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层级制到扁平化的行政管理体制变革_以上海浦东模式为例_俞晓波

合集下载

能力政府:我国特大城市公共行政改革的模式选择——以上海为例的分析研究

能力政府:我国特大城市公共行政改革的模式选择——以上海为例的分析研究

服务政府就是 “ 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 念指导下, 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 通过
法定程序 ,按照公 民意志组建起 来的 以为公 民
服务为宗 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 ” ,它体现 了能力政府的 价值取 向。在特大城 市构建服务
政府,一方面 要提高政府 生产公共服 务政策和
公共服务产品的能力,另一 方面 , 要增强公共服 务体制的构建能 力。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五种 能力政府的构建路径 ,其 中,权 力路 径 为构建能 力政府提供 的是能力资源基 础, 制 度路径和法治 路径为其提供 了支撑平 台与运行 环境 ,市 场路径和治理 路径更 多的是从转变和 完善政府 行政手段和方 式入手 ,实现政 府行政
建设特 大城 市能 力政府 ,关键是寻 求城市 政府 行政 能力生 成和 提高的 基 础 资源 、支撑 平 台和 手段 方式 ,转变 传统 的粗 放式 政府行 政 能力生 成机 制为 集约式 的政府 行政 能力生 成机 制 。上 海在提 升政府 行政 能力 ,推进 公共行 政 体制改 革,努力 构建特 大城 市能力 政府 的过程 中,采取 了一 系列措施 ,形成

维普资讯
过 程 中, 极其 重视社 会力量 的运 用 。 如上海在 中小学生 减负过 程 中,要 求政府 、社 区、社会 、学校 、家庭 齐抓共 管,各 司其 职,利用 各 自条 件 , 通过 各种 形式 ,为学 生 “ 减负”创造 条件 , 提供保 障 。 上海对城市 的协 同治理 , 使得政府 在行政 手段完 善上 , 升 了行政 能力 , 提 构建 了一 种 以 “ 政府 负责 、 会协 同 、 社 公众参 与”为特征 、适应市 场经 济发展 的社 会管理 新格局 。 以上 五种能 力政府 的构 建路 径, 并不 是相互分 离 的, 是 而

销售管理层级制度的扁平化变革与演变模式——以大区经理制为例

销售管理层级制度的扁平化变革与演变模式——以大区经理制为例

来, 伴随着外企职业经理人的“ 空降”伴 随着西方 , “ 管理 制度 ” 化在 中国 的流行 , 多 国内企业 为适 文 许
应“ 同际化 、 范化 、 度化 ” 规 制 的发展 趋 势 , 也纷 纷 实 施大 区经理 制 。 实施 大 区经理 制 的 企业 背景 迥 异 , 概括 起 来 有
管理 层级 的扁 平化 变革趋 势势不 可挡 。学术界 在扁 平化 管理 模式 方 面的研 究颇 多 , 很少 有 企业 具 体 但 职能 管理 层级 的实 践性 、应 用 性扁 平 化模 式 研究 。 销售 管理层 级制 度 , 为企 业最 为 重要 的职 能管 理 作 制度之一 , 研究如何 缩减 其 中的销售管 理层级 , 加 增 销售 管理 幅度 , 升销售 组织制 度效率 , 提 具有 重要 而 紧迫的现实 意义 。
罗建 幸
( 浙江传媒学院 管理学 院, 浙江 杭州 3 0 1 ) 10 8
摘要 : 因信息科技 的发展及 市场竞争环境 的变化, 销售管理 的扁平化是必然趋势。传统 的销售管理 层级制度—— 大 区经理制存在管理层级 多、 职责 重叠等 问题, 需要进行 变革。销售管理层级制度未来 有三大演变模 式: 大区营销经
以下 共性 :
收 稿 日期 :00 0 一 9 2 t— 9 t
全 面 的 销 售 资 源 ( 、 、 ) 置 权 , 名 副 其 实 人 财 物 配 是
的 “ 疆 大 臣 ” 封 。
4 大 区经理 主要 权职 :作为所 辖省 区 的最 高销 . 售 长官 , 销量规 划 ( 有 预估 和分解销 售指标 )人 员配 ,
传统的销售管理层级 , 遵循了以前的金字塔式
科层 管 理原 则 , 般为 销售 总 监一 大 区经理 一省 区 一 经理一 区县经 理—销 售员 , 五层 。本文 以其 中的大 共 区经理 制为例 , 阐述 缩减 销售管 理层级 、 来 变革 销售

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体制改革的情况报告

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体制改革的情况报告

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体制改革的情况报告吴锦良【期刊名称】《当代社科视野》【年(卷),期】1996(000)009【摘要】浦东新区以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导向,充分吸收国内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勇于改革,善于创新,初步形成了"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管理体制新格局,走出了一条政府机构改革的新路子。

浦东政府机构改革近四年的实践及其所取得的经验,无疑对我国其他省市的机构改革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

