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盆地的类型划分及其基本特征
沉积相的分类及详解
![沉积相的分类及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d1d8aeb4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05.png)
沉积相的分类及详解沉积相是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沉积岩中具有相似性质和特征的一组沉积物。
根据沉积相的不同特征和成因,可以将其分为多个类别。
本文将详细介绍沉积相的分类及其特点。
一、物源沉积相物源沉积相是指沉积物来源于特定物源地区的沉积相类型。
根据物源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陆源沉积相、海洋沉积相和湖泊沉积相。
1. 陆源沉积相:陆源沉积相主要由陆地上的物质经由河流、冰川等运动而形成。
其中包括冲积平原、河道、冰川前缘等。
这些沉积相的特点是颗粒较大,沉积速度较快,沉积物通常为砂砾、砂等。
2. 海洋沉积相:海洋沉积相是指由海洋中的物质沉积而形成的沉积相,包括海底扇、大陆坡、海底平原等。
海洋沉积物通常是细粒沉积物,如泥、粉砂等,沉积速度较慢。
3. 湖泊沉积相:湖泊沉积相主要由湖泊中的物质沉积而形成,包括湖泊三角洲、湖滨平原等。
湖泊沉积物通常是细粒沉积物,如泥、粉砂等。
二、环境沉积相环境沉积相是指沉积物形成的特定环境下的沉积相类型。
根据环境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河流沉积相、湖泊沉积相、海洋沉积相和沉积盆地沉积相。
1. 河流沉积相:河流沉积相是指在河流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相,包括河道、冲积平原等。
河流沉积物通常为砂砾、砂等,沉积速度较快。
2. 湖泊沉积相:湖泊沉积相是指在湖泊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相,包括湖泊三角洲、湖滨平原等。
湖泊沉积物通常为细粒沉积物,如泥、粉砂等。
3. 海洋沉积相:海洋沉积相是指在海洋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相,包括海底扇、大陆坡、海底平原等。
海洋沉积物通常为细粒沉积物,如泥、粉砂等。
4. 沉积盆地沉积相:沉积盆地沉积相是指在沉积盆地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相,包括湖泊盆地、海盆等。
沉积盆地沉积物的特点与其所属的环境有关,可以是砂砾、砂、泥等。
三、气候沉积相气候沉积相是指沉积物形成的特定气候条件下的沉积相类型。
根据气候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干旱沉积相、湿润沉积相和寒冷沉积相。
1. 干旱沉积相:干旱沉积相是指在干旱地区形成的沉积相,包括沙漠沉积相、盐湖沉积相等。
关于鄂尔多斯盆地煤田沉积相的特征及分析探讨
![关于鄂尔多斯盆地煤田沉积相的特征及分析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ddb30ed6de80d4d8d05a4fb2.png)
关于鄂尔多斯盆地煤田沉积相的特征及分析探讨鄂尔多斯盆地含有两套含煤岩系,分别为石炭一二叠纪和侏罗纪,煤层发育,有着较大的厚度。
本文主要就鄂尔多斯盆地沉积相类型及特征和地质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就如何科学利用进行了探讨。
标签:鄂尔多斯盆地沉积相煤田储层特征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勘探程度也相应不断提高,鄂尔多斯盆地是在演太平洋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共同影响下形成的中生代大型内陆拗陷。
其演化过程可分为早侏罗世-中侏罗世早期、中侏罗世、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4个阶段,旱侏罗世-中侏罗世早期为重要的聚煤期。
聚煤区围绕盆地沉降中心呈环带状展布,煤层层数、厚度及横向变化规律在盆地不同部位表现出不同特点。
构造转折期与有利于植物大量繁殖的古气候的有机匹配是控制煤层形成的主要因素。
所以,鄂尔多斯盆地也慢慢成为科学研究重点地区,对于构造活动比较微弱的鄂尔多斯盆地来说,开展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沉积演化特征的研究,有利于搞清储存空间的展布规律和聚煤区丰富的地段。
鄂尔多斯盆地经过了这么些个阶段的作用,如今盆地呈一个矩形形状,南北向分布,盆内大多都是水平分布着地层,倾角在3度左右,构造并不复杂,次级构造不发育。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盆内的盆地构造与盆缘的盆地构造有着很大的差异,并且鄂尔多斯盆地古生代以来的沉积面貌以及聚煤格局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构造格局的影响,也需要充分的考虑不同时期的活动特点。
1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征(1)构造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主要是由吕梁期形成的统一固化结晶基底-太古代和古元古代变质岩与中、新元古代以后形成的盖层沉积构成,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
因此它属于一克拉通边缘拗陷盆地。
(2)沉积背景。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是一套典型的内陆淡水湖泊三角洲沉积。
陆相断陷盆地的拉张裂陷作用具有阶段性、旋回性的特点,是一个不连续的幕式沉降过程,其特有的这种沉降作用控制了盆地充填物的旋回性。
(3)岩石特征。
砂岩储层中杂基的主要成分是水云母和高岭石,平均含量可达10%左右;胶结物的主要成分是硅质(石英)和碳酸盐(方解石、白云石)以及绿泥石、浊沸石等自生粘土矿物,含量约为6%。
盆地类型
![盆地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06c5979a8762caaedd33d46c.png)
一、前陆盆地:波斯湾盆地1、概念:位于褶皱山系和毗邻克拉通之间的沉积盆地2、构造特征:形成于挤压环境中,结构不对称,靠近造山带一侧较陡;在其演化过程中遭受变形作用强烈;盆地近克拉通一侧较宽缓,与地台层序逐渐合并,由造山带向克拉通方向,前陆盆地可划分为三部分:①褶皱–冲断带;②深凹(拗)带;③稳定前陆斜坡和前缘隆起。
一般存在一套或几套由细变粗的反旋回沉积,沉降中心、沉积中心和边缘尖灭线不断向克拉通方向迁移。
3、石油地质条件:①具有两类烃源岩系:为被动的大陆边缘沉积型和前陆拗陷型,岩石类型主要为海相碳酸盐岩、页岩和陆相泥页岩。
