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电子商务领域诈骗犯罪侦查研究
防治电子商务领域的网络诈骗犯罪研究
防治电子商务领域的网络诈骗犯罪研究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网络诈骗犯罪也随之层出不穷。
防治网络诈骗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防治电子商务领域的网络诈骗犯罪展开研究,分析其现状、原因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1. 现状分析近年来,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然而,网络诈骗犯罪也在不断蔓延。
从虚假商品广告到假冒网店,从投资诈骗到个人信息泄露,各种形式的网络诈骗手段令人防不胜防。
这些罪犯利用技术手段,掩盖了自己的身份,往往成功地骗取了许多人的财产。
2. 原因分析网络诈骗犯罪在电子商务领域广泛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使用电子设备进行购物或者其他交易的比例越来越高,网络诈骗犯罪分子看到了商机,纷纷投入其中。
其次,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对于网上交易信息的筛选能力较弱,容易被虚假广告所欺骗。
再次,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对网络诈骗犯罪分子缺乏有效打击手段,这给他们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3. 解决方法探讨为了有效防治电子商务领域的网络诈骗犯罪,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应的处罚措施,提高对侵权犯罪的惩罚力度。
其次,需要加强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
电子商务平台应加强技术措施,确保顾客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同时,用户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主动将个人信息泄露给不可信的网站或者平台。
此外,建立全面的信用评价系统也是重要的一环,将信誉良好的商家以及用户信息公开可查,对于违法违规者进行惩罚并限制其行为。
最后,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网络诈骗的警觉性。
通过媒体宣传、举办相关活动等方式,增加公众对网络诈骗犯罪的认识,让人们能够更好地辨别真假信息,保护自己的利益。
综上所述,防治电子商务领域的网络诈骗犯罪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只有通过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建立全面的信用评价系统以及加强宣传教育,才能够有效地防治网络诈骗犯罪,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电子商务平台中的欺诈检测与预防研究
电子商务平台中的欺诈检测与预防研究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上进行购物。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欺诈行为的增长。
为了维护电子商务平台的安全和正常运转,欺诈检测与预防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电子商务平台中欺诈行为的特征,以及当前研究的方法和策略,以帮助平台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防止和检测欺诈行为。
欺诈行为在电子商务平台中通常表现为虚假交易、虚假评价、盗窃信用卡信息等。
为了识别这些欺诈行为,研究人员使用了各种技术和方法。
首先,基于模式识别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欺诈检测。
这些方法通过分析用户行为和交易模式,识别异常行为和模式。
例如,如果一个用户在短时间内进行了大量高额交易,或者频繁变更收货地址,可能被视为可疑行为。
此外,用户的IP地址、设备信息和浏览器指纹等也可以用来帮助识别欺诈行为。
其次,机器学习算法被应用于欺诈检测。
这些算法使用历史数据来训练模型,然后根据新的交易数据进行预测。
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包括决策树、支持向量机和神经网络等。
这些算法能够识别出与正常交易有明显差异的模式,并给出欺诈的可能性评分。
除了技术手段,电子商务平台还可以采取其他策略来预防和检测欺诈行为。
首先,平台可以建立信任和声誉体系。
通过建立用户信任度评级系统和购买者评价机制,平台可以帮助买家和卖家了解对方的信用情况。
这样的机制可以减少买家和卖家之间的不信任感,提高交易的安全性。
其次,平台可以加强对用户身份的验证。
通过要求用户提供真实的个人身份信息,并进行验证,可以有效地减少虚假账号和交易的风险。
此外,平台还可以使用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交易的监控和管理,以提高交易的安全性。
此外,平台可以与执法机构合作,共同打击欺诈行为。
通过分享欺诈行为的信息和合作调查,可以减少欺诈行为的发生,并对犯罪者进行追踪和处罚。
然而,欺诈检测与预防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欺诈行为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
欺诈者不断改变他们的行为模式和手段,以逃避检测。
因此,针对新型欺诈行为的检测和预防策略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
电商诈骗犯罪与执法方式研究
电商诈骗犯罪与执法方式研究I. 电商诈骗犯罪概述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电子商务得以广泛普及,它既给商家和消费者提供了便利,也为电商诈骗犯罪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电商诈骗犯罪表现形式多样,如虚假商品销售、虚假网站诈骗、欺诈电子支付,电商平台等等。
电商诈骗犯罪威胁着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危害着电商市场健康发展。
因此,加强对电商诈骗犯罪的执法力度,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II. 电商诈骗犯罪的成因分析A. 技术手段的进化技术手段的进化和普及促进了网络犯罪的发展,黑客技术和黑产的兴起,使得电商诈骗活动变得更加隐蔽和难以查处。
B.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犯罪分子可以轻易获取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从而更好地实施诈骗行为,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也成为制止电商诈骗行为的有效手段。
C. 消费者安全意识不足消费者对于电商诈骗的了解和防范意识不足,是电商诈骗犯罪得以蓬勃发展的因素之一。
缺乏安全意识的消费者更容易成为电商诈骗犯罪的受害者。
