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的故事】慈禧的故事(2)
关于慈禧的历史故事
![关于慈禧的历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743cf32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29.png)
关于慈禧的历史故事对于慈禧,历史褒贬不一。
抛开这些,对于慈禧的故事你还知道多少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关于慈禧的故事吧!余裁缝巧制慈禧衣清朝年间,慈禧太后执掌政权,垂帘听政。
她穷奢极欲,挥霍无度,却不关心民间疾苦。
在她七十大寿之际,竟不惜工本,命全国各地高级裁缝进京为她精制一件万寿锦衣。
很快,几百个有名的裁缝会师京都。
根据祖传规矩,一齐奏请慈禧:要量体后再裁料制衣。
不料慈禧听后大发雌威,拍桌吼道:“反了!反了!小小百姓,竟敢要量我龙体,这……这……这还了得!统统与我绑出去斩首示众!”话一出口,立时就把这批高级裁缝全部斩尽杀绝,又征调一批裁缝进宫制衣。
后来的裁缝匠再也不敢提量体之事,大家瞎猜瞎想瞎剪瞎裁。
制出来的锦衣一件也不合慈禧的心意。
这样,人杀了一批又一批,可谁也没法把万寿衣缝制出来。
转眼,寿期临近,慈禧斥责手下宫娥太监:“如再不赶快找到裁缝,制出我如意的锦衣来,定将你们一同问斩!”这消息传到镇海,大小裁缝匠吓得目瞪口呆,有的竟偷偷改了行。
有位姓余的裁缝听后十分气愤,一定要为同行解除这杀身之祸,就毛遂自荐,只身冒死进京制衣。
宫娥太监们大喜过望,以为来了救星,照例捧出大匹大匹的锦缎绸料给他动手赶制。
谁知一连三日,余裁缝只是吃饭睡觉,不裁不剪。
急得宫娥太监们连连催促:“裁缝师傅啊,你再不动手,耽误了太后寿期,可要杀头的呀!”余裁缝听后呵呵大笑说:“我死不足惜,只恐太后锦衣制不出来,连你们也逃脱不了这杀身之祸啊!”“是呀!这可如何是好呀?”宫娥太监们吓得脸色青白,连连叩头向他讨取计策。
余裁缝不慌不忙在他们的耳边如此这般地吩咐了一遍,官娥太监实在无可奈何,只得点头应允。
第二天,慈禧在万寿宫垂帘听政,在众多的随从中,余裁缝早已乔装改扮成一个太监,站在珠帘外远远地观察着她的身影。
一片参见声中,宫娥太监们有意扶着太后起立并徐徐转体三次,余裁缝看清慈禧身影微呈弧形,恍然大悟:“喔,原来如此!”当天就迅速开剪,制出一件后襟长,前襟短的锦衣来。
关于慈禧的民间故事
![关于慈禧的民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1fa294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e1.png)
关于慈禧的民间故事慈禧统治中国48年,不仅在内政上主掌大权,而且在中外文化交流上也起到关键性作用。
那你知道关于慈禧的民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关于慈禧的民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慈禧的民间故事:慈禧太后反腐晚清的时候。
整个官场腐败,清政府丧权辱国,而政府官员更是贪赃枉法、鱼肉人民,整个大清国已经是摇摇欲坠了。
而就在这时,反映清政府官员贪赃枉法的一部官场小说则在下层百姓甚至一部分官员中广为流传,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部小说就是晚清著名的《官场现形记》。
《官场现形记》写于20世纪初,作者李宝嘉在动笔写这部小说后,就开始在他自己创办的《世界繁华报》上连载。
这部小说的连载很快引起了轰动,《官场现形记》由许多相对独立的官场故事连缀起来,涉及清政府中上自皇帝、太后、军机、中堂,下至衙役、狱头等一百多个大小官吏,李宝嘉将这些形形色色官僚们的各种恶行、丑态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为升官而逢迎钻营、蒙混倾轧,或侵吞公款,贪赃枉法;或卖官鬻爵,大发横财;或名“剿匪”,实害民;或冒名得官,寡廉鲜耻;或媚外惧洋,奴性十足。
《官场现形记》犹如一幅封建社会末期官场的百丑图长卷。
在《世界繁华报》连载时,人们都在找小说里影射的是当朝的哪些官员。
因为在《官场现形记》里,写的大多是清朝的真人真事,只是名字换了而已,而且涉及的好多情节都是清朝的秘密。
《世界繁华报》的发行量很快由几千份上升到几万份,甚至出现了洛阳纸贵、供不应求、报贩加价出售的现象。
很快,《世界繁华报》传到了慈禧太后的手里,慈禧太后看过后很是生气。
当时,清朝已经可以说是内忧外患,慈禧太后把清朝的衰落、受列强欺负的罪都算到了这些政府官员的头上,于是开始了一场大的“反腐败”行动,而这场“反腐败”行动的主要对象就是《官场现形记》中所影射的官员。
慈禧“反腐败”方法也很简单,就是按图索骥,照着《官场现形记》里影射的名单抓人,很快,就有一大批官员被抓起来,以谋反罪斩立决。
慈禧的民间故事有哪些
![慈禧的民间故事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e5233b5f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e.png)
慈禧的民间故事有哪些慈禧的民间故事篇【1】慈禧老家姚在叶赫,不然人们怎么总称她是叶赫那拉氏呢。
慈禧这人阴险狡诈,一肚子坏下水。
她总担忧自己的权不牢靠,疑心可重了。
有一年冬天,正是各地向宫廷交贡品的时候,叶赫噶珊达,早己派人把各种贡品收齐全,什么人参、鹿茸、紫貂、银狐啦,棒子、山碴、白蘑啦,还有祭祀用的松籽,年旗香,足足装了四四一十六辆花枯辘大车。