成熟的生油中心总是靠近深拗带一侧,所生成的油气沿断层、不整合面或渗透储集层向上或向克拉通一侧进行运移。
②储集岩有两大体系:下部以台地相的碳酸盐岩为主体上部以陆相的碎屑岩为主体③易于形成油气藏的圈闭类型以背斜构造圈闭、断层圈闭和地层圈闭为主。
4、油气藏分布模式:油气分布主要受圈闭展布特点的控制:①在靠近冲断带一侧或冲断带内,主要是背斜和断层圈闭油气藏;②在靠近克拉通一侧的前缘斜坡带主要分布砂岩体上倾尖灭或地层超覆油气藏以及与张性或张扭性断层有关的断块油气藏;③在前缘斜坡带也存在因基底冲断作用形成的基底卷入型厚皮构造圈闭。
在平面上,前陆盆地内的油气围绕生油中心呈条带状盆地于平行造山带的构造带上。
由于造山带活动以及冲断不断挤压,盆地内油气藏会受构造运行而不断调整、改造和再分布,因此,前陆盆地都是油气藏遭破坏比较严重的一类盆地。
二、裂谷盆地1、概念:因大型岩石圈拉张破裂而形成的长型断陷或拗陷,具有陡而长、两壁平行的沉降谷2、构造特征:裂谷是张性作用的结果,构造形态多种多样,有断槽状、锯齿状、雁裂状、三叉状等。
我国东部中、新生代裂谷盆地的构造演化阶段大体可划分为:①裂谷前期;②裂谷断陷期;③裂谷拗陷期。
不同阶段的石油地质特征差异较大。
3、石油地质条件:1、油气生成特点:在世界主要裂谷盆地中,从寒武系至下第三系都有烃源岩分布,岩性以泥岩、页岩、碳酸盐岩为主,含有大量水生生物为主的有机物质。
沉积盆地形成的动力学机制
![沉积盆地形成的动力学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73498a37ee06eff9aef8078a.png)
四.类型划分
四、 转 换 型 板 块 边 缘
(三)与两条或多条断层活动有关
7. 拉分盆地: 拉分盆地:
由两条或多条近于平行展布、侧向相接的走滑断层, 由两条或多条近于平行展布、 侧向相接的走滑断层, 在走滑运动 后方拉张而形成的盆地。 后方拉张而形成的盆地。
8. 渗漏盆地: 渗漏盆地:
拉分盆地发育的晚期所形成,基底断裂深度很大, 拉分盆地发育的晚期所形成 , 基底断裂深度很大 , 已经出现了洋 壳的盆地。 壳的盆地。
基本思想:沉积物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局部沉 基本思想: 降形成盆地。 降形成盆地。 动力来源: 地球物质在不同层次, 动力来源: 地球物质在不同层次,不同尺度 上存在的纵横向上的非均一性. 上存在的纵横向上的非均一性. 不同层次: 不同层次:
垂向上:地壳、 垂向上:地壳、地幔物质分布的不均一 平面上:地槽(复理石建造)、 平面上:地槽(复理石建造)、 大陆边缘(巨厚,不含火山岩, 大陆边缘(巨厚,不含火山岩, 以三角洲或浊流为主的沉积物) 以三角洲或浊流为主的沉积物)
均衡作用
体积变化 由大→ (由大→小) 密度增大
沉 降 盆地形成
热胀冷缩
三、沉积盆地 热力沉降成因 沉积盆地 热力沉降 沉降成因
特征复杂、类型多样。 特征复杂、类型多样。 塌陷型热力构造 早期受热上拱、 早期受热上拱、隆升剥蚀 晚期冷却收缩、 晚期冷却收缩、塌陷沉积 两个特征不同、 两个特征不同 、 性质 截然相反的发育阶段, 截然相反的发育阶段,在同 一地区上、下叠置。 一地区上、下叠置。 其总体构造面貌常呈 放射状或同心圆状。 放射状或同心圆状。 热鼓胀说
沉积盆地地质学沉积盆地地质学-02
沉积盆地形成的 沉积盆地形成的 动力学பைடு நூலகம்制
沉积盆地基本类型及其基本特征介绍
![沉积盆地基本类型及其基本特征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1e848b5680203d8ce2f244e.png)
沉积盆地基本类型及其基本特征介绍胡经国本文作者的话沉积盆地基本类型及其基本特征的研究,对于油气等矿产的普查与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百度文库2011年10月13日发表《沉积盆地的基本类型及其基本特征》一文,值得一读。
现将该文内容介绍如下,供读者阅读和研究。
下面是正文一、前言沉积盆地是油气形成的基本构造单元。
“没有盆地就没有石油”等广为流行的观点,充分说明了盆地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盆地也是其它金属矿产的沉积发育基地,即盆地对多种沉积矿产的赋存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中国和世界油气勘探实践证实,不同的地球动力背景和构造作用过程,形成不同类型的盆地;而不同类型的盆地,其含油气丰度及金属矿产的品位是有差异的。
因此,对沉积盆地进行合理的、科学的分类是研究矿产成因、类型、特点及分布规律的基础,对矿产普查与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沉积盆地的分类方案自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人们就已经开始了沉积盆地的分类工作。
尤其是在板块构造学说问世以后,以此为基础的分类方案不断出现。
在国外,Klemme(1970)Bally(1980)、Kingston(1983)、Miall(1984、1990、2000)、Klein(1987)、Ingersoll(1988)、Allen和Akkev(1992)等,对全球主要沉积盆地进行了研究和类型划分。
在国内,赵重远(1978)、甘克文(1982)、李德生(1980、1984)、陈发景(1986)、朱夏(1979、1983)、罗立志等(1982)、刘和甫(1986)、陈景达(1989)和彭作林(1995)等,先后利用板块构造的观点,对中国的沉积盆地或含油气盆地进行了分类。
1、主要分类依据综合而言,主要的分类依据有:⑴、地壳类型:大陆壳、洋壳、过渡壳;⑵、板块的运动形式:聚敛型、离散型、转换型;⑶、在板块上的位置:克拉通内、克拉通边缘、洋中脊等。
2、主要分类方案目前,广泛采用的盆地主要分类方案有两种:⑴、板块构造方案一种是以现今盆地的基本特征与板块构造背景的密切关系为依据,将盆地划分为克拉通盆地,陆内、陆间裂谷盆地,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弧前、弧后盆地,前陆盆地和走滑盆地等。
华北陆块新元古代-中生代沉积盆地划分及其构造演化
![华北陆块新元古代-中生代沉积盆地划分及其构造演化](https://img.taocdn.com/s3/m/e3e3014a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30.png)
华北陆块新元古代-中生代沉积盆地划分及其构造演化华北陆块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岩石构造之一。
它包含着从新元古代到中生代的不同类型的沉积盆地,这些沉积盆地由于地质构造演化过程、矿产资源等而备受关注。
目前,华北陆块依次分为四大区域,即东北区、太行区、燕山区和华北盆地区。
新元古代-中生代沉积盆地划分:1. 东北区东北区包括了一些主要沉积盆地,其中包括了吉林省长春-梅河口、沈阳-辽阳、朝阳及黑龙江等地的松花江-吉林盆地。
这些盆地都是凹陷型沉积盆地,沉积物主要为沉积岩、火山岩以及玄武岩等。
