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回乡创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合集下载

返乡创业先进事迹材料

返乡创业先进事迹材料

返乡创业先进事迹材料第1篇:返乡创业先进事迹---誉于一身的新农民。

紧抓机遇大造林常言道:发展农业,一靠科学,二靠政策。

2002年冬,刘子健通过看报、看电视,知晓了国家退耕还林的惠民政策,立即紧抓这一机遇,联合其在皇图岭笔田村的姐夫XXX,通过一系列的法定程序跨乡租得一块为期30年、面积达450亩、名叫胡冲茶场的大荒山作为创业基地。

紧接着,他又在本村的长湖岭上向村租赁30年、面积50亩的荒芜茶场作补充,实施荒山造林和退耕还林项目。

为此,他竭尽了家中多年的积累,并采取从信用社贷款及合股筹资办法,当年筹集资金30多万元,雇用2台推土机整地一个多月,后又雇用民工达1200多个工日,全部栽种了良种油茶,成为当时全乡最大的造林户。

尔后,刘子健年年严格按照林业部门的要求,每年精心对油茶林进行2次抚育,使林木长得绿绿葱葱,充满生机。

2---用的生态立场之路。

“以短养长”闯新路林业生产是项生长周期长、利益见效慢的行业。

不少造林大户常因前期投入大、资金来源枯竭,陷入难以为继困境。

有的人只好中途亏本向外拍卖;又有的人只好无可奈何地中途废弃。

为了做出一番成绩,刘子健顶着巨大的压力,从2007年开始,全家移居长湖岭山头,一年四季吃住在山上,坚持以场为家,全身心地投入到新型农场建设中。

经过多年的努力,最终探索出一条以综合养殖辟收、速生水果催收、油茶穗条增收和油茶生产助收的现代生态农庄。

去年自繁公猪1头,母猪30头,产仔猪600头,年出栏牲猪800头,牲猪销售总收入达到228万元,除去饲料等成本,形成利润46万元;出售鸡2万羽,出售鸭万羽,总收入82万元,创利润20万元,综合养殖场总利润达到66万元。

50亩速生水果林“新世纪梨”在他的精心培育下,实现了两年挂果,去年进4---城固县董家营镇莫爷庙村人,现任大巴山食品厂总经理,先后被评为致富带头人、产业发展带头人、“十大青年创业者”;他所创建的大巴山食品厂解决了当地40多名青壮年农民的就业问题,为当地农民工再就业做出了贡献。

回乡创业事迹材料典型优秀(2)

回乡创业事迹材料典型优秀(2)

回乡创业事迹材料典型优秀(2)回乡创业事迹材料篇四走进水泉乡塔贝营子村“喀左远和铁选厂”,见到这里小有名气的赵立平,很难相信眼前这位土生土长、朴实无华的年轻人就是拥有投资超过上百万元,提供60人就业的“小老板”。

经过过一步了解,对这个曾经的打工仔、后来的小老板,如今的回乡创业楷模敬佩不已。

“人的一生就是在坎坷中奋进,有了目标就要努力去实现。

”这句话是赵立平淡定的处世原则,也是他勾勒人生成功坐标的密笈。

赵立平出生在喀左县水泉乡,自小家境贫寒,为了减轻家境家中的负担,好强的他怀揣着满腔的热血,毅然选择了远赴通辽打工,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什么苦都吃过,什么活都干过,最后,他还是看准了精选铁粉这外行当,坚强不屈的他经过几年的打拼,一点一滴着积累着精选铁粉加工的技术和经验,随着技术的日渐成熟,2007年他把自己打工攒下的“第一桶金”开起了精选铁粉的小作坊,成立了喀左远和铁选厂。

凭着农家汉子特有的韧性和干劲,他的精选铁粉厂在水泉乡逐渐有了名气,正当事业蒸蒸日上时,2008年的金融风暴使铁粉生意变得萧条起来,执着的赵立平当即决定带着技术和资金考察铁行情。

在返乡农民工情况摸底中,水泉乡政府了解到他的情况,对他的返乡创业给予肯定和帮助。

不仅帮助他解决了10005平方米的建厂用地,还帮助解决购买房屋的问题,特别办厂资金上有缺口时,乡领导主动找到他,为他办理返乡农民工的认定,并很快贷到一笔贷款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年—月,踌躇满志的走上了他的创业之路。

如今,赵立平的铁选加工厂的厂房已经建起,赵立平又购置了一幢两层的办公楼,工厂规模。

看着自已的“远和铁选加工厂”红红火火,这位朴实憨厚的农家汉子动容的说:“政府帮助我铭记于心,乡亲们的支持我很感谢,我相信还有比赚钱更有意义的事,就是努力回报乡亲,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回乡创业事迹材料篇五______ 男现年45岁广平县东关村人,现为广平县峰海植物克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返乡创业好青年事迹材料范文

