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某县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
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6b2a2db195f312b3169a5b9.png)
行为表示赞 同的 9 8人 占 2 4 . 5 0 % 。各项男 女性 别 之间差 异
无统计学意义 。
5 . 艾滋病知识信息 的获取途 径 : 农 村居 民获取艾 滋病 知 识信息 的途 径 : 电视 3 6 2人 占 9 0 . 5 0 %, 广播 1 9 2人 占 4 8 . o o %, 报 刊书籍 1 2 6 人 占3 1 . 5 0 %, 朋友 9 8人 占2 4 . 5 0 %, 医生 1 0 5人 占 2 6 . 2 5 %, 咨询服务 6 8人 占 l 7 . 0 0 %, 免费材料 7 6人
步传播 与蔓延 , 宣传 教育 显得尤 为重要 。为 了解 砀 山县某
镇农村 居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 的知 晓情 况以及对艾滋病感染
家务农 者知晓率最低 , 仅为 9 . 5 6 %, 不 同类别 流 动人员 之 间
者和病人 的态度 , 分析影 响因素 , 有效遏制艾 滋病从 高危人群 向一般人群传播 , 以便 于制定 针对性 的预 防控制措 施 和宣传
正确 回答 率无 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 3 . 人员 流动情况对艾滋病相 关知识 知晓率 的影响 ( 见表
2 ) : 对艾 滋病基本知识信息 的 8道 问题 全部 正确 回答 的 比例
是2 4 . 5 0 %, 其 中长期外 出人员 的知晓率 最高为 4 8 . 8 9 %, 居
行为方面的知识 。 讨论 艾滋病相关知识及可能 的影响 因素 。本次调查结 果显示 : 本地农村居 民对艾 滋病 基本 知识 的知晓程度 普遍较 低, 8道问题全部正确 回答 的 比例 只有 2 4 . 5 0 %, 远远 低于 国
更 多信息等 。
3 . 人员流动情况 的界 定 : 长期外 出人员 是指 近 2年 内有 1 次 外 出时间超过 3个 月 , 且远离本 县辖 区到县 域 以外地 区 打工者 ; 短期外 出人 员是指近 2年 内外 出时 间不超过 3个月 , 外 出范围不超过本县 区域 ; 居家务农者是指近 2年 内未外 出打 工, 主要在家务农 或只在周边村镇打零工 , 不在外过夜的人员。 4 . 资料 分析 : 用 E p i D a t a 3 . 1建 立数 据 库 , 采 用双 录 入并
博爱县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
![博爱县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cd11258184868762caaed577.png)
少 蛲虫 的感染率 。
女性 检查24 , 3人 阳52 , 人 阳5Yo 8%, r .5 男性感染 率高于女 性 , - 经统计 处理 两 者无显 著性差 异( 2 .6P .5阳性 中6岁 以下 1 ,0 以上5 。 ) =10 ,>O 0) ( 0 人 6岁 人
感染并最高为78 克粪。 6 只/
识差 而造 成的 。
2 1 共 粪检 42 , . 3人 阳性 6 , 人 感染 率 13%只查到 钩虫 , .9 而未查 到蛔 虫、 鞭虫 等其他 肠道 寄生 虫 。 中男性检 查 18 , 其 9 人 阳54 , 人 阳性 率20%; .2
32 本 次调查儿 童蛲 虫感染率在2 以上 , 明蛲 虫在该村 流行 且 . 这说 感 染率也 是较高 , 并且极 有可 能在 家庭成 员 中互相感 染 , 因蛲虫 生活 史简 单 , 易重复感染 , 不推行全 民药 物驱虫 防治方法 , 有多 向村 民宣 传特 极 在 只 别 是有儿 童家庭更应 注意 , 除做 好个体 卫生 , 有必要 定期 给予驱虫 , 而减 从
【 摘要 】 目的 : 调查 分析河 南省 博爱县农 村艾滋病 防治知识知 晓情况 , 为接 下来 开展相关艾 滋病 防治 知识宣传 工作提供 依据 。 方法 :
本文调 查 活 动主 要 采取 比 例容 积概 率抽 样 方法 (P )对博 爱 县 的7 P S, 个行 政村 的农 民进 行 问卷调 查 。 果 : 结 本次 实地 调 查 结 果 显示 , 南 省博 爱县 农 河
为了解当前我镇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 我们选择滨海村为调查 点, 0 8 1 于20年l月进行了调查 ,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方法 与对 象 11 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检测钩虫、 . 蛔虫、 鞭虫等肠道寄生虫感染和
农村地区居民艾滋病知识和态度问卷调查分析论文
![农村地区居民艾滋病知识和态度问卷调查分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b1e67d57f1922791688e814.png)
农村地区居民艾滋病知识和态度问卷调查分析【摘要】目的:了解农村地区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及态度现状,为开展农村地区居民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2010年2月至2011年3月,对我院皮肤性病科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企、事业单位职工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城镇居民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服务业人员偏低,农民工对艾滋病知晓率很低。
被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的危害认识不足,传播途径知之甚少,对预防措施不清楚,思想不重视,对艾滋病病人存在着冷漠,歧视和恐惧的不同心理。
结论:在农村地区要提高对艾滋病防治重要性认识,要按《艾滋病防治条例》要求,提高农村地区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关键词】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r1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401-01我国约9亿人口生活在农村。
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健机制,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对居民、村民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艾滋病对人类危害无可置疑,再加上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1]。
因此,加强艾滋病的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显得更为重要。
我县属于山区、库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根本不担心艾滋病在我县流行,门诊患者对艾滋病的流行态势并不清楚[2]。
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认识不足。
因此,笔者对近年来门诊就诊的皮肤性病科患者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的情况调查,以求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本次问卷调查共发出1200份,回收问卷1200份,问卷回收率100%,问卷有效率100%,其中男性762人,(63.5%),女性538人(36.5%),年龄分布为18-20岁210人,20-30岁之间514人,30-40岁330人,40-50岁之间146人。
调查对象中职业分布为: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340人,商业、服务业人员360人,城镇居民300人,农民工200人。
1.2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3],及参考李苑等[4]艾滋病传播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内容[5],采用专人询问和让病人填写问卷的两种形式进行调查。
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调查问卷及答案
![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调查问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b2a3410c22590103029d31.png)