2. 太行区太行区涵盖了大片的中-新元古代盆地,包括了山西省的忻州-临汾盆地、大同-金城等盆地。
它们的沉积物主要是页岩以及煤、石灰岩等。
3. 燕山区燕山区同样有许多重要的沉积盆地,它们主要包括冀中盆地、陕西宝鸡盆地。
它们是鲁西-太行山带与华北地台之间的过渡带地区,因此其沉积物以沉积岩、火山岩为主。
4. 华北盆地区华北盆地区包括了华北平原、胶济等。
它们是古生代沉积盆地,在华北地台中最受人们关注。
华北盆地区的沉积物主要包括了粉砂岩、泥岩以及砂岩等。
在构造演化方面,每个沉积盆地的演化模式、时间和地质事件都各不相同。
总体来说,华北陆块在新元古代和古生代时期经历了多山阶段的建造和消减过程,而中生代时期则经历了多地块拼贴和南北向伸展的扭曲变形作用。
这导致许多盆地陆续被填充、抬升和暴露。
这些地质构造的演化为华北陆块的资源成矿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最后,华北陆块的沉积盆地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科学研究、生态环境保护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加强对华北陆块沉积盆地的研究和保护,是极为必要的。
沉积盆地地质-意义-概念及术语
![沉积盆地地质-意义-概念及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af5acdfff705cc175527098e.png)
二、沉积盆地 —
相关术语
(十一)与沉积环境有关的盆地
1.陆相盆地( Terrestrial facies basin ), 2.海相盆地( Marine facies basin ), 3.内陆盆地( Interior 或Inland basin ), 4.内流盆地( Endorheic basin ), 5.滞留盆地( Stagnant basin ), 6.封闭盆地( Enclosed basin ), 7.溶蚀盆地( Solution basin ), 8.台 盆 ( Platform basin )。 …… ……
含油气盆地地质学- 01
沉积盆地 及其研究系统
西北大学含油气盆地研究所
内 容 提 纲
一、重要位置和研究意义√
二、基本概念与相关术语 三、含油气盆地研究系统
一、重要位置和研究意义
内 容 提 纲
一、重要位置和研究意义
二、基本概念与相关术语 √ 三、含油气盆地研究系统
二、沉积盆地
基本概念
1、盆地( Basin )---现代地貌盆地
内 容 提 纲
一、重要位置和研究意义
二、基本概念与相关术语 三、含油气盆地研究系统√
三、含油气盆地研究系统 — 1.成盆地动力学
成盆地动力学研究系统
1.盆地发生的背景与区域环境 发生前、演化中 2.盆地成因与深部作用 3.构造性质与变形 4.热动力学及其演化 5.流体动力学与流岩作用 6.沉积充填与成岩动力学 7.盆地演化与后期改造
盆地
![盆地](https://img.taocdn.com/s3/m/d521d309eff9aef8941e0620.png)
1.1沉积盆地:在地质历史某一阶段形成的被水域占据的一个断陷或坳陷地带,它以负向运动占绝对优势,同时接受了足够厚的沉积物充填,形成了中间沉积厚度大,向边缘逐渐减薄的沉积体。
盆地:地球上周围被高地包围的低地,或者说岩石圈表面三维空间的凹地,充满水和空气。
地质意义上的盆地:指岩石圈表面三度空间上的凹地,其内部充填有沉积物,而且要具有时间的概念,即四维。
也就是指沉积盆地。
含油气盆地:指已经发现油气田(藏)或已有油气显示的沉积盆地。
1.2:盆地分析的意义:1世界油气勘探的实践表明,对沉积盆地科学研究和认识的突破是油气勘探获得突破的先决条件;2对已经勘探过多年的盆地,运用新理论和新技术,深入持续地开展盆地分析,可获得新的发现。
盆地分析的最终目的就是更多地发现油气储量。
基本内容:沉积盆地的特征包括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静态特征:沉积盆地的相对稳定状态,它包含有前期自身演化的各种信息,是恢复盆地演化历史的重要依据(空间上的)。
动态特征:是盆地的发展演化特征(时间上)。
研究方法上要采取动静相结合的方法2.2岩石圈:地球外部的刚性壳由能够独立地相互运动的不连续的板块组成,而这种板块的组合就构成了地球的岩石圈。
B型俯冲:大洋岩石圈板块相对于大陆岩石圈板块的汇聚运动,密度较大的大洋板块俯冲于密度较小的大陆板块之下,使大洋岩石圈在俯冲带不断消亡。
相邻的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之间的边界称为俯冲型边界。
A型俯冲:两个大陆岩石圈板块发生相对汇聚运动,并在汇聚运动中发生碰撞形成造山带,而碰撞造山的表现也可以是一个大陆板块俯冲与另一个大陆板块之下。
相邻的两大陆板块之间的边界称为碰撞型边界。
主动大陆边缘:西太平洋型(或马里亚纳型):火山岛弧与大陆之间有一个或多个弧后边缘海盆或小洋盆,故也称洋内弧沟系。
安底斯型(或科迪勒拉型):大陆岩浆弧与大陆衔接于一体,故称为陆缘弧沟系。
被动大陆边缘:也称稳定边缘、不活动边缘、大西洋型或离散型边缘,位于板内,其两侧的大陆与大洋属于一个统一的板块2.3盆地所处的基底地壳类型;盆地在板块构造中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盆地的地球动力学环境;盆地发育的时代2.4盆地所处的基底地壳类型;盆地在板块构造中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盆地的地球动力学环境;盆地发育的时代。
广东潮汕地区沉积盆地发育的若干特征
![广东潮汕地区沉积盆地发育的若干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f2cbd83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3.png)
1地质构造背景潮汕地区是中国广东省的重要地区,由潮州、汕头、揭阳、汕尾四个地级市组成,位于中国南海、珠江三角洲半岛上,受南海、珠江三角洲与东海交汇的作用影响,形成复杂的地质构造和各类沉积盆地,其中包括潮汕深水海盆、潮汕半岛湾地槽、珠江三角洲前缘及若干构造性深水海域。
2潮汕深水海盆潮汕深水海盆是一种特定类型的沉积盆地,位于一个拥有超大洋陆盆地的交界处。
其构造特征是一个面向南海的浅海面,西边的中海峡落在南China海中,北边面向珠江三角洲,东边由东海堤绕圈而成,南边面向南海。
潮汕深水海盆拥有广泛的沉积地层,从深古运动时期的古生界到较新的沉积地层,再到现代滨海沉积地层,涵盖很多种不同的沉积理论和特征。
3珠江三角洲前缘深水海域珠江三角洲前缘深水海域位于珠江三角洲以北的海域,它是以沿海若干次海岸线的暗水湾和鳐形湾为边界的海域,其中拥有大量的深海大型海底沉积岩及其他类型的海相沉积物,特别是较厚的页岩系,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在珠江三角洲前缘深水海域,有大量的深海暗沟和洋底凹谷,是造山运动中形成的两类地质构造,也是藏液形成的关键地质位置。
4潮汕半岛湾地槽潮汕半岛湾地槽是受珠江三角洲与潮汕深水海盆交互影响形成的一种特殊沉积盆地,由珠江三角洲的砂体和南海海底的地层构成,其在潮汕区域的海岸线上出露一段宽度较小的湾地槽。