返乡创业好青年事迹材料范文

返乡创业好青年事迹材料范文返乡创业好青年事迹材料1姚海定、男、布依族、1976年10月5日出生、中共党员、蔗香镇蔗香村计生协会会长、蔗香镇创业致富带头人。

每当火龙果开花挂果季节,蔗香公路低码头渡口,增添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沿路水泥桩上红、黄、白花相争艳,鳞形果球红沿线,这就是蔗香火龙果。

蔗香渡口路口100亩的火龙果是姚海定于2011年2月份引进种植示范基地。

据了解姚海定1997年和村里的青年,一起南下广东打工,在东莞街口一家玩具厂打工,当时工厂效益不太好,薪水少,家里有老有小需要照顾,他寻思着打工不是他的出路,1999年他结束了打工生涯。

两年后返乡,接着龙滩库区移民开始,家乡的拆迁有序地开展,几年后移民建房建好,家人安居乐业。

他就开始寻思找发展致富路子,正当他寻思无路之时,恰逢省农科院到蔗香调研,并组织培训亚热带水果种植技术,姚海定第一个踊先报名,在培训期间认真学习,不耻下问,在老师的引导下,他决定在码头路口处实施100亩火龙果种植示范。

培训结束,他就带着家人所有劳动力上山,砍草、挖坑整地,联系果苗,他坚信“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按老师教的种植技术程序逐一进行,经过几个月的努力,100亩的火龙果示范基地现在人们的眼前。

不知情的过路人,看到码头公路上下,栽有整齐序的一根根水泥柱,不知有人在干啥?后经了解,才知道是蔗香姚海定在栽火龙果。

俗话说“种庄稼、三分种七分管“,为了确保示范成功,姚海定在地头建一个临时工棚,在果园内认真抓好管理,种耕除草,浇水施肥。

夜间又作人工授粉,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终于在2013年6月火龙果熟了,蔗香第一家火龙果开始上市。

在当地,他的举动传为佳话。

从那时起,他带动村里的几家农户栽起了火龙果,随着国家对农村的政策扶持越来越好,罗甸县有人来蔗香投资种植火龙果,有人在成立火龙果种植合作社,也有单户种植,他知道这是村民脱贫致富的好机会,他坚定:只要肯学、肯想、肯干,致富小康不会是梦。

4篇个人脱贫攻坚事迹材料(企业创业) 脱贫攻坚事迹材料

4篇个人脱贫攻坚事迹材料(企业创业) 脱贫攻坚事迹材料

4篇个人脱贫攻坚事迹材料(企业创业)脱贫攻坚事迹材料4篇个人脱贫攻坚事迹材料(企业创业)(篇一)**,男,1958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县**有限公司董事长,从事辣椒行业近30年,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做出了较大贡献。

主要事迹如下:一、红红的爱心,播撒致富的希望**县是革命老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发达,造成**县经济落后,人民生活困难。

但是**县的环境条件适宜辣椒生长,盛产的辣椒具有“皮薄、肉厚、油多、籽香、辛辣适中”的特点,深受各地人民欢迎。

**看在眼里,决心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年,**想尽一切办法筹集资金,建起**有限公司,就任公司董事长。

公司成立后,农民生产的辣椒大部分被公司收购,增加了农民收入。

但是随着辣椒种植面积的扩大,出现了卖椒难的问题。

为解决农民卖辣椒难的问题,**千方百计地增加辣椒收储能力,建起了天下红二厂、三厂、四厂,增强了辣椒的收储能力,并与椒农签订保护价收购协议,打消了农民种辣椒怕卖不出去的顾虑,增强了农民种植辣椒的积极性,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公司以产业化经营为基础,以产品创优和技术创新为先导,力创资源型起步,链条式延伸、循环式发展,集约式膨胀,龙头式驱动的新型经营模式。

公司年营业收入1.7亿元,带动农民增收**万元。

二、植根故乡土,心系贫困户“我是地地道道的**人,让县里的农民都富起来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种下1万亩绿色辣椒,就可能带动全县种10万亩,带动1万余户农家致富。

