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认识图形(一)(10)-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认识图形(一)(10)-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物体和图形,知道它们的名称,会正确地识别它们。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物体和图形。
2. 能够正确地识别和区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物体和图形。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物体和图形,知道它们的名称,会正确地识别它们。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1.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或模型。
2. 学生分组操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已经认识的图形,激发他们对新图形的兴趣。
2. 探索新知(1)教师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或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学生分组操作材料,通过观察、摸一摸、滚一滚等方式,进一步认识这些图形。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判断它们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还是球。
(2)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找到这些图形的例子。
4. 总结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点,以及如何识别它们。
六、课后作业1. 观察生活中哪些物品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或球,与家长分享你的发现。
2. 尝试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图形拼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七、板书设计1. 长方体:长、宽、高都不相等2. 正方体:长、宽、高都相等3. 圆柱:上下底面是圆形,侧面是曲面4. 球:没有面,曲面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物体和图形,知道它们的名称,会正确地识别它们。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教案及反思
认识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图形。
3.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发现图形。
教学重点:1. 认识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 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图形。
教学难点:1. 将图形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观察和发现图形。
2. 教会学生如何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图形。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0分钟)教师利用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观察物体的外形特征,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图形。
二、学习新知(30分钟)1. 长方体(1)教师出示长方体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其外形特征。
(2)教师介绍长方体的基本特征:有六个面,其中相对的两个面是同样大小、形状的长方形,其余四个面也是同样大小、形状的长方形,但不同于前面两个面。
(3)教师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看是否能够找到长方体的例子,并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
2. 正方体(1)教师出示正方体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其外形特征。
(2)教师介绍正方体的基本特征:有六个面,都是相同大小、形状的正方形。
(3)教师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看是否能够找到正方体的例子,并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
3. 圆柱(1)教师出示圆柱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其外形特征。
(2)教师介绍圆柱的基本特征:有两个底面,都是同样大小、形状的圆形,中间是一个长条形的侧面。
(3)教师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看是否能够找到圆柱的例子,并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
4. 球(1)教师出示球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其外形特征。
(2)教师介绍球的基本特征:没有棱角,表面光滑,所有部位到球心的距离相等。
(3)教师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看是否能够找到球的例子,并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
三、拓展应用(15分钟)教师放映一些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并描述特征。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再次回顾掌握的知识点。
《认识立体图形》(学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立体图形》(学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二、教学重点1.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1. 正确区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2. 能够根据立体图形的特点进行分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让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a. 让学生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说出它们的名称。
b. 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如形状、面、棱、顶点等。
c. 让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品。
(2)认识圆柱和球a. 让学生观察圆柱和球的模型,说出它们的名称。
b. 引导学生观察圆柱和球的特点,如形状、底面、侧面等。
c. 让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和球物品。
3. 巩固练习让学生通过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总结拓展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体,找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注:本学案适用于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立体图形》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认识立体图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和思考,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1认识立体图形(教案)人教版(2024)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1课时 立体图形的认识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第67~68页内容。
内容简析通过实物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并知道这四种立体图形的特征。
教学目标1.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并会识别。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概念。
教学重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
教法与学法1. 本课时教学时教师要精心组织好课堂活动,如:摸一摸。
让学生在摸一摸的 活动中认识这些物体的名称,感知这些物体的特点;再如:说一说。
在感知物体特点的基础上,把物体的特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说出它的名称,以此来强化学生对特征的掌握。
