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下的道德缺失及其对策内容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原因与对策分析_思想政治教育论文.doc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原因与对策分析_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其有害,也就由所谓的网络“平等”造就了事实上的“不平等”。
另外,网络与现实的分离也给一部分人提供了发挥才能的机会。
在网络的安全性挑战中,有的黑客入侵别人的网站并非为了钱财和蓄意破坏,而是为了寻找刺激,显示才能与技巧,以满足一个人的成就感,在网络这种个性化的环境中,黑客对难度越大,越有刺激性和挑战性的目标特别想发起攻击。
一旦他们成功的侵入别人的电脑,他们这种自我成就感的体验就会得到加强。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有自我表现的需要。
当一部分人在现实中得不到表现的机会和别人的认同时,他们会寻求另外的途径来满足这种需要。
网络这个精彩的世界在消除现实身份差别的同时,为了寻求表达提供了丰富的空间。
相应地,当这种需要与道德相矛盾时,人们自身的“道德感”才是行为的决定因素。
在缺少一种评价机制的条件下,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
我们也可以发现,由于素质教育暂时还处于一种失衡状态,现实的道德并没有真正的深入人心,个体的道德判断能力并没有达到科尔伯格所提出的后习俗水平,这使得人们的网络行为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3.去个性化去个性化是指个人的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
一旦人们处于去个性化状态,个体就会表现出行为责任意识降低、行为与内在标准不一致、自制力降低等问题,结果便导致人们做出通常不会做的行为。
最初心理学家对去个性化的研究是采用匿名的方法(这与网络的环境很相似),使个体意识不到自己与他人的差别,这时个体的行为很少受个性的支配,而倾向于跟整个群体的行为保持一致。
另外,个体在极端自我卷入状态是,暂时的心理活动因高度集中于外界事物而导致人的自我意识和控制水平极度降低。
津巴多(P.Zimbardo)认为,去个性化状态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自我观察和评价意识;降低了对社会评价的关注,因而通常的内疚、羞愧、恐惧和承诺等行为控制力量都被削弱,从而使压抑行为外露的阈值降低,使人表现出社会不允许的行为,促使了不道德行为的增加。
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原因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原因及对策研究网络不仅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方便和快乐的同时,又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学习方法、社会交往等方面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甚至部分大学生出现了网络道德素质缺失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本文将综合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表现及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表现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
21世纪人们物质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应的网络社会的出现,在这种背景下网络道德就应运而生。
网络社会交往的虚拟性和隐私性等特点,使得人们有了逾越现实社会行为和松弛紧张压力的机会和空间。
网络道德是人们在进行网络交往时,处理各个方面关系时所应持有的价值观、行为模式和准则,以及应表现出来的情感等一系列的具体规范和要求。
1.人际交往能力下降如今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随之出现的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也正日益凸显。
过度沉迷于网络交往的大学生容易对网络产生依赖,产生惰性,引起情感的自我迷失,不喜欢与人交往,使社会归属感消失,孤独感与抑郁感增加,在现实交往中产生人际关系障碍,使人际交往能力下降。
2.身体和心理健康受损网络对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大学生长期守在电脑旁,缺乏时间和精力来锻炼身体,导致身体素质下降。
网络中虚拟世界的暴力和色情信息也给大学生带来心理困惑,容易出现网络成瘾综合症、人际交往障碍、大学生人格障碍、大学生网络失范等等。
3.沉迷网络、轻视学习大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容易导致对自己的学业及工作前途感到悲观、自我评价过低、情绪低落、做事情没有兴趣、愉快感下降、与人交流过少甚至害怕与人交流。
当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会出现不适应、烦躁、易激怒、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出现睡眠障碍,从而让大学生们越来越轻视学业,沉迷于网络。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原因与对策分析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原因与对策分析一、互联网道德失范分析当网络仅用于军事、教育领域时,它离我们的生活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当人们通过电子邮件相互问候,通过Oicq聊天,在网上购物、获取新闻信息的时候,它就和我们密不可分。
我们的某些社会行为被搬到了网上,大家在网上交往、学习,就形成了一个新“社会”一虚拟社区。
在这个新社会中,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正在逐渐形成。
网络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也造成了某些负面、消极的影响,甚至导致了网络道德的失范。
如恶意域名抢注、网络盗版、垃圾邮件、网络垄断、网络腐败等不道德的丑行。
虽然,道德在本质上不是经济资本,也不可能作为直接的经济资本来使用。
然而它却从来不乏价值资源的意义,甚至也能成为一种特殊的资本发挥巨大效用。
人们与网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网民低龄化也成为一大趋势,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和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网络社会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
就总体而言,青少年好奇心、好胜心强,精力旺盛,渴望丰富的知识,需要平等的交流。
而网络正以其独特、新奇和神秘的世界吸引着广大的青少年。
据一项调查显示,上网人群的年龄段在25-30岁以下的占了74.59%,而教育程度在大专以上者占了70.11%。
[1]如果我们的社会对网络的道德失范问题处理不当有可能影响青少年德性的形成,甚至导致青少年犯罪。
所以网络的道德失范问题给我们的素质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考,越来越受到德育工作者的关注。
目前,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色情污染和暴力问题的出现色情污染是指通过互联网上传播黄色淫秽的图片和文字信息,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侵蚀网民的思想,甚至引起网民道德价值观念的变化。
互联网不乏色情和暴力的内容。
据有关专家调查,因特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47%与色情有关。
每天约有2万张色情图片进入互联网。
[2]而另一项统计表明,60%的青少年是无意中接触到黄色信息的,而接触过网络上黄色信息的青少年90%以上有性犯罪的行为或动机。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及其对策研究
公关论坛将不利于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教育。
4.缺乏网络诚信诚实守信自古以来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在虚拟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同样也要求社会成员遵守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
