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化氮危险特性表
三氯化氮的性质、危害及预防范本
三氯化氮的性质、危害及预防范本三氯化氮也被称为氮三氯化物,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CI3。
它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氧化剂和氟化剂。
下面将详细介绍三氯化氮的性质、危害及预防范本。
一、三氯化氮的性质:1. 外观:三氯化氮是一种无色至黄色的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2. 密度:三氯化氮的密度为2.18 g/cm³。
3. 熔点和沸点:三氯化氮的熔点为0℃,沸点为71℃。
4. 不溶性:三氯化氮几乎不溶于水,但能与有机溶剂如乙醚、氯仿等混合。
5. 易爆炸:三氯化氮是一种易燃易爆物质,可以通过摩擦、撞击、静电电火花等引发爆炸。
6. 毒性:三氯化氮是一种高毒的物质,能够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二、三氯化氮的危害:1. 刺激性:三氯化氮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接触皮肤和眼睛会引起疼痛、灼伤和红肿等反应。
2. 爆炸性:由于三氯化氮具有易爆炸的性质,一旦遇到火源、高温或其他易燃物质,会引发严重的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毒性:三氯化氮进入人体后,会对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等造成严重伤害,并可能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三、预防范本:为了确保安全,预防三氯化氮的危害,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1. 贮存安全:三氯化氮应储存在密封的容器中,远离火源、高温和易燃物品,避免与可燃物质接触。
2. 使用防护措施:在接触三氯化氮时,需要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和防护服等。
3. 避免吸入:尽量避免吸入三氯化氮的气体或蒸气,应在通风良好的场所进行操作,如实验室或设备内。
4. 防火措施:三氯化氮是易燃易爆物质,不应与火源接触,避免在有火焰或静电场的环境中使用。
5. 废弃物处理:废弃的三氯化氮应进行安全处理,遵守相关法规,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对环境产生污染。
6. 紧急应对:如发生事故或泄漏,应立即撤离危险区域,采取适当的紧急救援措施,并咨询专业人员进行灭火、清除和处置。
总结:三氯化氮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易爆炸和毒性的化合物。
氯化铵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LD50:1650mg/kg(大鼠经口)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
急救
皮肤接触:
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
误服者,口服牛奶、豆浆或蛋清,就医。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作业工人应戴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应该佩戴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
高浓度环境中,戴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紧袖工作服,来自筒胶鞋。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泄漏处置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小心扫起,铲入提桶,运至废物处理场所。也可以用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燃烧爆炸危险性
避免接触的条件:
接触潮湿空气。
燃烧性:
不燃
危险特性:
与氯酸钾或三氟化溴发生爆炸性反应。与七氟化碘等发生剧烈反应。和氰化氢反应生成爆炸性的三氯化氮。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烟气。
燃烧(分解)产物:
氮氧化物、氯化氢、氨。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禁忌物:
强酸、强碱。
灭火方法:
不燃。火场周围可用的灭火介质。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易潮解。
主要用途:
用于金属焊接、电镀、鞣革及制干电池等,农业上用作氮肥。医疗上用作祛痰药。
熔点(℃):
337.8(升华)
三氯化氮的性质、危害及预防
三氯化氮的性质、危害及预防三氯化氮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Cl3。
它是一种黄色液体,在室温下具有刺激性气味。
下面将详细介绍三氯化氮的性质、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性质:1. 物理性质:三氯化氮是一种黄色液体,在常温下呈不稳定状态。
它有较强的挥发性,在空气中易于挥发。
它的密度为1.642 g/cm3,沸点为71 °C,熔点为-40 °C。
三氯化氮能溶于有机溶剂,如醇类、醚类和酮类。
2. 化学性质:三氯化氮在水中分解,产生氯化氢和亚氯酸,同时放出氮气。
它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氧化许多有机物。
与碱金属、碱土金属等金属反应,形成相应的金属氯化物。
危害:1. 毒性:三氯化氮是一种有毒物质,对人体和动物有一定的危害。
接触到三氯化氮会引起眼睛、皮肤和呼吸道的刺激,导致眼疼、红肿、呼吸困难等症状。
长期接触三氯化氮可能引起中毒,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呼吸衰竭、肺水肿等。
2. 燃爆性:三氯化氮是一种易爆物质,可以与许多有机物反应产生爆炸。