”,**曾表达出带领群众致富的愿望。

天下红公司发展壮大,**不忘产业带贫增收,公司在生产中优先安排贫困人员就业,先后安排15名贫困人员长期在公司务工,年增加收入40余万元。

在安排15名贫困户到公司务工的同时,出资630万元于**年12月注册了**县万亩红辣椒专业合作社,自**年12月起合作社采取吸收贫困户就业、流转贫困户土地、资产收益和产品购销合同等方式,与贫困户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以魏青村为中心,共计流转土地**余亩,引进了降糖、富硒、富钙等辣椒新品种,吸收魏青、王青、马坊营、小韩固四村1210户贫困户入股,吸收股金596.8532万元,覆盖贫困户1210户,覆盖贫困人口4639人。

返乡创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精选10篇)

返乡创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精选10篇)

返乡创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精选10篇)返乡创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返乡创业就是外来人员或者本村出去人员返回村里,开始经营某些产业,开展种植业,养殖业。

用新的创业思路,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去创新当前农业的发展模式。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返乡创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精选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返乡创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1杨宏斌,男,现年40岁,合水县西华池镇孙家寨沟行政村宋堡子自然村村民,现任合水县怡露水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从1997年部队转业回乡,到2012年创办怡露水业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注册创办怡露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怡露门窗建筑装饰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建立合水县怡露种植专业合作社。

走过了一段艰辛创业的风雨历程,也取得了创业的丰厚回报。

2014年,怡露水业总产值达2000万元,实现利税65万元,安排下岗工人和农村剩余劳动力60人,为我镇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不甘贫穷,立志创业。

杨宏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

1975年出生在合水县西华池镇孙家寨沟行政村宋堡子自然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

儿时的贫困经历,造就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三年的从军生涯培养了他坚忍不拔的品质。

1997年,从部队转业后,他回到家乡合水县孙寨沟村,当了一名普通农民。

当时,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春风和惠农政策的落实,在全国涌起创业发展脱贫致富的新浪潮。

经过深思熟虑,他踏上了漫漫的打工路。

二、努力创新,艰辛创业。

在北京一家门窗工厂,他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先从最基本的工序开始,慢慢积累经验、增强技术。

经过九年的磨砺,他迈出了自主创业的第一步。

2006年他在北京成立了自己的门窗加工公司,万事开头难,当时处于“三无”状态的他,经过几年的努力,凭着过硬的产品品质和优质的服务理念赢的了客户的信赖,终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

伴随着企业的迅速发展壮大,他组建了过硬生产及销售团队。

北京公司总资产1400多万元,年创利润200万,并在当地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信誉度。

农民返乡创业先进事迹材料

农民返乡创业先进事迹材料

农民返乡创业先进事迹材料推销不怕丢面子,创业不怕丢银子,大事可成也!看看那些返乡创业的事迹,感受他们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坚定创业的决心。

那么下面是店铺分享的农民返乡创业先进事迹材料,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农民返乡创业先进事迹材料一从搬砖工做起,千万大老板返乡种菜“一个农民进城,赚了1000多万元,又回老家流转了?1500亩地种菜去了。

”这是一位朋友对袁胜华的介绍。

第一次见到袁胜华,是在汉口循礼门的一家西餐厅。

据说,这是他第一次吃西餐。

很少西装笔挺的他,显得有些不自在。

几次从裤兜里掏出烟来夹在指间,憨笑着问路过的服务员:“抽烟是不是要罚款?”那神态,像极了担心被老师批评的小学生,让人忍俊不禁。

“你就把我写成一个中国农民就好了。

”他爽朗地一笑,有了些许放松。

从搬砖头的小工到包工头——木地板生意抓住市场机会“我初中毕业,就是个农民,当过建筑小工,挖过矿……”袁胜华毫不避讳地对记者说。

现年42岁的他,出生于湖北竹溪。

1986年初,13岁的他跟随父母举家迁移到武汉市蔡甸区大集街。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在五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老三,初中毕业后就开始替父母承担养家重任。

记者面前的袁胜华中等个头,身材清瘦。

很难想象,16岁的他走上社会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建筑工地上当小工,搬砖头、筛沙子,和水泥。

年纪虽小,但他却是工地上最活跃的一个。

不仅和工友们打得火热,还和工程监理们越走越近。

“做哪一行,都不能满足于现状,要有上进心和目标。

”袁胜华坦承,他从来都不满足于仅靠做小工养家糊口。

仅一年后,他就成了小包工头,带领几十号比他年长的农民工。

监理们手上有工程项目,都乐于分一些给这个“脑袋灵光”的小伙子。

后来,随着工程越来越多,他的施工队规模越来越大。

如果不是因为妹妹的召唤,他可能会一直做建筑行业。

2000年2月,做建材生意的妹妹由于生意繁忙,请他抽空帮了一个月的忙。

无意之间,让他看到了建材行业的美好前景。

一个月后,他投入2万元,毫不犹豫地在汉口金太阳建材城拿下门面,做起了巨宁地板的代理。

返乡创业助力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

返乡创业助力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

返乡创业助力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返乡创业助力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返乡创业积极助力脱贫攻坚——XX同志先进事迹材料20xx年6月,XX放弃了留在深圳发展的机会,不顾亲人的反对,怀揣自主创业的梦想,回到家乡蓬溪,寻找创业的机会。

