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排水工程学》教学用课件-第二章

合集下载

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灌溉排水工程学(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课程编码:Z106004 总学时/总学分:48/3理论学时/理论学分:40/2.5 实验学时/实验学分:8/0.5 适用专业:农业水利工程开课单位:水利建筑工程学院一、课程性质及目的1、课程性质灌溉排水工程学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2、课程目的课程教学所需达到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农田灌溉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理论及方法,其中要求学生了解农田土壤水分的基本知识,非充分灌溉原理与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灌排系统管理的基本知识,灌溉排水对环境的影响与评价,灌排工程效益与经济评价,掌握农田土壤水分的基本理论,作物需水量与灌溉制度的确定,灌溉用水量与灌水率的制定,灌水方法与灌水技术;重点掌握灌溉渠道系统流量推算的基本理论,灌溉排水渠道的横纵断面设计的计算方法。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绪论1学时教学要求:要求了解灌溉排水工程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我国灌溉排水事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学习本课程的方法。

查阅我国和世界古代灌溉排水工程发展历程相关资料。

采用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课件为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第一章农田灌溉原理10学时实验6学时教学要求:要求了解农作物对农田水分状况的要求和土壤水分运动的基本原理。

理解土壤—作物—大气连续体水分运动原理,掌握作物需水量、灌溉制度,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灌溉用水量与灌水率概念。

掌握农田水分和土壤含水量的表示和测定方法,作物需水量确定,充分灌溉条件下农作物灌溉制度制定、设计灌水率和灌溉用水过程线的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课件为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实验内容:土壤水势、水分特征曲线测定,测定土壤的饱和含水率、田间持水率、凋萎系数,4学时植物需水量测定,植物的耗水量,2学时第二章灌水方法与灌水技术4学时实验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地面灌水方法,提高地面灌水技术对于节省灌溉水量和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性。

《灌排工程》课件

《灌排工程》课件
特点
灌排工程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地域 性和季节性等特点,需要综合考虑当 地气候、土壤、地形、水资源等因素 ,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和设计。
灌排工程的重要性与应用领域
重要性
灌排工程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灌排工程,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增加 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发展趋势
未来灌排工程将朝着高效节水、智能化、生态友好等方向发展。同时,随着全球 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加剧,灌排工程也需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 展。
02 灌排工程的设计与规划
灌排工程的设计原则与目标
总结词
设计原则与目标
详细描述
灌排工程的设计应遵循可持续性、经济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的原则,旨在提高农业产量、改善农田水利条件、降 低自然灾害风险,并确保工程的长期效益。
综合规划与设计
在灌排工程规划与设计中,综合考虑经济效 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法律法规保障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创新,推动灌排工程的技术进步和 产业升级。
公众参与与教育
加强公众参与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灌排工程 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意识。
05 灌排工程的案例分析与实 践
04 灌排工程的环境保护与可 持续发展
灌排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与评价
土壤盐碱化
灌排工程可能导致土壤盐碱化,影响土壤质 量和农作物生长。
生态破坏
灌排工程可能对湿地、水域生态系统造成破 坏,影响生物多样性。
水资源浪费
不合理的灌排工程可能导致水资源浪费,加 剧水资源短缺问题。
评价方法
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对灌排工程对环境 的影响进行科学评估。
01
02
03