同时,潮汕半岛湾地槽的沉积物也经历了从古生界到现代滨海沉积地层的不同演变过程,由浅海、陆棚和近海慢滑坡地貌基本组成,存有大量历史时期未及概论的潮汕半岛湾地槽各类沉积物。
5沉积物潮汕地区的沉积物多样,可以大致分为三大类,即海岸沉积物、滨海沉积物和历史沉积物。
其中的海岸沉积物有来自潮汕深水海盆深部的粉砂岩与潮汕半岛湾地槽的泥沙;滨海沉积物前期为黏土石、砂砾岩,表层为河源性泥沙、末来海砂;历史沉积物主要为更新统德坦指河、至汩罗排泥等落差沉积物。
总之,潮汕地区位处海洋环境复杂的地缘地位,受到海洋、陆源及河口沉积的共同作用影响,使其发育出丰富多样的沉积盆地,拥有多类沉积物,是探讨地质构造的重要区域。
主要类型盆地的基本石油地质特征
![主要类型盆地的基本石油地质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9109b8fd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41.png)
主要类型盆地的基本石油地质特征
主要类型的盆地的基本石油地质特征包括:
1. 逆冲盆地:这些盆地通常形成于碰撞带,具有复杂的构造,包括逆冲断层、褶皱和逆冲带的堆积。
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构造陷落带或断层盆地中。
2. 伸展盆地:这些盆地通常形成于大地构造伸展作用下的断裂带,具有广阔的盆地扩张地块。
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断层陷落带或断层陷落板块内。
3. 弧前盆地:这些盆地形成于弧前或弧后的洋中脊或洋-陆碰撞带,由高度拉伸、俯冲及碰撞引起。
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拉伸断层陷落带或板块碰撞带内。
4. 前陆盆地:这些盆地形成于大陆碰撞带前缘,由于造山带后退而形成,具有沉积物厚度较大的特点。
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沉积盆地中。
5. 浅海盆地:这些盆地形成于浅海环境,通常具有丰富的有机质沉积物和适宜的沉积环境。
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生物石油或碳酸盐岩中。
6. 深水盆地:这些盆地形成于深海环境,通常具有复杂的沉积体系和特殊的地貌。
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深水沉积岩或深层沉积过程中。
沉积相的分类及详解
![沉积相的分类及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73cca95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d0.png)
沉积相的分类及详解沉积相是指在地质历史长期作用下,由于不同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物质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沉积相类型。
沉积相的分类主要是根据沉积物的物质组成、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等因素来进行的。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沉积相的分类及其特点。
1. 海相沉积相海相沉积相是指在海洋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相类型。
海相沉积物主要由碳酸盐、硅质和有机质等组成。
海相沉积相的特点是沉积物层次分明,沉积速度较快,沉积物质量较大,沉积物中有大量的生物化石。
2. 湖相沉积相湖相沉积相是指在湖泊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相类型。
湖相沉积物主要由碳酸盐、硅质和有机质等组成。
湖相沉积相的特点是沉积速度较慢,沉积物质量较小,沉积物中有大量的有机质和生物化石。
3. 河流沉积相河流沉积相是指在河流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相类型。
河流沉积物主要由砂、泥和碎屑等组成。
河流沉积相的特点是沉积速度较快,沉积物质量较大,沉积物中有大量的碎屑和沉积结构。
4. 沉积盆地沉积相沉积盆地沉积相是指在沉积盆地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相类型。
沉积盆地沉积物主要由碳酸盐、硅质和有机质等组成。
沉积盆地沉积相的特点是沉积速度较慢,沉积物质量较大,沉积物中有大量的有机质和生物化石。
5. 沉积岩沉积相沉积岩沉积相是指在沉积岩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相类型。
沉积岩沉积物主要由砂、泥和碎屑等组成。
沉积岩沉积相的特点是沉积速度较慢,沉积物质量较小,沉积物中有大量的碎屑和沉积结构。
沉积相的分类主要是根据沉积物的物质组成、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等因素来进行的。
不同的沉积相类型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形成机制,对于地质学研究和资源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沉积盆地的类型划分及其基本特征
![沉积盆地的类型划分及其基本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644e000ff705cc175427098a.png)
重积盆天的典型区分及其基础个性之阳早格格创做主要的分类参数有:①天壳典型:大陆壳、洋壳、过度壳;②板块的疏通形式:散敛型、失集型、变换型;③正在板块上的位子:克推通内、克推通边沿、洋中脊等.暂时广大采与的盆天分类规划主要有二种:一种是以现时盆天的基础个性与板块构制背景的稀切关系为依据,将盆天区分为克推通盆天,陆内、陆间裂谷盆天,主动大陆边沿盆天,弧前、弧后盆天,前陆盆天战走滑盆天等,该规划反映的是盆天的天貌构制形态战板块构制背景;另一种是以盆天产死的天球能源教个性为依据,将盆天区分为与弛性(伸展)、压性(挠直支缩)战与走滑效率有关的(扭性)盆天,该规划超过的是盆天产死历程的应力状态战天球能源教个性.1 分歧重积盆天的基础个性1.1 克推通盆天1.1.1 克推通盆天的分类克推通为少久宁静的大概仅有微小变形的天壳(好国天量钻研所,《天量词汇典》).Bally(1989)指出区分盆天为克推通的一个前提是起码存留一个前中死代的刚刚性岩石圈,删死的前中死代复合体不妨组成克推通盆天的基底.果此,克推通盆天不妨位于结晶的前热武纪基底、古死代基底大概者裂陷的大概是其余删死的大陆岩石圈物量之上,只消那种物量表示为克推通本量.1.推通盆天的基础个性1.1.2.1 形态个性①克推通盆天的仄里形状多种百般,仄里战剖里表面没有准则,然而少宽比普遍为1:1~2:1.里积可大可小,从11×104k m2(巴黎盆天)~350×104km2(西西伯利亚盆天)没有等.