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合集下载

新时期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缺失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缺失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缺失问题及对策一、社会公德的涵义社会公德是一个社会得以正常发展的共同准则、重要规范。

任何社会都离不开社会公民共同认可的、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这就是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并不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具有悠久的历史。

20世纪初,我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梁启超先生在《新民说》一次中明确界定“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

[1]公德包含了人与群体、社会、国家的关系,指明了个人对群体、社会和国家应尽的义务。

他认为:“公德者,诚人类之基本哉”。

[2]也就是说社会成员公德意识的强弱关乎着这个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时间和空间不断扩展,公共领域的道德更加收到关注。

社会公德不管是内涵和外延都被赋予了新的内容。

所谓现代社会的公德主要是指生活于同一空间下的、具有不同利益要求的社会成员共同“签订”的,并得到共同遵守和正常执行的“社会契约”,其根本目的在于“相善其群”。

二、大学生社会公德不良表现及原因分析(一)大学生社会公德的不良表现当代大学生是社会的主力军,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群体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道德素质,其社会公德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的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和希望。

随着《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社会公德教育逐步重视并使其得以大力加强,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积极的,具有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希望。

但是正是因为这种美好的愿景,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把精力主要集中于获取优异的成绩,找到心仪的工作,忽视了培养自身的生活能力和道德修养,造成了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社会公德确实的现象。

1、人际关系上的社会公德缺失大学生也需要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在与他人的交往当中一些大学生过于随意,过于张扬自身的个性,个人主义泛滥。

在学校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看到任课老师不仅不上前打招呼还躲避老师,甚至于与同伴数落老师;课堂上玩手机,看电子小说,玩小游戏,聊QQ,刷微博,随意进出教室,对老师的教诲不听不闻;聊天、说话语言粗鲁,习以为常。

浅析社会公共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社会公共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社会公共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社会公共道德是指社会上普遍认同、遵守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它直接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准。

然而,近年来社会公共道德严重缺失的问题越来越凸显,表现为道德难题频发、诚信缺失、法律意识淡薄等。

那么,社会公共道德缺失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有效应对与解决这些问题呢?一、社会转型给道德价值带来冲击在经济体制变革过程中,市场经济的兴起模糊了人们的道德观念。

内在的道德规范受到影响,人们对物质的追求日益增加,道德标准上的原则性与纯粹性被侵蚀。

公共道德缺失的问题也因此日渐严重。

二、人类贪婪心理驱动道德的滑坡现实社会中,人的贪婪之心是公共道德摆脱不了的重要因素。

贪婪的人往往具有看到利益最大化而不管道德和法律的倾向,从而扰乱了可持续和谐的社会秩序。

三、道德教育不足导致发展不平衡公共道德缺失现象的另一个原因是缺乏道德教育。

基础教育中少有道德教育,社会教育的传播渠道不畅等都造成了道德规范的缺失。

因而人们对于社会公共道德的了解度很低,并试图去逃脱道德义务,从而进一步导致了公共道德的缺失。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一、强化道德教育强化道德教育,提高社会公共道德的认同度和遵守率。

道德教育应从小学到大学,全面地贯穿教育教学的每一个方面。

二、厉行法治建设法制社会,严格执法,让监管敢管、查处坚决。

此外,社会组织担负着社会监督的职责,必须依法依规对违法行为进行制约和监督。

三、倡导公正正义倡导公正正义,推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

弘扬道德模范、呼吁公益共同体,形成广大人民普遍尊道守德的良好风尚。

四、完善信用机制完善信用机制,建立完整的行业信用体系,依托网络技术、大数据等手段严格实施信用评级评价,强化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

总之,缺失的社会公共道德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在道德教育的推广、法治的建设、公正正义的倡导、信用体系的完善等方面齐头并进,我们才有可能渐渐走出道德的倒退困境,让社会的文明水平不断提高。

当下中国社会底线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当下中国社会底线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当下中国社会底线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中国社会底线道德缺失的原因:
1. 价值观的淡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逐渐发生了变化,追求物质享受的人越来越多,而忽略了道德价值观的重要性。

2. 教育不足: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中国的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3. 社会风气的不良:社会风气的不良也是导致道德缺失的原因之一,一些不良的行为被大肆宣传,导致一些人模仿。

4. 利益驱动: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很多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忽视了道德的约束。

对策:
1. 加强道德教育:学校应该加强道德教育,让学生了解道德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建立道德评价体系:建立道德评价体系,对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进行惩罚和
批评,让人们知道违反道德规范的后果。

3. 宣传正能量:加强正能量的宣传,让人们了解正义与善良的力量,激发人们的道德情感。

4. 加强监管:加强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惩罚,让人们知道违法违规的后果。

5. 建立道德榜样:建立道德榜样,让人们学习他们的道德行为,激发人们的道德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浅析社会公共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2000字

浅析社会公共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2000字

浅析社会公共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2000字
社会公共道德缺失是当前社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影响着社会各个层面,也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从历史来看,社会公共道德缺失问题始终存在,不同时期存在着不同的情况。

在当今社会,社会公共道德缺失问题比较严重,从而对社会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首先,社会公共道德缺失的原因复杂多样。

其一,社会制度不完善是导致公共道德缺失的重要原因。

社会制度的混乱,突出的政策落差,很多地方落后的现实社会,这些都给公共道德的发展带来障碍。

其二,教育体系的偏差也催生了公共道德缺失的突出表现。

现阶段,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种“功利主义”的教育思想,导致了许多人追求利益,缺乏良好的社会公共意识。

此外,受环境影响,许多社会群体出现了不文明行为,破坏了公共道德氛围,也影响了公共道德发展。

针对社会公共道德缺失问题,需要采取有效对策。

首先,更有效地推进社会制度改革,完善社会制度,以促进公共道德的发展。

这需要政府出台更具体的相关政策,规范社会秩序,营造有利的法治环境和发展氛围。

此外,加强社会道德教育,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公共道德及其重要性,以增强公众的道德意识,提升公众的道德品质。