一、小政府:机构设置的大胆创新浦东新区原属于上海市的一县四区。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浦东的战略决策,5月上海市政府成立浦东开发领导小组和浦东开发办公室。

这样,浦东便形成了一县四区政府加一个浦东开发办的行政管理格局。

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的深化,分散管理的体制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总页数】5页(P3-7)【作者】吴锦良【作者单位】浙江省委党校邮编31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67【相关文献】1.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文明建设情况报告 [J], 吴锦良;2.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镇100户居民家庭小药箱情况调查报告 [J], 闫姝宇;陈芳;于文静;郑钦雯;曾靓3.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对“北京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的报告、北京市2011年市级决算的报告、北京市2012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北京市2011年市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 [J], ;4.健康干预活动对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轻中度COPD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的影响[J], 常睿;阮晓楠;邱华;肖甜;吴抗;王娜;付朝伟5.“4+7”带量采购背景下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他汀类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J], 刘佳玲;王建;邱彦;朱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公共行政学知识要点

公共行政学知识要点

MPA(双证)专业基础课公共管理学知识要点注:本文系《公共行政学》(第三版,复旦博学·MPA系列,竺乾威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知识要点整理,主要依据各章节后附的复习题,在此基础上结合个人理解和其他参考资料适当增减。

整理者:billy5。

个人知识有限、时间仓促,难免有不当或遗漏。

绪论有效活动。

1、活动主体是国家行政机构,而非立法、司法机构2、活动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而非私人事务3、依法(相对于政治的从属性、执行性)有效(有效性/合法性基础、效率)1、公共行政原则:(1)法制原则(依法行政)A有法可依、执法必严B在法律框架内,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C司法独立(2)服务原则A纳税人意识、顾客至上意识B委托人和代理人关系C政府的反应和质量(3)效率原则A有效性(合法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B成本效益(4)责任原则A对社会大众负责B对自身行为负责2、公共行政主要功能及其发展变化(1)主要功能A管制功能:权威性和强制性B服务功能:输出公共产品C维护功能:维稳、环境保护、医疗保健D扶助功能:促进经济发展、帮助弱势群体(2)功能变化A消极运作到积极运作:政府管理事务的复杂化、专业化导致行政系统权力的集中和加强B直接运作到间接运作:让私人企业、社会组织承担部分职能,但政府不放弃所负责任C集权运作到分权运作:行政系统内部的变化,体现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第一章行政组织分配、层次结构、人员安排所构成的国家行政机关的完整体系。

是静态结构和动态过程的统一体。

由四大要素组成:物质要素、精神要素、环境要素、目的要素。

1、综合归纳(1)命令统一原则(2)精简精干原则(3)效率原则(4)分工协作原则(5)权责一致原则(6)幅度适中原则(7)权变原则(8)法制原则首长制指行政组织最高决策和管理权力由行政首长个人行使并负责。

优点是权力集中,责任明确,指挥有力,行动迅速,易于保密。

缺点是容易滥用权力,独断专行,无人监督牵制;行政效能与首长能力密切相关。

政府创新社会管理新方式的对策研究——以上海为例

政府创新社会管理新方式的对策研究——以上海为例

政府创新社会管理新方式的对策研究——以上海为例白庆华【期刊名称】《科学发展》【年(卷),期】2010(000)011【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面临的社会管理形势越来越复杂和严峻,过去"运动式"、"突击式"的简单化管理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特别在处理一些社会顽疾以及涉及公共利益的具体问题上,这些方式往往还会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目前,国内外一些地区在处理社会管理相关问题上,尝试采取政府与民众直接沟通等方式,积极问计于民,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因此,如何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进一步创新相关体制机制,探索政府管理新方式,是上海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从系统科学的视角出发,共分六个部分,深入研究了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和边界、梳理总结了国内外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有益经验、分析了上海政府在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政府社会管理的总体思路和可操作的改进对策建议.【总页数】16页(P26-41)【作者】白庆华【作者单位】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0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16【相关文献】1.当前中国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北京、上海政府数据开放网站为例 [J], 黄思棉;张燕华2.上海市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以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为例 [J], 周欢欢3.政府会计准则视角下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现状及其对策研究——以湖南省武冈市地方政府为例 [J], 林容梅4.足球改革背景下上海青训体系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上海崇明根宝足球基地为例 [J], 许建5.上海市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以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为例 [J], 周欢欢[1]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浦东小政府大社会再转型

上海浦东小政府大社会再转型

上海浦东小政府大社会再转型:从精兵到简政步入深水区的政府改革,改得更多的是自身的利益,改革的阻力也因此陡然增大。

但是,当前经济改革的各项任务大都与政府改革密切相关,政府职能没有根本改变,这些改革就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

转变政府职能的难点在于转变经济管理职能。

从这一视角来考察,浦东新区政府在上一轮开发开放中发挥了重要的主导作用,初步建立起了“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管理体制。