开放教育试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灌溉与排水直播课堂

开放教育试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灌溉与排水直播课堂

整理版ppt课件
3
灌溉排水工程是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基础设 施,它的发展是农业紧密相关的,是科技 兴农的主要内涵。
整理版ppt课件
4
《灌溉与排水》是开放教育试点水利水电 工程专业的省管专业课,第五学期开设, 课程学习成绩合格记6学分,另有集中实践 教学《灌溉与排水》课程设计,计1学分。 为农田水利方向学员必须完成的实践性教 学环节。
熟练掌握管网在不同管道系统工作 制度下设计流量和管网水力计算方法;
掌握管道输水灌溉系统规划设计步 骤。
整理版ppt课件
18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教学重点:
管网在不同工作制度下的流量推算、 管网的水力计算。
管网规划布置的形式、适用条件和管 网布置形式的选择。
整理版ppt课件
19
第六章 井灌规划
教学要求:
比较全面地了解地下水的类型、特点、补 给、消耗、储量以及开采的可能性等方面的基 本知识,对常用井型的特点、构造和选用条件 应由一般的了解。
整理版ppt课件
16
教学重点:
1、引水灌溉工程水利计算的内容和计算的 方法;灌溉渠系和田间渠系规划原则及布 置形式。
2、渠道输水损失的估算;渠道流量的推算 方法;渠道纵横断面的设计方法。
整理版ppt课件
17
第五章 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
教学要求:
了解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组成与各 种类型的特点,深刻认识管道系统规划 的原则和内容、管网规划布置的原则与 形式及适用条件的田间灌水系统的布置;
教学要求:
了解不用灌水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掌握畦灌、沟灌、喷灌、滴灌的规划内 容、设计理论与方法,独立完成本章练习 题;
全面了解我国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现状和 发展方向。

灌溉排水工程学PPT学习教案

灌溉排水工程学PPT学习教案
灌溉定额:农作物在全生育期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以m3/hm2或mm表示,它是灌区规划及管理的依据。 灌溉制度的3种确定方法: (1)根据群众丰产灌水经验来确定; (2)根据灌溉实验资料来确定; (3)按水量平衡原理分析、确定。 生产实践中,第3种方法结合第1、2种方法的实际资料, 得出的制度比较完善,以水稻和旱作物为例进行介绍:
式中:ETi 某一生育阶段作物需水量;K i 为某阶段需水模 系数,可以从试验资料中取得。
第23页/共61页
2、基于参照作物蒸发蒸腾量的作物需水量计算方法 理论、实验证明: ①土壤水分充足,气象条件是影响需水量的主要因素; ②土壤水分不足,各因素对需水量都有较大影响。
参照作物需水量ET0:指的是土壤水分充足,地面完全
水层的适宜深度:由作物品种、生育阶段、自然环境 、人为条件由经验来决定。
第6页/共61页
三、农田土壤水分运动
1、土壤水分运动基本方程 非饱和土壤水流动空间中点(x,y,z)上取单元体(dx, dy,dz), 由达西定律知x,y,z轴向的水流通量为
k(θ) 土壤的非饱和导水率 分别为x、 y、 z方向的水势梯度
(2)入渗量的计算:采用公式计算入渗速度i t和入渗量I
1)考斯加可夫公式
式中:i t是任一时间的入渗速度,以单位时间渗入土壤 的水层厚度(mm/min或cm/h)计;i 1是第一单位时间末 的人渗速度;t为人渗别间(min或h);α为经验指数,决定 于土壤性质和初始合水牟,α =0.3-0.8,—般土壤取0.5。 将实验资料I、t按时序求出i=△I/△t,取lg i及1g t,点 绘于双对数纸上,可拟合成一条直线,如图1—5所示 。
物需水量乘以土壤水分修正系数而得到,即: KW :土壤水分修正系数;