****县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您好,我是****县卫生局工作人员,我将对你及家庭健康知识进行调查,您的回答十分重要,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改善对居民的健康教育方式,大约需要占用您10分钟时间,谢谢您的配合!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正确题数健康知识1、下列哪一数值的血压属于正常血压(毫米汞柱)?( )80 70 95 952、有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咯血、午后发热、乏力、盗汗等症状时,您会怎么办?( )A.注意休息、增加营养B.自己买些感冒药吃C.对症治疗D.及时到可以诊治结核病的医疗机构就诊3、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是什么?( )A.接种疫苗B.在有疾病流行的时候吃一些预防性药品C.吃一些保健品D.增强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4、下列哪组疾病与吸烟关系密切?( )A.冠心病、肺癌B.感冒、病毒性肝炎C.肺癌、艾滋病D.冠心病、病毒性肝炎5、艾滋病、乙肝和丙肝的传播途径是什么?()A.工作接触、性接触和血液用B.性接触、血液和母婴C. 血液、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接触6、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有哪些?( )A.合理膳食B.适量运动C.戒烟限酒D.多饮水E.心理平衡。
7、为预防狂犬病,家庭养犬抓伤、咬伤后应该如何处理?()A.尽快包扎好伤口以防感染B.用碘酒对伤口进行消毒C.尽快接种狂犬病疫苗D.用肥皂在流水上清洗伤口8、影响职工健康的职业危害因素有哪些?()A.化学毒物B.生产性粉尘C.物理因素D.职业性外伤等。
9、脂肪摄入过多会增加下列哪些疾病的危险?()A.肥胖B.高脂血症C.脂肪肝D.动脉粥样硬化10、下列哪些疾病可以通过打喷嚏、咳嗽传播给他人?( )A.传染性肝炎B.肺结核病C.流行性感冒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县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调查问卷您好,我是****县卫生局工作人员,我将对你及家庭健康知识进行调查,您的回答十分重要,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改善对居民的健康教育方式,大约需要占用您10分钟时间,谢谢您的配合!健康行为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烹调油用量不应超过多少?()克克克克2、每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不应超过多少?()克克克克3、您认为下列说法中哪项是正确的?()A. 切完蔬菜的刀,用水冲后可以切熟肉B. 切生肉的砧板,用水冲后可以切熟肉C. 蔬菜和生肉应该与熟肉、凉菜用不同的砧板 D.切完蔬菜的刀,用水冲后可以切凉菜4、提倡每天早晚刷牙,如一天仅刷一次牙,应选择在哪个时间?( )A.早晨B.中午C. 晚上D. 睡前5、突遇火灾时,如果无力灭火应当怎样做?()A.不顾及财产,迅速逃生B.抱头蹲下C.躲在床下或壁橱里,等待救援D.坐电梯逃生6、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时首先拔打的电话?( )电话 B. 110电话 C. 119电话7、食品外包装的标识内容必须包括下列哪些内容才可以食用?()A.生产日期B.保质期C.配料清单D.生产厂家地址E.厂名8、正确的洗手方法是哪些?( )A.用盆里的水B.用流动的水C.使用肥皂9、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基本的个人卫生应注意什么?()A.勤洗手B.常洗澡C.不共用毛巾D.不共用办公用品10、正确使用安全套主要可以预防哪些传染病?()A. 艾滋病B. 性病C.结核病****县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调查问卷(答案)一、健康知识1、下列哪一数值的血压属于正常血压(毫米汞柱)?(A) 952、有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咯血、午后发热、乏力、盗汗等症状时,您会怎么办?(D) A.注意休息、增加营养B.自己买些感冒药吃 C.对症治疗D.及时到可以诊治结核病的医疗机构就诊3、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是什么?(A) A.接种疫苗B.在有疾病流行的时候吃一些预防性药品 C.吃一些保健品D.增强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4、下列哪组疾病与吸烟关系密切?(A) A.冠心病、肺癌B.感冒、病毒性肝炎 C.肺癌、艾滋病D.冠心病、病毒性肝炎5、艾滋病、乙肝和丙肝的传播途径是什么?(B) A.工作接触、性接触和血液用B.性接触、血液和母婴C. 血液、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接触6、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有哪些?(ABCE) A.合理膳食B.适量运动C.戒烟限酒D.多饮水E.心理平衡。
不同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
![不同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9df1099ec850ad02df804121.png)
不同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发表时间:2019-06-06T16:03:40.650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4期作者:靳昕[导读] 艾滋病疫情正在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广泛存在,防治形势依然严峻,防治任务依然任重道远。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五中学摘要:目的通过对2000名居民的调查,分析人们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了解。
方法在会宁县范围内随机抽取不同人群,采取自填问卷调查法,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平均知晓率只有51.8%。
特别是在流动人口、农民和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中,知晓率很低。
对于普及和提高防治艾滋病知识,需亟待提高和加强。
让人们了解和掌握更多艾滋病知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分析我国自1985年报告艾滋病以来,目前感染人数已居世界第14位,亚洲第二位,疫情处于上升趋势,而且高危人群逐渐向普通人群扩散[1]。
防治艾滋病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其中健康教育成为重要的措施之一,已被社会各阶层接受和认可[2]。
其中大多数人不同程度的了解和掌握防治艾滋病的知识,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艾滋病的认识和了解程度比较缺乏,“恐艾症”比较严重,导致其防治工作难以大面积开展,会宁县是具有60万人口的大县,每年大约有5万外出务工人员,而且绝大多数为青壮年,正处于性活跃期,对这部分人的宣传教育工作,显得非常重要。
为此,我们根据《甘肃省第五轮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基线调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再次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1、对象和分析1.1、对象:2016年5月20日开始,历时2个月,在全县28个乡镇中随机抽取2个行政村,职业中学抽取读书学生,政府官员(包括公安、司法人员),医务人员,会宁县城居民(包括流动人口),深入单位、家庭、学校进行问卷调查。
1.2方法:所有人员采取自填问卷调查法。
调查人员为会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部业务人员,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培训。
500名社区居民艾滋病预防知识调查分析
![500名社区居民艾滋病预防知识调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564e108581b6bd97f19ea8a.png)
500名社区居民艾滋病预防知识调查分析高海娴梁乔森摘要:对阳泉市城区500名社区居民采用自行设计的无记名式问卷调查。
