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现代汉语的词性
![现代汉语的词性](https://img.taocdn.com/s3/m/10b2842358fb770bf68a5506.png)
现代汉语的词性词性:划分词类所根据的词的特点。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实词和虚词各6类。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叫名词。
如:“黄瓜、猪、羊、白菜、拖拉机、计算机”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中国”2.表示抽象事物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品质、友谊、方法”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东、西、南、北、中”二.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吼、叫、学习、起飞、审查、认识”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类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的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够、愿意、要、应该、肯、敢、得(děi)、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动词的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和“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否”也称为“判断动词”。
三.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
大多数形容词前面可以加“很”。
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状态形容词如:“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四.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1.基数:一、二、百、千、万、亿2.序数:第一、第二、第三3.分数:十分之一、百分之二十4.倍数:一倍、十倍、百倍5.概数:几(个)、十来(个)、五十左右、一百上下五.量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汉语词性的分类及其定义
![汉语词性的分类及其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0bb5d17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8.png)
汉语词性的分类及其定义
汉语词性的分类及其定义
词性是划分词类的基础。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其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一、名词
名词是实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名词可以分为三类:专用名词、抽象名词和方位名词。
二、动词
动词是实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动词可以分为一般动词、心理动词、能愿动词和趋向动词。
三、形容词
形容词是实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
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
等前面不能加“很”。
四、数词
数词是实词,表示事物数目,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数词可以分为基数、序数、分数、倍数和概数。
五、量词
量词是实词,表示数量或计量单位,如“个、只、本、条、张、斤、升、米、公斤、吨”。
语气助词包括一些常用的词汇,如“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等等。
叹词是一种表达感叹、呼唤、应答的词汇,比如“喂、哟、嗨、哼、哦、哎呀”等等。
叹词通常独立成句。
拟声词是一种模拟声音的词汇,比如“嘀嗒、咔嚓、哗啦”等等。
这些词汇可以形象地表达出声音的特征,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在写作中,我们可以适当运用语气助词、叹词和拟声词,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文章的情感。
现代汉语词性
![现代汉语词性](https://img.taocdn.com/s3/m/30b72708844769eae009ed6d.png)
现代汉语词性词类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有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二.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现代汉语词的分类
![现代汉语词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5eb70fead1f34693daef3e9c.png)
词的分类现代汉语的词按其性质可以分为12类:即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叹词。
其中前6种是实词,后6种是虚词。
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二、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实词。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称为判断动词。
三、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等的词。
如:“多、少、高、胖、死板、奢侈、胆小、丑恶”。
四、数词: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五、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0ba18b6c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be.png)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等六类. 。
(-)名词:名词是表达人或事物旳实词。
例如:1、表达专用名称旳叫做“专用名词”可分指人和指物、指时间、指处所(地点)等四类。
如:指人旳: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李白、白居易。
指物旳: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
表时间旳:春天、来年、上午、星期天、目前、刚刚、去年。
表处所(地点)旳:云南、上海、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
2、表达抽象事物旳名称旳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措施"。
3、表达方位旳叫做“方位名词”,分两种:第一:单纯旳:上、下、前、后、左、右、中、东、南、西、北、内、外。
第二:合成旳:以上、此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后边、南面、里头、外头、中间。
(二)动词:动词是表达人或事物旳动作、行为、发展、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旳词。
例如:1、表达一般动作行为: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结识、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严禁。
