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整合减负提质-小学“小梅花”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双减政策下如何提质增效

小学语文双减政策下如何提质增效

小学语文"双减"政策下如何提质增效摘要:在双减政策推行的背景下,对小学语文教学也逐渐的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提质增效,让学生在减少学习负担的基础上完成学习效率的提高,完成双减政策的落地施行,是当前教师应该思考的地方。

对此,本文就如何在双减政策下完成小学语文教学提质增效进行探究分析,希望可以为语文教学提供参考,完成提质增效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语文;提质增效引言:双减政策是为了适当的减轻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负担,尤其是对处于学习初期的小学生而言,希望他们可以在适当的学习程度下,顺利进入高学年阶段。

在这个时期,教师更加要注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与乐趣,让学生不在只是枯燥的进行学习,而是有质的进行学习,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式单一虽然现在已经在新课程改革下提倡教师转变以往的教学思想,以学生为主体,改变教学方式,但是过往应试教育的理念对现在教师依然存在不良影响。

传统教育理念下,教师多数都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更多的觉得只要讲授了知识,布置了作业就好了,并没有意识到教学的本质是什么。

很多教师仍旧采用着对照教材进行教学,一板一眼进行讲解,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对这种教学方式感兴趣,是否可以很好的吸收理解知识。

在这种固步自封的教学理念下,学生对知识难以掌握,教师也会觉得讲授的很累,从而对语文教学产生阻碍。

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对语文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对日后深层次教学更是有着很大的不良影响。

(二)课后作业繁重,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现下仍旧有许多教师觉得学生只有取得了高的考试成绩才是完成了教学目标,才是教学的目的。

因此,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往往会采取在课后布置许多繁重的作业,同时,家长也会在课外给学生报许多的辅导班,觉得只有这种方式才能让学生不断的学习,才可以不落后于其他学生。

尤其是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老师更是觉得要多做作业才能理解课本知识,家长则是觉得学生在课堂没理解好知识就应该在课后多补习补习。

巧设任务群,弘扬“梅”文化

巧设任务群,弘扬“梅”文化

巧设任务群,弘扬“梅”文化作者:曹志平孟晓东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24年第03期设计理念:梅花是我国的名花,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和文化符号。

整合学生已经积累的《梅花》《卜算子·咏梅》等诗句,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课程理念来重构《墨梅》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做梅花的最佳代言人,帮助它参选国花”这一真实的任务情境中,通过进阶的学习任务,丰满对“梅花”这一意象的认识,深入理解梅花的象征意义,提升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弘扬中华传统的“梅”文化。

教学目标:1.学习两个有文化元素的生词“砚”“乾坤”,并能有感情地诵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在资料的拓展阅读和写梅诗句的积累运用中,体会“清气”的内涵,感悟梅花所代表的中国精神。

3.能根据情境任务,结合评价标准,争做梅花的最佳代言人,帮助它参选中国的国花。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聊花导入,发布情境任务1.猜一猜:中国的国花是什么?为什么这么猜?2.发布任务:其实,从法律意义上,中国至今还没有确定国花。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做梅花的最佳代言人,帮助它参选国花”。

(设计意图:联结现实生活,创设“做梅花的最佳代言人,帮助它参选国花”这一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让学生的学习源自于解决问题的实际需要,能有效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二、任务一:诵读古诗,理解梅花清气学习活动一:朗读“诗中梅”,把握韵脚读出诗味1.朗读课题,理解“墨梅”的意思。

2.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停顿。

3.指导初读。

要点:(1)读准生词:砚、乾坤。

(2)为什么“砚”和“乾坤”是有文化味的生词?“砚”是“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的第四宝。

(引导学生说说“砚”的用途)“乾坤”是中国古代文人对天地的称呼。

(引导学生理解“乾”的意思、“坤”的意思。

送同学们一个词语“朗朗乾坤”,它形容政治清明、天下太平的样子。

)4.指导诵读。

要点:(1)读准停顿。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实现提质增效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实现提质增效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实现提质增效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对各学科的教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实现提质增效。

在“双减”政策的引领下,小学语文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进教学方式,提升自身专业成长,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真正实现教学的减负提质增效。

关键词:双减;小学语文;提质增效引言“双减”背景下,教师作为课程教育的主导者,不能够再简单带领学生学习教材的基础知识,应该根据学科教育的基本目标,合理地设计模块化教学内容,以引导学生高效率地掌握相应的知识内容,更好地践行“双减”政策的深刻内涵。

另外,教师在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与计划时,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取恰当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更好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才能够更好感悟时代的发展趋势,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1落实“双减”政策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双减”政策的深化和落实为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首先,教师在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的过程中还要协同家长一同转变教育观念,让家长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注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促使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身心得以全面发展。

