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谁的红果多》名师教案
第三单元 谁的红果多 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谁的红果多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概念。
b.掌握用“多”、“少”、“相等”等词语比较大小的方法。
c.学会绘制简单的图形。
2.过程与方法:a.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b.练习使用比较大小的方法。
c.培养观察感性认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b.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a.能够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b.掌握用“多”、“少”、“相等”等词语比较大小的方法。
c.学会绘制简单的图形。
2.教学难点:a.在比较大小的问题上,理解多比丰富,少比贫穷的含义。
b.学生需要在课堂上自己绘制图形。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看图,有几个人,手中各持多少个苹果?•手中苹果多的人是谁?b.引导学生说出手中苹果多少,并用语言比较大小。
2.讲授(30分钟)a.比较多少——从直观角度入手,解释“多”的含义。
•用图片的形式,让学生看到苹果的数量差异。
b.比较多少——比较大小的方法。
•用图片模拟两个小朋友手中苹果数量的比较,让学生说出比较结果。
c.绘制图形——用图像的方式表示问题,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图形的能力。
•在黑板上绘制简单的几何图形,并让学生模仿。
3.拓展(10分钟)a.针对学生练习中发现的问题,再次强化比较多少的方法。
•给出问题,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并制成图片展示。
4.作业(5分钟)a.回家后观察父母手中的物品数量,比较多少,并做简单记录。
四、教学评价1.提问(5分)–能否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
2.表示(5分)–能否清晰描述手中物品的数量和对问题的比较结果。
3.绘画(10分)–绘制的图形是否正确、美观。
4.作业(10分)–能否完成观察比较、简单记录等任务。
五、板书设计1.比较多少a.多b.少c.相等2.制成黑板绘制的几何图形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们在较为简单的问题上可以灵活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但在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上表现出些许的困惑。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谁的红果多(比较数的大小)-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谁的红果多(比较数的大小)北师大版我今天要教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数学教案中的“谁的红果多”,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比较数的大小。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比较数的大小的概念,并能够应用这个概念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在教学难点和重点上,我会重点讲解如何通过观察和比较来确定数的大小,并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来加深对这个概念的理解。
为了进行这个教学,我会准备一些红果的模型或者图片,以及一些练习题。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设计一些直观的图示和示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在作业设计上,我会设计一些有关比较数的大小的题目,让学生在家里也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
在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上,我会反思今天教学的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并尝试找一些相关的拓展材料,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个概念。
这就是我今天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计划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实践情景的引入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还不是很理解,通过实践情景可以让他们更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的应用。
讲解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是教学的核心,我需要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来确定数的大小。
再次,板书设计要直观易懂,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作业设计要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要有适当的难度,不能过于简单。
对于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准备一些红果的模型或者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数量的红果。
例如,我会拿出两堆红果,一堆有5个,另一堆有8个,让学生观察并告诉我哪一堆红果更多。
这样的实践情景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比较数的大小的概念。
在讲解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时,我会通过一些例题来进行讲解。
例如,我会给出两道题目:3 + 4 = 和 2 + 5 =。
我会让学生先尝试解答,然后我会演示如何通过观察和比较来确定哪个算式的结果更大。
我会解释说,3 + 4 = 7,2 + 5 = 7,所以这两个算式的结果是一样大的。
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学设计教案-《谁的红果多》北师大版(2023秋)
2.学习使用“>”、“<”、“=”等符号表示数量关系。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
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数量关系,提升他们的数学表达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比较数量的基本概念。比较是通过观察和判断来确定两组物体数量多少的过程。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技能,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小松鼠收集红果的故事展示了比较数量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在小组合作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训练他们倾听他人意见的能力。