提前准备丰富的、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
2. 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等活动,巩固对立体图形特征的理解,并通过找出身边与之相同的物体,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承前启后链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多媒体课件展示法:播放课件,画面出现机器人:同学们,你们好!我叫特 特,是来和大家交朋友的,我身上有好多东西,与大家今天学的知识相关,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大家快在我身上找一找吧!由此导入本课课题。
复习:生活中有各种形状的物体如:文具盒、魔方、水杯、皮球等。
延学:能在生活物品中识别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学习: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各自的特征。
【品析:利用课件展示机器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极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组织活动,激趣导入:教师布置摆图形活动,每4人为一组,每个小组把准备的物体如:小水杯、牙膏盒、乒乓球等,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可以拼成机器人、小桌子、小火车等。
让每一组学生展示拼成的图形,教师首先给予肯定和表扬,最后提出问题:你们拼成的图形里都有哪些物体?都是什么样的?由此导入本课课题。
【品析:通过组织拼图形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大量的感性材料中,逐步抽象出立体图形,并感知它们不同的特征。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全册第3单元 认识立体图形立体图形的认识教案
第三单元认识立体图形3.1立体图形的认识单元说明:“认识图形”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
为了分散难点,这一单元只安排了立体图形的认识,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在物体分类的活动中,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4种立体图形;二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是会用同样的立体图形进行拼组。
建议如下: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
例如,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哪些物体的形状相同等。
2.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
3.要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利用已有知识发现新知识;要注意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4.重视对“成长小档案”中内容的研讨,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课题名称】第1课时立体图形的认识【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67页--69页。
【教学目标】1.通过摸一摸、猜一猜、搭一搭等活动,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能在实际情境中辨认这些图形,准确说出它们的名称。
2.经历从实物抽象到图形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体会数学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一般形状特征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
【课前准备】1.教师:教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教具和图片教学课件:《七彩课堂》课件2.学生:课前预习:标注完成《七彩课堂素养提升手册预习卡》学具:生活中各种形状的物体。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谜语。
教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玩一个猜谜语游戏(课件出示谜语)小小一个长方体,肚里装着尺和笔,小朋友们来上学,把它放进书包里。
打一学习用品,猜一猜是什么?学生:文具盒。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
教案标题:认识立体图形课时:2课时年级:一年级教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2. 掌握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1. 区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2. 理解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教学准备:1.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或模型。
2. 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3. 课件或黑板。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个圆柱和一个球,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圆柱和球的认识。
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共同特征,如:都有面、棱、顶点等。
4. 学生通过操作,感受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三、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立体图形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它们是什么立体图形。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四、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立体图形的特征。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立体图形。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立体图形展开图的认识。
3.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操作,理解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三、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让学生判断它们是什么立体图形。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四、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立体图形展开图的特征。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分享等方式,让学生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并了解了它们的特征。
最新改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1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生3:我同意小明的分法。我还把下边这些也分开了。这些是方方正正的;这些是长长的。
教师在学生分类的基础上将这些物品分成四类(除漏斗外)。
第一次摸:
师:我摸到了弯弯的、滑滑的面
生:是球吧。
生:也可能是圆柱。
生:反正不是长方体和正方体。
师:你们猜得都有些道理,继续听:还是这个图形,我又摸到了两个平平的面。快猜猜是什么?
生:这是圆柱。
第二次摸:
师:我摸到了平平的面
生:这回又是圆柱吧?
师:不不不,这次可没有弯弯的面了。这次摸到了尖尖的扎手的部位。
教师引导学生抽象出正方体和长方体。
师: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现在你能从生活中找到这两种形状的物体吗?
4.辨识特殊长方体。
师(出示一个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进行辨析):想一想,它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呢?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正着看它是方方正正的,翻过来看它又变得扁扁的了。所以它是——长方体。
5.小结。
同学们,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今天课上认识的四种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它们都是立体图形。你记住它们的样子了吗?
三.游戏活动,建立立体图形表象
师:接下来,让我们玩儿个小游戏吧。游戏的名字叫做:我摸你猜。这个箱子里放着咱们今天学的立体图形。游戏的规则是:我从箱子里摸图形,描述出它的样子,请你来猜它的名称。准备好了吗?
