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马铃薯种植技术
马铃薯的种植方法与管理技术
![马铃薯的种植方法与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b813531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85.png)
马铃薯的种植方法与管理技术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食用作物,是世界上栽培面积较大的作物之一,在我国也有着广泛的种植和消费市场。
种植和管理好马铃薯,不仅能够提高产量和品质,还能够保护环境,增加农民的收入。
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马铃薯的种植方法与管理技术。
一、地块选择和准备马铃薯是一种偏爱清洁的重要作物,因此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尽量选择土质肥沃、排水良好、气候适宜、草木覆盖少的地区。
在肥沃土地上种植可以获得更好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为了防治病虫害,尽量不种植连作2年以上的马铃薯,可以采用轮作方式。
二、种子处理和播种马铃薯种子应在种植前进行处理,通过处理可以增加种子的发芽率、减少病害感染、提高产量和质量。
种子处理主要包括:清洗、除杂、熏蒸、浸种等方法。
接着,将处理过的种子置于通风阴凉的室内晾晒,待它们完全干燥后即可存放至下一年播种使用。
在适宜的土壤中,将种子种植在一定深度的沟内,形成畦带,株距30-35厘米,行距70-75厘米,每亩种植2.5-3.0万个种薯,播种前要把畦带松散并撒上熟肥,并在播后进行保水保墒和浇水。
三、管理技术(1)浇水: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特别是在生长期间气温高,水分蒸发较快时,需要增加浇水次数。
在雨量充沛时,每两天浇一次水;在干旱、炎热的环境下,要看土层保水情况而定,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同时,不要在晚上或太阳较大的时段浇水。
(2)施肥:种植马铃薯需要注意控制氮肥的使用量,同时适量增加磷、钾等肥料的用量,以促进根粒形成和提高产量。
在生长初期可使用稀薄的有机肥;当马铃薯开始抽枝后,可调整配比使用磷、钾肥。
至花期之前,需控制氮肥的用量。
(3)除草:马铃薯的生长过程中会受到草害,尤其是野草对马铃薯的生长影响较大,更应采用有效的除草方法,保证其正常生长。
可以采用机械、化学、物理等多种除草方法,根据不同的地块和作物生长状况选择最合理的方法。
(4)病虫害防治:根粒疫病、晚疫病、黑斑病是马铃薯在栽培过程中较为严重的病害,虫害则以马铃薯甲虫和马铃薯蝶为主,可进行药剂防治。
有机马铃薯种薯留种技术
![有机马铃薯种薯留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a13129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6a.png)
使用生物农药、微生物制剂等防治病虫害。
病虫害防治方法和技术
种植抗病品种
选择具有抗病性的马铃薯品种进行种植,降低病虫害发生的 风险。
田园清洁
在种植前彻底清除田间的残留物,减少病虫源。
轮作倒茬
实行马铃薯与其他作物的轮作,降低土壤中的病虫源积累。
合理施肥
增施有机肥,提高马铃薯的养分水平,增强抗病虫能力。
适用范围和应用场景
适用范围
有机马铃薯种薯留种技术适用于所有从事有机马铃薯种植的农民和农业企业。无论是大规模商业化种植还是小农 户自给自足的种植,都可以应用这项技术。
应用场景
在马铃薯种植区,农民可以在收获季节选择符合有机标准的优质马铃薯作为种薯。在储存和管理过程中,采用有 机马铃薯种薯留种技术,如控制储存温度、保持通风和湿度等,以确保种薯的品质和活力。在种植季节开始时, 农民可以使用这些有机种薯进行播种,为新一季的马铃薯种植奠定良好基础。
蚜虫
聚集在叶片、嫩茎等部位吸 食汁液,导致叶片卷曲、变 形。
蛴螬
幼虫在土壤中啃食马铃薯的 根和块茎,造成植株生长不 良,块茎畸形。
病虫害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提高马铃薯的抗病虫能力; 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防止扩散。
物理防治
采用黄板诱杀、灯光诱杀等方法防治害虫。
生态调控
利用天敌、寄生性昆虫等自然敌害控制病虫 害种群数量。
从健康、无病害的马铃薯植株上选择种薯 ,确保种薯品种纯正。在种植前,对种薯 进行适当处理,如切块、催芽等,促进种 薯发芽生长。
按照适宜的种植密度将种薯播种于土壤中 ,保持土壤湿度和适宜温度,促进种薯生 长。在生长过程中,及时进行浇水、施肥 、除草等管理工作,确保种薯生长健壮。
有机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论文
![有机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ee098acf524ccbff0218406.png)
有机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有机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的难点是有机栽培技术和马铃薯易受晚疫病、早疫病、病毒病和蚜虫侵害,这是制约有机马铃薯生产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按照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要求,我们采用高垄栽培技术加上有效环保防治就能够生产出符合标准要求的马铃薯。
????一、土壤要求选择海拔1600~2200m(早熟种应选择海拔1600~1900m)水源条件好,中上等肥力,土壤疏松、平缓地,土细,无石块、无杂草,前作为玉米、荞、麦。
发现杂株、病株及时清除。
一、二、级种均可在该品种适宜区繁殖,选择交通方便,平缓疏松沙壤,中上等肥力条件。
前作为玉米、荞、麦,确保种薯纯度播种前进行灭茬,深松土,深度应在30cm以上,结合耙地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3000~4000kg、矿质磷肥100kg、草木炭100kg。
采用条施基肥(施用总量的80%),在肥料上起垄,垄距60~70cm,垄宽60cm,垄高25cm,双垄种植;也可以采用单垄种植,垄距50cm,垄宽30cm,垄高20cm。