-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引导他们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使用符号进行表达。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谁的红果多》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比较多少的情况?”比如,比较两堆石子或者两盘水果的数量。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数量比较的奥秘。
3.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应用意识。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发现,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5.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一年级数学下册谁的红果多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谁的红果多教案一年级数学下册谁的红果多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经历十几减9的计算过程,比较熟练地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探究出多种计算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十几减9的算式,渗透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能用“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教学难点】经历探究计算十几减9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题卡、小棒【教学过程】一、热身赛①8+9= 15-9= 17-9= 6+7= 13-9=②7+9= 18-9= 9+5= 14-9= 11-9=(1)集体订正(2)评讲:请你说说17-9你是怎样计算的?(3)指名学生说自己的算法,还有不同的想法吗?(4)师:刚才我们一起复习了前面大家共同探究的十几减九的几种方法,那么老师希望大家在后面学习过程中,能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做题。
好,下面就进入我们今天的十几减九的练习课。
(板书课题:十几减九的练习课)二、导入:师:同学们喜欢喜羊羊吗?生:喜欢师:老师也很喜欢,今天喜洋洋他们来到我们的课堂了,大家和他们打个招呼吧!生:你们好师:今天一大早懒羊羊村长把大家召集了起来,交给他们一个重要的任务。
原来灰太狼趁大家没注意,把羊村的宝藏偷走了,现在任务就是要小羊们找回宝藏。
当然这一路上困难重重,大家有信心帮他们夺回宝藏吗?生:有!师:好,下面就进入我们的闯关活动。
1.速度大作战师:我们来和喜羊羊比一比谁的速度快吧①12-9 = 16-9 = 14-9 = 18-9 =②17-9 = 11-9 = 16-9 = 13-9 =用你最喜欢的算法算算18-9=2.看图写算式师:跑那么快,大家一定都渴了,看,同学们,我们来到了草莓地。
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教案-3.4谁的红果多
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教案-3.4谁的红果多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辨认、读写和比较数的大小;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引导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他们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够辨认、读写和比较数的大小;2.学生能够通过比较谁的红果多,巩固数的大小的概念;3.学生能够将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教学准备1.班级学生清点物品工具;2.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红果等实物;3.一组由三个学生组成的小组。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简单互动游戏,教师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例如:“请大家清点一下自己的文具盒里有多少支笔?请举手回答谁的笔多?”或者“请看看自己桌子上有多少本书?请把同桌的书与你的书一起数一数,哪一方的书籍数量多?”等等。
学习(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四组红果,利用比较红果的大小及数量,引导学生学会辨认、读写和比较数的大小和运算方法。
学生按大小、数量不同分类,用口算、写数字等方式,操练数的排序的方法。
巩固(15分钟)教师请学生自主分成三人一组,每组由一份红果卡片。
教师给出不同的红果卡片应有的数目范围,举例:一个小组的瓜果比另外两组红果的总和还要多,或者两组红果的数量相等。
然后给出时间限制,让小组讨论、确定答案,并呈现给大家。
拓展(10分钟)在比较不同红果数量的大小时可以引申到数字的大小,再引入数字中的基本运算。
例如,当有两堆苹果,第一堆有5个,第二堆有3个,我们可以询问学生两堆苹果加起来一共有多少个,或者如果把第二堆苹果里的1个拿到第一堆里,第一堆将有几个苹果。
作业(5分钟)课后请家长与学生一起到超市或者菜市场购物时观察红果的大小和数量,并联系本节课内容,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总结本节课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初步认识数的大小、比较及基本运算,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使他们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谁的红果多》名师教案
《谁的红果多》名师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能正确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意义,以及100以内的顺序。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与操作的能力、思考与概括的能力、自主探索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2、进一步积累比较数的大小经验,发展数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有趣的教学情境,体验数学活动中所充满的探索和创造。
2、通过学生参与数学活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
三、教学难点: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小棒、计数器学具:小棒、计数器五、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师:同学们,果园里的红果熟了,你们瞧!小熊和小猴来到果园,想摘果子。
看这幅图你想能得到什么数学信息?生:小熊有21个红果,小猴有18个红果。
师:它俩想知道谁摘的红果多?小熊和小猴觉得我们同学很聪明,经常帮它们解决问题。
你有什么办法,怎样来比较谁的红果多?(课件2)(二)探索新知1、探索相同数位的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1)探讨多少。
师:请大家想一想,它俩到底谁采得多呢?请小朋友们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分小组交流(想一想、比一比)学生班内交流(说一说)反馈。
师:大家觉得谁采的红果多?生:小熊多。
师:为什么?生:21比18多。
(2)比较大小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1:我是从21倒着数,数到18,所以21比18大。
生2:我认为21比20大,18比20小,所以21比18大。
生3:我们是用计数器的。
生4:我们是数小棒的。
师:同学们,你们可真了不起,找到这么多好方法,老师也用了两种方法来比较它俩的大小,我们一起看看吧。
这是方块图,一条有10块,我通过数方块得到21大于18。
(课件3)还可以通过拨计数器的方法得到。
