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性导演眼中的世界
闯荡好莱坞的华人女导演管曦用镜头凝视这世间

闯荡好莱坞的华人女导演管曦用镜头凝视这世间作者:来源:《留学》2017年第01期闯荡好莱坞的华人女导演管曦:好萊坞的女性导演不多,女性摄像师则更少,北京女孩管曦可谓少数群体中的异类,再艰苦的拍摄条件也坚持着女性的着装特色,常常沐浴着同事目瞪口呆的神色,裙裾飘飘地扛着机器在片场穿梭。
北京人,导演、摄像师。
2015年毕业于南加利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简称南加大,或USC)电影制作专业,2007年首次执导的作品SAMSARA便在“第八届大学生短片电影节”上崭露头角,获得最佳叙事短片奖。
管曦的作品主要专注于女性题材,此后9年时间,12部导演作品,陆续获得了包括奥斯卡学生单元最佳纪录片奖(STUDENT ACADEMY AWARDS)、美国导演工会学生大奖(DGA STUDENT AWARD)等在内的数十项国际主流电影节大奖。
在好莱坞,除了小的不能再小的事,其他的都是大新闻,每周都会有所谓的“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影和最伟大的著作”出现,然后很快被人们遗忘。
但管曦在好莱坞闯荡出的名头倒是有些与众不同的意味—Part 1好莱坞有个特立独行的美女摄像师而且是个中国人初见管曦,只觉得她是个时髦的北京姑娘,生就一副显而易见的纤瘦身板。
依常理而言,她应当是个烟视媚行的女文青,过那种Bling Bling的时尚生活,却不成想她还有一扇不露声色的强壮灵魂,即使已经成为了好莱坞为数不多可同时兼任导演摄像和编剧工作的女性电影人,也要继续走窄门,自觉追随着英格玛·伯格曼和阿里·桑戴尔的脚步,野心勃勃,非要当个作者电影导演不可。
“我对电影的热忱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各种类型的电影加起来看了快几千部,不过直到后来接触到伯格曼和桑戴尔,比如《第七封印》和《西岸故事》,才直接影响我决定从一个单纯的电影爱好者变成制作人,选择去南加大深造。
”伯格曼改变了电影是个体力活和技术工种的传统,他发展了探索人物内心的电影风格,直面恐惧,剖析人性。
中国当代女导演电影分析

身 的 认 识 与 觉 悟 。影 片 以 真 实 经 历 为 创 作 题 材 , 介 绍 了 一
当代女导演 的电影作 品随着 时代的改变 而不断演变 ,从 位 梆 子 戏 演 员 从 艺 的 一 生 。 女 主 角 秋 芸 是 一 位 扮 演 男 性 角
早 期 以王 苹 为 代 表 的 红 色 影 片 《永 不 消 逝 的 电波 》 、 《东 方 色 的 女 性 演 员 , 影 片 始 终 都 在 以 女 主 的 视 角 来 寻 找 适 合 的
来 了充 满 朝 气 与 活 力 的新 作 品 ,例 如 李 玉 的 《红颜 》 、徐 静
四 、结 语
蕾 的 《一 个 陌 生 女 人 的 来 信 》 都 让 人 耳 目一 新 。
在 新 时期 的 电 影创 作 中 ,女 性 导 演 塑 造 出 了 一 个 个 活 跃
二 、女导演 电影 中的女性意识
她 们 凭 借 着 身 为 女 性 独 有 的 敏 感 内 心 以 及 女 性 视 角 来 感 受 代 女 性 真 性 情 形象 。
这 个 多 姿 多 彩 的 世界 ,并且 有 意 或无 意 地 将 这 些 细腻 的 女 性
三 、女导演电影的成熟
意 识 传 输 到 自身 的艺 术 创 作 当 中 。这 些 影视 作 品 承 载 、反 映
影 视 观 察
戏剧之家 2018年第 07期 总第 271期
中国当代 女导演 电影 分析
吴 怡 昕
(新疆艺术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 要 】在西方女性主义 思潮 的影响下 ,中国女性导演也开始结合 中国社会环境 来表现对女性主义 的认识 ,
并将这 些个人理解体 现在了她们 的影视作 品中。在此之 前 中国 的女性 形象常 常在 生活 中被人所 忽视 ,即使是在 银
电影学中的女性导演研究女性导演对电影艺术与女性影响力的贡献