叶赫地方不大,贡品怎么这样多呢?原来,叶赫是慈禧的老祖宗根儿待过的地方,每年都得把这里的特产一样儿一样儿地送到宫里,让她尝鲜儿。
这次进京,与往年不同,噶珊达派他二十岁的儿子喜勒泰亲自督运,面见慈禧请安,好讨个一官半职。
老噶珊达听说,在京城不管是王公大巨,还是贝勒、贝子,但凡想进宫见老佛爷的,都得递上银子,那叫“宫门费〞。
噶珊达备足了银两,好贿赂内务府和宫内的太监。
为了讨慈禧喜欢,噶珊达还编造了一个桔祥的消息,作为给慈禧的见面礼儿。
喜勒泰到了京城,先贿路了内务府,把贡品交上,又给宫内总管太监李莲英递上了银子。
李莲英收了银子,就每天留心慈有的动静,好见机行事。
这一天,慈禧梳完头,打扮整齐,用过早点,闲着没事儿,正在琢磨着怎样开开心。
李莲英见时机到了,急忙跪下亲道:“启享老佛爷,老沸爷……〞李莲英有个毛病,每逢向慈禧禁报啥事儿总得先把她给逗乐了,然后再开口。
这次慈禧又被李莲英给逗乐呵了。
她说:“李莲英,你又想出什么好点一子来了?说出来咱娘们儿都乐呵乐呵。
〞李莲英说:“老佛爷,听说老佛爷家乡叶赫来人啦!〞接着就数叨起那些贡品。
慈禧听了就说;“既然今年贡品这样好,就让内务府多给点儿赏银吧!〞李莲英一看慈禧对这些都没在意,又说:“老佛爷,听说叶赫来的人还给老佛爷带来一个亘古少有的吉样消息呢。
〞慈禧一听“桔祥〞二字才动了心,叫李莲英快把来人叫来问话儿。
一眨眼工夫,喜勒泰就被带进宫来,跪倒在地:“奴才叶赫噶珊达之子喜勒泰给老佛爷请安!〞慈禧虽说是叶赫那拉氏之后,可她压根儿没到过叶赫,那里是啥模样她可从来不知道,也从来没召见过叶赫的来人。
【民间故事】慈禧受辱相国寺
![【民间故事】慈禧受辱相国寺](https://img.taocdn.com/s3/m/14cbe27e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61.png)
【民间故事】慈禧受辱相国寺相传清朝末年,有一回慈禧在北京的颐和园散步,结果未能及时回宫备驾,导致皇帝准备的宫车尚未到齐,使得慈禧独自走回宫中。
在途中,慈禧突然发现脚下的鞋子松了,由于身边无人,她没办法自行解决。
这时,一名年约四十多岁的卫世子正好路过此地,立即上前帮忙为她系鞋带。
慈禧对此十分感激,便将这位卫世子提拔为相国寺寺主。
然而,很快慈禧便对卫世子产生了不轨之念。
她暗示卫世子只要肯侍候她,便可提拔他为相国或其他重要官职。
卫世子对此感到不安,回绝了慈禧的要求。
慈禧非常生气,将卫世子打入地牢,并派人招来九百年前活佛,决定用酷刑逼问卫世子。
然而,卫世子却毫不畏惧,他说:“我并不在乎什么官职,如果为了官职我就背叛天地,那我还有什么资格在世间生存?”九百年前活佛却对卫世子说:“我知道你是个好人,但是如果你不同意慈禧的要求,你将会遭受惩罚。
”卫世子想了想,他想到了一种方法,他说:“好吧,只要慈禧能完成三个任务,我就愿意侍奉她,但是如果她做不到,她就必须放我出去。
”九百年前活佛点了点头。
于是,卫世子告诉慈禧,他要她完成三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慈禧必须亲手砍下一棵树,然后用这棵树搭建一个桥,在桥上行走五十步,而且不能有任何支撑。
慈禧按时完成了第一个任务,但是她很疲惫,气喘吁吁,她问卫世子:“你为什么要这样折磨我?”卫世子回答:“我并没有折磨你,我只是让你学会坚持。
”第二个任务,慈禧必须要跳过一座火堆,而且不能用任何防护措施。
慈禧完成了第二个任务,但是火耗掉了她一件贵重的衣裳和几根鬓发,她又气又怒,而且痛苦难忍,她问卫世子:“你这个奸险小人,你到底想要什么?”卫世子回答:“我从来没有想要过什么,我只是想考验一下你的勇气。
”第三个任务,慈禧必须要到风沙大漠里找到一只白鸽子,并且没有任何帮助。
慈禧完成任务,在途中她发现有一个小村庄,村庄里住着许多善良的人,他们为她提供了水和食物。
而且在她找到之前,这只白鸽子一直飞着,让她苦等了很久。
慈禧民间故事传说
![慈禧民间故事传说](https://img.taocdn.com/s3/m/46071f49b84ae45c3b358c32.png)
慈禧民间故事传说慈禧是清朝末年的最高统治者。
那你知道慈禧民间故事传说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慈禧民间故事传说,欢迎大家阅读。
慈禧民间故事传说:慈禧太后的厌食症话说有年冬天,慈禧太后得了厌食症,面对一道道山珍海味,她连筷子也懒得动。
这可急坏了大内总管李莲英,他连夜召集御膳房所有厨师,务必想法把太后老佛爷的食欲勾起,如若不然,就砍了他们的脑袋。
御厨们三人一组、五人一伙,一边研究菜谱,一边挑灯掌勺,一直忙到第二天中午,总算做出了30多道色香味俱全的新菜肴。
但李莲英一一品尝之后,只留下了3道菜。
第一道是御膳房首席大厨赵东海做的“百鸟朝凤”,但这百鸟和凤凰并不是平常采用的鹌鹑和乌鸡白风,却足用百里挑一的沙地萝卜精雕而成,入口即化,回味无穷,而且还能消胀气。
第二道是川菜大王刘祥福最新研制的“绝味叫花鸡”。
最后一道是金刀御厨郭金生最拿手的“佛跳墙”,不过精通药理的他悄悄把平时的配方做了些修改,添加了几味消食去胀气的名贵中药。
谁知慈禧太后只瞧了一眼赵东海做的“百鸟朝凤”,就让宫女拿开了;又闻了闻刘祥福的“绝味叫花鸡”,皱起眉头说:“辣味这么重,想辣死哀家呀!”李莲英赶紧让人撤下,最后才战战兢兢地打开了郭金生做的“佛跳墙”。
没想到慈禧竞拉下脸道:“这哪是菜呀!药味这么浓,哀家不如传太医好了!”吓得李莲英跪在地上连声谢罪:“奴才该死!奴才这就去御膳房让他们赶做几道对老佛爷口味的菜肴……”李莲英火急火燎地赶回御膳房,正准备对厨师们大发淫威时,却见一位年轻厨师手捧一只紫砂锅,迎上来道:“李大总管您来得正好,小的刚把菜做完,还请趁热送与太后老佛爷品尝!”李莲英一看对方只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厨子,不禁气不打一处来,道:“快给咱家滚一边去!三大名厨做出的菜肴太后老佛爷也不曾尝上一口,你小子又算哪根葱?”不想这位厨师非但没有滚到一边,反而不知天高地厚地说道:“大总管,小的敢以脑袋担保,治好太后老佛爷的厌食症,还非靠小的这道菜不可!”在场的御厨们都露出了不屑。
