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8年21个地级市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统计(八):公共财政收入2012-2018

合集下载

广东统计年鉴2018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各市财政收支(2017年)续表1

广东统计年鉴2018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各市财政收支(2017年)续表1

#一般公共服务
Expenditure for General Public Services
教育
Expenditure for Education
科学技术
Expenditure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文化体育与传媒
Expenditure for Culture, Sports and Media
304.63 35.25 68.47 4.00 6.47 37.86 38.14 4.44 26.92 36.57 9.78
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Income from Use of State-owned Resources Assets
其他收入
Other Non-tax Revenue
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General Public Budget Expenditure of Local Governments
社会保障和就业
Expenditure for Social Safety Net and Employment Effort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
Expenditure for Medical and Health Care,Family Planning
节能环保
Expenditure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单位:亿元 项目
8-5 各市财政收支 (2017年)续表1
Item
一、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General Public Budget Revenue of Local Governments
税收收入
Tax Revenue

2018年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湛江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一、综合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33、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15、3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3、01%,比上年末提高0、92个百分点。

全年出生人口11、44万人,出生率15、63‰;死亡人口4、05万人,死亡率5、54‰;自然增长人口7、39万人,自然增长率10、1‰。

初步核算并经广东省统计局核定,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8、39亿元,比上年增长6、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3、61亿元,增长4、5%,对GDP增长贡献率为12、6%;第二产业增加值1086、61亿元,增长5、2%,对GDP增长贡献率为33、7%;第三产业增加值1388、16亿元,增长7、2%,对GDP增长贡献率为53、7%。

三次产业结构为17、7:36、1:46、1,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与零售业增加值增长5、1%,住宿与餐饮业增加值增长3、1%,金融业增加值增长6、7%,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2、0%。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700、56亿元,增长8、1%。

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534、45亿元,增长6、8%。

民营经济增加值1924、91亿元,增长6、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4、0%。

2018年,湛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1107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6212美元,增长5、6%。

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6%。

分类别瞧,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1、1%;衣着类价格上涨0、5%;居住类价格上涨2、3%;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4%;交通与通信类价格上涨1、7%;教育文化与娱乐类上涨1、4%;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4、1%;其她用品与服务价格上涨0、8%。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3、4%,其中轻工业上涨1、1%,重工业上涨5、6%;黑色金属冶炼与压延加工业上涨13、3%,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0、6%,石油、煤炭及其她燃料加工业上涨17、2%。

2018年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一、综合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33.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15.3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3.01%,比上年末提高0.92个百分点。

全年出生人口11.44万人,出生率15.63‰;死亡人口4.05万人,死亡率5.54‰;自然增长人口7.39万人,自然增长率10.1‰。

初步核算并经广东省统计局核定,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8.39亿元,比上年增长6.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3.61亿元,增长4.5%,对GDP增长贡献率为12.6%;第二产业增加值1086.61亿元,增长5.2%,对GDP增长贡献率为33.7%;第三产业增加值1388.16亿元,增长7.2%,对GDP增长贡献率为53.7%。

三次产业结构为17.7:36.1:46.1,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5.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3.1%,金融业增加值增长6.7%,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2.0%。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700.56亿元,增长8.1%。

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534.45亿元,增长6.8%。

民营经济增加值1924.91亿元,增长6.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4.0%。

2018年,湛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1107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6212美元,增长5.6%。

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6%。

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1.1%;衣着类价格上涨0.5%;居住类价格上涨2.3%;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4%;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1.7%;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4%;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4.1%;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0.8%。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3.4%,其中轻工业上涨1.1%,重工业上涨5.6%;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13.3%,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0.6%,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上涨17.2%。

2017-2018年广东省本级及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报告

2017-2018年广东省本级及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报告

2017-2018年广东省本级及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报告经济实力:广东省经济实力雄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领先,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在历经产业转型阵痛之后,经济已呈现高质量发展,与其他省份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

2017年广东省实现GDP 8.99万亿元,占全国GDP的比重为10.87%,同比增速为7.5%,与上年持平,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6个百分点。

2018年1-9月,广东省实现GDP 7.06万亿元,同比增长6.9%。

2018年以来,广东省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增长,但增速均有所回落。

由于地缘优势以及政策加持,广东省经济外向度高,但受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影响,未来地区外贸增长承受一定压力。

广东省作为深化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为广东省经济发展创造新契机,区域发展潜力可期。

广东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深圳作为计划单列市,在经济体量及发展质量方面均表现不俗,2017年实现GDP 2.24万亿元,首次超过省会广州(2.15万亿)。

