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某县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某县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绛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043600) 张 霞
艾滋病因其传播迅速、病死率高已成为许多国家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为有效遏制艾滋病的流行与蔓延,我国政府采取了多种防治措施,为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各地农村大力推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为了真实了解我县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状况,促进绛县控制与预防艾滋病工作的正常而有效地开展,本调查针对15~49岁农村居民开展问卷调查。
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83份,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15~49岁农村居民。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获取样本。
1.2 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传播途径及防治知识,获得相关知识的渠道以及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等。
对15~24岁、25~49岁2个年龄段统计当地农村居民在过去12个月获得艾滋病预防信息的比例及能正确识别艾滋病经性传播的途径并摒弃艾滋病传播主要错误观点的比例。
1.3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全部采用问卷调查,调查员统一培训后实施调查。
所有资料通过EpiData 3.0录入并分析。
对下列5个问题全部回答正确为艾滋病知晓:蚊子叮咬会传播艾滋病病毒、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桌吃饭会得艾滋病、仅与一个未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性伴发生性行为能降低艾滋病传播的风险、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有可能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她的孩子、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得艾滋病。
2 调查结果
15~49岁人群中,在过去12个月获得艾滋病预防信息的人的比例为97.2%。
15~24岁居民、25~49岁居民中能正确识别艾滋病经性传播的途径并摒弃艾滋病传播主要错误观点的比例分别为71.0%、44.7%。
3 讨 论
本次调查表明,当地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的认识处于“广泛听说但缺乏深入了解”的阶段:绝大多数(97.2%)居民听说过艾滋病相关信息,但是,对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如对于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对于与艾滋病患者日常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等的认识不足、不深),艾滋病防范意识及防范能力不足(血液安全意识,对安全套的防病功能缺乏认识等)。
本次调查发现:为数不少的居民对于与艾滋病患者的日常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缺乏认识,特别是对于蚊虫叮咬以及与艾滋病患者共餐等心存恐惧,仍有31.2%和11.2%的被访居民不了解这两种方式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的,少数被访居民(3.3%)认为“感染艾滋病的妇女不会将病毒传播给她的孩子”。
这些认识上的误区会引起对艾滋病不必要的恐慌以及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
对于“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患者共用注射器会得艾滋病”和“输入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得艾滋病”,分别有95.3%和97.0%的居民能正确认识到这两点。
而对于“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降低艾滋病传播的危险”这一问题,仍有11.2%的居民不能正确认识。
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及更有针对性的宣传方法提高宣传效果。
只有使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清晰的认识,掌握充足的正确的艾滋病预防措施,才能消除他们对于艾滋病不必要的过度恐慌,提高农村居民的艾滋病预防能力。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要求,到2007年底,全国15~49岁人口中,农村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要达到65%以上。
本次结果表明,尽管已开展了多年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但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的正确认知率仅达到48.5%。
由于在宣传工作中重视了核心信息的告知,农村居民对个别信息的知晓率相对较高,2004年本地调查农村居民对于与艾滋病患者日常接触以及蚊虫叮咬等方式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正确认知率分别为79.8%、38.5%,本次调查中,2个指标上升为88.8%、68.8%。
与本地区2004年的调查相比,农村居民愿意与艾滋病患者继续交往的比例为由当年的59.3%上升到85.3%。
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现象有所缓解,表明这些年的宣传教育工作还是富有成效的。
本次调查显示,在以往的艾滋病知识宣传中,电视(68.3%)、广播(44.5%)和免费宣传材料(54.5%)对农村居民的影响较大,而对朋友、自愿咨询检测服务、课堂讲授及网络的选择均不足7%。
表明本地农村居民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期望途径较少,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欲求不强。
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对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的选择仅4.9%。
这表明当地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促进工作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建议相关机构尽快开展需求调查,找到开展VCT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障碍和薄弱环节,通过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方法来推进VCT工作的开展,使更多的高危人群和其他潜在可能感染的人群自愿地、积极主动地到相应的机构获得方便快捷和高质量的保密咨询和检测及转诊服务,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扩大VCT的覆盖面,促进VCT的可持续发展[1]。
目前我县大多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农村。
由于农村居民人口流动频繁,流动人口又以青壮年为主,因不良性接触而感染艾滋病的机会较大。
流动在外的农村人口大都处于城市的边缘,住所的卫生设施和医疗保障都极度贫乏,艾滋病防护意识不强的农民在城市里更容易受到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更少获得帮助。
提高农村居民的艾滋病知识水平、改变他们的态度和行为,都不是短时期内能完成的,因此,农村地区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沈洁,杨凭.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现场实施与管理.上海: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8.