回到家乡的这段时间里,他对许多行业进行了详细的调研,通过反复思考和论证,最后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型中看到了发展的机会。

20xx年6月,他带领多名返乡大学生成立了蓬溪绿科农牧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

在蓬溪县明月镇桂花桥村按土地流转方式租用农户撂荒土地约1200亩,建立起以种猪繁育、生猪养殖、淡水养殖、有机果蔬种植,有机肥生产等多种经营模式在内的循环农业模式。

运用“标准化生产,电脑化管理”等先进管理理念,本着“绿色农牧,科技打造”的宗旨,借助科技手段,坚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发展。

目前公司有圈存种猪1600头,年出栏商品猪40000头,带动周边养殖户300余户,为当地农民增收做出巨大贡献。

公司现有职工60余人,其中吸纳大学生共同创业20余人,为下岗职工提供50个岗位,并带动周边农村闲散劳动力就业,种养殖辐射园区周边近万亩区域。

绿科公司成立后,XX经过多方考察,引入了“母猪智能化饲喂设备”、“自动化投料设备”、“全天候监控设备”等国内外先进设备,并引入了PIC祖代种猪,使用全场软件管理(含财务管理、进销存管理、种猪模块管理、协同办公管理等),实现种猪标准化生产。

先后获得农业部生猪标准化示范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称号。

在成功创业的同时,XX 仍不忘带领当地农民一起致富。

在XX的积极引领和推动下,在互信的基础上,蓬溪绿科农牧有限公司联合当地农户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按照“面向社会,立足当地,服务人民”的原则,坚持“基地(种猪场+示范合作社等创业孵化园)+农户分散寄养”的合作发展模式,建立起以公司种猪场为核心,农户分散寄养的产业园区。

实现公司的增效、农户增收、大学生增智的多赢目标。

镇能人回乡创业助脱贫先进事迹

镇能人回乡创业助脱贫先进事迹

回乡创业助脱贫——赤东镇李元生创业助脱贫先进事迹说起李元生,在蕲春县赤东镇东山村,无人不晓,无人不赞,他就是赤东镇东壁山生态家庭农场创办人。

他是一个实干家,无论是工作上的事,还是村民的私事,他都真心实意为村民办好、办实,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乡亲们的一致好评。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李元生积极回乡创业,创办集种植、养殖、加工、养生养老、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生态家庭农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为东山村精准脱贫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李元生,现年47岁,1970年生于赤东镇东山村,初中毕业后开始在村里任职,先后担任村主任、支部书记等职。

任职期间,深深感受到村里贫穷落后现状:缺水源,荒山坡,几亩薄田只够解决温饱,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村里的青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留在村里大多都是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

李元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始终不能释怀,总想着为乡亲们做点什么,但心有余而力不足。

怎么才能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三十岁的李元生毅然辞去村支书职务,南下创业,立志要为乡亲们做点事!“是家乡的水土养育了我,我必须为家乡做些实实在在的事,回报家乡的养育之恩。

”李元生时刻想着有机会回到家乡创业,反哺父老乡亲。

2012年,李元生放弃在南方的建筑事业,怀揣人生的第一桶金和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建设美好家乡的梦想回乡创业!李元生回到村里,首先想到的是村民们现在还在以传统的农业产业来发展经济,每家的种植规模都很小,解决自家温饱有余,但是不能致富。

李元生想到要想依靠农业致富,必须形成规模,但是,东山属丘陵地带,山多田少,不利于机械耕作,也无法形成规模。

李元生到浙江等地考察,分析东山村现状,决定投资兴建多产业融合发展的家庭农场,以自给自足模式发展观光旅游、养生养老、生态休闲、农家乐等产业。

说干就干。

李元生先后流转土地300多亩,开垦蓄水养鱼池塘50亩,建设农家乐、休闲、养生养老等房屋建筑四栋,建筑面积占地1800多平方米,建设休闲亭台三栋。

目前,已栽种杨梅等12种果木、瓜蒌等5种中药材,以及养鸡、养猪、养鸡等,实现了楼顶种花、地面种蔬果、中药、养殖、水里养鱼的立体生态种养模式,种养殖全部实行绿色种养。