其次,教育部门实施“双减”政策的根本目的就是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不再因为过多作业而失去学习学科知识的兴趣,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去完成自己喜欢的事情,从而使得学生身心发展不再具有束缚。

要知道,小学生不仅要拥有畅想梦想的权利,同时还要有主宰生活的权利,让学生为自己的人生规划赋予更多时间和空间。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双减”政策已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要想为学生日后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就要在教学中深入贯彻“双减”政策,利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丰富学生的体验感,促使学生真正热爱语文、喜欢语文。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1教学方式传统,学生学习兴趣低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施行,虽然一些教育工作者调整了教学方式,但是传统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灌输性教学”“题海战术”“照本宣科”依然是教学的主要方式。

减负提质实施方案(三篇)

减负提质实施方案(三篇)

减负提质实施方案____年减负提质实施方案一、背景和意义当前我国教育系统中存在着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缺乏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

因此,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教育质量,我国需要在____年实施减负提质的方案。

这一方案的实施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目标和任务1. 目标:(1) 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2. 任务:(1) 减少课程负荷,通过减少学科数量、课时安排合理化等措施,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2) 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学科的内涵和实践性,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3) 推广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科学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4)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适应减负提质的要求;(5) 加强家校合作,形成全社会关注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具体措施1. 调整课程设置:减少学科数量,优化考试内容。

根据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适当减少学科数量,将部分学科内容整合到其他学科中,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优化考试内容,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减少死记硬背。

2. 改进教材编写:优化教材内容,强调实践性教学。

教材编写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减少过多的理论知识,将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注重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培养。

3. 优化课时安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能。

学校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体习惯,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避免过度超负荷。

学校还应提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活动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推广综合素质评价:改变传统的笔试评价方式,注重多维度的评价。

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口语表达、实际操作、课堂参与等,从而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能力水平。

5.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举办师资培训班、组织教师交流、提供教学资源等方式,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适应减负提质的需求。

“梅花文化”大思政课建设的校本路径

“梅花文化”大思政课建设的校本路径

“梅花文化”大思政课建设的校本路径作者:高利荣来源:《教育·校长参考》2023年第10期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

”这为我们进一步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小林小学西北方向近处的“超山”风景区,以梅景而出名,曾有不少雅士名人慕名而来,并留下了诸多的诗文墨宝、金石书画,吴昌硕先生更是把超山作为长眠之地。

如今,“超山”已经形成较有特色的梅花文化。

梅花是最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花朵之一,千百年来一直盛开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梅花香自苦寒来”“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等都是对梅花的贴切写照。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大力推进,本校在校生中的“新临平儿童”已超学生总人数的90%。

这部分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从小成长的环境不同,接受的文化、教育差异较大,造成学生在思想、行为、习惯和品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别。

特别是,对学校和生活地区的归属感不强,传承传统文化精神缺失,对“梅花文化”这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更是知之尚浅。

基于此,我校尝试以“梅花文化”作为大思政课建设的切入口,围绕“梅花文化”展开思政课的研究,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充分继承和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以梅花文化为载体,孕育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梅花少年。

学校重点围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打造“梅花文化”大思政课教育主题。

以“梅花文化”为保障,优化思政教育文化育人环境一是“梅花文化”固本。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聚力“双减”提质赋能 五育并举落地增效

聚力“双减”提质赋能 五育并举落地增效

聚力“双减”提质赋能五育并举落地增效“双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为认真贯彻落实“双减”工作,XX市XX区XX学校秉持“让每一个人梦想成真”的办学理念,构筑理想课堂,探索学科建设,研发卓越课程,让每一位学生享受适切的课程,积极探索“双减”视域下的教育模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添薪蓄力,助力“双减”落地增效。

一、少教多学,提高课堂实效“双减”政策要求教育回归学校主阵地,学生回归学校主课堂。

XX学校作为一所探索面向未来的新型学校,学校以第一课堂为主阵地,积极开展“学程导航·六学课堂”范式下的校本课堂实践研究,精心打造“少教多学圆梦课堂”。

少教多学“五环节教学”充分尊重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创设更多的思维时间与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释放学生更多的潜能。

为了推进“少教多学五环节教学”,XX学校采取了一下措施:1.制定了《XX学校关于全面提升“学程导航·六学课堂”课堂品质的实施方案》《XX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施方案》。

2.借助学科部主题式教研、大教研、年级组常态教研、校长室督导室预约听课和推门听课以及每月的双百分考核等多层面、多形式的教研活动,引领和督促每一位教师自觉优化课堂教学,切实转变课堂的生态和质态。

