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方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茶艺ppt课件

茶艺ppt课件

文化性
茶艺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礼仪、哲学等多元要素。
艺术性
茶艺表演具有观赏性,通过优美的动作和意境展现茶之美。
茶艺历史与发展
古代茶艺
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元,表 现为煮茶、点茶、斗茶等形式。
现代茶艺
随着茶叶加工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审 美观念的变化,现代茶艺逐渐发展 出泡茶、品茶等更为丰富的形式。
当代茶艺
分享自己的泡茶体验和感受, 与同学们交流泡茶心得和技巧。
小组交流:如何提高泡茶技艺
小组讨论
分析自己在泡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探讨 解决方法。
观摩评价
小组成员相互观摩评价彼此的泡茶过程,提出改 进意见和建议。
ABCD
分享经验
每位成员分享自己在泡茶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 败教训,以便大家共同学习和进步。
制定计划
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和小组讨论结果,制定提高泡 茶技艺的计划和目标。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茶艺ppt课件
目录
• 茶艺概述 • 茶叶基础知识 • 茶具鉴赏与选用 • 泡茶技巧与品饮方法 • 茶文化传承与创新 • 茶艺实践与体验
01
茶艺概述
茶艺定义与特点
茶艺定义
茶艺是一种生活艺术,通过泡茶、品茶、赏茶等一系列活动, 展示茶的色、香、味、形之美,同时体现中华文化的深厚内 涵。
技艺性
茶艺涉及茶叶识别、泡茶技巧、品茶方法等专业技能。
观察茶艺师的仪态、手法和泡 茶流程,学习如何优雅地展示 茶艺。
分析不同茶艺表演案例中的优 缺点,以便在自己的茶艺表演 中加以借鉴和改进。
亲手体验泡茶过程并分享感受
01
02
03
04
亲手操作泡茶器具,学习如何 正确地使用茶壶、茶杯等茶具。

白茶基础知识与冲泡方法PPT

白茶基础知识与冲泡方法PPT

04 白茶的冲泡方法与技巧
泡茶用水
软水为佳
白茶的冲泡用水最好选择 软水,避免水中矿物质和 杂质对茶汤的影响。
井水、山泉水
天然的井水和山泉水是软 水的理想选择,能够最大 程度地发挥白茶的口感和 香气。
纯净水
纯净水也是冲泡白茶的常 用选择,能够提供稳定的 水质,确保茶汤的一致性。
泡茶器具
盖碗
盖碗是冲泡白茶的常用器具,能 够均匀地控制茶叶的浸泡时间和
除了白茶文化节外,还有一些与白茶相关的习俗和活动,如福建地区的“茶王赛”、“斗茶”等。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白茶 的品质和特点,也传承和弘扬了中国茶文化的传统和精神。
白茶的国际影响与交流
白茶不仅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影响和认可,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白茶的品质和特点得到了许多 国家和地区的认可和喜爱,成为了一种国际化的茶叶品种。
06 白茶的文化与习俗
白茶与中国传统文化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白茶作为中国茶文化中的一种,具有独 特的地位和价值。白茶的品饮和收藏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道德、哲学等观 念密切相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
白茶的产地主要分布于福建、安徽、湖北、湖南、浙江等省份,其中以福建的白 茶最为著名。福建白茶的产地包括福鼎、政和、建阳、松溪等地,这些地区有着 悠久的茶叶文化和历史,为白茶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加温萎凋
在室内加温萎凋,控制温 度和湿度,加速茶叶的萎 凋过程。
萎凋时间
白茶萎凋时间通常为2030小时,根据茶叶嫩度和 萎凋程度而定。
干燥工艺
烘干
将萎凋后的茶叶放入烘干机内进 行烘干,控制温度和时间,使茶
叶含水量降至8%以下。
晒干
将萎凋后的茶叶平摊在室外洁净的 晒场上进行晒干,自然干燥。

《冲泡各种茶的方法》课件

《冲泡各种茶的方法》课件

品茶与茶具的保养
品茶
品饮普洱茶时,可以先闻香,再品尝 其滋味,感受其独特的陈香和回甘。
清洗茶具
存放
普洱茶要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避免阳光直射和异味干扰。同时也要 避免与有强烈气味的物品混放。
每次使用完茶具后,要及时清洗干净 ,避免留下茶渍和异味。
05 其他注意事项
茶叶的保存方法
01
茶叶应存放在干燥、阴 凉、通风良好的地方, 避免阳光直射和异味污 染。
清理茶具
在品茶结束后,及时清洗 茶具,保持其清洁和卫生 。
保养茶具
定期对茶具进行保养,如 使用茶油涂抹在茶具表面 ,以保持其光泽和延长使 用寿命。
03 乌龙茶的冲泡方法
准备工具和材料
茶具
茶壶、公道杯、品茗杯、闻香杯、茶盘、茶 匙等。