起垄种植可以提高马铃薯生长早期地温;加厚土层,疏松土壤,提高肥力;能够排水除渍,降低田间湿度,有效防治晚疫病、早疫病,降低烂薯率,大大提高了大、中薯商品率。
二、择种薯,适时播种1.选种催芽根据本地气候,结合下茬作物,选择生育期适合的脱毒种薯。
种薯出库后注意防寒、防热,挑出病薯、烂薯;将种薯放入15~20℃散光条件下进行催芽10~13d(一般播种前20d进行),待芽长出后移入有光处晒种7~10d,几天翻动1次,待白芽变绿即可。
2.播种要求10cm以下地温稳定通过8~10℃时就可以进行播种。
本地区每年4月5日以后播种,7月上旬收获,这样就能够在病虫高发期到来之前收获。
①切种种块要求在20~35g为好,每块应保留2个芽眼,采用螺旋切法,每块种薯都带1个顶芽。
②刀具消毒应准备2把以上刀具,用0.2%高锰酸钾消毒液或沸水消毒。
切种时遇到病薯时,剔除病薯(环腐病)并将刀具放入消毒液或沸水浸泡3~5min,以免病菌通过刀具传染。
马铃薯有哪些种植技术要点
![马铃薯有哪些种植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9add3dad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c0.png)
马铃薯有哪些种植技术要点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技术的掌握对于提高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以下是马铃薯种植的一些技术要点:1. 地块选择与准备- 选择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种植马铃薯,适宜的土壤pH值为5.5-6.5。
- 地块应避免连作与相同类蔬菜连续种植,以减少病虫害发生。
2.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选择适生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好、产量高的品种。
- 种植前对种薯进行消毒处理,如浸泡在40度左右的热水中,保持温度1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
- 种薯进行追补处理,剔选出大小均匀、无病虫害的种子进行种植。
3. 土壤改良与施肥- 在播种前进行土壤改良,加入适量的有机肥或矿物质肥料,使土壤保持适宜的肥力水平。
- 根据土壤测定结果,合理调整氮、磷、钾等肥料的施用量,以供给植株正常生长所需的养分。
4. 播种与间距管理- 每亩播种量要控制在600-800公斤之间,每株留一个块茎。
- 播种深度一般为5-8厘米,取决于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
- 行距一般为70-80厘米,株距一般为25-30厘米。
5. 病虫害防治- 定期巡视和监测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 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注意农药的用量和使用时间。
- 种植抗病虫害品种,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影响。
6. 灌溉管理- 马铃薯是水分需求较大的作物,在生长旺期要适时进行灌溉。
- 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过度湿润,以免导致根部烂根。
- 根据土壤和气候条件,合理确定灌溉的频率和量。
7. 管理措施- 马铃薯生长期内对光线的要求较高,要保证充足的光照。
及时处理杂草,以保证马铃薯的光照。
- 马铃薯在生长期内需要定期施行土壤松土、摘心、追肥等措施,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以上是马铃薯种植的一些技术要点,通过合理运用这些要点,可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并做到绿色环保的种植方式。
有机马铃薯种薯留种技术蔬菜
![有机马铃薯种薯留种技术蔬菜](https://img.taocdn.com/s3/m/a93c7080f5335a8102d220fc.png)
有机马铃薯种薯留种技术蔬菜
有机马铃薯,草本。
果实为茎块状,扁圆形或高15-80厘米,球形,无毛或被疏柔毛。
茎分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
长圆形,直径约3-10厘米,外皮白色,淡红色或紫色。
薯皮的颜色为白、黄、粉红、红、紫色和黑色,薯肉为白、淡黄、黄色、黑色、青色、紫色及黑紫色。
由种子长成的植株形成细长的主根和分枝的侧根;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有机马铃薯种薯留种技术:
(1)在有机马铃薯种植田相应留出部分田块作为来年的种薯来源;(2)种薯田部分,加大种植密度,5000——7000塘/亩,生产出个体偏小但数量较多的薯块,达到使用健康种薯整薯播种的目的;(3)加强种薯田的栽培管理,做到高培土,并培土2次以上,以减少病原菌与薯块接触的几率;(4)在种薯收获前2周——1个月之间进行一次药剂防治;(5)若在种有机马铃薯薯田发现细菌性病害,则病株周围直径2米以内的薯块不能作为种薯使用,收获时注意。
种有机马铃薯贮藏宜在通风较好、微光和干燥的地方,与大量商品薯分开,避免贮藏期病害的发生。
第1页共1页。
马铃薯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马铃薯田间管理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206cca30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97.png)
马铃薯田间管理技术要点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广泛种植于全国各地。
而马铃薯的田间管理技术对其产量和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土壤处理、种植密度、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马铃薯田间管理技术的要点。
一、土壤处理1. 土壤翻耕:在马铃薯的种植前,应先进行深翻耕,将土壤中的杂草和积肥清除干净,同时把土壤的结块物打碎,使土壤变得松软。
