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有机化学答案chapter4
有机化学第四版答案

有机化学第四版答案第一章绪论1.1 扼要归纳典型的以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与以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答案:离子键化合物共价键化合物熔沸点高低溶解度溶于强极性溶剂溶于弱或非极性溶剂硬度高低1.2 NaCl与KBr各1mol溶于水中所得的溶液与NaBr及KCl各1mol溶于水中所得溶液是否相同?如将CH4 及CCl4各1mol混在一起,与CHCl3及CH3Cl各1mol的混合物是否相同?为什么?答案: NaCl与KBr各1mol与NaBr及KCl各1mol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相同。
因为两者溶液中均为Na+ , K+ , Br-, Cl-离子各1mol。
由于CH4 与CCl4及CHCl3与CH3Cl在水中是以分子状态存在,所以是两组不同的混合物。
1.3 碳原子核外及氢原子核外各有几个电子?它们是怎样分布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
当四个氢原子与一个碳原子结合成甲烷(CH4)时,碳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是用来与氢成键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及甲烷分子的形状。
答案:1.4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Lewis电子式。
a. C2H2b. CH3Clc. NH3d. H2Se. HNO3f. HCHOg. H3PO4h. C2H6i. C2H2 j. H2SO4答案:1.5 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
a. I2b. CH2Cl2c. HBrd. CHCl3e. CH3OHf. CH3OCH3答案:1.6 根据S与O的电负性差别,H2O与H2S相比,哪个有较强的偶极-偶极作用力或氢键?答案:电负性 O > S , H2O与H2S相比,H2O有较强的偶极作用及氢键。
第二章饱和脂肪烃2.2 用系统命名法(如果可能的话,同时用普通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并指出(c)和(d) 中各碳原子的级数。
答案:a. 2,4,4-三甲基-5-正丁基壬烷5-butyl-2,4,4-trimethylnonaneb. 正己烷hexanec. 3,3-二乙基戊烷3,3-diethylpentaned. 3-甲基-5-异丙基辛烷5-isopropyl-3-methyloctanee. 2-甲基丙烷(异丁烷)2-methylpropane (iso-butane)f. 2,2-二甲基丙烷(新戊烷)2,2-dimethylpropane (neopentane)g. 3-甲基戊烷3-methylpentaneh. 2-甲基-5-乙基庚烷 5-ethyl-2-methylheptane2.3 下列各结构式共代表几种化合物?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有机化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有机化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有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和反应机理。
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有机化学的学习对于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而课后习题则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有机化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够对学习有机化学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第一章:有机化学基础知识1. 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它们通常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2.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可以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等方法进行确定。
3.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可以根据它们的结构特点进行。
常见的命名方法有系统命名法、功能团命名法和简化命名法等。
第二章:有机反应和反应机理1. 有机反应是有机化合物之间或有机化合物与其他化合物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
它们可以分为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等不同类型。
2. 有机反应的反应机理是指反应进行过程中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和键的断裂与形成。
常见的反应机理有亲核取代机理、电子转移机理、自由基反应机理等。
3. 有机反应的速率可以通过速率常数来描述。
速率常数与反应物浓度、温度等因素有关。
第三章:烷烃和烯烃1. 烷烃是由碳和氢构成的碳氢化合物。
它们可以通过碳氢键的断裂和形成进行反应。
2. 烷烃的命名可以通过添加前缀和后缀的方式进行。
前缀表示碳原子数目,后缀表示化学性质。
3. 烯烃是含有碳碳双键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可以通过加氢反应、加成反应等进行转化。
第四章:卤代烃和醇1. 卤代烃是含有卤素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可以通过亲核取代反应、消除反应等进行转化。
2. 醇是含有羟基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可以通过加成反应、酸催化等进行转化。
3. 醇可以进行脱水反应生成烯烃,也可以进行氧化反应生成醛、酮等。
第五章:醛和酮1. 醛和酮是含有羰基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可以通过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等进行转化。
2. 醛和酮可以进行还原反应生成醇,也可以进行氧化反应生成酸。
《有机化学》(第四版)第四章 二烯烃和共轭体系(习题答案)