纯净水或山泉水。
茶叶
优质的乌龙茶,如铁观音、大红袍等。
其他
火炉或热水壶、茶叶罐等。
02
每次泡完茶后,应及时清洗茶具 ,保持其清洁卫生。同时,也要 注意对茶具的保养,避免其受损 。
04 普洱茶的冲泡方法
准备工具和材料
茶具
准备一套完整的茶具,包括茶壶、茶 杯、公道杯、闻香杯等。
普洱茶
选择优质的普洱茶,可以是散茶或紧 压茶,根据个人口味选择。

选择纯净水或山泉水,以保证茶汤的 口感和品质。
感和营养价值。
泡茶的温度控制
根据不同种类的茶叶,控制泡茶的温 度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泡绿茶的 水温在70-80℃左右,而泡红茶则需 要接近100℃的水温。
冲泡时间应根据茶叶的种类和个人的 口味来调整,一般而言,冲泡时间在 2-5分钟之间。
在冲泡茶叶时,应先倒入少量热水将 茶叶浸润,然后再根据茶叶的种类控 制水温进行冲泡。

红茶的冲泡技艺(课堂PPT)

红茶的冲泡技艺(课堂PPT)

第四章 红茶的冲泡技艺
四、茶、水比例 冲泡红茶,用1:50~1:60茶水比,即每克茶冲泡50~60毫升水。 五、冲泡时间 一般冲泡后3分钟左右饮用。时间太短,茶汤色浅,味淡;时间太 长,香味会受损失。
17
第四章 红茶的冲泡技艺
六、红茶的冲泡
(一)清饮法 所谓清饮法是指红茶经冲泡后得到的茶汤直接用于饮用,不添加其 他调料。清饮法重在领略茶的色、香、味。清饮法一般分为清饮杯 泡和清饮壶泡两类。
红茶是一个大茶类,由于加工制造工 艺不同,红茶分为三大类:小种红茶、 工夫红茶、红碎茶。红茶的分类如 图4-1所示。
4
第四章 红茶的冲泡技艺
(一)小种红茶 小种红茶是我国福建省的特产,由于采用松柴明火加温萎 凋和干燥,干茶带有浓烈的松烟香。
(二)工夫红茶 工夫红茶是我国传统的出口红茶,做工精细,为条形红茶, 条索坚实匀称,色泽乌黑光润,汤色红艳明亮,滋味浓郁 甘醇。
6
第四章 红茶的冲泡技艺
三、红茶的识别 (一)观看茶色 红茶干茶的色泽与鲜叶原料及发酵程度有关。 (二)查看茶形 红茶按外形形状可分为条红茶和红碎茶两类。小种红茶和工夫 红茶都是条红茶。
7
第四章 红茶的冲泡技艺
(三)品闻茶香 茶香中应无烟、焦、霉、酸、馊等异味。 闻到甜香或焦糖香,则为优质红茶,或工夫红茶,闻到松烟香是 小种红茶。
21
第四章 红茶的冲泡技艺
红茶茶汤中的茶多酚氧化,会使茶汤颜色变暗。随着茶汤温度的下 降,汤色会逐渐变深。 此外,红茶的叶底,呈黄红色到红褐色。
(二)闻香 红茶带有苹果香。 高档的红茶香气浓郁、持久、带甜。香气低沉,有粗老气者,是低 级红茶。
22
第四章 红茶的冲泡技艺
(三)品味 红茶茶汤的滋味要求“浓、强、 鲜”,即滋味浓厚、强烈、鲜 爽,高档的红茶滋味浓厚鲜强, 而低级红茶则滋味平和粗淡。

泡茶方法PPT课件

泡茶方法PPT课件

9
2021/6/24
10
2021/6/24
三、冲泡方法
玻璃器皿(绿茶)
11
2021/6/24
冲泡工具
12
2021/6/24
洁净的阔口透明玻璃杯一个、西湖龙井茶 (5—10克)、电水壶一个、基本功夫茶具一 套(包括茶海一个、茶道六件套一个、陶瓷 储茶罐一个)

2021/6/24
【泡茶小知识】 品龙井茶的讲究: 水温方面,则应用约75摄氏度到85摄氏度的水。千万不要 用100摄氏度沸腾中的水,因为龙井茶是没有经过发酵的茶, 所以茶叶本身十分嫩。如果用太热的水去冲泡,就会把茶 叶滚坏,而且还会把苦涩的味道一并冲泡出来,影响口感。 那么怎样控制水温呢?我们当然不会拿支温度计去量,所 以最好的是先把沸水倒进一个「公道杯」,然后再倒进茶 盅冲泡,这样就可轻易控制了水温。还有一点要记紧的, 就是要高冲,低倒。因为「高冲」时可增加水柱接触空气 的面积,令到冷却的效果更加有效率。
再用悬壶高冲法注入开水至九分满。
2021/6/24
20
4、出汤 5、闻香 6、喝茶
21
2021/6/24
紫砂泡法
2021/6/24
22
泡茶方法
1、温杯 2、投茶 3、洗茶 4、泡茶 5、出汤 6、闻香 7、喝茶
2021/6/24
23
泡茶工具
2021/6/24
24
【泡茶工具】紫砂壶一个、大红袍、电水壶一 个、基本功夫茶具一套(包括茶海一个、竹节 茶道六件套一个、紫砂壶一个、陶瓷储茶罐一 个)。
29
5、出汤
2021/6/24
将泡好的茶汤倒入公道杯中,低倒,快速,防止茶香飘逸。将公 道杯中的茶汤分到小口杯里,即可品茶香,观茶形。

