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中的词性学习资料
现代汉语语法:词性
![现代汉语语法:词性](https://img.taocdn.com/s3/m/994d6f06856a561253d36f5f.png)
现代汉语语法:词性学习方法:记住各类词性的特征,记住他们的区别,多做练习,多通过练习进行比较,并适当加以复习。
词的定义: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词的分类:汉语的词,根据其语法功能,分为两大类:实词和虚词;十二小类:名动形数量代(实词),副介连助叹拟(虚词)。
名词(一)定义:指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
例如我们身边的事物:教室、灯、文具、电风扇等。
(二)小练习: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名词(1)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
(2)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
(3)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4)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
(5)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
(6)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7)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
(8)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9)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10)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
动词(一)动词的定义:表示行为、动作、心理活动、发展变化、存现消失等意义的词。
(二)动词的分类1 表示行为动作:走、跑、站、停、来、去、说、学习、起飞、审查、认识2 表示心理活动:想、觉得、爱、恨、怕、喜欢、讨厌、打算、希望、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3 表示发展变化:生长、成长、发生、演变4 表示存现消失:有、存在、失去、死亡、消失5 表示可能、意愿:能够、会、要、敢、能、应、肯、敢、得(děi)、应该、可以、必须、应当、愿意,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6 表示判断:是7 表示趋向: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来、升起、降落,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现代汉语词性与句子成分分析doc资料
![现代汉语词性与句子成分分析doc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ddd1a83da38376bae1fae08.png)
现代汉语词性与句子成分分析现代汉语词性现代汉语的词按其性质可以分为12类:即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叹词。
其中前6种是实词,后6种是虚词。
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二、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实词。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三、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等的词。
如:“多、少、高、胖、死板、奢侈、胆小、丑恶”。
四、数词: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五、代词:可以代替实词和短语的词。
表示指称时,有定指和不定指的区别。
不定指往往是指不确定的人、物或某种性状、数量、程度、动作等。
他不常指某一定的人物,也就不可能有一定意义,介乎虚实之间。
汉语词性分类已讲 ppt课件
![汉语词性分类已讲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86a0881312b3169a551a49f.png)
• (六)代词——有代替、指示等作用的词
• 人称代词:我、咱、你、您、他、她、它、我们 、咱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自己、自个
儿、别人、人家、大伙儿、大家、彼此 (代替人 或事物名称的)
• 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哪儿、哪里、哪会儿 、多会儿、几、多少、怎样、怎么、怎么样、多
(表示疑问的)
格外、分外、更、更加、越、越来越 、
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 差不多、几乎、过于 • 表范围的:全、都、总、共、总共、统统、 只、仅仅、单、光、一齐、一概、一律
12
• 表时间的:已、已经、曾、曾经、刚、才、 刚刚、正、正在、将、将要、就、 马上、立刻、顿时、终于
• (补充)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
22
• (五)叹词——表示强烈感情或呼唤、应答的词。 • 如“哈哈、唉呀、啊、哼、呸、哎哟、咳、哦、喂、嗯”
等。 • ①哈哈!我猜着了。 • ②唉呀!这么大的西瓜! • ③哦,我想起来了。 • ④喂!现在开会了。 • ⑤嗯!我马上就去。
• 例①表喜悦,例②表惊讶,例③表醒悟,例④表呼唤,例 ⑤表应答。
• c.时间名词能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如:“从过去、到将来、 在早晨”。
