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泡茶步骤和方法
校园泡茶方法步骤

校园泡茶方法步骤泡茶是一个结合艺术和科学的活动,需要考虑到茶叶的种类、水质、水温、泡茶的器具以及泡茶的步骤。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泡茶步骤,适用于大多数茶叶。
1. 准备工具与材料:你需要一套基本的泡茶工具,包括茶壶、茶杯、茶叶、热水和烧水壶。
2. 烧水:将水加入烧水壶中,加热至沸腾。
这个过程中,你可以选择让水稍微静置一会儿,以使水中的气泡和杂质沉淀下去。
3. 温壶温杯:在将茶叶放入茶壶之前,先将茶壶和茶杯用沸水预热。
这一步可以帮助提高茶具的温度,使茶叶在冲泡时更好地发挥其香气和味道。
4. 放茶叶:将你选择的茶叶放入预热过的茶壶中。
一般来说,绿茶的茶叶量是茶壶容量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而红茶或乌龙茶的茶叶量可能会更多。
5. 倒水:将刚刚烧沸的水倒入茶壶中。
对于绿茶,水温通常在80-90℃之间;对于红茶或乌龙茶,水温可能会更高,大约在95-100℃。
倒水时要确保水流平稳,以免对茶叶产生过大的冲击。
6. 闷泡:让茶叶在热水中浸泡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茶叶的种类和你想要的味道。
一般来说,绿茶的闷泡时间较短,大约是1-3分钟;而红茶或乌龙茶的闷泡时间可能会更长,需要3-5分钟。
7. 倒茶:将泡好的茶从茶壶倒入预热的茶杯中。
倒茶时要确保每一杯的浓度都差不多,可以通过滤网来过滤掉茶叶。
8. 品茶:最后一步就是品茶了。
端起茶杯,先闻一闻茶叶的香气,然后慢慢品尝。
你可以试着感受茶叶的口感、味道和余香。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泡茶步骤,但实际上泡茶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例如泡茶的水质、泡茶的温度、茶叶的品质等等。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日常生活中泡茶的5个简单步骤

日常生活中泡茶的5个简单步骤日常生活中泡茶的5个简单步骤(一)日常生活中泡茶的5个简单步骤对于我国的百姓来说,饮茶时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也比较经常会做的事情,在饮茶冲泡茶叶时一般都会做下面这五个简单的冲泡步骤,经过这五个步骤冲泡后,就可以品茗茶香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
1、备具:泡茶离不开的就是茶具了,泡茶时都会拿一些可以装茶汤的容器作为茶具。
2、温杯:将茶具用开水冲泡洗涤一些,滤去茶具中的灰尘等杂质,同时温热茶具。
3、投茶:取出适量的茶叶投放如茶杯中4、泡茶:将开始冲泡茶具中进行冲泡5、品饮:冲泡好后,就可以进行茶汤的饮用了,如果人多的话可以分入品茗杯中,大家一起品茗哦。
(二)泡茶的注意事项1、用保温杯泡茶需注意。
保温杯虽能保温,但茶叶中多种维生素和芳香油易在高温或长时间的恒温水中损失,茶的效用和口味也降低了。
好的茶具应首推陶器类,具有一定透气性,冬天保温,夏天不馊,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
所以紫砂茶壶享有盛名。
普通的泡茶玻璃杯最合适。
2、用沸水冲泡,注意控制温度。
有些人喜欢用刚开的水冲泡茶叶,其实这是非常有害的`。
刚烧开的水温度高,可使茶叶中不耐高温的营养素(如维生素C 等)大量破坏,并且使茶的香味很快消失。