3.加强常规检查,专门出台了《XX学校学科部、教研组量化考核细则》、《XX学校课堂教学评价表》、《XX学校教师备课、听课评价细则》。

二、作业管理,落实减负增效1.学校积极建构作业设计体系,优化作业结构,建立“12345”作业管理机制。

“一个目标”即减轻作业负担,提高作业育人功能。

“两个抓手”一是抓作业管理,二是抓作业评价。

“三项机制”即内容菜单化、布置分层化、评价个性化。

“四项举措”即“作业公示、作业研讨、作业分享、作业展评”。

“5”即探索以项目化作业为目标,以基础巩固类、拓展延伸类、综合探究类、创新实践类、融合应用类为核心的五种作业模式,推行“弹性作业”,严抓作业质量,严控作业总量,实现作业的有效管理,让作业的量透明化,让作业的质看得见,以作业改革撬动学生发展。

“五育融合”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五育融合”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五育融合”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作者:王蕾曾晓燕来源:《中国德育》2023年第24期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促进“五育融合”育人理念落地见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东莞外国语学校以“活动育人”为着力点,结合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五育融合”校本课程实践的基本范式,为“五育”深度融合提供了可借鉴的校本课程实践的思路和方法。

一、“五育融合”校本课程的设计(一)设计理念学校秉持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全学科育人的理念,通过德、智、体、美、劳五种课程,塑造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德育贯穿其他四育之中。

(二)设计目标“五育融合”校本课程的设计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兼具健康的体魄、睿智的智慧、高尚的道德、审美的情趣、行知的能力,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

(三)整体框架“五育融合”校本课程的开发始终围绕“一个育人目标”“三项课程结构”和“五种课程功能”展开。

“一个育人目标”是指五育融合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三项课程结构”是指五育融合校本课程中的“融+”主题课程、“四节”文化课程和博雅选修课程;“五种课程功能”是指五育融合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指向树德、尚智、健体、润美、行知五个方面的品质。

二、“五育融合”校本课程的实施在“五育融合”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学校校本课程的实施成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学校立足校情和学情,通过开发“融+”主题课程、实践“四节”文化课程、设计博雅选修课程、构建校本课程评价体系等措施,打造了一体化的育人体系,旨在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个体。

(一)开发“融+”主题课程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强调,“道德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主张“在活动中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

学校根据活动育人的德育理念及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开设了大主题学习“融+”课程。

每年级设立一个跨学科的长线课程,围绕我与自己、我与他人、我与社会三大领域展开设计。

立足文化价值和育人理念构建“五福梅”校本课程体系

立足文化价值和育人理念构建“五福梅”校本课程体系

立足文化价值和育人理念构建“五福梅”校本课程体系作者:刘志彪来源:《基础教育参考》 2016年第12期刘志彪作者简介:刘志彪,江苏省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校长(江苏扬州.225009)近年来,江苏省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从“儿童立场、国际视野、幸福教育”的办学定位出发,立足学校的文化价值和育人理念,进行了覆盖家校全面生活的综合性课程改革,构建了“五福梅”校本课程体系,引领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成为区域校本课程的参照样本。

一、源自学校文化基因的课程目标提炼梅岭小学因“梅”而生。

2013年8月,梅岭小学西区校正式独立办学。

独立后学校的核心文化从哪里来,又往何处去,成为横亘在全体梅西人面前的—个历史命题。

梅西人系统梳理了学校的历史沿革、文化传承和价值因子,寻根溯源,反复论证,最终将学校价值旨归、师生行为文化的应有之义明确为“幸福”,并由此提炼出与之相融的文化构想——梅开五福,以“雅(身体健美、心灵静美)、洁(品德高尚、行事明快)、韧(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先(与时俱进、敢为人先)、和(和谐共生、合作共赢)”的五福精神,来审视自身的教育行为,力求使之成为学校文化的公约与标志。

这五个字表达了学校培养目标在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等方面的校本化要求,并与此相对应,形成了“形象气质、道德品性、意志品质,竞争意识、团队合作”五大校本课程核心目标。

二、源自“全课程”理念的课程体系建设梅岭小学西区校确立了“五福精神”为课程的核心价值,从“形象气质、道德品性、意志品质、竞争意识、团队合作”五个维度来规划课程目标,从学科内的局部整合到学科间的主题整合,再到“全课程”的统整,逐步推进,采用包班教学、协同教学、跨年级跨班授课、科学灵活安排课时等形式,整体构建“五福梅”课程体系的五大领域。

这种体系架构指向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群组,形似一朵立体的梅花(即课程模型图),围绕“雅、洁、韧、先、和”的发展目标,形成“五瓣三层”的课程结构。