在加热、摩擦或遇到火源时,三氯化氮可能发生爆炸,并释放出有毒的氯化氮气体。
预防:1. 防护措施:在使用三氯化氮时,应戴上防护眼镜、手套和防护服等专用防护装备,以减少对皮肤和眼睛的直接接触。
工作区域应保持通风良好,以防止三氯化氮在空气中蒸发。
发生泄漏时,应迅速撤离,并采取适当的应急处理措施。
2. 储存和处理:三氯化氮应储存在密封的容器中,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应将其存放在干燥和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阳光。
使用完毕后的废弃物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理,不能随意倾倒或排放到环境中。
3. 其他预防措施:在使用三氯化氮的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避免发生意外。
与三氯化氮一起存放或操作的物质应进行严格的分离管理,以防止可能的反应和事故发生。
总结:三氯化氮是一种具有毒性和易爆性的化合物,其使用和处理需要严格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及时采取预防措施,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是使用三氯化氮的关键。
危险化学品特性
(2)敏感度 敏感度是指爆炸品在受到热、撞击、摩擦等外界能量
(起爆能)作用时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显然,起爆能与 敏感度成反比,起爆能越小,敏感度越高。可用最小起爆 能表征爆炸品的敏感度。
如: NI3 (三碘化氮,羽毛触动) NCl3(三氯化氮,60g/L) TNT(2,4,6-三硝基甲苯,枪弹射穿)
某些稳定性差易分解的可燃气体,当温度或压力达到一定值后 就会自然发火,甚至发生爆炸性分解。
如乙烯(4MPa,127kJ),乙炔(0.14MPa,226kJ) 环氧乙烷(0.038MPa,134kJ)。
助燃气体如氧气、压缩空气和有毒气体中的氯气、氟气等,这 些气体本身都不可燃,但氧化性很强,都能使可燃气体燃烧或爆炸。
相阀加压,或利用水平落差将事故罐内的液化气体输转到其他容器 或储罐,降低危险程度。实施现场或异地输转倒罐时,管线、设备 必须做到良好接地,必须由专业人员实施操作,消防人员负责用开 花或喷雾水枪掩护并协助操作。
(6)引流燃烧。 有火炬点燃系统的可通过火炬点燃。没有火炬系统的可以通过
临时管线,引流到安全地点点燃。对于罐体燃烧或爆炸后的稳定燃 烧,应用水枪对罐体及比邻设施进行冷却保护,控制燃烧范围。失 控状态下的燃烧一般不应扑灭,一旦熄灭,应继续点燃。
第1类 爆炸品(5项) 第2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3项) 第3类 易燃液体(3项) 第4类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3项) 第5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2项) 第6类 有毒品 第7类 放射性物品 第8类 腐蚀品(3项)
(2)《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 通则》(GB13690-2009)
3对于碱金属碱土金属及其化合物这类遇湿易燃物品如锂钾钠铷铯锶及其化合物等物品由于化学性质十分活泼且燃烧时产生相当高的温度可能与二氧化碳氮气卤代烷等发生化学反应结果会使燃烧更加猛烈因此应慎用二氧化碳氮气卤代烷等灭火剂扑救此类物品火灾
危险化学品系列之一——氯及三氯化氮
氯气泄漏后的 麦子地和油菜地
氯的事故与应急
应急处置原则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 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给予2%至4% 的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呼吸、心跳停止,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 理盐水彻底冲洗。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 水彻底冲洗。就医。
——《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氯的安全使用
【储存安全】
(1)储存于阴凉、通风仓库内,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0℃, 相对湿度不超过80%,防止阳光直射。 (2)应与易(可)燃物、醇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储罐远离火种、热源。气瓶储存时,空瓶和 实瓶应分开放置,并应设置明显标志。储存区应备有泄 漏应急处理设备。 (3)对于大量使用氯气钢瓶的单位,为及时处理钢瓶漏 气,现场应备应急堵漏工具和个体防护用具。 (4)应严格执行剧毒化学品“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 (5)液氯贮放先进仓先使用,仓存时间不应超过30天。
氯的性质
氯的性质
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刺激性气 味的气体。常温下、709kPa以上压 力时为液体,液氯为金黄色。微溶于 水,易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分 子量为70.91,熔点-101℃,沸点34.5℃。
警示词:危险化学品、剧毒品、首批重点监
管
——《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
NCL3危害防治
三氯化氮的控制
实践证明,排污是一个有效的防治NCl3的办法。但 是在排污操作上,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液氯汽化器内的液氯任何时候都不能用完, 一定要保持一定的液氯液位,以稀释NCl3的浓度; (2)排污时一定要带着液氯排,禁止“干排”; (3)加强氯气,液氯中的NCl3监测,发现含量偏 高时,增加排污次数,实行勤排。氯气中一般要求 ψ(NCl3)<5×10-4%,排污液中的NCl3含量则在60g/L 以上; (4)排污时间选择在避开阳光直射的时段进行, 排污管线要设静电接地装置,不要使用胶管胶垫。