而综改,则对这一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小政府”如何自我改革?“大社会”如何培育?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的利益如何权衡?目前来看,浦东新区在某些政府职能上仍带有全能型、经济建设型特征,但其在政府改革的部分关键领域,已经给出了答案。

如大幅度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事项从原有724项缩减为220项)、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加大公共权力运行透明度、街道经济管理权限的改革,等等。

尽管有些是技术层面的,但毕竟向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迈出了关键一步。

政府改革到最后涉及的都是利益调整,从这个层面上来看,浦东新区的政府改革还任重道远。

浦东新区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小政府、大社会”的政府管理模式。

而两年前开始推动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提出了新的要求——“小政府”要进一步改革,更加高效;培育并有效管理“大社会”。

“我们机关的工作人员都在超负荷的工作,都感到很累,这说明我们的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到位,我们还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小政府,大社会’。

”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杜家毫对本报记者说。

“小政府”:带着钢盔顶压力“小政府”是相对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政府”而言的。

在传统体制下,政府包揽了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一切事务,由此导致了政府的机构膨胀和效率低下弊端。

浦东新区开发之初,按照“大系统综合”的原则,党工委、管委会一共设置10个部、委、办、局,每个职能部门都综合了传统体制5-6个部门的职能。

首先是不设专业性部门经济管理机构。

以往政府中按行业、产品设置的专业性机构,如仪表局、化工局、机电局等,在浦东被作为重点改革对象全部革除。

浦东新区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浦东新区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浦东新区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回顾与展望俞晓波(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党校201210)摘要:纵观浦东新区党政机构改革走过的历程,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浦东新区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不同阶段的改革充分回应了国家赋予浦东新区的战略发展要求。

党政机构改革是一个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浦东新区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坐标,需要不断适应国家治理变革的新要求,实现组织架构调整后部门内部的“化学反应”,在工作中进一步深度融合,续写好机构改革的新篇章。

关键词:浦东开发开放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转变中图分类号:F127.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309(2020)10-0073-005一、浦东开发开放以来党政机构改革历程回顾浦东新区现行党政机构的设置是以浦东开发开放为发端,始于原浦东地区三区两县党政机构和浦东开发办公室,后伴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区域管理体制的进程,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变迁。

(一)浦东开发开放之初,奠定总体架构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浦东$并在浦东新区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宣示了中国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的决心。

上海市政府成立了浦东开发领导小组$下设浦东开发办公室。

浦东由此形成了三区两县政府加一个浦开办的行政管理格局,即由浦东开发办公室进行宏观管理协调,由黄浦区、南市区、杨浦区、川沙县、上海县等三区两县政府具体负责开发建设和管理。

随着浦东开发开放工作逐步进入实质性启动$为适应浦东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和高速开发的行政运行需求,浦东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作为市委、市府派出机构正式成立,并挂牌运转。

按照“精简、统一、高效”和大系统管理的原则,实行党的工作部门与对应的行政工作部门合署,职能相近的部门尽可能合并设立$如当时的社会发展局就包括城市管理的民政局、教育局、文化局、卫生局、体委等若干机构的全部职能。

党政机构共设立10个委办局,行政编制仅800名(不包括政法编制)。

这种大系统的管理模式,决定了机构在运作方式、内容及程序上的创新性。

以电子政务创新推进行政改革和政府管理创新

以电子政务创新推进行政改革和政府管理创新

的灵活性 、迅捷性 ,建立在 数字化 络技术 支 持下 的工作协 同机 制 。各 网络参 主体可
以实现相 互协调 、即时反馈 ,并 能 目环境 变 化做 出即时调整 。五是建 立一支适 实施 网
地方政府大部 门制改革的 内动力分 析
上海浦 东新 区 区委党 校俞 晓波等 在 《 党
一 中国 机构改革与管理
同性 、整体性 ,优化政 府结构 ,实] 组 织 整 目,电子政 务项 目审批实行 归 口管理 。七是 5 ] 合 ,纵 向减少 层级 ,横 向加强 协 同 ,这 应成 定期 开展政 府信息公 开条 例执行情 况检查 , 为机 构改革 的基本 目标 。四是增 强 府 工作 制定 电子政务管理应用 的法律法规框架 。
改革 产生 的消极影 响 。另一 种是人 员动 力 , 改革 必然会 对公务人 员造 成影 响 ,政府 变革
以 电子 政 务 创 新 推 进行 政 改革
和政府管理创新
程 度越大 ,政府公 务人员 为此要 付 的代 价和
成 本也越 大 ,因此 就会本 能地维 持现有 行为
中国行政 管理 学会课题组在 《 中国行政 方式 来抵 制改革 。文章 提 出激发 政府 大部 门 管 理 》2 1 年第 1 期上撰 文指 出 ,为适应 时 制 改革 内动力 的路径选择 ,一 是倡导创 新理 01 1 代 发展 的需求 ,要充 分发挥 电子政务 对政府 念 ,培育组 织文化 。通 过各种途 径提 高公务
虑 。六是将 电子政 务建设 单列 为政府预算 科 方案必 须针对 服务付 费和服 务生产 分别提供
5 6
同时对应 上级多个 部 门的现实 ,新 型 电子 政 部 门制 改革提供 保 障 。三是 注重部 门之 间的

