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新闻从业者生存状况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中国网络新闻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网络新闻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网络新闻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网络新闻是指以网络为载体的新闻,具有快速、多面化、多渠道、多媒体、互动等特点,突破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概念,在视、听、感方面给受众全新的体验。

随着网络媒体在新闻业务方面的不断进步,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稳步增长。

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74274万人,较2020年3月增长1202万人,占网民整体的75.1%。

网络新闻突破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概念,在视、听、感方面给受众全新的体验。

2016-2020年我国网络新闻使用率逐年下滑,2020年12月我国网络新闻使用率75.1%,较2020年3月网络新闻使用率下降5.8%。

《2021-2027年中国网络新闻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国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迅速增长,截至2020年12月,我国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74108万人,较2020年3月增长1466万人,占手机网民的75.2%。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3月我国手机网络新闻使用率提升至81.0%;随着疫情逐渐好转,2020年12月我国网络新闻使用率75.2%,较2020年3月网络新闻使用率下降5.8%。

长期以来,网络编辑也被许多人认为是“搬运工"。

较多新闻网站也都把传统新闻粘贴到自己的网站中,短视频作为当下一个火热的平台,创新了资讯变现的形式。

在抖音、腾讯微视等短视频平台中活跃著大量的资讯类账号,而这些账号中就存在着许多抄袭、搬运等情况,且内容质量驳杂,不一定具有时效性。

如果要促进网络新闻的发展,网络新闻平台就需要确保其发布的新闻具有一定的原创性,做好网络新闻的加工工作,注重网络新闻媒体的作用,同时网络媒体平台也应加强版权与产权意识,可以同一些还未进驻网络平台的传统媒体进行深度合作。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是一个竞争与合作的局面,双方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的同时又相互竞争。

这种合作与竞争将不断升级与演变,在融合与碰撞中达到另一个发展层次,使网络读者能够读到更高品质的网络新闻。

中国网络新闻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网络新闻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网络新闻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一、网络新闻概述网络新闻是指以网络为载体的新闻,具有快速、多面化、多渠道、多媒体、互动等特点,突破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概念,在视、听、感方面给受众全新的体验。

网络新闻现在所具有的特点,都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而来,例如时效性就是网络新闻与传统新闻之间一个很重要的改革。

目前,我国网络新闻包括政府新闻和商业新闻两大类,其中政府新闻在用户影响力和信任度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商业新闻以其整合传播力在用户覆盖率和用户粘性上更具优势,两大类媒体合作互补推动我国网络新闻生态的逐步完善。

二、网络新闻行业现状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11亿,较2020年12月新增网民217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1.6%,较2020年12月提升1.2个百分点。

网民数量的不断增长,为我国网络新闻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用户基础。

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7.6亿,较2020年12月增长1713万,占网民整体的75.2%。

三、手机网络新闻行业现状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长时间在家,使得中国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迅速增长,截至2020年12月,我国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74108万人,较2020年3月增长1466万人,占手机网民的75.2%。

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7.60亿,较2020年12月增长1712万,占网民整体的75.2%。

相对于整体的网络新闻而言,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占据了所有网络新闻用户的95%以上。

四、网络新闻行业发展趋势1、全媒体融合发展不断深化目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有形”的融合正在逐步完成,传统媒体逐渐扩充为拥有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网络电视等多元化、多终端的新型媒体。

传统媒体在意识上已经认识到了变革和转型的重要性,各家传统新闻媒体尝试多元化创新方式和技术,使新闻报道更立体化、贴近用户需求。

随着媒体企业从机制到经营,积极探索融合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媒体融合进一步深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边界将越来越模糊化,不同形式的媒介之间互换性与互联性将不断加强,媒体融合发展将不断深化。

全国网民调查情况汇报

全国网民调查情况汇报

全国网民调查情况汇报根据最新的全国网民调查情况,我们得出了一些有趣的数据和观察结果。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全国网民的整体规模。

根据调查显示,截至目前,全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了8.29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8.3%。

可以看出,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全国网民中,男性网民和女性网民的比例为51.2%和48.8%,男性略多于女性。

而在不同年龄段的网民中,80后和90后占据了绝大多数,分别占比37.6%和32.9%,说明年轻人是互联网的主要使用群体。

此外,调查还显示出,城市网民和农村网民的差距在逐渐缩小,城市网民占比为64.2%,农村网民占比为35.8%。

在网民的上网方式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手机成为了人们上网的主要工具,占比达到了87.3%。

相比之下,传统的电脑上网使用率逐渐下降,仅占比22.7%。

这也说明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和进行交流。

在网民的上网内容方面,社交媒体成为了网民们最常访问的网站类型,占比达到了78.6%,其次是新闻资讯类网站,占比为65.4%。

而在网民的上网目的上,娱乐消遣是最主要的原因,占比高达92.1%,其次是获取信息和知识,占比为84.5%。

这些数据反映了网民们的兴趣爱好和需求,也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在网络安全方面,调查显示,有近60%的网民曾经遭遇过网络诈骗或者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这也提醒我们在网络使用中要格外小心,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

综上所述,全国网民调查情况反映了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程度和影响力,也为各行业和政府部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民的上网方式和习惯也在发生着变化,我们需要不断关注和研究这些变化,以更好地满足网民的需求,推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

希望未来的网民调查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数据和见解,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

新闻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新闻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新闻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新闻行业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社会信息的传播者和公众意见的塑造者。

然而,在数字化时代的冲击下,新闻行业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就新闻行业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展开讨论。

一、新闻行业现状分析1. 传统媒体面临困境传统媒体,包括报纸、电视和广播等传统载体,在互联网的冲击下遭受了巨大打击。

随着数字媒体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网络上获取新闻,导致传统媒体的发行量和广告收入持续下滑。

尤其是年轻一代,更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获取新闻信息,传统媒体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2. 数字媒体崛起与传统媒体相比,数字媒体的优势不言而喻。

它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和个性化等特点,能够以更快的速度传播信息,并且给用户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新闻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

此外,数字媒体还提供了更多的创收方式,如广告、订阅和付费内容等。

3. 假新闻泛滥随着信息的泛滥,假新闻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假新闻的传播不仅误导了公众的判断和决策,也损害了新闻行业的公信力。

技术手段和伦理道德的缺失使得假新闻制作和传播变得更加容易,因此,新闻媒体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这一挑战。