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提出具体的,以法律、道德、伦理问题为主线的“中国公民道德教育行动计划”,通过法制教育和实践活动,进一步弘扬正确的公共道德理念。

综上所述,社会公共道德缺失问题深刻影响了社会发展,必须
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政府应推进社会制度改革,完善社会秩序;同时,政府要加强社会道德教育,提出具体的道德社会行动计划,以弘扬正确的公共道德理念,从根本上改善社会公共道德缺失情况。

公共道德不足的原因

公共道德不足的原因

公共道德不足的原因公共道德不足的原因现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公共道德却遭遇了不少质疑与挑战。

人们热议“公共道德不足”的话题时,不禁要问:为何公共道德会出现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的公共道德受到侵蚀呢?以下是我个人分析的公共道德不足的原因:一、教育失范教育是培养国民公共道德意识的重要途径。

但现实中,教育失范已然成为现实。

从小到大,我们的教育模式都是以应试为主,对道德教育的重视不够。

很多人抱有“顺应时代潮流”和“成功最重要”等错误价值观,缺乏对公共道德的基本认识,甚至是对基本的道德底线都不予理会。

这些人往往对社会周围的问题漠不关心,并且自私地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这就导致了公共道德不足。

二、法律不完善法律是保障公共利益和社会公正的基石,但现实中,我们的法律条文并不完善。

很多法律规定不够明确,制定的法律甚至不够严肃,还有许多的法律合规降低使得违法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就使得一些人不敬法律,违法乱纪的情况屡屡发生,甚至不惜采取传销、骗局等非法手段从中牟取暴利,最终破坏了社会公信力和公共道德。

三、道德自我修养不足现代社会已经越来越注重个体的自由和个性彰显,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说,彰显个性总是将自我放在第一位,无心关注公共利益。

在他们的世界里,“大家不作,则我不予理会”更似乎是一种最常见的态度。

这种“自我至上”的态度导致他们忘记了公共道德的重要性。

只要自己得以安全或者利益可觑,那么就可以不顾一切地去追求自己的利益。

长此以往,这种无视公共道德的价值观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导致公共道德严重受损。

四、道德标杆缺失公共道德的核心就在于我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和体现,但是,在现实中,很少有人能够成为道德的标杆与榜样,缺少了正确的标杆,很多人也就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去追求真善美。

不少人的盲目追求利益,忽视了他们对道德的承诺,更加使公共道德缺少了榜样和标杆,为盲目追逐利益的人树立了一个错误的标杆。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原因及对策分析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原因及对策分析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原因及对策分析
雷洋 高乐
摘 要:公德是社会道德规范中基本的部分,是维系社 会 秩 序 的 根 基. 现 在 的 大 学 生 是 推 动 社 会 发 展 的 力 量,其 公 德 建 设 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本文列举了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表现,分析了成因,并从 健 全 社 会 公 德 教 育 体 系、实 行 差 异 化 教 学、
(二 )缺 乏 勇 于 担 当 的 社 会 责 任 感 相 比 其 他 人 来 说,大 学 生 接 受 过 更 多 的 教 育,理 应 具 备 更多的责任感和公德责任意识.但由于现如今多元化价值 观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很多的大学生 对 社 会 公 德 责 任 的 缺失相当严重.有 的 同 学 之 间、舍 友 之 间 相 处 冷 漠,互 不 关 心,有的帮助他人时 更 关 注 的 是 形 式 问 题,这 使 他 们 的 行 为 与责任感的实质严重脱节. (三 )社 会 公 德 知 易 行 难 现 象 严 重 社会公德行为是道德行为的具体方面体现.现实生活 中多数大学生具有理性的社会公德意识 行 为,都 懂 得 什 么 样 的行为是违背社会公德的,但自己做到自 觉 遵 行 社 会 公 德 却 不是容易的事,总体 而 言,部 分 大 学 生 在 社 会 公 德 问 题 上 仍 处 于 不 关 己 的 心 态 中 ,还 没 有 达 到 知 行 统 一 . 二 、大 学 生 社 会 公 德 缺 失 的 原 因 分 析 (一 )社 会 公 德 滑 坡 大 环 境 的 负 面 影 响 1.网 络 信 息 的 负 面 影 响 互 联 网 发 展 到 今 日,尤 其 是 今 年 万 物 互 联 观 念 的 提 出, 它让人们有更多接收知识的渠道.大 的 网 络 平 台 下,大 学 生 可学习的东西是不加筛选的.一旦自 我 控 制 力 量 薄 弱,那 些 坏的影响会影响身心,产生重大问题,置 社 会 公 德 于 不 顾,自 我 享 受 在 前 ,其 他 在 后 . 2.文 化 的 多 元 性 、价 值 观 念 的 多 元 化 在 近 现 代 社 会 生 活 中,东 西 方 文 化 发 生 了 交 融,其 实 它 们都可以为社会服务.但是在这过程 当 中,我 们 的 好 多 同 学 都没有正确地分析问题的能力,接受和奉 行 那 些 西 方 文 化 中 的 糟 粕 ,如 利 益 至 上 、现 实 主 义 的 观 念 普 遍 为 学 生 们 接 受 . 3.市 场 经 济 的 趋 利 性 ,社 会 公 德 环 境 不 佳 市场经济有很多优势,但也有自 身 的 弱 点. 市 场 经 济 是 交 互 经 济,它 从 个 人 出 发,自 我 为 中 心,这 会 让 个 人 私 欲 膨 胀,拜金主义会渗透 到 道 德 生 活 里 面,这 会 很 大 程 度 上 破 坏 社会公德建设. (二 )高 校 社 会 公 德 教 育 内 容 脱 离 实 际 1.教 学 中 “重 智 育 轻 德 育 ”的 思 想 从 幼 儿 园 开 始,学 生 只 有 考 出 好 的 成 绩,才 能 被 家 长 认 可,才会被社会认为有出路.因此,学 校 投 其 所 好,更 加 重 视 智力方面的教育而忽略了德育. 2.公 德 教 育 的 针 对 性 不 强 . 大 部 分 学 校 的 教 育,都 是 照 本 宣 科,将 教 科 书 上 的 公 德 点告诉学生们,至 于 学 生 们 是 否 认 同,从 不 过 问. 高 校 无 论 在道德意识上还是公德行为上,都没 有 针 对 性 的 教 学. 在 公 德教育上,高校缺 乏 有 效 的 手 段. 目 前,我 们 的 高 校 都 有 思 修课程,但基本还是以理论灌输为主,同 学 们 都 是 背 诵 条 例, 从来不会主动探讨. (三 )自 身 社 会 公 德 意 识 淡 薄 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表现还只是一种 表 象,只 有 一 点 简 单