单元5 茶的沏泡方法

单元5 茶的沏泡方法

1.茶叶的浸泡时间
对于注重香气的乌龙茶、花茶,泡 茶时,为了不使茶香散失,不但需 要加盖,而且冲泡时间不宜过长, 通常2-3分钟即可。由于泡乌龙茶 时用茶量较大,因此,第一泡1分 钟就可将茶汤倾入杯中,自第二泡 开始,每次应比前一泡增加15秒左 右,这样要使茶汤浓度不致相差太 大。
1.茶叶的浸泡时间
器茶茶
茶香饮




1.准备茶叶和茶器
选用透明玻璃杯、 白瓷盖碗或玻璃 盖碗,以方便欣 赏其外形、汤色、 叶底
2.温器
采用回旋斟水法,将 开水倒入玻璃杯以提 高杯子的温度,轻轻 晃动玻璃杯,使杯子 均匀受热,并将杯中 水倒出。
3.投茶
用茶匙轻轻拨取茶 叶,均匀地投入玻 璃杯中。
4.润茶
等水凉到85度左右, 向玻璃杯中注入 1/3杯开水,轻轻 摇晃玻璃杯,使茶 叶和水充分融合,
• 一般玻璃杯以3克白茶最为适宜;盖碗投茶量为三分之 一,3-5克;紫砂壶5-7克;老白茶9克,可冷水慢煎, 可水先沸后投茶。
• 白茶不揉不炒,茶汤浸出速度较慢,冲泡所需时间较长, 注水5分钟后饮用。
二、白茶冲泡方法
白茶的冲泡方法选用回 旋注水法,轻轻地将适 量开水沿杯周边旋转冲 入,注水量为杯子的 1/4—1/3,没入茶叶即 可。
中投法
先投放茶叶 然后向玻璃杯中注
入三分之一热水 待茶叶吸足水分,
舒展开来后
再注满热水
下投法
先投放茶叶
然后一次性向玻璃 杯中注足热水
先凉后热法
• 投放茶叶后 • 先用少许常温凉水浸
泡三分钟左右
• 使茶叶吸足水分,充 分舒展
• 在将热水一次注足
下叶投法冲温泡程序投: 润 冲 奉 闻 品

泡茶步骤ppt课件

泡茶步骤ppt课件

02
CATALOGUE
泡茶前的准备
茶具的准备
茶壶
选择一个适合茶叶类型 的壶,如瓷器、紫砂壶
等。
茶杯
选择一个洁净、透明的 杯子,以便观察茶汤的
颜色和质地。
茶盘
用于放置茶具和茶叶, 保持桌面整洁。
茶叶罐
确保茶叶罐密封性好, 以保持茶叶的新鲜度。
茶叶的选择与准备
01
02
03
茶叶类型
根据个人口味和场合选择 合适的茶叶,如绿茶、红 茶、乌龙茶等。
泡茶步骤ppt课件
CATALOGUE
目 录
• 引言 • 泡茶前的准备 • 泡茶的步骤 • 品茶与茶具的保养 • 不同茶叶的泡法与特点
01
CATALOGUE
引言
泡茶的历史与文化
茶文化起源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有着数千年的饮茶历史。随着丝 绸之路的开拓,茶文化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全球性 的文化现象。
茶叶用量
根据人数和壶的大小适量 放入茶叶,一般为壶容量 的1/3至1/2。
茶叶质量
确保茶叶干燥、无杂质, 并注意保质期。
泡茶的水质与温度
水质
最好使用纯净水或优质矿泉水, 避免使用含有氯、铅等有害物质 的自来水。
水温
根据茶叶类型调整水温,一般来 说,绿茶适宜用70-80度的热水 ,红茶则用90-100度的热水。
健康保健
社交媒介
茶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如茶多酚、 咖啡碱、氨基酸等,具有抗氧化、降 血脂、降血糖等多种保健功能。适量 饮茶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
茶是社交场合中不可或缺的媒介。通 过品茶、聊天,人们可以增进友谊、 交流思想,促进文化交流和人际关系 的和谐发展。
修身养性