• 时间副词不能同介词组合,如:不能说“从曾经、到刚
刚”。
13
• 表频率的:常、常常、时常、时时、往往、 渐渐、一直、一向、向来、从来、总是、始 终、永、永远、偶尔
• 表肯定、否定的:必、必须、必定、必然、 当然、准、的确、不、没有、没、未、别、 莫、勿、未必、不必、何必、不便、不用 (甭)、不妨
• 注意:叹词的独立性最强,一般不同别的词语发生结构关 系,常作独立成分。
23
• (六)拟声词——用来摹拟事物发出的声音 的词。
现代汉语词类归纳
![现代汉语词类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f72318f998fcc22bcd10db0.png)
3、特殊用法。例句③
4、基数词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限于在数学计算时或文言格式中可单用。例句④
5、序数词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直接修饰名词,多数是组成专名,中间不用量词。例句⑤
6、数量短语通常用作定语或补语、状语。例句⑥
1能否按时完成以及能否保证准确率,是成败的关键。
2这人不但坏,而且龌龊。
3我们坚持继承并弘扬民族优秀传统。
4我国根据平等、互利、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同其他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
助词
助词的作用是依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表示结构关系或动态等语法意义。
1、结构助词:定语后面用“的”;状语后面用“地”;补语后面用“得”。例句①
代词
代词有代替、指示作用。如果按句法功能划分,代词可以分为代名词、代谓词、代副词。传统语法按作用可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
1、人称代词可以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和其他代词。
2、指示代词用来指人和事物。“这”是近指,“那”是远指。有时“这、那”对着用表示虚指。例句①
3、疑问代词的主要用途是表示有疑而问或无疑而问。
7、倍数只能用来表示数目的增加,不能表示数目的减少;分数既可以表示数目的增减。
8、固定用法,“俩、仨”不能再加量词。
1十位老师参加此次会议。
2狼牙山五壮士是民族英雄。/有些领导对违法乱纪的同志总是睁一眼,闭一眼。
3前一阶段/九大行星
4哪吒有三头六臂。
5牧业二队创下了辉煌的业绩。
6天上有一片浮云。
量词
1、独立成句。例句①
①哇塞!这么棒!
虚词
介词
介词起标记作用,依附在实词或短语前面共同构成“介词短语”充当定、状、补,修饰、补充谓词性词语,表明跟动作、性状有关的时间、处所、方式、原因、目的、施事、受事、对象等。
现代汉语词性(虚词)
![现代汉语词性(虚词)](https://img.taocdn.com/s3/m/5eea451bbed5b9f3f80f1c0e.png)
6、“白、怪、老、净”等,同名词组 合时是形容词,同动词、形容词组合时是 副词。因为在两个位置上意义是不同的。
比较下边两组词: 白布 白跑一趟 老朋友 老说不完 怪事 怪好看 净水 身上净是泥
7、副词只有“很”、“极”可以作补语。例如: ①这办法好得<很> 。 ②这办法好<极> 了。 8、有一部分副词能起关联作用。 (1)单用的:说了又说 吃得下就吃 说清楚再走 下大雨也去 (2)前后配合用的:又…又 越…越 也…也 不…不 既…又 非…不 (3)和连词配合用的:不但…还 只有……才 既 然…就 虽然…却 如果…就 不论…都 即使 ……也 除非……才
4、“和、跟、同、与”既是介词,又是连词,共同点是在它 们两边都可以出现名词X和Y,怎样分辨? 例句:A、快考试了,我和小张都很着急。(连词)
B、于是,我和小张商量了一下。(介词) (1)交换位置法。
如果是连词,X和Y可以换位而意义不变; 如果是介词,或者不能换位,或者换位后意义改变。 (2)省略法。连词“和”可以省略,介词“和”不可以省略。 (3)插入成分法。 如果是介词,可以在介词之前停顿,并且插入副词状语; 如果是连词,在连词之前不能停顿,不能插入副词状语。 (错)我只和小张都很着急。 (对)我只和小张商量了一下。
2、例句: (1)从第一组开始值日(表起始) (2)往北走(表方向) (3)沿着河边跑步(表处所) (4)从早到晚不闲着(表时间) (5)给病人送药(表对象) (6)依照他的样子做(表方式) (7)由于着凉他病倒了(表原因) (8)比前几天热多了(表比较) (9)我在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 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10)在你的生命里有多少第一次值得回味。(表处所) (11)通过听专家的报告,我们 又有了新的收获。(表方式)
现代汉语语法一 词性
![现代汉语语法一 词性](https://img.taocdn.com/s3/m/63a619687375a417866f8fd3.png)
动词的判断方法:
1、不能受“很” 修饰(除能愿和心理活动动词 外)
2、标志: “着”“了”“过”
3、用带趋向动词或重叠的方式来表示动作行为 的状态、趋向等。 动词的语法功能:
1、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
2、大部分能带宾语
6
请请把把在在这这段段文文字字中中的的动动词词找找出出来来。。
有 有一一座座破破败 败的 的山 山顶 顶小 小学学,,很很 多 多事事情情都都从从简简或或省省略略了了,,唯唯有有 国 国旗旗每每天天要要升升。。
31
语法功能: 主要同数词组成数量词。
13
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数量词找出来。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 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 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 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些声 音,也没有丝影子。