慈禧太后简介
![慈禧太后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30f54cc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30.png)
慈禧太后简介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
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下面店铺为你整理了慈禧太后简介,欢迎阅读。
慈禧太后简介慈禧(1835~1908),叶赫那拉氏,是清朝的第七个皇帝咸丰的妃子,第八个皇帝同治的母亲,俗称西太后。
她统治了中国近半个世纪,是当时中国实际上最高的当权者。
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慈禧太后为了自己享乐,不顾国家安危,挪用海军经费重修,并改名为颐和园。
此后,每年夏季她即来此居住,颐和园亦被称为“夏宫”。
慈禧太后与翡翠的故事慈禧太后珍爱翡翠与历代的统治者相比是空前绝后的。
她把成色好的翡翠看得比什么珍宝都贵重。
慈禧用过的玉饰,把玩的玉器数量很多。
慈禧爱玉,被当时的满、汉达官贵人所知晓,于是他们向太后进贡宝玉,来博取慈禧的赏识,得以提拔重用。
慈禧太后有一枚高质量的翡翠戒指,是琢玉高手依玉料的色彩形态,雕琢成精致逼真的黄瓜形戒饰。
她的满族头式中,全由翡翠及珍珠镶串而成,制作精巧,能使每一颗翡翠或珍珠单独活动。
慈禧手腕上戴的是玉镯,手指上套着10厘米长的玉扳指。
饮茶用的是玉碗,用膳用的是玉筷、玉勺、玉盘。
慈禧拥有13套金钟、13套玉钟,作为皇宫乐队的主要乐器,玉钟悬挂于8尺高、3尺宽的雕刻精巧的钟架上。
1900年,义和团起义,慈禧逃离北京避难时,所带的珍宝主要是精美的玉器。
她死后,大量的翡翠制品和红蓝宝石也一同殉葬。
慈禧如此喜爱翡翠,在民间也自然少不了留下一些故事:相传慈禧太后在颐和园里有一个珠宝室,四面摆着檀木方橱,盛着**小小的玻璃锦盒,都是些用绣缎包裹着、装潢精致的盒子。
那里边装满了各式各样的珠宝,金银、宝石、珍珠、玛瑙、翡翠、珊瑚,数也数不清。
在这成千上万件宝物里,她最喜欢的是一对翡翠西瓜。
这翡翠西瓜是在昆仑山自然生成的,瓜皮翠生生、绿莹莹,还带着墨绿的条纹:瓜里的黑瓜籽、红瓜瓤还能影影绰绰的看得见。
慈禧经典的民间故事
![慈禧经典的民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d4843f24028915f804dc2a6.png)
慈禧经典的民间故事慈禧的一生,经历了从1840年至1900年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5次战争。
那你知道慈禧经典的民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慈禧经典的民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慈禧经典的民间故事:慈禧受辱相国寺公元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西太后慈禧带着光绪和王公大臣仓皇逃到西安。
她一边下令清军斩杀义和团,一边命李鸿章为议和大臣签订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讨得了洋人的欢心。
北京城暂时平静下来,她惊魂稍定,便动身返回北京。
途中,她一时兴至,要带光绪和众大臣到古城汴梁一游,顺便到古刹相国寺降香礼佛。
旨意传到开封,开封知府慌得手忙脚乱立即张贴告示:“圣上驾到,凡銮驾经过的街道须用红毡铺地、门上挂彩;全城妇孺老幼皆要倾城出动,头顶明烛,路旁跪迎;无论贫贱富贵均按人头每人交白银二两以备为老佛爷慈禧进礼。
如有抗命不从者,严惩不贷。
”这一下可苦坏了全城百姓,个个叫苦连天,只好到相国寺进香拜佛祈祷菩萨保佑免除这场灾难。
开封相国寺长老智清,五十多岁,侠肝义胆,机智多谋,心生一计:他向知府请求只要能免除全城百姓每人二两白银,他情愿向慈禧献出镇寺之宝。
知府听了暗想:开封百姓食不饱肚,确实榨不出多少油水,智清若能把镇寺之宝献出有何不可?就顺水推舟答应下来。
过了两日,慈禧的大队人马进了开封城,全城百姓跪迎路旁口称万岁。
开封知府迎驾后,西太后乘八抬大轿径直朝相国寺而来,智清方丈身披红袈裟率寺内众僧跪在山门迎接。
慈禧下得轿来,见众僧跪地迎驾,忙说:“自家子弟不必俗礼参拜,快平身回话!”慈禧为啥把智清和众僧称为自家子弟呢?原来,她笃信佛法,自称是受命于天的老佛爷,所以,她认为到相国寺等于串亲戚,对佛门的僧人皆称自家子弟。
慈禧落座后智清忙跪地高念一声佛号,说道:“今日老佛爷驾临敝寺,真是蓬荜生辉,光耀佛门,现将镇寺之宝献上,请老佛爷笑纳。
”慈禧一听智清要给她献宝,满是皱纹的老脸顿时乐开了花。
太监李莲英一挥拂尘走到智清面前说道:“方丈惠心可嘉,太后特此恩准,快快将宝献上。
关于老佛爷慈禧的故事
![关于老佛爷慈禧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491a807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20.png)