上海:浦东的“扁平化”实践

上海:浦东的“扁平化”实践
“ 委”职能 时,就提 出新 区的行政 管理 两
OU 0OK E KL 障望新闻周 TL W E Y
第 4期 2 1 年 1月 2
种种 困难 ,都在从 中央到地 方的全力
行政审 批事项少 ,这是许 多投资者对 支持 下得 以克服。在 “ 两区合并”后的今 浦东 的突出感受。新世纪 以来经过 四轮行 天 ,超 过 10 2 0平方 公 里 土 地 ,5 0多 万 0
东新区开展企业设立 联动登记改革 ,从 此 适应大区域特点 、 体现轻型化扁平化特征、 i 浦东新 区新设企 业的工商 、质监 、税务 三 比较完善 、 相对 稳定 的新型区域管理体制。
塞 证 ( ) 照 ,就 由过 去分 别 向三 部 门审批 变 形象的说法就是 “ 上面握紧拳头 ,下 面松 为审批程序 “ 口受理”的 “ 动登记” 一 联 。 东 新 区组 织 部 有 关负 责 人对 本刊 记 者 介 绍 ,当时浦东的机构改革方 案在整体组织 介组织与社会组织 。浦 东要求政府与社 会 开手 脚” ,其途径 就是 “ 面简政 ,下面 上 根据浦东新区的 “ 十二 五 ”规 划 纲
政机构之初 ,就开始 了大部 门综合设置 的 划、统计 、海 关、商检 等管理 职 能。“ 浦 了大部 门制 的行政 管理 格局 ,共设 8个区
“ 大部 门制” 改革创 新, 至今不辍 已近 2 年 。 东管理 机构绝不能沿袭老体制 ,它必须培 委 工作部 门和 1 0 3个区政府 工 作部 门。直 这就是上海浦东。 植起适 应市场经济的基 因, 本着转变职能 、 至 2 0 0 5年 ,浦 东新 区区级机 关 行政 编制 自 l9 90年 中央决 定开发 开放 浦东 以 简政精 兵、高效服务 的原 则进行构建。 ” 也 只有 17 l0名 ,管 理着 5 0平 方 公里 上 7

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浦东新区扁平化行政审批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浦东新区扁平化行政审批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浦东新区扁平化行政审批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9.10•【字号】浦府[2014]146号•【施行日期】2014.09.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关正文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浦东新区扁平化行政审批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浦府〔2014〕146号)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各直属公司,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浦东新区扁平化行政审批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4年9月10日浦东新区扁平化行政审批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根据三届区委第74次常委会要求,为有效解决浦东新区管理幅度过大的问题,发挥开发区、大市镇和街镇在审批服务方面的作用,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助推浦东二次创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探索建立符合浦东发展需要的扁平化行政审批体制,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进一步简政放权,将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审批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

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两高两少两尊重”(高效服务、高度透明,少审批、少收费,尊重市场规律、尊重群众创造)的要求,深化浦东大区域、扁平化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政府管理方式,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二、改革目标扁平化行政审批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通过新区下放审批权限,实现行政审批在区级审批服务平台、区域审批服务平台、街镇审批服务平台的分级布局,并结合审批流程再造、运行机制创新和信息化、专业化建设,建立三级布局、高效便捷、服务优质的扁平化行政审批体制,促进政府职能转变,适应二次创业发展要求,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三、改革原则(一)以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为重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速。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市管理体制的建立及其层级结构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市管理体制的建立及其层级结构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市管理体制的建立及其层级结构研究作者:郭圣莉张良刘晓亮来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03期作者简介:郭圣莉女(1964—)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良男(1989—)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刘晓亮男(1980—)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摘要:当代中国城市管理体制呈现出层级多、基层负担重等特征。

目前主流观点认为这与中国城市管辖范围大、人口多、传统官僚制等有关。

但回溯这一体制建立之初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是在1949年前后接管城市过程中,面对同一城市,放弃了之前的一级政府体制,建立了二级政府加街居的“四级”管理新体制,当时已然呈现出机构多、人员多,基层不堪重负等形态。

本文应用档案等史料,聚焦于这一城市新管理体制建立的实际过程,并应用国家政权建设理论,从政府角色、职能与结构角度解释了新管理体制的特征及其构建的合理性。

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把改造和重组社会作为自身的使命,带来了城市政府职能的扩张。

而伴随旧的社会组织的清除,城市政府只能依靠自身的组织体系来实现职能,同时面对广大群众,工作不得不深入推行下去,进而选择不断地下设组织层级,形成了多层级的城市管理体制。

关键词:国家政权建设;城市管理体制;层级结构;政府职能;国家治理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176(2021)03-058-(14)一、引言我国大城市实行的是市、区二级政府加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的管理体制。

