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传统文化,提高学校文化品位

合集下载

如何能够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如何能够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如何能够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如何能够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一、挖掘学校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任何一个学校都有自身特有的文化积淀。

我们要静态地看学校的文化生态,即文化景观中体现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现在大多数学校都有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的发展历史,但不少学校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不自觉地抛弃了祖宗留下的遗存,代之以现代化的高楼,得到了高楼,失去了“传统”和“文化”,但我们也高兴地看到少数学校在“创星”的过程中,努力恢复历史遗存,找回失去的历史,找到祖宗留给后人的积淀。

有两所学校让笔者记忆犹新,一所是盐城的一所学校,他们在“创星”的过程中,建起了现代化的高楼,填埋了原来穿过学校的小河。

在专家模拟评星时,有专家明确指出,你们学校有60年历史,但我们看到的是全新的学校,不妥。

经人指点,他们新征土地,恢复了小河,重新插上了杨柳,于是,学校找回了历史,校园有了文化,有了历史,有了生命和灵动。

另一所学校是苏州十中。

从清代苏州织造府和皇家行宫花园,到现代的“行知楼”“季康馆”“孝通图书馆”,无不体现学校对精神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成为学生学习的好地方。

有人评价他们是“最中国”的学校。

从动态上看学校的生态文化,即学校的文化活动是否有充分的选择性、活动的多样性。

不得不提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他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自己制定实施了“教学大纲”,全校600多名学生组成了120多个兴趣小组,学生不但自由组合,而且可以任意流动,直到学生被真正的爱好吸引才停下来。

现在,中国的校园社团正在兴起,特别是文学社团,我们以传统优秀文化为载体的古风类社团大有可为。

当然,我们的学校和老师要勇于担当,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传播和发展工作。

二、恰当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环境陶冶学生在中国古代,“文化”有“以文教化”之说。

在西方,也有类似的说法。

据考证,“culture”(文化)一词初期有“栽培、耕耘、种植”之义,后来引申出对人的性情陶冶和品德教养之义。

由此可见,作为学校文化,我们不能静态地看老祖宗为我们留下了什么,更要看到我们为文化的动态生成和发展做了什么,用流行的话说就是在“在场”或“场域”中我们应该做什么,从本文的角度说,就是恰当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环境陶冶学生。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我校地处**市安亭国际汽车城,是一所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学校。

**的教育要达到率先在全国实现现代化,学校则必须进一步开拓发展空间,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校党组织一班人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的有关论述,深刻地认识到:现代化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的现代化要有现代化的条件作支持,要有与现代化教育相适应的教师与管理人员队伍,要有现代精神与理念、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要有现代化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支撑现代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结合。

因此,我们以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工作的一个切入口。

一、对校园文化的深入思考学校不仅是学习文化的场所,更重要的是育人的阵地。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教育力量,对学生有着非强制性的导向作用、潜在的规范作用、个性发展的塑造作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努力构建新型的校园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对于陶冶学生情操,铸造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极其重要的。

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作为学校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的党组织,确立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工作切入口,是真正意义上地把握了基础教育发展的时代脉搏。

因此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是党组织的重要职责。

1、校园文化的内容校园文化涵盖面极广。

从内容上来分,它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活动层面和精神层面。

从结构上来分,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表层结构,制度文化、活动文化和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中层结构,而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

&nbsp(转载自新世纪范本网,请保留此标记,免费提供下载。

); 从运动状态来分,物质文化是相对稳定的、静止的;制度文化则是在相对静止的同时,又应与时俱进,随着学校改革的不断深入,制度也应作相应的修改与充实;活动文化是不断变化的,其形式是由内容需要而计划安排的,一般来说,它由学校领导或具体部门负责人意志和水平决定,它对校园文化的走向起着潜移默化,渐近、累积式的影响;行为文化则是由师生个体的言行所构成的,一般具有相对稳定性并呈现出显著特征;精神文化是由校园舆论、人际关系所组成,它是校园文化深层次的内容,但物质的、制度的、活动的文化对它发生着深刻的影响,又可以通过行为文化外显出来。

秉承传统文化,提高学校文化品位

秉承传统文化,提高学校文化品位

秉承传统文化,提高学校文化品位作者:邱立巍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2013年第05期摘要: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一个民族繁衍生息的源头活水,如果发挥传统文化和儒家经典在教育中的独特优势,文化建设的隐形教育作用就会得到充分体现。

在校园建设中,秉承传统文化,丰富文化底蕴,提高文化品位,努力打造人文书香校园,促学生全面发展,助教师修身养性,铸学校特色品牌。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立校;思想素养;文化品位传统文化是中国生存发展的精神底蕴,它存活在中国人的心中,存活在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言行里,存活在人们的精神信念和价值观念中。

如果把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文化的发展,就可能适应、甚至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