关于老佛爷慈禧的故事慈禧是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一说到老夫也很多人就想起了慈禧。
下面就来看看关于老佛爷慈禧的故事。
老佛爷慈禧的故事光绪初年,慈禧太后刚满40岁,她为了达到二度垂帘听政的目的,曾使用了种种手段,但慑于朝中有人反对,终日心中不乐心腹太监李莲英猜知真心事,便令人在万寿寺大雄宝殿的后面建了一座佛。
建成之后,李莲英速去禀告慈禧,说:“听说万寿寺大雄宝殿常常有双佛显光,这是大吉大利之兆,奴才想请太后驾临前往观看”慈禧听后感到十分惊奇,便起驾出宫出西直门下高梁桥,坐上皇船,沿长河,直到万寿寺(今北京艺术博物馆)慈禧上了码头,进了山门,直奔大雄宝殿而来进得殿来,见供奉的依然是原来的三世佛,不觉勃然大怒:“明明是原来的三世佛嘛,哪来的双佛显光?”那个时候,奴才欺骗主子是要杀头的,但李莲英心中有数,忙说:“太后息怒,请您后殿御览”。
慈禧太后慢慢悠悠转到三世佛后,果见一慈眉善目的观世音坐在殿中央,此寺方丈住持,还有慈禧的文武大臣也在这里这时,李莲英喊道:“老佛爷到”其他人即刻跪伏高呼:“恭迎老佛爷!”慈禧见状明白了一半儿,但她故作不解问道:“你们迎接的是哪位老佛爷呀?”李莲英他们答道:“就是迎接太后您老佛爷呀!”“您就是当今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啊!”“如今先皇晏驾,新皇尚幼,国不可一日无主,臣民们请您垂帘料理朝政,您可要救庶民于水火之中啊!”一席话说得慈禧心花怒放自此,老佛爷这个称呼便从万寿寺传遍京城,举国上下,都称慈禧为“太后老佛爷”慈禧也就心安理得地垂帘听政了。
据说这个观世音是李莲英让人按慈禧的模样塑造的,后来慈禧来万寿寺焚香礼佛,卜签求寿由于慈禧对此观世音非常赏识,还穿上了寺里方丈为她准备的观音衣服,李莲英扮作护法神韦驮,双手合十,横杵于腕上,她们俩人还在这个佛像前照了张像。
介绍有些历史小说、电影、戏曲中,把慈禧太后称作“老佛爷”。
实际上,“老佛爷”的称呼不是慈禧太后专用的称号,清朝历届皇帝的特称都是“老佛爷”。
慈禧的故事有哪些
![慈禧的故事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6bbf21821eb91a37f0115cee.png)
慈禧的故事有哪些慈禧即孝钦显皇后,是晚清代实质的统治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为中国历代皇后徐之最。
下边是收集整理的慈禧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公元 1900 年 8 月,八国联军攻下北京,西太后慈禧带着光绪和王公大臣仓促逃到西安。
她一边命令清军斩杀义和团,一边命李鸿章为讲和大臣,签署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卖国合约,讨得了洋人的欢心,使北京城获取了临时的沉静。
这天,她一时髦至,要带光绪和众大臣到古城汴梁一游,趁便到古庙相国寺降香礼佛。
开封相国寺长老智清五十多岁,侠肝义胆,机智多谋。
当时他向知府恳求,只需能免除全城百姓每人二两白银,他宁愿向慈禧献出镇寺之宝。
知府因利乘便答应了。
过了两日,慈禧的大队人马进了开封城。
智清跪地献宝。
慈禧一听智清要给她献宝,尽是皱纹的老脸立时乐开了花。
智清让两个强健的和尚抬着一个红漆木桶,放在西太后边前。
木桶内是满满一桶黄土,土中长着一堆姜芽,不由目瞪口呆。
慈禧立时震怒。
然智清不慌不满道:“一桶姜山的谐音是一统江山。
”智清向慈禧奉献此物,寓意讥刺她垂帘听政,独揽大权,丧权辱国。
在场的大小官员以及开封知府吓得魂不守舍,全身像筛糠同样颤抖。
慈禧内心愤慨,心中杀机骤起。
到达大雄宝殿,慈禧发现大殿门上方高挂着一块匾额,上边镶嵌着“古汴名蓝”四个金粉大字,眼睛一亮。
于是假装问道:“智清你知罪吗 ?”本来,匾额上的“古汴名蓝”四个字,就是“古城汴梁名寺” 之意,佛经上把众僧居住的地方叫“伽蓝”,简称“蓝”。
却不知,慈禧的乳名叫蓝儿,依据封建礼教的规定,凡是帝王的名字,禁止民间私自使用,假如与名字同样,一定用其余的字取代,这叫避忌。
大雄宝殿匾额上的蓝字,主犯了慈禧的名字。
一心想要弄死智清的慈禧二话不说,命令他投池赐死。
智清也不答话,纵身跳进池内。
然不多久他又从池中爬起,正当慈禧愤慨令人将其砍死时,智清不慌不急道:“非我不想死,而是先帝不让我死。
想当年乾隆盛世,天下升平,黎民安乐,朝臣皆服。
慈禧
![慈禧](https://img.taocdn.com/s3/m/7cec43bf1a37f111f1855b83.png)
女人当国——慈禧清朝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清代的社会文明经历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激荡的变革时期,尤其是晚清时期。
就在这么一个动荡的时期,历史却将一个女人推上了历史的前台,她就是慈禧。
慈禧统治中国长达47年,占晚清的三分之二,由此就可见慈禧太后对中国后期的影响。
慈禧,姓那拉,因为祖居叶赫地方,所以一般称叶赫那拉,家族原是满洲镶蓝旗,后抬旗入镶黄旗。
1835年11月29日,慈禧生于北京,1852年,那拉氏被咸丰帝挑选为秀女。
咸丰六年三月二十三日,那拉氏为咸丰帝生了个儿子,这也是咸丰帝唯一的儿子,为此那拉氏得晋懿妃,次年又封懿贵妃,这样懿贵妃在后宫的地位就仅次于皇后钮祜禄氏。
一、辛酉政变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直逼北京。
同年9月22日,咸丰帝借着“巡幸木兰”的名义匆匆逃往热河。
临行之际,命他的同父异母弟弟奕訢留京为议和钦差大臣,负责督办和局,也就是议和的谈判代表。
1861年8月22日,咸丰帝病死于热河。