结果表明:⑴社区居民的性病、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有大幅度提高;⑵社区居民获得艾滋病知识的途径是以电视、书报及广播为主;⑶社区居民的性病、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与受教育程度及年龄与掌握艾滋病知识多少有关;⑷社区居民有极少数存在着高危性行为和性自由的思想.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性观念,积极预防和控制高危性行为的产生,阻断性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关键词居民艾滋病预防知识调查分析阳泉市城区做为卫IX项目的实施单位,为了解社区居民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阳泉市健康教育所、阳泉市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阳泉市城区所属的上站街道办事处、北大街街道办事处、南山街道办事处的后底沟社区、西营盘社区、新华东街社区、晋东社区、观象台社区的500名社区居民进行了有关艾滋病知识的问卷调查。
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年龄为20——60之间500名社区居民.2、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无记名式问卷,由阳泉市健教所和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办事处的卫生专干到社区进行入户调查,当场发放,当场填写,当场收回,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二、结果1、居民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认识情况。
社区居民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某些方面填选正确率较高,如艾滋病可通过性交传播吗?500人答对481人,正确率为96.2%。
但对艾滋病一些知识还是缺乏了解,如艾滋病可以通过咳嗽、打喷嚏传播吗?答对率较低,或说不知道,只有281人,正确率为56.2%。
蚊虫叮咬是否传播艾滋病答对281人,正确率为56.2%,见表(1)表1社区居民艾滋病居民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认识情况。
题目填选人数百分比(%)得了艾滋病,可以从外表看出来吗?432 86.4 得了艾滋病,可以治得好吗?51 10.2艾滋病可以通过性交传播吗?481 96.2 艾滋病可以通过咳嗽、打喷嚏传播吗?281 56.2艾滋病可以通过输血或使用血制品传播吗?451 90.2 艾滋病可以通过共用注射器传播吗?397 79.4艾滋病可以通过拥抱、握手传播吗?385 77艾滋病可以通过母亲怀孕、生孩子或哺乳传播吗?425 85 艾滋病可以通过蛟虫叮咬传播吗?281 56.2得过性病的人更容易得艾滋病吗?406 81.2性生活使用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吗?70 142、社区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及年龄与掌握艾滋病知识多少有关。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单选题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单选题](https://img.taocdn.com/s3/m/0cbb6c40783e0912a2162ab3.png)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单选题一1.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为 BA.环境保护B.社会动员C.健康教育D.疾病控制E.学校卫生2.在现代社会中,影响人类健康最重要的因素是 CA.生物学因素B.卫生服务因素C.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D.环境因素E.社会经济因素3.制定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法规,属于健康教育干预策略中的 A A.社会策略B.环境策略C.信息传播D.技能发展E.组织方法4.关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EA.健康促进是健康教育不可缺少的核心要素B.健康教育对健康促进起着维护和推动作用C.健康教育包括了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内容D.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深化与发展E.健康促进要以健康教育为先导5.从健康传播效果的层次看,以下表述属于健康信念认同的是 D A.能指出酗酒对健康的危害B.经常参加步行、游泳、打太极拳、大秧歌舞等健身活动C.反对家人或他人在自己身边吸烟D.相信低钠盐有利于健康E.不能经常吃新鲜蔬菜、水果6.从提高健康传播效果的对策看,以下表述属于传播者方面的是 C A.在农村利用有线广播传播健康知识B.根据目标人群的健康需求,确定宣传内容C.请群众信赖的医学专家讲课D.采用漫画、图片的形式E.利用卫生节日,配合政府行为进行相应内容的宣传活动7.在传播中,干扰指的是 BA.受传者接受信息后的心理行为反映B.传播过程中对信息减弱或加强的因素C.在传播过程中能决定信息取舍的人D.在传播中传播双方的相互依存关系E.在传播过程中双方缺乏对信息共同理解8.传播材料预试验的次数取决于 EA.传播材料的形式B.使用传播材料的场所C.传播材料的使用对象D.制作传播材料的经费数量E.初稿的质量和前一次预试验中发现问题的大小与多少9.人们患了某种疾病后,由于怕花费太多时间和钱而不去就诊,在健康信念模式中应该解释为 DA.对疾病易感性的认知B.对疾病危险性的认知C.对采纳健康行为益处的认知D.对采纳健康行为障碍的认知E.自我效能10.人察觉到自己患有某种疾病时去医院看病属于 BA.预警行为B.求医行为C.遵医行为D.病人角色行为E.保健行为二1.社会学诊断的核心内容是 DA.社会经济B.社会文化C.生态环境D.人群生活质量E.卫生服务状况2.流行病学诊断的主要内容是 CA.描述人群的生活质量B.确定影响健康的因素C.描述人群的健康状况D.确定健康教育资源E.分析健康相关行为的重要性与可变性3.在制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时使计划留有余地,以便在实施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体现了制定计划的 EA.整体性原则B.前瞻性原则C.参与性原则D.从实际出发原则E.弹性原则4.根据PRECEDE 模式,健康教育诊断首要步骤应为 AA.社会诊断B.流行病学诊断C.行为环境诊断D.教育与组织诊断E.管理与政策诊断5.进行组织内分析,了解组织的实践经验、应变能力和资源属于下列哪步诊断的范畴 EA.社会诊断B.行为诊断C.环境分析D.教育诊断E.管理与政策诊断6.在“使项目地区80%的孕妇相信住院分娩有利于母子平安”这一健康教育具体目标的表述中,缺少了5W中的 DA.目标人群是谁(Who)B.在多大范围内实现这种变化(Where)C.实现什么变化(What)D.在多长时间内实现这种变化(When)E.变化程度是多大(How much)7.一级目标人群指的是 BA.对项目有决策权的人群B.希望实施所建议的健康行为的人群C.对建议行为采纳者有重要影响的人群D.对计划成功与否有直接影响的人群E.参与项目的实施者8.“到某年,使某县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到75%”属于健康教育计划目标中的 C A.总目标B.具体目标C.教育目标D.行为目标E.健康目标9.高血压病患者遵从医嘱服药的强化因素是 CA.患者知晓服药能有效控制血压B.患者能方便地就医、取药C.患者感到按医嘱服药后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D.患者的经济条件足以支付较高的医药费E.患者认识到改善健康状况的重要性10.健康教育计划实施的质量控制内容中不包括.BA.对活动内容的监测B.对设备维护情况的监测C.对工作进程的监测D.对人群知信行及有关危险因素的监测E.对活动经费的监测11.进行评价的前提是:BA.比较B.确定价值标准C.测量D.设计评价方案12.在项目周期短,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评价设计方案是:AA.不设对照组的前后测试B.简单时间系列设计C.非等同比较组设计D.复合时间系列设计13.关于评价哪一种说法正确:DA.评价应该在计划设计阶段进行B.评价在计划实施结束后才进行C.评价只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进行D.评价贯穿于计划的始终14.一项针对肥胖的健康教育干预试验中,对观察对象在干预前后体育锻炼时间和强度的变化的评估是:CA.形成评价B.过程评价D.结局评价15.健康状况指标,如发病率、死亡率等是何种评价类型的指标 DA.形成评价B.过程评价C.效应评价D.结局评价E.总结评价16.过程评价主要用于评估EA.人群生活质量B.人群健康状况C.行为与环境D.行为的影响因素E.计划活动数量及质量17.对干预组和非随机对照组进行干预前后比较,是健康教育效果定量评价方法中的 E A.简单时间序列B.复合时间序列C.单组前后比较研究D.实验研究E.非等同比较组设计18.在形成评价中不常用的研究方法为 EA.观察B.深入访谈C.小组讨论E.问卷调查19.“干预活动暴露率”属于哪类评价指标 BA.形成评价B.过程评价C.效应评价D.结局评价E.总结评价20.结局评价的主要内容是 DA.影响健康的内因的变化情况B.目标人群对健康教育活动的接受程度C.人群行为、生活方式的变化情况D.人群健康状况乃至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E.政策与环境的变化情况三1.