学校是文化教育的存在,文化才是真正的学校。

学校拥有了一种好的文化,就拥有了一种无可比拟的凝聚力、向心力,即“文化立校”。

“文化立校”既有教育和哲学的结合,又有教育与政治、经济融合互动的思考。

这种学校文化将发挥“灵魂”的作用,统领着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的生成与进步,而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又以反作用促进着学校文化的生成,并以此推动着学校文化的方向,影响着育人取向及文化品牌的树立,从而使受教育者对学校文化所树立的理念产生终生不渝的追求。

一、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建设,在继承传统文化中,反思并更新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理念,促进广大教师树立文化立校的目标意识,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意识,以课堂文化建设为主渠道的中心意识,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努力构建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模式。

(一)学校制度文化建设1.健全和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建立和完善学校文化建设的各种制约机制、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人在制度体系中的主体性,人在学校各种组织机构与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实现以人为本。

2.和谐校园的文化理念。

从师生个人自身和谐、个人和他人、个人和社会、个人和自然、与建筑环境、生态环境和畅共生,促进师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清新儒雅校园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清新儒雅校园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清新儒雅校园近年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注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清新儒雅的校园环境。

这种做法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更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古圣贤到后世文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涵盖了诗词、书法、绘画、音乐、礼仪等方方面面。

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更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学校应该将传统文化融入教育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校可以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教授学生古代文学、古代哲学、古代音乐等传统文化知识。

通过教学,学生们可以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伟大文化成就,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学校还可以组织传统文化社团,让学生们有机会参加诗词比赛、书法比赛等活动,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学校可以在校园环境中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在校园中设置传统文化展示区,陈列一些古代书籍、古代乐器、古代绘画等,让学生们在欣赏和参观中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

学校还可以举办传统文化艺术表演,邀请传统文化艺术家来校园表演古典音乐、舞蹈等,为学生们呈现一场文化盛宴。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活动。

开展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活动,每年推荐一本传统文化经典书籍,通过课堂和社团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研读。

学校还可以举办传统文化创作比赛,鼓励学生们创作古诗词、书法作品等,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为了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学校可以与相关文化机构合作,共同举办传统文化展览、讲座等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学校可以拓宽学生们的视野,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构建清新儒雅的校园需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基石。

学校应该通过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组织相关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人文素养。

只有这样,才能让校园成为一个浸润着传统文化的净土,培养出更多的国家栋梁之才。

弘扬校园传统文化方案

弘扬校园传统文化方案

弘扬校园传统文化方案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新时代背景下人们价值观的转变,校园传统文化逐渐流失,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重视程度不断降低。

为了弘扬校园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兴趣,并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与综合素质,我们提出了以下方案。

一、传统文化课程的加强以人文历史课程为基础,在原有教学体系上加入传统文化课程,包括经典文学、古代诗词、传统礼仪、中医养生等。

通过系统学习,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针对不同年级和学科特点,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让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

二、文化活动的丰富多样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包括诗词大会、书画展览、古筝演奏等,提供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同时也让他们更加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

此外,还可以组织地方民间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对文化的自信感。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支持学校应积极支持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文化园区,并设立文化角落,展示传统文化精髓。

同时加强对传统文化经典名著的收藏和推广,丰富图书馆的文化资源,让学生能够在自主阅读中体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传统文化研究小组的建立成立传统文化研究小组,由感兴趣的师生自愿组成,定期举行研讨会,交流传统文化知识和心得,同时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来学校进行讲座,深入解读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为学生提供学术指导。

五、社会资源的整合与文化机构、博物馆等合作,利用社会资源提供丰富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和教学资源。

邀请专家授课、举办展览、组织参观等,让学生接触到传统文化的源头和精华,提升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和兴趣。

六、传统文化培训的开展组织传统文化培训班,针对不同年级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课程,包括中国象棋、剪纸、剪纸等,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还可以邀请传统技艺传承人来校进行授课,让学生领略传统技艺的魅力。

七、学生社团的支持鼓励学生自主组织传统文化社团,提供场地和资金支持。

通过社团活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培养他们团队合作和组织管理的能力。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文化品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学校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也受到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而学校文化建设作为整个校园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对于学校的教育质量以及培养学生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也成为了学校教育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途径学校文化建设是伴随着学校教育而存在的,它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全面发展,并且更好地适应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

例如,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学生可以学习到各种道德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学生们还可以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增强组织协作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这些文化活动,学生们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充分发展自身潜能。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能提高校园文化品位一个学校的文化品位,不仅仅取决于学校的硬件设施水平,还包括学校的人文精神、校园生活氛围等。

因此,只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才能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学校应该在活动的策划方面下功夫,形成适合于学生自我表达和交流的校园文化氛围。

同时,学校也应该重视文化活动的质量,注重创意和文化内涵,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保持学校活力的有效途径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必须要与时俱进,保持活力才能使学校更加生动有趣。