第四章 二烯烃和共轭体系思考题习题4.1 下列化合物有无顺反异构体?若有,写出其构型式并命名。
(P119)(1) 1,3-戊二烯 CH 2=CH CH=CHCH 3解:有2个顺反异构体!C=CCH 3HCH 2=CHHC=CH CH 3CH 2=CHH(Z)- 1,3-戊二烯 (E)- 1,3-戊二烯(2) 2,4,6-辛三烯 CH 3CH=CH CH=CH CH=CHCH 3 解:有6个顺反异构体!C=C C=CHC=C HH CH 3H H CH 3HC=C C=CHC=C HCH 3HH H CH 3HC=CC=C H C=CHCH 3HCH 3H HH(Z,Z,Z)- 2,4,6-辛三烯 (Z,Z,E)- 2,4,6-辛三烯 (E,Z,E)- 2,4,6-辛三烯C=CC=C C=C HHHH CH 3CH 3H HC=CC=CC=C H HCH 3HHH HCH 3C=CC=C C=C HHCH 3H HCH 3H H(E,E,E)- 2,4,6-辛三烯 (E,E,Z)- 2,4,6-辛三烯 (Z,E,Z)- 2,4,6-辛三烯习题4.2 下列各组化合物或碳正离子或自由基哪个较稳定?为什么?(P126)(1) 3-甲基-2,5-庚二烯 和 5-甲基-2,4-庚二烯√CH 3CH=CCH 2CH=CHCH 3CH 3CH 3CH=CHCH=CCH 2CH 3CH 3π-π共轭无π-π共轭有(2)(CH 3)2C=CHCH 2CH 3CH=CHCH 2CH 2=CHCH 2、和(CH 3)2C=CHCH 2CH 3CH=CHCH 2CH 2=CHCH 26个超共轭σ-H 3个超共轭σ-H 0个超共轭σ-H 稳定性:>>(3)(CH 3)2CHCHCH=CH 2(CH 3)2CCH 2CH=CH 2(CH 3)2CCH 2CH 3、和 (CH 3)2CHCHCH=CH 2(CH 3)2CCH 2CH=CH 2(CH 3)2CCH 2CH 3稳定性:>>有p -π共轭p -π共轭无p -π共轭无给电子性:CH 3CH=CH 2>(4)、和CH 2CH=CHCH=CH 2CH 2CH=CHCH 2CH 3CH 3CHCH 2CH=CH 2稳定性:>>有π-π共轭CH 2CH=CHCH=CH 2CH 2CH=CHCH 2CH 3CH 3CHCH 2CH=CH 2p -π有共轭π-π无共轭π-π无共轭p -π有共轭p -π共轭无 (5)3 , (CH 3)22 , CH 32CH 3 和 (CH 3)3甲基自由基 一级自由基 二级自由基 三级自由基(6)(CH 2CH=CH)2, CH 22 和 CH 35个sp 2杂化碳共轭 3个sp 2杂化碳共轭 成单电子不在p 轨道上,不参与共轭共轭程度更大共轭程度相对较小习题4.3 解释下列事实:(P126)(1)CH 3CH 2CH=CHCH 3CH 3CH 2CH 2CHCH 3CH 3CH 2CHCH 2CH 3HCl+(主)(次)稳定性:>CH 3CH 2CHCH 2CH 3CH 3CH 2CH 2CHCH 3(2)CH 33CH 3CH 3CH 2CCH 3CH 3CH 3CHCHCH 3CH 3+HCl(主)(次)稳定性:>CH 3CH 2CCH 3CH 3CH 3CHCHCH 3CH 3(3)+HBr , 过氧化苯甲酰o(96%)(4%)CH 3CH=CH 2CH 3CH 2CH 2Br CH 3CHCH 3>稳定性:CH 32Br CH 3CHCH 2BrCH 3CH=CH 2CH 3CHCH 2Br CH 3CHCH 2BrPhCOOH + BrPhCOO+(过氧化苯甲酰)2PhCOOPhCO OCPh O O机理:... ...习题4.4 什么是极限结构?什么是共振杂化体?一个化合物可以写出的极限结构式增多标志着什么?(P130)解:极限结构——对真实结构有贡献,但不能完全代表真实结构的经典结构式;共振杂化体——由若干个极限结构式表示的该化合物的真实结构。
有机化学第四版完整课后答案

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饱和烃 (2)第三章不饱和烃 (6)第四章环烃 (14)第五章旋光异构 (23)第六章卤代烃 (28)第七章波谱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33)第八章醇酚醚 (43)第九章醛、酮、醌 (52)第十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63)第十一章取代酸 (71)第十二章含氮化合物 (77)第十三章含硫和含磷有机化合物 (85)第十四章碳水化合物 (88)第十五章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 (99)第十六章类脂化合物 (104)第十七章杂环化合物 (113)Fulin 湛师第一章 绪论1.1扼要归纳典型的以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与以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答案:1.2 NaCl 与KBr 各1mol 溶于水中所得的溶液与NaBr 及KCl 各1mol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是否相同?如将CH 4及CCl 4各1mol 混在一起,与CHCl 3及CH 3Cl 各1mol 的混合物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案:NaCl 与KBr 各1mol 与NaBr 及KCl 各1mol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相同。
因为两者溶液中均为Na +,K +,Br -, Cl -离子各1mol 。
由于CH 4与CCl 4及CHCl 3与CH 3Cl 在水中是以分子状态存在,所以是两组不同的混合物。
1.3碳原子核外及氢原子核外各有几个电子?它们是怎样分布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
当四个氢原子与一个碳原子结合成甲烷(CH 4)时,碳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是用来与氢成键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及甲烷分子的形状。
答案:C+624H CCH 4中C 中有4个电子与氢成键为SP 3杂化轨道,正四面体结构CH 4SP 3杂化2p y2p z2p x2sH1.4写出下列化合物的Lewis 电子式。
a.C 2H 4b.CH 3Clc.NH 3d.H 2Se.HNO 3f.HCHOg.H 3PO 4h.C 2H 6i.C 2H 2j.H 2SO 4 答案:a.C C H H HHCC HH HH或 b.H C H H c.H N HHd.H S He.H O NO f.O C H Hg.O POO H H Hh.H C C HHH H HO P O O H HH或i.H C C Hj.O S O HH OH H或1.5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
有机化学 第四章课后题答案分析

P46 参考1,3-丁二烯的加成反应
P37
烯烃与硫酸加成反应
P72 一元取代萘在进行亲电取代反应时,第二个基团进入环的 位置同样取决于原有基团的性质。 I. 如果环上有一个邻对位定位基时,由于邻对位定位基的致活 作用,所以取代发生在同环。如果第一定位基团在 1 位,那么 第二定位集团优先进入4位;如果第一定位基团在2位,则第二 基团优先进入1位。 II. 如果一个环上有一个间位定位基时,由于间位定位基的致钝 作用,亲代反应主要发生在环的5或8位。
第四章 课后作业
4.7 答案
取代和加成反应的区别 1.烯烃的加成反应。活性次序为 F2>Cl2>Br2>I2.课本P34烯烃与溴的加成, 反应条件是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由此 类推,如果是烯烃与氯加成,那么反应 条件应该更加简单。
CCl4
不用写上HBr.在有机化 学中大多用箭头,可逆 反应则用可逆符号。而 且多数反应复杂,方程 式不配平,只写出主要 产物即可 2.α-H的取代反应。P40 C=C与卤素的加成一般是按离子(亲 电加成)历程进行的反应,在常温 下,不需要光照即可进行,而烷烃 的卤代反应是按游离基历程(自由 基),需要高温或光照才能进行。 所以烯烃的α-H卤代反应必须在用Br2/CCl4溶液, 后用银氨溶液也 可以。
不能用溴水。原因:环丙烷可以 和溴室温条件下发生开环加成反 应,与高锰酸钾一般不反应P56。
P72 一元取代萘在进行亲电取代反应时,第二个基团进入环的位置同样取决于原有 基团的性质。 I. 如果环上有一个邻对位定位基时,由于邻对位定位基的致活作用,所以取代发生 在同环。如果第一定位基团在1位,那么第二定位集团优先进入4位;如果第一定位 基团在2位,则第二基团优先进入1位。 II. 如果一个环上有一个间位定位基时,由于间位定位基的致钝作用,亲代反应主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汪小兰第四版)之欧阳音创编