如此多层级的城市管理体制非常罕见,“综观世界上的各大城市,最多也只有两级政府,许多大城市只有一级政府也照样管理得井井有条”[1]。

但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强调扁平化管理的趋势下,中国城市管理体制中的纵向层级却不减反增。

如始于上海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将街道、社区(居委会)纳入城市管理正式层级中,正式与非正式管理人员不断增加。

因为管辖范围大、人口多,这一特征通常被认为是可以理解而且必要的。

改革开放40年上海行政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

改革开放40年上海行政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

改革开放40年上海行政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陈奇星(上海行政学院,上海200233)摘要:本文以上海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为研究视角,在阐析改革开放40年上海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做法、经验启示以及当前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提出进一步深化上海行政体制改革的对策: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政府职能配置;深化机构改革,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和编制管理;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健全政府依法运行机制;创新政府服务管理方式,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等。

关键词:上海行政体制改革;历程回顾;对策思考*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创新地方政府对市场的监管机制和监管方式研究”(17BZZ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8-2-11作者简介:陈奇星男(1957-)上海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上海市政府决咨研究基地陈奇星工作室首席专家中图分类号:D67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176(2018)04-004-(10)上海行政学院学报The Journal of Shanghai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2018年7月第19卷第4期Jul .,2018Vol.19,No.4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开局之年。

上海作为中国沿海最大的开放城市,改革开放40年来,按照中央精神,结合上海实际,进行了多次行政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大成效。

回顾上海行政体制改革的历程,在历史发展新的方位,以新的视角加以审视,在此基础上思考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对策,对上海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推进政府层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思路

推进政府层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思路

推进政府层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思路
沈荣华
【期刊名称】《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000)005
【摘要】政府层级管理体制改革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推进我国政府层级管理体制改革,应重点从减少政府行政层级设置,优化政府间职责分工和组织结构,合理划分政府间管理权限三个方面展开,有所突破.
【总页数】5页(P1-5)
【作者】沈荣华
【作者单位】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北京,1000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
【相关文献】
1.以公共服务型政府为目标推进政府转型——对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程的回顾[J], 姜凌雯
2.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专辑——中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进展和重点任务 [J], 范恒山
3.统一认识突出重点把握大局稳步推进全省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于幼军在全省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J], 无
4.西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西宁市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意见的通知 [J], ;
5.转换政府职能关注“民生” 扎实推进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农业政策理论与实践系列研讨会’2005农村管理体制改革(长沙会议)综述 [J], 李燕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公务员培训现状分析:国际趋势的反思

我国公务员培训现状分析:国际趋势的反思

作者: 俞晓波[1]
作者机构: [1]上海市浦东新区行政学院,上海浦东201203
出版物刊名: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页码: 115-118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5期
主题词: 公务员培训;国际趋势;反思
摘要:我国公务员培训在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先进国家公务员培训的发展趋势中应反思我国公务员培训现状。

针对我国公务员培训制度的目标与内涵,未来发展的可行性要点是:构建公务员培训的核心价值和理念;完善公务员培训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创新培训模式;强化以公共服务能力为主题的分类培训;建立灵活、弹性的公务员培训管理机制;加大师资培育和财力投入的力度。

大数据时代政府信息系统协同运行研究_基于组织结构的视角_俞晓波-2015

大数据时代政府信息系统协同运行研究_基于组织结构的视角_俞晓波-2015

大数据时代政府信息系统协同运行研究俞晓波上海市浦东新区行政学院 上海 201203摘 要:关键词:以协同治理理论为基础,深入分析大数据时代政府治理对数据信息应用的需求,从组织结构的视角梳理政府信息系统运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从提高核心价值认知、规划信息流、构建沟通网络以及建立动态团队等不同层面优化信息处理和流动的内在结构,推进政府信息系统协同运行的思路。

大数据;政府治理;协同治理;信息共享;公共管理;政府信息系统学术篇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相继进入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全球数据信息量呈指数式爆炸增长,大数据所积蓄的价值已经掀起一场管理变革。

面对大数据带来的机会和挑战,政府机构在控制和处理数据的方法上必然要进行全方位的改变,将“协同”这一核心价值贯穿到信息系统规划的各个环节,打破过去的条块限制、业务限制,实现各部门、行业之间的相互合作已是大势所趋。

作为“新公共管理运动”之后的新一轮现代政府改革,“协同治理”成为世界公共行政领域探索实践的新常态。

通过搭建跨部门协同制度框架和运行环境,形成有效的“跨界合作”以增进公共价值,是当前公共管理的新趋势。

“协同治理”的内容非常广泛,既包含不同层级政府部门之间的“上下”协作,也包含同一层级不同部门之间的“左右”协同,还包含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内外”合作。

政府信息系统的协同运行,不是通过软件和硬件的开发就可以完成跨部门整合,也并非只是简单类似于私营部门供应链的整合,它更有赖于*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自贸区建设中政府职能转变的重点领域突破与制度创新研究”(14BZZ080)。