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3篇

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3篇

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3篇(篇十五)一腔热血倾注扶贫“一直以来,我都把扶贫当作一项事业,而不是任务。

扶贫是我的责任。

”说这句话的人,是**区枣林乡扶贫工作专职人员**。

作为一名扶贫工作者,从**年建档立卡工作开始,他就担负起全乡建档立卡精准扶贫工作。

枣林乡地处**区西山地区,下辖22个行政村,76个自然村,总户数4720户。

建档立卡工作中,根据精准扶贫要求,该乡共识别出18个贫困村4个插花贫困村,贫困户1350户3036人,贫困发生率为29.91%。

山一家,水一家,扶贫要去每一家……作为一名乡镇扶贫工作者,不像第一书记那样直接面对贫困户,但是乡镇工作9年,**更了解农村、更了解贫困户。

他自始至终一直在扶贫工作上,对扶贫政策的理解和执行更加熟练和精准。

争当脱贫攻坚的“排头兵”自**年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一心做好本职工作,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扑在工作上。

由于枣林乡贫困人口多,这一重要的工作不仅工作量大、繁琐,而且要求严格。

但是**在扶贫工作人手不足的时期,依然能独立圆满的完成任务。

“有时候去得太远了,傍晚只能到村里借宿,住在农户家或者空置的宿舍里,晚上经常停电,黑黢黢的,当时觉得有些害怕,但是现在回忆起来也没什么了。

”**笑着说。

由于表现突出,由2018年3月,?**区政府授予**?“扶贫工作先进个人”。

在具体工作中,**悉心指导第一书记,乡村两级干部开展工作,学以致用,积极争当基层一线脱贫攻坚工作的排头兵,努力做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两个百分之百”。

扶贫统计做到精准化、具象化在建档立卡和大数据信息采集录入工作中,为了让识别结果和信息更加准确,**通过认真研究操作数据采集系统来查找工作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一天两会、一培训一指导”高强度集中指导和一对一辅导相结合,全乡在建档立卡扶贫开发信息录入工作中始终走在全区前列,高质量率先完成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工作,使全乡信息平台建设精准指数达到90%以上,致贫原因、帮扶措施和脱贫指标实现紧密衔接。

回乡创业先进人物事迹材料

回乡创业先进人物事迹材料

回乡创业先进人物事迹材料
《回乡创业先进人物事迹材料》
今年34岁的李华是一位在大城市打拼多年的年轻人。

在外地求学、工作多年后,他迫不及待地想回乡创业。

李华选择了自己的家乡,一座偏远的小县城,这里人口稀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然而,这并没有阻止他的决心。

李华的父母都是农民,自小他就看到家乡的农民生活困难。

因此,他决心带领科技进步,带动家乡的经济发展。

他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并在家乡设立了一家新型农业合作社,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

他利用互联网平台推广农产品,帮助当地农民直接销售优质农产品,带动了家乡的经济发展。

在他的带领下,家乡的农产品销售量翻了一番,农民们的收入也比以前翻了几倍。

而且,李华还利用自己在大城市积累的关系,吸引了一些食品加工企业前来合作,实现了农产品的深加工和提升附加值。

如今,他的家乡已经成为当地农产品的主要产地,甚至开始向外地及海外市场出口。

李华的回乡创业事迹在省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他也成为了当地的创业先进人物。

他坚信,只有回乡创业,才能真正帮助家乡脱贫致富,唤起家乡的生机和活力。

他希望更多有识之士能够回乡创业,一起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华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人回乡创业,他的事迹也在家乡和社
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希望他的故事能够激励更多的人回乡创业,一起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返乡创业先进事迹材料(通用7篇)

返乡创业先进事迹材料(通用7篇)

返乡创业先进事迹材料返乡创业先进事迹材料(通用7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事迹吧,事迹可以起到引导良好风气、推动工作、激励后进的作用。

那么什么样的事迹才是规范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返乡创业先进事迹材料(通用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返乡创业先进事迹材料1xxx、女、汉族、生于1972年7月,镇村返乡女农民工。

2011年9月,她本着回乡创业,为家乡发展做贡献的宗旨,从山东返回老家创业。

通过了解近几年的各项惠民政策、实地考察、探索、镇政府的帮扶,借助村的天然优势,她的养殖创业项目大获成功,影响了附近群众创业的热情,带动了大家共同致富。

两年来该她多次获得市、妇联表彰。

一、毅然决然回乡创业她在外打工年头不算短,工资待遇也相对丰厚,但她始终抱着一颗自主创业的心。

她忘不了自己的家乡,就很难对外面的世界有归属感。

当初外出打工是因为经济实在困难,而在外这么多年也多少有点积蓄,面对回乡创业的艰难和经济上的危险,她拒绝了家人的劝说,毅然决然的回到了家乡。

她说:“在外干得再好也不如自己的家好!我能在外面干出色,就能在家里干的更出色!”二、开拓思维肯干肯钻创业之路,且坚且险。

刚回到老家的她,面对自己要从事的项目一无头绪,以前的固定收入没了,好不容易找到好项目,却又缺技术和门路,最初的创业尝试经历了多次失败,但她越挫越勇,每天都到村里的图书屋看书学习,通过图书屋的电脑上网查资料、寻高人解惑。