目录第一章绪论0第二章饱和烃1第三章不饱和烃6第四章环烃16第五章旋光异构27第六章卤代烃32第七章波谱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38第八章醇酚醚51第九章醛、酮、醌62第十章羧酸及其衍生物76第十一章取代酸85第十二章含氮化合物92第十三章含硫和含磷有机化合物102第十四章碳水化合物105第十五章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119第十六章类脂化合物125第十七章杂环化合物136第一章 绪论1.1扼要归纳典型的以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与以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答案:1.2 NaCl 与KBr 各1mol 溶于水中所得的溶液与NaBr 及KCl 各1mol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是否相同?如将CH4及CCl4各1mol 混在一起,与CHCl3及CH3Cl 各1mol 的混合物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案:NaCl 与KBr 各1mol 与NaBr 及KCl 各1mol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相同。
因为两者溶液中均为Na+,K+,Br -, Cl -离子各1mol 。
由于CH4与CCl4及CHCl3与CH3Cl 在水中是以分子状态存在,所以是两组不同的混合物。
1.3碳原子核外及氢原子核外各有几个电子?它们是怎样分布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
当四个氢原子与一个碳原子结合成甲烷(CH4)时,碳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是用来与氢成键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及甲烷分子的形状。
答案:C+624HCCH 4中C 中有4个电子与氢成键为SP 3杂化轨道,正四面体结构CH 4SP 3杂化2p y2p z2p x2sH1.4写出下列化合物的Lewis 电子式。
a.C2H4b.CH3Clc.NH3d.H2Se.HNO3f.HCHOg.H3PO4 h.C2H6 i.C2H2 j.H2SO4答案:a.C C H H CC HH HH 或 b.H C H c.H N H Hd.H S H e.H O NOf.OC H Hg.O P O O H H h.H C C HHH H HO P O O H H或i.H C C Hj.O S O HH OS H H或1.5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全)

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饱和烃 (3)第三章不饱和烃 (7)第四章环烃 (14)第五章旋光异构 (22)第六章卤代烃 (27)第七章波谱分析 (33)第八章醇酚醚 (34)第九章醛、酮、醌 (41)第十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50)第十一章取代酸 (58)第十二种含氮化合物 (65)第十三章含硫和含磷有机化合物 (72)第十四章碳水化合物 (74)第十五章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 (78)第十六章类脂化合物 (82)第十七章杂环化合物 (88)第一章绪论1.1 扼要归纳典型的以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与以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1.2是否相同?如将CH4 及CCl4各1mol混在一起,与CHCl3及CH3Cl各1mol的混合物是否相同?为什么?答案:NaCl与KBr各1mol与NaBr及KCl各1mol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相同。
因为两者溶液中均为Na+ , K+ , Br-, Cl-离子各1mol。
由于CH4 与CCl4及CHCl3与CH3Cl在水中是以分子状态存在,所以是两组不同的混合物。
1.3 碳原子核外及氢原子核外各有几个电子?它们是怎样分布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
当四个氢原子与一个碳原子结合成甲烷(CH4)时,碳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是用来与氢成键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及甲烷分子的形状。
答案:C+624HCCH 4中C 中有4个电子与氢成键为SP 3杂化轨道,正四面体结构CH 4SP 3杂化2p y2p z2p x2sH1.4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Lewis 电子式。
a. C 2H 4b. CH 3Clc. NH 3d. H 2Se. HNO 3f. HCHOg. H 3PO 4h. C 2H 6i. C 2H 2j. H 2SO 4答案:a.C C H H H HCC HH HH或 b.H C H H c.H N HHd.H S He.H O NO f.O C H Hg.O P O O H H Hh.H C C HHH H HO P O O H HH或i.H C C Hj.O S O HH OO H H或1.5 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
高等有机习题(答案)