氯的危害性
危险特性: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的气体。可溶于水和碱溶液,易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溶于水后,生成次氯酸(HClO)和盐酸,不稳定的次氯酸迅速分解生成活性氧自由基,因此水会加强氯的氧化作用和腐蚀作用。氯气在空气中不会自行燃烧、爆炸,但一般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气中燃烧,就像在氧气中燃烧一样,一般易燃性气体或蒸气也都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氯气能与许多化学品如乙炔、氢气、乙醚、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生成爆炸性物质。氯加压液化或冷冻液化后,为黄绿色油状液体。氯气有强烈腐蚀性,设备及容器极易被腐蚀而泄漏。
氯气对人体的危害
浓度(mg/m3)
0.06~1.5
1.5
3~9
18~40
90120~180303000人体反应无不良反应
稍有气味
有明显气味和刺激
刺激咽喉
引起剧咳
接触30~60分钟可引起严重损害可造成致命性损害
吸入少许即可危及生命
用途:
氯作为强氧化剂,是一种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用途极为广泛,一般用于纺织、造纸、医药、农药、冶金、自来水杀菌剂和漂白剂等。
以上事故均是由于对氯气的性质不了解,对氯气的使用、储存、装卸等操作不当造成的,因此,了解氯气的性质、氯气钢瓶的爆炸原因、泄漏部位以及相关对策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2氯气的性质
理化性质:
化学式:
Cl
2;分子量:70.9;熔点(℃):
-101;沸点(℃):
-34.0;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5;相对密度(水=1):1.41(20℃);
毒性:
氯气属于剧毒物质,氯气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作用,生成毒性更大的光气。氯气对眼睛和呼吸系统的黏膜有极强的刺激性。如与潮湿空气接触则生成初生态氧,并形成盐酸。由于两者的存在致使机体组织发生严重的炎症,在肺中可发生淤血和水肿。我国卫生标准规定在空气中氯气最高容许浓度为1mg/m3。氯气对皮肤也有强刺激性,皮肤暴露部位可有灼热发痒感,有时在面部等处可见氯唑疮。不同浓度氯气对人体的危害见下表。
氯气泄漏事故案例
氯气泄漏事故案例1、氯气反应釜发生泄漏事故的经过与分析一、事故经过2005年4月27日深夜10点55分左右,某化工厂一台反应釜(滴加罐)发生氯气泄漏事故,造成2名操作工死亡,其余操作工因及时从2m多高的操作台跳下逃离而未受伤害。
该台反应釜无出厂铭牌及资料,设计参数不明,反应釜内筒及夹套材料为碳钢。
内筒使用介质为氯化氢、氯气。
使用参数:内筒压力为常压;夹套介质为水蒸汽,夹套使用压力为0.4MP A左右,操作温度内筒或200℃,夹套或165℃。
内筒及夹套封头型式采用椭圆形,支座型式为悬挂式,容积为1000升,内筒衬有搪玻璃,经检查,搪玻璃完好,作为压力容器,该设备投用后一直未经特种设备检测部门检验。
二、事故分析从事故现场分析,该起事故主要是由于操作失误引起的。
操作工误把甲基磺酰氯抽入二碳酸二丁脂生产用的盐酸滴加罐,造成滴加罐内产生压力,真空管突然破裂而引起真空管内氯化氢和氯气外泄,致使2人中毒身亡。
根据GB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氯气为H级(高度危害)介质,车间空气中氯气最高浓度值0.1〜1.0MG/M3,呼吸道吸入半数致死浓度值LC50为200〜2000MG/M3。
即当呼吸道吸入0.2〜2G氯气时,就能造成人员中毒死亡,而真空管的突然破裂造成瞬间外泄的氯气浓度远远超过标准的规定;其次,该反应釜仅在筒体及夹套上装设1只压力表,压力表未经校验。
从锅炉房出来的蒸汽未经减压直接进入滴加罐夹套,使用压力完全由锅炉“控制”(该厂锅炉型号为DZL4-1.25-A II,锅炉出口蒸汽额定为1.25MP A),反应釜上未装安全泄放装置,当反应釜产生压力时,压力无处泄放而致使真空管破裂。
从厂方了解到,氯气泄漏2分钟后,一工人身穿防护服,更换了破裂的真空管,并对管道内的氯气进行中和,遏止了氯气进一步泄漏,防止了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三、反思及教训1、使用单位应配备专(兼)职人员管理反应釜,专(兼)职人员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并制订专用的工艺规程;应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定期到车间掌握设备使用状况,以保证设备能安全正常运行;2、应完善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应持有压力容器上岗证,对生产工艺应熟悉,并能按操作规程熟练操作;3、反应釜这类压力容器必须领取使用登记证,并经特种设备检验部门的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氯的危害性
氯的危害性文章来源:阅读次数:163 更新时间:2011-6-7氯的危害性陈永红1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中氯的使用量在逐步加大,使用氯的企业也越来越多。
液氯(气)在使用、储存、装卸等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安全因素,稍有不慎便会发生事故,国内多次发生液氯钢瓶爆炸、中毒窒息事故令人“谈氯色变”。
对此应解析这些事故,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
例如:事故一:2006年7月9日20时30分许,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某厂一名工人下班关闭密封罐阀门,发现阀门松动,在关闭过程中发生氯气泄漏。
当时现场有4名工人在上风向,立即呼喊距氯气泄漏点只有4~5m厂房内的10余名工人立即撤离到上风向。
距事发地点下风向约250m的厂区工人宿舍,有4名工人在宿舍门前下棋,20时35分许,在听到一声响后,一股黄烟扑面而来,随即感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立刻从宿舍旁的围墙翻出,随后宿舍内的工人用毛巾捂住口鼻撤离。