浅析社会公共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社会公共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社会公共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引言社会公共道德的缺失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公共道德的缺失表现在各个方面,如道德沦丧、道德随意、道德观念淡薄等。

本文将从深层次分析社会公共道德缺失的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一、社会文化的变迁社会文化的变迁是造成社会公共道德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快速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传统的道德观念逐渐被忽视,人们追求个人利益和享乐,忽视社会公共利益。

个人主义泛滥和物欲横流,导致了社会公共道德的腐败。

二、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也是导致社会公共道德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在的法律制度虽然日益完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部分法律规定内容不明确,导致执行过程中存在漏洞。

另一方面,一些法律缺乏强制力,使得违法者往往能够逃避法律的制裁。

这种法律的不完善让一些人觉得可以违法,从而进一步破坏了公共道德。

三、教育体制的问题教育体制的问题也是社会公共道德缺失的原因之一。

现行的教育体制过于重视学术成绩,忽视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应该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作为重要任务之一,而不仅仅是狭义的学科知识。

此外,现行的教育过度竞争的氛围也使得人们更加注重个人利益,忽视了社会公共利益,从而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公共道德的缺失。

四、对策鉴于社会公共道德缺失的严重性,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解决这一问题。

建立健全法律制度首先,我们应该加强法律制度的建设,打破法律的漏洞和不完善之处。

各级政府应建立健全执法机制,加大对违法者的处罚力度,确保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同时,应加大法律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增加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

强化道德教育其次,应加强道德教育,特别是在教育体系中。

学校应将道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

教育系统应加大对师生之间的道德教育力度,倡导公正、诚实、友善的价值观念。

加强舆论引导另外,媒体和社会组织应加强舆论引导,在传媒的力量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论析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其解决的对策

论析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其解决的对策

论析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其解决的对策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其解决的对策近年来,我国社会道德缺失的问题日益严峻,许多不道德行为频频发生,给社会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教育水平不高、道德标准缺乏共识等等。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根本上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人的贫富差距较大,富人更富,穷人更穷,导致道德观念产生落差。

因此,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建立更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扶贫政策,让所有人都能够享有公平的机会和福利。

其次,文化教育水平低下也是导致道德缺失的重要原因。

应该加强对文化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素养、人文素养和法律意识等方面,进一步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

此外,道德观念缺乏共识也是造成社会道德缺失的原因之一。

应该建立一些权威机构,并结合公民参与,制定相关教育和宣传措施,塑造良好的道德风尚,增强大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约束力。

最后,需要高度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为他们塑造正确的道德观念。

应该将道德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并引导青少年参加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文明实践活动,培育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总之,社会道德缺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

国家应该加大投入,完善制度建设,加强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普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SWOT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战略管理工具,用于评估企业或组织的内部优势、缺陷以及外部机会、威胁四个方面。

下面是我对SWOT分析法的分析:SWOT分析法的优点是确定了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和利用市场机会。

它可以为企业制定合适的战略和决策,确保企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SWOT分析法可以让企业了解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并且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改善缺点。