高等有机化学习题参考答案(注:本答案仅供参考,错误和不足之处敬请指正)Chapter 1 Effect of Substituted in Organic molecule1. 试判断下列各对基团,那一个具有强的-I 效应(即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 答案:(1) -COOH > -COO -(2) C HN O CH 3<C H N N(CH 3)2CH 3+(3) C OCH 3 > C CH 2CH 3, (4) SO 2H <SO 3H 1(5) OCH 3 > SCH 3 (6) C H C H CH 3 <C C CH 3(7) N (CH 3)2 > P(CH 3)2(8) Si(CH 3)3 <Si(CH 3)2(9)N(CH 3)3+>NH 2 (10) CN > CH 2NH 2 (11) SiCH 3 <Cl(12) C C CH 3 , >C H C H CH 3与(6)同(13)>(14) NO 2>NO 2(15)O 2SCH 3<O 2SBr2. 指出下列各对酸中哪一个酸性强 答案:(1) H 3NCH 2CH 2COOH > HOCH 2CH 2COOH (2) HC C COOH >H 2C C H COOH(3) C 6H 5COCH 2COOH > C 6H 5CHOHCH 2COOH(4)C 4H 9CHCOOCOOH n<CCCH 3CH 3CH 3CH 3COOHOOC分子内氢键(5)COOHOH > COOH OH分子内氢键(6) BrCH 2CH 2COOH < CH 3CHBrCOOH(7)(H 3C)2CH 2CHCOOH>H 2CC HCH 2COOH(8) HC C COOH > SCOOH(9) CH 2(COOH)2 >HOOCH C COOCl(10) CH 3OCH 2CH 2COOH < CH 3SCH 2CH 2COOH 分子内氢键 (11) CH 3SCH 2COOH < CH 3SO 2COOH(12)OHCCOOH>COOHCHO(13)OHC(CH 3)3(H 3C)3C<OHC(CH 3)3CH 3(H 3C)3C(14) H 3COCOOH >OCH 3(15) C 6H 5CH 2SeH < H 3CSeH3. 预料以下各对化合物,何者具有更强的酸性? 答案:(1) CH 3NO 2 < (CH 3)2CHNO 2 (互变为酸式时的稳定性比较) (2) CH 2(SO 2C 6H 5)2 > CH 2(SOC 6H 5)2 (3)H 3CCH(C 6H 5)2> (C 6H 5)2CHCH 2C 6H 5(4) CH 3COCH 2COOCH 3 > CH 3COCH 2CONH 2(5) CH 3COCH 2COCH 2F < CH 3COCHFCOCH 3(6)NOCH 3<NO H 3C(7)SO 2O 2S >OO(8) NO 2CH 3CH 3H 3C >NO 2CH 3H 3CCH 3(场效应)(9)CH3>CH3(10) CH(C 6H 5)2< CH(C 6H 5)2(11) (CH 3)2Se < (CH 3)2O(12) <4. 解释以下现象:(1). 杯烯 (Calcene) 的偶极距很大,μ= 5.6 D.(答案:同时满足两个环的4n+2规则)(2). 吡咯 μ = 1.80 D ,吡啶 μ = 2.25 D ,且极性相反,如图:NN H(答案:孤对电子的排列方向)5. 比较下列化合物的碱性的强弱:NN(CH 3)2N(C 2H 5)2NH 2N答案:1>4>3>2>56. 9,10-二氢蒽-1-羧酸(A )和9,10-乙撑蒽-1-羧酸(B )的酸性取决于8-位上取代基X的性质。
第四版大学有机化学答案

第一章 绪论1.1 扼要归纳典型的以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与以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答案:离子键化合物共价键化合物熔沸点 高 低溶解度 溶于强极性溶剂溶于弱或非极性溶剂硬度高低第二章 饱和脂肪烃 2.2 用系统命名法(如果可能的话,同时用普通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并指出(c)和(d) 中各碳原子的级数。
a.CH 3(CH 2)3CH(CH 2)3CH 3C(CH 3)2CH 2CH(CH 3)2 b.C H H C HH CH HH C H HC H H CH HHc.CH 3CH 2C(CH 2CH 3)2CH 2CH 3d.CH 3CH 2CHCH 2CH 3CHCH CH 2CH 2CH 3CH 3CH 3e.C CH 3H 3C CH 3Hf.(CH 3)4Cg.CH 3CHCH 2CH 3C 2H 5h.(CH 3)2CHCH 2CH 2CH(C 2H 5)2124。
3。
答案:a. 2,4,4-三甲基-5-正丁基壬烷 5-butyl -2,4,4-trimethylnonane b. 正己 烷 hexane c. 3,3-二乙基戊烷 3,3-diethylpentane d. 3-甲基-5-异丙基辛烷 5-isopropyl -3-methyloctane e. 2-甲基丙烷(异丁烷)2-methylpropane (iso-butane) f. 2,2-二甲基丙烷(新戊烷) 2,2-dimethylpropane (neopentane) g. 3-甲基戊烷 3-methylpentane h. 2-甲基-5-乙基庚烷 5-ethyl -2-methylheptane2.8 下列各组化合物,哪个沸点较高?说明原因。
a. 庚烷与己烷b. 壬烷与3-甲基辛烷答案:a. 庚烷,分子量较大; b. 壬烷,支链造成分子间结合力下降 2.9 将下列化合物按沸点由高到低排列(不要查表)。
有机化学第四章习题答案

p941.解释下列名词。
共轭效应互变异构1,4-加成亲核加成乙烯基化反应氢化热离域能(共轭能)超共轭效应双烯合成亲双烯体红外活性键的伸缩振动键的弯曲振动解:共轭效应:由于结构的原因,双键π电子云不再只定域在双键上,也有部分离域到分子的其它部分,即发生了键的离域。
这种离域效应叫共轭效应。
互变异构:在一般条件下,两个构造异构体可以迅速地相互转变的异构现象。
1,4-加成:一分子试剂加在共轭双键两端的加成反应。
亲核加成:由亲核试剂进攻而引起的加成反应。
乙烯基化反应:反应物分子中的氢原子被乙烯基取代的反应。
氢化热:每一摩尔烯烃催化加氢时放出的能量叫氢化热。
离域能(共轭能):共轭分子中由于键的离域而导致分子的额外的稳定能,称为离域能。
超共轭效应:σ轨道与π轨道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离域效应。
双烯合成:共轭二烯和某些具有碳碳双键的化合物发生1,4-加成,生成环状化合物的反应。
亲双烯体:在双烯合成中能和共轭二烯反应的重键化合物叫做亲双烯体。
红外活性:能吸收红外辐射的性质。
键的伸缩振动:只改变键长,而不改变键角的振动。
键的弯曲振动:只改变键角,而不改变键长的振动。
2.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 (CH3)3CC≡CCH2CH3(2) HC≡CCH2Br (3) CH2=CHC≡CH (4)CH2=CHCH2CH2C≡CH (5) CH3CHClC≡CCH2CH3(6) CH3C≡CC(CH=CH2)=CHCH2CH3(7)解:(1) 2,2-二甲基-3-己炔(2) 3-溴丙炔(3) 1-丁烯-3-炔(4) 1-己烯-5-炔(5) 2-氯-3-己炔(6) 4 –乙烯基-4 –庚烯-2-炔(7) 1,3,5-己三烯3.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 4 –甲基-1-戊炔(2) 3 –甲基-3-戊烯-1-炔(3) 二异丙基乙炔(4) 1,5 –己二炔(5) 异戊二烯(6) 丁苯橡胶(7) 乙基叔丁基乙炔解:(1) CH≡CCH2CH(CH3)CH3(2) CH≡CC(CH3)=CHCH3(3) (CH3)2CHC≡CCH(CH3)2(4) CH≡CCH2CH2C≡CH (5) CH2=C(CH3)CH=CH2(6) -[-CH2CH=CHCH2CH(C6H5)CH2-〕n- (7)CH3CH2C≡CC(CH3)34.写出1-丁炔与下列试剂作用的反应式。
(精品)有机化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汪小兰第四版)