咸丰临死的时候,命他唯一的儿子、只有六岁的载淳继承皇位。
由于载淳年纪幼小,咸丰又命载垣、景寿、肃顺等八大臣“赞襄一切政务”,所以人们又将其称为“赞襄政务八大臣”或“辅政八大臣”。
然而,奕訢和两宫皇太后都与八大臣有矛盾,而肃顺依仗咸丰帝的信任,长期以来独断专行,得罪了不少人,使自己很孤立。
当奕訢和两宫皇太后找机会联合起来的时候,一场最高权力的角逐开始了。
1861年11月2日,小皇帝和两宫太后抵达北京的第二天,两宫太后就立即召见奕訢和留守北京的大臣,宣布八大臣的罪状。
这一场变故,历史上被称为“祺祥政变”,而这一年是中国旧历辛酉年,所以也被称为“辛酉政变”。
经过政变,不仅咸丰帝的人事安排被彻底改变,连他的政治方针也被改变。
咸丰帝极不愿与外国人打交道,他宁愿隐身在天朝上国的旧梦里。
但在慈禧上台后,奕訢一方面主张与外国人交往,早在1861年初,在他的主持下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它的设立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另一方面,奕訢主张学习西洋各国强盛的那些东西,如洋枪大炮,远洋轮船等。
慈禧有什么离奇的故事
![慈禧有什么离奇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aa55674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5a.png)
慈禧有什么离奇的故事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是清朝末代皇帝光绪帝的皇后和慈禧太后,她的一生充满了离奇的故事。
本文将为读者介绍慈禧太后的一些离奇经历,展现她复杂多样的一面。
1. 爆发的太平天国起义慈禧在1851年成为光绪帝的皇后,不久之后,中国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
本起义由洪秀全领导,吸引了大量农民和士兵的支持,威胁到清朝的统治权威。
然而,慈禧的力量和智慧在此时展现出来。
她与太后一起利用军事和外交手段,成功镇压了起义,保护了清朝的统治。
2. 独自掌握实权慈禧太后在慈安太后去世后,成为了清朝的实际统治者。
她自幼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但她善于观察和学习,掌握政治和军事的知识。
在这个时期,慈禧太后通过制定各种政策和改革来加强她的权力,她掌握了大部分的实权,成为了一个重要而强大的人物。
3. 庚子之乱与“八国联军”1898年,慈禧太后发动了戊戌变法,并强迫光绪帝宣布废除了一些封建制度。
然而,这项改革遭到了一些保守派官员和军人的反对,导致了庚子之乱的爆发。
这次起义迅速蔓延到北京,慈禧太后被迫逃离圆明园。
在逃离期间,她经历了各种困难和艰辛,却始终没有放弃对清朝的统治。
此外,慈禧太后还经历了与“八国联军”的抗争。
这次侵略是由八个西方国家组成的联军对中国发动的,目的是打败慈禧太后的政权并夺取中国的领土和财富。
然而,慈禧太后再次展现了她的智慧和决心,她与军事将领一起成功抵抗了“八国联军”的进攻,保存了清朝的统治地位。
4. 来自内部的威胁慈禧太后一生都不乏从内部产生的威胁。
她的侄子是袁世凯,他曾多次试图夺取慈禧的权力并谋划废黜她。
此外,慈禧太后在位期间,关于她的腐败和虐待的传闻也不绝于耳。
然而,这些威胁和指责没有动摇慈禧太后的权力和控制,她一直坚持到自己的死亡。
5. 神秘的去世慈禧太后于1908年去世,她的去世一直是一个谜。
有人认为她死于自然原因,但也有人认为她被毒死。
她去世后,清朝也走向了末路,亲西方派的改革势力被打压,国家进入了一个动荡的时期。
慈禧有什么离奇的故事
![慈禧有什么离奇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5631efb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b5.png)
慈禧有什么离奇的故事慈禧是清朝晚期的一位重要人物,她的生平充满了许多离奇的故事和传说。
本文将为您揭示慈禧的一些离奇故事,带您走进这位历史人物的奇妙世界。
1. 浴血宫廷据传,慈禧年轻时身穿红衣出宫偷偷与侍卫约会。
一次约会中,慈禧发现了一件惊人的事情,皇宫中出现了大量血迹。
她追寻着血迹,进入一间宫殿。
在那里,她惊讶地发现,宫中发生了一场残酷的屠杀。
慈禧当时对此事感到震惊,对这种残忍的行为产生了憎恶之情。
这一经历也成为她后来努力改革的一大动力。
2. 穿越时空据传说,慈禧曾有一段神秘的穿越时空的经历。
在一次夜晚,慈禧在床上突然感到头晕目眩,随后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
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她见到了许多奇怪的事物,听到了未曾听过的声音。
她发现这个世界上的女性穿着非常前卫的服装,而男性也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打扮和生活。
这个穿越之旅让慈禧对未来充满了好奇,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对现实的看法。
3. 特立独行的慈禧慈禧是一位非常特立独行的女性。
据传,她经常在深夜离开宫殿,穿着普通人的服饰,与普通人一样游走于市井之间。
她喜欢到街头巷尾的小摊上买些小玩意儿,与摊主们聊天,甚至还会拿出自己亲手绣制的鞋子送给她们。
这种与百姓亲近的行为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也为慈禧赢得了一些人民的支持。