我们一起来看21和18在计数器上是如何表示的。
(课件4)(3)总结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比较数位相同的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最高位大的数就大2、探索十位相同的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师:刚才我们比较得出最高位大的数就大,如果是32和34,它们的十位相同,比较它们的大小,怎么办呢?学生独立思考,再同桌合作交流。
3.4谁的红果多(教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1. 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谁的红果多”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其次,我发现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课堂活动中,参与度不够高,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采用更多的激励措施,如设置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再次,我发现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和拓展学习时,存在拖延和敷衍的情况。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加强对课后作业的指导和监督,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课后作业和拓展学习。
例题4:小华有8个气球,小芳有6个气球,谁的多?
解答:小华和小芳各有8个和6个气球,8个气球比6个气球多,所以小华的多。
例题5:比较下面两组物品的数量,并说出谁的多。
A组:5个铅笔,2个橡皮
B组:3个铅笔,4个橡皮
解答:首先,我们比较A组和B组的铅笔数量,A组有5个铅笔,B组有3个铅笔,所以A组的铅笔数量更多。接着,我们比较A组和B组的橡皮数量,A组有2个橡皮,B组有4个橡皮,所以B组的橡皮数量更多。由于A组的铅笔数量比B组多,而B组的橡皮数量比A组多,所以A组和B组的总数量相同。
学生活动:
-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谁的红果多》(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谁的红果多》(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在《谁的红果多》这一教案中,我将带领一年级下册的孩子们通过北师大版的数学教材,学习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会使用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主要学习第80页至第81页的内容,其中包括了学习如何通过数数和观察来比较两个物体数量的多少。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比较物体数量的方法,并能够独立完成比较两个物体数量的任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们能够通过数数和观察来比较两个物体数量的多少,难点是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方法独立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红果和蓝果,以及一些图片,让孩子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数数来比较数量的多少。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每个孩子发一些红果和蓝果,让他们先自己数一数,看看自己手上的红果和蓝果各有多少个。
2. 例题讲解:然后我会展示一些图片,里面包含了不同数量的红果和蓝果,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数数来比较哪个颜色的果多。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下“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然后下面会列出一系列的比较方法,比如“数数比较”、“观察比较”等。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比较下面的物体数量的多少,然后写出你的答案。
1. 图片:一张图片里面有5个红果,另一张图片里面有8个蓝果。
2. 图片:一张图片里面有7个苹果,另一张图片里面有10个橘子。
答案:1. 蓝果多。
2. 橘子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觉得孩子们对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在随堂练习中能够独立完成比较任务。
不过我也发现有些孩子在数数时容易出错,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加练习。
对于拓展延伸,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让孩子们自己设计一些比较任务,然后和同学们一起完成,这样能够让他们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也能够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关于比较物体数量的方法,我选择了红果和蓝果作为教学道具,因为它们色彩鲜明,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谁的红果多》(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 一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谁的红果多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多、少”概念。
2.学生能够观察和比较红果的数量大小,并初步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基础知识1.“多、少”概念。
2.比较大小的方法。
3.红果的种类及其特点。
2. 学习重点1.红果的数量大小比较。
2.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技巧。
3. 学习难点1.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让学生观察课桌上的红果,数出数量,并描述颜色、形状等特点。
2.引导学生思考:哪种红果多?哪种红果少?如何比较红果的数量大小?3.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谁的红果多》。
2. 学习新课1.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图片,比较两组红果的数量大小,讨论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技巧。
2.教师呈现新的图片,让学生自行观察、比较、判断。
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正确答案,并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3.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果再加上一个红果,数量大小会怎么变化?4.学生通过画图、模拟等方式,得出结论。
3. 实际应用1.通过实际场景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如:小红、小明、小黄三个人共有12个红果,他们想要平分,请问每个人应该得到几个红果?2.学生自行解决问题,并向全班汇报解题思路和答案。
4. 总结归纳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技巧。
2.学生自主复习、总结、记忆。
四、课后拓展1.让学生设计类似的实际问题,并解决。