III. 电商诈骗犯罪的应对措施A. 增强执法力度公安机关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更加有实效的措施,加大对电商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
在探索电商诈骗犯罪行为的分析和研究基础上,要加强和优化电商诈骗犯罪打击的手段、方式和效果。
B. 增强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加强消费者的安全意识是防范电商诈骗的关键。
应该利用多种手段加强宣传和教育,增强消费者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
C. 提高电商平台的安全性电商平台应该不断提高其安全性,减少安全隐患,加强用户信息的安全保护,完善安全机制和风险管理体系。
与此同时,电商平台应该积极与公安机关沟通协调,加强合作,共同推进电商交易环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IV. 电商诈骗犯罪的执法手段探讨A. 大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和分析大量的网络交易数据,发现电商诈骗犯罪的特点和规律,对电商诈骗犯罪活动进行预测和预警。
B. AI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模拟人的思维、语言和行为,对网络犯罪的行为特征进行模拟,发现行为规律,打击犯罪活动,提高执法效率。
浅析电子商务领域网络诈骗犯罪
浅析电子商务领域网络诈骗犯罪浅析电子商务领域网络诈骗犯罪网络诈骗犯罪在电子商务领域内得以广泛传播和发展。
这种犯罪方式以使用互联网和电子通信为手段,通过欺骗和诱导,在电子商务交易中非法获取他人财产为目的。
电子商务领域网络诈骗犯罪的特点1. 隐蔽性:网络诈骗犯罪在网络空间内进行,嫌疑人可以隐藏身份和真实意图,很难被发现和追踪。
2. 广泛性:电子商务平台的普及使得网络诈骗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无论时间和地点都不受限制,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
3. 多样性:网络诈骗手段多种多样,包括假冒网站、虚假商品、虚假支付、电信网络诈骗等,不断变化和更新。
主要类型1. 假冒商家诈骗:嫌疑人冒充正规商家,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发布虚假商品信息,骗取消费者进行支付,但实际并不交付商品或交付假冒伪劣产品。
2. 虚假投资诈骗:嫌疑人以高回报率等手段诱导投资者参与虚假投资项目,骗取投资款项后消失。
3. 账户盗取诈骗:嫌疑人通过网络钓鱼、恶意软件等手段获取用户登录账户信息,进而控制用户账户并进行盗取资金行为。
防范措施1. 提高警惕:用户需保持对电子商务交易的警觉,不轻易相信虚假的高回报承诺,警惕不明来源的信息和。
2. 加强网络安全:用户应加强账户和密码的保护,定期更新密码,使用安全的支付平台和电子商务网站,谨慎分享个人信息。
3. 加强法律监管:政府和执法机构应加强对电子商务领域的监管,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和惩治机制,提高网络诈骗犯罪的成本和风险。
结论网络诈骗犯罪给电子商务领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不仅直接损害了消费者和商家的利益,还破坏了电子商务市场的正常秩序。
只有通过加强个人防范意识和加强法律监管,才能有效遏制和打击网络诈骗犯罪行为,保护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和可靠性。
电子商务领域网络诈骗犯罪
电子商务领域网络诈骗犯罪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普及,网络诈骗犯罪也逐渐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电子商务领域的网络诈骗犯罪给消费者的财产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带来了威胁,同时也对电子商务市场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诈骗手段、影响和应对措施等方面来探讨电子商务领域网络诈骗犯罪的问题。
一、电子商务领域网络诈骗犯罪的诈骗手段网络诈骗犯罪在电子商务领域有着多种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假冒网店欺诈:犯罪分子利用虚假身份注册网店,在网上发布虚假商品信息,骗取消费者的支付款项。
消费者在支付后发现商品并不存在,联系不到卖家,最终无法追回损失。
2. 偷取账户信息:犯罪分子通过网络钓鱼、恶意软件等手段获取消费者的银行账户、支付宝等支付平台的账户信息,然后利用这些信息进行盗取资金,给消费者带来财产损失。
3. 虚假投资理财:犯罪分子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通过虚假的投资项目和理财计划,诱使消费者投入资金,最终将资金骗取。
4. 订单信息篡改:犯罪分子通过黑客手段入侵交易平台,篡改订单信息,实施虚假交易和重复扣款,给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
二、电子商务领域网络诈骗犯罪的影响电子商务领域的网络诈骗犯罪对消费者和电子商务市场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1. 消费者的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网络诈骗犯罪导致消费者的财产安全受到直接威胁,他们可能遭受经济损失,影响到生活和消费信心。
2. 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增加:网络诈骗犯罪者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进而滥用和泄露,给消费者的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带来了威胁。
3. 电子商务市场的良性发展受阻:网络诈骗犯罪者的存在使得消费者对电子商务市场的信任度下降,购物意愿减弱,对整个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三、应对电子商务领域网络诈骗犯罪的措施为了有效应对电子商务领域的网络诈骗犯罪,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电子商务领域的监管,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明确网络诈骗犯罪的责任和处罚,提高犯罪分子的违法成本。
电子商务交易诈骗行为研究
电子商务交易诈骗行为研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交易越来越普遍。
然而,伴随着电子商务交易的流行,电子商务交易诈骗行为也日益增多。
电子商务交易诈骗行为的研究成为了面对这些问题的必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电子商务交易诈骗行为的定义、特点、原因以及预防措施。
一、电子商务交易诈骗行为的定义电子商务交易诈骗行为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实施的非法、欺诈性行为,目的是为了获得不法利益。
这种行为通常包括用假身份、虚假交易、虚假宣传、伪造商品信息等手段诱骗他人付款,并通过虚假销售、虚假赠品、虚假客服等方式骗取财物。