茶艺ppt课件完整版

茶艺ppt课件完整版
茶艺ppt课件完整版
目录
• 茶艺概述与基本理念 • 茶叶基础知识 • 茶具选择与使用技巧 • 泡茶方法与技巧 • 品茗论诗——欣赏茶汤之美 • 茶艺表演艺术欣赏与实践 • 茶与健康生活方式推广
01
茶艺概述与基本理念
茶艺定义及发展历程
茶艺定义
茶艺是一种生活艺术,通过沏茶 、赏茶、闻茶、饮茶等方式,达 到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 统美德等目的。
品质优劣
综合观察茶叶的外观、嗅闻其香气、品尝其口感等方法,以及了解其 产地、制作工艺等因素,可以判断茶叶品质的优劣。
欣赏不同风格茶汤之美
绿茶之美
欣赏绿茶清汤绿叶的特点,感受其清 新、自然、鲜爽之美。
红茶之美
欣赏红茶红汤红叶的特点,感受其醇 厚、甘甜、芬芳之美。
白茶之美
欣赏白茶银毫满披、汤色清淡的特点 ,感受其清雅、淡泊、纯净之美。
乌龙茶之美
欣赏乌龙茶绿叶红镶边的特点和高香 浓郁的品质特征,感受其浓郁、持久 、芬芳之美。
06
茶艺表演艺术欣赏与实践
茶艺表演形式和内容简介
茶艺表演形式
包括茶艺舞台剧、茶艺音乐会、茶艺比赛等,通过艺术化的 手法展现茶的韵味和美感。
茶艺表演内容
涵盖茶叶知识、冲泡技巧、品茗礼仪等,旨在传承和弘扬茶 文化,提升观众审美水平。
品味
细细品尝茶汤的滋味,感受其甘 甜、苦涩、鲜爽、醇厚等口感,
以及回甘和生津的程度。
辨别新旧、陈化程度、品质优劣
辨别新旧
通过观察茶叶的外观、嗅闻其香气、品尝其口感等方法,判断茶叶 的新旧程度。
陈化程度
对于某些茶叶品种,如普洱茶等,陈化程度会影响其品质和价格。 通过观察茶叶的颜色、嗅闻其陈香等方法,可以初步判断其陈化程 度。

茶艺课件PPT课件

茶艺课件PPT课件

•茶艺概述•茶叶基础知识•茶具的选择与使用•泡茶技巧与方法目录•品茶技巧与鉴赏•茶艺表演与欣赏01茶艺概述茶艺的定义与历史茶艺定义历史发展敬静美和茶艺的核心思想茶艺的分类与流派分类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和方法,茶艺可分为多种类型。

按地域划分,可分为潮汕茶艺、闽南茶艺、台湾茶艺等;按社会阶层划分,可分为宫廷茶艺、文士茶艺、宗教茶艺等;按饮茶人群划分,可分为民俗茶艺、民族茶艺等。

流派中国茶艺流派众多,各具特色。

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潮汕工夫茶、福建乌龙茶艺、云南普洱茶艺等。

这些流派在泡茶技艺、品饮方式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传承和发展。

02茶叶基础知识茶叶的起源与传播茶叶的起源茶叶的传播不发酵的茶,口感清爽鲜美。

代表茶品有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等。

绿茶后发酵的茶,陈香浓郁。

代表茶品有普洱熟茶、六堡茶、安化黑茶等。

黑茶全发酵的茶,茶汤红艳明亮。

代表茶品有祁门红茶、正山小种、金骏眉等。

红茶乌龙茶轻微发酵的茶,口感清淡回甘。

代表茶品有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等。

白茶0201030405茶叶的分类与特点茶叶的选购与保存选购技巧保存方法03茶具的选择与使用茶壶茶杯茶盘03020101020304公道杯闻香杯茶滤茶匙茶具的选购与保养选购原则材质选择保养方法茶具的摆放与使用礼仪摆放原则整洁有序,美观大方,方便使用。

使用礼仪泡茶前先温壶温杯;递茶时双手递上,表示尊敬;品茶时细细品味,赞赏主人的茶艺。

04泡茶技巧与方法泡茶的基本流程温壶温杯置茶注水分茶刮沫淋壶不同茶叶的泡茶技巧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茶汤浑浊茶香不足茶汤苦涩茶具不洁泡茶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05品茶技巧与鉴赏品茶的基本方法观察茶汤的色泽,判断茶叶的发酵程度和品质优劣。