泡茶的水温宜按茶叶老、嫩来分,老茶可用95℃的开水直接冲入;嫩茶则应低些,80℃左右比较适合。
3、第一次茶要过滤。
有些人认为头遍茶浓,提神醒脑,所以爱喝头遍茶。
殊不知,茶叶在栽培与加工过程中受到农药等污染,茶叶表面总残留一些农药,相应的头遍茶农药等有害物质浓度也高。
所以应让头遍茶水发挥“洗茶”的作用,弃之不饮。
4、同一茶叶不要泡多次。
茶宜常饮而不宜多饮,应随饮随泡,不要搁置太久。
茶叶泡的过久,内中很多对人体不利的物质被泡了出来。
冲泡时间过长,茶叶中的茶多酚、类脂、芳香物质等可以自动氧化,不仅茶汤色暗、味差、香低,失去品尝价值;同时由于茶水搁置时间太久,受到周围环境的污染,茶水中的微生物(细菌和真菌)数量增多,而影响卫生。
【茶礼仪】泡茶步骤教学,泡茶技巧

【茶礼仪】泡茶步骤教学,泡茶技巧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泡茶作为一种文化传统,不仅仅是简单的饮料制作过程,更是一种沉静、淡定的生活方式。
在中国,泡茶有一套独特的礼仪和步骤,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茶的泡制礼仪和技巧。
第一步,准备工作。
泡茶的第一步是准备工作。
首先要准备好茶具,包括茶壶、茶杯、茶盘、茶巾等。
另外,还需要准备好干净的水和优质的茶叶。
茶叶的选择非常重要,好的茶叶能够决定泡茶的口感和品质。
第二步,洗茶。
在泡茶之前,需要先将茶叶用温水冲洗一遍,这个步骤叫做“洗茶”。
这样可以去除茶叶表面的灰尘和杂质,同时也能够唤醒茶叶的香气。
第三步,注水。
将水烧开后,先将一些热水注入茶壶中,使茶壶升温,然后倒出。
这个步骤可以让茶壶变得温热,有利于茶叶的冲泡。
第四步,投茶。
将冲洗干净的茶叶放入茶壶中,一般根据茶叶的种类和泡茶的习惯来决定放入的量,然后轻轻晃动茶壶,让茶叶均匀分布。
第五步,注水冲泡。
接下来就是注水冲泡了。
将热水缓缓注入茶壶中,水温也是需要注意的,不同种类的茶叶需要的水温也不一样。
一般来说,绿茶需要80℃-85℃的水温,红茶需要90℃-95℃的水温。
注水的时候,可以先注一小部分水,然后等待片刻再注入剩下的水,这样可以使茶叶充分展开。
第六步,倒茶。
待茶叶冲泡一定时间后,就可以倒茶了。
倒茶的时候要轻柔,尽量使茶叶均匀分布在每个茶杯中。
第七步,品茶。
最后就是品茶了。
拿起茶杯,闻一闻茶香,然后小口品尝,慢慢品味茶的滋味。
在品茶的过程中,可以与朋友家人交谈,享受一段宁静的时光。
以上就是茶的泡制礼仪和技巧。
泡茶虽然看似简单,但其中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希望大家在享受茶香的同时,也能领略到茶文化的魅力。
简单的泡茶步骤和方法

简单的泡茶步骤和方法绿茶的冲泡,相比于乌龙茶,程序非常简单。
根据条索的紧结程度,应分为两种。
然而,无论使用何种方法,第一步均需烫杯,以利茶叶色香味的发挥。
1.外形紧结重实的茶1) 烫杯之后,先将合适温度的水冲入杯中,然后取茶投入,不加盖。
此时茶叶徐徐下沉,干茶吸收水分,叶片展开,现出芽叶的生叶本色,芽似枪叶如旗;汤面水汽夹着茶香缕缕上升,如云蒸霞蔚。
如碧螺春,此时则似雪花飞舞,叶底成朵,鲜嫩如生。
叶落之美,有“春染海底”之誉。
2) 一段时间之后,茶汤凉至适口,即可品茶。
此乃一泡。
茶叶评审中,以5分钟为标准,茶汤饮用和闻香的温度均为45-55C。
若高于60C,则烫嘴也烫鼻;低于40C,香气较低沉,味较涩。
这个时间不易控制。
如用玻璃杯,我一般用手握杯子,感觉温度合适即饮;如用盖碗,则稍稍倒出一点茶汤至手背以查其温度。
完全依靠经验,所以实践是最重要的。
3) 第一泡的茶汤,尚余三分之一,则可续水。
此乃二泡。
如若茶叶肥壮的茶,二泡茶汤正浓,饮后舌本回甘,齿颊生香,余味无穷。