而开展文化活动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来保证这点。

开展各种富有文化内涵的活动,如文艺汇演、讲座等活动,可以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能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学校的活力与生机。

此外,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学校也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的特点,开设各种文化课程。

这些课程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化的认识,强化他们的文化修养。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树立学校的社会形象学校是一个社会化机构,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就非常重要。

一个好的学校文化可以提升学校的品牌价值,提升学校的声誉,使学校在公众中的形象更加正面和信任。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清新儒雅校园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清新儒雅校园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清新儒雅校园【摘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清新儒雅校园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

通过发扬传统文化精髓,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

校园建设体现文化传承,营造宁静和谐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可以激发师生学习热情,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意义。

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使他们成为有担当、有情怀的人才。

在校园文化传承与当代文化融合的平衡中,我们能够找到最适合教育的发展路径。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清新儒雅校园不仅仅是为了今天,更是为了未来。

清新儒雅的校园文化将成为培育未来人才的重要基础,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关键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清新儒雅校园、民族自豪感、文化传承、学习环境、传统文化活动、师生学习热情、品德修养、文化融合、教育发展、未来人才、平衡发展。

1. 引言1.1 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当今社会,面临着日益丰富多元的文化冲击和冲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变得尤为重要。

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精神力量,可以激励人们传统美德,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优秀传统文化还是民族认同和凝聚力的重要来源,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传承良好的社会伦理风尚。

通过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使人们在现代社会中保持坚定的文化立场和价值取向,增强文化软实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保持国家文化独立性和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美好校园文化的基础。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和保护,更是对未来的希望和发展。

1.2 清新儒雅校园的意义清新儒雅校园的意义在于为学生提供一个优美、宁静、和谐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清新儒雅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力量,激发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文化品味和修养。

清新儒雅的校园还可以营造出一种安静祥和的氛围,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继承传统文化精髓,提高校园文化品位

继承传统文化精髓,提高校园文化品位

继承传统文化精髓,提高校园文化品位随着经济、科技、教育等各方面的发展,文化育人功能更加突出,办有品位的学校越发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更加重视,传统文化如何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更是倍受关注的话题。

暨华中学发展已经走过了20年,十二五规划发展已圆满收官,学校未来十三五规划发展的蓝图也已绘就,未来发展,理念先行,对如何构建、发展、创新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校园文化也必须有相应的思考。

一、校园文化育人的时代要求2017年初,中办、国办就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传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族教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文化基础方面强调核心素养必须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土壤,强调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明确课程与文化有着天然血肉联系。

我们以多元文化为主题申报了语文课程创新基地,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人文熏陶作用,建构和谐的课程文化生态。

一方面,我们用语文课程建设将学校校园文化落实到实处,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文化融入到课堂、教材、师生的教与学,为跨学科课程建设起到引领作用,另一方面,我们着力打造校园文化的硬实力与软实力,为课程建设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与活动环境等,发挥校园文化引领、浸润、感染及教1/ 6育等功能。

学校发展已经走过了20余年,虽然我们也有自己的文化理念,但没有完全与学校办学紧密结合,践行在实处还需不断深化。

二、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功能校园文化是一种符号,一种精神符号,校园文化的核心要素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

它是在校园这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内,由学校组织引领,师生共同创造,将校园精神作为核心,反映师生精神风貌、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的群体亚文化。

学校校园文化综合表现将孕育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师生群体中发挥重要的凝聚和濡染功能。

为此,学校编定了《暨华中学学校文化建设手册》,对学校校徽、理念文化、制度文化做了详细的规定与解读,这些理念使学校发展有了奋斗的目标,发展的方向,但如何获得师生的积极认同,将德育管理、教学管理等与校园文化相结合,转化为师生自觉的行为文化,发挥校园文化育人的最大功能,需要探索出一条切实而有效的路径。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清新儒雅校园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清新儒雅校园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清新儒雅校园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悠久的传统文化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当今社会,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

校园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摇篮,更应该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根源和精神追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家国情怀,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保持传统文化的传承。

为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可以组织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举办中国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等,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自觉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构建清新儒雅校园清新儒雅是指在生活环境中保持干净清新、静谧雅致的气质。

校园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其环境的清新儒雅程度对学生的心理和情感有着很大的影响。

为了构建清新儒雅的校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环境净化:保持校园环境整洁干净,定期进行环境清扫和整治。

校园内建立绿植,装饰校园环境,以提高校园整体的清新雅致气氛;2. 环境美化:美化校园景观,让校园变得更加美丽、整洁、清新。

在校园的建筑、道路、景观中注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让校园呈现出清新儒雅之气;3. 校园文化:推广儒家文化,引导学生了解儒家思想,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校园可以组织传统文化讲座、书法绘画比赛、古诗词朗诵比赛等活动,营造清新儒雅的文化氛围。

