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弗洛伊德分析法评析《爱德华大夫》
观后感 爱德华大夫
梦的解析——《爱德华大夫》观后感潜意识的精神过程是一个确定的事实。
——弗洛伊德马哲课堂上我们观看了希区柯克的精神分析片《爱德华大夫》。
这部影片虽然是一部老片,画面是黑白的,没有高超的特效技术,但当我真正地融入到演员所演绎的故事里,直感受益良多。
影片是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为主线,暗含着丰富的哲学观点,下面谈一下我对这部影片的认识。
《爱德华大夫》原名是《迷魂咒》,又名《意乱情迷》,是电影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的第一部悬疑片。
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爱德华大夫接任某精神病院疗养院的院长一职,新走马上任的爱德华院长以其个人魅力吸引了年轻漂亮的彼特森医生,两人很快坠入爱河。
但彼特森很快就发现爱德华的异常,直至确定“爱德华大夫”并非真正的爱德华大夫。
当她知道自己的爱人竟然是一个冒名顶替的精神病患者时,面对着这个可能是杀害真爱德华大夫的疑凶,彼特森坚信自己深爱着的人是无辜的,她以自己的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和聪明才智,借着恩师埃里克森教授的倾心帮助,巧妙地帮助情人从警察眼中逃脱,并通过分析情人的梦幻,终解开了情人的心结,将真正的凶手揭露出来。
看完这部影片,我最大的感触就是,精神分析非常强大。
这是一部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角度去表现人物,探讨任务隐秘的内心世界的影片。
本片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作了形象图解,主要包括无意识论、本能论、泛性论、梦论和人格论等。
影片中男主人公的犯罪情节是故事的主要线索,彼特森大夫的一段话揭示了犯罪情节的原因:“人的行为深受童年早期经验的影响,人们往往对他们并没有做过的事情感到内疚.有负罪感。
”正由于约翰·布朗儿时的不慎造成弟弟的意外身亡,使他受到严重精神创伤而产生强烈的内疚和罪恶感。
这种罪恶感被压抑在潜意识中,因此当他面对爱德华大夫被杀这个事件时,潜意识起作用了,认为自己就是杀人凶手。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结构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组成,潜意识在人的精神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验证了这句话,潜意识的精神过程是一个确定的事实。
《爱德华大夫》精神分析
第二是“解释”。解释就是精神分析。需要精神分析的不是能倾诉的病人,而是倾诉不出东西来的病人。心理症侯都含有深刻的象征意义,症侯是谜面,情结是谜底。医生的解释就是通过症侯探究和剖析这些症侯内在的意义。
第一种需要解释的是心灵活动。心灵活动是无形的、复杂的、阴暗的,往往是潜意识在起作用。正确的解释来自对患者复杂的心理现象、怪诞的心理动作、离奇的梦境幻觉,异常的遭遇遭际作出准确的分析诠译;精神病都有怪诞性、神秘性、诡异性,要对病变作出一个准确的解译,没有广博的人文知识和人生经验是不行的。
心理门诊治病的“药”就是直接影响病人心理活动和精神生活的法语。谈话与巫术同源。用咒语驱魔镇妖,那是原始人的心理疗法;用科学语言分析精神,这是现代人的心理疗法。人的意识是观念塑造的,人的情感是语言左右的。语言是精神沟通和情感交流的渠道。语言不仅可以塑造观念,也可以改变观念;语言不仅可以表达情感,也可以转移情感。用谈话治病,国外称为“谈疗法”。由弗洛伊德发明的这种方法一直是心理门诊的基本方法。
心理门诊面对的是人的心理生活。心理生活的主导方面是由非理性的情感、情绪规定的,因此心理症都是情感障碍引发的情绪反常。亦就是说,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失度是人类致病的主要内因。
我国道家的思想,是当今世界精神分析和心理门诊的重要理论基础。道家的自然哲学、经络学、药物学、养生术、炼金术、房中术和巫术,是心理医疗和医药先河。荣格对道家的理论有深刻的研究,他认为道家的太极图是完满的象征,阴阳互制互动是一切运动的驱力,也是人的身心活动的基本模式。肉体与心灵、意识与潜意识、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就是太极图表现的关系。以他为代表的西方心理学家们认为,今天西方的心理学理论比起东方的古代思想,是十分幼稚和单纯的,所以当代国外的精神分析家们颇抵崇道家的理论。我国传统的中医学辩证施治的起点,首先是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分析认定。我国先秦医典《黄帝内经》就把说理疏导放在药石调理之先。因此,我国传统医学“阴阳互制”和“七情内伤”理论,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心理动力学理论,华生的行为社会学理论,可以互相参照而成为心理门诊的基础理论。
用弗洛伊德分析法评析《爱德华大夫》教学提纲
用弗洛伊德分析法评析《爱德华大夫》内容的摘要: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第一,个人的精神健康是可以被了解的,而人类的知识可以用来减少人类的痛苦;第二,人类的行为经常会被无意识的因素控制;第三,童年的成长经验,对成年人的性格、生活有深远的影响;第四,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人如何焦虑”这一问题;第五,通过梦的解析,抗拒和移情作用等,我们可以量度出人的无意识功能。
这学期是王平老师带我们的心理课,老师带我们一起看了《爱德华大夫》这部影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影片讲述的是:格林马纳斯精神病疗养院,院长默奇逊大夫即将退休,新院长爱德华大夫走马上任,与年轻漂亮的女大夫康斯坦丝一见钟情。
但是不久之后,康斯坦丝便发现爱德华是一个冒名顶替的精神病患者。
由于他患有健忘症,连自己是何许人也都不得而知,甚至断定自己是谋杀爱德华大夫的凶手。