【“双减”教研】“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提质增效与作业优化设计经验总结三篇

【“双减”教研】“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提质增效与作业优化设计经验总结三篇

【"双减”教研】“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提质增效与作业优化设计经验总结三篇第一篇〃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提质增效与作业优化设计“双减”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减轻了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但同时也给学校和教师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校在三个方面的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实现课堂增效、严格作业要求、课后分层服务。

一、抓课堂,实现课堂增效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双减”的前提是课堂增效,课堂增效的起点是教师对课标、教材研读、把握、执行,教师要做课标忠实执行者,教材创造性解读、使用者。

这就要求教师脑中有“纲”(课程改革纲要)、胸中有“标”(课标)、腹中有“书”、目中有“人”、心中有“法”、手中有“技”。

教师要有“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用课标教”的意识。

注重从学科教学意识到课程意识转变,注重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注重学校整体课程体系建构与推进。

双减”政策下,对学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教师应教尽教,学生应学尽学。

在课堂上让学生吃饱吃好,充分提高课堂效率。

2.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益。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3.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课堂上所有的教学活动和信息化手段都是为教学服务的,无论用什么方法教都不能偏离教学目标。

4.让英语教学生活化,改变学生会答题不会会话,会阅读不会写作,能听懂不能交流的现状。

实现课堂增效,需要满足“四有”条件:有精准的教学目标;有合理的教学方式;有愉悦的教学氛围;有实在的教学效果。

教师们会继续借助学校的教研常规工作,推进教学改革,提高课堂实效,优化作业设计。

二、抓作业,严格作业要求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

学校在作业管理方面措施如下:1.完善作业管理制度制定了作业精编制度,作业布置公示制度,作业检查制度和考评细则,并纳入量化管理。

2.加强考核确保落实根据作业管理制度和考评细则,每周检查作业布置、批阅和学生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整改。

小学减负提质工作总结(3篇)

小学减负提质工作总结(3篇)

小学减负提质工作总结(3篇)小学减负提质工作总结(精选3篇)小学减负提质工作总结篇1为贯彻落实党和全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及青岛市《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__小学全体干部教师将深入实施“提质减负”工程,扎实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稳步提高,经过校务会研究,特制定以下措施:一、树立“质量立校”观念,构建和谐育人环境。

学校依据区教体局“安安静静抓教学,扎扎实实抓质量”的整体工作思路,牢固树立质量立校意识,视教学质量为学校命脉,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切实做到建立了与课改相适应的教学常规,做到“减时不减效,减负不减质”,实现教育教学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二、实施“精细化”管理,促进师生可持续发展。

加强科学规范管理,是全面提高办学质量的有效保证。

学校将创新管理机制,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

我们的管理目标是,倡导“三勤”即:班子勤政、教师勤业、学生勤奋,树立“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的“精细化”工作理念,推动各项工作的全面提高,以促进师生的可持续发展。

1.层级管理,提高课程领导力。

内涵发展的关键是管理,学校采用“思想引领到位、责任分配到位、措施落实到位、业务指导到位、问题跟进到位、总结反馈到位”的管理手段,力求把工作“做细、做精、抓实、抓好”;建立校长——业务干部——教师三级质量监控体系,实行层级管理,层层分解责任,提高管理效能:校长是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宏观调控学校教育教学,指导业务干部科学合理地实施管理;其他干部是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的具体责任人:负责数学教学、负责低、中年级的语文和信息技术教学;负责英语和体育教学;负责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和科学、艺术、综合实践、品生、品社教学,全体干部深入教学一线实施精细化管理,各负其责,共同施力,切实提高课程领导力。

2.完善制度,规范教育教学行为。

完善而规范的制度是科学管理的基础。

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全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议主要精神和《山东省小学课程实施水平》、《市南区关于深入开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工作意见》,进一步从师德、教学、管理等几大方面修订完善《__小学规章制度》,尤其是教学管理部分,从备课、上课、教研活动、教育科研、教学质量分析、教学档案管理等方面制定了26个相关制度,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促使教师认真学习,严格执行,变规章制度为职业自觉;学校每月都在干部层面开展一次“质量汇报会”,结合“干部工作手册”,做到“三个一”——“每月一记录,每月一反思、每月一交流”,同时,要求业务干部带领教师做好“单元把关”质量分析,从而做到“查漏补缺”;每一学年,组织好课题研讨会、教学研究会,通过阶段性的展示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双减政策下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双减政策下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双减政策下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摘要:双减教育改革的主要思想是对学生的作业总量、作业时长进行压减,从而切实减轻学生们过重的课业负担,其实质是“减负”与“增效”并存。