收稿日期:2015-04-14深刻的结构变革。

正如美国学者简·E·芳汀(Jane E. Fountain)所言:“在实践中,效率和有效性的增长主要依赖组织的结构和设计,而不是技术的基础设施。

”虽然基础设施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但对于政府部门而言,信息技术带来的巨大潜能还在于构造信息处理和信息流动的能力。

从西方企业管理中的办公制度联想到的

从西方企业管理中的办公制度联想到的

从西方企业管理中的办公制度联想到的
俞波
【期刊名称】《中国西部科技》
【年(卷),期】2004(000)018
【摘要】@@ 研究西方企业的内部管理,我们可以发现其管理模式侧重强调企业的办公制度管理,理性思维居多,对于人情并不看重,但他们却能构建出优秀的办公制度文化.同样的办公制度,在其他国家中实行,但却未必产生同样的理想效果.任何一种制度措施能够有效的贯彻落实,在笔者看来,关键的因素无非基于两点:
【总页数】2页(P125-126)
【作者】俞波
【作者单位】虹桥机场公司财务部,上海,20033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相关文献】
1.从西方企业管理中的办公制度联想到的 [J], 俞波
2.从西方企业管理中的办公制度联想到的 [J], 俞波
3.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关于在城镇非公企业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意见的通知 [J], ;
4.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控股企业深入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通知》的意见 [J], 无
5.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拒绝购房人选择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有关事宜的紧急通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行政逻辑到治理逻辑:城市社会治理的“逆行政化” 改革

从行政逻辑到治理逻辑:城市社会治理的“逆行政化” 改革

从行政逻辑到治理逻辑:城市社会治理的“逆行政化” 改革彭勃【摘要】行政逻辑和治理逻辑是社会治理运转的两种路径.行政逻辑支配下的城市社会治理经历了从整体式治理到行政化治理的转变.行政化治理面临着成本高、质量差、回应性低等问题,旨在推动行政力量有序退出社会事务管理的逆行政化改革开始兴起.实践表明,上海“镇管社区”等逆行政化创新案例并没有完全跳出行政逻辑的思维,改革的结果是有限共治和行政下沉.未来有望从政策驱动、社会介入和项目运作三个角度突破当前“逆行政化”创新改革的困境.【期刊名称】《社会科学》【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9页(P18-26)【关键词】城市社会治理;行政逻辑;治理逻辑;行政化治理;逆行政化改革【作者】彭勃【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创新中心上海20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9.21;D63引言创新是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在当代中国城市中,形形色色的治理创新案例层出不穷。

这些创新与既有的体制在逻辑上是否一致?能否从理论上对这些形式各异的案例进行一般性的阐释?这是理论研究者必须回答的问题。

本文尝试从历史和经验个案两个维度对当代中国城市社会治理中的治理创新现象进行解读。

行政逻辑和治理逻辑是社会治理的两种不同路径。

“执行国家意志的功能被称作行政”①[美]弗兰克·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王元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41页。

,具体指政府及其管理行为。

治理则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物的诸多方式的总和”②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281页。

行政作为对统治意志的执行与治理差异明显。

正如法国学者让‐皮埃尔·戈丹所言:“统治的思想与等级化的权力、垂直和自上而下的指挥关系,以及以整齐划一的方式推行的意志等概念联系在一起”③[法]让-皮埃尔·戈丹:《何谓治理》,钟震宇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4页。

建国后我国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及其演变趋势

建国后我国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及其演变趋势

建国后我国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及其演变趋势
高抗;顾金喜;雷晓东
【期刊名称】《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年(卷),期】2012(028)003
【摘要】建国后我国地方行政体制历经多次变革,由于对行政体制缺乏科学的认识,行政体制改革一定程度上仍缺乏科学性,变革过程纷繁复杂.其基本的演变趋势是个
体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力呈边际递减,地方行政体制变革逐渐向诱致性制度变迁转变;分权化改革日益成为变革的发展趋势.改革的关键应以科学配置政府职能为核心,建
设现代服务型政府;以削减纵向层级为抓手,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以行政审批改
革为契机,推进地方行政体制的分权化改革;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手段,推进地方行政
体制的变革创新.
【总页数】7页(P88-94)
【作者】高抗;顾金喜;雷晓东
【作者单位】浙江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浙江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丽水市
中级人民法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
【相关文献】
1.经济体制变革过程中我国中职招生就业制度的演变
2.建国后中小学领导体制演变的特点及趋势
3.略论建国后我国教师伦理的时代变迁——基于《中小学教师职业
道德规范》演变的分析4.建国后农民阶级队伍演变及其发展趋势分析5.从重构到整合:建国后我国高校布局结构的宏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层级制到扁平化的行政管理体制变革--以上海浦东模式为例俞晓波【摘要】政府层级结构“扁平化”已经成为政府结构合理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上海浦东作为全国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始终以“小政府、大社会”为核心,走出了一条充分体现浦东特色的体制创新之路,在浦东开发建设的历程中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的浦东,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进更深层次的改革,积极探索扁平化的新型行政管理体制,对于地方政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本文主要从浦东探索新型行政管理体制的背景、内涵和发展几个方面,着重分析浦东“扁平化行政管理模式”。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扁平化;上海浦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国改革攻坚需要破解的难题,也是上海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最核心的内容。

