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方向论文
2023年形势与政策论文800字中国式现代化
2023年形势与政策论文800字:中国式现代化引言在21世纪迅速发展的全球化时代,现代化被视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庞大人口和悠久历史的国家,一直致力于实现自己的现代化进程。
本文将探讨2023年中国的形势与政策,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经济现代化中国自1978年以来,通过改革开放政策进行经济现代化。
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和贸易国。
然而,经济发展还面临一系列挑战,如经济增长放缓、贫富差距扩大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正在实施一系列政策,加强创新能力、推进绿色发展,并加强区域发展的均衡性。
这些措施旨在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并确保所有人都能够从现代化的红利中受益。
社会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中国政府致力于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以及更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此外,社会的个体化和多元化也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表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
中国政府应对这一挑战,鼓励社会多元发展,保护个人权利和自由。
政治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核心。
中国政府正在努力推进法治建设,并加强国家治理能力。
这包括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加强反腐败斗争、保护人民的权益等。
另一方面,中国还在推进党的建设现代化。
这包括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党员教育培训和党的领导能力提升。
这些举措旨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的稳定性。
2023年的形势与政策展望经济形势展望2023年中国经济将继续发展,但可能面临一些挑战。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可能对中国经济造成一定影响。
中国政府将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维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同时,中国将加大对创新和科技的投资,推动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加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促进人力资本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将是未来中国经济的重要方向。
中国经济政治论文1000字
中国经济政治论文1000字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增长十分迅速,经济实力与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中国经济政治论文1000字,谢谢你的阅读。
中国经济政治论文1000字篇一中国经济的总体运行态势良好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经济运行总体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其中,一季度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700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02178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86581亿元,增长9.2%。
从上半年的主要指标数据看,尽管部分经济指标有所回落,但当前,经济增长继续由前期政策刺激的偏快增长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
GDP:增速降低是政府主动调控的结果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其中,一季度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700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02178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86581亿元,增长9.2%。
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
多数专家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仍然强劲,尽管部分经济指标在二季度出现回落,但这是政府主动调控的结果,也是部分刺激政策退出后市场的正常反应。
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上半年GDP9.6%的增长速度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势头不错。
“它(GDP增速)没有过十,如果中国经济过了十甚至到了十一、十二,肯定是过热,那么我们的物价问题就会更恶化,所以现在的9.6既不是过热过快也不是下行幅度过大。
”下半年要想保持中国经济的健康,核心还是要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管理好通胀预期。
关于中国近代经济发展论文
关于中国近代经济发展论文简单地说,经济就是人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一切物质精神资料的总称。
这一概念微观指一个家庭的财产管理,宏观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中国近代经济发展论文【四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中国近代经济发展论文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缅怀过去的历史,才能找到未来奋斗的方向;铭记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方能倍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这是我这次社会实践的主题。
在北京西南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坐落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这里是七七事变的爆发地,是日本侵略者开始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地方。
纪念馆庄严,肃穆,充满历史的沉重感。
周日,我与几位同学来到这里,怀着对先烈们的无限敬意和缅怀,接受历史的洗礼。
抗日战争纪念馆全面而详实的记录了中华民族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历程。
展览以历史图片和实物为主,辅以文字解说、景观、油画、雕塑、幻影成像、影视片等,突出表现了中华民族面对外来侵略者时,全国各民族人民不畏牺牲,共御外侮的伟大民族精神,也表现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付出的巨大的民族牺牲和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也深刻的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
展览不仅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也客观的肯定了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这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中华民族共御外侮的团结精神。
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国共合作,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使得四万万同胞联合起来,组成可以淹没所有侵略者的抗战洪流。
