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_伟大的转折(八年级-下-中华版解析)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知识点+练习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知识点+练习

【初中历史】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知识点+练习(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背景:粉碎“四人帮”以后,人民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中的错误;但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时间:1978年意义: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1内容:①思想上: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政治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中共八大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处:都提出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11.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所颂扬的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领袖分别是( )A. 毛泽东、周恩来B. 毛泽东、邓小平C. 邓小平、江泽民D. 江泽民、胡锦涛2. “文革”结束后,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的樊篱。

使中国人冲破“个人崇拜”藩篱的历史事件是( )A.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B.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C. 粉碎“四人帮”D. 为刘少奇冤案平反3. 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下面年代尺中,与1978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A. 党的诞生B. 曲折探索C. 历史转折D. 动荡岁月4.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直接为下列哪次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C. 中共“十三大”D. 中共“十四大”5.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 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6.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这里“拨乱”主要是指( )①停止“以钢为纲”②彻底否定“两个凡是”③停止“共产风”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②③④7.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中国的认识比中共“八大”更加深刻。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备课资料: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备课资料: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备课资料: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知识点2 拨乱反正1.平反冤假错案(1)“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

(2)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恢复了名誉。

(3)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例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能够支持这一结论的有()①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②作出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③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④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其地位的理解。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两个凡是”方针提出是在1977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1978年,故排除含①的选项。

答案:D【例2】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七大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解析:本题考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拔乱反正胜利完成。

故选择D。

答案:D【例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遵义会议都是我党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它们的共同点是()A.都确立了新的正确的领导核心B.都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键时期C.都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D.都制定了新的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解析:本题考查遵义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优质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优质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教学难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转变,还有其召开的历史意义。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音乐:《走进新时代》。

师:同学们,这首歌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那你们知道带领“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的伟人是谁吗?生:毛泽东。

师:那带领我们“改革开放富起来”的伟人又是谁?生:邓小平。

师:正确。

1978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国人民走进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从此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转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共和国历史上的这一伟大转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1.教师讲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而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2.引导学生讨论:对“两个凡是”方针,你们是怎么看的?提示: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所说的话、所做的事都是正确的,毛主席是伟大的革命领袖,这点我们不能否认,他确实为中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并不是他所说的、所做的都是正确的,比如说“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那我们还要继续进行下去吗?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会遇见很多的新问题,我们不可能总是用旧的方法去解决新的问题,所以,对于“两个凡是”的方针,我们是应该予以反对的。

其实质就是“左”倾错误的继续。

3.教师总结:针对“两个凡是”的方针,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目的就是要反对“两个凡是”的方针。

4.图片展示:5.教师过渡: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播放纪录片《伟大转折》的片断。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共19张PPT)

“ “
正方:A组同学(兼辩论
赛主席、评判专家)
的两 个 凡 是 ” 方 针 是 正 确
反方:B组学生代表
的两 个 凡 是 ” 方 针 是 错 误
趣味视听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 2.请选择录像中提到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
作的决定。 3.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定体现哪三方
面的变化?
思考题
结合历史上党在危急关头 召开的八七会议、遵义会议的 意义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所起 到的伟大作用。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一.伟大的历史性转折的背景 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的标志
文革结束时间:1976年 新时期开始时间:1978年
背景:在徘徊中前进(1976-1978)
这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 我们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遵循毛主席的指 示,革命就胜利;什么时候,离开了毛主席的 革命路线,违背了毛主席的指示,革命就失败, 就受挫折… … …让我们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 帜,更加自觉地贯彻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凡是 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持拥护,凡是毛 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加强对知识的掌握 2、提高历史阐释能力 3、学会活用知识,突破机械
照搬教材和结论的痼疾。
大连海之韵广场
大连人民广场
大连港之夜
大连自然博物馆
大连服装节开幕式
大连星海广场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党 都发生了哪些方面的变化?
转折:
1、思想:左倾错误—实事求是 2、政治:阶级斗争—经济建设 3、组织:冤假错案—拨乱反正 4、经济:濒临崩溃—改革开放
小结


的 背景:在徘徊中前进


时地:

性 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 内容: 转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 (共16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 (共16张PPT)
思想: 僵化、混乱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政治: 混乱、落后 纠正左倾、拨乱反正 经济: 落后、生产力低下 改革开放、发展经济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
冲破左倾错误,确立了解放思想、开动 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 针;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 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做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 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当堂训练
3.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 A、民主集中制 B、实事求是 C、改革开放 D、经济建设 4.决定进行改革开放的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当堂训练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 )为 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集体。 A、叶剑英 B、邓小平 C、华国锋 D、胡耀邦 6.1980年,为________平反了党的历史上最大的 冤假错案。 A、彭德怀 B、陶铸 C、刘少奇 D、陈毅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十 一 届 三 内 容 中 全 会
1978年
思想路线: 否定: 两个“凡是” 肯定: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政治路线: 停止: 以阶级斗争为纲 工作重心: 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重大决策:改革开放 邓小平 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组织路线: _______
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是什么?实质是什么?对我国社会 主义发展建设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性质: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反革命分子利用给党、国 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实质:“左”倾错误
影响: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 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严重摧残了教育科学文化 事业,阻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中国与 发达国家这间的差距拉大了。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