结合《爱德华大夫》评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首先简述下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理论框架:一、人的意识系统。
在佛洛伊德看来,人的意识系统是分层次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部分构成。
“潜意识指的是没知觉、全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是潜伏在意识之下的思想,其意义相当于遗忘等过失行为背后的隐蔽意图。
”前意识处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担负着“稽察者”的任务,不准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侵入意识之中。
但是,当前意识丧失警惕时,有时被压抑的本能或欲望也会通过伪装而迂回地渗入意识。
意识即自觉,凡是自己能察觉的心理活动是意识,它属于人的心理结构的表层,它感知着外界现实环境和刺激,用语言来反映和概括事物的理性内容。
二、梦。
梦在本质上是愿望的满足和幻觉的体验。
梦对潜意识有一种检查机制,但也是潜意识欲望的象征。
人的潜意识中存在着一些不符合道德规范的欲望,这些欲望在人清醒地状态下被意识所压制,当人睡眠时,意识仍然工作,但是潜意识往往通过伪装进入意识,以使欲望能够得到释放。
因为梦是伪装过的,所以梦有“显意”和“隐意”。
“显意”和“隐意”的关系有几种:1、一部分代替全体;2、暗喻;3、意象(抽象的思想在显意里化为代替的意象,以达到隐蔽的目的);4、象征(梦的显意元素是隐意的象征)三、梦的解析。
爱德华大夫
《爱德华大夫》这部影片把冷冰冰的理论用画面生动地表现出来,处处诠释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如潜意识、梦的解析、童年阴影及恋母情结等,在视觉与心理上都给予我极大的震撼,深深觉得本部影片实在精彩!黑白影片一开始就将情景设定在一家心理医院内,一个女精神病人正在就诊,她讨厌女医生彼特森,对男医生表示谄媚却趁其不注意用指甲掐他们,接着破口大骂。
这一幕体现了女病人缺失安全感,不相信任何人,用这种幼稚的方式寻求强烈的自我保护。
观众刚看到这里都不由地神经紧绷,激起了好奇与兴趣,由此揭开了我们这部影片的序幕。
爱德华是来接任这家医院院长之位的年轻医生,在第一次饭局上,彼特森用刀叉在餐布上划出轨迹,使“爱德华”感到烦躁不安,接着在一次治疗一个有犯罪心理的病人时,“爱德华”产生强烈的情绪,这使我感到越来越不对劲,影片就是这样具有重重的悬念,推动着情节的发展,直至坠入爱河的彼特森不禁怀疑地问道:“你到底是谁?”爱德华感到极度的痛苦,他不知道自己是谁,他跟那个病人一样,坚信自己杀死了真正的爱德华,可彼特森也坚信他不是真正的凶手,她查出“爱德华”本来的名字是J.B,她努力地帮助爱人解开心结,最终不仅为J.B治愈了童年的阴影,也洗清了冤情。
从潜意识的角度看,J.B,跟那个自以为杀死了父亲的病人一样,都认为自己是杀人凶手,这种犯罪心理潜藏在他们的潜意识之中。
J.B看到刀叉划出的轨迹,看到彼得森衣服上弯曲的条纹时都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受了刺激一样产生罪恶感。
这其实是他童年阴影的反映,条形轨迹不仅是爱德华遇难前的滑雪轨迹,还是他童年时弟弟遇难的场景。
童年时期的J.B 在玩滑滑梯时,不小心将坐在梯口的弟弟推了下去,弟弟于是意外死亡。
J.B一直在潜意识里把弟弟的死归因于自己,这种梦靥般的经历一直像魔鬼一样纠缠着他幼小的心灵,因而从小就留下了可怕的阴影。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认为,潜意识是人类精神活动最深层和最原始的部分,在这个层面中充满着不容于社会的各种本能和欲望,他们时刻想冲出前意识与意识的层面表现出来。
电影《爱德华大夫》心理学的精神分析法详解
"女人能成为最出色的心理分析专家,但一旦坠 入爱河,就可能是一个典型的病人”。这句话 出自阿利克森之口,却道出影片潜藏的另一个 小主题:情感与科学是否对立。 再就是派克的演技,年轻的派克虽然还没有 《罗马假日》中的神采风度,但英俊潇洒却犹 有过之,只是恍恍惚惚的精神病人形象不是他 的拿手角色。看着派克像周星驰一样倒下,心 里总觉得有些别扭,不合时宜的夸张让派克这 副标准的帅哥形象也为之受损。
JB小时候因为在下雪天从扶手上滑下造成 自己的弟弟撞上铁栏杆致死,由此长久以 来一直觉得自己杀死了弟弟,心理上长期 遭到不安和愧疚的折磨,导致有了犯罪心 理。于是,在今后的生活中,只要看到与 这场悲剧有关的事物就会产生生理不适的 反应。
由于小时候的事让JB倍感折磨,让他的精 神十分痛苦,为了摆脱这种状态,患者自 己会产生防御机制,把这些不想回忆的记 忆有意识进行筛选,然后藏在潜意识中, 患防御机制似乎有自我欺骗的性质,也就 是说它是以掩饰自我真正的动机,或否认 可能引起焦虑的冲动、行为、记忆的存在 而起作用的,是一种阻断某种心理过程而 使自我免受焦虑之苦的自我保护方法。
通过梦的解析可以得知,屋顶预示着山谷,与 雪组成了滑雪场。翅膀和彼得森大夫联想到天 使。由此得知滑雪场的名字是大天使谷。后来 情节的发展可得知,赌场老板就是杀害爱德华 大夫的凶手,也就是最后的院长先生。因为院 长要被爱德华大夫替代所以杀人防止他取代自 己。这正好映衬了赌场老板赶走梦中爱德华大 夫的情节。梦中赌场老板扔下的轮子便是现实 世界中杀害爱德华大夫的手枪。在这个案件中。 梦做了一个很好的诠释。
比如假扮爱德华大夫的J.B,当他看到白色和条纹时, 他显得很紧张,并带有昏倒或犯罪的倾向,这和他童年 时因为无意识的导致了弟弟的死亡有关,在心理他认为 自己一定是个凶手,谴责自己。当爱德华大夫死后,在 精神防御机制的作用下,他本能的把自己幻象成爱德华 大夫,而来掩饰自己错认自己是凶手的想法,这些都源 于他童年是对弟弟死亡事件的一种情结。这里,两条平 行线条(代表着门前的两个滑台)仍然起看某种作用, 使他产生恐惧紧张……也就是说平行的线条象征着门前 的左右两个滑台。因为这滑台与摔死人有关,所以见到 条纹就会焦虑不安。
运用精神分析学说解读电影《爱德华大夫》
运用精神分析学说解读电影《爱德华大夫》作者:张倍倍来源:《艺术评鉴》2018年第05期摘要:《爱德华大夫》是一部以精神分析理论为框架背景的一部电影,电影中用艺术的手法表现了具有悬念的情节的同时,还生动阐述了一些精神分析的理论知识。