但是一些大学生在运用网络的过程中,为了满足自我的私利,出现了种种失信的行为,这种不良现象一旦泛滥,将成为危害社会安全稳定的一股毒瘤。
当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常常会借助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在网站课程上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学生在完成的时候更有可能会采用投机取巧的方式来完成。
以及在网络考试之中,出现诸多的作弊行为。
在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的驱使下,大学生的网络守信责任意识愈加淡薄。
5.沉迷网络游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游戏应运而生。
一些网络游戏开发者或者运营者为了博取流量,吸引广大用户的关注,提高玩家的参与度,进而赚取丰厚的利润,不惜花费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当中,使游戏人物更加多样,游戏场景更加逼真,让玩家群体的体验感更强更佳。
大学生玩网络游戏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增长知识,减少日常生活学习的压力,但是部分网络游戏中暴力、血腥的场景容易使大学生在游戏里对他人进行言语攻击,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较于义务教育阶段,大学生的空余时间更加充裕,且少了之前家庭学校的严格管束,多数大学生在体验游戏所带来的放纵与自由的感受之后,越来越沉溺于网络游戏世界中,导致网络游戏成瘾。
二、影响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因素在了解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具体表现之后,深入剖析影响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有的放矢地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
(一)网络信息内容监管约束力度不够网络信息监管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对网络中的内容监管约束力度不够,导致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充斥着网络世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大学生网络道德的选择。
一方面,网络信息内容审核机制有待健全。
在网络空间当中,每个用户都可以突破身份、地位的限制,成为信息内容的发布者与传播者。
网络道德问题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网络道德问题成因及其对策研究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使用引起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革命性变革,也引发了一系列网络道德问题。
合理地使用网络,充分发挥网络的功能,建立一定的网络道德规范体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道德;成因;对策一、网络道德问题的表现1.无政府主义在网上泛滥,道德约束力下降有些人认为,在网络上不存在任何约束,因此,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个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在网上出没,不需要承担义务和责任。
这实际上就是滥用自己的权利,使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在网上泛滥,道德约束力明显下降。
2.人机交往的频繁导致人际现实接触减少,人际情感淡化网络的出现,宣告着人类信息时代的到来。
与此同时,也带来了道德冷漠现象与人际情感的疏远。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高度发展,“在家办公”、“网上学校”、“电子商场”、“电子银行”等的出现,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直接交往机会大为减少。
一些人整天沉溺于“网络社会”之中不能自拔,以至于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与社会的幸福漠不关心,导致人际情感的淡化。
3.网络信息污染严重网络向人们提供了巨量的信息,可谓丰富多彩,浩如烟海。
不可否认,大量的网上信息为人们的学习、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开拓了人们的眼界。
但在网络信息丰富的同时,网络垃圾信息造成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浪费了大量的系统资源以及上网者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使网民不能快速有效地找到他所需要的信息,造成网络系统的阻塞,干扰正常信息的传输和使用;其次,对人的身心造成一定的伤害,使人感到身心疲惫,产生烦躁等消极情绪,形成所谓的“信息污染综合症”;再次,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导致一些犯罪行为的发生。
4.出现了大量的道德失范行为,网络不道德行为蔓延,滋生网络犯罪由于网络立法和道德规范建设滞后以及网络自身安全性差的弱点,导致了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的出现,如黄毒泛滥、版权侵犯、网络隐私权受到挑战、计算机病毒传播、黑客骚扰等一系列不道德行为的出现。
互联网行业中的思想道德问题与对策
互联网行业中的思想道德问题与对策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思想道德问题浮现出来,这些问题不仅涉及到个人和公司,还涉及到社会和国家。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关键之一。
一、网络暴力网络暴力是指在互联网或社交媒体上公开或私下有意对他人进行辱骂、恐吓或攻击的行为。
它在社会中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不仅造成了对受害者的心理和身体上的伤害,还导致社会风气的恶化和社会稳定的崩溃。
为了解决网络暴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策:1.建立有效的法律制度,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充分维护公民的权益并追究网络暴力行为的相应法律责任;2.加强教育和宣传,引导公众形成健康、文明的网络讨论文化,在提高网络素养的同时,教育公众正确使用网络资源;3.网络平台应加强自我监管,完善举报机制,并针对网络暴力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建立封号、拉黑等制度。
二、网络诈骗网络诈骗是指利用网络进行诈骗的行为。
目前,网络诈骗行业已经成为互联网行业中一个极大的问题,利用假冒网站、打着保险、电商优惠等幌子实施诈骗的方式不断升级,给互联网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财务损失和心理压力。
应对网络诈骗问题的对策包括:1.建立相应的法规和法律制度,规范网络行业,以此预防和打击网络诈骗;2.提高公众对网络诈骗的警惕性,引导公众提高防范意识,以此预防和避免网络诈骗;3.网络平台加强监管,加强对涉嫌诈骗信息的审查和发布,进行封禁,实现对诈骗的有效打击。
三、虚假广告虚假广告是指利用各种原因,将某种没有或不准确的信息传达给消费者,引导消费者进行消费,从而达到虚假利益的行为。
虚假广告可能导致消费者的信任度下降,严重的会直接危害到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解决虚假广告的对策包括:1.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虚假广告的制约和惩罚,并赔偿受害者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2.消费者应提高警惕性,不轻信网上广告信息,从而避免被虚假广告欺骗;3.网络平台应加强监管,加强对涉嫌虚假广告的信息的审查和发布,进行封禁,实现对虚假广告的有效打击。
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及对策
1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不良道德现象、危害及其原因分析1.1常见的网络不良现象1.1.1传播网络病毒网络病毒有传播快、扩散广、清除难且种类多的特点,对网络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有着极大的破坏作用。
然而,有部分上网大学生热衷于制传病毒,有意或无意地破坏他人网络终端的信息或资源。