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饱和烃 (2)第三章不饱和烃 (6)第四章环烃 (14)第五章旋光异构 (23)第六章卤代烃 (28)第七章波谱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33)第八章醇酚醚 (43)第九章醛、酮、醌 (52)第十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63)第十一章取代酸 (71)第十二章含氮化合物 (78)第十三章含硫和含磷有机化合物 (86)第十四章碳水化合物 (89)第十五章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 (100)第十六章类脂化合物 (105)第十七章杂环化合物 (114)Fulin 湛师第一章 绪论1.1扼要归纳典型的以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与以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答案:1.2 NaCl 与KBr 各1mol 溶于水中所得的溶液与NaBr 及KCl 各1mol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是否相同?如将CH 4及CCl 4各1mol 混在一起,与CHCl 3及CH 3Cl 各1mol 的混合物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案:NaCl 与KBr 各1mol 与NaBr 及KCl 各1mol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相同。
因为两者溶液中均为Na +,K +,Br -, Cl -离子各1mol 。
由于CH 4与CCl 4及CHCl 3与CH 3Cl 在水中是以分子状态存在,所以是两组不同的混合物。
1.3碳原子核外及氢原子核外各有几个电子?它们是怎样分布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
当四个氢原子与一个碳原子结合成甲烷(CH 4)时,碳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是用来与氢成键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及甲烷分子的形状。
答案:C+624H CCH 4中C 中有4个电子与氢成键为SP 3杂化轨道,正四面体结构CH 4SP 3杂化2p y2p z2p x2sH1.4写出下列化合物的Lewis 电子式。
a.C 2H 4b.CH 3Clc.NH 3d.H 2Se.HNO 3f.HCHOg.H 3PO 4h.C 2H 6i.C 2H 2j.H 2SO 4 答案:a.C C H H HHCC HH HH或 b.H C H c.H N Hd.H S He.H O NO f.O C H Hg.O POO H H Hh.H C C HHH H HO P O O H HH或i.H C C Hj.O S O HH OH H或1.5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
南开大学有机化学课后答案第四章

2
6
(5)
CH3 CH2=C-CH=CH2
Br2(1mol)
Br CH3
Br
CH2C=CH-CH2
:
3、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或命名
(1)
3,5-二甲基庚炔
CH3 CH3 CH ≡ C-CHCH2-CHCH2CH3
(2)
methylpropylacetylene
CH3-C ≡ C-CH2CH2CH3
(3) 1molBr2
CH3CH2C ≡ CH
Br2(1mol) CH3CH2—
— C=C — Br — H
Br
9
(4) 2molBr2
CH3CH2C ≡ CH
Br2(2mol)
Br Br CH3CH2C__CH Br Br
HCl(1mol)
(5)1mol HCl
CH3CH2C ≡ CH
(6)2mol HCl
CH3CH2C ≡ CH
△
CH3CH2COOH +CO2
5、用1,3-丁二烯代替1-丁炔进行4题中的反应, 如果有反应,写出反应式。 (1)1molH2,Ni;
CH2=CH-CH=CH2
H2(1mol)
Ni
CH3-CH = CH - CH3
12
(2)2molH2,Ni;
CH2=CH-CH=CH2
( 3 ) 1molBr2
—CH3 C=C — H —H C=C — CH 3
24
—
—
CH3CH=CH2 + Br2 CH3-C ≡ CNa
CH3CH2CH2Br
CH3CH-CH2 Br Br
NaNH4
CH3CH2CH2-C ≡ C-CH3
有机化学第四版完整课后答案