本文将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来解读这部电影。
关键词:精神分析学 ; 《爱德华大夫》 ; 电影中图分类号:J905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5-0148-02一、约翰布朗的犯罪情结约翰布朗以爱德华大夫的身份来到格林玛纳斯精神病医院担任新的院长,他在与彼特森大夫的相处中产生了爱情,但不久他就被真正的爱德华大夫的秘书指证是假冒的爱德华大夫,真正的爱德华大夫消失不见,约翰布朗因此被认为是杀害爱德华大夫的凶手。
随着彼特森为力证约翰布朗不是杀人凶手而展开的一系列精神分析活动,让我们看到造成约翰布朗精神混乱的根源在于他有过创伤的童年经历。
假如你厌恶的某个人,在某一天突然死亡或者发生悲剧性意外,你会在心理上有一种负罪感,出现了一种是自己的缘故才导致对方悲剧的错觉,心理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犯罪情结。
根据弗洛伊德的一个早期理论,我们通常用压抑来指某种机制,借助它,一个意识内容被排挤到意识之外的一个领域,也就是无意识领域。
约翰布朗在与爱德华大夫一起滑雪时,爱德华大夫跌下山谷死亡的场景触发了约翰布朗藏在潜意识中的创伤记忆:约翰布朗小时候在与弟弟的玩耍中出现的一次意外,导致了他弟弟的死亡。
由于对弟弟的愧疚和对死亡的恐惧,他选择让这段痛苦的经历潜藏在心底。
小时候的事让约翰布朗倍感折磨,让他的精神十分痛苦,为了摆脱这种状态,约翰布朗在心理上就会产生防御机制,把这些不想回忆的记忆有意识的进行筛选,然后藏在潜意识中,约翰布朗就自以为将它们彻底遗忘了。
但事实却是他压抑了自己的意识,把这些对他本人造成重大创伤的事件都隐藏在了无意识层面中。
爱德华大夫电影赏析
《爱德华大夫》电影赏析《爱德华大夫》这部影片主要讲述心理学中的犯罪情结,是以一个有童年阴影的心理医生的犯罪情结贯穿全篇,其中夹杂着一些专业的心理咨询知识和应用,还有关于梦的解释与破译……作为一部完整的艺术作品,《爱德华大夫》同时具有认识意义、美学意义与教育意义等多个侧面,达到了真善美的结合与统一,是电影中的永恒经典。
这部影片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做的形象图解,普及了精神分析心理学知识,对普通观众来说,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爱德华大夫》这部影片的核心在于“犯罪情结”,主要体现出弗洛伊德理论中无意识论和梦论的基本理论。
在影片中,始终未出场的爱德华大夫就是一位有名的精神分析学专家,除此之外,埃里克森教授作为比特森大夫的老师,可以说就是弗洛伊德的代言人,他作为一个精神分析学家,一出场就是带着眼镜,留着小胡子,拄着拐杖,俨然一副权威者的形象。
在给J.B释梦时,他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结构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组成,潜意识在人的精神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的童年经验尤其是创伤性经历潜藏在人的无意识之中,对成年后的人格特征与行为方式具有重大的影响,这表现在影片中,就是男主人公的犯罪情结J.B小时候误伤弟弟致死,这使他受到严重的精神创伤,产生强烈的内疚和罪恶感。
这种经历虽然暂时被遗忘,但是却被压抑在无意识中,成为他后来陷入精神错乱状态的根源。
后来,经历了入伍后的空难后,他遇到了精神科医生爱德华,爱德华大夫准备给他做心理治疗,约他一起去滑雪,可是在滑雪场爱德华意外地掉入悬崖,这时,他的潜意识发挥作用而产生犯罪妄想,认为自己就是杀人凶手。
精神防御机制使他再次把此事遗忘,于是他自认为是爱德华大夫,忘记自己的身份,产生了严重的失忆症。
但是,他对线条、白色、火车轨道等感到紧张和恐惧,因为这些刺激物使他想起了过去的创伤经历而陷入痛苦。
这便是弗络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中的犯罪情结的常见症状:焦虑,压抑,惊恐不安。
《爱德华大夫之梦》中的精神分析
《爱德华大夫之梦》中的精神分析《爱德华大夫》之中的精神分析作为首部以精神分析为主题的电影,《爱德华大夫之梦》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精神分析学说(主要是弗洛伊德主义)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的概念、基本的方法。
故事的主角是精神分析医生(某种程度上是心理治疗医生)彼特森--表面上冷漠、理性但实际上感情丰满和冲动的人与有着健忘症和犯罪心理的“精神病患者”约翰˙贝兰特——感情真挚和真诚善良但一直为童年的创伤而痛苦的人,其他的角色是莫奇森大夫、嘎斯(犯罪心理患者)、布鲁洛夫医生等。
故事的主线是“爱德华大夫”的身份的被识破和“爱德华大夫”的真正身份的揭露、爱德华大夫之死之谜的破解。
每一条线之中都穿插着精神分析的理论和精神分析的实践,也可以说故事得以发展和延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精神分析(其实践和理论)。
因此,这部电影确实是一部精神分析的开山之作,因为其内容和其主题之中都有着浓厚的精神分析的色彩。
本片的开头就是两段意味悠长的话:①错误并非出自我们的星球,而是出自于我们自身——莎士比亚②这是一个有关心理分析的故事,心理分析是现代科学处理健康人的情感问题的一种方法,分析者只求引导病人谈出他潜藏的问题,使其敞开心扉。
一旦围绕病人的情结被揭示出来并加以解释,病人的痛症和混乱就会消失,非理性的恶魔就会被逐出人类的灵魂。
莎士比亚的话无论是结合电影还是结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来说都是深刻独到和韵味悠长的。
“错误”或许是说人类身上存在的“精神病”的现象吧——无论是歇斯底里病还是强迫性神经病,精神病无疑是一个造物主的错误——但不是美丽的错误。
但是这个错误真的是固有的——“出自我们的星球”吗?或许不是,错误是我们自身,是我们的创伤经历,是我们的不满足的欲望,是我们的“力比多”的错误。
如约翰˙贝兰特的犯罪心理。