构建清新儒雅的校园不仅可以提升校园的整体氛围,令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更易沐浴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气息中,也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学生幸福指数提升清新儒雅的校园环境会让学生更加愿意在校园内度过他们的时光。

校园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地方,一个干净雅致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身心愉悦。

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得到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幸福指数将会大幅提升。

校园文化活动也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快乐。

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能让学生在学习之余更好地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此时的校园不仅是学习的地方,也是学生幸福的去处。

传承校园文化 提升办学品位

传承校园文化 提升办学品位

真 开 展 学 习 政 治 理 论 , 范 党 员 学 习制 度 , 高 教 职 工 高 教 师 业 务 素质 , 励 教 师 参 加 业 重 鼓
务 、 历 进 修 , 视 师 徒 结 对 工 作 , 新 教 师 找 好 指 导 教 学 重 为
陶 、 染 师 生 , 进 师 生 、 校 共 同 发 展 提 高 , 得 显 著 成 感 促 学 取
议 , 就 反 映 的 问 题 进 行 整 改 , 现 了 良好 的 师 德 风 貌 , 并 展
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二、 确立 办学理 念 。 引领 学校 发展 办学 理 念 是 学 校 的 教 育 思 想 和 价 值 取 向。 我 校 切 实
学 校 要 为 教 师搭 建 成 长 的 平 台 , 立 教 师 成 长 共 同 建 体 , 他 们 在共 同 学 习 、 流 、 示 中提 高 职 业 道 德 修 养 、 让 交 展 更 新 知 识 结 构 、 华 教 育 教 学 艺 术 、 发 集 体 智 慧 , 学 升 激 使 校 成 为 真 正 的 学 习共 同 体 , 强 学 校 凝 聚 力 。 学 校 一 贯 增 重 视 领 导 队 伍 的 作 风 建 设 , 用 党 员 会 、 政 会 议 要 求 校 利 行

个 学 生 , 许 学 生 犯 错 , 是 保 护 允 就
堂 有 良好 的驾驭 能 力 , 于课 堂 以 对 外 生 成 的 结 果 , 能 “ 拉 硬 拽 ” 也 不 生 ,
学 生 的 自尊 心 , 护 学 生 的 学 习 的 呵 信 心 , 发 学 生 学 习 的 兴 趣 。 利 用 激
效。

师 , 过 师 傅 上 示 范 课 , 弟 上 亮 相 课 , 相 听课 等方 式 , 通 徒 互

学校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3篇)

学校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3篇)

学校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一、指导思想传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中小学生的文化素养与道德素质,培育师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努力提升学校品位和核心竞争力。

二、活动主题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培育诚信厚德少年,创建和谐文明校园。

三、基本原则与课程计划相结合;与德育教育研发相结合;与日常行为教育相结合;与学校特色创建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四、基本内容莒文化是东夷文化的先进代表,是齐文化与鲁文化的先声和前导,山东____是莒文化的核心区域。

因其有数十万年的文化根系,一万余年的文明启步,五千余年的文明史,对研究文明起源、华夏文化、中国早期国家的社会形态等重大史学和理论课题具有重大意义。

因此,我们今天了解和研究莒文化,对于更好地揭示莒地的历史文化发展,弘扬莒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传统,作为进行乡土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今天建设21世纪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借鉴,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让我们为此共同努力了解和学习莒文化。

五、活动内容1、继续深入贯彻落实莒文化校本课程的学习、践行活动。

(历史教研组负责组织)(2)平时加强莒文化校本课程活动,利用学校的广播播放介绍莒文化,每两周利用其中一节班会时间诵读、学习莒文化校本课程,主要是高一、二年级学生学习。

(1)利用早自习的时间诵读国学经典(包括莒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

(2)每周设一节诵读课,每月召开一次以诵读为主题的班队会。

(3)利用校园多媒体网络和各种影响资料进行宣传、介绍,与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交流。

(4)结合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计划,让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校园艺术生活,突出活动广泛化、故事化、体验化、兴趣化的特点,在学生中介绍____地方戏-周姑子戏、剪纸、书画、对联、过门钱子、武术等,都是我们研究和学习方面让学生感受经典文化魅力,热爱经典。

3、推行孝信雅行教育活动(1)以孝为先,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清新儒雅校园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清新儒雅校园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清新儒雅校园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人们更加注重生活的物质层面,对精神层面的追求逐渐淡化。

然而,我们必须意识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构建清新儒雅校园至关重要。

首先,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校园文化注入一份清雅与深沉。

传统文化不仅是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一种人类智慧的结晶,它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和审美价值。

学校应该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自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来塑造一种高雅、深沉、富有思想内涵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们的思考与感悟。

其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也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极快,我们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在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传承文化可以让我们从中汲取人类智慧、思想精华和价值观念,促进我们的心灵成长,塑造我们的人格,使我们做人做事时更具有内心的清明和深刻的认识。