地方政府内外系统实现有效整合,确保政府结构的合理化,构建有限而有效的公共服务型政府体系,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i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从自身实际出发,以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为指导,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建立了“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管理模式,不仅为浦东发展营造了良好的体制环境,也为地方政府体制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

原南汇行政区域并入浦东新区后,赋予浦东开发开放国家战略新的内涵,上海市委、市政府对浦东提出了“五个走在最前列”的更高要求,赋予浦东在改革发展中更大的责任。

针对两区合并后的大区域特点,浦东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减少管理层级,积极探索体现大区域、轻型化、扁平化特征的新型行政管理体制,为构建服务型政府奠定体制基础。

一、模式的产生:浦东探索新型行政管理体制的背景政府外部的压力和内部的要求是创新行政管理体制的客观基础和有利的现实条件。

两区合并后,浦东所处的开发阶段和面临的开发任务再次发生了变化,总体来说开发建设的任务还很重,处于二次创业阶段。

基于这种变化,适应二次创业的需要,对政府管理体制尤其是开发区管理体制进行调整,探索新型行政管理体制,符合新阶段新形势新要求。

(一)浦东所处的特殊战略地位是体制创新的强大动力在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浦东时,就明确了浦东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龙头和中心”的战略地位。

ii传统的管理体制模式下的架构无法承担浦东庞大的开发任务,开放的浦东率先以大部门综合设置的理念设置政府部门,建立全新的管理体制,以适应大开发的需要。

2005年6月浦东成为全国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权力,在更高层次上增加了浦东体制创新的自主性,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成为改革试点的首要任务,主要目标是推动政府转型,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管理体制。

浦东从自身实际出发,以推进制度创新和基层行政组织转变职能为突破口,从提高行政效能、加强依法行政、强化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随着国家相继批准设立了9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国呈现出多层次、多领域的改革布局,站在开发开放二次创业新起点上的浦东更加责无旁贷,要承担起率先攻坚的重任,突破自身发展的瓶颈,大胆探索创新,以更大的勇气和力度,推进深层次改革创新。

(二)浦东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是体制创新的有利条件合理的行政管理体制,首先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与特定开发阶段的任务相适应。

浦东开发之初,按照“功能分区、多心组团”的规划理念,设立了四个功能各异的开发区,集中优势资源实施形态开发和功能开发,使重点开发小区迅速出形象、出功能、出效益,推动浦东实现了高起点、跨越式发展。

两区合并后,新浦东面积扩大了一倍多,区域跨度大,要素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阶段等各不相同,必须在大浦东范围内,根据国家和上海对浦东的定位和要求,突出产业结构调整的大方向,突出金融中心、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的建设,突出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的高端发展,对生产力布局重新调整,对生产要素重新配置。

因此,结合开发区的整合,在管理体制方面进行调整迫在眉睫。

另一方面,浦东在建立公共服务体系中,大力推进政社合作,积极促进市民互动,提高社会自主能力。

2006年,浦东建立了全市第一家区级市民中心,全区“1+23”的社区政务受理中心体系全面建立,为市民的广泛参与搭建平台。

同时,浦东率先组建了全国第一家社区服务行业协会和社会工作者协会,率先成立了国内首家服务孵化社会组织的公益服务园,积极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加强公民社会的建设。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浦东的非政府组织发展迅猛,市民的民主参与意识逐步提高,社会的自治能力不断提升,对政府职能转变、管理体制改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2010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不仅改变了浦东的城区面貌,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市民的文明素质,强化了市民参与治理的民主意识。

而浦东本身的“小政府”架构已经建立,具备更加有利的条件,调动全社会参与公共服务的积极性,共同完成社会服务的提供,以满足市民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需求,形成“大社会”的局面。

因此,浦东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是浦东重新理顺各种管理主体,明确职能,以体制创新促进浦东二次开发的内在条件。

(三)浦东的政府管理能力是体制创新的现实基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不断提高政府管理能力的积极探索,政府管理能力的提高也是体制改革深化的有利条件。

浦东开发开放20多年来,通过机构改革,理顺权力关系和转变职能,逐步改进政府管理方式,建立了体制创新的客观基础。

从1993年成立党工委、管委会开始,就在组织结构和机构设置上进行大胆创新,机构设置的精简程度非常超前。

2000年8月,浦东调整、完善了政府管理体制,以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政府机构在上海各区县中仍然是最精简的。