14
:是起代替、指示作用的词。 1、人称代词:对人或事物起称代作用。
如,你我他它(们)自己 人家 大家 咱 您 2、指示代词:对人物或情况起指示或区别的作用。
B.动词重叠:ABAB式,AA式,如:讨论讨论,看看; 形容词重叠:AABB式,AA(的)如:干干净净,高高 的。
C.动词绝大多数能带宾语,形容词不能,如:喜欢 (你),怨恨(他),愉快(你)×,高兴(他)×。
10
A.名词一般不能重叠。(少数除外 如:人人、时 时、处处、事事、家家、上上下下、前前后后、 里里外外,重叠后表示遍及全部、毫无遗漏。)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跑跑、想想、讨论讨 论、干干净净、高高的。 B.名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国家不国家?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走不走?好不好? C.名词前不能加“不”(不受副词限制)如:不北 京。动词、形容词一般可以,如:不看、不吃、不 好、不大。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汉语词性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汉语词性](https://img.taocdn.com/s3/m/6e0a96daad51f01dc281f175.png)
汉语词性名词:①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②术语或近似术语的字眼。
③表达三段论法结构中的概念的词。
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在、变化的词。
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
副词:修饰或限制动词和形容词,表示范围、程度等,而不能修饰或限制名词的词。
连词:连接词、词组或句子的词。
如“和、与、而且、但是、因为、如果”。
助词:独立性最差、意义最不实在的一种特殊的虚词,包括:①结构助词,如“的、地、得、所”。
②时态助词,如“了、着、过”。
③语气助词,如“呢、吗、吧、啊”。
助动词:动词的附类,表示可能、应该、必须、愿望等意思,如“能、回、可以、可能、该、应该、得(dei)、要、肯、敢、愿意”。
助动词通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我要糖”“他会英文”里的“要、会”是一般动词。
代词: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副词的词,包括:①人称代词,如“我、你、他、我们、咱们、自己、人家”。
②疑问代词,如“谁、什么、哪儿、多会儿、怎么、怎样、几、多少、多么”。
③指示代词,如“这、这里、这么、这样、这么些、那、那里、那么、那样、那么些”。
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如“从、自、往、朝、在、当(方向、处所或时间),把、对、同、为(对象或目的),以、按照(方式),比、跟、同(比较),被、叫、让(被动)”。
虚词: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
汉语的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六类。
同“虚辞”。
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数词连用或者加上别的词,可以表示序数、分数、倍数、概数,如“第一、八成、百分之五、一千倍、十六七、二三十、四十上下”。
量词: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的词,如“尺、寸、斗、升、斤、两、个、只、支、匹、件、条、根、块、种、对、群、次、回、遍、趟、阵、顿”等。
量词经常跟数词连用。
数量词:数词和量词连用时的合称,如“三本书”的“三本”,“一群人的”的“一群”,“去一次”的“一次”。
小学语文:“词性”汇总知识点学习
![小学语文:“词性”汇总知识点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d52b26a39e314332396893aa.png)
小学语文:“词性”汇总知识点学习词性:指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的词的特点。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词性分类:一实词-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叫名词。
如“黄瓜、猪、马、羊、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中国。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品质、友谊、方法。
”3、表示物质事物(无法分出个体的物质)的名称的叫做“物质名词”,如“火、水、大米。
”4、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
”等。
二实词-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吼、叫、学习、起飞、审查和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来”,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三实词-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
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注意:形容词前能加很。
四实词-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现代汉语词性