2.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寻找红果(或其他物品)的数量大小规律和特点,并画图表示。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比较、判断等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简单的仿真实验,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量大小和比较的本质,并从中发现规律和特点。
同时,通过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在评价上,除了正式的笔试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观察、讨论、互动等方式进行评估,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水平。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谁的红果多》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谁的红果多》北师大版教案:《谁的红果多》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二单元《有趣的游戏》,第四章《谁的红果多》。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数数、比较和排列等方法,找出谁的红果多。
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数数找出谁的红果多,培养学生的数数能力。
2. 让学生通过比较和排列的方法找出谁的红果多,培养学生的比较和排列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让学生通过比较和排列的方法找出谁的红果多。
重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红果卡片、白板、粉笔。
学具:学生自带的红果(如苹果、西红柿等)、学生作业本。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红果,让学生说出自己红果的名称和颜色。
2. 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通过数数、比较和排列的方法,找出谁的红果多。
二、数数游戏(5分钟)1. 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把自带的红果放在桌子上。
2. 每个小组轮流数自己的红果,数完后,把结果告诉其他小组。
3. 其他小组听后,找出数得最多的红果,并说出原因。
三、比较和排列(5分钟)1. 让学生把自己的红果按照大小排列,并告诉其他同学。
2. 让学生把自己的红果按照颜色排列,并告诉其他同学。
3. 让学生把自己的红果按照形状排列,并告诉其他同学。
四、谁的红果多(5分钟)1. 让学生把自己的红果放在白板上,其他同学数一数,看看谁的红果多。
2. 让学生把自己的红果放在白板上,其他同学比较一下,看看谁的红果多。
3. 让学生把自己的红果放在白板上,其他同学排列一下,看看谁的红果多。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画出自己喜欢的红果。
2. 让学生在自己的作业本上,写一写自己喜欢的红果的名字、颜色、大小和形状。
板书设计:白板上写上“谁的红果多”,并在旁边画上红果的图片。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数数、比较和排列的方法,让学生找出谁的红果多,学生参与度较高,课堂气氛活跃。
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教案-3.4谁的红果多
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教案-3.4谁的红果多一、教学目标1.认识“多少”这个概念,理解“多”和“少”的区别;2.认识和学会使用“比较多/少”的表达方式;3.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谁的红果多”。
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多”和“少”的差别,并学会使用“比较多/少”的表达方式。
三、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多”和“少”的区别;2.学生能够准确使用“比较多/少”的表达方式。
四、教学过程1. 热身环节(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唱歌、做体操等方式进行热身,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2. 导入新知(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和物品,引导学生区分“多少”、“多”和“少”的差别,让学生能够理解这些概念。
3. 游戏环节(35分钟)本节课的重头戏就是游戏环节。
教师先将班级分成两组,每组有五名学生。
然后,教师拿出一个装有大量不同颜色的小球的罐子,然后让每组的学生轮流猜罐子里有多少个小球。
每次轮到一个学生猜测后,教师会将对应颜色的小球放到这个学生的桌子上,让整个班一起数一数,看猜测的数目是否正确。
最后,每组学生桌子上小球的总数不仅仅代表着猜测的准确性,还代表着谁的红果多。
4. 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可以根据游戏结果,引导学生总结谁的红果多,并教会学生使用“比较多/少”的表达方式。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学会了区分“多少”、“多”和“少”的概念,并能够准确使用“比较多/少”的表达方式。
整个班分组互动的活动形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并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不过,在赛前需要让学生们仔细观察罐子内部,以更好地猜测小球的数量,避免猜测偏差。
此外,教师应注重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对“多”和“少”的理解,应及时指导学生纠正错误,避免形成错误的概念。
北师大小学数学一下【教学方案】第三单元第4课时《谁的红果多》精品教学方案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第4课时谁的红果多教学内容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数数、读数、写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通过学习20以内的数,已经积累了一些数的大小比较的经验,但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比较困难。
因此,课本首先通过小猴和小熊穿红果的情境,引出谁穿得多的问题,激发学生比较的欲望,引导学生探索比较的方法。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体会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
2.通过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1/ 93.在经历比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2/ 9师:谁的红果多?可以怎么比较呢?2.运用直观模型、计数器比较21和18的大小师:还有哪些比较方法?师: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其实,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究。
3/ 93. 探究比较两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课件出示直观模型和计数器。
师: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方块和用计数器表示数比较出了21和18的大小,请再次观察,并想一想,还有没有更简单的比较方法呢?师引导学生总结:两位数比较大小时,先从十位比起。