2. 土壤肥力改良:适当添加有机肥料及矿物质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平,增加作物的养分供给。
二、种植密度在马铃薯的种植密度方面,应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合理确定种植密度。
一般以行距70-75厘米,株距28-33厘米为宜。
三、施肥1. 底肥:在马铃薯的种植前,应先施入底肥,提供作物萌发和生长所需的养分。
2. 追肥:在作物生长过程中,需要及时追施氮、磷、钾等养分肥料,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四、灌溉1. 合理安排灌溉:在马铃薯的生长期内,要根据天气和土壤水分状况,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保证作物的生长需水。
2. 避免积水: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应避免土壤积水,以防止根系窒息和引发作物病害。
五、病虫害防治1. 病害防治:定期喷洒杀菌剂,预防土传性病害的发生,及时发现病害,及时施药,减少病害对作物的危害。
2. 虫害防治:加强农田周围的环境卫生,避免虫害的滋生和传播,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虫害对马铃薯的危害。
马铃薯的田间管理技术对其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农民朋友在日常种植中,应充分了解并掌握马铃薯的田间管理技术要点,采取科学合理的种植管理措施,以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增加经济效益。
最新有机马铃薯的栽培新技术
![最新有机马铃薯的栽培新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8a1622f192e45361066f591.png)
科技 胃向导
◇ 农林科技◇
最新有机马铃薯的栽培新技术技术推广 站
吉林 四平 1 3 6 5 0 5 )
左右 , 此期 地下匍 匐茎 尚未形成 , 可合理深铲 , 趟成方头垄 , 回犁土要 达到 1 O 厘米深。1 O 天后铲第二次 . 此期 地下匍匐茎未大量形成 , 要合 理深 铲 . 趟成 较大 的方 头垄 . 达到层层 高培土 的 目的 . 回犁土要 达到 1 0 厘米深 。现蕾初期 进行第三遍铲趟 , 此期地下匍匐茎 已形成 , 而且 匍匐茎顶端开始膨大 , 形成块茎 , 因此只趟不铲 以免铲断 肉质延生根 , 天, 晒 种 8天 。 要合理浅铲 , 趟地拿起大垄。苗期三铲三趟 . 增 强土壤的通透性 , 为马 铃薯根 系发育和结薯创造 良好的土壤条件。 2 ) 选种薯 : 剔除病薯及 畸形 薯。 ( 2 ) 遇干旱浇水 。最好 采用喷灌 , 土壤含水量保持 田间持水量 的 3 ) 切种 : 播前 , 种薯切块 , 纵切 , 切块重 3 0 g 一 3 5 g 。 0 ~ 7 0 %最适宜 4 ) 薯块处理 : 种薯切块后 , 用天惠绿汁 、 米醋、 汉方营养剂 、 生鱼 氨基 6 ( 3 ) 防治害虫 。 苗期乃 至结薯期 、 长薯期的主要虫害是蚜虫和红蜘 酸各 5 0 0倍 , 磷酸钙 、 矿物质 M — A各 1 0 0 0 倍 的混合液进行消毒 ( 可 防 田间发现个别蚜虫 , 即可 防治 。 立枯病及其它病害, 出芽好 , 植株健壮 ) ; 或用草木灰拌种 , 使切 口 粘 附均 蛛 , 5 - 3 结薯期 ( 现蕾~ 落花) 管理 匀, 禁止使用化学物质和有机农业生产中禁用物质处理种薯、 薯块 。 ( 1 ) 结 薯期 应避免植 株徒长 , 特别是块茎膨大期对肥水要求较高 , 2. 远 地 此期根系逐渐衰 老 . 吸收能力减弱 . 只靠根系 吸收已不能满足植 株的 ( 1 ) 地块 : 选择生态环境 良好 , 周 围无 污染 , 符合 有机农业生产 条 需要 . 可采用 件 的地块 天惠绿汁( 剌槐花) 米 醋、 汉方 营养剂 、 生鱼 氨基酸各 5 0 0 倍, 人粪 ( 2 ) 缓 冲带 : 有机农业生产 田与未实施有机管理的土地 ( 包括传 统 酒 1 0 倍 . 磷酸二氢钾 1 0 0 0 倍 . 矿 物质 M — D各 1 0 0 0 倍 进行 叶面喷施 . 农业 生产田) 之 间必须设宽度至少 8 m以上的缓 冲带 0 % 左右 。可有效地防早衰 , 使地下块茎达到生理 ( 3 ) 土壤类 型: 土层深厚 , 土壤疏松肥沃达到通透性 良好 , 适 于排 、 土壤持水量保持在 8 成熟 。 灌的沙壤土或轻质壤土 , p H值 5 . 6 ~ 7 . 0 。提倡大垄栽 培。 ( 2 ) 此期是需水 最多 的时期 , 要避免干旱 , 遇干旱要浇水 , 使 土壤 ( 4 ) 选茬 : 玉米 、 黄豆等茬 口, 不重茬 , 立土晒垡。 0 % 左右 ( 5 ) 整地 : 秋季深耕或 春季深耕 , 深耕 2 0 e m  ̄ 3 0 c m; 整平耙细 : 及时 含水量保持 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7 防治方法 : 进行耙耱镇压保墒 ( 1 ) 选用抗病 品种 。 ( 6 ) 施肥 : 马铃薯是喜肥作物 。要施足基肥 , 多施钾肥 。 ( 2 ) 避免与瓜类 、 茄科作物连作 , 定植前要撒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3 . 基 肥 提早翻晒土壤 , 畦要整平 . 防止积水多 , 要 中耕 , 用土著微生物发酵肥 ( 发酵肥制作 :①各种家畜粪尿 5 O %+ 秸秆 或 土着微 生物发酵肥 , ( 1 ) 选种: 延薯 4 号( 种薯必须依据不 同用途和 当地栽 培条件 选用 优质脱 毒种薯 ) ( 2 ) 种 薯处理 】 ) 催芽晒种 : 播种前 2 0 天, 将种 薯置于 1 8  ̄ C ~ 2 0 " C 的条件 催芽 1 2
马铃薯种植栽培管理技术
![马铃薯种植栽培管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b95f92d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c4.png)
马铃薯种植栽培管理技术马铃薯是一种经济作物,其主要部分是地下的块茎,块茎含有淀粉和营养物质,适合加工成食品。
马铃薯种植的栽培管理技术很关键,下面介绍一些马铃薯种植栽培管理技术。
1. 土壤要求:马铃薯喜好土壤 pH 值在5.5~6.5之间,土壤要保持疏松而有机质含量丰富。
在选择土地时,应该避免在有高度的盐分含量、石灰岩或臭气的土壤上种植。