健康教育KAP问卷质量的高低对调查结果的真实性、适用性等有决定作用,反应问卷质量的指标是:BA.长度B.效度C.特异度D.灵敏度2.以下哪种管理方式不属于健康管理策略: CA.生活方式管理B.需求管理D.疾病管理3.下列哪种抽样方法不是随机抽样? BA.单纯随机抽样B.方便抽样C.系统抽样D.分层抽样4.下列不属于门诊教育的形式是16.DA.随诊教育B.咨询C.专题讲座D.随访教育E.候诊教育5.在患者健康教育中,不属于人际传播范畴的是 B A.患者交流B.观看录象C.举办讲座D.医生指导E.护理人员讲解6.在医院健康教育中,健康教育处方最主要用于 B A.候诊教育B.随诊教育C.门诊咨询教育D.病房教育7.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对病人进行的健康教育称为 A A.随诊教育B.门诊教育C.随访教育D.候诊教育E.门诊咨询8.体现“医院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手段的是 D A.从单纯的生理服务转向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服务B.可以密切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C.可以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和依从性D.可以改善患者行为,实现非药物治疗E.可以使医患双方配合,缩短病程,加速病房周转9.在病房教育中,与病人共同拟定行为目标的应该是 B A.护理员B.护士C.医生D.护理师E.护士长10.医院健康促进较医院健康教育更注重的方面是 D A.患者的行为B.医院员工的健康教育技能C.家属的行为D.环境支持E.社区人群的行为11.积极组织社区活动,发动群众参与,属于健康教育干预策略中的 EA.社会策略B.环境策略C.信息传播D.技能发展E.组织方法12.社区卫生服务是 CA.病人为中心,家庭为导向B.老年人为中心,社区为导向C.人的健康为中心,需求为导向D.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导向E.老年人为中心,需求为导向13.关于专题小组讨论的优点, 不正确的是 DA.可以获得群体对某事物的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看法B.与结构式问卷调查相比,可以较好地了解到调查对象的态度和对事物的看法C.与个别访谈比,专题小组讨论省时间、省费用,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丰富的信息D.特别适合于敏感问题的研究E.可以用于探索群体的态度14.关于信度和效度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AA.信度高,效度就高B.效度高,信度就高C.信度不高,效度也不高D.信度高,效度不一定高E.效度不高,信度可能高,也可能不高15.关于问卷分类的描述,错误的是:CA.问卷可分为结构问卷和非结构问卷两类B.非结构问卷只列出问题的内容和提问的方向C.结构问卷多用于试测或进行深入访淡D.结构问卷优点之一是答案标准化E.健康教育KAP问卷多被编制为结构问卷的形式四1.属于学校健康促进一级目标人群的是 BA.学校领导B.学生C.教职员工D.学生家长E.社区领导2.下列哪一条属于“学校健康政策” CA.请家长或学校所在社区的组织团体,参与学校的健康计划B.改造学校的体育卫生设施C.制定进行健康筛查的规定与时间表D.监测学生生长发育,并培训师生预防疾病的技能E.安排健康教学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健康服务活动3.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融洽师生关系,属于学校健康社会环境的 B A.事物环境B.人际环境C.社区环境D.物质环境E.教育环境4.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融洽师生关系,属于学校健康社会环境的.DA.教育环境B.事物环境C.社区环境D.人际环境E.物质环境5.在农村社区的“改水改厕,控制肠道传染病”项目中,当人群已经对项目意义有了一定了解时,健康教育活动应主要侧重于 BA.广泛宣传,引发人们对改水改厕的重视B.提供具体知识和技能,为社区居民行为改善奠定基础C.结合居民的实际情况,进行说服教育D.提供具体方法,鼓励人们尝试新事物E.对率先改水改厕的居民进行鼓励和肯定6.积极组织社区活动,发动群众参与,属于健康教育干预策略中的EA.社会策略B.环境策略C.信息传播D.技能发展E.组织方法7.不属于职业人群一般健康教育内容的是 EA.营养教育B.饮食卫生C.戒烟限酒D.起居卫生E.心理教育8.属于农村群体卫生行为的是 DA.勤剪指甲B.不喝生水C.不吸烟;不酗酒D.居室整洁通风E.饭前便后洗手9.在农村促进家禽家畜圈养,属于农村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中的 AA.移风易俗,改变农村不良卫生习惯B.卫生法制教育C.农村环境卫生教育D.农村环境保护教育E.农村常见病防治教育10.在社区健康促进中,可以开发利用的社区资源不包括 EA.人力资源B.财力资源C.信息资源D.物力资源E.时间资源11.在社区健康促进项目中建立健全组织网络,属于社区健康促进策略中的 A A.社区组织与动员B.开发利用社区资源C.健康信息传播D.社会教育E.培训12.在农村开展的合理添加辅食,增进儿童营养的健康教育项目中,一级目标人群是 BA.5岁以下婴幼儿B.5岁以下婴幼儿的母亲C.乡村医生D.村妇女干部E.乡村托幼机构的教师13.开展社区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从健康传播效果的层次看,以下表述属于态度向有利于健康转变的是 EA.经常参加有氧健身运动B.相信合理膳食有利于防病C.常吃新鲜蔬菜、水果D.知晓肥胖对健康的危害E.愿意接受健康指导14.下列关于社区健康教育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 EA.健康教育对象是社区人群B.引导社区居民养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C.是初级卫生保健的集中体现D.是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活动E.要求政府采取行政措施进行干预15.在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中,家庭健康教育的内容不包括 CA.饮食卫生与营养B.急救与护理C.卫生法律法规D.居室环境卫生E.心理卫生16.下列运动不属于有氧运动的 CA.步行B.慢跑C.举重D.舞蹈E.游戏17.成瘾性行为的形成过程不包括 BA.诱导阶段B.准备阶段C.形成阶段D.巩固阶段E.衰竭阶段18.《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的日期 C A.2003年11月10日B.2005年8月28日C.2006年1月9日D.2006年5月31日E.2007年1月10日19.进行乙肝预防时,最有效的预防方式应是:D A.切断传播途径B.控制传染源C.正规治疗D.接种疫苗20.对AIDS/HIV者歧视是一种:C A.自我防卫行为B.遏制艾滋病传播行为C.社会性危险因素D.保健技能提高的体现。
青田县农村老年人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状况调查
![青田县农村老年人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状况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4fe511cc79563c1ec4da7120.png)
青田县农村老年人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状况调查摘要】目的:了解青田县农村老年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普及老年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及强化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取青田县5个乡镇,随机抽取300名农村老年人开展问卷调查,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本次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46.23%。
经单因素卡方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的农村老年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最近一次与配偶或同居者、临时性伴、暗娼(小姐)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分别占2.99%、25.00%和27.27%。
结论:青田县农村老年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安全套使用率均较低,需结合该类人群特征,有针对性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和高危行为干预工作。