![现代汉语词性](https://img.taocdn.com/s3/m/1de7cfed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37.png)
现代汉语词性一、现代汉语词性的概念1.词性的定义词性是指词语的语法属性,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代词等种类。
每种词性都有其独特的语法功能和用法。
2.词性的分类现代汉语的词性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代词和量词等。
其中,名词表示事物的名称或实体,动词表示行为或状态,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副词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程度、方式、时间、地点或原因,介词表示事物间的关系,连词表示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代词表示代替名词的词语,量词表示数量。
二、名词1.名词的定义及特点名词是表示人、事、物、地方、时间等具体或抽象概念的词语。
名词可以表示具体的实体,如桌子、书籍,也可以表示抽象的概念,如爱情、希望。
名词有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之分,可数名词具有单数和复数之分,而不可数名词只有单数形式。
2.名词的语法功能和用法名词在句子中可以作为主语、宾语、定语、表语、状语等成分,其用法灵活多样。
名词的词义广泛,可以通过前缀、后缀、组合等方式构成新的名词,如农民→农业、学生→学校等。
三、动词1.动词的定义及特点动词是表示行为或状态的词语,能表示人或事物的活动、变化和行为。
动词的基本形式有实义动词和系动词之分,实义动词可以表示具体的行为或状态,系动词则表示主语的特征或状态。
2.动词的语法功能和用法动词在句子中可以作为谓语,表示主语的动作或状态。
动词的时态、语态、语气等变化形式丰富,可以通过不同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语法功能和语义意义。
四、形容词1.形容词的定义及特点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的词语,可以修饰名词或代词,表达事物的外貌、状态、品质等特征。
2.形容词的语法功能和用法形容词在句子中通常作为定语或表语,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起到描述事物的作用。
形容词可以通过前缀、后缀等方式构成新的词语,如美丽→漂亮、高→高大等。
五、副词1.副词的定义及特点副词是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程度、方式、时间、地点、原因等的词语,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等的修饰语。
五种词性学习(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
![五种词性学习(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https://img.taocdn.com/s3/m/2cf0bda26529647d26285226.png)
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比较好理解,比如:思想、概念、传统。
表示抽象事物的名词,就比较难理解了。
还记得我的“两分法”审题,其中之一就是:初中记叙文题目中的“你”,既可以是某人,也可以是某一抽象事物。跟作文审题联系起来了。
五种词性学习(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
今天,我们讲现代汉语的几种常见词性: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
我会引用金星系列《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中的部分内容,顺便推荐下这本书。
初中主题作文(924559871) 20:01:34
1、名词
人与事物的名称,就是名词。
一个正常的句子是这样的:
定语(形容词)+主语(名词或代词)+状语(副词)+谓语(动词或形容词 )+定语(形容词)+宾语(名词或代词)+补语(形容词)
这个类似你们生物的标准人体模型。
当然,这是“标准像”,而真正的句子,也许是坐着、躺着、拿大顶、跳舞。但先要认识最标准的样子。
代词,主要分为三种: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表示方位、处所)。
比如人名、事物的名称、方位名词、时间名词等。
我们可以想象,对应名词的汉字,一定是最早出现的汉字,比如日、月、水、木、火等。所以,汉字“六书”中的象形,一般都是名词。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名词在不断出现,旧的名词在不断消失。
比如,你们父母就知道一些你们不知道的名词;反过来,你们熟悉的某些名词,你们父母却不知道。
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定语前置、状语后置,就需要你先弄懂现代汉语中的句子成分划分。
前置、后置,是相对于上面的正常顺序而言的。
现代汉语词性
![现代汉语词性](https://img.taocdn.com/s3/m/b1c7b90290c69ec3d5bb7584.png)
语气、然否等得词叫副词。(副+动或形)
1.他终于来了。 (程度) 2.我们都参加了保险。(范围) 3.老汉心里格外高兴。(程度) 4.我们一定能学好汉语(肯定) 5.他没有完成作业。 (否定) 6.我就不相信鬼话。 (语气)
稍微没有全都偏,简直仅仅只永远, 已经曾经就竟然,将要立刻刚偶然, 渐渐终于决忽然,难道连续又再三, 也许必须很非常,最太十分更马上, 越极总挺常常再,屡次一定也不还。
练习
说出下面一段话的词性
1、白天,船只在亭前出没;夜晚,鱼龙在亭下 悲鸣。 2、假使自己胸怀坦荡,不因为外界的影响而 伤害性情,到哪里没有欢乐呢? 3、孤单地生活,只有身体和自己的影子相互 安慰 4、我活着愿意献出生命,死后愿意结草来报 答陛下的恩惠。