课下,同学们可以继续到生活中寻找我们今天学习的图形朋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数学人教版2024版一年级上册 第3章 认识立体图形 教学教案01
第三章认识立体图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相关的物体和图形。
2.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提供活动机会,经历对物体的分类、观察、触摸和比较的过程,从而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并能识别,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初步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几种立体图形。
难点:使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同学们,上周我们学习了分类,来我们一起将这些图形分分类。
二、感知物体的形状1.看一看。
(2)仔细看一看,图片上有哪些东西?2.说一说。
(1)指定学生说一说这些物体是什么?该怎么分类?根据什么来分类?3.分一分。
根据图形形状,分成一类。
三、了解物体的特征1.选一个物体拿在手里,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滚一滚。
(1)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操作和体验。
(3)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感受。
2.交流反馈。
(1)长方体。
长长方方的,无法自由滚动,它也有6个平平的面,但是这些面的大小不全是一样大的。
(课件演示)(板书:长方体)(2)正方体。
四四方方的,无法自由滚动,它有6个平平的面,每个面的大小都是一样的。
(课件演示)(板书:正方体)(3)圆柱。
学生:①这个物体(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它的两头是圆圆的、平平的。
②如果躺在桌子上,它就可以滚动,但是如果立在桌子上,它就不能自由滚动了。
总结:像这样的物体,不管它是长的,还是短的,是粗的,还是细的,我们都叫它圆柱。
(课件演示)(板书:圆柱)(4)球。
学生汇报:球是圆圆的,它没有平平的面,放在桌子上会任意地滚动。
(课件演示)(板书:球)四、课堂活动1.认一认,说一说。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六单元【第一课时】认识图形(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第一课时】认识图形(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一、教学目标1. 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初步认识几何体的特征,并知道几何体的名称。
2. 通过分一分、认一认、玩一玩等学习活动,能对简单的几何图形进行分类。
3. 培养观察、表达和归纳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认识立体图形特征。
三、教学难点发现立体图形的特征。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教师学生都准备: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咱们每个同学都准备了一些玩具,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都有什么呢?请你和同桌说一说(二)探索研究,学习新知1.初步感知立体图形。
(1)摸一摸、滚一滚、推一推提问:请和它们一起玩一玩吧!摸一摸、滚一滚、推一推,你发现了什么呢?①让学生们说一说(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球:圆圆的,可以自由的滚动。
洗衣粉桶:倒下来放,也滚走了。
立着放,就滚不动了。
中间圆圆的,两头平平的。
魔方:四周都是平平的,放在地上稳稳地。
巧克力盒:也是稳稳地。
②播放课件。
小结:你们真聪明,发现了这么多秘密!(2)游戏:撘房子提问:下面老师就请你们来搭一个房子,这有两组材料,选择你喜欢的一组材料来玩吧!想想看,用哪组材料撘房子,会使房子更牢固呢?①请选择第一组的同学来搭一搭。
提问:看看他们是怎样撘房子的,你发现了什么?第一组:用盒子撘房子,很牢固。
②请选择第二组的同学来说一说。
第二组:用球搭不了房子。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些立体玩具都有什么特征呢?(3)请你们把形状相同的放到一块儿。
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分?请你和同桌说一说。
①同桌小组说一说,说完坐正,比比哪组最快!②小组汇报。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就可以)如:生一:分成三类:第一类:小皮球和足球。
——都是圆圆的。
第二类:洗衣粉桶、杯子和汽水。
——中间圆圆的,两头平平的。
第三类:魔方、巧克力盒、牙膏盒、面巾纸盒、牛奶盒。
——四周都是平平的。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教案教学内容:认识图形教学目标: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够辨认这些图形,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
2.从实物抽象到图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综合运用多种感官,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积木,图形卡片,各种形状的包装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出示各种图形的画面。
)师:看!老师这里有一些不同的图形,想知道它们能变成什么吗?(把图形组合成机器猫)今天,机器猫想和同学们一起来上课,你们愿意吗?机器猫最喜欢玩积木了,你们喜欢吗?想玩吗?二、展开活动,提出问题1.师: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一堆积木,现在,你们就一块玩一玩吧!(分小组活动)2.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玩到这里吧。
老师有个建议,能不能把手中的积木先分类,再整齐地放好呢?3.师:请各组同学商量一下,你们想把这些积木按什么来分类?分成几组?4.小组汇报。
(请学生将积木分组的情况一一展示。
有的按颜色分组,有的按大小分组,还有的按特点分组……)师:这节课我们就按他们这一组的分法来学习。
(出示按形状分的图形)(认识图形)三、引导体验,合作探究(一)正方体的认识1.师:你们把这几块形状相同的积木放在了一起,谁知道它们的形状叫什么?(出示正方体积木)2.贴图并板书“正方体”。
3.请你拿一块形状是正方体的积木,用手摸一摸,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我们通过摸,感觉到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平的。
4.师:谁还有不同的发现?(当学生发现正方体有6个面时)提问:你是怎样知道正方体有6个面的?能上来给大家数一数吗?5.师:还有的同学说正方体的6个面都一样。
大家看一看,是不是一样?小结:我们通过观察,知道了正方体有6个面。
而且正方体的6个面一样大。
(6个面一样大)6、你在哪里见过正方体呢?(二)长方体的认识1.师:这些积木的形状是正方体吗?(出示长方体积木)师:这些积木的形状叫什么?贴图并板书“长方体”。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教案
1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教材第34、第35页“做一做”的内容及练习八的第1~3题。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和观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每组一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课件,投影片等。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导语:同学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
智慧爷爷还提了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探究新知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老师巡视指导,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2)小组汇报分的情况。
(可到实物投影上分,让大家都看到)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根据学生的回答可能分出以下几组:一组是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
老师拿出位置、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
(如教材第34页)2.摸一摸,感知特征。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集体交流。
通过摸、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说:长方体是长长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方方的,也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乎乎的。