如果没有童年的“犯罪”的经历形成的不可磨灭的创伤,他不会形成犯罪心理;如玛丽的报复心理,如果没有情场的被抛弃的经历形成的不可磨灭的创伤,他不会形成报复心理;又或者说嘎斯——同样是犯罪心理的患者,如果没有不明的创伤经历的固结,他也不会有如此深重的“罪孽感”,以至于自杀。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对青少年人格教育的启示——以电影《爱德华大夫》为例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对青少年人格教育的启示——以电影《爱德华大夫》为例摘要: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孕育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
本文以电影《爱德华大夫》为例子,简要概述了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并探讨其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应用,一是正确对待“移情”与“反移情”,二是将“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统一起来,三是注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关键词: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青少年一、从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角度分析《爱德华大夫》<一>“移情”与“反移情”现象电影《爱德华医生》以精神分析电影的开山之作身份被人们津津乐道。
导演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向世人展示了精神分析的一些基本知识,例如童年经历、释梦、犯罪情结、催眠和自由联想等等。
大多数影评都注意到了这些,但是似乎大家在有意无意地忽视弗洛伊德所提到咨询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即“反移情”现象。
在来访者出现“移情”时,若咨询者没有处理得当,则可能出现一些负面的现象,例如“反移情”。
“反移情”尽管和“移情”在字面上看是一组相对应的专业术语,但是不能简单从字面意思去理解,它不是指咨询师“反对”来访者的“移情”。
弗洛伊德认为“反移情”其实就是咨询师对来访者的“移情”,这可以理解为狭义上的“反移情”,广义上的“反移情”可以理解为“由于治疗者的需要而非治疗关系或来访者的需要而产生的对治疗者任何形式的无意识情绪或行为反应”。
在《爱德华医生》中,女医生彼得森不知不觉得陷入爱情之中,便是一种“反移情”现象。
尽管这属于心理辅导中的一种正常现象,但从科学角度看,治疗师与病人之间的感情,属一种不健康的恋爱,也是不合理的。
<二>“本我”、“自我”、“超我”弗洛伊德从潜意识、前意识、意识的垂直层次把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即人格结构中最为原始、基本的部分,从出生日起算就已经存在,完全处于潜意识之中,是由遗传决定的生物本能。
自我是从本我当中分化出来的,是被现实了的本我。
精神分析与电影《爱德华大夫》
精神分析与电影《爱德华大夫》摘要: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作为他的著名理论,在20世纪初产生了轰动性的影响。
继哥白尼和达尔文的宇宙学、生物学革命之后,弗洛伊德自诩他完成了第三次,即心理学革命。
事实如此,人类自我陶醉的自尊在宇宙论、进化论生物学和心理学三个领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打击。
这一领域对电影的题材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随后在20世纪中期,《爱德华大夫》作为电影史上第一批以精神分析学为主题的影片之一,很全面的呈现了精神分析中梦的解析和潜意识的作用。
关键词:精神分析;释梦;弗洛伊德;《爱德华大夫》作为电影史上第一批以精神分析学为题材的影片,《爱德华大夫》曾荣获第18届奥斯卡金像獎,这也是对电影的肯定。
主要讲述的是精神病院的心理大夫彼特森与接任新院长爱德华大夫一见钟情。
但是不久之后,彼特森很快便发现爱德华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和健忘症,他其实并不是爱德华大夫,而是一个冒名顶替的精神病患者约翰。
爱德华的秘书更使他背上了谋杀爱德华的罪名。
但彼特森相信约翰不是杀手,试图用精神分析法帮他回忆起隐藏在记忆深处的真相。
两个人一路躲开警察的追捕,一起躲到彼特森的老师布鲁诺夫教授的家中,并帮彼特森一起治疗约翰。
在布鲁诺教授和彼得森的共同努力下,引导约翰说出了自己的梦境,解开了他的犯罪情结。
原来他童年时在一次玩耍时误伤弟弟而深感内疚,在与爱德华大夫滑雪时,又误认为自己杀死了爱德华大夫。
为了让约翰彻底摆脱噩梦,彼特森和他来到滑雪场,终于在两人危急关头,约翰回忆起了爱德华出事的情形。
由于证据的不充分,约翰仍然无法摆脱谋杀的指控。
彼特森为约翰多方奔走没有结果,只能回到医院。
彼得森本想找到前任院长默奇森大夫一起对案件进行分析,却在不经意间发现默奇森大夫其实就是杀害爱德华的凶手。
彼得森勇敢地和默奇森大夫展开心理上的对峙,最终默奇森畏罪自杀了。
整部电影流畅的展示了精神分析中梦的解析的原理,也是电影中的重点描述。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中有一章节专门描述梦,详细说明了梦的特点、显意与隐意、功能等。
爱德华大夫观后感
《爱德华大夫》观后感《爱德华大夫》是一部与心理分析密切相关的电影,影片情节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惊险和悬念,弗洛伊德著名的精神分析法也贯穿其中。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把人格分为三个层次:自我、本我、超我。
而仔细观看影片,我们不难发现,影片中的三个重要人物:约翰(J.B)、彼得森、阿里克森刚好对应表现出这三个层次。
约翰代表的是人格结构论中的本我。
弗洛伊德认为,趋乐避苦是人脑的本能,这点在约翰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首先是约翰选择对童年的一段记忆的遗忘。