电影学中的女性导演研究女性导演对电影艺术与女性影响力的贡献电影学中的女性导演:研究女性导演对电影艺术与女性影响力的贡献导言:自电影的诞生以来,男性导演一直占据着舞台的主导地位,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导演崭露头角,展现出了独特的视角和才华。
本文旨在研究女性导演在电影艺术中的贡献,以及她们对女性影响力的推动。
一、女性导演的崛起女性一直在电影制作领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然而她们在导演职位上的机会却长期受限。
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越来越多的女性导演开始崭露头角,她们勇敢地挑战传统观念,将自己的独特视角带入电影艺术中。
1.1 更多创作机会的开放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女性权益的不断被重视,电影行业逐渐开放了更多的创作机会给女性导演。
电影界的主要奖项上女性导演的入围和获奖比例也有所增加,这为更多的女性导演提供了鼓舞。
1.2 独特的视角和故事讲述女性导演注重细节,同时也关注女性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她们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将自己的故事讲述给观众,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同身受。
这些新颖的故事和角度为电影艺术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
二、女性导演对电影艺术的贡献女性导演在电影艺术中的贡献无法忽视,她们以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敏锐的观察力,呈现出了世界不同面貌。
以下是女性导演对电影艺术的主要贡献:2.1 打破刻板印象在男性导演创作的电影中,女性经常被描绘成性别刻板印象的象征。
而女性导演通过自己的作品,试图打破这些刻板印象,展现出更加真实、复杂和多元的女性形象。
她们将电影中的女性角色赋予独立性、智慧和勇气,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同这些角色。
2.2 强调女性主题和社会问题女性导演在作品中更多地关注女性主题和社会问题,如婚姻、家庭、职场等。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刻画和讨论,她们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更加真实的社会面貌。
女性导演的作品通常充满着情感和深度,能够引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2.3 探索影片语言与美学女性导演对影片语言与美学的探索,为电影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
中国女性导演眼中的世界

《 桃花运 》 等。在她们 的作品 中, 女性形象被深入刻 画, 图彰 种权利角逐 的场地 , 试 这背后隐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 内涵。 在女 显新 时代女性的困惑与精神历程 。李少红的电影或是电视作 性导演的镜头下 , 女性形象在 主流文化 的意识形态下挣扎 , 在 品, 最鲜 明的艺术特征 , 便是贯穿始终的神秘音乐与古 典唯美 的幽幽情殇。 许鞍华作为香港新 浪潮 的杰 出代表人物 , 是一名
品 中的世 界 观 与 人 生 观 。
关键词 : 性导演; 女 许鞍 华; 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 : 9 3 文献标识码: J0 A 文章编号:0 5 5 1( 0 2) — 1 4 0 1 0 — 3 22 1 0 0 4 — 1 2
随着第 4 届 台湾金 马奖 的落幕 , 鞍华 和她的作 品《 8 许 桃
但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 媒学院教 授周 星看来 ,中国女性
导演更应该 “ 坚守着对生活和情感 的关注 , 并坚守对 艺术 和审
成为 中国电影 的核心力量 。在镜头下她们以女性的独特眼光 美的探 索。正 因为不盲 目迎合市场 , 才会创作 出好的作品” 。 书写生活 , 表达 自我 , 作品有着明显的时代 与个人 特征 。她们 身体在文化 中往往被身份 、 阶层 、 阶级 、 性别 、 种族等所标 示, 女性的快乐与痛苦与身体有着密切 的联系 。《 消费文化 中 的身体》 中提到 :身体是快乐 和表现 自我 的载 体” 相对 于男 “ , 演的刘苹果被老板强奸 , 身体受到侮辱 , 心灵上 的失 落带 给家 庭的是更大 的伤害 。在电影的世 界中 , 身体是一种符号 , 是各
的作品大多以女性为题材 ,试图凭借电影传 达一 种女性独有
的世界观与人 生观 。
眺望女性世界的“那扇窗”——论女性导演电影中的空间与性别政治

眺望女性世界的“那扇窗”——论女性导演电影中的空间与性别政治眺望女性世界的“那扇窗”——论女性导演电影中的空间与性别政治导语: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能够通过图像、声音以及故事情节等手段,传递出导演对于世界、人性以及社会议题的观察和思考。
而女性导演的视角往往带有独特的特质,她们通过自己对于空间的感知和性别政治的思考,创作出了一扇窥探女性世界的窗户。
本文将从女性导演电影中的空间和性别政治两个层面进行剖析,探讨女性导演如何通过电影镜头,展现出不同女性空间的多样性,并借此批判和反思社会上的性别问题。
一、空间:开启女性视角的窗户女性导演通过电影镜头,展现了诸多不同女性空间的多样性,从而唤起观众对于性别问题的反思。
1. 家庭空间:家庭作为女性最为熟悉和深入的空间,被女性导演用来揭示婚姻、母亲角色以及家庭责任等问题。
例如安达慧夫的电影《东京爱情故事》中,通过描绘一个单身女性在东京的生活,探讨了当代女性在寻找婚姻和家庭的压力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女性导演通过揭示家庭中的权力关系、性别刻板印象以及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使观众对于传统家庭模式的片面性和性别不平等有所反思。
2. 工作空间:女性导演将职场作为另一个展示女性空间的窗口,揭示了在职场中存在的性别歧视和压迫。
例如文艺复兴时期女画家阿尔特莱达·格鲁齐的传记电影《墨西拿沉默》中,导演托妮·达兰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在男性主导的艺术世界中奋力挣扎的女性形象。
女性导演通过对于工作空间的揭示,传递出女性在职场中所面临的困境,挖掘了被男性主导作用所忽略的女性才华。
3. 公共空间:女性导演也关注了女性在公共空间中的存在和权益。
例如贾樟柯的电影《小武》中,通过描绘一个低层城市女人的生活,反映了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女性所经历的文化冲突和身份认同问题。
女性导演通过关注公共空间中的女性形象和她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使观众对于女性权益和性别平等的问题产生思考。
二、性别政治:反思社会中的性别问题女性导演通过她们独特的视角和创作手法,引发了对于性别政治议题的关注,并呼吁社会对于性别平等的重视。
女性导演视角:短剧中的性别创新