二、新闻行业发展趋势展望1. 科技驱动创新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等科技的快速发展,新闻行业也将借助科技来实现创新。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新闻自动化生成、智能推荐和舆情分析等功能,提高新闻的生产效率和用户粘性。

大数据的应用可以帮助新闻机构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内容。

区块链技术可以确保新闻信息的可信度和透明性,防止假新闻的传播。

2. 多元化内容呈现在数字化时代,新闻读者的需求也变得多样化。

新闻机构需要提供更加多元化、多样性的内容,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视频、音频和互动性内容等形式的新闻将成为新的趋势。

同时,新闻机构需要与社交媒体平台合作,借助互联网平台的流量和用户基础,拓展新闻的传播渠道。

网络新媒体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报告

网络新媒体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报告

网络新媒体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报告第1章引言 (3)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第2章网络新媒体行业概述 (4)2.1 网络新媒体的定义与分类 (4)2.2 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历程 (4)2.3 网络新媒体行业的特征与影响 (4)第3章网络新媒体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 (5)3.1 全球网络新媒体市场规模分析 (5)3.2 我国网络新媒体市场规模分析 (5)3.3 行业增长趋势预测 (6)第4章网络新媒体行业产业链分析 (6)4.1 上游产业链分析 (6)4.2 中游产业链分析 (7)4.3 下游产业链分析 (7)第5章网络新媒体行业竞争格局与市场份额 (7)5.1 全球竞争格局分析 (7)5.2 我国竞争格局分析 (8)5.3 主要企业市场份额分析 (8)第6章网络新媒体行业商业模式与盈利模式 (8)6.1 传统商业模式分析 (8)6.1.1 广告模式 (8)6.1.2 付费内容模式 (9)6.1.3 电商平台模式 (9)6.2 新型商业模式摸索 (9)6.2.1 社交电商模式 (9)6.2.2 短视频与直播模式 (9)6.2.3 内容付费粉丝经济模式 (9)6.3 盈利模式创新与实践 (9)6.3.1 数据驱动营销 (9)6.3.2 跨界合作 (9)6.3.3 品牌IP化 (9)6.3.4 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应用 (9)6.3.5 社区经济 (10)第7章网络新媒体行业内容创作与分发 (10)7.1 内容创作现状与发展趋势 (10)7.1.1 内容创作现状 (10)7.1.2 发展趋势 (10)7.2 内容分发渠道与策略 (10)7.2.1 内容分发渠道 (10)7.2.2 内容分发策略 (10)7.3 短视频与直播行业分析 (11)7.3.1 短视频行业分析 (11)7.3.2 直播行业分析 (11)第8章网络新媒体行业政策法规与监管 (11)8.1 国内外政策法规概述 (11)8.1.1 国际政策法规环境 (11)8.1.2 国内政策法规环境 (11)8.2 我国网络新媒体行业监管现状与趋势 (11)8.2.1 监管现状 (11)8.2.2 监管趋势 (12)8.3 行业合规性分析 (12)8.3.1 政策法规遵循情况 (12)8.3.2 监管要求落实情况 (12)8.3.3 行业合规性风险 (12)第9章网络新媒体行业技术创新与融合发展 (12)9.1 技术创新对行业的影响 (12)9.1.1 技术创新推动内容生产与传播模式的变革 (12)9.1.2 技术创新促进用户互动体验的优化 (12)9.1.3 技术创新助力行业监管与合规性提升 (12)9.2 主要技术应用分析 (12)9.2.1 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新媒体领域的应用 (12)9.2.1.1 内容个性化推荐 (12)9.2.1.2 智能语音与文字识别 (13)9.2.1.3 机器写作与编辑 (13)9.2.2 大数据技术在网络新媒体行业的应用 (13)9.2.2.1 用户行为分析与精准营销 (13)9.2.2.2 内容选题与评估 (13)9.2.2.3 广告投放优化 (13)9.2.3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在网络新媒体领域的应用 (13)9.2.3.1 新闻报道与现场体验 (13)9.2.3.2 娱乐内容创新 (13)9.2.3.3 教育与培训 (13)9.2.4 5G技术对网络新媒体行业的影响与机遇 (13)9.2.4.1 信息传播速度与效率的提升 (13)9.2.4.2 低延迟与高清晰度视频内容的普及 (13)9.2.4.3 物联网与新媒体的融合应用 (13)9.3 跨界融合发展趋势 (13)9.3.1 网络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 (13)9.3.1.1 内容与渠道的互补与整合 (13)9.3.1.2 业务模式创新与合作 (13)9.3.2 网络新媒体与科技产业的融合 (13)9.3.2.1 智能硬件与新媒体的联动 (13)9.3.2.2 互联网企业与科技巨头的合作布局 (13)9.3.3 网络新媒体与文化产业的其他领域融合 (13)9.3.3.1 影视、动漫、游戏等产业的联动发展 (13)9.3.3.2 文化创意产品与新媒体的融合创新 (13)9.3.4 网络新媒体与国际市场的融合 (13)9.3.4.1 国际化内容合作与传播 (13)9.3.4.2 跨国新媒体平台的竞争与合作态势 (13)第10章网络新媒体行业前景展望与建议 (13)10.1 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13)10.2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4)10.3 行业发展建议与策略 (14)第1章引言1.1 研究背景与意义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网络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方式,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途径和人们的生活习惯。

网络新闻从业者生活状况

网络新闻从业者生活状况

网络新闻从业者生活状况作者:寇志红来源:《网络传播》2014年第01期网络新闻从业者在购房和房贷问题上承受着巨大压力;在“工作时间过长”这个问题并不那么严重的情况下,网络新闻工作者仍普遍反映“没时间陪家人”这一问题较为严重。

生活满意度问卷请网络新闻从业者以五级量表(1=非常不满意,5=非常满意)从身体状况、心理状况、住房条件、家庭关系、家人健康五个方面总体上衡量对生活的满意程度,结果发现:中国网络新闻从业者对生活状况的总体满意度均值为3.35分(约相当于百分制的67分)。

其中,满意度最高的是“家人健康”(均值=3.69),其次是“心理状况”(均值=3.19),第三是“身体状况”(均值=2.95),第四是“家庭关系”(均值=2.90),最后是“住房条件”(均值=2.63),后三者的均值都已低于五级量表的中值3。