通过闻茶香来识别茶叶的品种、香气类型和香气高低。

品尝茶汤的滋味,感受茶汤的浓淡、醇和、苦涩等味道。

观察冲泡后的茶叶叶底,判断茶叶的嫩度、色泽和均匀度。

观茶色闻茶香尝茶味评叶底不同茶叶的品茶技巧红茶黑茶注重浓香、醇厚和甘甜,以发酵适度为佳。

《第三课 学泡茶》参考课件

《第三课 学泡茶》参考课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红茶
绿茶
白茶
花茶
泡茶材料与工具
水壶
玻璃杯
绿茶
茶匙
托盘
泡茶步骤
1.洗杯 用开水洗净茶具
2.冲茶 把滚开的水提高冲入 盖碗,使茶叶转动
3.乱沫 用茶盖轻轻刮去漂浮的 白泡沫,使茶叶转动
4.倒茶 把泡10-30秒后的茶水依次 巡回注入并列的茶杯里
5.点茶 茶水倒到少许时要一点一 点均匀地滴到各茶杯里
第三课 学泡茶
五年级
“有客远方来,酌我一杯茗”,为客人泡上一杯香茶, 是我们待客的传统。我们一起学着泡一杯香茶吧!
泡一杯香茶迎客是基本礼节,泡茶有很多学问,你知道吗? 你认识哪些种类的茶叶呢?
我知道红茶、绿茶和白茶。
给客人泡茶要注意什么呢?
不同的茶叶对于茶具和水温 的要求不一样。
常见的茶叶按发酵程度分为发酵茶(如红茶)、轻发 茶(如白茶)和不发酵茶(如绿茶)。
6.闻香 轻轻地闻杯中的茶香
7.品茶 先嗅其香后尝其味乃生活之享受
奉茶 奉茶就是把泡好的茶水端给客人,可以用托盘端茶水。 双手奉茶表示尊敬,一 般先客后主、先长后幼。 一边端茶,一边说“请 您用茶”等礼貌用语。
晒一晒你泡好的香茶吧!
退退出出

《冲泡各种茶的方法》PPT课件

《冲泡各种茶的方法》PPT课件
• 以泉水为佳,洁净的溪水江水河水亦可,井水则要视地下 水源而论。至于雨水和雪水,
• 以当今环境污染之重,恐怕 • 没人敢喝了。多用矿泉水。 • 农夫山泉,崂山矿泉水等, • 微带泉水的清甜。
• (二)水温:古人对泡茶水温十分讲 究,特别是在饼茶团茶时期,控制水 温是泡茶的关键。烧水要大火急沸, 刚煮沸起泡为宜。水老水嫩都是大忌。 水温通过对茶叶成份溶解程度的作用 来影响茶汤滋味和茶香。
• 山东的主要绿茶
• 浮来青:产于山东莒县夏庄一带的条形 或扁形炒青绿茶。
• 日照雪青:产于山东日照沿海一带的卷 曲形炒青绿茶。
• 碧芽:产于山东临沂、日照地区的卷曲 形炒青绿茶。分沂蒙碧芽。日照碧芽
• 莒州碧芽。 • 海青毛峰:产于山东胶南海青附近的圆
形炒青绿茶。 • 卧龙剑:亦称“沂蒙旗枪”。产山东莒
• (三)茶的用量:茶叶用量,没有统一标准,视茶具大小、 茶叶种类和各人喜好而定。一般冲泡绿茶,茶与水的比例, 大致是1:50~60。严格的茶叶评审,绿茶是用150ml的水 冲泡3g茶叶。
• 茶叶用量主要影响滋味的浓淡,我想这完全决定于各人的 习惯。初学者可尝试不同的用量,找到自己最喜欢的茶汤 浓度。

2)一段时间之后,茶汤凉至适口,即可

品茶。此乃一泡。茶叶评审中,以5分

钟为标准,茶汤饮用和闻香的温度均为

45-55C。若高于60C,则烫嘴也烫鼻;

低于40C,香气较低沉,味较涩。这个

时间不易控制。如用玻璃杯,我一般用•手握杯子,感觉温度合适 Nhomakorabea饮;如用盖
碗,则稍稍倒出一点茶汤至手背以查其温度。完全依靠经
• 绿茶用水温度,应视茶叶质量而定。 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 绿茶,以80C左右为宜。茶叶愈嫩绿, 水温愈低。水温过高,易烫熟茶叶, 茶汤变黄,滋味较苦;水温过低,则 香味低淡。至于中低档绿茶,则要用 100C的沸水冲泡。如水温低,则渗透 性差,茶味淡薄。

中国茶艺PPT教学课件

中国茶艺PPT教学课件

感悟生活
在品茶过程中,体会茶的苦、涩、甘、甜等滋味 变化,感悟人生的起伏与变迁。
2024/1/30
27
07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2024/1/30
28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茶艺定义与历史背景
中国是茶的故乡,有 着几千年的饮茶历史 。
2024/1/30
茶艺是泡茶与饮茶的 技艺和艺术。
29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22
修养提升:培养优雅气质
2024/1/30
茶艺师的仪态仪表
注重着装得体、仪态大方,展现茶艺 师的专业素养。
茶艺师的内在修养
通过学习茶文化知识、提升审美品味 、培养耐心与细心等品质,塑造优雅 气质。
23
06
茶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024/1/30
24
家庭待客之道:以茶会友
营造温馨氛围
通过茶艺表演,展示主人的热情与好客,为家庭聚会或朋友来访 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
红茶
色泽乌润,香气高长,滋味醇厚 ,叶底红亮。
乌龙茶
色泽砂绿,香气馥郁,滋味醇厚 ,叶底绿叶红镶边。
黑茶
色泽黑褐,香气陈醇,滋味浓厚 ,叶底黑亮。
2024/1/30
黄茶
色泽金黄,香气清悦,滋味醇厚 ,叶底黄亮。
白茶
色泽银白,香气清新,滋味鲜醇 ,叶底嫩黄。
9
茶叶保存与选购技巧
茶叶保存
避光、防潮、防异味、密封保存 。
开发茶艺相关文创产品,丰富茶文化的表现形 式和传播途径。
41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2024/1/30
42
传递文化信息
在品茶过程中,介绍茶的品种、产地、制作工艺等,让客人感受 到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绿茶茶艺》上课课件PPT