厂方负责人发现氯气泄漏后,立即关掉氯气罐阀门。
同时迅速将中毒人员送往医院治疗,并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责令该厂停止生产。
事后查明,由于该厂氯气缓冲罐下的阀门腐蚀,导致氯气泄漏,造成下风向职工和居民123名中毒,轻度中毒5名,刺激反应118名,幸无人员死亡。
事故二:2001年8月3日17时许,甘肃省兰州市东岗东路一废旧金属回收公司发生氯气泄漏事故,剧毒气体扩散至四周家属区,具体中毒人数一时难以确计,其中60余名中毒程度较重者被送进附近医院救洽,住院人员中有10余名儿童。
据目击者反映,一只高压钢瓶在废旧钢铁丛中发出“哧”的一声,紧接着有一股黄色气体窜过废铁堆冲天而起,强烈的气味向四周弥漫,造成众多人员中毒。
后来知道有毒气体为氯气。
据了解,由于充满氯气的高压钢瓶置于太阳下长期曝晒,导致阀门开裂,氯气泄漏。
事故三:1997年7月25日下午3时左右,上海自来水公司某水厂请上海某控制机器有限公司(合资企业)来该厂加氯车间检修、测试在线的DR-20K电子磅称,下午3时10分左右,日班的加氯工使用氯气钢瓶仓库的3吨行车,起吊在电子磅秤上的氯气钢瓶,由于该行车单边刹车不灵,致使被吊钢瓶晃动,碰擦相邻钢瓶,引起钢瓶互撞,撞击到最后一只接在加氯歧管上的钢瓶,脱离支架,造成DN10mm连接管拉脱,引起液氯泄漏,当时在场人员及时采取措施,关闭氯气电动阀,切断加氯机氯源,3时45分左右,漏氯得到控制。
危险化学品
公司常见危险化学品简介1、液氯(氯气)中文名称:氯别名:氯气;液氯分子式: Cl2分子量: 70.91熔点: -101℃沸点: -34.5℃密度:相对密度(水=1)1.47;相对密度(空气=1)2.48外观与性状: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溶解性:易溶于水、碱液1)健康危害:氯气是一种具有窒息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对眼、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
急性中毒,轻度者有流泪、咳嗽、咳少量痰、胸闷,出现器官和支气管炎的表现;中度中毒发生支气管炎和间质性肺水肿、昏迷和休克,可出现气胸、纵膈气肿等并发症。
吸入极高浓度的氯气,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调骤停或喉头痉挛而发生“电击样”死亡。
皮肤接触液氯或高浓度氯在暴露部位可有灼伤或引起急性皮炎。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镜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新鲜处。
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2)燃烧危险特性:氯气不会燃烧,但可助燃。
一般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气中燃烧,一般易燃气体或蒸汽也都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氯气能与许多化学品(如乙炔、松节油、乙醚、氨、燃料气、烃类、氢气、金属粉末等)剧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生成爆炸物资。
它几乎对金属和非金属都有腐蚀作用。
灭火方法:氯气本身不燃烧。
消防人员必须佩带过滤式面具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处灭火。
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器,可能的话将容器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
2、三氯化氮中文名:三氯化氮分子量:102.5分子式:NcL3熔点:<-40℃沸点:≤71℃比重:1.653自燃爆炸点:95℃外观性状:黄色油状粘稠液体或斜方晶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在酸、碱介质中易分解。
不溶于水。
在热水中分解,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溶剂。
危险特性:三氯化氮是强爆炸性气体,在空气中易挥发不稳定,在气体中的体积达到4.9~5.0%时是其爆炸极限,60℃时在振动条件下可分解爆炸。
三氯化氮的性质、危害及预防范本
三氯化氮的性质、危害及预防范本三氯化氮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化学式为NCl3。
它是一种黄绿色液体,在常温下具有刺激性气味。
三氯化氮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和危害,因此需要采取预防措施来确保安全。
首先,三氯化氮具有高度易爆性。
它可以在接触到火源、热源或有机物时迅速发生爆炸。
这意味着在处理三氯化氮时必须非常小心,避免与其他易燃物质或可燃性气体接触。
其次,三氯化氮是一种强氧化剂。
它可以与许多有机物和可燃物反应,产生剧烈的爆炸。
因此,在使用三氯化氮时,应该避免与易燃和可燃物混合。
另外,三氯化氮具有强烈的刺激性。
它可以对眼睛、皮肤和呼吸道产生刺激作用。
因此,在接触到三氯化氮时,应该立即用水冲洗受影响的部位,并及时就医。
此外,三氯化氮也具有毒性。
长期接触或吸入三氯化氮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导致中毒。
因此,在操作三氯化氮时,应该保持良好的通风,并戴上适当的防护设备,如呼吸器和防护服。
总之,三氯化氮是一种具有高度危险性的化学物质。
为了确保安全,必须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在处理三氯化氮时,要避免与火源、热源或有机物接触,以免引发爆炸事故。
2.要避免将三氯化氮与易燃和可燃物混合,以避免产生剧烈的爆炸。
3.如果意外接触到三氯化氮,应立即用水冲洗受影响的部位,并寻求医疗援助。
4.保持良好的通风,并戴上适当的防护设备,如呼吸器和防护服,以防止长期暴露引发中毒。
5.在使用三氯化氮时,应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并遵循所有安全注意事项。
6.将三氯化氮储存在符合安全要求的容器中,并妥善处理废弃物,以防止对环境产生污染。
总而言之,三氯化氮是一种具有高度危险性的化学物质,必须非常小心地处理。