女性导演视角:短剧中的性别创新女性导演的视角一直以来都是电影界的焦点之一。
她们通过自己独特的观察和表达方式,为观众呈现出了许多令人惊艳的作品。
在短剧中,女性导演的性别创新更是得以充分展现。
本文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女性导演在短剧中的性别创新。
首先,女性导演在短剧中常常通过刻画女性角色的方式来展现性别创新。
她们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入的描写,将女性角色的复杂内心展现得淋漓尽致。
与传统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相比,她们更加关注女性的情感和思想。
不再局限于被动的妻子、恋人或者受害者,女性角色多了许多积极的特点和独立的精神。
她们对待事业的执着、对待爱情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的热情,都成为了短剧中的亮点。
其次,女性导演在短剧中的性别创新还体现在剧本和故事结构的塑造上。
她们追求独特的叙事方式,常常以非线性的手法诉说故事。
不再依附于传统的三幕五幕结构,她们更加注重情节的扭转和观众的惊喜。
通过运用闪回、双线叙事等手法,女性导演们成功地将故事中的复杂情感和人物关系表达得更加细腻透彻。
观众不再被单一的剧情线所束缚,而是被引导去思考更多的可能性和矛盾。
第三,女性导演在短剧中还注重对社会问题和女性话题的关注和挖掘。
她们常常通过细枝末节的细节,勾勒出残酷的社会现实。
女性面临的职场困境、家庭纠纷、女权问题等都成为了短剧中的主题。
她们以女性的视角来触碰社会的痛点,以带有强烈情感的表达方式来唤起观众的共鸣。
最后,女性导演在短剧中的性别创新还表现在对形式语言的创新上。
她们大胆尝试不同的镜头切换、摄影手法以及音乐效果。
通过独特的构图和表现手法,她们成功地营造出了独特的视觉和听觉风格,为观众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观影体验。
女性导演们善于运用色彩的转换、音乐的渗透等手法,将性别的主题与电影的艺术性相融合,使短剧具备更深度、更丰富的内涵。
女性导演的视角为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
她们以独特的方式去探索和展现性别,为观众呈现出了更为多元和复杂的角度。
无论是刻画女性角色,打破传统的故事结构,还是关注社会问题和形式语言的创新,女性导演们都为短剧注入了更多的想象力和独特的风格。
中国当代女导演电影分析

中国当代女导演电影分析作者:吴怡昕来源:《戏剧之家》2018年第07期【摘要】在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中国女性导演也开始结合中国社会环境来表现对女性主义的认识,并将这些个人理解体现在了她们的影视作品中。
在此之前中国的女性形象常常在生活中被人所忽视,即使是在银幕中也很少见到她们的身影,而中国女导演们正是从这些一直为人忽视的女性形象出发,探寻一个不同于男性视角下的女性世界。
【关键词】女性导演;女性主义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7-0099-01一、当代女导演发展历程当代中国拥有日益强大的女性导演阵容,这些女性导演既是女艺术家,也是作为个体的女性,在这双重身份影响下,她们凭借着身为女性独有的敏感内心以及女性视角来感受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并且有意或无意地将这些细腻的女性意识传输到自身的艺术创作当中。
这些影视作品承载、反映着当代女性的快乐与忧愁,而这些正是男性导演创作的妇女题材电影所难以表达的。
当代女导演的电影作品随着时代的改变而不断演变,从早期以王苹为代表的红色影片《永不消逝的电波》、《东方红》到之后第四代、第五代、乃至第六代女导演都逐渐活跃于银幕上。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以李少红为代表的第五代女导演崛起,她们通过电影释放了长期的压抑生活,表达出强烈的个人愿望。
在一个动荡的时代过后,女导演们开始认真地思考人生与命运,并将这些思考反映到了她们的影视创作当中。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电影逐渐商业化,这一时期的女导演作品经历了一系列曲折的历程而未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到了本世纪,新生代的女导演们为女性电影带来了充满朝气与活力的新作品,例如李玉的《红颜》、徐静蕾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都让人耳目一新。
二、女导演电影中的女性意识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女性一直是以低下的地位存在的。
即使在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解放潮流影响下,传统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还是难以改变。
女性意识要想觉醒首先国人的整体意识需要觉醒,而国人意识的改变绝非一朝一夕的成果,而是需要长时间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女导演将女性意识融入电影中,对于国人整体女性意识的觉醒是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的。
女性导演为中国影视带来的艺术视角拓新