②克推通盆天纵进与普遍呈碟盘状,隐现了盆天的分歧过失称战基底的没有服整性.1.1.2.2 充挖样式①克推通盆职位于陆壳大概刚刚性岩石圈之上,与中新死代巨型缝合线无关.②盆天中重积物充挖较薄,多为缓缓下重基底之上的浅火重积.③盆天基底的重落常表示为多阶段性,重落速率较矮.④克推通盆天,特天是位于宁静大陆板块之上的内克推通盆天常以大里积的浅海—滨海(可有一部分海陆接互相)重积为主.⑤由于处于构制较宁静的环境,重积物的产死速度格外缓缓,产死宽而薄的席状砂体,横进与相变没有明隐,表示出重积核心与盆天重落核心基础普遍的个性.⑥重积物以宁静型的内源重积战陆源重积为主.内源重积物以碳酸盐岩为主,其分集与重积环境的火能源条件稀切相关.陆源碎屑重积岩以石英为主,石英砂岩中罕睹代表宁静、启阔海环境的海绿石.⑦正在盆天重积的纵剖里上,表示出明隐的韵律旋回.克推通的那种旋回重积,激励了层序天层教的诞死.⑧正在内克推通盆天中,相对付于寰球海仄里的变更,正在矮火位体系域以陆源碎屑重积为主,下火位时则产死广袤的碳酸盐岩台天.1.1.2.3 产死时期克推通盆天的初初收育时间一次启初于早古死代(540~520 Ma),与劳伦大陆的破裂有关,产死了北好克推通.另一次启初于二叠纪终泛大陆的裂解,进而收育了非洲、澳大利亚等一系列克推通盆天.1.1.2.4 基底构制个性①克推通没有然而没有是没有活动的、宁静的战没有变形的,差同,它担当历程度纷歧的变形效率,其中包罗几千米的位移.②裂谷大概坳推槽不妨收育正在陆壳之上,属于克推通盆天的一种典型,然而是,它们是一种特殊的盆天,具备统制油气产出的条件.③克推通下伏天壳是没有均一的.①克推通盆天源岩收育正在热武纪—早黑垩系,源岩主要为泥岩、页岩、碳酸盐岩等.②源岩变更薄度较大,从20~1000m 没有等,死烃与可主要与决于灵验源岩的薄度.③早期收育的死油岩有机量老练度矮,与盆天后期死少有关.④克推通盆天的有机量母量典型较佳,大多为Ⅰ、Ⅱ型有机量.1.1.2.6 克推通盆天的储盖推拢①包裹式:如三角洲砂体、河流砂体、潮讲砂体等四里为页岩所盘绕,油源的供给大概靠周缘页岩大概靠断层相通.②披盖式:挥收岩、页岩、泥灰岩、泥岩等正在储集层上圆产死遮挡.③披盖/侧背式:启隔层位于储集岩上圆及侧圆.④接互式:储盖推拢正在纵进与相互叠置,正在侧进与错列遮挡,是克推通内盆天较罕睹的一种储盖推拢,那与海进/海退的旋回式变更有关.⑤自储自盖式克推通盆天的死油岩主要收育正在坳陷内,而储集岩主要收育正在隆起区大概斜坡戴,果此,死油岩与储盖推拢的摆设关系以侧变式为主.①与基底隆起有关的潜山圈关油气躲②基底隆起之上的(新)构制常为共重积背斜大概与基底(断裂)有关的构制.③背斜圈关④岩性圈关⑤天层—构制切合圈关1.1.2.8 克推通盆天的油气运移顺序①辐射状油气运移②垂背油气运移③少距离侧背运移2.2 推弛型盆天2.2.1 推弛型盆天的分类从板块构制能源教角度出收,把板块三种主要疏通形式中与推弛(大概失集)疏通有关的盆天,统称为推弛型(大概失集型)盆天.便板块构制位子而止,推弛型盆天主要有板块里里及克推通里里的裂谷型盆天战大陆板块边沿的盆天,以及板块里里的大洋中脊、大洋盆天战陆隆盆天.2.2.2.1 陆内裂谷盆天①陆内裂谷盆天边沿较陡、时势较下,重积物易被搬运离启盆天当天,果而重积盆天相对付处于饥饥状态,碎屑根源于相近断层陡崖战裂谷中隆降天块,并沿裂谷中少量河讲搬运,果此,正在天表主要表示为浓火战咸火的冲积扇战湖泊重积.②陆内裂谷盆天常具备壳—幔镜像倒影关系个性,即盆天区天壳薄度薄,且收育壳内矮速层大概非常十分天幔,具背布格重力非常十分大概正布格重力非常十分峰值、背磁力非常十分战下电导非常十分及下热流值.2.2.2.2 陆间裂谷盆天大陆正在推弛效率下实足启裂,天幔物量上涌产死新的洋壳,盆天区收育成准大陆型大概准大洋型过度壳,裂谷轴部已位于洋壳之上,并成为典型的初初分散板块鸿沟.2.2.2.3 坳推谷盆天坳推谷盆天指克推通边沿楔进克推通里里以断层为鸿沟的槽天大概天堑,是已收育老练的裂谷戴.当相近洋盆关关,变换成褶皱制山戴时坳推谷便残留正在大陆上,进一步担当去自于褶皱戴的重积物.Dickinson认为正在裂谷初期战早期,坳推谷主要担当火山熔岩战以断层统制的断崖扇重积,物量的搬运目标总体上沿裂谷轴部背洋搬运,而相近的大洋关关后,物源去自于制山戴,背克推通目标搬运.2.2.2.4 主动大陆边沿盆天主动大陆边沿及大西洋型大陆边沿,是板块失集的截止.按D ickison(1976)的瞅面,主动大陆边沿盆天主要有二种典型:冒天斜重积菱柱体战大陆堤.2.2.2.4.1 冒天斜重积菱柱体①板块分散到一定程度,洋壳战大陆壳之间的过度壳变薄并背洋目标倾斜,使得重积物大概从陆壳边沿到洋壳附近爆收巨薄的充挖.②由于重积物薄度背陆战背洋二侧支敛战后期的岩石圈挠直,重积体总体上呈棱柱状态.③该类盆天早期由于断裂效率的效率,往往收育基底碎屑岩,其主体重积从大陆附近的海岸仄本到大陆阶天的陆棚战近海重积,正在陆隆部分时常收育浊流重积并相互对接成深海扇.④以挠直重落为主时,收育碳酸盐岩战碎屑岩老练的陆棚相重积.其构制个性由于受先期启关条件下产死的岩盐的效率,不妨产死刺脱构制.当处于下伏本洋裂谷期断层活动阶段时不妨产死共死断裂构制.2.2.2.4.2 大陆堤①大陆堤是当物源格外充脚时,冒天斜菱柱体继承背洋蔓延,从陆架—斜坡—陆隆三分散死少而成.此时的过度壳战洋壳果背荷加大,均明隐挠直重落并产死仄底,路坡转合戴不妨达到实实的洋壳基底上.②大陆堤是一个巨大而宁静的凸镜体,其重积推拢为一系列简单的凸镜体形成的复合的凸镜体.每个凸镜体脆持从最浅的到最深的重积相,从收育良佳储层的三角洲战海岸重积体渐形成有机量歉富的前三角洲战斜坡相,而后为浊流重积.③随着大陆堤没有竭扩展,海岸重积形成一个连绝的盖层,横铺正在顶部,形成一套有利的死储盖推拢.④下伏海相重积中的盐刺脱构制战由于重力滑动产死的死少断层战共死构制不妨产死良佳的圈关3.3 汇散型盆天汇散型盆天的分类根据火山弧的相对付位子,分为海沟、删死盆天、弧前盆天、弧内盆天、弧后前陆盆天、边内天盆天、弧间盆天.汇散型盆天的基础个性.1 海沟战删死盆天.1.1 海沟①火下海沟靠洋目标的洋底由热液重积战洋壳推斑玄武岩及其上的近海重积战火山灰组成,绝大部分皆无陆源重积物的散集.②天震剖里隐现:大普遍海沟重积充挖物变形很小.③海沟是少形重积盆天,其重积物主要供应去自于盆天一侧,并主要沿横背搬运.④海沟中有4 中典型的重积相:海沟扇、轴背火讲、非火讲化片状流、饥饥海沟..1.2 俯冲删死盆天①俯冲删死盆天最收育的天面是正在下冲板块大概海沟中有充分的陆源重积供应之处.②重积物的个性是天层倾背岩浆弧,而构制指背却与之差同;天层薄达数十千米.③俯冲删死体既是一个构制活动场合,也是一个要害的重积场合.④重积物主假如半近海粉砂战泥,浊流重积也很要害.⑤重积物的相推拢可分为海底峡谷推拢、斜坡推拢战斜坡盆天推拢..2 弧前盆天①根据盆天基底本量,弧前盆天普遍可分为3 种典型:残留盆天、散集盆天战复合盆天.②弧前盆天中的重积物有3 种根源:俯冲删死体、火山(岩浆)弧,以及某些情况下相邻大陆的纵背补给.③新颖弧前盆天普遍宽50~100km,少可达数千千米,重积物可薄10km,覆盖正在删死纯岩体之上,不妨是天层交战,也不妨是断层交战..3 弧内盆天战弧背盆天①弧内盆天分集正在火山弧里里大概火山弧与弧前盆天的过度天区,重积物没有调整天覆于弧体岩石之上.正在大陆边沿弧战一些共死有广阔盆天的大洋弧中,岛弧火山活动的隐著个性是其迸收性,它有二种迸收办法,即下对付流喷收柱形式,产死广大的火山灰层战火山碎屑流;另一种是物量搬运办法,那是喷收期内火山灰云、火下火山碎屑流战火山碎屑泥石流大概喷收期后的河流、海岸战海洋历程,特天是重积物块体流的产死历程.