【关键词】老年人;艾滋病;知识;行为【中图分类号】R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3-0350-03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日益加快,中老年人的健康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1]。
近年来,中老年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HIV/AIDS)进入快速增长期,已经成为AIDS疫情流行新的趋势[2-3]。
截止2016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AIDS感染者报告人数较2010年增长了近20倍。
为了解青田县农村老年人群AIDS 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行为状况,为普及AIDS相关知识及强化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2017年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在青田县居住满六个月及以上,且年龄在60岁及以上,排除精神障碍性疾病者为本次调查对象。
1.2 方法按照青田县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常住人口的6‰抽取样本量300人。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青田县33个乡镇按照地理位置分在东南西北中5个区域中,从每个区域中随机抽取1个乡镇,每个被抽中的乡镇分别调查符合要求的老年人60人。
问卷由市疾控中心统一设计,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信息、AIDS核心知识、性行为情况、安全套使用情况、毒品使用情况等。
居民艾滋病知晓率分析
![居民艾滋病知晓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c9255f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5e.png)
居民艾滋病知晓率分析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蔓延已成为近30年来严重困扰和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的突出社会问题[1]。
从艾滋病病毒感染绝对数字看,我国是世界上感染人数最多的15个国家之一。
尽管全国艾滋病疫情整体保持低流行状态,但部分地区流行程度较高。
2014年我国新报告感染者和患者达10.4万例,较上年增加14.8%。
目前艾滋病疫情已经由特殊、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随机选择太原市2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2个乡村卫生室,分别选择每个辖区内的100名居民进行调查。
本次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294份,有效率73.5%。
1.2方法:采用自制问卷以面对面无记名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表根据文献自行设计,并请有关专家审阅,正式应用前经过预实验修改确定。
调查前进行调查员的统一培训。
问卷调查时由调查员先介绍调查目的和程序,说明参加调查的自愿性原则和调查结果的保密性原则。
调查由被调查者独立匿名填写当场收回。
数据收集人员审查并复核已填好的调查表,通过逻辑比较排除无效问卷。
1.3内容: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传播途径、非传播艾滋病的行为、可以预防的行为等几个方面。
1.4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城乡居民的艾滋病知晓情况进行统计学描述,不同特征人群知晓率差异采用χ2检验。
2结果2.1一般情况:本次共有效调查294人,其中男性66人,女性228人,平均年龄为(40±13)岁,居住在城市和乡村的人群分别占51.02%(150/294)和48.98%(144/294),未婚和在婚的人群分别占15.99%(47/294)和84.01%(247/294)。
调查对象中医务工占46.94%(138/294)。
2.2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防护措施知晓率高:97.28%的群众都知晓艾滋病可以通过血液传播,94.90%的居民对于艾滋病通过母婴传播有正确认识。
我国12省城乡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调查与分析
![我国12省城乡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调查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bb1f2fdba0d4a7302763a6d.png)
市居民艾 滋病基本 知识 知晓率高 于农村居 民;报告数居 中地 区城 乡居 民的艾滋病基 本知识知 晓率高于较低地 区,
报告数较 低地区高于较 高地 区 ;东部地 区城 乡居 民的艾滋病 基本知识 知 晓率 高于 中部地 区,中部地 区高于西部
地区。
【 关键词 】 城乡居 民 ;艾滋病 ;知晓率 ;调查
城乡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 知晓状 况进 行专题调 查。结果
8.% ( 33 区间为 7. % ~ 18 )和 7 .% ( 5O 9.% 12 区间为 5 . % ~8 .% ) 2省 中,报告数 较高地 区城 乡居 民艾 33 4 8 ;1 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中位数分别 为 8. %和 6 . % ,居 中地区的 中位数分别为 8. %和 7 . % ,较低地 区的中 09 9O 83 85 位数分别 为 8 . % 和 7 . % ;1 15 01 2省 中,东部 地 区城 乡 居 民艾 滋 病 基 本 知 识 知 晓率 中位 数 分 别 为 8. % 和 83 7 . % ,中部地区 的中位数分别为 8 . %和 7 . % ,西部地区的中位数分别为 7 . %和 6 . %。结论 90 20 01 76 48 l 2省城
m n a a d u b n r sd n sw r 0 9 a o g r r n r a e i e t e e 8 . % a d 6 . % i r aw t ih rr p rig n mb r 88 3% a d 7 .5% i 卜 u l n 9 0 n a e i hg e e ot u e h n . n 8 na
中 围肆 康 教 育 2 1 0 0年 3月 第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卷第 3期
・
论著 ・
砚山县大众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砚山县大众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c6a5b31ed9ad51f11df2c3.png)
砚山县大众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目的了解砚山县乡镇及城市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和相关态度的知晓情况,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于2017年7月对砚山县秀源社区、嘉禾社区、书院社区、阿舍乡、平远镇、八嘎乡共 1 200名居民进行艾滋病知识的问卷调查。
结果城乡居民的总知晓率84.17%,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平均知晓率77.84%,城市居民89.89%,文化程度越高,艾滋病基础知识的知晓率越高。
结论要继续加大尤其是农村居民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力度,消除歧视及恐惧。
标签:艾滋病;知晓率;问卷调查Investigation of Awareness Rate of the Public in the Yanshan to the AIDS KnowledgeZHANG HuiYanshan Care Center,Yanshan,Yunnan Province,6631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know the awareness rate of the public in the Yanshan to the AIDS knowledge thus providing basis for the further targeted development of AIDS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1 200 residents in Yanshan Xiuyuan Community,Jiahe Community,Shuyuan Community,Ashe village,Pingyuan Town,Baga village were for AIDS knowledge questionnaire in July 2017 by the layer and random sampling method. Results The total awareness rate of the urban residents was 84.17%,and the average awareness rate of rural residents and urban residents was respectively 77.84% and 89.89%,the higher the cultural degree,the higher the basic knowledge of AIDS. Conclusion We continue to increase the publicity of AIDS related knowledge of rural residents and eliminate the discrimination and horror.[Key words] AIDS;Awareness rate;Questionnaire砚山县自1997年报告首例HIV感染者以来,截至2016年12月底,全县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1 836例,累计存活病例1 379例,占当地总人口比例0.25%。