在这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一线教师必须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向40分钟的课堂要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学足学饱,真正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落实,创造出高效的教学。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前言:双减政策的出台是减轻学生们学习负担,构建教育良好生态的及时雨。

为了真正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见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们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一线教师就应该顺应改革发展的要求,奋战在改革的最前沿,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真正做到让减负与提质并存。

一、创设多样情境——以趣味教学促参与高质量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学生全方位参与的课堂,一定是充满互动与体验的课堂。

因此,在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教室应该重视创设多样教学情境,以趣味教学促参与。

比如,在“听故事,讲故事”的口语交际课堂上,老师首先利用微课视频为学生们播放《老鼠嫁女》的动画片段,并且将动画片段的一些画面进行截取,当学生们看完动画视频之后,老师引导学生们观察这些画面,并且想一想这些画面的大致情节是什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们说一说。

通过动画视频的观看,让学生们的课堂注意力更加集中,同时也让他们在表达自己看法中热情更高。

当学生们表达之后,老师让学生们根据这一段视频中涉及到的人物角色进行表演。

老师要给他们分发一些头饰,让学生们自由选择人物身份,有的扮演猫哥哥,有的扮演鼠妹妹,有的扮演乌云弟弟,有的扮演太阳爷爷,有的扮演老鼠夫妇。

通过演一演、说一说的形式,让学生的兴趣十分浓厚,积极参与学习,获得学习体验,从而收获语言交流能力。

又如,在《彩虹》的教学中,老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蓝猫淘气三千问》的主题曲《地厚天高》,让学生在聆听着“地有多厚,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天有多高,星星眨着眼月儿挂问号,彗星拖着长长尾巴,彩虹来架桥……”这首歌曲融入到《彩虹》的学习中来,这时老师引导学生们闭上眼睛,想象着天空中的彩虹、彗星等等,并且用语言进行引导:这时我们一起飞上蓝天,在蓝天上挂着一架彩虹,弯弯的彩虹可以让每个人心生希望,同时也能够产生美好的愿望,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现在你坐在这家彩虹上,你想许下什么愿望呢?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回答着,在这样富有童趣、快乐幸福的情境中,感受体验,读读练练,不仅感受到了这篇短小精悍的课文的语言美,同时也领悟到了作者的心灵美,体会到主人翁善良美好的心愿,在语言表达时营造出想象意境,让学生感受到意境之美,这时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在课堂上争先恐后说着,他们兴趣盎然,既实现了阅读的训练,也实现了语言的训练,有利于在他们兴趣更浓时提升日常教学质量。

课程整合减负提质“小梅花”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课堂PPT)

课程整合减负提质“小梅花”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课堂PPT)
课程整合 减负提质
——谢家湾小学“小梅花”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
陈胜全 2015年5月9日
.
1
一、课程整合的背景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
2
课程整合的背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 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 值观的过程。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
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 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
.
5
课程整合的背景——2011年课程标准修订
3.课程标准修订——课程标准2011年版。
深入推进教学改革。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各地要引 导广大教师严格依据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合理把握教学容量和难 度要求,调整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和积极性,控制好课业负担,不断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 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 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 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培训、奖励、了解 尊重、包容、欣赏
●稳定价值取向
.
12
“小梅花”课程体系的建构——谢家湾小学教育哲学
2.从教育管理学层面实施的主题文化
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
在文化育人的求索道路上,为了让办学理念和素质教育的核心要义更加 形象、具体,贴近小学实际,结合重庆的城市精神,通过实施“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主题型学校文化,探索让师生获得全体、全面、全过程的发展。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增效提质措施【五篇汇编】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增效提质措施【五篇汇编】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增效提质措施为了贯彻国家的“双减"政策精神,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通过提高学科作业设计质量,创新作业类型方式,更好地把握学科作业的育人功能,达到增效提质的结果,本学期,我们语文科组特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增效提质"措施。

一、调动学生兴趣,提升课堂质量“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动力和源泉,是提髙授课效率的保障。

如果学生对语文感兴趣,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大大提高,这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知识都非常关键。

教师要想提升语文在课堂教学的品质,就必须提高学生对语文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开展更积极的思考与探究。

如此,便可提升课堂质量,进而为降低课后的课业任务打下良好基础。

例如,在《大青树下的小学》的课程当中,老师可以对教学内容加以创新,使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都变得有趣生动。

具体如,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防一所民族小学的一些情况,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间的友爱和团结。

我们就可以通过收集影像等资料,更加直观地给同学们展示民族小学的风貌,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二、设计多样活动,替代传统作业在双减政策下,为活跃班级文化氛围,增强同学们的诵读能力,学校老师也可适当举办诗歌朗诵大赛等活动。