(收稿日期:2011-10-28)作者简介:张霞,女,1968年9月生,副主任医师,绛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043600
山西某县1 260名6岁以下幼儿营养监测报告柳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033300) 王红燕
为了解我县6岁以下儿童营养,探讨儿童膳食结构、营养素的摄入与供给量,为开展儿童营养监测积累资料,为今后改善儿童营养,提高儿童生长发育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按照全国儿童营养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于2006年7月和2008年7月随机抽样对柳林县柳林镇贺昌村、青龙村、毛家庄村、薛家湾村,穆村乡堡上村、沙曲村,金家庄乡金家庄村等3个乡7个村1 260名6岁以下儿童营养监测,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按照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人均收入状况将全县划分为好、中、差三类乡镇,以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柳林镇贺昌村、青龙村、毛家庄村、薛家湾村,穆村乡堡上村、沙曲村,金家庄乡金家庄村等3个乡7个村作为调查监测点,每个调查监测点抽查6岁以下儿童180名,作为营养调查监测对象。
对全县调查对象1 260名儿童进行营养与体格发育的体质量患病率、生长发育迟缓患病率、母乳喂养情况、呼吸系统2周患病率、腹泻2周患病率情况进行调查监测。
1.2 调查方法:现场调查专业技术人员由经过专门严格培训合格的县卫生防疫站和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具体调查方法步骤为:①对各调查监测点内6岁以下儿童住户进行随机抽样,确定调查样本户并列出名单;②采用登门入户调查,对6岁以下儿童和家庭成员进行营养膳食和体格测量,膳食膳食以24h膳食回忆法,体格测量采取现场调查时准确测量身高、体质量;③按照儿童营养表格要求逐项填写调查记录,收集调查户有关经济收入等有关资料;
④全部调查数据资料输入电脑评价分析。
1.3 评价标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凡体质量或身高在珚
x-s为体质量身高发育达标;凡体质量或身高低于珚
x-2s为中度营养不良或中度发育迟缓;凡体质量或身高低于珚
x-2s为重度营养不良或重度发育迟缓的体质量身高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2 结 果
2.1 营养与体格发育:1 260名6岁以下儿童营养与体格发育调查监测,男生625人,女生635人;按年龄分组人数分布为0岁~117人,6个月~137人,12个月~188人,2岁~156人,36岁~204人,4岁~171人,<6岁287人。
调查结果发现6岁以下儿童膳食中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各种维生素的摄入量与供给量较低,各种营养素不足。
体质量调查结果,体质量发育达标率为65.87%(830/1 260),男女体质量发育达标率分别,66.88%(148/625)、64.88%(412/635);低体质量患病率34.13%(430/1 260),中度低体质量患病率25.00%(315/1 260),重度低体质量患病率9.13%(115/1 260);其中男女中度低体质量患病率分别为27.20%(170/625)、22.83%(145/635),男女重度低体质量患病率分别为8.16%(51/625),10.08%(64/635)。
男女体质量发育达标率、中度营养不良低体质量、重度营养不良低体质量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身高调查结果,儿童身高达标率56.75%(715/1 260),男女身高达标率56.96%(356/625),56.54%(359/635),儿童身高达标率、中重度生长发育迟缓患病率分别达34.13%(430/1 260)、43.25%(545/1 260)。
中度、重度营养不良低体质量分别为25.00%(315/1 260)、9.13%(115/1 260),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母乳喂养情况:1260名6岁以下幼儿纯母乳喂养率为72.08%(908/1 260),部分母乳喂养率27.94%(352/1 260),调查2岁以下儿童317人,出生后9h开始吸乳,9个月以后开始断乳占78.05%(256/328)。
2.3 呼吸系统2周患病率情况:1 260名幼儿中呼吸系统两周患病调查发现,幼儿患病主要以感冒为主,临床症状为咳嗽、发热或不发热、流鼻涕等,病程平均持续时间为3~6d,呼吸系统2周患病率为50.08%(631/1 260),其中男性51.36%(321/625),女性48.82%(310/635)。
2.4 腹泻2周患病率情况:腹泻2周患病率情况主要以消化不良为主,病程平均持续时间为3.4d,患病率为60.00%(756/1 260),男女腹泻2周患病率分别为58.88%(368/625),61.10%(388/635),患病后2d内到当地村诊所或乡镇卫生院就诊治疗者占94.84%(717/756)。
3 讨 论
婴幼儿期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合理营养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
调查中发现经济条件好、蛋白质、热量等各种营养素充足的家庭儿童体质量身高生长发育明显优于经济条件差、各种营养素缺乏的儿童。
我县经济文化水平较低,儿童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水平较低,低体质量、生长发育迟缓患病率男女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造成儿童营养与体格发育不良的主要原因可能与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