在对“您觉得自己现在多幸福?”的打分中(1=非常不幸福,10=非常幸福),调查发现网络新闻从业者的幸福指数为6.31分,处在中等偏上水平。

幸福指数集中分布在5分到8分的区间内,占受访者总数的70.0%。

另有10.6%的网络新闻从业者幸福指数偏低(1-3分)。

在对自己目前所处社会阶层的定位中(1=底层,4=中层,7=高层),网络新闻从业者给出的均值是3.11,低于中值(4),大多网络新闻从业者认为自己处于社会中等偏下阶层。

调查显示:选择中层(4分)的受访者比例最高(29.1%),其次是3分(27.1%),第三是底层(1分),选择比例为15.1%。

生活难题网络新闻从业者在生活中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怎么评价这些问题的严重程度呢?结果发现(测量指标为1=基本没问题,5=非常严重):“买不起房/房贷压力大”被认为是最严重的问题(均值=3.89),其次是“没时间陪家人”(均值=3.74),第三是“缺乏职业前景”(均值=3.68),随后依次是“身心疲惫”(均值=3.48)、“工作压力大”(均值=3.40)、“上有老下有小”(均值=3.35),以及“工作时间过长”(均值=3.25)。

2023年网络新闻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网络新闻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网络新闻行业市场分析现状网络新闻行业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传播新闻信息的行业。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新闻行业迅速崛起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网络新闻行业的市场规模庞大,竞争激烈,行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网络新闻行业市场规模庞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6.8亿,规模庞大。

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用户获取新闻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网络获取新闻信息,使得网络新闻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其次,网络新闻行业竞争激烈。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到这个行业中,竞争日益激烈。

不仅传统媒体机构纷纷布局网络新闻,新媒体平台也纷纷涌现,如今网络新闻行业的主要竞争对象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还包括了社交媒体平台、搜索引擎等。

再次,网络新闻行业发展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虚假新闻和低质量的信息泛滥成灾,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其次,大量的广告内容也影响了用户体验,用户对于广告的忽视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

此外,网络新闻行业的商业模式仍在不断探索中,尤其是盈利模式的创新。

在面临这些问题和挑战的同时,网络新闻行业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首先,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用户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取新闻信息,随着5G技术的逐步普及,将进一步加快这一趋势。

其次,个性化定制新闻、推荐算法的应用等技术的发展使得用户获取新闻更加智能化、个性化。

另外,多媒体形式的新闻报道、VR和AR技术的应用也加快了网络新闻的创新和发展。

综上所述,网络新闻行业市场规模庞大,竞争激烈,发展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网络新闻行业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未来,网络新闻行业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内容质量、用户体验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以适应用户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

传媒行业调查报告

传媒行业调查报告

传媒行业调查报告
一、背景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传媒行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
有的变革。

面对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流媒体的出现,传统媒体
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媒行业正在重新调整和转型。

为了了
解传媒行业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二、调查对象
我们调查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人士,包括传媒从业者、普通消费者、学者等共计1000人。

三、调查结果
1. 对于传统媒体的使用情况
(1)只有30%的人经常使用报纸和杂志作为获取信息的途径,而电视占据最高的使用比例,为60%。

(2)对于新闻资讯类网站和APP的使用,有70%的受访者表
示经常使用。

2. 对于新兴媒体的使用情况
(1)在线视频平台的使用量持续增长,有90%的受访者表示
经常使用。

(2)对于社交媒体的使用情况,微信是最受欢迎的社交平台
之一,占比为80%。

3. 对于传媒行业的未来发展
(1)自媒体平台将会成为未来传媒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消费者对于高质量原创内容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3)传统媒体在数字时代的生存问题,需要加强数字化转型,与新兴媒体竞争。

四、结论
从调查结果来看,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媒体形式的多元化,传媒行业也在发生着变化。

尽管传统媒体面临着生存的危机,但是通过技术的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传统媒体仍有生存的可能。

同时,新兴媒体的崛起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媒体之间竞争的加剧,也将会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加高质量、富有创意的方向发展。

2024年中国网络新媒体用户研究报告

2024年中国网络新媒体用户研究报告

摘要:本报告对中国网络新媒体用户的特征、使用情况以及用户偏好进行了综合分析,主要基于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

报告发现,在2024年,中国网络新媒体用户的数量继续增长,用户在社交媒体、在线视频和移动支付等方面的使用频率较高。

此外,用户对内容质量和个人信息安全的关注程度也明显增加。

最后,报告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帮助企业和政府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并改进网络新媒体服务。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用户特征、使用情况、用户偏好、问卷调查一、引言网络新媒体引领了信息传播的新时代,改变了人们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方式。

近年来,中国的网络新媒体领域发展迅猛,用户规模不断扩大。

本报告旨在分析2024年中国网络新媒体用户的特征、使用情况以及用户偏好,以帮助企业和政府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并改进网络新媒体服务。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方法。

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收集了2000份有效问卷,并对问卷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三、用户特征1.性别比例:男性占53%,女性占47%。

2.年龄分布:18-24岁占45%,25-34岁占35%,35岁以上占20%。

3.地域分布:一线城市占25%,二线城市占40%,三线及以下城市占35%。

4.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55%,高中及以下学历占45%。

5.职业分布:学生占40%,白领占35%,其他职业占25%。

四、使用情况1.使用设备:智能手机占80%,电脑占15%,平板电脑占5%。

2.使用场景:社交媒体占65%,新闻阅读占20%,在线视频占10%,其他占5%。

3.使用频率:每天使用网络新媒体的用户占85%,每周使用占10%,不定期使用占5%。

4.使用时长:每天平均使用时间为2-3小时。

五、用户偏好1.内容类型:社交媒体用户更关注朋友动态和分享内容,新闻阅读用户更关注时事新闻和深度报道,在线视频用户更关注电影和电视剧。

2.内容质量:用户对内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倾向于选择有可信度和权威性的内容。

新闻专业调查报告

新闻专业调查报告

新闻专业调查报告新闻专业调查报告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闻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一名新闻专业的学生,我对新闻行业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旨在了解新闻专业的就业前景、行业发展趋势以及新闻报道的可信度等方面的情况。

以下是我的调查报告。

一、新闻专业的就业前景在调查中,我发现新闻专业的就业前景相对较好。

随着社会对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新闻行业的发展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新闻行业的就业领域广泛,包括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公关机构等。

此外,新兴的科技行业也对新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因此,对于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就业前景是相当乐观的。

然而,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新闻行业的竞争激烈,就业市场上的优秀人才层出不穷。