(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有6个面等,应给予肯定和表扬,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3.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概念。
(1)由实物画出图形。
投影出示实物图“牙膏盒”等,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画出长方体的图形。
用同样的方法出示“魔方”“茶叶筒”“足球”等实物,画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立体图形》。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一章第四节“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
具体内容包括: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的定义及其特征。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这四种常见的立体图形,并能够辨别和描述它们的特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的定义及其特征。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的空间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的模型。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正方体、一个长方体、一个圆柱体和一个球体。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找出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2. 知识点讲解:(1) 介绍正方体:六個面都是正方形,六个角都是直角。
(2) 介绍长方体:六个面都是矩形,四个角都是直角。
(3) 介绍圆柱体:两个底面都是圆形,侧面是矩形。
(4) 介绍球体:表面是一个完美的圆形,从任何方向看上去都是一个圆。
3. 例题讲解:(1) 辨别和描述给出的立体图形的特征。
(2) 用实物操作,让学生感受立体图形的三维空间。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立体图形,用语言描述其特征。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立体图形的特征,加深学生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四种立体图形的定义及其特征。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纸板制作一个正方体、一个长方体、一个圆柱体和一个球体。
2. 请学生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立体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这份教案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它们是理解立体图形的空间概念、让学生能够辨别和描述立体图形的特征,以及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 第2课时 认识常见的立体图形(2)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2课时认识常见的立体图形(2)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常见的立体图形,并能正确地辨别和命名这些图形。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它们的特点。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1.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
2.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点及区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能正确地辨别和命名这些图形。
2. 教学难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点及区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时学习的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
(2)提出问题:除了这些立体图形,你们还知道哪些立体图形?2. 探究新知(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定义- 长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 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面积相等。
- 圆柱:有两个底面,底面是圆形,侧面是曲面。
- 球:一个曲面,任何一点到球心的距离都相等。
(2)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点及区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而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 圆柱和球的特点:圆柱有两个底面,底面是圆形,侧面是曲面;球是一个曲面,任何一点到球心的距离都相等。
3. 实践操作(1)让学生观察实物,如课本、铅笔盒、水杯、篮球等,找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2)让学生用橡皮泥或积木等材料,动手制作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4. 总结与拓展(1)引导学生总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点及区分。
(2)提出问题:除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你们还知道哪些立体图形?五、课后作业1. 抄写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定义。
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初步认识(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初步认识(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本特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发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立体图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教具3. 学生操作材料: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模型或图片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物图片,如:魔方、粉笔盒、篮球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引出课题:立体图形。
2. 探究新知(1)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如粉笔盒、魔方等,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特征。
教师总结: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的面积相等。
(2)圆柱的认识引导学生观察圆柱实物,如茶杯、易拉罐等,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特征。
教师总结:圆柱有3个面,两个底面是圆形,一个侧面是曲面。
(3)球的认识引导学生观察球实物,如篮球、乒乓球等,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特征。
教师总结:球是一个曲面,没有面、棱和顶点。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从学具中找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体,找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例。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知识与能力:〔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在实际生活中能根据立体图形的特征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分一分、摸一摸、说一说、搭一搭等环节,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时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几何的空间观念。