这样的活动,既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训练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让学生们全面发展,并降低枯燥作业给学生带来的压力。

例如,在《春的消息》的教学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是歌颂春天的美好。

老师可以提前给同学们留出预习作业,让学生们去收集和春天有关的资料,让同学们切身体验到春天的感觉,提髙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

三、在语文作业方面,要重视质量,减少数量教师对学生进行作业布置,会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巩固与复习,科学合理,有质量的作业确实会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存在许多教师对于作业缺乏正确的认识,有些教师一味注重对学生加大作业量, 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严重增加了小学生的作业负担,而且事半功倍。

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构建特色校本课程体系

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构建特色校本课程体系

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构建特色校本课程体系发布时间:2021-04-20T10:21:01.53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1期作者:任安丽[导读]任安丽武汉大学第一附属小学 430072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6-045-01学校校本课程体系将育人目标指向学生全面发展,坚持“五育并举”育人准则,探索“五育融合”育人模式。

以文化传承和现代科技为主线,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打造特色校本课程体系。

书法、武术、围棋、经典诵读等校本课程,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将人工智能、物联网、3D打印、机器人、编程语言等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精神;每周还开设了管弦乐团、合唱、啦啦操、舞蹈、飞向太空、课本剧等几十种多元社团活动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助力每位学生发展,深化校园文化内涵。

一、立足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程结构坚持五育并举,课程实施强化学科融合与创新意识,课程评价关注核心素养和全面发展。

突出树德、启智、健体、尚美、崇劳,和谐发展,知行合一。

树德。

以全域育人为目的,涵盖习惯教育、诚信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安全教育等,丰富的少先队活动课程和家庭教育课程构成了我校德育系列课程。

启智。

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开设思维大师、棋类、七巧板、编程、机器人、航模等校本课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特别是“学会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智育环境保障。

健体。

为增强学生体质,丰富课余生活,学校组建以体育、音乐组为主的团队开发各类文体社团活动课程,有田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啦啦操、花式跳绳和轮滑等社团。

为了提高学生对体育文化的认知,加强体育技能与健康理论知识,团队教师撰写了适用于室内体育教学的校本课程教材,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尚美。

在课程设置上创造条件开设舞蹈、啦啦操、管弦乐、葫芦丝、电影配音、线描、创意绘本、古典音乐欣赏等多元艺术社团课程,从视、听、动多感官多方面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实现美育增强民族认同和文化理解的价值。

学校“双减”结合第一二三课堂五项管理课后服务五育并举推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论文教研材料

学校“双减”结合第一二三课堂五项管理课后服务五育并举推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论文教研材料

学校“双减”结合第一二三课堂五项管理课后服务五育并举推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印发,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克服功利化、短视化教育行为,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保障每个儿童的健康成长作出的重大决策。

作为义务教育段学校,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双减”政策,转变教育观念。

当前,社会聚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能否保证提质增效这一“双减”难题,教育同仁共议破解之法。

我认为,以课堂革命、“三个课堂”为主抓手,将“双减”“五项管理”“课后服务”工作有效链接,优化教学程序,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推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就能有效破解“双减”难题,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一、“第一课堂”课程育人,以学定教提质增效“第一课堂”强调规范化,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把教学的立足点、课堂的支撑点放在学生核心素养养成上,提升教师"教”的艺术,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构建高效课堂。

1、四大抓手,奠定生本课堂基础。

——减负增效,从提高备课质量开始。

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学校着力抓备课质量,将作业设计纳入备课常规,实行作业预案审核机制。

在引导教师认真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各年级学科组制定整体作业计划:从学生“自然学习起点”出发,厘清作业范畴,划定作业规范、作业进度、评价标准,切忌超纲超标;在整体大单元教学前,各年级学科组需集体备课拟定单元重难点,依据学情需要及时调整教案,靶向定位作业方向,明确课上例题、课后习题、学后测验三类选题,全面优化教学效益;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各班教师对过往学生易错题型进行综合分析,提高设计质量,提前备案,找准痛点,精准下“药”,探索改进策略,提高教学实效。

学校对各个阶段的备课实效进行层级审核,并将作业设计作为专项课题进行研究。

——提升课堂品质,从改变教学方式开始。

构建生本课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设计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课上聚焦目标任务,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寻求获得知识、习得能力的方法,进行深度学习。

减负提质实施方案(3篇)

减负提质实施方案(3篇)

减负提质实施方案根据___省教育__关于减负的相关规定,结合学校发展实际,现制定减负提质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减负提质”是名校发展战略中一个无法回避的而又极其重要的发展阶段,“轻负高质”是我校今后一个时期所要追求的一个核心办学目标。