二、电子商务交易诈骗行为的特点电子商务交易诈骗行为具有以下特点:1. 低成本:电子商务交易诈骗行为通常只需要一个电脑、一个网络和一个邮箱即可实现,成本低廉。
2. 高收益:电子商务交易诈骗行为利用虚构商品、作假宣传吸引消费者,快速骗取大量财物,收益高。
3. 内容复杂:电子商务交易诈骗行为的内容涉及打假、售后、物流、支付等多个环节,其诈骗手段也日渐复杂。
4. 难以维权:电子商务交易诈骗行为常以虚假身份进行,隐藏交易信息和交收地点等多种方式,消费者往往难以识别和追溯。
三、电子商务交易诈骗行为的原因电子商务交易诈骗行为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1. 缺乏监管: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使得不法分子得以滥用平台漏洞实施诈骗。
2. 消费者素质不高:现代人对虚拟世界的认识容易被网络剪辑、监管机构混淆等虚假信息所影响,使得求快捷而失去对风险的警觉。
3. 诈骗成本低:电子商务交易诈骗成本低,利润高。
四、电子商务交易诈骗行为的预防措施为了有效地规避电子商务交易诈骗行为,我们需要做得更多:1. 加强监管:电子商务交易监管机构需要加强网络监管,严格规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交易流程,提高交易安全性。
2. 提高消费者素质:提高消费者对于购物风险的认识,吸引和鼓励消费者适时利用总是网上消费更安全的机制。
3. 加强宣传:加强对电子商务交易诈骗行为的宣传,提高大众对于电子商务交易诈骗的辨识能力。
电子商务平台网络诈骗防范与治理研究
电子商务平台网络诈骗防范与治理研究第一章前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电子商务平台已经成为人们购物和交易的主要方式。
然而,在电子商务平台上也经常发生网络诈骗等电信欺诈行为,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因此,电子商务平台网络诈骗防范与治理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电子商务平台网络诈骗防范与治理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办法。
第二章网络诈骗的类型与特点网络诈骗是指借助于网络资源进行的诈骗活动。
根据诈骗手段的不同,可以将网络诈骗分为多种类型,如假冒网站诈骗、网络钓鱼欺诈、虚假广告欺诈等。
网络诈骗的特点是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欺骗。
这些诈骗手段具有计谋精湛、迷惑性高、隐蔽性强等特点。
此外,网络诈骗的受害人广泛,涉及行业和层面多样化,包括企业、机构和个人等。
第三章电子商务平台网络诈骗的危害电子商务平台网络诈骗对经济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1. 经济危害网络诈骗会给电子商务平台和商家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
商家和消费者因为虚假信息的误导而浪费了时间和金钱,导致信任危机,降低了用户的参与度和信任度,威胁到电子商务平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 社会危害网络诈骗还会对社会带来更大的隐患,因为网络诈骗带来的合法性问题和金融纠纷会引起社会安全问题的关注,例如网络反垃圾邮件、网络安全等领域会涉及到网络诈骗的比较严重性问题。
第四章电子商务平台网络诈骗防范措施为了防范电子商务平台上的网络诈骗,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保障大众的购物安全。
1. 宣传教育针对网络诈骗的类型和识别方法进行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和商家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加强对电子商务平台网络安全的关注,建立网络安全文化,提高网络安全风险识别和防范的能力。
2. 加强监管建立电子商务领域网络诈骗的监管机构以及发展电子商务领域网络诈骗执法队伍,并严格规定商家与消费者诉求的服务管理标准,为被盗垃圾邮件和钓鱼等欺骗事件提供维权救助。
3. 安全技术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网站防范、互联网协议安全、网络安全审计等方面进行技术保障,减少技术攻击,确保电子商务平台数据的安全。
浅析电子商务领域网络诈骗犯罪
浅析电子商务领域网络诈骗犯罪浅析电子商务领域网络诈骗犯罪1. 引言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和普及,网络诈骗犯罪在电子商务领域中逐渐成为一项严重的问题。
网络诈骗犯罪以欺骗、偷取和非法获取他人财物为手段,给个人和企业带来了财产损失和信任危机。
本文将对电子商务领域的网络诈骗犯罪进行浅析,探讨其原因和对策。
2. 网络诈骗犯罪的类型网络诈骗犯罪在电子商务领域中表现出多种形式,如虚假销售、盗取支付信息、刷单欺诈等。
这些犯罪手段多样化,不断变化,给用户和电商平台带来了巨大风险。
2.1 虚假销售虚假销售是指犯罪分子通过在电商平台上发布虚假商品信息,引诱消费者购买假冒伪劣产品或根本没有实物的商品。
消费者在付款后发现受骗,而犯罪分子则蒸发无踪。
2.2 盗取支付信息盗取支付信息是指犯罪分子利用技术手段获取用户的支付信息,信用卡号码、银行账户信息等,进而盗取用户的财产。
这种类型的网络诈骗十分隐蔽,给用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3 刷单欺诈刷单欺诈是指犯罪分子通过虚假交易来骗取商品评论和好评,提高店铺的信誉度。
这种欺诈行为不但给消费者带来困扰,也损害了其他店铺的利益,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3. 网络诈骗犯罪的原因网络诈骗犯罪在电子商务领域中存在的原因与以下几个方面密切相关:3.1 技术漏洞电商平台和支付系统存在一定的技术漏洞,使得犯罪分子能够利用这些漏洞进行盗取支付信息等犯罪行为。
技术漏洞的存在直接导致了网络诈骗犯罪的增加。
3.2 法律法规滞后网络诈骗犯罪的速度和方式日新月异,而法律法规相对滞后,无法及时对网络犯罪行为进行规范和制裁。
这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使得网络诈骗犯罪屡禁不绝。
3.3 营销手段渗透部分电商平台为了吸引更多用户和销售额,往往过度渲染产品优势,宣传虚假的销售数据和用户评价,为网络诈骗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
消费者在错误的信息引导下容易受骗。
4. 对策和建议为应对电子商务领域的网络诈骗犯罪,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对策和建议:4.1 加强技术防范电商平台和支付系统应该加强技术防范措施,对用户支付信息进行加密和保护,及时修补系统漏洞,预防犯罪分子的入侵。
浅析电子商务领域网络诈骗犯罪
浅析电子商务领域网络诈骗犯罪浅析电子商务领域网络诈骗犯罪引言网络诈骗犯罪的原因电子商务领域网络诈骗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技术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网络犯罪手段不断更新。
犯罪分子利用网络技术的便利性和易匿名性实施诈骗,从而给电子商务领域带来了更大的风险。
2. 法律监管滞后:电子商务领域的法律监管相对滞后,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和有效的执法机制,使得网络诈骗犯罪得以长期存在。