饮至三泡,则一般茶味已淡。
此种冲泡方法,除碧螺春外,同样适合于平水珠茶、涌溪火青、都匀毛尖、君山银针、庐山云雾等较紧结的茶。
2.条索松展的茶这些茶,如采用上述方法,则茶叶浮于汤面,不易浸泡下沉。
应采用如下方法:1) 烫杯后,取茶入杯。
此时较高的杯温已隐隐烘出茶香。
2) 冲入适温的水,至杯容量三分之一(也可少一些,但需覆盖茶叶)此时需注意的是注水方法。
茶艺馆中,普遍是直接将水冲击茶叶,我认为这种方法不妥。
这种茶本身比较舒展,无需利用水的冲力,反而易烫伤嫩叶。
我采用的方法是,如用玻璃杯,则沿杯边注水,盖碗则将盖子反过来贴在茶杯的一边,将水注入盖子,使其沿杯边而下。
然后微微摇晃茶杯,使茶叶充分浸润。
此时茶香高郁,不能品饮,然恰是闻香最好时候。
3) 稍停约两分钟,待干茶吸水伸展,再冲水至满。
冲水方法如前。
此时茶叶或徘徊飘舞,或游移于沉浮之间,别具茶趣。
简单泡茶的正确方法

简单泡茶的正确方法茶,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而泡茶,是品茶过程中最为基本的环节。
但是,很多人在泡茶时常常会犯一些错误,导致茶水口感不佳。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些简单泡茶的正确方法,以帮助大家泡出美味的茶水。
一、选择好茶叶泡茶的第一步,就是选择好茶叶。
在选择茶叶时,要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需求来选择。
如果你喜欢清香型的茶,可以选择绿茶、白茶等;如果你喜欢浓郁型的茶,可以选择红茶、黑茶等。
同时,还要注意茶叶的产地、年份、等级等因素。
二、准备好泡茶器具泡茶需要用到一些器具,如茶壶、茶杯、茶叶罐、茶叶过滤器等。
在选择器具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小和材质。
比如说,茶壶要选择能够容纳适量茶水的大小,而茶杯要选择适合自己手感的大小和形状。
三、洗茶在泡茶之前,需要先将茶叶洗一遍。
这个步骤又叫做“活茶”。
活茶的主要作用是去除茶叶表面的灰尘和杂质,同时也能够让茶叶逐渐展开,更好地释放茶香。
具体操作方法是,将适量的茶叶放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洗一遍,然后倒掉,这样就完成了洗茶的步骤。
四、掌握好水温水温是泡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
不同种类的茶叶需要不同的水温。
一般来说,绿茶需要用80℃左右的水温,红茶需要用95℃左右的水温,白茶需要用85℃左右的水温,黑茶需要用100℃左右的水温。
如果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五、控制好泡茶时间泡茶的时间也是影响茶水口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绿茶需要泡2-3分钟,红茶需要泡3-5分钟,白茶需要泡5-7分钟,黑茶需要泡5-10分钟。
如果泡茶时间过长,茶水会变得苦涩;如果泡茶时间过短,茶水则会失去香味。
六、多次冲泡茶叶可以多次冲泡,每次冲泡的时间和水温可以适当调整。
一般来说,第一次冲泡要稍微长一些时间,让茶叶充分展开;后面的冲泡时间则可以适当缩短。
多次冲泡可以让茶叶的香气和味道更为丰富。
七、注意茶具的清洁和保养茶具的清洁和保养也是泡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茶具要经常清洗,避免茶渍和异味附着。