减负提质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将以四项改革为抓手,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努力提升教师的教育行为品性,精心打造学生幸福成长的空间,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实施内容——四大改革(一)作业改革作业改革是“减负提质”中一项最基础的工作,也是最能体现教师教育基本观念和教育技术的一项日常工作。

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是减负工作的必须予以破解的第一个技术指标和节点。

作业改革的指导思想是。

想学生所需,做有效作业,释放学生自由成长的空间。

主要工作举措是:1.“三不一要”——“不征订练习作业,不征订试卷,不超过省减负规定的作业时间,要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加强研究,追求高效——切实加强作业设计、作业内容、作业布置和作业评价四个层面的研究和管理力度,追求高效作业。

(二)课程设置改革课程改革是减负提质中一项最严肃的“执法”工作,也是最能体现学校办学思想和办学行为的重要的工作,它为减负提质提供一个严肃的政策架构。

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

高质实施国家标准课程,充分挖掘校本课程(含实践课程)潜力,开拓学生全面和个性发展的空间。

课程改革的主要举措是:1.严格执行课程设置标准。

①开足科目、开齐课时、严格作息时间;②加强日常课程管理力度,完善课程日常巡查制度;③按课程标准验收和考核课程执行成效。

④对于违反规定,造成恶劣影响教师在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制。

2.着力校本课程改革①规范校本课程设置开设。

综艺活动、可爱仙居、劳动与技术、综合(书法或阅览、英语口语)等四门校本课程。

②重点开展综合艺术校本课程研究设置社区性社团、学校中心社团、年级社团。

社区性社团包括民乐(琵琶、二胡、横笛、唢呐、葫芦丝)、合唱、摄影,邀请校外专业人士担任指导老师。

课程整合减负提质-谢家湾小学“小梅花”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 (1)

课程整合减负提质-谢家湾小学“小梅花”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 (1)

的基础地位以及个体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期理论,站在学生终身发展需求的
立场来思考和定位学校的办学。
“小梅花”课程体系的建构——谢家湾小学教育哲学
1.从教育哲学层面凝炼出的办学理念
六年影响一生
走出“教化”和“训练”的泥潭,在经验、对话、体验 中生成和建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激发和唤醒。
“小梅花”课程体系的建构——谢家湾小学教育哲学
课程整合的背景——十八界三中全会教育改革内容
4.十八届三中全会教育改革内容(2013年11月)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
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 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 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 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谢家湾小学“小梅花”课程体系的建构——内涵
二是课程时间整合
基础性与多样性和谐统一
从课程时间分布上,上午长短课结合,主要进行国家课程的整合 教学,下午则分段设置课程内容:
低段学生每天下午都是自由选修活动;
中段学生每周一、三、五下午进行自由选修活动; 高段学生周二、四下午进行自由选修活动。
直接性的体验活动将会促进学习动机,使之习得自主的学习。
谢家湾小学“小梅花”课程体系的建构——内涵
四是课程主体整合
一个老师多个班级到一个老师多个学科的跨学科教学,有利于综合性学 习,更有利于师生的融合。 从课程实施主体上,五门课程既有统一的学习过程,又有个性化的 选择与实践的空间、平台,充分结合教师的个性优势和特长爱好进行课 程安排,不再是一份教案上几个班的课,而是根据自己的优势特长上一

爱学不辍共生践行

爱学不辍共生践行

爱学不辍共生践行发布时间:2022-04-28T05:24:40.923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56卷1期作者:傅静[导读] 济南市景山小秉承“美丽教育为学生一生夯实基础”的办学理念,以“减负提质”为目标傅静济南市景山小学山东济南 250014摘要:济南市景山小秉承“美丽教育为学生一生夯实基础”的办学理念,以“减负提质”为目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不断深化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打造教师爱教、会教、乐教、善教,学生爱学、会学、乐学、学好的教育生态。

关键词:双减爱学共生济南市景山小学根据“双减”政策,秉承“美丽教育为学生一生夯实基础”的办学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减负提质”为目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围绕队伍建设、课程建设、课堂变革、作业研究,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聚焦专题研究,不断深化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打造教师爱教、会教、乐教、善教,学生爱学、会学、乐学、学好的教育生态。

一、打造人人有特点的教师队伍。

为促进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根据教师现状和实际,实施成长型、成熟型、卓越型、领航型“四型”教师梯队培养。