1.1.2骚扰破坏程序一些电脑或网络知识丰富的大学生以黑客自居并以此为荣,他们“非法入侵政府、企业、学校或个人的电脑系统,偷阅、篡改或窃取他人机密数据资料,尤其破坏一些上网企业的信息资料,窃取科技、经济情报,使企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这种种黑客行为不但威胁着网络的安全,也严重地扰乱了网络的正常秩序。
1.1.3侵犯他人隐私当前在一些高校出现了很多学生在网络上侵犯他人隐私的现象,如“一些大学生通过窃取、破译而获得他人的网络账号和密码,肆意对个人资料进行传播,揭人隐私;有的窃取他人邮件、机密情报,使用他人的信息及资源;”这种行为已经严重损害到他人的合法权益。
1.1.4追逐网上情色有些大学生片面追求个人精神慰藉和感官刺激,变态地追逐网上情色。
他1.1.5恶意攻击他人一些大学生由于在现实中得不到他人的认可,在网络环境中他们肆无忌惮地对别人进行言论攻击,以个人的喜好和意志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1.1.6利用网络弄虚作假有的大学生直接从网上下载作业,引用他人成果和文章不注明出处,有的在网络上购买学士、硕士论文。
网络上人们匿名伪装自己、杜撰故事等行为,削弱了人的真诚感和自律意识。
另外,任意借用、复制别人的源码,并作为自己的创作成果而牟利,或者抄袭他人程序的逻辑结构及设计思想,嵌入自己的源码作为专利出售,这都是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
1.1.7网络成瘾美国心理学会的一项研究表明,大学生中的网络成瘾者可能高达10%,网络成瘾的学生一般会表现出性格较内向,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理性较缺乏,情商(EQ)较低,自卑感较强。
1.2网络道德问题的危害网络道德问题是导致大学生道德心理畸形发展的直接原因,我们不应该仅仅将其看做是一些简单的失范行为,因为这些失范行为已经严重地危害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其危害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种主要情况。
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道德困境与应对策略
标题: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道德困境与应对策略网络已经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改变了我们的学习、工作、交流和娱乐方式。
然而,随着网络生活的普及,道德问题也日益凸显。
尤其是对于大学生这个群体,他们正处于人格发展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网络生活中的道德困境,如何进行正确的道德选择和判断,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道德困境1. 隐私与自由的冲突:网络环境中,个人隐私与言论自由常常发生冲突。
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可能因为追求自由表达而忽视对他人的隐私权侵犯,也可能在追求个人隐私保护的同时限制了自己的创新思考。
2. 网络欺诈与不实信息的传播:在网络环境中,大学生可能因为追求个人利益或满足个人需求而传播不实信息或进行欺诈行为。
这些行为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影响社会的公正和稳定。
3. 网络成瘾与学业关系:过度依赖网络可能导致大学生沉迷于虚拟世界,影响学业和生活。
如何平衡网络生活与学业的关系,是大学生面临的一大挑战。
二、应对策略1. 提高道德判断力:大学生应加强自身的道德教育和价值培养,提高道德判断力。
这包括学习道德知识,提高自我认知,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2. 强化法律意识:大学生应了解和尊重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
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要坚决抵制,积极举报。
3. 养成良好的网络习惯:大学生应养成良好的网络习惯,如尊重他人隐私、不传播不实信息、合理安排网络生活与学业的时间等。
4. 寻求帮助:对于网络生活中的道德困境,大学生应积极寻求帮助,如通过心理咨询、参与公益活动等方式,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总结,网络生活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富的资源,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道德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大学生应积极提高自身的道德判断力和法律意识,养成良好的网络习惯,同时寻求帮助解决问题。
在网络环境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同时也是社会的一份子。
我们的行为和言论不仅影响自己,也影响他人和社会。
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分析
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分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网络中存在不少的负面影响,特别是这些影响对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负面影响、主要原因及其对策进行探讨。
1、追求物质消费和享乐主义网络购物、网上游戏等让大学生感受到了瞬间的满足感,失去了对传统道德的敬畏和尊重,只追逐个人的欲望和满足感。
2、价值观混乱和丧失道德观念在网络上,假新闻、垃圾信息等环绕着大学生,导致他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无法形成,以致无法正确处理与人相处的问题。
3、违法犯罪思想泛滥在线盗窃、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等违法犯罪行为随处可见,成为大学生不法行为的一个突出表现。
4、网络色情和低俗文化的侵袭网络上的低俗、暴力、色情、淫秽图片极易威胁到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让他们偏离正确的社会道德标准。
1、网络规律不够完善网络世界相对无序,人们更容易沉溺于其中。
缺乏人性化和规范化的网络体验会让大学生们逐渐迷失自己。
2、亲友关系缺失学生们所面对的现实难以使其找到认同感。
因此,在网络中寻找类似的资源和认同感成为了一种常用的途径。
3、网络游戏等娱乐因素过于吸引人网络游戏等娱乐因素对大学生产生了很大的诱惑力。
在追寻乐趣的同时,很多学生已经忘记了人间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责任。
严格管理网络内容,尤其是针对低俗、暴力、色情等违法内容,打击取缔违法行为,让网络更加人性化和创造价值。
2、增加亲友间的联系加强学生与亲友之间的联系,以提高他们的生活幸福感和自我肯定感,降低其对网络的依赖和依赖。
3、加强教育应该加强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人文主义精神、正义感和对社会责任的认知,从而遏制网络的负面影响。
4、完善健康的休闲文化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能力、影视理解能力、运动机能、烹饪技能等多方面能力,让学生更有自信和生活幸福感,降低对网络娱乐的依存。
综上所述,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存在很大的消极影响,我们应该通过强化规律、家庭教育、道德教育以及完善健康的休闲文化等方面进行干预和改进。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原因与对策分析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原因与对策分析【摘要】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在当今社会日益凸显,其主要表现为缺乏网络道德意识、网络暴力行为增多等现象。
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缺乏监管制度、缺乏道德教育和网络匿名性带来的问题。
缺乏监管制度使得网络空间成为一片法治真空,缺乏道德教育导致网络用户对道德规范缺乏认知,而网络匿名性则加剧了网络道德失范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网络监管与执法力度,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建立网络道德规范与榜样示范。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应对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维护网络空间的纯净和健康。
【关键词】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现状、原因分析、缺乏监管制度、缺乏道德教育、网络匿名性、加强网络监管与执法、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建立网络道德规范、榜样示范。