为了解决饲料草的种植问题,她更是四处奔波,劳心劳力。

她创业成功,政府的政策扶持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她自身开阔的眼界和肯钻肯干的精神,才促使她从众人之中脱颖而出,创造了属于她的事业。

三、辐射全村惠及他人“做事业不是一个人,没乡亲们帮衬咋行?我一家富起来不算啥,要大家都跟着我一起富才是真成功!”她的养羊场从最初的100只,发展到现在的小屋寒羊、波儿山羊近500只,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投资150万元,建有标准化羊圈,功能齐全。

最新4篇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汇报材料精选范文

最新4篇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汇报材料精选范文

最新4篇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汇报材料精选范文最新4篇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汇报材料精选范文【篇一】201x年3月xx到松桃苗族自治县盘信镇开始“干群连心˙同步小康”驻村工作。

两年多来,xx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所驻村的整体发展和贫困户的脱贫致富做了大量工作与帮助。

熟悉村情村貌,制定发展规划。

开展调研,吃透村情是做好帮扶计划的第一步,作为驻村工作组组长及第一书记,要先熟悉村情村貌、人口数、户数、贫困人口情况等。

自从驻村以来,xx同志便深入贫困户认真调查,四处走访,了解村情,听取民意。

根据走访情况,多次组织党员和村民召开党员大会和群众代表大会,制定可行的帮扶计划。

在了解村民想法,征求村支两委意见之后,为所驻村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

还积极组织帮扶责任人对所帮扶的贫困户进行遍访和回访,制定帮扶措施,使村民生活得到大大改善。

加强政策宣传,提高驻村知晓率。

xx通过组织召开村支两委会、党员大会及群众代表大会、院坝会、入户走访等形式宣传驻村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发放干群连心卡、惠农政策明白卡、悬挂张贴宣传标语等。

在扩大宣传渠道方面,不仅邀请媒体人员参与,把平时驻村工作的心得或各项大事、取得的工作成效等整理成信息,发布在xx日报、铜仁日报、人民图片网、新华网、铜仁电视台、松桃电视台等10余家新闻媒体上,大大提高了外界对其所驻村的知晓率和知名度。

加快产业发展,助力精准扶贫。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产业发展主要采取种植和养殖两种模式。

种植业主要以黄桃种植为主。

2016年,为楼台村种植黄桃700余亩,在黄桃基地进行林下套种万寿菊150亩;2017年,以小隆村集体经济成立“松桃兴隆种养殖专业合作”,采取“公司+村集体经济+贫困户”的运作模式,种植黄桃150亩、丹参180亩、荷花60亩、辣椒80亩、高山葡萄60亩。

养殖业主要以生猪规模养殖和绿壳蛋鸡养殖为主。

采取“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运作模式进行管理,所得利润按1:2:7的比例由管理人员、村集体经济、贫困户三方进行分红。

脱贫致富创业之星事迹材料六篇

脱贫致富创业之星事迹材料六篇

脱贫致富创业之星事迹材料六篇【篇一】7月12日上午9时,**和妻子**才吃过早饭,骑着三轮车,匆匆地从家赶到养鹅场。

眼前的1000多羽鹅,“嘎嘎”地围拢在主人身边,等待吃食。

“鹅司令”**在**县**镇**村这片土地上,开始重新定位,从闯荡大城市的打工者到公司副总,再回到养育他的土地,他说,外边再好,不是自己的家,自己的家还得自己建设。