3、情感与态度:从现实生活中引出数学内容,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有得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小就培养起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与习惯。
教学重点: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会识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各种形状的物体。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好多礼物,大家想要吗?想要的话,我们先来完成一个任务,把形状相同的物品摆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
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三、稳固应用1猜一猜。
这些特征说的是哪个立体图形?2.连一连。
这些物体的形状是什么?3.数一数。
这个机器人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各用了几个?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五、作业布置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这些立体图形,请你认真观察还有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立体图形》优质教案
《认识立体图形》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图形,能够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意义。
2.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的操作实践能力。
3.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页、第33页的有关内容,练习五的第2题。
教具、学具准备1.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以及放置这些用品的用具(纸盒或竹篮)、遮盖这些用品的用具(布或纸)。
2.投影仪和相关的投影片。
3.相关的图片或挂图。
教学设计感知物体的形状(上课前,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由4名学生组成。
教师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放上一只篮子,每只篮子里都放了各种形状的物品。
这些物品分别是球、易拉罐、茶叶筒、积木块、魔方以及各种形状的包装盒等。
各个小组物品相同。
老师事先用布把得篮子盖起来。
)导语:同学们,我们每个小组的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只篮子,这是老师特意为大家准备的。
大家现在心里一定在想:篮子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呀?这些东西是什么样的呢?1.看一看(引导学生初步观察)。
请各个小组的同学把盖在篮子上的布掀开,仔细看一看,篮子里究竟有些什么东西。
(每个小组的学生都把盖在篮子上的布掀开,将篮子中的物品倒在桌子上,然后认真地观察桌子上的物品。
)2.说一说(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同学们看过这些物品后,请你在自己的小组中向其他同学说一说:这些物品的形状分别是怎样的。
然后,请每个小组派一名同学作为代表向全班同学说一说这些物品的形状是怎样的。
(各小组进行交流讨论。
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汇报讨论的结果。
)3.分一分(引导学生进行辨别和操作。
)桌子上的所有物品中,有没有形状相同的物品呢?老师现在请你们每个小组的同学共同合作,把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块儿。
(各小组的学生将桌子上的物品进行分类,将外形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
这样,每个小组的桌子上出现几堆不同形态的物品。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长方体 正方体 球 圆柱》教案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教学设计教师:张剑年级:一年级科目:数学时间:2020 年10月日生:二、操作感知1.分一分,揭示概念。
(1)这些都是我收集的!快说说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物体!教师引导学生分类。
(2)小组汇报。
谁和谁是一样的形状? (学生可能回答分成以下几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模型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1.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投影出示实物图“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
板书设计:立体图形球正方体圆柱长方体课后反思:1、在操作活动中,初步认识了立体图形。
接着让学生在学具中辨认,在生活实例中辨别。
通过老师精心安排的回忆、观察和操作等多种途径,激发学生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空间观念在大量直观感知中逐步形成和发展。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创新精神。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能够激发起学生创新的火花。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活动的组织者。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认识立体图形示范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认识立体图形示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掌握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等立体图形的特征。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介绍立体图形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
2. 常见立体图形的认识:介绍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等立体图形,让学生了解它们的特征。
3. 立体图形的观察与识别:通过观察实物、模型或图片,让学生学会识别各种立体图形。
4. 立体图形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动手制作立体图形,加深对立体图形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的区别,从而引出立体图形的概念。
2. 讲解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详细讲解立体图形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立体图形是由多个平面图形组成的,具有三维空间的特性。
3. 讲解常见立体图形的特征分别介绍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等立体图形的特征,如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等。
4. 观察与识别立体图形通过观察实物、模型或图片,让学生学会识别各种立体图形。
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题目,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5. 动手操作立体图形让学生动手制作立体图形,如用纸板制作正方体、长方体等。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立体图形的特征。
同时,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立体图形的认识程度。
2. 检查学生制作的立体图形,评价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立体图形的理解程度。
4.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满意度。
五、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教案
四、认识图形(一)第1课时认识图形【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教材分析】“认识图形(一)”这部分内容是小学几何图形学习的开端,也为后面“分类”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认识图形(一)”所认识的是四种最常见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其教学目的是通过学生“看一看”“分一分”“玩一玩”“摸一摸”“搭一搭”等活动,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直观几何体的不同形状,并知道相应的名称,使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好玩,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较浓厚,所以他们喜欢通过操作学具摆一摆、说一说、算一算,从而获得对物体特征的理解。