总之,清新儒雅校园不仅是一种美好的愿景,更是我们作为教育者和学生们的共同目标。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清新儒雅校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只有在学校文化以及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中都注入了高雅、深刻和充满智慧的传统文化,才能形成一种清新儒雅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校成为培养优秀人才的真正福地。

弘扬学校优秀文化,提升办学品味

弘扬学校优秀文化,提升办学品味

弘扬学校优秀文化,提升办学品味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特征,是学校生命所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文化真正给师生成长起到助推作用,实现墙壁说话、环境启迪、课程辅助,使校园处处彰显文化育人本色,从而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关键词:校园文化办学品位提升策略文化是积淀,是传统,是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乃至一个社会的“遗传基因”,是一条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特征,是学校生命所在,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催生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生命发展的深厚土壤,是学校人文传统与良好校风的根本之源。

校园文化包括学校所实践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学校所遵循的规章制度;学校教职工作为整体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它是学校的精神生命和灵魂。

“一个办得成功的学校应以它的文化而著称,即有一个价值和规范的结构、过程和气氛,使教师和学生都被纳入导致成功的教育途径。

”(美国教育家伯尔凯和史密斯)我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应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硬环境建设,如高雅的建筑,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设备,赏心悦目的绿化等;二是软环境建设,如墙面、楼廊、橱窗的环境布置,班级文化、教研组文化,制度文化等。

我们应该认识到校园文化强大的育人功能,有效地利用各种载体,推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下面就“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校办学品位”,谈几点个人肤浅看法。

一、以合理规划校园布局为抓手,创设优美育人环境为了优化育人环境,形成特色鲜明、统一和谐的校园形象。

首先,在校园整体布局时,合理规划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

要使校园文化和学生所在地区的区域文化相统一,使学校的主体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浑然一体,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气息、现代气息。

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学校有认同感,从而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的内在动机。

其次,突出主题,创建绿色校园环境;丰富内涵,创建和谐人文环境。

充分发挥和利用每一座建筑物、每一个角落的育人功能,使学校校园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

整合,有效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整合,有效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整合,有效提升学校文化品位1. 引言1.1 学校文化的重要性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和根基,是学校的精神家园和文化沃土。

学校文化怎样,学校的教学管理就会怎样。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是学校特色和优势的体现。

学校文化包括学校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念、校训校风、教育理念、文化氛围等,是学校办学的内在精神动力和外在吸引力。

学校文化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校风校貌和师生思想,是学校的品质和形象的集中反映。

学校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学校的生命之根,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学校教育的精神支柱。

只有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才能提升学校的整体素质和影响力,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发展。

不可忽视学校文化的重要性,只有重视学校文化,才能有效提升学校的品位和实力。

1.2 整合文化资源的意义整合文化资源是指将学校内外的各种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与利用,以提升学校整体文化品位和影响力。

这对于学校的发展和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整合文化资源可以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打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

通过整合不同领域的文化资源,学校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元化的文化形式,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文化修养,提升整体的文化品味。

整合文化资源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学校可以通过整合来吸引更多优秀的文化资源,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和发展,提升学校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整合文化资源也可以促进学校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和合作。

学校可以通过整合各种文化资源,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协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提高学校整体的运营效率和绩效水平。

2. 正文2.1 建立共同价值观建立共同价值观是提升学校文化品位的重要一环。

共同的价值观可以帮助学校形成统一的思想认同,凝聚师生的向心力。

在建立共同价值观的过程中,学校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学校宗旨和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这样的共同价值观可以激励师生积极向上,注重团队合作,尊重他人,培养学校良好的校风校纪。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与精神风貌方案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与精神风貌方案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与精神风貌方案一、前言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提升教育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各界的关注。

为了打造具有高品质、高品位、高风格的校园文化,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校园氛围,我们特制定本方案,旨在全面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与精神风貌。

二、总体目标1.提高师生文化素养,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2.塑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校园文化品牌,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3.增强校园文化辐射力,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和谐发展。

三、具体措施1.丰富校园文化活动(1)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包括音乐会、舞蹈比赛、书画展览等活动,展示师生才艺,提升艺术素养。

(2)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爱国情怀”、“传统文化”、“环保意识”等,培育师生良好道德品质。

(3)组织科普讲座、学术研讨等活动,提高师生科学素养,激发创新精神。

2.提升校园环境品质(1)优化校园布局,充分利用空间资源,打造优美的校园景观。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设施建设,如图书馆、实验室、艺术教室等,为师生提供舒适的学习、工作环境。

(3)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提高卫生标准,营造整洁、和谐的校园氛围。

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1)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文化素养。

(2)开展教师教育教学竞赛,激发教师积极性,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合作(1)开展校际文化交流,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提升自身校园文化品位。

(2)加强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共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扩大校园文化影响力。