20xx年,日本关东军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侵华战争,在两个月内占领了东北三省,在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下,日本关东军侵占东三省过程中除在黑龙江遭遇马占山部激烈抵抗外,并未遭受损失,在短短两个月内就占领了东北三省。
20xx年日本又进攻上海,第一次淞沪会战爆发。
由于不满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武装逼迫蒋介石抗日。
浅析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形势与政策论文(2)
浅析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形势与政策论文(2)浅析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形势与政策论文篇二《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开始进入了一个全心的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一新概念被专家学者提出,并且在广大范围内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视。
因此,本文将着眼于这一新型词汇,分析中国经济新常态发展之路上所遇到的困难,并且给出一定的解决对策,以支持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最终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中国;经济;新常态1.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综述在国际经济环境发生剧变的情况下,我国的专家学者有预见性的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一词汇。
“剧变”主要是指以下几方面:首先,在经历了美国次贷危机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经济逐渐转暖,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逐渐恢复;其次,全球货币体系仍旧以美元为主体,发展中国家的多元化货币政策的推行遇阻;最后,包括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型经济体在全球范围内的话语权越来越强,使得全球经济呈现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状况。
而“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在我国的具体表现如下:首先,改革开放在我国实行了一段时间,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会逐渐下降,而且会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社会压力增大;其次是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人民的消费结构逐渐发生了变化,而且产业结构不断升级,GDP逐渐走向了绿色之路;接着是我国政府以及民间的金融风险逐渐降低;最后则是政府与市场直观的关系得到了缓和,使得市场在政府的调控下越发如鱼得水。
2.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2.1国际经济形势愈发复杂不仅仅中国在发展,在这几十年里,印度、巴西等世界新型经济增长点都得到了“质”与“量”的发展,其不仅扩大了国内贸易经济的发展,而且在海外市场上也占了相当大的份额。
而且,随着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国家经济市场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国际经济形式愈发复杂。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风波过后,制造业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又再一次被人们所重视。
论中国经济发展论文
论中国经济发展论文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又一个奇迹。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国经济发展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中国经济发展论文篇1浅谈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摘要:尽管目前全球处于金融危机,能源仍然起着重建世界经济新秩序的杠杆作用。
能否获取足够的石油和天然气来源,将决定中国成为一个超级大国的未来。
关键词:中国,经济,能源;石油一、中国能源需求的基本情况近40年来,中国石油消费量增加了25倍,占世界的8.5%。
自1991年起,中国在世界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由9%增加到16%,接近于欧洲(18%)和最大石油消费者美国(21%)。
2008年,中国已加工3.42亿吨原油(增长了3.7%),增长率为2.7个百分点,低于2007年,燃料产量达到2.08亿吨(增长了6.9%);石油开采量接近1.9亿吨(增长了2.3%)。
中国的油田大体分布在七个相距较远的不同地区,其余数量众多的中小油田较分散。
近几年来,中国开发了拥有大量碳氢化合物的矿区,如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等。
2007年5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渤海湾滩海地区发现储量规模约30亿吨的大油田――冀东南堡油田,这是几十年来勘探发现的最大油田。
可是,这些勘探发现以及原油产出一时很难改变中国大量需求原油的现状。
中国政府期望加大勘探海域石油、天然气储量的开发力度,2010年,预计开采量上升3%,每天产量为390万桶。
截止1993年中国还是一个石油净出口国,原油生产供大于求。
而目前是石油进口大国且保持外部供应稳定上升的趋势。
2008年,中国进口了一亿七千九百万吨石油(增长9,6%),国家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上升了1.8个百分点,达48%(2020年将超过60%)。
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上升至每天1420万桶,其中1090万桶需要进口。
美国认为中国占世界石油消费量的14%,而国际能源署则认为达16%。
中国当前经济发展趋势论文
中国当前经济发展趋势论文中国经济发展趋势论文篇1论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道路摘要:针对发展中国家普遍具有的压缩性工业化特征,分析了我国建立循环经济面临的优势和劣势,对我国现有的资源环境问题进行了根源性的探索,提出利用制度创新来防范和解决我国建立循环经济面临的困难,提出了我国建立循环经济体制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循环经济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体制一我国环境问题呈现压缩型特征1.压缩性工业化和环境滋涅茨曲线②联合国开发署环境专家DOConner指出,早期发达国家经历了几个世纪完成的工业化,在东亚国家却只花了数十年,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显著缩短,这种缩短的工业化被有关专家称为压缩型工业化。
压缩型经济社会的典型特征是工业化进程超速发展,产业结构急剧转变、资源环境问题的复杂性。
这种赶超型工业的发展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环境库滋涅茨曲线显示出来。
西方环境经学家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推算出EKC曲线转折点的人均GDP范围约在5千至1万美元。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正处于曲线的A点至E点,即EKC上升阶段。
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环境问题表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
既有与贫困落后相关联的农业环境破坏问题,也有与高水准工业化相关联的现代工业环境污染问题。
2.我国环境问题的根源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背景、时代、条件、文明阶段与发达国家的早期工业化不同,环境问题也表现出不同的形态。
下面从经济、制度、文化等方面对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根源性探析。
首先,贫困和发展不足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
我国是历史上的农业大国,农业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长期的刀耕火种、毁林开荒活动不仅造成土地贫瘠化、自然资源枯竭等生态破坏事件,还使人们更加贫困。