《绿茶茶艺》上课课件PPT
特点
绿茶具有清汤绿叶、滋味鲜爽、香气 清高的品质特点。
绿茶的产地与采摘
产地
中国是绿茶的主要产地,其中浙江、安徽、江西等地的绿茶品质尤为突出。
采摘
绿茶采摘以春季为主,要求原料细嫩、匀净,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 初展。
绿茶的加工工艺
01
02
03
杀青
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 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 化,使茶叶保持绿色。
服用药物期间应谨慎饮用绿茶,以免 茶叶中的成分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绿茶与健康生活方式的结合
将绿茶作为日常饮品,适量饮用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和 预防疾病。
在品尝绿茶的过程中注重茶叶的色、香、味、形四方面 欣赏可以带来愉悦的感官体验和精神享受。
学习绿茶茶艺可以陶冶情操、培养气质,提高生活品质 。
了解绿茶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可以增加知识储备和文 化素养。
苦涩。
绿茶的品饮与鉴赏
01
02
03
04
观汤色
优质绿茶汤色清澈透明,呈浅 绿或黄绿色。
闻香气
优质绿茶香气清新持久,有花 香、果香等自然香气。
尝滋味
优质绿茶滋味鲜爽回甘,无苦 涩味。
看叶底
优质绿茶叶底嫩绿明亮,叶脉 清晰。
03
绿茶与健康
绿茶的营养成分与功效
01
绿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 酚、氨基酸、维生素等 营养成分。
水温控制
绿茶冲泡水温一般控制 在80-90℃之间,避免 高温破坏茶叶中的营养
成分和香气。
投茶量控制
根据茶叶种类和品饮人 数合理控制投茶量,避
免浪费或茶汤过浓。
注水方式
注水时要细、缓、匀, 避免水流过急或直冲茶 叶,影响茶汤口感和香

《红茶的冲泡技艺》课件

《红茶的冲泡技艺》课件
要点一
红茶与中国茶文化的渊源
红茶作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 和文化内涵。从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到现代茶艺表 演,红茶一直是中国茶文化的代表之一。
要点二
中国红茶的产地与品种
中国红茶主要产于福建、安徽、湖北、湖南、浙江等地区 ,品种繁多,包括正山小种、祁门红茶、湖红工夫等,各 具特色。
红茶的适宜人群与注意事项
总结词
红茶适宜大部分人群饮用,但需注意适量饮用和特殊体质人群慎饮。
详细描述
红茶适宜大部分人群饮用,特别是消化不良、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然而,孕 妇、哺乳期妇女及失眠的人应适量饮用或慎饮。此外,红茶不宜与药物同服, 会影响药物吸收。
Part
05
红茶的文化与艺术
红茶与中国传统文化
Part
04
红茶的搭配与健康
红茶的搭配方式与口感体验
总结词
红茶的搭配方式多样,口感体验丰富。
详细描述
红茶可以搭配牛奶、柠檬、蜂蜜等食材,形成不同口感的饮品,如奶茶、柠檬红茶和蜂蜜红茶等。搭 配牛奶可以中和红茶的苦涩味,增加醇厚感;柠檬则能提供清新口感,增加维生素C;蜂蜜则能调和 红茶的苦涩味,增加甜味。
种类
红茶可以分为小种红茶和工夫红茶两 大类,小种红茶又可以分为烟小种和 松烟小种。
特点
红茶具有独特的“红汤红叶”品质特 征,口感醇厚,香气浓郁,既可清饮 ,也可调饮。
红茶的产区与分布
产区
红茶产区主要分布于福建、安徽、湖北、湖南、浙江等省份 。
分布
红茶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广泛的消费群体,尤其在英国、美国 、加拿大等国家备受欢迎。
红茶的营养成分与保健功能
总结词
红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 提神醒脑等保健功能。

茶艺PPT课件

茶艺PPT课件


乌龙茶:紫砂壶杯具,或白瓷壶杯具、盖碗、
盖杯。也可用灰褐系列炻器壶杯具。
29
• 馨香环绕好茶须配好茶具 • 茶文化在我国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即便在
灯红酒绿、喧嚣躁动的今天,也总有人倾心那一 杯清茶,于清香弥漫之际寻找久违了的安宁与惬 意。而集沏茶良器与欣赏佳品于 一身的各式茶 具,更可以给人带来独特的文化享受。
2
3
4
安溪铁观音冲饮程序
安溪茶饮法八式
• 1.白鹤沐浴(洗杯) 用开水洗净茶具
并提高茶具温度
5
• 2.乌龙入宫(落茶) 放茶量大约按茶/
水1:20的比例
6
• 3.悬壶高冲(冲茶) 当开水初沸(100
度)提起开水壶冲入 茶具使茶叶转动、露 香
7
• 4.春风拂面(刮沫) 用瓯盖轻轻刮去
漂浮的泡沫,使茶具 清新洁净
• 各种茶类适宜选配的茶具色泽大致如下: • 绿茶:透色玻璃杯,应无色、无花、无盖。
或用白瓷、青瓷、青花瓷无盖杯。 • 花茶:青瓷、青花瓷等盖碗、盖杯、壶杯具。
28