现代汉语语法1 词性
词分虚词 、实词 两类。
实词有: 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量词 虚词有: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实词
1、名词 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1)人: 老师、学生、作家、工人、鲁迅
(2)具体事物:天、地、花、草、天空、海洋
(3)抽象概念:方法、科学、法律、事业 (4)处所: 北京、青岛、黄河、长江 东、西、南、北、上、下、左、右、 (5)方位: 前、后、里、内、外、(以、之) (6)时间:早晨、上午、夜晚、白天、夏天、立 秋、今天、星期二
பைடு நூலகம்
虚词
1、介词
与名词性词语(名代)合起来,修饰动形的词语
(介+名/代+动/形) 举例: 在学校住 从东方来 跟我走吧 比我帅 常见的介词: 自︱从︱以︱当︱为︱按照,对于︱为了︱到; 和︱跟︱把︱比︱在︱关于,除了︱同︱对︱向︱往︱朝
虚词
初中语文现代汉语词性的十二种分类及词类辨析
![初中语文现代汉语词性的十二种分类及词类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660266b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5d.png)
初中语文现代汉语词性的十二种分类及词类辨析基础·词性现代汉语词性的12种分类及词类辨析现代汉语的词按其性质可以分为12类:即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叹词。
其中前6种是实词,后6种是虚词。
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一)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
例如: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二)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例如: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表示判断:是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动词的语法特点: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 看——看看想——想想试——试试讲——讲讲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 学习——学习学习批评——批评批评讨论——讨论讨论休息——休息休息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是”(1)“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初中语文 现代汉语 词性(实词虚词)课件 含习题
![初中语文 现代汉语 词性(实词虚词)课件 含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186947cf111f18583d05a8f.png)
B 疑问代词: 用来提出问题
谁 什么 哪(问人或事物) 哪儿 那里 (问处所) 几 多 (问数量) 多 多么 (问程度) 怎么 怎样 怎么样 (问性质状态)
什么 怎样 什么样 (问方式行动)
C 指示代词 :用来区别人或事物 这 那 (指人或事物) 这儿 这里 那儿 那里 (指处所) 这会儿 那 会 儿 (指时间) 这么 这样 这么样 那么 那样 那么样 (指
练习:
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量词。
一(台)拖拉机 一(批)设备 一(出)戏
一(批)货
一(口)井 一(股)泉水
一(湍)急流 一(只)鸟 一(抹)斜月
一(轮)明月 一(弯)新月 一(钩)残月
一(绺)头发
一(串)山楂 一(根)甘蔗
一(个)舞蹈 一(江)春水 一(片)药
一(泓)清水 一(架)例: 这个狼孩是四年前布隆迪的一些村民发 现的。发现时,他全身赤裸,身体大部分长 着毛,四肢爬行、跳跃。“四肢爬行”不合 汉语语法,因为除表时间、地点的名词以外, 具体名词一般是不做状语的,“四肢”前缺 少介词“用”。
例2:据对冬小麦主要产区六十个气象台站 的统计资料,有四十一个台站出现了五十年代 有记录以来同期的最高或次高气温记录。 (“据”一直管到“统计资料”,“对”没着 落,应删掉。如保留“对”,就应当改为“据 对……六十个气象台站进行统计的资料”,让 “对”同“……台站”组成介宾短语。)
B“在……中”主要也是用来表示处所、方位。 例1:鱼儿在水中自由地游来游去。 例2: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中,战士们正在奋勇杀敌。 C“在……下”的用法更复杂,用得也最为混乱。 “在……情况(条件)下”中的情况条件等名词不 能随便省去。 ⑤在我军的被迫反击下,敌人仓皇逃走。 ⑥在相同的视角下,卫星拍摄一张照片所覆盖的地 面面积,是航空摄影的几千倍。 (⑤的“下”前应加上“的情况”,⑥应改做“在 视角相同的情况(条件)”下。
现代汉语的词性及句子成分
![现代汉语的词性及句子成分](https://img.taocdn.com/s3/m/5226dabbad51f01dc281f1a6.png)
(二)助词:
在句中起辅助作用的词。
现代汉语中的助词主要有:“的”、“地”、 “得”、“着”、“了”、“过”。
文言文中助词比较复杂,常见的有“之”、 “者”等。
(三)连词:
在句中起连接作用的词,连词往往标示词、短语、 句子、句群、语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如:和、跟、与、同、及、而、或者;虽然、但是、 因此、无论等。连词常常成对搭配使用或与副词搭 配使用,
如:“因为……所以……”、“即使……也……”、 “只有……才……”等。
(五)叹词: 表示感叹或惊奇、惊喜、疑虑等语气的词。 如:啊、唉、呀等。
(六)拟声词:模拟人或事物声音的词。如:哗、 唧唧、哐等。