因此,新闻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实践经验,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此外,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传统媒体的就业机会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因此,新闻专业的学生还需要具备跨媒体报道和多媒体制作的能力,以适应行业的变化。

二、新闻行业的发展趋势在调查中,我发现新闻行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

传统媒体的发展受到了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冲击,新媒体逐渐崭露头角。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获取新闻信息,传统媒体的影响力逐渐下降。

因此,新闻行业需要不断创新,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以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

另外,虚假新闻和信息泛滥也成为了新闻行业的一大难题。

在调查中,我了解到公众对于新闻报道的可信度越来越关注。

因此,新闻行业需要加强自律,提高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同时,新闻从业者也需要具备辨别虚假信息的能力,以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三、新闻报道的可信度问题在调查中,我发现公众对于新闻报道的可信度存有一定的疑虑。

虚假新闻和不实信息的泛滥导致公众对于新闻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因此,新闻行业需要加强自律,提高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在解决可信度问题上,新闻从业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需要具备专业的道德和职业素养,坚守新闻伦理,严格遵守新闻报道的原则和规范。

合肥都市报新闻从业人员现状调查

合肥都市报新闻从业人员现状调查

合肥都市报新闻从业人员现状调查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和网络媒体的快速兴起,对我国新闻的生产方式、传播生态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特别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出现后,纸媒的生存空间大受挤压,广告收入大大减少,大量受众被分流出去。

纸媒新闻从业人员面临着工作时间长、福利待遇差、采访难度大等问题。

作为社会的守望者,舆论监督的主要参与者,新闻从业人员的生存状态对社会有着重大影响。

本文以合肥都市报新闻从业人员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法,首先,描述该群体基本构成情况,即他们的性别、年龄、学历、专业背景、工作年限的分布情况;其次,在网络媒体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该群体工作压力的来源、工作方式的转变、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忠诚度情况;最后,在此基础上调查该群体对都市报生存现状的认识和应对都市报生存困境的思考。

都市报坚守的“内容为王”的理念,实质上就是坚守和培养核心的采编队伍。

都市报新闻从业人员既是新媒体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又是都市报的工作人员。

因此,本文客观了解合肥都市报新闻从业人员的生存状态,反映出该群体生存现状中的问题,一方面是为都市报新闻从业人员认识自身的生存现状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也希望以此能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为都市报培养核心的采编队伍提供建议。

最后,本文总结了合肥都市报新闻从业人员对都市报生存现状的认识,和应对都市报生存困境的思考,以此为合肥都市报的转型提供参考。

合肥都市报新闻从业人员基本信息总结:男性新闻从业人员约是女性新闻从业人员数量的1.3倍,年龄大多为31岁至40岁;该群体基本上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且以新闻专业背景的毕业生为主;工作年限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分布状态,即目前合肥都市报一线采编人员中新记者少,老记者也少,大多数是已经工作五年左右的记者。

合肥都市报新闻从业人员的工作情况总结:三分之一的合肥都市报新闻从业人员对工资收入的提升有期待,认为有必要提高收入水平;五分之二对工作时间不满意。

一直从事新闻工作且在同一家单位的新闻工作人员依然是都市报的主力军,其中从业五年至十年最多。

2024年网络新闻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网络新闻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网络新闻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新闻市场也在不断壮大。

网络新闻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形式,正在逐渐改变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

本文将对网络新闻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2. 网络新闻市场规模扩大2.1 用户基数持续增加网络新闻的受众人数不断增加。

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互联网获取新闻资讯。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网络新闻使用者数量已经达到数十亿人,其中具有网络新闻阅读习惯的用户占比超过90%。

2.2 市场竞争激烈网络新闻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众多媒体机构、新闻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纷纷进入网络新闻市场,争夺用户的阅读时间和点击量。

这种竞争促使各家新闻机构不断提升报道质量和时效性,以吸引更多用户的关注。

2.3 平台多样化网络新闻发布平台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除了传统的新闻网站,社交媒体、视频分享平台、即时通讯工具等也成为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重要平台。

通过这些平台,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浏览最新的新闻内容,方便快捷。

3. 网络新闻市场带来的影响3.1 媒体格局重构网络新闻市场的崛起引发了媒体格局的重构。

传统的新闻机构面临着来自网络新闻的强大竞争压力,为了适应市场变化,传统媒体也纷纷转型进行网络新闻报道。

同时,一些新媒体机构和个人也逐渐崭露头角,成为网络新闻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3.2 新闻报道方式的改变网络新闻的兴起改变了新闻报道的方式和节奏。

网络新闻以其及时性和互动性成为用户获取新闻的首选。

新闻机构逐渐采用多媒体手段,结合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传播新闻。

与此同时,用户也可以通过评论、转发等方式参与到新闻报道中,形成互动交流的局面。

3.3 新闻传播效果的提升网络新闻的传播效果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相对于传统的纸媒和电视媒体,网络新闻具有更广泛的传播范围和更高的时效性。

通过社交媒体和分享平台,用户可以将感兴趣的新闻内容快速传播给更多的人,形成更广泛的影响力。

4. 网络新闻市场面临的挑战4.1 虚假信息泛滥网络新闻市场上虚假信息的传播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网络与新媒体调研报告报告

网络与新媒体调研报告报告

网络与新媒体调研报告报告1.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探究网络与新媒体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深入了解人们在网络与新媒体平台上的使用习惯及其对信息获取、社交互动等方面的影响。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我们通过在线调查问卷,并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推广,邀请用户参与填写。

本次调查共收集到500份有效问卷。

3. 调研结果3.1 网络与新媒体的普及程度在我们的调查中,有9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每天都会上网,其中超过80%的人使用移动设备进行网络访问,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此外,社交媒体平台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接近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每天花费超过2小时的时间在社交媒体上。

3.2 网络与新媒体的使用习惯关于网络与新媒体的使用习惯,我们从调查中得出以下结论:- 7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每天使用网络来获取新闻和信息。

- 56%的受访者会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生活状态和感受。

- 82%的受访者使用网络购物平台进行在线购物。

- 61%的受访者会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学习和在线教育。

3.3 网络与新媒体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网络与新媒体正对社会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4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寻找工作时会主要依赖网络和新媒体平台。

- 68%的受访者愿意通过网络媒体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 35%的受访者承认在使用网络和新媒体时容易产生过度依赖和沉迷现象。