(3)与企业合作,搭建实践平台,提高师生社会服务能力。

四、组织实施1.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落实和完善本方案。

2.设立校园文化建设专项经费,确保各项活动顺利进行。

3.明确各部门职责,协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4.定期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进行检查、评估,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通过实施本方案,我们相信学校的校园文化品位和精神风貌将得到全面提升,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充满活力的校园环境,为培养具有全面素质、个性化发展的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一、文化立校,营造书香校园沙湾市第三中学是一所初级寄宿制中学。

学校秉承“文化立校、德育治校、特色活校、质量强校”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做有责任的中国人”为育人目标,以“仁爱、诚信、担当”为校训,形成“耐心、严谨、勤敏”的教风和“乐学、善思、笃行”的学风,努力营造智慧校园、书香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

漫步在三中校园,处处散发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

每一栋楼都体现着传统文化育人理念,知行楼、躬行楼、雅行楼、健行楼等体现了根在知、贵在行,以知促行、知行合一的理念。

每一块校石都传承着善良诚实、自强不息、勤俭节约、奋发向上的传统美德。

在内涵深厚、富有美感的校园文化意境中,走出了一个个博学笃行、明理诚信的花样少年。

二、丰富的文化活动中体现传统文化的融入学校校园文化活动异彩纷呈、健康向上。

一是学校每学期举办师生“书香满园•诵读经典读书交流”活动,阅读传承经典,书香润泽校园。

使广大教职工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让阅读成为习惯;二是借助杨建梅工作室“悦读吧•书友会”活动,倡导师生积极阅读名著,交流读书感受,同时,年级组还开展了杂志漂流进班级全民阅读活动,使广大师生与经典诵读,畅游书海,开阔眼界胸怀,提升育人艺术;三是结合校本教材《我是自豪的三中人》,以广播宣传、班级大讨论、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形式开展活动,激发了三中学子以母校为荣、为母校争光的信心和激情;四是通过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晒家规家训,讲家风故事”“迎新春,送春联”“国学背诵比赛”“传统文化故事会”等活动,通过评选“最美‘三中’人”“感动‘三中’人”充分展现了‘三中’师生奋发向上、自信自强的热情与动力,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以德育为突破口,弘扬传统文化教育学校以德育工作为突破口,发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把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与抓好学生养成教育、行为习惯教育、文明礼仪和感恩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情感、高尚的道德品质,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提供强大的正能量。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构建和谐育人环境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构建和谐育人环境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构建和谐育人环境为了提升我校的校风、教风、学风,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近几年来,我校秉承“让每个生命都精彩”的宗旨,以“文明、和谐、阳光、灵动”为校训,“团结、求实、高效、卓越”为校风,“民主、务实、创新、进取”为教风,“乐学、善思、自主、合作”为学风,提出了“求真、务实、创新、尚美”的办学目标,要不断创造充满和谐育人的文化氛围。

下面就谈谈我校的具体做法。

一、构建“和谐、活泼”的学校物质文化1.学校精心绘制了校园墙体文化,墙壁上的每一句话都能渗入学生的心灵。

教学楼道走廊两侧绘写出以《三字经》《弟子规》为主题的国学文化,楼道墙壁上也呈现名人格言等。

校园墙体内容汇聚“立志、好学、贵和、真诚、仁厚、尊师、谦逊、礼让、智勇、感恩、孝敬、自强”,每个主题配以形象生动的图画以及像“闻鸡起舞”“程门立雪”“孔融让梨”等耳熟能详的故事。

不仅使学生到校就能感受校园文化的魅力,而且让学生举步抬头间都受到熏陶,达到了无声的教育效果。

2.学校加大绿化建设力度,聘请园林技师帮助设计、建造花园、定期修剪、养护校园内的花草树木,美化校园环境。

各种各样生动活泼的展示栏时时激励着师生们奋发向上。

2015年我校建成了新的跑道、硅油皮篮球场。

近几年来,上级部门为每班配备了电脑、投影仪,学生们在课堂上能随时从网上学习。

校园走廊的墙上挂上了校训、教室里贴上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职业道德、名人名言、推普标语、学生作品等,每个教室还配备了图书柜。

二、形成“和谐、活泼”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我校校园文化的核心。

良好的校园文化精神,对学生的行为发生深层的调节和制约,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1.办校刊,开拓文化视野。

自2012以来,我校创办校刊——《红领巾广播资料汇编》《资源共享分享交流》《教诲无涯创新领航》《与书共舞》《青春托起中国梦师德铸就教育魂》……每学期出版一辑,把外出培训教师的心得体会、教师每学期的读书演讲比赛、学生红领巾广播、教师的教育随笔等优秀的作品装订成册。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清新儒雅校园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清新儒雅校园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清新儒雅校园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信息量不断增加,文化的多样性也变得更加突出。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度逐渐下降,尤其是在校园文化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基,它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建设清新儒雅校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去做的事情。