其次,发达国家进行资源掠夺和生态侵略使我国环境状况更为恶劣。
我国工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在时间维度上与发达国家转嫁环境不友好技术相契合。
曾经一段时期,发达国家将我国的市场当作世界工厂的原料地和垃圾场,使我国在发展自己的工业时负重前进,换而言之,以中国为的发展中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已在很大程度上被先行的发达国家占据或破坏了。
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论文
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论文一、引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然而,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国经济社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宏观经济层面1.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主要依赖出口和投资驱动,如今逐渐转向消费和创新驱动。
如何实现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2.可持续发展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资源消耗过快、环境污染等问题。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需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不断加强。
三、产业发展层面1.制造业升级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方向转型升级,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环境影响。
2.服务业提质增效服务业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如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将影响整个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就业和收入分配1.就业问题中国人口众多,如何保持就业率稳定并提高就业质量是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2.收入分配不均中国收入差距较大,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和合理,建立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五、社会文化建设1.文化软实力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并与现代文化相融合是中国文化建设的核心。
2.社会治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如何完善城市社会治理,保障社会和谐稳定,是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
结语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长期目标,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希望通过本文的讨论,能够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实现更加可持续和均衡的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的论文精选
中国经济发展的论文精选中国经济发展在过去几十年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本文选取了几篇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中国经济的成就、困境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及影响》这篇论文主要研究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以及对中国社会和全球经济的影响。
作者指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有多方面,包括政府推动的改革开放政策、专注于制造业的发展、强大的人力资源和市场规模等。
此外,中国经济增长还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环境和全球经济的问题,如资源和环境压力、社会差距扩大等。
因此,中国需要继续进行结构性改革和可持续发展,以应对这些挑战。
二、《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创新和创业》这篇论文探讨了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创新和创业的重要性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作者认为,创新和创业是推动经济发展和转型的重要动力。
在过去几年中,中国政府积极鼓励创新和创业,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支持企业家和创业者。
然而,中国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环境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科技创新和高端人才引进不足等。
因此,中国需要继续加强创新和创业的支持,并改善相关的制度和环境,以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三、《乡村振兴战略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这篇论文研究了乡村振兴战略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作者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政府当前重点推动的发展战略,旨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改善农民生活和推动农村社会治理。
通过农村产业升级、农民收入提高和农村基础设施改善等措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然而,乡村振兴战略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城乡差距、农民技能培训和农村金融服务等问题。
因此,中国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四、《中国参与全球贸易的影响及对策》这篇论文探讨了中国参与全球贸易的影响及相关的对策。
作者指出,中国是全球第二大进出口国,对全球贸易有着重要影响力。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发展小论文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发展小论文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摘要: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如既往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是中国经济发展和道德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政策;原因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改革的进程波澜壮阔,成果丰硕。
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改革开放的潮流势不可当,成就非凡。
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关键性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本文拟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情况展开详细论述。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综述1.1、宏观经济指标全线飘红改革以来,我国在就业问题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就业总量几乎成倍增长;从总的趋势看,不仅控制了城镇登记失业率的上升,而且在2003年-2007年连续5年实现了失业率的下降;实现了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另外,在物价方面,实现了经济高增长条件下的低度通胀(多数年份)或中度通胀(少数年份)。