在他五岁的时候,因为自己的疏忽而直接导致了弟弟的死亡,而他更是在现场目睹了这一切。
这样血腥而恐怖的场景就深深地印刻在他的脑海里,而这样的记忆对于一个小孩来说,几乎是无法承受的。
于是人趋乐避苦的本能让他选择了遗忘。
但是这种遗忘只是暂时的,自欺欺人的,一旦进入相似的情境,这段记忆便会无法阻挡地被唤醒。
所以当他跟随爱德华大夫滑雪并目睹他遇害时,那段有关弟弟遇难的记忆便激发,他便将自己带入了这一相似的场景,把自己当作了杀害爱德华大夫的凶手。
而这又是一个令人难以承受的痛苦事实。
于是趋乐避苦的本能再次履行了快乐原则:既然爱德华大夫已经死了,那么就由我来充当爱德华吧;既然我是爱德华,那么爱德华就没有死。
这种想法看起来互相矛盾,却是解除约翰精神上的痛苦与折磨的唯一出路。
另一个重要人物彼得森则代表的是弗洛伊德人格结构论中的自我层面。
与约翰处处表现出趋乐避苦的本能相比,彼得森表现出了更多的主观能动性。
影片中,彼得森具有多重身份:医生、情人和学生。
而这些看似无关的身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联系的纽带。
作为约翰的情人,彼得森努力使自己做到对约翰的处境能够感同身受。
她对约翰的爱,既有生理上的冲动,又有心理上的契合,可以说是一种灵与肉的完美结合。
而正是这种强烈的爱使她不顾一切,突破重重阻力,最终成功帮助约翰走出童年阴影。
爱情则是一个关键的联结点。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在和约翰两情缱绻的过程中,她仍然会时刻提醒自己:她作为约翰情人的同时,更是他的主治医生。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下《爱德华大夫》的角色与综合心理疗愈探索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下《爱德华大夫》的角色与综合心理疗
愈探索
张月娇;叶辉;林含之
【期刊名称】《今古文创》
【年(卷),期】2024()22
【摘要】《爱德华大夫》是希区柯克的代表作之一,它在影史上拥有较高的地位。
影片以男主角的心理治疗为主线,女主角对他的关心与爱为动力,环环相扣,讲述了一个通过精神分析来治疗心理疾病的故事。
其中所展现的精神分析理论与心理治疗方法,对心理研究和艺术研究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影片呈现给世人的是艺术、精神分析、心理治疗三者的融合。
直观地认识到精神分析理论的魅力,使其变得通俗易懂的同时,结合影片对心理疗愈相关领域的故事有更进一步的文化传播作用。
【总页数】3页(P100-102)
【作者】张月娇;叶辉;林含之
【作者单位】青岛黄海学院影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5
【相关文献】
1.精神病双片分析① 你的梦出卖了你从《爱德华大夫》看弗洛伊德的释梦方法
2.解析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视角下的电影创作意识——以影片《爱德华大夫》、
《沉默的羔羊》为例3.运用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评析电影《爱德华大夫》4.运用精神分析学说解读电影《爱德华大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银幕上的精神分析心理学——论影片《爱德华大夫》的意义
论、 梦论和人格论等。【】爱德华大夫》 ”1 《 这部
探讨 人 物 隐秘 的 内心 世界 , 而 吸 引 、 从 打动 、 是一部 这样 的 电影 。
影 片 对 弗 洛 伊 德精 神 分 析 心 理 学 做 的
心 灵创 伤 , 恢复 正 常。 精神 影 片 中 比 特森 大 夫 的一 段 话 揭 示 了犯 “ 实 践来 看 , 电影 艺 术 家们 拍 摄 了 许 多 的关 于 影 片 的核 心 在于 “ 罪情 结 ”主 要体 现 出弗 罪情 结的 原 因:人 的行 为深 受童 年早 期经验 犯 , 的影 响 , 们 往 往 对他 们 并 没 有做 过 的事 情 人 心 理 分 析 的影 片, 在这 些 作 品 当中 , 们 尤其 洛伊 德 理论 中无 意识 论 和梦 论 的基 本 理论 。 他 始终 未 出场 的 爱德 华 大 夫就 是 一 感 到 内疚 , 负 罪感 。 有 这种 状 况的产 生 要追 溯 喜 欢从 精 神分 析 心 理 学 的 角度 去 表 现 人物 , 在 影 片 中,
【 关键词】 《 爱德华大夫》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 类型电 爱 影
在 世 界 电影 史 上 , 一 个 非常 值 得 注意 怪 而 对 爱德 华 大 夫 下 了毒 手 , 后 默奇 逊 大 有 最 的 现象 , 就是 : 那 电影 自从诞 生 之 目起 便 与心 夫服 罪 , 举枪 自杀。 在 我 看 来 , 为一 部 完 整 的 艺 术 作 品 , 作 理 学 有 着非 常紧 密 的 联 系 。 8 5 , 神 分 19 年 精
爱德华大夫
《爱德华大夫》观后感在课上看了老师放《爱德华大夫》的一小片段影片后,我在课后又将影片完整的看了一遍。
看完影片后,除了影片中各种吊人胃口悬疑情节让我的好奇心的到了大大的满足之外,同时我还在影片中学习到了一些心理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心理学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着巨大的作用影片《爱德华大夫》采用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叙述了一个童年时误伤弟弟,导致弟弟意外死亡后患上心理疾病并经历一系列的战火、坠机、甚至被认定为谋杀犯的男士J.B,被善良执着的心理医生彼特森拯救的故事。
也很好的体现了精神分析的实质是发掘潜意识。
并很好的体现出释梦理论一大亮点。
影片中出现的第一个病人是玛丽,虽然短短几个镜头所透露的信息不多。
但她对女心理医生的憎恨甚至出手伤人,而在见到男心理医生时态度突然转变,并佯装亲密然后抓伤别人,并不断重复医生不过是打着科学的幌子想赚她的钱。
其中体现了她的攻击本能,又或许是曾经被伤害后产生的心理防御机制,例如“否认”拒绝承认痛苦的存在,以及“退行”以幼稚的方式抓伤别人来满足自己。