《灌溉排水新技术》幻灯片

《灌溉排水新技术》幻灯片

④水分能够改善农田小气候
通过合理的灌排措施,不仅可以调节土壤温 度而且也可以调节农田内部一定空气层的气温, 空气湿度等因素。当农田水分多时,蒸发蒸腾强 烈,空气湿度就高,气温就低;反之亦然。
⑤水分可提高耕作质量和效率
旱田土壤含水量适宜,土壤的物理机械性介 于粘结性与可塑性之间时,耕作质量和效率最正 确;水稻田泡田以及边耕边放水的方法,也是通 过调节水分来满足耕作要求的措施。
• 农业生产的本质就是如何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物质资源和劳动资源,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以 满足人类需要。一般情况下,生产资源投入数量 不同,所能获得的产出数量也就不同。反映这种 投入与产出之间技术经济数量关系的函数称为生 产函数。 • 影响作物产量的因素分为可控因素(如水量, 种子,肥料等)和不可控因素(如气候)。在研究作 物与水分生产关系时,主要探求可控制且数量有 限的水分施加量与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对于不 能控制的和供给数量变化的另外一些因素,一般 视为固定因素,构成单因子的水分生产函数。
土壤含水量以土壤中所含水分重量占烘干 土重的百分数表示;
②以容积百分数表示土壤含水量 土壤含水量以土壤水分容积占单位土壤容积 的百分数表示; ③以水层厚度表示土壤含水量 将一定深度土层中的含水量换算成水层深度 的mm表示; ④相对含水量 将土壤含水量换算成占田间持水量或全蓄水 量的百分数,以表示土壤水的相对含量.
二、土壤水分运动的根本理论.
1、土壤水分状况 土壤中水分分为气态和液态两种,气态水分 难以被作物吸收,能够被作物吸收的主要是液态 水,根据作用力的类型和被作物利用的难易程度, 通常把土壤水中的液态水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⑴ 吸湿水与膜状水 ① 吸湿水:又称紧束缚水,是在分子引力作 用下,枯燥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从土壤空气中吸附的气态水分。 ② 膜状水:又称松束缚水,当吸湿水到达最 大量之后,在吸湿水层的外面形成膜态的液态水 叫膜状水。

灌溉排水工程学

灌溉排水工程学

《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中文名称:灌溉排水工程学二、课程英文名称:三、课程编码:四、课程性质:专业课五、学时数、学分数、开课学期、面对专业学时:32;学分:2;开课学期:第七学期;水资、水利水电六、课程目的与要求:本课程的目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农田的需水规律和需水量计算,灌溉用水过程、用水量的确定,灌水方法和灌水技术的应用,灌溉系统规划布置及设计施工与管理。

利用灌溉排水工程措施来调节农田水分状况及改变和调节地质水情,及消除水旱灾害,合理科学和利用水资源,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

学习本课程须注意下列要求:(1)要深入了解各种农田水分形式对作物影响和机理及作物生长对水分状况的要求,掌握利用势能理论研究土壤水分运动原理及计算。

(2)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选择合理的设计条件和计算方法,掌握作物需水量的计算、灌溉制度设计,灌水率值的基本技能。

(3)了解目前我国各灌区主要采用的灌水方法类型及原理,掌握各种节水灌溉技术的要素确定、细部结构设计。

(4)具有有压管道灌溉输水系统水力计算,管道布置的技能。

(5)能够结合实际确定灌溉渠系的规划布置原则并能合理规划布置,必须掌握灌溉渠道流量计算,渠道纵横断面设计,渠系水工建筑物工作原理的基本内容。

(6)具有绘制规划设计图纸、编制规划设计文件的技能。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水文水资源原理、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专业课。

先修课程:测量学、水力学、水文与水利计算、土壤物理学。

后续课程: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等专业课。

八、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以课堂授课为主,辅以多媒体课件和节水模型讲解。

九、考核方法:闭卷考试,考试内容覆盖全部讲授内容;课程成绩评定:平时作业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和出勤相结合的方式评定成绩。

十、选用教材参考书目:教材:《灌溉排水工程学》,史海滨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8月参考书:《农田水利学》武汉大学郭元裕主编《农田水利学自学指导教材》农大内部出版。