居民消费水平迅速提高。
1978年,全体居民消费水平由1952年的91元增长到184元。
但2006年居民消费水平由1978年的184元迅速增长到6111元。
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小论文
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小论文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摘要: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如既往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是中国经济发展和道德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政策;原因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改革的进程波澜壮阔,成果丰硕。
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改革开放的潮流势不可当,成就非凡。
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关键性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本文拟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情况展开详细论述。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综述1.1、宏观经济指标全线飘红改革以来,我国在就业问题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就业总量几乎成倍增长;从总的趋势看,不仅控制了城镇登记失业率的上升,而且在2003年-2007年连续5年实现了失业率的下降;实现了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另外,在物价方面,实现了经济高增长条件下的低度通胀(多数年份)或中度通胀(少数年份)。
居民消费水平迅速提高。
1978年,全体居民消费水平由1952年的91元增长到184元。
但2006年居民消费水平由1978年的184元迅速增长到6111元。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论文
美国次贷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欧洲国家首当其冲,席卷希腊、西班牙、爱尔兰、葡萄牙、意大利等国家的财政危机也印证了这种后续效应。尽管德国作为欧元区主力,依靠厚实的工业底蕴,依然维系着欧盟的统筹发展,但中短期内也无法改变低通胀给整个欧盟带来的经济增长压力。中国经济在2022年制定了4万亿的刺激计划,尽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投资方向及落位的偏差,但很大程度上也避免了中国经济在当时的不利形势下陷入泥潭,此点从2022―2022年我国的GDP增速中可见一斑,分别为11.4%、9%和8.7%(见图1),依然维持了较快的增速,但至2022年止整体处于日渐下降趋势。
基于国情的不同,分析我国经济新常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1.较长时期内具有共性的经济常规状态
常态意味着在未来一段较长时期内,中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将会持续存在。改革开放及中国入世为我国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世界市场给予中国经济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在现阶段,其作用都随着边际递减效应达到一个低临界值,阶段性的改革红利、自然性的人口红利、突飞性的市场红利对我国经济的促进作用都已经大大降低,这也决定了过去三十几年,依靠要素不断的投入、经济规模效应、低成本扩张等一定程度上的野蛮式增长在现阶段已经不可持续。在世界经济普遍面临发展动力不足、消费浪潮缺失、重大技术革命未现的情形下,环境污染、资源受限的问题便更加凸显,从而对各国经济增长与发展造成重大制约。
此外,我国幅员辽阔,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一直突出。东部发展居于领头羊地位,部分省市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而中部地区崛起、西部地区大开发及东北老工业区振兴依然是协调区域平衡发展的关键。城乡之间的差距依然较大,新型城镇化的步伐有所放缓,这些都使得提高居民人均收入会成为新常态经济面临的巨大考验。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论文2000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论文2000
摘要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
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
提高。
然而,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改善,环境污染等问题仍然严重影响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社会发展现状
我国的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教育水平和医疗条件不断提高,人民生活
质量逐步改善。
然而,城乡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公、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制约着社会的发展。
三、问题分析与解决
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当加强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升级,加大环保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应当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城乡发展平衡,加强收入分配调节,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我国应当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加强创新驱动,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社会领域,应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全民共享发展成果。
同时,应当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只有不断深
化改革,加强创新,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 中国当前经济形势论文
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中国当前经济形势论文
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可以说是面临了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在经济增长方面,中国的GDP增速在过去几年有所放缓,从双位
数增长逐渐趋于单位数增长。
这部分原因可以归因于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
中国政府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由传统制造业向创新驱动转变。
此外,中国还在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效益,推动经济绿色发展。
与经济增长相伴随的是中国消费市场的扩大。
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和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以往的节衣缩食转变为更加注重品质和服务。
这为国内外企业提供了大量商机,尤其是在高端消费品和服务领域。
然而,消费市场的潜力也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例如收入分配不均和贫富差距的扩大可能会影响到消费者信心和消费决策。
另一个挑战是中国的外贸环境。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但在国际贸易摩擦和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的外贸面临了一定的压力。