3. 信息泄露:个人信息泄露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在电子商务交易中,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往往需要提交,而一旦这些信息被泄露,就有可能被用于网络诈骗犯罪。
网络诈骗犯罪的类型网络诈骗犯罪在电子商务领域有多种类型,常见的有:1. 虚假商品交易:犯罪分子以低价出售虚假商品,骗取消费者支付款项后消失。
2. 虚假商铺欺诈:犯罪分子创建虚假线上商铺,通过虚假宣传和销售手段获取消费者的信任和资金。
3. 假冒银行或支付机构:犯罪分子通过伪造银行或支付机构的网站,骗取用户的账号和密码等敏感信息。
4. 订单骗局:犯罪分子冒充消费者下单,要求商家先付款或提供商品后付款,骗取商家货款后消失。
5. 虚假投资项目:犯罪分子以虚假的投资项目诱骗投资者,骗取其资金。
防范网络诈骗犯罪的措施为了防范电子商务领域的网络诈骗犯罪,各方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法律监管: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网络诈骗犯罪的行为与处罚,并加大对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
2. 提高警惕:提醒消费者和商家加强对网络诈骗犯罪的警惕性,学会辨别真伪,避免上当受骗。
3. 强化安全防护:电子商务平台和商家应加强安全防护,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账号和支付数据。
4. 宣传教育:加强对网络诈骗犯罪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减少网络诈骗犯罪的发生。
电子商务领域的网络诈骗犯罪给社会带来了不小的威胁,但只要各方共同努力,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就能够有效减少网络诈骗犯罪的发生。
通过加强法律监管、提高警惕、强化安全防护和宣传教育,我们可以更好地维护电子商务领域的安全与稳定。
电子商务中的网络诈骗行为与防范研究
电子商务中的网络诈骗行为与防范研究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了人们购买和销售商品的主要途径。
然而,随着电商交易的增多,网络诈骗行为也逐渐增加。
本文将重点讨论电子商务中的网络诈骗行为以及如何防范这些行为。
一、网络诈骗的种类网络诈骗行为种类繁多,常见的有虚假销售、假冒网站、网络钓鱼、数据盗取等。
虚假销售是指商家虚构商品信息并收取款项而不发货;假冒网站则是模仿知名电商平台以获取用户个人信息或支付密码;网络钓鱼则利用虚假信息引诱用户泄露个人敏感信息;数据盗取则是指黑客通过入侵电商网站获取用户数据,从而进行非法活动。
二、网络诈骗行为带来的危害网络诈骗行为给消费者、商家以及整个电子商务产业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商家的信誉受损、销售额减少,甚至可能被法律追责;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受限,用户对电子商务的信任程度降低。
三、防范网络诈骗的措施1. 加强用户教育:电子商务平台应加强对用户的安全教育,提高用户识别与防范网络诈骗的能力,明确告知用户如何识别虚假销售和假冒网站,以及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2. 提供安全支付方式:电子商务平台应提供多样化的安全支付方式,如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等,加密用户支付信息,防止其被窃取。
3. 强化平台安全措施:电子商务平台应加强自身的安全保护措施,加强系统防火墙的建设,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测试,并对潜在风险进行修复。
4. 建立信用体系:电子商务平台应建立用户信用评级体系,对违规商家和用户进行记录和评级,提供安全、可靠的交易环境。
5. 加强合作:电子商务平台、政府机构、执法部门以及支付机构应加强合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共同打击网络诈骗行为,保障电子商务的正常运营。
四、个人防范网络诈骗的方法1. 提高警惕性:在进行网购时,要提高警惕,谨慎对待优惠信息,避免轻易相信虚假销售。
2. 确认网站安全性:在进行支付时,要确保网站是正规的,检查网址是否正确,避免点击可疑链接。
电子商务中的网络诈骗与安全防范研究
电子商务中的网络诈骗与安全防范研究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电子商务成为了人们购买商品和服务的主要渠道之一。
然而,网络诈骗也随之而来,给电子商务带来了安全风险。
本文将探讨电子商务中的网络诈骗问题,并提出一些防范措施。
一、网络诈骗的种类及影响1. 虚假销售诈骗虚假销售诈骗是指诈骗分子通过虚假商品或服务吸引消费者,获取非法利益。
例如,在购物网站上发布虚假商品信息,骗取消费者支付货款,却不发货或发货假货。
2. 伪造支付平台诈骗分子通过伪造支付平台,骗取消费者的银行账户信息,进而盗取其财产。
这种诈骗方式常常会让人损失惨重。
3. 网络钓鱼网络钓鱼是指诈骗分子通过伪造合法网站页面,诱导用户输入个人信息,如账户密码、银行卡号等,以便进行非法活动。
这种诈骗方式在电子邮件和社交媒体上非常普遍。
网络诈骗的持续发展给电子商务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消费者的信任度降低,导致购买意愿下降,不仅损失了经济利益,还影响了整个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
二、网络诈骗的原因分析1. 技术手段的进步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网络诈骗者可以更容易地伪造身份和信息。
他们可以通过仿冒网站、病毒攻击等手段,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
2. 法律规制的滞后网络诈骗是一个新兴的犯罪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对滞后。
这给了诈骗分子可乘之机,他们可以更加难以追究责任和受到处罚。
3. 用户的防范意识不足许多用户缺乏对网络诈骗的认知和监控能力,缺乏防范意识。
他们容易被虚假信息所欺骗,轻信网络交易平台的安全性。
三、安全防范措施1. 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用户应加强网络安全知识的学习和了解,了解各类网络诈骗手段,并注意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
2. 使用安全支付平台用户应选择正规的支付平台,避免使用不明身份的支付方式。
同时,及时更改密码,定期检查交易记录,以确保支付安全。
3. 增强网络平台的安全性电子商务平台应加强安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确保用户信息的安全。
建立完善的安全体系,加强对诈骗行为的拦截和打击。
浅析电子商务领域网络诈骗犯罪
浅析电子商务领域网络诈骗犯罪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诈骗犯罪日益增多,给我们的生活和商业活动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本文将对电子商务领域的网络诈骗犯罪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和对网络安全的重视。