只有通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我们才能确保在使用三氯化氮时的安全。
三氯化氮msds
身体防护: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检测毒物。
泄漏应急处置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存要求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运输要求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பைடு நூலகம்、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还原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车船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否则不得装运其它物品。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三氯化氮msds
标
识
三氯化氮爆炸条件
三氯化氮爆炸条件三氯化氮(NCl3)是一种无机化合物,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氯原子组成。
它是一种强氧化剂和可燃物质,因此在储存和处理过程中需要小心处理。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探讨三氯化氮爆炸的条件。
1. 密闭空间三氯化氮在密闭空间中会导致爆炸的危险。
当三氯化氮蒸发时,会产生大量的蒸气,如果在密闭空间中积聚,蒸气浓度会不断增加。
当达到可燃范围内的浓度时,一旦有点火源,如明火、电火花或其他热源,在这样的条件下,三氯化氮就有可能爆炸。
2. 温度和压力三氯化氮的爆炸条件还与温度和压力有关。
一般来说,较高的温度和较高的压力增大了三氯化氮分子之间的能量,这使得其分解释放出的气体体积增大,如氮气和氯气,加速了爆炸的过程。
3. 接触可燃物三氯化氮的爆炸条件还涉及到其与可燃物的接触。
它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和可燃物如纸张、木材或其他有机物发生剧烈的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可燃物提供了燃料,而三氯化氮则起到氧化剂的作用。
这种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和气体,从而造成爆炸。
4. 其他条件除了上述条件,三氯化氮爆炸还与其他因素有关。
光线(特别是紫外线)也可能引发其爆炸,因此在处理和存储三氯化氮时,需要确保没有光线的暴露。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避免三氯化氮爆炸的危险,应采取以下措施:1. 储存和处理三氯化氮应储存在专门的容器中,以防止其与周围物质接触,并减少爆炸的风险。
容器应是耐腐蚀的材料,如不锈钢或玻璃,并能够经受住三氯化氮的高压。
2. 通风为了减少三氯化氮浓度的积聚,处理区域应该有良好的通风系统。
这将有助于稀释蒸气,并将其排出到室外。
3. 防火措施在存储和处理三氯化氮的区域,应实施防火措施,如使用防爆设备和避免明火或电火花。
应提供灭火器和其他紧急设备,以应对火灾风险。
4. 培训和安全意识对于经常接触三氯化氮的人员,应进行专门的培训,了解其危险性和安全操作程序。
提高安全意识非常重要,以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氯化氮爆炸的条件涉及密闭空间、温度和压力、接触可燃物以及其他因素。
液氨、液氯危险特性及安全管理要求
液氨理化特性
分子式:NH3 分子量:17.04 熔点(℃):-77.7 沸点(℃):-33.5 气氨相对密度(空气=1):0.59 液氨相对密度(水=1):0.7(-33℃) 临界温度(℃):132.5 临界压力(Mpa):11.40
8
液氨理化特性
液氨 中毒危险特性
氨气泄漏后会生成有毒蒸气云,它在空气 中漂移、扩散,直接影响现场人员并可能 波及居民区。而液氨储罐属压力容器,在 容器破裂时会发生蒸气爆炸,爆炸后若不 燃烧,便会造成大面积的毒害区域。 可能 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氨吸入5 ~ 10 min致死的浓度为0.5%;
液氨 火灾、爆炸危险特性
36
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发生液氨泄漏爆炸
37
一起液氨罐车装卸软管爆裂事故
2003年9月5日,江西某化肥厂一辆正在 充装液氨的罐车,装卸软管液相管突然爆裂, 液氨大量外泄,致1人死亡。
38
一起液氨罐车装卸软管爆裂事故
事故经过: 2003年9月5日上午,河南省某运输公司 一辆液氨罐车到江西某化肥厂充装液氨,车 主卢某是个体运输业主,挂靠在该公司,因 罐车自带的液氨充装软管与该化肥厂液氨充 装系统接口连接不匹配,就向一旁同在该化 肥厂等待灌装液氨的江西省萍乡市某厂罐车 司机杨某借用充装软管。
燃烧热:-316.25kJ/mol 饱和蒸气压:506.62kPa(4.7℃) 爆炸极限:15%~28% 闪点:-54℃ 引燃温度:651℃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 主要用途:用作制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
9
液氯
液氯化学名称液态氯,为黄绿色液体, 在常压下即气化成气体,吸入人体能严重中毒, 有剧烈刺激作用和腐蚀性,在日光下与其它易 燃气体混合时发生燃烧和爆炸,氯是很活泼的 元素,可 以和大多数元素(或化合物)起反 应。
危化品告知牌大全