女性导演为中国影视带来的艺术视角拓新在男性握有话语权的中国电影行业中,导演界一直持续不断地摇曳着一些美丽而坚韧的女性身姿。
这批优秀的女性导演始终坚守着自己的艺术理想,对影视事业抱着由衷的热爱,以电影这种艺术创作形式表达着她们对社会人生的感受以及对影视艺术的执着。
她们在电影艺术表现、创作手法以及影视语言等方面具有其独特的开拓与创新之处,创作出一系列打上了独特女性印记与艺术色彩的电影作品,其中不乏许多在艺术性与思想性方面都非常出色的优秀之作,以其独具特色的影视语言与艺术手法为中国影视带来了艺术视角的拓新。
一、女性生命视野下的影视语言创新女性导演的性别角色身份决定了她们具有不同于男性导演的生命视野与艺术体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她们的电影艺术创作与表现技法。
女性导演执导的影片呈现出女性独特的生命视野。
她们既对社会对人生有着细腻的内心体验与情感解读,又有着见微知着的洞察力与敏感性。
中国女导演以自身独特的视角关怀社会现实,关注弱势群体,拍摄出一些优秀的电影作品,以细腻而丰富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执着而真诚的艺术追求,在影视语言表现方式方面体现出了唯美的倾向,同时彰显了反映女性内心柔软的人文关怀,为电影市场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
女导演在电影语言和表现样式方面进行着拓新,影片叙述形态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在影片题材方面关注个人在社会中的处境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在第四代女导演身上表现得较为突出。
影片在叙述形态与表现手法方面,既有基于女性视角的写实主义,同时还有浪漫抒情的写意手法的运用。
她们注重电影的表现内容及表现形式的艺术化呈现,坚持对影视语言的创新,探讨影视画面本身的可能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其表现潜力,提高电影的艺术表现力。
女性导演的影视语言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画面空间的丰富呈现。
电影画面总体较为柔和,追求一种唯美效果的呈现,同时有意给影片画面加入丰富的元素,使蕴涵深层的意蕴,从容有效地开拓了画面的表现空间。
逢迎、徘徊与突围--21世纪以来女导演镜头下的光影与实绩

逢迎、徘徊与突围--21世纪以来女导演镜头下的光影与实绩王晓娜
【期刊名称】《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13)2
【摘要】1949年以来,中国女性导演的数量迅猛发展,在国际影坛上也是蔚然可观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知名的女性导演李少红、胡玫等人一直佳作不断。
进入
21世纪,新生代的女导演们以全新的视角、故事演绎方式来展现女性的生命体验
和价值选择,以或委婉、或泼辣的方式,实现了一场在男性导演包围下的突围,展现女性镜头下的光影。
当然,也有部分卓有成绩的女导演在前进的路上,面临市场、政治、普世价值观等因素,出现游弋与彷徨。
【总页数】4页(P68-71)
【作者】王晓娜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开封47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9
【相关文献】
1.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女导演创作研究 [J], 岳晓英
2.书香中的光影世界r——摄影名家走进杭图分享镜头下的生活 [J], 许思哲
3.女性视角下的镜头艺术——以新生代女导演的影片为例 [J], 王茹茹
4.书香中的光影世界——摄影名家走进杭图分享镜头下的生活 [J], 许思哲;
5.突围与窠臼——21世纪以来的红色影视创作简论 [J], 王童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凝视,“她”眼中的世界

电影《爱情神话》获得金鸡奖,导演邵艺辉是位才藻富赡的美丽女性。
其获奖感言从法国思想家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第二性》中那句“女人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塑造的”说起,说到古今中外文艺作品中的性别导向:女性总是在追逐被男人爱或爱男人中,并为此相争相杀,建功立业、热血励志、冒险悬疑等题材一般与女性关系不大,那是男人的领地。
因此,作品缺少对女性可能性的想象,缺少女性独特的、不同于男性命运的叙事。
接着邵艺辉提到“男凝”这个概念,在男性凝视的视角下,女性是被审视、被俯视的,长久以来便形成了约定俗成的社会行为习惯,即便是女性,也和男性一样,从“男凝”中获得美学快感和乐趣。
最后,邵艺辉提出几个反省:反省她自己的审美和男性凝视下的审美有何不同;反省不被男性凝视的美和性感是怎样的;反省“物化男性”是否能反客为主,“消费男性”是否能代表女性力量的崛起;或者用男人的方式去做事、去待人接物,是否就能摆脱女人第二性的属性。
邵艺辉的这些思考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但我想从自己的阅读角度,从文学海洋的一个界域层面,来体会男人的眼睛和女人的眼睛。
1闺情、闺怨,是古典诗歌中永恒的题材,且占有很大的比例,有少女思春、少妇相思,或离别或被弃的哀怨。
“春梦暗随三月景,晓寒瘦减一分花”,少女因春而梦,因梦而瘦,细雨如芒般搅乱了心境。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写离妇还是弃妇?抑或都是。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是水月镜花里的欢喜。
这些诗句无一例外都是“男凝”视角,宛转悱恻,能戳破女人的泪腺,撩碎女人的心魂。
然美则美矣,与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比,后者的幽怨似乎更多出一分女性笔下的细腻:妾如风中零落花,君似春江东流水。
“水”一路东流,自有他的另一番风景。
虽是一样的相思一样的闲愁,深浅却是不一样的,这便是女性视角下特有的感性了。
清代女曲家甘立媃才华卓异,有诗集《咏雪楼稿》五卷。
她在自序里写道:“人各有心,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则诗即妇言之见端也。
具有东方美感的女性思维解放——解析李少红影片中体现的女性思维