4. 结论与建议网络与新媒体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基于本次调研的结果,我们提出如下结论与建议:1. 加强网络与新媒体的普及教育,让更多人了解如何正确使用网络与新媒体,避免过度依赖和沉迷。

2. 提高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打击虚假信息和网络谣言的传播。

3. 加大对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

4. 鼓励社交媒体平台加强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引导用户积极参与社会互动。

网络新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网络新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网络新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上篇:网络新闻的现状第一章网络新闻的定义研究关于网络新闻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指的是互联网上综合性门户网站和各类专业性网站所发布的各种有传播价值的新信息,狭义则专指互联网上新闻类的信息,包括传统媒体所设网站、其他网站和个人主页、站点所发布的新闻信息。

目前国内最新的网络新闻定义是杜骏飞著的《网络新闻学》,即:“网络新闻是指传受基于Internet 的新闻信息———具体说来,它是任何传送者通过Internet 发布或再发布,而任何接受者通过Internet 视听、下载、交互或传播的新闻信息。

”它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网络新闻的基本特征: 即基于Internet (媒介) 的新闻信息(传播内容) ,同时它也兼顾了网络新闻传播的另外两大要素,即传者和受者。

这就表明网络新闻一方面在技术上依赖互联网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要做好高质量的新闻传播者和接受各种信息的储存者第二章网络新闻的发展历程1987年,世界上第一家网络报纸——美国的《圣何塞信使报》(San Jose Mercury News)创办,开创了网络媒体的新纪元。

90年代中期万维网和浏览器的推出,推动了上网用户的增加。

电子报刊以时效性强、跨国界传播、费用低廉、自主选择性强、打印方便、保存时间长等特点,提高了报刊上网的积极性。

在美国,从《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时代周刊》、《新闻周刊》等著名报刊到地方性小报,都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上网浪潮。

相对美国,我国的网络新闻是网络新闻媒体出现五年后才引进和缓慢发展起来的。

1993年底,我国成立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统一领导中国的信息化建设。

1995年在北京和上海建立了国际节点,完成了与Internet的互联和与国内公用数据网(ChinaDDN)的互联。

1995年5月17日邮电部宣布将ChinaNet向国内社会开放,提供所有Internet服务,这标志着中国的因特网进入商业化阶段。

网络新闻从业者工作状况

网络新闻从业者工作状况

网络新闻从业者工作状况作者:周葆华来源:《网络传播》2014年第01期首先,在从业时间方面,全国网络新闻从业者平均从业时间为61个月(约为五年一个月),其中从业时间最长的受访者从业时间总计达192个月(合16年),即1997年开始从事网络新闻工作。

总体来看,绝大多数网络新闻从业者的从业时长在十年以内,其中从业时间在1-3年内的有29.6%,在3-5年内的有21.0%,在5-10年内的有29.2%,有13.5%从事网络新闻工作“不满一年”,从业时间超过十年的人群比例仅为6.7%。

在从业经历方面,有27.0%的网络新闻从业者曾经有正式就职于其他新闻网站的工作经历,34.6%拥有传统媒体的工作经验。

根据受访者的回答,当前全国网络新闻从业者平均一周工作5.2天,每天的工作时间平均为9.1个小时。

另外,问卷还调查了现阶段网络新闻从业者的聘用形式及专业职称状况。

根据统计,当前新闻网站从业者绝大多数为“企业聘用”制,这一比例在全国范围内达到了92.5%,而“事业编制”的比例仅为5.3%。

此外,绝大多数从业者在网站中主要担任“编辑”职务,这一岗位的比例达到78.9%;其次为“记者”,比例为10.5%。

在专业职称评级方面,20.7%的网络新闻从业者为“初级”职称,14.0%拥有“中级及以上”职称。

另外,有超过一半的工作人员(64.3%)表示自己“尚未评级”。

择业因素什么因素促使当前网络新闻工作者选择从事网络新闻行业?问卷通过五级量表请网络新闻从业者对影响他们择业的因素进行评价(1=影响很小,5=影响很大)。

数据显示,“喜欢互联网或新媒体”是网络新闻从业者选择从事网络新闻工作的最主要原因,得分均值高达4.07,其次是“喜欢接触各界人士、增广见闻”(均值3.97),第三为“喜欢写作或编辑”(均值3.74)。

接下去,依次是“有机会传播新思想、启迪民心”(均值为3.59)、“有机会表达百姓呼声”(均值3.55)、“有机会揭露社会问题、维护公平正义”(均值3.41),这些项目上的平均得分,也显著地高于五级量表的中值3。

当代新闻从业者从业环境探析

当代新闻从业者从业环境探析

当代新闻从业者从业环境探析当代社会,市场经济飞速发展,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和媒介的高度融合带领我们进入全媒体时代,新闻从业者的从业环境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在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天地和更加便捷的工作方式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加复杂和严酷的从业环境。

一.市场化的社会环境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渐融入世界市场,市场经济日渐繁荣,媒体也无可避免的卷入市场经济浪潮。

这使得媒体在承担社会责任,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又要追求经济目标,自负盈亏,进而导致媒体忽略社会利益目标,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导致新闻从业者的生存困境。

媒体走上了市场化道路后,新闻从业者的收入与上稿数量直接挂钩,没有基本的工资保障。

为了缩减成本,媒体聘用大量的临时从业者,他们没有“三险”,没有新闻出版总署核准的记者证,在从业过程中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一些媒体为了使新闻产品的输出有利于广告收入,采用经营部与编辑部混岗的模式,派记者出去给栏目拉赞助,撰写大量的“广告新闻”、“虚假和庸俗广告”,违背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

为了制造轰动效应,一些从业人员被有形无形地指引着恶炒犯罪新闻和明星隐私,制作大量的冷漠新闻,更有甚者策划“假事件”。

刘建明教授曾经说过,新闻事业的真实、公正、平衡、独立这类在业内有口皆碑的理念,经常受到要不要饭碗的挑战。

在媒体利益驱动之下,新闻从业人员很容易失守新闻职业道德的底线。

双重目标的不可协调性使得从业人员陷入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

二.媒介融合的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时代,媒介环境的整体变迁带来新闻传播内容、渠道、方式以及传播观念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并使其呈现出诸多全新特质,这不仅是新闻从业者有了更加广阔方便的发展空间,也其从业资格和媒介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在这种环境下,一名记者需要精通各种传播工具,实现新闻采访技能与新闻叙事形式的融合,可以同时承担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媒介形态的报道任务,同时为多种媒体提供内容,这种几近天才式的全能记者要求令许多新闻从业者无所适从。