《危化品安全告知牌》目录1、《盐酸安全告知牌》----------------------------第1页2、《氢氧化钠安全告知牌》------------------------第2页3、《硫酸安全告知牌》----------------------------第3页4、《次氯酸钠安全告知牌》------------------------第4页5、《氯气安全告知牌》----------------------------第5页6、《氢气安全告知牌》----------------------------第6页7、《三氯化氮安全告知牌》------------------------第7页8、《三氯化铁安全告知牌》------------------------第8页9、《氯化氢安全告知牌》--------------------------第9页10、《氯化钡安全告知牌》-------------------------第10页11、《电石安全告知牌》---------------------------第11页12、《乙炔安全告知牌》---------------------------第12页13、《氯乙烯安全告知牌》-------------------------第13页14、《二氯乙烷安全告知牌》-----------------------第14页15、《氨气安全告知牌》---------------------------第15页16、《氯化汞安全告知牌》-------------------------第16页17、《电石渣安全告知牌》-------------------------第17页盐酸安全告知牌品名:盐酸分子式:HCl氢氧化钠安全告知牌品名:氢氧化钠(烧碱)分子式:NaOH1硫酸安全告知牌品名:硫酸分子式:H2SO4234次氯酸钠安全告知牌品名:次氯酸钠分子式:NaClO56氯气安全告知牌品名:氯气分子式:Cl278氢气安全告知牌品名:氢气分子式:H2三氯化氮安全告知牌品名:三氯化氮分子式:NCl3三氯化铁安全告知牌品名:三氯化铁分子式:FeCl3氯化氢安全告知牌品名:氯化氢分子式:HCl氯化钡安全告知牌品名:氯化钡分子式:BaCl2电石安全告知牌品名:电石分子式:CaC2乙炔安全告知牌品名:乙炔分子式:C2H2氯乙烯安全告知牌品名:氯乙烯分子式:C2H3Cl二氯乙烷安全告知牌品名:二氯乙烷分子式:C2H4Cl2氨气安全告知牌品名:氨气分子式:NH3氯化汞安全告知牌品名:氯化汞分子式:HgCl2电石渣安全告知牌品名:电石渣分子式:Ca(OH)2。
化学危害因素简介——三氯化氮
5.2.14 三氯化氮:该项目盐水电解过程中,如果盐水中含胺量高可伴生三氯化氮,在电解、脱氯、氯处理工序、废气处理工序、液氯工序可接触该物质。
5.2.14.1 外观及性状: 有刺激性黄色粘性油状液体, 有特异的气味。
危险特性: 可燃,遇热有爆炸的可能性,在60℃以上或灯光照射下对震动很敏感。
与氨、砷、油脂(甚至手指上的油腻)起剧烈反应,引起火灾和爆炸。
一旦爆炸,将引起多种有害物质的释放。
5.2.14.2健康危害:侵入途径: 吸入,眼睛及皮肤接触对粘膜有腐蚀性,NCl3对皮肤、眼睛黏膜、呼吸道均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和毒性,高毒。
人接触本品较高浓度,可发生粘膜充血、声哑、呼吸道刺激甚至窒息,可引起肺水肿甚至死亡。
恢复过程较慢。
5.2.14.3泄漏处理:泄漏时撤离危险区,须穿戴防护用具进入现场处理;保持现场通风。
5.2.14.4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就医。
眼接触: 立即用大量水清洗,就医。
吸入: 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施行人工呼吸。
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 戴过滤式防毒面具眼睛防护: 戴护目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服。
其它: 工作场所要加强通风5.2.14.5 NCl3的预防与控制对三氯化氮的预防措施可以从原、辅料、工艺流程、操作规程等方面进行控制。
过程控制和采取的预防措施如下。
5.2.14.5.1 原、辅料的控制(1)原料盐的控制。
避免运输、堆垛、仓储过程含铵物质污染原盐。
(2)卤水的控制。
控制地下盐矿注水的水质量,避免卤水含铵。
(3)化盐水的控制。
在采用河水化盐时,特别在农村使用化肥的季节,应严密监视化肥对水体的污染,避免化盐水含胺。
(4)精制剂的控制。
在精制盐水过程,应控制添加精制剂避免带入含铵物质。
5.2.14.5.2 工艺流程控制(1)控制精盐水指标。
无机铵≤1mg/L,总铵≤4mg/L(离子膜电解盐水经过二次精制后,总铵检测一般为零)。
(2)加次氯酸钠。
在精制盐水中加次氯酸钠除铵,并用压缩空气吹除。
氯气泄漏及三氯化氮爆炸的控制与预防
氯气泄漏及三氯化氮爆炸的控制与预防三氯化氮(NCl3)是威胁氯碱行业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三氯化氮诱发的事故屡见不鲜,近年来氯碱行业这类事故更呈上升趋势。
1 三氯化氮诱发的爆炸事故1996年8月8日,浙江某厂使用含有铵(20g/L)的废碱液配置6000m3盐水,由于氨味太大,加入盐酸中和,进入电解槽系统产生了NCl3,导致了1#液化器发生爆炸。
经分析是1#液化器数月未排污,使用后残余液氯中的NCl3浓度增高而发生爆炸。
1994年3月18日,山东某厂在拆除液氯气化器底部排污管时,排污管爆炸,造成1人死亡、3人重伤、1人轻伤。
原因是使用卤水含铵超标,造成系统NCl3积累、浓缩发生爆炸。
尤其是2004年4月15日19时,位于重庆市江北区的重庆天原化工总厂氯冷凝器发生局部的三氯化氮爆炸后,16日凌晨及下午液氯储罐接连发生爆炸,氯气泄漏。
整个事故造成9人死亡、失踪和3人受伤,15万人大转移。
导致爆炸的直接原因就是NCl3造成的。
2 NCl3的性质、产生及危险2.1 NCl3的特性三氯化氮分子量为120.5,常温下为黄色黏稠的油状液体,密度为1.653,-27℃以下固化,沸点71℃,自燃爆炸点95℃。
纯的三氯化氮和橡胶、油类等有机物相遇,可发生强烈反应。
如果在日光照射或碰撞“能”的影响下,更易爆炸。
当体积分数为5%-4%时,在90℃时能自然爆炸,60℃时受震动或在超声波条件下,可分解爆炸。
在容积不变的情况下,爆炸时温度可达2128℃,压力高达531.6MPa。
空气中爆炸温度可达1698℃。
分解方程式为:2NCl3→N2+3Cl2+459.8kJ2.2 NCl3的产生NCl3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精盐水(或Cl2洗涤水)中存在含氮化合物,含氮化合物主要包括有机胺和无机氨(铵),当这些物质遇到Cl2、HClO等含氯强氧化剂时,即发生反应,在酸性条件下生成NCl3,典型的反应如下。
无机氨(铵):pH<5NH3+3Cl2──→NCl3+3HClpH<5NH3+3HCl2──→NCl3+3H2OpH<5NH4Cl+3Cl2──→NCl3+4HClpH<5NH4Cl+3HCl O──→NCl3+3H2O+HCl有机胺:R-NH2+Cl2→R-Cl+NCl3氯碱生产过程中,电解槽阳极室具备发生以上副反应的基本条件,即有Cl2、HClO存在,介质为酸性。
三氯化氮的性质、危害及预防