一、网络诈骗犯罪的定义和特点网络诈骗犯罪是指在互联网或其他电子媒介上,利用虚假信息或非法手段,骗取他人财物或其他利益的行为。
网络诈骗犯罪具有以下特点:1. 匿名性: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使得犯罪分子可以隐藏身份,很难被追踪和抓获。
2. 跨境性:互联网无国界的特性使得网络诈骗犯罪可以跨越国界进行,给打击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3. 隐蔽性:网络诈骗犯罪往往隐匿在常规的交易和沟通过程中,不易被察觉。
二、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网络诈骗犯罪有许多种手段,本节将对其中一些常见手段进行介绍:1. 虚假网店诈骗:犯罪分子通过建立虚假的网店,发布虚假商品信息,骗取顾客钱财。
2. 虚假招聘诈骗:犯罪分子以虚假的招聘信息吸引求职者,通过收取“报名费”等手段骗取钱财。
3. 网络购物诈骗:犯罪分子在买家支付货款后,不发货或发放假货,骗取买家的钱财。
4. 钓鱼网站欺诈:犯罪分子通过伪造合法网站,通过欺骗手法获取用户的账户和密码,进而盗取用户的财务信息。
5. 计算机病毒和木马攻击:犯罪分子通过发送带有病毒或木马的电子邮件、软件等方式,获取用户的隐私信息或者控制用户的计算机。
三、预防网络诈骗犯罪的措施为了预防网络诈骗犯罪,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 提高警惕:对于虚假信息或者过于诱人的优惠活动,要保持警惕,避免盲目相信。
2. 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学习提高自己的网络安全知识,了解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和防范措施。
3.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不要追求过分低廉的价格,尽量选择正规的平台和商家进行交易。
4. 注意个人信息保护:不随意泄露个人敏感信息,加强账户和密码的保护。
5. 密码安全:定期更新密码,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换,避免使用简单密码。
浅析电子商务领域网络诈骗犯罪
浅析电子商务领域网络诈骗犯罪引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络诈骗犯罪也愈发猖獗。
电子商务领域作为网络诈骗犯罪的重灾区之一,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认识电子商务领域网络诈骗犯罪的特点和现象,进一步构建网络安全体系,保护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
网络诈骗犯罪的定义与特点网络诈骗犯罪指的是通过网络渠道实施的欺诈活动,其中包括钓鱼网站、虚假交易、网络盗窃等多种形式。
在电子商务领域中,网络诈骗犯罪的特点主要包括:1. 匿名性:作为网络犯罪的一种形式,网络诈骗犯罪往往隐匿于虚拟网络世界中,犯罪分子通过虚假身份和匿名操作,使得追溯和追究其责任变得困难。
2. 便捷性:电子商务领域网络诈骗犯罪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进行操作,无需面对面接触,实施起来相对容易,并且迅速传播。
3. 欺骗性:网络诈骗犯罪往往通过虚假信息、诱导性广告等手段欺骗用户,使用户误以为所提供的信息和商品是真实可信的。
主要类型和案例分析电子商务领域网络诈骗犯罪具有多种类型,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假冒网店:犯罪分子通过创建虚假的在线商店,发布虚假商品信息,骗取消费者的支付款项,却不发货或发货假冒商品。
2. 虚假贷款: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的金融服务功能,通过虚假贷款广告吸引用户,诱导其提供个人信息和财务数据,从而进行个人信息盗窃或非法借贷等活动。
3. 虚假投资:通过虚假投资平台发布高收益的投资项目,诱导用户投资,骗取用户的资金。
4. 虚假招聘:犯罪分子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诱导求职者提供个人信息,可能涉及财务信息,从而进行个人信息盗窃或其他非法活动。
案例分析:1. 案例一:某电子商务平台上某卖家创建了一个虚假店铺,以低价高性能商品吸引消费者购买,并通过虚假评价提升信誉度,骗取更多消费者信任。
消费者支付货款后,卖家却不发货,最终消费者损失。
2. 案例二:某网络平台上某投资项目承诺高额回报率,吸引投资者追捧,但实际上该项目并不存在,投资者最终损失了投资本金。
浅析电子商务领域网络诈骗犯罪简版
浅析电子商务领域网络诈骗犯罪浅析电子商务领域网络诈骗犯罪概述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诈骗犯罪在电子商务领域也日益猖獗。
网络诈骗犯罪是指以非法手段获取他人财产或其他利益的行为。
本文将对电子商务领域的网络诈骗犯罪进行浅析,包括其常见形式、影响和预防措施。
常见形式虚假销售诈骗虚假销售诈骗是网络诈骗犯罪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
犯罪分子通过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发布虚假商品信息,吸引消费者支付定金或全款。
然后,犯罪分子以各种借口携款潜逃,使受害者无法获得商品或退款。
虚假招聘诈骗虚假招聘诈骗是近年来迅速增长的网络诈骗形式之一。
犯罪分子以虚假招聘广告的形式发布,吸引求职者提供个人信息或支付培训费用和押金。
然后,犯罪分子以各种理由逃避招聘或拒绝退还费用,给求职者带来经济损失和心理伤害。
虚假交易诈骗虚假交易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虚假交易或交易纠纷引诱受害者提供个人银行账户信息或支付密码。
然后,犯罪分子利用这些信息非法获取受害者的资金。
影响经济损失网络诈骗犯罪给电子商务行业和个人用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虚假销售诈骗、虚假招聘诈骗和虚假交易诈骗等行为直接导致消费者财产受损,严重影响消费者对电子商务平台的信任度。
信任危机网络诈骗犯罪使得用户对电子商务平台的信任度降低,进而影响整个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
用户对平台的信任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而网络诈骗犯罪严重破坏了这种信任,使得用户对在线交易持有怀疑态度。
司法压力网络诈骗犯罪对执法机关造成了巨大的司法压力。
由于网络诈骗犯罪常常跨越地域和国界,加上技术手段的复杂性,对这类犯罪的侦查和打击存在一定的困难。
执法机关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追踪和打击网络诈骗犯罪。
预防措施完善法律法规完善法律法规是预防网络诈骗犯罪的基础。
国家应当加强立法工作,制定更加全面、严格的电子商务领域的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应当涵盖各种网络诈骗犯罪的形式,对犯罪行为和处罚做出明确规定。
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电子商务平台应当加强对商家和用户的审核和监管力度,严禁虚假销售、虚假招聘和虚假交易等行为。
论电子商务中的诈骗罪