(四)介词:
表示动作对象关系、时间处所、目的原因等的 引介关系的词。介词是用来连接名词代词性词语 以构成介词结构的,在句子中介词结构一起充当 状语来修饰谓语。
(二)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现及发展趋势 的词。如:走、跑、思考、学习、有、存在、能、可以 等。 (三)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汉语 中的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也可以修饰动词,与英语不 同。如:老、好、漂亮、干净、纯洁、飞快。 (注:与英语不同,汉语中形容词同样也可以修饰动词 和形容词)
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金黄的珍珠。
状语:
1、定义:用在动词、形容词谓语前,起修饰和限制 作用的语言单位。
2、特点:
A、经常由副词、形容词、动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 名词和方位词充当。
B、一般状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地”字连接。
3、符号:中括号〔 〕。 鲁迅从青年时代起,就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 的宏伟志向。
1、区分名词与非名词,名词前不能加“不”和“很”。
2、区分形容词和动词,前者可用“很”来修饰,后 者(除心理活动动词除外)不能加“很”。
现代汉语基础知识语法词性
![现代汉语基础知识语法词性](https://img.taocdn.com/s3/m/dccdcd0377232f60ddcca1f2.png)
单句是由词或短语构成,表示相对完 整的意思的语言使用单位 (句子成分只 有一套)
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 语、状语、补语
句子分析符号: 主语:= 谓语:- 宾语:~~~ 定语:() 状语:[] 补语:〈〉
• 单句六种语法成分简析表
主语:它是谓语陈述的对象,表明谓语说的是“谁”或 者“什么”。
语法
一、词类
• 实词:有实际意义的词 • 实词:名、动、形、数、量、代; • 虚词:介、助、拟、叹、副、连。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人:司机
事物:汽车;理由
时间:周末
方位:上、下、左、右、前、后、中、东、 西、南、北
2.动词:陈述人或事物的动作、情况、变化的词
表动作、行为:跑、写 表存在、变化:有、减少 表心理活动:喜欢、爱、恨 表使令:让、请、禁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找出词性完全相同的一组( ) A.宝贵 光荣 骄傲 战友 B.制造 报答 提高 寻求 C.角色 语文 经常 兴趣 D.非常 偶尔 清楚 风景
二、短语
联合短语(并列短语)
词和词之间没有轻重主次之分,彼此地位平等。
1)名+名 文化教育
2)动+动 调查研究
3)形+形 光辉灿烂 整齐清洁
桃花杏花
唱歌跳舞
8.介词:介绍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 给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以表示方向、 对象、处所、时间等的词
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 起,构成介词短语。
• 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 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 作为”。
• 妈妈朝我点了点头。 • 我们在操场上打球。
9.连词:词、词组或句子之间起连结作 用的词汇
练练看:
1.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决一死战。 2.他平时做事马马虎虎,以致酿成今天的后果。 3.真正美的事物不但跟自然一致,而且跟真理一
1现代汉语基础知识语法(词性)
![1现代汉语基础知识语法(词性)](https://img.taocdn.com/s3/m/59a3320c14791711cc7917ce.png)
6.代词:能代替各类实词的词 代替、指示或表示疑问的作用, 人称代词:你、我、他 指示代词:这、那、这样 疑问代词:谁、什么、哪里、为什么、怎 么
7.副词:起修饰或限制动词或形容词作 用、表程度或范围的词
“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
立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
• 他没有去;他没有钱 • 净水;屋里净是萝卜
洗衣服(动宾)--洗〈干净〉
如:摆整齐
坐端正
洗破了
主谓短语 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构成,两部分的关系是 被陈述和陈述的关系。 如:他说 你写 科技发达 我做 国家富强 (名+动) (名+形)
短语结构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我的老师 人类的语言 济南的冬天 B.竞选州长 记一辆纺车 纪念白求恩 C.蚊子和狮子 怀疑与学习 想和做 D.范进中举 曹刿论战 最后一课
三、多重复句划分方法
1.先确定复句有几个分句。分号处必有分 句界线,顿号处不应有,逗号处要注意 切分。 例如:
镇上的人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 先前很不相同了;也还和她讲话,但笑 容却冷冷的了。
2.找出关联词语,以此来判断复句的关 系。 例如: 他喜欢小说,并不喜欢诗歌。 他喜欢小说,却不喜欢诗歌。
“所”字短语
由助词“所”附着在别的词语前面构成,其句法作用相 当于名词。 如:所见 所闻 所发明 所创造 所思 所想
三、单句
句子分析 一般可从两个角度分析: 一是按照句子的语气可分为:陈述句、 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称为句类;