《灌溉排水工程学》教学用-第二章PPT课件

《灌溉排水工程学》教学用-第二章PPT课件
物根系土壤区内所需要水量的程度。
3、田间灌水均匀度Ed: 是指应用灌水方法、灌水技术实
施灌水后,田间灌溉水下渗湿润作物计划湿润土层深度的
均匀程度。
式中:
Ed
1
Z Zd
100%
Ed:田间灌水均匀度;
△Z:灌水后各测点的实际入渗水量与平均入渗水量差值
绝对值的平均值(mm);
Zd : 灌水后土壤内的平均入渗水量(mm)。
滴灌
4、渗灌灌水方法:又称浸灌法,它是利用修筑在地下的 专门设施将灌溉水引入田间耕作层,借毛细管作用自下 而上湿润土壤灌溉作物的灌水方法。
选择灌水方法的方法时,应主要考虑作物、地形、土 壤和水源、资金投入等要素,以取得经济效益的大小为取 舍依据。
二、对灌水方法的基本要求
灌水方法总目标为节水、省工、增产和取得最大经济效 益;合理的灌水方法、灌水技术应满足下述基本要求: (1)保证实现定额灌水 (2)田间水的有效利用率高 (3)田间灌水质量高 (4)高效低耗,灌水成本低 (5)方便与农业技术措施密切配合 (6)简单、经济而便于推广
3、畦灌法灌水技术
其要素主要指畦田长度l、畦宽b、单宽流量q和放水入畦时
间t。影响这些要素的因素主要有土壤渗透系数、田面纵向
坡度、畦田粗糙率与平整程度,以及作物的种植倩况等。
为使田间灌水均匀度高,湿润土层基本均匀,畦灌灌水技
术要素之间应满足如下关系:
(1)渗入到畦田内土壤中的水量达到计划灌水定额时,畦田
内各处所需要的入渗时间tn满足下式:
Ht
m
K
0
t
1
n
1
tn
m K0
1
式中:H t为tn时间渗入到土壤中的水量, m为计划灌水定 额;K 0为第一个单位时间内的平均入渗速度, tn为畦田

灌溉排水

灌溉排水

第一篇 灌溉工程
一、灌溉渠系概述
2.灌溉渠道的规划原则
1) 干渠应布置在灌区的较高地带,其他各级渠道亦应布置 在各自控制范围内的较高地带。
2) 使工程量和工程费用最小。一般来说,渠线应尽可能短 直,以减少占地和工程量。
3) 灌溉渠道的位置应参照行政区划确定,尽可能使各用水 单位都有独立的用水渠道,以利管理。
量 水 堰 是 常 用 的 量 水 建 筑 物。
灌溉排水工程学
第一篇 灌溉工程
第四节 田间工程规划
田间工程通常指最末一级固定渠道(农渠)和固定沟道(农沟 )之间的条田范围内的临时渠道、排水小沟、田间道路,稻田 的格田和田埂、旱地的灌水畦和灌水沟、小型建筑物以及土地 平整等农田建设工程。
灌溉排水工程学
退、泄水渠道包括渠首排沙渠、中途泄水渠和渠尾退水渠。 ¾主要作用:定期冲刷和排放渠首段的淤沙、排泄入渠洪 水、退泄渠道剩余水量及下游出现工程事故时断流排水等, 达到调节渠道流量、保证渠道及建筑物安全运行的目的。 ¾中途退水设施一般布置在重要建筑物和险工渠段的上游。 ¾干、支渠的末端应设退水渠道。
灌溉排水工程学
⇒ 排水泄水系统:干、支、斗、农、毛沟。
灌溉排水系 统示意图
灌溉排水工程学
一、灌溉渠系概述
1.灌溉渠系的组成
灌溉渠系由各级灌溉渠道和退 (泄)水渠道组成。 灌溉渠道按其使用寿命分为固定 渠道和临时渠道两种: ¾固定渠道:多年使用的永久性 渠道; ¾临时渠道:使用寿命小于一年 的季节性渠道。
第一篇 灌溉工程
灌溉排水工程学
第一篇 灌溉工程
三、斗、农渠的规划布置
4.灌溉渠道和排水沟道的配合
¾灌 排 相 间 布 置 : 在 地 形 平坦或有微地形起伏的地 区,宜把灌溉渠道和排水 沟道交错布置,沟、渠都 是两侧控制,工程量较 省。