泡红茶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泡红茶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泡红茶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1、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微温的纯净水(例如开水、清水都可以),优质的红茶叶。
2、用温水浸泡茶叶:将茶叶用温水充分浸泡,有利于茶叶中的风
味物质从叶子中被释放出来。
3、控制水温:不同类型的红茶泡制需要控制不同的水温,一般而言,铁观音茶与六安瓜片泡制时,控制水温在85-90度;菊花茶及碧
螺春茶,控制水温在70-80度;普洱茶,控制水温在65-75度。
4、泡茶时间:根据茶叶的类型来决定泡茶时间。
例如,铁观音泡
制一般时间控制在3-5分钟;菊花茶也是控制在3-5分钟;碧螺春泡
制时间在2-3分钟左右;普洱茶泡制的时间控制在4-7分钟。
5、倒入杯中:将茶水倒入杯中。
6、添加配料:可以根据个人口酸来添加一些果蔬饮料或者白糖等
来提高口感。
7、饮用:直接饮用就可以了。
总的来说,泡红茶的正确方法和步骤是:准备好所需的材料,用
温水浸泡茶叶,控制水温,泡茶时间,倒入杯中,添加配料,饮用。
红茶也是有艺术的,掌握技巧,泡出不一样的滋味,而且对身体有好处,因此仔细学习如何正确的泡茶是必要的。
泡茶的方法和步骤

泡茶的方法和步骤泡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它具有独特的仪式感和文化内涵。
泡茶不仅是一种饮食习惯,更是一种品味生活的方式,透过泡茶,我们可以体验到茶叶的香气、茶水的醇厚口感,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宁静、平和的心境。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泡茶的步骤和方法。
第一步:选择合适的茶叶泡茶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茶叶。
茶叶种类繁多,如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等。
不同种类的茶叶有不同的特点和口味,因此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好选择合适的茶叶非常重要。
第二步:准备好茶具泡茶需要一些特殊的茶具,如茶壶、茶杯、茶盘、茶托、茶巾等。
茶壶是最重要的茶具之一,一般使用紫砂壶,因为紫砂壶具有透气性好、隔热性能好的特点,能够更好地保护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第三步:清洗茶具在泡茶之前,必须先清洗茶具。
清洗茶具的目的是去除茶具表面的尘土和异味,保证泡茶的干净和卫生。
清洗茶具时使用清水,不要使用洗涤剂。
第四步:预热茶具预热茶具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可以增加茶具的温度,提高茶叶的浸泡效果。
首先将茶壶、茶杯等茶具用热水冲洗一遍,然后将热水倒入茶壶和茶杯中,使其加热约半分钟后倒掉,这样茶具就被充分预热了。
第五步:放入适量茶叶将合适的茶叶放入茶壶中。
茶叶的数量应根据茶壶的大小和个人口味来决定,一般来说,取3-5克的茶叶放入茶壶中就可以。
第六步:冲泡茶叶用热水冲泡茶叶。
冲泡时水温要适中,一般茶叶的冲泡温度为80-100,具体的温度根据茶叶的种类和口感来确定。
一般来说,绿茶用80的水冲泡,红茶和乌龙茶用90的水冲泡,白茶和黄茶用100的水冲泡。
第七步:注入茶水将冲泡好的茶水慢慢注入茶杯中。
注水时要从茶杯的边缘倾倒,这样可以保持茶叶的香气和口感,同时也可以防止茶杯破裂。