影片中第二个病人是干斯先生,他有严重的犯罪情节。
因为童年时期的对父亲的不满,就认为自己杀了父亲并感到内疚最终割喉自杀。
影片中的主要人物J.B,他有严重的心理疾病。
而j.b在童年时因为误伤弟弟,将弟弟推下台阶使得弟弟跌落栅栏被刺死之后非常内疚留下严重心灵创伤并被隐藏于内心深处试图遗忘,当和爱德华医生滑雪看见爱德华医生坠落悬崖后,产生心理冲突,导致心理疾病。
产生犯罪情结,认为一切都是自己的错,为了弥补过错,假装自己是爱德华医生,想以此赎罪,却陷入谋杀案中。
主人公J.B在影片中体现了弗洛伊德对于创伤后人群产生的几种心理防御机制:一、压抑,J.B压抑了童年时期对弟弟的误伤事件,不去主动的思索回忆。
将痛苦的经历“遗忘”来避免回忆从而获得心理平衡。
二、否认,他一直否认弟弟的死亡与自己无关,从而避免心理的不安。
三、幻想,在不愿意承认弟弟之死与自己有关的同时,J.B又因为事情的真相而感到非常愧疚,从而才会在爱德华医生死后幻想并认定自己是凶手,从而满足自己弥补过失的欲望。
电影《爱德华大夫》心理学的精神分析法
电影《爱德华大夫》心理学的精神分析法在电影的世界里,《爱德华大夫》无疑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经典之作,它不仅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扣人心弦的悬疑故事,更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现了心理学中精神分析法的魅力与深度。
影片围绕着主人公约翰·贝兰特展开,他因涉嫌杀害爱德华大夫而陷入精神困境。
而女主角康斯坦丝·彼特森,一位精神分析学的爱好者和实践者,试图通过精神分析的方法帮助约翰找回失去的记忆,揭开案件的真相。
精神分析法,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立,强调潜意识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的重要影响。
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精神分析的关键概念和方法的生动体现。
潜意识的力量在影片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约翰失去的记忆,正是被压抑在潜意识深处的创伤经历。
这些经历由于过于痛苦或令人难以接受,被意识层面所排斥和遗忘。
然而,它们却在潜意识中持续发挥作用,影响着约翰的行为和情绪。
例如,约翰看到有条纹的东西就会感到恐惧和焦虑,这看似毫无缘由的反应,实际上是潜意识中与犯罪现场相关的记忆碎片在作祟。
弗洛伊德提出的梦的解析,在电影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约翰的梦境成为了康斯坦丝探索其内心世界的重要线索。
梦被视为潜意识的表达,通过对梦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解读,可以揭示出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欲望、恐惧和冲突。
约翰梦中出现的白色屋顶、滑雪场景等,都蕴含着与他过去经历相关的重要信息。
康斯坦丝通过对这些梦境的细致分析,逐渐拼凑出了约翰记忆的拼图。
童年经历对人格形成的影响,在电影中也有所体现。
约翰童年时的一次意外事故,导致了弟弟的死亡,这一创伤事件在他的内心留下了深深的阴影。
这种早期的经历塑造了他的性格和心理防御机制,也为后来的精神问题埋下了伏笔。
在精神分析的过程中,自由联想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康斯坦丝鼓励约翰毫无拘束地说出脑海中浮现的任何想法和感受,不进行任何审查和过滤。
这种方法有助于打破意识的控制,让潜意识中的内容得以浮现。
通过约翰的自由联想,一些关键的细节和情感逐渐浮出水面,为解决案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浅谈《爱德华医生》中的弗洛伊德思想
浅谈《爱德华医生》中的弗洛伊德思想记得很久之前就听人推荐过《爱德华医生》这部心理悬疑电影,没想到能有机会在课堂上与大家一起分享这部好电影。
虽然《爱德华医生》是黑白片,但无论就剧情而言还是拍摄手法来说,都可以堪称经典。
但在激动之余,欣赏电影本身的同时也通过老师的指导从另一个视角——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角度来把握电影。
影片中关于心理医生的描绘更是栩栩如生,可谓是入木三分。
剧中的主角彼得森大夫和爱德华大夫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令观看者不由自主地对心理咨询和心理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
影片的开始就已经深深吸引住观看者的眼球——寒风中凋零的树枝,伴着莎士比亚的一句名言"错误……并非出自我们这个星球,而是出自我们自身。
"“这是一个关于心理分析的、心理分析现代学处理健康人的情感问题的一种方法。
分析者只求引导病人谈出他潜藏的问题使其敞开心扉,但围绕病人的情结被揭示出来并加以解释,病人的痛症和混乱就会消失,非理性的恶魔就会被逐出人类的灵魂。
”这段关于心理分析的引子,表明这将是一个在弗洛伊德思想面纱下发生的戏剧性故事。
影片以心理医师彼得森与爱德华医生的爱情为线索,主要讲述心理学中的犯罪情结。
在影片中,“爱德华医生”有很深的犯罪情结,认为自己杀死了真正的爱德华医生。
而犯罪情结是彼得森医师的研究方向,通过她对爱德华的观察和了解。
认为他有犯罪情结,为了救她的爱人而踏上了寻找真相的路。
从而使爱德华摆脱了犯罪情结,找到了真正的爱德华医生被害的真相。
影片运用了大量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梦的解析等等,是一部典型的心理影片.还有关于梦的解释与破译……弗洛伊德说过: “所有的人,不论是否患有精神病,都有一些为我们意识所不容的欲望.事实上我们有意将这些欲望隐藏或压抑起来.尽管如此,这些欲望恰恰因遭压抑而不再受到意识的监视和记忆衰退的影响,从而保持了其积极的活力.它们不断挤入意识,以此控制行为.人们在清醒时,自我或有意识地自我压抑着这些欲望,但在睡眠时,意识程度下降,压抑力量减小.”记得影片发展到中后半部分的时候,女主角提到弗洛伊德的“即使失去记忆的人也不会作出不符合他性格的事”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这正是他无意识理论的具体体现。