黄茶:奶白或黄釉瓷及黄橙色壶杯具、盖碗、
盖杯。

红茶:内挂白釉紫砂、白瓷、红釉瓷、暖色
瓷的壶杯具、盖杯、盖碗或咖啡壶具。

白茶:白瓷或黄泥炻器壶杯莲花、举人茶。 五、涤洗茶海。 六、山茶入海。“竹林青翠花含笑, 山茶入海待波
涛”。 七、群芳沐淋。“遥闻山茶争奇艳,茶海展香脱俗尘”。 八、蜻蜓点水。 九、悬壶高冲。 十、沐淋鸥杯。表示茶人对品茗的重视。 十一、山茶入盏。黄芩养生效果奇,金莲花美数第一,
酸枣芽嫩令君迷。 十二、敬奉山茶。 十三、山茶谢客。
茶艺
1
唐代陆羽<<茶经>>称"茶之为饮, 发冬神农。"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 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中国是发现 与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至今已有 数千年的历史。茶树原产于中国的 西南部,云南等地至今仍生存着树 龄达千年以上的野生大茶树。四川、 湖北一带的古代巴蜀地区据历史记 载是中华茶文化的发祥地。从唐代、 宋、元至明、清时期,茶叶生产区 域不断扩大,茶文化不断发展,并 传播至世界各地。

《茶艺基础》ppt课件完整版

《茶艺基础》ppt课件完整版

《茶艺基础》ppt课件完整版•茶艺概述•茶叶基础知识目录•茶具基础知识•泡茶技艺•品茶技艺•茶艺表演与欣赏01茶艺概述定义茶艺是一种生活艺术,通过泡茶、品茶、赏茶等一系列活动,展示茶的色、香、味、形之美,同时体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煎茶法盛行,注重茶汤的色香味。

点茶法成为主流,斗茶活动兴起。

泡茶法逐渐普及,紫砂壶等茶具开始流行。

茶艺不断发展创新,融入更多文化内涵。

唐代明代清代至今宋代茶艺的定义与历史茶艺的目的与意义目的传播茶文化:通过茶艺表演和讲解,让更多人了解茶的历史、品种、制作工艺等知识。

提高品饮体验:通过优化泡茶技艺和品饮环境,提升茶的口感和品饮感受。

弘扬传统文化:茶艺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和发展有助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促进身心健康:适量饮茶有益健康,同时茶艺活动也有助于缓解压力、陶冶情操。

意义按地域分如潮汕工夫茶、福建乌龙茶艺、台湾茶艺等。

按茶类分如绿茶茶艺、红茶茶艺、普洱茶艺等。

•按表现形式分:如表演型茶艺、待客型茶艺、自我修养型茶艺等。

泡茶技艺包括选茶、备器、择水、取火、候汤等环节。

品饮技巧包括观汤色、闻香气、尝滋味等环节。

茶道精神强调和、敬、清、寂等茶道精神内涵。

02茶叶基础知识茶叶的起源与传播茶叶的起源据历史记载,茶叶起源于中国西南地区,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最初,茶叶被用作药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日常饮品。

茶叶的传播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和海上贸易的发展,茶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如今,茶叶已经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