所以,它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可行的方案。

但是SWOT分析法也有其缺点。

首先,它过于简单,忽略了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

当前我国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

当前我国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
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峰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二我国社会公德意识缺失的原因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公共精神社会公德是指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规范的主观认可和庭美德为着力其 解 决 对策
孙东 , 张丽新 , 明浩 , 邱 孙作青 ( 阳建 筑 大 学 辽 宁沈 阳 10 6 ) 沈 1 18
摘要 : 本文针对 当今我 国社会公德缺失现 象, 分析我 国社会公德 意识缺失的历史原因及现 实原 因, 并提 出培养
社 会公 德 的对 策 。
关键字: 社会公德 筷失 原因 对策
过程 中, 市场经济 的不 良影 响和渗透 , 些人 为 了一己 一 之利丧失了社会公德和社会 的责任感 。同时由于我国 社会公共生活 中的道德 , 与之相对 的概 念是私 德 , 即私 法律 意识 比较淡薄 , 在普及法律意识时 , 比较强 调维权 人 生 活 中 的道 德 。 意识 , 对法律责任义务强调得 少一些 。 总之 , 市场经济带 传统意义上对公私 的理解 :众所 同共谓之公 ”“ 来 的负面影响, “ 、己 是导致公共意识缺失的原 因之一 。 所独断谓之私” 实际并没有真正意义上 的公私 ; 现代 意 三、 培养社会公德的对策 义上的公 德指必 须 由公 众参与 、决策实施并为公众 服 道德 教育是公 民教育 的基本 内容 和起点 , 根据《 公 务的道德 。其特点 是共 有 、 开 、 公 透明 , 以分 一 为基础 , 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出的“ 我国历史 和现实的国 提 从 以理性为纽带 , 以制度 为载体 。 情 出发 ,社会 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 以为人 民服务为核 二、 我国社会公德意识缺失的原因 心,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 以爱祖 国 、 爱人民 、 爱劳动 、 爱科 公共 精神( 社会公德 ) 是指社会成员在公 共生活 中 学、 爱社 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 以社会公德 、 职业道德 、 家 对人们共 同生活及其行为 的准则 、规范 的主观认 可和 庭美德为着力点 。在公民道德建设 中, 当把这些主要 ” 应 客 观行 动 上 的 遵 守 、 行 。从历 史 和现 实 两 方 面来 看 : 执 内容具体化 、 范化 , 之成为全体公 民普遍认 同和 自 规 使 1 . 历史原 因。中国传统社会是 以私为本位差序格局 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爱 国守法 、 把“ 明礼诚信 、 团结友善 、 的社会 , 这就决定 了公共意识很难产生。巾国传统小农 勤俭 自强 、 敬业奉献” 为我 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 作 经 济社会 的基层结构是 一种差 序结构 ,人 与人之 间仅 健全管理制度 , 加强公德教育 和道德实践教育 。利 靠世俗人情建立关系 。传统 的以孝亲 为本的f 爱道德 用 舆论 宣传大力弘扬高 尚文 明行为 , ■ 批评不道 德 、 文 不 本质上是亲疏狭隘 的差等之爱 ,道德选择仅 仅限于血 明行为 , 使公共精神培育对每个人都形成一种无形的约 缘 的区域 内。而且这还是传统 中国社会集权 专制的需 束力 。 此外 , 要重视道德实践教育 。 很多国家和地区都非 要, 权力过分集中 , 公私对立是集权专制 的需要 。 常重视道德实践教育 。使许 多人体验到人 间的 困苦 , “ 同 传统文化 中公共精神 的缺失。存 中华 民族 的传 统 时也使他们体验 到能够 帮助他人 的那 种人 间真情和乐 文化中 ,个体 ” “ 被弱化 , 封建 国家制度 和权力 阶层 的支 趣” “ ,强化义务思想 ” “ ,唤起人们的责任意识” 。现代化 配与制 约 ,使人们 自然形成崇拜权 力的意识和仆从 习 的市场经济实践要求有现代价值观念 和伦 理精神的支 惯。独立 的人格精神建立 在“ 个体” 发达 的基础上 , 强调 撑 , 需要与之相应 的道德教育理念和运作体系。在向市 “ 自我 ” 在人格组成 中占主体 。中华 民族 的传 统文化在 场经济转变之后 , 强化 了作为市场主体的不同社会成员 培育独立的人格精神方 面有所不足 ,在人格组 成里面 的共同身份—— “ 民” 公 的角色。要及时跟着转变思路 , 包含着很大的他人成分 , 强调 “ ” 做 一个人 , 而忽略“ 转 变 到 公 民教 育 上 来 。 是” 个人 。 提倡 自主 自律 , 加强公共精神的 自我修养。公共精 所 以, 中国传统道德发达实质 是“ 私德 ” 发达而 “ 公 神提倡 自主 自律 , 对待公共事务不 是看别 人“ 脸色 ”而 , 德 ” 弱。中国人公共精神 的缺乏 , 薄 还有一 个重要 的原 是要看事情本身对错与否 , 即是以内省 的方式审视是否 因。孔子 曾经在《 论语 》 中说 过一句 意味深长 的话—— 违背 自律的原则。培养人的公共精神意识 , 单靠外在的 不在其 位 , 不谋其 政 , 达了人们对 公共事 物 的态 度 。 表 道德教育 , 是无法完成的 。 他律必须转化为 自律 , 才会有 几 乎 所 有 的 中 国人 都 深 受 “ 在 其 位 , 谋 其 政 ” 影 内心永恒的精 神法则。增 强人格独立意识 , 不 不 的 树立正确的 响。在这种文化熏 陶下成长起来 的国民, 缺乏公共精神 公共精神价值观 。首先 , 每个人应该 自觉培养独立 的人 也是 不 足 为 奇 的 。 格、 良好 的 自我 意识 、 独立 的价值 判断 、 明确 的兴 趣志 2 . 现实原因。 解放后实行的计划经济政策不利于公 向、 较强 的实践能力等心理 品质 。其 次 , 应该树立正确 德 的产生。 之多次 的政治运 动降低 r社会信任度 。 加 社 的公 共精神价值观 。公共精神 旨在使生 活在这 个社会 会治理理念影 响公德 的产生 。首先 , 重视群体 轻个体 ; 中的成员适 合于各种各样 的社会关 系与健全公 共生活 其次 , 治善优先取代 了正 义优 先 , 强调 善不 强调正 义 , 的需要 。它 既责成 我们追 求社会共 同体普遍幸福 的律 重善轻正 义 ; 最后 , 等级逻辑 取代 了平 等 辑 , 只讲 义 条 , 又让我们善 于感受随之 而来 的个人幸福 的保障。 务不讲权利。 总之 , 社会公德 的培养是整个社会 的责任 , 也是我 经济转型过程 中滋生 的不 良思想 的影响 。改革 开 们每个人的行为 的具体表现 ,所 以让我 们一切行动起 放以来 ,我 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 济向市 场经济 的转变 来 , 为实现和谐社会而努力 。

社会道德缺失问题

社会道德缺失问题

社会道德缺失问题社会是人们共同生活和交往的场所,是道德伦理观念和价值观念的重要传承和承载者。

然而,近年来,社会道德缺失问题逐渐凸显,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担忧。

社会道德缺失不仅给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也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

本文将从几个不同角度来探讨社会道德缺失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公共道德缺失公共道德是社会运作的基石,它涉及到每个人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能够看到公共场所出现的各种道德问题。

例如,乘坐公共交通时的拥挤、不文明行为和驾驶中的违规乱象等。

这些行为不仅破坏了公共秩序,还伤害了他人的权益,降低了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进行有效的宣传教育,提升公众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

政府、学校和家庭都应加强对公德概念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此外,应该严格执法,对公共道德的违规行为进行惩罚。

二、商业道德缺失商业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商人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忽视了商业道德,出现了各种不正当的行为。

例如,虚假广告、假冒伪劣产品、商标侵权等问题屡见不鲜。

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

解决商业道德缺失问题需要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管,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机制。

同时,消费者也需要提高消费意识,增强对商业道德的辨别能力,选择诚信的商家和产品。

三、个人道德缺失个人道德是每个人的基本素养和品德,它关乎一个人的修养和社会形象。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听到一些个人道德缺失的案例。