论。
顺利进行……
一、徘徊前进扫残霾 结合课本知识思考: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内在联系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 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 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促 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性质:思想解放运动
2. 打破了“两个凡是”的思 想束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 的思想路线。
深圳为一什座么璀璨能夺取目的得创如新之此城巨。大的成就?
这些都要从“文革”后 1978年的那场会议说起……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程标准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学习目标
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知道“两个凡是”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 大讨论;
1977年4月10日,邓小平给 中共中央写信,针对“两个 凡是”的错误观点提出批评, 开了全党解放思想的先声。
一、徘徊前进扫残霾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978年12月13日中央工作会议 闭幕会,邓小平发表了《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一篇题为《实践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
——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
十年动乱积累下严重的政治和社会问题
一、徘徊前进扫残霾
理想与现实
3.“两个凡是”方针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阶级斗争为纲
徘徊时期
上访信
2.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 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 冤假错案进行平反,纠正 “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实质:“左”倾错误的继续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 发表社论,公开提出“两个凡是”方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7伟大的历史转折 知识点 归纳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7伟大的历史转折 知识点 归纳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知识点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一)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背景:(1)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2)“两个凡事”方针的普遍宣传,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2、思想基础: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3、影响:1)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4、性质: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时间地点:1978年底、北京2、内容: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①思想上:冲破了长期以来“左”错误的严重束缚,确立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②政治上: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③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原因:1).完成了三条路线的拨乱反正2)、是改革开放的开端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3、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附加:1、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2、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点? ①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拨乱反正,是从这次会议开始的。

②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会议拉开序幕的。

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以这次会议为起点开辟的。

④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会议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拨乱反正3、想一想在我们党的历史发展中有哪些具有转折性的会议?各有什么意义?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长达四年之久的统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共18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件(共18张PPT)

伟 大 的 历 史 转 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拨乱反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会议内容1: 冲破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 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 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会议内容2: 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 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 放的历史性决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华国锋说:我之前强调“两个凡是”,这个问题上,我应该 做自我批评。还有一件事情,向同志们讲一下,党中央是 集体领导,希望以后文件的抬头不要写华主席,只写党中 央就可以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每每发言,掌声如雷鸣般此 起彼伏)
1949年
1978年
文化大革命结束,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拨乱反正
1.1980年,中央撤销了 文革中强加给刘少奇的 罪名,使得历史上最大 的冤案得以平反。
2.1981年,中共十一届 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 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 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 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 利完成。
时间 地点
内容
北京
1.冲破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 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2.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 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 决策。3.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1.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 革开放历史新时期。2.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 体。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进 行全面的拨乱反正。
实现 四个 现代 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伟大的转折
一、知识能力目标
1、了解关于真理问题大讨论的内容及结果。

2、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时间、历史意义。

3、理解十一届三中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

教学难点:关于真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召开的内在联系。

三、教材要点解析
1、“十年动乱”结束后,党和国家面临着全面拨乱反正的艰巨任务。

但由于
长期受到“左”的错误的影响和束缚,特别是当时的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使党和国家的工作总体上处于徘徊的局面。

2、纠正“左”的错误,冲破“两个凡是”的藩篱,成为开辟社会主义建设
新时期的前提。

3、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
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一场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4、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冲破了“两个凡是”设置
的禁区,打碎了个人崇拜和林彪、“四人帮”强加于人民的精神枷锁,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5、1978 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讨论关系党和国家前途的
许多问题,作出了一系列决策,取得了具有深远影响的开创性成果。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6、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也
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

7、从此,中国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8、1979年3月,邓小平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作了进一步阐述,并提出坚
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四、同步练习
1、文革结束后,导致我国在前进道路上出现徘徊局面的原因是()
A.修正主义的影响B.自由主义的泛滥
C.“两个凡是”的束缚D.没有坚持社会主义
2、1978年在理论界展开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的错误观点是()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论B.“以阶级斗争为纲”论
C.“打倒一切,全面内战”论D.“两个凡是”论
3、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大讨论的意义在
于()
①打破了“两个凡是”的精神枷锁
②解放了人民的思想
③为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
④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三大D.十四大
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
A.华国锋B.邓小平C.叶剑英D.刘伯承
6、1980年,党中央为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得到平反。

第7课伟大的转折(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B.中共七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五大
2、1977—1978年,我国出现了“在前进中徘徊”的局面,你认为出现这种局面的
主要原因是()
A.党的指导思想并没有改变
B.党中央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C.邓小平还没有重新出来主持工作
D.党中央纠正了“左”的错误,但是工作重点并没有转移
3、1978年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这里所说的
“解放”是指()
A.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
B.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D.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
4、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成功奠定了()
A.组织基础B.政治基础C.思想基础D.经济基础
5、十一届三中全会能实现伟大的转折的思想基础是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思想路
线。

这路线的核心是()
A.实事求是B.四项基本原则
C.发动和依靠群众D.改革开放
6、我党历史上有两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分别是()
A.中共一大、遵义会议B.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五大D.中共一大、十一届三中全会
7、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这一“伟大转折”含义是
指党的工作重心()
A.由农村转移到城市B.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C.由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
D.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
8、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
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
9、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的决议中,属于全新内容的是()
A.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决定实行民主集中制,加强党的集体领导
D.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二、非选择题
11、材料分析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为冲破“两个凡是”左倾思想的束缚,理论界开展了一场重要的大讨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请回答:
(1)材料中大讨论的名称是什么?它的性质如何?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请写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和地点。

(3)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12、【选做题】试比较中共八大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不同之处。

第7课伟大的转折
●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1、C
2、D
3、A
4、A
5、B
6、刘少奇
●达标检测(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D
4、C
5、A
6、B
7、D
8、A
9、D
二、非选择题
11、(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标志:
1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发表。

(2)1978年12月,北京。

(3)这次会议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
的开端。

12、【选做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