2、表达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3、表达心理活动:爱、恨、怕、想、想念、打算、喜欢、但愿、胆怯、紧张、讨厌、注重、注重、尊敬、理解、相信、佩服、惦记"等,这样旳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4、表达判断(判断动词):是、有5、表达也许意愿必要(助动词、能愿动词):能、可以、会、可以、愿、乐意、肯、敢、要、应、应当、应当、配、值得、得(de i)、也许、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旳动词前面,如"得去、可以做、可以考虑、乐意学习、应当阐明、也许发展"。
6、表达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去、进来、进去、出来、出去、回来、回去、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开来、开去、起、起来,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背面表达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现代汉语词性
![现代汉语词性](https://img.taocdn.com/s3/m/1de7cfed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37.png)
现代汉语词性一、现代汉语词性的概念1.词性的定义词性是指词语的语法属性,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代词等种类。
每种词性都有其独特的语法功能和用法。
2.词性的分类现代汉语的词性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代词和量词等。
其中,名词表示事物的名称或实体,动词表示行为或状态,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副词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程度、方式、时间、地点或原因,介词表示事物间的关系,连词表示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代词表示代替名词的词语,量词表示数量。
二、名词1.名词的定义及特点名词是表示人、事、物、地方、时间等具体或抽象概念的词语。
名词可以表示具体的实体,如桌子、书籍,也可以表示抽象的概念,如爱情、希望。
名词有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之分,可数名词具有单数和复数之分,而不可数名词只有单数形式。
2.名词的语法功能和用法名词在句子中可以作为主语、宾语、定语、表语、状语等成分,其用法灵活多样。
名词的词义广泛,可以通过前缀、后缀、组合等方式构成新的名词,如农民→农业、学生→学校等。
三、动词1.动词的定义及特点动词是表示行为或状态的词语,能表示人或事物的活动、变化和行为。
动词的基本形式有实义动词和系动词之分,实义动词可以表示具体的行为或状态,系动词则表示主语的特征或状态。
2.动词的语法功能和用法动词在句子中可以作为谓语,表示主语的动作或状态。
动词的时态、语态、语气等变化形式丰富,可以通过不同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语法功能和语义意义。
四、形容词1.形容词的定义及特点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的词语,可以修饰名词或代词,表达事物的外貌、状态、品质等特征。
2.形容词的语法功能和用法形容词在句子中通常作为定语或表语,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起到描述事物的作用。
形容词可以通过前缀、后缀等方式构成新的词语,如美丽→漂亮、高→高大等。
五、副词1.副词的定义及特点副词是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程度、方式、时间、地点、原因等的词语,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等的修饰语。
现代汉语的词性分类
![现代汉语的词性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17b8bfbbc850ad02df80410f.png)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两类12种词性.一类是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一类是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之马矢奏春创作实词一.名词暗示人和事物的名称叫名词.如“黄瓜、猪、马、羊、白菜、拖拉机、计算机”.1、暗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中国”.2、暗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规模、思惟、质量、品德、品德、友谊、方法”.3、暗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心”等.二.动词动词暗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成长、变更.1、有的动词暗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吼、叫、进修、起飞、审查、熟习"等.2、有的动词暗示心理活动,如“想、看重、看重、尊敬、理解、信赖、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3、有的动词暗示能够、赞成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该、赞成、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经经常运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推敲、赞成进修、应该说明、可能成长”.4、还有一些动词暗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以前、起来”,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暗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以前”.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三.形容词形容词暗示事物的外形、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去世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克不及加“很”.四.数词数词是暗示事物数目标词.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五.量词量词是暗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1、名量词暗示事物的数目,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单位量词暗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度量量词暗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代词能代替实词和短语.暗示指称时,有定指和不定指的差别.不定指往往是指不确定的人、物或某种外形、数目、程度、动作等.他不常指某必定的人物,也就不成能有必定意义,介乎虚实之间.1、人称代词:代替身或事物的名称.如“我、你、您、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咱们、本身、他人、大家、大伙(本身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传染感动.例如:我本身、你们本身、大家本身)”.