兴县不同人群艾滋病知识调查及现状分析
![兴县不同人群艾滋病知识调查及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f7c7961f524ccbff021842e.png)
兴县不同人群艾滋病知识调查及现状分析摘要】目的了解不同人群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反映他们预防艾滋病的能力,为今后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调查问卷, 随机抽取居民、高中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采取自愿、不记名方式调查。
结果是对如何预防传播艾滋病的高危行为知晓率较低,尤其是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知晓率更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存在恐惧心理。
结论是目前我县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人,充分利用各种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大艾滋病宣传力度,让群众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控制艾滋病之根本。
【关键词】艾滋病知识调查现状随着我县经济发展、新建铁路高速公路和工矿企业人驻,外来务工人员逐年增多,近几年大批建筑工人进入我县,有部分人举家迁来居住,因此普及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同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尤为重要。
目前艾滋病尚无疫苗可预防、又无治愈药物的情况下,通过健康教育向广大群众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亦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
1 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随机抽取调查对象包括城镇居民、青少年学生、外来务工人员。
1.2调查方法调查员为疾控中心专业人员,调查前对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注意事项与技巧进行培训。
问卷填写采用自愿、不记名、选择方式回答;艾滋病相关知识问题答案以“能、不能、不知道;是、否、拒答”三选一的形式出现,防止被调查者在回答时主观猜测,以示结果的客观性。
调查时由调查员讲明情况,当场发卷,当场填完收回;对文化程度较低、独立理解能力较差的人群采取个别询问、由调查员代笔填写问卷。
不同人群问卷内容不同。
包括一般状况、艾滋病知识与态度、艾滋病知识来源和态度;与固定性伴性行为、商业性行为、与临时性伴性关系、吸毒行为、求医行为、干预服务获得情况等。
2 结果2.1人口学特征城市居民283份(男性192人,女性91人);外来务工人员649份(男性604人,女性45人);教师256份(男性74人。
2024年健康知识知晓率调查方案范本(3篇)
![2024年健康知识知晓率调查方案范本(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aa6d1d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c.png)
2024年健康知识知晓率调查方案范本一、调查目的与背景健康知识是人们保持身体健康的基础。
然而,由于生活节奏快、信息爆炸等原因,许多人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存在差异。
为了解我国2024年健康知识的普及和认知情况,本调查旨在探究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并为制定针对性的健康宣传和教育计划提供依据。
二、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全国范围内的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群。
三、调查内容和方式1. 调查内容(1) 基本信息: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等。
(2) 健康知识知晓情况: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测量被调查者对于常见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包括但不限于:饮食健康、运动保健、心理健康、疾病预防等。
2. 调查方式(1) 线上问卷调查:通过互联网平台,利用问卷星或其他在线调查工具进行调查。
(2) 线下面对面调查:在各地设立调查点,由调查人员采用面访方式进行调查。
四、问卷设计与调查流程1. 问卷设计:(1) 个人基本信息: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等。
(2) 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设计多个选择题,涵盖常见的健康知识领域,如饮食健康、运动保健、心理健康等。
(3) 开放性问题:为了获取更加详细的信息,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让被调查者对健康知识了解的具体情况进行描述。
2. 调查流程:(1) 宣传阶段:在调查开始前,可以通过宣传册、海报等形式,广泛宣传此次调查,增加被调查者的知晓度并提高参与率。
(2) 数据采集阶段:根据预定的时间和地点,在线上和线下同时进行调查,保证数据的充分采集。
(3) 数据整理与分析:对收集到的问卷数据进行整理、清洗和统计分析,生成报告并提出相关建议。
五、调查样本规模和抽样方法1. 样本规模:根据全国范围内的成年人口数量,合理确定样本规模。
一般来说,样本规模可以在10000人左右,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抽样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样本的选择。
首先,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一定数量的城市和乡镇作为调查点;然后,在各调查点内根据人口分布情况,抽取一定数量的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2024青年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
![2024青年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https://img.taocdn.com/s3/m/8025847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09.png)
2024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
(学生青年)
一、一般人口学信息
1、性别:①男②女
2、年龄:岁
3、民族:族
4、文化程度:
①小学及以下②初中③高中/中专④大学⑤研究生
5、居住地:①城镇②农村
二、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红色是答案)
1.通过外表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吗?
①可以②不可以③不知道
2.日常生活和学习接触会感染艾滋病吗?
①会②不会③不知道
3.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风险吗?
①可以②不可以③不知道
4.艾滋病是一种不可治愈的严重传染病吗?
①是②否③不知道
5.目前我国青年学生中艾滋病流行呈快速增长趋势,主要传播方式为男性同性性行为,其次为异性性行为,是吗?
①是②否③不知道
6.发生高危行为后(共用针具吸毒/不安全性行为等),应主动寻求艾滋病检测与咨询吗?
①是②否③不知道
7.使用新型毒品(如冰毒、摇头丸、K粉等)会增加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吗?