1. 引言1.1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原因与对策分析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
人们在网络上的言行举止不当,造成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甚至危害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对于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分析和对策成为当务之急。
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现状。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涉及到网络欺诈、网络暴力、网络诽谤等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困扰。
我们要探究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根本原因。
主要包括缺乏监管制度、缺乏道德教育、网络匿名性等方面的问题。
我们需要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加强网络监管与执法、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建立网络道德规范与榜样示范等方面的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可以有效解决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2. 正文2.1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现状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现状在当今社会变得愈发严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网络世界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却时常出现。
网络欺诈、网络诽谤、网络暴力、网络侵犯隐私等现象频繁发生,给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
在网络社会中,很多人缺乏网络道德意识,对他人利益漠不关心,只关注自己的利益。
网络引发的道德危机与治理
网络引发的道德危机与治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开放与便利。
然而,与此同时,网络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道德危机,对社会秩序和个人价值观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网络引发的道德危机,并提出相关的治理措施。
首先,网络暴力已成为当前道德危机的突出表现。
在网络上,人们常常出于匿名性、无处不在和信息传播的便捷等特点,放大了他们的言论,对他人进行言语上的攻击甚至人身威胁。
这种不负责任和不尊重他人的言论不仅伤害到被攻击者的感情,也对社会道德产生了负面影响,从而加剧了社会的对立和冲突。
此外,虚假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也造成了严重的道德危机。
众所周知,网络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可以方便地获取各种信息。
然而,也正是因为信息的繁多和难以辨别真伪,一些人利用网络散布虚假消息,以满足他们的各种目的。
虚假信息的传播破坏了社会的信任与基本的道德准则,使得人们对网络信息的可信度产生怀疑,并且误导了人们的判断。
除了以上问题,网络也为盗版、侵权行为提供了温床,进一步加剧了道德危机。
在网络上,大量的盗版、侵权行为使得创作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创作者的合法权益,也削弱了整个社会对创造力和创新的价值认知。
网络上的侵权行为,不仅在法律上要求追究责任,还需要从道德层面进行规制与约束。
面对网络引发的这些道德危机,治理措施刻不容缓。
首先,加强对网络言论的管理和监管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部门应建立起更加健全的网络舆论管理体系,加大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打击力度,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此外,用户也应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尊重他人的权益。
其次,人们需要提高对虚假信息的辨别能力,加强媒体与教育的合作。
政府应加强对网络信息发布渠道的监管,减少虚假信息的传播。
同时,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教育,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提高对信息真伪的分辨能力。
最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网络盗版和侵权行为。
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及对策
在现在的社会中常见的网络不良现象有:传播网络病毒、骚扰破坏程序、侵犯他人隐私、追逐网上情色、恶意攻击他人、利用网络弄虚作假、网络成瘾这几种。
随着网络的越来愈普及,网络道德问题变得越来越明显和亟待解决。
那么网络道德问题都有哪些危害呢?总结之后我发现,网络道德的危害可以总结为一下条:追逐个性自我,人格发展易位是非标准淡化,价值观念错位人际交往障碍,道德情感冷漠道德责任减弱,诚信评价降低社会化被减弱,学生素质渐降而对于网络道德,我认为最需要改变和提高的是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因为大学生是以后社会的脊梁柱。
所以这也让我们更加注重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
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的失范主要可以总结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类:客观原因:第一、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
虚拟性容易造成人的非理性化倾向,有些人在网络中隐藏真实身份,做出有违道德标准的行为。
第二、多元化和异质性的信息影响。
大学生思想尚不成熟,所以当他们面对异质的文化和价值观时,总是不知如何选择,以致产生了不正确的认识,最终实施了不当的网络行为。
第三、网络道德教育的缺失。
一些高校在向大学生进行知识、技能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出现了网络道德教育与网络技术教育脱节,缺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网络法律法规教育和道德方面的理性疏导。
第四、社会环境的复杂也是引发网络道德问题的原因。
社会上的道德原则、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念有着更加广泛、更为直接的影响。
主观原因:首先,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他们内心矛盾冲突较为严重,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一些行为,这与他们的高学历、高文化水平形成强烈比照,以致出现行为失当的表现。
其次,大学生喜欢接受新奇的事物,并敢于在行为上标新立异,但对于冗杂的网络信息,他们往往难以判断真伪、善恶。
一部分大学生正是由于新鲜感或不自觉才在网络上接触到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出于好奇心、征服欲和找寻刺激才逐步迷恋网络游戏,加上本身自控力较弱便长期沉溺,并导致网络成瘾。
论网络经济中的道德问题及对策
论网络经济中的道德问题及对策因特网最初由科研学术网发展而来,有着浓厚的非商业传统,以至曾几何时人们还热烈地讨论对于网络资源的商业性使用是否道德,应该被限制在什么范围内才是道德的诸如此类问题。
而1991年,由数家公司成立的美国“商用因特网协会”宣布用户可以把它们的因特网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从而开始了因特网的商业化过程。
到1995年,因特网最终完成了商业化过程,进入成熟阶段。
网上办企业、开公司、收费教育、电子银行、网络超市、远程医疗等在现实生活中经营着的行当几乎都被搬上网络安了家——一种全新的网络经济由此诞生。
网络经济就其内容而言实际上是互联经济,宏观上讲网络经济就是通过网络进行的经济活动。
这种网络经济是经济网络化的必然结果。
而经济的网络化极大地加快了经济的市场化或全球化进程,它有利于发展中国家通过逐步开放和适度监管来利用世界上成熟的技术成果、有用的信息和知识资源以促进经济增长。