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饱和烃 (2)第三章不饱和烃 (6)第四章环烃 (14)第五章旋光异构 (23)第六章卤代烃 (28)第七章波谱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33)第八章醇酚醚 (43)第九章醛、酮、醌 (52)第十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63)第十一章取代酸 (71)第十二章含氮化合物 (77)第十三章含硫和含磷有机化合物 (85)第十四章碳水化合物 (88)第十五章氨基酸、多肽与蛋白质 (99)第十六章类脂化合物 (104)第十七章杂环化合物 (113)Fulin湛师第一章绪论1.1扼要归纳典型的以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与以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答案:离子键化合物共价键化合物熔沸点高低溶解度溶于强极性溶剂溶于弱或非极性溶剂硬度高低1.2NaCl 与KBr 各1mol 溶于水中所得的溶液与NaBr 及KCl 各1mol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是否相同?如将CH 4及CCl 4各1mol 混在一起,与CHCl 3及CH 3Cl 各1mol 的混合物是否相同?为什么?答案:NaCl 与KBr 各1mol 与NaBr 及KCl 各1mol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相同。
因为两者溶液中均为Na +,K +,Br -,Cl -离子各1mol。
由于CH 4与CCl 4及CHCl 3与CH 3Cl 在水中是以分子状态存在,所以是两组不同的混合物。
1.3碳原子核外及氢原子核外各有几个电子?它们是怎样分布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
当四个氢原子与一个碳原子结合成甲烷(CH 4)时,碳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是用来与氢成键的?画出它们的轨道形状及甲烷分子的形状。
答案:C+624H +1CCH 4中C 中有4个电子与氢成键为SP 3杂化轨道,正四面体结构CH 4SP 3杂化2p y2p z2p x2sH1.4写出下列化合物的Lewis 电子式。
a.C 2H 4 b.CH 3Clc.NH 3d.H 2Se.HNO 3f.HCHOg.H 3PO 4h.C 2H 6i.C 2H 2j.H 2SO 4答案:a.C C H H HHCC HH HH或 b.H C H H c.H N HHd.H S e.H O NO f.O C H Hg.O P O O H H Hh.H C C H HO P O O H H或i.H C C Hj.O S O H OS H H或1.5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
有机化学-陆阳主编8版-第四章 烷烃和环烷烃 Chapter-4-Alkanes

CH2CH3 -C(C,H,H)
CH3
-C(H,H,H)
CH2CH3
C1 C2
C1
CH2CH2CH3
CH2Cl C HF 2
C2
(3)含有双键或叁键的基团,可认为连有两个或叁 个相同的原子。
eg
C CH
(C) (C) C CH (C) (C)
C HC CH
(C) (C)
如果两个不同取代基所取代的位置按两种编号法位号相同, 则从顺序较小基团的一端开始编号。
碳的其余价键完全被氢原子饱和,因此又称为饱和 烃。
HHHH HCCCCH
HHHH
甲烷分子中的C是sp3杂化。甲烷分子中的每个C-H
都是碳的一个sp3杂化轨道与氢的1s轨道重叠形成 的,形成的这种键称为σ键,σ键的特点:是轴对 称,可以自由旋转,较稳定。
sp3杂化:
激发态
头碰头重叠 形成C—Hσ键
直链烷烃:去掉“正”字称为某烷 支链烷烃:看作是直链烷烃的取代衍生物,把 支链看作取代基。整个名称包括母体和取代基
两部分。
分为三步:一选二编三配基
1)选主链: a.选取一条连续最长的碳链作为主链 b.当有等长的碳链作主链时,选取代 基最多的那条。
C3 HC2 HCHCHC2 HC3 H H3CCHCH C3 H C3 HC3 H
同系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物理性质一般随分 子量的改变而规律性变化。 系差: CH2为同系列的系差
构造式:代表分子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和排列次序的 式子。
结构式:除了代表分子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和排列次 序的之外,还包括了空间及原子、电子、构 型、构象等信息的式子。
同分异构: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现象。
H CH2 CH2 CH2 H 丙 烷
有机化学(第四版)习题解答

page 3
量较高 而不稳定,而后者不存在较大的键角改变,因此能量较低较稳定。 (七)题答案: 题答案: (1 ) 稳定性由大到小是(CH3)C 3 (C) + CH3CHCH3 (A) + Cl3CCHCH3 (B) + ( 2 ) 稳定性由大到小是 (CH3) 2CCH2CH3 (B) . (CH3) 2 CHCHCH3 (C) . (CH3) 2CHCH2CH2 (A) . (八)题答案: 题答案: ( 1 ) 重排后的碳正离子结构是 CH3CHCH3 。 ( 2 ) 重排后的碳正离子结构是(CH3)CCH2CH3 。 2 + + 5 ( 3 ) 重排后的碳正离子结构是 (CH3)2C CHCH3 。 CH3 + + ( 4 ) 重排后的碳正离子结构是 CH3 。 (十一)题解答: 十一)题解答: (1 ) HCl HgCl2 CH3 CHCH2C CH Cl 双键比三键容易进行亲电加成。 (2 ) H2 Pd CaCO3 喹啉 CH2=CHCH2CH=CH2 降低催化活性的钯只能被三键吸附,所以 Lindlar 催化剂只能催化三 键部分加 氢。 (3) C2H5OH KOH CH2 CH2=CHCH2C OC2H5 在强碱中,乙醇与 KOH 作用形成有强亲核能力的乙氧基,三键可与 乙氧基发生 亲核加成,但双键只能进行亲电加成而不能进行亲核加成。 (4 ) C6H5CO3H CH2 O CH CH2 C
page 2
C6H5 C C H O H C6H5 : (五)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解答) 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 合物(解答) 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 1 ) (A) (B) (C) ( 2 ) (A) (B) (C) Br2 CCl4 不褪色者为(A) Br2 CCl4 褪色 KMnO4 褪色 溴的红棕色褪去 溴的红棕色 褪去 不褪色者为(C) 有MnO2沉淀者为(B) 无现象者为(C)。 无现象者为(A) 有Ag沉淀者为(B) H + Ag(NH3)2NO3 (则 AgNO3 NH4OH) 4 (六)题解答: 题解答: H H C CH3 C CH (CH3) 2 CH3 H C C H (1 ) 稳定性是 CH (CH3) 2 这是因为后者两个烃基分别在双键的两边,相互空间排斥力较小,能量较低而稳 定; 前者两个烃基在双键的同侧,相互空间排斥力大,能量较高而不稳定。 (2 ) 稳定性是 CH3 > CH3 这是因为前者两个不饱和双键碳上,共连有三个烃基,后者两个双键碳上,共只 连有 两个烃基,连有烃基越多,烃基与不饱和双键发生超共轭效应(第四章)和给电 子效应(+I 效应)越明显,使其结构能量越低越稳定。 ( 3) 稳定性是 > > 原因同(2) ;超共轭效应(第四章)由强到弱也是按上述顺序排列,超共轭效 应越强, 结构的能量越低,越稳定。 (4 ) 稳定性是 SP2杂化碳的正常成键键角应是 120°角, 而前者双键在小环上, 意味着杂化 碳成键键角 变形较大,能量较高而不稳定;后者 SP2杂化碳成键键角是正常键角,能 量较低而稳定。再 是前者双键上的超共轭效应也比后者弱,这也是能量稍高不如后者 稳定的原因。 (5) 稳定性是 > > 这是因为环越小,键角张力和键的扭转张力都大。因此,能量越高,越不稳定。
F.A.Carey-最全最完备的高等有机化学习题-详细解答与分析-完美版