例如,欺诈、偷盗、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不断发生。

这种个人道德的缺失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的平和与和谐。

解决个人道德缺失问题需要从根源上加强道德教育,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教育。

同时,家庭和学校要共同努力,培养孩子们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感。

此外,社会应加强法律和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四、网络道德缺失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的各个生活领域。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第一篇: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2012级教师教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 1220801103 郑静[摘要] 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目前部分大学生不讲社会公德现象,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思考这类现象,和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公德;原因;思考;看法一、大学生公德的现状一个时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体现着一个时代的人格取向,决定着一个新生代的道德水平。

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经济一体化、文化交融化的全球开放环境下,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我国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必将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全方位的挑战。

因此,加强大学生公德教育,坚持以中华美德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和铸造大学生的良好社会公德,是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及原因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新生的社会公德建设的主体,从整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素质已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具有了较强的公德观念,然而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现状令人堪忧。

校园里一些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随处可见,在生活中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或者是只关注个人卫生,不关注公共卫生,在食堂、公共汽车、影院等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起哄;在学习中,任意剽窃他人劳动成果,上课迟到早退,考试作弊,在图书上乱写乱画,在互联网中任意欺诈,传播淫秽色情内容;在社会中,随意践踏草坪,乱闯红灯等缺乏社会公德现象屡见不鲜,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禁思索是什么原因致使当代某些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变得如此淡薄呢?1、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影响中国伦理文化是一种注重个人德性修养和发展的私德伦理体系,主流学派儒学从“人性本善”作为伦理思考的出发点,认为个人德性的根据只在自身,孟子著名的“心性说”对此作了充分的阐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当代中国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当代中国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当代中国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社会公德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备受关注。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公德建设成果显著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社会公德缺失的现象层出不穷。

基于此,笔者从不同角度出发,探究根源以期找到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并从政治、立法,教育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近几年国内几家著名交流平台充斥着帝都雾霾的相关报道,微信朋友圈的一则标题为你不在北京根本不知道什么叫会呼吸的痛的文章引起广泛关注。

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促使人们对社会公德建设的深度思考。

社会公德缺失的病理何在?该如何医治?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1社会公德缺失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公德建设成果显著,摒弃了一些同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的伦理道德观念,与此同时激发出众多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社会公德观念。

如人们的公共领域观念和意识有所增强,热心公益事业,如广西的第一书记节目,使众多贫困青少年获得资助,开启新的生活。

这反映出我国社会公德领域主流是健康的、向上的,但是还要看到社会公德缺失的现状,如在人际关系问题上,存在着诚信缺失、见利忘义、人情冷漠;在人与社会关系问题上,损公肥私、损坏公物,不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等行为屡见不鲜;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等行为比比皆是。

社会公德缺失的现状,昭示了对社会公德缺失原因分析及对策探究的紧迫性。

2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分析2.1主观原因2.1.1人性的扭曲。

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即人性。

众多不文明现象显示了人性不是固化在人之初,性本善上,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产生巨大的改变。

反观现在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国人似乎处于一种病态,本来是有着道德标准答案的摔倒老人扶不扶问题,变成了一个无解的难题。

2.1.2个体自身的趋利避害性。

马克思说过思想一旦离开了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

一方面,通过追逐利益,人们的工作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社会财富得以累积,社会不断发展。

另一方,万事皆有度,要学会适可而止,过分追求个人利益,会照成个人的主体迷失,甚至会处于丧失道德准则的境遇。

对当下人们社会公德缺失的剖析

对当下人们社会公德缺失的剖析

对当下人们社会公德缺失的剖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

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社会公德的缺失,这已经成为当下社会的一大顽疾。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当下人们社会公德缺失的问题进行剖析。

首先,社会公德缺失的现象在现代社会中非常普遍。

许多人不顾他人的利益,只顾自己的个人利益,或者出于利益的考虑,顶撞甚至攻击他人。

这种情况在各个领域中都出现了,比如在公共场所,例如地铁车厢或者公共汽车上,很常见的现象是有些人霸占座位,把自己的物品摆满了座位,而另外一些人却不得不站着。

这种现象不仅不符合社会公德,而且已经影响了其他人的正常生活。

在道路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行人和车辆互不谦让的情况,这种行为会导致交通堵塞,给周围的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其次,社会公德缺失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常见。

很多人喜欢随地乱扔垃圾,或者在公共场合说脏话,这种行为不仅严重违反了社会公德,而且还影响其他人的生活和工作。

此外,一些人喜欢在文化场所如图书馆和博物馆中大声喧哗,这会影响到其他人的学习和参观体验。

再次,一些人处处推卸责任,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

在工作场所,一些员工懒散怠工,甚至玩忽职守,这种行为不仅损失了企业的利益,而且也危害到了其他员工的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人不负责任地把自己的责任推给别人,而不是承认自己的错误并采取行动来改正。

这种态度不仅缺乏责任感,而且严重影响到了社会公德的建立和维护。

总的来说,社会公德的缺失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一大问题。

要克服这种问题,我们需要采取全方位的策略来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守护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这需要从教育方面入手,从早期的幼儿教育开始注重灌输正确的社会公德观念。

同时,政府和社会团体也需要发挥积极作用,提供相关的宣传和服务支持,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恪守社会公德。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克服社会公德缺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社会和谐与进步。

缺乏社会公德的原因

缺乏社会公德的原因

缺乏社会公德的原因
缺乏社会公德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因素:
1. 教育不足:学校和家庭教育中缺乏对社会公德的教育和培养,导致人们缺乏对社会公德的认识和理解。

2. 社会环境:社会上存在一些不良风气和行为,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破坏公共设施等,这些行为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态度。

3. 个人利益至上:一些人只关注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了社会公德和他人的利益,导致他们缺乏对社会公德的尊重和遵守。

4. 法律法规不完善:一些法律法规对社会公德的规定不够明确或不够严格,导致一些人缺乏对社会公德的重视和遵守。

5. 缺乏监督和惩罚机制:缺乏对社会公德的监督和惩罚机制,导致一些人不遵守社会公德也不会受到惩罚,从而加剧了缺乏社会公德的现象。

为了解决缺乏社会公德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加强教育、改善社会环境、强化法律法规、建立监督和惩罚机制等。

同时,每个人也应该从自身做起,提高对社会公德的认识和尊重,积极践行社会公德,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论析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其解决的对策【论文】