第八步:品尝和享受泡茶完成后,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品尝和享受茶水。
可以轻轻闻一闻茶叶散发出的香气,然后小口尝一尝茶水的味道,品味茶叶的独特风味。
除了上述的基本步骤之外,泡茶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1.注意水质:泡茶的水质对茶叶的味道和口感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使用优质的泉水或矿泉水可以更好地保持茶叶的原味。
泡茶的方法和步骤

泡茶的方法和步骤泡茶是一门精致的艺术,正确认识和掌握泡茶的方法和步骤对于品味出优质的茶水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泡茶的方法和步骤。
首先是选择茶叶。
茶叶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泡茶的口感和香气,因此选择优质的茶叶至关重要。
茶叶的新鲜度、形状、颜色和香气都是判断茶叶质量的重要指标。
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红茶、绿茶、乌龙茶等不同种类的茶叶。
第二步是准备泡茶的器具。
泡茶的器具主要有茶壶、茶杯、茶盘、茶匙和茶巾等。
茶壶应选择陶瓷或紫砂泥壶,以保持茶水的纯正口感。
茶杯可以选择透明的玻璃杯,方便观察茶水的颜色和浓度。
茶盘用于接收冲洗和泡茶时的水滴,以避免弄脏桌面。
茶匙用于测量茶叶的分量,茶巾用于清洁茶具和擦拭水滴。
第三步是洗茶。
洗茶是为了去除茶叶表面的灰尘和杂质,提高泡茶的纯净度。
可以用泡过的温水或开水将茶叶浸泡后立即倒掉,此过程称为“养茶”。
洗茶的水温一般要稍微高于正常泡茶的水温,以帮助茶叶展开。
第四步是控制水温。
不同种类的茶叶需要不同的水温来泡制,以确保茶叶的香气和味道得到最佳的发挥。
一般来说,绿茶和白茶适合用80-85的温水冲泡,红茶和乌龙茶适合用95-100的水温,黑茶和普洱茶适合用100- 105的水温。
第五步是控制冲泡时间。
茶叶的冲泡时间也会影响到茶水的口感和香气。
一般来说,冲泡时间过短会导致茶水过淡,口感平淡;冲泡时间过长会导致茶水过浓,苦涩味过重。
具体的冲泡时间可以根据茶叶的种类和个人口味来调整。
一般情况下,绿茶和白茶的冲泡时间为1-2分钟,红茶和乌龙茶的冲泡时间为2-3分钟,黑茶和普洱茶的冲泡时间为3-5分钟。
第六步是享受美味的茶水。
当泡好茶后,可以用茶匙轻轻搅拌一下,使茶叶均匀分布在茶水中。
将泡好的茶水分别倒入每个杯子中,注意分量要均匀。
在品味茶水的时候要慢慢入口,品味茶的香气和滋味,感受茶水在口中的变化。
最后是清洁茶具。
冲泡完茶后,要及时清洁茶具,保持茶具干净。
可以用清水冲洗茶壶和茶杯,用茶巾擦拭干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的泡茶步骤和方法绿茶的冲泡,相比于乌龙茶,程序非常简单。
根据条索的紧结程度,应分为两种。
然而,无论使用何种方法,第一步均需烫杯,以利茶叶色香味的发挥。
1.外形紧结重实的茶1)烫杯之后,先将合适温度的水冲入杯中,然后取茶投入,不加盖。
此时茶叶徐徐下沉,干茶吸收水分,叶片展开,现出芽叶的生叶本色,芽似枪叶如旗;汤面水汽夹着茶香缕缕上升,如云蒸霞蔚。
如碧螺春,此时则似雪花飞舞,叶底成朵,鲜嫩如生。
叶落之美,有“春染海底”之誉。
2)一段时间之后,茶汤凉至适口,即可品茶。
此乃一泡。
茶叶评审中,以5分钟为标准,茶汤饮用和闻香的温度均为45-55C。
若高于60C,则烫嘴也烫鼻;低于40C,香气较低沉,味较涩。
这个时间不易控制。
如用玻璃杯,我一般用手握杯子,感觉温度合适即饮;如用盖碗,则稍稍倒出一点茶汤至手背以查其温度。