美国对中国发动了贸易战,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关税,这对中国的出口产生了负面影响。
中国政府积极应对这一挑战,通过扩大对其他市场的出口、促进自主创新等措施来稳定外贸形势。
此外,中国还面临许多结构性问题,如人口老龄化、地区发展不平衡、产业升级等。
这些问题需要长期的政策和措施来解决。
例如,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定向降准”政策,以支持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期。
中国政府需要稳定经济增长、加强消费市场和外贸环境,同时解决结构性问题,以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论文精选
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论文精选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近年来,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既面临着经济增长的新压力,也孕育着经济结构的新机遇。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追求目标,旨在推动经济向更加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需要开创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首先,中国需要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当前,中国经济正面临着从低效率、粗放型增长向高效率、集约型增长的转变。
要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首先需要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通过推动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使传统产业具备更高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同时,要加强新兴产业的发展,如高科技产业、绿色环保产业等,以推动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此外,要注重发展知识经济,加强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其次,中国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高质量发展既要考虑经济效益,也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要通过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推动能源革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发展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
同时,要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
另外,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还需要加强创新驱动,提升经济发展的动力。
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培育和引进高端人才,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改善创新环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此外,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和全球化。
最后,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还需要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着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
要加强城乡一体化战略,推动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同时,要加强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不同区域之间的资源配置和产业转移,实现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时势与政策论文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现状与发展方向姓名:崔超明学号: 200930181354系别:经贸与管理学院班级: 09市场营销指导老师:完成时间: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现状与发展方向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
转型升级的紧迫性、艰巨性与世界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剧变力、震荡力广度交融。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一波三折,贻害连连。
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经济体,尤其是经济大国,无一脱身于危机之外,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乃至欧盟、美国经济危机影响的冲击力仍在扩大,形势十分复杂。
从国际环境看,当前受欧美债务危机冲击,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市场信心普遍动摇,大宗原材料价格起伏跌宕、世界经济增速下降;欧元区以及欧盟的主要大国,救危机无良方,前景叵测;尽管最近美国、日本经济出现复苏迹象,但基础尚不稳固,缺乏近期复苏的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3个显著特点:一是政治周期、商业周期与地区动荡三者叠加,多种矛盾及利益冲突不断升级,日趋白热化。
二是国际协调与合作更加困难,在世界经济形势可能趋于恶化的背景下,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面临的经济问题不同,各国之间的政策协调与国际合作难度加大。
三是经济结构调整与短期政策目标存在明显冲突。
发达国家政府受债务规模高企、削减财政赤字压力增大等因素影响,难以有效实施重大结构性调整。
与此同时,受信心缺失和去杠杆化的影响,发达国家继续推行的宽松货币政策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
因此,发达国家实质性的结构调整尚未真正启动,新能源和低碳、生物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进展缓慢,制约着经济复苏的步伐。
从国内环境看,2012年受国际市场低迷、能源资源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愈加突出等诸多因素影响,出口增速将明显降低,不排除发生较大波动的可能;内需增长虽然由政策扩张刺激开始向市场主导转变,但基础还很不稳固,内需弥补外需任务仍然艰巨;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困境短期难以根本转变,制造业投资增速可能明显降低。
中国经济发展的形与势800字
中国经济发展的形与势中国经济发展的形与势是中国经济领域的重要话题。
在这个话题下,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和分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这种增长的背后是庞大的市场规模、廉价劳动力以及政府的大力推动。
中国经济的增长得益于其独特的经济模式,即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投资和出口,进而带动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大。
然而,这种增长模式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另一方面,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大相对缓慢,导致经济增长缺乏内生动力。
此外,经济增长还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等挑战。
其次,从产业结构上看,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趋势。
传统上,中国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制造业和服务业逐渐成为主导产业。