运用精神分析学说解读电影《爱德华大夫》
张倍倍 鲁 东大学文 学 院
摘 要 :《爱 德 华 大 夫 》是 一 部 以精 神 分 析 理 论 为 框 架背 景 的 一 部 电影 ,电影 中用 艺 术 的手 法表 现 了具 有 悬念 的 情 节 的 同 时 ,还 生 动 阐述 了一 些精 神 分 析 的 理 论 知 识 。 本 文 将 运 用 弗 洛伊 德 的精 神 分 析 法来 解 读 这 部 电 影 。 关键 词 :精 神 分 析 学 《爱 德 华 大 夫》 电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己 的体 现 。 约 翰 布 朗 由 于小 时候 受 到 的精 神 创 伤没 有 得 到及 时
的排 鳃 和 疏 导 ,当他 与 爱 德 华 大 夫 滑 雪 时 出 现 了 与他 童 年 失 手 杀 死 弟 弟 相 似 的场 景 时 ,就触 发 了 他潜 藏 在 无 意 识 中 的记 忆 ,因此 他 理 所 当然 的认 为爱 德 华 的 死 和 自 己 有 关 系 ,自己就 是 杀 害爱 德华 大 夫 的凶 手 。以上 的分 析 阐 释了犯 罪情 结在约翰布朗精神混乱 中所起的作用 ,可 以 看 出 约翰 布 朗 的犯 罪 情 结 的根 源来 源 于 他 压 抑 在 无 意 识 层 面 的有 过 创 伤 的童 年 经 历 。
二 、梦 是 改装 的 “梦是 被 压抑 的 愿 望 改 装后 的 达 成 ”①.根 据 弗 洛 伊 德 《梦 的 解 析 》中有 关 梦 的理 论 ,可 以将 人 的 梦 分 为 梦 境 和 隐 念 ,梦 境 的 表 象 之 下 隐 藏 着 做 梦 者 的隐 念 ,即梦 是 做 梦 者 愿 望 的达 成 。 电影 中最 精 华 的部 分 则 是 对 约 翰 布 朗 梦 的解 析 了 。彼 特 森 和 她 的老 师 阿 利 克 斯 正是 通 过 解 读 约 翰 布 朗 的 梦 境 才 证 实 了他 不 是 杀 害 爱 德 华 大 夫 的 凶 手 , 那 么 彼 特 森 和 她 的老 师 阿利 克斯 是 如何 来解 读 约翰 布 朗 的梦 的 呢? 弗 洛 伊 德 将 造 梦机 制 分 为 四个 部分 :凝 缩 机 制 、移 位 机 制 、具 象 化 机 制 和 二 次 加 工机 制 。首 先 来 看 造 梦 的凝 缩 机 制 ,所 谓 凝 缩 ,即 多 种 潜 在 思 想 被 压 缩 成 一 种 形 象 ,这 种混 合 梦 象 的形 成 是 为 了 尽 可能 多地 显 露 内容 。“建 构 集 合 人 或复 合 人 ,是 梦 进 行 浓 缩 的 一 大方 法 。”嘶 以在 约 翰 布 朗 的梦 中 他 与 长 着 络 腮 胡 子 的 男 人 一 起 在 赌 场 玩 ,即 是 一 种 梦 的凝 缩 ,在 这 里 ,长 着 络 腮 胡 子 的 男 人 不 仅 如 彼 特 森 分 析 的那 样 :代 表 爱 德 华 大 夫 ,而且 还 代 表 着 约翰 布 朗 的 弟 弟 。 如 前 面 所 述 ,他 对 他 弟 弟 ,还 有 爱 德 华 的死 都
咨询心理学运用精神分析学说解析《爱德华大夫》
咨询心理学运用精神分析学说解析《爱德华大夫》运用精神分析学说解析《爱德华大夫》摘要: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是现代心理治疗的奠基石,其中梦的解析,自我防御机制,潜意识被广发运用。
《爱德华大夫》是一部经典的精神分析电影,它讲述了一个失忆症病人在精神分析家的帮助下恢复记忆,摆脱杀人嫌疑,获得爱情的故事,其中弗洛伊德的理论起了很大的作用,这部影片用一种直观和通俗的方式向我们介绍了精神分析理论和治疗。
《爱德华大夫》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精神病医院的故事,这所医院原来由莫奇森大夫主管,但很快要由爱德华大夫接手,而女主人公就是这家医院的心理大夫彼特森。
在与爱德华的相处中,彼特森发现,他其实并不是爱德华大夫,而是爱德华的病人约翰·布朗,这也使他背上了杀人的罪名。
彼特森找到逃走的约翰,试图帮他还原失去的记忆,经过彼特森和她老师的诱导,约翰·布朗说出了自己的梦境,师徒两人分析出谋杀发生在爱德华与他滑雪的时候。
为了让约翰彻底摆脱噩梦,彼特森和他来到滑雪场,终于使他回忆起小时的情形,摆脱了犯罪情结,也记起了爱德华出事的情形。
警察按约翰提供的线索果然找到了爱德华大夫的尸体,但却从尸体中找到了子弹,约翰仍然无法摆脱谋杀的指控。
彼特森为约翰多方奔走没有结果,只能回到医院。
莫奇森大夫一句失言,联系到约翰的梦境,彼特森终于明白莫奇森大夫才是凶手。
从整个故事中,我们发现小时候的经历对约翰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当他看到白色和条纹时,他显得很紧张,并带有昏倒或犯罪的倾向,这和他童年时因为无意识导致了弟弟的死亡有关,在心理上他认为自己一定是个凶手,谴责自己。
当爱德华大夫死后,明明凶手另有其人,可他却认为自己是凶手,约翰的这种犯罪心理也印证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现在的病态行为和心理都可以追溯到儿时的不愉快经历上。
约翰之所以会将杀人行为加到自己身上就是由于小时候误杀弟弟的事实让他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是凶手,待到他长大,他的这种潜意识泛化了,他开始认为所有的杀人行为都与自己有关,自己肯定是个凶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的摘要: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第一,个人的精神健康是可以被了解的,而人类的知识可以用来减少人类的痛苦;第二,人类的行为经常会被无意识的因素控制;第三,童年的成长经验,对成年人的性格、生活有深远的影响;第四,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人如何焦虑”这一问题;第五,通过梦的解析,抗拒和移情作用等,我们可以量度出人的无意识功能。