然而,这种与权势背道而驰的行为也引发了不少传言和猜测。
4. 不老仙丹的秘密有关慈禧的传说中,还流传着一则奇异的故事。
相传慈禧年轻时曾得到一种不老仙丹,据说只消服下,便可保持永葆青春。
这个传说引发了许多臆测和揣测,人们对慈禧的美貌和长寿充满了好奇。
虽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难以考证,但它成为了许多关于慈禧的传奇故事中的一部分。
5. 至死不渝的爱情除了纷繁复杂的传奇故事外,慈禧还有一段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
据说,慈禧年轻时曾与一位宫廷画家私定终身。
这位画家为慈禧画了许多美丽的画作,而慈禧也深深爱上了他。
然而,由于身份和环境的原因,他们的爱情最终无法圆满。
中国清朝时期历史故事-慈禧的故事-5068儿童网
![中国清朝时期历史故事-慈禧的故事-5068儿童网](https://img.taocdn.com/s3/m/df6da3cd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bf.png)
中国清朝时期历史故事-慈禧的故事 - 5068⼉童⽹ 慈禧(1835年11⽉29⽇—1908年11⽉15⽇)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母。
晚清重要政治⼈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下⾯⼩编给⼤家讲⼀讲中国清朝时期历史故事-慈禧的故事。
光绪为什么叫慈禧“亲爸爸”? 光绪皇帝每次向慈禧太后请安时都要说声“亲爸爸吉祥”,⼀代帝王⼝⼝声声称呼⼥性的叶赫那拉⽒为“亲爸爸”,听来虽然荒唐滑稽,但却是铁的史实。
慈禧通过“⾟⾣政变”(1861年),开始了臭名昭彰的垂帘听政,权⼒在光绪皇帝之上,实际居于太上皇的⾼位。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只有皇帝的⽗亲才配享有太上皇的⾼位。
慈禧既然⾃居太上皇的尊位,便喜欢皇帝以男⼦的称呼来叫她,当然没有⽐叫她“爸爸”更合适了。
光绪皇帝,并不是慈禧所⽣,⽽是慈禧亲妹妹所⽣。
慈禧曾说:“我妹妹的⼉⼦,就跟我亲⽣的⼀样。
”“爸爸”之前加上“亲”字,既⼊⽿,⼜掩饰了⾮亲之嫌。
慈禧太后为什么⼜叫“⽼佛爷”? 有些历史⼩说将慈禧太后称作“太后⽼佛爷”。
实际上,“⽼佛爷”的称号不是慈禧专⽤的,清朝历代皇帝的特称都叫“⽼佛爷”。
历史上的帝王除了有“庙号”、“谥号”、“尊称”以外,有些帝王还有“特称”。
如宋代皇帝的“特称”叫“官家”,明代皇帝的“特称”叫“⽼爷”。
⾄于清代帝王的“特称”为什么叫“⽼佛爷”?这是因为⼥真族⾸领最早特称为“满柱”。
“满柱”是佛号“曼珠”的转⾳,是“佛爷”、“吉祥”之意,因此,⼥真⾸领历代相传,特称谓“满柱”。
后来,有的显赫家族,世居⾼位的⾸领。
起名就叫“满柱”。
所以,清代建国后,将满语“满柱”汉译为“佛爷”,成为清朝历代皇帝的“特称”。
慈禧让别⼈也称她为“⽼佛爷”是有其特殊⽬的的。
她企图把⾃⼰⽐作和皇帝⼀样。
慈禧名字之谜 名字之迷民间传说或影视作品,⼀般称慈禧太后为兰⼉或⽟兰。
可能是因为慈禧进宫后的第⼀个封号为“兰贵⼈”,很多⼩说笔记误以为“兰⼉”是她的乳名,实则不然。
慈禧太后介绍
![慈禧太后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0f9e079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dc.png)
7
五 、历史评价
正面评价:作为统治中国达48年之久的重要人物,中国在面临近代化
列强的侵袭时候,慈禧稳定大清数十年,最终没有彻底地沦为殖民地,应 该说是做出一定贡献的。执政初期整饬吏治;重用汉臣;依靠曾国藩、左 宗棠、李鸿章等汉族地主武装,又在列强支持下,先后镇压了太平天国、 捻军、苗民、回民起义,缓解了清王朝的统治危机,使清王朝得到暂时稳 定。出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她又重用洋务派,以“自强”和“求富”的 方针,发展一些军用,民用工业,训练海军和陆军以加强政权实力。客观 上对中国的近代化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外交上没有吃大亏;洋务运动后 清王朝的军事实力有所提高;工商业有了初步发展,被清朝统治阶级称为 “同治中兴”
序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高宗李治继位,立武则天为皇后。由于 高宗体弱多病,在朝不能过久处理政事,就在朝堂御座后挂块帘 子,皇后武则天坐在后面,参与高宗与大臣们讨论朝政。高宗死 后,武则天就继续在帘后辅佐年幼的皇帝执政。 “垂帘听政”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旧战国时期。 简称“垂帘”。皇后、皇太后临朝听政,处理国家大事,因在宝座 前设帘遮蔽,故称。归政叫“撒帘”。历史上的“垂帘听政”多因 嗣君年幼。本文主要讲述清朝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故事 。
1979年版。 章伯锋、荣孟源主编:《近代稗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俞炳坤等著:《西太后》,紫禁城出版社1985年版。 《清实录》(光绪朝),中华书局1987年版。 刘体智主编:《异辞录》,中华书局1988年版
9
谢谢大家!