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如“谁、什么、哪(问人或事物)、哪儿、那里(问处所)、几多(问数目)、多、多么(问程度)、怎么、若何、怎么样(问性质状态)、什么、若何什么样(问方法行为)”.3、指点代词:用来区他人或事物.如“这、那(指人或事物)、这儿、这里、那儿、那里(指处所)、这会儿、那会儿(指时间)、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法、行为、程度)、这些、那些、这么些、那么些(指数目)、每、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另、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代词一般不受此外词类的修饰.代词同它所代替的或指点的实词或短语的用法相当,它所代替的词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它也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虚词七.副词副词老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如“很、颇、极、十分、就、都、立时、立刻、曾、居然、从新、不竭”等.副词通经常运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如“就来、立时走、十分好、从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欢乐得很、爱好极了”.八.介词词老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路,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经由进程、随着、作为”.九.连词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甚至段落.如“和、及、或者、或、又、既”.接洽关系词语可以算作是连词,如“因为……所以、不单……并且、当然……但是”.十.助词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关心传染感动的词.助词可以分为三类.1、机关助词,它们是“的、地、得、所、似的”.2、动态助词,它们是“着、了、过”.3、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十一.叹词暗示感伤、呼唤、应答的词叫做叹词.如“喂、哟、嗨、哼、哦、哎呀”.叹词老是自力成句.十二.拟声词这是模拟声音的词.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哗啦啦、呼啦啦”.。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32b6704beff9aef8941e06cb.png)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虚词)一、副词:1、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起限制、修饰作用的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范围、时间、频率、语气等或性质状态的程度的词。
2、具体分类如下:(1)表程度:很、最、极、挺、顶、非常、十分、极其、格外、分外、更、更加、越、越来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差不多、几乎、过于、太、比较、相当、多么(2)表范围:全、都、总、共、总共、统统、只、只有、仅仅、单、光、一齐、一概、一律、尽、净、就、一共、一起、一同、一道、一切、一味、统统、唯独。
(3)表时间:已、已经、曾、曾经、刚、才、刚刚、正、正在、将、将要、就、就要、马上、立刻、顿时、赶紧、终于、老(是)、总(是)、早就、起初、原先、一向、从来、偶尔、随时、忽然、永远、始终。
(4)表频率:常、常常、时常、时时、往往、渐渐、一直、一向、向来、从来、总是、始终、永、永远、偶尔、又、再、还、也、屡次、经常、不断、反复、曾经、仍然(5)表肯定、否定:必、必须、必定、必然、当然、准、的确、不、没有、没、未、别、莫、勿、未必、不必、何必、不便、不用(甭)、不妨(6)表语气:难道、岂、究竟、到底、偏偏、索性、简直、是、是否、可、也许、难怪、大约、大概、幸而、幸亏、反倒、反正、果然、居然、何尝、其实、明明、恰恰、未免、只好、却、倒、必定、或许(7)表示情貌:百般、特地、互相、擅自、几乎、渐渐、逐渐、逐步、猛然、依然、仍然、当然、毅然、果然、差点儿。
3、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a.时间名词能做定语,如:“现在的事情”“目前的任务”“刚才的情况”。
时间副词不能做定语。
如:不能说“正在的事情”“立即的任务”“刚刚的情况”。
b.时间名词做主语,如:“今天星期天”“现在是早晨八点钟”“近来很冷”。
而时间副词不能做主语,如:不能说“正在是早晨八点整”。
c.时间名词能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如:“从过去、到将来、在早晨”。
时间副词不能同介词组合,如:不能说“从曾经、到刚刚”。
词性分类
![词性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e7457b584431b90d6c85c7ac.png)
现代汉语词的分类词性指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的词的特点。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中间"等。
二.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去、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
汉语词性的分类及其定义
![汉语词性的分类及其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876647b2ddccda38366baf1d.png)
汉语词性的分类及其定义词性指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的词的特点.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二.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三.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四.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①基数:一、二、百、千、万、亿②序数:第一、第二、第三③分数:十分之一、百分之二十④倍数:一倍、十倍、百倍⑤概数:几(个)、十来(个)、一百上下五.量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 2、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六.代词代词能代替实词和短语.表示指称时,有定指和不定指的区别.不定指往往是指不确定的人、物或某种性状、数量、程度、动作等.他不常指某一定的人物,也就不可能有一定意义,介乎虚实之间.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我你您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咱们自己别人大家大伙(自己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作用.例如:我自己你们自己大家自己)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谁什么哪(问人或事物)哪儿那里(问处所)几多(问数量)多多么(问程度)怎么怎样怎么样(问性质状态)什么怎样什么样(问方式行动)3、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这那(指人或事物)这儿这里那儿那里(指处所)这会儿那会儿(指时间)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这些那些这么些那么些(指数量)每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另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代词一般不受别的词类的修饰.