一网络经济给现代商业带来了多样化的形式,人们可以在网上签订商贸合同来代替传统意义上的谈判,可以呆在家里“逛超市”而免受车马劳累之苦,还可以在电脑上进行设计或修改图纸,进而可以自行设计自己需要、符合自己口味的产品,可以对生产厂家、商业公司提供样品加以修改。
这些使得传统观念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
“区别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界限日渐模糊”,“产消者的意义越来越重要,这种产消合一的兴起,开始改变市场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①互联网使劳动生产率得以极大提高,人们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
网上的信息资源正逐渐替代传统稀缺的自然物质资源而成为富国、穷国共同享有的财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所谓国际公平……。
然而,当我们津津乐道于网络经济的这些非凡成就时,切不可忽视这种技术型经济所不可避免地给社会带来的一些负面的、消极的影响,以及由此而在网络经济活动中产生的一系列道德问题。
(一)个人隐私问题互联网技术作为“信息高速公路”,它运行系统的开放和符号的通用,强调言论自由与人际的虚拟沟通,鼓励对“真实”与“个性”的追求与张扬,这种网络文化造成的后果有可能是个人隐私的被剥夺,私人生活的价值流失。
《网络道德失范及应对策略》
网络道德失范及应对策略工作单位: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风华中学作者:谢永海摘要二十世纪末作为高科技卓越代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已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普及,并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生产、生活与生存空间,社会逐渐迈进一个新阶段——网络社会。
但网络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网络社会的道德问题,尤其是网络社会的道德失范问题,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网络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
因此本文通过对网络一些基本特点的分析,总结出了网络道德失范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唯物辩证法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提出了解决网络道德失范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道德自律与道德他律的统一。
道德自律主要是通过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网民的道德修养;提高网民的自主道德意识;提高网民的道德自律性来实现的。
道德他律则主要是通过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建立完善的网络监督和管理机制;完善相关的网络法律法规;加强跨国界的网络领域合作等措施来实现的。
根据唯物辩证法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只有坚持道德自律与道德他律的统一才是正确解决网络社会道德失范问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网络社会;网络道德;网络道德失范;自律;他律Moral Loss of the Network and Resolute MeasuresAbstract By the and of the 20th century, as an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 of the high-tech,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depending on its unique charm, spread quickly all over the world, and provided people a vast production, life and living space . The society gradually entered a new step-the network society. However, the network technology is a double-edged sword, bringing the convenience to people’s life while bringing some moral issues to social networks, particularly the loss of social ethics network. This phenomenon seriously affected the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social network.Therefore, through analysis of som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twork, this passage summarizes the cause of this phenomenon of moral loss of the network, and based on this, provides effective measures about how to solute this issue of moral loss of network according to the materialist dialectics of combin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perspective-the reunification of moral self-discipline and others-discipline . Achieving moral self-discipline mainly by strengthening moral education network, improving the Internet moral cultivation, raising awareness and moral self-discipline of the Internet, while achieving others-discipline mainly by increasing the intensity of supervision, establishing improved mechanism of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network,improving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 of the network, and strengthening cord-border cooperation in the field of the network .Only adhering to the reunification of moral self-discipline and moral others-discipline is the effective measure of correct resolution the problem of loss of social ethics.Keywords Network Society; Network Ethics; Network Moral Loss; Self-Discipline; Others-Discipline目录前言 (4)一、网络道德概述 (4)(一)网络及其特征和本质 (4)(二)网络道德的概念和特点 (5)二、网络道德失范的概念、表现及成因分析 (7)(一)网络道德失范的概念和表现 (7)(二)网络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 (10)三、正确解决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有效措施……………………………13(一)网络道德自律体系的构建 (14)(二)网络道德他律体系的构建 (17)参考文献 (21)引言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庞大的信息数据库和信息高速公路等要素构成的互联网,将人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网络时代。
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感官享受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倾向严重;网络中的双重人格的倾向;价值观呈现多元取向;传统美德受到严重挑战。