论析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其解决的对策【论文】

论析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其解决的对策[论文关键词]社会公德;道德教育;对策[论文摘要]本文从社会公德的涵义入手,通过对社会公德在当代的重要意义的阐述.说明了本文写作的现实意义。

随后.本文通过对我国社会公德现状的剖析。

分析出现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由此。

进一步阐发解决这种状况的对策。

一、社会公德的涵义概述社会公德是指公民为维护社会正常生活和交往所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和准则。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涉及社会公共生活的各个层面。

它是随着公共领域的分化、发展而逐渐产生、完善的一种公共精神;是建立在主体自觉、平等、尊重基础之上的,以公民相互之间的态度、行为、习惯心理等形式表现出来的,调整社会公共生活的一系列有效性要求。

作为与人们的公共生活息息相关的道德规范,社会公德主要是通过在社会生活中长期起作用的、较稳固的生活方式和样式表现出来。

如何发表论文二、社会公德在当代的重要意义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

在中国转型时期,加强全社会的公德建设就更是我们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进行社会公德建设同时也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是我们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我们只有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地球上的万事万物.对它们讲道德,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一切,而免受自然界的惩罚。

当前我们所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针对这一需要而提出的。

其次,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是全球化中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需要,在这个人际关系日益复杂,交往日益频繁的社会中,我们只有讲社会公德,不轻易侵犯他人的利益,自己的利益才能得到实现,也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

只有这样,才能维护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

再次,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是进行社会主义时常经济建设的需要。

浅析社会公共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社会公共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社会公共道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社会公共道德缺失是指社会成员在行为准则、价值观念以及道德素养方面出现减弱、偏移或遗失的现象。

这一现象在当代社会越发严重,给社会稳定、和谐以及个体幸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认清社会公共道德缺失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的幸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教育失范、道德沦丧、社会压力、经济利益腐化等方面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教育失范是社会公共道德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体制逐渐完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忽略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在学校教育中,过分追求学术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品德培养,导致学生对道德理念缺乏了解和重视。

而家庭教育中,一些家长忙于工作,缺乏与孩子沟通的时间和机会,无法对孩子进行良好的道德教育。

因此,教育失范成为社会公共道德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要解决教育失范问题,首先需要加强学校教育中的道德教育。

学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道德教育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行为准则。

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其优良的道德品质。

家庭教育方面,政府应加大对家庭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家长对道德教育的认识和重视。

另外,在社区中建立家长学校,为家长提供道德教育指导,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履行家庭教育的责任。

其次,道德沦丧是导致社会公共道德缺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利益的追逐,一些人为了谋取个人利益,不择手段,不顾道德伦理。

例如,一些商人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采取不正当手段,损害他人的利益;一些公务员违反职业道德,以权谋私;一些个体违反社会公德,不尊重他人的权益。

这些行为的存在,严重破坏了社会的公共道德秩序,使公共道德缺失问题加剧。

要解决道德沦丧问题,首先需要加强对法律的约束和监督。

政府应加强法治建设,明确法律规范,依法严惩违法行为,维护社会的公共道德秩序。

与此同时,应加强社会监督,建立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评价机制,对违反道德的行为进行舆论谴责。

中国社会的道德缺失

中国社会的道德缺失

哄抢现象
受大雾影响,京港澳高速公路长潭段近20辆车发生车祸,一些村民涌上高速公路 “哄抢”散落在路面上的柑橘和土豆。
虚 假 广 告
中国医促健康饮水协会理事“陈伟明” 教授
北京中医杂志的编委“关新良”教 授
电信诈骗猖獗
冒充司法人员诈骗 嫌疑人冒充金融部门、公 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等 工作人员,声称受害人涉嫌 违法犯罪,身份信息被盗, 为确保受害人财产安全,需 进行财产冻结或转入所谓安 全账户,并警告受害人不能 向亲友透露,甚至要求受害 人关闭手机。经过“多部门” 连番恐吓,步步诱骗,使受 害人将钱款转入嫌疑人提供 的账户中
3、家庭伦理道德的缺失




中国家庭领域出现的一些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第一,婚姻关系稳定性下降,夫妻情感轴心偏移。这 一情况在全国具有普遍性,沿海及发达地区更为突出,近 年来离婚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试婚、傍大款、未婚同居、 未婚先孕、婚外恋、情人潮、家庭暴力等现象增多,单亲 子女增多。 第二,教育子女重智轻德。对独生子女教育普遍存在溺爱 现象,致使许多孩子好逸恶劳、自私自利、心理承受能力 和生活自理能力很差。 第三,“啃老”、弃老现象突出,亲情纽带松弛,家庭关 系中普遍以儿孙为轴心。
44岁的北京市公交车售票员陈莉(化名)为躲避丈夫的家庭暴力 并顺利离婚,在闹市区故意打劫出租车司机。2011 年9月28日上午, 这起特殊的抢劫案在北京西城法院审理,陈莉被判有期徒刑2年6 个 月并处罚金。



中国离婚率十强榜: 北京——离婚率39% 上海——离婚率38% 深圳——离婚率36.25% 广州——离婚率35% 厦门——离婚率34.9% 台北——离婚率34.8% 香港特别行政区——离婚率33.8% 大连——离婚率31% 杭州——离婚率29% 哈尔滨——离婚率28%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摘要] 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目前部分大学生不讲社会公德现象,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公德;原因;对策一、社会公德的内涵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道德的简称,是指社会的公共生活所必须遵循的最起码的规则,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础,属于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是造成良好社会风尚的有力武器,是衡量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良好的社会公德不仅是个人素质的体现,同时对维护良好的公共生活秩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及原因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新生的社会公德建设的主体,从整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素质已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具有了较强的公德观念,然而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现状令人堪忧。