代词同它所代替的或指示的实词或短语的用法相当,它所代替的词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它也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七.副词副词总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如"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 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八.介词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九.连词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乃至段落. 如"和、及、或者、或、又、既".关联词语可以看成是连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十.助词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的词.助词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结构助词,它们是"的、地、得、所、似的";一类是动态助词,它们是"着、了、过";一类是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十一.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叫做叹词.如:“喂、哟、嗨、哼、哦、哎呀”.叹词总是独立成句. 十二.拟声词这是模拟声音的词.如"呜、汪汪、轰隆、咯咯、沙沙沙、呼啦啦".。
现代汉语中的词性
![现代汉语中的词性](https://img.taocdn.com/s3/m/bed97a6e58f5f61fb73666d8.png)
现代汉语中的词性词性指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的词的特点。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分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其中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词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叫名词。
女口:猪、牛、羊、白菜、拖拉机、计算机、桌子等。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贵州、北京、李白、杜甫、毛泽东、中国等。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围、道德、质量、品德、品质、友谊、方法、数量等。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
口: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面、东面、南面、中间等。
二.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
如:来、去、吼、叫、学习、起飞、说、走、跑、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
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等副词。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
如:能、要、应、肯、敢、得(dei )、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
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
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等。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
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等。
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三•形容词1、一般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
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
2、状态形容词有: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
四.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71e43df3d5bbfd0a79567356.png)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等六类. 。
(-)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实词。
例如: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可分指人和指物、指时间、指处所(地点)等四类。
如: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李白、白居易。
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
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去年。
表处所(地点)的:云南、上海、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分两种:第一:单纯的:上、下、前、后、左、右、中、东、南、西、北、内、外。
第二:合成的: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后边、南面、里头、外头、中间。
(二)动词: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例如:1、表示一般动作行为: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
2、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3、表示心理活动:爱、恨、怕、想、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怕、担心、讨厌、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4、表示判断(判断动词):是、有5、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愿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应当、应该、配、值得、得(dei)、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6、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去、进来、进去、出来、出去、回来、回去、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开来、开去、起、起来,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词的分类
![词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5aa612af284ac850ad02426a.png)
词的分类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两类12种词性。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叫名词。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王维中国”。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品质、友谊、方法”。