十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
4.写出计数器上的数,并比较大小。
师:请先写出计数器表示的数,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师:你是怎么比较出大小的?师引导学生总结:十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个位,个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
师:请再看这两个计数器,还是先写出计数器表示的数,然后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4/ 9师:谁能说说这两个数你是怎么比较出大小的?师引导学生总结:两个数相比较,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
5.归纳比较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课件出示前面比较过大小的三组数。
师:请再次说说以下三组数是怎样比较大小的。
5/ 9师:那么,你能得出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吗?6.看一看,填一填。
《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篇1一、说教材《谁的红果多》是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第4课时。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2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和100以内数数、读数、写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本节课数的比较方法涵盖了前面三节课的内容:数数经验,通过找一个标准,方块模型来感知数的大小。
利用计数器和数轴来强化对数的理解,最终达到抽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这部分内容尤为后续学习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奠定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教学内容按“情境+问题串”的方式展开,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思考、分享与提升在教材中得以充分体现。
二、说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知识结构体系,有时会提出意想不到的问题,思维也是由无序走向有序。
好奇、好玩、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对直观、具体、形象事物感兴趣。
从学生整体来看,求知欲望比较强,思维较活跃,课堂学习积极性容易调动。
三、说教法分析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的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
遵循新课标和顺应孩子求知的特点,也为了更好地突破本课教学重点,化解难点,我采用情境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小组合作探究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中体现认知规律“借助经验比较——模型比较——计数器比较——抽象的数的比较”步步递进的过程,通过多层次比较数的大小,进一步积累比较数的大小的经验,发展数感。
四、说学法分析小学阶段教育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习惯的养成,思维的开拓,知识的获取,方法的掌握都在这一阶段逐渐形成。
新课标指出好的教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能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
所以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尽可能让学上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课堂上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表达、用脑思考。
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交流汇报、分享中提升自己。
在轻松、民主、和谐、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3.4谁的红果多(教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感、运算能力和初步的数学思维。通过“谁的红果多”这一主题,使学生能够:
1. 理解并运用数的概念,掌握基本的加减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能够与他人分享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经验。
首先,从知识层面来看,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的概念和简单的加减运算。他们对数字有一定的敏感度和认识,但还不够深入和系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数感的培养,通过实际操作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其次,从能力层面来看,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和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数学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与红果数量相关的数学实践活动,如测量和计算班级中红果的数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红果数量的理解。这些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4. 数学竞赛:鼓励学生参加一些数学竞赛,如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通过竞赛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挑战精神。
展示一些关于红果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红果的多样性和数量。
简短介绍红果数量的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红果数量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红果数量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红果数量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红果数量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学设计教案-3.4《谁的红果多》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学设计教案3.4《谁的红果多》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三单元《谁的红果多》。
我们将通过一个有趣的场景来引入这个问题:小猴子和熊猫各自摘了一些红果,他们想知道谁的红果多。
我们将使用教材第36页的例题来进行学习。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数量比较的概念,学会使用“多”、“少”和“一样多”来描述两个物体数量的多少,并能够用具体的数字进行比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数数和比较来判断两个物体数量的多少。