具有东方美感的女性思维解放——解析李少红影片中体现的女性思维作者:王彩君来源:《剧作家》 2012年第1期对于女性思维的探索,我国仍处于一个并不完善的阶段,而中国第五代导演李少红在西方女性导演的影响下,以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和感悟力来诠释中国女性导演对国内女性思维的见解。
无论是从她对女性角色的定位和对女性角色的塑造,到执导中贯彻的意识形态和对画面语言的把握,还是她在影片内涵中流露的新女性思维解放,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受众。
我们从她执导的影视作品中不难看出,李少红导演在不停地提倡女性思维的解放和突破,无论是在感情、事业或是其他方面,她对中国女性思维模式有着不同于以往的新的见解,这绝非是常规的女权主义。
因此,李少红导演成为中国女性导演的先驱性人物。
女性主义(feminism,又译女权主义)归根结底就是: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
这本来是西方思想的一种专利,但其影响和实践却在数百年的时间里横扫世界。
综观女性主义的理论,有些激烈如火,有些平静如水,有些主张做决死抗争,有些认可退让妥协,但是所有的女性主义理论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女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受压迫、受歧视的群体,即女性主义思想泰斗波伏瓦所说的“第二性”。
在千百万普通大众的家庭、婚姻生活中,女性仅仅作为男性家长家庭的一个成员,帮助男人分担忧愁,为他们稳定大后方,使他们有足够的精力去面对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甘愿在背后默默奉献,这就是她们的伟大和高尚所在。
这也是一种与中国特有的东方文化和现实生活接轨的女性主义。
在文艺上,表现女性主义的话题古已有之,但现代话题往往着眼于抗争,多是易卜生离家出走的“娜拉”故事的续集,而鲜有体现真实生活中那种艰苦支撑、甚至对罪恶予以无声劝善的女性良心的努力。
现在偏激的女性主义到处存在,所以对女性思维意识的探求已经上升到一个不容忽视的地位。
李少红导演在感受国外女性思维解放的同时,也在深切地关注国内女性的思维方式。
人们总是能够明晰地看到她对女性意识的强调和一种个人化的、女性化的对于社会、对于人生和对于女性自身的认识。
女性导演视角下的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

女性导演视角下的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作者:康静瑜来源:《记者观察·下旬刊》2020年第06期摘要:在中国电影,尤其是主流的院线电影中,真正的女性视角是一个很大的缺失。
事实上,在华语电影史上一直不缺乏女性导演的身影,从1925年的中国第一位女性导演谢采贞,到当代的黄蜀芹、许鞍华、徐静蕾、文晏等优秀的中国女性导演,她们用女性视角,展现女性形象。
本文以文晏导演的故事长片《嘉年华》为例,研究中国当代女性导演文晏的叙事方式和表达。
关键词:女性导演;文晏;《嘉年华》;女性意识一、克制表达下的女性群体构建文晏受到极简主义大师布里松的影响,她导演的《嘉年华》另辟蹊径,避开煽情和眼泪,背弃感官刺激,用留白的手法略略交待了犯罪经过,而将镜头对准了两位小女孩在案件发生后各自的遭遇。
叙事冷静克制,镜头简洁高效。
戴锦华在她的论文《可见与不可见的女性: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与女性电影》中提到,“女性不是月亮,不靠反射男人的光辉来照亮自己”,然而在这个男性拥有绝对话语权的社会中,女性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
影片中的几个女性,她们处于不同的年纪、不同的阶层,但她们都面临着共同的生存困境: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失语。
莉莉看上去懂得社会生存法则但最终却被男权所抛弃,她“下辈子不做女人”的呐喊是对自己当下命运的呐喊,也是对女性当前社会身份的不认可和话语权的缺失表达。
小文的母亲是成年女性的代表,也是作为一个社会失语者出场。
她将小文的遭遇归结于她展现本身“女性化”特征的表现,她痛斥小文女性意识的觉醒,并试图暴力摧毁小文的女性意识:丢掉小文的裙子,剪去她的长发,让小文承受了“荡妇羞辱”的二次伤害。
二、女性视角的男性视觉凝视虽然《嘉年华》是一部展现女性形象,聚焦女性世界的影片,但从影片中依旧可以从中感受到无所不在的强大的男权秩序。
刘会长、王队、建哥、经理……这些以社会代号出现的男性角色,构建了完整的男性权利链条。
导演试图塑造的是女性本身的柔软而坚韧的特质,甚至将它抽象为一尊玛丽莲·梦露的塑像屹立在海滩之上。
女性视角女性导演的作品与社会议题

女性视角女性导演的作品与社会议题女性导演在电影作品中的视角常常能够对各种社会议题提供独特的观察和探讨。
她们以她们独特的方式,揭示了女性在社会中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境。
这些作品通常以女性主义为核心,展现了家庭、职业、性别角色等议题。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传统的电影中关于家庭生活的描绘。
很多传统的电影都将女性塑造成传统的家庭主妇形象,她们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支持和侍奉着她们的丈夫和家庭。
这种观念在女性导演的作品中往往被打破。
她们关注的焦点通常是女性在家庭中的权力和地位,以及她们如何超越传统的家庭角色。
女性导演往往通过一系列令人难忘的角色和故事情节,呈现出女性在家庭中的种种挑战,以及她们如何在这些挑战中追求自己的自由和独立。
另一个常见的社会议题是职业和性别角色。
女性导演通常将她们的角色放在职场中,用她们的电影探讨女性在工作场所中所面临的不平等和歧视问题。
她们通过展示女性在职场中的努力和实现,突出了女性在职业道路上所遭遇的挑战以及她们为了获得公平和平等的待遇所进行的不懈努力。
此外,女性导演还经常使用她们的作品来揭示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和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平期望。
她们通过展示女性在社会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和限制,呼吁社会对女性的性别角色进行重新思考和重建。
通过她们的电影作品,女性导演向观众们展示了女性如何在困难的环境中挣扎着寻找自我,并在社会中发出了对性别角色的挑战和呼声。
女性导演通常通过她们独特的视角来揭示一系列的社会议题。
她们的作品反映了女性在社会中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不公平对待。
这些电影往往以女性主义为基础,并以女性的力量和抗争精神为核心。
女性导演的作品不仅仅是电影,更是对社会的呼吁和激励,引发观众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在总结中,女性导演的作品通常以女性视角为核心,探索和关注了诸如家庭生活、职业和性别角色等多个社会议题。
她们通过展示女性在不同环境中所经历的挑战和抗争,呼吁社会对女性的权益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尊重。
女性导演的作品具有独特的深度和影响力,她们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观察和思考社会议题的崭新视角。
试论中国当代女导演作品中女性意识的觉醒