论电子商务中的诈骗罪摘要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与此,电子商务中的诈骗现象也日益增多。
本论文旨在探讨电子商务中的诈骗罪,包括其定义、特征、影响及防范措施等方面,以增强对电子商务诈骗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1. 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子商务中的诈骗罪始终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电子商务诈骗给消费者带来经济损失,也对电子商务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探讨电子商务中的诈骗罪对于促进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电子商务中的诈骗罪定义电子商务中的诈骗罪是指在电子商务交易中,以虚假的信息或手段,欺骗他人获取非法利益的行为。
电子商务诈骗罪以其隐蔽性和威力而备受关注,严重破坏了电子商务的诚信环境。
3. 电子商务中的诈骗罪特征电子商务中的诈骗罪具有以下特征:信息虚假:诈骗者利用虚假的商品信息或商家信誉进行欺骗。
操作便捷:诈骗者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便捷性实施诈骗行为。
跨地域性:电子商务诈骗容易跨越地域限制,使得打击和追溯行为困难。
重大经济损失:电子商务诈骗带来的经济损失巨大,影响消费者和企业的信心。
4. 电子商务中的诈骗罪对社会的影响电子商务中的诈骗罪给社会带来了多方面的不良影响:经济损失:电子商务诈骗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损害了消费者和商家的利益。
信任破坏:电子商务诈骗破坏了交易双方之间的信任关系,降低了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信心。
法治环境恶化:电子商务诈骗罪破坏了电子商务的法治环境,影响社会法治建设的进程。
5. 防范电子商务中的诈骗罪的措施为了防范电子商务中的诈骗罪,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完善法律法规:制定更为完善的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电子商务诈骗罪的打击力度。
加强监管:加大对电子商务平台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商家身份和商品信息的审核。
增加公众教育:加强对消费者和企业的教育,提高其对电子商务诈骗的识别和防范能力。
技术手段应用: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和大数据分析,加强电子商务诈骗的预警和防控。
电子商务中的欺诈检测与防御技术研究
电子商务中的欺诈检测与防御技术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普及,人们享受到了更多方便快捷的购物体验。
然而,电子商务中的欺诈行为也渐渐增多,给用户和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研究电子商务中的欺诈检测与防御技术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电子商务中的欺诈行为在电子商务中,欺诈行为主要包括虚假商品、假冒货币、虚假交易、网络钓鱼等。
虚假商品是指在商品信息中夸大宣传、虚假承诺、伪造评价等手段骗取用户购买;假冒货币是指利用虚假支付手段进行交易;虚假交易是指伪造交易记录、骗取消费者信任并进行非法交易;网络钓鱼是指通过冒充合法组织或个人,欺骗用户提供个人信息或进行非法交易。
二、欺诈检测技术为了有效地应对电子商务中的欺诈行为,研究人员提出了各种欺诈检测技术。
这些技术主要包括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方法。
1. 数据挖掘数据挖掘是从大量数据中发现模式和关联的过程。
在电子商务欺诈检测中,可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从用户交易数据、用户行为数据等方面挖掘出具有欺诈特征的模式。
例如,通过分析用户的购物行为模式、购买历史记录、评价信息等,可以发现欺诈行为的规律。
2. 机器学习机器学习是通过训练大量数据来使机器具备学习和识别能力的一种方法。
在欺诈检测中,可以利用机器学习算法从大量的历史交易数据中学习出欺诈行为的特征,然后对新的交易进行预测和识别。
例如,可以使用决策树、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等机器学习算法来构建欺诈检测模型,从而实现对欺诈行为的自动检测。
3.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指机器能够模拟和模仿人类智能的过程。
在欺诈检测中,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用户行为进行建模和分析,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和深度学习模型的结合,提高欺诈检测的准确率和效率。
例如,可以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来学习用户交易行为的模式,并对疑似欺诈交易进行实时预警和风险评估。
三、欺诈防御技术除了欺诈检测技术,欺诈防御技术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欺诈防御技术主要包括安全认证、风险评估、反欺诈策略等。
电子商务中的诈骗行为探析
电子商务中的诈骗行为探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们可以轻松地在网上购物、交易,享受便捷的服务。
然而,与此同时,电子商务中的诈骗行为也日益猖獗,给消费者和商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电子商务诈骗行为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是虚假网站诈骗。
不法分子会模仿知名电商平台或品牌官方网站的页面设计和布局,制作出几乎可以以假乱真的虚假网站。
当消费者在搜索引擎中输入相关关键词时,这些虚假网站可能会出现在搜索结果的前列。
消费者一旦误点进入,便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泄露个人信息,如用户名、密码、银行卡号等,甚至直接在虚假网站上进行交易,导致钱财损失。
网络钓鱼也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商务诈骗手段。
诈骗者通常会通过电子邮件、短信等方式,向消费者发送看似来自正规电商平台或银行的消息,声称消费者的账户存在异常,需要点击链接进行验证或修改信息。
这些链接往往会指向钓鱼网站,一旦消费者点击并按照提示输入个人敏感信息,诈骗者就能获取这些信息并加以利用。
还有一种常见的诈骗方式是虚假交易诈骗。
诈骗者在电商平台上发布虚假的商品信息,以低价、限量等诱人条件吸引消费者购买。
消费者付款后,诈骗者要么不发货,要么发送与描述完全不符的劣质商品,甚至直接消失,让消费者无法联系到。
此外,恶意软件诈骗也给电子商务带来了严重威胁。
消费者在下载一些看似正常的软件或点击不明来源的链接时,可能会在设备上感染恶意软件。
这些恶意软件可以窃取用户的登录凭证、交易记录等重要信息,或者篡改用户的交易数据,造成经济损失。
电子商务诈骗行为之所以能够屡屡得逞,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消费者的防范意识不足是一个重要因素。