佛莞两市2017年GDP分别为0.95万亿元、0.76万亿元,虽无法与广州相提并论,但经济实力遥遥领先于其余地市。

惠州、中山、茂名、湛江、江门、珠海等经济实力相对较强,但2017年湛江、中山经济增速有明显回落,增速均在6.9%以下,珠海、江门、汕头三市增速出现回升,保持在8%以上。

汕头、河源、汕尾、揭阳、云浮、梅州等市经济增长仍具有较明显的投资依赖特征,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均超过70%,其中云浮、汕尾、河源等经济规模处于全省尾部,当年仍未突破千亿。

财政实力:受益于良好的产业基础,广东省地方综合财力在全国各省市中名列前茅,收入规模及质量较为稳健。

2017年广东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320.35亿元,较2016年增长9.0%,对全省综合财力贡献最大。

当年全省税收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增速为9.5%。

同时受益于房地产市场景气度高,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增幅明显。

2018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2018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2018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一、综合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1346.0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021.6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0.70%,比上年末提高0.85个百分点。

全年出生人口143.98万人,出生率12.79‰;死亡人口51.22万人,死亡率4.55‰;自然增长人口92.76万人,自然增长率8.24‰。

表1 2018年年末常住人口及其构成指标年末常住人口(万人)比重(%)常住人口11346.00 100.00其中:城镇8021.62 70.70乡村3324.38 29.30其中:男性5920.34 52.18女性5425.66 47.82其中:0-14 岁1949.24 17.1815-64 岁8418.73 74.2065 岁及以上978.03 8.62初步核算并经国家统计局核定,2018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277.77亿元,比上年增长6.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31.44亿元,增长4.2%,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2.5%;第二产业增加值40695.15亿元,增长5.9%,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8.6%;第三产业增加值52751.18亿元,增长7.8%,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8.9%。

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4.0:41.8:54.2,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6 个百分点。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4.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2.7%,金融业增加值增长6.3%,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3.3%。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33198.45亿元,增长8.6%。

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27026.39亿元,增长7.9%。

民营经济增加值52611.59亿元,增长7.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4.1%。

2018年,广东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6412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3058美元。

分区域看,珠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为80.2%,东翼、西翼、山区分别占6.6%、7.4%、5.8%。

2018年广州南沙国民经济

2018年广州南沙国民经济

2018年广州南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报告2018年,南沙全面实施国家战略,在经济发展、制度创新、功能打造、科技创新、产业集聚、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新城建设、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成效,全区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健康快速发展态势,全方位改革创新效应加快显现。

一、综合经济总量:2018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8.41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6.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0.82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58.31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49.28亿元,增长8.2%。

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3.48:58.86:37.66。

财政税收:2018年,全区实现税收总额555.67亿元,增长17.7%;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19亿元,增长6.4%。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5.03亿元,增长16.7%;全年区级财政用于改善民生的投入达141.97亿元,占本级预算支出总额的81.1%。

固定资产投资: 2018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8.18亿元,与上年持平。

其中,第一产业投资0.2亿元,同比增长22.8%;第二产业投资65.65亿元,同比增长2.0%;第三产业投资522.33亿元,同比下降0.3%。

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南沙大桥主桥全线贯通,地铁18和22号线建设加快推进,明珠湾大桥、灵新大道等11个市政路桥项目开工,万新大道至十一涌基本贯通,新增市政道路30公里。

重点功能组团建设加快推进,蕉门河中心区中铁建华南总部建成,凤凰湖城市公园投入使用,新图书馆、档案信息规划展览中心完成主体施工;明珠湾起步区灵山岛尖基础设施建设完工,城市副中心建设展现新貌。

二、农业2018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0.74亿元,其中渔业实现产值34.62亿元,占全区农林牧渔业产值38.15% ;种植业产值46.18亿元,占全区农林牧渔业产值的50.89%;畜牧业产值4.9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07亿元。

2018年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一、综合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33.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15.3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3.01%,比上年末提高0.92个百分点。

全年出生人口11.44万人,出生率15.63‰;死亡人口4.05万人,死亡率5.54‰;自然增长人口7.39万人,自然增长率10.1‰。

初步核算并经广东省统计局核定,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8.39亿元,比上年增长6.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3.61亿元,增长4.5%,对GDP增长贡献率为12.6%;第二产业增加值1086.61亿元,增长5.2%,对GDP增长贡献率为33.7%;第三产业增加值1388.16亿元,增长7.2%,对GDP增长贡献率为53.7%。

三次产业结构为17.7:36.1:46.1,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5.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3.1%,金融业增加值增长6.7%,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2.0%。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700.56亿元,增长8.1%。