完全依靠经验,所以实践是最重要的。
3)第一泡的茶汤,尚余三分之一,则可续水。
此乃二泡。
如若茶叶肥壮的茶,二泡茶汤正浓,饮后舌本回甘,齿颊生香,余味无穷。
饮至三泡,则一般茶味已淡。
此种冲泡方法,除碧螺春外,同样适合于平水珠茶、涌溪火青、都匀毛尖、君山银针、庐山云雾等较紧结的茶。
2.条索松展的茶这些茶,如采用上述方法,则茶叶浮于汤面,不易浸泡下沉。
应采用如下方法:1)烫杯后,取茶入杯。
此时较高的杯温已隐隐烘出茶香。
2)冲入适温的水,至杯容量三分之一(也可少一些,但需覆盖茶叶)此时需注意的是注水方法。
茶艺馆中,普遍是直接将水冲击茶叶,我认为这种方法不妥。
这种茶本身比较舒展,无需利用水的冲力,反而易烫伤嫩叶。
我采用的方法是,如用玻璃杯,则沿杯边注水,盖碗则将盖子反过来贴在茶杯的一边,将水注入盖子,使其沿杯边而下。
然后微微摇晃茶杯,使茶叶充分浸润。
此时茶香高郁,不能品饮,然恰是闻香最好时候。
3)稍停约两分钟,待干茶吸水伸展,再冲水至满。
冲水方法如前。
此时茶叶或徘徊飘舞,或游移于沉浮之间,别具茶趣。
4)其它步骤,皆与紧结茶相同。
合适这种方法的,有六安瓜片、黄山毛峰、太平猴魁、舒城兰花等。
有些条索不是特别紧结亦非特别松展的茶,两种方法均可,也是各人的习惯而已。
任何一种茶的冲泡,非常依赖于个人的经验。
本文也只不过提供一些惯常通用的方法和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实践得久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得和方法,如何才能泡得好茶,那也是见仁见智了。
中华茶道的精神所在茶艺基本精神是『清、敬、怡、真』,释义如下:『清』即『清洁』、『清廉』、『清静』及『清寂』之清。
『茶艺』的真谛,不仅求事物外表之清洁,更须求心境之清寂、宁静、明廉、知耻在静寂的境界中,饮水清见底之纯洁茶汤,方能体味『饮茶』之奥妙。
英文似purity 与Tranquility表之为宜。
『敬』敬者万物之本,无敌之道也。
敬乃对人尊敬,对己谨慎,朱子说:『主一无适』,即言敬之态度应专诚一意,其显现于形表者为诚恳之仪态,无轻藐虚伪之意,敬与和相辅,勿论宾主,一举一动,均佁有『能敬能和』之心情,不流凡俗,一切烦思杂虑,由之尽涤,茶味所生,宾主之心归于一体,英文可用respect表之。
『怡』据说文解字注『怡者和也、悦也、桨也。
』可见『怡』字含意广博。
调和之意味,在于形式与方法,悦桨之意味,在于精神与情感,饮茶啜苦咽甘,启发生活情趣,培养宽阔胸襟与远大眼光。
使人我之间的纷争,消弭于形,怡悦的精神,在于不矫饰自负,处身于温和之中,养成谦恭之行为,英语可译为harmony。
『真』真理之真,真知之真,至善即是真理与真知结合的总体。
至善的境界,是存天性,去物欲,不为利害所诱,格物致知,精益求精,换言之,用科学方法,求得一切事物的至诚,饮茶的真谛,在于启发智能与良知,使人人在日常生活中淡泊明志,俭德行事,臻于真、善、美的境界。
英文可用truth表之。
其它的说法:我国大陆学者对茶道的基本精神有不同的理解,庄晚芳教授提出的“廉、美、和、敬”。
庄老解释为:“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
”“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应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
因为,“和”是中国这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
“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方法。