学校通过青蓝工程引领5年以内的成长型教师寻找“成长点”,通过课题研究引领5—10年成熟型教师确定“提升点”,通过带教带研引领10—20年卓越型教师打造“创新点”,通过名师建设引领领航型名师铸就“制高点”,促使每一位教师精准制定成长规划,找准着力点,达到人人有特点,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构建“635”美丽课程架构。

学校清晰地认识到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从教学的最基本建设——课程建设做起。

学校创立“课程建设六步走”策略,即团队建设、分析现状、专家对话、形成体系、异步实施、同步评价。

学校成立课程研发中心,分析现有课程,将零散、孤立的课程打散、聚合,在课程专家的引领下,聚零为整、化面为体,形成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的“635”美丽课程架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为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价值取向。
15
“小梅花”课程体系的建构——谢家湾小学教育哲学
4.从未来社会、学生发展所需的关键素养确 定的学生培养目标
社会化与人本化相融合,培养“自尊、自觉、 自信、自强”的人类社会发展推动者。
16
谢家湾小学“小梅花”课程体系的建构——内涵
(二)“小梅花”课程体系的建构
针对目前中小学普遍存在的门类繁多、分科过 细、交叉重复、独立僵化等课程设置问题,学校解 构原有课程体系,通过课程内容整合、人与课程整 合、人与人的整合,解构了原有课程体系,建构了 学科课程、社团课程、环境课程三类一体的学校课 程体系。
……
4
课程整合的背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 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 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 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程整合的背景——谢家湾小学教育的实践探索
5.谢家湾小学教育的实践探索 在50几年办学积淀基础上,依托中国教育学会“十
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主题文化的实践研究》和教育 部“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学校主题文化促进学生全面 而有个性的发展的实践研究》。深入推进课程整合。
8
17
谢家湾小学“小梅花”课程体系的建构——内涵
1.理性分析原有课程体系
一是课程门类多,学生负担重。
目前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中小学国家课程9门, 加上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就有15门左右。(语文、数 学、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音乐、美术、体育、写 字、科学、英语、科技等。)
18
谢家湾小学“小梅花”课程体系的建构——内涵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 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 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 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 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 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
课程整合的背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6
课程整合的背景——十八界三中全会教育改革内容
4.十八届三中全会教育改革内容(2013年11月)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 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 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 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 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二、谢家湾小学“小梅花”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
一所学校课程的设置和实施的过程,就是一所学校教育 价值取向、办学理念、学校文化、师生发展的实践过程。
9
“小梅花”课程体系的建构——谢家湾小学教育哲学
(一)“小梅花”课程体系的教育价值取向
2004年, 在传承办学底蕴的基础上,力图改变传统的权威性的知识传 授,调整学生处于一种被俯视的状态。依据小学教育在个体成长和发展中 的基础地位以及个体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期理论,站在学生终身发展需求的 立场来思考和定位学校的办学。
课程整合 减负提质
——谢家湾小学“小梅花”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
陈胜全 2015年5月9日
1
一、课程整合的背景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
课程整合的背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 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 值观的过程。
二是学科教材内容交叉、重复、机械、陈旧现象突出。
有的学科在不同年段也出现目标、内容、环节的 重复。不仅浪费老师、孩子们宝贵的在校时间,也伤 害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10
“小梅花”课程体系的建构——谢家湾小学教育哲学
1.从教育哲学层面凝炼出的办学理念 六年影响一生
走出“教化”和“训练”的泥潭,在经验、对话、体验 中生成和建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激发和唤醒。
11
“小梅花”课程体系的建构——谢家湾小学教育哲学
以情怀经营为土壤的教育生活 ●关注价值取向
以孩子发展为灵魂的绩效引领 培训、奖励、了解 尊重、包容、欣赏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
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 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
5
课程整合的背景——2011年课程标准修订
3.课程标准修订——课程标准2011年版。
深入推进教学改革。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各地要引 导广大教师严格依据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合理把握教学容量和难 度要求,调整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和积极性,控制好课业负担,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13
“小梅花”课程体系的建构——谢家湾小学教育哲学
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
立德树人,共性与个性协调发展 按照每一个孩子的优势去发展?!
14
“小梅花”课程体系的建构——谢家湾小学教育哲学
3.从心理学、教育学层面崇尚的行为方式
天天快乐 健康飞翔
孩子是校园的灵魂
孩子的立场是什么? 孩子的体验是什么? 孩子的收获是什么?
●稳定价值取向
12
“小梅花”课程体系的建构——谢家湾小学教育哲学
2.从教育管理学层面实施的主题文化
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
在文化育人的求索道路上,为了让办学理念和素质教育的核心要义更加 形象、具体,贴近小学实际,结合重庆的城市精神,通过实施“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主题型学校文化,探索让师生获得全体、全面、全过程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