难点在于让学生能够理解“多”、“少”和“一样多”的含义,并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活动,我准备了红果的图片、数字卡片和计数棒等教具。
学生则需要准备练习本和彩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在课堂上展示小猴子和熊猫摘红果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觉得谁的红果多?为什么?”2. 数数练习:我会引导学生一起数出小猴子和小熊猫的红果数量,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数数来感受数量的多少。
3. 比较练习:我会让学生使用计数棒来比较小猴子和熊猫的红果数量,引导学生理解“多”、“少”和“一样多”的含义。
4.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用数字来表示小猴子和熊猫的红果数量,并比较哪个组的方法更好。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猴子:5个红果小熊猫:7个红果比较:小熊猫的红果多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数数练习:数一数,下面的图片中谁的红果多?答案:小熊猫的红果多,有7个,小猴子的红果有5个。
2. 比较练习:用“多”、“少”或“一样多”来描述下面图片中红果的数量。
答案:小熊猫的红果多,小猴子的红果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数量比较的理解程度,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比较物体的数量,拓展他们的数学思维。
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谁的红果多(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感知和理解数量多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比较物体数量的方法。
2. 学习使用“多”、“少”等词汇描述物体数量。
3.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比较数量多的过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数量的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多”、“少”等词汇描述物体数量。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卡片、多媒体课件等。
2. 学具:水果、玩具等实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比较物体数量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比较数量多的过程。
3. 活动一: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比较,找出数量多的物体,并使用“多”、“少”等词汇描述。
4. 活动二: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谁的红果多2. 重点内容:比较物体数量的方法、使用“多”、“少”等词汇描述物体数量。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观察家里的物品,比较数量,用“多”、“少”等词汇描述。
2. 让学生与家长一起进行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学习习惯。
五、教学过程(详细补充)1. 导入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选择与“红果”相关的图片或故事,例如展示一幅画满红果的图画,讲述一个小动物在森林里寻找最多红果的故事。
这样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 新课比较物体数量的方法:通过展示不同数量的红果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哪个多哪个少。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谁的红果多1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谁的红果多1 北师大版我准备了一堂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主题是“谁的红果多”,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我选择了教材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讲解的是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通过红果的例子,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比较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我希望通过这节课,让学生能够掌握比较物体数量的方法,并且能够用语言描述出谁的红果多,谁的红果少。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比较的方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出比较的结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红果的图片,以及一些红色的果实,作为教具。
学生需要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作为学具。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我会用黑板,画出一些红果,并用箭头表示出比较的结果,让学生能够直观的理解比较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我会给出一些题目,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出比较的结果。
比如:“小明有5个红果,小红有7个红果,谁的红果多,谁的红果少?”答案是:“小红的红果多,小明的红果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学生们对比较的方法掌握的很好,但有些学生描述比较结果的语言表达还需要加强。
在课后,我会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辅导。
同时,我也会让学生们延伸思考,比较不仅仅是用眼睛看,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比较呢?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意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有的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指导和支持,而有的学生则可能已经能够独立完成比较任务。
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我准备了不同难度的题目,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在板书设计上,我用直观的图示和箭头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这样的板书设计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比较的方法,还能够让他们清晰地看到比较的过程。
我发现,学生们对于直观的图示非常敏感,他们能够很快地从中得出比较的结果。
至于作业设计,我故意选择了简单的题目,让学生能够在家里也能轻松完成。
我强调了作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家里和父母一起完成作业,这样既能够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也能够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