2. 种植方式:有两种种植方式,一种是种子繁殖,一种是种薯繁殖。
在种植时应注意选购高质量的种薯或种子,这些种薯或种子应保证没有病虫害且不过期。
3. 植株距离和深度:在种植时,应该保持植株之间的距离在30~35cm之间,行距可以在75~90cm之间。
深度应根据土壤情况调整,一般在10~15cm之间。
4. 施肥:在马铃薯生长阶段,需要适时补充营养,包括有机肥、化学肥和微量元素。
土地要充分施肥,不过在主根生长时注意不要影响其生长。
5. 灌溉:灌溉是种植马铃薯过程中重要的环节。
应通过建立排水渠、利用雨水及喷灌等方式给植株逐渐增加湿度。
在生长初期,每周应至少灌溉两次,而在表层土壤的干燥期间应注意避免过量灌溉。
6. 病虫害防治:在种植期间,马铃薯会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如块茎腐烂病、晚疫病、菌核病、蚜虫等等。
应采用有效的化学农药或生物防治手段进行防治。
7. 采收:马铃薯一般在植株缯黄之后,块茎开始成熟时进行采收,一个好的采收时间可以避免亏损,块茎应在采收后彻底晒干。
马铃薯种植栽培管理技术的成功与否,除了与经验知识无关之外,也和植株的健康成长有关。
要丰富的果实收成,时时保持知识上的更新,做好种植前熟谋的准备。
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a7b0aaf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0.png)
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马铃薯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生产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广泛,产量较高。
而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马铃薯的栽培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它能够帮助农民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减少耕作费用,降低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使种植马铃薯更加轻松和高效。
一、土壤改良马铃薯对土壤要求较高,喜欢疏松、排水良好、肥力充足的土壤。
要想实现马铃薯的绿色高产高效栽培,首先要进行土壤改良。
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充分耕翻和翻松,加入有机肥料或者腐熟的农作物秸秆,以提高土壤的肥力。
还可以使用生物有机肥进行土壤改良。
生物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率,从而促进马铃薯的生长和发育。
二、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实现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施肥时,要根据土壤的养分情况和马铃薯的生长阶段,合理配置氮、磷、钾等养分,保证马铃薯的养分需求。
一般来说,在马铃薯生长初期,要注意施用氮肥,促进生长;在中后期,要适量施用磷、钾等肥料,促进块茎的形成和膨大。
还可以使用复合肥、有机肥等多种施肥方式来满足马铃薯的养分需求,提高施肥利用率,降低氮肥和磷肥的用量,减少环境污染。
三、优质优势品种选择优质的马铃薯种苗对于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至关重要。
在实施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时,要选择优质的马铃薯品种。
一般来说,选择有抗病、耐贮藏、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的优势品种,可以提高产量,提高商品价值,减少农药使用,从而实现绿色高产高效的目标。
四、合理密植合理的密植是实现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合理的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节约种子用量,减少劳动和耕作费用,提高病虫害的自然防御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采用行距窄、株距近的密植方式,如40厘米行距,25厘米株距,这样可以在单位面积内种植更多的马铃薯,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五、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是实现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关键。
马铃薯高产栽培种植技术要点
![马铃薯高产栽培种植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08dc50c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78.png)
马铃薯高产栽培种植技术要点马铃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
马铃薯种植技术对其产量和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为了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采取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就马铃薯高产栽培种植技术要点进行介绍。
一、地力肥水1、土壤选择――马铃薯适宜生长的土壤是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磷、钾元素的土壤。
2、施肥――马铃薯是重要的全株作物,肥料施用要有机配合化肥,增施有机肥。
3、合理水肥关――避免干湿交替与过湿、外肥交替与过肥等地肥水管理的错误,保证马铃薯生长需要的水分和养分。
二、良种选育1、选优良种――根据不同的生态区,选用适宜的优质良种。
2、及时更新――及时更新良种,保证良种品质。
三、适宜栽培1、合理密植――马铃薯适宜标准密植,一般为行距70-75cm,株距25-30cm。
