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篇

总论

针灸治疗疾病是根据脏腑、经络学说,运用四诊、八纲理论,将临床上各种不同证候进行分析归纳,以明确疾病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疾病的部位是在脏在腑,在表在里;疾病的性质是属寒后热,后虚属实。然后,根据辨证,进行相应的配京处方,按方施术。或针或灸,或针灸并用;或补或泻,或补泻兼施。以通其经脉,调其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第一章针灸治疗作用

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机体处于经络疏通、气血畅达、脏腑协调、阴阳平和的状态,而在病理情况下,则经络壅滞,气血不畅,脏腑失调,阴阳失衡。针灸治病就是通过针刺或艾灸腧穴,以疏通经络气血,调节脏腑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第一节疏通经络

疏通经络是针灸治病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中医理论中“不通则痛”,即指经络闭阻不通而引发的多种病症。经络闭阻不通,气血流行不畅,甚至气滞血瘀,从而引发肢体或脏腑组织的肿胀、疼痛。气血不能正常运行到相应肢体和脏腑组织.又会引起肢体的麻木、痿软、拘挛或者脏腑组织功能活动失去平衡。凡此,均应“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灵枢·九针十二原》)。以针灸之法疏通经络,《黄帝内经》称之为“解结”。如《灵枢·刺节真邢》篇曰:“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核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解结,就是疏通经脉,使脉道通利,气血流畅。

由于引起经脉不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故《黄帝内经》中又针对不同原因,提出了不同的疏通经络的方法,即“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凡病皆由血气望滞不得直通,针以开导之,灸以温暖之。”

疏通经络就是调理经气。内于种种原因引起的经络不通、气血失调,致使经络气血偏盛偏衰,经络阻滞,气血逆乱,进而导致种种病变。治疗即应疏通经

络,调理气血。脏腑功能减退者,属虚证,治宜补虚疏经;经络气血偏盛、脏腑功能亢进者,属实证,治宜活血通络。

针灸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不通则痛”为“通则不痛”。

对于有些针感较差、得气较慢、经气不至或经气虽至但未到达病所者,欲达疏通经络之目的,除了增加刺激量之外,还可以施行循经按压、循经透穴、循经施灸以及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风迎源等手法,以通经接气。目的都在于控制针感方向,调节针感的强度和针感传导的速度,促使气至病所,更好地发挥针刺疏通经络的作用。

第二节扶正祛邪

扶正祛邪是针灸治病的根本法则和手段。

针灸治病不外乎扶正与祛邪两个方面。扶正就是扶助正气,补益脏腑气血.增强抗病能力,正气得复就有利于抗邪;祛邪就是祛除病邪,减轻疾病症状,消除致病因素,病邪得除又减轻对正气的损伤。针灸治病的过程就是不断发挥扶正祛邪的作用。

针灸扶正祛邪作用的实现,除了与补泻手法有关外,还与部分脸穴偏补偏泻的性能有关。

根据针灸临床实践体验,针刺补法和艾灸的兴奋作用大于抑制作用,偏于扶正,适用于:慢性久病或虚寒证。在特定穴中,背俞穴偏于扶正,适用于慢性虚弱性久病;郄穴、募穴、下合穴偏于扶邪,适用于急性发作性痛证;原穴则具扶正祛邪双重作用,急、慢、虚、实证均可选用。

第三节调和阴阳

调和阴阳是针灸治病的最终目的。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说是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了破坏,即阴阳的偏盛偏衰代替了正常的阴阳消长。

既然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调理阴阳,使失调的阴阳向着协调方面转化,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则是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

在阴阳一方偏盛、另一方尚未虚损的情况下,应泻其有余,清泻阳热或温散阴寒,以防阳热太盛而耗伤阴液,或阴寒太盛而耗损阳气;而当一方偏盛,另一方也见虚损的情况下,在泻一方有余的同时,当兼顾一方之不足,配合扶正或益