校园里一些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随处可见,在生活中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或者是只关注个人卫生,不关注公共卫生,在食堂、公共汽车、影院等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起哄;在学习中,任意剽窃他人劳动成果,上课迟到早退,考试作弊,在图书上乱写乱画,在互联网中任意欺诈,传播淫秽色情内容;在社会中,随意践踏草坪,乱闯红灯等缺乏社会公德现象屡见不鲜,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禁思索是什么原因致使当代某些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变得如此淡薄呢?1、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影响中国伦理文化是一种注重个人德性修养和发展的私德伦理体系,主流学派儒学从“人性本善”作为伦理思考的出发点,认为个人德性的根据只在自身,孟子著名的“心性说”对此作了充分的阐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德性乃“我固有之”,非“外铄”也。

而孔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理想的核心也是“独善其身”。

受这种思想影响的封建臣民,心无公共生活,缺乏社会公德也就不足为奇了。

2、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及宗法制度造成了社会公德的缺失回顾我国历史,我国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统治,“臣民社会”根深蒂固,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原因与对策探析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原因与对策探析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原因与对策探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失范问题愈演愈烈,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原因,并提出对策,以期为有关部门和个人提供借鉴。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的原因1. 教育缺失当前,大学生进入大学的竞争日益激烈,教育普及率不断提高,高校内存在着功利化、应试化、追名逐利的现象。

教育变成了单纯的智育培养,不能全面涵盖道德和社会观念的教育,削弱了学生对社会公德的认知和尊重。

2. 社会环境的变化随着市场化的加速推进,高校逐渐成为利益的场所,存在学分和学位的买卖以及各种考试作弊和抄袭行为。

此外,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生活压力大、物质欲望强烈、快速发展的互联网让大学生受到各种信息的冲击,而信息的泛滥又让大学生难以辨别正误,导致行为失范的产生。

3. 家庭教育的失衡对于大学生的家庭教育,一般呈现出两种类型:一是缺少约束、过度宠溺,容易造成孩子的自私和冷漠;二是过于严苛,只要求孩子成功,忽略了对其品德和人格的培养。

这样的家庭教育缺失了平衡和综合性的德育,把孩子变成了名利自私的工具。

二、对策探析1. 进一步深化教育融入社会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素质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综合的思想观念学习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平台。

让学生从学校时期就具备践行公德的意识和能力,并长期坚持这一优良习惯,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2. 建立健全的制度和规范通过建立正确的制度和规范,促进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

如加强学生德育教育,重视有关法律法规的普及教育,建立评价体系和制度,严厉打击不良行为,坚持事后追究和监督,并加强对一些社会公德标准或价值的推广,进而倡导一种全社会都将自己置于公共利益之上的氛围。

3. 倡导社会公德,塑造良好文化环境倡导社会公德,培育正确的价值观,是提高学生社会公德素质的必要条件。

社会应推崇正确的道德文化,将良好的社会公德理念深入人心,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以此逐渐塑造一个文明有序的社会公德环境,让人们真正的尊重公德、践行公德、发扬公德。

公共道德不足的原因

公共道德不足的原因

公共道德不足的原因引言公共道德是指在社会共同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它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我们不禁要思考公共道德不足的原因。

本文将深入探讨公共道德不足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社会道德缺失教育系统的问题1.教育价值观扭曲:教育体系往往过于重视分数和应试成绩,而忽视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2.教育方法的单一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公共道德意识和责任感,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存在一定的缺陷。

3.缺乏师生互动:学生缺乏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感受和沟通,导致道德观念的形成存在困难。

媒体对道德的影响1.整体价值观的降低:电视、电影等媒体形式中所呈现的价值观正在不断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

2.虚假信息的传播:媒体往往追逐点击率和收视率,导致虚假信息在社会上的流传。

3.道德标杆的缺失: 媒体塑造的社会偶像往往缺乏正面的道德品质,将错误的行为误导成一种榜样。

缺乏道德法律制约1.法律缺失和短板:一些领域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无法对违法行为进行及时、有效地制裁。

2.执法不严格:有些地区对于违法行为处罚不力,导致公共道德不足的行为能够逍遥法外。

3.制度惩罚不足: 在某些情况下,即便道德败坏的行为得到了法律制约,但由于判决力度不够,往往难以恢复社会公德。

个体道德责任缺失利益至上的价值观1.个体主义倾向: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观念使得一些人忽视了公共利益和道德规范。

2.金钱至上:一些人为了获取更多的金钱和物质财富,不惜违背道德规范。

3.缺乏诚信意识:一些人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和真诚,经常以欺诈等不道德手段来达到个人目的。

社交平台的滥用1.虚假自我呈现:社交平台上的用户往往追求虚假的赞美和关注度,忽略了真实的人际交往。

2.匿名性的滋生:一些互联网平台的匿名性使得一些人更容易犯下网络暴力和恶意言论等行为。

3.群体性的影响:社交平台上的言论往往会影响他人,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可能导致恶劣的社会风气。

缺乏道德意识1.自私自利:一些人过度追求个人需求,无视他人的权益和感受。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中国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曾强邓喆元范一鸣
来源:《知识文库》2017年第16期
社会公德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备受关注。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公德建设成果显著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社会公德缺失的现象层出不穷。

基于此,笔者从不同角度出发,探究根源以期找到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并从政治、立法,教育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近几年国内几家著名交流平台充斥着帝都雾霾的相关报道,微信朋友圈的一则标题为你不在北京根本不知道什么叫“会呼吸的痛”的文章引起广泛关注。

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促使人们对社会公德建设的深度思考。

社会公德缺失的病理何在?该如何医治?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1社会公德缺失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公德建设成果显著,摒弃了一些同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的伦理道德观念,与此同时激发出众多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社会公德观念。

如人们的公共领域观念和意识有所增强,热心公益事业,如广西的第一书记节目,使众多贫困青少年获得资助,开启新的生活。

这反映出我国社会公德领域主流是健康的、向上的,但是还要看到社会公德缺失的现状,如“在人际关系问题上,存在着诚信缺失、见利忘义、人情冷漠;在人与社会关系问题上,损公肥私、损坏公物,不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等行为屡见不鲜;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等行为比比皆是。

社会公德缺失的现状,昭示了对社会公德缺失原因分析及对策探究的紧迫性。

2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2.1主观原因
2.1.1人性的扭曲。

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即人性。

众多不文明现象显示了人性不是固化在“人之初,性本善上”,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产生巨大的改变。