3.表示物质事物(无法分出个体的物质)的名称的叫做“物质名词”,如“火、水、大米”。
4.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叫做“动作动词”,如"来、去、说、走、跑、吼、叫、学习、起飞、审查和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叫做“心理动词”,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ě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来”,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6.另外,动词还有“存现动词”、“使令动词”等。
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颜色、状态等,如“多、少、高、矮、胖、瘦、死板、奢侈、胆小、丑恶、美丽、红色”。
状态形容词通红、雪白、红通通、黑不溜秋等前面不能加“很”。
注意:形容词前能加…很‟。
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量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现代汉语词的分类
![现代汉语词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8c53eab9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b4.png)
现代汉语词的分类词的分类现代汉语的词按其性质能够分为12类:即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叹词。
其中前6种是实词,后6种是虚词。
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1、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2、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办法”。
3、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二、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进展、变化的实词。
1、有的动词表示普通的动作,如:来、去、讲、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2、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恭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如此的动词前面往往能够加上“非常、十分”。
3、有的动词表示可以、情愿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可以、应该、应当、情愿、能够、也许、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普通的动词前面,如“得去、可以做、能够思考、情愿学习、应该讲明、也许进展”。
4、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普通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称为推断动词。
三、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等的词。
如:“多、少、高、肥、死板、奢靡、胆小、丑恶”。
四、数词: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五、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能够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
例如:指人的:鲁迅、农民、工人、作家、老师、学生指物的:日、风、山、马、稻子、飞机、原子、计算机、车辆、纸张、道德、法律、文化表时间的:春天、明年、早晨、星期天、现在、刚才表处所的:马来西亚、北京、凯旋门、大庆、亚洲表方位的:上、下、前、左、右、东、南、内、外(单纯的)以上、以前、以东、上边、上面、东边、西边、里头、外头、中间(合成的)(二)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
例如:表示动作行为:走、坐、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在、有、等于、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灭表示心理活动:爱、恨、伯、想念、打算、喜欢、希望、害伯、担心、讨厌表示判断:是表示可能意愿必要(助动词):能、能够、会、可以、愿、愿意、肯、敢、要、应当、应该、配、值得表示趋向(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开、过、起、来、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开来、过来、起来、去、上去、下去、进去、出主、回去,开去、过去动词的语法特点:1.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短暂”或“尝试”的意思,是时态的表示法。
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A看——看看想——想想试——试试讲——讲讲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是:ABAB学习——学习学习批评——批评批评讨论——讨论讨论休息——休息休息动词比较复杂,有的需要加以说明。
1.动词“是”I. “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例如“鲁迅就是周树人”、“牛是反刍动物”、“他是个开车的”、“是他救了我”;此外,“这一年,人家都是丰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没吃的了”等里面的“是”仍是动词,作谓语。
II. “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语气副词,作状语,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这样做〔是〕好”。
2.动词“有”“有”只当动词用,不能当副词用。
例如:请问,这里有卖钢笔吗?(错)请问,这里有钢笔卖吗?(对)李光有在吗?(错)李光在吗?/李光在不在?(对)李老师有教过你吗?(错)李老师教过你吗?/李老师曾经教过你吗?(对)有受伤吗?(错)受伤没有?(对)3.助动词助动词是指动词中能放在“不X不”(不敢不)格式里的词。
助动词可以作谓语,如“这样做可以不可以”、“完全可以”。
但它们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作状语,表示动作者的主观意愿和表示可能性、必要性等。
例如“我们一定[要]坚持原则”、“春天到了,天气[应该] 暖和了”。
4.趋向动词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如“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
还经常用在别的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表示趋向。
作趋向补语,如“拿<出> 一本书”、“拿<出来>一本书”、“拿<出>一本书<来>”。
(三)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表示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