这种产业结构的转变不仅带来了经济增长,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然而,这种转变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例如,制造业的迅速扩张可能导致产能过剩和环境污染,而服务业的发展则受到人才短缺和技术创新的限制。
此外,从区域结构上看,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特点。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滞后。
这种不平衡导致了一些经济和社会问题,例如城乡差距扩大、资源分配不均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提出了“一带一路”等战略措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最后,从未来发展趋势上看,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一方面,政府将继续推动改革开放政策,为企业提供更加稳定和优惠的投资环境。
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国经济将逐渐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此外,随着“一带一路”等战略措施的实施,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将更加紧密,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总之,中国经济发展的形与势呈现出复杂的特点。
在持续增长的同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和企业需要共同努力,加强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工作。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论文1500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
从三个方面探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二、经济发展
2.1 经济增长
我国经济增长稳健,GDP持续增长,实现了经济由大向强的转变。
政府采取了
一系列积极的政策措施,促进了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推动了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
2.2 产业发展
我国制造业不断发展,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崛起,为经
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同时,服务业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成为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
三、社会发展
3.1 教育和科技
我国注重教育和科技发展,教育普及率不断提高,科技研发投入逐年增加。
高
素质人才不断涌现,推动了我国创新型社会的建设。
3.2 社会保障
我国建立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了民生水平,解决了贫困问题,实
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四、政策建议
4.1 深化改革
继续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优化政府管理,打破行业壁垒,促进市场
机制的形成,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4.2 加强人才培养
加大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推动科技创新,提高
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五、结论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人才培养,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成为经济强国和科技强国的双重目标!。
有关于中国经济论文5000字
有关于中国经济论文5000字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
总体看,未来十年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随着几亿人进入城市,将释放出巨大的消费需求,足以支撑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中国经济论文5000字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中国经济论文5000字篇1试谈中国经济向何处去一、国际环境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一)国际环境如何影响我国经济2008年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出现,并迅速引发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
受此影响,中国政府不得已注入4万亿人民币拉动内需以维持经济增长。
此次经济危机的出现至今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更为准确的讲,中国制造业中对外出口企业在此次危机中“受伤”颇深。
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速度减缓是一个大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这艘经济巨轮应驶向何处?事关国家发展前途和民族复兴大计,不得不令人深思。
(二)如何应对及解决之法1.个人所得税改革。
税收体制改革也当提上日程,其中重要的环节就是个人所得税改革。
我国目前的个人所得税是采取分类征收方式征收的。
当然在中国当前的国情下,我国公民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民众纳税意识淡薄等情况下,税务管理部门对个人收入的来源渠道无法有效进行监控,这样的个人所得税征收制度能够保证国家财政税收。
对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从而提高政府在兴办大型公共事业工程方面的财政能力是有帮助的。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建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人失业保险、工伤意外保险、医疗保险、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建设、建立企业职工子女升学保障制度等,应该建立国家公费医疗体系,使老百姓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为社会民众免去后顾之忧。
鼓励消费、扩大内需只有在这些前提条件下才不是空话。
如此,既能够提高居民消费效用,又能扩大社会消费和增加社会生产,使得社会生产-消费-生产-消费这样的良序循环能够不断进行下去。
二、影响经济发展的国内因素(一)环境因素生态环境问题。
中国经济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中国经济的形势与政策论文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文献综述 (3)1.3 论文结构安排 (5)二、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6)2.1 经济增长现状 (7)2.2 经济结构调整 (8)2.3 经济周期波动 (10)2.4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1)三、中国经济政策解读 (12)3.1 宏观调控政策 (13)3.2 产业政策 (15)3.3 财政政策 (16)3.4 货币政策 (18)四、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9)4.1 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0)4.2 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22)4.3 政策对就业市场的影响 (23)4.4 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4)五、案例分析 (26)5.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案例 (27)5.2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案例 (28)5.3 新兴产业园区发展案例 (29)六、结论与建议 (30)6.1 研究结论 (31)6.2 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展望 (33)6.3 对政策制定的建议 (34)一、内容综述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不断变革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形势与政策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