10
处大臣全部革职) ,从此49岁的慈禧完全掌控了朝政 (巅峰阶 段) 51岁 颐和园修成 61岁,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议和,签订了《马关条约》 64岁 发动戊戌政变,慈禧第三次垂帘听政 (起伏阶段) 67岁,派李鸿章与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 (下降阶段) 71岁 最终废除科举制度 74岁,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崩。她命立年仅3岁的溥仪为帝, 年号宣统。次日,慈禧病死中南海仪鸾殿,年七十四 葬于河北遵化定东陵
关于慈禧的野史
![关于慈禧的野史](https://img.taocdn.com/s3/m/a6b6383c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e.png)
关于慈禧的野史
慈禧太后(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原名甘露,字慈禧,一字淑静,号穆桂兰,清朝末代皇后,清朝末代宰相李鸿章的妻子,乾隆帝和咸丰帝的母亲。
慈禧出身贵族家庭,其父甘宝宝,母赵氏,是清朝末期著名的大臣家庭。
慈禧十三岁时被选为李鸿章的第三任宠妃,此后,慈禧便步步高升,最终成为清朝末期的皇后。
慈禧在位期间,对清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有重大贡献,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在政治上,慈禧推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加强了清朝的统治,使清朝的统治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慈禧的一生也不乏传奇色彩,其中最为出名的是其与李鸿章的爱情故事,以及其与清朝末代皇帝乾隆帝的母子情。
慈禧与李鸿章的爱情故事被誉为“清朝最伟大的爱情故事”,而慈禧与乾隆帝的母子情则被誉为“清朝最伟大的母子情”。
慈禧太后的生平
![慈禧太后的生平](https://img.taocdn.com/s3/m/8183c341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92.png)
慈禧太后(1835年—1908年),其本名为叶赫那拉·杏贞,是清朝晚期一位极具影响力的政治人物。
她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政治手段和策略,稳稳掌握清朝权力长达47年。
这段时间从1861年同治皇帝即位她开始垂帘听政,到1908年她去世为止。
在这47年中,她如何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中保持统治,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出身背景与早年经历慈禧太后出生于1835年,属于满洲正白旗贵族。
她的父亲惠征曾担任过员外郎,属于中下层官员。
慈禧幼年时便展现出了出众的才智和勇气,这为她日后在清廷中取得权力奠定了基础。
1852年,17岁的慈禧被选入宫中成为咸丰帝的妃嫔,并迅速获得了咸丰帝的宠爱。
她生下了咸丰帝唯一的儿子,也是未来的同治皇帝,这一身份为她奠定了稳定的政治基础。
二、善于利用权力斗争慈禧太后之所以能够稳稳掌权,与她善于利用清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密不可分。
她懂得如何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生存和发展,通过巧妙地利用和分化敌对势力,逐步巩固自己的地位。
1. 辅政大臣的铲除咸丰帝在1861年驾崩后,留下了八位辅政大臣以协助年幼的同治皇帝。
慈禧迅速联手东太后慈安和恭亲王奕䜣,通过“辛酉政变”成功将这八位辅政大臣铲除。
通过这次政变,她不仅迅速掌握了实权,还确立了自己在朝廷中的核心地位。
2. 垂帘听政在辛酉政变之后,慈禧与东太后慈安共同开始垂帘听政。
垂帘听政是一种由太后通过帘幕后面指挥政务的形式。
虽然表面上是两宫太后共同执政,但实际上,慈禧凭借更强的政治手腕和聪明才智逐步掌握了实权。
她通过控制重要官员和关键决策,维持了对朝政的掌控。
三、有效管理后宫与朝廷慈禧太后不仅在朝廷中表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她在后宫的管理也同样出色。
她通过一系列措施维持了后宫的稳定,并且能够有效地控制后宫对朝廷的影响。
1. 后宫的权力平衡慈禧太后深知后宫的不稳定因素可能对她的权力造成威胁。
因此,她注重在后宫内部的权力平衡,通过赏罚分明、恩威并施的手段,确保了后宫的和谐与稳定。
慈禧太后的故事
![慈禧太后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a1cd598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94.png)
慈禧太后的故事
慈禧太后,是清朝晚期的一位重要统治者,她的一生经历了许
多波折,留下了许多传奇的故事。
慈禧太后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官宦
家庭,她自幼聪慧过人,深得父母宠爱。
然而,她的命运在14岁时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被选入宫中,成为了嘉庆皇帝的嫔妃。
在宫中,慈禧太后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政治才能,她很快就
得到了嘉庆皇帝的信任。
然而,嘉庆皇帝在位期间,国家政局动荡,社会秩序混乱,人民生活困苦。
慈禧太后深感国家危急,她开始秘
密学习政治理论,思考国家兴衰之道,为日后的执政打下了坚实的
基础。
嘉庆皇帝去世后,慈禧太后成为了嘉庆皇帝的遗诏,开始了她
漫长的执政生涯。
慈禧太后在位期间,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第二
次鸦片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她以其睿智和果断的决策,成功稳定
了国家局势,维护了国家利益。
然而,慈禧太后的执政之路并不平坦,她也经历了许多挑战和
困难。
在光绪皇帝年幼时,慈禧太后曾多次遭遇权臣的排挤和阻挠,但她凭借着自己的坚强意志和智慧,成功化解了危机,保住了自己
的地位。
慈禧太后晚年,虽然身体日渐衰弱,但她仍然坚持执政,致力于国家的改革和发展。