3.4谁的红果多(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3.4 谁的红果多(教案) 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我今天要和大家一起学习的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3.4谁的红果多。
通过这个课题,我们将会学习如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会使用教材中第37页的内容,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来引入课题。
故事中,小猴和小熊各自摘了一些红果,他们想知道谁的红果多。
我们将通过这个故事来学习如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个课题,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并且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大家能够理解并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
难点是让大家能够将这个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一些红果的图片,以及一些练习题。
大家需要准备一张纸和一支笔来记录答案。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我会将比较大小的方法写在黑板上,让大家清晰地看到步骤。
七、作业设计1. 小猴和小熊的红果数量分别是10个和12个,请问谁的红果多?答案:小熊的红果多。
2. 小猴和小熊的红果数量分别是15个和20个,请问谁的红果多?答案:小猴的红果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个课题的学习,大家应该已经掌握了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
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个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比如在购物时比较价格,或者在学习其他科目时比较数据的大小。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3.4谁的红果多的教学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
这个方法是数学中的基础,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技能。
我通过小猴和小熊的故事来引入这个课题,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抽象的概念。
在讲解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时,我使用了具体的例题来说明,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体会比较大小的过程。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将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个难点是因为学生可能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设计了一些随堂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谁的红果多2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谁的红果多2 北师大版教案名称:《谁的红果多》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简单的加法和减法》。
本节课主要通过“谁的红果多”这一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难点: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红果卡片、小动物图片等。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红果卡片、小动物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PPT,展示一片红果林,引导学生观察红果的数量。
然后,教师出示一张小鸟图片,说:“小鸟飞来了,它想知道自己能吃几个红果。
请同学们帮帮它。
”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自主探究(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红果卡片,让学生自己尝试数一数红果的数量,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数数结果,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3.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红果的数量可以用加法和减法来表示。
三、合作交流(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用红果卡片进行加减法的游戏。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游戏结果,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四、练习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PPT,展示一些有关加减法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评,共同纠正错误。
五、课堂小结(5分钟)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本节课的主题“谁的红果多”和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数一数,自己手中的红果有多少个,并记录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节谁的红果多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体会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难点:正确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具学具
教具:挂图、计数器。
学具:小方块、计数器。
教学流程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不能编成一个数学小故事,说出情境图中有哪些信息?(出示挂图)
学生编故事,说出情境图中的信息。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
他们一共拿了多少个红果?
小熊和小猴谁的红果多?
师:小熊拿了21个红果(板书:21),小猴拿了18个红果(板书:18),究竟谁拿得多?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根据情境图让学生编数学故事,说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很快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自然地提出了问题:“究竟谁拿得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自主探索、体验领悟
1.具体情境中感知两个数的大小。
(1)师: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想一想21和18哪个大?然后把你的想法跟小组成员说一说。
学生活动。
老师可参与到学生中去,倾听他们的发言,个别给予指导。
师:下面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介绍给大家?