其原因在于:文化原因——网络生活缺少网络文化价值理性的关照;社会原因——法规不健全与监管制度缺失;高校原因——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缺位;个体原因——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困境。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分析。
标签:网络道德;大学生;原因一、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及其引发的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社会形态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网络社会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形态正逐步形成,与网络社会相适应,人们面临新的道德要求,网络道德也就因此产生。
网络社会主体的隐蔽性、交往方式的虚拟性及行为的无约束性的特点,造成了道德他律的下降,使得网络交往中,言语放纵、诚信缺失、行为滥施,背离道德要求,以致造成网络道德失范,这种道德失范对作为时代先锋的大学生的影响势必影响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发展。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感官享受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倾向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网络文化中的追求享乐及个人主义等不良信息极易俘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随着网络的发展,西方意识形态不断渗透,各种“西化”的不良信息不断侵袭青年大学生。
面对这些信息,思想单纯、缺乏阅历和辨别力较弱的大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极易受到网上信息的影响、迷惑,形成严重的感官享受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倾向。
(二)网络中的双重人格的倾向网络社会的虚拟性使得大学生在从事网上活动和交往时往往隐去自己的真实身份,他可以随时终止自己某种虚拟身份而不必承担后果。
网络的隐密性和现实关系的复杂性,使得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更愿意选择与网友交往,极力回避现实的人际关系,网络上侃侃而谈、现实生活中却格格不入,表现出网上交流能力与现实交往能力的极大反差。
当这两种互动方式同时作用于大学生身上时,由于缺乏直接的面对面的人际互动,两种人格很难在一个心理尚不成熟的大学生身上统一起来,直接导致心理扭曲和双重人格。
浅谈网络道德缺失问题及其对策
浅谈网络道德缺失问题及其对策!星竖垫查垫堡垒——论文递营浅谈网络道德缺失问题及其对策●陈锐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因特网成为人们生活中日渐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网络信息成几何级数急速增长,各种新型数字资源和网站等层出不穷,网民人数急剧增加.面对这样的突变和大量的信息,加之网络自身,个人心理和社会因素等,网民的素质和道德伦理底线都承受着极大的考验, 出现了很多问题甚至犯罪,网络道德的缺失状况不容乐观.而如何应对和防范这些网络道德问题,保障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也就成为了我们刻不容缓的课题. 一,网络道德缺失的含义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定社会条件下,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应用,形成了一个与现实社会相对应的”网络社会”,其与现实社会之间在存在形态,交往范围,交往形式和话语形式等方面都存在很多差异,使得道德在其中的表现程度和形式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也就产生了一种新型的道德规范即网络道德.?网络道德就是一种依靠网际公民的舆论和其内心信念来规范,调整的道德规范.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的总和,对于网络生活的有序健康发展有着制约效应.但是,由于电脑网络空间是一个与物理空间相对独立的电子空间,网络主体都隐形于网络终端后在网上自由操作,摆脱了现实社会诸多伦理道德的束缚,极易放纵自身行为,忘却自己的社会责任,丧失道德感,容易出现违背社会主流道德观念的网络不文明行为,即网络道德缺失.二,网络道德缺失问题的表现及原因1.网络道德缺失的表现.网络道德缺失问题的日益严重,给社会带来了较为严重的消极影响,它的表现主要包括:以谩骂,人身攻击等为主要形式的礼仪修养缺失问题;以暴力黄色信息,虚假新闻等为主要形式的精神污染问题;以黑客恶意攻击骚扰,垃圾邮件, 入侵他人系统等为主要形式的黑客病毒问题;以盗用他人网络账号,窥探传播他人隐私及信息资源,伪造信息诈骗等为主要形式的欺诈侵权问题;以发布传播非法和反动信息,窃取破坏机密情报和智力成果等为主要形式的网络犯罪问题;以沉迷网络,难以自拔造成个人生活被严重破坏为主要形式的脱离现实问题;更为严重问题的是,网上道德秩序的混乱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现实社会,使得原先隐蔽于现实社会中的许多问题在逐渐网络化和扩大化,对现实社会的道德建设也提出了巨大挑战.2.网络道德缺失的产生原因.网络道德的缺失是多方面的原因共同造成的.其中包括网络自身所具有的虚拟化等特点的因素,也包括网络主体即个人心理因素的原因,同时,人作为群体动物更不可避免的接受着来自社会的各种影响.具体来说,网络道德的缺失原因有:网络的非现实性和时空分离性,网络的开放性和多元性,以及无警戒性;个人对绝对自由和个性的追求,网络主体渴望认同感和满足感,缺乏对网络道德的认知和从众心理;社会转型中存在着的社会文化断层因素,物质社会巨大的利益诱因;最后还有因为体制,法律制度和技术等限制造成的监管不力因素.三,网络道德问题的防范对策1.完善网络道德规范.网络道德规范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它是在一些固有道德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网络空间的人际关系特点,运行方式特点,就具体的问题做了新的阐发,并以无害原则,自主原则,知情同意原则和公正原则等为基本原则.它与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不同,具有非制度化,非定型化,全球适应性,大众性和弱强制性等特点.网络道德规范的原则具有普遍适用性,但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具体多样的网络环境中,网络道德原则并不能提供具体的伦理选择方式.所以,有必要根据网络道德规范的原则来规定出一些较为具体的网络道德规范基本要求.例如,避免伤害他人;尊重知识产权;尊重他人隐私权;诚实慎独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慎独”这一概念.康德认为人的理性具有双重能力,即有能力做出追求自认为是好生活的理性计划,和有能力尊重他人同样的自我决定能力.前者体现自主性,后者即体现了自控性和慎独.如果人人都能做到慎独或树立慎独意识,有很多问题其实也就不会发生.但是,网德规范建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目前的体系建设还比较滞后.在网络时代,应该将网德纳入公民道德建设范畴,加大网络道德的研究及宣传教育力度.各大网站,尤其是较有影响力的站点,都应加强实时道德监控所推荐的内容和信息应弘扬主流价值观.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完整有效的网络道德规范体系,维护整个网络社会的和谐有序,真正地享有网络社会自由,使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协调发展互相促进.2.跟进相应法律措施.加强网络社会法度约束应不断建立健全法律体系,鞭挞那些网络反道德行为,依法惩处那些黑客攻击,网络欺诈,网上教唆犯罪等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目前,世界各国纷纷加强了网络法律与道德监控,我国也正在加强网络法律建设.信息产业部已经在规范互联网市场秩序,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净化网络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稳步推进清理网络不良信息与网站备案等基础性工作;初步建立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和相关管理制度;在参与互联网国际治理工作方面取得一定成绩;启动了”阳光绿色网络工程”等.还先后制定了《电子计算机系统安全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对网站和网校管理的公告》等法规,这对我国的网络健康有序发展都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我们仍然要看到,在网络法律建设方面,我们仍然任重道远,还应借鉴网络发达国家及国际社会网络立法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加强网络立法的国际合作,加强司法监督,加大对网络犯罪的惩处力度,执法更要到位,真正做到以法治网.3.