“怡”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心灵感受。
“真”是中国茶道终极追求。
茶怎么进行分类茶主要可以按以下几种方法分类:按茶的颜色分类按茶叶的发酵程度分类按焙火程度来分类按采茶的季节不同分类按萎凋程度不同来分类我们在茶叶商店总是见到五花百门的茶叶名称,令人眼花缭乱。
其实名称多样化是各产茶地及各产茶商刻意造成的。
有的根据茶叶形状的不同而命名,如珠茶、银针等等;有的结合产地的山川名胜而命名,如西湖龙井、普陀佛茶等等;有的根据传说和历史故事见命名,如大红袍、铁观音等等。
按茶的颜色分类虽然中国茶叶的分类尚无统一的方法,但比较科学的分类是依据制造方法和品质上的差异来划分的,特别是根据各种茶制近中茶多酚的氧化聚合程度由浅入深而将各种茶叶归纳为六大类,即是绿茶、黄茶、白茶、青茶、黑茶和红茶。
绿茶茶多酚氧化最轻,红茶氧化最重。
这六大茶类被称为基本茶类。
绿茶炒青绿茶:眉茶(炒青、特珍、珍眉、风眉、秀眉、贡熙...)珠茶(珠茶、雨茶、秀眉...)细嫩炒青(龙井、大方、碧螺春、雨花茶、松针...)烘青绿茶:普通烘青(闽烘青、淅烘青、苏烘青...)细嫩烘青(黄山毛峰、太平猴、华顶云雾...)晒青绿茶:(滇青、川青、陕青...)蒸青绿茶:(煎茶、玉露...)白茶:白叶茶(白牡丹、贡眉...)黄茶:黄芽茶(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黄小茶(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温州黄汤...)黄大茶(霍山黄大茶、广东大叶青...)青茶:闽北乌龙(武夷岩茶、水仙、大红袍、肉桂...)闽南乌龙(铁观音、奇兰、水仙、黄金桂...)广东乌龙(凤凰单枞、凤凰水仙、岭头单枞...)台湾乌龙(冻顶乌龙、包种、乌龙...)黑茶:湖南黑茶(安化黑茶...)滇桂黑茶(普洱茶、六堡茶...)红茶:小种红茶(丘山小种、烟小种...)工夫红茶(滇红、祁红、川红、闽红...)红碎茶(叶茶、碎茶、片茶、末茶)再加工茶类:用这些基本茶类的茶叶进行再加工,如窨花后形成花茶、蒸压后形成紧压茶、浸提萃取后制成速溶茶、加入果汁形成果味茶、加入中草药形成保健茶、把茶叶加入饮料中制成含茶饮料。
因此再加工茶类也有六大类,即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药用保健茶和含茶饮料。
花茶(茉莉花茶、珠圭花茶、玫瑰花茶、桂花茶...)紧压茶(黑砖、茯砖、方茶、饼茶...)萃取茶(速溶茶、浓缩茶...)果味茶(荔枝红茶、柠檬红茶、狝猴桃茶...)药用保健茶(减肥茶、杜仲茶、甜菊茶...)含茶饮料按茶叶的发酵程度分类:茶青(俗称茶菜)从采摘下来到杀菁这段期间内,在日光萎凋(或热风萎凋),“室内萎凋与搅拌”等过程中,发酵就一直在进行,为了适合各地的习惯而可分成不发酵的绿茶类、半发酵酵的青茶类,与全发酵的红茶类、后发酵的黑茶。
茶叶中发酵程度的轻重不是绝对的,当有小幅度的误差,依其发酵程度大约红茶95%发酵,黄茶85%发酵,黑茶80%发酵,乌龙茶60~70%发酵,包种茶30~40%发酵,青茶15~20%发酵,白茶约5~10%发酵,绿茶完全不发酵。
而青茶之毛尖并不发酵,绿茶之黄汤反有部份发酵。
国际上较为通用之分类法,是按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后发酵茶来作简单分类。
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后发酵茶绿茶?青茶(乌龙茶)?红茶?黑茶龙井、碧螺春等?清茶?茉莉花茶?冻顶茶?铁观音?白毫乌龙?红茶?普洱茶1.发酵茶(学名:绿茶类):龙井、碧螺春、明前虾目(又名珠芽)、珠茶、眉茶、煎茶和一般绿茶。