试论中国当代女导演作品中女性意识的觉醒
试论中国当代女导演作品中女性意识的觉醒
董玉芝
【期刊名称】《电影评介》
【年(卷),期】2007(000)014
【摘要】中国进入当代社会,为女性提供了广阔的精神视野.当代女导演以自身的情感心里,凭借电影作品来传达女性独有的经验与世界.本文主要从女导演在题材的突破、社会文化语境以及独特的文化视角三个层面上展示出来的女性意识的觉醒来分析,为中国女性的真正解放开拓新的精神视野.
【总页数】2页(6-7)
【关键词】女导演;女性意识;电影文化
【作者】董玉芝
【作者单位】河南周口师范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
【相关文献】
1.女性意识的觉醒——西方女性主义对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影响[J], 贾慧明
2.生命观照下的女性意识觉醒——略论现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 [J], 胡泊
3.生命观照下的女性意识觉醒——略论现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 [J], 胡泊
4.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教育的生长点r——让中学成为女性意识觉醒和成长的摇篮 [J], 丁艺茹
5.婚姻书写中的女性意识觉醒及其当代启示——谭恩美作品《喜福会》、《灶神之妻》、《接骨师之女》之分析 [J], 张芳。
女性电影导演突破性别刻板印象用镜头讲述女性故事

女性电影导演突破性别刻板印象用镜头讲述女性故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电影导演在电影行业崭露头角,她们以独特的镜头语言突破性别刻板印象,用电影讲述着属于女性的故事。
在这些导演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女性内在情感以及社会地位的深刻探索。
她们以丰富的细腻情感和独有的视角,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
女性导演在电影创作中注重对女性内心的刻画。
她们通过精细的镜头语言,捕捉到女性情感世界中的微妙变化。
例如,导演李安的电影《斯隆翱翔》中,他运用平稳的空镜头和靠近镜头等手法,将女主角内心的冲突和挣扎展现得淋漓尽致。
观众可以感受到主人公内在情感的转折与碰撞,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女性在情感世界中的复杂性。
除了对情感的描绘,女性导演还通过电影讲述女性在社会中的遭遇和发展。
她们用镜头记录下女性所经历的起伏和成长,传达出对女性的鼓舞和呼唤。
导演彭小莲的电影《苦月亮》中,她以细腻的镜头展现了女主角从婚姻中的挣扎到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
观众通过电影,感受到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摆脱束缚并追求自由的坚定决心。
女性电影导演的作品充满了对女性生活的关怀和启发。
她们用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画面,探讨了女性在亲情、友情、爱情等方面的体验。
导演婉轩的电影《盛夏光年》中,她以细致入微的画面表达了女性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呈现出女性友情的温暖和力量。
观众通过电影,感受到了女性之间的默契与支持,也反思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待女性之间关系的态度。
女性电影导演的突破性别刻板印象的努力是必要且重要的。
她们用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观察力,让我们重新审视女性的身份和价值。
通过电影,女性导演向观众传递出女性争取平等权益的声音,推动社会对女性权益的关注与思考。
总之,女性电影导演以突破性别刻板印象的方式,用镜头语言讲述女性故事。
她们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社会观察,给观众带来了不同与传统的视触觉体验。
这种突破能够引发社会对于女性权益的思考与关注,同时也为电影行业注入了新的生机。
女性导演在电影中的声音