反观现在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国人似乎处于一种“病态”,本来是有着道德标准答案的摔倒老人扶不扶问题,变成了一个无解的难题。

2.1.2个体自身的趋利避害性。

马克思说过“思想”一旦离开了“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

一方面,通过追逐利益,人们的工作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社会财富得以累积,社会不断发展。

另一方,万事皆有“度”,要学会适可而止,过分追求个人利益,会照成个人的主体迷失,甚至会处于丧失道德准则的境遇。

2.1.3从众心理的消极影响。

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与他人在一起时,因为他人以某种方式做某事,自己也自愿做出与他人一致行为的社会心理现象。

一分为二地看,从众心理即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本文重点探讨消极的一面。

个人获得了“匿名感”在群体高度一致性的基础上,个体行为会无所顾忌。

例如闯红灯、车窗抛丢垃圾等现象,都或多或少受从众心理的影响,这种“匿名感”在法不责众的心理催化下导致公德自律乏力,公德约束力下降。

2.2客观原因
法律体系不够完善。

迎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保护私有财产的物权法,《民法通则》第75条第2款规定: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

私人财产所有权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一方面,调动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人们过度关注个人的利益,在潜意识里逐渐强化私人财产和公共资源的分界线,形成“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不良社会心理。

同逐步完善的物权法相比,对公物及环境的保护缺乏有力的法律支持,即便有法律规定,但在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上都有待提高。

3社会公德缺失的对策探究
3.1完善社会公共管理
针对复杂形势现行的社会管理体制进行了一些适应性的调整,但传统管理体制的惯性依然存在。

和谐社会的建构,需要完善社会公共管理的立法体系,教育体系,监督宣传体系。

3.1.1完善立法体系
“现代性就像流体,不像固体,它运动不易停止——对前面的障碍物,它们绕过、或溶解,对静止的事物,它们打开一个缺口,渗透着前进。

”人类行为规范被系统地一分为二成:道德与法律,两者在共担社会与国家调控风险上是合作关系。

国际舞台上的各国矢志不渝的追求和期望着道德、法律抑或其他与现代性能够完美融入到国家与社会管控规则体系之中。

社会公德建设,需要强大的法律支撑。

新加坡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其拥有较高的社会公德水平。

文明、稳定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归功于高度法制化的社会管理。

一是立法完备、详尽、具体和界线分明。

新加坡堪称“严刑峻法”的国度,对违法犯罪者具有巨大的威慑力。

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并结合中国的实际,立法机构应该将社会公德的方方面面形成法律法规,大到政治体制、经济管理,全民权利与义务,小到人们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1.2重视社会公德教育
重视法律对社会公德的他律性的同时,也不要忽略道德的自律性。

当法律使人“不得不”遵守而非“自觉”时,守法转变为避法,无论其价值多大、效用多高,终将没有价值。

因此,道德理念的法律化须完成道德化回归与强制转为自觉,才能实现应然的法治理想转换成实然的理想
法治。

转换过程以社会公德教育为基础,将社会公德教育纳入义务和高等教育范畴,将使民众树立社会公德精神并具有实践能力作为最终目标。

在教育内容上批判性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以道德情感为基础的先秦儒家礼乐文化,和谐为其价值目标,注重内外兼修、礼乐相合、知行合一,强调内圣外王的理念。

包含着深厚的公德教育思想,我们可以从中汲取诸多启示。

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是在教育方法层面的启示,受教育者的道德自觉性及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西方文化的激荡中如何保持国人风骨,国人德性,成为困扰中国人的突出问题,可以从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及美德中汲取精华。

3.1.3文化领域正确的舆论引导
一个社会通过几千年来的积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制度对人的约束力远不及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

文化对人们的内心深处进行直接影响,促使人自发的对一些现象、观念,规范生成敬畏和认可之感,进而严格的进行遵守。

良好的公德文化氛围不仅通过影响人的精神世界来达成对人的言谈举止的规范及约束,而且全社会遵守社会公德的力量被很好地聚合,全社会形成一种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风尚。

因此,优化社会文化环境,打造良好的公德舆论氛围是我们需要努力践行的。

公民社会公德意识的养成,主流媒体的舆论具有导向作用。

新闻作为重要的媒体大力宣传社会公德的要求和规范,曝光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对遵守社会公德的模范人物进行宣传褒奖,以强化人们遵守社会公德的精神。

其他传媒通力合作展现教育和监督功能,使社会公德耳熟能详、更重要的是深入人心。

互联网上的舆论对于社会公德建设意义重大,要加强对互联网舆论的监管,打击拜金主义等低俗舆论,宣扬正能量,通过舆论的力量来扶正怯邪、弘扬正气。

3.2培养公民的律他精神
公民的律他精神是公民为维护自身的权益或大众与社会的利益,而采取行动去制止他人的不当举止,从而使得侵害自身、社会及自然利益的行为得到制止。

我们往往关注自律和他律,而忽视对公民律他精神的培养。

在日常社会生活中,面对诸如不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破坏环境等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时,仅仅自律对他人的不良行为是没有作用的,自己通常还要去承担别人不良行为的后果。

我国人口众多,现有的社会公德监督机构无论从人力还是物力上,都无法满足并支撑社会公德监督工作的全面开展。

基于此,需要律他精神来加强社会公德建设。

通过大众传媒力量,把律他精神作为社会公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提倡和推广,使之深入人们的思想,成为一种精神,将律他上升到责任范畴,将面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而听之任之的行为本身视为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律他精神的倡导不仅能激发人们对践踏社会公德行为的谴责和检举,而且也间接对践踏社会公德者起到威慑作用,使人们对践踏社会公德的行为有所顾忌。

总之,把社会公德建设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来执行起来,通过每一位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逐步实现。

在我国社会公德建设进程中要积极解决其存在的问题,理清发展头绪和思路,并制订出切实有效的发展对策。

只有这样,我国的社会公德建设才能顺利的前进,才能从整体上提升全体成员的素质,才能助力于中国梦的实现。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