①会②不会③不知道
8.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结婚/就业/入学等权益受我国法律保护吗?
①是②否③不知道。
山西省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与歧视状况调查
![山西省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与歧视状况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392fbdf6700abb68a982fb3d.png)
・
论著 ・
山西 省 农 村 居 民 艾 滋 病 知 识 与 歧 视 状 况 调 查
张爱 莲 ,董 海原 ,王艳 军 ,张跃
【 中图分类号 】R9 , 529 【 13 R 1.1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98 (00 1 — 85 0 02— 92 21) 1 04 — 3 【 摘要 】 目的 了解 山西省某地农村居 民艾滋病相关知识 知晓程度及歧视现 状。方 法
析显示 ,无 P H L A村 的村民非传播途径知识得分越高 ,越年轻者 ,对 P H L A的歧视 程度越低 ;P H L A所在村的普通 村民非传播途径知识 、传播途径知识得分及文化程度越高者 ,歧视程度越低。结论 P H L A所在村 的普通村民艾 滋
病歧视程度低于无 P H L A村 的村 民;艾滋病相关知识缺乏是导致艾滋病歧视 的最主要原 因。
e n S a x rv n e s r i h n iP o i c .M e h d S mpe r n o s pi g w su e o s lc 4 i a e h ie t h e p e l — to s i l a d m a l a s d t ee t 6 vl g r w ol d m n 2 l s v l t ep o l v l i
【 关键词 】 农村居 民;艾滋病 ;知识 ;歧视
S r e n t e s t s o DS k o e g n ic i n t n a n e vH g r h n iP o i c Z ANG u v y o h t u fAI n wld e a d d s rmi a i mo g t i a e si S a x r vn e a o h n H
中国八省市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来源调查与分析
![中国八省市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来源调查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a0c9fbd65ce05087632137a.png)
nw ppr ( 9 9 一6 . % ) p bi sri n one e t 3 . % 一 18 )sces e .Df rn ct ois f e sae 3. % s 14 , ul e c an ucm n ( 0 9 c v e 5. % ucsi l v y ieet ae r g eo
rs et i po icsi hn H /e。 UH n L e nUJ g X O a , A n -e UU Y fn a ei ns n8 rv e C ia d n n U Y-i H og t , i , INGR n H N M 1 年 6月 第 2 00 6卷 第 6
左云县人群艾滋病知晓率调查
![左云县人群艾滋病知晓率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3db2a4cd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d6.png)
左云县人群艾滋病知晓率调查
王莉
【期刊名称】《求医问药(学术版)》
【年(卷),期】2011(009)012
【摘要】目的:分析大众人群对艾滋病的认知现状,并作出相应评价.方法:对左云县人群采取整群分层随机抽样,借助<山西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中期评估"大众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专题调查问卷,借助EpiData软件开展信息录入,然后导入Excel数据表开展知晓率统计.结果:有效问卷676份,知晓人数521,防治知识知晓率为77.07%.结论:有必要加强对农村居民和农民工群体企业内部的青少年人群的教育培训,使其深入了解预防艾滋病知识.
【总页数】1页(P618-618)
【作者】王莉
【作者单位】山西省左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西,大同,037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5.4
【相关文献】
1.广西崇左市艾滋病预防控制项目各类人群艾滋病知晓率调查分析报告 [J], 黄英华
2.砚山县大众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J], 张慧
3.某市2017年大众人群艾滋病知晓率调查结果分析 [J], 李淑娟;周柏林
4.左云县人群艾滋病知晓率调查 [J], 王莉
5.广西崇左市艾滋病预防控制项目各类人群艾滋病知晓率调查分析报告 [J], 黄英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某县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绛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043600) 张 霞 艾滋病因其传播迅速、病死率高已成为许多国家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为有效遏制艾滋病的流行与蔓延,我国政府采取了多种防治措施,为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各地农村大力推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为了真实了解我县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状况,促进绛县控制与预防艾滋病工作的正常而有效地开展,本调查针对15~49岁农村居民开展问卷调查。
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83份,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15~49岁农村居民。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获取样本。
1.2 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传播途径及防治知识,获得相关知识的渠道以及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等。
对15~24岁、25~49岁2个年龄段统计当地农村居民在过去12个月获得艾滋病预防信息的比例及能正确识别艾滋病经性传播的途径并摒弃艾滋病传播主要错误观点的比例。
1.3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全部采用问卷调查,调查员统一培训后实施调查。
所有资料通过EpiData 3.0录入并分析。
对下列5个问题全部回答正确为艾滋病知晓:蚊子叮咬会传播艾滋病病毒、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桌吃饭会得艾滋病、仅与一个未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性伴发生性行为能降低艾滋病传播的风险、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有可能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她的孩子、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得艾滋病。
2 调查结果15~49岁人群中,在过去12个月获得艾滋病预防信息的人的比例为97.2%。
15~24岁居民、25~49岁居民中能正确识别艾滋病经性传播的途径并摒弃艾滋病传播主要错误观点的比例分别为71.0%、44.7%。
3 讨 论本次调查表明,当地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的认识处于“广泛听说但缺乏深入了解”的阶段:绝大多数(97.2%)居民听说过艾滋病相关信息,但是,对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如对于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对于与艾滋病患者日常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等的认识不足、不深),艾滋病防范意识及防范能力不足(血液安全意识,对安全套的防病功能缺乏认识等)。
本次调查发现:为数不少的居民对于与艾滋病患者的日常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缺乏认识,特别是对于蚊虫叮咬以及与艾滋病患者共餐等心存恐惧,仍有31.2%和11.2%的被访居民不了解这两种方式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的,少数被访居民(3.3%)认为“感染艾滋病的妇女不会将病毒传播给她的孩子”。
这些认识上的误区会引起对艾滋病不必要的恐慌以及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
对于“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患者共用注射器会得艾滋病”和“输入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得艾滋病”,分别有95.3%和97.0%的居民能正确认识到这两点。
而对于“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降低艾滋病传播的危险”这一问题,仍有11.2%的居民不能正确认识。