农业用水节水灌溉技术PPT课件

农业用水节水灌溉技术PPT课件

田间工程规划原则
在农业发展规划和水利建设规划的基础 上进行。
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既要充分考虑农 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又要满足当前农 业生产发展的实际需要。
因地制宜,讲求实效。
以治水改土为中心,实行山、水、田、 林、路综合治理。
3.1 条田规划
指末级固定灌溉渠道(农渠)和末级固定沟道(农沟) 之间的田块,有的地方称为耕作区。
➢布置规格: • 输水垄沟间距等于灌水 沟畦的长度,为30~50m • 输水垄沟长等于毛渠的 间距,为50~70m • 毛渠间渠等于输水垄沟 的长度。若毛渠双向控制,
则毛渠的间距是输水垄沟长 度的两倍
• 毛渠长度与条田宽度相 近
横向布置
➢水流流向 :农渠→毛渠→灌水沟、畦 ➢特点:无输水垄沟;毛渠⊥灌水沟、畦面垂直
旱田(深层渗漏)中由于降水或灌溉水量太大, 使土壤水分超过了田间持水量,水分渗透到根 系以下深层的土壤中
refers to the movement of water from the soil surface into the deep soil of plant root because the soil water exceeds field capicty content 稻田(田间渗漏)是指水稻田的渗漏
植株蒸腾 Traspiration
作物需水量 = 植株蒸腾 + 株间蒸发 =腾发量 Evapotranspiration(ET)
株间蒸发 Evaporation
蒸腾(Transpiration)
作物根系从土壤中吸入体 内,通过叶片的气孔扩散 到大气中去的水分。 Refers to the movement of water from the soil into a plant, up the plant body, and out the plant’s leaves into the atmosphere.