闯荡大城市52岁的**是**村农民,2000年,他和众多进城务工农民一样,外出打工。

他没有选择呼市或者包头,而是直接去了深圳。

刚去深圳,**是一名装卸工人,每天从事着繁重的劳动。

2003年,他成为顺丰速运建设初期的员工,在目前拥有40多万员工的顺丰速运,他的工号是2758。

几年后,经过打拼,**成为深圳到广州专线的运输组长。

再后来,**拥有了自己的物流运输车,事业干得红红火火。

2016年,**来到上海发展,成为一家物流公司的副总经理,从日常管理到运输线路管理,他全盘负责,月薪近2万元。

2018年,养鹅成为**县招商引资扶持项目,**收到这一信息,决定回到**村,开始养鹅。

2018年冬天,**辞掉工作,带着妻子离开上海,回到阔别已久的**村。

如今的**村,已从之前的旧村搬到危房改造后的新村。

他回到了**村,儿子则依旧留在深圳工作,是一家教育培训机构的项目经理。

“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岁数大了,我难以割舍这片故土。

”**说。

乡村“鹅司令”**承包了村西的80多亩草地,盖起了养鹅的大棚,通过**县引进的养殖公司,购买到养鹅的设备和饲料,开始了他的养鹅事业。

他的养殖场,吸纳了**村委会范围内3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30只鹅苗,共计1050只鹅苗,放在**的养殖场托养,政府会给每只鹅补贴,这些补贴,都进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账户内。

在养殖大棚的东侧,**建起了活动板房,他守护着鹅,守护着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希望。

每天5点,**就会起床,查看有没有出问题的鹅,开始为鹅喂食。

三四个小时后,**才回到家里,吃完早饭,又开始抽水、冲洗饮水设备、撒饲料、查看鹅苗长势,**夫妻俩一天几乎都在这片草场上忙活。

脱贫先进个人事迹材料5篇

脱贫先进个人事迹材料5篇

脱贫先进个人事迹材料5篇【篇一】创业绝不是为了单纯的经济利益,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带给群众致富的信心和致富的技术。

”xx是xx潼南区创业扶贫的大学生村官,通过发展种植蘑菇带动乡亲脱贫。

主动作为,了解致贫缘由XX年7月,潼南吹响了“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号角,xx是心急火燎,铆足全身干劲工作,一刻都不敢怠慢。

她主动申请到玉溪镇五通村扶贫攻坚的队伍中。

五通村虽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但贫困的帽子却戴了多年,是玉溪镇的重点贫困村,全村有3339人,其中村里建卡贫困户143户,贫困人口435人。

精准脱贫工作启动后,xx天天进村入户了解情况,她发现村民发展经济和创业致富的愿望十分强烈,但思想的束缚、资金的困扰和曾经失败的例子,使村民对自主创业存在着不敢尝试、害怕失败的心理。

寻找致富项目带领村民脱贫为了寻找致富项目,带动村民增收致富,xx像注射了兴奋剂一样,跑农业公司、企业及各种基地或种植场。

广泛收集各方面的种养殖信息和市场供求量,结合贫困村的地理条件及产业发展规划。

最终引进市场需求量大,收获期较短,回笼资金较快的双孢菇种植作为带动村民致富的项目。

取消婚礼,带头种植双孢菇“创业需要大量资金,我们的婚礼反正不办了,那结婚戒指也先不买了”外表文静而意志坚定的她,露出了“窃喜”的笑容。

她筹集到15万元,作为创业启动资金。

在流转8亩贫困户土地一切准备就绪后,于9月16日成立了微型企业,6座高标准双孢菇大棚在五通村建了起来。

她每天4点钟起床,打理好菇棚里的事情,8点多赶到镇里上班,下午又要急匆匆地赶回村里。

忙的时候,没白没黑地连夜奋战。

11月底,在她的精心呵护下,首批双包菇种植成功,从一天收获几斤,十几斤,到最后一天采摘三四百斤,收获的的喜悦让她看到了希望,更让村民萌发了创业的热情。

“捆绑”式发展助村民致富该种植场流转的8亩土地,全年为贫困户创造土地流转收入2800元,并提供工作岗位6个。

同时,为帮助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该种植场以土地折资入股、保底分红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

返乡创业事迹材料范文以我为视角

返乡创业事迹材料范文以我为视角

返乡创业事迹材料范文以我为视角标题:归根筑梦,我在故乡的创业之路在外的日子里,我像一只候鸟,漂泊在繁华的都市中。

尽管那里的生活五光十色,但我始终无法忘记那片养育我的土地——我的故乡。

它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深深印在我的心底。

终于,我决定放下都市的繁华,选择回到故乡,开始我的创业之路。

我叫[XXXXX],一名从大城市返乡的创业者。

我深知,故乡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是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因此,我带着在外面学到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决心回到故乡,为故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创业的路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在资源相对匮乏的乡村。

我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资金问题,我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并借助亲友的力量,勉强凑齐了启动资金。

然后,我开始寻找合适的项目。

我发现,故乡的农产品品质优良,但由于缺乏品牌和市场推广,往往卖不出好价钱。

于是,我决定从农产品电商入手,利用网络平台,将故乡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在创业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如农产品标准化问题、物流配送问题、市场推广问题等。