②弧背盆天收育正在弧背褶皱顺冲戴的前大陆区,普遍启初于板块俯冲的中后期,常称为弧后前陆盆天,共碰碰缝合戴前缘盆天——周缘前陆盆天所有形成最要害的二类前陆盆天.正在板块汇散历程中,弧前盆天的产死战演化主要受弧背褶皱顺冲戴的统制,那个制山戴成为弧背盆天的主要物源区,然而弧背盆天也不妨担当纵背火流戴去的物源..4 弧后边沿盆天战弧间盆天①新颖弧后边沿盆天战弧间盆天主要分集于安定洋西部,也睹于大西洋西部战天中海.②弧后边沿盆天普遍散集有洪量重积物,它们的天层薄度靠近于大陆壳.③有些弧后盆天是推弛性盆天,那是由于与消减有关的洋壳弧后扩弛引起的.④统制弧后个性战弧后盆天分集的关键果素很大概是俯冲戴相对付于上覆板块的侧背疏通.⑤弧间盆天中的重积物包罗去自火山岛链的火山碎屑与受脱石粘土、死物硬泥以及风吹去的大陆灰尘,而缺少陆源物量的注进.虽然大普遍盆天是对付称弛启的,然而重积效率典型却很少对付称.⑥弧后边沿盆天则有洪量分歧典型的陆源物量的注进,它的重积效率典型共大洋一般搀纯.正在新死的海盆天壳上覆盖有近海重积物,正在深海仄本中有几千米薄的浊流重积,正在大陆架上有大陆重积盆天.3.4 与碰碰制山有关的盆天与碰碰制山有关的盆天的分类与碰碰制山有关的盆天主要包罗三种典型:残留洋盆、碰碰后继盆天战前陆盆天.其中前陆盆天又分为周缘前陆盆天战弧背前陆盆天.前陆盆天的基础个性①普遍分集于制山戴战前陆隆起之间,并与它们的走背仄止,具备分歧过失称结构,重积充挖体呈楔状,靠拢制山戴一侧较薄,近克推通一侧较薄,其天壳薄度比山脉区薄,比克推通天区普遍要薄.②收育的构制背景不妨是主动大陆边沿、克推通周缘战坳推谷等,重积基底普遍是主动大陆边沿上的盆天至斜坡、陆架的重积物等.③是一类要害的挠直盆天,挠直程度与决于盆天岩石圈的刚刚度、构制背载战重积背载的大小,挠直模型有弹性模型、粘弹性模型战热挠直模型.④普遍为陆源碎屑岩,缺累碳酸盐岩重积,充挖物包罗巨薄的海相至陆相重积物,下部岩系于制山戴主制山幕共龄,上部重积岩系为冲断战抬降的产品,其间多以角度没有调整里为界.⑤重落直线具备环、陡二段,早期普遍较缓,早期较陡,并具上凸型构制重落直线典型,其重落速率普遍比主动大陆边沿、裂谷战克推通盆天的重落速率大,并具备自核心背盆缘递加的趋势,重落核心战重积核心纷歧致.⑥前缘隆起是前路盆天的要害组成部分,它是岩石圈受上叠天壳加载于克推通侧爆收均衡挠直的截止,其进与的挠直幅度与冲断体规模战前陆盆天重落核心下重幅度成正比.⑦重积充挖物普遍具备单物源,物源供给形式主要受冲断制山有关的天形起伏效率.⑧普遍为热盆,缺累天区性火山活动.⑨构制样式主要为薄皮顺冲断层、主动单重构制、往克推通目标收育背冲战对付冲的基底卷进型顺冲断层等.3.5 与走滑断层有关的盆天走滑盆天的分类从能源教系统出收,与走滑断层有关的盆天有三种典型:走滑推弛盆天、走滑挤压盆天、走滑推分盆天.3.5.2 走滑盆天的基础个性。
盆地类型
![盆地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06c5979a8762caaedd33d46c.png)
一、前陆盆地:波斯湾盆地1、概念:位于褶皱山系和毗邻克拉通之间的沉积盆地2、构造特征:形成于挤压环境中,结构不对称,靠近造山带一侧较陡;在其演化过程中遭受变形作用强烈;盆地近克拉通一侧较宽缓,与地台层序逐渐合并,由造山带向克拉通方向,前陆盆地可划分为三部分:①褶皱–冲断带;②深凹(拗)带;③稳定前陆斜坡和前缘隆起。
一般存在一套或几套由细变粗的反旋回沉积,沉降中心、沉积中心和边缘尖灭线不断向克拉通方向迁移。
3、石油地质条件:①具有两类烃源岩系:为被动的大陆边缘沉积型和前陆拗陷型,岩石类型主要为海相碳酸盐岩、页岩和陆相泥页岩。
成熟的生油中心总是靠近深拗带一侧,所生成的油气沿断层、不整合面或渗透储集层向上或向克拉通一侧进行运移。
②储集岩有两大体系:下部以台地相的碳酸盐岩为主体上部以陆相的碎屑岩为主体③易于形成油气藏的圈闭类型以背斜构造圈闭、断层圈闭和地层圈闭为主。
4、油气藏分布模式:油气分布主要受圈闭展布特点的控制:①在靠近冲断带一侧或冲断带内,主要是背斜和断层圈闭油气藏;②在靠近克拉通一侧的前缘斜坡带主要分布砂岩体上倾尖灭或地层超覆油气藏以及与张性或张扭性断层有关的断块油气藏;③在前缘斜坡带也存在因基底冲断作用形成的基底卷入型厚皮构造圈闭。
在平面上,前陆盆地内的油气围绕生油中心呈条带状盆地于平行造山带的构造带上。
由于造山带活动以及冲断不断挤压,盆地内油气藏会受构造运行而不断调整、改造和再分布,因此,前陆盆地都是油气藏遭破坏比较严重的一类盆地。
二、裂谷盆地1、概念:因大型岩石圈拉张破裂而形成的长型断陷或拗陷,具有陡而长、两壁平行的沉降谷2、构造特征:裂谷是张性作用的结果,构造形态多种多样,有断槽状、锯齿状、雁裂状、三叉状等。
我国东部中、新生代裂谷盆地的构造演化阶段大体可划分为:①裂谷前期;②裂谷断陷期;③裂谷拗陷期。
不同阶段的石油地质特征差异较大。
3、石油地质条件:1、油气生成特点:在世界主要裂谷盆地中,从寒武系至下第三系都有烃源岩分布,岩性以泥岩、页岩、碳酸盐岩为主,含有大量水生生物为主的有机物质。
沉积盆地的类型划分及其基本特征
![沉积盆地的类型划分及其基本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8359477f2f60ddccda38a061.png)
沉积盆地得类型划分及其基本特征主要得分类参数有:①地壳类型:大陆壳、洋壳、过渡壳;②板块得运动形式:聚敛型、离散型、转换型;③在板块上得位置:克拉通内、克拉通边缘、洋中脊等。
目前广泛采用得盆地分类方案主要有两种:一种就是以现今盆地得基本特征与板块构造背景得密切关系为依据,将盆地划分为克拉通盆地,陆内、陆间裂谷盆地,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弧前、弧后盆地,前陆盆地与走滑盆地等,该方案反映得就是盆地得地貌构造形态与板块构造背景;另一种就是以盆地形成得地球动力学特征为依据,将盆地划分为与张性(伸展)、压性(挠曲缩短)与与走滑作用有关得(扭性)盆地,该方案突出得就是盆地形成过程得应力状态与地球动力学特征。
1不同沉积盆地得基本特征1.1 克拉通盆地1。
1.1 克拉通盆地得分类克拉通为长期稳定得或仅有微弱变形得地壳(美国地质研究所,《地质词典》)。
Bally(1989)指出划分盆地为克拉通得一个前提就是至少存在一个前中生代得刚性岩石圈,增生得前中生代复合体可以组成克拉通盆地得基底。
因此,克拉通盆地可以位于结晶得前寒武纪基底、古生代基底或者裂陷得或就是其它增生得大陆岩石圈物质之上,只要这种物质表现为克拉通性质。
1.1。
2克拉通盆地得基本特征1。
1、2、1 形态特征①克拉通盆地得平面形状多种多样,平面与剖面轮廓不规则,但长宽比一般为1:1~2:1。
面积可大可小,从11×104km2(巴黎盆地)~350×104km2(西西伯利亚盆地)不等。
②克拉通盆地纵向上一般呈碟盘状,显示了盆地得不对称与基底得不平整性。
1。
1。
2。
2 充填样式①克拉通盆地位于陆壳或刚性岩石圈之上,与中新生代巨型缝合线无关。
②盆地中沉积物充填较薄,多为缓慢下沉基底之上得浅水沉积、③盆地基底得沉降常表现为多阶段性,沉降速率较低。
④克拉通盆地,特别就是位于稳定大陆板块之上得内克拉通盆地常以大面积得浅海-滨海(可有一部分海陆交互相)沉积为主。
第二章 盆地的分类和构造特征分析
