公司、胜利油田天源储气有限公司、三门峡民生液化气公司、华润燃气等全国100多个工程项目广泛应用。
研制的系列高效海水淡化高压泵产品,在浙江六横万吨级海水淡化工程示范应用。
本项目成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了我国海水淡化、石油化工等领域特种高端离心泵产品的国产化和技术进步。
四、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五、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1.张德胜,排名第1,研究员、博导,江苏大学,项目总负责,负责项目实施
和水力设计平台开发等。
2.叶晓琰,排名第2,研究员、博导,江苏大学,负责海水淡化高压泵和增压
泵。
3.赵睿杰,排名第3,副研究员,江苏大学,负责空化模型改进和数值模拟、
LNG低温泵有限元分析等研究。
4.裴吉,排名第4,副研究员,江苏大学,负责海水淡化高压泵水力模型优化
和转子动力学分析。
5.黄彪,排名第5,研究员、博导,北京理工大学,负责建立低温空化流数值
模拟方法和流场数值计算。
6.王生辉,排名第6,教授级高工,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
所,负责海水淡化高压泵和能量回收装置系统集成和示范应用。
7.彭光杰,排名第7,副研究员,江苏大学,负责海水淡化高压泵优化设计和
产品开发。
8.高雄发,排名第8,助理研究员,江苏大学,负责LNG泵数值模拟和试验研
究。
9.胡敬宁,排名第9,教授级高工,江苏大学,负责海水淡化高压泵结构设计、
可靠性分析。
10.王家斌,排名第10,教授级研究员,山东双轮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海水淡化
高压泵研制,制订行业标准,并推广应用。
11.金永鑫,排名第11,博士生,江苏大学,负责高温熔盐泵设计方法和结构可
靠性研究。
12.王道红,排名第12,高级工程师,江苏飞跃机泵集团有限公司,负责高温熔
盐泵设计开发和产业化推广。
13.吴波,排名第13,工程师,湖州三井低温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低温LNG潜
液泵系列化开发和推广应用。
14.葛杰,排名第14,高级工程师,新界泵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高压多级
泵研发和产业化应用。
15.刘军,排名第15,高级工程师,山东双轮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海水淡化高压
泵设计开发、试验和标准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