加强技术监管措施.虽然法律已经对网络道德问题做出了很多规定,但由于技术的限制目前在执法上还有难度,许多问题一时很难准确纠察和彻底清除.像一些隐蔽很深的黄色暴力网站,执法难度就很大.目前各国也都还在继续攻克这方面的技术难题,还没有能够真正掌握这一高端技术的国家.我国虽然加强了网络侦查,识别,过滤和反击技术的研究,例如开发了”绿色上网”业务和”绿坝”等过滤软件,但是面对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监管技术的力量仍相对较弱.面对层出不穷的网络反道德事件,立法仍存在空白,道德真空地带也不断出现,要求着我l”rl~n速网络监管技术的进步.4.加强文化教育和舆论引导,树立网络主体自主意识.唤醒网民的主体意识,社会责任感使其网上网下言行一致,自主地进行道德判断与选择,规范自身的网络行为,实现网上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同一,才能有效解决网络道德的缺失问题.由于网络社会的特殊特点,技术发展的局限,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和道德调节的全面性,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加强网络道德和信息素质的教育与培养,提高网络主体的文化素质水品,强化道德责任感的任务十分迫切.此外,大众传播媒体也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各种媒体诸如电视,广播,报纸等引导和教育广大网民文明上网,自觉抵制不健康思想的侵蚀,形成文明上网的社会氛围.例如,因势利导,利用网络舆论,网民的从众心理,控制他们的网络言行;制作和播出心理健康方面的影视作品;把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纳入学校和单位的教育体系;树立正确的科技观和爱国主义思想;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作用,形成全民学习的氛围等.伦理学家唐凯麟认为,”在当代,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人类的明天取决于人类自己做出怎样的选择,怎样利用自己的能力和手段.所以这一切,集中表现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这就是:人类必须面向未来,对未来负责”.这也是哲学上”内因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原理的一个外延.所以说网络主体的道德素质必须要得到提高,树立正确的主体意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网德缺失问题;再加上社会各方面和政府,机构的共同努力,人类才能迎来一个健康发展,充满活力的网络社会,使其最大限度地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提供有效的优质服务,推动社会进步.(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院)61?。
网络社会经济治理的伦理问题及应对措施
网络社会经济治理的伦理问题及应对措施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社会经济治理面临着一系列伦理问题。
这些问题
涵盖了个人隐私保护、虚假信息传播、数据滥用、数据偷窃等方面。
对于这些伦理问题,
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以保障网络社会经济治理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个人隐私保护是网络社会经济治理中的重要伦理问题之一。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个
人信息在网络中传播的速度和范围都大大增加,因此个人隐私面临着更大的威胁。
对此,
政府和企业应制定严格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和政策,加强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的监管,同时提高人们对个人隐私保护的意识。
虚假信息传播是网络社会经济治理中另一个重要的伦理问题。
网络上充斥着各类虚假
信息,包括虚假广告、虚假评价等,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还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为了解决虚假信息传播问题,政府和企业需要联合起来,建立起更加严格的监管和惩
罚机制,加强对虚假信息的审核和过滤工作。
数据滥用和数据偷窃也是网络社会经济治理中的伦理问题。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人们的个人信息不断被采集和分析,但是这些数据的滥用和偷窃问题也愈发突出。
为了保
护数据安全和防止数据滥用以及偷窃,政府和企业需要加强对数据的管理和保护,采取技
术手段来保障数据的安全传输和存储,并加强对数据泄露和滥用的追责和惩罚。
在应对网络社会经济治理伦理问题时,教育和培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和企
业应加强对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网络伦理教育,提高他们的信息安全意识和伦理道德素养。
加强对网络从业者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伦理道德水平,也是非常必要的。
网络公德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网络公德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常林杰(山东大学(威海)马克思主义教学部,山东威海 264209)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公德缺失成为越来越凸显的问题,网络语言暴力、网络色情、垃圾邮件、病毒木马、网络诈骗等充斥着虚拟网络世界,严重干扰并影响着网络社会的正常秩序,对人们正常的网络生存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欲从网络技术、网络社会特征、网络社会的法律法规等五个方面进行探讨引起网络公德缺失的原因,并剖析相应对策以减轻网络公德缺失现象。
关键词:网络社会公德;诱因;缺失G410 文献标志码:A :1002-2589(2015)04-0238-02一、网络公德缺失的原因分析(一)网络技术不完善为网络公德的缺失提供了先决条件网络社会肇始于苏联及其与美国军事竞赛的较量,网络产生之始,既无充分的论证,又未涉及网络所产生的伦理问题和法律问题。
并且在科技发展的进程中,无论是科技工作者还是其管理者都没有将伦理因素考虑在内,这就不可避免地引发了网络伦理和法律等问题。
因此,虚拟网络世界所产生的各种公德的缺失在网络产生之初就埋下了伏笔。
并且网络技术具有结构开放性、空间的虚拟性以及技术公用性等特点,也就为网络社会产生诸多不道德、不规范甚至于发生犯罪行为提供了一种便捷。
在网络社会中,既无对网络行为主体的监督,又无对不规范行为及违法行为的预防机制和惩处措施。
此外,由于互联网络缺乏同时态记录及其审计功能,因此期望但从技术上要求对互联网进行有效管制是难以实现的。
并且网络管理具有滞后性的弊端,这又进一步引发了网络公德缺失的任意性。
(二)网络社会的特点是引发网络公德缺失的内在根源“网络社会具有虚拟性、隐蔽性、开放性和公用性的特点,在虚拟身份下进行的网络交往为交往主体提供了掩盖真实信息的条件,而网络的开放性和公用性特点进一步为不良信息的传播开拓了空间。
”[1]首先,网络社会中的人际交往是以“符号”为中介形式的交往,而这种“符号化”、“数字化”的交往导致了网络世界的虚拟性,网络主体也具有了隐蔽性的特点。
中学生网络道德缺失表现及教育对策
中学生网络道德缺失表现及教育对策网络道德是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应的网络社会出现的背景下产生和形成的一种新的道德形式。
它的产生源于调节“网民”关系,规范网上行为,维持网络秩序的客观需要,是保障网络社会有序运行的必要文化条件和行为规范。
就中学生而言,网络的交互性、开放性不仅为他们成长带来了无限广阔的空间,但也不可避免会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思想道德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中,笔者试结合工作实际,就中学生因网络而出现的道德缺失的表现及教育对策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 中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主要表现中学生上网,相当一部分是为了挂QQ聊天、交朋友、玩游戏、收发邮件、写博客、到贴吧“灌水”(发表言论)、看小说和视频,更有甚者出于好奇浏览一些黄色信息和网站。