其不足。在阴阳偏衰的情况下,应补其不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阳俱虚则滋阴补阳同施。

根据脏腑的阴阳属性和腹背阴阳的划分,可以采用阴病治阳、阳病治阴的方法。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与针刺补泻手法密切相关。

第二章针灸治疗原则

第一节治神守气

治神守气是针灸治病的基本原则。

所谓治神,一是在针灸施治前后注重调治病人的精神状态;二是在针灸操作过程中,医者专一其神,怠守神气;病人神情安定,意守感传。可见治神贯穿于针灸治病的全过程之中。

在施行针灸治疗之前,医者必须把针灸疗法的有关事宜告诉病人,使之对针灸治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以便镇定情绪,消除紧张心理,这对于初诊和精神紧张的病人尤为重要。对于个别精神高度紧张、情绪波动不定以及大惊、大恐、大悲之人,应暂时避免针刺,以防神气散亡,造成不良后果。而对一些患疑难病症、慢性痼疾或以情志精神因素致病者,还应在针灸治疗期间多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他们能够充分认识机体状态、精神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和作用。鼓励他们树立并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加强各方面的功能锻炼,促使疾病的好转和身体康复。

守气,针灸疗法所言之气,主要指经气。经气即经络之气,也称“真气”,是经络系统的运动形式及其功能的总称。经气的虚实是脏腑、经络功能盛衰的标志。治神不只是医者治病人之神,医者自身也有一个治神、正神的问题。医者在病人面前要庄重、严肃,石可轻浮、失态。对待病人要和蔼、亲切,如待贵人,切忌冷漠粗暴、以貌取人。在针灸施术的整个过程中,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取穴认真、准确,操作细心、谨慎。不可粗心大意,马虎从事。特别是在行针过程中要专心致志,做到“神在秋毫、意属病者”,认真体验针下的感觉,仔细观察病人的神色和表情,耐心询问病人的主观感觉,既察言又观色。如气不至,则可

恰当运用切、扪、循、按等行气辅助手法,或巧妙配合语言暗示,以诱发经气的出现。

第二节清热温寒

寒与热是表示疾病性质的两条纲领。在诸多疾病的演变过程中,都会出现寒热的变化。

一、热则疾之

热性病症用“清“法,即以寒治热;寒性病症用“温”法,即以热治寒,均属于正治,针对热性病症和寒性病症制定的清热温的治疗原则。热指邪热亢盛。或为外感风寒、风热引起的表热证,或为脏腑阳盛郁结的里热证,或为气血壅盛于经络的局部热证,诸热证皆宜行清泻法,以毫针浅刺疾出,泻法或点刺出血。

“疾”与“急”通,有快速针刺之义,“以手探汤”形象地描述针刺手法的轻巧快速。指出了热性病症的治疗原则是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手法宜轻而快,少留针或不留针,针用泻法,以清泻热邪。例如风热感冒,常取大椎、曲池、合谷、外关等穴浅刺疾出,即可达清热解表之目的。若伴有咽喉肿痛者,可用三棱针在少商穴点刺出血,以加强泻热、消肿、止痛的作用。

任何一种治疗原则都不是绝对的,热性病症的浅刺疾出的治法也不例外。当热邪入里(即“阴有阳疾”)时,就应该深刺留针,并可配合运用“透天凉”的复式针刺手法。

二、寒则(温之)留之

寒指阴寒过盛。或为外感风寒引起的表寒证,或为寒湿闭阻经络的寒痹证,或为脏腑功能衰退、阳气不足的里寒证,诸寒证皆适宜用灸法施治。因为艾灸能温通经络、益阳祛寒。针刺则应深刺久留,以候阳气。

“留”即留针之义,指出了寒性病症的治疗原则是深刺而久留针,以达温经散寒的目的。因阳虚寒盛,针刺不易得气,故应留针候气。加艾施灸,更是助阳散寒的直接措施,或配合施行“烧山火”复式针刺手法,或加用艾灸,以温针法最为适宜。

三、温清并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