灌溉排水工程学 ppt课件

灌溉排水工程学  ppt课件

ppt课件
14
第二阶段:
开始于土壤含水率减少到θ=θk 时,由于土壤含水率降 低,土壤向上输送水分的能力减弱,土壤水分的蒸发强
度取决于大气蒸发力与土壤向上输送水分能力二者的制
约关系。该阶段的土壤水蒸发强度随含水率减小而逐渐
减小,所以称为蒸发强度递减阶段。
该阶段土壤蒸发强度ε由下式计算;
ε =(aθ+b)E0
重力水:如地下水位高,停留在根系层 的重力水影响土壤的通气,这部分水称 为过剩水。
田间持水率:灌水两天后土壤所能保持的含水率,它是重力 水和毛管水、有效水分和过剩水分的分界线。
ppt课件
3
二、作物生长对农田水分状况的要求
水对作物的生长的影响: (1)水是作为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料; (2)水使作物保持正常、稳定状态; (3)水是作物营养元素、矿物质的载体; (4)水分是作物细胞原生质的重要成分; (5)水分可以调节作物体温。
将实验资料I、t按时序求出i=△I/△t,取lg i及1g t,点
绘于双对数纸上,可拟合成一条直线,如图1—5所示。
ppt课件
12
由于(lg i1-lg i2)/ (lg t1-lg t2)=-t gθ=-α 即α为拟合直线与横轴的夹角的正切值
拟和直线与纵轴的截距即为l g i1
则累积入渗量I与入渗时间t的关系
植物(P) 应用统一的能量指标“水势”来定量研究整个系统中各个 环节能量水平的变化:
式中:
C(h)=dθ/d h表示压力水头减少一个单位时,单位体积
土壤中所能释放出来的水体积,其量纲为[ L-1 ],称为容
水度或比水容量,它是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上的斜率。
ppt课件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地面灌水方法
地面灌溉水流运动特性,通常采用地面灌溉田间试验和理 论分析两类方法确定 : 1、地面灌水田间试验:对一定的作物,根据当地条件, 选择代表性的地块,采用小区或大区对比试验方法,进行 实地灌水,探求作物省水、高产、低成本和高效益的地面 畦、沟、淹灌等地面灌水方法及其最优灌水技术要素。 其过程如下: ①放水前对各个测点(x1、x2、x3)测定土壤含水量; ②准确测记向田间开始供水的时间和引入流量; ③测记田面水流到达各测点距离的时间(t1、t2、t3)及 其相应的水流深度; ④测记水流由各测点消退的时间; ⑤停水后一定时间测记对应于各个测点的土壤含水量。 地面灌溉水流推进过程见图2—3。
Eg用于不同种类灌水方法、灌水技术间的比较与评估。 若为裸地,没有种植作物,蒸腾量V1为零。所以Eg=0。
Eg指标与Ea、Es和Ed等指标间有如下关系
Eg
E a E s
Ea E s Ea E s
式中:α为蒸腾因子,就是作物蒸腾量占作物蒸发蒸腾量 与水分漂移损失水量之和的比值。 由上式可知: ①若不存在田间灌水不足的欠缺水量区域,即V0=0,则 Es=100%; ②Eg=0 , 属于裸地情况。
根据灌水试验资料,从水流进入田间首部开始,把水流推 进到各测点的推进距离x1、x2、x3及对应的推进时间t1、 t2 、t 3绘于图2—4中,就是其推进曲线;再把田面停止供 水后,相应于水流各测点处的水流消退时间绘于图中,就 可得到消退曲线。任意距离处的消退时间减去该处的推进 时间,就是这个测点处的土壤入渗时间,从而可根据入渗 公式确定该点处的土壤入渗水量。从图2—4可以看出,若 水流推进曲线与消退曲线平行,则说明沿田面纵力向各点 的灌水入渗时间相等,这就标志着该灌水方案的灌水均匀 度高,灌水质量好。将土壤入渗水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线 (即累积入渗曲线)也绘于图2—4第三象限,可由虚线箭头力 向得到地面上任意一点的入渗水量数值,并由入渗水量剖 面可以确定入渗水量的均匀度。
1、畦田布置 主要依据地形条件,并结合考虑耕作方向,应保证畦田沿 长边方向有一定的坡度。 根据地形坡度,畦田布置有两种形式: ①若地面坡度较平缓,将畦田的长边方向与地面等高线垂 直布置,称顺坡畦灌; ②若土地平整较差,地面坡度较大,将畦田的长边方向与 地面等高线斜交或基本上与等高线平行,称横坡畦灌。
2、田间灌溉水储存率Es:是指应用某种灌水方法或某项 灌水技术灌溉后,储存于计划湿润作物根系土壤区内的水 量与灌溉前计划湿润作物根系土壤区所需要的总水量的比 值。
Vs V1 V4 Es Vn V1 V4 V0
式中: Es:田间灌溉水储存率; Vs:灌溉后储存于计划湿润层土壤区内的水量; Vn:灌水前计划湿润层土壤区内所需要的总水量。 Es表示灌水方法、灌水技术实施后,能满足计划湿润作 物根系土壤区内所需要水量的程度。
3.6Qt mbl q Q/b 3.6 qt ml
式中: Q 为畦首控制的入畦流量(L/s);t为畦首处供水时间(h), q为入畦单宽流量[L/(s*m)];b为畦宽(m);l为畦长(m); m为灌水定额(m)பைடு நூலகம் 畦首供水时间: t t n t1
式中:t1为畦首处滞渗时间;t n为畦田各处入渗水量达到 计划灌水定额所需要的时间。 由上式即可计算已知畦田规格情况下的入畦单宽流量q, 或选定入畦单宽流量q后,设计畦长l及畦宽b。
作业: 叙述地面灌溉水流的推进过程及其运动图的绘制过程,并 说明如何利用地面灌溉水流的运动图判定灌水均匀度。
2、地面灌溉理论分析 地面灌溉水量平衡原理: 在一定时间内进入田块的水量等于该时间内渗入土壤中的 水量与继续沿地面流动的水量之和,即:
qt