女性导演在电影中的声音近年来,女性导演在电影界逐渐崭露头角,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和创意,为观众带来了一系列令人心驰神往的作品。
她们的存在不仅丰富了电影产业,也为女性在这个领域中发声提供了机会。
本文将探讨女性导演在电影中的声音,并分析其对电影创作和观众审美的影响。
女性导演创造多元视角以往主流电影往往呈现男性视角,女性角色常被边缘化甚至被刻板化。
然而,女性导演以其独到的观察力和关注点,在电影中带来了全新的视角。
她们不仅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上注重女性的内心世界和成长经历,也对社会议题及女性问题有深刻的思考。
例如,《半个喜剧》是由中国女性导演许鞍华执导的一部电影,描绘了两位女性间微妙而复杂的友情。
这部影片通过细腻刻画女性情感和纠葛,让观众更深入地理解了女性情感体验,并为不同年龄段的女性赋予了更多表达的可能性。
提倡多样化的社会话题女性导演在电影中通常积极关注并探讨一些具有社会关注度的话题,如性别歧视、家庭关系、职业道路等。
她们通过借助艺术作品发声,并引起观众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讨论。
比如,《离婚律师》是一部由美国女导演诺亚·鲍姆巴赫执导的电影,讲述了一个离婚律师充满挑战和抉择的职业生涯。
该片通过剖析离婚案件中涉及到的复杂人际关系和社会现象,引发了观众对婚姻和家庭问题的思考。
同时,它也突破了传统关于女性如何追求事业与个人幸福之间二选一的固定模式,为现代女性打开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与男性导演形成对话随着女性导演逐渐崭露头角,她们不仅给电影行业注入了新鲜活力,同时也与男性导演进行着良性互动与竞争。
这种多元竞争格局促使整个行业追求更高质量、更多样化的作品。
例如,从《拯救大兵瑞恩》到《致命魔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克里斯托弗·诺兰等男性导演与凯瑟琳·毕格罗、琼·沙特兰等优秀女性导演之间进行着激烈但有益的竞争。
这一竞争正促进着电影行业中作品类型和质量水平的整体提升。
打开新市场,满足多元需求随着社会进步和观众审美需求变化,对于不同类型故事和观点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从东边开的窗子看世界——解读2010年女性导演的创作

作者: 孟欢
作者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版物刊名: 新闻世界
页码: 201-202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5期
主题词: 女性导演 主题意蕴 叙事话语 电影语言
摘要:2010年,女性导演的创作格外引人注目。
她们在逐步扩大创作视野的同时,关注情感与社会现实,更多地走向生活,融入宏大的社会,追求更加丰富深刻的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生命的关系,其电影语言也极具个性,感性而鲜明地折射出女性导演充满张力的文化姿态和艺术个性。
在中国电影的发展过程中,女性导演继续保持着活跃的姿态,证明着自己的使命和价值。
女性导演独特视角下的中国电影

女性导演独特视角下的中国电影
李婧怡
【期刊名称】《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9(000)006
【摘要】回首新中国成立以来,追随着电影发展的脚步,一代代的女性导演以她们的大胆、执著、睿智,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尤其是近二十多年来,一批新生派女导演加入了电影导演的行列.由于她们的性别身份和清爽的气息,给电影创作带来了新视角、新题材和新手法.
【总页数】2页(P56-57)
【作者】李婧怡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61175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93
【相关文献】
1.暴力下的女性天空--论欧茨小说中女性意识表达的独特视角 [J], 杨华
2.用独特视角解读中国电影r——评《江苏艺术家与早期中国电影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J], 曹培根
3.清丽、越轨的笔致——论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女性导演的女性意识表达 [J], 宋家玲;刘硕
4.导演森田光芳的独特视角r——电影《从此以后》中的女性自我意识 [J], 于勇
5.当代女性导演作品中女性意识苏醒——以女性导演李玉作品为例 [J], 杨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华语女导演现实到感知超越的风格进化

华语女导演现实到感知超越的风格进化
樊瑛
【期刊名称】《电影文学》
【年(卷),期】2022()6
【摘要】作为华语导演重要构成部分的华语女导演,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为女性群体搭建电影文化生存空间,其电影风格紧贴社会与时代发展呈现出进化的特征。
早期女导演表现出现实性风格,将女性群体作为重要表现对象,对其现实生活展开深入观照;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感知风格,在现实性风格基础上兼顾表与里,自我审视并感知女性心理世界;进入新世纪之后,风格表现为在前两者基础上的自我超越,顺应大众文化发展方向,在电影中融入商业化元素与思维,拓宽女导演的市场影响力。
【总页数】4页(P94-97)
【作者】樊瑛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
【相关文献】
1.导演最爱的10部电影大盘点之华语导演一种情感疏通的渠道
2.台湾新电影与华语导演关系初探--以台湾导演侯孝贤为例
3.华语女导演:带给光影世界另一种情怀
4.通过电影《茶花女》透析乔治·库克的导演风格
5.二甲医院护士自我超越、职业抱负与护士长多元领导风格感知的相关性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女性视角下的社会浮世绘——《送我上青云》导演滕丛丛访谈