她推行了许多有益于国家发展的政策,为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慈禧太后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她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毅力,成功地应对了种种挑战,为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她的故事激励着后人,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一笔。
有关慈禧的民间故事
![有关慈禧的民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74be6b5d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c8.png)
有关慈禧的民间故事有关慈禧的民间故事篇【1】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去寺院进香,路遇刺客,险些被刺客所掷的炸弹炸伤。
经过这么一折腾,慈禧太后的神经扛不住了,经常做噩梦,梦见身边的侍卫个个成了乱党,将她抓起来,两个人按住她的双肩,让她跪下,另一个人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向她的颈项斩去这天夜里,慈禧大叫一声,又从噩梦中惊醒。
她出了一身冷汗,坐起身来,只见床上又湿了一片。
听见动静,太监总管李莲英忙走了过来,一边指挥宫女为慈禧整理床榻,一边传召太医。
太医诊断后回禀说,太后得的是惊悸症,夜里睡眠不好,白天恹恹地不想进食。
要治好这病,必须先食补,身体好了,自然就不会做噩梦了。
慈禧听罢,沉思了一会儿,突然眼睛一亮,吩咐李莲英立刻去找一个人,这人叫孙思德。
慈禧道:“孙思德做的美味安魂汤,着实让人难忘。
”李莲英听到“孙思德”这个名字,一下子想起来了,这事,还得从八国联军入京那年说起。
那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和光绪仓皇西逃。
沿途的早已尽数逃走,哪里还有人去管慈禧。
一路上,太监只能找些棒子面的粗食给慈禧吃。
这天晚上,一行人逃到河北境内一个小村子,慈禧只觉饥饿难耐,突然,她闻到一股香味,这香味一下子就把慈禧的魂勾出来了。
她忙叫来李莲英,让他看看这香味是从哪来的。
李莲英顺着香味寻去,来到一座屋前,进了屋,见有一家四口,一男一女两个大人带着两个少年。
灶台上放着一口铁锅,香味正是从铁锅里传来的。
李莲英走上前,对男人说:“我们是皇太后的人,你叫什么名字?”男人听了,忙叩头禀报,说他叫孙思德,家住北京城郊,听说八国联军打来,就带着妻儿一路西逃。
逃到这里,见田里有些山药,就挖了熬成一锅汤,准备充饥。
李莲英听了,对孙思德说:“你把这锅汤给我们吧。
”说完,就命令身后的两个太监端走了铁锅。
也许是因为慈禧好久没有吃饱过了,竟然把一锅山药汤吃得干干净净,一高兴,取下手上戴的一个玉扳指,让李莲英赏给孙思德。
那一夜,慈禧睡得特别香甜。
第二天,慈禧神清气爽,让李莲英去找孙思德,要封他为御厨,不料孙思德一家已经不见踪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慈禧的故事(2)
光绪六年,太监违禁携物品外出,被护军拦阻殴辱,这本是数百年的门禁规例,太监不可以携带物品外出;然而这太监是慈禧派去给娘家赠送物品的,竟被门禁打了,慈禧大怒,下旨将当值护军处斩,首领革职。
命令下达之后,整个朝廷一片骚动。
张之洞、陈宝琛等大臣都上书力言,恭亲王也认为这样处理不妥,以至于和慈禧争辩起来。
恼怒之下,慈禧:"你事事与我作对,你以为你是谁?"恭亲王说:"臣是宣宗第六子。
"慈禧说:"我革了你。
"恭王对答道:"革了臣的王爵,革不了臣的皇子!"慈禧无言以应。
自此,慈禧和恭亲王之间的矛盾更加深重。
慈禧:一曲争得天地春
慈禧经选秀进宫后,被封为"兰贵人"住在圆明园的"桐荫深处"殿内。
由于地位低下,很难接近皇帝。
这让喜好权势、急于争宠的慈禧大伤脑筋。
为了得到咸丰帝的恩宠,她用钱物买通皇帝的御前太监,请求太监相助,让她有机会接近皇帝。
有一天太监传出信来,说咸丰皇帝要经过"桐荫深处"外出巡幸,慈禧一听来了精神,便着意打扮一番,早早就登上路旁万绿丛中的雕栏秀楼等候。
当她远远看见咸丰皇帝在太监的伺候下巡幸而来之时,慈禧便悠扬地唱起了娓娓动听的江南小曲。
咸丰帝行路之中,忽然听到隐隐的歌声,不由得止住脚步。
只觉得歌声婉转妩媚,动人至极。
听得入神,一面幻想歌者的容貌,一面激情满怀地朝歌声方向奔去。
等到上楼一看,竟是位美若天仙的女子。
好色的咸丰便在阁楼上游龙戏凤起来。
慈禧以美人计得逞,于是有了身孕。
在慈禧哺乳期间,咸丰帝又爱上了四位绝代佳人,并分别为之赐封牡丹春、海棠春、武陵春和杏花春。
慈禧看到"四春"得宠,便醋海翻腾,大闹宫廷。
咸丰惟恐将事情闹得无法收拾,于是竭力安慰,并为她特赐"天地一家春"款识,意指慈禧是天地之间的第一美人,最大之春,是咸丰帝最宠爱的心上人。
慈禧后来母以子贵,青云直上,成为主宰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
她为纪念这一幸事,并更好标榜自己,什么铜缸、玉碗上面到处题刻这一款识。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
内忧外患一天天深重,咸丰帝却一味沉湎于酒色。
一天晚上,太监领着咸丰帝在宫里闲逛,忽然听到一处院落里,传出了悠扬的歌声。
走近一看,是一位十八九岁的姑娘,在咿咿呀呀地唱着小曲。
姑娘自我介绍祖居叶赫,姓那拉氏,小名兰儿,是选来的宫女。
咸丰帝喜欢上了她,当场封她为贵人。
他哪里想到,正是这位“兰贵人”预先贿赂了太监,才会安排出这场相遇!五年后,兰贵人为他生下了独生子载淳。
母以子贵,她很快就升上了懿妃、懿贵妃,越来越骄横跋扈。
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一直打到北京,咸丰帝惊惶失措,逃到承德,派异母
弟弟、恭亲王奕(xīn)留下来同外国侵略者谈判。
奕是卖国外交的老手,老百姓称他
“鬼子六”。
随着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了。
躲在承德的咸丰帝,依然荒淫无度,终于病入膏肓。
公元1861年8月,咸丰帝一命呜呼。
临死前,他遗诏立年方六岁的儿子载淳为皇太子,继承皇位;为了防止奕篡权,又任命载
垣、端华、肃顺等“顾命八大臣”主持政务。
八大臣尊皇后钮祜禄氏为慈安皇太后,又称东太后;载淳的生母兰儿为慈禧皇太后,又称西太后;定年号为“祺祥”。
按照咸丰帝的遗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