l
0
ydx zdx
0
l
式中: q: 入田块单位宽度的流量(L/s); t :放水历时(s); y: 停水时刻田面水流推进长度内任一点的地面水深(m); x: 任意时间的水流推进长度(m); z: t时段内任意一点x处的入渗水层深度(m); l: 关闭首端进水口后停止供水时的水流推进长度( m)。
小畦灌具有如下优点: ①节约水量,易于实现小定额灌水; ②灌水均匀,浇地质量高; ③可防止深层渗漏及灌区地下水位上升,预防土壤沼泽化 和土壤盐碱化,提高田间水的有效利用率; ④减轻土壤冲刷及养分流失,利于保持土壤结构,保持和 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产量。
3、畦灌法灌水技术 其要素主要指畦田长度l、畦宽b、单宽流量q和放水入畦时 间t。影响这些要素的因素主要有土壤渗透系数、田面纵向 坡度、畦田粗糙率与平整程度,以及作物的种植倩况等。 为使田间灌水均匀度高,湿润土层基本均匀,畦灌灌水技 术要素之间应满足如下关系: (1)渗入到畦田内土壤中的水量达到计划灌水定额时,畦田 内各处所需要的入渗时间tn满足下式:
2、畦田规格 畦田规格主要指畦田的长度、畦田的宽度和畦埂断面。 (1)畦宽 主要取决于畦田的横向坡度、土壤性质和农业技术要求, 以及农业机具的宽度。通常,畦宽多为当地农业机具宽度 的整倍数确定,一般约2~4m。为灌水均匀,要求畦田无 横向坡度,以免水流集中,冲刷畦田表面土壤。 (2)畦长 根据畦田纵坡、土壤质地及土壤透水性能、土地平整情况 和农业技术条件等合理确定。 ①纵坡坡度大的畦长宜长,纵坡坡度小的畦长可稍短; ②砂质土壤,土壤透水性强,畦长宜短; 粘质土壤,土壤透水性弱,畦长可以稍长。
一、概述 地面灌溉是通过灌溉水在田面上的流动并向土壤中下渗同 时完成的,其灌溉过程描述如下: ①:灌溉水由田间渠沟或管道进入田块后,迅速沿田面的 纵向推进,在水流推进的前缘形成一个明显的湿润前锋; ②:水流在向前推进的同时向土壤中下渗; ③:当湿润前锋到达田块尾端,或到达田块某一距离,并 已达到所要求的灌水量时,停止向田块灌水; ④:田面水流继续向田块尾端流动,田面水流深度不断下 降,向土壤内下渗的水量逐渐增加; ⑤:田块首端水深先下降至零,地表面形成一落干锋面; ⑥:落干锋面随田面水流和土壤入渗向田块尾端移动; ⑦:落干锋面与湿润前锋在田块某距离处或尾端相遇; ⑧:当田面完全无水,田间水全部渗入土壤转为土壤水。
1、地面灌水方法:使灌溉水通过田间渠沟或管道输入田 间,水流呈连续薄水层或细小水流沿田面流动,主要借重 力作用兼有毛细管作用下渗湿润土壤的灌水方法,又称重 力灌水法。 畦灌法 地面灌水法 沟灌法 分为三种: 淹灌法 沟灌
2、喷灌灌水方法:即喷洒灌溉,就是利用一套专门的设 备将灌溉水加压或利用地形高差自压,通过管道系统输送 压力水至喷洒装置,将水喷射到空中分散成细小水滴,象 天然降雨一样降落到地面,随后主要借毛细管力和重力作 用渗入土壤灌溉作物的灌水方法。
4、块灌法与水平畦灌法 (1)块灌法:以薄层水流向田间土壤表面输送,主要以 重力作用湿润土壤的灌溉方法。它与畦灌法的区别如下: ①块田与畦田的宽度相差甚大; ②土壤表面薄层水流的推进运动方式不同: 块灌法:水流推进不仅有纵向流动,横向扩散非常明显; 畦灌法:水流推进主要为纵向流动,横向扩散不明显。