二是按照句子的结构可分为:单句、复 句,称为句型。
单句是由词或短语构成,表示相对完 整的意思的语言使用单位 (句子成分只 有一套)
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乃至段落。 如“和、及、或者、或、又、既”。 小明和小文都是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助词
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的词。助词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结构助词,它们是"的、地、得、所、似的";一类是动态助词,它们是"着、了、过";一类是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
虚词
七.副词
1、副词总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如: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
2、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八.介词
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十一.叹词
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叫做叹词。如:“喂、哟、嗨、哼、哦、哎呀”。叹词总是独立成句。
十二.拟声词
这是模拟声音的词。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哗啦啦、呼啦啦等。
现代汉语中的词性
词性指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的词的特点。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分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其中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实词
一.名词
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叫名词。
如:猪、牛、羊、白菜、拖拉机、计算机、桌子等。
2、状态形容词有: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四.数词
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等。
①基数:一、二、百、千、万、亿②序数:第一、第二、第三③分数:十分之一、百分之二十④倍数:一倍、十倍、百倍⑤概数:几(个)、十来(个)、一百上下
五.量词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贵州、北京、李白、杜甫、毛泽东、中国等。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围、道德、质量、品德、品质、友谊、方法、数量等。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面、东面、南面、中间等。
二.动词
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吼、叫、学习、起飞、说、走、跑、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等副词。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如: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等。
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2、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六.代词
代词能代替实词和短语。表示指称时,有定指和不定指的区别。不定指往往是指不确定的人、物或某种性状、数量、程度、动作等。他不常指某一定的人物,也就不可能有一定意义,介乎虚实之间。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我你您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咱们自己别人大家大伙(自己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作用。例如:我自己你们自己大家自己)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谁什么哪(问人或事物)哪儿那里(问处所)几多(问数量)多多么(问程度)怎么怎样怎么样(问性质状态)什么怎样什么样(问方式行动)3、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这那(指人或事物)这儿这里那儿那里(指处所)这会儿那会儿(指时间)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这些那些这么些那么些(指数量)每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另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代词一般不受别的词类的修饰。代词同它所代替的或指示的实词或短语的用法相当,它所代替的词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它也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等。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三.形容词
1、一般形容词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