2、适时移栽――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移栽,促进马铃薯的正常生长发育。
3、水田栽种――马铃薯在水田地生长的效果最佳,提高产量。
4、科学耕作――合理施肥、灌溉、除草、调节土壤温度等耕作技术。
四、病虫害防治1、科学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2、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病虫害,及时发现并防治。
3、合理轮作――马铃薯病虫害比较多,应进行合理轮作,间作。
五、营养管理1、合理施肥――马铃薯生长期不同需要的养分不同,根据生长期合理施肥。
2、磷钾充足――马铃薯根系发达,对磷钾需求较大,应充足施给。
3、追肥及时――根据马铃薯的生长情况及时进行追肥。
六、保证光照1、地块选择――选择阳光充足的地块进行种植。
2、疏密适宜――密植利于马铃薯的茎叶生长,但是太密会影响光照,适当松土是光照更加充足。
七、适宜温度1、避风温暖――马铃薯喜温怕冷,选地块和播种、栽培时间要避风、温暖。
2、改善土壤――通过改善土壤的排水、保温性来提高温度。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马铃薯高产栽培种植技术要点是多方面的,需要对土地、肥水、种子、栽培、病虫害、养分、光照、温度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考量和管理。
马铃薯种植时间和方法
![马铃薯种植时间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c80265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88.png)
马铃薯种植时间和方法
马铃薯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作物,种植时间和方法对于产量和质
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马铃薯的种植时间和方法。
首先,我们来谈谈马铃薯的种植时间。
马铃薯的种植时间一般
分为春季和秋季两个季节。
春季种植一般在3月份至5月份进行,
这个时候气温适宜,有利于幼苗的生长。
而秋季种植一般在8月份
至10月份进行,这个时候气温适中,有利于马铃薯的块茎生长。
选
择适宜的种植时间可以提高产量,保证马铃薯的品质。
其次,我们来谈谈马铃薯的种植方法。
首先要选择种植地,马
铃薯喜欢温暖、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对土壤的要求比较高。
接
下来是整地和施肥,要将土壤松软,除去杂草,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料。
然后是选种和培育幼苗,选择健康的种子,进行适当的培育和
管理。
接着是定植和管理,将幼苗定植到土壤中,并进行适当的浇水、松土、施肥和防治病虫害。
最后是收获和储存,马铃薯一般在
生长120-150天后可以进行收获,收获后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储存,保证马铃薯的品质。
总的来说,马铃薯的种植时间和方法对于产量和质量有着重要
的影响。
选择适宜的种植时间,进行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法,可以提高产量,保证马铃薯的品质,为农民增加经济收益提供保障。
希望大家能够根据这些方法,科学种植马铃薯,取得丰收的成果。
马铃薯种植技术及常见病害科学防治
![马铃薯种植技术及常见病害科学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27a6cd07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5.png)
随着国家经济进步以及综合实力的增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农业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马铃薯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过程中极易受到多项因素的影响,导致产量与质量受到威胁,因此必须要重视病害防治的落实。
本文分析了马铃薯种植技术,并就常见病害防治技术开展具体探究,从而保障马铃薯的产量与品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马铃薯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在众多地区得以种植,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现如今市场需求显著增长,马铃薯的种植范围明显扩大,这就对种植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时期下为保障马铃薯种植的经济性,有必要就种植技术及病害防治措施开展具体分析。
一、马铃薯种植技术1、选地整地马铃薯种植对于土壤条件并不存在严格的要求,若土壤有着疏松的土质和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对于马铃薯种植产量与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就马铃薯的性质来看,其属于喜凉性作物,耐高温能力薄弱,以沙质土壤且气候适宜的环境为马铃薯的最佳生存环境,有助于加快马铃薯的生长速度,促进出苗,对于马铃薯块茎的形成也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马铃薯一般在深秋季节进行整地,采取深翻处理措施,受到不同地区气候差异因素的影响,实际所选择的翻耕处理时间也各有不同。
比如北方地区春旱问题发生几率较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采取浇水保湿的方式对马铃薯进行处理,以促进其顺利播种。
马铃薯生长对于光照条件有着较高的要求,必须要确保光照充足,促进马铃薯催芽成功,进而满足其生长需求,保证马铃薯具有良好的抗病能力。
马铃薯的生长环境应保持在15-18℃以内,过高的气温极易阻碍马铃薯的生长,并且会导致内部淀粉含量下降,较大的昼夜温差可促进糖分与蛋白质的累积。
马铃薯种植阶段需要做好土壤深耕处理,改善土壤透气性,保证其有机质含量达标,内部微生物的活跃性也较为明显。