(学生的想法可能有以下情况)
组1:我们组认为小熊拿得多,因为21里面有2个十和1个一,在计数器上十位拨2个珠子,个位拨一个珠子。
18里面有1个十和8个一,在计数器上十位拨1个珠子,个位拨8个珠子,2个十比1个十大。
组2:我们和他们的答案一样,但想法不一样,18再往后数3个是21,所以21比18大。
组3:我们也认为21大18小,我们用小方块摆了摆,一摞20个,21比20多1个,18不到20。
师:大家说得很有道理,从刚才的交流中,你又学会了哪个小组的方法?请你把这种方法再说一说。
(2)师:小猴觉得自己拿的少了,很不高兴,决心再和小熊比一比。
这次小猴拿了35个红果,小熊说:我拿了32个红果,超过小猴了。
你认为小熊说得对吗?为什么?(板书:35 32)
指名多个学生回答,巩固两个数的大小。
(3)填写符号
师:我们已经判断出21和18、35和32哪个大哪个小,这样的两个数之间能用什么符号连接?
21 18
35 32
(请两名学生板演,并试着说出符号名称。
)
(4)开放练习
师:我们为小熊想想办法,小熊拿多少个桃子才能赢呢?
[板书:( )>35]
学生自由发言,可能会说出:36、37、38、39……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两个数的大小,丰富学生的感知积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个两位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之后,又围绕“拿红果”这一情境设计了一道开放题:“我们为小熊想想办法,小熊拿多少个红果才能赢呢?”这样的问题更具挑战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2.借助计数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师出示图片:
( )○( ) ( )○( )
师:请同学们独立在书上完成。
订正答案:32<34,总结原因:十位上都是3颗珠子,就比较个位上,32个位上有2个珠子,34个位上有4个珠子。
还可以想32再添2才是34。
100>99,因为:100的百位有1颗珠子,而99的百位上没有珠子。
还可以想99再添1才是100。
或者说100是三位数,99是两位数,三位数肯定大于两位数。
设计意图: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由“借助实物”逐步过渡到“借助计数器”,这样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进行数的比较,同时,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
3.抽象地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板书:58( )91 80( )64
(分别打手势比较这两组数的大小。
)
师:(指着一位同学)我发现你每次打手势的速度都特别快,能给大家讲一讲你的窍门吗?
生1:我一看就知道,5个十比9个十小,8个十比6个十大。
生2:我的方法更简单,就看十位上的数,谁大,这个数就大。
师:也就是说,比较这两组数的大小,只需要比较十位上的数就可以了,十位上的数谁大,这个数就大。
板书:58( )56 80( )84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组数和前面的两组数有什么不同?
生:十位上的数相同。
师:这又该怎么比较呢?
生3:看个位,个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设计意图: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最终到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先比较个位和十位不同的两个数的大小,再比较十位相同,而个位不同的两个数的大小,总结出一般情况下比较两个数大小的规律,这样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4.初步认识数轴上数的排列顺序。
师:同学们请看这幅图,这些数是怎么排列的?你能在方格中填上合适的数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师小结:在这条直线上,越向右,数越大,只要是45后面的数都比45大;只要是90前面的数都比90小。
三、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1.独立完成。
(1)你父母今年各多少岁?谁大一些?
(2)比大小。
45○54 □○□
□○□
(3)填一填。
15<○○>89 ○<30 80>○
2.小组合作完成。
调查你们小组每个同学的体重,谁最轻,谁最重?并按照从轻到重的顺序进行排列。
设计意图:父母的年龄,小组内每个同学的体重,谁最轻,谁最重?并按照从轻到重的顺序进行排列。
这样的问题是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既巩固新知,又体会到比较数的大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板书设计
谁的红果多
21>18
35>32
( )>35
58( < )91
80( > )64
58( > )56
80( < )84
教案点评
本节课的教学以“利于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猜数游戏”能够很快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自然地提出问题“究竟谁拿得多”,从
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试图有理有据地证明自己的想法正确。
学生的思维始终是活跃的,并在“猜数”活动中体会到数学“区间套”的思想。
2.学生获得了学习的主动权。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构建了活跃、富有个性的课堂氛围。
3.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学生经历了具体情境、利用计数器、抽象比较三个层次的活动。
每次活动都建立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以及丰富的感知基础之上,使其体会到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这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