这篇论文将对中国经济的当前形势以及相关政策进行全面综述。
中国经济已经步入新时代,表现为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中国经济形势总体稳定,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风险。
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有所放缓,但依然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创新动能加快形成。
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优化经济结构。
这些政策包括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等。
政府还加强了对金融、房地产等领域的监管,防范和化解风险。
中国经济的形势和政策是密切相关的,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要求政府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政策,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经济发展方向论文在世界各地的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经济发展进入了全球化的时代,经济发展全球化对中国的经济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对全球经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他们都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方向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中国经济发展方向论文篇1浅谈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摘要]经济全球化这一趋势对世界各国都是有利有弊的,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毋庸置疑的。
处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必须客观地、全面地认识它,在充分的利用其有利的一面的同时将其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本文主要就经济全球化的弊端简要地予以评价,并探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负面影响;经济发展。
1 经济全球化的定义。
早在150年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其震撼世界、震撼历史的《共产党宣言》中就已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与消费都变成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
物质生产如此,精神生产也是如此。
”历史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的论断。
因为当年的“世界性”,现在已“全球化”了。
事实上自20世纪晚期随着冷战告终,“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最时髦的议题。
“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据说最早是由特·莱维于1985年提出,但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有人从生产力运动的发展的角度分析,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
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
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因此,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也有人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认为“经济全球化”[免费论文下载中心]实际上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利用科技进步,借自由化之名,行控制世界经济之实,使发达国家越来越富,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的历史过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地间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一个整体。
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它推动了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了世界经济增长,为少数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与此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多了国际投机,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
更为严重的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由于实力不同,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将得利最多,而发展中国家所得甚少。
因此,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一些最不发达国家将被排除在经济全球化之外,越来越被“边缘化”,甚至成为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的“新技术殖民地”。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笔者认同从生产关系角度分析得出的结果。
事实上经济全球化借助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金融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这四个载体,将世界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真正的地球村。
使得全球公司、各国企业、经济和人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起点是不同的,再加上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由于国际经济组织是由欧美等发达国家操纵,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则“理所当然”的由发达国家制定。
因而经济全球化中获益最大的便更加“理所当然”的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发达国家,而经济和技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尽管具有一定的中长期利益,但在近期或较长的时间内是很少或很难受益的,甚至可能受到很大的损害和冲击。
2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功过是非,国内外理论界和舆论界的争议可谓是泾渭分明。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全球化是件好事,我们可更加富有,可以过上更美好的日子,可以周游世界享受生活。
”但另外许多经济学家则持怀疑态度。
他们指出,“如果全球化真的那么好,那国际经济为什么如此混乱?”1998年3月,江泽民同志已指出:“必须全面正确地认识和对待经济‘全球化’的问题,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谁也回避不了,都得参与进去。
问题的关键是要辩证地看待这种‘全球化'趋势,既要看到它的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它的不利的一面。