不发酵的茶,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色泽绿润,香气清高。

代表品种有龙井、碧螺春等。

绿茶后发酵的茶,色泽黑褐,茶汤橙黄,香气独特。

代表品种有普洱、六堡茶等。

黑茶全发酵的茶,色泽乌润,茶汤红亮,香气浓郁。

代表品种有祁门红茶、正山小种等。

红茶半发酵的茶,既有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的醇厚。

代表品种有铁观音、大红袍等。

乌龙茶轻微发酵的茶,色泽银白,茶汤清澈透明,香气清鲜。

六大类茶的冲泡ppt课件

六大类茶的冲泡ppt课件
安鹿苑”和浙江温州、平阳一带的“平阳黄汤”。
• 黄大茶 :采摘一芽二、三叶甚至一芽四、五叶 • 代表产品:安徽霍山的“霍山黄大茶”和广东韶关、肇庆、湛江等地的“广东大叶
青”。
32
• 1、清洁茶具;
黄茶的冲泡方法
• 2、选择好1:50的黄茶与水的分量;
• 3、将茶叶放进高温杯中;
• 4、在杯中倒进二分一的水,浸泡黄茶叶;
4
茶具介绍
5
茶具的种类
瓷器
竹木
玻璃
陶土
金属
漆器
6
• 盖碗
公道杯
7
茶巾
8
茶荷
9
茶杯叉
10
茶艺六君子
茶筒:盛放茶艺用品的器皿茶器筒
11
茶艺六君子
茶匙:形状像汤匙 主要用途:挖取泡过的茶,壶内茶叶
12
茶艺六君子
茶漏:置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
13
茶勺:盛茶入壶
茶艺六君子
18
中式传统泡茶法
注水:将烧的水注入壶中,至泡沫溢出壶口。 倒茶:注意倒茶时不能一次倒满一杯,至七分满处为好。
19
中式传统泡茶法
• 分茶:将茶中的茶汤到入茶杯中,以七分满为宜 • 奉茶:自由取饮,或由专人奉上 • 去渣:用渣匙将壶中茶渣清出 • 以备后用:客人离去后,洗杯,洗壶以备下次用
20
绿茶的冲泡
5、凉茶饮法:按杯泡法或煮饮法滤好茶汤后,将茶汤放入冰箱中冰镇后饮用
44
各种茶一般汤色
绿茶
黄茶
45
各种茶一般汤色
白茶
青茶
46
各种茶一般汤色
红茶
黑茶
47
冷泡茶
1. 准备茶叶、水和茶具,茶叶要比平时热 水泡茶多一些,也可以用专门的茶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泡茶方法
1
.
目录
2
.
一、泡茶用“水”选择 二、泡茶三要素 三、冲泡方法
“水”
3
.
泡茶--“水”
4
.
5
.
二、泡茶三要素
泡茶三要素
6
.
茶用量(茶水比例)、水温、泡茶时间
7
.
8
.
9
.
10
.
三、冲泡方法
11
玻璃器皿(绿茶)
.
冲泡工具
12
.
洁净的阔口透明玻璃杯一个、西湖龙井茶 (5—10克)、电水壶一个、基本功夫茶具一 套(包括茶海一个、茶道六件套一个、陶瓷 储茶罐一个)
13
.
【泡茶小知识】 品龙井茶的讲究: 水温方面,则应用约75摄氏度到85摄氏度的水。千万不要 用100摄氏度沸腾中的水,因为龙井茶是没有经过发酵的茶, 所以茶叶本身十分嫩。如果用太热的水去冲泡,就会把茶 叶滚坏,而且还会把苦涩的味道一并冲泡出来,影响口感。 那么怎样控制水温呢?我们当然不会拿支温度计去量,所 以最好的是先把沸水倒进一个「公道杯」,然后再倒进茶 盅冲泡,这样就可轻易控制了水温。还有一点要记紧的, 就是要高冲,低倒。因为「高冲」时可增加水柱接触空气 的面积,令到冷却的效果更加有效率。
23
.
泡茶工具
24
.
【泡茶工具】紫砂壶一个、大红袍、电水壶一 个、基本功夫茶具一套(包括茶海一个、竹节 茶道六件套一个、紫砂壶一个、陶瓷储茶罐一 个)。
25
1、温杯
.
温杯:用沸水温茶具,使茶具均匀受热。
26
2、投茶 用茶匙取适量茶叶放入紫砂壶
.
27
3、洗茶
.
洗茶:用茶匙取适量茶叶放入紫砂壶,洗茶讲究一个“快”字,只要把茶 叶的香味唤醒即可,无需泡出茶味。
28
4、泡茶
.
泡茶:弃去洗茶之水,倾入沸水,盖上壶盖泡3分钟左右,期间要用沸水 从浇注壶身,以3次为佳,高温之下才能使浓郁的茶香充分散发出来。
29
5、出汤
.
将泡好的茶汤倒入公道杯中,低倒,快速,防止茶香飘逸。将公 道杯中的茶汤分到小口杯里,即可品茶香,观茶形。
6、闻香 7、喝茶
30
.
31
.
谢 谢!
18
3、泡茶
.
待开水凉至80度左右,高提水壶,冲入适量的水,已覆盖所有茶叶为佳。
19
.
摇香30秒左右,手捧玻璃杯,朝一个方向轻轻摇动玻璃杯,让茶叶湿润均匀受热。
再用悬壶高冲法注入开水至九分满。
20
.
4、出汤 5、闻香 6、喝茶
21
.
紫砂泡法
22
.
泡茶方法
1、温杯 2、投茶 3、洗茶 4、泡茶 5、出汤 6、闻香 7、喝茶
泡茶步骤: 1、温杯 2、投茶 3、泡茶 4、出汤 5、闻香 6、喝茶
14
.
冲泡方法
15
.
一、用电水壶把水烧开至100摄氏度,备用; 二、西湖龙井冲泡用水的选择:纯净水或山泉 三、龙井的泡法有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我 们选择下投法。如下图所示:
16பைடு நூலகம்
1、温杯(净器)
.
17
2、投茶
.
用茶匙从茶叶罐里取适量茶叶(一般一次放5-10g,根据个人口味而定) 放入玻璃杯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