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及更有针对性的宣传方法提高宣传效果。
只有使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清晰的认识,掌握充足的正确的艾滋病预防措施,才能消除他们对于艾滋病不必要的过度恐慌,提高农村居民的艾滋病预防能力。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要求,到2007年底,全国15~49岁人口中,农村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要达到65%以上。
本次结果表明,尽管已开展了多年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但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的正确认知率仅达到48.5%。
由于在宣传工作中重视了核心信息的告知,农村居民对个别信息的知晓率相对较高,2004年本地调查农村居民对于与艾滋病患者日常接触以及蚊虫叮咬等方式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正确认知率分别为79.8%、38.5%,本次调查中,2个指标上升为88.8%、68.8%。
与本地区2004年的调查相比,农村居民愿意与艾滋病患者继续交往的比例为由当年的59.3%上升到85.3%。
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现象有所缓解,表明这些年的宣传教育工作还是富有成效的。
本次调查显示,在以往的艾滋病知识宣传中,电视(68.3%)、广播(44.5%)和免费宣传材料(54.5%)对农村居民的影响较大,而对朋友、自愿咨询检测服务、课堂讲授及网络的选择均不足7%。
表明本地农村居民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期望途径较少,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欲求不强。
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对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的选择仅4.9%。
这表明当地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促进工作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建议相关机构尽快开展需求调查,找到开展VCT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障碍和薄弱环节,通过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方法来推进VCT工作的开展,使更多的高危人群和其他潜在可能感染的人群自愿地、积极主动地到相应的机构获得方便快捷和高质量的保密咨询和检测及转诊服务,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扩大VCT的覆盖面,促进VCT的可持续发展[1]。
目前我县大多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农村。
由于农村居民人口流动频繁,流动人口又以青壮年为主,因不良性接触而感染艾滋病的机会较大。
流动在外的农村人口大都处于城市的边缘,住所的卫生设施和医疗保障都极度贫乏,艾滋病防护意识不强的农民在城市里更容易受到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更少获得帮助。
提高农村居民的艾滋病知识水平、改变他们的态度和行为,都不是短时期内能完成的,因此,农村地区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1]沈洁,杨凭.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现场实施与管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8.(收稿日期:2011-10-28)作者简介:张霞,女,1968年9月生,副主任医师,绛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043600山西某县1 260名6岁以下幼儿营养监测报告柳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033300) 王红燕 为了解我县6岁以下儿童营养,探讨儿童膳食结构、营养素的摄入与供给量,为开展儿童营养监测积累资料,为今后改善儿童营养,提高儿童生长发育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按照全国儿童营养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于2006年7月和2008年7月随机抽样对柳林县柳林镇贺昌村、青龙村、毛家庄村、薛家湾村,穆村乡堡上村、沙曲村,金家庄乡金家庄村等3个乡7个村1 260名6岁以下儿童营养监测,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按照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人均收入状况将全县划分为好、中、差三类乡镇,以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柳林镇贺昌村、青龙村、毛家庄村、薛家湾村,穆村乡堡上村、沙曲村,金家庄乡金家庄村等3个乡7个村作为调查监测点,每个调查监测点抽查6岁以下儿童180名,作为营养调查监测对象。
对全县调查对象1 260名儿童进行营养与体格发育的体质量患病率、生长发育迟缓患病率、母乳喂养情况、呼吸系统2周患病率、腹泻2周患病率情况进行调查监测。
1.2 调查方法:现场调查专业技术人员由经过专门严格培训合格的县卫生防疫站和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具体调查方法步骤为:①对各调查监测点内6岁以下儿童住户进行随机抽样,确定调查样本户并列出名单;②采用登门入户调查,对6岁以下儿童和家庭成员进行营养膳食和体格测量,膳食膳食以24h膳食回忆法,体格测量采取现场调查时准确测量身高、体质量;③按照儿童营养表格要求逐项填写调查记录,收集调查户有关经济收入等有关资料;④全部调查数据资料输入电脑评价分析。
1.3 评价标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凡体质量或身高在珚x-s为体质量身高发育达标;凡体质量或身高低于珚x-2s为中度营养不良或中度发育迟缓;凡体质量或身高低于珚x-2s为重度营养不良或重度发育迟缓的体质量身高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2 结 果2.1 营养与体格发育:1 260名6岁以下儿童营养与体格发育调查监测,男生625人,女生635人;按年龄分组人数分布为0岁~117人,6个月~137人,12个月~188人,2岁~156人,36岁~204人,4岁~171人,<6岁287人。
调查结果发现6岁以下儿童膳食中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各种维生素的摄入量与供给量较低,各种营养素不足。
体质量调查结果,体质量发育达标率为65.87%(830/1 260),男女体质量发育达标率分别,66.88%(148/625)、64.88%(412/635);低体质量患病率34.13%(430/1 260),中度低体质量患病率25.00%(315/1 260),重度低体质量患病率9.13%(115/1 260);其中男女中度低体质量患病率分别为27.20%(170/625)、22.83%(145/635),男女重度低体质量患病率分别为8.16%(51/625),10.08%(64/635)。
男女体质量发育达标率、中度营养不良低体质量、重度营养不良低体质量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身高调查结果,儿童身高达标率56.75%(715/1 260),男女身高达标率56.96%(356/625),56.54%(359/635),儿童身高达标率、中重度生长发育迟缓患病率分别达34.13%(430/1 260)、43.25%(545/1 260)。
中度、重度营养不良低体质量分别为25.00%(315/1 260)、9.13%(115/1 260),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母乳喂养情况:1260名6岁以下幼儿纯母乳喂养率为72.08%(908/1 260),部分母乳喂养率27.94%(352/1 260),调查2岁以下儿童317人,出生后9h开始吸乳,9个月以后开始断乳占78.05%(256/328)。
2.3 呼吸系统2周患病率情况:1 260名幼儿中呼吸系统两周患病调查发现,幼儿患病主要以感冒为主,临床症状为咳嗽、发热或不发热、流鼻涕等,病程平均持续时间为3~6d,呼吸系统2周患病率为50.08%(631/1 260),其中男性51.36%(321/625),女性48.82%(310/635)。
2.4 腹泻2周患病率情况:腹泻2周患病率情况主要以消化不良为主,病程平均持续时间为3.4d,患病率为60.00%(756/1 260),男女腹泻2周患病率分别为58.88%(368/625),61.10%(388/635),患病后2d内到当地村诊所或乡镇卫生院就诊治疗者占94.84%(717/756)。
3 讨 论婴幼儿期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合理营养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
调查中发现经济条件好、蛋白质、热量等各种营养素充足的家庭儿童体质量身高生长发育明显优于经济条件差、各种营养素缺乏的儿童。
我县经济文化水平较低,儿童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水平较低,低体质量、生长发育迟缓患病率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造成儿童营养与体格发育不良的主要原因可能与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