中国新媒体行业深度调研报告

中国新媒体行业深度调研报告

中国新媒体行业深度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行业成为中国媒体领域的新宠。

本文将对中国新媒体行业进行深度调研,探讨其发展现状、问题及前景。

二、新媒体概述新媒体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传播媒介,以数字化方式传播信息和文化的媒体形态。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传播范围广等特点。

三、中国新媒体行业的发展现状1. 数字媒体的快速普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中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网络覆盖率逐年提高,数字媒体得到了快速普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2. 内容多样化:新媒体平台的兴起为各类内容提供了广阔的传播空间,内容类型丰富多样。

用户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取新闻、娱乐、教育等各类信息。

3.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传统媒体积极布局新媒体领域,通过网络传媒融合发展模式,实现线上线下的联动,提升整体传播效能。

四、中国新媒体行业的问题分析1. 广告收入下滑:随着网民对广告屏蔽的增加,广告收入成为新媒体行业的一大难题。

新媒体平台需要寻找新的盈利模式,降低对广告收入的依赖。

2. 虚假信息泛滥:网络上存在大量虚假信息,严重干扰了用户获取真实信息的能力,损害了新媒体行业的信誉。

应加强信息审核与监管,清理网络环境。

3. 信息泄露与隐私保护:新媒体平台需要更加注重用户隐私保护,加强信息安全措施,防止用户信息被泄露或滥用。

五、中国新媒体行业的发展前景1.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持续增长,将为新媒体行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2. 技术创新推动行业进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持续发展,将为新媒体行业提供更多创新机会,推动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3. 用户需求多样化: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不断升级,新媒体平台需要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精准推送,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六、结论中国新媒体行业面临着挑战,但同时也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新媒体平台需要通过创新发展模式,解决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新闻行业调查报告

新闻行业调查报告

新闻行业调查报告新闻行业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新闻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了解新闻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一、新闻行业的现状调查显示,如今,大多数人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是通过社交媒体平台。

相比于传统的报纸、电视和广播,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更快,覆盖面更广,而且更加便捷。

尤其是年轻一代,他们几乎完全依赖社交媒体获取新闻。

这一趋势对传统媒体构成了巨大的冲击,许多传统媒体面临着生存的危机。

此外,调查还发现,虚假新闻的泛滥给新闻行业带来了严重的信任危机。

在社交媒体上,虚假新闻往往被点击和分享得更多,很多人很难分辨真假。

这给新闻行业的可信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因此,新闻行业亟需加强自律和质量监管,提供真实、客观、可信的新闻报道。

二、新闻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尽管新闻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是调查显示,人们对新闻的需求并没有减少,只是方式和形式发生了改变。

在未来,新闻行业将会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首先,移动互联网将会成为新闻传播的主要平台。

如今,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获取新闻,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新闻可以随时随地获取。

因此,新闻媒体需要加强移动端的布局,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其次,数据新闻将成为新闻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分析和利用已经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手段。

通过数据新闻,可以更加客观地呈现事实,提供更深入的报道和分析。

此外,调查还显示,人们对深度报道和专业分析的需求越来越大。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渴望获取更多的背景信息和深度解读。

因此,新闻媒体需要加强深度报道的力度,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

最后,虽然社交媒体的兴起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冲击,但是调查显示,人们对传统媒体的信任度仍然较高。

传统媒体在新闻报道的可信度和专业性上有着独特的优势。

因此,传统媒体需要加强与社交媒体的融合,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调查记者行业生态变化报告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调查记者行业生态变化报告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调查记者行业生态变化报告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中国调查记者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生态变化。

本文通过对调查记者行业的调查和研究,分析了新媒体环境对中国调查记者行业的影响,并探讨了新媒体发展对调查记者行业的机遇和挑战。

研究发现,新媒体环境下,中国调查记者行业正朝着数字化、多媒体化、专业化和更加公开透明的方向发展。

然而,同时也面临着虚假信息的泛滥、信息获取难度加大等问题。

为应对这些变化,调查记者需要加强技术素养、提升调查报道的专业性,并加强行业自律规范。

一、引言中国调查记者行业作为新闻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环境下正面临着巨大的生态变化。

传统媒体的衰退、用户获取信息方式的变革以及社交媒体的兴起,都对调查记者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调查记者行业的新媒体发展现状、影响、机遇和挑战等方面进行全面剖析。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调查记者行业现状1. 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在新媒体环境下,调查记者行业需要进行数字化转型,通过利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信息的获取、整理和传播的全过程数字化,提高工作效率和报道质量。

2. 多媒体报道的兴起新媒体环境下,调查记者不仅需要具备写作能力,还需要具备摄影、录像、编辑等多媒体报道技能,实现多媒体报道的全面落地。

3. 公开透明度的要求新媒体环境下,公众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提出更高要求。

因此,调查记者行业需要更加注重公开透明度,加强信息来源披露,提高报道的可信度。

三、新媒体环境对调查记者行业的影响1. 信息获取方式的变化传统媒体主要依靠采访和信息渠道等手段获取信息,而新媒体环境下,调查记者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在线调查、大数据分析等方式,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推动调查报道的深度和广度。

2. 虚假信息泛滥问题的突出新媒体环境下,虚假信息泛滥的问题日益严重,给调查记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调查记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素养,能够辨别真伪信息,提高报道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新颖新闻传播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选题(题目)

新颖新闻传播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选题(题目)