这学期是王平老师带我们的心理课,老师带我们一起看了《爱德华大夫》这部影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影片讲述的是:格林马纳斯精神病疗养院,院长默奇逊大夫即将退休,新院长爱德华大夫走马上任,与年轻漂亮的女大夫康斯坦丝一见钟情。
但是不久之后,康斯坦丝便发现爱德华是一个冒名顶替的精神病患者。
由于他患有健忘症,连自己是何许人也都不得而知,甚至断定自己是谋杀爱德华大夫的凶手。
结合《爱德华大夫》评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首先简述下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理论框架:
一、人的意识系统。
在佛洛伊德看来,人的意识系统是分层次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部分构成。
“潜意识指的是没知觉、全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是潜伏在意识之下的思想,其意义相当于遗忘等过失行为背后的隐蔽意图。
”前意识处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担负着“稽察者”的任务,不准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侵入意识之中。
但是,当前意识丧失警惕时,有时被压抑的本能或欲望也会通过伪装而迂回地渗入意识。
意识即自觉,凡是自己能察觉的心理活动是意识,它属于人的心理结构的表层,它感知着外界现实环境和刺激,用语言来反映和概括事物的理性内容。
二、梦。
梦在本质上是愿望的满足和幻觉的体验。
梦对潜意识有一种检查机制,但也是潜意识欲望的象征。
人的潜意识中存在着一些不符合道德规范的欲望,这些欲望在人清醒地状态下被意识所压制,当人睡眠时,意识仍然工作,但是潜意识往往通过伪装进入意识,以使欲望能够得到释放。
因为梦是伪装过的,所以梦有“显意”和“隐意”。
“显意”和“隐意”的关系有几种:1、一部分代替全体;2、暗喻;3、意象(抽象的思想在显意里化为代替的意象,以达到隐蔽的目的);4、象征(梦的显意元素是隐意的象征)
三、梦的解析。
“梦的元素本身并不重要,他们不是梦者原有的思想,只是一种替代。
”利用对梦的元素的自由联想,是替代观念进入意识之内,再由这些观念推导出隐藏在背后的原来本意,即潜意识。
“释梦时往往会遇到一种阻力,这种阻力来至于理性批判,与做梦者的信仰无关。
这种阻力虽然毫无根据,却很顽固,能抑制人的自由联想”(摘自《精神分析引论》)
四、遮蔽性记忆。
“童年的琐碎记忆的存在是由于‘转移作用’的结果。
它们是另外一些非常重要的印象在回忆时的替代品。
这些重要的印象的记忆通过精神分析法可以从琐碎的
印象中引发出来,但一种‘阻抗作用’却阻止着它们不能被直接记起。
琐碎的记忆之所以被保存,并不是它们的内容本身有什么重要性,而是由于它们的内容与另一种受压抑的思想间有连带的关系,它们被称为‘遮蔽性记忆’。
”
五、印象及决心的遗忘。
“遗忘是一种选择性行为。
”“‘遗忘’都有动机可寻,而这些动机通常是一些不愉快的事。
”“人不得不用‘阻抗’这一根本的防卫力量,以扼制痛苦感觉的涌现。
就如生理学上所常见的疼痛刺激后的逃避性反射一样。
”“有些事情因本身的缘故被遗忘。
而有时防卫倾向转移了它的目标,造成了别种事物的遗忘——某些不重要的事,原本毫不相干但不幸地与那事有着联想的关系,因而不复记忆。
”
电影的精神分析
带着上述佛洛伊德关于精神分析的理论去观看电影《爱德华大夫》,我们就能够很轻易地发现,《爱德华大夫》的主要故事情节的组织和精神分析理论是密不可分的,甚至可以说是精神分析的理论组织起了电影的故事情节。
按照电影的叙事顺序,影片的开始主要是按三个剧情的问题来阐述的:“为什么假爱德华大夫看到白色和线条就会感到头疼?”、“为什么假爱德华大夫会认为自己杀死了真的爱德华大夫?”以及“为什么他要假扮爱德华大夫?”这三个问题的作用就是引起观众的兴趣和思考,让他们的眼睛不离开电影银幕,仔细地追寻着电影情节的发展;“布鲁诺夫教授对约翰·布朗进行的梦进行精神分析。
”和“警察出现带走了约翰·布朗,康斯坦丝对约翰·布朗进行精神分析,找到了真正的凶手默奇逊大夫,默奇逊大夫感到穷途末路,用手枪自杀。
”则是一个记忆(假爱德华大夫的)和一个梦境(假爱德华大夫的)。
“记忆”和“梦境”是前面三个疑问的钥匙,也是整部影片最为重要的部分,通过对它们的精神分析,所有疑问都能够得到解答,整部电影的脉络也能够清晰起来。
对“记忆”的分析。
假爱德华大夫即约翰·布朗小时候从家门口的楼梯扶手上滑下,把坐在扶手下端的哥哥踢飞,以至哥哥被扶手前面的栏杆扎死。
这一误杀造成年幼的约翰·布朗沉重的心理负担,为了逃脱心理负担,他的潜意识选择性地遗忘了他伤害他哥哥的这件事。
可是当他成年后,有一回在雪山滑雪的时候,爱德华大夫从他身边滚落,这一动作与约翰·布朗的哥哥从扶手上滑落的动作很相像,变成了“约翰·布朗误杀哥哥”这一记忆的遮蔽性记忆。
由此,约翰·布朗误以为自己杀死了爱德华大夫,为了安慰自己,即假当爱德华大夫没有死,他自己便冒充爱德华大夫。
因为爱德华大夫死在滑雪场,白色的雪以及滑雪道成了约翰·布朗这一痛苦记忆的重要元素,所以他潜意识中也选择遗忘这两样东西,当他看到白色的床单或者是床单上的线条时(和滑雪道德线条相类似),这些东西就变成了记忆“爱德华大夫之死”的遮蔽性记忆,让约翰·布朗回想起“爱德华大夫之死”,以至让他感到头疼。
对“梦境”的分析。
约翰·布朗的梦地主要内容是:在一格四周墙壁上都是眼睛的餐馆里,约翰·布朗自己和一个长胡子的人在玩牌,牌局还没有结束,一个蒙面的人就对长胡子的人说结束了。
然后在一个大房子的屋顶上,长胡子的人被蒙面人推下屋顶,蒙面人手里拿着一个马车的轮子,最后约翰·布朗被一个的大翅膀的影子追赶。
那个梦境中长胡子的人就是爱德华大夫。
追赶约翰·布朗的大翅膀的影子便是大天使山谷的象征(因为天使有翅膀)。
蒙面人是即将退休的格林马纳斯精神病疗养院院长默奇逊大夫。
蒙面人对没有结束牌局的爱德华大夫说牌局结束了象征着两人之间存在着争执。
蒙面人手里拿的马车轮子象征着左轮手
枪。
把这些梦的“隐意”结合在一起得到的结论便是:即将退休的格林马纳斯精神病疗养院院长默奇逊大夫因为嫉妒年轻的爱德华大夫顶替他,在餐馆里与爱德华大夫发生争执,并在雪山上用手枪杀死了爱德华大夫。
影片《爱德华大夫》是部集学术性和具观赏性为一体的作品,以上是我结合这部影片评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些看法,望老师查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