不仅如此,浦东的机构设置不是简单地与上海市委市政府各委办局一一对应,而是尽可能地把职能相关的部门压缩为一个机构。

iii精简高效的现代政府组织架构和规范化的运作方式,充分体现浦东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为浦东继续在行政管理体制创新之路上冲破理念藩篱,大胆向前迈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处在“二次创业”发展转型关键阶段的新浦东,由于两区合并导致发展的不平衡性、管理的复杂性进一步凸显,政府管理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大区域发展的需要,要求在外部环境客观需求与管理因素的变量之间找到最佳的临界点,以适应开发建设的需要,因此,探索适合大区域特点的新型行政管理体制是促进政府转型、深化改革的有效路径。

二、模式的内涵:浦东扁平化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实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政府管理手段逐步改进,尤其是电子政务的推广应用,缩短了管理链条,有助于减少政府层级,更利于政府政令畅通、管理效能的提升和行政成本的节约。

政府层级结构“扁平化”成为一种政府结构发展的必然趋势。

浦东以“大部制”机构改革为基础,统筹规划,精心设计,坚持开发导向、管理重心下移,积极探索以扁平化组织架构为核心的大区域行政管理体制。

(一)面对深刻变化的行政生态环境寻求体制改革理论上的突破政府的管理层级和管理幅度是影响行政效率的关键因素。

政府的权力来源自上而下,不同的层级形成委托-代理关系,从代理成本角度分析,委托-代理层级越多,代理成本越高。

从信息传送机制来看,层级越多,自上而下的信息传递就可能延滞和失真,从而加剧信息的不对称。

但管理幅度过大,事务多、地域广,管理成本也会很高。

因此,政府要在两者之间找到较少投入成本和较佳管理结果的最优平衡点。

传统科层制结构下内部流转程序繁琐,层层传递,不利于快速应对现代社会各种纷繁复杂的行政事务。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民众直接参与治理提供了便利,要求政府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各种应急事务,回应民众的诉求。

与民主化相适应的适度分权理念在一过程中也得以体现。

因此,扁平化的组织体系及运行机制相比传统的层级化体制,更加凸显适度分权、民主参与和快速回应的行政理念,是与网络信息社会相适应的新型行政管理体制。

浦东在开发开放之初,坚持以“小政府、大社会”的理念来指导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行政架构。

两区合并后的新浦东管辖38个街道(镇),空间范围广且区域内情况差异性较大。

面对区域经济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浦东结合综合配套改革,全面疏理区级政府各部门职能,对区级层面和街(镇)层面的政府规模和管理幅度作了系统和深入的调研,继续深化 “小政府、大社会”理念,从理论上寻求突破,确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层级,以此作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起点。

(二)调整功能区,建立开发区管委会,从开发导向的体制向开发与管理相结合、突出开发的体制转变浦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围绕开发与管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渐进式改革,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形态开发为主要任务的大开发、大建设基础阶段(1990年至2000年)。

这一阶段开发区的管理体制是开发公司模式,整个新区是一个大开发区,下面是四个国家开发小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张江高科技园区、金桥进出口加工区和外高桥保税区),浦东先后相应成立四大国有集团公司承担开发任务,同时以开发区为龙头,由城工委和农工委牵头的街道和镇作为列车,实现开发区与街镇的联动发展。

第二个阶段是形态开发与功能开发并举,同时推进社会建设的阶段(2000年至2009年)。

开发区的管理体制是管理与开发相结合的“功能区”模式,即将整个新区分为六大块,除四大开发区再加三林和川沙两块,各自成立管委会,产业园区和街道、镇统一起来管理运作。

第三个阶段是浦东二次创业阶段(2009年4月两区合并后)。

区域内要素资源进一步汇拢,新浦东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拥有了洋山保税港区、临港产业区等国家重要产业集聚区。

为适应“两区合并”后进一步深化区域开发、提高管理效率的要求,促进开发区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产业升级,浦东结合地方大部制改革,在完成区级机构改革后,按照“稳住两头、调整中间”的主要原则,取消了在区政府与街道(镇)之间的功能区管理层级,成立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调整优化了开发区管理体制,建立了“7+1”的开发区管理格局。

“7+1”中的“7”,即上海综合保税区、临港产业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国际旅游度假区和临港主城区七个管委会,“1”即世博地区管理办公室。

按照“充分授权、重心下移”和“开发区的事开发区办”的原则,市、区两级赋予开发区管委会相应的权力和资源,进一步凸显开发导向,凸显开发区的主力军作用。

在机构设置上,开发区管委会是政府派出机构,内设办公室、计划财务、经济发展、规划建设、综合服务等机构;事权主要包括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政府投资项目审批、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规划管理、土地管理、建设管理、经贸管理、环境保护、科技管理、综合执法、社会管理等方面;在财力保障方面,总体上按照“费随事走、核定基数、增量共享、超额累进”的原则,实行财力下沉,进一步增强开发区发展经济和服务企业的能力。

具体在各板块之间注重整合,并根据板块的功能定位和实际情况差异探索不同的运行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