要构建清新儒雅校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在当今社会,现代化的价值观和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碰撞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传统文化的淡化。

我们应该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让他们深刻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

只有通过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才能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学校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校可以通过历史、文学、音乐、艺术等多种形式,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在语文课堂上,不仅要教授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学作品,还要从作品中解读传统文化的精髓;在音乐课上,可以教授中国古代的传统音乐,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传统文化活动,如中国书法、围棋、中国舞蹈等课外兴趣班,让学生们在兴趣中感受、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

除了教育和传播,学校还应该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活化利用。

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在现代社会中有新的表现方式和发展路径。

比如可以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传统文化呈现给学生。

学校还可以在校园中建设一些传统文化的展示馆和体验馆,让学生在校园中近距离感受和体验传统文化。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也可以为传统文化的活化利用提供场所和平台。

学校还应该注重对师生的文化素质提升。

只有师生在文化素质上提升,才能真正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研讨会等活动,提升师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意识。

传统文化教育对学校的影响

传统文化教育对学校的影响

传统文化教育对学校的影响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和文化精髓,一直被视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对自己传统认识和历史记忆的理解和思考。

传统文化教育对学校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将通过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提高师生的文化自信心传统文化的精髓表现在哲学、文学、政治、教育、艺术、军事等方面,包含着人类的优秀智慧和美好人性,具有深厚的思想基础和伟大的人文精神。

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让师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增强师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师生的文化自信心,不仅有助于恢复传统文化的荣光,更能够提高师生的国家民族认同感。

二、促进道德伦理建设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道德伦理文化,强调人的德行修养、家庭道德、社会公德和国家大义等方面,具有高度的价值引领性和道德规范性。

学校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感,使学生们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并从根本上促进道德规范的形成和道德建设。

三、增加文化底蕴学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学生的文化底蕴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古诗词、传统文学、绘画、音乐、戏曲等艺术形式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们不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宝库。

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让学生们接触到更多不同的文化形式,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和审美修养,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有助于提升学生文化素质和世界观。

四、推动文化创新尊重传统,但并不等于陷入传统的束缚。

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还可以推动文化创新。

学校可以通过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让学生们了解到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过程,让学生们了解到文化的包容性和创新性。

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学校可以激发学生们的自我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们独立思考,发现和发掘自己的文化特点,从而推动文化创新。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教育对学校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学校通过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师生的文化自信,促进道德伦理建设,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推动文化创新,更能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历史底蕴,从而提高国民素质和文化品位,为建设文化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传统文化为底蕴,提高立德树人艺术性

以传统文化为底蕴,提高立德树人艺术性

以传统文化为底蕴,提高立德树人艺术性何桂雪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

笔者认为,在小学教育阶段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为抓手,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重点,大力提升学校育人文化。

一、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提升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品味在学校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方面,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立足本土,二是继承传统,三是发展创新。

立足本土就是从学校所处的具体环境、资源和条件出发,提出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目标,描绘学校未来的发展愿景;继承传统就是善于挖掘和开发学校的传统文化资源,从中提炼出有高度、有厚度、有温度的文化主题,为学校的发展进行定位;发展创新就是学校文化建设既要立足本土、继承传统,但更要有对学校文化传统和自身条件局限的突破和超越,对于当地的文化资源,不能是简单地拿来,而应该是提取出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的成分。

我们增城区挂绿小学源自于何仙姑美丽的传说。

学校拥有挂绿这个天然、宝贵的教育资源,从挂绿文化教育主流价值观中找寻特色辦学的文化基因,培养最“增城”的学子,塑造最“增城”的教师,办最“增城”的学校。

学校充分挖掘和传承挂绿母树高贵的品格和何仙姑美好的品行。

让学生在得天独厚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中充分汲取营养,努力学习知识,增长智慧,茁壮成长为知书达礼、温文尔雅的学子,知美爱美、卓越创新的人才。

让师生有渊博的知识、博大的胸怀、高贵的品格和美好的言行,实现个性化成长,是挂绿小学17年来的不懈追求。

“为孩子的美丽人生奠基”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当学校富有“绿”的意蕴,“美”的风韵的时候,才能健康发展。

挂绿文化教育的精髓在于“美”,挂绿小学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弘扬挂绿文化,逐渐形成“绿美教育”特色。

新一代挂绿人把挂绿文化扩充为“品德美、言行美、自然美、艺术美”为挂绿小学绿美教育特色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和理论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秉承传统文化,提高学校文化品位
传统文化是中国生存发展的精神底蕴,它存活在中国人的心中,存活在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言行里,存活在人们的精神信念和价值观念中。

如果把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文化的发展,就可能适应、甚至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