新闻专业论文选题第一部分1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模式(新闻专业论文题目)2著作权法中不受保护的“时事新闻”(新闻专业论文题目)3全球视野下的“数据新闻”:理念与实践(新闻专业论文题目)4重造新闻学——网络化关系的视角(新闻专业论文题目)5整体转型:关于当前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一点想法(新闻专业论文题目)6影响公民新闻活动的三种机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7“理想”与“新媒体”:中国新闻社群的话语建构与权力关系(新闻专业论文题目)8作为开放新闻的数据新闻——英国《卫报》的数据新闻实践(新闻专业论文题目)9 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0 媒介融合中的新盈利模式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1 报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发展模式(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2 手机报纸市场开发与营销策略(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3 我国传媒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4 当前我国传媒业投资机会分析(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5 媒介人力资本开发策略(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6 民营资本投资传媒业现状及发展模式(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7 跨国传媒集团中国投资策略问题(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8论网络环境下受众的分化与“博客”的兴起(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9论“受众意识”在新闻采编业务中的体现(新闻专业论文题目)20论“民生新闻”报道中“煽情”的艺术(新闻专业论文题目)第二部分1论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应对之策(新闻专业论文题目)2论公益性新闻策划(新闻专业论文题目)3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新闻专业论文题目)4主持人的形象塑造(新闻专业论文题目)5当代网络言论文风浅析(新闻专业论文题目)6真人秀节目形态特征面面观(新闻专业论文题目)7电视体育新闻现场报道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8中国新闻从业者的社交媒体运用及其影响因素:一项针对青年新闻从业者的调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9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理念变革、产品创新与流程再造(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0作为社会史与新闻史双重叙事者的阐释社群——中国新闻界对志刚事件的集体记忆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1搜索类新闻聚合APP的侵权认定分析(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2新闻媒体报道与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基于股价同步性的分析(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3微信公众平台:新闻传播变革的又一个机遇——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账号为例(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4新媒体革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命?——公民新闻运动与专业新闻人的责任(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5新闻社群的专业主义话语:一种边界工作的视角(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6公民参与时代的新闻专业主义与媒介伦理:中国的问题(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7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技术:新闻传播的新式——“大数据与新闻传播创新”研讨会综述(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8 传媒品牌与价值实现分析(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9 跨国传媒集团并购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20 传媒集团化过程中的公司治理问题(新闻专业论文题目)第三部分1 跨媒介经营问题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2 西方传媒家族企业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3 新财经媒体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4 新闻产品创新与媒介竞争(新闻专业论文题目)5 新传播技术与媒介管理(新闻专业论文题目)6 新闻的经营与管理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7 新时期报纸营销策略(新闻专业论文题目)8地区报业发展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9 地区媒介发展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0 媒介竞争战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1中部地区媒介发展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2 和谐社会与媒介发展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3当代中国奥运新闻传播的主要话语问题(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4电视讲坛节目的传播学审视(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5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关系(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6论新闻报道失实(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7人物访谈成功因素探析(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8舆论引导和新闻报道的关系(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9新闻标题的信息含量及审美特征(新闻专业论文题目)20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新闻专业论文题目)第四部分1从“选秀节目”看电视竞争性复制策略(新闻专业论文题目)2报纸要强化品牌意识(新闻专业论文题目)3媒体在“华南虎照片事件”中的角色意识(新闻专业论文题目)4名牌电视栏目的品牌维护(新闻专业论文题目)5重大突发事件中的网络新闻报道(新闻专业论文题目)6从出现到扩散:社会实践视角下的数据新闻(新闻专业论文题目)7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可视化传播的创新路径(新闻专业论文题目)8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研究十五年:1998—2012(新闻专业论文题目)9数据新闻:“讲一个好故事”?——数据新闻对传统新闻的继承与变革(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0中国新闻类APP的市场竞争格局及其盈利模式探讨(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1新闻漫画多模态隐喻表征方式研究——模态配置的类型、特点及理据(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2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的兴起与传统新闻业的转向(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3实践新闻专业性实现新闻公共性——基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视角(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4试论《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新闻评论的话语方式(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5一种基于特征演变的新闻话题演化挖掘方法(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6当代中国主导新闻观念的可能选择:发展新闻专业主义(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7数据新闻:一个亟待确立专业规的领域——基于国五个数据新闻栏目的定量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8 媒介活动策划与管理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9卫星电视发展战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20新时期中国新闻业发展的大趋势(新闻专业论文题目)第五部分1 论我国新闻传媒结构的现状与改革(新闻专业论文题目)2 当代中国新闻改革与新闻竞争(新闻专业论文题目)3 新闻集团化改制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4 传播媒介发展趋势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5 西部大开发与西部媒介发展战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6 城区有线电视台情况调查及发展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7 有线电视媒体的现状与前瞻(新闻专业论文题目)8 21世纪广播电视发展前瞻(新闻专业论文题目)9电视科技发展与电视节目管理(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0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困境与出路(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1电视体育节目的人文精神(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2传播学层面的思考:《超级女生》热播解析及反思(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3从“芙蓉姐姐”现象看网络传播效果(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4现代电视传媒的品牌策略(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5谈谈互联网媒体时代的新闻的时效性(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6如何从根本上保证新闻真实(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7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8浅说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及影响(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9国际广播和国际电视对当今全球的影响(新闻专业论文题目)20论后网络时代新闻舆论引导的偏差(新闻专业论文题目)第六部分1广播电视报的生存现状与发展趋势(新闻专业论文题目)2论人文关怀在我国当代经济新闻报道中的体现(新闻专业论文题目)3新时期新闻文体改革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4语言语境与新闻理解——英语硬新闻语篇评价策略解读(新闻专业论文题目)5基于语料库的英语财经新闻汉译本的词汇特征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6众筹新闻:变革新闻生产的权力结构(新闻专业论文题目)7基于增强现实媒介的新闻叙事创新策略探索(新闻专业论文题目)8新闻专业主义的本土化探索(新闻专业论文题目)9新闻业的未来:网络新闻(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0媒介融合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基于18所国新闻传播院系的调研报告(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1新闻从业者的工作自主性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考察(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2“共”时代的开创——试论新闻传播主体“三元”类型结构形成的新闻学意义(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3数据新闻:价值与局限(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4自媒体力量的想象:基于新闻专业主义的质疑(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5自媒体时代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和反思(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6突发公共事件舆情传播特征与规律研究——以新浪微博和新浪新闻平台为例(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7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的核心竞争力(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8困境中的重构: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转向(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9“大数据”时代:新闻业面临的新震荡(新闻专业论文题目)20“数据新闻学”的发展路径与前景(新闻专业论文题目)第七部分1创新与坚守:美国经验与新环境下国新闻教育路径探索(新闻专业论文题目)2论当代中国传媒容产品的创新(新闻专业论文题目)3都市报主流化转型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4 新兴财经报纸经济新闻传播差异化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5 新时期中央级党报经济新闻传播创新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6 