这对于我们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重要。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这是主流观点同样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对我国而言,全球化为我国经济更快地发展带来机遇,但同样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对于中国来说,经济全球化浪潮是无法回避的现实。
中国作为全球化进程中的后来者承受着全球背景的巨大压力,甚至已经影响我国经济安全的因素。
第一,外商直接投资的控股与技术垄断,对我国产业安全、升级甚至国家总体经济安全构成威胁。
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使国有企业长期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二是部分国内市场已经被跨国公司控制,如日化中的洗涤用品、手机、饮料等;三是合资合作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
第二,尽管外债规模总体上尚未达到警戒水平,但其增长速度及结构问题所带来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主要表现为:一是多头对外举债招致规模失控;二是外债使用效益不理想造成偿债风险;三是债务消费化倾向;四是“三资”企业外债缺乏有效监测,特别是“隐性外债”问题严重。
第三,在我国外贸依存度和资本依存度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外贸结构和外资结构不尽合理,防御世界经济波动影响的能力不强。
这次的金融海啸使得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部分企业倒闭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3 应对经济全球化负面影响的策略。
以上这些问题为中国深入地参与全球化进程,并争取更平等的地位设置了障碍,甚至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有些问题会成为深不可测的陷阱。
那么我们是否应该通过抵制全球化来消除这些问题呢?事实证明这种消极的抵抗是没有用的。
因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困难。
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是发展不起来的。
因此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认真研究战略对策,趋利避害,降低、化解风险,迎接挑战。
第一,继续巩固和完善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我们要适应国际贸易的重要性,日益让位于国际投资的潮流,协调好对政策以及国内有关经济管理政策,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为利用外资服务。
实施对外经济关系的多元化,即除继续保持发展与日本、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的经贸关系外,再普遍发展与各大洲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
第二,进一步深化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继续加大力度搞好国有企业和金融体制等一系列改革,构建完整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建立健全符合国际规范的经济法规体制和政策体系,真正让市场来发挥配置资源的中心作用,使中国的经济逐渐走向有序、法制化的轨道。
第三,大力持久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实现知识资本、人力资本依托型的经济增长,加强人口质量投资和科技投资,努力改善基础性产业的薄弱性。
更有深远意义的是,要痛下工夫培育既有竞争性又有合作精神的新型劳动者队伍,这就必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民主制度建设,使广大民众发展经济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
第四,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组织和地区性经济组织,争取世界经济规则制定权,以保证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维护经济利益和安全。
加快推进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力争在APEC中发挥更大作用。
努力培植可能的地区性经济组织,特别是以海峡两岸和港澳为主体的华人经济圈。
第五,尽快取消给予外商投资企业的特殊优惠政策即“超国民待遇”,保护民族工业发展,同时尽快造就一批实力雄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大企业、大集团。
对外开放总体程度应当与民族工业的国际竞争力相适应,充分考虑民族工业对国际竞争压力的承受能力,绝不能危及民族工业的生存,不能损害民族工业自主发展能力。
全球化是趋势,全球化是潮流,面对它不能胆怯。
邓小平早就指出:“世界发生大转折,这就是机遇。
”江也说:“大转折就是大机遇。
”如何抓住机遇、如何规避风险关键在于客观、全面地剖析全球化本身。
既要看到它的利,也要看到它的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好的一面,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从而在全球化浪潮中屹立不倒。
参考文献[1]冯芸,吴冲锋·经济全球化测度理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2]李冰·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生产力研究,2000 (5)·[3]王朝才,傅志华,隆武华·世界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安全[G]·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03·[4]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中国经济发展方向论文篇2浅议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摘要:文章从后危机时代的背景出发,通过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反思,提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一、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形势分析(一)背景探讨“后危机时代”是指金融危机已相对缓和但危机的深远影响尚未彻底消除的特定阶段。
一方面,金融海啸已基本平息,前期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已帮助全球主要经济体走出衰退阴影,步入全面复苏,全球金融体系重回平稳轨道。
另一方面,金融风险并未彻底清除,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金融体系仍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二)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形势严峻未来的一段时期,全球会出现一个流动性相对充裕的情况。
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看好,但是也必须看到,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国际经济格局的改变,中国面临的发展也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
首先,流动性过剩。
西方国家经济恢复的根基是非常不巩固的,而且它们财政扩张空间非常小,英国、美国乃至于其他欧洲国家在经济危机爆发之后债务大都上升了20%-30%,但是经济还要维持,怎么办?只有一个答案,就是货币政策不仅不能收还要继续扩张。
在这种共识的引导下,全球货币流动性还将持续,这将使中国经济面临资产泡沫上升压力和汇率升值压力。
其次,在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口号下,全球兴起了一轮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浪潮。
“轮胎案”、“特保案”等仅仅是开始,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还会愈演愈烈。
更可怕的是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土耳其等国对中国的出口也是持有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