但是,由于生活背景、知识及经验的不同,学生对物体特征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的学生已经能够认识物体的特征,有的学生却还不知道。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学生已经接触过各种各样的物体,已经有形状方面的初步感知和体验,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不会太困难,但是要他们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初步感知图形的特征并能辩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拼、画、摆等操作,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难点: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教学流程】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探究新知→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感知它们的特征↓↓巩固应用→通过练习,巩固新知↓↓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数学王国里的小宝贝想和我们共同学习,还给每个小组里的小朋友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什么礼物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给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个人都说说。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出礼物名称)汇报:哪个勇敢的小朋友能大声说说你们的礼物?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有什么不同的。
(组内学生轮流说学具)【探究新知】1.分一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教材第34、第35页“做一做”的内容及练习八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
每组一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课件,投影片等。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导语:同学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
智慧爷爷还提了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探究新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老师巡视指导,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2)小组汇报分的情况。
(可到实物投影上分,让大家都看到)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根据学生的回答可能分出以下几组:一组是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
老师拿出位置、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
(如教材第34页)
2.摸一摸,感知特征。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集体交流。
通过摸、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说:长方体是长长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方方的,也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乎乎的。
(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有6个面等,
应给予肯定和表扬,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3.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概念。
(1)由实物画出图形。
投影出示实物图“牙膏盒”等,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画出长方体的图形。
用同样的方法出示“魔方”“茶叶筒”“足球”等实物,画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
(2)记忆想象。
①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
②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种图形的样子。
(老师说一个学生想一个)
③让学生闭上眼睛摸出老师说的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可小组每人摸一次)
④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老师给他一种实物,让学生摸并判断它的形状。
⑤出示位置、大小和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让学生辨认。
⑥区别、辨认长方体和正方体。
男生闭眼,老师同时移动长方体和正方体,让男生说说哪个动了,哪个没动。
男生可能回答:长方体在动,正方体没动。
这时女生证明,长方体、正方体都在动。
从这个活动中让学生感知长方体的面不一样,有时大,有时小。
正方体的每一个面都相同,都一样大。
(3)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35页“做一做”的第1题。
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圆柱和球,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能前后滚动,球可以任意滚动,而长方体不能滚动,只能平移。
2.教材第35页“做一做”的第2题。
游戏:看谁摸得准
(1)每组一人说物体的形状,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
(2)还可以老师说物体的形状,学生摸。
3.练习八的第1题。
让学生首先说出实物图的形状,再与下面的图形相连,老师巡视,并集体订正。
4.练习八的第2题。
投影出示练习八的第2题的图形,问:这个物体是由什么图形组合而成的?各用了几个?让学生数数,填在括号里。
最后集体交流、订正。
5.练习八的第3题。
同桌之间互动,一个同学说特征,另一个同学说图形名称。
也可以老师说特征,学生说图形名称。
四思维训练
1.找朋友。
①②③④⑤⑥⑦
2.长方体有( )个,正方体有( )个。
圆柱有( )个,球有( )个。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1~3.略
4. 412 4
5.略
思维训练
1.略
2. 312 2
板书设计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不易滚动。
它有6个平平的面,而且每个面的大小
都一样。
长方体是长长的、方方的,不易滚动,它有6个面,相对的面相等。
圆柱是上下一样粗细的,它的两头是圆形的、平平的,如果平放在桌子上
能滚动,立在桌子上不能滚动。
球是圆圆的,它没有平平的面,放在桌子上可以任意滚动。
备课参考
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第34页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举出了许多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实物。
先进行简单的分类,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然后抽象出其一般的几何形体,给出几何名称。
教材第35页“做一做”安排了两个题,是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感受、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使学生在头脑里形成清晰的表象,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辨认出这些立体图形,并能进行表述。
课堂设计说明
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物体的形状,充分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
在学生已经充分感知了物体的特征并建立了几何形体的清晰表象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触摸在头脑中再现物体,并根据已有几何形体的知识及表象进行辨认。
令学生在听到几何形体的名称后,在头脑中就应有清晰、形象的表象,然后通过触摸在众多物体中辨认出某一形状的物体。
在掌握各种几何形体的特征以后,举出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体会数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