例如:表性质的:好、坏、伟大、勇敢、优秀、聪明、老实、鲁莽、大方、软、硬、苦、甜、冷、热、坚固、平常表形状的:长、短、大、小、粗、细、红、绿、平坦、整齐、雪白、笔直、绿油油、血淋淋、骨碌碌、黑不溜秋表状态的:快、慢、生动、熟练、轻松、清楚、马虎、干脆表数量的:许多、好些、全部、全、整、多、少形容词的语法特点:1.大部分形容词能同程度副词组合,例如“很勇敢”、“非常整齐”、“太死板”、“最清楚”等。
有一部分形容词本身带有某些程度的意义,不能再同程度副词组合。
例如“雪白”、“血红”。
还有加重叠词尾的形容词“黑乎乎、黑压压、黑洞洞,黑油油”以及其他形式“黑咕隆冬、黑不溜秋”也是如此。
2.一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
例如单音节:AA式高——高高(的)大——大大(的)红——红红(的)慢——慢慢(的)双音节:AABB式老实——老老实实整齐——整整齐齐清楚——清清楚楚大方——大大方方或A里AB式马虎——马里马虎胡涂——胡里胡涂慌张——慌里慌张小气——小里小气重叠后一般表示程度加深。
用在名词前表示程度适中,兼带有爱称的感情色彩。
如“高高的个子”、“红红儿的脸”。
3.形容词不能带宾语。
“端正、纯洁、坚定、健全、壮大、活跃、严格、丰富”等是形容词又是动词,“端正态度”是使态度端正的意思,“丰富文娱生活”是使文娱生活丰富的意思。
这里的“端正、丰富”是动词。
“直着身子”、“红着”、“花了眼”中的“直”、“红”、“花”表示事物存在某种状态,也应看作动词。
(四)数词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
表示数目多少的叫基数词。
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零”。
表示次序先后的叫序数词。
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等。
此外还有倍数、分数、概数。
倍数是由数词加量词“倍”构成,如“一倍、五倍、十倍”。
分数常用固定词组表示。
格式是“几分之几”。
概数的表示法有两种;第一,在基数后面分别加上多、把、来、上下、左右”等,如“一百多”、“一千左右”;第二,相邻的两个基数连用,如“三四(个)”、“十七八(个)”、“五六百(个)”。
此外,“三两(个)”。
“三五(个)”等两个基数连用的习惯用语也表示概数。
数词的语法特点:1.数词经常出现在量词前边,例如“一个”、“五本”、“两次”等等。
在现代汉语中,数词一般不直接同名词组合,文言格式或习惯用法中,数词才直接修饰名词。
例如“一针一线”“一草一木”“千山万水”“三心两意”等。
2.倍数只能用于数目的增加,不能用于数目的减少。
分数既可用于数目的增加,也可用于数目的减少。
表达数目的增减必须拿原来的数目做基数,不能拿增减后的数目做基数。
数量增减有一套习惯用语。
1. 第一、表示数量增加的:增加(了)、增长(了)、上升(了)、提高(了)——不包括底数,只指净增数。
例如从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说“增加了四倍”,不能说“增加了五倍”。
增加到(为);增长到(为)、上升到(为)——包括底数,指增加后的总数。
例如从十增加到五十,可以说“增加到五倍”,不能说“增加到四倍”。
2. 第二、表示数量减少的:减少(了)、降低(了)、下降(了)——指差额。
例如从十减少到一,应该说“减少了十分之九”,不能说“减少了九倍”.减少到(为)、降低到(为)、下降到(为)——指减少后的余数。
例如从十减到一,以分数计算,应说“减少到十分之一”。
(五)量词量词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
可分两类:1.名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
(1)有专用的,如:度量衡等单位:尺、丈、升、斗、两、斤、磅、吨、分、亩、顷、刻、元、角、米个体单位:个、位、件、本、间、把、条、根、棵、张、匹、块、片、只、架、枝、艘、辆、幅、座、句、段、篇、章、首集体单位:双、对、副、堆、批、群、帮,班、套、串、打(dá)、伙不定单位:些、点(2)有借用的,如:摸(摸了摸、摸一摸)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和外语相比,其中量词特别丰富,这就使现代汉语增加了区别同音词的功能和形象化的表达手段,如“一口剑、一枝箭”,“一线阳光”,“一小串珠子”。
近几十年来,还出现了一些复合量词,例如:架次: 计算飞机架数次数的总和。
一架飞机飞行十次叫“十架次”,五架飞机飞行两次叫“十架次”或十架飞机飞行一次也叫”十架次“。
人次:计算人数和次数的总和。
吨公里:是陆运的吨数、公里数的计算单位。
三吨货物运行一百公里,叫“三百吨公里。
吨海里:是计算海运(水运)货物的计量单位,计算方法同吨公里。
秒立方米:表示一秒钟时间内,水在河床里流过一立方米的量。
如在一秒钟时间内流过五十立方米,水流量就是“五十秒立方米”。
2.动量词动量词表示动作的量,也有专用和借用两类。
专用的如“去一次”“念一遍”“哭—场”“走一趟”的“次、遍、场、趟”。
借用的如“看一眼”“砍一刀”“玩一天”的“眼、刀、天”。
(六)代词代词是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
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叫人称代词;表示疑问的叫疑问代饲。
指称或区别人、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
人称代词可分三种: 第一人称指说话一方,单数用“我”,复数用“我们”或“咱们”。
第一人称指听话的-方,单数用“你”,敬称用“您”;复数用“你们”,敬称用“您几位”、“您诸位”。
第三人称指说话和听话以外的第三方,一单数用“他、她、它”,复数加“们”,“它”不指人而指物。
“我们”和“咱们”的用法并不完全一样。
“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双方,可以称为“包括式”,“我们”和“咱们”在同一场合出现,“我们”只包括说话人在内的若干人,排除听话人,可称为“排除式”。
例如几位客人向主人告别时说:“我们走了,咱们再见吧。
”但是,普通话“我们”可以是“排除式”,也可是“包括式”。
例如:①你以为妈怕穷么?怕人家笑我们穷么?②王先生,你放心去吧,过几天我们一定去看你。
例①“我们”是“包括式”,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双方,例②是“排除式”,不包括听话人。
“咱”有时相当于“我”,有时相当于“咱们”。
人称代词:我、咱、你、您、他、她、它、我们、咱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自己、自个、儿、别人、人家、大伙儿、大家、彼此疑问代词:谁、什么、哪、哪儿、哪里、哪会儿、多会儿、几、多少、怎样、怎么、怎么样、多指示代词:这、那、这儿、这里、那儿、那里、这会儿、那会儿、这些、这么些、那些、那么些、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这么、那么二、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一)副词副词是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
表程度的:很、最、极、挺、顶、非常、十分、极其、格外、分外、更、更加、越、越来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差不多、几乎、过于表范围的:都、总、共、总共、统统、只、仅仅、单、光、一齐、一概、一律表时间频率的:已、已经、曾、曾经、刚、才、刚刚、正、正在、将、将要、就要、马上、立刻、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时时、往往、渐渐、一直、一向、向来、从来、总是、始终,永、永远、赶紧表肯定否定的:必、必须、必定、必然、当然、准、的确、不、没有、没、未、别、莫、勿、未必、不必、何必、不便、不用(甭)、不妨表语气的:难道、岂、究竟、到底、偏偏、索性、简直、是、是否、可、也许、难怪、大约、幸而、幸亏、反倒、反正、果然、居然、何尝、其实、明明、恰恰、未免、只好1.副词只有“很”、“极”可以作补语。
例如:①这办法好得< 很> 。
②这办法好< 极> 了。
2.有一部分副词能起关联作用。
(1)单用的:说了又说吃得下就吃说清楚再走下大雨也去(2)前后配合用的:又…又越…越也…也不…不既…又非…不(3)和连词配合用的:不但…还只有……才既然…就虽然…却如果…就不论…都即使……也除非……才3.“没有”(没)在动词、形容词前是副词,否定行为的发生;在名词前是动词,否定事物的存在或否定对事物的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