许多消费者在进行电子商务交易时,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轻易相信不明来源的信息,随意在不可信的网站上输入个人敏感信息,或者不注意保护自己的设备和网络环境。
其次,电商平台的监管存在漏洞。
一些电商平台对商家的审核不够严格,导致一些不法分子能够轻易入驻并实施诈骗行为。
电子商务中的诈骗行为探析[1]本月修正2023简版
电子商务中的诈骗行为探析电子商务中的诈骗行为探析1. 引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购物体验,然而,与此同时,电子商务中的诈骗行为也日益猖獗。
诈骗行为对消费者和商家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理解并探索电子商务中的诈骗行为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电子商务中的诈骗行为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2. 电子商务中的常见诈骗手段在电子商务中,诈骗手段千变万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段:2.1 虚假商品通过发布虚假商品信息欺骗买家进行交易,与实际商品存在差异或根本没有商品。
2.2 虚假物流信息发布虚假物流信息,以获取买家的信任并拖延发货时间。
2.3 山寨品质销售质量低劣的山寨商品,以次充好,获得不当利益。
2.4 虚假宣传通过虚假的宣传手段,夸大产品的功效和效果,引诱消费者购买。
2.5 虚假评价通过虚假评价手段,提高商品的信誉度和销售量,骗取消费者的信任。
3. 影响因素电子商务中的诈骗行为不仅仅来自于不法分子的手段,还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
3.1 技术进步的双刃剑网络技术的进步为电子商务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但同时也为诈骗分子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他们可以利用技术手段来隐藏自己的身份和行踪,使得被害者更难追溯。
3.2 社会信任的缺失电子商务平台上的交易缺乏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信任建立更加困难。
少数不良商家的行为对整个行业造成了信任危机,使得消费者更加警惕和谨慎。
3.3 缺乏监管电子商务平台的监管力度相对较弱,监管部门在打击电子商务诈骗方面存在困难。
这进一步鼓励不法分子进行诈骗行为。
4. 预防措施4.1 加强平台监管电子商务平台应加强对商家的审核和监管,建立更加完善的信誉评价体系。
对于被举报的商家,应迅速采取措施进行调查和处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4.2 提高消费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提高他们对诈骗手段的辨识能力。
平台可以提供相关的诈骗案例分享和防范知识,帮助消费者提高警惕。
论电子商务中的诈骗罪(一)
论电子商务中的诈骗罪(一)
摘要: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诈骗罪案件也呈现出日益增多的趋势。
本文对电子商务中涉及的诈骗罪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包括诈骗罪的定义、构成要件、形式和手段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本文还对当前存在的电子商务诈骗罪案件进行了案例分析,并提出了防范和打击电子商务诈骗罪的相关建议。
第一章:电子商务诈骗罪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1.1 电子商务诈骗罪的定义
1.2 电子商务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1.3 电子商务诈骗罪的主要形式
第二章:电子商务诈骗罪的手段和特点
2.1 网络支付平台诈骗
2.2 虚构商品或服务欺诈
2.3 数据篡改和窃取
2.4 虚假宣传和广告欺诈
2.5 恶意利用用户信息进行诈骗
第三章:电子商务诈骗罪案例分析
3.1 案例一:虚构商品诈骗案
3.2案例二:网络支付平台诈骗案
3.3案例三:数据窃取和篡改案
第四章:电子商务诈骗罪的防范和打击
4.1 和法律部门的角色和责任
4.2 电商平台的安全措施
4.3用户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4.4 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
附录:
附件一:相关法律文件
附件二:电子商务平台用户须知
附件三:电子商务诈骗案例分析报告
法律名词及注释:
诈骗罪:指通过欺诈手段,迫使他人错误地行使或放弃合法权益,以达到非法占有的犯罪行为。
电子商务:是指利用互联网、计算机网络和各种电子技术设备,进行交易活动、商务活动和相关服务的一种商务模式。
电子商务平台:是指提供电子商务交易服务、信息交流服务、网络管理和增值服务的交易平台,如淘宝、京东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制作形式极为精美的电子信息,诈骗他人的财物,并
不需要投入很大财力、人力和物力,着手犯罪的成本极低。
这些都给案件的侦破工作带来很大阻碍。
2·犯罪主体多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电子商务领域诈骗的犯罪嫌疑人多采用网络通讯中的
高科技工具,有时多种手段并用。如破译口令、密码、直
新的诈骗方法出现就会很快地传播开来,犯罪嫌疑人往往
具有较强的贪婪性,他们所实施的行为对整个社会的经济
秩序带来很大的危害,受害群体范围很广。例如从2002年
9月开始,安溪县人李某,纠集了8个亲戚或老乡,在厦
门招聘电脑人员,在互联网上谎称是深圳的公司,称有明
显低于市场价格的电子产品出售,骗取巨额货款。该团伙
中有可能被犯罪嫌疑人非法获得,被他们利用来假冒电子
商务交易方,进行诈骗活动。例如: 2005年6月10日,嫌
疑人柳某在广州市番禺区一间网吧里,利用其电脑技术,
秘密进入到四川一家公司深圳办事处的业务员夏某的电子
邮箱内,截留了一也门客户发给夏某的电子邮件,再自建
了一个与也门客户同名的电子邮箱,并将原邮件通过自建
会从被害人手中直接骗取财物,多是通过银行账户汇入犯
罪嫌疑人的账户中。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犯罪嫌疑人能控
制的其骗取的财物数额问题。学者关于这一问题有三种观
点,一是认为应该以被害人汇出的即失去控制的财物作为
数额认定标准;二是应该以犯罪嫌疑人所能控制的财物数
额作为认定标准;三是认为应当以被害人失去控制而犯罪
式复杂多样,迷惑性较强,确实还有值得在刑法理论上加
以探讨和研究的地方,尤其是犯罪行为的定性问题研究。
(一)电子商务领域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的区别
和当初合同诈骗罪从诈骗罪中分离出来一样,电子商
务领域的诈骗犯罪行为与合同诈骗犯罪行为,二者的区分
仍存在不同观点。有学者认为电子商务诈骗仅可能发生在
依据刑法规定诈骗犯罪是结果犯既遂,结果犯是指犯罪嫌
疑人不仅要实施犯罪行为,而且必须发生法定的危害结果
才构成犯罪既遂。在电子商务领域犯罪嫌疑人通过“人—
机对话”的方式骗取被害人的财物,而这一财物开始只是
代表一定金额的数字符号。在电子商务领域诈骗犯罪侵害
的是现金实物还是虚拟的电子货币,还存在争议,从而对