三氯化氮的性质、危害及预防三氯化氮是一种黄色或淡黄色的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它属于强氧化剂和有毒物质,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三氯化氮的性质、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性质:1. 物理性质:三氯化氮为无色到黄色的液体,密度较高。
它在常温下呈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能迅速蒸发成黄色刺激性气体。
2. 化学性质:三氯化氮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够引发燃烧或爆炸。
它与许多可燃物质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并释放出大量热量。
3. 稳定性:三氯化氮是不稳定的,容易分解。
它在高温、阳光直射或有机物质存在的情况下,会发生剧烈爆炸。
危害:1. 对人体的危害:三氯化氮具有强烈刺激性,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有损伤作用。
接触三氯化氮可能引起皮肤灼烧、眼睛疼痛、红肿、呼吸困难等。
长期接触或吸入三氯化氮会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导致中毒或死亡。
2. 对环境的危害:三氯化氮是一种有毒物质,会对陆地和水体的生物造成危害。
它能够破坏生态系统并导致环境污染。
预防措施:1. 工作场所的安全措施:在使用或储存三氯化氮时,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工作人员应戴着防护手套、护目镜和呼吸防护装备,以防止三氯化氮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的损伤。
工作场所应配备紧急洗眼器和淋浴器,以应对紧急情况。
2. 防止与可燃物接触:三氯化氮在与可燃物接触时会发生剧烈反应,导致火灾或爆炸。
因此,在存储或使用三氯化氮时要与可燃物隔离,避免它们接触到一起。
3. 贮存和处理的安全性:三氯化氮应该在密闭容器中储存,远离高温、火源和阳光直射。
在处理三氯化氮时,必须小心谨慎,并且要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置。
4. 紧急情况的应对:如果发生意外泄露或事故,应立即远离现场并联系专业的紧急救援部门。
在等待救援时,应该尽量避免直接接触三氯化氮,并确保周围的人员安全撤离。
总结:三氯化氮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对人体和环境都有危害。
为了预防风险,我们必须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
这包括在工作场所使用个人防护装备、防止与可燃物接触、安全贮存和处理以及应对紧急情况。
三氯化氮的性质、危害及预防范文
三氯化氮的性质、危害及预防范文三氯化氮(NCl3)是一种无机化合物,由氮和氯元素组成。
它是一种无色到淡黄色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下面将介绍三氯化氮的性质、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三氯化氮的性质:1. 物理性质:三氯化氮是一种挥发性液体,在常温下可以蒸发为有毒的气体。
它的密度较大,比水重。
它的沸点为71.4°C,熔点为-40.8°C。
2. 化学性质:三氯化氮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与许多有机物反应,产生剧烈的爆炸。
它与氧气反应时,能够剧烈爆炸。
它也能与水反应,产生强烈的酸性气体氯气和硝酸,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作用。
三氯化氮的危害:1. 有毒性:三氯化氮具有高毒性,吸入或接触皮肤可能导致中毒。
吸入三氯化氮气体会引起呼吸道刺激,咳嗽、气短、胸闷等症状。
同时,它也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伤害,引发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2. 火灾与爆炸危险:由于三氯化氮是一种强氧化剂,它与可燃物质接触时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
此外,它能够与水反应产生氯气,进一步加剧了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
3. 腐蚀性:三氯化氮具有强腐蚀性,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接触皮肤可能导致化学灼伤和溶解。
接触眼睛可能导致灼伤,严重时可造成永久性损伤。
预防三氯化氮的措施:1. 个人防护措施:操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化学防护服、防毒面具、防护眼镜和手套。
避免直接接触三氯化氮,防止其进入呼吸道和消化道。
2. 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应受过专业培训,并了解操作规程。
在操作三氯化氮时,应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避免气体积聚。
操作过程中应避免与可燃物接触,防止火灾和爆炸发生。
3. 废弃物处理:废弃的三氯化氮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理,不能直接排放到环境中。
其容器应妥善密封,并标明“有毒物品”标志,交由专业的废弃物处理机构进行处理。
4. 应急处理:如果发生三氯化氮泄漏或事故,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迅速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地点,并通知相关部门寻求帮助。
在处理泄漏物时,应戴上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采取适当的方法控制泄漏源。
三氯化氮危险特性识别表
饱和蒸气压(kPa):20(20℃)
相对密度(空气=1):4.2
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化物、氯化物。
禁忌物