学校是文化教育的存在,文化才是真正的学校。

学校拥有了一种好的文化,就拥有了一种无可比拟的凝聚力、向心力,即“文化立校”。

“文化立校”既有教育和哲学的结合,又有教育与政治、经济融合互动的思考。

这种学校文化将发挥“灵魂”的作用,统领着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的生成与进步,而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又以反作用促进着学校文化的生成,并以此推动着学校文化的方向,影响着育人取向及文化品牌的树立,从而使受教育者对学校文化所树立的理念产生终生不渝的追求。

一、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建设,在继承传统文化中,反思并更新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理念,促进广大教师树立文化立校的目标意识,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意识,以课堂文化建设为主渠道的中心意识,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努力构建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模式。

(一)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1.健全和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建立和完善学校文化
建设的各种制约机制、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人在制度体系中的主体性,人在学校各种组织机构与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实现以人为本。

2.和谐校园的文化理念。

从师生个人自身和谐、个人和他人、个人和社会、个人和自然、与建筑环境、生态环境和畅共生,促进师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3.地域特色文化的影响。

张扬学校个性,在学校创新上求发展,在学校特色上做文章,从而积淀成学校特色文化,打造学校品牌。

(二)学校物态文化建设
打造高品位的人文校园文化,在现代化的校园中营造书香氛围、儒雅氛围、诗意氛围,使学校形成宽松、清新、具有人文关怀并体现现代文明的学校文化,把文化立校作为学校的治校方略。

(三)学校虚拟文化建设
利用校园网络的栏目设置、排版及图案,展示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成果、办学特色以及校风、教风、学风等精神风貌,展示学校的文化特色。

(四)学校课堂文化建设
恪守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教学改革的实践不断推动新课堂建设,积极创建情境课堂、问题课堂、互动课堂、有效课堂。

二、教师文化建设
在校园发扬尊重、理解、沟通、信任、关怀等人文精神;营造团结、和谐、奉献、进取、创新的教学氛围;建立宽松、清新、有人情味的学校文化,把培养人性和谐、内涵丰富、道德高尚的全面发展的现代“文化人”作为教学的最高目的和最高价值追求。

(一)成立以学院为基地的教师培训中心
1.依托高校、教育科研机构、名师、名家,紧密结合学校文化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的学习、教育文化理念、教学研究活动,大力推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提倡互动学习、创新学习、终身学习。

鼓励教师由人师到名师,把学习当成一种生存责任和生存方式,在终身学习中终身成长。

学校课堂文化实现从“机械型教学”向“生活型教学”的转变,创建有效课堂。

3.各教研系部针对学期热点问题、教学实践的突出问题确立研究主题,通过合作交流,探讨反思,使各科教师在活动中得到锤炼,形成良好有序的研讨氛围。

4.从构建学习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转变。

通过课堂文化,教研文化,让教改的思想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借助课题研究提升教师能力;积极发挥名师效应,开设名师工作室,放大教授和市县骨干教师效应,为教师的深度成长搭建平台。

(二)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开展网络培训,提高培训实效。

利用“班主任讲坛”、“教
师讲坛”“名师讲坛”等形式,加强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强化师德修养培训、班主任拓展培训、新进教师培训、信息技术培训、学科研修培训、教育艺术培训等活动,努力培养一批特长教师。

(三)开展各种活动
1.开展教师的网上活动,设置“教师风采”、“教师博客”,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开设网络论坛,营造自由宽松的交流空间,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彰显学校的文化特色。

2.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

如教工摄影比赛、征文比赛、各种球类比赛等,增强学校凝聚力。

三、学生文化建设
在一个随时随地都能学到新知识、新学问,能意识到一种科学与人文气息,能获得审美感受的校园中,更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一)以和谐文化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1. 打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

把对学校文化建设目标的认同并
进而发挥在目标实现过程中的能动作用作为学生文化建设的核
心内容,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倡导文化育人。

以文怡人,以文塑人,以文化人,以先进的文化、高雅的文化引领学生的成长。

塑造学生的健康人
格、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用优秀的传统文化、独具特色的本土文化教育学生,让学生拥有风度翩翩的儒雅之气,文质彬彬的绅士魅力。

3.整体优化养成教育。

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新,让学生的生命得到发展;加强对学生的精神关怀,探索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健全的人格培养的有效途径、方法与手段;鼓励、支持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形成个性,发展特长。

4.特色课延伸文化的研究。

围绕一定的教育文化主题,整合课内外、校内外的各种文化资源,形成以文化节、读书节等为内容的特色课延伸文化序列。

学校就是一种文化,一种氛围,一种精神的融合体。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力量,它可以引领学校的发展,可以塑造学生人格,可以提升教学质量,推动科研发展,服务社会,它可以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文化立校,以学生文化建设为中心,以教师文化建设为助力,以课堂文化建设为主渠道,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根本,弘扬正能量,突出高品位,努力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以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我市“建设经济文化强市,打造国际医药、旅游名城”服好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