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高等教育改革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研究摘要:从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中国进入了经济改革热潮,中国教育也进入了正规高速发展的阶段。普通高等院校应从学生毕业就业的需要,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出发,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让高校的学生认识到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同时调整专业的广度和深度,改革常规课程的设置,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技术型人才。

关键词:高等教育改革社会需求专业调整素质教育

一、高等教育改革的社会背景

中国的高等教育从解放初期开始到目前已有60余年的历史。解放初期由于国内工业化刚刚起步,国内还没有“就业”这个概念。占80%的农民在从事着劳动艰苦、效率很低的耕作。就业几乎就是占10~15%的城镇居民的生活主律。当时中国的高等教育主要侧重国防工业,采掘、冶金、化工机械等重工业领域,电子、医学、食品等领域相对较弱,文科领域更是薄弱。培养出来的人才数量极少,但专业性很强,基础知识扎实,实践技能很强。

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中国进入了经济改革热潮。中国教育也进入了正规高速发展的阶段。由于改革开放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了,除此以外医药、食品、轻纺、电子等轻工科技均有长足的发展,并且各类工业领域的技术相互渗透,相互依赖,对人才的专业知识结构提出更高的要求。

九十年代以后中国大兴高等教育改革,校校合并蔚然成风。许

多大学为了所谓的教学资源互用,取长补短,纷纷合并。几乎几年之内,全国有三分之二的本科、专科院校合并。在合并的过程中,有些学校合并了之后,固然能够互相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但有些学校的合并却是牵强附会。培养出来的“人才”看起来是全能的,实际上实践技能很低,进入社会以后眼高手低。

高等教育这么多年的阶段性改革是成功是失败?目前难以定论。我们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应分两类。一类,名牌高等学校,应从中国科技发展的需要出发,学生毕业后要面向尖端科学领域的研究,即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线生产力。第二类就是一般的普通高等院校和大专院校(也就是三类院校)应从学生毕业就业的需要,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出发,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在此讨论的就是第二类学校的教育改革。

二、目前中国的就业和社会需求情况

近几年中国每年都有500~600万之多的高等院校学生毕业,150-200万学生基本能寻到对口的专业,也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另外有200~300万毕业生是属于失业状态或半失业状态。以下是南方“xx”大学机械类、数理类专业和建设类专业的毕业生2005年中一年的统计数据:

2005年专业内容调整扩大,机械类专业,充实了电子仪器、金属材料等内容。数理专业充实了统计、电子数据等,建筑结构专业充实了道路桥梁、地基基础、工程测量等。通过调整,数年下来对学生就业情况大大好转。以下是2010年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表如

下:

管中窥豹,略见一斑。可见,目前社会对学生需要有多个专业知识。学生一踏进社会,不指望短时间内成为行家。真正行家他们知识技术都是日积月累的。

所以我认为对第二、三类学校,高等教育不必在专业上进一步深入,拓宽专业面,多学相关联的专业基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立足于社会的素质教育培养

现在社会上大学毕业生就业与社会需求方面有个现象:许多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大学生,大学生却找不到对口的用人单位。许多用人单位即使招一些“某某”大学的毕业生,但实际工作中却毫无用处。有些机关国企,为了职工素质的“门面”,必须招本科以上学生。但更多的是民营,私人企业。这些企业讲究实际,重视综合工作素质。上海某家大型私人设计公司前年招了二个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第一年年薪是6万,根据每人的业绩情况以后每年按10~20%幅度增加收入。但到了第二年没有增加,第三年还是没有增加。他们和公司理论:中专毕业生的年薪都超过20万了。公司方面回答,中专毕业生自己会搞设计又会承接项目,且和业务单位交流时很诚恳、虚心。专业技术上不懂的地方又会请教有经验的专家,而你们却一心想当专家,没有业绩。

广义上的实践技能不仅仅是会画几张图纸。画出来的施工图纸要付之于实践。面向社会而且得到社会和相关人士的认可才能算得

上一件作品。在这多种环节中,你不仅仅是在电脑上画几张效果图还得完成大量的相关辅助工作。这一些辅助工作的技能是同样需要且必须具备。可是目前许多高校毕业生是没有这种技能的。在此我认为要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教师体制必须改革,现在许多高校的教师,专业知识丰富了,但解决不了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不敢到生产实践第一线去。所以我认为要培养适应就业,适应社会的学生,首先是教师队伍的改革,让大学教师离开讲台到生产第一线去,同时也让生产第一线的工程师们走向大学讲台,让高校的学生认识到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四、调整专业的深度和广度

事实表明,北大、清华、上海交大等名牌大学,学生不存在就业问题。专业对口几率几乎是95%以上,很受大型企业、事业单位欢迎,因为他们的专业应该有一定的深度。二、三类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有高有低,而且有相当的比例是,一旦就业了可能就改行,或做与专业相关联的行业,有的甚至和专业一点关联都没有。我觉得像这样的学校可以扩大专业的广度,不需要深度。学校各个院系中,可以设立一部分院系文理部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毕业后可以做到和工作稍稍沾点边的行业岗位。以后慢慢熟悉,慢慢摸索,时间长了就熟练了。经过几年的实践后,再选择相关专业去短期或长期培训和深造,这种技能培训可以到全国名牌大学,名牌专业的相关教学机构集中进行。这就是说一类名牌大学不仅要面向社会培养和输送拔尖的专业人才,同时要担任社会上各类人才的进一步深

造和培训工作。培养学生走向社会后的生存能力,培养他们一种改行的能力,和一种跳槽的能力。

五、改革常规课程设置

南方某所普通大学建工学院(三类学校)的专业结构中,给排水专业、建筑专业都分得很细,但学生就业较难。特别有些小的设计公司业务量很少,项目不大,他们不需要既了解钢结构又了解建筑学、给排水等方面的人才。同样某所本科院校,将原来的道路、桥梁、基础、地质、测量等专业合并成一个专业,结果大学毕业生就业反而很容易。让学生对多个相关专业“浅学”,不求精深,这样可以扩大就业面。但在有限的时间里,怎样调整学生的学习课程表现呢?我认为二类普通大学,数学,英语,政治等文化课程,可以作为选修或者取消,三类普通大学,数学,英语,政治,可以完全取消。试想,几百万毕业生中,在走上社会工作后的几十年中,有几个人能再工作实践中会涉及到高深的微积分、导数或多次方程。也只有极少数人有机会阅读英文资料。多学几门相关专业,并不是说专业越浅越好,越广越好。一刀切不利于中国的任何改革,教育改革也不例外。

总之,高校教育部门不能只发毕业文凭,应当为他们的就业考虑。他们从学校毕业后能否有机会就业?他们从学校所学的知识是否得到社会的认可?这是二(三)类高等教育机构今后长期面临的任务。

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