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潮湿空气、活性金属粉末。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爆炸性,高毒,具强刺激性。
危险特性:对热、震动、撞击和摩擦相当敏感, 极易分解发生爆炸。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遇大火须远离以防炸伤。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时尽量切断泄漏源,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运输注意事项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还原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车船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否则不得装运其它物品。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罐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应严格执行剧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三氯化氮的性质 危害与预防
三氯化氮的性质、危害与预防在氯碱生产过程中,三氯化氮事故曾经多次发生。
爆炸不仅造成氯气泄漏,而且爆炸本身可能造成人身伤害。
因此做好三氯化氮爆炸预防尤为重要。
一、三氯化氮的性质及危险性三氯化氮(NCI3),Mr.120.5,-27℃以下固化,沸点71℃。
分子为三角形,由于分子内3个氯原子聚集在同一侧,相互间有较大的排斥力和阻碍,同时氮氯元素电负性接近(氮稍大于氯),在外界较小能力的激发下,就可能引起氮氯键断裂而造成三氯化氮分解。
自燃爆炸点为95℃。
三氯化氮是一种危险且不稳定的物质。
在60℃以下逐渐产生氮和氯,在一定条件下与生成反应可逆平衡。
纯的三氯化氮和臭氧、磷化物、氧化氮、橡胶、油类等有机物相遇可发生强烈反应。
液体加热到60-95℃时会发生爆炸。
空气中爆炸温度约为1700℃;密闭容器中爆炸最高温度为2128℃,最大压力为543.2MPa。
气体在气相中体积分数5.0-6.0%时存在潜在爆炸危险。
在密闭容器中60℃时受振动或在超声波条件下分解爆炸。
在非密闭容器中93-95℃时能自然爆炸。
在日光、镁光照射或碰撞能的影响下,更易爆炸。
有实验表明,三氯化氮体积分数大于1%时,电火花即可引发爆炸。
三氯化氮爆炸前没有任何迹象,都是突然发生。
爆炸产生的能量与三氯化氮集聚的浓度和数量有关。
少量三氯化氮瞬间分解可引起无害爆鸣。
大量三氯化氮瞬间分解引起剧烈爆炸,并发巨响,有时伴闪光。
,破坏性很大。
爆炸方程式:2NCI3=3CI2+N2+459.8KJ;三氯化氮在空气中易挥发,在热水中易分解,在冷水中不溶,溶于二硫化碳、氯、苯、三氯化磷、乙醚、氯仿等。
在硫酸铵溶液或暗处可存放数天。
在酸碱介质中易分解。
三氯化氮在湿气中易水解生成一种常见的漂白剂,显示酸性,三氯化氮与水反应的产物为次氯酸和氨。
水解方程式:NCI3+H2O=NH3+3HCIO;三氯化氮与碱迅速分解:NCI3+6NaOH=N2+3NaCIO+3NaCI+3H2O;二、三氯化氮的来源在氯气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所有何氯气接触的物质,当其中含有按铵盐、氨及含铵化合物时,就可能产生三氯化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还原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车船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否则不得装运其它物品。
三氯化氮危险特性表
标识
中文名
三氯化氮;氯化氮
英文名
nitrogen chloride
分子式
NCl3
分子量
120.38
类别
危规号
CAS号
10025-85-1
理化性质
性状
黄色油状液体, 有特异的气味。
熔点(℃)
<-40
溶解性
不溶于冷水,溶于氯仿、四氯化碳、苯、二硫化碳。
沸点(℃)
<71
相对密度(水=1)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检测毒物。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毒性资料
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危害
健康危害:本品对呼吸道、眼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人接触本品较高浓度,可发生粘膜充血、声哑、呼吸道刺激甚至窒息,恢复过程较慢。经口食入有高度毒性。
环境危害:
其他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1.65
饱和蒸气压(kPa):20(20℃)
相对密度(空气=1):4.2
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
本品不燃。
燃烧分解产物
氮氧化物、氯化物。
禁忌物
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潮湿空气、活性金属粉末。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爆炸性,高毒,具强刺激性。
危险特性:对热、震动、撞击和摩擦相当敏感, 极易分解发生爆炸。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遇大火须远离以防炸伤。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时尽量切断泄漏源,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罐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应严格执行剧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急救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防护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