2.半发酵茶(部份发酵茶)(学名:青茶类):a.轻发酵茶(又通称“包种茶类”):白茶、文山包种茶(清茶)、宜兰包种、南港包种、香片、明德茶、冻顶茶、松柏长青茶、铁观音、武夷、水仙。
b.重发酵茶:乌龙茶。
注意:俗称半发酵茶为“乌龙茶”。
真正的“乌龙茶”则是东方美人茶,即白毫乌龙茶,或又称椪风茶,然而俗称之乌龙茶其实皆已混淆。
3.全发酵茶(学名:红茶类):按品种分:小叶种红茶、阿萨姆红茶(大叶种)按形状分:条状红茶、碎形红茶和一般红茶。
4、后发酵茶:(学名:黑茶类)普洱茶:普洱茶它的前加工是属于不发酵茶类的做法,再经渥堆后发酵而制成,它是属于黑茶类。
按焙火程度来分类发酵程度的分类在说明茶叶的整体学称与各种茶的归属,而依茶菁焙火的「次数及时间」的长短来说明半发酵茶的俗称。
焙火程度──俗称轻火──生茶中火──半熟茶重火──熟茶所谓的青茶类系泛指半发酵茶,所以青茶可依发酵与焙火程度的不同,而制成俗称的生茶或熟茶;也就是说同样是冻顶茶,如果发酵、焙火重些就可类似熟茶,反之,是生茶或半生茶,只是各种茶皆有其习惯制成的特殊风味罢了。
按采茶的季节不同分类茶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也会有差异,如水份过多,茶质自然较淡;孕育时间较长,接受天地赐予自较豊腴,所以随着不同季节制造的茶,就有了春茶、夏茶、秋茶、冬茶等不同。
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特别是氨基酸及相应的全氮量和多种维生素,不但使春茶滋味鲜活,香气蹭鼻,富保健作用。
夏季天气炎热,茶树新梢芽叶生长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减少,特别是氨基酸及全氮量的减少,使得茶汤滋味、香气多不如春茶强烈。
由于带苦涩味的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高,不但使紫色芽叶增加,色泽不一,而且滋味较为苦涩。
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春夏二季生长、摘采,新梢芽内含物质相对减少,叶片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色发黄,滋味、香气显得比较平和。
冬茶、秋茶采完气候逐渐转凉,冬茶新梢芽生长缓慢,内含物质逐渐堆积,滋味醇厚,香气浓烈。
月份?节气?名称4~5?清明、谷雨、立夏?春茶5~6?小满、芒种、夏至、小暑?第一次夏茶(二水茶)7~8?大暑、立秋、处暑?第二次夏茶(三水茶)8~9?白露、秋分、寒露?秋茶10~11?霜降、立冬?冬茶11~12?小雪?冬片茶12~4?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惊蛰、春分?天寒茶叶不长芽,实际上这几个月之中还可能会有雨水茶出产(冬三水、不知春)a.春茶:俗称春仔茶或头水茶,依时日又可分早春、晚春、(清)明前、明后、(谷)雨前、雨后等茶(孕育与采摘期:冬茶采摘结束后至5月中旬,所占总产量比例:35%)b.第一次夏茶:头水夏仔或二水茶(5月下旬至6月下旬,17%)c.第二次夏茶:俗称六月白、大小暑茶、二水夏仔(7月上旬至8月中旬,18%)d.第一次秋茶:秋茶(8月下旬至9月中旬,15%)e.第二次秋茶:白露笋(9月下旬至10月下旬,10%)f.冬茶:冬片茶(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5%)一般人多喜春茶,价格也较高,但并非每种茶都以春茶最优,如乌龙茶就以夏茶为优,红茶亦然,因夏季气温较高,茶叶中的儿茶素等合量较多,茶芽也较肥大,白毫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