新时期地方党报经济新闻传播创新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7新时期都市报经济新闻传播创新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8新时期党报改革与发展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9新时期都市报转型与发展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0新时期专业财经媒体发展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1新时期专业时尚生活期刊发展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2 新时期大众时尚生活报刊发展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3 新时期专业体育媒体发展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4 新时期社区报纸发展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5 新时期广播媒体发展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6 省级卫视的差异化竞争与发展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7 当代城市电视台的发展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8 央视频道专业化发展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9 央视广告招标活动营销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20论新闻专业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新闻专业论文题目)第八部分1论新闻专业大学生的能力培养(新闻专业论文题目)2因特网与现代传媒格局(新闻专业论文题目)3论因特网的传播特点(新闻专业论文题目)4新闻摄影的社会功能之我见(新闻专业论文题目)5互联网对现代汉语实用性的冲击(新闻专业论文题目)6互联网媒体时代的网络语言的特点初探(新闻专业论文题目)7互联网对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的负面影响(新闻专业论文题目)8互联网对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的正面影响(新闻专业论文题目)9网络媒体公信力的构建(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0论广告策划在广告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1关于当前新闻传播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2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生产:现状、影响与反思(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3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理念与路径(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4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聚合的著作权法规制——以网络商业模式的创新为视角(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5移动新闻推荐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综述(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6财经新闻报道中数据的功用——以彭博新闻社财经报道为例(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7“风险规避”逻辑下的新闻报道常规——对国媒体社会冲突性议题采编流程的分析(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8大数据对于新闻业态重构的革命性改变(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9新闻话语表征的形式、功能和意识形态(新闻专业论文题目)20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第九部分1记者为什么成了不可爱的人?——兼论网络时代新闻生产者、使用者的“冲突”(新闻专业论文题目)2大数据与新闻理念创新——以全球首届“数据新闻奖”为例(新闻专业论文题目)3大数据方法与新闻传播创新:从理论定义到操作路线(新闻专业论文题目)4移动化、智能化技术趋势下新闻生产的再定义(新闻专业论文题目)5新闻权威、职业偶像与集体记忆的建构:报人江艺平退休的纪念话语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6“他者”的媒介镜像——试论新闻报道与“他者”制造(新闻专业论文题目)7“国际新闻”与“全球新闻”概念之辨——兼论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新闻专业论文题目)8伪新闻:虚假新闻的“隐存者”9新闻生产即记忆实践——媒体记忆领域的边界与批判性议题(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0 传媒品牌维护与管理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1 新时期新闻发展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2 当代网络媒体的赢利模式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3 当代移动新媒体的发展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4 论数字化时代下报业容提供商的功能定位(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5 数字化转型与期刊发展模式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6 新时期广播媒体的发展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7 当代电视媒体广告营销创新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8 传媒集团的资源整合问题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9 我国报业传媒集团经营管理的组织模式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20 中国传媒跨区域经营的现状、困境与对策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第十部分1 中国传媒跨媒体经营的现状、困境与对策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2 中国民营影视制作机构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3 当代传媒多元化经营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4 当代报纸发行网络的延伸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5 当代报纸广告的延伸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6 当代报纸印务的延伸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7 中国传媒投融资政策的历史演变与展望(新闻专业论文题目)8 传媒资本运营的风险及对策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9 业外资本进入我国报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0新媒体与新闻生产研究:语境、式与问题(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1新媒介环境下新闻真实论视野中的几个新问题(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2新媒体时代时政新闻如何突围——也谈澎湃新闻的竞争策略(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3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电视新闻的嬗变与发展(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4塑造新闻权威:互联网时代中国新闻职业再审视(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5澎湃新闻,能否成为新闻客户端的标杆?——对澎湃新闻的几点思考(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6《新闻联播》简史:中国电视新闻与政治的交互影响(1978-2013) (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7“再叙事”视阈下的英汉新闻编译(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8浅议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新闻发言人的发言与舆论的关系(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9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国际发表现状与格局——基于SSCI数据库的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20面向Web新闻的事件多要素检索方法(新闻专业论文题目)第十一部分1重建新闻的公共性共识是否可能?——从近期的传媒伦理争议谈起(新闻专业论文题目)2一种中文微博新闻话题检测的方法(新闻专业论文题目)3网络新闻“标题党”的现状与叙述策略——对8家新闻排行榜的定量分析(新闻专业论文题目)4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困境与革新(新闻专业论文题目)5《新闻联播》:从信息媒介到政治仪式的回归(新闻专业论文题目)6新闻客户端:信息聚合或信息挖掘——从“澎湃新闻”、《纽约客》的实践说起(新闻专业论文题目)7为什么我们没有“新闻法”——反思我国新闻传播立法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8网络新闻从业者的基本构成与工作状况——“中国网络新闻从业者生存状况调查报告”之一(新闻专业论文题目)9 当代中国弱势省级卫视的发展问题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0 传播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视节目的贸易逆差问题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1 弱势群体缺失与传媒经营的“市场失灵”问题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2 卫星电视媒体的重大新闻直播与品牌构建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3 传媒公信力与品牌构建问题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4 传媒经营的娱乐化现象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5 当代中国数字电视媒体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前瞻(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6 中国传媒区域化发展态势、成因与发展前瞻(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7 报业产业价值链的构建问题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8 电视产业价值链的构建问题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9 电影产业价值链的构建问题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20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第十二部分1 网络媒体产业价值链的构建问题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2 数字技术背景下的传媒融合与管理问题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3 数字传媒的盈利模式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4 传媒集团的资本运营战略(新闻专业论文题目)5 当前中国媒介上市公司经营绩效问题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6 当代媒介数据库营销与管理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7 当前报刊媒介的精准营销与管理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8 当代报媒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困境与对策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9翻译中的超文本成分:以新闻翻译为例(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0社会化媒体时代中国新闻从业者的认知转变与职业转型(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1数据新闻学的发展现状与功能(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2学术文献的文体特征及其检索意义——计算机科学文献与相关新闻报道文体的比较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3众筹新闻:网络时代美国新闻业的创新及启示(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4新闻编译中意识形态的翻译转换探索(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5新闻工作者微博应用的困境及其根源(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6职业理念够了吗:新闻专业主义话语的另面(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7数字媒体与新闻“信息娱乐化”:以中国三份报纸官方微博的容分析为例(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8 当代报媒数字化转型的盈利模式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19 报纸数字化转型与报媒管理模式创新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20 当代中国媒介融资偏好与融资方式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第十三部分1 当代中国媒介上市公司经营绩效问题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2 传媒上市公司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3 数字时代新闻生产模式创新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4 传统媒体的微信营销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5 报纸版面的创新商业价值与开发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6 数字时代纸媒广告的创新运营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7 数字时代纸媒活动的创新运营策略研究(新闻专业论文题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