![第二章 盆地的分类和构造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5dae90cbd64783e09122b9b.png)
3.1 两种类型的大陆边缘
主动大陆边缘
西太平洋型(或马里亚纳型):火山岛弧与 大陆之间有一个或多个弧后边缘海盆或小洋 盆,故也称洋内弧沟系 安底斯型(或科迪勒拉型):大陆岩浆弧与 大陆衔接于一体,故称为陆缘弧沟系
被动大陆边缘
也称稳定边缘、不活动边缘、大西洋型或离 散型边缘,位于板内,其两侧的大陆与大洋 属于一个统一的板块
第二章 盆地类型和构造特征分析
一、 盆地分类的意义 二、常见的盆地分类 三、以地槽和地台理论为基础的盆地分 类 四、以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的盆地分类 五、东部中新生代大陆边缘裂谷盆地 六、克拉通盆地的基本特征 七、前陆盆地的基本特征
一、盆地分类的意义
油气勘探者需要了解不同类型含油气盆 地的油气形成与分布规律,以便在面对一 个新盆地的勘探时作为类比的对象——地 质类比方法。 地质条件相似的两个盆地,其油气的形 成与分布规律也应该基本类似(共性)。 但切记世界上决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盆地 (个性)。
地台的盖层--地台的上覆岩系,以角度不整合覆盖于基 底之上。
地台可分为古地台(克拉通,Craton)和年轻地台
张宗命的分类
1.地台型盆地
1. 地台内部盆地:发育于地台内部。 如华北、陕甘宁 2. 地台边缘盆地:位于地台边缘
2.地槽型盆地
1. 山间盆地 2. 山前盆地
补充内容
板块构造环境与盆地沉降机制
• 岩石圈有足够的刚度构成比较连续的板块 • 软流圈是具有流变学特征的地球内部层圈 • 岩石圈本身的强度在垂向上和横向上也是 有变化的
– 大洋岩石圈和大陆岩石圈的流变学特征的差 异十分明显 – 不同的大陆岩石圈的流变学也有差异
大洋岩石圈 0 地壳 地幔
深度 (km)
大陆岩石圈 0 地壳 脆性
2盆地的地层和构造格架
![2盆地的地层和构造格架](https://img.taocdn.com/s3/m/f70fac02bed5b9f3f90f1c12.png)
• 决定盆地构造格架特征的基本要素。 (1)基底构造 基底构造包括在盆地发育过程中活动的基底断裂、 盆缘断裂、次级隆起、拗陷或地堑、地垒等。 这些构造有些是伴随盆地形成而发育的,有些则是 古老的或先存构造再活动的结果。 有些构造在盆地形成演化过程中一直是活动的,有 些是在盆地发育的某一阶段活动。 它们对盆地的沉积充填具有控制作用,因此,又可 称为同沉积构造。
沉积盆地的地层和构造格架
6)构造格架样式
盆地的构造格架样式是指盆地各种构造要素的组合配置。不 同的配置样式反映出盆地形成演化的动力学机制。 • 断陷盆地(1)半地堑式;(2)地堑式 1 2 中央隆起 反映了岩石圈拉伸或走滑拉伸的动力学机制; • 裂谷盆地:下断上拗 早期拉伸裂陷、裂后热冷却回沉拗陷;
沉积盆地的地层和构造格架
2). 内部形态 沉积盆地的内部几何形态是指构成盆地的地层单元 的形态、性质及其组合关系。
• (1)地层单元的界面
在盆地内不同级别的界面分隔着不同级别的地层单元,这些界面有着不 同的性质和成因,呈现为角度不整合或平行不整合关系或无沉积、低速沉积 作用面,其形成受到各种因素的控制,与盆地构造演化、海平面或沉积基准 面变化等有关。 地层单元的年龄、划分和对比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结合生物地层学、 放射性地层学、磁性地质学、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近 年来发展起来的层序地层学为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分析方法。
沉积盆地的地层和构造格架
• 盆地的地层格架可以是对称的或非对称的 对称的或非对称的,并常常呈现为早 早 期上超、晚期退覆的格架样式。 期上超、晚期退覆的格架样式。 • 沉积边缘的上超可以是逐渐上超或断阶上超。 逐渐上超或断阶上超。
• 内部的地层单元的构成样式可以是前积式的(沉积中心向前 迁移)、加积式的(沉积中心维持不动)或退积式的(沉积中心向物 源方向后退),或由上述各种形式复合叠置的。 • 不同的地层格架样式反映了构造沉降、物源供给及海平面变 化等的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⑦ 在盆地沉积的纵剖面上,表现出明显的韵律旋回。克拉通的这种旋回沉积,引发了层序地层学的诞生。
⑧ 在内克拉通盆地中,相对于全球相对海平面的变化,在低水位体系域以陆源碎屑沉积为主,高水位时则形成广袤的碳酸盐岩台地。
3.1.2.3 形成时期
克拉通盆地的初始发育时间一次开始于早古生代(540~520Ma),与劳伦大陆的破裂有关,形成了北美克拉通。另一次开始于二叠纪末泛大陆的裂解,从而发育了非洲、澳大利亚等一系列克拉通盆地。
③ 随着大陆堤不断扩展,海岸沉积构成一个连续的盖层,横铺在顶部,构成一套有利的生储盖组合。
④ 下伏海相沉积中的盐刺穿构造和由于重力滑动形成的生长断层和同生构造可以形成良好的圈闭。
2.3 Miall 的盆地分类
Miall(1984)根据大洋Wilson旋回和板块边缘性质,在Dickinson(1974)的分类基础上划分出5 种沉积盆地类型(表3):离散型板块边缘盆地、会聚边缘盆地、转换边界盆地、碰撞边缘盆地和克拉通盆地。
目前,大多采用与Miall分类类似的方案。AAPG相关专辑—离散或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内克拉通盆地、活动大陆边缘盆地、前陆盆地和褶皱带、内裂谷盆地—是对Miall分类方案的一种认同。本文按克拉通盆地、拉张型盆地、与会聚边缘有关的盆地、与造山有关的盆地及与走滑断层有关的盆地进行基本特征描述。
3.2.2.4 被动大陆边缘盆地
被动大陆边缘及大西洋型大陆边缘,是板块离散的结果。按Dickison(1976)的观点,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主要有两种类型:冒地斜沉积菱柱体和大陆堤。
3.2.2.4.1 冒地斜沉积菱柱体
① 板块分离到一定程度,洋壳和大陆壳之间的过渡壳变薄并向洋方向倾斜,使得沉积物大致从陆壳边沿到洋壳附近发生巨厚的充填。
⑤ 由于处于构造较稳定的环境,沉积物的形成速度十分缓慢,形成宽而薄的席状砂体,横向上相变不明显,表现出沉积中心与盆地沉降中心基本一致的特征。
⑥ 沉积物以稳定型的内源沉积和陆源沉积为主。内源沉积物以碳酸盐岩为主,其分布与沉积环境的水动力条件密切相关。陆源碎屑沉积岩以石英为主,石英砂岩中常见代表稳定、开阔海环境的海绿石。
③ 披盖/侧向式:封隔层位于储集岩上方及侧方。
④ 交互式:储盖组合在纵向上相互叠置,在侧向上错列遮挡,是克拉通内盆地较常见的一种储盖组合,这与海进/海退的旋回式变化有关。
⑤ 自储自盖式
克拉通盆地的生油岩主要发育在坳陷内,而储集岩主要发育在隆起区或斜坡带,因此,生油岩与储盖组合的配置关系以侧变式为主。
2.2 Bally的盆地分类方案
Bally 等的分类方案主要强调:盆地与地缝合带(Geosuture)的关系、岩石圈的刚性程度、板块边缘类型、盆地与B型俯冲带和A 型俯冲带的关系。Bally的分类充分考虑了地球动力学机制,总结了世界上各种盆地类型.