A Floating World Painting in Female Perspectivelnterview with Teng Congcong,director
of Sent Me to the Clouds
作者: 滕丛丛(受访)[1];许航(采访)[2];施琳慧(采访)[2]
作者机构: [1]不详;[2]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
出版物刊名: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页码: 70-75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11期
主题词: 北京电影学院;苹果电脑;田壮壮;浮世绘;指导老师;女性视角;讲故事;实验班
摘要:用镜头讲故事和文学创作是两回事许航(以下简称“许”):你是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滕丛丛(以下简称“滕”):对,我在电影学院念了四年本科,硕士延期了,一下读了五年,等于在电影学院念了九年书。
本科是导演系招的第一届剪辑班,我的指导老师是谢飞和周新霞老师。
据说我们是一个实验班,那个时候好像刚刚开始用苹果电脑,田壮壮老师担任系主任后帮我们建了一个苹果系统剪辑机房,我们是第一级开始用那个机房的。
我是在2009年本科毕业的,我觉得大学时候学剪辑的东西还是挺有帮助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女性导演眼中的世界
摘要:中国女性导演以女性的独特眼光书写生活,表达自我,作品有着明显的时代与个人特征。
女性书写女性,本身具备着明显的优势与强烈的意识觉醒。
在电影日趋商业化的同时,一些女性导演在市场与票房的压力下不得不放弃艺术性而追求一些商业元素。
因此本文从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导演入手,阐述女性导演作品中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关键词:女性导演;许鞍华;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 j9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5312(2012)02-0144-01
随着第48届台湾金马奖的落幕,许鞍华和她的作品《桃姐》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在中国的影坛上以男性导演居多,女性导演则隐藏在男性导演光环背后。
建国后,中国影坛上相继出现以张暖忻、李少红为代表的杰出的女导演,并逐渐成为中国电影的核心力量。
在镜头下她们以女性的独特眼光书写生活,表达自我,作品有着明显的时代与个人特征。
她们的作品大多以女性为题材,试图凭借电影传达一种女性独有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近年来,一批个性鲜明的女性导演相继推出了一批各具代表性的作品,例如李玉的《苹果》与《观音山》、许鞍华的《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得闲炒饭》与《桃姐》、马俪文的《我们俩》、《桃花运》等。
在她们的作品中,女性形象被深入刻画,试图彰显新时代
女性的困惑与精神历程。
李少红的电影或是电视作品,最鲜明的艺术特征,便是贯穿始终的神秘音乐与古典唯美的幽幽情殇。
许鞍华作为香港新浪潮的杰出代表人物,是一名具有鲜明特征的女性作者导演。
她对类型片技巧的掌握,使他无论拍摄惊悚片、伦理片以至纪录片,都挥洒自如,她的多部作品仍渗透着浓浓的作者信息:对过去历史的执迷、对飘泊人间的关怀怜惜、对个人与城市变迁的重视,我们在感受许鞍华的电影风格与独特感性之余,亦可细细体味香港人在这幻变年代的百般滋味。
香港女性导演张婉婷在“新浪潮”中,她的电影以女性特有的敏感,以及如油画般色彩的镜头,描写着爱情的种种无奈。
女性书写女性,本身具备着明显的优势与强烈的意识觉醒。
许鞍华《女人四十》中用细腻的笔触娓娓道来一个寻常家庭的寻常故事,沉重而富有亲和力,将香港小市民的生存现状与种种无奈展现出来,寻求观众共鸣。
马俪文的《世上最爱我的那个人去了》及其富有现实主义,在自己的世界中一个最特殊的人用最平凡的方式静静地离开这个世界,用平静带来最大的感动与震撼。
现代语境使女性导演拥有充分自由的表达空间,她们将思想触及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大胆表现近乎边缘的人物与情感。
但是在电影日趋商业化的同时,一些女性导演在市场与票房的压力下不得不放弃艺术性而追求一些商业元素。
马俪文在《世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和《我们俩》之后,推出的作品《桃花运》以及最近正在上映的《巨额交易》
成为彻底的商业大片。
徐静蕾的《杜拉拉升职记》走时尚路线,被华丽的服饰及大量的广告植入包装,成为彻彻底底的时尚商业大片。
在艺术与商业之间,女性导演也面临着难以抉择的境遇。
但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周星看来,中国女性导演更应该“坚守着对生活和情感的关注,并坚守对艺术和审美的探索。
正因为不盲目迎合市场,才会创作出好的作品”。
身体在文化中往往被身份、阶层、阶级、性别、种族等所标示,女性的快乐与痛苦与身体有着密切的联系。
《消费文化中的身体》中提到:“身体是快乐和表现自我的载体”,相对于男性,女性被社会认可更依赖于身体的表达。
《苹果》中范冰冰饰演的刘苹果被老板强奸,身体受到侮辱,心灵上的失落带给家庭的是更大的伤害。
在电影的世界中,身体是一种符号,是各种权利角逐的场地,这背后隐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
在女性导演的镜头下,女性形象在主流文化的意识形态下挣扎,在政治与消费文化的多重规诫下,女性意识寻求突围。
正如《无穷动》的结尾三个女人毫无目的地走在空旷的大街上,女性一直在寻找自我的途中,从未停止过。
许鞍华在48届台湾金马奖荣获最佳导演奖,凯瑟琳·毕格罗凭借《拆弹部队》成为奥斯卡第一位女性导演获奖者,票房也取得可喜的成就。
在男性操纵的电影世界里,女性导演逐渐突围。
她们的成长阶段恰是处在社会转型期之中,社会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她们的身体、心理、思想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化,这种同步变化虽于无形
之中,但生性敏感、敏锐、善于思考的她们却从中收获了自己的感受和认知。
在文化多元的背景下,华语影坛需要女性导演的声音,而女性导演们也渴望被认同。
女性以其敏感特质,展现的是与男性视角完全不同的世界。
与第四代、第五代女性导演极尽所能地消除女性意识呈现相比,新一代的女性导演对女性这一性别身份已不再闪躲,创作风格与类型也不再局限。
在男性导演执掌的电影天下中,女性导演对女性形象、对社会、对美的感受,将极大地丰富着电影中的世界。
参考文献:
[1][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译林出版社.2000.
[2]李婧怡.女性导演独特视角下的中国电影[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