F.A.C a r e y-最全最完备的高等有机化学习题-详细解答与分析-完美版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Chapter 1 Effect of Substituted in Organic molecule1. 试判断下列各对基团,那一个具有强的-I 效应(即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1) -COOH , -COO -(2) C HN O CH 3 , C H N N(CH 3)2CH 3+(3) C OCH 3 , C CH 2CH 3, (4) SO 2H ,SO 3H(5) OCH 3 , SCH 3 (6)C H C H CH 3 ,C C CH 3(7) N (CH 3)2 , P(CH 3)2(8) Si(CH 3)3 ,Si(CH 3)23(9) N(CH 3)3+,NH 2 (10)CN , CH 2NH 2 (11) SiCH 3 ,Cl (12) C C CH 3 ,C H C H CH 3(13),(14) NO 2,NO 2 (15)O 2SCH 3, O 2SBr2. 指出下列各对酸中哪一个酸性强 (1) H 3NCH 2CH 2COOH , HOCH 2CH 2COOH (2) HC C COOH ,H 2C C H COOH(3) C 6H 5COCH 2COOH , C 6H 5CHOHCH 2COOH(4)C 4H 9CHCOOn,C C CH 3CH 3CH 3CH 3COOHOOC(5) COOH OH,COOH OH(6) BrCH 2CH 2COOH , CH 3CHBrCOOH(7) (H 3C)2CH 2CHCOOH ,H 2CC HCH 2COOH(8) HC C COOH , SCOOH(9) CH 2(COOH)2 ,HOOCH CCOOCl(10)CH 3OCH 2CH 2COOH , CH 3SCH 2CH 2COOH (11)CH 3SCH 2COOH ,CH 3SO 2COOH (12)OHCCOOH,COOHCHO(13)OHC(CH 3)3(H 3C)3C ,OHC(CH 3)3CH 3(H 3C)3C(14) H 3COCOOH , OCH 3COOH(15) C 6H 5CH 2SeH ,H 3CSeH3. 预料以下各对化合物,何者具有更强的酸性? (1) CH 3NO 2 ,(CH 3)2CHNO 2 (2) CH 2(SO 2C 6H 5)2 ,CH 2(SOC 6H 5)2(3) H 3CCH(C 6H 5)2,(C 6H 5)2CHCH 2C 6H 5(4) CH 3COCH 2COOCH 3 ,CH 3COCH 2CONH 2(5) CH 3COCH 2COCH 2F ,CH 3COCHFCOCH 3(6)NOCH 3,NO H 3C(7) SO 2O 2S,OO(8) NO 2CH 3CH 3H 3C ,NO 2CH 3H 3CCH 3(9)CH3,CH3(10) CH(C 6H 5)2,CH(C 6H 5)2(11)(CH)3Se , (CH 3)2O(12) ,4.解释以下现象:(1). 杯烯 (Calcene) 的偶极距很大,μ= 5.6 D.(2). 吡咯 μ = 1.80 D ,吡啶 μ = 2.25 D ,且极性相反,如图:NN H5.比较下列化合物的碱性的强弱:N N(CH3)2N(C2H5)2NH2N6.9,10-二氢蒽-1-羧酸(A)和9,10-乙撑蒽-1-羧酸(B)的酸性取决于8-位上取代基X的性质。
大学《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2. (1) (2) (5)4.80*45%/12=3第一章易溶于水;(3) (4) (6) 难溶于水。
80*7.5%/1=6 80*47.5%/19=2 C 3H s F2第二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本质及构性关系1. (1) sp 3 (2) sp ⑶sp 2 ,、,一、(4) sp (5)sp3 (6)sp 2第四章开链1.(1) 2-甲基-4,5-二乙基庚烷(4)( 顺)-3-甲基-3-己烯or Z-3-2.(2)3-甲基戊烷甲基-3-己烯煌(3) 2,4- 二甲基-3-乙基戊烷(12) 3- 甲基-1-庚烯-5-快11. CH3CH3CH2CHCH(CH2)4CH3 (2) (CH3)2CHCH2CH2CH3 C2H5CH3 CH3 (CH3)2CHC CH(CH3)2C2H5(CH 3)2CHC —CH(CH 2)3CH3C2H5⑺(9 )7./H、CH3(4)(6)(8)CH3CH2CH— C(CH2)3CH3H3cA /H/C-C\CH2CH2CH3(C H3)2CH C= C C= CCH(CH3)2H5c入/(10)H3C/C=C、C2H5CH3Br(1) CH3CHCH2CH2CH3 (2) (CH3)2CCH2CH3Br(3) (CH3)2CCH(CH3)2BrCH3(4)CH3CH2CC2H5Br Br12.