2、选种育苗以栽培目的为依据选择薯种。
不同的用途下对于马铃薯所采用的育苗技术也存在差异,若所种植马铃薯主要用于淀粉加工,为满足生产需求,应确保所选择品种的淀粉较高;若所种植马铃薯以薯片加工或炸薯条为主要用途,在马铃薯品种选择中倾向于芽眼少、白肉多、还原糖低的品种。
有机马铃薯的栽培技术
![有机马铃薯的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a691f1510a6f524ccbf8595.png)
检 查 出 苗情 况 的 时 间为 播 种 后 的 2 5 d左 右 .对 于 缺 苗 的 地 块 应 及 时 进 行补 种 。 补 种 时 应 选择 发芽 的种 薯 进 行播 种 。 出 苗 后 3 4 d破 膜 开 孔 放 苗 , 然后用沙土封好孔 , 苗出齐后 . 苗高 5  ̄ 9 c n l 时 进 行 第一 次松 土 , 培土 5 c m; 第 二 次在 苗 高 1 5 1 9 c m时 培 土 并
内 蒙 古农 业 科技 2 0 1 3 ( 2 ) : 1 0 7
I n n e r Mo n g di a A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An d Te c h n o l o g y
有机马铃薯的栽培技术
王 静 , 张立 东 , 张 福 胜
可 以选 择 单 垄 的 方 式 种 植 。 垄距 5 0 c m. 垄宽 3 0 e m, 垄高 2 0 c m。 种 植 时 起 垄 能 够 提 高 马 铃 薯 前 期 生 长 的 地 温 和 土 壤 的供 肥 能 力, 加 厚 和疏 松 土 壤 , 能够 起 到排 水 除渍 . 有 效 降低 土壤 湿 度 . 降 低烂薯率 。 对 病 虫 害 的发 生 也 有 防 治 作用 。 同时 有 效 提 高 大 薯 和 中薯 的 比例
物。 也 可 以采 用 玉 米 、 豌 豆套 种 马 铃 薯 . 这种方式, 既 为 玉米 和豌
豆 生 长 提 供 良好 的 通 风 透 光 条 件 . 提高 了产量. 又 增 加 了 单 位 面
积 经 济 效 益
2 整地 、 施 肥
马铃薯的种植技术,附组织培养步骤
![马铃薯的种植技术,附组织培养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6b8af1f1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c8.png)
马铃薯的种植技术,附组织培养步骤选择种薯:要选择品种优良的种薯,一般选择表皮鲜艳且健康无畸形的马铃薯。
催芽处理:将选取的种子放在湿润且厚度在10cm左右的沙土中,平放种子,在上面覆盖一层5cm厚度的过筛沙土,浇水,保持土壤潮湿。
整地需求:栽种前消毒土壤,再浇入有机肥后进行松土。
入栽定植:栽种前在土表埋入少量稀薄的有机肥颗粒。
一、马铃薯的种植技术1、选择种薯种植马铃薯时,要挑选品种优良的种薯,一般选择表皮鲜艳且健康无畸形的马铃薯,再对其进行催芽处理。
2、催芽处理催芽处理是马铃薯种植技术中的关键,主要将选取的种子放在湿润且厚度在10cm左右的沙土中,将种子平放在里面,在上面覆盖一层5cm厚度的过筛沙土,用喷水壶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状态,温度保持在20°C左右即可。
3、科学整地(1)栽种前需要将土壤进行消毒,消毒方法为喷洒稀薄的硫酸铜或者草木灰溶液,以防止病菌的滋生。
(2)基质应以疏松肥力足且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为主,马铃薯不适合连作,易发生病害,可在浇入有机肥后进行松土。
4、入栽定植(1)栽种前需要在土表埋入少量稀薄的有机肥肥粒,以加快根系的生长。
(2)一般早熟的种苗间距需保持在20公分左右,中熟品种的则在25公分左右,栽后覆盖一层6-10cm左右的细土,浇入水分后保湿,进行深耕处理。
5、栽后管理(1)如气温较低,需要在土壤上覆盖一层地膜,以免植株冻伤。
(2)在生长期间需控制温度在16°C-20°C左右,3月时可以打开地膜,利于通风,长势好的时候可追施1-2次的磷酸二氢钾,保持土壤湿润。
二、马铃薯的组织培养步骤1、什么是马铃薯的组织培养(1)马铃薯的组织培养是指,通过无菌操作分离马铃薯体的一部分(外植体explant),接种到培养基上,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包括营养、激素、温度、光照、湿度)进行培养,使其产生完整植株的过程。
(2)主要有原生质体(Protoplast),悬浮细胞,组织(愈伤组织Callus、茎尖分生组织),器官(胚,花药,子房,根和茎的培养)。
马铃薯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
![马铃薯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679a3cc580216fc710afdea.png)
49NEW FARMERS农技推广新农民NO.20 2019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引入全程机械化技术,提升单位面积的产量,降低种植户劳动强度与成本,提升马铃薯种植技术水平。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技术的实施,一定程度提升种薯质量与市场竞争力。
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1 马铃薯播种前准备工作1.1 选择合适地块机械化马铃薯种植前要选择平坦、大面积地块(缓坡地形也可以),方便机械设备操作,土层深厚且还有较高有机质、良好的通透性的土壤或沙壤土。
马铃薯并不适合连作,连作直接影响到产量,还会诱发严重病害,使得种植土壤区域养分失调,部分微量元素缺失,因此要避免连作情况的发生。
1.2 平整土地技术完成前一茬作物收割后,做好耕地灭茬、旋耕等操作后,整地时选择联合整地机。
深松土深度大于45cm,直接将犁底层打破,保证土壤细碎且良好通透性,为后期播种做好准备。
1.3 做好种薯处理品种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马铃薯后期生长,依据种植地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马铃薯品种,保证马铃薯高质高产。
通常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能力、高产的马铃薯品种;利用散射光照射处理提前准备好的马铃薯种薯,保证光照的充足性,2~3d翻动一次种薯,缩短发芽所需时间,等待种薯芽生长到(0.5~1)cm 时,便可以进行切块处理;种薯切块,完成种薯催芽后进行切块处理,选择竖切方式保证薯块上均有1~2个芽苗。