地面水流推进函数和土壤入渗函数的确定:
水流推进函数:L aT b 土壤入渗函数:Z kt n
a
式中: T :水流推进时间; a、b:水流推进函数的系数和指数; t n:向土壤中入渗的时间; k和α:为土壤入渗函数的系数和指数。 上述两个函数中的系数均通过田间试验实测确定。
二、畦灌法:用临时修筑的土埂将灌溉田块分隔成一系 列的长方形田块,灌水时,水从输水垄沟或田间毛渠引 入畦田后,在畦田田面上形成很薄的水层,沿畦长坡度 方向均匀流动,在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借重力和毛细管作 用,以垂直下渗的方式逐渐湿润土壤的地面灌水方法。
三、评估灌水质量的指标
1、 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率Ea:是指应用某种灌水方法或 某项灌水技术灌溉后,储存于计划湿润作物根系土壤区内 的水量与实际灌入田间的总水量的比值。
Ea Vs V V4 V1 V4 100 % 1 V V V1 V2 V3 V4
Ea表示应用灌
水方法或灌水技 术对农田灌溉水 有效利用的程度。 对地面灌溉,一 般要求 Ea≥85%~90%
Z 100 % E d 1 Zd
4、田间灌水质量综合有效利用率Eg:有效入渗水量V 1(即 作物蒸腾量)与有效入渗水量V1+深层渗漏水量V2+田间灌 水径流失量V3+土壤棵间蒸发量和水分漂移损失水量V4+ 灌水不足区域所欠缺水量V0的总和的比值。
V1 Eg V1 V2 V3 V4 V0
喷灌
3、微灌灌水方法: 就是通过一套专门设备,将灌溉水加 低压或利用地形落差自压、过滤,并通过管道系统输水至 末级管道上的特殊灌水器,使水和溶于水中的化肥以较小 的流量均匀而又经常地、缓慢地湿润作物根系区附近的土 壤表面或地表下土壤的灌溉方法。依水流由灌水器流出的 方式不同,可分为滴灌法、微喷灌法和涌泉灌法等类型。
确定畦长的要求: 畦田田面灌水均匀,尽量使湿润土壤均匀,筑畦省工,畦 埂少占地,便于农业机具工作和田间管理。 畦长与土壤质地及地面坡度的关系见表2-1。
(3)畦埂 畦埂断面一般为三角形或梯形,畦埂分为临时性的和固定 性的。
( 4)小畦灌 主要是指畦田“三改”灌水技术,就是“长畦改短畦,宽 畦改 窄畦,大畦改小畦”,即将“长、宽、大”改为“短、窄、 小”
滴灌
4、渗灌灌水方法:又称浸灌法,它是利用修筑在地下的 专门设施将灌溉水引入田间耕作层,借毛细管作用自下 而上湿润土壤灌溉作物的灌水方法。
选择灌水方法的方法时,应主要考虑作物、地形、土 壤和水源、资金投入等要素,以取得经济效益的大小为取 舍依据。
二、对灌水方法的基本要求
灌水方法总目标为节水、省工、增产和取得最大经济效 益;合理的灌水方法、灌水技术应满足下述基本要求: (1)保证实现定额灌水 (2)田间水的有效利用率高 (3)田间灌水质量高 (4)高效低耗,灌水成本低 (5)方便与农业技术措施密切配合 (6)简单、经济而便于推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