但我没有放弃,我不断学习、尝试、改进,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

我也积极与当地政府、农业合作社、农户等合作,共同推动故乡农业的发展。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的创业项目逐渐取得了成效。

故乡的农产品在网络上打开了销路,农户们的收入也得到了提高。

更重要的是,故乡的农业产业得到了有效的整合和提升,逐渐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这让我深感欣慰和自豪。

回顾我的创业历程,我深深感受到,返乡创业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是一种情感归宿和社会责任。

我为能回到故乡,为故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而感到骄傲。

同时,我也明白,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我将继续努力,为故乡的繁荣和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我希望我的故事能激励更多的人回到故乡,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去。

让我们一起,用我们的双手和智慧,为故乡的明天绘制更加美好的蓝图。

返乡创业事迹(精选5篇)

返乡创业事迹(精选5篇)

返乡创业事迹(精选5篇)返乡创业事迹【篇1】在外打拼多年的汪元龙始终有个家乡情结,总想回到家乡创事兴业,为家乡的发展做些贡献,但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如成行。

受金融大气候影响,他在上海、武汉经营的建材业务受阻,便毅然将发展眼光投向家乡,想回乡创业。

镇、村党组织得知情况后,根据他在__县城利民路有门面房的实际情况,积极为汪云龙同志服务,在发展上出谋划策,提供卫生许可证的领发、电话网络手续的申请办理等方面的服务,镇领导多次与他联系,鼓励他返乡创业,坚定他回乡发展的信心。

在镇、村党组织鼓励帮助下,经过两个多月的紧锣密鼓的筹办,1月1日总投资70余万元的云龙大酒店正式营业。

酒店占地面积750平方米,带动家乡25人就业,其中有返乡农民工6人。

如今汪云龙的大酒店逐渐步入了良性的运营轨道,生意越来越红火。

返乡创业事迹【篇2】宽敞的大院内放养着一大群体型健壮的藏香鸡,林周县卡孜乡托门村恰西组林周霞晰畜牧养殖有限公司里一派生机勃发的景象。

回乡养鸡创业的女大学生扎西白珍在今年将原本只有50平方米的养鸡场扩建到了1000平方米,她计划在今年提高土鸡的养殖数量、增加产品品种让公司盈利翻番。

现年31岁的扎西白珍毕业于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在校期间主要学习林业技术。

大学毕业后,扎西白珍曾在拉萨市的一家保险公司任职,虽然在保险公司工作有着较好的前途,但在扎西白珍心中始终有个梦想,那就是能够回乡创业,为自己的家乡作贡献。

扎西白珍最终选择了回乡创业。

靠着父母资助她的10万元和申请到的5万元大学生创业补助资金,扎西白珍把本土养殖藏香鸡的优势与国家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相结合,于12月创立了林周霞晰畜牧养殖有限公司,踏上了创业之路,现公司存栏藏香鸡已多达200余只。

扎西白珍告诉记者,她在内地考察期间发现内地养鸡场都修建了鸡棚,所有鸡都关在铁棚里进行喂养,关养的鸡虽然长势较快,产蛋率也较高,但鸡蛋的大小、口感、营养价值都和生态鸡有着很大的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脱贫攻坚回乡创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X年,在外闯荡多年回到家乡的X,创办了X县X食品有限公司,并在之后的时间里,X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始终怀着一颗回报家乡的心,热衷公益事业,力所能及帮助寒门学子重返校园,资助孤寡老人老有所养。

X岁的X生于贫困农民家庭,X岁X为减轻父母重担,让X个妹妹能完成学业,初中毕业的他主动放弃了学业,外出到广州、X、X等地打工,这一出门,就在外面打拼了十多年。

十多年时间,也让X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财富。

X年,受到X行动的感召,怀着对家乡的感恩情怀,X 回乡创办了X县X食品有限公司。

本着“尽孝、感恩、反哺、回报”的宗旨,企业逐步发展壮大,陆续创办了X,如今,还成立了XX实业有限公司,解决就业X余人。

在创业带富的同时,X用实际行动把“X行动”传播给员工、亲人以及身边的每一位朋友。

近年来,X多次带领企业员工到学校、福利院,为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企业也逐渐发展成为X本土优秀品牌,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同时,X还积极参与各项公益活动,不断回馈社会。

X 年X月,X为精准扶贫户x家送上约X元的帮扶资金;X年X 月,X为广场社区精准扶贫户之女X免去所有入园费用就读X县X幼儿园,一年费用约X元;X年X月,X为x村全村老百姓送去价值约X元的中秋慰问礼物;X年X月,X为x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