切块时控制好每一个薯块的重量,保证生长时充足营养。
2 马铃薯机械化播种技术考虑种植地的气候情况与温度变化,选择合适温度时进行种植,利用自然环境模式提升马铃薯抗病性能。
同时调查了解与排查马铃薯病虫害与上年病害,选择合适的预防措施。
如果病虫害情况较为严重,直接选择化学药物防治的措施,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用量,避免造成土壤污染,将药物对马铃薯品种的影响降到最低。
马铃薯机械化播种时要选择合适机具设备,依据地块类型、大小等选择相应型号。
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环节就是机械化播种技术,通过机械化播种可一次性完成各项作业,包括开沟-播种-施肥-起垄-覆土-镇压等,作业质量满足种植要求。
有机马铃薯栽培技术
![有机马铃薯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150bf0d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d4.png)
Z a i p e i j i s h u有机马铃薯,是按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进行栽培,在生产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农药、生产调节剂和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
根据北方马铃薯种植区域的生态环境和目前的生产条件,制定有机马铃薯栽培技术。
本技术从产地选择、品种选择、栽培与管理、收获、储藏、运输等几个方面对有机马铃薯栽培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一、产地选择有机食品马铃薯种植地块,应远离人口集中的城市、化工厂和垃圾处理场等地方,在有机基地周围建立10~20米宽的隔离带,防止受到周边地区使用禁用物质的污染。
马铃薯适于中性和微酸性(pH值在5.0~6.5最宜),土壤结构疏松、通气良好、有机质含量高,以粉砂壤土、壤土及轻黏土为宜,土壤肥力较高。
二、品种选择一般情况下马铃薯宜选用适宜于食用和加工的中熟或中晚熟品种。
当前主要为脱毒马铃薯品种,要求种薯纯度高、有充实芽眼、无病虫、新鲜无破伤、单个薯重20~50g。
三、轮作换茬、间作、套种1、轮作换茬马铃薯属茄科,不能和茄科作物连作,容易发生青枯病、粉茄病、晚疫病、病毒病、二十八星瓢虫等病虫害。
马铃薯适合与茄科作物以外的豆科、十字花科、禾本科等作物进行轮作。
2、间作、套种马铃薯与高秆禾本科作物间作、套种能充分利用空间和光能,田间通风透光良好,边际效应大,马铃薯与禾本科作物的营养类型不同,前者吸收钾肥较多,后者吸收氮肥较多,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得到充分的利用,马铃薯后期有高秆作物遮阳,使小气候凉爽,有利于块茎的形成与膨大。
四、深耕整地与平衡施肥1、深耕整地马铃薯是块茎作物,在土壤中结薯,要求有深厚、松软而湿润的耕作层,因此,一般要深耕25cm,马铃薯根系和块茎形成需要做垄,有利于耕层升温和降温,使通气条件得到改善,灌溉和排水也方便,有利于机械收获。
2、平衡施肥①施肥原则马铃薯需肥量中以钾的需要量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气候、土壤条件和生产水平不同,施用三要素都有差异,但三要素的比例大致接近于2:1:3~4,都以钾素的吸收最多,施用量也最大,特别是在砂质土和有机质丰富的土壤,施用钾效果更好。
有机马铃薯栽培技术
![有机马铃薯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6b25d5e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4a.png)
有机马铃薯栽培技术马铃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用作物之一,也是人们饮食中的重要来源之一。
然而,由于传统种植方式中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的多种问题,越来越多的农民和消费者开始关注有机马铃薯的栽培技术。
有机马铃薯的种植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可以提供更健康和高品质的农产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有机马铃薯栽培的技术和方法。
一、土壤准备有机马铃薯的种植首先要考虑土壤的准备工作。
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含有丰富有机质的地块来种植马铃薯是非常重要的。
有机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并增加土壤对水分的保持能力。
在土壤准备阶段,可以使用有机肥料和堆肥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有机肥料可以包括腐熟的动植物废料、农家肥和有机磷肥等。
此外,还可以在播种前施加磷肥和钾肥,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二、种薯选择和储存选择适合有机栽培的马铃薯种薯非常重要。
种薯应该来自无农药和化肥的田地,并且不含有病虫害。
在选择种薯时,可以观察种薯表面是否平滑、色泽均匀,没有腐烂、斑点和病虫害迹象。
种薯的储存也是关键的一步。
种薯应储存在通风良好、湿度适宜、温度稳定的地方。
储存期间应定期检查种薯的质量和健康状况,以防止病虫害的传播。
三、种植方式有机马铃薯的种植方式可以选择直播或定植。
直播是将种薯直接撒在地里,而定植则是将种薯插入土壤中并覆盖上一层土壤。
在种植过程中,应留意行距和株距的控制。
行距太窄会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行距太宽则会浪费土地资源。
株距太近则会导致植株之间的竞争,株距太远则会降低产量。
合理的行距和株距可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四、病虫害防治有机马铃薯的病虫害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无法使用化学农药,可以采取一些有机的防治措施来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首先,合理的轮作可以减少土壤中病虫害的积累。