在隐蔽性强、自由度大的网络空间,由于心智未成熟,他们对在网络中“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的行为规范认识极为模糊,应有的责任意识淡薄、诚信品质脆弱,因而极易出现网络道德缺失现象。
1.1 言行随意放纵。
“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给了网民极大的自由,因缺少约束,有的中学生在网上吹牛、撒谎,蒙骗网友;用脏言秽语肆意谩骂、攻击他人;随意撒布无聊信息、发表言论;滥发垃圾邮件,偷看他人邮件,擅自使用或盗用别人的账号等。
尤其是在校园贴吧中常有学生为了争论一个问题进行对骂,甚至进行人身攻击。
所取网名用词不雅,如“荷爾蒙泛濫”“淫的一手好湿”之类。
网络的开放性、隐蔽性,使中学生在网络上没有了他人监督,极易放纵自己的言行。
1.2 诚信意识薄弱。
诚信是现实社会人际交往的必备美德,但许多中学生认为在网上没有必要遵循这一基本的道德品质,比如聊天时互相欺骗,在留言板、BBS 中散布谣言、制造事端,使用虚假信息注册账号,私自转载、复制或抄袭别人的文章,把他人的劳动成果据为己有等。
现在网上最流行的“偷菜”游戏更是让学生体会到了不劳而获的快感。
我校计算机老师反映上完课总有鼠标等小部件丢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题名称
网络经济下的道德缺失及其对策内容
二、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网络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之上,以创新为核心,以新技术所驱动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
它是一种在传统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经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的高级全球经济发展形态,它是信息数字化的知识经济,虚实结合的经济,直接化的经济,全新的经济。
以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超常规持续增长现象为背景而提出的“网络经济”、“新经济”、“e时代”等理论说法。
网络经济有别于游牧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由于所说的网络是数字网络,所以它又是数字经济。
在这种经济形态中,信息网络尤其是智能化信息网络将成为极其重要的生产工具,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力。
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紧密相连,既包括网络贸易、网络银行、网络游戏以及其他商务性网络活动,又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网络设备和产品以及各种网络服务的建设、生产和提供等经济活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民数量的增加,网络购物用户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网络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重了。
在网络经济地位提高、人民消费观念转变等因素的影响下,不少商家开始进军网络领域,寻求新的销售增长点。
通过传统商家对网络渠道的应用不断深入,使传统渠道和网络渠道加速了融合的进程。
在这样的情况下,讨论网络经济环境下商家的诚信经营行为就显得尤为迫切。
网络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需要高科技作为其发展的先决条件,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伦理道德作为其发展的支撑力量。
当前网络经济活动中的道德缺失主要体现在:对知识产权的侵犯更为严重;商业机密与个人隐私的泄露;商业欺诈与失信现象升级;门户网站虚假信息和色情内容泛滥。
其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经济利益的驱动;网络的虚拟特性以及在网络精神理解上的误区。
三、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在网络经济蓬勃发展,给人们带来方便、高效和信息共享的同时,网络信用问题悄然袭来。
来自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经济学与商务管理系的曾婷婷对网络经济下的信用问题进行了研究,她认为,信用是网络经济发展的保证,是维护网络经济良好发展的最优决策。
但这也需要政府制定有效的措施并采取强有力的行动,并需要各个行业以及个人的配合。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远程性、记录的可更改性、主体的复杂性等自身特征使
得网络信用问题更为突出。
相对于传统的商业信用,网络经济下的信用显得更为复杂,因此,在各种的冲突矛盾现象和实践中对网络信用体系进行研究,构建和完善网络信用体系对于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起着极为重要作用。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与网络联系越来越密切,网络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伴随了各种欺诈。
而在网络经济发展的现代,泄漏网民的个人资料被用于商业用途以成为一种新的危害。
更有甚者,商业剽窃严重危害了网络经济的发展。
另外,由于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网络上信息被侵权者难以维权。
我国在网络信用体系方面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法律体系和惩罚机制,人们的信用意识又不强,网络信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网络购物发展的一大瓶颈,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即使占有巨大市场份额的淘宝网站也存在着各种信用机制的问题。
它出现的问题包括信息不对称,身份认证、信用评价等。
基于此,曾婷婷提出了几项解决对策。
其研究文章发表在汉斯《世界经济探索》2014年6月的期刊上。
1)构建和完善网络经济信用体系。
建立完善的法律是网络信用机制正常运行的有效保证。
国家应在现有的市场诚信体系的基础上,根据网络经济的特点,制定出相关约束网络信用的法规。
例如,提高失信成本。
此外,加大推行网络实名制力度,也更加有利于保障网络经济参与人的利益。
2)强化执法的力度。
对于许多网络失信行为,缺乏监管的力度,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就形同虚设。
因此,要保证网络信用体系的顺利进行,维护网络经济的良好运作,必须要加强网络信用机制的执法力度。
3)加快网络技术的发展。
由于网络信息的多样性,针对非法网站、虚假信息、垃圾邮件、传播病毒等等网络不法行为,必须不断进技术革新。
如不断升级可有效阻止拦截垃圾邮件,辨别虚假信息的软件,并对公司的系统进行加密升级,维护网络信息的安全,加强信用保证等。
4)加强社会和个人道德建设。
现存的信用问题,包括网络欺诈、商业窃取、网络泄密以及知识产权的侵犯等行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个人道德的缺失。
因此,只有普及信用知识,提高人们的信用素质,才能从根源上解决信用缺失问题。
政府应通过广告,宣传小册子以及座谈会的方式定期对道德建设进行宣传,加快国家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这对网络经济信用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四、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引言
一、网络经济下商家道德缺失概述
(一)网络经济的定义及其与传统经济在消费行为上的比较
1、网络经济的定义
2、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在消费行为上的比较
(三)网络经济下商家道德缺失的危害
1、网络经济下商家失信行为的表现
2、商家诚信缺失的危害
二、网络经济下商家道德缺失经营行为分析
(一)网络经济下商家的失信经营行为
1、商家的失信经营成本
2、商家失信经营给自身带来的利益
(二)网络经济下商家道德缺失的原因
1、内部原因
2、外部原因
三、网络经济下商家诚信经营体系的构建
(一)加快法律制度完善、加强政府监管
(二)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三)建立健全诚信经营奖惩机制
(四)建立行业协会,净化行业风气
四、结语
五、参考文献
五、课题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
2017年11月:上网查找资料;
2017年12月:并完成开题报告;
2018年1月:完成论文的构架;
2018年2月:完成论文的初稿;
2018年3月:完成论文的修,论文最终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