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534.45亿元,增长6.8%。

民营经济增加值1924.91亿元,增长6.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4.0%。

2018年,湛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1107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6212美元,增长5.6%。

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6%。

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1.1%;衣着类价格上涨0.5%;居住类价格上涨2.3%;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4%;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1.7%;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4%;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4.1%;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0.8%。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3.4%,其中轻工业上涨1.1%,重工业上涨5.6%;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13.3%,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0.6%,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上涨17.2%。

2018年广东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pdf

2018年广东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pdf
图 1 广东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季度累计)
—2—
(一)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总量优势继续扩大。 2018 年,广东每个季度的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增速在 7%左右 的年度目标范围内,波动幅度为 0.3 个百分点。就业和物价控制 在目标范围内,2018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 2.41%,比上年末下降 0.06 个百分点;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2.2%,低于 3%左右的预 期目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分别比上年 上涨 1.8%、2.5%。经济增速与实物量指标相协调与匹配,全社 会用电量增长 6.1%,货运量和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分别增长 6.0%和 6.8%。地方财政收入和金融机构存款稳定增长,地方一 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 12102.90 亿元,比上年增长 7.9%;金融机 构(含外资)本外币存款余额突破 20 万亿元,达到 208051.16 亿元,增长 7.0%。 改革开放 40 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总量连续 30 年居全国首 位。2018 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0.2 个 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 入、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分别高 0.1 个、4.8 个、0.9 个、4.0 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 口总额、金融机构存款分别占全国的 12.4%、10.4%、23.5%和 11.4%,均居第一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 86412 元,比全国平 均水平多 21891 万;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超过 1.3 万美元,达到 13058.30 美元。 与经济总量相近的江苏、山东、浙江相比,2018 年广东地
全国 广东 江苏 山东 6.6 6.8 6.7 6.4
6.7 6.9 6.7 6.5
6.9 7.5 7.2 7.4 6.2 6.3 5.1 5.2

2018年广东省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广东省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广东省宏观经济运行情况2018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277.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8%,增幅同比回落0.7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831.44亿元,比上年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40695.15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52751.18亿元,增长7.8%。

三次产业结构为4.0:41.8:54.2。

2018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总量连续30年居全国首位,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2个百分点。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86412元,比全国平均水平多21769元。

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7.3%,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4.1%。

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5.5%。

一、农业生产稳中有升,主要农产品稳定增长乡村振兴战略成效逐步显现,2018年广东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与前三季度持平。

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较快,全年中草药材播种面积62万亩,比上年增长18.0%;园林水果产量1540.99万吨,增长8.4%;蔬菜产量3328.74万吨,增长4.8%;甘蔗产量1408万吨,增长4.8%;茶叶产量9.8万吨,增长6.0%。

畜牧业生产总体稳定,全年猪肉产量281.52万吨,比上年增长1.3%;禽肉产量153.25万吨,增长1.0%;禽蛋产量39.24万吨,增长1.9%;羊肉产量1.97万吨,增长0.3%。

水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847.71万吨,比上年增长1.7%。

其中:海水产品451.70万吨,增幅与上年基本持平;淡水产品396.01万吨,增长3.7%。

二、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发展较快2018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32305.16亿元,比上年增长6.3%,增幅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同,比前三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民营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1%,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0.8%;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7.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2.0%。

2018年广州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广州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广州市经济运行情况2018年,我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动能活力不断增强。

全市经济在转型升级、动力转换中运行平稳,稳中趋优,稳中育新,高质量发展有利条件不断累积。

一、经济增长保持平稳,主要领域发展稳定据初步核算并经省统计局核定,2018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859.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3.4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234.0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6401.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5.4%和6.6%。

农业生产加快转型。

2018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407.26亿元,增长1.2%。

农产品产量基本保持稳定,粮食产量13.00万吨,同比增长1.5%,水果产量增长11.5%,肉类产量13.46万吨,同比下降2.0%,其中禽肉产量增长12.6%。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

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

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增长4.0%,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 6.1%;电子产品制造业逐渐回暖,累计增速在三季度后逐月提升,全年增长2.8%;石油化工制造业下降0.2 %。

先进制造业中,电气机械、医药制造业产值分别增长9.2%和8.1%。

部分传统行业也表现突出,增势较好,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家具制造业产值分别增长25.8%、17.9%和9.8%。

从企业注册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增长7.3%,股份制企业产值增长6.5%,增速均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整体增速。

消费市场较快增长。

2018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65140.81亿元,增长11.7%。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56.19亿元,增长7.6% ,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增长7.9%,住宿餐饮业增长5.8%。

限额以上日用品类、粮油食品类、中医药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3.4%、23.1 %和22.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