性还很大,大多数仍由受害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受案管辖。
另外行为人常通过代理服务器等技术手段使得犯罪行为人
操作计算机地点往往不易查明,但取得财产的地点(如行
为人用于犯罪的开户银行)通常是相对明确固定的,故将
实际取得的财产地点作为犯罪结果地,在司法实践中更具
有可操作性。
(二)加强网络经济犯罪情报信息搜集
采用虚报商品利润、自买自卖等手段进行虚假交易,骗得
骏网公司账户内虚增资金人民币76万元,后将该笔虚增资
金转入被告人张某使用的账户。随后,张某又将上述虚增
资金全部用于从骏网公司购买游戏卡,后销赃变现,并分
得赃款人民币23万元。[2]
(二)电子商务领域诈骗犯罪的特点
1·犯罪行为具有极强的隐蔽性,且犯罪成本低
原则。我们应该在坚持这一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对属地管辖
加以适度扩张,对犯罪行为地和犯罪结果地做广义的解释,
以获得刑事管辖权的联结点。网络的虚拟性使得我们在对
犯罪地的认定方面产生较多争议。网址在网络上具有重要
地位,与现实环境的联系最多、最稳定,所以网址在明确
管辖权时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目前利用网址的局限
否达到法定数额是区分罪与非罪、重罪或轻罪的重要标准
之一。在传统的诈骗犯罪中,犯罪嫌疑人非法占有的公私
财物的数额总是与被害人所失去的财物数额相同的,所以
认定诈骗财物的数额没有什么分歧。然而,在电子商务领
域的诈骗犯罪情况就比较复杂了,由于电子商务领域诈骗
犯罪多是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犯罪嫌疑人一般不
子自己建立电子商务网站外,大部分不法分子采用在知名
电子商务网站上,如“易趣”、“淘宝”、“阿里巴巴”等,
发布虚假信息,以所谓“超低价”、“免税”、“走私货”、
“慈善义卖”的名义出售各种产品,或以次充好,以走私
货充行货,很多人在低价的诱惑下上当受骗。网上交易多
是异地交易,通常需要汇款。不法分子一般要求消费者先
接输入非法指令;借助微波电信、卫星、电台数据传输中
的疏漏盗窃信息;开发特种攻击软件;伪造信用卡、磁卡;
非法潜入管理者空间等。还有与传统犯罪方式相结合的,
如偷偷潜入信息管理库复制软盘,以窃取存储的商业秘密、
个人隐私等。
3·传播快,范围广,受害群体多
电子商务领域诈骗犯罪的手法很容易被复制,只要有
嫌疑人实际能控制的数额作为认定标准。[5]笔者赞同第三种
观点,诈骗犯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只有
犯罪嫌疑人能够实际控制了被害人所失去的财物才能说犯
罪嫌疑人达到了非法占有的目的。
(三)电子商务领域诈骗犯罪既遂认定
犯罪既遂形态,是指行为人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有
了刑法规定的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的一种停止形态。
电子商务领域诈骗犯罪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新型化的
犯罪,法律“似乎”没有明文规定,但仔细研究我们会发
现,诸多犯罪现象其实都是传统诈骗犯罪的翻新,与利用
其他形式的工具所实施的同类犯罪相比,在主观方面、主
体要件的要求上,所侵犯的客体上并无明显不同,因而仍
属于《刑法》所具体规定的传统犯罪。但由于此类犯罪形
行合同的行为,如假冒电子商务交易方诈骗他人财物,似
乎有“签订、履行合同”的行为,其实这里犯罪嫌疑人是
第三者,其利用虚假手段让被害人相信他是交易对象而上
当受骗。电子商务领域中的诈骗行为仍应分为普通诈骗行
为、合同诈骗行为和金融诈骗行为等特殊诈骗行为。
(二)诈骗数额的认定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行为人骗取公私财物的数额是
的新邮箱发送给夏某,很快就套取到夏某回给也门客户的
邮件。随后,柳某将该邮件中夏某提供给也门客户的收款
银行账号等内容更改为其本人所开设的一个户名为“钱
俊”的中国工商银行广州市花城支行的账号,再将修改后
的邮件从夏某电子邮箱内发送给也门客户。上述做法致使
也门客户于6月13日将4万美元货款汇入柳某所持有的
电子商务客户和商户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具有合同诈
骗的全部必要特征,因此对电子商务诈骗应当依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4条定罪处罚。[4]笔者认为此观点值
得商榷,电子商务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媒介,不
能因为电子商务是客户与商户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就片
面地认为是合同诈骗行为,而且许多行为也没有签订、履
后情报信息收集工作中不断自动补充新词汇的功能,这样
才能做到系统总词库的自动更新;之后根据目标样本的词
频分布,从总词典中提取挖掘目标的特征信息;由系统自
录”。笔者认为将电子资金作为犯罪对象有所不妥。诈骗罪
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在电子商务领域的诈骗
犯罪中当犯罪嫌疑人骗取被害人的电子货币后,如果认为
电子货币是犯罪对象,也就是说犯罪嫌疑人占有电子货币
符号就造成危害结果,也即犯罪既遂。其虚拟阶段的结果
仅仅表现为权利记载上文义或信息数据的改动。它是否必
付部分款,再以各种理由诱骗消费者付余款或者其他各种
名目的款项,得到钱款或被识破时,就立即切断与消费者
的联系。
2·冒充电子商务交易方诈骗他人财
电子商务中商务活动的有关信函大多是通过互联网络
以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传输和交换,电子邮件既方便快捷
又能节约一笔不小的商务开支。但是电子邮件在传输过程
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等方面
的变迁,诈骗犯罪的形式、特点等必然发生变化。而随着
电子商务的发展,诈骗犯罪也以种种形式出现在电子商务
活动过程中,迷惑性增强并具有一定新的特点。
(一)电子商务领域诈骗犯罪的形式
电子商务的发展为诈骗犯罪提供了新的犯罪场所,从
实体环境转到了虚拟环境,骗子们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
诈骗已经越来越猖獗,行骗的手段变化多端、层出不穷,
目前电子商务领域的诈骗犯罪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利用虚假网站或发布虚假信息进行诈骗
此类诈骗案件过程一般是骗子们首先制作一个虚假的
电子商务网站,利用网站上发布的“超低价商品”或“海
关查没品”为诱饵诱骗消费者,或者利用虚假购物网站销
售一些国家明令禁止的违法产品进行诈骗。除少数不法分
建立了17个诈骗网站,近半年发送的虚假商品信息高达
700余万条,用于诈骗的手机号码有40余个,而与这些手
机有过联系的电话号码多达25000个以上,共有240人受
骗。据了解, 240个受骗者来自全国各地,甚至远及巴西、
美国等国,受骗钱款总计155万多元。[3]
二、电子商务领域诈骗犯罪案件性质认定难点
权是否被侵犯作为犯罪既遂的标准。
三、电子商务领域诈骗犯罪的侦查对策
(一)明确管辖范围
由于电子商务活动过程具有时空的跨越性和信息媒介
的无体性,侦查机关对电子商务领域诈骗犯罪的管辖权就
产生了许多争论。确定管辖权成为侦查机关需首要解决的
问题,根据刑法规定我国采用的是以属地管辖为基础,以
属人管辖为原则,保护管辖和普遍管辖为补充的刑事管辖
诈骗罪的既遂认定还存在不同观点。诈骗罪与盗窃罪同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