② 由于沉积物厚度向陆和向洋两侧收敛和后期的岩石圈挠曲,沉积体总体上呈棱柱状态。
③ 该类盆地早期由于断裂作用的影响,往往发育基底碎屑岩,其主体沉积从大陆附近的海岸平原到大陆阶地的陆棚和近海沉积,在陆隆部分常常发育浊流沉积并相互连接成深海扇。
④ 以挠曲沉降为主时,发育碳酸盐岩和碎屑岩成熟的陆棚相沉积。其构造特征由于受先期封闭条件下形成的岩盐的影响,可以形成刺穿构造。当处于下伏原洋裂谷期断层活动阶段时可以形成同生断裂构造。
3.1.2克拉通盆地的基本特征
3.1.2.1 形态特征
① 克拉通盆地的平面形状多种多样,平面和剖面轮廓不规则,但长宽比一般为1:1~2:1。面积可大可小,从11×104km2(巴黎盆地)~350×104km2(西西伯利亚盆地)不等。② 克拉通盆地纵向上一般呈碟盘状,显示了盆地的不对称和基底的不平整性。
3.1.2.4 基底构造特点
① 克拉通不仅不是不活动的、稳定的和不变形的,相反,它经受过程度不一的变形作用,其中包括几千米的位移。
② 裂谷或坳拉槽可以发育在陆壳之上,属于克拉通盆地的一种类型,但是,它们是一种独特的盆地,具有控制油气产出的条件。
③ 克拉通下伏地壳是不均一的。
3.1.2.2 充填样式
① 克拉通盆地位于陆壳或刚性岩石圈之上,与中新生代巨型缝合线无关。
② 盆地中沉积物充填较薄,多为缓慢下沉基底之上的浅水沉积。
③ 盆地基底的沉降常表现为多阶段性,沉降速率较低。
④ 克拉通盆地,特别是位于稳定大陆板块之上的内克拉通盆地常以大面积的浅海—滨海(可有一部分海陆交互相)沉积为主。
3.1.2.5 克拉通盆地的油源基础
① 克拉通盆地源岩发育在寒武纪—早白垩系,源岩主要为泥岩、页岩、碳酸盐岩等。
② 源岩变化厚度较大,从20~1000m 不等,生烃与否主要取决于有效源岩的厚度。
③ 晚期发育的生油岩有机质成熟度低,与盆地后期发展有关。
① 辐射状油气运移
② 垂向油气运移
③ 长距离侧向运移
3.2 拉张型盆地
3.2.1 拉张型盆地的分类
从板块构造动力学角度出发,把板块三种主要运动形式中与拉张(或离散)
运动有个的盆地,统称为拉张型(或离散型)盆地。就板块构造位置而言,拉张型盆地主要有板块内部及克拉通内部的裂谷型盆地和大陆板块边缘的盆地,以及板块内部的大洋中脊、大洋盆地和陆隆盆地。
3.1.2.7 克拉通盆地的圈闭类型
① 与基底隆起有关的潜山圈闭油气藏
② 基底隆起之上的(新)构造常为同沉积背斜或与基底(断裂)有关的构造。
③ 构造符合圈闭
3.1.2.8 克拉通盆地的油气运移规律
2.1 Dickinson的分类方案
Dickinson(1974)的分类依据盆地相对岩石圈底质类型的位置、地壳类型、盆地相对板块边界的类型划分出5 种:洋盆、裂谷大陆边缘、弧沟体系、缝合带、陆内盆地。该分类缺乏与走滑—转换断层有关的盆地,Reading(1982)予以了补充。Dickinson(1976)在此基础上按照沉降成因和地球动力学型式将盆地分为拉张裂谷型和造山带型两大类,再根据上述原则分为6 个亚类16 种盆地(表1)。岛弧造山带和碰撞造山带以外由压缩形成的盆地主要与造山有关,这是Dickinson分类的一个重要见解。该分类的优点是:不但考虑了板块的类型,而且把板块的演化与分类较好地统一起来;缺点是:将转换盆地分别归于造山型和拉张裂谷型,这与板块的基本活动形式不一致。
2. 沉积盆地的分类方案
20世纪40 年代以来,人们就开始了盆地的分类工作。板块学说问世以后,以此为基础的分类方案纷呈云涌。国外从Klemme(1970)开始,先后有Dickinson(1974)、Bally(1980)、Kingston(1983)、Miall(1984、1990、2000)、Klein(1987)、Ingersoll(1988)、Allen 和Akkev(1992)等对全球主要盆地进行了研究和类型划分。在国内,赵重远(1978)、甘克文(1982)、李德生(1980、1984)、陈发景(1986)、朱夏(1979、1983)、罗立志等(1982)、刘和甫(1986)、陈景达(1989)和彭作林(1995)等先后利用板块构造的观点对中国的沉积盆地或含油气盆地进行了分类。综合而言,主要的分类参数有:①地壳类型:大陆壳、洋壳、过渡壳;②板块的运动形式:聚敛型、离散型、转换型;③在板块上的位置:克拉通内、克拉通边缘、洋中脊等。
目前广泛采用的盆地分类方案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现今盆地的基本特征与板块构造背景的密切关系为依据,将盆地划分为克拉通盆地,陆内、陆间裂谷盆地,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弧前、弧后盆地,前陆盆地和走滑盆地等,该方案反映的是盆地的地貌构造形态和板块构造背景;另一种是以盆地形成的地球动力学特征为依据,将盆地划分为与张性(伸展)、压性(挠曲缩短)和与走滑作用有关的(扭性)盆地(附表1),该方案突出的是盆地形成过程的应力状态和地球动力学特征。
② 陆内裂谷盆地常具有壳—幔镜像倒影关系特征,即盆地区地壳厚度薄,且发育壳内低速层或异常地幔,具负布格重力异常或正布格重力异常峰值、负磁力异常和高电导异常及高热流值。
3.2.2.2 陆间裂谷盆地
大陆在拉张作用下完全开裂,地幔物质上涌形成新的洋壳,盆地区发育成准大陆型或准大洋型过渡壳,裂谷轴部已位于洋壳之上,并成为典型的初始分离板块边界。
3.2.2.4.2 大陆堤
① 大陆堤是当物源十分充足时,冒地斜菱柱体继续向洋延伸,从陆架—斜坡—陆隆三结合发展而成。此时的过渡壳和洋壳因负荷加大,均明显挠曲沉降并形成平底,路坡转折带可以达到真正的洋壳基底上。
② 大陆堤是一个巨大而稳定的凸镜体,其沉积组合为一系列单一的凸镜体构成的复合的凸镜体。每个凸镜体保持从最浅的到最深的沉积相,从发育良好储层的三角洲和海岸沉积体渐变为有机质丰富的前三角洲和斜坡相,然后为浊流沉积。
3. 不同沉积盆地的基本特征
3.1 克拉通盆地
3.1.1 克拉通盆地的分类
克拉通为长期稳定的或仅有微弱变形的地壳(美国地质研究所,《地质词典》)。Bally(1989)指出划分盆地为克拉通的一个前提是至少存在一个前中生代的刚性岩石圈,增生的前中生代复合体可以组成克拉通盆地的基底。因此,克拉通盆地可以位于结晶的前寒武纪基底、古生代基底或者裂陷的或是其它增生的大陆岩石圈物质之上,只要这种物质表现为克拉通性质。克拉通盆地的主要分类观点见表4。
3.2.2拉张型盆地的基本特征
3.2.2.1 陆内裂谷盆地
① 陆内裂谷盆地边缘较陡、地势较高,沉积物易被搬运离开盆地本地,因而沉积盆地相对处于饥饿状态,碎屑来源于邻近断层陡崖和裂谷中隆升地块,并沿裂谷中少数河道搬运,因此,在地表主要表现为淡水和咸水的冲积扇和湖泊沉积。
④ 克拉通盆地的有机质母质类型较好,大多为Ⅰ、Ⅱ型有机质。
3.1.2.6 克拉通盆地的储盖组合
① 包裹式:如三角洲砂体、河流砂体、潮道砂体等四周为页岩所围绕,
油源的供给或靠周缘页岩或靠断层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