(1) (CH3)2CCH2CH3 (2) CH3cH2cH2cH3(3) CH3cHCH2cH3C l OH(4) CH3COOH + H3c、C -OH3C'(5) CH3CH2CHCH3OSO3HCH3CH2CHCH3OH(6) CH3CH2CH2CBr2CH3 (7)CH3CCH2CH3Br(8)(CH 3)2CCH —CH 2 + (CH 3)2C —CHCH 2BrCH —CH 2(9) (CH 2C —CHCH 2) n + (CH 2—C) nClKMnO 4/H(10) (1) CH-CH=CHCHCOOH(2) CH-OCH+HBr( 2mol> CHQBr z CH HBr(1mol)Br 2(3) CH-O CHCH-C=CHCHCBr z CHBrBr第四章环煌2.14. (5) > (3)>(2) CH=CHCHCH >(CH3)3C +>(4) 即: 16. (1)1-戊烯 1-戊快 (2)1-丁快 2-丁快1,3-丁二烯 1-己快17.21>CHCH 2CHCH>CH€HCHC +H2>Br 2/CCl 4室温,避光.,澳褪色■,灰白色JAg(NH 3)2+卜 -----------------► X(2)CH —CHBr 2/CCl 4H 2O (CH 3)2CHCrtAg(NH 3)2+XBr 2/CCl 4,澳褪色室温,避光’ x澳褪色 澳褪色H 2so 4,HgSOAg(NH 3)2+ XA [CH 2—CHOH]4>CH 3CHOCHOCl(10)I6-3HHCH.OH CH.OH Cl ---- Br Br ——Cl—H H —L OCH 5 CH 5CII 3 CH? S- R-S ・R-2. (1) X (2) X (3) X (4) V (5) V (6) VC(CH 3)34. ⑴ Br(6) (CH83C COOHCOOH⑷H 3c CH 3 O 2N(2)Cl \'>Cl + 履 / Cl、ClBr(3) (CH 3)2C CH(CH 3)2Br⑸+ BrC 2H 5C 2 H 5 (7) CH 3COCH 3(8) ImolCl 2 / h , 苯/无水 A1C13第六章旋光异构6、[ ]20 18.8D c l 5.678 20 1(IJCiIhCHBrCI l 2Br C2H5c =CII C2H5CCH3(2)C1CH=CHCH 2OCH3 (3)C 6H 5CH=CHCH 2CH 3 (4)NCCH 2(CH2)I CH 2CNC (CH 3)3(5)C 6H 5CIb-^3^-C(CII 3)3 + C 6H 5C1I 2-<Z)>(6)< >(7) (CH3hCHOCnHs + CH<H=CH 2 (8) C 6H 5CH 2ONO2 + AgBr第八章醇、酚、醛1. (1) 3-甲基-3-戊烯-1-醇(2) 2- 甲基苯酚 (3) 2,5- 庚二醇(4) 4- 苯基-2-戊醇(5) 2-澳-1-丙醇(6)1- 苯基乙醇⑺2-硝基-1-蔡酚 (8) 3-甲氧基苯甲(9)1,2- 二乙氧基乙烷(乙二醇二乙醛)3、⑴2、4、66.27.Cl⑵:第七章卤代煌OH 浓硫酸,△OHH3+O,A浓硫酸,△OH10、B第九章醛、酮、醍、命名下列化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式:C6H8为1,3,5-己三烯
(完)
*十四、1,3-丁二烯和氯化氢在醋酸中室温下加成,可以得到78%的CH3CH(CH=CH2和22%的CH3CH=CHCH2Cl的混合物,此混合物再经过长时间加热或和三氯化铁一起加热,则混合物的组成改变为前者仅占25%,后者占75%,解释原因。
解:低温反应,为动力学控制反应,由中间体的稳定性决定反应主要产物,为1,2-加成为主。
九、以反应式表示以乙炔为原料,并可选用必要无机试剂合成下列化合物。
*十、以四个碳原子以下烃为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
*十一、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乙烷、乙烯、乙炔
解:
乙烷
乙烯
乙炔
Br2/CCl4
不变
褪色
褪色
硝酸银氨溶液
不变
2.CH3CH2CH2C三CH和CH3C三CCH3
解:分别加入硝酸银氨溶液,有炔银沉淀的位1-丁炔。
大学有机化学答案第四章炔烃、二烯烃
二、用系统命名法或衍生物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三、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四、写出1-丁炔与下列试剂作用的反应式。
*五、完成下列反应式。
六、以反应式表示以丙炔为原料,并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
下列化合物。
*七、完成下列反应式。
八、指出下列化合物可由那些原料通过双烯合成而得。
十二、试用适当的化学方法将下列混合物中的少量杂志除去。
1,1,除去粗乙烷中少量的乙炔。
解:将混合物通入硝酸银的氨溶液,乙炔生成乙炔银而沉淀除去。
2,2,除去粗乙烯中的少量乙炔。
解:将混合物进行Lindlar催化加氢,则乙炔变为乙烯。
十三、
1.1,3-丁二烯和溴化氢的1,2-加成和14-加成,那种速度快?为什么?
高温时反应为热力学控制反应,由产物的稳定性决定主要产物,1,4-加成产物比1,2-加成稳定。
十五、一个碳氢化合物,测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0,催化加氢时,10mg样品可吸收8.40mL氢气。原样品经臭氧化反应后分解,只得甲醛和乙醛。问这个烃是什么化合物?
解:10mg样品为0.125mmole
8.40mL氢气为0.375mmole。可见化合物分子中有三个双键或一个双键,一个叁键。但是根据臭氧化反应产物,确定化合物分子式为:
解:1,2-加成速度比1,4-加成速度快。因为1,2-加成生成的中间体稳定,说明活化能抵,反应速度快。
1,2-加成生成的中间体正碳离子为P-л共轭和有三个C-H键与其超共轭,而1,4-加成的中间体比其少三个C-H键超共轭。
2.为什么1,4-加成产物比1,2-加成产物稳定?
解:1,2-加成产物有一个C-H键与双键超共扼,而1,4-加成产物有五个C-H键与双键超共扼。与双键超共扼的C-H键越多,产物越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