避免马铃薯连作和与其他同科作物连作,可以降低病虫害的风险。
其次,选择抗病虫害品种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
种植具有抗病虫害性的马铃薯品种,可以降低病虫害对作物的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马铃薯种植技术
摘要:马铃薯营养素齐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且易为人体消化吸收,享有“地下苹果”和“第二面包”的美称。
有机马铃薯更以其纯天然、无污染、营养又健康而被大众认可。
种植有机马铃薯,对调整种植结构、提高产品层次、增加种植者收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有机马铃薯;种植技术
大兴安岭地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凉湿润。
年有效积温2100℃,年平均气温-2.6℃,年无霜期平均80~110d,年均降雨量460mm。
土壤有机质和
微量元素含量居全国之首,肥沃且无污染。
农业生产以大豆、马铃薯、小麦、玉米为主。
一、有机马铃薯生产技术规范
1.产地环境要求
有机马铃薯生产区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
土壤环境质量符合
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
农田灌溉用水水质符合
GB5084的规定。
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中二级标
准和GB9137的规定。
2.缓冲带
在存在风险的情况下,必须对有机和常规生产区之间设置有效的缓冲带或物理屏障,保证有机生产地块不受污染。
缓冲带内允许种植作物,但种植的作物必须按照有机生产方式进行管理,且缓冲带上收获的作物只能作为常规产品销售。
作物缓冲带宽度一般不少于8m。
3.转换期
一年生作物的转换期一般不少于24个月。
新开荒的、
长期撂荒的、长期按传统农业方式耕种的或有充分证据证明多年未使用禁用物质的农田,转换期不少于12个月。
转换
期内必须完全按照有机农业的要求进行管理。
4.污染控制
常规农业系统中的设备在用于有机生产前,应得到充分清洗,去除污染物残留。
有机地块与常规地块的排灌系统应有有效的隔离措施,以保证常规农田的水不会渗透或漫入有机地块。
二、选地和整地
1.选地
选择符合产地环境和转换期要求的地块。
土壤以中性偏酸结构疏松的黑壤土为宜,其中土壤pH值为5.0~5.5最好。
有机地块应该在风向上和海拔高度上均处于常规地块的上游,以免常规地块灌溉、喷洒农药及降雨等污染有机地块。
为了有利于防治病虫草害、均衡利用土壤养分、调节土壤肥
力,应采取科学轮作,严禁重茬。
可以与大豆、小麦、玉米等轮作。
番茄、辣椒、茄子、白菜、甘蓝等不宜轮作。
2.整地
实行秋整地,做到深松浅翻,深松深度20~30cm,翻耕深度不超过20cm。
地要整平、耙细、土暄。
一般采用大垄栽培,垄宽80cm,垄面宽30cm,垄高25cm。
起垄、镇压连续作业。
如果有机地块石块较多,影响生产,必须采取捡除作业。
3.施肥
可以施用经充分腐熟的有机粪肥或施用经过认证机构许可在有机农业生产中使用的有机肥料。
禁止使用转基因肥料、化学合成肥料和城市污水污泥。
施用有机粪肥每亩(666.7m2)用量4000~5000kg,于整地时施入,与土拌匀。
可随整地施用一定量的符合有机农业生产要求的钾矿粉和镁矿粉,满足有机马铃薯特定生育期对钾、镁的需求。
三、播种
1.种薯选择
应选择适应当地的土壤和气候特点、对病虫害具有抗性的有机种薯。
如果从市场上无法获得有机种薯,可以选用未经禁用物质和方法处理过的常规脱毒种薯,如尤金、中薯2号、克新9号等品种。
禁止使用转基因种薯。
2.种薯处理
播种前25~30d将种薯出窖,剔除病薯、烂薯、畸形薯。
将种薯置于温度18~20℃有散射光的室内进行催芽。
堆高不超过30cm,定期翻堆,夜间温度过低可加盖防寒物。
待芽
长到0.5~1cm捡出,播前7d左右于散射光下低温练芽,待芽变成浓绿或者紫色时即可切块。
播种前2~3d,沿种薯顶
芽纵切后再分切成芽块,尾芽弃置不用。
每个芽块至少要留一个芽,重量不小于35g。
切块时每人至少准备三把切刀,
放进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消毒,切刀轮流使用,逢病、烂薯立即换刀。
芽块用草木灰包裹置于通风处促进伤口愈合。
场地可用1%硫酸铜溶液喷雾消毒。
严禁使用有机农业生产
禁用物质和方法处理芽块。
3.播种
大兴安岭地区一般5月中旬左右,10cm土层内温度稳
定通过7℃,土壤相对含水量40%~50%即可播种。
采用机
械或人工播种,镇压后播深7~10cm。
株距17cm,亩保苗4900株。
四、田间管理
做到一耢、两铲、四耥。
出苗前耢垄台一次,除草、增温、促出苗。
出苗前后根据需要各铲一遍。
半数出苗后耥地培蒙头土,起到除草、控制地上部分生长,促进根和匍匐生长,有利于多结薯的作用。
全苗出齐后分别于株高10~15cm、15~20cm以及花期前分别耥地培土一次,每次培土深度5cm,
起到防除杂草、防止薯块变绿、提高产量和品质的作用。
开花期可人工拔草一次。
严禁使用任何化学除草剂。
如遇持续干旱,应及时灌溉。
五、病虫害防治
优先采用农业措施,农业措施无效时可使用有机农业生产允许使用的物质防治。
马铃薯晚疫病:从现蕾期开始用1%的波尔多液叶面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共喷4次,还可用枯草芽孢杆菌、苦参碱等严格按说明书要求叶面喷雾防治;环腐病:可用枯草芽孢杆菌严格按说明书要求叶面喷雾防治;马铃薯瓢虫:可用苦参碱严格按说明书要求喷雾防治;蚜虫:可用苦参碱、鱼藤酮等严格按说明薯要求喷雾防治。
六、收获与贮藏
当有机马铃薯大部分茎叶枯黄时,即可收获。
收获前一周,采用人工或机械杀秧,严禁使用药剂杀秧。
采用人工或机械收获,收获后将有机马铃薯在阴凉处晾一周左右。
剔除病薯、烂薯、破伤薯、畸形薯,然后分级包装贮藏。
贮藏适宜温度1~3℃、适宜相对湿度85%~90%。
有机马铃薯的包装物要避免对有机马铃薯及环境造成污染。
贮藏有机马铃薯的仓库应清洁卫生、无有害生物,无有害物质残留,7d内未经任何禁用物质处理过。
作者简介:王国平(1978―),男,黑龙江巴彦人,农艺师,学士,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